范文一:感染科规章制度
聊城市人民医院
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制度
1. 我院为法定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为责任报告人。 2. 传染病报告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谁接诊,谁报告。
3. 责任报告人在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例后,根据诊断结果,按照规定时限及时填写传染病报
告卡进行报告。发现漏报的应及时补报。
4. 疫情管理人员应及时审核传染病报告卡,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如发现上
述问题,立即向报告人进行核实、补充或订正,将审核后的传染病报告卡及时录入网络
直报系统。
5. 网络直报人员收集到传染病报告卡后,应该按照规定的时限和程序通过网络直报系统进
行实时报告,以便上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对信息进行审核、监测、统计分析和预测、预
警。
6. 已报告病例诊断发生变更、死亡时,责任报告人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
病报告卡,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
7. 疫情管理人员应每月对上月报告的传染病疫情进行监测、分析,并上报预防保健科和主
管院长。
8. 责任报告人和疫情管理人员应严格保护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
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9. 传染病报告卡应按编号装订,《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应按有关规定保存,
保存期限三年。
10. 传染病责任报告人、疫情管理员、网络直报员瞒报、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的,给予直
接责任人及其主管领导行政处分,并给予相应经济处罚。
11. 网络直报人员应保障网络直报系统有关设备和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计算机功能正常发
挥。经常检查直报系统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2. 网络直报人员应对网络直报系统的账户、密码等资料妥善保管,并严格保密。
聊城市人民医院
传染病异常情况疫情报告制度
1. 传染病集中发病,或在局限地区流行,但低于《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标准,称为传染病异常情况。
2. 为了提高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发现、早期报告、早期控制,制定传染病异常情
况疫情报告制度。
3. 发现传染病异常情况时,临床医生应在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的同时,迅速向主管科室(医
务处、预防保健科)报告。
4. 医务处或预防保健科主管人员接到传染病异常情况的报告时,应及时报告科室负责人和
分管院长。
5. 经科室负责人和分管院长同意后,主管人员应向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6. 在未得到有关部门授权前,任何人不得将传染病异常情况向社会公开,或向媒体公布。 7. 对于漏报、缓报传染病异常情况的人员,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聊城市人民医院
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
为了加强传染病疫情管理,杜绝漏报、迟报现象发生,制定本制度。
1. 各门诊要认真填写门诊日志,住院各科室要认真填写病人出入院登记簿。 2. 各科室要建立传染病报告登记本,根据传染病报告时限及时填卡上报,各科室主任负责
本科室的自查管理工作。
3. 预防保健科、医务处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督导检查工作。
4. 预防保健科每日2次及时深入科室收集传染病报告卡,及时进行网络直报,并负责检查
传染病报告、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责令限期改正。 5. 预防保健科对检查情况进行每月小结,每季度汇总一次,年终进行全面检查。对发现漏
报者上报财务处,按照规定给予处罚。
6. 预防保健科每月1次深入各科室开展督导工作,要求检查和督导有记录、有结果、有汇
报。
聊城市人民医院
传染病疫情自查制度
1. 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督查由“传染病疫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
2. 责任报告人发现传染病时,在抢救处置患者的同时应及时、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3. 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时,要立即电话报告预防保健
科。
4. 疫情管理人员对传染病报告卡和网络直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登记、汇总,定期报院领导
小组。
5. 院领导小组组织院内自查传染病漏报外,配合上级疾控机构进行漏报调查,并将检查结
果上报主管院长,必要时通报全院。
6. 疫情管理人员应每周、每月、每季、每年定期开展传染病漏报、迟报检查。 7. 院领导小组根据各科的传染病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按有关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进行
处置。
疫情报告指导措施
1. 每年对新分配学生进行岗前培训。
2. 对相关临床医护人员举办多种形式的疫情报告知识培训,如印发学习资料、举办知识竞
赛等。
3. 定期检查、考核,及时反馈检查结果,与科室综合目标管理挂钩。
4. 专职人员每日收集传染病报告卡,每周核对科室出入院登记簿,每月核对出院病历。 5. 如有迟报或漏报,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罚,直至追究其刑事责任。
聊城市人民医院
传染病疫情管理报告制度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传染病分甲、乙、丙三类。 2. 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执行传染病管理条例,做到
及时诊断治疗和严格隔离,减少传播。
3. 医院建立健全领导组织,有一名副院长分管负责。
4. 加强传染病的登记和报告工作,凡是接触传染病的科室和病房均要建立传染病登记簿
(卡),并有专人负责,填写传染病登记卡。填卡的要求是:
全:填卡项目齐全(*为必填项目),字体工整清晰;
快:按报告的时间要求,不得延误;
准:填写、投递准确。
5. 预防保健科设专人对全院传染病进行汇总登记并负责网络直报工作。 6. 每周与科室核对1次,要求核对符合率达100%。每月核对出院病历1次。 7. 认真做好传染病登记工作,做到不漏登、不漏报。发现漏登、漏报者,将依照有关规定
给予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聊城市人民医院
传染病疫情收报、核对、自查制度
1.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我院为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为责任
报告人。
2. 责任报告人发现传染病时,在抢救处置患者的同时应及时、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3. 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时,要立即电话报告预防保健
科。
4. 预防保健科专职疫情管理人员每天两次去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和病房、西区各科室收集传
染病报告卡。并与门诊日志、病人入院登记信息等信息进行初步审核,审核项目包括:
病人基本信息、有无漏报等。
5. 疫情管理人员对初步审核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网络直报,同时对报告卡质量(是否迟报、
有无漏项等)进行审核、登记、汇总,并向有关科室负责人反馈。
6. 医院传染病疫情管理领导小组定期组织院内传染病漏项自查,并将检查结果上报主管院
长。
7. 对传染病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按有关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进行处理。
聊城市人民医院
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 1. 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责任疫情报告人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发现有法定传染病、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必须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2. 传染病疫情报告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
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后,应在规定时限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报告,并在本 科室传染病登记簿上登记。
传染病报告卡报至预防保健科,由预防保健科统一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传染病报告卡保留三年。
3. 医院按照有关法规对责任疫情报告人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医院成立卫生防疫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预防保健科,指定专职疫情管理人员,负 责全院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疫情管理人员在报告疫情的同时应及时向科长报告。
4. 对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艾滋病、 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于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对其它乙类、丙类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霍乱、脊髓灰质炎、艾滋病等的病原携带者,应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对符合标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在2小时内向东昌府区卫生防疫站报告。
感染科主任职责
1. 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科主任是本科诊
疗质量与病人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第一责任人,应对院长负责。
2. 根据医院的功能任务,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 领导本科人员,完成门诊、急诊、住院患者的诊治工作和院内外会诊工作。应用“临床
诊疗规范(常规)”指导诊疗活动,有条件的可用“临床路径”来规范诊疗行为。 4. 定时查房,共同研究解决重危疑难病例诊断治疗上的问题。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决
定科内病员的转科转院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
5. 组织全科人员学习、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
及时总结经验。
6. 保证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在本科贯彻、执行,制定具有本科特点、符合
本学科发展规律的规章制度,经院长批准后执行,严防并及时处理医疗差错。 7. 按手术(有创操作)分级管理原则,决定各级医师手术权限,并督促实施。 8. 确定医师轮换、值班、会诊、出诊。组织落实有关本科对挂钩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工作,
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9. 组织落实本科“三基训练”和定期开展人员技术能力评价,提升升调奖惩意见,妥善安
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并开展各项临床教学。
10. 参加或组织院内外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治工作,接受和完成各项指令性任务。 11. 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任职资格:
(一) 工作资历:必须是本专业的主任(副主任)医师,具有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和技术
专长。
(二) 工作能力:熟悉本专业临床及行政管理工作,具有全面的组织管理能力。 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感染科主任医师职责
1. 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全院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养与理论提高工作。 2. 定期查房并亲自参加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处理与特殊疑难和死亡病例的讨论 会诊,参加院外会诊和病例讨论会。
3. 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生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的开展基本功训练。 4. 担任教学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5. 定期参加门诊工作。
6. 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 7. 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
8. 指导全科结合临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副主任医师参照主任医师职责执行。
感染科主治医师职责
1. 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工作。 2. 按时查房,具体参加和指导住院医师进行诊断、治疗及特殊诊疗操作。 3. 掌握病员的病情变化,病员发生病危、死亡、医疗事故或其他重要问题时,应及时处理,
并向科主任汇报。
4. 参加值班、门诊、会诊、出诊工作。
5. 主持病房的临床病例讨论及会诊,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决定病员出院,
审签出(转)院病历。
6. 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经常检查本病房的医疗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7. 组织本组医师学习与运用国内外先进医学科学技术,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
作,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
8. 担任临床教学,指导进修、实习医师工作。
感染科住院医师(士)职责
1. 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根据工作能力、年限,负责一定数量病员的医疗工作。
新毕业的医师实行三年二十四小时住院医师负责制。担任住院、门诊、急诊的值班工作。 2. 对病员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开写遗嘱并检查执行情况,同时还要做一些必要的检验
和放射线检查工作。
3. 书写病历。新入院病员的病历,一般应在病员入院24小时内完成。检查和改正实习医
师的病历记录。并负责病员住院期间的病程记录,及时完成出院病员病案小结。 4. 向主治医师及时报告诊断、治疗上的困难以及病员病情变化,提出需要转科或出院的意
见。
5. 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应全面负责,在下班以前,做好交班工作。对需要特殊观察的重症
病员,用口头方式向值班医师交班。
6. 参加科内查房。对所管病员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诊一次。科主任、主治医师查房(巡
诊)时,应详细汇报病院的病情和诊疗意见。请他科会诊时,应陪同诊视。 7. 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指导护士进行各种重要的检查和治
疗,严防差错事故。
8. 认真学习、运用国内外的先进医学科学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参加科研工作,
及时总结经验。
9. 随时了解病员的思想、生活情况,征求病员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意见,做好病员的思想工
作。
10. 在门诊或急诊室工作时,应按门诊、急诊室工作制度进行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
《消毒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及规范性文件。
2.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监控组织,配备专职人员,认真履行职责。
3. 制定医院监控方案、对策、措施、效果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 4. 建立医院感染学习制度,定期对医院各级管理、医务人员和工勤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
院感染知识培训。
5. 重视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制定医院感染质量考核标准,定期督导检查。 6. 建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制度,严格实施并定期检查。
7. 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
8. 对医务人员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的职业安全防护工作提供指导。
9. 根据预防医院感染和卫生学要求,对本院的建筑设计、重点科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
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核并提出意见。
10. 研究并制定本院发生医院感染爆发及出院不明原因传染性疾病或者特殊感染病例等事
件时的预控预案。
范文二:感染科规章制度
感染科规章制度
篇一:感染科工作制度1
目 录
一、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职责
1、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2、临床科室感染监控医师职责
3、临床科室感染监控护士职责
4、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
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
1、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医院日常消毒隔离制度
3、换药室消毒隔离制度
4、处置室消毒隔离制度
5、注射室消毒隔离制度
6、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7、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8、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9、医务人员工作手的清洁、消毒原则
10、检验科及实验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1、腔镜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2、口腔科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3、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4、门诊、急诊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5、医院感染诊断和报告制度
16、医院感染监测的规定
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1、供应室压力蒸汽灭菌
2、室内空气消毒
3、医院内环境表面和物品表面消毒
4、液体化学消毒剂使用规范
5、一般诊疗用品的消毒
6、医务人员手的消毒
7、手术器械和用品的灭菌
8、内镜的消毒灭菌
9、口腔诊疗器具及环境的消毒与灭菌
10、化验室污染区的消毒
11、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四、医疗废物管理
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五、医务人员遭受感染与职业损伤后的紧急处理程序与规定
1、医院感染性职业暴露的预防
2、医务人员遭受感染与职业损伤后的紧急处理程序
3、医务人员遭受感染与职业损伤后的登记和报告制度
4、医务人员锐器刺伤登记表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职责
一、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一)、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兼职监控医师、护士组成,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
作,并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二)、严格执行隔离技术规范,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
(三)、监督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
(四)、组织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医院感染知识的学习。
(五)、督促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
附:成员名单
科主任:
护士长:
监测医师:
监测护士:
二、临床科室感染监控医师职责
(一)、负责督促、协助本科室临床医师发现和报告感染病例。
(二)、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参加本科医院感染病例会诊,
建议经管医师对患者做有关微生物学检查。
(三)、积极配合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工作,反馈和上报有关信息。
(四)、向本科室人员宣传医院感染学和监控知、有关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接受本科室人员的技术咨询。
(五)、协助住院医师对感染患者进行治疗,掌握抗生素使用情况,(转自:wWw.hnBoXu.com 博旭范文网:感染科规章制度)实施合理使用抗生素规则。
(六)、与科室感染监控护士相互学习,积极配合,动员全科人员认真做好医院感染预防和监控工作。
三、临床科室感染监控护士职责
(一)、积极协助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开展工作,协助专职人员与病区医、护、患者之间关系。
(二)、督促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定、制度、计划、措施的贯彻与落实,及时反馈有关信息。
(三)、负责医院感染微生物监测标本的收集,把好质量关。
(四)、实施消毒隔离工作制度。
(五)、配合感染监控医师工作,共同做好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现报告,降低漏报率,预防和控制感染。
(六)、配合专职人员进行有关宣传教育,接受科内人员咨询。
(七)、保管和整理好医院感染有关资料,并负责保密。
四、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
(一)、严格执行消毒、灭菌、隔离、无菌操作(包括洗手)技
术和规程等我院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掌握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安全、经济适用。
(三)、认真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四)、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积极协助感染管理科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并于24小时内填报医院感染病历报告卡,送至医院感染管理科;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
(五)、积极参加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工作规范和标准、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
(六)、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伤。
(七)、严格执行医院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减少污染及损伤。
医院感染相关制度
一、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篇二:感染疾病科各项规章制度
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制度
1.我院为法定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为责任报告人。
2. 传染病报告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谁接诊,谁报告。
3. 责任报告人在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例后,根据诊断结果,按照规定时限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报告。发现漏报的应及时补报。
4. 疫情管理人员应及时审核传染病报告卡,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如发现上 述问题,立即向报告人进行核实、补充或订正,将审核后的传染病报告卡及时录入网络直报系统。
5. 网络直报人员收集到传染病报告卡后,应该按照规定的时限和程序通过网络直报系统进 行实时报告,以便上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对信息进行审核、监测、统计分析和预测、预警。
6.已报告病例诊断发生变更、死亡时,责任报告人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 病报告卡,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
7.疫情管理人员应每月对上月报告的传染病疫情进行监测、分析,并上报预防保健科和主管院长。
8. 责任报告人和疫情管理人员应严格保护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 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9. 传染病报告卡应按编号装订,《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应按有关规定保存, 保存期限三年。
10. 传染病责任报告人、疫情管理员、网络直报员瞒报、缓报、谎报
传染病疫情的,给予直 接责任人及其主管领导行政处分,并给予相应经济处罚。
11.网络直报人员应保障网络直报系统有关设备和运行环境的安全, 保障计算机功能正常发挥。经常检查直报系统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2.网络直报人员应对网络直报系统的账户、密码等资料妥善保管,并严格保密。
传染病异常情况疫情报告制度
1. 传染病集中发病,或在局限地区流行,但低于《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标准,称为传染病异常情况。
2. 为了提高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发现、早期报告、早期控制,制定传染病异常情况疫情报告制度。
3. 发现传染病异常情况时,临床医生应在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的同时,迅速向主管科室(医务处、预防保健科)报告。
4. 医务处或预防保健科主管人员接到传染病异常情况的报告时,应及时报告科室负责人和分管院长。
5. 经科室负责人和分管院长同意后,主管人员应向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6.在未得到有关部门授权前,任何人不得将传染病异常情况向社会公
开,或向媒体公布。
7. 对于漏报、缓报传染病异常情况的人员,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
为了加强传染病疫情管理,杜绝漏报、迟报现象发生,制定本制度。
1.各门诊要认真填写门诊日志,住院各科室要认真填写病人出入院登记簿。
2. 各科室要建立传染病报告登记本,根据传染病报告时限及时填卡上报,各科室主任负责本科室的自查管理工作。
3.预防保健科、医务处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督导检查工作。
4. 预防保健科每日2次及时深入科室收集传染病报告卡,及时进行网络直报,并负责检查 传染病报告、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责令限期改正。
5. 预防保健科对检查情况进行每月小结,每季度汇总一次,年终进行全面检查。对发现漏 报者上报财务处,按照规定给予处罚。
6. 预防保健科每月1次深入各科室开展督导工作,要求检查和督导有记录、有结果、有汇报。
传染病疫情自查制度
1.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督查由“传染病疫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
2. 责任报告人发现传染病时,在抢救处置患者的同时应及时、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3.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时,要立即电话报告预防保健科。
4.疫情管理人员对传染病报告卡和网络直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登记、汇总,定期报院领导小组。
5.院领导小组组织院内自查传染病漏报外,配合上级疾控机构进行漏报调查,并将检查结果上报主管院长,必要时通报全院。
6.疫情管理人员应每周、每月、每季、每年定期开展传染病漏报、迟报检查。
7.院领导小组根据各科的传染病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按有关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进行处置。
疫情报告指导措施
1. 每年对新分配学生进行岗前培训。
2.对相关临床医护人员举办多种形式的疫情报告知识培训,如印发学习资料、举办知识竞赛等。
3. 定期检查、考核,及时反馈检查结果,与科室综合目标管理挂钩。
4. 专职人员每日收集传染病报告卡,每周核对科室出入院登记簿,每月核对出院病历。
5.如有迟报或漏报,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罚,直至追究其刑事责任。
传染病疫情管理报告制度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传染病分甲、乙、丙三类。
2. 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执
行传染病管理条例,做到及时诊断治疗和严格隔离,减少传播。
3. 医院建立健全领导组织,有一名副院长分管负责。
4.加强传染病的登记和报告工作,凡是接触传染病的科室和病房均要建立传染病登记簿 (卡),并有专人负责,填写传染病登记卡。填卡的要求是:全:填卡项目齐全(*为必填项目),字体工整清晰; 快:按报告的时间要求,不得延误; 准确填写、投递准确。
5. 预防保健科设专人对全院传染病进行汇总登记并负责网络直报工作。
6. 每周与科室核对1次,要求核对符合率达100%。每月核对出院病历1次。
7. 认真做好传染病登记工作,做到不漏登、不漏报。发现漏登、漏报者,将依照有关规定 给予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篇三: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制度
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制度
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确保其真正得以落实。
二、定期对科室工作人员进行有关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如流行动态、诊断、治疗、预防、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等。
三、对科室工作人员定期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四、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甄别,并采取及时、正确的救治措施。
五、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科室布局、分区合理,人流、物
流合理,所有物品、区域的标识与标志明确、清楚。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洁、污物品分开放置。
六、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对感染性疾病科的设施、设备、医用物品等进行消毒。工作人员在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区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医护人员每诊疗、护理一个病人和接触污染物品后,应严格按照手卫生规范及时进行手的清洗和/或消毒;必要时戴手套。感染性疾病科工作人员应为就诊的呼吸道发热病人提供口罩。
七、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登记、转运、处理等工作。
八、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指定专人负责传染病报告工作。感染性疾病科医务人员必须了解、掌握传染病病种及分类、不同传染病的报告时限和内容要求,及时、准确报告传染病。要及时将传染病报告卡和传染病信息报预防保健科或医院总值班室,并与医院感染管理科沟通。必要时,可直接向区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对排除传染病的,要及时修正报告。
九、与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密切配合,开展有关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十、医院要为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配备必要的防护物品,尽量防止和避免职业暴露,一旦发生职业暴露,能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感染性疾病科工作人员职责
一、医师职责。
1、认真履行医师的义务,在诊疗工作中规范执业。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2、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并能熟练掌握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定。
3、及时筛查传染病病人,正确诊疗和转诊传染病病人。
4、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按规定的时限和内容及时、准确报告传染病。
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在做好自身防护工作的同时,配合护士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6、对就诊患者进行感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
二、护士职责。
1、认真履行护士的义务,在护理工作中规范执业。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2、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熟练掌握感染性疾病护理知识、技能和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
3、负责感染疾病患者的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码等。
4、帮助、指导呼吸道发热患者戴口罩,并引导患者到指定地点候诊。
5、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熟练掌握常用消毒液的配制、使
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监督消毒隔离措施落实到位。
6、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做好医疗废物管理工作。
7、对就诊患者进行感染性疾病的卫生宣传教育。
三、卫生员职责。
1、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2、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清洁、消毒工作,所用器械、工具分区使用。
3、严格遵守医疗废物管理规定,及时按分类清运各种医疗废物。
4、做好有关清洁、消毒工作的记录。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对策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大量应用、各种侵入性检查和治疗操作的增多,以及疾病谱的变化,使医院感染问题变得日趋复杂。因此,医务人员,特别是在医院工作者,更是处于传染病等感染性疾病的威胁中。
病原体的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通过血液传播的常见病原体有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非甲非乙非丙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该传播途径是含病毒的物质进入了血液或组织,或直接与破损黏膜、皮肤接触。
食入传播:通过食入传播的常见病原体有甲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 毒、沙门菌、志贺菌、轮状病毒及其他肠道病毒等。该传
播途径是粪,口传播,被感染者在食入病毒或病菌后发病。
接触传播:通过接触传播的常见病原体有流行性角结膜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A组链球菌等。该传播途径是病毒或病菌直接接触黏膜或创面。
吸入传播:通过吸入传播的常见病原体有呼吸道合胞病毒、细小病毒、 流感病毒、结核分支杆菌、脑膜炎奈瑟球菌等。该传播途径是呼吸时,吸入散布在空气中含病毒或病菌的微粒。
被感染的危险因素
皮肤黏膜暴露:由于在工作中要面对各种不同的患者,医务人员接触各种病原体的概率远比普通人群高;医务人员的皮肤黏膜暴露于患者的血液或体液中,存在着医务人员与患者双向传播的危险。
针、刀刺伤与割伤:是一类到达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因此,被污染的血液或体液会将病原体接种到受伤者体内。医护人员由于经常与注射器等锐利器械接触,因而容易发生针刺伤。医务人员在各类医疗操作中,最易发生皮肤黏膜损伤的是抽血及缝合。
手污染: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工作中,许多工作都是由手完成的,因此医务人员手上各种细菌的数量往往比其他人群多,手的微生物污染相当严重。医院工作人员手上革兰阴性杆菌携带率约20,,30,;而在烧伤病房或监护病房工作的人员,手上革兰阴性杆菌携带率可高达80,或更多;在普通医院,25,的护士手
上能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手是医务人员工作中被感染的重要传播媒介,洗手则是阻断传播疾病的关键环节。
空气污染:空气是病原体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尤其是在医院,空气中的病原体来源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伤口脓液、排泄物、皮肤屑等,干燥后形成菌尘,通过讲话、咳嗽、喷嚏、清扫整理病房、人员走动、物品传递、空气流动等扬起而污染空气。一些医疗器械如呼吸机、雾化器、吸引器等在操作过程中也会把病原体播散到空气中。污染的空气可直接引起呼吸道感染、传播呼吸道疾病、造成手术切口感染、导致输液污染以及通过被污染医疗器械间接感染人体。医务人员长期处于这种污染的空气中,也有被感染的危险。
相关因素:医院感染管理监督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未能有效地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和防护工作;医务人员对工作中的感染认识不足、防护意识薄弱、无菌观念淡薄、不正确进
行技术操作;医务人员处于易感期。感染防护对策
确立保护政策:完善医疗机构感染管理监督机制、确立相应的保护政策,使医务人员感染预防措施得以落实。
宣传教育:医疗机构必须对各级管理和医务、工勤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常规培训;医疗机构必须对新上岗的人员、进修生、实习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学时;医务人员应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继续
教育课程和学术交流活动,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每年不少于15学时,其他管理与医务人员每年不少于6学时。宣传教育既要使医务人员掌握工作中预防感染的知识,充分了解职业感染的危害性,增强防护意识,加强无菌观念,认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的重要意义;又要消除医务人员的恐惧心理,使之理智、正确地对待工作中感染。宣传方式可通过录像、讲座、专栏、知识测验、印刷资料、讨论、计算机教学等进行。
健康评估:其包括新职工上岗前体检和在职职工定期体检。体检的内容包括询问病史和检查。询问病史包括最近是否得过传染病,处于某种传染病接触中如何减少危险因素,对水痘、结核等传染病的易感性,是否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化疗药物的治疗,回顾个人既往史,尤其是免疫接种史及在以前医疗机构工作的状况。免疫接种史包括乙肝、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结核等。检查包括进行全血细胞计数检查、血清学检查、泌尿系统检查,照胸部,线片,做结核菌素试验等。
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是针对所有的患者,在未诊断之前采用的普遍预防措施,以降低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病原体传播的危险性。标准预防适于医务人员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完整的皮肤、黏膜时应用。其主要内容有:
一、洗手与手消毒。我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规定的洗手指征为:接触患者前后,特别是在接触有破损的皮肤、黏膜
以及进行侵入性操作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脱手套后。其洗手方法为,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腕部,时间不少于,,,,,秒,流动水冲洗净。手消毒指征为,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手消毒方法为,用快速手消毒剂揉搓双手,或用消毒剂浸泡双手,分钟。常用手消毒剂为,氯己定,醇速效消毒剂、碘伏溶液、75,酒精溶液、乙醇,苯扎溴铵洗手剂。正确的洗手技术对消除手上的暂住菌具有重要意义,每日洗手频度应保持在医师多于30次,护士多于35次。正常的洗手类型为指端指间手心手背型,可保证双手各部位皮肤表面干净,从而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在污染不严重时,一般用肥皂、清水冲洗;在严重污染时,应该用消毒剂洗手。洗手和手消毒后使用的擦手用具要防止再污染。
二、手套:当预料要接触血液或其他体液,以及使用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物品时,医务人员应戴手套。手套使用前后、接触无污染物品前以及下一个患者之前,应立即脱去。
三、帽子、口罩及防护眼镜:可防止感染性体液,溅到医务人员的头部、眼睛、口腔及
黏膜。戴口罩还可以阻断带病原体的大颗粒气溶胶和小颗粒气溶胶传播。
四、长工作服:在有可能产生患者血液或体液喷溅,或引起操
作者衣服污染的工作中,医务人员应穿长袖、长褂工作服。
五、针筒、针头和锐器:用过的针头不要再套针帽,用过的针头、刀片或其他尖锐器械应立即放入有标签的耐刺容器内,针头不要用手弄弯或折断。如果患者的血液具有传染性,最好是用一次性注射器;如为重复使用的注射器,要放在防水耐刺的容器中收回,送消毒灭菌处理。使用带防御装置的注射器和翼状针可减少针刺伤发生。同时,应正确掌握尖锐器械和仪器的操作。
针对预防
针对预防,是针对已明确诊断的、能够播散病原体的患者,医务人员对于这些病原体需要有除标准以外的预防措施。
一、免疫计划:根据某种感染的危险程度和发生感染的频率进行预防接种,使用疫苗应尽量在医务人员进入高危区工作之前进行。可能与风疹患者或孕妇直接接触者,应采用预防风疹感染措施;凡与血液有接触的工种职工都应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在可能发生流感流行前,年的秋季,应为全医院职工接种流感疫苗;免疫学和血清检查证明为麻疹易感者,应接种麻疹疫苗。
二、空气传播预防:既要应用空气处理和通风防止空气传播病原体,也要应用合适的呼吸道防护器具如口罩。需要空气预防的常见疾病有结核、麻疹、水痘等。空气消毒处理可选用紫外线灯、臭氧,或用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熏蒸与喷雾。
三、飞沫传播预防:飞沫传播是指含有病原体的呼吸道分泌物大颗粒飞沫接触眼睛、鼻腔、口腔黏膜等。这些飞沫是由咳嗽、
打喷嚏或谈话传播的。这种途径的传播需要与患者密切接触,因为这种飞沫不停留在空气中,故不需要特殊的空气处理,除了标准预防外,在与患者接触时应戴口罩。需要飞沫传播预防的常见疾病有链球菌性咽炎、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有些种类的脑膜炎、流感、白喉和百日咳等。
四、接触预防:用来减少病原体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的危险性,主要指皮肤黏膜暴露,即皮肤黏膜针刺、刀伤。在皮肤黏膜暴露于污染血后的应急处理中,伤者首先要保持镇静;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手套;健侧手要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使部分血液排出,相对减少受污染的程度;同时用流动的净水冲洗;碘酒酒精消毒受伤部位;对溅、喷污染或浸泡所致污染,应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帽子、口罩、手术衣,同时用流动水冲洗污染部位。
五、皮肤黏膜暴露后的药物预防:受甲型肝炎病毒污染者应注射免疫球蛋白每公斤体重0(02m1;受乙型肝炎病毒污染者应于24小时以内及1个月后各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支,,个月中,分别皮下注射乙肝疫苗,,微克、,,微克、,,微克共,次,同时每月查肝功能和“两对半”,如果出现乙肝病毒感染,及早采用抗病毒治疗,如丙型肝炎,追踪抗,,,,必要时干扰素治疗;医务人员与脑膜炎奈瑟球菌感染或百日咳病菌感染者直接接
范文三:感染性疾病科规章制度-规章制度
1。感染性疾病科工作规章制度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确保其真正得以落实。
2、定时对科室工作人员进行有关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流行动态、诊断、预防、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等。
3、对科室工作人员定期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甄别、并采取及时、正确的救治措施。
5、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科室布局、分区合理、人流、物流合理,所有物品、区域的标示与标志明确、清楚。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清洁、污染物品分开放置。
6、严格按照《医院感染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对感染疾病科的设施、设备、医用物品等进行消毒,工作人员在感染疾病科工作区域内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医务人员每诊疗、护理一个病人和接触污染物品后,应严格按照手卫生规范及时进行手的清洗和/或消毒,必要时戴手套。感染疾病科工作人员应为就诊的呼吸道发热病人提供口罩。
1
7、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登记、转运、处理等工作。
8、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指定专人负责传染病报告工作,感染疾病科工作人员必须了解、掌握传染病病种及分类,不同传染病的报告时限和要求、及时、准确将传染病报告卡和传染病信息报告预防保健科或医院总值班室、并与医院感染管理科沟通。必要时可直接向所在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对排除传染病的,要及时修订报告。
9、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密切合作,开展有关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10、医院要为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配备必要的防护物品,尽量防止和避免职业暴露,一旦发生职业暴露能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2。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控制规章制度
1、布局流程合理,做到有效分区(三区、两道),三区为: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两道:医务人员通道、病人通道。
2、门诊接诊病人预防控制措施
(1)按标准预防措施执行;
(2)接诊呼吸道疾病病人时应戴防护口罩;
(3)疑似传染病,按下列途径管理:
2
?发现甲类传染病患者,在第一时间内通知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医务处、医院感染管理科等);
?根据传染源的性质,立即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收住感染性疾病科,按传染病要求住院或转院治疗。
3、留观病人预防控制
(1)普通病人按标准预防措施执行;
(2)病人诊断不明确或怀疑有传染性疾病但需要抢救或病情危重,暂无法转传染病院的:
1)病人安置单人房间,就地隔离,除医护检查、处置外,其他人包括医务人员不得进入。
2)避免转科,并且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检查,以防在转送过程中造成感染的传播。
3)病房尽量配备一次性物品,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及其他用品相对固定,各种器械、抢救监护设备、隔离衣等,不得与他人共用。
4)医疗器械消毒处理:严格按《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操作。
5)病房每日一次紫外线消毒,房间内设施用1000—20xxmg,l的含氯消毒液每日擦拭一次。
6)病人出院、转院、死亡后,病人用过的床单位必须全部更换,经消毒后再清洗;病人污染的环境必须做终末消毒处理。
4、医务人员防护除按照医务人员防护制度执行外应做到:
3
(1)医务人员应穿戴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手套、口罩等),
(2)医生检查、换药时必须戴手套,离开病房后,严格洗手,并使用消毒剂。
(3)严格探视制度。探视者应穿一次性鞋套、戴口罩、有条件者根据病种隔离的需要提供隔离服。
(4)非该病区工作人员需进入时,应经该病区医务人员许可,并接受消毒隔离要求的指导,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5、医疗废物处理:
(1)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如瓜壳、纸张、一次性饭盒等)应作为感染性废物管理;所有感染性废物和病理性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包装。
(2)病人房间的台面、门把手、地面、诊疗用品、废弃物、便器等必须由专人负责严格消毒。
(3)排泄物、呕吐物及分泌物的处理:用1000—20xxmg/l的有效率消毒液静置30分钟后,倒入病房卫生间便池冲水。
3。感染性疾病科管理及消毒隔离规章制度
(一)感染科门诊管理
1、感染科门诊独立设区,有明显标识。
2、严格划分清洁区、污染区,做到无交叉。
3、医务人员相对固定,并限制活动范围,减少医源性传播机会。
4、就诊病人要求戴口罩,家属及陪同者在诊区外等候,如
4
病情需要时,经医生同意可留一人陪同。
首页123尾页
5
范文四:感染性疾病科规章制度
篇一: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一、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与管理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按照《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要求,将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呼吸道门诊和传染病科统一整合为感染性疾病科,并纳入我县医疗救治体系。设立感染性疾病科的传染病分诊点,其设置应相对独立,建筑布局合理,标识清楚,工作流程明确,适用标准预防。
(二)严格遵循隔离预防基本原则和技术规范,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建立并落实感染性病科各项规章制度、人员职责、工作流程和感染性疾病病人就诊流程。
(三)、提高对传染病的筛查、预警、防控能力和诊疗水平。按照《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制定预检处和感染性疾病科门诊、临床各科门诊、病房接诊医师的工作职责,明确规定对来诊的病人必须进行传染病预检程序。
从事传染病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1
(四)根据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肠道等特定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和流行趋势,加强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五)接到卫生部和省、市人民政府发布特定传染病预警信息或者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及时加强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必要时,设立相对独立的针对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处,引导就诊病人首先到预检处检诊,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六)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颖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者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七)对呼吸道/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医疗机构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同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八)我院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时,应当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上级医院诊治,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上级医院。转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使用专用车辆,用后及时消毒。
(九)感染性疾病门诊还应达到以下要求:
1、设置独立的挂号收费室、呼吸道(发热)、肝病和肠道疾病患者的各自候诊区和诊室、治疗室、隔离观察室、检验室、放射检查室、药房(或药柜)、专用卫生间;
2
2、各区应配备必要的医疗、防护设备和手卫生设施,安装非手触式水龙头。医护人员每诊疗、护理一个病人和接触污染物品后,应严格执行手卫生管理,必要时戴手套;
3、安排专人负责做好门诊日志、住院登记和传染病疫情登记管理工作,及时、准确报告传染病,并规范记录内容;
4、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为就诊的呼吸道发热病人提供口罩。具体要求参照安徽省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细则第三章第二十五条;
5、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加强诊室通风,常规每天2次对空气、医用物品、物体表面等进行清洁和消毒,遇污染时及时消毒。
6、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范处置医疗废物。
(十)感染性疾病病房还应达到以下要求:
1、感染性疾病病房的设置应相对独立,与普通病房之间设隔离带,病人在指定区域内活动,不得互串病房或随意外出;
2、内部严格“三区”、“两通道”,不同区域之间必设“缓冲间”,且应标识明确;
3、严格执行隔离技术规范,不同传染病人应分开安置,同类病人每间病室不超过4人,床间距不少于1.1米,疑似病人、具有高度传染性或毒力强的菌株所致的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3
4、隔离病室门口挂隔离标志,入口应设缓冲间,病室内应有流动水洗手设施,设独立卫生间。并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不同,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5、每一病室设专用隔离衣、体温计、听诊器、抹布等,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用品等均应立即清洗消毒,出院、转院、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
6、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及病房污水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病区产生的生活垃圾均视为医疗垃圾,置双层黄色塑料袋中,进行有效封口后由专人密闭运送。严格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密闭转运、无害化处理和交接、登记等工作。
7、保持病室清洁卫生,加强通风。常规每天2次对空气、医用物品、物体表面等进行清洁和消毒,遇污染时及时消毒;
8、严格陪客、探视制度管理,一般情况下不设陪客、探视。必须留陪时,应由床位医师签署书面“同意”意见。陪客、探视者应穿一次性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等。
二、 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急诊科、儿科门诊应与普通门诊分开,自成体系,设单独出入口。
(二)根据本院实际制定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三)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应指定到隔离诊室就诊,已被污染的区域应及时进行消毒处
4
理。
(四)保持各室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地面湿式清扫,每天2次;诊桌、诊椅、诊查床、平车、轮椅等应每日湿抹1次,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及时擦洗和消毒;各种急诊监护仪器的表面应每日清洁,遇污染后及时清洁和消毒。
(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凡侵入性诊疗用物,均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与病人皮肤粘膜直接接触的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干燥保存。
(六)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必须在消毒灭菌有效期内使用,不得重复使用。
(七)使用中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根据其性能定期监测并有记录;根据规定定期对各类无菌物品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符合要求。
(八)诊室、治疗室、观察室、厕所等使用的清洁工具(抹布、拖把等)定点放置,拖把标志明显,分别清洗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九)各诊室应配置适合的流动水洗手设施和手消毒剂,医务人员操作前后均应认真洗手或手消毒。
(十)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密闭转运、无害化处理和交接登记等工作;
篇二: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制度
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制度
5
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确保其真正得以落实。
二、定期对科室工作人员进行有关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如流行动态、诊断、治疗、预防、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等。
三、对科室工作人员定期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四、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甄别,并采取及时、正确的救治措施。
五、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科室布局、分区合理,人流、物流合理,所有物品、区域的标识与标志明确、清楚。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洁、污物品分开放置。
六、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对感染性疾病科的设施、设备、医用物品等进行消毒。工作人员在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区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医护人员每诊疗、护理一个病人和接触污染物品后,应严格按照手卫生规范及时进行手的清洗和/或消毒;必要时戴手套。感染性疾病科工作人员应为就诊的呼吸道发热病人提供口罩。
七、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登记、转运、处理等工作。
八、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指定专人负责传染病报告工作。感染性疾病科医务人员必须了解、掌握传染病病种及分类、不同传染病的报告时限和内容要求,及时、准确报告传染病。要及时
6
将传染病报告卡和传染病信息报预防保健科或医院总值班室,并与医院感染管理科沟通。必要时,可直接向区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对排除传染病的,要及时修正报告。
九、与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密切配合,开展有关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十、医院要为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配备必要的防护物品,尽量防止和避免职业暴露,一旦发生职业暴露,能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感染性疾病科工作人员职责
一、医师职责。
1、认真履行医师的义务,在诊疗工作中规范执业。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2、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并能熟练掌握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定。
3、及时筛查传染病病人,正确诊疗和转诊传染病病人。
4、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按规定的时限和内容及时、准确报告传染病。
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在做好自身防护工作的同时,配合护士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6、对就诊患者进行感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
二、护士职责。
7
1、认真履行护士的义务,在护理工作中规范执业。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2、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熟练掌握感染性疾病护理知识、技能和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
3、负责感染疾病患者的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码等。
4、帮助、指导呼吸道发热患者戴口罩,并引导患者到指定地点候诊。
5、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熟练掌握常用消毒液的配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监督消毒隔离措施落实到位。
6、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做好医疗废物管理工作。
7、对就诊患者进行感染性疾病的卫生宣传教育。
三、卫生员职责。
1、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2、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清洁、消毒工作,所用器械、工具分区使用。
3、严格遵守医疗废物管理规定,及时按分类清运各种医疗废物。
4、做好有关清洁、消毒工作的记录。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对策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大量应用、各种侵入性检查和治疗操作的增多,以及疾病谱的变化,
8
使医院感染问题变得日趋复杂。因此,医务人员,特别是在医院工作者,更是处于传染病等感染性疾病的威胁中。
病原体的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通过血液传播的常见病原体有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非甲非乙非丙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该传播途径是含病毒的物质进入了血液或组织,或直接与破损黏膜、皮肤接触。
食入传播:通过食入传播的常见病原体有甲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 毒、沙门菌、志贺菌、轮状病毒及其他肠道病毒等。该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被感染者在食入病毒或病菌后发病。
接触传播:通过接触传播的常见病原体有流行性角结膜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A组链球菌等。该传播途径是病毒或病菌直接接触黏膜或创面。
吸入传播:通过吸入传播的常见病原体有呼吸道合胞病毒、细小病毒、 流感病毒、结核分支杆菌、脑膜炎奈瑟球菌等。该传播途径是呼吸时,吸入散布在空气中含病毒或病菌的微粒。
被感染的危险因素
皮肤黏膜暴露:由于在工作中要面对各种不同的患者,医务人员接触各种病原体的概率远比普通人群高;医务人员
9
的皮肤黏膜暴露于患者的血液或体液中,存在着医务人员与患者双向传(来自:www.xLtKwj.coM 小 龙 文档网:感染性疾病科规章制度)播的危险。
针、刀刺伤与割伤:是一类到达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因此,被污染的血液或体液会将病原体接种到受伤者体内。医护人员由于经常与注射器等锐利器械接触,因而容易发生针刺伤。医务人员在各类医疗操作中,最易发生皮肤黏膜损伤的是抽血及缝合。
手污染: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工作中,许多工作都是由手完成的,因此医务人员手上各种细菌的数量往往比其他人群多,手的微生物污染相当严重。医院工作人员手上革兰阴性杆菌携带率约20,,30,;而在烧伤病房或监护病房工作的人员,手上革兰阴性杆菌携带率可高达80,或更多;在普通医院,25,的护士手上能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手是医务人员工作中被感染的重要传播媒介,洗手则是阻断传播疾病的关键环节。
空气污染:空气是病原体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尤其是在医院,空气中的病原体来源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伤口脓液、排泄物、皮肤屑等,干燥后形成菌尘,通过讲话、咳嗽、喷嚏、清扫整理病房、人员走动、物品传递、空气流动等扬起而污染空气。一些医疗器械如呼吸机、雾化器、吸引器等在操作过程中也会把病原体播散到空气中。污染的空气可直
10
接引起呼吸道感染、传播呼吸道疾病、造成手术切口感染、导致输液污染以及通过被污染医疗器械间接感染人体。医务人员长期处于这种污染的空气中,也有被感染的危险。
相关因素:医院感染管理监督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未能有效地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和防护工作;医务人员对工作中的感染认识不足、防护意识薄弱、无菌观念淡薄、不正确进
行技术操作;医务人员处于易感期。感染防护对策
确立保护政策:完善医疗机构感染管理监督机制、确立相应的保护政策,使医务人员感染预防措施得以落实。
宣传教育:医疗机构必须对各级管理和医务、工勤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常规培训;医疗机构必须对新上岗的人员、进修生、实习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学时;医务人员应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课程和学术交流活动,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每年不少于15学时,其他管理与医务人员每年不少于6学时。宣传教育既要使医务人员掌握工作中预防感染的知识,充分了解职业感染的危害性,增强防护意识,加强无菌观念,认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的重要意义;又要消除医务人员的恐惧心理,使之理智、正确地对待工作中感染。宣传方式可通过录像、讲座、专栏、知识测验、印刷资料、讨论、计算机教学等进行。
11
健康评估:其包括新职工上岗前体检和在职职工定期体检。体检的内容包括询问病史和检查。询问病史包括最近是否得过传染病,处于某种传染病接触中如何减少危险因素,对水痘、结核等传染病的易感性,是否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化疗药物的治疗,回顾个人既往史,尤其是免疫接种史及在以前医疗机构工作的状况。免疫接种史包括乙肝、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结核等。检查包括进行全血细胞计数检查、血清学检查、泌尿系统检查,照胸部,线片,做结核菌素试验等。
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是针对所有的患者,在未诊断之前采用的普遍预防措施,以降低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病原体传播的危险性。标准预防适于医务人员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完整的皮肤、黏膜时应用。其主要内容有:
一、洗手与手消毒。我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规定的洗手指征为:接触患者前后,特别是在接触有破损的皮肤、黏膜以及进行侵入性操作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脱手套后。其洗手方法为,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腕部,时间不少于,,,,,秒,流动水冲洗净。手消毒指征为,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
12
的物品后,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手消毒方法为,用快速手消毒剂揉搓双手,或用消毒剂浸泡双手,分钟。常用手消毒剂为,氯己定,醇速效消毒剂、碘伏溶液、75,酒精溶液、乙醇,苯扎溴铵洗手剂。正确的洗手技术对消除手上的暂住菌具有重要意义,每日洗手频度应保持在医师多于30次,护士多于35次。正常的洗手类型为指端指间手心手背型,可保证双手各部位皮肤表面干净,从而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在污染不严重时,一般用肥皂、清水冲洗;在严重污染时,应该用消毒剂洗手。洗手和手消毒后使用的擦手用具要防止再污染。
二、手套:当预料要接触血液或其他体液,以及使用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物品时,医务人员应戴手套。手套使用前后、接触无污染物品前以及下一个患者之前,应立即脱去。
三、帽子、口罩及防护眼镜:可防止感染性体液,溅到医务人员的头部、眼睛、口腔及
黏膜。戴口罩还可以阻断带病原体的大颗粒气溶胶和小颗粒气溶胶传播。
四、长工作服:在有可能产生患者血液或体液喷溅,或引起操作者衣服污染的工作中,医务人员应穿长袖、长褂工作服。
五、针筒、针头和锐器:用过的针头不要再套针帽,用过的针头、刀片或其他尖锐器械应立即放入有标签的耐刺容
13
器内,针头不要用手弄弯或折断。如果患者的血液具有传染性,最好是用一次性注射器;如为重复使用的注射器,要放在防水耐刺的容器中收回,送消毒灭菌处理。使用带防御装置的注射器和翼状针可减少针刺伤发生。同时,应正确掌握尖锐器械和仪器的操作。
针对预防
针对预防,是针对已明确诊断的、能够播散病原体的患者,医务人员对于这些病原体需要有除标准以外的预防措施。
一、免疫计划:根据某种感染的危险程度和发生感染的频率进行预防接种,使用疫苗应尽量在医务人员进入高危区工作之前进行。可能与风疹患者或孕妇直接接触者,应采用预防风疹感染措施;凡与血液有接触的工种职工都应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在可能发生流感流行前,年的秋季,应为全医院职工接种流感疫苗;免疫学和血清检查证明为麻疹易感者,应接种麻疹疫苗。
二、空气传播预防:既要应用空气处理和通风防止空气传播病原体,也要应用合适的呼吸道防护器具如口罩。需要空气预防的常见疾病有结核、麻疹、水痘等。空气消毒处理可选用紫外线灯、臭氧,或用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熏蒸与喷雾。
三、飞沫传播预防:飞沫传播是指含有病原体的呼吸道
14
分泌物大颗粒飞沫接触眼睛、鼻腔、口腔黏膜等。这些飞沫是由咳嗽、打喷嚏或谈话传播的。这种途径的传播需要与患者密切接触,因为这种飞沫不停留在空气中,故不需要特殊的空气处理,除了标准预防外,在与患者接触时应戴口罩。需要飞沫传播预防的常见疾病有链球菌性咽炎、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有些种类的脑膜炎、流感、白喉和百日咳等。
四、接触预防:用来减少病原体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的危险性,主要指皮肤黏膜暴露,即皮肤黏膜针刺、刀伤。在皮肤黏膜暴露于污染血后的应急处理中,伤者首先要保持镇静;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手套;健侧手要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使部分血液排出,相对减少受污染的程度;同时用流动的净水冲洗;碘酒酒精消毒受伤部位;对溅、喷污染或浸泡所致污染,应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帽子、口罩、手术衣,同时用流动水冲洗污染部位。
五、皮肤黏膜暴露后的药物预防:受甲型肝炎病毒污染者应注射免疫球蛋白每公斤体重0(02m1;受乙型肝炎病毒污染者应于24小时以内及1个月后各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支,,个月中,分别皮下注射乙肝疫苗,,微克、,,微克、,,微克共,次,同时每月查肝功能和“两对半”,如果出现乙肝病毒感染,及早采用抗病毒治疗,如丙型肝炎,追踪抗,,,,必要时干扰素治疗;医务人员与脑膜炎奈瑟球菌感染或百日咳病菌感染者直接接
15
篇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制度职责和感染性疾病病人就诊
类型:规范标题: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制度和工作人员职责
感染性疾病病人就诊流程颁发部门:卫生部
文号:卫办医发[2004]166号公布日期:2004年10月19日施行日期:2004年10月19日第1页 共2页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制度
和工作人员职责》和《感染性疾病病人就诊流程》的通知
卫办医发〔2004〕16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指导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提高医院感染控制能力和水平,我部制定了《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制度和工作人员职责》和《感染性疾病病人就诊流程》,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请及反时馈我部医政司。
二OO四年十月十九日
附件1:
人员职责》。
一、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制度
16
(二)
/或消毒;必要时戴手套。感
工作。
露,一旦发生职业暴露,能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二、感染性疾病科工作人员职责
(一)医师职责。
1、认真履行医师的义务,在诊疗工作中规范执业。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2、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并能熟练掌握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定。
3、及时筛查传染病病人,正确诊疗和转诊传染病病人。
4、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按规定的时限和内容及时、准确报告传染病。
类型:规范标题: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制度和工作人员职责
感染性疾病病人就诊流程颁发部门:卫生部
文号:卫办医发[2004]166号公布日期:2004年10月19日施行日期:2004年10月19日第2页 共2页
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在做好自身防护工作的同时,配合护士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6、对就诊患者进行感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
(二)护士职责。
17
1、认真履行护士的义务,在护理工作中规范执业。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2、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熟练掌握感染性疾病护理知识、技能和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
3、负责感染疾病患者的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码等。
18
范文五:感染性疾病科规章制度
感染性疾?病科?规章?制度??
1?感染性?疾病?科工?作规?章制?度? ?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确?保其?真正?得以?落实?。?
?2、定时?对科?室工?作人?员进?行有?关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流?行动?态、?诊断?、预??防、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等。? ?
3?、对科室?工作?人员?定期?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甄别??、并采取?及时?、正?确的?救治?措施?。?
5?、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科?室布?局、?分区?合理?、人?流、?物流?合?理,所?有物?品、?区域?的标?示与?标志?明确?、清?楚。?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清洁、?污染?物品?分开?放置?。?
6?、严格?按照?《医?院感?染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对?感染?疾病?科?的设施?、设?备、?医用?物品?等进?行消?毒,?工作?人员?在感?染疾?病科??工作区?域内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医务?人员??每诊疗、?护理?一个?病人?和接?触污?染?物品后??,应严格?按照?手卫?生规?范及?时进?行手?的清?洗和?/?或消毒?,必?要时??戴手套。?感染?疾病?科工?作人?员应?为就?诊的?呼吸?道发?热病?人提?供口??罩。 ?
7、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登记?、转?运、?处理?等工?作。? ?
8、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指?定专?人负?责传?染病?报告?工作?,感?染疾?病科?工作?人员?必须?了解?、掌??握传染病?病种??及分类,?不同?传染?病的?报告?时限?和要?求、?及时?、准?确将??传染病报?告卡?和传?染病?信息?报告??预防保健?科或?医院?总值?班室?、并?与医??
院感染管?理科?沟通?。必?要时?可直?接向?所在?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对排??除传染病?的,?要及?时修?订报?告。? ?
9、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密切?合作?,开?展有?关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
10?、医院?要为??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配备?必要?的防?护物??品,尽量?防止?和避?免职?业暴?露,?一旦??发生职业?暴露?能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
2?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控?制规?章制?度? ?
1、布?局流?程合?理,?做到?有效?分区?(三??区、两道?),?三区?为:?医院??感染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对感?染疾?病科?的设?施、?设备??、医用物??品等进行?消毒?,工?作人?员在?感染?疾病?科工?作区?域内?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医?务人??员每诊疗?、护?理一?个病?人和?接触?污染?物品?后,?应严?格按?照手??卫生规范?及时?进行?手的?清洗??和/或消?毒,?必要?时戴?手套?。感?染疾?病科??工作人员?应为?就诊?的呼?吸道?发热?病人?提供??口罩。?
7?、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登?记、?转运?、处?理等?工作?。?
8?、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指定?专人?负责?传染?病报?告工??作,感染?疾病?科工?作人?员必?须了?解、??掌握传染?病病?种及?分类?,不?同传?染病?的报?告时?限和??要求、及?时、?准确??将传染病?报告?卡和?传染?病信?息报?告预?防保?健科?或医?院总?值班?室、?并与??医院感染?管理?科沟?通。?必要?时可?直接?向所?在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对??排除传染?病的?,要?及时?修订?报告?。?
9?、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密?切合?作,?开展?有关??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10?、医?院要?为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配?备必?要的?防护?物?品,尽?量防??止和避免?职业?暴露?,一?旦发?生职?业暴?露能??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
2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控制?规章?制度? ?
1?、?布局流程?合理?,做?到有?效分?区(?三区?、两??道),三?区为?》进?行?操作。?5?)病房??每日一次?紫外??线消毒,?房间?内设?施用?10??00—?20X?Xm?g?,L?的含氯?消毒?液每?日擦?拭一?次。?6?)病人?出院?、转??院、死亡?后,?病人?用过??的床单位?必须?全部??更换,经?消毒?后再?清洗?;病?人污?染的?环境??必须做终??末消毒处?理。? ?
4、医?务人?员防?护除?按照?医务?人员??防护制度?执行?外应?做到?:?
(?1)医?务人?员应?穿戴?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手套?、口?罩等?),? ?
(?2)医生?检查?、换?药时?必须?戴手?套,?离开?病房?后,?严格?洗手?,并??使用消毒?剂。? ?
(3?)严格?探视?制度?。探?视者?应穿?一次?性鞋?套、?戴口?罩、?有条?件者??根据病种?隔离?的需?要提?供隔?离服?。?
(?4)非?该病?区工?作人?员需?进入?时,?应经?该病?区医?务人?员许?可,?并?接受消?毒隔?离要?求的?指导??,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
5、医?疗废?物处?理:? ?
(1?)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如瓜?壳、?纸张?、一?次性?饭盒?等)?应作??为感染性?废物?管理?;所?有感?染性?废物?和病?理性?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包装。? ?
(2?)病人?房间?的台?面、?门把?手、?地面?、诊?疗用?品、?废弃?物、?便器??等必须由?专人?负责?严格?消毒?。?
(?3)排?泄物?、呕?吐物?及分?泌物?的处?理:? ?
用10?00?—?20X?Xm?g/?L?的有效?率消?毒液?静置?30?分钟?后,??倒入病房?卫生??间便池冲?水。? ?
3?感染性?疾病?科管?理及?消毒?隔离?规章?制度? ?
(?一)?感染科?门诊?管理? ?
1、感?染科?门诊?独立?设区?,有?明显??标识。?
2?、严格?划分?清洁?区、?污染??区,做到?无交?叉。? ?
3、医?务人?员相?对固?定,?并限?制活??动范围,?减少?医源?性传?播机?会。? ?
4、就?诊病??人要求戴?口罩?,家?属及?陪同?者在?诊区?外等?候,?如病?情需??要时,经?医生?同意??可留一人?陪同?。?
(?二)?感染科?门诊?空气?消毒? ?
1、无?传染?病人??时
(1?)?开窗自?然通?风?; ?
(2)?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 ?
2、有?传染?病人?时?
(1?)?开窗自??然通风?; ?
(2)?有人?情况?下?:3%?过氧?化氢?喷雾?20?-4?0m?l/?m3?,关?闭门?窗作?用?60?分?钟,每天?上、?下午?各消?毒?1次,?然后??开窗通风?。?
(3?)?无人情?况下?: ?
?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天?2-3?次,?每次?1?小时。??
?0.?5%?过氧?乙酸?,?20-?30?ml?/m?3?,关闭?门窗?作用?30?分钟??,然后开?窗?通风。? ?
(三?)地面?及物??体表面消?毒?
1?、地面?要湿?式拖?扫,?有疑?似病?人时?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拖地,?每日?2?次。?
2?、桌、?椅、?窗台?、柜?、门??(把手?)、治?疗车?等可?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每?日?2次。? ?
(?四)其他?物品?的消?毒?
1?、每个?诊室??备有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物品?,每?次用?后消??毒,体温?计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听?诊器?、血?压计?用?2?5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在传?染病??流行期间?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
2、呼?吸治?疗装?置使?用一?次性?管道??,用后焚?烧处?理,?反复?使用?的接??头等部件?能高?压的?尽量?高压?灭菌?。?
3?、病人?吸氧??用一次性?湿化?瓶、?鼻导?管等?,用?后焚?烧处?理。? ?
4、运?送传?染病?人的?平车?使用?后用?0.?5%?过氧?乙酸?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
5?、工作?人员?使用?后的?隔离?衣等?,装??入双层污?衣袋?扎紧?袋口?,用?密?闭物品?拖运??,经高压?灭菌??清?洗后?才能?使用?。?(五?)病人?排泄?物、?分泌??物的处理? ?
1、留?观病?人床?旁设?置加?盖容?器,?装足?量?20X?Xm?g/?L?含氯消?毒液?,?用做病?人呕?吐物??、分泌物?的随?时消?毒,?作用?30?-6?0?分?钟,倒入?厕所?。?
2?、排泄?物?:尿液??:每1?份尿液?加?20X?Xm?g/?L?含氯消?毒液?1?份混匀?,放??置2小时?,倒??入厕所。?粪便?:?每1?份粪便?加漂?白粉?5?份搅匀?,放?置?2小时?,倒?入厕?所。?(?六)?污物的?处理? ?
1、感?染科?门诊?所有??垃圾均为?医疗??垃圾。?
2?、用后?的防?护服?、一?次性??口罩、帽?子、?手套?、鞋?套及?其它??废物装?入黄色?垃圾?袋内?,不?可超?过?3/4?满,?扎紧?袋口?。?
3?、在污?染?**?接时,?用?0.5?%?过氧乙?酸喷?洒,?然后?套第?二层?黄口??袋,扎紧?袋口?。?
4?、注明?警示?标识??。
5?、有专?人专?车拖?运到?医院?指定??地点。?(七?)终末?消毒?留观?室病?人出??院、转院?时,?留观?室空?气、?物体?表面?、床??单位等按?照传?染病?消毒?方法??进行终末?消毒??。(八?)医护??人员防护? ?
1、与?病人?近距?离操?作时?戴护?目镜?,吸?痰、?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操作时,?要戴?全面?性呼?吸防?护器?。?
2?、每接?触一?个病?人后?立即?用快?速手?消毒?剂或?25?0m?g/?L?含?氯消毒液??进行手的?消毒?(?包括收?费、?化验?、药?房工?作人?员?)。?
3?、每接??诊或诊治?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人??或疑似病?人后?,立?即?更换隔?离衣?、防?护服?、外?层口?罩、?手套?、护?目镜?及鞋?套。? ?
4、下?班要?卫生?通过?方能?离开?感染?科门??诊。 ?
4?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规?章制?度? ?
1、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应相?对独?立,?病人?在指?定区?域内?活动?,不??得互串病?房或?随意?外出?。?
2?、内部?严格?“三??区”、“?两通?道”?,设?有“?缓冲?间”?,且?应标?识?明确。? ?
3、严?格执?行隔?离技?术规?范,?不同?病种?分室?收治?,同?一间?病房?内不??准有两种?不同?病种?的病?人。?疑似?病人?具有?高度?传染?性或?毒力?强的?菌株??所致的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
4、隔?离病??室门口挂?隔离?标志?,入??口应设缓?冲间?,病??室内应有?流动??水洗手设?施,?设独?立卫?生间??。并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不?同,?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
5、工?作人?员应?严格?防护?规定?着装??。不同区?域应?穿不?同服?装。?工作??人员从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 ?
应洗手?—戴?帽子?—戴?口罩?(不?同区?域不??同类别)?—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
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工作?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 ?
去手套?—消?毒双?手—??去护目镜?/?防护面?罩—?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于专?用污?染容??器内)。?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
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去口?罩—??去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离?开清?洁区?沐浴?、更?衣下?班)? ?
6、非?传染?病区?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进?入传?染病?区时?,应?经传?染病??区医务人?员许?可,?并接?受消?毒隔?离要?求的?指导?。进?入传?染病?区的?化验??人员、会?诊医?师应?严格?遵守??各项消毒?隔离?制度?。?
7?、每一?病室?设专?用隔?离衣?、体?温计?、听?诊器?、抹?布等?,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用?品等?均应?立即?清洗?消毒?,出?院、??转院、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包括?病人?的衣??物等)。? ?
8、病?室内?地面?和物?表(?如桌?、凳??、柜等)?保持?清洁?、干?燥、?每日??(常规?2次对??空气、医?用物?品、?物体?表面?)消??毒。抹布?、拖?把等?清洁?用?具要专?区专?室专?用、?有醒?目标?记,?用后?分别?洗净?、消?毒(?抹布?用?250?mg?/L?、拖?布用?50?0m?g/?L?含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以上?)、?冲净?凉?干备用?。有?明显?污染?时,?随时?去污?(用?吸湿?材料?)、?再清?洁消?毒?(40?0m?g/?L?—70?0m?g/?L?含有效?氯消??毒液),?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支杆?
菌、细菌?芽孢?污染?的物?品用?含有?效氯?20??XXmg?/L?—?5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以?上)?。?
9?、病人?使用?的上?生活?用品?如毛?巾、?盆、??餐具、便?器等?保持?清洁?,?个人专?用,?定期?消毒?。?
10?、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等加入?含氯?消毒?剂干?粉,?使有?效氯?含?量达到?10?00??0mg/?L?,搅拌?后作??用2小时?以上?方可?排放??。
11?、每??季度对感?染性?疾病?科的?空气?、物?表、?工作??人员的手?、消?毒?液进行?监测?。报?告单?存档?。?
12?、严?格陪?客、?探视?制度?管理??,一般不?设陪?客、?探视?。必?须时?,?应由床?位医?师签?“同?意”?意见?。陪?客、?探视?应穿?一次?性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戴口??罩、手套?等。? ?
13?、病区?产生?的生??活垃圾均?视为?医疗?垃圾?,置??双层黄色?塑料??袋中,进?行有?效封?口后?专人?密闭?运送?。严??格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密??闭转运、??无害化处?理和?交接?、登?记等?工作?。? ?
接送车?辆规?章制?度? 为切?实加?强乘?车学?生的?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乘务员、?司机?及学?校的?职责?,确?保学?生乘?车安?全,?保障?学生?接送?工作??有序、平?稳地?进行?,特?制订?本制?度。? ?
1?(学校?成立?以校?。? 废弃?物处?置规?章制?度? ?
1、餐?厨废?弃物?分类?放置?,做?到日?产日?清。? ?
2?、设置符?合标?准的?餐厨?废弃?物收?集容?器。??
3、餐?厨废?弃物?与非?餐厨?废弃?物分?类收?集、?单独?存放?,并?按照?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