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初中物理板书设计
篇一: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第三节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
教材分析:本节是这一章的重点,一是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应用,这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要
基础知识,是后面学习浮力、液体压强的基础;二是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既是物理课程的目标,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设计思想:新的课程改革对物理教育提出了新的理念,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物理
教育的根本目的,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落实物理教育的基本目的,突出新的课程理念。在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的例子入手提出问题,这样的例子让学生既觉得熟悉,但又不能回答其中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创设了探究情景,为后面的探究教学奠定了基础;密度的概念没有直接给出,而是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实验探究,经过计算、分析、
1
比较、交流,最后得出的。这样既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又让学生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还加深了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在第2课时,着重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密度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使学生感受物理有用,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
2
3
4
篇二:2014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我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篇三:初中物理《_功》教学设计
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
第一节 《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知道功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思考,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
2
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通过推理、分析与阅读,得出功与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定性关系。 ?经历探究功的原理的过程,感知使用机械不能省功的事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
?通过合作性的探究,展示性交流,增强自信,学会合作的意识,追求学生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功的概念及计算。
2、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对“功的原理”的探究与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说出下列词语中“功”的含义:
功劳、立功_____贡献 大功告成、事半功倍_____成效
师:在力学上“做功”的含义是什么,
二、新课教学
(一)物理学中的功
师: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就 说这个力作了功。
3
多媒体:投影一组做功的实例和一组没有做功的实例。(实例联系生活和科技前沿) 师:每组实例有什么共同点,两组实例有什么不同点,
生:观察并总结共同点和不同点
师:功包含哪些必要因素,
生: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师:如何判断是否做功,
生:用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来判断。
师:有哪些情况看似做功,但实际上并不做功,
生:1、有力F的作用,但距离S=0 (如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生:2、有距离S,但力F=0 (如惯性运动)
生:3、有力F也有距离S,但F ? S(如提一桶水,水平前进)
练习(投影):1.起重机将货物从地面,点提升到,点,又从,点平移到,点,在这一过程中起重机一直都在做功吗,为什么,
2.在下列几种情况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A、冰球在光滑的冰面上匀速滑动
B、小孩用力推箱子,箱子未被推动
C、学生背着书包站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上
4
D、清洁工把一桶水从地上提起
(二)功的计算
师:做功是有大小的,做功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
投影:
由图甲可知,用力把一木板提升1米做了一定的功,图乙把同样三块木板提升1米高,拉力做
的功与甲相比有什么关系,把一块木板提升3米呢,
师:讲述物理学中对功的规定,以及公式、单位。
功的公式: W = F S
W— 功 — 焦耳(J)
F— 力 — 牛顿(N)
S—距 离— 米 ( m)
功的单位是:“牛?米” 专业名称为:“焦耳”1,,,N?m
关于公式的几点说明:
1、公式中的各个量W、F、s均用国际单位
2、在功的单位中,“牛?米”才能写成“焦”。而力x力臂单位是牛?米,不能写成焦。
投影反馈练习题:
,、推铅球时,是否做了功,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应是哪个距离,
,、你爬楼梯时,你是否做了功,力移动的距离应是多
5
少,
,、用重50N的水平拉力拉重为100N的物体,使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前进了20m,拉力和重力各做了多少功,
(三)功的原理
师:我们已经知道使用简单机械可省力、省距离、改变力的方向,那么能省功呢,
启发引导学生猜想。
投影:用杠杆、定滑轮和动滑轮提升物体的图示。
师:要得到不用机械提升物体和利用机械提升物体所做的功,分别要知道什么,怎么得到,通过图示加以说明。可通过哪些方法获得这些数据,最简便的方法是什么,
生:思考讨论,在图上指出要测的量。讨论用怎样的方法最简便。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计算收集证据。
生:进行计算、说操作步骤,协助教师完成实验。
教师总结强调。
投影练习题:使用自重可以忽略的动滑轮提起50N的重物,人对绳做的功是100J,求动滑轮把物体提起的高度。
三、课堂小结:
在学生自我归纳小结后,教师投影小结内容
力学中的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
6
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功的计算公式:功=力×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即,,,×s
注意:F?0,S=0时不做“功” ;F=0,S?0时不做“功”;F?s时不做功。
3、功单位:1焦=1牛×1米,即1J=1N?m
4、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四、布置作业
P107动手动脑学物理 1 2 3 4 5
教学后记
1、“功”的含义很多,有“贡献”的意思,还有“成效”的意思。力学里所说的“功”包含有“成效”的意思,但它具有更确切的含义。“功”新概念引入,学
生比较难理解。
2、在力学中功的概念是怎么定义的,怎样才叫做功,又怎样计算做功的多少,区分日常功的认识和物理学中功的概念。
3、功的计算,和日常功的计算的差别认识,是难点。
篇四: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和反思
篇五:优化初中物理教师课堂板书设计的建议
龙源期刊网 .cn
优化初中物理教师课堂板书设计的建议 作者:高柏林
7
来源:《新课程学习?中》2015年第03期
摘 要:黑板板书能够不断再现主要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循环提升,有助于提高物理教学效率,教师需要精心准备,要通过研读教材把握知识脉络,处理好各知识块的关系。板书设计要注意与教材的结合,注重系统性和条理性,注意突出关键环节和易错点,要注意与学生课堂笔记的有机结合。教师要指导学生记好笔记,学习过程中要用好笔记。
关键词:物理课堂;板书设计;学生笔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已经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不少老师对板书设计不够重视,甚至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但笔者认为,板书设计对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非常重要。黑板上的板书是一节课主要内容的摘要,可以说是一堂课的“眼睛”,能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方便学生重复联系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方便学生记录和理解记忆,不断循环提升。
有经验的教师对板书设计总是高度重视,在课前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笔者对板书设计有如下几点建议:
一、教师在课前要充分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理清教材结构,把握知识脉络,明确能力要求,明晰思想方法,精心设计好完整翔实的课堂板书
在此基础上,教师对教学内容各个板块的主次关系、先后关系、联系纽带便会了然于胸。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对教材
8
的解读会如同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在组织教学时,教师才会敢于放手,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展示。同时由于课前已经设计好了板书,在对应时间点必须把板书内容书写在黑板上,借助板书的调控教师可以更加从容地担当起导演的角色,能够收放自如,课堂会围绕既定的学习目标有序展开。
二、板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本节课主要知识点且与教材结构基本保持一致
例如,在学习“声音是什么”一节时,板书设计如下:(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声音是一种波叫声波,声音具有能量。(4)声速。这样的板书已经包含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同时顺序与教材基本一致,也方便学生对照教材进行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
三、板书设计应该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和条理性,能科学有效地帮助学生比较学习和理解记忆
篇六: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学员培训帐号:b1652827197410293810 学员姓名:黄龙 所在学校名称:新疆建设兵团农二师223团学校 培训所在班级名称:初中物理(1)班
9
一、基本信息
1)学科:物理
2)所用教材版本:人教版
3)年级(册):九年级全一册
4)课题名称:重力
5)课时数:1课时
二、改进后的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 ?知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了解重力的方向和重力的作用点。
方法与过程目标:经历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道理的兴趣,提高学生辩证的分析物理知识的意识。
2、学情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初三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较强的观察能力。通过初二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多种物理研究方法。初步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规律,正处于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如熟透的苹果要落向地面,并且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快等有关事例。?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10
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进而使学生由对生活现象的初步了解,通过实验探究,观察现象,逻辑推断,最后上升为理论认识。
3、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课前根据本节课需要自制了一系列重物落地的动画演示多媒体课件,在引入新课时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需要对学生分组,前后桌4人一组。 (二)整个教学过程
具体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板块来完成:
第一板块: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首先以提问的方式复习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力的三要素和力的图示,为学好本节新课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
然后,利用课本54页“想想做做”,让学生做“模拟引力”实验。再利用“苹果落地”及“一系列重物落地”的多媒体动画引入新课。
【说明:,(让学生通过实验先感受橡皮不会飞走是因为受到“引力”作用,拉进了学生跟所学知识的距离。,(由于学生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重力现象的体验,因此他们对多媒体所展示的物理情景是很熟悉的,知道重物的落地是由于重物的吸引,即重力的作用。所以这样引入新课很自然,体现了物理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
11
第二板块:重力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引入新课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重力”的概念,分析重力产生的原因和施力物体,使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
第三板块: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利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完成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实验方法是:先用弹簧测力计分别称出质量为100克、200克、300克的钩码分别受到的重力,填入书中表格,然后算出每次测得的重力跟质量的比值,使学生自己“发现”,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其比值是一个定值为9.8牛,千克,由此得出,,,,这个计算重力大小的公式。
并将数据整理画出图像。(正比例函数图像)
此实验的关键是:?要选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要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说明:利用学生探究来完成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好处有两个:一是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地进行物理规律的探究,体现自主性原则;二是再次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四板块:重力的方向
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内容。教学实先做演示实验:用细线把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让学生观察线的方向是否是竖直方向。然后剪断细线,同时让学生观察: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什么方向下落,并结合着斜面再一次演示,这样又一次
12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而不是垂直向下的。
这个知识有一个重要的应用——重垂线,它是建筑工人砌墙时用来校准墙壁是否竖直的。由于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学时要先易到学生观察图13.2-6,再让一位学生利用重垂线进行操作,其他同学分析其工作原理。当学生理解了这一现象后提问:如何用这个重垂线来检查窗台、桌面是否水平,需要什么辅助器材,这是学生最难理解的地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测量人体身高的办法,并通过一些动作适当提示,最后在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基础上归纳:重垂线其实是应用了重力的方向,然后再解决水平问题。
想想议议:看图13.2-7思考地球上几个地方的苹果都可以向“下”落,但从地球外面看,几个苹果下落的方向显然不同。那么,我们所说的“下”指的是什么方向,可以得出从地球以外看,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说明:这一部分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遵循了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方法。重垂线、水平仪是重力方向的重要应用,对它们的学习,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第五板块: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这个内容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这个物理模型,可
13
以先做一个小实验(找刻度尺的重心),然后告诉学生,刻度尺上与手指接触的位置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叫做重心。重心做的位置不仅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而且还跟材料是否均匀有关。向学生出示圆形薄板等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指出其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演示),并在黑板上画出这两种形状的物体图形,标出重心位置,作出重力的示意图。通过这样的教学处理,学生便对重心的概念有了一个具体的感知,知道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作集中在一点上;利用这个重心的平衡特点,还能找出材料不均匀或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说明:利用实验帮助学生建立了“重心”这个较难理解的物理模型,并应用于实际。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效果检测:
第六板块:效果检测
,(作出质量为100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图示。
,(完成课后练习
第七板块:布置家庭作业
三、结合国培课程研修对本节课设计与改进的教学反思(300-600字)
通过国培课程研修对重力一课教学设计改进有如下的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了学法指导,改进了教师的教学
14
行为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本节课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主动去观察思考、动手实验,初步掌握研究常见力的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引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该设计对学情进行了分析,对于初三学生刚接触到力,对利用力的知识来研究常见力,所以本节课依据教材特点,优化教学内容,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完成教学,充分考虑到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多大程度的了解,是否已经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如何?哪些物理知识的教学可以联系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哪些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需要创设哪些现实情境和实验场景让学生加深理解?哪些物理知识学生能够自己学会,哪些需要教师加以点拨引导? 注意新旧知识的整合,可以提高学生在新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探究注重教学活动中如何将师生合作、小组合作与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结合起来达到优势互补,如何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交流与合作、学会提出不同的问题与建议,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提高了综合思维能力。
课例研修心得
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感觉收获颇多~我十分珍惜这次不断完善和提高自我的机会,在培训中我聆听了专家们的精彩讲座,领略了他们先
15
进的教育理论;下面就本次学习谈谈自己的心得:
一, 对初中物理课例研究的认识,课例是一节节具体的课,而课例研究是要弄清楚一节
为什么这样上而不那样上;例如:如何处理教材,设计教材方案才能体现新课标教学理念,课堂研究活动如何组织才有效,各种类型的课如何上效果最佳,不同类型特征的教学班的课堂如何组织,课例研究的操作模式:基本操作模式:问题----材料-----设计-----实践------反思------总结。问题:问题通常是进行课例研究的主题。材料:课例研究的材料应由课堂呈现材料,支持性材料,结果评价性材料,反思性材料四部分组成。课堂呈现材料:课堂呈现材料指向课堂教学的实现,可以是教案,课例,课堂实录,课堂片段,说课稿和教学案例等等。支持性材料:指学生学习层面的知识情况分析,课堂呈现学习的知识来源,课堂教学内容建设支掌性教育理论材料及其他有价值的文献资料等。结果评价性材料:结果评价性材料是某一课堂实践的评价性记录,可以是简单的效果等次,可以是详细真实的课堂实践得失记录,还可以是学生作业,如成功的或失败的学生作业。反思性材料:教学反思是课堂实践的心得体会,要注重成败得失的原因分析,改进设想等。二,提高思想、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现教育是需要远见卓识的。在本次的的培训中,每位专家老师给我们做精彩的讲座,讲述了他们对初中物理教学的独特
16
见解,对新课程教学的各种看法;如可开展课例研究。从各位专家的亲身体验,从国内教育到国外的教育理念,让我犹如呼吸新鲜的空气,热血沸腾,为之振奋。三,学习理论,应用于实践身为教师的我,努力把学习理论知识转化实践相结和,使之有效的指导我平时的教学;同时,我学会了变化角度审视自已的教学方法,模式等;在新的教育理念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我的教学观,正是这种换位思考,让我的教学方式越来越有新的收获,新的感受,新的变化。四,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时刻充电着紧张而又忙碌的学习中,让我感到一种孜孜以求,学无此境的氛围。教师良好的专业素质是上好物理课的基础。专业素质主要指教师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挥整合能力及运用教育智慧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任何基本功都源自一定时间的积累。教师要坚持不懈的学习,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物理教师要持之以恒地学物理、练物理,提高物理水平,做到“以学带教”,“教学相长”,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随着形势的发展,高科技突飞猛进,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要积极参加课件及教案评比等活动,增强自己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辅助教学的能力。五,学习课例研究,促进教育教学成长课例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真实反映,以课例为研究对象开展课例研究,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最后,衷心感
17
谢这次培训活动的举办。并盼望以后能有更多、更广泛的继续学习的机会让我们提升专业素质和业务素质。
初中物理国培总结
在忙碌中,持续几个月的“国培计划”的培训工作就已经接近尾声,回想自己培训学习以来的生活,真是受
益匪浅~
作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参加有组织、有计划、有内容的培训,一直以来都是我心中的一个愿望,因为,通过培训学习,可以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提升,可以使自己的视野在培训学习中得到拓展,也可以使自己的能力在培训学习中得到发展,最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学习,使学生在自己组织的教育教学过程,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更好的发展学生的能力。这次,这个愿望成真了,带着无比的喜悦,我走入了培训学习。 在培训学习过程中,通过四个专题课程的学习,我对初中物理情景创设、导学策略、低成本实验开发、物理教学衔接等多方面的知识有了更全面、更系统的认识和学习;对教学过程中的创设性、导学性、结构性、规则性、拓展性等知识形成了全面而完整的学习;对教材分析、教学设计中重点、难点的分析定位、如何突破重难点等一系列知识进行了全面的学习;对教学案例、教学设计也进行了整体而全面的思考;通过作业的设计和完成,我在专业知识、教学基本功上得到了不小的提高,而作为一个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
18
教学功底,是成为一个好老师的前提条件,培训学习,使我向成为一个更好的好老师,又迈进了一大步。 通过培训学习中浏览、阅读其他学员的文章,在物理课堂中的教学导学策略、物理教学低成本实验开发、学生前物理概念对教学的影响、物理教学衔接及教学设计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进步。教学过程中,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如何组织教学过程,是合作学习,还是探究活动;是教师组织,还是学生做主;是多媒体课件,还是实验引导来开展教学都有了明确的认识。在各位学员精心设计的作业中,我感觉天更高了,地更广了,开展起教育教学工作来,更得心应手了,上起课来,也更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了,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直观性展示的更多了,学生更积极、主动的投入课堂知识学习了,教学效率、学习效率
自然也就更好了~
通过评论其他学员的作业,我对各类作业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设计中要特别加以重视的方面、如何进行更好的设计等内容有了更全面而完整的思考。而通过其他学员对自己作业的评论,我对自己在教学设计、活动设计、课后反思等方面,充分的认识到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尤其是对于不足之处,思考和设计如何改进,如何进行完善,如何克服缺陷,来达到最好的效果。通过这样的思考和改进,在具体工作中,选择
19
的余地大了,工作的效果也更好了~
但是,参加本次培训学习,也有遗憾之处,就是培训学习和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开展,这样一来,上课、批改作业、准备教案等工作齐齐上阵,就无法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参加培训学习,这无疑让自己错过了很多提升自己知识和能力的机会,这该是多大的遗憾,多大的损失~所以,一直以来,只要有时间,那怕是几分钟,我也会进入培训平台,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浏览其他学员的作业,或者完成自己的作业。短短的培训时间就要结束了,虽然后期的时间很紧迫,因为都在为学期末而做准备。但培训学习时刻都在吸引着我,
只要有提高和发展的机会,有学习的机会,我都会争分夺秒的抓紧时间,珍惜学习的机会。
总之,通过国培学习的参与,我学到了不少知识,这些知识对于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将发挥不小的作用。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我也会通过各种渠道,不断的发展自己的知
识和能力,让自己在新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的进步、发展。
篇七: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模板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模板
篇八:初中物理《质量》教学设计
我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20
篇九: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方案
八年级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四章 第5节
篇十:初中物理《力》教学设计
高唐县初中物理优秀教学设计案例评选
课题: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第四节 《力》
课题: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第四节 《力》 (说明:学生课前利用学案提前预习)
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用示意图描述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归纳概括表述力的概念,感受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让学生学会用实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培养实验探究的意识。
3.通过动手体验感受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归纳出力的三要素,保持对力现象的好奇,领略力现象的美妙与和谐;会画力的示意图,体会这种将抽象问题、复杂问题形象化、简单化的方法。
4(利用生活经验,体会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使学生对自然有亲切感。 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会画力的示意图。 难点:体会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方法:问题引领、探究、启发、讲解相结合。
1
21
2
3
板书设计:
第十二章 第四节 力
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二、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
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
22
范文二:物理板书设计的十种形式
物理板书设计的十种形式
板书的样式随不同的授课内容而异,它不可能、也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就其形式而言,板书一般可分为提纲型、表格型、图画型、示意型、补充型等样式。
1.提纲式
这是一种常见的板书形式,其特点是眉目清晰,层次分明,有条不紊。
最后,在托盘天平旁,标上重点符号“*”,指出托盘天平的构造、调节和使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2.表格式
这种板书多通过列表对比方式,收到对知识要点归类排队的功效,具有纲目清楚、简明扼要、提示性强的特点。例如在教“电磁现象”用左、右手定则进行判断时,可列表板书如下:
3.图案式
这种板书常以各种图案形式出现,通过对知识的穿点连线,给人以匀称、平稳、赏心说目的美的享受,具有新颖、吸引性强的特点。
4.示意式
这种板书借签了美术作图的方法而不同于美术图,它常以示意的形式,达到心领神会的目的。其特点是能抓住关键,以点带面。
5.补充式
这类板书常用于内容较繁杂的数学内容,如图形、构件、思考题等,为节省教师课堂上的板书时间而采用的措施,因此这种板书常常是教师课前先写(画)在小黑板上,做为课堂板书的扩展和补充。
6.要点摘录式
将课文内容按授课顺序板书内容要点,使知识条理化,这是普遍采用的形式之一。下以“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一课的板书设计为例。
匀变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匀变速直线运动。
(2)分类:
(二)加速度
(1)定义: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2)数学表达式:a=(vt-v0)/t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米/秒2”
(4)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
匀加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a与v0同向:
匀减速直线运动,a为负值,a与v0反向。
7.图表对比式:
它将知识内容分为二维对比要素,通过比较几个不同物理概念或规律的异同点,可以找出其本质属性,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加深理解物理意义。如讲〈晶体和非晶体〉一课时的板书可设计为:
8.框图连环式
将有因果关系的物理现象或物理概念和规律用方框图有序连接,使问题从抽象到具体,便于理清关系,建立知识脉络。
9.分解结构式
一个“知识块”从总体到局部层次分明,可以将这个“知识块”逐层分解为若干个知识点,抓住主干,顺“藤”摸“瓜”,可增强学生连锁性思维和结构性思维能力。
10.对称辐射式
这种板书的形式是以某个知识点为核心,多方位地联系相关知识,形成辐向知识网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11.原理图示式
利用规定的符号或实物图形组成图文画案,直观地、形象地描述物理现象和过程,便于分析说明,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讲“楞次定律”一节时就可以利用《选修本》254页图8—8,图8—9,图8—10所示实验(限于篇幅不作图)原理图和必要文字说明来设计板书。
板书的形式很多,都要求从形式上排列有序,布局合理、板面整洁、造型美观、色彩对比度强。从内容上要准确无误、简练实用、条理清晰、概括性强。
要让板书发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不仅要在板书的内容上花力气,而且要在板书形式的构思上狠下功夫,优美的板书样式,能够烘托课堂浓厚的学习气氛,能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
在板书的设计中,应力求将完美的艺术形式与丰富的知识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对所授知识正确导向的前提下,美化板书形式。
首先,要强化要点,板书中适时运用彩笔或粗体字,抓住要领。突出重点,主次分明,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其次,要揭示思路,板书中合理地使用线条(直线、虚线、曲线或折线)、箭头或括号,能开阔学生思维,质难答疑,突破难点,起到疏通思路、理顺“脉络”的作用。
范文三:物理科板书设计论文
浅谈物理科板书设计
【摘 要】本文从板书的要求、板书种类和功能、板书的要素和形式等方面阐述了在新课程教学中设计板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供同仁们探讨,不完善之处请釜正。
【关键词】板书 设计
板书是教师以教学内容为素材、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在黑板上、投影片上用文字、符号或绘图等方式向学生呈现的教学内容和分析过程,是讲课的一种语言,是一种引起视觉直观的手段。它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从听觉感受转入思考、理解并运用,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视觉记忆能力和联想能力,能有效地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它可以把知识概括化和系统化,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建立知识网络,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可见板书是提高教学效率不可忽视的一种教学手段。
下面结合自已的教学,浅谈对板书的几点认识。
一、板书的几点要求
板书应根据课的类型、特点和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一般要求是:
(1)简明扼要,体现知识结构,明确目的性。如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进行展示,让学生明确课堂的任务,在听课的过程中能抓住重点,细嚼难点。
(2)画龙点睛,突出重点和关键,体现针对性。如在习题评讲中,对题中的关键词进行板书,让学生思维豁然开朗,再辅以主要信息的提示,使学生思维产生突破性的飞跃。
范文四:物理教学不能忽略板书设计
物理教学不能忽略板书设计
(?????(???????-???L350007)
????:?????X?????J???????'???)?;?????????G?????????E???J???2???;?????????????)?
????????;?????????????;?;???????K???e???D?; ?????????J?G??????????????
???<??:?????????A???????????????????? $.S???;;G623.6'4td$x7}33.A4,".1673-9795(20071091h1-0105-07
???n?????-???$?-???-???????X???D?i ?????????????3?????;???X?????X?i???????; ???X?????????????G?????????????;?.?????? ???????;?`?L?CK(?r???C?????)?C???H???? ???????E?????????????K????K3???)???~?X ???e???????????;???????$?D???3???J?M???? ???k???r???????;?.?6?????????;?7?????????; ???H?????)?C?;???5K(?????R?E???H?2???;?? ?????????;?G?????<?????$?B???????;?????? ???E???J?????z???;?????????????)?????? ???;???????????A?H???????????;?????????? ??;?????;?????????M?T?K???r???o?;?A?????? ?????;?)?-?)?????E?????2???;?????z???? ??K3?????;?D???)?????J???????X???????? ?!?????;??????????????K3
???X.???????????.??????????K3?z???; ?????????;???????7???;???????n?;???2?????? ?????;???K???S?X??K(?v???????????D.?z ???;???????$?)?;?????????A??????.???3???y ?????K?G???????;???????3?????????????;?-
??????????K(?????;???????S?K???6?????? ???2??.?z?.?;???????;?????J???????????A ?????J???<???K??K(???E?d?1?;?d???????0 ???D???xK(?q???????:???;?G???.?H?5?2?? ???????????;???????????E????K(?????;???? ?E?d???)?????????;?n?K?????G?K??????. ?????x?????G???D?????-?;?q?1?m???`???;?) ?????E?2??K3?z????Bh?E?E?i?p???4B1?? ???????H???;?$?$???????A???6????. ???????A???6????:?)?????t?)?H??K( ?J?;???.???)?;??????I?M?HFE?-???;BA-?E?E?i?p???E?????H?;
L.Bx???$???E???E?E?i?p?;Bh1"??
?H:????.Bh?SB1???H:???4
????:*?????B?;???4
*??)???J???????A??????B.???4Bx
a.??s',1??B*???4?6B,???4????
b.??q,,1-B.???4?6B?????4???;
)B.???4?o?????????????1?;??????K( ???4
2.3.3?m??
??1:(?m???D???????1????I?????4????) (??)
??2:(?m???D???L????????I.???4????) (??)
??3:???????HABCD?X???!?????????; CD?X???????;???????;?6???H???4?????;?? CD?????E??v?4?????????;???????E?E?i?p ???4K3
?)??:?????I??1,???5??CD?X???$??
?????????????;?????4?????????;?D???H?J??
?:????!G???????;?~???-???E?E???i?pBx?? ???4?D???????1?*???;???H?????;???4?????? ?M?H
?????I??2K(???5??ABCD???'???$Q
???;??CD???4???????????????????C?;?????- ???????;???;?-???E?E?E?i?pBx?????4?D?? ?L?????*???;???H?????;???4?6?S???????*?? ???;K3
????:?z???D???????????????*?????E?? ?4?;?x???????;(???6:?M?.???????????X?? 1?G????????:(1).(2)
2.?x?H?????;????(1).(2)
3K(????????
3.1???E?E?E?i?p??????:
????1
????2
3.2?*???E?E?i?p?????4
????
2????????
2.1?G????????
(1)???-??:(2)???????????1
2.2?x?H????.????
(1?????D???H?J???:?????E???????????; ???E???E?E?i?pK3
(2)?????????????-?????E???A???;?????E ???E?E?i?pK3
2.3????????
(1)???E?E?E?i?p??????.(2)?????*?? ?E?E?i?p?????4?
2.3.1?E?E?i?p??????
????1:???$???????????)?????D???H?J ???:?????E????????Bx?-???E?E?E?i?p ????2:???????$?????????-?????E???A ??Bx?-???E?E?E?i?p
2.3.2?????*???E?E?i?p?????4 ????1:???????1
(1)????:?????zK3???r???X?'??"B, I.K(vB1?.?7???????4????
(2)?6Bh???????1B1???????;???????? (??:???????????D???S?r???;???'?3???;???: ?D)
??????:???L????*
(1)????:?????z?;???JBhB"?????r???? ?????-???????A?;?????2
KS2)?*???E?E?i?p???4??????: ??B?;-???$?????H?;??B"Bx???$?? ??1
???????1(1)K4??3?)??
1)
??
??
?(
??
??t
z
J
I
K(
B"
2
K(
<2')
????2???L????*(1)
(2)
3.3?m??
??1:?)??
????
??2:?)??
????
????
3.4?2??
X
??
X
?J
3.5???3????
3.6?5?????-
K??~~??T}lFQ???????1???????1
???;??*????????D???H?J:*????E????????????:*????:?????H(?E?E)?i?p?????4
?G?;??
*??????G?;???.?i?p?????.????v
*??????G?;?6???E???u?6???E??(????.) *????:?:?4?G?;???H??F???4???H?????4?;??v?4 ?J???????9?????SchinaeducationinnovationHerald 2
(I.???h?(?????3???????????2??;2.???????????2?????h????255200)
???????????????2?????E???????????????)???c?;?z???r?????m???$?~K(???E?????u??
????K(???E?????2?????????.?????????' ???;???????????????$???;?6???7???;?????????????????E?y???3???????????E?r?;????
????????K(?????'??????????K3
???<??:?2???E????????????
?J???)????C622???<?:???(;A?????A??:1673-9795(2007)09(b??0106-01
?k???????k???????2???;?????$?K?;???? ?.???E???E?;????????K(???-?E?????????? ?L?????????????????????;???'?????????k?? ???)?3?????b???4?"K3???????????X?d???? ???4?"?;??????K3?????????L???????????? ????????????$?????????;?6?C??????K3 1?m???????$?~
??A??????3?B(B.Russell)???H?;Bh???X ???$?H???~???K???;???????R???X?????;???G ?????)?K???~?K????K3BI?$?~?X?$???????? ?????;???X?????????~???:??K(?????.?m?- ?????????EK3???H???$?????E???~?G?X?M?" ???~K(???????~?;?;?X?????M???-?????;?m ?-???9???????????????????-?~K3???!?.?? ???;?$?~?X???E?????????)K3?$?~?X???E???? ??????.?$?~?X???E?'????????K3
?$?~?????E?????????E?*?H????K3?D?? ?????J?;???$?????s???????????M?G??K(?? ?M?G?-K3???$?????????0?0?X???L?;???$???? ???(?C?????????????n??K3?????????????r ???a?L???(?$???????????;???X?????:?$?? ???????n?p?TK3???????????E???~???k???; ?????4???????????????A?????;?*?????????- ?????????;?)?????????6???????????c???A?* ??K3?????;?4?????????????$?~?????????K ???<???????;?????E?K???L???????????k???? ?v??K(???????;???$?X???????;??????K(?? ?.????????K3?????.?????e?????????E???;
????????????K(???2?)?~???????~?-?????? ???L?E?r?????????????;?'?'???L?????E???? ??????K3???n?;?$?~?G???????~K3???G?????? ?~?????t????K3???.?????$???????E???~?? ?b?R???`???????????;?????E?????b?$?~???? ?????D??????????
2?????u??????
?u???????????L???z???H???1?????u?? ??K3?u?????????????????E???u????.???? ???6?;?????????E???u?????????G?????;???? ?D???.?????????'?????;???????????r??K3 ?~???k?????????????n???;?!?Q???3???? ???????????????c?????????G???;?????-???? ?D???????3?u???????L?????????????????? ?????;?????;?4???????k?????????;?????????? ?????????u?????????I???;?????G?1. 2.?;?k??????
??Bh???????;?????3K3???????;??????:?G ???2?????;?G???????????????m???;???????? ??K3.???X???????????3?K?????z??K(???? ?????M?????????;?)???????????????,?,?S?? ???k???J?;???.???;???d???;???d??K3???3?S?; ?????K?.?????G???;?(?$???S????Bh???? ??B1?;???E???S????Bh??????B1?;???????? ???;????????K3???A?;???E???????????????x ???????u?????;?4???A?????x??????:Bh???: ???:???x???;?*?:???????????;?J?:???D?x?? ???;???G?2?:???n?X?;?????I???B?C???;?C?C?? ?M??????K3B1???.?????????????k??:Bh?R ?????z???H???;?????x?A???????;??????????
????BI???????k???;?????????????'???;?? ???'??????????????K3
2?;2???H?H?A
???????????;???E??K(??K(???;???????? ?xK(?????7?;???m?????;???????;???????? ???H?????G???K?H?A?;???K?????E??K3 23???e?H?5
?r?.?????????D?????u???????????????; ?!???C???????eK3????K3?????)?v?D?????? ???????e?H?5???D?;?q???????????????u???; ???4???q???-???;?;?????D???????A?K?????? ????????????K3
24????????
???G??????A(B.A.Cyxominhcknn)??
?HBh???k???????L???z???v???;?~???????? ?K???G???????????????????S?M?.???????h ??K3BI???S?;???}???????z???L???????z?? ?L?????????????C?????;?4???????????????? ?E?;???????;?????;?????.???2???????;???;?? ???????K?C?????;?????1???;???-?C???K???G ????????????K3
3?????????2??
?????X?m?-?A?????3.?2???E???!?C?? ?BK(???????????m?-?3???????????;?????G ???????????????r????????K3???????????? (A.C.Makapehko)???????M?K?:????:Bh?? ???X???????k???;?????E?r?D???????G?????? ????.???-?????K???'?2????K3BI?????;?H?? ???'?????????????;?????2?????????????? ??K3?????????????????.?2??????????????
?2??:
(1)?~???????a??.?G????K3???;?????? ??K(????;?G?????-???????????G?D???S?? ????u,???z???????m??K3???E?????????X ?q?????;???-?X?q????K3
(2)?.?????????EK3?????R???????;???m ???v???????;???v?.?L???E???????7???E- ?????6???"???$K3???!?????????????????H?; ???????r???2?M???????E???????;???;?????; ?????????????'??K3
(3)?????;???;?????q??K3???m???????;?? ???!?D???!?;?G???3???;???;???????????.?L ?????D?;?G???????u??.???????G?;???????; ???;?G???4????Iu7,
(4)?r???<???.???????;??K3???.?????? ?x???;???r???E????.?.???C?R?????G?$???;?? ?r??????(??)??K3
???.?E?r?D?????4?S?????????;???????- ????K3???4???D???K???B???????z???!?? ?C!
???????D?2?????S?:?D).
2.3.4?2??
(1)???L?????X????I,???4?????????1?; (2)???:???????E?????????6?m???;?D???? ???1??????????.?????????$?????????-???? ?A???6?m???;?D???L?????*????????K3???* ?????????????D???;?????????X????K3 (3)Bh?r??.?G?XBh?r??BI?;?XBh???dBI ?J?G?????AK3?G???????K??Bh?r??B1?)???H: 4B:???4?6B?;???4????B1?;???G???1???K?)??
?H:?E?E?i?p?????H?r???????-??K3
(4)?z??????(q7)?XBh???L????BI.????(K() ?X?????)??Bh???L?????;?????????DBh???L?? ??BI?*??1I???4?d?1??(*)?X?????H?Q??K(?? ?????1???????)??Bh-???r???????-?????? ?A?;??????K3
23.5???3????
2.3?;6?5?????-
???S???;?D?????????????J?;????K(????K( ?d?1???A?????H?5???K???4???D???x?????: ???;???}?????E??a???????2?????J??B"q7B1 ???H?????;B"K(B1???H????,`s0???H?d?1??Bh.BI ???H??????????K3?-?????e?????????????? ???????;???K?????????????;?G???????E???E ?E?i?p???E???????????4???*???.?????r ?????????????;?;?x?????????????L???????. ?????????????????;?H???6?????d?-???M???? ?d?-?????????????????MK3
?r???;?????????????-?????E?????????; ?-?D?<?????$?B?????????;???????E???E?? ?????????A?????e???D?;?????E?????K?????? ?????-?;???K?????????;?????D???)?????J?G ??????????????.
ChinaEducationInnovationHerald
范文五:物理教学板书设计刍议
物理教学板书设计刍议 2001年
—:甘日
赣南师范学院
our'/~1ofG'dr~821TeaehersC
?3
Lille.200l
物理教学板书设计刍议'
钟建华,施朝群.,段新明 蒋智勇,段新,
(1.赣南师范学院物理系,江西赣州,341000;2.信丰--~;3.信丰一中;4.广东番禺太石镇职业高中)
本文对中学斩理板书擅要:斩理板书是中学斩理教学中一种重要的传统教学手曩.
的布局,
内客,文字,顺序,形式和书写等作了系坑用递.旨在进一步提高中学斩理教学质量. 美?词:斩理教学;板书设计
中圈分类号[G64文?标识码:A文章一号:1004—8332(2001)03—0085—04 据研究表明.人接受外界信息中70%靠的是视觉.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通过视
觉接触到的板书.显得尤为重要
优秀的板书,不但可以帮助教师很好地授课,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它可以很好地帮助
学生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形成鲜明清晰的物理图景,加深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可以对教
师讲授的物理知识形成整体,严谨的框架结构,有利于消化吸收;可以浓缩信息,减轻记忆负
担,使学生容易记住物理知识的精华.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抽象思维能
力,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1中学物理板书设计的要求
1.1板书布局合理
中学物理板书一般有主体部分和辅助部分.原则上一节课使用一个板面,只有小部分随用
随擦备课时要做好一节课的板书计划,精心设计,周密安排.讲完课后,学生纵观板书就可对
全节课在头脑中有个整体框架结构,便于回忆和掌握知识系统. 一
般说,板书的主体部分设置在黑板的左侧或中部偏左.应注意不能从黑板左侧边沿写
起,而应留出一定的空间.将全课的大小标题,纲目一层一层地书写清楚,要求结构严谨,层次
清晰.而辅助部分可放在黑板的右侧或两旁,它是配合主体部分书写一时难于理解或学生陌生
符号,科学家姓名等;有时也用以绘制板画,以增加对主体内容的理懈. 的字词,术语,
1.2板书内容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物理板书是一节课内容的精华,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一般都体现在板书上.如果一节课
上下来,教师板书的都是无关紧要的,与重点难点毫不搭界的东西.贝?会大大影响学生对教学
内容的掌握,使学生主次不分,严重影响物理教学质量.对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教师要以工整,
稍太的字体突出写出,有时可以用彩色粉笔写出,或划上注意线,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有些难理
解的字词,术语,符号,边讲边标示写出.便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板书文字精炼,提纲挈领
设计物理板书时,要言简意赅,简洁扼要,用高度凝炼的语言文字,通顺流畅地表达出来.
?收蔫日期:2000一l2—13
作者?介:蒋智勇(1947一).男.江西省南昌市^,讲.主要从事机械与企业管理的教学.
赣南师范学院2001正
切忌长篇大论,冗长繁复,让人不得要领,老师写得累,学生也抄得累,而且耽误宝贵的课堂教
学时间.因此,编写物理板书时应统揽全局,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力求准确简明. 1.4板书次序条理分明,循序渐进
物理教学中的大部分内容,是讲授物理概念,定律,定则,公式,解题方法,思路,步骤等.而
这些定律,定则,公式等都具有很强的层次感,逻辑性强.特别是物理公式的推导或证明,一步
接一步,一环扣一环,来不得半点跳跃或颠倒.因而教师书写物理板书时,一二三四,甲乙丙丁
毫不含糊. 都应清晰可见,
1.5板书字迹清晰,大小适当
物理板书切忌乱写乱画,以免造成学生辨认混乱.书写要工整秀丽,给人以美感;字迹要清
晰可辨,不能潦草;字体过大,黑板不够用;字体太轻太小,学生看不清,还要坏眼睛.写什么字,
用什么词,字体形式如何,都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接受程度,不能囡某几个字学生辨认不
清,造成学生交头接耳,相互质疑,影响听课.
1.6板书文字与板画结合,图文并茂
由于物理教学中,教学内容有很大一部分要用板画来讲明,因此除了文字叙述外还须借助
板画来形象化表达.如物体受力分析,透镜成像,电路图等,这些板画是必不可少的.准确,形
象,直观,秀美,整洁的板画会使物理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7板书书写适时及时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什么时候出示大标题,什么时候出示小标题,什么时候写出问题的结
论,什么时候出示疑难字句或思考题,都要有周密考虑,做到及时,适时.出示过早,影响学生听
课;出示过晚,则不起作用,甚至会干扰听课.结论性的板书要在逻辑推理之后,水到渠成地板
书出来,才能有助于理解,又有利于巩固.对解释性的个别字句,解释清楚后要及时擦去,不要
滞留过久,否则会成为教学噪声,影响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2物理教学板书的设计方法与主要形式
2.1纲要法
纲要法就是根据教材的内容,把有关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公式,注意事项等按一定
大多新授课均可采用此法设计板书.须抓住重点,用最简炼的语言顺序排列起来.
理出主线,切
忌随意罗列.例如:《功》一节的板书可做如下设计
2.2表格法
表格法就是将两个或几个既相互联系又存在本质区别,学生容易混淆的物理量或概念,规
律等采用表格的形式列出来.无论新授课或复习课均可采用表格法设计板书.表格的设计要简
单,要便于表现两者间的联系和区别.如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形状相似,学生往往难于区分,教
师可设计如下表格形式的板书:
第3期蒋智勇,等物理教学板书设计刍议
撮动图象与波动图象辨析
2.3递推法
递推法是根据各物理量及规律间的内在联系而设计板书的一种方法.具体做法是将物理
量或规律的因果关系用某种符号(如箭头)表示出来.它能反映出教师对某个问题认识分析的
思维流程图,使整个问题变得简单明了.此种板书形式特别适用于习题教学中对某个物理规律
的分析或由母规律导出子规律的情况,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逻辑思维能力十分有利.例
如,在讲自感电动势产生的物理过程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板书:
?卜?B一?一.嚆.
又如,在讲电灯灯丝断后,如果把灯丝搭接起来继续使用,电灯将比原来更亮,其物理原理
可设计为如下的板书:
一r—r,
灯丝断磐L'十二P十(灯更亮)
板书时常采用一些习惯的简单符号,使学生一看就明白.如用"十"表示增大,用","表示
逐渐增太,用"?"表示减小,用""表示逐渐减小,用"一"表示由什么推出什么等. 2.4图示法
图示法就是选取一些函数物理量作为某坐标系的轴,将各物理量间的相互函数关系用图
象表示出来.这种板书形式直观明了,形象生动,学生易于接受例如,在讲物态变化时,物态形
式及各物理孚巽系可用三态变化曲线图示出来-如图:
_二二二:7黼墨互?卜—卡——-—『-————{j)
L固态2,固液共存3,液态4,液汽共存5,汽态
Q1:CIm?t1;Q2=;Q3=C2m?t2;Q4=;Q5=C3优?t3
2.5方框图法
方框图就是将某章或某单元的知识结构用一些方框系列表示出来,以沟通物理概念与物
理规律间的联系,可从中找出主干与枝节.这种板书多用于复习课.例如,在进行力的分类复习
赣南师范学院2001年
时.可将板书设计成如下方框图
.广_一重力l
l—]—徊IL
吨隧团
广]
Ir—I静摩擦力l
L-_1摩擦力I—叫
L_—啼l动摩擦习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选取某种合适的单一板书形式,也可将上述几种基本
板书形式中的某几种组合在一起加以综合运用.优选最佳板书以提高教学质量,也是教师的一
种基本功.
OntheBesignBlackboardWritinginPhysicsTeaching
JLANGZhi—yong,DUANXin,ZHONGJian.hua,etal (脚.ofPh~csGab,anR?&姆Gan~mJ妇,341000,C~ina) Ab:BlackboardwritingisanimportanttraditionT鼬ch.嘴methodatn~ddleschoo1.mImperg|璐a
syst~naticdescriptiononsituation,cont~mls,w,order.fonmtandhandwrltinginmlddlescho
olt?岫=Igso?to
impro~theteachingquanty.
K?f出:ph蜘ateaching;blackboa.-.dwritingdes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