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物理八年级下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第七章
力
7.1 力F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
、物体运动的快慢或方向发生改变都叫做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
牛顿(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 ,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7.2、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如压力,支持力,拉力)
(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二、弹簧测力计
(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大。
(5)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A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B 、使用前指针要调零;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
C 、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
D 、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的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 E 、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7.2重力(G )
1产生原因:由于地球与物体间存在吸引力。
2定义: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用字母G 表示。
3重力的大小:
①
又叫重量(物重)
②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③计算公式:G=mg其中=9.8N/kg ,
9.8N/kg物理意义: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
④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地理位置有关,
即质量越大,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在地球上,越靠近
赤道,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小,越靠近两极,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
4施力物体:地球
5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应用:重垂线
①原理: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性质制成的。
②作用: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桌面是否水平。
6作用点:重心(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7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常常把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上。 同一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时,作用点也都画在重心上。
8.1牛顿第一定律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控制变量法) ,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有相同的速度;阻力的大小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的长短来体现(转化法)。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动状态。
3、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事实和科学推理得出的,它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
4、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
⑵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⑶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⑷防止惯性的现象:汽车安装安全气囊,汽车安装安全带。
⑸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 拍打衣服可除尘。
⑹解释现象:例: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
答:汽车刹车前,乘客与汽车一起处于,当刹车时,乘客的脚由于受摩擦力作用,随汽车突然停止,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运动,所以
8.2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称为平衡状态。
2、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叫平衡力。
3、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上, 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同物、等大、反向、同线)
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⑴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①当物体不受任何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
②当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 ③当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⑵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②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 ②当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加速或减速运动、方向改变)时,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5、物体保持平衡状态的条件:不受力或受平衡力
6、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7、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受到四个力的作用,重力、支持力、牵引力和摩擦力。重力和支
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牵引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8.3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滑动摩擦力。
2产生条件:
A 、物体相互接触并且相互挤压;
B 、发生相对运动。
3种类
A 、滑动摩擦B 静摩擦、C 滚动摩擦
4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大小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5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6测量摩擦力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拉力大小相等。 原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平衡) 7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A 、增大压力举例:捏车闸
B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举例:鞋底的花纹
8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A 、减少压力举例; 禁止超载B .减少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举例:动
C 、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举例:滚动轴承
D 、使两接触面分离举例:加润滑油、气垫船。
第九章
压强
9.1、压强:
㈠压力
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2、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3、作用点:作用在受力面上
4、大小:只有当物体在水平面时自然静止时,物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才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在数值上相等,有:F=G=mg但压力并不是总等于重力
㈡压强
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4、公式:P=F/S
5、单位:帕斯卡(pa )1pa = 1N/m
意义:表示物体(地面、桌面等)在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6、增大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力举例:用力切菜易切断
2) 减小受力面积举例:磨刀不误砍柴功
7、减小压强的方法
: 1)减小压力举例:车辆行驶要限载
2) 增大受力面积举例:铁轨铺在路枕上
9.2、液体压强
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持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液体具有流动性,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2、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各个方向的压强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
3)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是相等的;
4)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的公式:P =ρgh
注意: 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质量无关。与浸入液体中物体的密度无关(深度不是高度)当固体的形状是柱体时,压强也可以用此公式进行推算
计算液体对容器的压力时,必须先由公式P =ρgh算出压强,再由公式P=F/S,得到压力F=PS 。
4、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特点: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 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即各容器的液体深度总是 相等。
应用举例: 船闸、茶壶、锅炉的水位计。
9.3、大气压强
1、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气体受到重力,且有流动性,故能向各个方向对浸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3、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其它证明大气压存在的现象:吸盘挂衣钩能紧贴在墙上、利用吸管吸饮料。
4、首次准确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一标准大气压等于76cm 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即P0=1.013×10Pa ,在粗略计算时,标准大气压可以取105帕斯卡,约支持10m 高的水柱。
5、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海拔3000米内, 每升高10m ,大气压就减小100Pa ;大气压还受气候的影响。
6、气压计和种类: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
7、大气压的应用实例:抽水机抽水、用吸管吸饮料、注射器吸药液。
8、液体的沸点随液体表面的气压增大而增大。(应用:高压锅)
9.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
2、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3、应用:
1) 乘客候车要站在安全线外;
2) 飞机机翼做成流线型,上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比下表面快,因而上表面压强小,下表面压强大,在机翼上下表面就存在着压强差,从而获得向上的升力;
第十章浮力
10.1浮力(F 浮)
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3、产生原因: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控制变量法):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10.2阿基米德原理
1. 实验: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1, 小桶所受的重力G2;5②把物体浸入液体,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 浮=G1-F1)并且收集物体所排开的液体; ③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总重力G3,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G 排=G3-G2。
2. 内容: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3. 公式:F 浮=G排=ρ液gV 排
4. 从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的大小只决定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液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其它因素无关无关。
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物体的浮沉条件:状态F 浮与G 物V 排与V 物对实心物体ρ物与ρ液上浮F 浮>G 物
2. 浮力的应用
1) 轮船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轮船 从河里驶入海里,由于水的密度变大,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小,所以会上浮一些,但是受 到的浮力不变(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
2) 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潜。
3) 气球和飞艇是靠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来改变浮力。
4) 密度计是漂浮在液面上来工作的,它的刻度是“上小下大”。
4、浮力的计算:压力差法:F 浮=F向上-F 向下
称量法:F 浮=G物-F 拉(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测力计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
漂浮悬浮法:F 浮=G物
阿基米德法:F 浮=G排=ρ液gV 排(当题目中出现体积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第1节功
1、功的初步概念: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功=力×力的方向上的距离)。
4、功的计算公式:W=Fs用F 表示力,单位是牛(N ),用s 表示距离,单位是米(m ),功的符号是W ,单位是牛?米,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焦耳,焦耳的符号是J ,1 J=1 N?m。
5、在竖直提升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时,计算公式可以写成W=Gh;在克服摩擦做功时,计算公式可以写成W=fs。
6、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而直接用手)
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6、当不考虑摩擦、机械自身重等因素时,人们利用机械所做的功(Fs )等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Gh ),这是一种理想情况,也是最简单的情况。
第2节功率
1、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2、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3、计算公式:P=Wt=Fv其中W 代表功,单位是焦(J );t 代表时间,单位是秒(s );F 代表拉力,单位是牛(s );v 代表速度,单位是m/s;P 代表功率,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 。
4、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W )、千瓦(kW )1W=1J/s、1kW=103W。
第3节动能和势能
一、能的概念
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能量和功的单位都是焦耳。具有能量的物体不一定正在做功,做功的物体一定具有能量。
二、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大。
3、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静止的物体动能为零,匀速运动且质量一定的物体(不论匀速上升、匀速下降,匀速前进、匀速后退,只要是匀速) 动能不变。物体是否具有动能的标志是:是否在运动。
二、势能
1、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2、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高度所决定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2)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被举的高度.质量相同的物体,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越大;被举得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3)一般认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重力势能为零。位置升高且质量一定的物体(不论匀速升高,还是加速升高,或减速升高,只要是升高)重力势能在增大,位置降低且质量一定的物体(不论匀速降低,还是加速降低,或减速降低,只要是降低)重力势能在减小,高度不变且质量一定的物体重力势能不变。
3、弹性势能:
(1)定义:
(2)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是:弹性形变的大小(对同一个弹性物体而言)。
(3)对同一弹簧或同一橡皮筋来讲(在一定弹性范围内) 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物体是否具有弹性势能的标志:是否发生弹性形变。
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
1、机械能:动能与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动能是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势能是存储着的能量。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不变,也就是说机械能是守恒的。
2、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②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3、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②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4、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利用的机械能源有水能和风能.大型水电站通过修筑拦河坝来提高水位,从而增大水的重力势能,以便在发电时把更多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第1节杠杆
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
2、五要素:一点、二力、两力臂。
(①“一点”即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O”表示。②“二力”即动力和阻力,它们的作用点都在杠杆上。动力是使杠杆转动的力,一般用“F1”表示,阻力是阻碍杠杆转动的力,一用“F2”表示。③“两力臂”即动力臂和阻力臂,动力臂即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L1”表示,阻力臂即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L2”表示。)
3、杠杆的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不转或匀速转动叫杠杆平衡)条件是:动力× 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F1L1=F2L2。
4、杠杆的应用
(1)省力杠杆:L1>L2,F1F2(费力省距离,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
(3)等臂杠杆:L1=L2,F1=F2(不省力、不省距离,能改变力的方向等臂杠杆的具体应用:天平. 许多称质量的秤,如杆秤、案秤,都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
第2节滑轮
1、滑轮是变形的杠杆。
2、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物。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 (或速度v F )=重物移动的距离SG (或速度vG )
3、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12FG =物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 (或vF )=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 (或vG )
4、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1FGn =物。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 (或8vF )=n 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 (或vG )。 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
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
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第
3
节
机械效率
1
、有用功:定义:
对人们有用的功
。
公式:
W
有用
=
Gh
(提升重物)=
W
总
-
W
额
=
ηW
总
斜面:
W
有用
=
Gh
2
、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
W
额
=
W
总
-
W
有用
=
G
动
h
(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斜面:
W
=
fL
3
、总功:定义: 有用功
加
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
:
W
总
=
W
有用
+
W
额
=
FS
=
W
η
有用
斜面:
W
总
=
fL
+
Gh
=
FL
4
、机械效率:定义: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
公
式:
=
W
W
η
有用
斜 面: = Gh FL η
定滑轮: = Gh Gh G FS Fh F η = =
动滑轮: = 2 2 Gh Gh G FS F h F η = =
滑轮组: = Gh Gh G FS Fnh nF η = = 5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
1
。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某滑轮机械效率为
60%
表示有用
功占总功的
60%
。
6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
7
、机械效率的测量:
(
1
)原理:
=
W
Gh
W
FS
η
=
有用
总
(
2
)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
G
、钩码提升的高度
h
、拉力
F
、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
。
(
3
)器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
4
)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5
)结论:
影响
滑轮组
机械效率高低
的
主要因素
有:
①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②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③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8
、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1234567890ABCDEFGHIJKLMNabcdefghijklmn!@#$%^&&*()_+.一三五七九贰肆陆扒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分享到:
把文档贴到Blog 、BBS 或个人站等:
预览
普通尺寸(450*500pix)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你可能喜欢
较大尺寸(630*500pix)
今日推荐
范文二:八年级下册物理
1.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发生体在振动——实验; 声音靠介质传播——介质:一切固液气; 真 空不能传声
声速——空气中声速(约 340m/s);一般的,固体中速度 >液体中速 度 >气体中速度;声音速度随温度上升而上升
回声——回声所需时间和距离;应用
计算——和行程问题结合
2.音调、响度和音色
客观量——频率(注意人听力范围和发声范围)、振幅
主观量——音调、 响度 (高低大小的含义) ; 影响响度的因素:振幅、 距离、分散程度
音色——作用;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
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噪声——物理和生活中的噪声(物理 -不规则振动,生活 -影响工作、 学习、休息的声音);噪声等级:分贝(0dB-刚引起听觉);减小噪 声方法(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四大污染(空气污染、水 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
1.光源——火把、蜡烛、电灯、恒星(月亮和行星不是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条件 (均一) ; 可在真空中传播; 现象 (激光准直、 影子、小孔成像 P78及大树下的光斑、日食、月食);真空中的光速 (3×10[sup]8[/sup]m/s),光年是长度单位
3.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三线共面;分居两侧;角相等;光路可逆(注意叙述顺 序要符合因果关系)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每一条光线都符合反射定律 (现象解释:抛光 的金属表面、平静的水面、冰面、玻璃面可看作镜面;其他看作粗糙 面, P79图 5-40;应根据现象回答)
4.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规律 (等距、 等大、 正立、 虚像) ; 能看见 (看不见) 像的范围;潜望镜
5.作图——按有关定律做图
1.光的折射
折射——定义(??方向一般发生变化);折射规律(三线共面、两 侧、角不等;光路可逆;注意叙述顺序要符合因果关系);现象解释 (水中的鱼变浅、水中筷子弯曲、海市蜃楼等)
2.光的传播综合问题
注意区分折射和反射光线;注意区分不同的影子和像
3.透镜
透镜中的名词——主光轴、光心、焦距、焦点(测量焦距的方法)
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会聚光线”和“使光线会聚”的 区别:“会聚光线”是能聚于一点的光线, “使光线会聚”是光线经 过凸透镜后比原来接近主光轴)
透镜的原理——多个三棱镜组合;光线在透镜的两个表面发生折射 变化了的凸透镜——玻璃球、盛水的圆药瓶、玻璃板上的水滴等 黑盒问题
4.凸透镜成像
三条特殊光线 (过光心-方向不变; 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 过光心 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 像距/像的大小/虚实/正倒和物距的关 系;像移动的快慢(依据:光路图);实际应用
1.温度计
温度计——常见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原理、量程(体温计:35~42℃; 寒暑表:-20~50℃)
使用方法——体温计构造及使用 (缩口部分; 甩体温计的作用、 原理; 不甩的后果 -只影响测低温)、温度计的使用(注意量程的选择); 校正温度计;读数(一般地,读数时不能离开物体)
温标——摄氏温标、热力学温标及换算;绝对零度;常见温度
2.物态变化
熔化和凝固——实验装置(水浴加热);常见晶体、非晶体;熔点、 凝固点;图象
汽化——蒸发;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沸腾实验装置; 蒸发和沸腾的 联系、 区别 (都是汽化; 剧烈程度、 发生条件等) ; 酒精灯的使用 (可 参照化学相关内容)
液化——两种途径(降温一定可使气体液化;压缩可能使气体液化) 升华和凝华——实例
3.物态变化中的热量传递
吸热——固→液→气 (即使温度不变也有热量的传递) ; 放热——气 →液→固
4.其他
现象解释——例:P3图 0-3、 纸锅烧水、 “白气” 和玻璃上的水珠 (液 化)、霜、露、晾衣服(蒸发和升华)、樟脑等;电冰箱原理;物态 变化中的热量计算;注意名词的写法(汽、气;溶、融、熔;化、华; 凝)以及字母(t 和 T ;℃和 K )
第四章 电路
1.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
静电——电荷种类的判断;验电器结构(P45图);电量(单位:库 仑 C )
物质微观结构——原子结构 (可与化学中原子概念对照) ; 摩擦起电 原因(核外电子的转移)
2.电路相应概念
电流(及方向:正电荷移动方向);电源;导体、绝缘体;串联、并 联;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及运动方向;电路图;通路、断路及短路;常 见电路(楼道电路;电冰箱电路:第一册 P60图 4-18)
等效电路的判断——先去除电流表/电压表 (电流表:短路; 电压表:断路)再做判断
1.各个物理量(I 、 U 、 R 、 P )的定义、单位(单位符号)及含义、 换算
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量程及量程的选择、串并联、正负极、 能否直接接电源两端)及其构造
2.电阻的测量(基本方法及变化);影响电阻的因素;滑动变阻器 的构造及使用 (P94图 7-7) ; 变阻箱的使用及读数 (P95图 7-9、 7-10; 电位器);滑动变阻器的变形(如 P101图 7-19)
3.欧姆定律及变形(注意物理意义)
4.串并联电流、电压、电阻公式(注意条件。如串联时功率和电阻 成正比, 并联时成反比; 焦耳定律求功率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求热 量时适用于一切电路)
常用结论 (各比例式; 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时, 电路中各物理量 的变化情况 -注意推导顺序)
5.电功—— W=UIt=UQ;电能表及利用电能表测功率(P130); 电器铭牌;电冰箱工作时间系数(P130)
6.电学计算——①画等效电路图(几个状态画几个图);②按串联、 并联找等量关系和比例关系;③求解(注意电流、电压、电功率均应 取同一状态下的值)
第六章 欧姆定律
一、电压
1、电源的作用是给电路两端提供电压;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 因。 电路中有电流, 就一定有电压; 电路中有电压, 却不一定有电流, 因为还要看电路是否是通路。
2、电压用字母 U 表示,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 V 。常用单位 有千伏(KV , 1KV = 103V)和毫伏(mV , 1mV = 10-3V)。家庭照明
电路的电压是 220V ;一节干池的电压是 1.5V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 高于 36V 。
3、电压表的使用:A 、电压表应该与被测电路并联;当电压表直接与 电源并联时, 因为电压表内阻无穷大, 所以电路不会短路, 所测电压 就是电源电压。 B 、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接电源正级,负接线柱接电源 负极度。 C 、根据被测电路的不同,可以选择“ 0 ~ 3V ”和“ 0 ~ 15V ” 两个量程。
4、电压表的读数方法:A 、看接线柱确定量程。 B 、看分度值(每一 小格代表多少伏)。 C 、看指针偏转了多少格,即有多少伏。
5、电池串联,总电压为各电池的电压之和;相同电池关联,总电压 等于其中一支电池的电压。
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实验步骤:A 、提出问题; B 、猜想或假设; C 、设计实验; D 、进 行实验; D 、分析和论证、 E 、评估; F 、交流(大体内容相同即可, 有些步骤可省略)
2、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的电压之和。
三、电阻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铅笔芯、金属、人体、大地等;不容 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塑料、陶瓷等。导电能力介于两者 之间的叫半导体,如硅金属等。
2、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用 R 表示,单位是欧姆,简称欧, 符号是Ω。常用单位有千欧(K Ω, 1K Ω = 103Ω)和兆欧(M Ω, 1M Ω = 106Ω),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为 。
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A 、材料; B 、长度; C 、横截面积; D 、 温度。 一般情况下, 某一导体被制造出来以后, 其电阻除了随温度的 变化有一点改变之外, 我们就近似地认为其电阻不变了, 它也不会随 着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4、 某些导体在温度下降到某一温度时, 就会出现其电阻为 0的情况, 这就是超导现象,这时这种导体就叫超导体。
5、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电阻部分由涂有绝缘层的电阻丝绕在 绝缘管上, 通过滑片在上面滑动从而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大小。 所以
滑动变阻器的正确接法是:一上一下的接。 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它 应该与被测电路串联。
四、欧姆定律
1、 欧姆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 1826年通过大量的实验归纳出 来的。
2、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两 端的电阻成反比。公式为:I = U / R ,变形公式有:U = I R , R = U / I
3、欧姆定律使用注意:A 、单位必须统一,电流用 A ,电压用 V ,电 阻用Ω; B 、不能把这个公式理解为: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 反比,因为电阻常规情况下是不变的。
4、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额定电压;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叫额定 电流; 但是生活中往往达不到这个标准, 所以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 压叫实际电压,实际工作时的电流叫实际电流。
5、当电路出现短路现象(电路中电源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被接通的 情况)时,根据 I = U / R 可知,因为电阻 R 很小,所以电流会很 大,从而会导致火灾。
五、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根据欧姆定律公式 I = U / R 的变形 R = U / I 可知,求出了 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 就可以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 这种方法叫做伏 安法。
2、测量时注意:A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该滑到电阻最大端; B 、测量电阻时,应该先观察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然后测量时使用的 电压应该按照从额定电压依次降低测量。 C 、可以将几次测量的结果 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3、测量过程中,电压越低,小灯泡越暗,温度越低,因此电阻会略 小一点。
六、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1、对人体安全的电压应该不高于 36V ,因为根椐欧姆定律 I = U / R 可知,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电流就会越大,所 以高压电对人体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2、我们不能用潮湿的手去触摸电器,因为人的皮肤潮湿时,电阻会 变小, 从而会增大触电的可能性。 一般情况下, 不要靠近高近带电体, 不要接触低压带电体。
3、雷电是自然界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对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所 以在有雷电现象时, 不要站在大树或其它较高的导电物体下, 也不能 站到高处。
4、为了防止雷电对人们的危害,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 针,让雷电通过金属导体进入大地,从而保证人或建筑物的安全。
第七章 电功率
一、电能
1、电能可能同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也可以转化为其它形式的 能量。
2、电能用 W 表示,常用单位是千瓦时(KWh ),在物理学中能量的通 用单位是焦耳(J ),简称焦。 1KWh = 3.6 106J。
3、电能表是测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少的仪器。 A 、 “ 220V ”是 指这个电能表应该在 220V 的电路中使用; B 、“ 10(20) A ”指这个 电能表的额定电流为 10安,在短时间内最大电流不超过 20安; C 、 “ 50Hz ”指这个电能表在 50赫兹的交流电路中使用; D 、
“ 600revs/KWh”指这个电能表的每消耗一千瓦时的电能,转盘转过 600转。
4、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是做功的过程,有多少电能发生了 转化,就说电流做了多少功。实质上,电功就是电能,也用 W 表示, 通用单位也是焦耳,常用单位是千瓦时。
二、电功率
1、 电功率是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的物理量, 用 P 表示, 单位是瓦特, 简称瓦,符号是 W 。常用单位有千瓦(KW )。 1KW = 103W 1马力 = 735瓦。电功率的定义也可以理解为:用电器在 1秒内消耗的电能。
2、电功率与电能、时间的关系: P = W / t 在使用时,单位要统一, 单位有两种可用:(1)、电功率用瓦(W ),电能用焦耳(J ),时
间用秒(S );(2)、电功率用千瓦(KW ),电能用千瓦时(KWh , 度),时间用小时(h )。
3、 1千瓦时是功率为 1KW 的用电器使用 1h 所消耗的电能。
4、 电功率与电压、 电流的关系公式: P = I U 单位:电功率用瓦 (W ) , 电流用安(A ),电压用伏(V )。
5、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或者说用电器正常工作时 的电功率),叫做额定功率。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电路图与测电阻的电路图一样。
2、进行测量时,一般要分别测量小灯泡过暗、正常发光、过亮时三 次的电功率, 但不能用求平均值的方法计算电功率, 只能用小灯泡正 常发光时的电功率。
四、电和热
1、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要转化成热,这个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
2、根据电功率公式和欧姆定律,可以得到: P = I2 R 这个公式表 示: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 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 比。
3、当发电厂电功率一定,送电电压与送电电流成反比,输电时电压 越高,电流就越小。此时因为输电线路上有电阻,根据 P = I2 R 可 知, 电流越小时, 在电线上消耗的电能就会越少。 所以电厂在输电时 提高送电电压,减少电能在输电线路上的损失。
4、电流的热效应对人们有有利的一面(如电炉、电热水器、电热毯 等),也有不利的一面(如电视机、电脑、电动机在工作时产生的热 量)。我们要利用有利电热,减少或防止不利电热(如电视机的散热 窗,电脑中的散热风扇,电动机的外壳铁片等)。
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根据公式 I = P / U 可知,家庭电路电压一定时,电功率越大,电 流 I 也就越大。所以在家庭电路中:A 、不要同时使用很多大功率用 电器; B 、不要在同一插座上接入太多的大功率用电器; C 、不要用铜 丝、 铁丝代替保险丝, 而且保险丝应该在可用范围内尽量使用细一些 的。
第八章 电与磁
一、磁场
1、物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体的性质,该物体就具有了磁性。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2、磁体两端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中间磁性最弱。当悬挂静 止时,指向南方的叫南极(S ),指向北方的叫北极(N )。
第九章 信息的传递
一、现代顺风耳——电话
1、 1876年由美国科学家贝尔发明了电话。最简单的电话由话筒和听 筒组成。 话筒将声信号转变为音频电信号, 听筒将音频电信号转变为 声信号。 通话双方的话筒和听筒是互相串联的, 自己的话筒和听筒是 互相独立的。
2、为了节约电话线路的使用效率,人们发明了电话交换机, 1891年 出现了自动电话交换机,它通过电磁继电器进行接线。
3、电话按信号输方式来分,可分为有线电话和无线电话;按信号类 型来分, 可分为模拟电话和数字电话。 信号电流的频率、 振幅变化的 情况跟声音的频率、 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 这种信号叫模拟信号, 这种通信叫模拟通信。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数字信 号,这种通信叫数字通信。
4、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丢失信息,而且抗干扰能力不强,保密 性也很差,信号衰减厉害。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种中,抗干扰能力强, 保密性好。
二、电磁波的海洋
1、 导线中的电流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电磁波在空气、 水、 某些固体,甚至真空中都能传播。光波也是电磁波的一种。
2、电磁波的速度和光速一样,都是 3 108 m / s,电磁波的速度, 等于波长和频率 f 的乘积: c = f 单位分别是 m / s(米每秒)、 m (米) 、 Hz (赫兹) ; 频率的常用单位还有千赫 (kHz ) 和兆赫 (MHz ) 。
3、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电磁波是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 一部分,叫做无线电波。
三、广播 电视和移动通信
1、无线电广播的发射由广播电台完成;发射部分主要由话筒、载波 发生器、 调制器、 放大器和发射天线组成。 接收部分主要由接收天线、 调谐器、解调器和扬声器组成。
2、电视信号的传输与无线电广播基本相同,只是发射部分多了摄像 机,接收部分多了显像管。
3、移动电话(无线电话,手机)既是无线电的发射装置,又是无线 电的接收装置。它的特点是体积小,发射功率不大,天线简单,灵敏 度不高, 需要基站台转发信号。 无绳电话是家话中主机电话与分机电 话沟通的一种家用电话,一般使用范围在几十米或几百米之内。
4、音频电流和视频电流加载到高频电流上,形成了发射能力很强的 射频电流。
VIDEO IN 视频输入 VIDEO OUT 视频输出
AUDIO IN 音频输入 AUDIO OUT 音频输出
RADIO IN 射频输入 RADIO OUT 射频输出
S-VIDEO S端子
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1、微波是波长在 10m ~ 1mm之间,频率在 30MHz ~ 3 105MHz之间 的电磁波。微波大致直线传播,所以每隔 50公里左右就要建一个微 波中继站。
2、利用卫星做通信中继站,称之为卫星通信。这种卫星相对于地球 静止不动, 叫做同步地球卫星。 在一球周围均匀分布 3颗卫星, 就可 以实现全球通信。
3、 1960年,美国科学家梅曼发明了第一台激光器。激光的特点是频 率单一、方向高度集中。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纤中传输信号的。 光纤由中央的玻璃芯和外面的反射层、 保护层构成的, 可以传输大量 的信息。
4、将数台计算机通过各种方式联结在一起,便组成了网络通信。现 在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叫因特网 (Internet ) 。 它使用最频繁的 通信方式是电子邮件 (e-mail)。例如:xiaolin@sever.com.cn @前
面是用户名,后面是服务器名, cn 表示这个服务器是在中国注册的。 电子邮件传递信息既快又方便。
本册物理知识汇总
本册有关名称概念
名称 含义 符号 单位(常用单位) 单位符号
电流 电路中电流强度的大小 I 安培(毫安) A(mA )
电压 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 U 伏特(千伏、毫伏) V(kV 、 mV ) 电阻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R 欧姆(千欧、兆欧) (k 、 M ) 电功率 电流做功的快慢 P 瓦特(千瓦、马力) W(kW 、匹)
电能 电流具有的做功的能量 W 焦耳(千瓦时) J(kWh )
波速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C 米每秒(千米每秒) m/s (km/s)
波长 电磁波一个波长的长度 米(千米) m (km)
频率 1秒钟内波长的个数 f 赫兹(千赫、兆赫) Hz(kHz、 MHz) 本册有关公式
名称 公式 含义 变形公式
欧姆定律 I = U / R 电流跟电压成正比,跟电阻成反比 U = I RR = U / I
电功率公式 1 P = W / t 电功率与电能正比,与时间成反比(两者 要同时考虑) W = P tT = W / P
电功率公式 2 P = I U 电功率等于电流与电压的乘积 I = P / UU = P / I
电功率公式 3 P = I2 R 电功率等于电流的平方与电阻的乘积 R = P / I2
电功率公式 4 P = U2 / R 电功率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与电阻成反 比 R = U2 / P
电磁波速度公式 c = f 波速等与波长与频率的乘积 = c / ff = c / 本册有关科学家
姓名 国籍 事迹 涉及物理学知识
欧姆 德国 1826年总结归纳出欧姆定律 电路物理量的关系
奥斯特 丹麦 1820年发现了电与磁的关系 电流的磁效应
法拉第 英国 1831年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规律 电磁感应现象 贝尔 美国 1876年发明了电话 信息的传递
富兰克林 美国 发明了避雷针 安全用电
沈括 中国宋代 发现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并不完全重合 地磁场 梅曼 美国 1960年发明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 激光
莫尔斯 发明了电报 数字通信
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的总分关系
连结情况 电流、电压、电阻三者的总分关系 表达式
串联电路 电流各处相等 I总 = I1 = I2 =??
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的电压之和 U总 = U1+U2+??
总电阻等于各用电器的电阻之和 R总 = R1+R2+??
并联电路 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I总 = I1+I2+?? 电压各处相等 U总 = U1 = U2 =??
总电阻的倒数和等于各支路的倒数之和 = + +??
范文三:八年级下册物理
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六章力和机械” 测试卷 班级 姓名
一、 选择题(共 24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鞋底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B . 离手的铅球还能继续往前飞行是由于受到手 的推力
C .潜水员看岸上的树变矮 D .实验室取块状固体药品时使用的镊子是省力杠杆
2、下图 1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
A .开啤酒瓶盖的开瓶器 B .剥核桃壳的核桃钳
C .钩鱼者手中的鱼杆 D .撬钉子的钉锤
3. 如图 2所示的各滑轮组中,物体重力
都是 G ,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使物体匀速上升,拉力 F 最小的是图( )
4、瓶盖起子有图 3(a)(b)两种用法, A 、 B 是开盖时起子和瓶盖接触的两点.在 瓶盖和瓶口的接触点中, D 和 E 分别是离手最远和最近的两点. 开盖时手对起子 施加的力 F 作用在 G 点, 瓶口对瓶盖的阻力可以认为作用于瓶盖的中心 C 点 (图 中没有标出 ) .如果瓶盖在打开的过程中没有发生明显的弯折.则( )
A . (a)图支点是 A , (b)图支点是 B , (b)种用法省力
B . (a)图支点是 A , (b)图支点是 B , (a)种用法省力
C . (a)(b)两图支点都是 B , (b)种用法省力
D . (a)(b)两图支点都是 A , (a)种用法省力
5. 如图 4所示,一同学实验时在弹簧涮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 6N 拉力。 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 . 0N B. 3N C . 6N D . 12N
6.一位同学双手的最大拉力为 500N ,现在他用一个动
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
A B 图 1
图
2 图 4
图
7 图
8 成的滑轮组,最多能提起的物重为 ( )
A . 500 N B. 1 000 N C. 1 500 N D. 250 N
7. 如图 5所示 , 在地球上的四个位置分别静立着中国人、北极熊、
阿根廷人和企鹅,对他们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北极熊受到的重力和地球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的
B .企鹅受到的重力大于地球对它的支持力
C .中国人、阿根廷人除了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外,一定还受到摩擦力
D .他们受到的重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下,且均是指向地心
8. 古代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可以看成一个以 O 为支点的杠杆, 如图 6所示。 一个 人通过定滑轮用力将吊桥由图 6示位置缓慢拉至竖直位置, 若用 L 表示绳对桥板 的拉力 F 的力臂,则关于此过程中 L 的变化以及乘积 FL 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 . L 始终在增加, FL 始终在增加
B . L 始终在增加, FL 始终在减小
C . L 先增加后减小, FL 始终在减小
D . L 先减小后增加, FL 先减小后增加
二、填空题(共 23分)
9、仔细观察图 7,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力
的大小、 方向有关, 还跟力的 有关;
观察图 8发现,将滑动变为 的方式可
以减小摩擦 .
10. 如图 9所示,物体 A 重 30N ,用 F 等于 50N
的力垂直压在墙上静止不动,则物体 A 所受的
摩擦力是 N;物体 B 重 30N ,受到 F 等于 20N 的水平推
力静止不动,则物体 B 所受的摩擦力是 N。
11、 在有沙子的水泥球场上打篮球容易摔倒,因为这时人鞋底与 沙子之间产生的是 ________摩擦。 (填“滑动”、“滚动”或
“静”)
12、小星用右图所示的滑轮组,在 4秒内将质量为 60千克的物体 A 匀速提升了 0. 5米。已知绳子自由端所用的拉力 F 为 200牛。则在这个过程中拉力做了 _______
焦的功,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
13、 我们在学习杠杆原理时知道阿基米德有一句豪言壮语—— “给我一根杠杆和
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小刚同学对此产生了疑惑,他查阅了有关资
图 5
图 6
图 9
料,知道地球的质量为 6 ×1024kg 。并且假设支点距地球
1m ,阿基米德给杠杆的最大压力
为 600N ,则阿基米德需要一根约 为
▲ m 的轻质杠杆。即使
他以 100km/h的速度(相当于小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速度)匀速
下压杠杆, 要将地球撬起 1cm , 也需要 ▲ 年 (1年约为 104小时) 。
小刚据此指出这一豪言壮语是不可能实现的。 你对小刚同学的做法有何评价 ▲ 。
14 一装置如下左图所示,已知物体拉力 F 作用下处于静止,不计滑轮重,若 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10N ,则拉力 F= N 。
15. 如图上右图所示, 物体 A 重 30N , 用 F 等于 50N 的力垂直压在墙上静止不动, 则物体 A 所受的摩擦力是 N ;物体 B 重 30N ,受到 F 等于 20N 的水 平推力静止不动,则物体 B 所受的摩擦力是 N 。
三、作图(共 16分)
16、 (1)用撬棍撬动石头,如下图甲所示,请在图中画出最小的动力示意图,并 标出动力臂。
甲
图
10 17、图 10是用杠杆装置提起重物的示意图。请画出拉力 F 对转轴 0的力臂;并 画出重物重力的示意图。
19. 如图 11所示,在图中画出 F 1、 F 2的力臂。
图 12
18. 站在地面上的人想用尽可能小的力提升水桶。请在图 12中画出滑轮组 绳子的绕法。
四、实验探究题(2分 ×16+5=37分 )
19. 小军同学为了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省
力情况” ,使用了如图 16所示的实验装。实验前,小军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动滑 轮的重力为 1.0N ,每个钩码的重力为 0.5N ;实验过程中,小军多次改变动滑 轮所挂钩码的数量,分别记下每次所挂钩码的重力及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 并将其填写在预先设计好的记录表中。
(1) 实验时, 应拉着弹簧测力计 ________________运动, 并读出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
(2) 老师说过使用动滑轮约能省一半力, 分析实验数据小军觉得与老师的结 论有较大的偏差,实验中出现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3)在忽略摩擦、绳重及实验误差的条件下,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 F 与钩码的重力 G 以 及动滑轮的重力 G 0的关系为 _________;在动滑轮 的重力大于或等于物体的重力的条件下,使用动滑轮 __________。 (填“省力” 或“不能省力” )
20. 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小明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 做了 一系列实验,以下是部分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保持长木板水平) :(6分) 第 1次: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作匀速直线 运动(如图甲) ,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录下表中。
第 2次: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乙) ,记下 相应的示数。
第 3次:把两块相同木块叠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拉 木块(如图丙) ,记下相应的示数:
(1)若已知木块质量为 2kg ,请你帮助小明填全表格内的数据;
(g=10N/kg)
(2)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可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 关;
(3)比较第 1、 3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 图
16
21、右图所示是某校初三(1)班物理实验小组探究杠杆
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 你认为杠杆两端螺母的作用是什么? ;
若发现杠杆在使用前右端低左端高, 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 应将杠杆右端的平 衡螺母向 调节;也可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此后在整个实验 过程中,是否还要再旋动两侧的平衡螺母? 。
(2)一实验小组得到的两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这两组数据中,实验序号为 的一组肯定有错误。经检查,发现是测量动 力臂时读错了,动力臂的实际值是 。
17、 跟地球一样, 在其他所有星球上, 物体也会由于星球对它的吸引而受到指向
不同的星球质量和半径各不相同, 所以, 同一个物体在不同星球上受到的重力并 (1)在月球上能否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
(2)同一个物体放在不同星球上,质量 ,重力 ; (填“改变” 、 “不改变” )
(3) 由上表可知, 同一物体放在 星受到的重力最大, 海王星上 g=11.0N/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4)一宇航员质量为 72kg ,这个宇航员在地球上最多能举起 100kg 的物体,若 宇航员到达火星上,那么他在火星上最多能举起多大质量的物体?(5分)
范文四:八年级物理(下册)
编辑怡爽
文/
人教版中学课程导航 -初中各科学习视频
八年级物理下册01
时长: 15:20 播客:改过行善
八年级物理下册02
时长: 11:40 播客:改过行善
八年级物理下册03
时长: 14:23 播客:改过行善
八年级物理下册04
时长: 13:27 播客:改过行善
八年级物理下册05
时长: 05:21 播客:改过行善
八年级物理下册06
时长: 02:24 播客:改过行善
八年级物理下册07
时长: 12:33 播客:改过行善
八年级物理下册08
时长: 21:26 播客:改过行善
八年级物理下册09
时长: 11:11 播客:改过行善
八年级物理下册10
时长: 06:54 播客:改过行善
八年级物理下册11
时长: 08:26 播客:改过行善
八年级物理下册12
时长: 22:21 播客:改过行善
八年级物理下册13
时长: 11:16 播客:改过行善
八年级物理下册14
时长: 07:51 播客:改过行善
八年级物理下册15
时长: 14:39 播客:改过行善
八年级物理下册16
时长: 05:26 播客:改过行善
八年级物理下册17
时长: 17:03 播客:改过行善
八年级物理下册18
时长: 14:08 播客:改过行善
八年级物理下册19
时长: 16:01 播客:改过行善
八年级物理下册20
时长: 13:42 播客:改过行善
八年级物理下册21
时长: 13:28 播客:改过行善
八年级物理下册22
时长: 28:57 播客:改过行善
八年级物理下册23
时长: 13:55 播客:改过行善
范文五: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
一、电压 ppt 课件 .rar
一、电压 ppt 课件 3.rar
一、电压 ppt 课件 2.rar
一、电能 ppt 课件 .rar
一、电能 ppt 课件 3.rar
一、电能 ppt 课件 2.rar
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ppt 课件 .rar
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ppt 课件 3.rar 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ppt 课件 2.rar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rar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2.rar 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ppt 课件 3.rar 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ppt 课件 2.rar 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ppt 课件 .rar 四、电与热 ppt 课件 .rar
四、电与热 ppt 课件 3.rar
四、电与热 ppt 课件 2.rar
四、变阻器 ppt 课件 .rar
四、变阻器 ppt 课件 2.rar
三、电阻 ppt 课件 .rar
三、电阻 ppt 课件 3.rar
三、电阻 ppt 课件 2.rar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ppt 课件 .rar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ppt 课件 3.rar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ppt 课件 2.rar 六、生活用电常识 ppt 课件 .rar
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ppt 课件 .rar 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ppt 课件 3.rar 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ppt 课件 2.rar 二、电功率 ppt 课件 .rar
二、电功率 ppt 课件 3.rar
二、电功率 ppt 课件 2.rar
二 , 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ppt.rar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ppt 课件 .rar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ppt 课件 3.rar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ppt 课件 2.rar 10.4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PPT 课件 2.rar 10.4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PPT 课件 1.rar 10.3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PPT 课件 2.rar
10.2 电磁波的海洋 PPT 课件 .rar 10.1 现代顺风耳-电话 PPT 课件 2.rar 10.1 现代顺风耳-电话 PPT 课件 1.rar 9.7 磁生电 PPT 课件 .rar
9.6 直流电动机 Flash 课件 .rar
9.6 电动机 PPT 课件 .rar
9.5 电磁继电器和电话 flash 课件 .rar 9.5 电磁继电器 exe 课件 .rar
9.4 电磁铁 PPT 课件 .rar
9.3 电生磁 Flash 课件 .rar
9.3 电流和磁场 PPT 课件 .rar
9.3 电流磁效应 PPT 课件 .rar
9.2 条形磁体的磁场 Flash 课件 .rar 9.1 简单磁现象 PPT 课件 2.rar
9.1 磁现象 PPT 课件 1.rar
9.1 简单磁现象 PPT 课件 1.rar
9.1 磁现象 PPT 课件 2.rar
9.1 磁现象 PPT 课件 1.r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