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军事理论课论文
军事理论课随感
摘要
经过10天的刻苦军训,我不仅在身体和意志上磨砺了自己,在军事理论上也收获颇多。通过这几节军事理论课,我了解了国内外军事的发展,世界军事形式和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这里,我对自己对军事理论课上习得的知识做一个简要的概述,和自己的一点感想。 关键词:和平,发展,世界军事形势
军事形势与军事力量对比
军事软硬实力同时被重视。
历史演变告诉我们,使用长矛和大刀的年代,人们主要是靠体力和勇敢来战胜对手。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军事技术落后的民族或国家战胜军事技术先进的民族或国家的事例。在以枪炮为武器的年代,精度和威力是对战争双方争夺优势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对精度和威力的追求是导致高技术战争出现的重要动力。在信息主导的全球化战场时代,速度和“影响”是各方争夺优势的重要要素。其中,“影响”因素使人们对军事软实力的建设特别重视。在军事实力的较量中,人们不仅追求军事硬实力,也追求军事软实力。军事软实力是各国在世界军事舞台上打拼的一个重要方面。
衡量军事软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主要是看哪个国家的军事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大,看哪个国家的军事对其他国家的军事影响层面深。如果一个国家的军事对多个国家产生影响,影响层面深,这个国家的军事软实力就强,反之就弱。美国是非常重视军事软实力建设的国家。奥巴马政府上台后,明确提出了“软实力”这个概念。全球化战场正不断展现在人们面前,人们对军事软实力的重视将提到日程上来。其中,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军事关系将是提高军事软实力的一个重要举措。
一个军事强国或大国对发展中国家军事的影响力也是衡量该国军事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军事大国或军事强国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军事关系的途径主要表现为:一是加强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军事合作。二是强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军火输出。三是扩大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美国在这方面具有代表性。四是加大对发展中国家军事改造的力度等。
随着军事大国或军事强国越来越独立追求自己的国家利益,这些国家将越来越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的军事关系。随着这种重视的不断提高,对发展中国家施加军事影响的竞争也将不断上升。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与军事关系
当今的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自苏联解体之后,两极格局便不复存在。以美国为首的一超多强的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着世界的发展。中国作为一支新兴的力量,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地提高,由中国、日本、美国、俄国、东盟及印度这六种力量构成的多级结构将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结构。
由于中国的崛起,美国开始在中国周边地区加强同盟关系。亚洲部分国家的领导人秉承冷战思维模式,希望在亚洲地区出现大国之间恐怖平衡格局。美国伺机而动,不仅在东北亚地区频繁举行军事演习,而且在东南亚地区挑拨离间。
中国政府不是没有看到美国在亚洲地区的险恶用心,但中国政府早已意识到,恃强凌弱的时代早已过去。中国从来不惧怕美国的战略包围态势,也从来都没有针对美国的地缘政治采取相应的外交措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美国所推行的经济一体化和意识形态一体化早已破产。世界金融危机让人们看到了美国所主导国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美国动辄使用武力颠覆他国的政权,又让人们看到了美国后冷战时期极不光彩的表演。美国试图借助于大国的力量,在亚洲地区巩固自己的军事存在。但是,这样做既不能取信于亚洲各国,同时也无助于美国在本地区的战略发展。地缘关系不仅仅包括政治关系、军事关系,还包括经济关系。在美国经济自身难保的情况下,把自己的触角深入到中国的周边地区,试图拉拢中国的周边国家加入其遏制中国的战略体系,除了制造一些军事紧张局势之外,不可能有其他的结果。
国际环境的一个新变化是,国际多边体制将成为维护周边和平与稳定的重要途径。多极
结构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周边环境会平安无事。霸权主义国家谋求单方面经济和政治利益的行为,各极之间无序竞争都会对中国的周边安全造成严重损害。此外,构成其他无序因素的可能有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和军备竞赛,可能有非国家行为者的跨边境的恐怖主义与分裂主义活动,也可能是一些国家因贫困或其他原因产生的大量难民。这些无序竞争如不能被阻止和及时控制,中国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是难以维持的。
**思想中的军事理论
**军事思想是我军的建军之魂、立军之本、制胜之道,是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关于当代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人民军队、人民战争以及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武装斗争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35年1月遵义会议前,是**军事思想的产生时期。中共一大通过的第一个纲领,就原则提出了用革命手段推翻旧政权的历史任务。大革命失败后,**提出了“上山”以“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的主张。随后,在“八七会议”上,**又进一步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论断。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进入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时期。9月,**组织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尔后,在井冈山斗争中,提出了“十六字诀”的游击战争的基本作战原则。1928年至1930年初,**在他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著作中,提出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遵义会议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是**军事思想形成完整科学体系的时期。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重新肯定了以**为代表的正确军事路线,是**军事思想发展的一个起点。全国解放战争、建国后的抗美援朝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是**军事思想继续得到全面丰富和发展的时期。
能否全面理解**思想,找准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至关重要,这直接影响到**思想的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能否在现实中得到展开与广泛认同。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来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其必然选择;相应地,也应以其作为权衡**思想价值的切入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存在多维的历史进程:中国现代化之维,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形态转型之维,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及其实践运动发展之维,等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这多维历史演进的必然结果,而**思想则处于这一宏大的历史定位中。
新时代的高科技战争
交战双方至少有一方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和相应的战略战术进行的战争,称为高技术战争。应用高技术研制的新武器和改造的现有武器,称为高技术武器。
在高技术战争中,信息作为一种新的战斗力要素,与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等战斗力要素紧密结合,使传统的大规模使用火力杀伤的战争,变成更多依靠信息加火力实施精确打击的战争。对特定目标的“外科手术”式的打击,就是利用高技术武器创造的一种新的战争样式。高技术战争是当代高技术发展并应用于军事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7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涌现出了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等为主体的一大批高新技术。这些高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武器装备产生质的飞跃,其杀伤威力、命中精度、机动能力等作战效能空前提
高,从而改变了战争的原有形态,使战争呈现高技术特征,发展为高技术战争。 高技术战争的一些特征,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越南战争,80年代的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以及美国入侵格林纳达、美国空袭利比亚等局部战争与武装冲突中不同程度地得到体现。90年代初爆发的海湾战争,以其区别于传统战争的作战样式、作战手段、作战方法、作战指导和作战理论而成为当代高技术战争比较典型的战例。
高技术战争的出现开辟了战争发展史上的新阶段,对军队作战理论、体制编制和教育训练等诸多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已经并正在引起军事领域发生全面而深刻的变革。
范文二:军事理论课论文
军事理论课感想
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战争、地区战争不断,天下并不太平。我国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以及国防安全正遭受威胁。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我们就要在当今这个多极的社会环境下占有一席之地,使中华民族屹立于民族之林。完成这一目标不仅需要我们用知识,用科技来装备我们的国家,还需要我国在军事上立于不败之地!即我们大学生同样要有着军人的毅力与信心,我们也是中国国防的一分子。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中高文化素质的青年群体,是我国现代战争重要后备军事力量,对我国的现代国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的国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它能让大学生接受现代国防教育,增加对国防的理解,增强爱国观念。在这次为期13天的军训中,学校的国防教育包括大学生军训和军训期间的军事技能训练,以及后期军事理论课的学习。国防军事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激发爱国热情; 同时,它还能强化我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培养我们坚持不懈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本次的军事理论课中,我们主要了解了我国国防的基本情况,明确当今世界军事格局,清楚知道我国武器的现况等等。
首先,就国防来说,所谓国防,即国家的防务,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国防是否巩固,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兴亡。
教官们通过向我们讲述当今我国国防的形式与现状,国防法规的产生、发展、特征,各种军事高技术以及武装力量的基本概况,世界军事的形势、国际战略环境以及我国周边的安全环境,让我们学习到大量的现代军事知识,认识到了国防与国家安危存亡、民族荣辱兴衰的密切关系,提高了我们对国防地位、作用的认识,树立了牢固的国防观念。“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千古名训告诉我们:越是在和平条件下越要居安思危,强化我们的国防意识!
紧接着我们又讲授了有关近代武器的更新换代问题。武器是战争的物质基础,是军事斗争的基本工具。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在军事技术领域的广泛应用,引起了全球定位导航、遥感和探测、精确制导微光夜视、光电子对抗等一系列军事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一时间,全球定位系统、红外传感装置、精确制导武器、高能激光武器、C3I系统、隐身武器、粒子束武器等信息武器蜂拥而至。武器成为物质、能量、信息三大要素的结合体。武器装备呈现出信息化、智能化、一体化趋势。传统武器都是有形的物质实体,其核心性能一是杀伤力,二是机动力。信息武器装备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更重要的一个能力,即信息力。如无人驾驶飞机,自动化、智能化指挥控制系统,各种类型的战场机器人等。信息技术的运用使目标探测、跟踪识别、指挥控制、火力打击、战场机动等,合成为一个整体系统,把参战的诸兵种及武器平台、指挥控制、情报通信、后勤保障等合成一个精干而密切协调的有机整体。与此同时,高技术条件下的武器装备具有极强的作战效能,武器装备的质量差距已经难以完全用数量优势来弥补,从而使武器装备的质量水平在决定战争胜负的诸要素中,成为决定性因素之一。由数量制胜变为质量制胜。
最后,我们还稍微涉及了我国的军事战略指针。中国并不发表与美国的《国家军事战略》相当的文件.因此,外部观察家对领导层有关动武的思考或影响到解放军兵力结构和理论的应急情况,都缺乏直接的洞察.对权威性的讲话和文件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依靠一系列总原则和称为"军事战略指针"的指导来计划和管理军队的发展和动用。
中国的军事理论材料强调,静态的防御不足以在现代军队的高速和破坏力基础上保卫领土。其结果是,解放军的作战理念寻求阻止敌军集结和利用进攻性打击来掌握主动权,从而使
敌人不知所措。除了开发歼灭敌军的实力之外,解放军还正在探索动用有限武力的选择方案。中国的战役理论把这种选择定义为武力的"非战争"用途———政治胁迫的延伸,而不是全面的战争行为。1995年和1996年在台湾海峡进行的两栖演习和导弹发射就是武力的"非战争"用途的实例。
另外,确认和利用非对称性是中国战略和军事思维的另一个方面,尤其是作为一支较弱的军队打败比较强大的军队的手段。自从1991年的波斯湾战争和"联军行动"以来,中国的军事战略家一直注重采取非对称对策来利用技术上占优势的对手的弱点。1999年《解放军报》的一篇社论明确阐述了这一点:“占绝对优势的强大敌人当然并非没有较弱的一方可以利用的弱点.……我们的军事准备的直接宗旨必须是找到利用强敌弱点的策略。”中国对非对称战争选择的探索可以在其大量投资于弹道和巡航导弹系统方面看到。这些系统包括先进的反舰巡航导弹,水下作战系统(包括潜艇和先进的水雷),太空对抗系统,电脑网络作战和特别行动部队.
中国军事战略亦需要保密和诡计,中国军事战略中对在冲突中掌握主动权和使敌手不知所措的注重,带来了对在战略,作战和战术层次上采用诡计的重视。中国的军事理论材料把战略诡计定义为“引诱对方形成错觉……并在造成人力和物资方面的最小代价情况下,以一种有组织和有计划的方式产生各种假象,从而使自己获得战略上的优势地位。”
学习军事理论对于完善我们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每一个国家和民族从自身安全出发,都把自己的最新科技成果运用到国防上,大学生通过学习现代军事科学知识,可以亲身感受到自己所学专业和知识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从而极大的激发他们刻苦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可以增强勇于向困难挑战,勇攀科学高峰的意识。
对以上种种知识的了解,不仅完善了自我,还进一步拉近了我们与国防之间的距离。其实国防离我们每一个人都很近,尤其是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的大学生,我们是社会中的新生力量,对我们进行国防军事教育,是培养我们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也是进行最基础、最稳固的国防意识教育,以增强我们的责任感、使命感。高校国防教育通过系统规范的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对于学生的爱同主义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国防教育的内容是有关国家的安全防卫问题,它与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能够在大学生中引起强烈的共鸣,通过国防军事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对战争与和平有清醒的认识,对中国国防历史、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有正确的了解,强化了国防意识,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居安思危、爱军习武、保家卫国等国防观念。要加强国防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形成全党全同关心同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一个国家国防力量的而民众国防意识的培养与强化,不能光靠战时去进行,在和平时期就应该加强。
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对我们进行军事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强我们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国防教育,能使人们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信念,中华民族有着爱国主义的传统美德,只有激发人们对祖国的热爱,才能使他们为祖国积极献身、流血牺牲。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是国防教育的核心内容,无论是军事技能训练,还是军事理论教学,爱国主义教育这条主线始终贯穿其中。大学生经过军事课的学习,极易被国防这种关乎国家兴衰、人民生死的大事所感染,从而激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总的来说, 高校的国防教育对于改善我们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国防观念,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培养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对我们今后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发展,以及我们人生的定位都有重大影响;同时,这也必将对我国今后的国防事业起重要作用。
范文三:军事理论课论文
材建学院2012年—2013学年2012级第一学
期《形势与政策》课期末考查论文
题 目:_浅析十八大报告对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认识__ 学 院:_____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____
专 业:_____材料科学与工程________
姓 名:_____ 吴明谦___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122202010074_________
任课教师:_____ 贵州﹒贵阳
年1月 2013
浅析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认识
【摘要】:在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同志所作的十八大报告,浓缩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来党领导中国发展建设的经验与启示,报告中的新表述、新思想、新论断,为人们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
【关键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可持续发展 建设 发展
十八大报告精辟分析了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科学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我们党统一思想的宣言书、科学发展的动员令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 报告从七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一、 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推进改革发展伟大实践中应运而生的最新理论成果。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在1 0年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全党的拥护。对科学发展观的作用,过去我们党的文献是这样表述的:即“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或者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就是说它还没有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朝着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转变,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人民,实现人的权利、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发展成为鲜明特点,加快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取得显著进展,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增添发展后劲,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中国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社会文明跃上新台阶。 10年来,我们之所以能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严峻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已不仅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它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导。因而,党的十八大顺应实践、时代发展和人民的要求把科学发展观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上升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党紧密结合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实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及目标进行战略谋划和部署,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创造性的回答了当代中国的建设和发展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重点,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由有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凸显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特点,顺应了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有利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肩负起我国应尽的国际责任。
三、对推动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途径做了新的表述
**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与党的十七大报告相比较,这里关于推动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途径的表述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表述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十八大报告在推动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途径中去掉了“市场化、国际化”,增加了农业现代化。这是我们党总结本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汲取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拉美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由于忽视社会公正而导致两极分化和社会动荡的教训,对推动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实现现代化的途径做出的重大调整。“市场化、国际化”是有特定含义的。市场化是“华盛顿共识”的主要内容,市场化、自由化、私有化是相互联系的;而我们搞得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自由市场经济,不可能完全市场化。“国际化”的概念也很含糊,容易被曲解。有的人把国际化说成与国际接轨,实际上就是与西方国家接轨,这就容易导致人们思想混乱。十八大报告把“五化”协同发展变为“四化”同步发展。这表明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党对如何推动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认识更深刻、更科学了。
四、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政治体制改革路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上,除了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推进依法治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外,第一次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与我国国情和民主政治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政治体制改革路径的新拓展。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把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目前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适应,我们应逐步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
五、对党的建设主线进行了新的概括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党的建设主线的表述是“必须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党的十八大报告通过分析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给党的建设带来的新挑战,对党的建设主线进行了新的概括,指出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在党的建设主线中增加了“纯洁性”要求。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保持党的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和优良传统,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保持党的纯洁性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为了抵御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必须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主线地位不是主观赋予的,是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自身的价值、作用、意义、影响所决定的。作为一个执政党,当前,我们党要着力解决的根本问题是执好政、长期执政问题,党的各方面建设都必须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来进行,以此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而执好政、长期执政的关键,在于保持好、发挥好党的先进性和纯净性,在于党以其先进性和纯洁性而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这就要求党的各方面建设都必须体现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要求。
六、对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做了新调整
关于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五大重点建设的顺序,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表述是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反腐倡廉建设的位置从第五位调整到第四,凸显了反腐败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腐败是当今世界政党政治中的“顽症”,是导致许多政党衰落乃至败亡的致命毒素。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在我们国家近年来查处的党政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中,一些腐败案件涉案金额巨大、社会影响恶劣,窝案、串案、案中案明显增多;违纪违法行为日趋复杂化、隐蔽化、智能化;且腐败问题与多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目趋严重,对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我们党顺应党的建设实践和时代发展需要对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五大重点建设的顺序作出适当的调整是非常及时和完全必要的。
七、对党的建设目标做了新的定位
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党的建设目标的表述是“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的十八大报告着眼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对党的建设目标进行了新定位。提出“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在面
临“黄金发展期”的同时,也面临“矛盾凸显期”。这一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极为艰巨。要想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0,只有把党建设成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参考文献】
[1] ** 十八大报告
[2]
[3]
范文四:军事理论课论文
军事理论课论文
题目:中国怎样才能破除美国“亚太再平衡”围堵中
国战略? 课程名称军事理论 考查学期 16 / 17 学年 第 2 学期 考查方式课程论文 姓名朱长峻 学号2016303010439 专业班级自动164 任课教师钟波
中国怎样才能破除美国“亚太再平衡”围堵中国战略?
2016级4班39号 朱长峻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由冷战时期美苏争霸,到苏联-中国-美国的“大三角关系”,还有如今看似平静实则波涛汹涌的多极化世界,我国周边的国际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以美国为首的军事及政治联盟为了为维持美国在世界的“一超”地位,将中国视为一个遏制和敌视的对象。一方面美国不断对中国进行拉拢,另一方面不断在中国周边加紧建立所谓的“第三岛链”并不断挑起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矛盾以遏制我国的经济及政治发展,试图将中国孤立。
【关键词】:中国 美国 破除亚太再平衡战略
美国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背景:
在冷战后,由于美国在经济与安全上没有进行正确的举措,导致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其建立的以华盛顿为中心、以经济和安全高度依赖美国为两大支柱的双边同盟网络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且自1979年中美建交,美国放弃台湾战场,使得美台同盟关系结束;上世纪80年代,美新联盟由于核动力潜艇进入问题变得名存实亡;90年代初,泰国因柬埔寨问题与美国分道扬镳。使得这些美国过去的和现存的亚洲盟友(除了菲律宾以外)其最大贸易伙伴,几乎都已经从美国变成了中国,美国的双边同盟网络的经济支柱也已经松动。
美国的战略方针转移:
2011年11月,奥巴马在夏威夷抓住主办亚太经合组织峰会(APEC)的机遇提出了“转向亚洲”的战略,决定将战略重心转移到亚太。而后在2012年度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美国防长帕内塔提出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美国防部长哈格尔在2014年的“美国-东盟防务论坛”上对出席的东盟防长及代表反复强调重申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承诺”,释放出了“亚太再平衡”将会延续的信号。那么,现如今,虽然其所谓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已经破产,但美国在军事上对中国的围追堵截还在继续。我们中国应当如何破除美国“亚太再平衡”围堵中国战略呢?
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政治方面
首先,我们在政治上应当确定对美国友好但不失强硬的态度。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是商人出身,在管理国家上不免会带有一些商场上的风格。而商人注重的是利益,擅长在错综复杂的商场上抓住稍纵即逝的商机。并且美国的国家利益的确定与我国并不相同。正如塞缪尔·亨廷顿所言 :“由于对国家特性没有明确的
认识 , 美国人已经不能界定其国家利益 ,结果 ,次国家的商业利益与超国家和非国家的民族利益便支配了对外政策。所以说特朗普的上台对中国来说极有可能是一次挑战,而不是大众所想的那么轻松。我们应当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我们爱好和平且乐于维护国际社会公平的姿态以博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并积极与我们周边的国家建立并释放出友好的信号,加强并进一步加深与俄罗斯的合作。对于印度与东盟的关系应当求同存异,在大的战略方向上寻求互助与合作;在小的方面恪守底线并尽量做出让步以度过现在的“危险期”,建立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
而对于美国的态度则不同。纵然中国现在的处境比较危险,但也不失有与美国进行合作以寻求发展的机遇,我们与美国在各个领域都有进行合作的意向,可以达到双赢的目的,在发展我国的同时,还可以对美国的各个领域“取经”。
二·军事方面
一方面,我们必须恪守底线,坚决维护国家主权
范文五:军事理论课论文
关于直升机机动性与安全性的研究
1
研究直升机的飞行及机动原理
1直升机飞行原理
直升机发动机驱动旋翼提供升力,把直升机举托在空中,主发动机同时也输出动力至尾部的小螺旋桨,机载陀螺仪能侦测直升机回转角度并反馈至小螺旋桨,通过调整小螺旋桨的螺距可以抵消大螺旋桨产生的不同转速下的反作用力。
通过称为“倾斜盘”的机构可以调整直升飞机的旋翼的螺距,从而在旋转面 上可以产生不同象限上的升力差,以此升力差来实现改变直升飞机的飞行方向,同时,直升飞机升空后发动机是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转速下,控制直升飞机的上升和下降是通过调整螺旋桨的总螺距来得到不同的总升力的,因此直升机实现了垂直起飞及降落。
2直升机的机动飞行原理
直升机实施机动飞行时按其飞行轨迹可分成为:水平面内的机动,如加速和减速、盘旋、转弯、水平“8”字机动、蛇形机动等; 铅垂平面内的机动,如急跃升和俯冲; 空间
立体机动,如盘旋下降、战斗转弯,跃升中的回转和转弯。
按照直升机运动的特性,机动飞行分为稳定和不稳定两种,其加速度保持不变的称为稳定
机动,如稳定盘旋;而变加速度机动,则称作不稳定机动。
下面分析几种典型机动飞行。
水平直线加速机动
当速度加大后,机身阻力也随之加大,若要保持同样大小的加速度,则要求增大桨盘倾 斜角和旋翼拉力。如果得不到满足,则直升机平飞加速度就会随之减小至零,而直升机
就会在一个较大的飞行速度下平飞。
水平转弯
如下图所示,假设直升机以一定速度、一定高度 向右转弯,即所谓等高、等速水平转弯。这种情况下,桨盘侧向倾斜17.3度,旋冀拉力增大5%。此时,旋翼拉力的铅垂分力平衡直升机的重力,法向过载等于l ,以保持高度不变;旋翼拉力的水平分力指向右侧,得
到0.311g 的侧向过载,这就是直升机作水平转弯所需要的侧力。
垂直机动飞行
垂直机动飞行通常需要变化高度、速度、总距以及飞行姿态和曲率半径。假设某型直升机在铅垂平面内作一圆圈飞行,即所谓垂直筋斗;见下图。为了简化分析,假设直升机在筋斗过程中速度保持不变,直升机只受重力的作用(这种假设实际上不可能,因为还有其他力的影响) 。当半径和速度保持不变时(见下左图) 表明直升机的向心力是恒定的。 在筋斗的底部重力与旋翼拉力的方向是相反的;在垂直向上、向下时,重力与拉力垂 直;在筋斗顶部,重力与拉力方向相同。这就清楚表明旋翼产生的拉力要持续变化,才能保 持向心力恒定并指向圆圈中心。当直升机在筋斗底部的时候,旋翼必须向上产生3倍于直升机自身重量的拉力,并且桨盘要向前倾斜28.5度或向后倾斜24.5度。这样的要求,对于大多
数直升机来说是难以办到的。
有的直升机为了显示筋斗飞行,仅仅只能作一个在变化速度下的非圆圈形飞行轨迹,
如上右图,这已属于非正常使用范围。
空间立体机动
实际飞行中的各种机动飞行,很难被限定在垂直或水平面内,往往同时包含爬升(下
滑) 、转弯、加速(减速) 。
2打击直升机的武器和主要打击方式
由于直升机飞行速度慢,执行任务时飞行高度低。所以利用火箭筒可以击落直升机,如果直升机是在飞行状态下,用火箭筒比较难打,需要计算提前量,还要考虑火箭弹的射程。像这种情况,如果不是太远的话,还可以组织不同地点的多个火箭筒同时射击,正大火力密度,提高命中精度。如果直升机在悬停状态就更好办了,直接瞄准发射即可。
另外打击直升机的武器还有,便携式防空导弹、大口径机枪等,轻武器也可以打击直升机,虽然不一定将其击落,但任能使它受到伤害。
如在美伊战争中那架被击落的阿帕奇,据后来消息称,当时这支美军直升机部队在执行任务中,突然遭到大量地面轻武器射击,执行任务的30多架直升机,除一架外其余全部被击伤,一架被击落,回到基地后检查发现,被击中最多的一架上有数十个眼。
打击直升机的主要武器是导弹,而随着导弹研究的进步,人们开始用红外制导的导弹打击直升机,直升机尾焰正常也有一千度左右,红外特征已经比很多什么火焰和其它爆炸高了。 而先进的红外引导头可以捕捉到更多目标特征(如可以在远距离得到目标的红外成像画面,而不仅仅是一个高温的点)再加上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就能够将目标和一般的诱饵或干扰区性和分开来 ,提高打击目标的准确性。
3直升机的问题和综合作战性能指标以及由此产生的问题直 直升机的机动飞行受发动机和螺桨共同控制,起飞时,螺桨提供升力,但在稳定飞行于打击目标时,主要的动力来源是发动机,压气机的进气口经常会出现一些堵塞问题,尾喷管的温度过高也会给飞机的安全性能有影响,利用红外探测的方式很容易得到目标的准确位置。为此,我们判断一架直升机的性能优劣时通常以发动机和螺桨的性能为标准。一架飞机的航速和目标精准度往往是我们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