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言语知觉的认知理论
言语知觉的认知理论
80年代以来,随着人工智能学、心理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为 3大支柱的认知科学,以及 语言声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不仅在理论上开阔了言语思维研究的视野, 也为言语思维机制的 神经科学研究提供了实验分析的新手段。 从语言知觉的认知理论研究方法和理论形成中, 可 以看到言语思维问题的跨学科研究,对言语思维机制的认识给出一种新的启示。
人类言语与其他声学信号相比有许多特点。首先是任何一段口头语言中,都包含许多分 离的音紊, 每个词都是由音亲连续起来所构成的。 所以, 每个音素和词都对应一类声能的模 式。 这种声能模式具有双重性, 即节段性和恒常性。 节段性表现为在音素之间有一段段的分 离, 这种分离在言语声频谱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到。 恒常性表现为不依说话人不同而异, 同一 词不论什么人发音,频谱特征都大体相似。当然, 发音人不同频谱可能相差较大,但对同一 词发音,其频谱模式是相似的。这是由于同一音素是由相似发音器官的空间状态所制约的。 这样在言语知觉形成中, 不但靠听觉分辨音素和词的声学特征, 还由视觉对讲话人发音器官 的空间状态进行图像分析。 因此, 人类言语知觉实际是听觉和视觉协同工作的结果。 不仅聋 哑人的言语知觉是靠视觉分析完成的,对正常人的实验研究也发现了相似的规律。马萨诺 (D. W . Massarno) 和寇恩 (M.M. Cohen , 1983) 以唇辅音“ b ”和齿龈辅音“ d ”为实验材料, 由计算机合成音节“ a ”和“ da ”以及
息参与言语知觉的实验事实, 对言语知觉运动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因为视觉信息可以帮 助人们掌握发音时的口、唇、舌等运动状态,便于人们默默地重复这些发音动作,提高言语 知觉的正确率。
言语知觉的听觉理论 (The auditory theory of speech percep-tion) 在上述 3个方面与运动理 论完全不同。 首先, 这种理论认为知觉并不是言语运动的产物, 而是听觉系统对各种声音信 号进行自动解码, 对说话人有意发出音素的规则序列发生知觉的过程; 其次, 言语知觉并不 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许多动物的听觉系统与人类听觉系统十分相似, 动物也可能具有相似的 言语听觉机制;最后, 言语知觉不是先天的,虽然婴儿听觉系统就已经十分发达,但婴儿早 期必须经过学习和作业之后,才获得言语知觉能力。
在 b , p 等辅音音紊研究中, 将从辅音释放到声道出现振动之间的时差, 称为噪声发声时 (VOT),对于区别有声辅音与无声辅音具有重要价值。 “ ba ”音的 VOT 为 25毫秒以下,表 明 b 是有声辅音, “ pa ”音的 VOT 为 80毫秒,表明 p 是无声辅音。 VOT 为 25毫秒以下时, 知觉为有声辅音, VOT 大于 25毫秒时,知觉为无声辅音。所以, VOT25毫秒为两类辅音 的分类边界。在“ ba ”和“ pa ”两音素 VOT 研究中发现许多事实,对两种言语知觉理论从 不同方面提供了不同的支持。首先,关于言语知觉是否是人类特有的问题, VOT 研究对言 语知觉的听觉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而不利于运动理论。灰鼠 (Chinchillas)的听觉系统的 生理解剖特点与人类十分相似。 库尔 (P. K. Kurl)和米勒 (J. D. Miller, 1978) 对灰鼠进行躲避电 击的学习行为训练,信号分别是 VOT 为 0的
结果发现,对“ ba ”建立躲避反应鼠,肘 VOT 为 30毫秒以下的几个音素给出同样的躲 避反应,对 VOT 为 40毫秒以上的音素给出与“ pa ” 一样继续饮水的反应; 另一组则出现相 反的反应。这说明,灰鼠对
作的影响。结果表明,仅 VOT 为 20毫秒和 40毫秒的两个音索出现时吸吮反应增强。这说 明新生儿与成年人一样对音索鉴别的 VOT 边界效应发生在 20毫秒和 40毫秒,言语知觉能 力是生来就有的。这又有利于言语知觉的运动理论。由此可见, VOT 的研究既有利于听觉 理论,又有利于运动理论。
范文二:婴儿期的知觉与认知发展
第一节 婴儿期的知觉与认知发展
婴儿的认知发展研究
a 婴儿的认知发展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和学习等。在人生最初的两年里(尤其是在产生语言以前),婴儿主要依靠感知觉来认识世界和自我。
b 婴儿认知发展的研究是婴儿心理领域内材料最丰富、成果和争议也最多的方面。
一、婴儿感知觉发展的研究方法
婴儿知觉发展的量表评定:格塞尔发展量表、丹佛发展筛选测验、贝利婴儿发展量表等;
婴儿知觉发展的实验研究:利用婴儿的非言语反应,作为他们感知活动的指标(注视偏好范式、习惯化与去习惯化范式)。
1、婴儿知觉发展的量表评定:
a 格塞尔发展顺序量表:亦称“格塞尔发展量表”、“耶鲁量表”。婴幼儿智力发展测量工具。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格塞尔及其同事1940年编制,适用年龄范围是4周至6岁(后来修订为从4周到3岁),广泛应用于儿童心理学及医学的儿科研究等实践领域。
b 格塞尔的发展观:遗传决定论。A 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取决于个体的成熟程度,即取决于基因规定的顺序(双生子爬梯实验)。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变化,学习本身并不能推动发展。B 婴幼儿的行为发展是一个有次序的模式化过程,可通过婴幼儿每个成熟阶段的行为模式来诊断其智力的发展。
c 格赛尔发展量表测查的四个方面:
A 应人能:测试幼儿对周围人的应答能力和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B 应物能:测试幼儿看物、摘物和绘画等能力;
C 言语能:测试幼儿听、理解和言语能力;
D 动作能:测试幼儿坐、步行和跳跃的能力。
2、婴儿知觉发展的实验研究:
婴儿研究的新思路:A注视偏好范式(preferential looking paradigm)
B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范式(habituation paradigm)
1优先注视范式的逻辑思路和具体做法是:给婴儿同时呈现两个仅在一个方面有所区别的物体,以供其观察。如果婴儿对其中的一个物体注视的时间相对较长,就可以推断他能辨认出这两个物体,并有注视偏好。说明婴儿并非完全任凭环境支配,他们至少在知觉注意方面天生就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
2习惯化范式——
习惯化:婴儿对一个重复出现的刺激逐渐熟悉,兴趣下降。
去习惯化:当刺激发生改变时,婴儿再次对刺激产生兴趣。
该程序既说明差异辨别的存在,也表明偏好(新异刺激)的存在,同时还意味着个体至少存在着某种再认记忆的能力。
二、婴儿的感知觉发展
对婴儿甚至新生儿的感知能力发展特点的研究表明,婴儿在很早的时候便已表现出许多知觉能力。
① 听觉。有关婴儿听觉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检测(能听到什么):胎儿已开始有听觉;
辨别(知觉到什么声音差异):婴儿能够辨别听觉刺激在强度、频率、持续 时间等方面的差异;
定位(对声音的空间定位能力):婴儿早期的声音定位能力呈“U ”字形发展曲线。
② 视觉
(1)婴儿的视感觉:
视觉系统功能:刚出生婴儿的视觉功能欠佳,虽尚未发展完全,但发展迅速(如视敏度:从成人的1/10到1岁时的接近成人);
视觉偏好方面,婴儿的视觉越来越多地转向注意新颖、复杂、迷惑或惊奇的事物。
(2)客体知觉
采用违背预期范式,即观测婴儿对某个违背有关客体感知一般规律的事件的反应(如吮吸频率的变化),结果发现婴儿对不可能事件的注视时间更长。
主要研究的客体知觉包括:客体与背景、区分两个独立客体、被遮掩的连续客体以及部分与整体的知觉、知觉恒常性等。
(3)深度知觉:三维知觉能力
偏好法:辨别两维刺激和三维刺激;
考察婴儿的伸手行为:看行为的频率和性质是否会随目标物距离或体积的变化而做出恰当变化; 考察婴儿对一个逐渐逼近的刺激是否会做出防御性反应(眨眼、后仰、抬胳膊等)
视崖实验:视崖装置的中央是一个平台,平台两边复盖着厚玻璃。平台与两边厚玻璃上铺着同样黑白相间的格子布料。一边的布料与玻璃紧贴,形成“浅滩”;另一边的布料与玻璃相隔数尺距离,造成深度,形成“悬崖”。
实验时,让婴儿的母亲先后站在装置的“深”、“浅”两侧招唤婴儿。实验发现,出生六个月左右的婴儿,尽管母亲在招手呼唤,诱导其爬向母亲,但均被拒绝。说明他们已经具有了深度知觉的能力。 有关婴儿的跨通道知觉现有两种分歧观点:
A. 观点一:婴儿出生时各感觉通道之间完全不协调,只有通过几个月的感知运动经验,才逐渐学会把来自不同感觉通道的信息联系起来;
B. 观点二:婴儿出生时已拥有跨感觉通道的知觉能力,至少他们拥有某种能迅速通过经验获得这种能力的先天倾向。(视-听、视-触、视-动等)
③ 跨通道知觉
三、婴儿的认知发展
1、婴儿客体概念的发展
① 客体永久性:是指我们关于客体基本性质的内隐的常识信念,即当某一个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仍然认为该客体是客观存在的。10个月左右的婴儿获得了客体永久性认识。
② A 非B 搜索错误:如果婴儿在第一个隐藏位置A 几次找到一个物体,然后看到它被移到第二个位置B ,他们仍然在第一个隐藏位置A 处搜索。
③ 婴儿客体知识的后续研究
2、婴儿期的其他认知成就
① 因果性认识:莱斯利的研究
② 问题解决:使用工具解决问题
③ 范畴与分类:初步粗略的分类能力
第二节 儿童期的认知发展:皮亚杰的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① 智力的本质:智力的发展是认知失衡引起有机体主动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环境的结果,即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② 认知结构及其获得:图式(感知动作图式、符号图式和运算图式三种认知结构图式)、同化和顺应
③ 认知发展阶段观:
a.
b.
c.
d. 心理发展可以区分为不同水平的连续阶段,阶段之间具有质的差异; 前一阶段的行为模式总是整合到下一阶段; 发展的阶段性不是阶梯式,而是有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叠; 各阶段出现的年龄因智慧程度和社会环境影响而略有差异,但先后次序不变。
1、感知动作阶段(0-2岁)
a.
b.
1) 由于缺乏象征性功能(即缺乏事物或动作的表象),因此其思维依赖于感知觉和实际的物质活动,即其智力处于感知运动水平。 是儿童所有认知能力的基础,是其日后知觉发展和智慧发展的起点。 2、前运算阶段(2-7岁) 主要的思维形式:
b. 表象思维:如延迟模仿
c. 直觉思维:儿童对事物和事件的理解仍然以最显著的知觉特征为基础,而不是经过逻辑或推理的思维过程。
2) 前运算阶段的主要认知特点
① 自我中心:指儿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整个世界,不知道可以变换角度或者意识到
他人有不同的观点。
② 不可逆性:思维只能朝一个方向进行,不能够在头脑中使物体恢复原状。
③ 直觉性:以知觉到的形象作为思维的依据。往往只注意到事物的某种显著特征,而看
不到事物同时变化的若干维度。
④ 泛灵论:儿童认为运动的、但本身无生命的物体是具有生命的,并且有着自己的动机
和意愿。
⑤ 现象学因果性:指若两件事情连续发生,儿童会认为第一件事情是引起第二件事情的
原因。
⑥ 自我中心言语:讲话者不以提供信息、提出问题或交往为目的,常常忽略他人反应和
意见。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具体运算阶段的主要认知特点:
获得了守恒性:儿童认识到客体外形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具有可逆性、多维思维、去自我中心);
群集结构的形成:类群集/类包含运算(类包含是指分类思维时能区别主类与次类间之关系的能力)、序列化群集运算(按照诸如重量或大小等某种定量的维度排列客体的能力) ;
具体逻辑推理:运用逻辑原则进行判断和推理,但有时需具体形象支撑。
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主要认知特点:
a 思维活动不受真实情境的束缚,能将心理运算运用于可能性和假设性情境;
b 既能考虑当前情境,也能考虑过去和将来情境,而且能够基于单纯的言语或逻辑陈 述,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及命题间推理。
皮亚杰的发展阶段观点总结:
a. 感知动作阶段:智慧的萌芽
b. 前运算阶段: 表象和直觉思维
c 具体运算阶段:初步的逻辑思维
d. 形式运算阶段:抽象的逻辑思维
皮亚杰理论的简评:意义及局限性
意义:
A 第一次最为详尽地描述了儿童智慧发展的基本阶段和机制;
B 强调个体主动性和能动性的作用;
C 极大地推进了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 a. 符号思维:儿童能用某一事物代表或表征其他事物(如象征性游戏或语言的运用)
局限性:
A 很多儿童认知的发展超出了皮亚杰提出的年龄阶段的水平,而且在适当的教育和环境条件下能够解决皮亚杰认为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B 忽视了经验的重要作用。跨文化研究结果表明,智力成长的序列不像皮亚杰所描述的那样一成不变,它是一个因文化和经验因素以及问题解决策略上的训练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的发展序列;
C 辩证思维的有关研究认为形式运算并非思维的最高形式,辩证思维才是更加成熟的思维形式。
三、皮亚杰理论所面临的挑战
1.
2.
3. 认知发展能否加速:教学训练能够促进儿童的认知能力; 学前儿童能否表现出具体运算能力:如守恒、类包含、去自我中心等; 认知发展具有领域一般性(domain-generality)还是领域特殊性(domain-specificity)
领域一般性与领域特殊性的认知发展
领域一般性发展:皮亚杰认为儿童在不同领域的任务中均使用相同的认知结构,因此发展阶段涵盖广泛的认知领域。
特殊领域性发展:儿童在不同领域的认知发展是相互独立且不平衡的,某种认知能力只能专门用于处理特定类型的信息,儿童在某个认知领域的习得,并不总是导致另一个认知领域习得的同步增长。
范文三:音乐听知觉的认知性研究
【摘要】音乐听知觉的能力,是人们对音乐的一种整体知觉感觉。培养、建立音乐听知觉是获得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前提,是从事一切音乐实践活动的基本基础。对音乐听知觉的认知性研究,为听者深刻全面地解读音乐作品起着深刻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音乐听知觉;认知性;具象性;思维性;审美维度
音乐家们创作音乐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他们所运用的最基本的创作原料,始终脱离不了能够形成各种旋律、和声和节奏的所有乐音。在乐音多样化的组合中,无论是合乎理性的呈现,还是背离原理、反自然的表达,都是可以单纯直观地被听觉所感受,无需一些所谓的逻辑概念作为其审核的标准。音乐听知觉是在一般感知觉的土壤上成长起来的,人们按照自己的美感观念将它赋予韵律化。通常可表现为:日常生活中的对话、感叹等的音调;不同的音高之间的特殊关系;不同的长短时值之间存在的一定比例;相同音色不同类别的分组,等等。
一、音乐听知觉的具象性
音乐中每一瞬间所散发出的音响,包括了大量的可“读”信息。有如:1、音色层次的划分;2、旋律主干音与装饰音的区别;3、在休止符中感受到逻辑重音的存在;4、旋律中动机、乐节、乐句和乐段的分解及它们之间的关系;5、作品中和声和织体的安排;6、作品的配器;等等。音乐家还会把日常生活的音响,通过艺术感知觉的技巧转变为音乐音响,同时还会借以运用不同乐器的音色来模拟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响。这些所有的声音信息与旋律感知觉、节奏感知觉、调式感知觉、和声感知觉紧密相连,并且共同构筑了音乐听知觉的能力。 各种音乐材料以其丰富且极具可塑性的魅力浸透于音乐家的创造力之中,它们易于接受音乐家的任何思想,通过音乐家极具幻想力的自由创造活动而产生。我们在乐谱上会看见一些由乐音构成的各式曲线(旋律线条)相互呼应,相互追逐。这些线条可以从微小的转折上升到紧张的高度,然后突然下降,随后伸展开来,再次回缩收起??这些平静与紧张状态之间的巧妙交替令观者不断地为之惊讶,而当其中一个个音符化为音响的瞬间,不同音响间时而和谐与对抗、时而追逐与遇合、时而飞跃与消逝,为人们的听觉世界展现出了一个变化无穷的美妙世界。
所有音乐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与彼此间的亲和力都基于一些隐性潜在地法则,它们不仅无形地主宰着节奏、旋律及和声,同时也无形地要求着人类的音乐必须遵循它们,一切违反这些法则的结合都显得有违真理。
二、音乐听知觉中的深层思维性
思维是人脑对于物质存在的反映状态,它以人们所知觉认识到的自然物质为依据,建立起要反映的思想内容。人的知觉是一个整体,是一个记录的、反射的、反应的机体,是一个有感觉、有思维、有行动的机体。在人类的音乐听知觉能力中,敏感地感应音乐音响所传达的信息是极为重要的。含有音乐符号的音响只要一进入人类的听觉器官,便会立刻被音乐听知觉过滤处理所接受到的音响信息,由主管这一功能的大脑皮层, 根据储有过去欣赏音乐的积累, 对新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整理重组。这种敏锐的音乐直觉能力, 常人多以“音乐感觉”予以概括,这样的描述显然是局限的。从专业的角度分析这种音乐直觉能力则是一种全方位的知觉能力,即对个别音响的辨识能力和对音乐音响的组织、感受能力由表层解构到深层结构的全面解读(辨听音高、音色与协和感,对音乐形式与结构感的感知,由和声听觉、节奏感、旋律听觉一系列的知觉综合建构的音响基本秩序)。
赋有严密、条理、高组织的思维创造力,是音乐作品中贯穿始终的活跃分子。无限丰富的创造性思维在把感官印象加以艺术的塑性的同时,不断地展现着蕴藏其中深刻的情感活动和思想内涵。音乐家在创作音乐的过程中,他们的音乐思维和造型活动无形地被建筑于一定程度的自然物质和社会运动的规律基础之上,这些规律是他们早已谙熟并始终为之服务的。
音乐家们永远是以有组织、有造型的思维进行创作,他们不断梳理、结合、平衡、发展、创造着各种音乐要素间的亲密关系,他们运用创作思维提炼并制约着人类强烈情感的宣泄。 在音乐中,那些完全没有加以制约的,粗糙且没有通过思维支配的情感,可以说是毫无意义的。音乐是人类精神的表现,它跟人类的参与的所有活动,跟同时代的文学、艺术、科学、社会的发展,跟作曲家者自身的阅历、学识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音乐本体中所蕴藏着的思想造型,是通过人的意志和思维进入行动组织,并逐渐把它塑造为一个有计划建立起来的艺术秩序。音乐的创作不是简单地重现已有的内容和模式,在音乐家高度的艺术造型思维过程中,他们以无穷变化的社会现实为基础,不断创造诞生出新的构思和内容。
三、音乐听知觉的情感维度
音乐的语言,无法单纯的靠“说”就来表达情感语言,它比一般的语言更加深刻,比文字更加动人。作为一种最直接的情感活动形式,音乐能使听者的心灵得到提升,给人一种精神的慰藉和心灵的共鸣。作曲家常常借助旋律、节奏、音色等诸多音乐要素予以传递音乐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内容,这些情感承载着种种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在《美学》中说到:“在这个领域里音乐扩充到能表现一切各不相同的特殊感情,灵魂中的一切深浅不同的欢乐、喜悦、谐趣、轻浮、人性和兴高采烈;一切深浅不同的焦躁、烦恼、忧愁、哀伤、痛苦和惆怅等,乃至敬畏崇拜和爱之类的情绪都属于音乐所表现的特殊领域。” 真实地感受音乐中的情感传递需要善于运用听觉的思辨性,这种能力是要建立在大量聆听的基础之上,在反复聆听的过程中,逐渐地体会音乐作品中每一处的细腻变化。音乐听知觉是人们对音乐美的一种真实感受和体验,它在展示听者审美能力的方法和形式上具有极其独特的魅力,它以其感性存在的特有形式唤起并在某种程度上引导了主体审美的自由创造。 人类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并且有着不同程度的情感表现方式,极具个性。个性也可称为人格,反映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当人受到的文化环境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审美认知和审美习惯,展现出不同的审美特征。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派别的音乐作品因为音乐要素间完全不同的安排,其间蕴含的音乐“美”和它所要传递表达的情感信息都有各自的独特性。在音乐作品中,音乐家把他所感受到的社会生活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所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向人们展现出来,人们通过音乐听知觉会由此得到启发从而去很好的面对和实现。当人们从一首乐曲中体会到一种欢乐的美感时,很自然地就会联想起自己曾经有过的欢乐情绪,把从乐曲中体会到的美和自己在生活中亲身经历过的体验融合起来。
聆听音乐所引起的种种强烈情感不是与生活无关的,而是和人的其他生活领域的强烈情感一致的,这可能是人在一般生活中所感受的情感反响。审美主体通过倾听音乐音响接受音乐作品从而进入审美的过程,调动起音乐经 验和生活经历,充分地投入到音乐作品的体验之中。
范文四: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区别在于:第一,感觉和知觉所反映的具体内容不同。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通过感觉可获得事物个别属性的知识,知觉是人脑对事物整体的反映,通过它可以了解事物的意义,因而具体内容更加丰富和生动。第二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它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相同的客观刺激会一起相同的感觉;二直觉则是在感觉到基础上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加以综合和解释的生理活动过程,直觉的反映要借助人的主观因素的参与。第三,从生理基础来看,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
联系在于:第一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直觉产生的前提和基础。第二,它们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在头脑中产生的对当前事物的直接反映,离开了当前事物的直接影响,便不可能产生任何感觉或知觉。第三感觉和知觉密不可分,感觉只是在新生儿中才有,二在儿童和成年人实际的心理活动中,单纯的感觉是很少有的,总是以知觉的形式来反映事物。
范文五:知觉、认知与建筑
从知觉、认知看建筑
关键字:知觉 认知 建筑设计
内容摘要:知觉、认知帮助我们认知世自己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也必将帮助我们设计出满足我们自己拥有更好享受生活的好设计。
当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器官时候,人不仅仅能反映该事的个别属性,而且能通过各种器官的协同活动,在大脑中根据事物的各种属性,按其相互的联系或关系整合成事物的整体,从而形成实物的完整映象。因而我们在建筑设计中在利用到知觉、认知为我们的设计可以营造不同的人体感受。下面我就简单写些自己对知觉、认识关于建筑方面的用途。
知觉是对物体整体的反应,是以生理机制为基础的纯粹的心理活动表现出主观因素的参与。认知心理学关心的是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其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但是人们不能直接观察内部心理过程,只能通过观察输入和输出的东西来加以推测。对某个事物感觉到的个别属性越丰富、越精确,对该事物的知觉就越完整、越清晰。认知指获得知识的过程,包括感知、表象、记忆、思维等,而思维是核心。这二者在我们设计中会给我们在建筑的美观设计、艺术形式、和对审美的判断起到重要主用。 人对平面空间的视知规律
1、在垂直方向上
由于地心引力即重力关系,人们习惯了从上向下观看,水平面上,人们习惯从左向右观看,这与文字从左向右常见排列方式是一致的. 这样以来形成了在有限平面里,观看者视线落点为先左后右,先上后下规律,相应地这个平面不同部位成为对观看者吸引力不同视域,据其吸引力大小依次为左上部,右上部,左下部,右下部,所以平面左上部和上中部可以称“最佳视域”《当然这种划分受文化制约,比如阿拉伯文书写从右向左横行, 中国古汉字从右向左排列, 这时人们阅读习惯会有所改变, 最佳视域就会成为右上部了, 》" 最佳视域" 在版面设计,广告设计,招贴设计,包装设计中相当有价值。当然在我们的建筑设计中同样有重要应用。为我们在建筑构图和立面设计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运动中视觉
人们观看除了定点相对静止的审视对象外, 更多的是运动和参照, 即移步换景, 多视角, 多方位感知。展示设计中观众在展示空间当中行走轨迹也被称为" 动线", 动线不仅是空间位置变化, 也是时间顺序体现, 这种动线不仅在展示设计中, 而且在室内设计, 园林设计, 建筑设计中都作为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加以考虑, 设计师既要依据设计主题,内容,主次,节奏, 通过诸如空间分割, 景点分配, 标志导语, 等安排观众动线时, 也必须考虑观众视知心理。最经典的是我们苏州
园林中“留园”一步一景堪称精妙绝伦。这就是我们先辈在知觉与认知在建筑上的完美运用案例了。
3、视觉质感:
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整体, 组成该事物各个部分相互联系, 互为依存, 事物各个特性的感知也与对它其它特性感知相联系, 从而在一定条件下, 人们可以通过视知觉把握到事物一些相应的其他感觉的特性。
4、视觉心理学家德鲁西奥-迈耶,他把上面这些现象称为“视觉质感”这一术语最好描述也就是我们看到的质感,这种视觉质感受吸引我们亲手去摸或同我们眼睛很接近,通过质感产生一种视觉上的感觉,这其实同样适用于一件雕塑,建筑产品,适用于室内装饰设计,陶瓷,工业产品设计,同样适用于质感出现任何场合,当然看出质感有赖于诸如粗糙,光滑,坚强等相对具体的体验。在多数情况下,设计产品受众触觉是通过“视觉质感”调动起来的,或者说首先被调动起来,再由他亲手触摸加以验证,所以现代设计师,尤其是平面图象设计师,应当根据需要把调动受众质感能力纳入思考范围,也就说考虑目标受众相对共同生活经验也成了必要事。我们知道我国的著名建筑设计师王澍,他获得普利兹克奖有很大原因在于他在建筑材料上的运用。例如:宁波博物馆,世博宁波馆都是利用“视觉质感”产生独特的建筑美学效果。
对设计来讲,牵住观众的视线是个起码的要求,也是打动观众的第一步,没有这一点,信息传播,观众的购买欲望统统都谈不上,而要在短时间内引起人们的注意,并留下些印象,就会要求设计的作品具有简洁性。设计作品简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质”简洁, 用很少构成特性,组成干净利索画面,“形式”与“内容”相一致,使用简单“质”,表现“简单内容”换言之,美术设计上内容不可太复杂,最好只使用一个简单之内容,籍简单形式,把内容传达给观众,其实这里谈简单与复杂是相对,再简单的内容仍不只是一个信息。趋于简洁或者说简洁化,是当代设计一种趋势,它实质符合视觉的秩序化规律,心理学实验表明,通常人们的眼睛看东西,先把握几个大的形之构造特性,而并不去把握那些琐碎之细节部分。只要求抓住大的构形特性,人们也就可以基本把握住对象形了。这种视知现象体现出视觉提炼的功能,并且有尽可能多的细节被组织进一个尽量简洁的统一的结构样式中,那么这样作品就可以称作简洁性,比较能容易引起观众注意。例如密斯凡德罗的——萨福以别墅,简单的构图,简单的形式,精简的建筑方式,以玻璃和工型钢、凹形钢的作合最终成就了以简洁而美名的萨福以别墅,很遗憾的是它最终被拆。
当然思维性水平的课堂教学不但要求学生进行必要的记忆、理解,而且更强调在教师循循善诱下学生全身心地主
动积极参与整个教学的思维过程,我们也会始终处于“跳一跳摘桃子”的状态中,从教与学的逻辑关系看,表现为“学大于教”,实现知识结构的迁移。 我们在学习和设计中也应该用活跃的思维将设计与知觉、认知相结合,在设计中加以应用。从而设计出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空间和环境美。
参考文献:《行为与环境》、《知觉与设计》、《认知对设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