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工艺专业化及对象工业化
摘要
阐述工艺专业化及对象工业化的概念,然后再分别阐述了他们的优缺点;分
析了影响工厂布置的因素,包括厂址的选择,厂区平面布置的原则,厂区布局的
影响因素等。
关键词:工艺专业化 对象专业化 工厂布置
目 录
一 阐述工艺专业化及对象工业化的优缺点.....................................................................1
二 影响工厂布置的因素.................................................................................................... 4 三 参考文献........................................................................................................................ 5 四 致谢................................................................................................................................ 5
生产运营管理作业
一、阐述工艺专业化及对象工业化的优缺点
1、工艺专业化
所谓的工艺专业或原则是指按相同工艺特征建立生产单位的原则。在按工艺专业原则建立的生产单位中,集中了相同类型的设备和相同的工种的工人,对不同的种类的工作进行相同工艺方式的加工。
以机械制造类企业为例,按工艺专业或原则建立的生产单位,其具体形式如下: 工厂:铸造厂、锻造厂、热处理厂等;
车间:铸造车间、锻造车间、机械加工车间、热处理车间等; 工段:以机械加工车间为例,分别有车工工段、铣刨工段等; 服务业:学校教学单位,是按学科专业特性划分,如中小学的语文、数学,大学的各个系和教研室等。
工艺专业化原则的优缺点
(1)、按工艺专业化原则建立生产单位的优点是:
对产品品种变化的适应能力强;
生产系统的可靠性较高;
技术交流,便于小组管理;
工艺及设备管理较方便。
(2)、按工艺专业化原则建立生产单位的缺点是:
工件在加工过程中运输次数多,运输路线长;
协作关系复杂,协调任务重;
只能使用通用机床、通用工艺装备,生产效率低;
在制品量大,生产周期长。
2、对象专业化
按相同加工对象建立生产单位的原则称为对象专业化原则。在以对象专业化原则建立的生产单位中集中了为加工某种产品工件所需的全套设备、工艺装备和有关工种的工人。对相对的产品工件进行该产品工件的全部或大部分工艺加工。按对象专业化原则建立的生产单位,其具体形式如下:
工厂:汽车制造厂、齿轮制造厂。飞机制造厂等;
车间:发动机车间、底盘车间、齿轮车间等;
工段:齿轮工段、曲轴工段、箱体工段等。
服务业:医院系统的专科医院、胸科医院、五官科医院、肿瘤医院等。 对象专业化原则的优缺点
(1)、按对象专业化原则建立生产单位的优点:
可减少运输次数,缩短运输路线;
协作关系简单,简化了生产管理;
可使用专用高效设备和工艺设备;
在制品少,生产周期短。
(2)、按对象专业化原则建立生产单位的缺点是:
对品种变化适应性差;
生产系统的可靠性较差;
工艺及设备管理较复杂。
二、影响工厂布置的因素
工厂的布置首先要考虑厂址的选择,选择不同的厂址,它的地形地貌就不同,工厂的布置就不一样,而厂址的选择又要考虑很多的因素,这些都会影响到工厂的布置。在确定了厂房之后,厂区平面布局也要根据一定的原则进行布置,这也是影响工厂布置的因素之一。影响工厂布置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厂址的选择,厂区平面布置的原则,厂区布局的影响因素等,具体如下:
1、厂址的选择
厂址选择就是确定工厂座落的区域和具体位置。无论是生产有形产品的企业,还是提供服务的企业,工厂建在什么地区、什么地点,不仅影响建厂投资和建厂速度,而且还影响工厂的生产布置和投产后的生产经营成本。 厂址选择的基本要求:
(一)选择建厂地区的基本要求。
(1)接近市场;(2)接近原材料产地;(3)交通运输和通讯联系方便;(4)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完备;(5)气候条件能满足生产技术要求。 (二)选择建厂城镇的基本要求。
(1)当地城镇建设规划允许;(2)能保证工厂生产所需的人力与技术供应;(3)当地其他企业能有效地提供本厂所需的各种性质的生产协作;(4)职工生活条件良好;(5)当地工资水平较高。
(三)选择建厂用地的基本要求。
(1)地质条件适于建厂,土壤结构能承受工厂的全部负荷;(2)有可靠的水源供应;(3)有足够的建厂用地面积和扩展余地;(4)靠近近水陆交通要道;(5)有利于三废(废水、废渣、废气)处理。
2、厂区平面布局原则
(1) 以本生产单位为中心,保持厂区内各要素之间的协调配合。
厂区的平面布局方案应以生产流程中心,使厂房、建筑物和各种设备的配置满足企业生产过程的要求。例如,为基本生产车间服务ide辅助生产车间和服务部门应围绕其服务对象进行布置;一个车间的出口应与工序上与其有着密切联系的另一车间的入口为邻等。
(2) 合理划分厂区。
厂房、建筑物的布置,必须符合安全、防火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为此应把功能相近或对防火等条件要求相同或相近的单位集中布置在同一区域内,这样既便于管理,也便于对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安全防火措施。 (3) 在全厂范围内规划合理的物流路线。(工厂布置物流因素)
围绕生产过程合理组织各种物资的厂区运输。尽量缩短运输距离,避免交叉运输和相向往复运输。出于安全的考虑,应避免物流运输的主干道与员工上下班的出入通道交叉。
(4)厂区的平面布局应尽量紧凑
在符合安全、卫生、防火要求的条件下,尽量把厂房建筑物和各种设施布置得紧凑一些。这些不仅可以节约用地,而且也缩短了厂区内各种管道和线路的长度,既节省了投资费用,同时也可节省日后的运行费用。
(5)厂区的绿化和美化
厂区的布局要符合环保的要求,并要搞好绿化和美化,为职工创造一个良
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职工有良好的心情和旺盛的士气是企业具有活力和取得成功的基础。这里可能需要艺术造型、园林设计等专业知识。 (6)厂区布局要考虑企业的远景发展
在厂区布局是要根据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在现有的厂区面积上为企业今后可能有的发展预先留出必要的空间。
(7)充分利用外部环境提供的便利条件
在进行厂区布局时应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给予的各种便利条件,并尽可能予以利用,特别是厂外的公用设施、公路、河道以及城市的居民区、商业区等。生产过程的流向和运输系统的配置,应与厂外提供的运输条件协调、衔接,以保证物资输入和产品输出地顺畅与方便。
(8)厂区布局要与周围环境协调
企业应牢固树立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并应积极造福于社会的思想。在进行厂区布置时,应使厂区的环境、建筑群的布置和样式与周围的社区环境相协调,尤其是在历史名城或风景区附近。
3、厂区布局的影响因素
(1)企业的生产类型和生产规模;
(2)企业生产的产品种类、产品结构特征和质量要求;
(3)厂区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以及厂区的施工条件;
(4)企业生产单位的数量及其构成;
(5)企业的外部环境条件,如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以及是否靠近公路、铁路、
码头等
(6)安全及环境保护要求,如企业“三废”的排放和烟尘、噪音 等对周围环境
的影响;
(7)企业的远景发展;
(8)企业进行扩展和技术改造时,厂区布局还需要考虑与原有布局相配套。
参考文献
[1] 陈心德,吴忠.生产运营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 [2] 潘家轺, 曹德弼.现代生产管理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9
下面是赠送的经典语录和搞笑语录,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不急删除~~~谢谢~~
, 【感人的话】 要学会感恩、同情、宽容、忍耐、积极与真诚。希望是心灵的一
种支持力量.逆境的回馈,使生命将更加精彩而富足.
, 【感人的话】 每个人的好运跟坏运都是分配好的,虽然我的好运没有别人多,
所以只要是一点点好事,我就非常感恩了。
, 【祝福的话】 这里有一本你当年用过的笔记,它有点儿泛黄了,书页里夹着
的话也早已没了香气,却还是谢谢你把它借给了我。今天的我们已经分开,却依然是
朋友。还是要跟以前一样,我听着你的述说,看着你笑,看着你难过委屈去安慰你。
我会把祝福写在这本笔记里,在那多枯黄的花的旁边,我会写下我的祝福:祝福你过
得好~祝福你过得比我好~然后,将它寄给你。不要哭泣,你。
, 【表白的话】 爱你是一个念头,爱你是一种冲动,爱你是一种宿命,只属于
我的宿命。爱你是一段旅程,爱你是一场幸福的长跑,爱你是一路沐浴阳光,爱你是
一径的花香。爱你,是睡觉呼吸一般的自然~请,给我你的爱。
, 【有哲理的话】 世上有三种人:一是良心被狗吃了的人,二是良心没被狗吃
的人,三是良心连狗都不吃的人.
, 【激励人的话】 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 , 【感人的话】 一身白衣为你洗尽铅华,白衣白发白胜雪,捧一卷古墨,盈
袭暗香,我踏着平平仄仄的长长短短,款款步入风情万种的宋词里。溪边桃红青染,
流水潺潺,柳丝随风絮,我在桃花下写着红笺小字,一抹嫣然回眸,惊落了桃花,也
惊落了你的心。佛说千年一轮回,今生,你在哪里,
, 【有哲理的话】 母爱是一滴甘露,亲吻干涸的泥土,它用细雨的温情,用钻石
的坚毅,期待着闪着碎光的泥土的肥沃;母爱不是人生中的一个凝固点,而是一条流
动的河,这条河造就了我们生命中美丽的情感之景。
, 【表白的话】 我深深地恳求你;不要把我逐出你的爱门之外,我一分一秒也不
能缺少你的爱。只有赢得你的爱,我的生命才有光彩。
, 【表白的话】 爱你,却要无欲无求,好难~爱你,却要偷偷摸摸,好累~爱你,
却让自己心碎,好惨~但竟然心甘情愿,好傻~但是我能肯定的是:我是真的很爱你~ , 【表白的话】 我扬一把散沙粒粒想念漫天纷飞带给我对你的祝福,我洒下一瓢
涟水滴滴飘洋流到你的心海,爱你,今生无悔,牵了你的情,爱了你的人,我会努力
呵护你,一生一世~
, 【表白的话】 你的热情,温暖了我冰冻的心;你的大胆,鼓起了我爱的热忱;
你的关怀,激起了我感激之情。新年伊始,愿我们透过那爱湖的波光水雾,一起憧憬
美好的未来。情人节快乐~
, 【表白的话】 也许我的笑容不够灿烂,但足够为你扫清冬日里的阴霾;也许我
的双手不够温柔,但还能为你拂去俗世尘埃~如果命运安排我们在一起,我会好好珍
惜你~情人节快乐~
, 【甜言蜜语的话】 我们结婚吧,好不好,那样我们就可以不再对着电话诉说想
念,就可以每天清晨起来看见你的睡脸,然后一起吃一顿不太丰盛却很温暖的早餐。
我们结婚吧,好不好,那样我们就可以拿着民政局发的红色小本子四处炫耀,我们可
以在房间里挂满结婚照,看着看着就会不自觉的微笑。我们结婚吧。
, 【表白的话】 我需要你,就像冬天里的棉袄,夏天里的雪糕,黑暗中的灯泡,
饥饿中的面包—–我不能没有你~
, 【有哲理的话】 用真理检验真理永远是真理,用错误掩饰错误将会一错再错。
我们不能拥有真理,但是我们可以防止错误。
, 【离别的话】 愿你作一滴晶亮的水,投射到浩瀚的大海;作一朵鲜美的花,组
成百花满园;作一丝闪光的纤维,绣织出鲜红的战旗;作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一辈子
坚守自己的岗位……
, 【离别的话】 我们曾经在一起欣赏过美丽的花;我们曾经在一起幻想过美丽的
季节。同学啊,同学,分别后不要忘了我们曾经一起走过的日子。 , 【离别的话】 红叶纷飞的枫林里,我们曾拥有多少回忆。那飘舞着的枫叶,将
我们带进一个无比美妙的境界。
, 【离别的话】 别离,是有点难舍,但不怅然;是有点遗憾,但不悲观。因为我
们有相逢的希望在安慰。
, 【有哲理的话】 人活着,第一要紧的事情就是要有眼光。有了眼光,并相应确
定应该为之努力的目的和目标,工作就会出现乐趣,这样才有希望最终成为一个事业
和生活的成功者,生命就会丰富多彩。
, 【有哲理的话】 在真相肯定永无人知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能显示他的
品格。有些事情的确没有人知道,除你之外,没有人知道,但是你必须对得住自己,
最好能问心无愧。因为问心无愧可生自信,而自信会让你生活得更从容。 , 【有哲理的话】 没有任何的动物是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是最沉默寡言的。
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
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
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 【有哲理的话】 有些人成就不大,不在于智力或能力不够,而在于没有克服自
己心理上的弱点和谬见,没有充分发挥自己既有的潜力和才能。只有不断向自己挑战,
向生活挑战,才能取得更大成功。
, 【有哲理的话】 面对别人的反对意见,如果你针锋相对地进行争执和批驳,对
方很难从内心真正接受,在表达方式上委婉一些,效果就好多了。 , 【有哲理的话】 当我们放眼这个世界的时候,如果以自我为中心,很可能会以
为自己了不起,可一旦我们把心歇下来,用赤子之心来观察,就会发现我们是多么渺
小。我们什么时候都能看清自己不如人的地方,那就是对生命有真正信心的时候。 , 【有哲理的话】 胸有平常心,幸福自然来。人的心态如同琴上的弦,太紧则易
断,太松则无音,只有松紧适度,才能弹出美妙之音。保持一颗平常心,才是人生的
真谛。怀一颗平常心,看淡得失,超越成败,不为物欲所迷,不被烦恼所扰,明心见
性,随缘自适。平常心,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智慧。
, 【有哲理的话】 绝大多数人都喜欢嘲笑别人,而不愿意被别人嘲笑。在别人处
于尴尬境遇时,你如果能通过自己出丑来减少他的难堪,他一定对你非常感激。 , 【有哲理的话】 对于胸怀大志的有志之士和勤奋努力的人来说,障碍是不会起
什么作用的。他们会说:不会再有什么困难能拦得住我了。只要有百折不挠的信念,
就会战胜许多强大的阻力。
, 【有哲理的话】 成功地推销自己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在推销自己的过程中,
多动脑筋,设计一些小花样,就容易引起别人的兴趣和关注。
搞笑语录
, 一次,同事几个去美国,到超市买东西,用济南话讨论,有个美国人过来用标准
的济南话说:?你们是济南的,~?暴汗,原来这老外是以前战争时期留在中国的美
国人后代,同事问他:?那你英文怎么样啊,?老外一拍大腿道:?英语太他妈难学
了~~?哈哈,有木有笑趴啊。
, 公司加班到半夜,所有人都眼皮打架,一姑娘哀叹:?我现在真想变成一个‘因’
字。?众问其故,姑娘说:?就是一个人四肢平摊躺在大床上。?话音刚落,旁边一
男同事嘟囔:?困。?
, 一先生感冒去医院挂吊针,护士小姐很麻利的给这位先生插上针挂好盐水,一个
多小时过去了,盐水瓶的水打完了,护士过来马上又换上一瓶。这先生不解,问护士
小姐说:?小姐,处方单上不是只开了一瓶吗,?护士小姐指着打完盐水的空瓶盖说,
?先生,您运气真好,这瓶中奖了,再来一瓶~?
, 一退休老头,闲来无事就教鹦鹉说话,每天早上必教:?早上好~?可惜~几个
月后,鹦鹉仍不开口。一日,老头心情不佳,未教。只听鹦鹉大叫:?老头,今天牛
了~连好也不问了啊~?
, 白雪公主逃出王宫,来到森林,看到一间小木屋,里面排列着七张小小的床。白
雪公主就躺下睡着了。傍晚七个小人回来了,白雪公主说:?你们就是我命中的七个
小矮人吧。? 七个人面面相觑,然后说:?你走错地方了,我们是金刚葫芦娃。? , 爷孙三人去钓鱼,爷爷拿着鱼杆发呆,孙子看到后对爸爸说:?瞧瞧,你爹在那
发呆,跟傻B 似的。?爸爸打了儿子一耳光生气的喊道:?你爹才傻B 呢~? , 作业做了很久,顺手打开收音机,一个温柔的声音传出:?如果肤色粉红,脸上
的绒毛细嫩柔软,那么说明很健康……?听到这里,忍不住摸了自己的脸,对镜顾盼,
再笑一笑,样子健康可爱。这时,又听播音员说道:?好,听众朋友,这次我们的《养
猪知识讲座》就到这里。?
, 话说上技校时我们班为机电八班。某日,学校组织拔河比赛。我们班对战二班。
二百女生加时喊:?机二,加油……机二,加油……?我们班女生也学着人家喊:?机
八,加油……机八,加油……?我滴个神~
, 出差,刚出车站就来一大婶:?小伙子,住旅馆呀,?我说:?不用。?大婶马
上换成暧昧的语气:?有小姑娘哟,很漂亮的。?我汗,说:?不要小姑娘。?大婶
立刻改口:?老姑娘,老姑娘也有,便宜一点。?再汗,说:?我不要姑娘。?大婶
沉默了下,小声说:?那个,小伙子也是有的~?
, 一哥们儿隔壁新搬来个老外,一天晚上老外敲门求助,说:?我的电视坏了,不
能换台。?这哥们儿低头看了眼表,很镇定的说:?过了七点半就好了? , 有个懒人,懒得出奇。妻子要切面条,叫他到邻家借个面板。他说:?不用借了,
就在我背上切吧~?妻子在他背上切完面条,问他:?痛不痛,?他说:?痛,我也
懒得吱声。?
, 一只青蛙给牧师打电话,问自己的命运。牧师说:?明年,有一个年轻的姑娘会
来了解你。?青蛙高兴的蹦了起来:?哦,真的吗,是在王子的婚礼上吗,?牧师说:
?不,是在她明年的生物课上。?
, 几个人在高尔夫更衣室,一手机响很久,一男人按了免提键。女:?亲爱的你在
俱乐部吗,?男:?在。?女:?我看到一辆宝马,才不到两百万。?男人:?买。?
女:?还有那个楼盘又放盘了, 6万一平。?男:?买。?女:?好爱你。?男:?也
爱你。?旁边的男人们敬佩得目瞪口呆。男人挂了电话,问:?这是谁的手机,? , 深夜,老公未归。女儿心急给妈打电话:?妈~他还没回来,一定有别的女人了~?
妈妈轻声安慰:?傻孩子,乖,别净往坏处想,兴许是出车祸了~? , 一男子在闹市骑摩托撞昏了一个陌生的老汉~男子惊吓得不知所措~围观群众越
来越多~突然,该男抱住老汉,声泪俱下的喊道:?爹,你等着我,我这就去给你找
医生~?说后,就跑掉了。老汉挣扎着愤怒的喊道:?给老子回来~?众人纷纷感慨:
?这儿子当的真孝顺~?
范文二:中国工业设计专业化设计教学探讨
中国工业设计专业化设计教学探讨
摘要:本文阐述了中国工业设计教师"专业化"的理念及其相关制度,讨论了我国实现设计教师"专业化"需要进行的措施。
关键词:产品设计教育、专业化教学 壹、前言
工业设计教育专业化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受到整个社会行业的"专业化"浪潮的推动:比如当今的商界越来越追求提供给消费者"专业化"的服务;体育界里,为了提高观赏性、适应市场,从最初的业余运动员到现在的大力推广职业化,等等现象。在"行业"高度发展的今天,教育界也需要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提高教学效率,进行一场专业化的教学改革。
产品教育从经验化、随意化到专业化,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许多国家对设计教育"量"的急需逐渐被提高到"质"的需求所代替,对设计教育质量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教育的专业化将会成为未来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
要研究专业化的产品设计教育,首先要从理论上界定什么是"专业"。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专业化"的发展即成为时代"充满希望的信号"。在国际教育界广泛运用的,是利伯曼(M.
Lieberman)定义的"专业"概念。他提出了所谓的"专业",应当满足如下的基本条件:(1)范围明确,垄断地从事于社会不可缺少的工作;(2)运用高度的理智性技术;(3)需要长期的专业教育;(4)从事者无论个人、集体均具有广泛的自律性;(5)专业的自律性范围内,直接负有作出判断、采取行为的责任;(8)拥有应用方式具体化了的伦理纲领。可以说,这是一种结构――功能主义的界定,这个界定明示了作为"专业"的理想模型,那么要推动产品设计教育专业化进程,则应该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贯彻这种专业化的理念。
国内产品设计高校的问题在设计专业上具体体现在:教学环境、教师队伍以及学生的专业化程度都不够。
贰、专业化的教学环境
一个学校的专业教学环境可以分为软、硬两种环境。软环境就是对人员、设备、时间等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硬环境则包括狭义的建筑空间,环境,资料,教学设备等。
而一个学校的学术实力和教学质量除了依赖于硬环境以外,建立一个专业高效软环境更加重要。许多学校在硬环境得到加强的同时,软环境没有得到相应的加强,结果硬环境应该发挥的效能也大打折扣。
谈到高校的专业环境,这里可以参考物流管理的思考方法,即以一种系统的意识,统筹考虑软硬环境进行分配利用,从而促进产品设计教学效率的提高。因为"物流管理"的核心是通过保证整个流程的畅通来追求效率。那么与之相类似,教学管理体系里
"进餐"、"洗浴""来往""阅读"等因素就可以被视作是影响最终教学效果的间接因素,只有把这些因素重视起来,作为保障教学流程顺利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流程的循环。
以下具体阐述软环境的专业化内容,包括:
(一)时间管理
1
生活类时间管理:早中晚三餐时间、学生洗浴时间、学生打水时间、学生购买生活用品时间、学生交流时间的管理。
2
学习类时间管理:上课时间、资料室开放时间、老师辅导时间、本校其他职能单位(对学生/老师)办公时间的管理。
3
休闲类时间管理:体育馆开放时间、休息时间的管理、交通工具使用时间。
时间管理的关键在于协调。良好的时间管理应该体现在促进<生活类>、<学习类>、<休闲类>三大类的有机衔接。在建立一套基本的时间流程之上,采取灵活方便的时间可行方案,令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二)空间管理:DOLCN.com
1
住宿空间管理:关键不在大小,必需要合理利用,在尽量不牺牲个人私密性的同时,积极促进公共交流空间。
2
教室空间管理:塑造班级性格的物质手段
3
办公空间和教学、教室的空间布局管理(同时放入时间因素加以考虑):行政职能机关应该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通过建立可行的行政制度来减少阻碍教学流程顺利完成的不必要的因素。比如在美国的Art
center,学生选课退课是通过走廊上的选课公告牌来进行的,学生把选好的课单插在公告牌上,由学校职员每周定时收取,这样的做法极大节约了双方的时间、提高了效率。
(三)资源管理
以"为学生服务"的原则整合学校每个可共享的资源信息(如资料室,摄影棚,模型室等),然后打印出此类信息,带着服务业的热情去调动学生使用这些设施的积极性,极力促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学习资源。
叁、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一)教师队伍的现状问题:
目前设计类院校的普遍现状是:一个老师即要兼顾教书又要在外创收,结果变成全能老师。实际上这样的老师很难在每一个方面都深入研究,分身乏术的他们有可能会缺乏职业设计师的专业素养,也不具备学者的学术研究精神。全能教师看起来很威风,但其负面影响是增长了学生的自恋情节、大师情节,逐渐形成一种不健康的心态。
国内设计院校的教学环境是较为宽松的,可以自由的选择专业教材,可以根据需要来组织课堂。如果合理运用这一切对提高教学效果会有很大帮助,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在"随意"的基础上必须将现有的各门课程进行衔接,让所上课的学生真正了解每门课的开设目的。因此,为了在一定宽松条件下,必须对教师进行专业化的管理:
(二)教师的专业化管理:
1
专业教师选择的标准
选用教师的准则,是找到合适的人才。每个设计学院需要有自己明确的教学理念来指导。首先设计院校应该积极把办学理念透露给应聘教师,然后需要应聘者提交应聘材料,这包括:一份自己的档案,更加重要的是自己对该系未来发展的远景规划、怎样将自己的特长通该学院/系办学理念结合起来的报告书。在这方面,大部分院校做的不够好,有些院校像设计公司一样提出需要"具有什么技能/掌握什么软件"的人才;还有些院校则张口就要学术带头人。实际上,以这样的要求办学的方法,不是以学术为中心而是以行政为中心。这些做法虽然各有各的实际需求,但并不利于集中优秀的教师来为学校的长期发展共同奋斗。如果暂时撇开学历等因素不谈,高校招老师应该像包豪斯最初建立那样,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为共同的理念而奋斗,这个道理就如同计算机装机,即使是很普通的配件,只要相互兼容协调就会发挥惊人的效用。人才的管理也是如此。
2
用明确的教学目标来管理教师:
用明确的教学目标来管理教学,不仅学生会更加理解"为什么学"、"怎样学",教师们的团队精神也会被培养起来。在基础课教学之、基础和专业课教学之间,任课老师将在各门课前后做好衔接工作,帮助学生了解该课的教学目的。
作为产品专业教学,除了原来传统的三大构成,考虑到学生将来有可能面对的实际项目,不妨尝试将一个完整的产品设计整个过程分解开,取其每个部分,将草图、市场分析等单项独立成课,由不同老师像传接力棒一样的进行授课,在这样一套系统的教学大纲,要求教师认识到他们在教学中是一个整体,在为共同的目标努力,而不是单兵作战。
明确的专业化教学体系,亦能保证老师的每堂课的教学质量,弥补教学中"教课因人而异"的问题。
3
教师的专业敏感性:
一个好的产品设计学生的专业敏感性直接来源于他的任课教师,但是现在专业教师的对学科前沿的了解程度参差不齐,应该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
来促进教师的知识敏感度。
肆、专业化的教学活动
在专业化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解决:教学目标、主修课和辅修课教学安排、专业课程的层次、专业课程多样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一些国内的院校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要求有些过高,实际上一些院校为学生设立的任务是无法在四年之内完成的。教学目标,因校不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恰当的教学目标,不易过高也不易过低。
(二)主修课和辅修课教学安排:
一个好的课程设置既要符合专业设计人才的"专",又要适合市场的面"广"。在保障能够塑造一个良好的产品设计专业人才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学分制的优势,将涉及产品设计的主要课程作为必修课,然后鼓励同学们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给他们更多自由选择,才是当务之急。而目前国内很多新开设产品专业的学院却过于强调培养适应多元化市场需求的人才,将课程安排的五花八门,严重削减"产品"科目,结果"生产"出很多产品设计专业基础不牢的毕业生,这些学生刚刚进入市场时往往摸不着头脑,难以给自己定位。
(三)职业素养的培养:
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在成熟的行业里职业素养体现较为充分,比如:南丁戈尔建立了护士的职业规范、职业道德标准;水手也有其特定的:所以除了课程安排,还有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指导问题。但目前国内还缺少指导学生职业素养的机构,思想工作通常是由团委/党支部来做,并不能进行专业有效的职业素养指导;而学生从每个专业老师那里听到一些对专业结合市场的只言片语,有时还会被误导。因此有必要成立职业素养指导机构。
对学生在职业素养方面进行正确的引导。确立自己立人、树人的标准。
(四)专业课程的层次问题:
很多学校在课程设置时对课程的难易复杂程度仅仅作了抽象的规定,如《产品设计》按照《产品1》、《产品2》等依次顺延的传统方法展开课程,这不利于学生和老师了解该课程的具体任务以及在整个培养计划中所占的地位。可以按照实际市场需求,根据产品开发的复杂程度来安排课程,并且改换相对明确的课程名称。
(五)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一个好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培养学生有针对性的思考和总结式的学习,并且认识到自己的潜力所在。现有很多产品专业课开设的方法较为死板,既教授在每次课程之初先讲理论指示,然后展示相关图片,然而这种开课方式却违背了"设计"的根本意图:在现实中,设计师无论做任何设计,都必须先发现问题,找到问题根源,带着一种理念去解决问题。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略去了"发现问题"这一环节,与其直接将结论呈现给学生。如果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强调分析的重要性,启发学生,逐步培养起他们对设计的好奇心,教学效果就会好得多。以下是一些具体方法:
1
开设设计资料课:
在设计课之初,教师往往会让学生进行资料收集,根据特定的主题,进行收集、整理、提炼。表面的成果可能是一份详实、图文并茂的设计笔记(同时也是设计研究报告)。但是深层的成果则是启发学生从不同方面来理解设计资料。
2
开展设计讨论活动:
在设计院校创造学术大讨论的氛围。设计理念往往是在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中闪现出来的智慧光芒。教师与学生也可以在这样的交流中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心得,这有利于学校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可采用多种手段从多个侧面促进这种氛围的形成。例如,采用辩论赛的形式在全院、系范围内进行初中高三个年级的辩论赛,可以按照学生专业程度来选择特定的产品为设计主题,也可以用世界最新设计潮流来作为题目,或者由同学从平时收集的产品资料中挑选题目。这种做法具有一种指标的作用,定期举行可以在学校中形成一种长期、热烈的学术讨论氛围。
3
利用校园社团作为第二课堂
高校的各种社团是校园文化的精髓,它作为高校特定地理、氛围的一种产品,将会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学习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国内
的高校的本科生,尤其是设计类的艺术学生,刚刚离开高中那种特定的压抑氛围,来到大学,一切都有待他们重新挖掘,作为产品设计类的学校,可以组织一到两个特定社团,从学习之外将产品设计的思想渗透进学生的心灵,这种传授形式有时会比单纯在课堂内进行教学的效果好。
4
针对弱势学生群体的专业课:
color=white>www.dolcn.com
和国外相比,国内设计教育有其先天不足,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对设计了解不够,所以无论是在哪个学校,都会有一批来自不同地区的"弱势"学生群体,他们对设计不是很敏感,但迫切想要学到知识。作为校方,应该密切关注这些学生,在必要的时候给予他们额外的辅导。
伍、专业化的学生培养
(一)可持续化的本科专业教学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重视人才的可持续化发展问题。人才是有层次的,不同人才的层次在职业(能动性、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体现是不同的。大学四年,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需要有针对性,根据人才的不同特点逐步培养,不能一蹴而就。
本科教学应该强调理论与设计实践的结合、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考虑到人才培养的层次,只有任教老师明确在每个阶段,需要用不同的指导思想来教育学生,才能够在整体上把握教育的层次,在不同阶段培养学生不同技能、和素质。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积蓄能量。
专业化的本科教学应该体现在以下方面:1.基本功,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具有较为广泛的造型艺术、科学技术、人机工程、生产工艺方面的知识和扎实的设计技能,在产品设计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设计实务的能力。本科学生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实际设计能力,以快速适应市场。为了达到这种能力,除了相应的技能培训,产品设计高校还应特别强调对学生思维和行为模式的训练。3.包容性。作为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学生应该具有学术包容性,容许不同观点的存在,具有多元化的文化视野。
(二)专业化的研究生教学
目前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在于,国内高校在短短两三年内完成了为"成熟市场所需基本产品设计人才"准备工作之后,又进一步飞速发展研究生教育,瞬间,大量产品设计的研究生也在为追寻有意义的努力方向而忙碌。就目前来看,设计专业的研究生还未能将"研究生"的特色发挥出来。
当前,一个研究生的培养,需要重点培养其善于总结、运用各种设计规律的能力,研究生应该具备宏观组织决策能力,深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认识、利用企业和社会的各种资源,促进一个目标的成功。实际上,设计实务在整个产品开发中只占一小部分,需要其他阶段的工作来支持,要同时处理好多种关系,就要求一个高素质的研究生具有以上这些能力。
开展专业化的研究生教育应该落实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首先建立符合专业化的招生标准:
以前人们常叹,没有伯乐来识千里马。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由于选 拔
制度的问题,造成伯乐们无千里马可识。所以,在实际情况中除了需要导师们的慧眼识珠,还需要建立完善的专业选 拔
制度来保障师生双方"供需合理"。
当前的各种研究生选 拔
考核将精力放在各种数据的达标过程,然而导师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却比较少,除了短短个把小时的面试之外,建议增设其他有针对性的直接交流过程,让师生双方都能更加清楚的找到合适的学生(导师)。
2 专业化的研究生培养制度:<>
color=white>www.dolcn.com
除了极大的鼓励研究生发扬创新意识,还要通过制度完善,创造公平开通的环境,进一步的激发创意的产生,杜绝偷懒现象。用多样灵活的教学手段,来保证研究生教学目标的达成。
陆、小结
当年,德国大学是唯一追求质量和组成的国家,他们合并了研究功能和教学功能,建立起世界领先的大学教育体系;在英国法国,由于不同的原因,科学家是在教育体制之外工作的,英国大学没有自己的特色,则显得死气沉沉,美国有着致力于大学生学习的大学,却没有提供研究生训练的大学。美国的高等教育主要是私立的,而不像欧洲那样是由政府负担的。许多大学是由不同教派创建的,全体教员都是多面手,他们的主要工作是教学,教员不是研究专家,教学目的是培养他们的信徒,使其中的佼佼者成为教士。
与这些大学相比,虽然教学领域不尽相同,但还是有很多规律性的教学方法、原则依然可为我所用。19世纪里刚刚起步的国外大学花了一百年的时间逐步建立了完善的专业化教学制度,通过比较,同样出于初期阶段的国内产品设计教育,在发展上虽然存在若干问题,但只要因地制宜、遵照规律,找到各自独特的管理校园方法,用恰当的专业管理细则代替人为因素的干扰,就能给师生呈交一份关怀的工作总结。
参考文献
黄崴 教师教育专业化与课程改革 页345 第 6卷第 4期 2007年 7月 经 济 学 (季 刊 ) 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V ol 16, No 14July , 2007专业化产业集聚 、 空间成本与区域工业化 何雄浪 李国平 * 摘 要 本文扩展了贸易成本的范围 , 认为贸易成本不仅包括 产品运输成本 , 而且也包括要素流动成本 , 并引入前后向产业联系 , 认为中间产品使用及种类的增加所创造的成本和需求联系效应有利 于提高最终产品的生产效率 。 在此基础上文章发展了可解的中心 -外 围模型 , 并探讨了在各种条件下相应的经济学含义 , 认为在推动我 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 , 对落后地区的技术支持必不可少 , 重 视区域间产业发展的互动 , 否则 , 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难以有 效推进 。 关键词 专业化产业集聚 , 空间成本 , 区域工业化 *何雄浪 , 宜宾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系 。 李国平 , 西安交 通大学经 济与金融 学院 。 通讯作 者及地址 :何 雄浪 , 四川省宜宾市五粮液大道酒圣路 8号宜宾学院 , 644007; 电话 :(0831) 3545067; E -mail:hexionglang @sina. cn , 一 、 引 论 专业化产业集聚所反映的劳动分工 、 空间成本与区域工业化的关系一直 是经济学者 、 地理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 。 亚当 #斯密 (1776) 认为 , 不仅在 各个不同的生产活动或部门中都存在分工 , 而且在各种工作中 , 乃至同一个 工作中 , 也都存在专业化或分工 。 他认为分工有三个好处 :第一 , 劳动者熟 练程度的增进 ; 第二 , 节约时间 , 否则会损失从一个工种到另一个工种的转 移时间 ; 第三 , 机器的发明帮助工人简化了劳动 、 节省了时间 。 斯密视技术 进步源自于劳动分工的发展 。 他在第一章开篇就指出 , 劳动生产力最大的改 进 , 以及劳动在任何地方运作或应用中所体现的技能 、 熟练和判断的大部分 , 似乎都是劳动分工的结果 , 并紧接着用制针业的故事对此加以说明 。 Young (1928) 认为由专业化分工所导致的报酬递增一直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 因 此 , 报酬递增取决于劳动分工的发展 , 而劳动分工水平的高低是由个人专业 化水平 、 间接生产链条的长度以及此链条上每个环节中产品的种类数综合决 定的 。 M ar shall (1890, 1948) 直接提出了分工的 /外部性 0原理 , 并将它视 为产业集群 (产业区 ) 形成的主要原因 。 M ar shall 认为 , 分工有机体的发展 , 无论社会的和物质的 , 一方面包含它的各分离部分之间功能的子分工的增加 , 另一方面包含它们之间更紧密的联系 。 每一部分越来越少自给自足 , 它的福 利越来越依赖于其他部分 , 所以在一个高度发展的有机体内 , 任何部分的任 何混乱也将影响其他部分 。 虽然 , 传统的分工理论对分工带来的 /迂回生产 0所引致的对其他行业分工的诱导性需求促使了相关行业分工的深化和在空间 上集中有了较为清楚的论述 , 但是传统分工理论缺乏优美的数学智力均衡结 题 , 重新唤起了人们对专业化分工 、 产业集聚与区域工业化研究的兴趣 , 迎 来了新经济地理学在 20世纪 90年代发展的高潮 , 这一高潮至今仍有方兴未 艾的趋势 。 Krug man (1991) 的中 心 -外围 模型 (the core -periphery mo del, CP 模型 ) 的主要经济思想是 , 一个经济规模较大的区域 , 由于前向和后向联 系 , 会出现一种自我持续的制造 业集中现象 , 经济规模越大 , 集中越明显 , 运输成本越低 , 制造业在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越大 , 在厂商水平上的规模经济 越明显 , 越有利于集聚 。 /中心 -外围 0结构的形成取决于规模经济 、 运输成 本和区域国民收入中的制造业份额 。 Krugman (1996) 还建立了动态多区域 连续流模型 (/racetr ack econo my 0model) 来解释在空间结构均衡时动态力量 趋于形成沿地形大概等距离分布的集聚点 (城市 ) 。 他通过区域跑道模型演绎 了区域运行的几何结构 , 区域跑道模型反映了区域经济体系中各个结构部分 呈环状等距离分布 , 认为运输费用仅仅受环形周长的影响 , 制造业的同一布 局总是处于均衡分布状态 。 地平面并不是稳定不变的 , 集中的区域环形分布 会产生轻微紊乱的地平面 , 自发演化出一个或多个制造业群 。 于是 , 制造业 区域由最初均衡布局发展到两区域集中布局 , 而这两个最终集中布局的区域 特征恰好相反 。 Venables (1996) 以新经济地理理 论为基础 , 发展了跨区域 贸易的产业集群理论 。 他认为 , 假定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 , 如果中间商品 受到规模经济和运费的影响 , 则生产中间产品的厂商必然位于市场需求大的 地方 , 而这正是下游产业集中的地方 。 同样 , 针对生产最终产品的厂商来讲 , 他们必然位于上游产业集中的地方 。 因此 , 在生产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区域经 济不平等问题 。 拥有大量制造业门类的区域能为中间商品提供比较广阔的市 场 , 使这些区域趋向于地域一体化集中 , 从而使下游生产具有成本优势 , 并 强化这种优势 , 如此循环往复 。 Venables (1998) 扩展了 1996年的模型 , 在 该模型中 , 存在无穷多的垄断竞争部门和一个完全竞争部门 , 最后分工的结 果不是一半对一半的平分关系 , 一个地区比另一个地区可以拥有更多的产业 部门 , 从而地区间收入水平不再趋同 。 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厂商充分利用 产业联系的关联效应 , 从而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存在差异 , 工业化水平并不相 同 。 Abde-l Rahman (1996) 建立了一般均衡的环形封闭经 济模型 , 他认为 , 地区专业化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中间投入品的规模经济与最终产品规模经济的 联合作用 。 一个城市 (区域 ) 不可贸易的中间服务产品种类越多 , 从而该地 区生产最终可贸易产品的专业化水平越高 。 城市 (区域 ) 间的运输成本越高 , 则该地区经济的产品多样化水平越高 , 从而运输成本的提高有助于抑制该地 专业化分工 、 空间成本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入的研究 , 并且其稳定 状态的均衡结果有着丰富的经济学含义 , 但是其大多数结论建立在数字模拟 的基础上 , 一些决定着经济活动空间分配的关键的内生变量不能用显性函数 的形式加以表达 , 从而一些特定的参数值便决定了可能的均衡集 , 限制了 CP 模型在空间经济分析中的广泛应用 。 正如 Baldw in (2001) 指出 , 有两大原因 导致中心 -外围模型不可处理 。 一是多重稳定均衡的可能性 , 从而产生没有竞 争对手的稳定均衡状态分析和自我预期的实现 ; 二是模型不能简化为可解的 微分方程 , 其结果只能求助于数字模拟 。 围绕 CP 模型的可解问题 , 一些学者 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 Baldw in (1999) 认为是资本积累 , 而不是要素流动引起 的需求联系效应导致了产业的集聚 , 其模型的简洁性得出了许多可供分析的 结论 。 Ottaviano et al. (2002) 发展了利用二次效用和线性需求函数的新经 济地理模型 , 从而经过简单的代数运算便得出了可供分析的结论 。 Forslid et al. (2003) 建立了自由企业家模型 (the foo tlo ose entrepreneur m odel) , 认 为非技术熟练劳动力表现为地区内部门间流动 , 而技术熟练劳动力更多表现 为地区间流动 , 并以经济发达的区域欧盟作为例证 , 经过计算分析 , 作者得 出了完全可能的均衡集及其稳态特征 , 并探讨了外生区域差异的含义 。 朱希 伟 (2004) 引入部门间人口流动成本和地区间技术差异 , 认为新兴制造业可 以在外围地区形成 , 并缩小地区间差异 , 然而其模型忽视了现代化工业生产 的专业化分工效应 , 其分析也有待进一步深入 。 在借鉴前述研究的基础上 , 本文尝试对专业化分工 、 空间成本与区域工业化关系作进一步有益探讨 , 文 章其余部分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为对 Krug man 中心 -外围模型的简单说明 , 第 二部分为本文模型的建立及其初始状态分析 , 第三部分为技术差异 、 要素流 动与区域工业化 , 第四部分为本文的结论 。 二 、 K rug man 中心 -外围模型的说明 为了作一比较研究 , 本文有必要对 Krugm an 的中心 -外围模型作一简要说 明 。 Krug man 的新经济地理中心 -外围模型主要是围绕着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 这一主题来进行探讨的 。 而决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将处于聚集状态还是分散 状态 , 主要看促使产业地理集中的向心力和削减产业地理集中的离心力两者 中 , 谁占据主导地位 。 向心力一般包括两种力量 :一是本地市场效应 , 又称 后向联系 ; 二是价格指数效应 , 又称为前向联系 。 本地市场效应指的是生产 分布的变化会引起区域相对市场规模的同向变化 , 而区域市场规模的变化又 会导致生产活动的进一步集中 ; 价格指数效应指的是生产活动向某一区域的 集中会导致该区域相对价格指数的下降 , 而在名 义收入水平相同的情况下 , 价格指数的下降意味着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 , 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使得该 , 环累积因果关系 , 保进产业的持续集中 。 促进产业扩散的离心力主要源于市 场竞争 。 在企业集聚度很高的地区 , 往往企业间的竞争强度很大 , 这就限制 了企业的获利能力 , 这种离心力促使产业在空间上均匀分布 。 正是向心力和 离心力的 相 对强 弱 决定 了 长期 稳 定 的经 济 活 动空 间 分 布模 式 。 Krugm an (1991) 的中心 -外围模型是其他新经济地理模型发展的基础 , 该模型以 /D -S 分析框架 、 -冰山交易技术 . 、 演进 、 计算机 0为特征 , 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 :在两个具有完全相同初始条件的地区 , 在工业品生产存在规模报酬递增 、 劳 动力自由流动和工业品存在运输成本交互作用的情况下 , 制造业为何会在一 些发达地区集中而不在相对不发达的地区集中 , 这些情形又会在何时发生 。 该模型认为当运输成本极高时 , 各地区生产与消费处于自给自足状态 , 这时 不存在产业集聚 , 当 运输成本处于中间水平状态时 , 这时产业集聚度较高 , 当运输成本进一步降至极低时 , 这时产业分布则由不可移动的生产要素决定 。 其实 , 我们有必要放松 Krugm an 的假设条件 , 在现实生活当中 , 区域间的初 始条件常常并不相同 , 特别是针对发展中国家来讲 , 地区间存在发展差距是 一种常态 , 而不是一种特殊状态 , 并且要素流动常常存在成本 , 而不是完全 自由流动 , 不仅工业产品的运输存在成本 , 农产品的运输也存在成本 。 因此 , 本文在更加符合现实的假设条件下 , 演绎出了一个理论模型的发展动态 , 以 期推进 Krugman 中心 -外围模型的发展 。 三 、 一个模型的建立及其初始状态分析 假设一个国家有两个地区 :地区 1(城市 ) 和地区 2(农村 ) , 地区 1是 工业区 , 只生产工业产品 , 不生产农产品 , 地区 2是农业区 , 在初始状态下 , 只生产农产品 。 工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 H , 农民为 (1-H ) , 地区 1和地区 2均不存在失业 , 地区之间存在工资差别 , 地区内部不存在工资差别 , 地区 1工资为 W 1, 地区 2为 W 2, 不失合理性 , 假设在初始状态下 , W 1\W 2, 并 且 , 工人和农民均不存在储蓄 , 其收入等于支出 。 地区 1专业化生产最终产 品工业品 M , 在这个生产部门内部 , 有许多生产最终产品的企业 , 这些生产 企业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 , 以市场价格 P M 向消费者提供最终产品工业 品 , 由于这些生产企业完全同质 ,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它们加总为一个大的 生产企业或部门 , 最终产品的生产企业或部门采取迂回的间接生产方式 , 需 用中间产品作为自己的投入 , 中间产品的生产采取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技术 。 地区 2生产农产品 A , 农产品的生产采取规模报酬不变的直接生产技术 , 并 且 , 以单位农产品价值作为计价标准 , 即 P A S 1。 假设产品的运输是有成本 的 , 运输成本采取 交易形式 , 即运送一单位产 品 , 只有 /融化 0掉了 , 工业品 和农产品的运输均有成本 , 工业品为 S M , 农产品为 S A (S M \1, S A \1) 。 (一 ) 消费均衡 工人 、 农民的效用不考虑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 具有同样的瞬间效用函数 , 其效用函数形式如下 : U =C L M C 1-L A , (1) 其中 , C M 为工业品消费量 , C A 为农产品消费量 , L 为工业品支出份额 , 1-L 为农产品支出份额 , L 为外生变量 。 城市工人代表性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问题可 以表述为 : max U =C L M 1C 1-L A 1, s. t. P M C M 1+P A S A C A 1=W 1. (2) 根据一阶条件 , 可得出 : C M 1=L W 1/P M , C A 1=(1-L ) W 1/(P A S A ) , (3) 其中 , C M 1表示城市工人对工业品的需求函数 , C A 1表示对农产品的需求函数 。 同理 , 可求出农村中代表性农民对工业品和农产品的需求函数为 : C M 2=L W 2/(P M S M ) , C A 2=(1-L ) W 2/P A . (4) 上式中 , C M 2表示农村居民对工业品的需求函数 , C A 2表示农村居民对农 产品的需求函数 。 (二 ) 生产均衡 1. 工业厂商均衡 假设生产最终产品的企业需要有 n 种不同的中间投入品 , 并且其生产函 数采取 CES (不变替代弹性 ) 形式 : Y 1= n x (i) d i R , (5) Y 1为最终产品的产出量 , x (i) 为第 i 种中间投入品的使用量 , R 是中间投入品 之间的替代弹性 (R >1) , R 越小 , 意味着最终产品的生产对中间投入品的依赖 程度越高 , 也就是最终产品的生产技术对中间投入品的多样性需求越高 。 我 们在 D -S 分析框架 (此分析方法由 Dix it 与 Stig litz 于 1977年提出 , 简称 D -S 分析框架 ) 下进行讨论 , 假定中间投入品的生产只使用一种生产要素 , 即劳 动 , 或者也可以这么认为 , 资本总是可以折合为一定的劳动当量 。 企业的生 产函数相同 , 其代表性企业的生产函数为 : l(i) =A +B x (i) , (6) A , 入 , x (i) 表示产出量 。 企业的利润函数为 : P (i) =p (i) x (i) -wl(i) . (7) 上式中 , p (i) 表示第 i 种中间投入品的价格 ; w 表示工人工资 。 在最终产品的生产中 , 要求中间投入品成本最小 , 即 : m in C =Q n 0p (i) x (i) d i, s. t. Q n 0 x (i) d i =Y 1. (8) 根据一阶条件 , 可得出 :x (i) =Y 1p (i) R n 0p (i) 1-R d i . (9) x (i) 表示最终产品生产企业对第 i 种中间投入品的需求函数 , 据此可求出 p (i) 为 : p (i) =Y 1Ax (i) , A =n 0p (i) 1-R d i R . (10) 在式 (10) 约束下 , 中间产品生产厂商必然追求利润最大化 , 即 : max P (i) =p (i) x (i) -w l(i) , s. t. p (i) =(Y 1/(Ax (i) ) ) 1/R . (11) 假设中间产品的种类 无限多 , 从而 p (i) 的变化对 A 的影响可以忽略不 计 , 因此 , A 为常数 。 根据一阶条件 , 可得出 : x (i) =(Y 1/A ) (w B R /(R -1) ) -R . (12) 易能证明 Y 1=A, 因此有 : p (i) =w B R /(R -1) =(1+1/(R -1) ) B w . (13) 由此可见 , 价格与 i 无关 , 各种中间投入品的市场价格都相等 , 产品的边 际成本为 B w , 而由利润最大化行为决定的中间产品生产企业最优定价可以看 作是边际成本的一个加成定价 。 假设中间产品的生产不存在进入和退出壁垒 , 因此在市场均衡时 , 每个 中间产品生产厂商的利润为 0, 即式 (7) 为 0, 易得 : x (i) =(R -1) A /B . (14) 上式中 , x (i) >0, 要求 R >1, 从而 R >1是 我们模型分析的必然要求 。 代入式 (6) , 得出每个中间产品厂商使用的劳动量为 :l(i) =A R . (15) 中间产品企业劳动的平均产出为 : AP L =x (i) /l(i) =(R -1) /(R B ) . (16) 边际产出为 : MP L =1/B . (17) 可见 , 边际产出与平均产出的比率为 R /(R -1) , 边际产出高于平均产出 , R 越小 , 其比率越大 , 中间产品生产企业的规模收益递增的程度就越大 , 因 此 , R 反映了企业规模收益递增的程度 。 根据 D -S 分析框架下的垄断竞争理论 , 每个企业在生产某一产品的生产 过程中具有规模经济而不具有范围经济 , 也就是说每个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 , 产品种类数等于厂商数量 , 因此中间产品生产厂商数量 , 或者最优的中间产 品种类数为 : n =L 1/l(i) =L H /(A R ) . (18) 结合式 (5) 、 (14) 与 (18) , 得出部门最终产出为 : Y 1=((R -1) A /B ) (n) R /(R -1) =((R -1) A /B ) (L H /A R ) R /(R -1) . (19) 劳动产出弹性 1 Y 1L =>1, 因此中间产品劳动雇佣量上升 1%, 最 终产品将上升 %, 最终产品生产显示出规模报酬递增的特征 , 并且 R 越 小 , 最终产品生产规模报酬递增的程度就越大 。 另外 , 随着中间产品劳动雇 佣量的上升 , 中间投入品的最优种类数也相应上升 , 易判断 , 这时最终产品 生产的劳动边际产出和平均产出均得到提高 , 因此 , 随着中间产品生产专业 化分工程度的提高 , 最终产品的生产效率也相应得到提高 。 从市场的角度讲 , 如果最终产品生产部门面临较大的需求市场 , 其市场效应必然提高中间投入 品生产的劳动分工程度或专业化生产水平 。 从而 ,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 最终 产品生产对中间投入品多样性的需求决定了中间产品生产的分工程度 , 并且 中间产品生产的分工程度反过来又会影响最终产品生产部门的规模报酬递增 程度 。 2. 农业厂商均衡 假设农产品的生产采取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技术 , 其劳动的平均产出等 于边际产出 , 农产品生产厂商面临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 , 因此其生产函数可 设为 : Y 2=cl =c(1-H ) L. (20) 农业劳动者的工资为 W 2=MR #MP L =P A #c =c. (21) (三 ) 市场均衡 由于面临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 , 最终产品工业品生产企业收益等于其成 本支出 : L W 1H L +L W 2(1-H ) L =H L W 1. (22) 农产品企业收益也等于其成本支出 : (1-L ) W 1H L +(1-L ) W 2(1-H ) L =(1-H ) LW 2. (23) 1, ) (, , , 。 根据式 (22) 或 (23) , 可推出 1: W 1= W 2=c. (24) 令 k =, 我们称之为偏离系数 , 该系数反映了消费者偏好结构 与资源禀赋 (此处指劳动力 ) 结构的偏离程度 , 当 k =1时 , 我们称禀赋结构 与偏好结构一致 , 否则 , 便不一致 。 当 W 1>W 2时 , 必有 k >1, 这时 L >H ; 当 W 1=W 2时 , 必有 k =1, 这时 L =H , 即工业品支出份额与工人所占总劳动 力的份额一致 。 结合式 (3) 、 (4) , 可得出最终产品工业品市场出清条件 : L W 1P M #H L +L W 2P M S M S M (1-H ) L =Y 1. (25) 将式 (19) 、 (21) 、 (24) 代入 (25) , 有 : P M =(1-L ) Y 1=1/(1-R ) R /(R -1) (1-L ) (R -1) A . (26) 由于农产品平衡方程必须满足我们的假设条件 :P A S 1, 因此 , 农产品平 衡方程可不予给出 。 (四 ) 福利分析 由于最终产品及中间产品的生产厂商的均衡利润均为 0, 因此社会福利的 总和等于消费者的福利总和 , 对消费者的福利分析即代表了对社会的福利分 析 。 我们定义地区 1和地区 2的实际工资分别为 : X 11=(P M ) -L (P A S A ) -(1-L ) W 1 第 4期 何雄浪 、 李国平 :专业化产业集聚 1029 =c S L -1A (1-H ) /(1-L ) /L 1/(1-R ) R /(R -1) (1-L ) (R -1) A -L , (27) X 12=(P M S M ) -L (P A ) -(1-L ) W 2=c S -L M 1/(1-R ) R /(R -1) (1-L ) (R -1) A -L . (28) X 11/X 12=k S L M /S 1-L A , 可见 , 随着偏离系数 k 的增加 , 工业品运输成本的提 高 , 或者农产品运输成本的下降 , 工人的相对效用水平得到 提高 , 特别地 , 当两地名义工资相等 、 S A =S M =S 时 , X 11/X 12=S 2L -1, 因此 , 在 这种情况下 , 如果工人的效用高于农民的效用 , 则必须有 L >015。 进一步分析 , d X 11/d L >0, d X 12/d L >0, 因此 , 随着总劳动 (力 ) 2投入量的增加 , 工人 、 农民的效用 均得到提高 ; d X 11d R =X 11L (ln A R /H -ln L ) (R -1) , d X 12d R =X 12L (ln A R /H -ln L ) (R -1) , 当 L >时 , 11d R <0, 12d="">0,> <0, 因此="" ,="" 在劳动投入不成为限制因素="" 、="" a="" 与="" h="" 不变的情况下="" ,="" 规模经济报酬递增程度与消费者的效用成正相关变化="" ,="" 反之="" ,="" 则反是="">0,> 2, 。 (五 ) 要素流动对城乡居民福利以及空间均衡状态的影响分析 令 $X=X 11-X 12, 根据式 (27) 、 (28) , 我们有 : 11d H =X 11+(1-H ) , (29) d X 12d H =X 12+(1-H ) , (30) d H =(P M ) -L c S -L M L (S A H (L -1) (H -R ) +S L A S L M (H -1) (-1+H L +R -LR ) ) S A H 2(H -1) (R -1) (L -1) . (31) 当 R <1-l 时="" ,="" 有="" 11d="">1-l> >0, 因此 ,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 要确 保城市消费者的福利不致受到损害 , 则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必须达到一定 的水平 。 否则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必然受到城市消费者的反对 。 12d H 恒大 于 0, 因此 , 只要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 , 剩余农民的效用必然提高 , 减少农民 似乎是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 在初始状态下 , 如果地区间的实际工资水平相 等 , 即 $X=0或 H =S L A L M S A -S A L +S A S M , 这时必 然有 12d H >11d H , 因此 , 在这 1030 经 济 学 (季 刊 ) 第 6卷 种状态下 , 随着劳动力的转移 , 愈来愈相对有利于剩余农民 , 从而有可能出 现劳动力的逆转移 。 进一步的深入分析 , 我们可以发现 , 当 $X=0时 , 其实 这是一种稳定均衡状态 , 因为这时有 d H =(P M ) -L c L S L -1 A H (L -1) <0, 因此="" ,="" 对于="" 均衡中任何少量的偏差="" ,="" 效用差异的驱动力又使消费者的分布回到原来的状="" 态="" 。="" 当然="" ,="" 在现实当="" 中更多="" 的是="" 城乡之="" 间的经="" 济发展="" 的巨大="" 不平衡="" ,="">0,> X 11m X 12, 这时有 d X 11d H >d X 12d H , 在这种状态下 , 必然出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 移 , 直至农村劳动力的全部消失 , 从而中心地区不断扩大 , 这时又有新的地 区沦为城市的外围地区 , 当然 , 这一切以在转移的过程当中 , 效用函数 、 生 产函数不变为前提 。 下面我们引入劳动力转移成本进一步分析劳动力生产要 素流动与产业集聚 、 区域工业化的关系 。 四 、 要素流动 、 技术差异与区域工业化 为了集中考察劳动力流动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 我们假设 S L M =S (1-L ) A , 即消 除了产品运输成本对相对实际工资水平的影响 , 从而 , 地区间的名义工资率 之比等于实际工资率之比 , 名义工资率高的地区意味着实际工资率也高 。 当 农民转移到城市以后 , 由于技术溢出的地理邻近性 , 特别是隐性知识面对面 交流的异常重要性 , 假设农民转移到城市经过一段时间的自觉学习后 , 掌握 了与城市工人同样的现代工业生产的技术能力 , 当然 , 这一段时间我们可以 认为非常短 , 以至于不会影响对本文问题的分析 。 另外 , 考虑到劳动力流动 障碍 , 一部分农民也可以就地转移 , 成为农村工人 , 促进农村工业化 。 假设 在中间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 城乡之间存在技术水平差距 , 农村工业中间产品 生产函数可设为 : l(i) =t(A +B x (i) ) (t >1). (32) 3劳动力的损失我们不能理解为劳动力本身身体的消失 , 而指 的是 S e 单位劳动 力所做出 的贡献仅 相当 于 1。 最终产品生产函数不变 , 厂商仍面临着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 。 一部分农 民放弃农业从事工业 , 必须确保这部分农民从事工业获得的名义工资率不低 于从事农业获得的名义工资率 , 用 e 表示农业劳动力转移份额 , 则 e 必须满足 L \H +(1-H ) e, 从而 e I 0, 1-。 农民从农村流向城市的迁移成本系数也 采取萨缪尔森的 /冰山 0形式 。 为了保证到达城市的有效劳动 力为 1单位 , 则必须迁移 S e 单位劳动力 , 其中 (S e -1) 单位劳动力在迁移过程中损失掉了 。 3 第 4期 何雄浪 、 李国平 :专业化产业集聚 1031 因此 , S e >1, 但必须不高于 k =H /(1-H ) , 否则 , 迁移过程中损失得太多会 导致工人工资低于农民工资 , 从而 S e I (1, k ]。 现在 , 我们分以下两种情况进 行讨论 。 (一 ) 农民异地转移 , 城市产业集聚不断加强发展模式 根据前面的推导 , 易得工业部门最终产出为 : Y 1=((R -1) A /B ) ((L H S e +L (1-H ) e) /(A R S e ) ) R /(R -1) . (33) 农业部门生产函数与面临的市场条件不变 , 其最终产出为 : Y 2=c(1-H ) (1-e) L. (34) 因此 , W 2仍为 c 。 最终产品工业品企业收益等于其成本支出 : L W 1H +S e L +L W 2(1-H ) (1-e) L =H +S e L W 1. (35) 据此可推出 : W 1= W 2L /(1-L ) (H +(1-H ) e/S e ) /((1-H ) (1-e) ) = (H +(1-H ) e/S e ) /((1-H ) (1-e) ) . (36) 令 k 2= (H +(1-H ) e/S e ) /((1-H ) (1-e) ) , 能够证明 k 2>1(见附录 1) , 则 W 1>W 2, 城乡之间的工资水平差距将诱致农民迁移到城市去 。 最终产品工业品市场出清条件为 : 1 P M H + e L +2 P M S M S M (1-H ) (1-e) L =Y 1. (37) 根据式 (33) 、 (36) 、 (37) , 得出 : P M = (1-L ) Y 1 = (1-L ) (R -1) A L 1/(R -1) ((H +(1-H ) e/S e ) /A R ) . (38) 地区 1和地区 2的实际工资分别为 : X 21=k 2S L -1A c (1-L ) (R -1) A L (H +(1-H ) e/S e ) /(A R ) ) -L , 1032 经 济 学 (季 刊 ) 第 6卷 X 2 2=S -L M c (1-L ) (R -1) A L 1/(R -1) ((H +(1-H ) e/S e ) /(A R ) ) -L . (40) 农业劳动力转移后 , 工人效用与初始状态下的效用之比为 : X 21/X 11=(k 2/k 1) (1-e) -L ((S e H +(1-H ) e) /(S e H ) ) RL /(R -1) . (41) 上式中 , k 1代表初始状态下的偏离系数 , 当 k 1=1时 , X 21/X 11>1, 即农 业劳动力转移后工人的效用大于转移前的水平 ; 更为一般的情况是 k 1X 1, 即 k 1>1, 令 f (S e ) =X 21/X 11, 则有 : f c (S e ) =f (S e ) ((H -1) e(RL -R +1) ) /((S e H +(1-H ) e) S e (R -1) ) . (42) 现在我们分别讨论 S e 、 e 对 X 21/X 11的影响 。 1. 劳动力转移前后工人相对效用水平的比较 (1) 劳动力转移成本 S e 对 X 21/X 11的影响 4在不影响 对文章主 要结论分 析的情况 下 , 我们略 去了对不 等式取等 号情况的 讨论 , 文章 中其他部 分 类似 。 当 R f (1) =(1-e) 1-L ((H +(1-H ) e) /H ) (RL -R +1) /(R -1) , (43) f =(1-e) 1-L . (44) 为了更形象地分 析问题 , 得到精确 图示 , 我们配 合数字 模拟分 析 , 令 H =0. 5, L =0. 8, e =0. 4, 我们算出 R 1=5, R 2=2. 2, R 3=1. 48(R 2、 R 3的含义见附 录 2) 。 当 R =4, 结果如图 1所示 (R =1. 1, 纵坐标表示 X 21/X 11, 横 坐标表示 S e , 下同 ) 。 根据图 1, 我们发现 , 在劳动力转移成本变化的一定幅 度内 , 虽然 , 劳动力转移后与转移前相比不断降低工人的相对福利水平 , 但 在足够规模经济强度的保证下 , 工人获得的绝对 效用水平仍比转移前为高 ; 当 R >max [R 1, R 2, R 3]时 , 即 R >5时 , 便有 f (1) <1, f="" (4)="">1,><1, 结果如图="" 2所="" 示="" (r="8)" 。="" 根据图="" 2,="" 我们能够得出="" ,="" 由于="" r="" 足够大="" ,="" 意味着中间产品生产规="" 模经济程度较小="" ,="" 从而最终产品生产效率与劳动力投入量相关性较弱="" ,="" 因此="" ,="" 随着劳动力转移成本的提高="" ,="" 有效劳动供给量趋于减少="" ,="" 工人的相对福利水="" 平逐渐得到提高="" ,="" 但仍低于转移前的水平="" ;="" 当="" r="" 处于中间水平时="" ,="">1,> 在两个区间 [1. 48, 2. 2]、 (2. 2, 5]进行讨 论 。 当 R =118时 , 便有 f (1) >1, f (4) <1, 结果如图="" 3所示="" 。="" 因此="" ,="" 当="" r="" 处于中下水平时="" ,="" 随着劳动力转移成="" 本的提高="" ,="" 工人的相对效用水平在不断下降="" ,="" 最终工人获得的绝对效用水平="" 低于转移前的水平="" 。="" 当="" r="3时" ,="" f="" (1)="">1,><1, f="" (4)="">1,><1, 结果如图="" 4所示="" 。="" 由此="" 可以看出="" ,="" 当="" r="" 由中下水平转向中上水平时="" ,="" 在整个劳动力转移成本的变化="" 范围内="" ,="" 工人获得的绝对效用水平均低于转移前的水平="" ,="" 并且="" ,="" 转移成本越="" 大="" ,="">1,> 。 图 1 相对效用与劳动力转移成本 : 负相关关系 图 2 相对效用与劳动力转移成本 : 正相关关系 图 3 相对效用与劳动力转移成本 : 负相关关系 图 4 相对效用与劳动力转移成本 :负相关关系 (2) 劳动力转移份额 e 对 X 21/X 11的影响 令 W (e) =X 21/X 11, 则 : W c (e) =W (e) (R -1) (S e H +(1-H ) e) +1-e . (45) 当 R <(1-h +t="" h="" )="" (l="">(1-h> , 即 R 足够 小时 , 我们便 有 W c (e) >0, W (e) >W (0) =1, 这时由于中间投入品生产的规模经济足够强 , 最终产品生产 效率很高 , 从而随着劳动力转移份额的增加 , 与转移前相比 , 工人获得的相 对福利水平在 逐渐递 增 , 绝 对效用 水平越 来越高 于转 移前的 水平 ; 当 R >(1-H +t H ) (L -1) , 即 R 足够大时 , 便有 W c (e) <0, w="" (e)="">0,> 业品给城市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水平增加不及农产品减少带来的效用损失 , 从 而造成城市消费者效用水平的相对下降 , 绝对效用水平越来越低于转移前的 水平 。 2. 劳动力转移前后农民相对效用水平的比较 X 22/X 12=(1-e) -L ((H S e +(1-H ) ) /(H S e ) ) RL /(R -1) . (46) X 22/X 12>1, 因此 , 转移后与转移前相比 , 农民的效用水平得到提高 , 劳 动力转移得越多 , 剩余农民的效用水平越高 。 虽然劳动力转移成本的提高会 带来农民相对效用水平的下降 , 但无论劳动力转移成本多高 , 只要有一部分 农民能转移出去 , 剩余农民的效用水平就会比转移前高 。 总体来讲 , 劳动力转移是一种帕累托改进 , 除非工业品生产效率特别低 , 它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工人和农民的相对福利水平 5, 转移成本在一定范围内变 动并不构成劳动力转移的必然障碍 , 除非这种转移成本非常高 , 导致农村劳 动力转移现象实际上并不存在 。 因此 , 产业集聚 、 城市化虽然有其不可避免 的副作用 , 但它更多的是带来整个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 虽然工人的效用提 高得更快 , 这也在现实中得到了大量事例的佐证 。 例如 , 据测算 , 农民工对 我国 GDP 的贡献在 3万亿元人民币以上 , 全国总工会仅在广东的调查就显 示 , 农民工对广东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高达 25%。 因此 , 没有农民工的大量流 入 , 便没有目前东部地区大规模的产业集聚 , 当地居民收入的提高也就无从 谈起 。 农民工的转移在促进了发达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 , 也较为显著地 改善了自身 (包括剩余农民 ) 的收入水平 。 仅以劳务输出大省四川农村居民 来看 , 从 2000年到 2005年 5年间 ,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 899元 , 年平均增 长 8%。 2005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 34. 1%, 四川农 民工的劳务收入目前已大大超过了四川省全年地方性财政收入 。 总之 , 我国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 , 不但有利于拓宽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空间 , 而且也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 从而从总体上改善了我国社会的福利水平 。 (二 ) 农民就地转移 , 农村工业化模式 最终产出为 : Y 1=((R -1) A /B ) (L H /(A R ) ) R /(R -1) , (47) Y c 2=((R -1) A /B ) (L (1-H ) e/(t AR ) ) R /(R -1) , (48) Y 2=c(1-H ) (1-e). (49) Y 1、 Y 2的含义同前 , Y c 2代表农村最终产品工业品产出量 。 由于地区 2生 5虽然在现实 中 , 劳动力转移会导致部分当地居民的福 利受损 , 例如 , 农民工对城市就业者的冲 击 , 但本 文在一系列假设条件的基础上 , , 。 产最终产品工业品的厂商面临着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 , 因此它是市场价格的 接受者 , 从而 , 它在 P =P M S M 的市场条件下进行生产 , 由于 P M S M >P M , 它 的产品只能在本地市场销售 , 并且 , 由于地区内部无工资差别 , 意味着农村 工人的工资 (W c 2) 与农民的工资 (W 2=c) 相等 , 从而有如下平衡方程 : L W 1H L +L W 2(1-H ) (1-e) L +L W 2(1-H ) eL =W 1H L +W 2(1-H ) eL , (50) (Y 1-C M 1H L ) /S M +Y c 2=C M 2(1-H ) (1-e) L +C c M 2(1-H ) eL . (51) C c M 2表示农村代表性工人对工业品的最优消费量 , 将 C M 1、 C M 2、 C c M 2代入 式 (51) 有 : 11M M +Y c 2=2 P M S M (1-H ) (1-e) L +2 P M S M (1-H ) eL. (52) 根据式 (50) 有 : W 1=H /(1-H ) W 2=H /(1-H ) c. (53) 令 k 3=, 易证明 k 3>1当 e = 1-H 时 , k 3=1。 根据式 (47) 、 (48) 、 (52) 、 (53) 有 : P M = (1-L ) (Y 1+S M Y 2) = 1/(1-R ) R /(R -1) (1-L ) (R -1) A (H +S M ((e-e H ) /t) ) . (54) 地区 1和地区 2的实际工资分别为 : X 31=ck 3S L -1A 1/(1-R ) R /(R -1) (1-L ) (R -1) A (H +S M ((e-e H ) /t) ) -L , (55) X 32=c S -L M 1/(1-R ) R /(R -1) (1-L ) (R -1) A (H +S M ((e -e H ) /t) ) -L . (56) 1. 城市工人效用的比较分析 (1) 农村工业化城市工人的效用与初始状态的比较分析 X 31/X 11=((L -e) /L ) (1-e) -L (1+S M ((e-e H ) /(t H ) ) R /(R -1) ) L . (57) 易知 , d (X 31/X 11) d t <0, 因此农村工业生产越落后="" ,="" 与初始状态相比="" ,="">0,> 工人所遭受的福利损失越大 。 这是因为 , 农村劳动力被用于低效的乡村工业 生产 , 一方面 , 城市仍是农村工业品的主要供给者 , 另一方面 , 农业劳动力 , 市消费者的福利水平 。 另外 , 我们也可发现 , 在劳动力转移量一定的情况下 , 工业产品运输成本越高 , 越有利于城市消费者 。 这是因为 , 随着产业产品运 输成本的提高 , 降低了农村消费者的消费能力 , 从而城市消费者有机会消费 更多的工业产品 , 自身效用随之提高 。 d (X 31/X 11) d e = X 31 1 RL S M (1-H ) R /(R -1) e 1/(R -1) (R -1) ((t H ) +S M (e-e H ) ) + (e -L ) (1-e) . (58) 如果 R 足够小 , 3 1 1 1 d e >0, 则有 X 3 1/X 1 1>1(当 e =0时 , X 3 1/X 1 1=1) 。 因此 , 如果中间投入品生产的分工或专业化程度较高 , 农业劳动力转移有利 于提高城市工人相对福利水平 , 并且越来越高于转移前的水平 。 (2) 两种不同转移模式下城市工人效用的比较分析 X 31 X 1 = (L -e) S RL /(R -1) e (H R /(R -1) +S M ((e-e H ) /t) R /(R -1) ) L L H S e (1-e) (H S e +e -e H ) . (59) t 对相对效用的影响与前面的分析类似 。 下面我们分析劳动力转移成本对 相对效用的影响 。 d (X 31/X 21) d S e = X 31 X 21e e + e e . (60) 当 R 足够小时 , d (X 31/X 21) d S e >0, 因此 , 随着劳动力转移成本的提高 , 农业 劳动者在本地转移与异地转移比较起来 , 给城市工人带来的相对福利水平在 逐渐提高 。 这是因为 , 一方面 , 随着劳动力转移成本的提高 , 相对降低了城 市劳动力的有效供给量 , 从而影响最终工业产品的产量 , 而就地转移不会降 低工业劳动力的有效供给量 ; 另一方面 , 由于最终产品工业品生产规模报酬 递增的程度较大 , 随着劳动者在本地从事工业生产 , 农村工业品的自给能力 得到增强 , 从而城市向农村出口更少的工业品 , 城市消费者有机会消费更多 的工业品 。 因此 , 如果有一种恰当的机制能阻止城乡劳动力转移 , 并且 , 这 部分劳动力掌握了适宜的生产技术 , 彼此之间能进行较好的专业化分工与合 作 , 农业工业化也并不是没有可能 , 这不但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福利水平 , 而 且也有利于其成熟产业向落后地区的顺利转移 , 实现产业的创新与升级 。 2. 农村居民不同状态下效用的比较分析 X 32 2 = (H R /(R -1) +S M ((e -e H ) /t) R /(R -1) ) L H (/e , (61) 第 4期 何雄浪 、 李国平 :专业化产业集聚 1037 X 32 X 12 = 1+S M ((e -e H ) /(t H ) ) R /(R -1) 1-e L , (62) 2 2 X 2= (1+(e -e H ) /(S e H ) ) R /(R -1) 1-e L . (63) 由式 (61) 知 , 随着劳动力转移成本的提高 , 农村工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 以及工业品运输成本的提高 , 农业劳动者倾向就地转移 。 另外 , 有 X 32/X 12>1, 同时有 X 22/X 12>1, 因此 , 只要减少农民的数量 , 不管是通过异地转移或农村 工业化的模式 , 都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效用水平 , 对存在大量农业剩余劳动 力的发展中国家来说 , 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 五 、 结 论 通过上述分析 ,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理论与实践启示 。 第一 , 标准新经济地理学主要关注区域间相互作 用空间成本的一方面 , 即产品运输成本 , 而对空间成本的另一方面 , 即要素流动成本重视不够 , 所 得出的结论虽然能说明发达地区之间的产业集聚现象 , 但与发展中国家的实 践存在较大差距 。 新经济地理学关注的焦点主要是规模经济与运输成本的相 互作用 , 认为当运输成本较低时 , 区域产业活动趋于集聚 。 集聚主要源于本 地市场效应与价格指数效应 , 正因为存在这两种前后联系效应 , 一旦形成产 业的空间集聚 , 则这种集聚将持续存在下去 , 从而在发达地区之间 , 将形成 专业化分工现象 , 如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制造业专业化分工现象 , 而与落后 地区相比 , 将最终形成中 心 -外围结构 。 因此 , 按照新经 济地理学 的理论诠 释 , 降低贸易成本有利于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 , 有利于产业集聚 , 有利于各 地区形成专业化分工现象 , 然而这种做法常常受到落后地区政府的反对 , 因 为区域一体化过程常常意味着产业间贸易的过程 , 从而落后地区被锁定于传 统产业 , 有沦为外围地区的危险 。 实际上 , 落后地区也正是这么做的 。 例如 , 全球化浪潮来势凶猛 , 但实际上遭到不少发展中国家的抵制 。 在我国内部也 同样如此 , 在改革开放的近三十年中 , 重要的改革内容之一就是破除阻碍生 产要素自由流动的樊篱 , 反对地 方保护主义 , 促进统一市场 的形成 。 然而 , 行政垄断 、 强制交易以及市场封锁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仍未根本消除 , 一些 地方政府从本地区利益最大化目标出发 , 对经济一体化抱有抵制心态 。 这种 结论也得到了一些学者的认同 。 Poncet (2002) 认为如果将中国省际贸易壁 垒折算成隐含的关税率来看 , 1987年和 1997年的关税分别达到 35%和 46%, 这一水平已达到当前欧盟内部各国之间的水平 。 赵伟 (2001) 认为 1978年以 后中国政府强调对外开放 , 导致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迅速确立 , 而对内 遍 。 因此 , 为了促进本地经济发展 , 我国地方政府制定的各种各样的地方法 规与土政策或多或少阻止了落后地区的人才或其他生产要素流失 , 虽然这不 利于生产要素总体的优化配置 , 然而 , 从某种程度上讲 , 它阻止了区域差异 的进一步扩大 , 提高了社会的稳定程度 。 第二 , 产业集聚与工业化是紧密关联的 , 犹如孪生兄弟的关系 , 工业化 带来了产业集聚 , 产业集聚促进了工业化 。 落后地区赶超先进地区的工业化 、 经济活动的地理集中并不是一个平滑的过程 , 常常地 , 落后地区和先进地区 并存 , 人为通过行政手段拉平落后地区和先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实际上既 无必要也不可行 , 要想使落后地区加入 /富人俱乐部 0, 我们除了通过产业政 策加快先进地区适宜技术产业的转移和实行正确的贸易政策外 , 落后地区自 身的努力也非常重要 。 因为地区落后虽然意味着后发劣势 , 但也有可能意味 着后发优势 。 实际上 , 产业在一个地区的大量集中会导致不可移动要素价格 的上涨 , 落后地区虽然没有产业集中 , 但是 , 其技术锁定的风险也较小 , 新 技术采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 只要落后地区善于利用其低要素价格 , 随着对 新技术采用经验的积累 , 落后地区赶超先进地区并非没有可能 。 例如 , 20世 纪六七十年代 , 美国匹兹堡等许多钢铁工业中心的综合炼钢厂使用传统的鼓 风炉和开放炉膛的生产技术 , 而当技术革新开始发生时 , 如电冶炼技术的出 现 , 许多综合炼钢厂被小冶炼厂所取代 , 并且 , 大多采用新技术生产的小冶 炼厂位于新 的 区 位 , 从 而 , 传 统 的 钢 铁 工业 中 心 逐 渐 走向 衰 弱 (Amiti, 2001) 。 第三 , 从我国实践来讲 , 为了实现落后地区的工业化 , 防止区域差异的 进一步扩大 , 政府应该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技术支持 , 降低知识分享成本 , 促 进区域间的知识流动 , 例如 , 在落后地区建立职业技术学院或适宜技术 、 产 业关联性强的开发区何尝不是有益的尝试 。 因此 , 落后地区的工业化不仅仅 是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变过程 , 而且也是一个劳动分工不断深化 、 技术 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 只有落后地区顺利地实现了工业化 , 区域间的技术水 平差距得到降低 , 才能更好地有利于区域一体化进程 , 这也有利于发达地区 的产业顺利转移与升级 。 最后 , 对本文的模型做一下评价 。 虽然 , 本文模型能较好地说明专业化 分工 、 空间成本与区域工业化的关系 , 但是 , 由于其较强的假设 , 使其不可 避免地带有一些技术性缺陷 , 例如 , 产品市场总能出清 , 地区内部不存在失 业 、 不存在工资差别 , 劳动者仅仅对效用大小做出反应 , 其迁移决策没有包 含预期因素 , 也没有考虑一个地 域所特有的文化 、 风俗习惯 等因素 , 另外 , 本模型是两区位模型 , 而不是多区位模型 。 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的研究似乎 指明了方向 。 附 录 1. (1-L ) H +e ((1-H ) (1-e) ) >L /(1-L ) (H +(1-H ) e) /((1-H ) (1-e) ) \(1L ) H +(1-H ) (1-H ) 1-=1, 因此 , k 2>1。 2. 令 5(e ) =f (1) , 则 5c (e ) =5(e ) 1+e(H -1) L -H L -R +LR (1-e) (R -1) (H +(1-H ) e) , 当 R , 当 R [1] Ab de-l Rahm an, H. , /W hen do Cities Specialize in Production? 0Reg ional Sc ienc e and Ur ban Eco -nomics , 1996, 26(1) , 1) 22. [2] Am iti, M. /Region al Specialization and T echnological Leapfrogging 0, Jour na l of Reg ional S ci -ence , 2001, 41(1) , 149) 172. [3] 安虎森 , 《 空间经济学原理 》 ,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 2005年 。 [4] Baldw in, R. , /Agglomeration and Endogen ou s Capital 0, Eur op ean Ec onomic R ev ie w , 1999, 43(2) , 253) 280. [5] Baldw in, R. , /Core -Periphery M odel w ith Forw ard -lookin g Expectations 0, Reg ional S cience and Ur ban Ec onomic s, 2001, 31(1) , 21) 49. [6] Dixit, A. , and J. Stiglitz, /M 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 odu ct Diversity 0, A mer ic an E conomic Re v iew , 1977, 67(3) , 297) 308. [7] Fors lid, R. , and G. Ottaviano, /An Analytically Solvable Core -Peripher y M odel 0, J ournal of E-conomic G eogr ap hy , 2003, 3(3), 229) 240. [8] Kru gman , P. , /Increasing Returns an d Econ om ic Geograph y 0, Journal of Politic al Economy , 1991, 99(3) , 483) 499. [9]Kru gman , P. , T he Se lf-Org anizing E conomy. Camb ridge M A:Blackw ell, 1996. [10]M ars hall, A. , (1890) , P rincip les of Economics , 8th Edition. New York:M acmillan, 1948. [11]Ottaviano, G. , T. T ab uchi, and J.-F. T hiss e, /Agglomeration an d T rade Revisited 0, I nte rnation - al E conomic Rev iew , 2002, 43(2) , 409) 435. [12]Poncet, S. , /中国市场正在走向 -非一体化 . ? ) ) ) 中国国内和国际市场一体化 程度的比较分析 0, 《 世界经济文汇 》 , 2002年第 1期 , 第 3) 17页 。 [13]S amu els on, P. , /Th e Transfer Problem and T ran sport Cos ts II:Analysis of E ffects of T rade Im -, J ) [14]V enables, A. , /Equilibriu m Locations of Vertically Linked Indus tries 0, I nte rnational E con omic Rev iew , 1996, 37(2) , 341) 359. [15]V enables, A. , /Agglom eration, C om parative Advantage, and Internation al Sp ecialization:A M ult-i in dustry M odel 0, W or king Paper, London School of E conomics , 1998. [16]亚当 #斯密 (1776) , 《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 , 杨敬年译 , 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 1999年 。 [17]Young, A.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Progress 0, Economic J ou rnal, 1928, 38(152) , 527) 542. [18]赵伟 , /区域开放 :中国的独特模式及其未来发展趋向 0, 《 浙江学刊 》 , 2001年第 1期 , 第 76) 80页 。 [19]朱希伟 , /偏好 、 技术与工业化 0, 《 经济研究 》 , 2004年 11期 , 第 96) 106页 。 Specialized Agglomeration, Spatial Costs and Regional Industrialization X IONGLAN G H E (Yibin College) G U OPING L I (X i . an J iaotong University ) Abstract T his paper ex pands the scope of the concept o f t rade co sts to include no t only pr oduct tr anspor tatio n costs, but also factor mo bility costs. By intr oducing indust rial fo rw ard and backw ard linkag es, we set o ur pr emise o n the idea that the number o f inter mediate g oo ds cr eates co st and demand linkages betw een firms, resulting in a hig her pr oductiv ity o f fina-l go ods pro ductio n. We then dev elo p a solvable core -peripher y model and ex plore the eco no mic co nnot ations under v ario us conditio ns o f the model. Our r esults sho w that pro viding techno -log ical suppo rts for the backw ard r egio ns is essential and harmo nized industr ial dev elo pment among r egio ns should also be stressed in o rder to nar ro w r egional dispar ities in China. JEL C lassification C00, O14, R 13 成渝工业分工专业化水平的实证研究 摘要:构建“成渝经济区”,实现成渝经济一体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渝两地工业分工专业化水平的高低。本文主要通过实证分析方法, 采用区位商和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等计量指标来反映两地工业分工的专业化程度, 揭示两地工业分工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并提出个人建议。 关键词:成渝工业; 区位商; 结构相似系数; 专业化水平 引言 成渝同处长江上游地带, 在重庆直辖后, 两市工业追求自我发展意识强烈, 都力求自成体系, 导致原有的计划式分工协作关系逐渐弱化, 工业专业化水平不高, 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的分工协作关系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日益冲击两地行政分割体制, 它客观上要求在市场机制引导下, 两地的工业主体要基于相互的利益一致性而形成产业的一种互动关系, 发挥各自优势, 推进产业的专业化水平, 以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 分析某区域产业的专业化程度, 实际上主要是为了判断某地区产业的比较优势。评价某一产业的专门化程度, 本文主要采取区位商、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两个指标来衡量。 1区位商的静动态分析 从上周五到本周四,不到一周时间内,中信证券国防军工指数累计涨幅将近8%,远远跑赢同期2.9%的上证综指。其中,中航工业旗下的中航电子累计上涨15.5%,中航精机累计上涨14.5%,中航光电累计上涨12.5%,中航电测、哈飞股份、中航投资、航空动力等股票,涨幅均在6%以上。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相关上涨个股多为近期发布过增发公告,或者后期有资产重组预期的公司。这表明,投资者用真金白银,再一次认同了中航工业专业化重组明显提速的事实。 据悉,在中航工业整体上市分五步走的具体规划中,研究院所的改制重组仍将是下一步的重点。目前集团旗下多个公司都有增发计划,而近期影响中航系资产重组的决定因素,将从行政审批转向二级市场的估值水平上来。 军工资产证券化再度提速 “近期相关部门对集团有关资产证券化方案的审批速度明显加快。”中航工业董事长林左鸣近期在第三届广义虚拟经济论坛间隙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近日,中航工业旗下中航投资、航空动力、中航电测、中航精机等上市公司,发布了总规模在150亿元以上的定增收购方案。发布时间之密集,定增金额之巨大,已很好印证了这一趋势。这对于长期关注军工企业的投资者而言,无疑是久旱逢甘霖。 “资产重组看军工,军工重组看中航”——这本是军工资本圈耳熟能详的一句话,然而,近两年随着中航工业资产重组速度的放缓,这句话渐渐让关注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有所失望。在2012年初,时任中航工业总经理的林左鸣曾对记者明确表示,重组放缓主要是政策层面的原因。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最近两年,不同政府部门对军工企业的资产证券化,一直有不同看法。在这方面,作为中航工业的主管部门,国资委一直持比较积极的态度;但另一主管部门国防科工局,则在审批上持审慎态度。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中航工业旗下各板块的专业化重组,在2011-2012年间,速度一度放缓。不过,随着原航天科技总经理马兴瑞走马上任国防科工局局长,暂时停滞的军工资产证券化进程重新加速。从时间上看,马兴瑞上任后,哈飞股份的重组马上获批。今年上半年,中航工业有7家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取得了新进展。 在航天证券研究员侯卜魁看来,正是发达的资本市场,催生了波音、洛克希德马丁、雷神、通用动力等几大军火巨头。目前全球前100家军工企业80%以上是上市公司,但我国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率普遍较低,十大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水平仅为30%左右。 相比之下,中航工业目前55%的资产证券化比率还算高的。这得益于2008年中航工业一、二集团合并后,从第一集团转任中航工业总经理的林左鸣大刀阔斧的资产重组与整合。2008年-2010年,在中航工业带领下,中国军工资产重组进入第一波资产整合高峰。截至目前,中航工业上市公司市值已经从570亿元增长到2200亿元,资产证券化率由35%增加到55%左右。 在林左鸣看来,全世界大型军工企业都是上市公司,如美国大型军工企业,既有政府、军方的支持,也有华尔街的支持,但中国军工企业的“手脚”却没有完全放开。 中航工业副总经理吴献东在其《军工企业与资本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一书中点出了政府的担心:如果不断对军工类公司注入新业务和增资扩股,在产权多元化甚至国有股不断摊薄后,政府监管部门应该如何管理,万一不服管理了怎么办,出了问题谁负责任,这让监管者很不放心。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新业务注入和持续增资扩股,今后这些公司又会缺乏活力,让投资者失去信心。 正是出于对前一种结果的担心,2010-2012年间,中航工业资产证券化步伐一度放缓。但在吴献东看来,欧美政府可以“hold住”与其没有产权关系的军工上市公司,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法律、政策、金融的制度设计,在有中国特色的“华尔街”金融系统支撑下,可以做到更好。 他建议,应进一步扩大军工企业股份制范围,明确哪些企业属于“少数关系国家战略安全”范畴。以此为基础,不再保留国有独资公司,将关系国家战略安全的少数航空企业改造为国有绝对控股的股份公司,将多数重要的航空企业改造为国有相对控股公司,一般性配套企业可以放弃控股地位。 种种迹象显示,在经历2011-2012年短暂的政策性沉寂之后,中航工业资产证券化的列车再度提速。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中航工业旗下不少公司都有增发计划,但如果大盘不给力,将直接影响融资规模。因此,近期看来,影响中航系资产重组的决定因素,已经从行政审批转向二级市场的估值水平上来。 中航整体上市第二步已经迈出 按照中航工业领导层的设想,中航工业将按照“市场化改革、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国际化开拓、产业化发展”的整体战略,分步实施集团公司的整体上市目标: 第一步,实行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将防务、飞机、直升机、发动机、航空电子等业务板块整合为专业化子公司,具备条件的子公司依托相关上市平台首先实现业务板块的整体上市。 第二步,实现研究院所的企业化改造,并随相关专业化子公司一体上市。 第三步,引入诸如社保基金、中投公司、各大商业银行和央企为主的国有控股机构,将中航工业整体改造为“纯国有”的股份公司。 第四步,在政策允许情况下,实现改制后的集团公司的IPO. 最后一步,也即未来的远景是,将来中航工业的各专业子公司发展壮大到能与国际同类企业并驾齐驱后,母公司将进一步放权,将自己定位为类似日本三菱、韩国现代或新加坡淡马锡的“战略管控与产业投资型控股公司”,不再进行具体业务的管理。 目前看来,中航工业五步走战略中,第一步已经迈出很远。原因是如今中航工业各个专业化板块的上市平台已基本明晰,相关资产注入也在稳步推进中。具体说来,中航飞机是集团飞机业务平台,哈飞股份是直升机业务平台,航空动力是发动机业务平台,中航电子是电子业务平台,中航精机是机电业务平台。 目前仍待明确的是,今后集团防务板块将如何搭建上市平台。一直以来,洪都航空一直被业内当作集团防务资产上市平台,但2011年11月,洪都航空一纸公告否认其将成为防务资产上市平台,在出乎不少投资者意料的同时,也导致其股价大幅跳水。 随后林左鸣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解释说,中航工业防务板块军品相对集中,但集团始终没有将洪都航空作为防务业务上市平台的打算。今后,中航工业防务公司也要发展公务机业务,即便将洪都航空作为防务板块上市平台,也是指民用业务部分的上市,集团从未想过将其作为军品防务业务的上市平台。 尽管并非所有业务板块都已明确上市平台,但可以肯定的是,中航工业整体上市的第一步已经迈出大半,且这一步迈得十分漂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集团资产证券化下一步的重点,将是旗下研究院所的企业化改造和上市。目前中航工业旗下有30多家科研院所,分布于发动机、电子、机电等多个板块,均为优质资产,未来重组前景广阔。 有券商研究报告认为,军工科研院所盈利能力强,资产相对较轻,再加上职工少、资产折旧低,导致其盈利能力远高于以制造加工为主的军工企业。更重要的是,研究所产品往往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高,占据产业链高端,因此能享受较高溢价。 今后看来,中航工业研究院所改制注入预期较大的板块为飞机、机电、电子、发动机等。例如,中航飞机除研究院资产外,基本已经完成集团飞机资产的注入;中航精机本轮资产重组完成后,下一轮最大资产将是研究院资产;而中航电子大股东拥有的5家航空电子类研究所,以及航天动力大股东旗下的航天六院等资产,都有望成为下一步改制重组的重点。 但由于研究院所改制涉及职工分流、社保补缴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短期之内也难以马上完成。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在中航工业直升机设计研究所采访时,该所副所长洪蛟告诉记者,今后所里肯定要改制,但改制牵扯到大量员工的社保需要补缴,这将是很大一笔数字,这些费用仅靠研究所自身是难以解决的,需要国家政策进一步支持。就该所而言,短期内转企仍有困难。 总体说来,目前中航工业整体上市的第二步已经迈出,并且在今后几年内这一步有望快步疾行。但引入战略投资者、集团改制后整体上市的后面几步,由于更多牵扯到国家整个金融和国资体制的制度架构,因此实施速度难为集团自身所掌控。 林左鸣就表示,在当前条件下,整体上市涉及到国有资本运营思路,以及资本市场的监管政策,因此很难有具体时间表。 (责任编辑:DF105) 踏空股民叹画面太美申万狂喊“还有200%”大盘第一目标3500点12.5涨停板揭秘和妖股 点评看不懂市场疯狂后的反思军工行业机遇百年难逢下周必遭血洗跌300点巨震暗藏主力三大洗盘意图股东帖|参股券商概念股大全对北新路桥的见解我为何反对沈阳化工增发猪在飞你与时俱进了吗内参|医药:变革中的机会新材料助力产业升级升级成股东我的股吧热门话题热门行业概念吧 万亿量 谁将和券商共舞从原始找到回归目标下周提防发生惨烈踩踏血案疯狂背后的神秘推手万亿天量之后操作策略天量下的巨震意味着什么下周股市会继续发疯吗近期大幅波动将成为常态金融石化大涨背后的天大阴谋震荡中危与机并存暴跌三部曲将上演二八分化下谁还有机会(附股)下周迎来大决战寄语满仓踏空投资者的希望之路申请加V热门博文24小时点击48小时点击排行 米折网,|http://viptehui.uz.taobao.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工艺专业化及对象工业化
托马斯.h.黎黑(美) 心理学史 浙江教育出版社
顾明远主编 《教育大辞典》第一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年范文三:专业化产业集聚_空间成本与区域工业化
范文四:成渝工业分工专业化水平的实证研究
范文五:中航工业专业化重组列车二次提速附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