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如何上好科学实验课
边 教 边 悟激 学
培 养学 生数 学解 题 能 力
一 长岭 县 三青 山镇 中心校 唐 永 庆
培 养学生解题 能力 ,是小 学数学教 学 中一项 十分重要
题 、尝试解 决问题 ”的过程 。因此 ,教师在课 堂教学 中 ,
要 让学生在操 作 、实践 、计算 、推理 、想象 中 ,去探索和
发 现规律 ,在 解决 问题 的过程 中学会 知识 。那 么怎样激发 兴趣 ,引导学生 自主学习呢? 1 . 激发兴趣 ,扬起风 帆。学 生对学 习有 了浓厚 的兴
趣 ,就会在欢乐 、活跃 、舒 畅的心理支 配下 ,进入最 佳状 的任 务 。在数学 教学 中 ,通 过数学基 础知识教 学和基本能 态 , 受 到 良好的效果。如教 《 6 的乘法 口诀 》时用结满梨 的 力 的训 练 ,来实 现这一教学 目的 。在 教学 中注 意培养和鼓 梨 树这幅 画进 行激发引入 :同学们 , 你 们看这是什 么?你 励学生 的思考方 法 ,能使学 生逐渐变得 聪明 ,有利 于学生 接受知 识 ,有利 于学生利用 已有 的知识分 析和解决 一些新
问题。
们想 不想把这些 梨摘下来尝 一尝?这些 梨里有个小秘 密 ,
只要你 们学会本 节课所学 的知识就能解 开这个秘密 。通过
这样 的导入 ,激发 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 ,调 动 了学生 自主学 1 .充分 利 用直观教 具 , 引导 学生 思考 。从 直观 形象 习 的积 极 性 。 的事物 出发 ,经过观 察 、比较 、分析 、推 导 、判断 ,使学 2 .联 系实际 ,唤起 兴趣 。在教 学过 程中 ,巧妙地 联系 生 形成解决 问题 的能 力 ,由大量 的感性认识 上升到理性 认 识 。例如在讲 长方体 和正方体表 面积计算 时 ,让学生 每人 带 两三样实 物形体 ,上课 时组织 学生研讨这样 几个 问题 : 它 们各 是 什 么样 的形 体 ?有 几个 面 ,每个 面都 是什 么 形 状 ,它们 的面积相等 吗?怎样计算他 们的表 面积?学生 动 学生生 活实际 ,合 理组织教学 内容 ,变抽 象为具体 ,使学
生对所 学知识产生浓厚 的兴趣 。如教学 《 圆的认识 》时 ,
我 问学 生 :为什么 车轮是圆形 的?如果不采用 圆形改为椭 圆形 、长方形 、正方形 行不行 ?为什么?用这 样一个 司空
见惯 的现象 去引发学生 思考与讨论 的兴趣 。为了进一步唤 手 拆开 实 物学 具 ,让 学生 讨 论 ,然后 归 纳 总结 出计 算 长 起 学生兴趣 ,我事先准 备好一幅 “ 小 动物乘坐 在各种不 同 方体 和正 方体表 面积 的方法 是 :长方体 的表 面积= 长 x宽 轮 子车上行 进时的状态 ”画面 ,这样 极大地激发 了学生 自 ×2 + 长 ×
高 ×2 + 宽 ×高 ×2 ,根据乘 法分配率 ,上 式化 简 为 ( 长 ×宽 + 长 ×高+ 宽 ×高 )×2 。计 算长方 形和 正方形 的 面积 是学 生 已掌 握 的知 识 ,根 据长 方体 和 正方 体 的特
征 ,归 纳 出计算 它们的表 面积的方法 。这样做充 分利用直
主学习 的兴趣 与热 情 ,一 节枯燥无 味的教学 内容 就在学生 欢声笑语 中结束 了 ,收到了理想 的教学效果 。 3 .探 索规律 ,引发兴趣。数学是一 门科学性很强 的学 科 ,要让学 生学会探索 、发现与掌握 数学知识 的内在规律 性 ,能够做 到举 一反 三 、触类 旁通 。如教学 《 9 加几 》时 ,
观演示 ,进行形 象化教学 ,让学生在 占有大量感性 知识 的 基础上 ,抽象 出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 面积 的方 法。 2 .充 分调动 学 生的积极 性 ,开拓 学生 思路 。教 师 的 讲解不 能代 替学生 的思考 ,而是教给学生 解决 问题 的思考
学 生不仅掌握 了计算结果 ,更重要 的是 总结 了 “ 凑 十”的
计算规律 ,当学 生学 习 “ 8 加几” 、 “ 7 ] J U 几”、 “ 6  ̄ J I 1 几” 时 ,就能够运用 规律 以此类 推了 ,掌握 了规律就形 成了一 种学 习的能力 ,有 了学 习的能力 ,将进一 步激发学 生 自主
学 习的兴趣 。 4 .手脑并用 。促进兴趣 。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手脑
方法 ,让他 们 自己去 认识一些 问题 。因此 教师讲解 时要有 余 地 ,做 到让学生在 学习知识 的过程 中有 想头 。这个余 地 留有多大 ?要根据实 际情况而定 ,余地要 留得适 当。例如 讲 分数部分 中的 “ 通 分”是个难 点 ,学生学起 来也感 到 困
难 。讲解这 部分 内容 时 ,要先 复习 “ 分数 的基本性质 和求 最小 公倍数 的方法 ”就 比较容 易推导 出通分 的方法 ,先 求
并用 的过程 ,它 能使 学生获得感 性认识 ,又能调动学生 的 学 习兴趣 。在教学 过程 中给学生 动手 的机会 ,充分利用 教
具演示 ,学具操作 等手段 ,让学 生边看 、边想 、边动手 和
出原 来几个分母 的最小公 倍数做分 数的分母 。这有三种 情
况 ,把分母不 同的几个分 数通分也 是这三种情 况 ,把前后
口述操作 过程 的活动 中 ,加深学 生对知识 的理 解与掌握 。
如教 《 除法 的初 步认 识 》时 ,通过 让学 生 亲 自动手 分 小 学 的知 识 联 系在 一起 ,有个 系统 性 ,学 起来 就 不感 到 困 棒 ,弄 明白怎样分才 能使每份 同样 多 ,怎样分 才能知道 可 难 。根据不 同情 况 ,采用 不同 的通 分方法 ,培 养灵活运用 以分
多少份 ,这样就使 原来 比较枯燥 的教学 内容变得充满
知 识 的能 力 。
趣 味。 【 责任编辑 别晓梅】
总之 ,教师 要从实 际出发 ,恰 当地给学生 留有思考 的 余地 ,抓住重点 ,集 中力量 突破难 点 ,让学生 充分 发表意
见 ,让学 生经过思考学 到知识。 【 责任编辑 刘云程】
如何 上好 科学 实验课
_ 舒 兰 市 亮 甲 山 乡 中 心 小 学王 永 庆刘 玉 香
1 . 充分做好 课 前准备 。实验 材料 的充分 准备 ,是上 好实验 课的前提 和关键 。农 村学校没有城 市学校优 良的资 源 ,但 我们可 以利用农村 的 自然资源优势 ,到大 自然中去 考察 。根据教材 内容 的需要 ,有 目的 的组 织学生到 田野 去 观察土 壤成分 、保水 性及农作物 的生长情况 ,到 田园里 观
引导 学 生 自主 学 习
■前 郭县 海 勃 日戈 镇 蒙古族 中心小 学 韩春 风
学 生学 习数 学 知识 的过程 ,不 是 一个 “ 被 动 吸取 知
识 、记忆 ,反复练 习 ,强化储存 ”的过程 ,而是一个 “ 用
积极 的 心态 和原 有 知识 和经 验 ,主动提 出问题 、发现 问
察植 物 ,如 香 菜 、芹菜 、大 葱 、韭 菜 等的 根 、茎 、叶 、
吉林教育 ? 综合1 — 2 / 2 0 1 4 l 1 1 9
教 学{ 边 教 边 悟
花 、果 实 、种子 的构 造 。学 生用 自己准 备 的材料 进 行观 察 ,这是多么快乐 、感 兴趣 的一件事 。
2 .激发 学生 的 实验 兴趣 。要 让学 生爱上 实验课 ,老
的传 承 ,而应 该是 一 个 知识积 淀 的过 程 、能 力 内化 的过 程 、师 生共 同创造 的过程 。鼓 励学 生 尝试 ,激发 学生 超 越 ,做到不死板 僵化 、不 保守封闭 、不 妥 与统一 ,变偏爱 “ 求 同型” 为偏 爱 “ 求异 型” ,变教 师 “ 权威性 ”为师生
“ 民主性 ” ,变教学 “ 刻 板式 ”为教学 “ 多变式 ” ,变课
师就 必须 在导入 卜 多下 T夫 ,备课前 要精心设计 好激情导 入这 个环 节 。老师可 以通过猜谜语 ,讲 故事 和做 游戏等方 法 ,给学 生制造悬念 ,让他们全身 心的投入其 中 ,积极思
堂 “ 封闭式 ”为课 堂 “ 开放式 ” ,变评 价 “ 单一式 ”为评 价 “ 多元式 ”。在教学 中作正 面引 导,多 留思 考余地 ,多 让学生 亲身体验 ,多鼓励 学生质 疑问难 ,多 引导学生 自评
自赏。 2 .开放校 内空间 。利 用一切 可利 用 的空问 ,采取一
考 ,主动感知 ,这样 活动就有 了好 的开头 。如教学 《 水 的
浮力 》时 ,我让 学生做玩橡皮 泥的游戏 ,想 办法让橡皮 泥 浮 来
,学生边 操作边动脑想 办法并互相讨 论着 。每个 学 生都 投身其 中,当橡 皮泥浮 卜 来 时 ,他们都 兴奋地欢呼起
来。
切可采取 的形式 ,开放校 内空 间。校同里 的每 棵树 、每座 建筑 、每面墙壁都要 充分利用 ,发挥其意想不 到的育人作
用 。在教学 时 ,有 目的 、有计划地 对学生进行想 象思维 、
3 . 让学 生都参 与 实验 活动 。要 尽 自己的所 能让每 个 学 生都参与活 动 ,让实验成 为学生开展探究 的阵地 ,成 为
展示 他们探究活 动成果 的舞 台 ,成为学生搞 发明创造 的乐
同。在实验 时我 采用分组制 ,两人一组 ,一 人操作 ,一 人
发散思维 、联想思维 、逆 向思维 的训练 ,使学 生不拘泥 于
现成 的结论 ,善于应 变 ,敢于创新 。除开放教 室外 ,还应
记 录 ,然后调换 ,给每个学 生提供动手 的机会 。让学 生通 过手脑并用 的探 究活动 ,亲 自体验探究过程 ,体验科学探 究 的苦和乐 ,使 他们在快乐 的探究过程 中体 验学习科学 的 乐趣 ,增长科学 探究能 力 ,并懂得尊重 事实 ,不盲 目迷 信
权威的科 学态度。 4 .明确 实验 目的 ,学会 实验方法。做实验之前 ,必须 使学生 明确实验 目的要求 ,让 他们 明白该 实验时为 了研 究
开放学校 的阅览室 、图书室 、电教室 、会议室 等一切可 利 用 的场 所 ,给学 生创 造 足够 充 分 的活动 空 间 。开设 特 长 课 ,开展 兴趣小组活 动 ,让学 生 自主选择活动 项 目,培 养 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 力。 3 . 开放 社会 天地 。开展社 会实践 活 动是培养 学生 创
新意志不 可缺少 的重 要途径 。培养学生遇挫折 和失败不 灰
心不退缩 ,坚忍不拔 、知难而进 的精神 ,就要 组织大 型的 社会活 动 ,培养学 生的意志 品质 ,激发学 生爱家 乡 、爱祖 国的感 情 ,磨练 学生的意 志。教学信息 资源内容与 呈现方
式越接 近学生 已有 的生活信息 背景 ,就越 容易与学 生的思
什么而设置 的 ,学生 明白了实验的任 务 ,才能在实验 过程
中细致去观 察去做 。明确 了实验 目的还 要 了解实验 操作过
程 。课前老 师要计划好 哪些 由老师演示 ,哪些是难 点 ,老 师耍认真安 排好实验教学 程序 ,做 到有 的放矢 。实 验时时 刻提醒学 生注意观察 和感 知每一个微 小的地方 ,每一个小
变化。
维信 息活动兼容 ,对学生 的促 进就越大 ,教学信息 的价值 就越 大 。通过社 会实践活 动 ,不仅能调 动学生参 与的积极 性 ,并 且增长 了学生 的才 干 ,促进学生健 康 、全
面 、和谐
发展 。
5 .科 学 实验课要 具有 开放性 。探究 科学 的活 动往往 不是一 节课 能完成 ,教师应根据实 际情 况 ,带学生 走 教
[ 责任 编辑 刘云程】
室 ,走 向家庭和大 自然。如 《 小苗 的诞 生 》种 子的萌发 ,
需要五六 天的时问 ,老师可以让学 生在 自家做实验 ,看种
子萌发 先长 什么 ,再 长什 么 ,种子 怎样 变成幼苗 的等 ,让 学乍课下 完成实验 。引领 学生不仅 在学校 ,而且 到家庭 ,
礼会 ,大 自然中去学科学 ,用科学。 【 责任编辑 别晓梅】
农 村 小学 生 的数 学 学 习
● 前 郭县 白依拉 嘎 中心校 陆 芝
1 . 用爱 交流 ,在 关 爱 中学习数 学。高尔基 说过 “ 谁
以开放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子 。”作为数 学教师 ,除 了具备专业 的教学技 能外 。还要
■辽 源市 西安 区灯 塔镇 石河 中心校 贾金 艳
1 .开放 课 堂教 学 。确 立 与创 新教 育相适 应 的课堂教
爱 孩 子 ,孩 子就 爱她 ,只有爱 孩 子 的人 ,才 可 以教 育孩
有爱 心和责任心 。如今 ,农村 孩子也都是 独身子女 ,父母
过 多的溺 爱 ,导致 没 有理 想 不爱 学 习 ;有 的是 “ 留守 儿 童” ,父母 不在身边 缺少关爱 ,学 习 卜 没有 自信。教师要 让 他们充分感 受到温 暖 ,感受到老师 无私 的爱 ,老师就像 他 们的父母 ,用这种 父母 般的爱去教 育学生 ,有 利于引导
学 生 热 爱学 习 。
学观念 ,是保证创新 教育实施 的必 要前提 。教 师应充分 尊
重学生 ,把学生看做 是发展 中的人 ;承认不 同学生 的差 异 性 ,重 视实施让有 差异的学生 得到不 同程度 的发展意 义上
2 .创设情境 ,在 兴趣 中学习数 学。课 堂教 学是认 知过 的兴趣 和求 知欲起着 重要 的作用 。因为 ,学生 的心情越 愉 快 ,思维 就越活跃 ,聪明才智就 越能有效发挥 ,教学效 果
就会越好 。教师要 为学生创造有 趣味 的学 习情 境 ,引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的平等教 育 ;相信 人人都有创新 的潜力 ,并都 能得到开 发 程 ,也是思 维能力 的发展 过程 。在这 个过程 中 ,学生学 习 和发展 ;善于 “ 送 给学生智慧 的种子” 。这就 要求教师要 有强烈 的创新 意识 ,有灵活 的创新能力 ,有 坚韧的创新 意 志 ,并 做到不迷 信书本 、不迷 信权威 、不 迷信 已取得 的经 验 ,一 切从 教 学 的实 际 发 ,一切 从学 生 的认 识规 律 m 发 ,发挥 自身 的主导作用 。教 学不在于知识 的积累 和技 能
3 .结合教 材 ,在生活 中学 习数学。数学离
不开生活。
1 2 O l 吉林教育 ? 综合1 — 2 / 2 0 1 4
范文二:如何上好科学实验课
如何上好科学实验课
我认为:要上好一节的科学实验课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精心创设情景.
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老师。而创设实验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小学科学课的科学性、实验性和通俗性,为我们进行情境教学提供了极好的条件。我在科学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创设适合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教学情境,对活跃课堂教学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如“探究轮轴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先让学生进行实验竞赛,然后我示范试验。这时进行谈话,提出问题“怎样才能使这轮轴省更大的力呢,”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通过实验把把轮换成更大的,则省力更大。通过实验和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懂得轮轴省力大小与轮的大小有关,完成向学生进行启发教育的任务。
二(实验的目的要明确
实验前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 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具体的任务,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做的事上,才能使他们深入细致地去观察、去做。如《种子发芽试验》这一课,提出实验要解决的两个问题:“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可能会有什么结果,”让学生科学探究。
三、实验过程要精心组织
精心组织实验,是上好实验课的重要条件。
1. 实验前要讲清楚实验的步骤和方法。使学生了解实验的操作
步骤。
2(要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操作、研讨。实验或演示时,要适当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不同见解,并引导学生进行研讨。如,《导体和绝缘体》这一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导体,哪些地方用到了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各有什么作用,为什么我们要保护电器的绝缘部分,让学生学习科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科学。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了磨练,也培养了学生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做好小结。每节实验课往往含有多个实验项目,让学生一口气做完,效果是不好的。教师要认真备课,设计好程序、问题,或实验目标,启发学生有针对性的一步一步深入地实验。让学生沿着“疑问实验——小结——新的疑问——新的小结——新的总结形成理性认识”的程序一步一步实施。让学生完成一个实验,想一想,再小结一下,就容易总结出规律,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这样也能让学生学会探索新知识的方法和技巧,也能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和严谨的作风。当然,实验课有些时候也可能给学生创造轻松的实验氛围,在时间充足和安全的前提下,可结合科技活动、第二课堂或者实验问题,放手让学生做一些创造性的实验,以激发学生的智慧和创造热情。
总之,要上好实验课,还要重视课前课后的指导,没有课前的感性认识,课内实验就缺少基础 ,没有课后的延伸,课内试验的某些问题就不可能得到解决,因此,在课堂上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课外实践中巩固、深化、以扩展课内所学的知识,从而达到投石激浪的
效果。
范文三:如何上好科学实验课
我认为:对科学实验班的一个很好的部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n1,动手实验,培训骨干。每个实验在科学课上,在学生动手实验之前,教师应该提前做一个。这将能够了解哪些本地学生容易出错,这种现象不明显,哪些设备需要改进,哪种方法需要改进。教师准备实验,有利于更充分的教学准备,有利于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有利于预防各种故障和事故,防止教学中的错误。小学科学实验主要是学生,没有一些有效的辅助和骨干与实验结果和效率会出现不能令人满意。特别地,当教室中的学生是更多的劳动者时,过程复杂或内容更多,教师难以在短短的40分钟内指导每个组和学生。你必须充分利用强烈的责任感和骨干作为集团领导。如果有必要,对于他们以前的培训,提前掌握整个实验的操作和故障排除方法,使他们能更好地组织自己的工作人员,指导同一组学生实验和管理设备组。系统的发展,发展习惯。小学生进入实验室感觉新鲜有趣,由好奇心驱动下一个 触摸这里,有触摸,老师的要求和实验目标,实验步骤抛出了云。严重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在实验室开展纪律教育和安全教育之前,逐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从而保证实验的有序进行,防止错误和事故的先决条件.3,阅读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要求。每个实验箱配备了一些设备,进行了多次实验,为了保证实验的严重性,更好的为理论教学服务,必须按照实验箱上的说明书和命令的教师秩序,否则使实验班陷入盲目,不利于获得和发现知识。例如:电流和电路实验,不清楚老师解释电路并联,串联关系,不按照实验指导的步骤,很难总结出两种状态的灯都亮,其中两种状态灯暗,并可能导致短路现象.n4,一步一步,总结。每个部分的实验课程经常包含一些实验项目,让学生完成呼吸,效果不好。教师应该仔细准备课程,设计良好的程序,问题或实验目标,激励学生专注于一步一步的深入实验。让学生按照问题尝试新问题 新概要的总结形成理性知识的程序逐步实施。让学生完成一个实验,想想,然后简单总结一下,很容易总结出法律,你可以取得好的效果。这也使学生能够学习探索新的知识方法和技术,也培养学生的仔细思考和严谨的风格。当然,实验课程也可能给学生提供轻松的实验氛围,在充分的时间和安全的前提下结合科技活动,第二课或实验问题,让学生做一些创造性的实验刺激学生智慧和创造力。
范文四:谈如何上好科学实验课
科学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是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的重要途径
小悟乡中心小学——黄罡林
小学科学课作为科学启蒙课程,它肩负着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亲身经历、探究实践是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科学探究实验是小学生认识大自然的基本途径之一,是科学教学中最基本也最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要求。通过实验的操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本领。所以实验教学可以说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确保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参与分组实验,开展合作学习就显得至关重要。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验证和延续,它起着从书本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的一个重要的桥梁作用。作为小学科学教师,怎样才能保证和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认真做好课前准备
教师的准备:教师在实验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教师要熟练的把握教材,明确实验目的,做好相关器材的准备,课前教师要试做实验,要做到心中有数,做到实验的设计科学有效,全面设计操作过程,选定基本的实验方法,注意编定具体的操作细节,设计要合理规范、切实可行。演示实验仪器要做到可见度大,实验现象清晰可辨。在日常课堂演示实验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操作起着示范作用。教师应严格按实验基本知识要求进行实验操作,不仅要做到有条不紊,还要注意科学实验的严谨性。这样才会让学生养成规范科学的实验习惯。
学生的准备:1、让学生明确实验内容,要求学生搜集好第一手资料,引导和教会学生在试验中观察、测量、记录、统计和做统计图表的方法。如教学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时,手拿温度计的上端,且要拿稳,读数时,在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并尽量屏住呼吸,因为呼出的热气能使温度计中的液柱上升,影响测量的准确性。2、引导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大胆推测可能出现的现象、制定实验步骤、选择合理的方法、准备好相应的器材,设计好相应的表格和设想安全措施等。如四年级的《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实例设计:
(1) 我们的实验: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2) 我们的探究方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该石块在水中的重力。看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相同。
(3) 我们的猜想: 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4) 我们看到的现象: 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
(5) 我们对现象的解释:
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 - 该石块在水中的重力 = 石块受到水的浮力。
(6)我们的实验结论: 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二、 明确实验目的和探究任务
实验切忌毫无目的,随心所欲,实验的最终目的是为教学服务的,为的是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规律,理解规律,从而掌握规律。学生在观察实验时,如果教师不加指导或指导不明确,学生往往会出现无目的、漫不经心地观察情况,他们常常只是注意那些感觉新奇或有强烈刺激的现象,而放过实验目的所要求观察的主要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去帮助,所以教师要提醒学生运用一切感觉器
官去全面观察。一是用眼、科学地看,时刻提醒学生注意用眼观察每一个微小的地方,每一步细小的变化。二是用手摸、用耳听、用鼻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用嘴尝,借用工具观察等等,这就是科学地听,科学地做,它能帮助学生更全面的感知事物。 如果只是为实验而实验,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只会让学生浮于实验过程与表面现象,是不会获得科学知识的。因此设计实验目的、任务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是实验教学的基础点
由于学习者的认知基础、智力水平和情感态度不完全一样,因此确定教学目标应该因人而异,使每一个学习者都能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跳一跳摘到“最近发展区”的果子。有专家指出,评价一节课堂的有效性有三个特点:整体设计是否基于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本堂课教学期望目标是否达到所制订的三维目标;原有和期望值的过程达到是否清晰、合理。
2、挖掘材料的结构内涵是实验教学的落脚点
选择有结构的实验材料。有结构的实验材料就是指能揭示科学概念的材料。如《比较水的多少》一课中,开展“如何比较水的多少”活动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形状、大小不同的容器以及同样容积的量器等提供给学生。教师让学生选取有结构的实验材料,目的是要避免学生从零乱的材料中片面认识事物特征,而让学生较全面地从本质上认识事物,获取科学的知识与方法,给学生较大的思考空间。科学思维引发科学认识,科学认识的提高就是科学课堂效率的提高。如上《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课时,其典型意义是在于马铃薯在清水中是沉的,而在清水中加入食盐后,当加到一定量时,马铃薯就浮了。学生观察这一动态活动过程,使学生的认识水平得到了发展。因此,教师在科学课堂上积极提供有结构和典型的材料,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有序进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认知冲动和探究热情,并注重交流思辩,层层推进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推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所以说挖掘材料的结构内涵是实验教学的落脚点。
3、选用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实验教学的动力点
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教师要尽量避免科学探究的盲目性、随意性。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最感兴趣的科学问题进行有目的探究。学生提出的有科学探究价值的问题可能有很多,教师和学生在一节课内或一定时间内无法全部进行有效的探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一定的科学方法,有目的或有重点地引导探究。如上五年级《神奇的电磁铁》让学生用实验材料制作电磁铁并进行了吸引回形针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让他们在活动中能主动提出 “是什么因素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通过提出问题——大胆猜想——设计实验——动手探究——验证猜想——形成结论,以探究活动为主线,既亲历探究学习过程又提高了动手动脑能力,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促进学生不断探索。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情境,激发学生对“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进行猜想。儿童有了自己的猜想,才会带着自己的猜想去探究,真正“用科学的本来方式学习科学”。教师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得出各种结果,归纳结论并进行表达与交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获得开展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科学的情感和态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从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个人的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得到彰显,让同学之间在合作中受到启发和帮助。
四、小组合作学习是上好科学实验课的核心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在倡导“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为核心理念下,合作学习正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中,经过不断地自主、合作、交流,使他们在合作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从而培养科学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因此,探讨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团队精神和责任感,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科学课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追求学生的主动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因此,探讨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在目前大多数小学科学课堂里小组合作学习处于一种自发阶段,合作学习大多停留在形式上,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教师缺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和反思,从而抑制了其实效性的发挥。结合自身的实践,我尝试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科学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1、科学分组是基础
在日常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或六人小组,座位的编排往往又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因此,我们觉得科学小组的合作学习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即: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二是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动手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以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三是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互换或流动,可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提高新鲜感和合作学习兴趣,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2、制定规则是保证
给学生设臵问题,让他们去解决;给学生时间,让他们去思考;给学生制造悬念,让他们去探究;这样可以加大合作学习的力度。然而在科学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或者教师提供实验器材未说明目标、要求就让学生分组实验,或许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或分组实验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场面混乱;有的小组只是个别学生主宰“合作”过程;有的小组汇报积极,但未能表达小组的意见;有的小组心不在焉,一言不发。充其量是各行其是罢了,小组合作学习似乎形同虚设。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
叶圣陶先生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要想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制定相关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只有建立了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才能使之形成习惯。
3、适当契机是关键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如:有的教师在过易或过难的地方设计小组讨论,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学生科学探究的地方安排小组交流等等,结果由于时机不当,收效甚微。同时,还有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是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两三分钟就叫“停止”。这时,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小组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把学生领进“最近发展区”。同时,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问题”,可以是教师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中主动提出的问题,但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千万不要为了小组合作而“小组合作”。
4、评价机制是导向
在小学科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中往往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二是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三是偏重于对小组学习中的科学知识评价,忽略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特别是很少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这种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不可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标准》中明确指出:评价要涵盖科学素养各方面的内容,即不再以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为主,而是要全面评价学生在科学知识、探究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每一次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它不仅是一个知识获得和技能掌握的过程,它还包括情感的体验,包括学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因此,我们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考评。但在一次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不能做到面面俱到。而是要针对不同的课和不同的内容,要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们的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5、能力培养是根本
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有些问题往往是因为学生不善于合作,不知道怎样合作造成的,尤其是小学生更缺乏从事合作学习所必须的有效技能。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使之形成必要的合作技能。如怎样组织,怎样倾听,怎样发言,怎样质疑等等。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1)学会搜集资料。一般来说,合作学习的内容有一定难度,有时需要搜集一些资料。要让学生学会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途径,搜集什么样的资料等技能。
(2)学会如何倾听。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处理好踊跃发言和虚心听取的关系。在课堂观察中可知,学生比较多的注意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而不重视同学的发
言。为此,教师要逐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要听完整,不插嘴;二是要听出别人的发言要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须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6]。
(3)学会表达观点。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指点。
(4)学会讨论问题。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教师要在关键之处予以指导,让学生逐渐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同时,小组成员间会因为学习或其他事情产生一些争议甚至矛盾,成员都要明确争议是为了达成共识、更好地解决问题,目标是一致的。大家要以小组利益为重,争议时对事不对人,始终保持团结。
总之,科学探究实验是小学生认识大自然的基本途径之一,是科学教学中最基本也最有效的方法,所以实验教学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说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确保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参与分组实验,开展合作学习就显得至关重要。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验证和延续,它起着从书本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的一个重要的桥梁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努力为学生创造实验探究、合作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范文五:如何上好科学实验课[论文]
如何上好科学实验课
现在国家的投资加大了,我们农村的教学设备丰富了,我们不仅要引领学生经历探究,更应该注重探究活动的效益,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典型的探究活动,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探究活动的目标。《科学》课作为小学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重要的育人功能。而实验则是完成教学任务非常有效的途径,也是学生模仿科学家进行探究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上好科学实验课势在必行。现就我近年来的教学谈谈感受:
一、确定实验课的基本要求
1.事先告知实验目的。做实验前,只有给学生提出做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任务是什么,才能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做的事上,才能使他们深入细致地去观察去做。因此,确定实验的目的对于学生上好实验课是至关重要的,它能让学生明白该实验是为了研究什么而设置的。
2.理解实验操作过程。做实验每个学生都喜欢,但由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观察事物时常是杂乱无章的,缺乏系统性和目的性,观察时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很大,有时常常偏离观察的主要目标。他们往往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盲目乱动,做了这一步不知下一步该做什么,颠倒操作过程,少做漏做,导致实验失败,所以在实验前就要理解操作过程。如教学《简单的电路》这课时,我们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尝试用一个灯泡、一个小灯座、2根导线、1个电池盒和1节电池要怎样连接起来才能组成电路。设计操作过程,
然后汇报,其余学生讨论补充。还可以把影响实验的关键步骤和注意点先写在黑板上,作为实验的操作规程或注意事项,从而避免实验的盲目性。
3.布置实验观察任务。只有让学生明确了实验前的观察任务,才能在实验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教师要提醒学生动用一切感觉器官去全面观察和感知。运用眼、耳、口、鼻、手等感觉器官去观察和感知实验过程中形态、特征和声、光、色、味、温度等变化情况,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和感知每一个微小的地方,每一个细小的变化。
二、让学生亲临科学实验的乐境
实验兴趣的培养,一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典型活动;二是要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科学实验应该让学生充分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实验教师既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器材,又要充分发挥环境在小学科学教学方面的优势。
1.寓安全和玩乐于学习实践中。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如在《观察金鱼的身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设计制作一个雨量器》等这些具有小制作、小实验性质的实验课时,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实验,在无危险时,尽情地实验,痛快地玩耍,学中玩,玩中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让学生在生存环境中积累知识。我们的学生生活的环境,既有
实验的劣势——实验器材不足,也有实验的优势——天然教学资源。学校的周围有丰富的资源,能为学生科学学习提供很好的学习资源;农村学生的家庭周围一般比较开阔,能为养殖动物、种植植物提供合适的场所;农村的空气清新、天空清朗,能为学生观察天文和气象学习提供很好的条件;农村学校的周围一般是山川、田野或河流,教师可以非常方便地取到一些土壤材料,可随时带领学生到野外观察各种动植物、地貌等。让学生们在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间学到自然、地理、生物方面的科学知识。
三、尊重实验效果,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演示实验需要教师精心准备,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的干扰,以保证实验的最大限度的成功。万一遇到失败,这时学生可能比任何时候更感兴趣、更专注地看着老师。老师应沉着、冷静,充分利用机会,向学生示范实验失败应当怎么办,因为这也是难得的教学契机。切不可碍于面子,草率收场,更不可文过饰非,糊弄学生。老师首先要尊重实验事实,和学生一起实事求是地分析各种可能的客观原因,并坦诚造成失误的主要原因,如:教三年级《气体的热胀冷缩》,我在课堂上演示一个“喷泉”的实验,把一个带有玻璃管的瓶塞塞到装有少量冷水的烧瓶口上,玻璃管插入瓶底,用一杯热水浇烧瓶,烧瓶内的冷水便会立即从玻璃管口喷出来。课前我曾做了一次,喷出的水柱有几十厘米高,实验很成功的。可在教学过程中,玻璃管却喷不出水来,玻璃管内连水柱上升都看不到。面对失败,我并没有慌乱。而是坦诚地和学生一起分析原因:按理
浇热水在烧瓶上,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占据瓶内的空间会把冷水压上玻璃管。我回想整个过程和课前做的一样,于是仔细检查仪器,才发现那个胶塞有一个小孔,由于瓶口没密封而漏气,就没法把冷水压上玻璃管。我如实向学生说明这是由于自己的粗心,拿胶塞时没检查胶塞,不慎造成的后果,教育学生要吸取教训,并当场换了胶塞重新演示了该实验,喷出的水柱比课前做的还高。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还让学生真正懂得了科学实验必须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道理。
作为科学课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放慢“探究的脚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学生探究能力的水平,设计由扶到放的一系列活动。不仅要引领学生经历探究,更要注重探究活动的效果,让学生在各个方面得到最大的发展。当然,在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仍然需要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参与,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之内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