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社会学阐述论文-高尔夫发展的社会学阐述
社会学阐述论文:高尔夫发展的社会学阐述
社会学阐述论文:高尔夫发展的社会学阐述预读: 摘要:作者:杨德敏 吴邦炼 许建兴 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省宜春中学 江西省九江县第一中学
近年来,伴随着对于高尔夫球运动认识的深入,中央五部委联合调查表明:高尔夫球场90%以上并未占用耕地或林地,同时起到了解决就业、增加税收、改善居住环境、改善投资环境等积极作用.使得高尔夫球运动得以正名,高球项目的发展又重新焕发了活力.深圳市和海南省分别建立了中国第一家和第二家公众高尔夫球场,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优惠.这种支持是建立在社会各项事业统筹和可持续发展上,来自于政府的这种态度对于高球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会因素.?高尔夫运动代表的文化内涵,满足了社会的某种精神需要.高尔夫运动的文化内涵是丰富的,代表了游戏、竞技、休闲和沟通,分别对应了生活文化,商业文化,休闲文化和社交文化.作为一种舶来品,高尔夫运动提供给人们更多的选择,首先体现在生活方式选择上的多元化与个性化,高尔夫球运动提供独特的生活理念,比如,与大自然的最亲密接触、陶冶情操.目前参与高尔夫球运动的群体,以中高端商务人士为主,因此,为高球运动贴上了“商业文化”的标签.高尔夫运动在动静的转变之间,尽显了领导者的抉择风范.高尔夫球运动的发明来自于苏格兰牧羊女的游戏,其休闲的特质也尽显无遗,置身于蓝天绿草之间,身心得到最好的放松,无疑是休闲的绝佳方式.同时,活动范围扩大和加深,社交成为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必需,而高雅的高尔夫运动,为人们展示了一种有效、有层次的社交方式.正是因为其所涵盖的文化特质,适应了当今社会的不同人群不同层面的需求,高尔夫运动才得以广泛开展.?经济发展与高尔夫运动的开展相互促进.某种意义上讲,高尔夫运动在我国的开展,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产物.开展该项目,并不仅仅是建立一座球场那样简单容易,在一座座高标准球场的背后,是一条长长的经济链条,包括配套设施,道路和运动用品(球具、服装、球车等)等,这一切都需要经济上的巨大投入,没有强大的社会资源作基础,是无法发展的.无论是从占地还是维护、经营,高尔夫运动都需要相当昂贵的费用,
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开展该项目的根本前提.东部和沿海地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高度发展,积累了相当多的资源,这些地区的也是开展最好的,所以,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就等于是空谈.据统计,高尔夫运动的开展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正相关,二者为互为促进、互相影响的关系.因此,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高尔夫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反过来,高尔夫运动也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需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尔夫球运动作为一项典型的休闲、竞技体育并存在形态,成为体育发展的趋势,理应得到正视,促进其合理发展.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1.加强制度建设.缺少合理的制度支持,高尔夫球的发展往往就会陷入短视、急功近利之中,对于其本身的长远发展是一种不小的伤害.因此,只有从宏观的角度,建设与其他社会建设相协调的高尔夫球发展制度,并且站在社会和谐发展的高度,才能避免市场失灵、环境污染、乱占耕地等问题的再现,因此,制定出最合理的制度,推行出适宜的政策,以帮助高球运动健康的发展,使高球运动本身的效益和社会收益的最大化.
2.培育正确的文化氛围,形成正确的认识.一直以来,由于开发商的过分宣扬,在人们心目中打高尔夫就是高不可攀的贵族运动.其实,在高尔夫球运动得到正常发展的国家,高尔夫球都是一项大众化的休闲体育活动.在我国,高球是到了“去贵族化”的时候,需要传媒、从业者共同做出努力纠正对于高尔夫球的错误观念,以及在实处让高尔夫球运动的消费价格降下来.由于其特点所致,想得到持久健康发展的高尔夫球运动最终必将走向平民化,如何使高尔夫球走向平民化、大众化成为高尔夫从业及研究者所要考虑的问题.
3.积极培育大众体育、体育产业与竞技协调发展的能力,促进其良性和持久的发展.?大众体
育.高尔夫球运动本质上还是一项“亲近自然,挑战自我”的运动,个人的参与将使高尔夫球运动的意义最大化.所以,我们要积极培育大众参与高尔夫球的热情、让更多人享受到高尔夫球运动带给的健康、休闲的乐趣.?竞争体育.现代体育的发展规律证明,竞技将会带来一项运动的快速发展.高尔夫球的竞技需要适时地开展,通过现代传媒扩大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来.?体育产业.创新模式,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之路.对于高端市场的建立已经基本成熟,而对于面对普通大众的“低”消费模式,尚处于摸索之中,这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建立高中低档各层次的俱乐部,将是俱乐部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人的经济水平有高下、需求各异,因此,对于高尔夫球运动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将市场精细化、服务个性化,必将有利于市场的扩大.
范文二:社会学对环境问题的阐述
社会学对环境问题的应对 作者:谷德近来源:网上搜集浏览数:990录入:2008-5-30 6:28:20??
一?、社会学对环境经济学理论的评价?
环境经济学家从使用环境公共物品的外部不经济性出发,提出了自身的理论构建和制度设计,最典型的当推科斯定理和庇古税。在诸多经济手段中,本章集中分析明确环境产权和征收环境税费两种。?
1 科斯定理?
罗纳德·科斯从环境产权配置出发,试图消除环境污染造成的负外部性。他认为,之所以出现对环境物品的滥用,就在于公共物品产权的模糊,只要明晰环境物品的产权,不管产权初始配置如何,只要环境物品交易,就“可以在没有政府直接干预的情况下解决外部性问题”?。?这就是著名的科斯定理。科斯定理的提出使人豁然开朗,似乎找到了医治外部不经济性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良方。要在法律上确认科斯所说的环境产权,首先要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需要明晰产权的环境物品包括哪些环境要素;二是交易如何进行。环境物品的范围具有天然不确定性。经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广越深,环境公共物品的范围就会越大,不受经济影响的自然因素是排除在环境公共物品概念之外的。这就使得环境公共物品在空间上由区域性向全国性甚至全球性发展,例如全流域性的生态态危机与水土流失、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在时间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发现有更多的环境要素受到经济活动的影响,这些自然要素也会相应地成为环境公共物品。另外,需要置于产权控制之下的是自然要素本身,还是这些要素所具有的某些特性呢?例如,需要明晰产权的是空气和水体呢,还是它们的清洁性?姑且不考虑环境公共物品不确定的特性,仅就清洁空气而言,又如何将其分配给不同主体呢?无法通过物理手段置于某一主体的控制之下,这恰恰是环境公共物品的悲剧所在,即使在名义上明确了产权,仍不能阻止经济活动污染破坏。?
??? 科斯定理的生命力还在于交换,即环境利益的享有者与需要消费环境利益的经济主体进行交换。这仍然存在两个无法突破的瓶颈。首先是高昂的交易费用,其次是模糊的环境定价。不管环境物品的产权配置给企业,还是居民,巨额的交易费用都会使单个主体出让或购买环境物品成为不可能。例如,受到紫外线损害的居民是无法与全球所有氟氯昂生产者和使用者达成交易协议的。至于环境利益值几何,结合庇古税来讨论。?
2 庇古税?
在不存在交换的场合,对没有价值的环境物品进行定价是十分困难的,庇古税的确定方式似乎使我们发现了这一方法,即污染者承担污染损害的边际成本。?那么,这种边际成本是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损失呢,还是恢复原有环境质量所需的费用呢?可是适宜风景的破坏,人的生命健康的损伤、稀有物种的灭绝、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挥霍所造成的损失都是无法用货币表示的,也是不可恢复的;对于可恢复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由于损害后果远远滞后于污染行为,治理的及时与否,相同总量和浓度的污染物因环境条件不同都会使治理费用大相迥异,这都说明对生态环境定价所遇到的理论困难。从欧洲各国环境税税率的厘定方法来看,其征收的环境税也不是庇古税,并没有弥补排污者所造成的全部损失。?
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在理论上遇到的困难并非否认这些手段的绩效,美国的排污权交易和许多国家征收的环境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但是这些手段始终尊重了经济行为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它并不能有效地保护无法用经济价值衡量的环境利益。?
经济学家将污染看成稀缺的环境资源无价格的结果,因此,主要的政策设计是要以税或费的形式引入替代品的价格。解决环境外部性的有效方法是要求排污者承担与其污染行为、造成的损失相当的边际成本。由这一原则推导出的普遍规则是,环境政策规定的边际成本不应超过边际效益。要运用这一方法,就要测定成本和收益的大小。因而,环境经济学的两个
主要任务就是制定排污行为的规则和对环境效益定价。?
经济学分析污染问题的方法集中在货币成本和收益的比较上。控制污染的成本与损害成本进行比较,污染物的最优排放量出现在边际控制成本与损害成本的交汇点上。然而必须说明,这种产出的最大化具有生态合理性,但并不符合产出的帕累托最优原理。这种区别被称为生态鸿沟。即使污染物排放量最优,生态鸿沟也会出现,这一概念既可以说明环境经济学研究环境利益分配问题的局限性,又恰好是社会学研究环境问题的最佳起点。与环境经济学不同,社会学不必拘泥于最优分配的框架去研究消除外部性的各种方法。行为者是不能被精确定义的,这一领域有三个中心任务:第一,调查环境退化的社会原因。这些原因可以解释为什么污染物排放量达到最优时,生态鸿沟仍然存在。这一点用来专门解释生态、经济利益的协调问题,也就是“增长债务”的问题。第二,从社会系统和社会行为者的角度研究对环境损害的反响。污染被不公平地分配给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的社会群体和系统对环境保护有不同的利益。第三,为了平衡生态供给的需要,努力发展现代社会接受的、关于社会选择或社会安排机制的理论。这些机制是市场、等级、交易和道德批判。然后基于这样的理论,从环境保护成效的角度来研究这些机制的优劣。应该特别指出,这种经济社会学观点遍布于在环境社会学的各个领域。?
这两个方法更大的区别在于他们依赖的行为理论?。?在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个体决策的依赖因素有:一系列的现实选择;机会结构,即指选择的相关成本;个人偏好。其中前两项在预算限制曲线中得到说明。如果偏好和可供选择的资源是特定的,那么选择仅由机会结构决定,无需用货币单位来解释这种结构。经济学的标准方法是假设偏好是外在的,而一种更宽泛的社会经济学的方法则是探究偏好的内在成因。如果假定偏好是内在变量而不是参数或其他情形,这种情形是外在刺激引起偏好,而不是内在偏好影响行为,那么,行为改变的缘由要么是约束的变化,要么是偏好变化,其实常常是二者的结合。并且道德价值观对于偏好的形成和程度起着重要作用,在无法确定行为者的价值观时,单纯研究行为者的满意程度是无法想象的。很显然,需要从经济社会学的立场分析环境问题。?
二?环境问题的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理论除了上述对环境问题成因的一般认识之外,对于环境问题的终极和具体原因以及解决环境问题所依靠的力量还有自身独特的理论框架。?
1 增长极限的疑问?
20世纪60年代,环境主义者的激进主张是停止经济增长和保存环境。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的著名论文,通过对世界人口、工业规模和自然资源存量的研究,得出三条结论:(1)在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方面,如果按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的话,在今后的100年之内将达到这个行星的增长极限。最有可能的结果是,人口和工业生产力突然间不可控制地衰退。(2)改变这种增长趋势和建立可持续到遥远未来的生态上和经济上的稳定状态是可能的。全球的均衡状态,可以这样设计,使地球上的每一个人的基本物质需要得到满足,而且每一个人都有实现自己个人潜力的平等机会。(3)如果人类决心追求第二种结果,而不是第一种结果,那么为达到这种结果的行动开始得越早,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这些主张被总结为:“有限的资源不能持续支持任何无节制的增长,这就是环境困境的症结所在。”然而要使人信服,这一观点需要有些限制条件:?
第一,增长不仅仅是经济的,还包括环境容量的增长,这种容量是相对于自然环境的恢复和自净能力而言的。例如,只有当石化燃料的使用超过森林和海洋对温室气体的吸收能力时,才会导致温室气体的增加。因此,如果需求超过供给,或没有合理机制调节二者的平衡,生态崩溃将不可避免。?
第二,这个条件涉及自然限制的定位,如图1,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在投入产出两个方面
与环境相关联,在投入一端,经济活动消耗资源;在产出一端,它污染环境。因此所有物质生产消费都利用了环境的双重性,既是原料(包括空间)来源,又是污染物、废物的回收站。? 因此,生态系统无序状态的重要经济根源是消耗和污染。无序来自不平衡的交换:一方面,环境为经济起到了资源供应者和废物容器的作用;另一方面,经济却没有促进自然的保护。工业经济活动与自然关系的根本问题是单向性:物质生产消费几乎不可避免地使用自然资源,却没有相应地为保护自然作出贡献。不管经济处于停滞还是增长阶段,这种基本性结构问题都存在,当然,快度的增长加剧了这一问题。《增长的极限》的作者米都斯和赖恩德斯认为,人口和经济依赖于地球上的空气、水、食物、原材料、石化燃料等。增长的极限就是这个星球提供这些物质和能源的极限,也是它吸纳污染物和废物的极限。这些极限是自然属性,迟早会在经济停滞中感受到它们的存在。它们对增长率、结构调整和相关技术的依赖性很小。?
在讨论经济与生态冲突的问题中,物理性极限形成了这些激烈争论的关键问题,并形成了增长的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两大对立的阵营,悲观主义者坚持认为无限增长与有限资源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既使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容器,但终归有限,它的容纳能力早晚要被增长的经济毁坏。因此,有的学者声称:“相信在有限的世界中,经济可以无限增长的人,不是疯子就是经济学家。”乐观主义者并不否认地球资源和污染物容纳能力的有限性,但他们认为,这些限制是否成为人类行为发展障碍取决于替代品、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无限发展的技术可能被用于减轻工业生产造成的破坏。?
接下来的问题是,对增长的自然限制是在经济的投入一端,还是在产出一端更为敏感呢?像马尔萨斯等研究增长极限的学者倾向于强调资源的有限性,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有限性,但是考虑对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可能更重要。对不可再生资源消耗的预言,像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和2000年全球报告经常被证明是错误的。与之相对比,水土流失、热带森林破坏和对海洋水产品的过度捕捞表明原材料供给危机主要体现在可再生资源上,然而就日益受到关注的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破坏而言,似乎污染问题是当今经济增长的重大限制。?
??? 但是要论证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不一致性,还需要大量的条件。如果认为经济膨胀必然引起环境退化,那么新的观点也会出现,即生态衰变也会对经济产生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1)社会经济膨胀,必然引起环境的反作用;(2)环境反作用的增强必然带来生态问题;(3)这些生态问题给经济进一步增长提出了潜在限制。?
??? 这些观点从根本上运用了社会学思想的基本理论,它系统阐述了迪尔凯姆和熊彼特等人根本不同于马克思的关于经济危机的思想。马克思着眼于现代经济的脆弱性,而这一观点则强调它的坚强有力,这种应对危机的强有力而非脆弱性才是导致环境退化的根本原因。? 证明这一点可能会加大经济系统对其环境影响应负的责任,这一观点是典型的模棱两可:是经济膨胀导致环境退化,还是在环境退化的基础才会有经济增长?有些学者坚持后者,即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必须开发周围的生态系统,但为了社会的繁荣而过度开发生态系统又可能破坏他们自身生存的基础。但是,仔细鉴别这一观点,就会发现它存在更严重的瑕疵:首先,中心问题不是对自然的开发而是过度开发,只有后者才对自然环境有害,如果认为问题的中心是开发,就会误导人们批评任何经济增长都有害于自然环境。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这依赖诸如利润、工资、销售等经济指标的增长,但这种增长并不必然破坏自然环境。? 其次,超过阀值的环境破坏是否会危及人类社会,有着相反的意见。如果环境遭到破坏,人的健康往往比物种生存先受到损害,即使废物排放超过环境容量,也不一定阻碍经济发展。诺德豪斯指出,市场经济可以在各种不同的外部条件下运行,不管反对全球气温上升的观点是什么,经济本身不会受到太大影响。根据诺德豪斯的计算,气温每上升3摄氏度,只会造成美国经济GNP下降1%。?
上述环境退化阻碍经济增长的观点是有争议的,经济膨胀并不必然导致环境退化,环境
退化也不会对经济增长造成直接和即时的影响,这种退化只是对经济进一步增长有潜在的限制。对可持续发展的热望就恰恰基于经济增长与环境破坏没有必然联系的认识上。如果传统的自然利用方式不改变,那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就不会这么深入人心。?
把这种因果关系脱钩带来了全新的、完全不同的研究经济与环境关系的方法。早期的环境主义者声称,经济增长必然在生态灾难中停止,但新一代思想者则揭示了二者之间的积极关系。20时节80年代新环境主义的时髦字眼变成了“可持续发展”,这种观念试图寻求增长问题和环境问题的妥协点。虽然这一概念在《增长的极限》中就耳熟能详了,但它的广泛传播则是在1987年著名的布伦特兰报告之后。该报告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在满足当代人要求的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是从代际公平的角度进行界定的,它的必要前提是自然资本存量的可持续性。在未出现的经济行为之前,知道如何满足其需求是相当困难的。但是,不能因此就怀疑按其定义谋求可持续性的条件。它要满足下列条件:(1)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不能超过其更新速率,或者利用速率要与再生替代的增长率保持平衡;(2)根据环境容量,废物的排放不能超过环境介质的容纳能力。这一方法的明显问题是设计利用资源的规则所面临的困难。?
在可持续发展观的影响,罗马俱乐部也不得不改弦易张,1992年发表了《超越极限》,修正了在《增长的极限》中流露的悲观情绪。?
在接受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难题的解决方案之前,这样的忠告是明智的。这一概念的精神并未成为工业国家政策制定的有效指导,也未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实施,而是有关科学家和环境组织的要求。首先我们不应否认增长的物理性极限,但更应注意到这种极限在到来之前就已显示了其影响,这必须在追求理想生态环境状况的时候被众所周知,这同物理性极限一样也是经济增长的限制条件。?
2 社会功能分化?
功能分化理论对于解释有损生态环境的行为,有日益增长的解释能力,这是宏观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是社会分工促进了工业化进程,还是现代工业要求分工社会化,这在逻辑和实证方面都是一个难题,但是二者密不可分的关系则不折不扣地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伴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整个社会不断分化成功能各异的结构或系统,尽管吉登斯的建构主义、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迪尔凯姆的功能主义以及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对社会结构分化的原因、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认识各异,但是他们都认为现代工业社会在专业化指针下已分裂为承担各自特定功能的子系统,并且这些子系统相互独立,又封闭自足,它毫不顾及其他子系统或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或利益要求。本文无意对上述社会学家的争论也作一番形而上学的考证,仅就探讨经济系统的独特功能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冲突或修和关系而言,上述各流派的一致观点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尽管运用这种方法似乎有点急于求成,但它的确能够用来解释经济对自然的漠视态度。这是社会学理论对于研究经济行为对环境的损害过程的主要贡献。马克斯·韦伯已经勾勒了这一理论的大致轮廓。韦伯认为,现代社会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受到其内在法则的制约,以此为原则的行为与其他生活秩序无关。?
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功能分化在现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在社会由传统转向现代的过程中,功能分化代替了前现代社会的社会阶层分化。这种分化不能与总体上的结构性分化或迪尔凯姆所言的劳动分工相混同。功能分化意味着现代社会的各项功能由它的次级体系分别承担。因此,需要构建关于功能性前提条件的理论,而现代社会必须具备这些前提条件。帕森斯通过他那著名的AGIL体系推导出了这一理论,但在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却被卢曼抛弃了。?
现代社会由多少次级系统构成姑且不论,但可以肯定地说,经济是一个最早分化出的原
始次级系统,它有自身的媒介(金钱)、典型的密码(财产)、特定的组织(企业)和特定的理性标准(利润)。?
相对于它们嵌入的整体社会而言,功能分化的特征在于现代社会的次级系统一方面是自足的;另一方面则是功能专业化的。自足意味着在特定次级系统中,必须用它特有的符号进行交流。例如,现代社会经济决策的文化合法性在于用经济标准来指导,因此,这种决策不必考虑政治或社会标准。次级系统的运行就依赖其固有的符号来组织,而且这符号可以用来区分任何相关的事情。经济系统只是区分财产与非财产,科学系统则是区别真伪。基于不同符号的事件秩序是不能相互转化的。例如,一家工厂不管什么时候面临倒闭,经济系统的反应标准只能是纯经济的,这一标准并不与政治或社会一致。经济系统的运行是独立于其他社会系统,这种自足性使经济系统获得了自己的内部行为评价标准和维系系统内部共识的典范性原则。?
至于社会是否提供信息影响经济决策,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这一点应该说明,自足是一个相对概念,其程度随着资本主义的不同发展阶段和相关制度环境而不同。?
功能专业化意味着次级系统的行为以特定次级系统的功能为中心。例如,科学系统的特定功能就是发现真理,而没有其他功能,比如发现美感。随着次级系统功能的发展,它的片面性就越强,其他的功能也就退化了。这样,现代社会次级系统增长的效率,使它们对其环境的情况和问题漠不关心。这不是外部性经济的不幸,而是系统专业化的自然结果。? 相对的自足与功能专业化是高效率的成因,这不仅表现在经济系统中,现代社会的所有次级系统都是如此。但同时,二者造成经济与环境关系的不平衡也是极为重要的。自足与专业化首先是现代社会次级系统持续性膨胀的基础,尤其是经济;其次,它使对环境的“焦虑和困难”的无动于衷合法化,尽管环境也是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再次,它给国家干预设置了障碍,也就是说,单纯追求经济效率和它对环境的漠视可以归因为功能分化的次级系统的专业化行为模式。卢曼指出,这样的系统运转是封闭的、自主的。这说明经济系统交流的特定模式是给付,主要指与其他系统的给付关系,因而忽略了环境。所以环境问题的根本症结在于,被分为许多次级系统的社会并不具备自发保护环境的功能,那么如何才能使这些次级系统的功能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呢?一个思路就是外部干预,但是卢曼非常怀疑外部干预的可能性,外部控制的局限来源于现代社会系统没有顶端和中心。它们的次级系统不能被纳入一个等级序列,尤其是政治系统不处在这一序列的顶端。政治系统并非现代社会的整体代表,它也不能把握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因而卢曼寄望于经济系统的自我反馈产生环境利益,而不是国家干预。自然反馈也许可以通过环境定价来建立。对“生态问题的关键”,卢曼写道:“在于价值杠杆。”这来源于系统波动的一般理论,即一个系统必须自我调节以达到与自然的和谐。尽管这种设想听起来新鲜又引人注目,但众所周知的事实是,经济决策只依据投入产出,照样漠视无价格的环境因素。?
3 社会两难困境?
并非所有资源的利用和污染物排放活动都有害于环境,作为废物的接纳场所,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只有当这些废物排放超出了其吸纳能力的时候才会导致环境问题。同样,如果资源是无限的(如阳光和石头)或可再生资源的年利用量保持在它的更新水平之下,资源的利用也是无害的。承认这一点就可知道,只有过度利用环境产品时,环境问题才会产生。? 经济学和政治理论的重大贡献是,当理性人发现自己处于“两难困境”时,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就不可避免了。人们认识到无论他们的行为如何,其私人利益会与社会利益一致或不能促进公共产品的改善时,就陷入了“两难困境”。亚当·斯密认为,竞争的市场在个人谋求私人利益的时候也会增进公共福利。但是社会不会避免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偏离,本质上,公共物品的存在及其使用的外部性导致了市场失灵,生物学家哈丁称这种情形为“公地悲剧”。?
为了解释“公地悲剧”,哈丁研究了向社会所有牧民开放的牧场被过度放牧的问题。每一个牧民都要决定在牧场上放养多少牲畜,作为理性的效用最大化者,牧民会计算每增加一头牲畜的边际效益。这种决定既有积极结果(因增加牲畜,提高了产出),也有消极结果(草场被过度放牧)。由于正效益属于牧民个人,而负效应由所有人分担,收益大于损失。理性的牧民会决定,只有再增加放养量才是最明智的选择,悲剧就在于每一个牧民都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哈丁认为,每一个人都掉进了在有限的世界中无节制提高自身利益的陷阱中,在一个认为公共物品可以自由取用来满足自身利益的社会里,所有人的共同毁灭是必然的结局。? 哈丁并不是第一个用“两难困境”的方法研究环境破坏的学者,他的功绩在于从学术角度使人们普遍认识到这一问题的形成机理。这一原理只能在研究公共物品的学术著作中进行详尽论述。这些物品作为公共财产不能从事实上或道德上排除它的利用。另外,利用这些物品的惠益又要求增进公共福利,二者的结合就产生了“两难困境”。环境质量作为公共物品,其产品的分配却面临两难的境地。因而,可以用公共物品理论来解释环境公共物品的过度利用。公共物品不用于私人物品,任何人都可以对其进行消费。虽然,它可以像私人物品一样去生产,但其供给却不是理所当然的。就环境物品而言,其生产过程包括了对过度使用的限制。然而,恰恰是无论如何都不能保证个人有为此作出贡献的愿望。由于公共物品可以自由取用,人们在谋求自身利益的时候,并没有促使他们放弃使用的激励。?
将公共物品利用的非排他性运用于此就可以发现缺乏促进公共产品生产的激励,每一个理性人都愿意搭便车。如果每一个人都致力于增加公共产品,那么所有人的努力将成效显著,但如果没有其他人愿意这么做,其效果就微乎其微。因此,作为一个对所有人有益的社会目标就这样被忽视了。?
公共物品概念的优点在于为社会科学研究“过度放牧现象”提供了一个概念工具,其局限性主要在于由此而来的制度安排:应该把过度利用降到有效使用环境的水平。然而用可持续的标准来测算污染的最佳程度是极其困难的。由于人口和生产不断增长,即使合理地利用环境也不可避免地要达到其极限,从而导致全球生态系统的崩溃。另外,在达到这一极限之前,基于生态合理行为的不同标准,合理利用自然环境的方式和程度也会千差万别。? 再把环境问题置于两难困境之中,核心问题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合作行为如何出现?有没有使个人自愿参与公共物品的生产而不是搭便车的机制??
在小型社区中,有两种机制可以促成合作:禁止社会成员污染、破坏环境和在污染者与受害之间进行交易。后一种机制是要么污染者用赔偿受害者的损失来换取扩大生产的许可,要么在排污者同意削减产量的情况下,由受害者给予补偿。采取哪一种方式取决于产权设置。? 由于较大群体缺乏必要的“社会联系纽带”,并且渐增的交易费用都使这些机制无法有效地解决整体社会的“两难困境”问题。总而言之,解决两难困境方案是合作,作为整体的现代社会也许可以诉求于各种灵活的政府行为。例如,现在的许多中心城市拥挤不堪,可以提高汽车进入市区的标准,也可大幅度提高车价。价格政策和规章制度都是国家对有关行为予以调整的机制。就此而言,市场和计划并非总是对立。这两种合作机制的运用都要求国家的必要干预。另外,在一个坚信市场经济能够带来繁荣的社会里,市场机制的运用也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选民们不一定喜欢市场配置机制本身,而却愿意接受通过市场能够很好实现的目标。?
现在,公众对环境政策的同意绝对依赖于可接受的或合理的环境标准,这些共同标准因不同的调配机制而不同。这些机制不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私人价值交换不纳入国家计划,至少短期内是这样的。相反,国家对环境的关注程度则会影响环境保护的水平,而社会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实施必须依靠国家干预。?
4 环境风险与认知?
解释环境破坏的原因,就会涉及这样一个问题,即为什么保护环境有益于所有人,而污
染还在不断加剧?除了社会经济系统的分化和社会两难困境之外,第三种解谜的方法建立在风险概念之上。这一概念在风险评估和风险社会学中流行之前,就已经成为决策理论和经济学的核心概念。风险用指不能预测某一行为的结果,但是,它假定理性人能够用概率推测各种可能的结果,也就是他们知道偶然因素出现的频率。区分风险与不确定性是极为重要的,不确定性是指许多无法控制的事件决定决策结果,而风险则指基于已知的概率或偶然性不利事件发生的机会。在环境法学中,预防环境风险发生的原则是损害预防原则,而预防在科学上具有不确定性的环境损害的原则被表述为风险预防原则,或谨慎原则 。在社会学中,与环境问题相关的风险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有更宽泛和不确定的含义。这能够解释为什么现代社会对生态风险习以为常。在卢曼看来,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是已经由危险转向了风险。前现代社会从本质上说是面临危险的,而现代社会则是面临风险的,而危险来源于个体或集体行为者无法控制的境遇,而风险总是决策的结果,二者的区分已经被证明。例如前现代社会总是面临饥馑的危险,一旦社会能够避免它,危险就变成了风险,这就可以把必要资源用于不同领域。?
风险的出现和接受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必备要素,帕罗和贝克已经运用不同的概念和不同的方法详尽阐释了这一基本思想。帕罗的贡献在于他注意到了这样一种生态破坏现象,它并不是大烟囱排放这种有规律的形式,而是偶然的环境事故,如果这些事件本身就有高度的潜在灾难性,就会误导人们迁怒于不当操作。但事实是“大多数高度”危险系统(如核电站和核武器)的固有特性使事故不可避免。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和紧密相关性致使环境事故难以避免。如果技术体系的组成部分因无法预测的原因失灵,复杂的相互影响就出现了。一旦系统的失效部分与其他部分不能彼此独立,相互关联性就表现出来了。帕罗声称,如果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关联性不可避免地造成事故,那么这些事故就是正常的了。他把当今社会看作是一个能够适应高度风险的社会。关于如何处置高度危险系统的问题,帕罗的方案是舍弃核能与核武器,限制海洋运输等高度危险活动,容忍和改进航空、化学和矿业。?
帕罗集中研究了环境事故和一般组织运用先进技术的风险,而贝克则把风险的蔓延归结为整体的工业化过程。他从这一假设立论,在工业化过程中,生产力快速无限地发展不仅损害了社会安全和财产,同时又将破坏力量释放到史无前例的程度。贝克发现大多数先进社会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他将其称为“风险社会”。在大多数先进社会里,风险随着财富出现。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其风险也日益扩散。工业社会经济利益分配的冲突已经通过社会保障得以解决,相应地这种冲突被风险的出现和分配代替。因此,风险社会发展的逻辑标志,已由收入和财富分配转向了风险分配。?
鉴于风险无休止地发展,贝克的分析就更令人信服了。风险植根于大规模地将技术创新运用于工业生产中。在他看来,不能再用阶级分析的工具研究这一全新的阶段了。他的信条是:需求是等级性的,民主则是烟雾性的。?
就此而论,贝克的观点就很值得怀疑了。但本文强调其重要性在于它强调了风险与风险认知的联系。根源于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风险也来自人类的认知能力。除应用于许多污染物和有毒物质之外,这一点对于放射性而言是绝对正确的。?
原则上,社会事实是社会结构,而风险主要存在于社会认知的过程。像贝克强调的一样,风险主要来自认识。例如,放射性并不能被看到或感觉到,很多有害结果只是在很迟的时候才得到补救,或者根本认识不到这种结果,或者在污染物排放之后,要考虑一段时间,才能发现其消极影响。当发现氟氯昂适合作推动剂时,却根本没有意识到它对臭氧层的潜在危害。鉴于这种不可认知性,就要运用科学的方法、理论和工具使人们了解风险的存在。为了区分健康和疾病,在社会认知风险的过程中,显然要求辨别利弊的慧眼在科学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由于并非每一种污染物的排放都是有害的,必须寻找一个价值底线,超过了它,人类和自然都将受害。这些价值要受到社会认知的影响,它不仅存在于专家和普通民众的争论之中,
而且也存在于政治阵营之中。不同社会成员有不同的风险偏好,拥有政治权力和话语霸权的人往往比承受风险结果的人更倾向于淡化风险的存在。因此,风险问题的高度政治化就不足为奇了。这使得风险分析从客观标准进入意识形态和信仰领域,而社会群体恰恰围绕后者影响政治。?
由此可以认为,环境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价值政策。普通民众和社会运动倾向于夸大污染物排放的消极结果,而代表企业利益的专家则可能倾向于淡化这一问题。另外,为了阻止某些消除污染的标准被采纳,专家还可能修改科学的价值底线,以适应政治需要。? 5 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
现在阐述最后一个解释环境行为盲目性的方法,这是西方文化的特点。现代文化与现代社会本身一样复杂,因此,不能孤立地把环境退化归咎于现化文化。在帕森斯的理论框架中,理性、自由、连带和工具行为主义是现代文化模式的基本特征。有的人类中心主义者用科学方法和个体自治表征现代性的特质,并以此强烈地反对武断的后现代主义。运用黑格尔关于现代意识特征的理论分析这两个有关客观世界的激烈交锋的思想,将很有说服力。
黑格尔思想最根本的特征是主客观的分离,这种信仰来自客观世界可以根据主观愿望来调整和组织的认识。这种大胆的观点包括四个基本假设:人类能制造物品;人类能够规划社会;人类能变得文明;历史可以终结。?
因而,对工业社会更彻底的批评者相信,不管是清洁技术的运用,还是向后工业社会转变,都不能解决工业社会引起的基本问题。问题源于工业社会的主导性知识体系,现代科学的客观知识妄图实现对人和自然的浮士德式的统治,这一点要对环境退化负责。因此,只有新的、非客观的知识类型才能结束环境退化。?
这种世界观的彻底革命首先出现在17世纪的欧洲,这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反映,也是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纯粹科学性的诠释。西方文化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向社会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即为植根于这种文化的不断膨胀性提供合法性基础,这种膨胀性在经济增长和科学进步中得到显示。作为结果,这种文化遇到了空前的危机,这造成西方社会正从根本上受到人与自然紧张关系的折磨。?
米都斯和赖恩德斯认为,资本和人口都包含指数增长的结构性能力。然而,不像科技进步那样,米都斯和其他人并没有注意到无节制增长的刺激仍然在发展,人口增长与西方文化的联系是相互矛盾的,一方面,人口增长源自道德下滑以及医学为此提供的便利;另一方面,许多西方国家的人口在波动。人口和作为工业化基础的科学技术有利于市场经济。但无限增长的能力并不能否认增长的外部极限,市场经济没有提供阻止它继续增长的法则,而科学也无法约束自身的进步。由于增长本身并无极限,如果只是简单地依赖资本累积和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将会无限发展,增长的外部极限也即自然极限可能出现。只有当它依赖一种无可争辩的稀缺因素时,增长才会结束,但是资本和科学知识展示了自我创造的能力,本质上并无稀缺性。?
内部约束机制的缺乏为工业社会提供了一项全新的任务,即限制它自由发展的空间,但是困难在于,并不能从现代经济、科学的模式中得到完成这一任务的方法。?
不管缺乏道德凝聚力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分析对环境危机并不能立竿见影。第一,为限制增长和科技进步设立的道德限度或界限究竟应该置于哪儿并不清楚。第二,任何人都有理由怀疑这种限度是否最理想。第三,救世的愿望只会改变意识,并不能促进结构性变化。这种呼吁充其量只是要求社会精神基础的改观。但是,伯格已经清楚地指出,现代意识是一个不能被轻易收拢的口袋。虽然它用不同的文化特征提供了选择目录,但作为整体的文化是不能选择的,至少在社会层面是如此。文化传统造就了社会,衡量其代价和好处没有任何意义。? 虽然价值观的改变是可能的,但社会却不能置身于文化传统之外,现代社会必然是基于科学的社会体系。这并不意味着技术变化就可能用集约消耗代替粗放消耗。典型的粗放模式
是使用大规模的、复杂的、指数性损害的装置,而集约模式则包含了小规模利用无害资源的技术。不同能源消耗方式的争论不仅是获取所需能源的最好方法,也是争论者希望生活其中的社会类型。但是,证明这种理想转型可能性的前提则是新的技术知识的发展。?
社会学原则被认为深深植根于居主导地位的西方世界观中,所以创建全新的环境社会学,就要舍弃传统,重新建立不同的世界观。伯格对建立在“人类中心主义”上的社会学不感兴趣,?人类中心主义将人置于地球生物中不可逾越的至高位置,而非人类中心主义或生态中心主义则声称,人只是物种群体中的普通成员。?前者认为环境对人类有价值,所以必须保护它;而后者保护环境的理由则是它有其内在价值,而不管人类的价值评判。?
这一问题的争论焦点是:“自然体的价值是内在的,还是由与人类的关系或人类的目的决定的?”这两种极端的观点,以及各种中间立场都能够得到合理的证明。人类中心主义的追随者在这场争论中被视为“深层生态学”和“浅层生物学”两大阵营的共同敌人。深层生态学承认超越人类利益的自然体的权利,其基本观点是把所有生物看成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现在与深层生态学对立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已被动物权利运动替代,该运动的支持者相信动物是权利的主体,尤其是它们有免于伤害的权利,这就要求防止伤害它们。如果这种观点是纯粹基于利益的考虑,那么这种利益是自然本身的利益,而不是上帝或人类对自然享有的利益——这事关重大。然而,这样的立场可能面临不能克服的理论困境;第一,难道只有像鲸这样的高等动物才有权利主张吗?蚊子、蚂蚁有无这样的权利?第二,如果动物是权利主体,那么植物呢?一种限制动物主观权利的观点认为权利的预设取决于其忍受能力,另一观点认为,只有能够辨别其自身是否受到伤害才能享有权利。第三,是单个物种享有权利,还是物种群体?如费恩伯格指出的,只有个体才是权利的主体,重新确认每一种动物的权利,不仅有利于像鲸这样的高等动物,而且会推动对待自然的主导观念的转变。?
另外,生态中心主义要令人信服,其根本任务是如何从不同利益中抽象出环境保护的共同标准。就技术而言,要把社会资源在环境保护和经济产出之间合理分配,就要建立社会中立曲线(community indifference curve),实现人类和自然利益两大目标的结合与平衡。由于适宜的环境对于人类和自然没有共同利益可言,生态中心主义的具有挑衅性和争议性的主张的影响已相当微弱了。尽管社会学理论对于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代表的西方文化颇有微词,但环境社会学的观点和视野也不应拘泥于“生态中心主义”的教条和对它抱有过高期望,运用其他方法和程序研究环境问题,似乎才是明智的。?
6 环境组织与环境意识?
讨论西方文化在环境问题中的作用是社会学的宏观理论视野,但是文化在环境问题上的具体表现则是公众的环境意识,而环境意识的宣传和发展除了依赖大众媒体之外,其最根本的推动力量还是各种环境保护组织。在形形色色的环境组织之中,对绿党的研究是不能排除在社会学的视野之外的。绿党是以政党的面目出现的,但是只根据其环境保护的主张是不能与其他政党区分的,因为没有任何政党否认环境保护的必要性。绿党在本质上是代表一种新的社会理念的组织,它认为生态环境危机实质上是现行生产消费方式和人类终极关怀的危机,它要对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整个经济社会结构进行彻底变革,要在一种全新政治哲学的指导下实现政治、经济和心灵的绿化。
绿党等环境保护组织是随着20世纪60~70年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而壮大的,与社会运动结合的环境保护组织对环境问题解决予以推动的一个表现就是各国公民环境意识的显著提高。许多国家的实证调查已有力地证明,民众已经把环境保护看作是最迫切的问题之一。环境意识不再仅仅是社会先驱者的思想,而成为社会各阶层的意识。调查结果显示,它的显著性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不断提高。1989年夏天,90%~98%的欧盟成员国居民认为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
没有理由认为环境问题在不久的将来会失去它显著的特征。相反,今后对国内和国际环
境问题的关注还将持续下去,所关注的程度还会进一步增长。欧洲委员会的最新报告表明,现在85%的欧洲居民相信环境保护是一个紧迫的问题,而在1988年和1989年这个比例则只是11%和13%。12国中只有2%的居民认为环境保护和防止污染并不是真正的问题;认为“将来是比较重要”的占11%。?
??? 目前欧洲已经有14个国家的绿党先后或曾经进入了全国性议会。?然而,绿党竞选的成功并不能完全用环境意识的水平来解释,正如上文所述,因为环境问题已经表面化,没有一个政党会忽视它,这主要是新的价值取向说明了绿党的成功。绿党的卓越成就正在瓦解一个政治社会“铁的法则”,也就是政党体系的稳定性使小党无出头之日。实证调查报告表明,传统政党体系经过一个世纪对基于宗教、种族和分配的阶级分裂的关注,已经进入反映新的分裂的政党组织体系的新纪元。这种分裂就是对传统社会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分歧`,它会影响社会政治体系的分化,并最终有利于环境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 三?社会学对环境问题的研究范式?
??? 1 环境问题的宏观理论?
??? 尽管社会学对环境问题的研究没有站在最前列,但是环境社会学已经有7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这期间无论是环境社会学的先驱本身的理论体系还是与一般社会学理论的关系都是极其复杂的,?回顾这段发展历史似乎对我们分析社会学对环境问题的研究范式没有很大意义。从广义上讲,社会学是通过对宏观(社会结构上的)与微观(社会心理学上的)的各种情况的相互关系进行通盘考虑,从而对社会应对环境问题的全部体制性问题进行一体化的分析,这是社会学关于环境问题的宏观研究范式。归纳环境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大致有环境学的环境社会学研究范式和社会学的环境社会学的研究范式两种?。?前者是宏观研究,后者是中观或微观研究。?
??? 环境学的环境社会学研究范式主要有以下特征?:(1)在研究主题上主要针对环境与社会的关系,而且比较强调环境因素对社会系统的影响。(2)在研究方法或分析框架上,主要采用自然科学的一些研究方法或分析框架,如生态学的分析方法和系统科学的分析方法等。
(3)在研究取向上主要是宏观的,试图发展具有普适性、关于理解环境与社会关系的一般理论。(4)在与传统社会学的关系上,主要是一种对立和批判的关系。这一研究模式有很多小的研究类型,主要有生态学的和系统论的两大类。前者以美国的R. E. 邓拉普和W. R. 卡顿为代表?,他们的生态学分析框架有两个思想来源:一是帕克,二是邓肯。邓肯提出了“生态复合体”的概念,它是指人类、组织、技术和环境(简称POTE)的某种交叉依赖关系,其中,每一个要素都与其他要素相互关联,任何要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另外要素的变化。这一概念强调了人类利用技术、组织主动适应环境的一面。在修改此模型的基础上,1979年邓拉普和卡顿提出,环境社会学的核心问题是研究环境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具体说是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1)人类、技术以及文化、社会和人格系统等变量是如何影响自然物质环境的?(2)自然物质环境由此产生的变化是如何影响人类、技术以及文化、社会和人格系统的?1995年,邓拉普和卡顿又进一步提出“环境三维竞争功能”的概念,分析了环境对于人类的三种功能(即提供生存空间、提供生存资源和储存、转化废弃物)和这三种功能的冲突关系以及这些功能与关系的演变情况,从而解释了当代环境问题的生态根源。本章第一节对环境概念的界定基本上就沿袭了这种方法。?
??? 另一种环境学的宏观研究范式是以加洛潘为代表的系统论研究模式,与一般的系统论观点不同,加洛潘认为,社会——生态系统是一系列具有因果关系的问题,而不是一套社会系统下的子系统,他认为环境社会学应当主要研究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一系列活动以及影响社会系统的一系列自然产生的生态效应。可见,加洛潘的系统论视角与本章第四节介绍的结构功能主义的功能分化理论是不同的。?
??? 2 环境问题的中层理论?
??对环境问题追溯源的解释并不必然地在实践层面上产生有利于环境问题解决的实际效果,虽然美国的一些社会学家认为研究人口、贫困、能源、资源、战争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于解决环境问题是很重要,但是日本的环境社会学家则主要讨论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居民运动。在现阶段,社会学对环境问题的研究目标不应当是建立包罗万象的、解释环境与社会关系的宏大理论。社会学关于环境问题的实际贡献在于依据其宏观理论研究影响环境保护的各种具体因素,所以,环境社会学主要是社会学的环境社会学,大致上这一研究范式具有以下特征:(1)在研究主题上主要围绕环境问题及其社会影响而展开,环境问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析对象。(2)在研究方法或分析框架上,主要采用社会科学特别是政治经济学和传统社会学的一些研究方法或分析框架,如社会冲突分析和社会建构分析。(3)在研究取向上主要是中观或微观的,试图发展出具有一定解释力的、关于理解环境问题及其社会影响的特殊理论。(4)在与传统社会学的关系上,主要是一种结合、借鉴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这种研究范式更具有社会学分支的色彩,更容易被主流社会学接纳。这种研究范式的理论形态主要是社会学的中层理论。
? 中层理论由默顿提出,这一社会学理论的术语是指能够得出一系列与经验具有一致性的相互关联的命题。中层理论是介于包括社会整体的系统性理论和日常研究中的微观理论之间的用于解释社会行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等中间层次的社会学理论。也就是说中层理论是处于那些试图包括一切社会体系的巨型理论之下的一种社会学理论形态。对于社会学中层理论的特点,默顿作了如下概括:?
在社会学领域里,中层理论主要用于指导经验研究。这一理论介于社会体系的一般理论和特殊现象的特殊描述之间。前者与特定的社会行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相差太远,从而不能具体地解释观察到的社会现象,后者则完全不能一般化。中层理论当然也包括抽象研究,但中层理论的抽象化与实际观察到的资料紧密相关,因而是经验上可以实证的命题。正如其字面意思一样,中层理论研究社会现象中的特定侧面,如社会群体、社会变迁、角色冲突和社会规范的形成等。
? 社会学的中层理论对环境问题的研究视角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什么原因导致社会对环境污染行为缺乏约束机制。第二,经济组织和政治组织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依靠它们对解决环境问题的有利与不利影响。第三,不同社会群体和个人在环境恶化中受到的不同影响以及他们对环境问题的不同态度(包括环境运动)产生的社会效果 。第四,影响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的各种因素。第五,环境保护组织、专家和政府官员在国家环境管理过程中的积极和消极作用等。在这些领域的研究中不仅要采用大量传统社会学的理论和概念,在方法论上也离不开社会学研究的一些具体方法,尤其是实证研究方法,例如抽样调查和实地考察等。?
? 四?结论?
社会学对环境和环境问题有自身独特的认识,它与环境科学和经济学最大的区别在于,社会学将环境问题的研究视角从客观转向了主观,即社会学中所谓的环境问题是否存在以及其程度依赖于社会成员的认识水平,因此,社会学从人类社会结构和社会行为的角度探索环境问题的成因。但是社会学关于环境问题的上述方法论只是与自然科学关于环境问题的理论相区别,关于环境问题的社会学理论与其他社会学科尤其是环境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它提出了研究环境问题的独特理论和方法,这主要表现为社会学关于环境问题的宏观理论和中层理论,既有对环境问题成因的宏观思考,又着眼于环境问题的实际解决,即研究人类破坏和保护环境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这不同于环境经济学提出的产权设置和政府干预理论。?
范文三:技术傻化的社会学阐述
July,20?2(1lJ{钾 -7H 南京师大学报(手J会科学椒, N。4h?1dl?f Ho不naI r) Na旃J期 E1iing uniY?1‘?(so川1洲clH
技术傻化的社会学阐述
陈阿江 (河海大学移民研究t扣心(汀芥南京210098 摘要:傻化是操作技术的简易化,是用少的或浅显的知识去使用产品。“界面”
(操作技术)是可以相对独立于“系统”(运行技术)的一技术傻化已渗透到日常生活 的各个领域,其原因是:(1)现代社会的知识成指数函数增长(科技产品极大丰富;
(2)专业化分工日益加深,制作(生产)日益与使用(消费)相分离;(3)开发商为实现
其产品大众化目标,不断使其产品的操作简易化。技术傻化在发展中国家中有其重
要功能。它有助于高新技术的推广普及,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有助于消除现代
关键词:技术馒化;高新技术;数字鸿沟 社会中的“数字鸿沟”这一新型不平等形式;有助于丰富普通人的生活。 中固分类号:c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1_46惦(2?3)‘)4一‘K162m7 傻化是我在研究农村技术进步时提出的一个概念。先进技术在农村的推广使用一直是个
难题。一方面,农村需要先进技术,另一方面,许多技术在农村难f推广使用。1990年代中
期 我在江苏吴江农村进行调查时发现,农村技术进步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在文化科技水平普 遍 较低的农民群体中,提高技术的操作简易程度有助于技术的推广使用,并且技术的操作特
点与 技术本身是相对分离的。我从机械(光学)相机到自动(电子),傻瓜相机的演变即相机
操作的 演变过程中得到启示,提出了“傻化”的概念,并提出提高农业技术的傻化度是促进
农村技术 进步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当时仅限于农村技术进步的研究。近年来的进一步观察 和思考发 现,技术傻化问题已经渗透到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领域,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 重大影响。 困此,我想从一般意义上探讨现代社会中的技术傻化问题。一、傻化概述 1(“傻瓜”的语义演变 傻瓜的本义即是傻子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对傻瓜的解释是: “傻子(用于骂人或开玩 笑)。” 与原版相比,修订版(1996年)新增r“傻瓜相机”一词。但修}_r版仍然没有收全实
际 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傻瓜的含义。而从傻瓜相机引申出来的关于产品或技术的傻化已经在 我们 的“常生活中广泛使用。 从互联网Goo 91e网站(hf‘p:,,www(Googlc(com)搜索相关词条所得到的统计结果反映厂 收稿日期:2(劬3一()2—2】 作者简介:陈阿江(1963一),男,河海 太’擎移民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62—
万方数据
“傻瓜”(词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用关键词“傻瓜”在Gnogle嘲站搜索共得295,(x)o 条, 其中“傻瓜+相机”14600条(“傻瓜+计算机,电脑”29300,48000条,“傻瓜+软 件”34700() 条。搜索到英文“Idiot”1,470,00条。对2002年7月5口所搜索到的“傻
瓜”前20贞共188 篇的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处理,得到如下结果:(I)用其本义的或在文学
艺术类范畴使用该耐 的,计71篇,占37(7,;(2)在技术或产品范畴里使用傻瓜的,涉及计算
机、软件、照相机、书籍 等,计96篇,占51(1,;(3)在管理或服务的意义上使用傻瓜的,涉及 教育,教学、网站管理等( 计2l篇,占11(2,。就Google网站所收集到数据表明,傻瓜作
为本义使用的仅占1,3左右; 引申至技术或产品领域的已达一半。而在广义的技术(包含管
理或服务类)层面I。使Hj的,高 达2,3。可见,傻瓜一词的引申义已经得到普遍应用。词 汇是表达事物的一个工具,傻瓜及柑 关词汇的广泛应用表明了技术傻化已在现实生活中产生'2(傻化概念的界定 在农村技术进步研究时(我将技术傻化定义为:“指该项技术的载 广重大影响。 体易于为人们操作使 用,即操作的简易化。””1从G00一e网站搜索的情况看,“傻瓜化”一词已得到广泛使用,涉及 到 厂商、消费者、农业科技、政府部门等。“傻瓜化”一词与我所说的“傻化”意义相同或相近。
为j,深人探讨傻化现象,本文先明确傻化的涵义。傻化是指产品使用的简易化,即,如裂
产品P在P2状态时比在P1状态时使用者可以用比较少或比较浅显的知识(或者两者
合)使用,那么我们就说从Pl到P2的过程就是产品的傻化过程,简称傻化。知识包 的组 括我们嗵 常意义上的文化知识(阅读、计算、写作)和科技知识。假定知识是可计量、可划分
出从低级到 高级的系列,那么区别Pl、P2状态是可能的。本文所指称的技术是一广义的技 术,技术融八 到产品中,技术傻化与产品傻化在同一意义上使用。 (1)傻化首先是针对人造物的,此人造物可简称为产品。傻化现象往往与高技术产品桐
关联。普通产品,其操作是简易的,因此很少涉及到傻化问题。高技术产品有两种情况:有的 产品诞生时就是傻化产品,如电话;而有的产品刚诞生时是很复杂、很难操作的,必须有专门的 训练才能学会操作,如照相机、电脑等。难操作的产品通过傻化,才能走进寻常百姓家。 (2)傻化是对操作技术的简化,操作技术复 杂程度可以独立于产品的内 部运行技术。以计 ——o算机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如图1所示,我把 ?——一 计算机的使用简化为“操作者”、“界面”和“系 统”。操作 者通过键盘、鼠标等界面输入设备, 输入指令,界面把接收到的相关信息传输到系 统。
系统内的实际运作状况,对于普通计算机 使用者来说是一个黑箱,他没有必要去了解 操作者 界面 系统 它。傻化只涉及操作者所面对的界面,如键盘的操 作简易化,显示屏所显示的信号直观化、 圈1计算机使用示意图简单化 等。因此界面技术的复杂程度可以与系统技术 的复杂程度相对分离。现代高新技术产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系统技术越来越复杂,而对界面 技术的要求则是越傻化越好。 (3)傻化是一个中性概念。从本质r说,傻化属于技术范畴,而技术是中性的,因此勿
需 作道德评判。但技术会衍生出经济社会问题,带出价值问题。如技术使用简单化给人以便 利,一63—
万方数据
但过分简化,导致失真,则引发一系列负面社会后果,等等。
二、傻化现象普遍化的原因 如果我们留心一下,就会发现傻化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世界的每个角落。照相机、电脑、
电话等等,都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傻化现象在较短的时间里迅速地普遍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 的突q:现象。如果就一般情况而沦,因为人有“偷懒”的欲望,才推动丁技术的不断傻化。人
勤一人懒是讨论人性问题的一个重要范畴。人性是懒的,或者说人是倾向于做方便(简单的事
的,就一般意义上讲,这是能够成宽的。但是,这井不排除有些人愿意做麻烦的事,如果从实
证的角度看,关于人勤一人懒的人性是不易被证实或证伪的,所以,只是假设,是为前提。具体 1(知识爆炸与产品的极大丰富 人类的知识是加速增长的,知识翻番的时间正变得越来越地说,以下几方面是傻化普遍化的原因。 短。“j三十年来,人类所取得的
科技成果,比过去2000年的总和还要多。 人们用指数函数来描绘当前人类知识增长的趋 势 ””与知识爆炸相对应,我们生活巾的产品也越来越丰富。科技成果商品化周期日趋
变短:电从发明到应用时隔282年,电磁波通信时隔26年,集成电路用7年时间得到应用,
而 激光器仪仪用了1年时间”o。可见,全世界每年所生产的新产品数目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
字。 以家电产品使用为例,我们发现现代人要学的东西与他所拥有时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一 方面,家庭消费的机电产品从以前有限的几件,增加到现在的几十件甚至上百件,并且产品专
业化水平越来越高,功能日益复杂。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人们正在变得越来越忙。传统社会
中的人有很多的季节性空闲时间如冬季、雨天等等,而现代人除了8小时工作,还要在交通、交
的呼吁。可见,产品傻化实是无奈的选择。 案往和休闲方面花费很多的时间。因此我们常常能遇到类似《金陵晚报》记者对“傻瓜”电话卡 例1:市民对“傻瓜”电话卡的呼吁 IP长途、手机充值、上网包月,层出不穷的各类电话卡让市民犯了难,根本不知如何 选择。据了解,现在市面上的电话卡不少于五六十种,倒如长途IP卡,电信、移动、联 通、 网通、吉通大摆擂台,各自就有至少两三种,加起来有近20个不同的号码;而手机
充值卡 又有世纪行、神州行、全球通之分;再加上165、167、290l等形形色色的上网卡、 上网包月 卡,电话卡市场真可谓是应有尽有。然而,拥有如此多的选择,市民却仍觉“不方便”。一位张先生对记者称,光了解这幺 多卡的资费标准就很难,本想比比用哪个更划算,但听了四五种介绍头就“大”了。另一
位程先生说,每次用lP卡都得拔上十几位的卡号和密码,不能输错一个,要求实在太高。
另外(复杂的卡功能界定也让市民头晕。例如,移动用户的手机可以拨打移动17950、 1795lIP(但17951只能从手机打向异地固定电话,17950则手机、回话都可以打;而联通 手 机用户必须用联通的179loIP号码才可拔通等等。“不懂行”的市民一听就“晕”了,
资料来源:姚嫒媛:《名目繁多功能复杂使用不便——“傻瓜”电话卡何日j出现?》,《金陵晚报》?要记 住更难,以至于他们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感慨:何时才能有“一卡通”或者“傻瓜卡”? 南 京新闻-,罨生,服务”栏目,200』年2月20日。 2(分工与专业化 分T与专业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经典作家如斯密滁尔f等多有论述。 ,64—
万方数据
与傻化普遍化相关联的,首先是专业化的深度发展。传统的中国农村,农民的生产牛活所
需大部分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直接解决,即使是一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活动,如工吒的乍 产活动,用现代专业化的角度看,仍然比较简单。而在现代生活中,每个可能的领域都已经专
业化了(而且在不断地深化:专业领域的数目既多,每个领域又精深。科学的发展还在不断地
综合、渗透与交叉,“学科分支已经从上个世纪初的600多门,发展到现在的6000多门。(””o
常 人不易掌握精深的知识和技能,“聪明”人也只能掌握有限的几门,百科全书式人物的时代 一 去不复返了。其次是制作,生产与使用,消费的分离。举例说,传统刖代的猎人,他用树 枝、藤 条和竹片制作弓箭(弓、弦和箭)去打猎,所获猎物主要也是为了满足自己及家庭的需
要。但 在现代社会,制作与使用是分离的,我大量制作我所不用的东西,我所使用的大部分 不是自己 制作的。由于是他人制作的,所以即使是简单的东西,使用的时候也不一定方便。可3(产品的大众化策略 以上‘关于人性懒的假定、丰富的产品、分工与专业化主要是从产品 见,技术 傻化是普通人使用专业化产品或服务的必经桥梁。 的使用者角度看的,这 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我们看一下生产者。现代社会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商业社
会,现代人的许多括动为商家所推动。生产者通过对科技产品、特别是商科技产品使用“界
面”的傻化,达到有数扩大销售量的月的。傻化是科技产品大众化的有效技术手段。毫无疑
问(相机走向家庭靠的是傻化;电脑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是以windows这一傻化r的操作界 面 为标志的。柯达创始人乔治?伊斯曼的做法已经成为高技术产品大众化的经典。案例2:柯迭相机的傻化与商业成功 1877年,照相机已被发明出来,但当时的照相
设备极为庞杂,包括一个黑色的大帐
篷。一个水箱,一个装着厚厚的玻璃感光板的容器带它出去旅行就像带着一座实验
室,丛须单雇一匹马驮着才行。这还算简单,复杂的是探作,没有专门的知识乖技术,谁也 无法驾驭这个庞然大物。 柯迭创始人齐治?伊斯曼,第一次接触到照相机时,就忍不住想:照相机能不能做得 小一些呢?摄影艺术能否弄得像“用铅笔写字那么简单”?这些伟大的疑问加上伊斯曼 坚持不懈的追求终于给感光业带来了一场划时代的革命。1886年,小型、轻便,“人人都 。1888年,柯逸打出了第一个广告,画面上一只手举着一架 套用”的照相机诞生了( 柯迭相机,旁边是伊斯曼写的自信而自豪的承诺:“你压下按纽,其余由我负责。”柯达上 市,一举获得成功。 从此,“人人都会用”这一思想贯彻了整个柯迭的经营历程,如何方便消费者使用相 机一直是柯迭公司敖孜以求的目标。19“年,柯达经过lO年的研究,推出了一种“拍
立 得”相机,这种相机机型更加简单轻便,易于携带;操作简便,无需测距对光,就能获
得清 晰的照片:底片装卸便利安全。这种“老少皆宜”的照相机上市之初就销掉了750 人们亲切地称它为“傻瓜相机”。 万架, 一举创下了相机销量的世界最高记录。摘自:褚晓杏、朱寅寅:柯达串起每一刻( 一)ht‘p:,,州worldcom?dge?m,yxqy,w098l,htm 三、傻化的功能分析
高新技术产品的发展,加剧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别。一方面,新产品层出小穷、极大 丰富,另,方面,相当一部分国民仍然生活在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生产生活方式中;一方面,知识
一65—
万方数据
爆炸,高科技产品应接不暇,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国民还是文盲、半文盲。任其发展的话后果 不堪设想。因此,国民文化科技水平的提高变得十分重要。但若同时致力于推动技术傻化的 工作,则有事半功倍的成效。傻化是能用比较少的知识或比较浅显的知识去使用高新产品或 接受比较复杂的技术。使用傻化产品可以减少投入——或者是在使用过程中直接地降低成 本,或者因为劳动力需要较低的教育培训投入就能达到相同的、或者更好的经济效益而降低成 本。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技术傻化具有深远的经济意义和重要的非经济价值。
1(推动农村发展 中国是,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没有农业、农村的发展,没有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国家的发展目标不可能实现,也不可能有国家的稳定。一般认为,影响中国农村发展的关键因
素是农村人口的素质。然而,提高农民的基础文化知识是相当困难的。文化基础知识的掌握 主要在青少年时期,成年人再补习文化基础知识实际上非常困难。因为成年人已经失去了最 好的学习时机,而且时间精力也十分有限。中国35岁以上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3年
多( 而妇女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则更少。若要将他们提高到小学文化程度,实际上是不可能
的;若能 达到,成本极高,而且让他们去适应现代高新技术仍然十分困难。但是,文化知识
水平低的人 (包括文盲)仍然可以有效地学习技术、特别是实用技术。因此,如何降低技术使 用的门槛,让 技术自身主动去适应大众,最大限度地让普通农民使用一些高新技术,则成为
问题的关键。而 傻化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金桥。因此,假设农民的文化基础知识为恒量时, 从文献看,傻化技术在农村已得到大量使用。如,以G009le网站搜索到的文献看(用关
傻化就成为促进农 村技术进步的根本性途径。键 词“傻瓜化+农”搜索),傻化所涉及到的农业技术,既有传统领域的如耕作技术,也涉及 高新 技术如电脑农业专家系统;既有政府部长对傻化技术的评价,也有普通老农的应用体
会。总 之,近20年来,大量的傻化技术已在农村得到推广应用,并且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
益、社会效 益和环境效益。如下述的云南少数民族群众使用农业专家系统来达到农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的例子。 目的,就是 案例3:云南的少数民族群众用电脑种庄稼 1990年云南省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酒 井、东回两个乡小范围内试点,220多亩示范 玉米虽遭几十年不遇的干旱、虫害,产量仍比常规种植的玉米增长400,。试点情况出 乎 预料,在基层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纷纷要求帮助他们推广这项高新技术 1998 年35个县推广“农业专家系统”,面积速197(14万亩,增产水稻、玉米、小麦共 8546(62万 公斤,新增效益l亿多元。 “电脑农业专家系统”通过计算机把农业科学、农业技术、专家的经验组装配套,把土
壤、气象、品种等几十个因子综合分析。让农民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当地生产条件,与电脑进
行“对话”,电脑则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所提出的条件,进行分析计算后把“结果”告诉农户,
农户从中选择最佳方案,科学地进行生产,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单产的目的。“电 脑农业专家”的一个最大特点是通俗易懂,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只要稍加培训就能掌
握,特别符合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的实际。云南少数民族农民在短时间内运用电
脑农业知识指导生产,就是由于那些复杂、高是的科技原理,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变成了一
份简洁明了的生产指导卡。它就是高新技术的平民化、傻瓜化。科技部部长朱丽兰评价 ——66—— 说:“云南小凉山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解放前处于奴隶社会,农业上刀耕火种,现在那
万方数据
里推广了电脑农业专家系统,粮食每年大幅度增长,真不可设想!高新技术应用是走贵族
化道路,还是走平民化道路?我们要结合国情走出自己的道路,让高新技术‘傻瓜化’,使 先进技术为发展经济服务。”
摘编自李沙青、李绍元:《用电脑“种”庄稼——云南省推广应用电脑农业专家系统纪实》,《民族团 结》1999年12月。, 从上述案例可以发现以下几点。首先,农民需要技术、包括高新技术,贫困地区、少数民族
地区的农民同样也需要技术。经常听到一些地方官员和技术人员抱怨农民对新技术不感* 趣。农民可能会拒绝采用一些技术,就像一些大学者至今不会使用电脑一样,其实这不奇怪。
总体上看,农民是理性的,但技术的傻化度、技术的经济价值及其外显程度、以及技术与农民的
心理文化方面的适应程度都会影响农民对技术的采用”1。其次,提高技术的傻化度是促进农
村技术进步的经济、便捷之路。要在农村推广农业生产技术,要么提高农民的教育与科技水 平,要么降低技术操作使用的难度。但是后者的效率比前者商得多。分布在35个县、200
万 亩土地、数十万耕作者,要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是困难的,即使能提高,成本是非常高的,
但经 由专家对“电脑农业专家系统”操作的傻化处理,数十万农民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接受技 术。可 见,技术的傻化处理不仅克服了一些技术无法在农村推广的问题,而且有巨大的经济效2(漓除数字鸿沟 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已整合到我们的生活世界中,并对我们的生活世界 益。产生了巨大影响。
因信息的拥有、使用、支配的差别造成了新的社会不平等,并加剧了已有的社会不平等,使社会
群体之间的财富差别、发展能力差别进一步拉大。因此有人提出发展中国家,地区的数字鸿沟
问题。所谓数字鸿沟,可以定义为:社会群体在拥有信息、支配信息和使用信息中的存在的差 别与差距。
社会群体在拥有信息、支配信息、使用信息中存在的差别与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1)与信息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差别。如信息基础骨干传输网建设,互联网交互中心
设施等。(2)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服务的差别。如网络语言载体、具体的信息服务内容等 差别直接影响到社会群体的信息获得与使用。(3)个人获取信息的经济条件的差别,如在购
买计算机和支付上网费用方面存在的经能力的差别。(4)个人获取信息的能力的差别。就此
方面而言,提高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傻化度有助于弥补获取信息不足的矛盾。发明计算机的初始动机主要是为科学家服务的,因此操作十分困难。视窗界面的出现,是 电脑走向大众的一个革命性的里程碑。然而,电脑真正走向大众,还有相当远的路要走。 首先,计算机应用的普及教育问题。目前,计算机教育存在着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的倾向。 编写了130本有关书籍的清华大学教授谭浩强指出,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是普及中的误区。
他 认为,我们的专家对初学者研究不够,常混淆非专业与专业的学习需求;在专家眼里不成
问题 的问题却往往是初学者的太难题,专家与初学者之间存在鸿沟。因此,他提出了要以更 有效的 方式普及信息技术,把计算机从少数计算机专家手中解放出来”-。其次,要解决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操作的傻化问题。在键盘输入法中,已经发明了一些傻化
的输入法,但是,对年长的、文化程度低的人,还需要更为傻化的输入技术。如果像语音输人这
样的傻化技术能够实现,电脑使用会更加普及。在上海参加’99财富全球论坛时,信息产业部
吴基传部长认为,由于中国公众总体受教育程度偏低,很多人根本不具备上网所需的知识,中 国因特网用户数量也会受到很大制约。简单易学、操作方便的多媒体终端在中国将有很大的,67—
万方数据
市场(并将极大地提升中国的网络用户数量。科技部前部长朱丽兰希望企业家们扩大视野,不 要只盯着知识水平高、收入水平高的那一小部分。她说,高新技术的“傻瓜化”应该成为一种 世界潮流。5] 。 3丰富日常生活 技术傻化是企业发展的有效门径。傻化技术是生产商自觉或不自觉追 求的产物,但技术 傻化的结果使生产商赢得了最广大的消费群体,获得了效益。 傻化了的技术、产品更使消费者 受益。通过技术傻化,使高精的专业化产品进入寻常百姓 家,满足多样化的、日益增长的需求,使普通人原来许多可攀不可及的事现在可以亲自动手制
作。如,数码相机配上电脑,就可满足普通人摄影、摄像、制作“影视”作品等等的愿望。一方
面,大量傻化产品的采用,使普通人的生活变得便捷,变得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它也为普通 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活动提供更多的创造性空间,有助于他们的学习与能力发展。傻化属于技术范畴。就像其它所有的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样,技
术傻化同样会产生相应的副作用。如长期使用计算器而不用心算、笔算的人,计算能力会严重
下降。长时间看电视而很少阅读、很少与人交谈的话,他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也会下降。再
如(计算机界面技术的傻化也会产生信息交换的丢失与失真,造成信息失真问题。但就总体 看,像中国这样国民科技文化素质总体偏低的条件下,技术傻化有助于高新技术产品的推广普 及,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
1 2]陈阿江(论农村技术进步的一般机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书馆,1996( 1998((2)( 13]徐冠华当代科技发展趋势与我国的对策[J](中国软科学,2002,(5)(
【4]刘宪子(专家呼吁:高技术傻瓜化消解数字鸿沟[N](中国青年报,2001一07—
05( [5]叶蓁蓁呼唤“傻瓜电脑”[N](光明日报,1999一lO—13(
(责任编辑:吴增基)
of tlle Idioti龃ti佃 of TecllIlolo盱:Analysis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CHEN A(ji蚰 g 210098,Chim)(Hohai Univ(,Nanji“g skin becomes aanis aAbstract:Idiotization whe陀by complicated叩emtion ch舭gi”g pmces8 easier such that less or one(It i8 de矗ned as a user knowledge 8impler c蛐either印ply to 0f knowledge ope卜 ale a rela吐vely independent a‘Bystem’(Idiod明tion product(‘Intedhce’is of e五sts in in 0f has its technoJogy our Ijfe a way(1diotiz“on technology important daily pervasive functions in the modem in such countriesasChin8(Fi嘣,it society,especially tllo?devel叩ing
tlle wide use of Bocioeconomic pmmotes advanced technology,and g?d resIllt3;Secondly pmduce8 it 6ts the,data gap’and of a new sort in the infornl吐on decre踮e8 the society;And矗inequ8lity it endches nally peoples’daily
1jf奢(
0f words:idi“殂tion technolo科;data gap Key technology;new,high
一68—
万方数据
范文四:三、社会学的学科功能
第四,指导人们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改革前,中国人工作磨磨蹭蹭,闲暇时间赌博,消费上省吃俭用,精神生活十几年中只有样板戏,一部“地道战”可以看上十几遍。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闲暇时间可以看电视,去旅游,吃喝随意,住洋房,上网聊天,“拼命赚钱、愉快消费”“超前消费”“贷款买车买楼”“对子女智力投资”“酒吧”“夜总会”“夜生活代替了赌博睡大觉”。总之今天的中国人生活方式正趋于文明。
第五,普及社会知识,使人们更自觉地参与社会生活
社会学可以给人们提供社会化、社会交往提供知识。使人们适应社会生活。“如何生活、如何工作”是人生的两大重要问题,社会学对此可以给出科学的答案。生活中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工作中如何适应社会的需要,在社会学中都能找到相应的知识。“面对将来的择业”要提前做好准备,那样就会获得令你满意的结果。
四、社会学与其他社会学科的关系
社会学最基本的观点是,理解我们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反映我们社会的经验背景,它是微妙的、又是复杂的、深刻的。生活被称为“天意”的东西其实是社会和历史力量的结果。因此,社会学特别重视现代世界中的社会生活。
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密切相关,因为其研究主题有相互重叠之处。
(1)经济学研究的是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消费的方式。经济学与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的共同领域就是研究经济行为的社会基础。
(2)政治学研究政府与政治权力的使用。政治学的学生考察在政府体制背后的观念、政治的运作过程;社会学对于政治行为(人们参与政治运动或支持政党的原因)以及政治制度与其他社会制度的关系更感兴趣。两学科在方法、研究主题、概念上关系日趋密切。
(3)历史学考察过去,试图找出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意义。社会学家从历史学中获益匪浅。
(4)心理学主要考察人类的精神过程。心理学家研究这样一些心理活动,如推理、动机、理解、做梦和创造力。心理学与社会学有很大区别,因为它关注的是个人的经历而不是群体。但是社会心理学——它研究的是人格、行为是如何受到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却与社会学联系密切。
(5)人类学是研究世界各地、各个时期的人类演化与人类文化的。社会学家借用了许多人类学的概念与方法。在某些大学,两学科合为一个系里。
范文五:节日的功能及其社会学隐喻
节日的功能及其社会学隐喻
李 峰
(华东政法学院,社会学系,上海,201620)
摘要:节日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结构大致可分为时间、仪式、内容和隐喻等层次,而每一部分都能通过身体操演发挥社会记忆功能,起着促使社会秩序合法化和文化传承的功能。在传统社会,节日只是一套符号象征体系,更多的是以宗教和农令的形式存在;自民族国家形成以来,随着身体的国家化,节日逐渐成了国家、政权合法性诉求的一种工具仪式,日益政治化;但随着市场力量的逐渐强大,节日又呈现出新的趋势。现今人们对节日的抱怨,首先是由于社会急剧转型所带来文化冲击;其次是全球化进程中文化相濡的结果;最后也是民族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必然要求。我们可以借助节日这一文化载体,在复兴传统优良文化的过程中发挥其特殊的功能。
关键词:节日 纪念仪式 身体 政治化 商业化
随着我国国家实力的增强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传统文化及其载体之一的节日越来越多引起国人的关注,其表现形式众多。首先,国人出于民族自信和文化自觉,开始要求传统文化的复兴,强调继承和发扬节日的民族性和传统性,例如2005年中韩向联合国申报“端午节”无形遗产之争就是此方面的典型代表事件之一;其次,人们都在盼着过节,但过节时又在抱怨节日的氛围愈来愈淡薄,而商业色彩日趋明显,“越来越不像节日”;最后,许多人还看到,在诸多的节日中,传统节日在与“洋节”的相遇时,常常陷入尴尬和弱势的局面,2006年底北大清华等高校13位博士联名抵制圣诞节则是另一个实例,等等。
诸如此类的现象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文化问题、民俗问题,它还与现代生活中的政治、经济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等方面紧密联系在一起。它“不仅存在于个人意识之外,
[1]而且??带有一种强制性的力量,它们凭借这种力量强加于个人”,成为当今中国社会日
益凸出的一个“社会事实”,已可作为一个社会学议题进行探讨。
从发生学意义上看,节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要么跟节令农时有关,要么跟宗教神话
[2]有关,要么跟政治事件有关”。 但不论是何种类型的节日,它都会有一套成文或不成文
的固定仪式。在传统社会,节日更多的是以前两种形式存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作为一种人类文化现象,我们可将之理解为是一种象征符号体系,它往往给人们提供一种对未来社会的意象。自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产生以来,随着政权在政治上的合法性诉求,处于社会上层的精英或是创制新的节日庆典,然后利用国家的力量借助纪念仪式,使这些庆典数字、序列和操演结构获得权威的标准形式;或是向一些传统的节日投入新的象征资本,作用于人民的身体,如此就使得这些新旧节日逐渐政治意识形态化,成为政权合法性的工具仪式。但随着国家与社会、市场关系的演变,节日的形式和功能又出现了新的情况。
一、节日的作用机制及功能
任何一个社会都得面临着霍布斯问题,即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实现社会秩序的途径可能
[3]千差万别,但对身体的存在进行秩序化,使得民众的身体内化社会的秩序的要求则是问题
的根本之一,而节日则是实现身体控制、秩序延续的重要有效方式。
不论是西方抑或东方,也不论是何种形式的节日,其内部结构大致都包括时间、纪念仪式、内容和隐喻四个层面,而这些又集中体现纪念仪式之上。
按照保罗·康纳顿的说法,节日中的纪念仪式有着改变和保持社会记忆的功能。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是“通过符号在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它将传承的观念表现于象征仪
式之中。通过文化的符号体系,人与人得以相互沟通、连绵传续,并发展出对人生的知识及
[4]对生命的态度”。纪念仪式与其它仪式一样,从其内容的符号和编码来看,我们可以将之
视为是集体象征文本;从其形式来看,它们都具备形式固定化和操演作用的特点。也就是说,作为人类仪式的结构和形式一旦确定下来后,它就会在长时间里被固定下来,将其内容的象征意义通过形式化语言进行表达。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解释主体之间,对这些意义的文字和口头阐释,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释性偏差”——造成对仪式集体象征文本的多种解读,从而可能使其丧失同一化的象征功能。即使人们试图通过固定化的文本来克服这种理解上的偏差性,但作为一套繁杂的知识体系,只有对人们进行系统的教育灌输,并使其内化才有可能达到此目的,而在传统社会,对于广大普通民众来说,是难以实现这种教化的。然而为什么有的节日,甚至是远古时代的纪念仪式仍能延续至今?繁忙的现代人不需专注于对某种节日和仪式的文本解释也能理解其意呢?这些大致可以用社会中存在群体记忆来解释,而这在某种程度上应归功于其仪式形式的固定化及操演性,即通过形式化仪式的重演来塑造群体记忆,将之内化为人们身体的自然组成部分,由此把握住节日或纪念仪式的象征意义。
周期性庆典的仪式语言可以通过日历、口头和身体姿势等方式发挥其社会记忆功能。日历使日常时间和节日的并置成为可能,这种时间序列可以使节日变成社会关注的独特时刻,同样的时间会使人记忆起往年的庆典,正是这种周期性的间隔使得此时显得具有同质性,从而也会产生大体相同的感觉体验。
不论是宗教性还是世俗性的节日庆典,都少不了一些口头性的仪式表达,这在宗教节日中尤盛,“宗教语言包含着一种古代成分;只要仪式回溯到一个圣启的时代,只要它们坚持
[5]以口传形式或书面形式恰当传播的真实文本的权威性,那么,古代社会就会保持下来” 。
不论参与者是否真正懂得这些仪式语言,都不会决定仪式的效用。帕累托曾说过:“重复,尽管它没有半点逻辑——经验的价值,但比最好的逻辑——经验论证更为有效”。其它的纪念仪式亦然,言辞的周期性重现其实在无形中就起到了一种将记念内容现实化的作用。
在记念仪式中,各种重复性的身体姿势对保持社会或群体的记忆也至关重要。人的肉体是短暂的,但一些固定下来的仪式姿势却能通过身体的均质化得以长期延续的,无论在何时何地,它都指涉其记念的内容,呈现其集体象征文本。如圣餐仪式上吃面包,喝红酒;施洗礼时将孩子浸入水中,手抚顶以示圣职的按立等等,在这种场境下,“手势模拟似乎从现实
[7]状态转变成了象征状态;一种模拟重演的风格取代了另一种”。
[8]这些纪念仪式过程,实质也是社会介入身体生产的过程,是一种身体建构的过程,这
一过程通过仪式揭示了同一群体的需求,使得社会团体得以“均化”,从而维系着社会体系的稳定及其延续。
二、传统的节日和节日的传统
从语意学的角度来看,节日是一个现代汉语用法,在中国古代,常见的只有“节”,即节气、节庆。也就是说,在前工业社会,节日基本上都与节令、农时和宗教神话有关,这也是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节日的最主要差异之一。
节日制度本身就是历法系统的组成部分。“所谓节日,不过是历法的岁时周期(一年365日)中的一些具有特殊意义和标志性的日子。节日系统和历法系统密不可分,节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观象授时制度,在成文历法产生之前,农时周期和庆典周期是合而为一的,节气亦即节日。随着成文历法的创立,由于中国传统历法制度即夏历采取的是阴阳合历,以阳历纪农时,以阴历纪年月,庆典的日期被按照阴历纪时周期固定下来,而节气则按照阳历安排,从而导致了庆典周期和农耕周期、节日和节气的分离,因此形成了与节气系统并行
[9]不悖的传统节日体系”。 [6]
传统社会节日的第二个特点是节日形成的自下而上的方式,这也是上述节日特征的一个自然结果。由于节日更多的是与农时、历法,以及民间风俗、传说有关,因此,节日最初可能源自于地方社会,最后得到政权或者精英的采纳,并随着疆域的拓展而逐步推广。例如葛兰言就认为,古代中国的节庆经历了一个由民间仪式向官方仪式的演变的过程。
其三,节日一旦形成,并成为一种传统,它就能成为构建社会秩序的模式。首先,“由
[10]规律地循环的节庆,引发了人们对自然秩序的规律性的观念”,从而对人类社会的运作秩
序也产生了自然的对应感。其次,在传统社会,“社会和文化上的转化都会经过仪式化的处
[11]理”,传统节日正是将时间、周期重复的言语和身体姿势等这些标记集合组织进人们的特定话语之中,而这种话语又构建起了现实与其具体的内容和象征意义的关连,从而强化个体身体对自己所属群体的记忆,使得人们产生一种传统延续的体验,维持社会现状的意识,在此过程中,传统也得以延续。
二、政治化的节日和节日的政治化
由于节日和周期性的记念仪式具有保持社会记忆,强化个体归属的功能,因此进入近代,尤其是民族国家形成后,新现的节日一般都不再与农令和宗教神话有关,而更多的是与政治事件相关。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各政体和统治集团对合法性的诉求,通过政权建设的力量,使得民众身体国家化,他们“通过权威与为人们广泛信仰的道德符号、神圣象征和法律准则
[12]相联系,那些掌握权威的人尽力证明他们对制度统治的正当性”,从而使得许多本属社会
层面的现象逐渐被意识形态化、政治化,节日也不例外。
这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政治精英们借助国家力量在社会推行的“新创”节日,即政治化的节日;一是许多传统节日被国家加入了新的象征资本,从而使得这类节日也承担起了某些政治功能,即节日的政治化。
政治精英们根据节日的结构创制出一套新的内容,确定节庆时间,规定记念仪式的方式。“新的社会试图通过新仪式、个人与团体之间的新关系以及新的象征代表物来把自己树立成
[13]为‘偶像’”。这些“新”节庆的一项重要特征在于其无形的强制性,不参与者往往会受
到各种怀疑,节庆的行动变成了有意识展示政治稳定性和全民代表性的措施。有意识地创建节日以达到政治合法性目的的行为大概肇始于法国大革命,仅罗伯斯比尔就设置了36个新的法定节庆日。
如果这种节日能周期性地继续下去,它大致上具备着两种功能:政治力量创设的政治性,一方面,通过日历上年复一年的重复,转变社会的时空观念,另一方面,借助国家政权建设,建构国家化身体的同时,通过某些固定的仪式使之内化为国民的潜意识,从而达到消除人们对前仪式的记忆;当这一政治需求基本实现后,这种重复性就转为强化群体对本仪式及其所代表内容的记忆,突出现存秩序的合法化。从整个社会来看,节日和记念仪式通过这种重复性的身体操演,可以达到一定程度上的社会价值整合,降低内部冲突的可能性,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和控制。节日中的庆典活动即充当着创造社会团结局面的仪式方法。各国的国庆节当属此类。
在现代世界,除了精英借助国家的权力创制的政治化节日外,还有一种情况是节日的政治化,其特点是向一些传统的节日投入了新的象征资本。它也有两种形成方式:第一种是在社会变迁的急剧冲击下,许多以前的传统节日的纪念仪式和意义越来越为人们所忽视、遗忘,步步趋向衰落,而一些精英分子替代性地添置一系列新仪式,使其承担起新的社会记忆功能;第二种形式对某些传统节日进行意识形态改造,当然这可能是精英分子的一厢情愿,也可能出于社会的需要。例如经过1871年普法战争实现统一的德国为了记念这个事件,创建了普法战争胜利日,但随着情况的改变,特别是国内矛盾的日益尖锐,它已难能承担国家整合的
目的了。因此,在1896年,德皇威廉二世对之进行了一系列“战略”性地改造,制定出一批新仪式,用来向一个1871年以前没有政治身份的民族保证,他们确确实实享有民族身份,他们实现了这一点。我国的中秋节等从某种意义上将也承担了某些政治功能,中秋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象征团圆的节日,而台湾问题使得从国家到社会都产生了赋予中秋节以新的象征资本的诉求,即盼望着祖国的真正统一。
还有一类并非如此意识形态化,但也是通过国家力量创建的节日,如教师节、妇女节和残疾人日等等。在普通时间序列中插入这些只有他们才可享受的特殊日子,其功能也同上述的一样,一方面是为了纠正过去对这些弱势群体的歧视或不公的记忆,突出其在社会领域的重要性及平等的地位,以使人们接受这种新的社会记忆,改变过去的态度;另一方面,在活动和仪式过程中,通过对“我们”的强调,也会使得他们意识到自我的社会身份和归属,从而保持现在的自我认同。
三、节日的商业化与商业化的节日
随着市民社会和市场力量的增强,民主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家的作用发生了新的变化,生活世界的政治化也逐步减少;同时,伴随这一社会转型的过程,民众的消费心理与
[14]生活方式又在追随消费社会而出现明显的消费主义倾向。与之相对应,社会中出现了商业
化的节日或节日的商业化趋向。
由于节日在时间序列中独特的地位,人们对之的重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商业团体当然不会放过这些绝佳商机。此外,当政权通过政治斗争或政治化运动站稳脚跟后,其合法性源泉越来越来自统治疆域内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为实现经济增长,国家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容忍这种侵蚀,主动淡化某些政治色彩。此可谓“节日的商业化”。
除此之外,还存在着创制商业性节庆的现象,新近出现的文化节、旅游节、观光节等当属此类,它们都是想借助节庆这一载体,赋予其独特的地位,通过身体消费的方式,达到强化人们记忆,刺激消费的目的。此可谓“商业化的节日”。
当然,只要民族国家仍是世界的主体,这种侵蚀也不可能是无限制的,虽然节日出现了非意识形态化,甚至是商业化的趋势,但它仍会作为国家保持人们对现行秩序合法性肯定的仪式工具。
在此过程中,社会民众常常会表达出两种抱怨,一是传统节日的“节味”越来越淡,这种社会心理其实是社会结构转型在民众心理的反映。节日的淡和浓的标准是具有强烈时代色彩的概念。社会转型也伴随文化转型,节日内容和实质也在变,所谓“节味”更多是对传统的一种社会记忆。当前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总体社会向多元社会的全面变迁过程,一些与现代观念不太相符的旧习俗可能会在快速社会变迁中为社会所抛弃,而这一过程却通常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以此会给民众,特别是年龄较大的民众造成一种强烈的失落的心理,以至于“节味”变淡。因此,某些节日过度的商业化只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客观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例如,商业色彩同样浓厚的中秋节不也还是保持着其传统实质和魅力吗?
二是洋“节”越来越火,传统节日相对来说就要逊色得多。其中缘由众多,首先,节日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文化背景下节日的相遇也是文化相遇的过程,西方节日的火热与西方为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强势地位密切相关,再加上西方节日的特殊“营销”方式,使得许多人热衷于此间。要言之,这既是全球化的结果,同时也是文化相濡的过程。
随着我们综合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要求重新振兴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这是一种“文化自觉”的反映。对此,除了加强优良传统文化的教育、普及外,笔者认为,我们也可利用节日的功能发挥其作用,这就是在某些重要的传统节日放假。放假不
仅仅是一种“节日经济”的考虑,更多的是基于节日上述社会学隐喻:它能通过周期性的有规律的时间排列和身体操演,使其成为人们期盼的时间,不论人们期盼着休息,还是购物,抑或其它,这都能在无形中将这些节日背后所承担的文化传统内化为国民的身体,传统文化的复兴更重要的不是在学术上的复兴,而是在普通社会民众层面的复兴。
参考文献: [1]
[2] 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4 刘东.有节有日.读书[J].2001(10).87 [3] Turner Bryan S., 1996,The Body and Society,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 [4] 克利福德·吉尔兹.文化的解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1 [5] 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77 [6] 转引自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98 [7] 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81 [8] 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13 [9] 刘宗迪.从节气到节日:从历法史的角度看中国节日.江西社会科学[J].2006.2 [10] 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24 [11] 特纳.仪式过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95 [12] 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上海:三联书店.2001.38 [13] 亚历山大编.迪尔凯姆社会学:文化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50 [14] 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4
作者简介:
李峰(1976-),男,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社会学博士,主攻方向为文化社会学、社会学理论
联系方式:
上海市松江大学城龙源路555号 华东政法学院社会学系(201620)
Email:
电话:021-52696267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社会学阐述论文-高尔夫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