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生长素生理作用
生长素生理作用
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生理作用
2、作用特点:两重性
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一样
3、顶端优势
二、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⑴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⑵促进果实发育
⑶防止落花落果
三、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目标检测:
A 组1、棉花长到一定的高度后,摘去顶芽,侧芽就发育成枝条。这说明()
A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向侧芽 B 、原顶芽不再向侧芽运送过量生长素
C 、顶芽摘除后,侧芽开始分泌生长素 D 、顶芽摘除后,侧芽大量分泌生长素
2、可以证明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而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例子是( )
A 植物的向光性 B 、顶端优势
C 、生长素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D 、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3、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
A 、高浓度和低浓度都促进生长 B 、高浓度和低浓度都抑制生长
C 、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 D 、高浓度促进生长,低浓度抑制生长
4、要得到番茄无籽果实,需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涂抹在该花的柱头上。处理该花的时期和条件是( )
A 、 花蕾期,不去雄蕊
B 、花蕾期,去掉雄蕊
C 开花后,不去雄蕊
D 、开花后,去掉雄蕊
B 组5、下列生产措施中与植物激素无关的一组是( )
①培育无籽番茄 ②培育无籽西瓜 ③果树整枝修剪 ④带芽的枝条扦插 ⑤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 ⑥棉花摘心
A 、①③ B 、②④ C 、⑤⑥ D 、②⑤
6.下列是关于生长素的有关实验,全部给予右侧光照结果不向光弯曲生长的是 ( )
A .(2)(3)(5)
B .(2)(3)(5)(7)
C .(2)(3)(5)(6)(7)
D .(2)(3)(5)(6)
参考答案: BBCBDA
学生讨论后回答:
1、植物的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不同
2、根、茎、芽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依次是10-10mol/l;10-4mol/l; 10-8mol/l
3、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促进根生长的程度先增加后减少,超过一定范围后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4、生长素浓度为10-6mol/l时促进茎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
学生看书后, 说出两重性的具体表现:
学生说出课前所查阅的资料
〖介绍〗α-萘乙酸(NAA )、2,4-D
NAA 是具有生长素类活性的萘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用于组织培养体系,可以诱发不定根形成,提高树木扦插成活率,提高座果率,防止采前落果。它具有与IAA 不同的环状结构,但其侧链与IAA 相同,比IAA 稳定,因此常代替IAA 使用。
2,4-D 的化学名称是2,4-二氯苯氧乙酸,它是一种除草剂,现在广泛应用于无菌培养体系,用于诱导细胞增殖。2,4-D 除了作为除草剂之外,它最显著的用途是引起脱分化和未组织化的细胞生长,另外,它还具有使幼苗矮化粗壮的功能。但2,4-D 能够引起染色体变异,使用时必须格外小心。
学生回答
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促进扦插枝条的生根等。
学生归纳:所考查知识点是: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2.4—D 在低浓度时,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在高浓度时,它不但能够抑制生长,甚至还能杀死双子叶植物,因为双子叶植物的叶宽大平展,叶片的表面积较大,蜡质较少,幼芽裸露,所以吸收的药剂较多,幼芽易于受害。单子叶植物(如小麦)通常叶面较少,叶片直立,表面角质和蜡质也较多,幼芽为老叶所包裹,所以相对地吸收药剂量也较小,幼芽也不易受害。所以,同样剂量的2.4—D (浓度较高)能够抑制可杀死双子叶杂草,而对小麦却没有抑制生长的作用。这说明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对同一浓度的2.4—D 敏感程度不同。 答案 C
学生预习探究活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指导,并准备好实验用具,如杨树枝条、矿泉水瓶等。教师如果能提前做本探究活动的预实验,可避免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也可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学生讨论后分小组汇报和说出自己组讨论后的实验设计方案:
优点:1、基本过程合理
2、注意了单因子变量
3、注意到了培养条件的合理性
不足:1、缺重复实验组,一般每一组不能少于3个枝条
2、缺对照组,设置清水空白对照,这样实验更完整
3、生长素溶液浓度的设置,(最好有个预实验,了解大体的范围)
学生汇总答案,并作重点的解释,和相关知识点的联系
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生长素的作用特点
让学生了解处理的方法,关键词:①一定浓度②花蕾期(或未受粉)③雌蕊柱头
①生长素在实践中的运用②原理是染色体变异④利用幼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⑤主要防止蒸腾作用散失较多的水分,而此时根的吸水能力较差,不利于植株的成活③⑥是顶端优势的相关内容
a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b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c 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d 生长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下部 e 能否生长看胚芽鞘的尖端下部有没有获得生长素 f 弯曲生长看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下部分布是否均匀。
范文二:生长素的作用
练习卷(一)(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0·南京二模)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B.最简单的反射弧至少由两个神经元组成
C.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前膜而传递兴奋
D.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2.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而立刻将手缩回;然后感到疼痛。缩手反射中枢 与疼痛感觉中枢分别是( )
A.都在脊髓灰质
B.前者在脊髓灰质,后者在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中枢
C.前者在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后者在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中枢
D.前者由下丘脑神经元支配,后者由大脑皮层神经元支配
3.(2010·上海)膝跳反射中,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途径是( )
A.树突→突触→细胞体→轴突
B.轴突→细胞体→树突→突触
C.树突→细胞体→轴突→突触
D.树突→突触→轴突→细胞体
4.(2010·广州六中调研)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肥胖可能与大脑中多巴胺的 作用有关。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兴奋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兴
奋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与高尔基体、线粒体有关
B.突破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膜的电位逆转
D.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5.(2010·浙江宁波期末)已知神经细胞膜两侧离子分布不平衡是一种常态现象,细胞不受刺 激时,膜外有较多的正电荷,而膜内则相反,如下图所示。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
当刺激,此时膜内外会产生相关的电流,则膜外与膜内电流方向为(
)
A.膜外b→a;膜内a→b
B.膜外b→a;膜内b→a
C.膜外a→b;膜内a→b
D.膜外a→b;膜内b→a
▲一只脚踩在钉子上,马上引起腿的收缩以避开损伤
性刺激的继续作用,而另一条腿同时
伸直以支持身体,使身体不会跌倒。如图表示了这一
复杂的反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这一活动需要至少4个突触参与完成
B.参与这一活动的神经元有6个
C.图中伸肌和屈肌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
D.图中③④代表的神经元同时兴奋会引起相关的腿直立
6.下图中甲是突触结构,乙是反射弧模式图,有关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甲图中3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3的内容物释放至5中主
要借助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B.甲图中神经冲动从A传至B,要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若切断乙图中的c点,则刺激a点后d点会兴奋,e点不会兴奋
D.甲图所示的结构实际上在乙图示中也有
7.(2010·江苏名校联考)如图表示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时下一个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 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兴奋
B.刺激强度达到S5以后,随刺激强度增加兴奋逐渐增强
C.在S1~S4期间,细胞膜上没有离子的进出
D.在S5~S8期间,细胞膜的电位是外正内负
+8.(2009·山东理综,8)下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
两种海水中受刺激
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
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
++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
9.(2010·湖南雅礼中学阶段测试)看图试判断一个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在添加具有生物活性
+的化合物——河豚毒素(Na离子转运载体抑制剂)后,是如何变化的(
)
10.(2010·苏、锡、常、镇学情调查一)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中提取的一种细菌毒素
蛋白,它能阻遏乙酰胆碱释放,从而起到麻痹肌肉的作用。美容医疗中通过注射适量的
肉毒杆菌以达到除皱效果。肉毒杆菌毒素除皱的机理最可能是( )
A.抑制核糖体合成乙酰胆碱
B.抑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
C.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阻遏与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被清除
D.与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阻止肌肉收缩
11.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 )
①大脑皮层 ②小脑 ③下丘脑 ④脑干 ⑤脊髓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也是人类思维的主要工具。下面是人类听、 写、读、说四种活动进行时大脑左半球相应兴奋区域(明显较亮的区域)示意图,其中可
能是“看书”活动的是(
)
12.(2010·南通二模)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即可以“弊尿”,这说明( )
A.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
B.排尿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下丘脑可以产生抗利尿激素
D.渗透压感受器位于大脑皮层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9分)(2010·广州综合测试二)如图是运动神经元的突触前抑制机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有关问题。
(1)完成神经调节活动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
(2)下列能正确表示刺激轴突1后,神经元3膜电位变化的
情况是________。
(3)图甲中有________个突触,①所指结构的名称是
________。在③中给予某种药物
后,再刺激轴突1,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③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
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________(用图甲中标号表示)的功能。
(4)图乙是运动神经元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的膜内电位变化图。A情况显示单独刺激轴 突1时,测得神经元3膜内电位差值约是________mV。与A情况相比,B情况下,轴
突1释放神经递质的量________,导致________相对减少,使神经元3兴奋性降低。
14.(12分)(2010·安徽省级示范高中名校联考)如图表示某内脏器官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 经调节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神经调节是以反射弧为结构基础的,图中的A和B相当于其中的
________。A细胞中
的乙酰胆碱只能由________释放,作用于________上的受体。
(2)A和B的遗传物质相同,释放的递质却不同,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3)破伤风杆菌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因而引起肌肉痉挛和惊厥。由此可见甘氨
酸能使下一个神经元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胆碱酯酶可使乙酰胆碱作用于
突触后膜后马上失活,其意义是____________。
15.(19分)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C、D、E、F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或结构,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D、E、F依次代表反射弧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供电刺激设备、电位测量仪等必要的实验用具,设计实
验证明兴奋在F处的传递
是单向的,在神经细胞B内是双向传导的。设计思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左图是某人测量兴奋时膜内外电位变化,阴影部分为兴奋
区,并画出曲线图如右
图,若电位计正负极接反,请在右图画出电位
变化曲线图。
练习卷(二)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0·上海生物,12)右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
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的是( )
A.发热和寒颤
B.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
C.寒颤和出汗减少
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
2.(2010·潍坊一中调研)某同学看到一篇专题报道:“女冠军落病不能生孩子还得拔胡子”,主要
报道曾是全国举重冠军的×××可能因长期吃药导致一些不正常的生理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出现上述生理变化的可能原因是服用了雄激素类似物
B.人为服用激素类药物可能导致人体内分泌功能失调
C.服用性激素类药物可以导致人体发生性逆转
D.这一事实说明运动员服用兴奋剂不仅有违竞赛的公平性,也对本人的身体不利
3.(2010·苏锡常镇学情调查二)动物激素调节的特点是( )
A.激素是细胞的组成物质,种类多、含量极微
B.激素分子弥散在体液中,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
C.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并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D.健康人体内的激素含量是固定不变的
4.(新题快递)如图表示的是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和性激素在不同年龄
阶段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程度,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
其中错误的是( )
A.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将会影响大脑的发育
B.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只在8~20岁之间进行
C.从出生到20岁左右,一直分泌较多的激素是生长激素
D.人的生长发育受到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
5.(2010·福州三中月考)当人体幼年缺碘时,其体内缺乏的激素和生长发育情况的变化曲线分别是
(
)
A.S和甲B.S和乙C.T和甲D.T和乙
6.(2010·潍坊模拟)下列与血糖调节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血糖调节的机制是反馈调节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
C.肾上腺素参与血糖调节
D.肌糖原可直接分解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浓度平衡
7.如图表示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代谢中的相互关系,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激素①分泌
量增加。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饭后半小时,图中的激素②分泌量增加,该激素是由图
中的A细胞分泌的
B.结扎胰导管后导致腺泡组织变性,但胰岛不变化,结扎
动物不产生糖尿
C.激素①和激素②都作用于肝脏,但二者发挥作用的效果
不同
D.腺泡细胞的分泌物不含有激素,也不会进入内环境发挥作用
8.(2010·上海)如图所示最能反映健康人餐后6小时内血糖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9.(2010·扬州市第一次调研)人体在下列哪些情况下会出现尿量增多的现象( )
①剧烈运动 ②天气转冷 ③患糖尿病 ④静脉点滴1L生理盐水 ⑤高温下劳动
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⑤
10.(2010·东北师大附中摸底)下列哪项不属于下丘脑的功能( )
A.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内分泌腺的活动
B.能调节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
C.感受血糖浓度的变化并通过神经调节内分泌腺的活动
D.感受渗透压的变化并产生渴觉
11.(新题快递)篮球运动员姚明的“佳得乐”运动饮料广告词:“解口渴,更解体渴,佳得乐”。
其中的“解体渴”主要是指( )
A.佳得乐饮料中含有大量水,补充剧烈运动散失的水分
B.佳得乐饮料中含有葡萄糖,补充剧烈运动散失的能量
C.佳得乐饮料中含有大量水和少量无机盐,补充剧烈运动散失的水分和无机盐
D.佳得乐饮料中添加的葡萄糖和无机盐,能补充剧烈运动散失的能量和无机盐
▲(新题快递)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下列有关人体内糖代谢及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不
正确的是( )
A.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激素共同调节以维持血糖的相对平衡,其中,胰
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
B.血糖在满足氧化分解供能的前提下,可以合成糖原和转化成非糖物质
C.由于在调节血糖方面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拮抗作用,所以,一种激素增加,必然
导致另一种激素的减少
D.糖尿病病人也可能血糖正常,尿液中不含糖;正常人也可能血糖偏高,尿液中含糖
12.午餐后,因天气寒冷,同学们将教室门窗紧闭,结果长时间处于密闭教室里的同学都出现头
晕、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生理现象,造成上述现象的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
A.低血糖使脑细胞葡萄糖供应不足
B.脑部缺氧
C.线粒体不能产生足量的ATP
D.脑细胞能量供应不足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14分)(2010·孝感模拟)如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图中字母表示的结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C________。
(2)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________。当人体处在41℃的外
界环境中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________。
(3)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分泌活动加强,完成这一
反射活动的反射弧是_____,这种反射属于
____________反射。
(4)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节,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体温调节的中枢主要在___________,产生冷觉和热觉的中枢在______________。
(6)体温恒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其重要性体现在通过影响________的活性,进而影
响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
(7)与上图相反的环境中不会出现的反应是( )
A.体表温度有所下降,而体温保持相对稳定
B.骨骼肌和肝脏细胞中线粒体活动加强
C.血液中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含量上升
D.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增加产热
14.(12分)请根据下列图解内容回答问题:
(1)图解中的A在人的幼年时期分泌不足时,就会引起
“侏儒症”,则合成A的细胞器是________;图解中
的B代表________。
(2)请根据图解回答:
①在促进生长发育方面,________和________表现为协同作用;
②在寒冷环境中,________和________都能促进机体的物质代谢,产热量增多,维持体温恒定,
二者表现为协同作用;
③________和________都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升高血糖浓度,表现为协同作用;
④在血糖调节方面,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能够升高
血糖浓度,二者表现为______作用。
(3)图解中的①②是指由下丘脑分泌的两种促激素释放激素,③④是相应的促激素。如果①和③是
对应的,则①是________激素;③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4分)(2010·福州三中月考)为了验证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请你帮助他完成有关步骤及分析结果:
材料用具(供选择):兔子若干只、注射器、75%酒精、脱脂棉、含放射性碘溶液、放射性测定仪、
0.9%的生理盐水、适宜浓度的甲状腺激素溶液和促甲状腺激素溶液(均不含放射性)、蒸馏水等。 实验过程:
步骤一:取三组兔子,分别标记A、B、C。
步骤二:将注射部位用酒精棉球消毒后,___________注射到A、B、C三组兔子体内。 步骤三:每隔一定时间分别测定三组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并作记录。
步骤四:4天后,向B组注射适量0.9%的生理盐水,向A组注射____,向C组注射____。 步骤五:每隔一定时间分别测定三组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并作记录,结果如
图所示。
(1)请指出上述实验步骤中的一个错误(将正确内容写出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四中B组实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选用三组而不用三只兔子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C组中的一只兔子的甲状腺切除,并从第三周开始每天注射适量的甲状腺激素,则该兔子
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如下图A所示。请在下图B中用虚线画出1~5周内促甲状腺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变化曲线。
(5)若给C组的另一只兔子注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抑制剂,抑制甲状腺对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则
兔子血液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
量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6)开始的4天内三组兔子体内甲状腺放射量出现升降变化的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7)第二次注射后,三组兔子甲状腺放射量下降的速率不同,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范文三:生长素生理作用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设计
王文婷 山西省太原市山西省实验中学 邮编 030000
一、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主导思想是渗透新课标的教学思想,尽可能的实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
教学理念。以倡导研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课程理念来设计教与学的过程。通过学生对数据、曲线等材料的分析、讨论等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使学生能够实现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提高获取信息和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设计过程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从而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提高生物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中的第二节。主要包括“生
长素的生理作用”和“尝试运用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两部分内容。
本节知识是对上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的延伸,通过对向光性的研究,学生已经能够推断出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再结合“根的背地性,茎的向地性”的实例引出其作用的两重性,内容层层递进,理解并不难。对于探究实验,内容也并不难,其关键在于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训练其如何科学的,逻辑严谨地设计一个完整的生物学实验。 教学重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教学难点:探究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
2、描述植物顶端优势的现象、原因、解除方法及应用。 3、举例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1、尝试分析曲线图,能够说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的具体含义;不同植物、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
2、尝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生长素的应用的举例,使学生积极地将课本与周围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极大的增强了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2、探究性的实验,要求自己设计实验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策略与手段:
讲授为主,同时,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示实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行探究,层层深入。
五、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六、作业设计:
1、完成《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设计,(包括实验材料,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预期)。
2、如果条件允许,修改后以组为单位完成实验,得出结论。
范文四:生长素作用教案
第 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 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教学目标 1.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两重性
2. 生长素类似物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3.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教学重点 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教学难点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教学过程
师:窗台上的花总是向着窗外生长, 向日葵的花盘总是朝向太阳的方向, 这说明植物有着怎 样的特性呢?哪个同学会解释呢?
生:这是植物的向光性, 植物受到单侧光刺激,生长素从向光侧转移到背光侧,使背光侧生 长素含量比向光侧多,生长快,表现为向光弯曲生长。
师:他解释的很好,这说明生长素具有生么作用?
生:促进生长的作用。
师:很好。那么生长素是否只有促进作用呢?同学们请看 P50的问题探讨,仔细观察生长 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的坐标曲线,然后讨论以下问题。
生 1:不同。根、芽、茎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分别是 10-10 mol/l, 10-8 mol/l, 10-4mol/l 。 生 2:以根为例,生长素浓度小于最适浓度时,随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超过最适浓度后 促进作用减弱。
师:(板书生长素浓度对根作用的变化曲线,标上字母 A 、 B 、 C 、 D )我们来看曲线,横轴 以上为促进作用,横轴以下为抑制作用, AB 段表示随生长素浓度增大,对生长的促进作用 增强 ; B 点表示在该浓度时, 促进作用最强; BC 表示随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C 点表示该浓度时既不促进又不抑制; CD 表示随生长素浓度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由此 可以看出低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生长而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 这是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 重性。 (完成例题 1) 同学们请阅读教材黑体字部分,了解生长素两重性的表现。
生: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保花保果,也能疏 花疏果。
师:(板书)两重性表现在生长、发芽、花果。同学们想一想哪些现象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 用的两重性?
生: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顶端优势。
师:水平横放的一株植物 (板图) ,几天后的生长状况?根据我们的常识,根表现向地生长, 茎表现背地生长(板图)根的近地侧和远地侧分别标注 A.B; 茎的近地侧和远地侧分别标注 C.D, 同学们分析讨论 A 与 B ; C 与 D 部位生长素浓度关系及影响因素。
生:A >B; C >D; 影响因素是重力。
师:我们分析的问题涉及两个不同, 一是生长素浓度,二是生长素的作用器官。哪个同学告 诉我们 ABCD 四处的生长素分别发挥什么作用?
生:A 处抑制, B 处促进, C 、 D 处均为促进。
师:因为根是最敏感的器官, A 处抑制, B 处促进,所以根表现向地性生长;由于 C 处浓 度大, 促进作用更强, 所以茎表现背地性。 只有根的向地性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再来看顶端优势。 (板图带有 4个芽的枝条,自上而下标注 1234) ,芽能产生生长素,思考讨 论 1与 2, 2、 3与 4处生长素浓度关系及生长素的作用。
生:2>1, 2>3>4。
师:芽是比较敏感的器官, 所以 2处抑制, 1处促进, 也就是顶芽优先生长, 侧芽受到抑制,
表现顶端优势。顶端优势也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植物的根系也存在顶端优势。 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也发挥重要作用,受精后发育着的种子产生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 实。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生 1:设计两组实验,对照组不做处理,自然传粉受精;实验组避免传粉受精。对照组结有 子果实,实验组不结果实。
生 2:应当设计三组实验,增加一个实验组。避免传粉受精,待雌蕊成熟时在柱头涂抹适当 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并套袋隔离。 改组实验植株结出无子果实。 这样才能证明是种子产生生长 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师:这位同学的补充很有道理, 我们要证明结构产生的物质相关作用时都应该设计类似的三 组实验。 建议课下考虑以下两个实验设计思路:1. 验证叶片产生的生长素能阻止叶柄的脱落, 2. 验证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的发育。既然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那么在生产 实践中,我们如何应用呢?
生:可以利用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 发芽, 结实; 利用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 发芽, 结实。
师:回答的很好 ! 随着科技进步,农民已经不需要机械除草,而更多采用除草剂,因为双子 叶的杂草比单子叶的农作物对生长素更敏感, 较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杂草的生长却能促进农 作物的生长。 但是由于植物体的生长素含量很少提取困难, 科学家人工合成了生长素类似物。 出应用于除草剂外, 还能促进结实, 获得无子果实,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等。 这些应用都必然 需要适宜的浓度范围, 教材中安排了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现在我们 先来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1. 结合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的坐标曲线, 应该确定什么样的浓度范围?为什么要进 行预实验?
2. 如何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插条?
3. 观察指标是什么?怎样记录或反映实验结果?
4. 其他的无关变量都有哪些?应如何处理 ?
生 1:应该在最适浓度附近设置浓度范围。
生 2:浸泡法或沾蘸法。
生 3:相同时间内的生根数量和生根的长度。可以设计记录表。
生 4:枝条同种且形态相同,生根的环境相同且适宜。
师:我们再考虑一下实验方案。
生:第一步 用 NAA 配制浓度分别为 10-12mol/l,.10-11 mol/l.,10-10 mol/l.10-9 mol/l.10-8 mol/l.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
第二步 选取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的月季枝条若干, 随机均分为 6组, 每组有 3个枝条, 编号 A.B.C.D.E.F 。
第三步 将 A~E组插条的基部分别依次浸泡在上述溶液中,深约 3cm ,处理 1天。 F 组用 蒸馏水浸泡。
第四步 将处理过的枝条扦插在盛有等量蒸馏水的试管中,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 5天 后观察计数各组生根的数目并测量记录生根的长度,进行比较。
第五步 根据小组实验获得的数据, 以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为横坐标, 以根的数目为纵坐标, 绘制曲线,确定最适浓度。
师:这个方案非常合理, 同学们可以按这个方案进行实验, 并且可以继续探究生长素类似物 的作用与枝条的老幼的关系。现在同学们用概念图的形式进行总结。然后 完成例题 2
例题 1. (10分)如图表示生长素对某种植物根、茎和芽
生长情况的影响曲线。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促进芽生长的最适宜浓度是 __ ,
生长素的这一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 _ _ __。
(2)曲线 AB 段表示 :
。 (2分)
(3)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 _ __
_,对芽生长的效应是 _ _ __。
(4)B点 所 对 应 的 生 长 素 浓 度 对 茎 的 效 应 是 ___
(2分)
(5)从图中可以看出,植物体的根、茎和芽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的顺 序 .(2分)
答案 (1)10-9、抑制作用
(2)开始时,随着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加强,达到最适宜浓度后,随着浓 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 (2分)
(3)促进作用、促进作用
(4)不促进,也不抑制(2分)
(5)根、芽、茎(2分)
例题 2、黄瓜花是单性花,雄花和雌花容易分辨。现在生物园里有几株黄瓜正在开花,为你 提供必要的器具和药品, 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方案, 以证明黄瓜子房发育成果实需要种子提 供的生长素。
器具和药品:透明纸袋、回形针、小纸牌、剪刀、镊子、毛笔、烧杯、适宜浓度的生长 素溶液。
实验方案:
步骤一:选择一批发育正常,即将开放的黄瓜雌花,为每朵花套上透明纸袋,用回形针 将纸袋固定好,然后将这些雌花分为 3组,分别挂上标有 1、 2、 3的小纸牌。
步骤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第一组雌花 _____________;第二组雌花 _____________;第三组雌花 ______________。
答案:待纸袋中的雌花开放后,打开第一组的纸袋,授以黄瓜的花粉;打开第二组的纸袋, 在子房壁上涂抹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以后几天继续套上纸袋; 第三组不作任何处理, 几 天后将纸袋取下 (注:各种处理的组别可不按上述顺序; 不要求学生对某些技术细节如怎样 授粉等作出具体说明)结出有籽黄瓜 结出无籽黄瓜 不结黄瓜,子房枯萎脱落 .
范文五:生长素及其作用
生长素及其作用
生长素 (auxin) 是一类含有一个不饱和芳香族环和一个乙酸侧链 的内源激素, 英文简称 IAA , 国际通用, 是吲哚乙酸 (IAA ) 。 4-氯 -IAA 、 5-羟 -IAA 、萘乙酸 (NAA)、吲哚丁酸等为类生长素。
1872年波兰园艺学家谢连斯基对根尖控制根伸长区生长作了研 究; 后来达尔文父子对草的胚芽鞘向光性进行了研究。 植物生长调节 剂属于农药类。 虽然它们的毒性一般是低毒或微毒, 但是在使用中仍 然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证人、畜的安全。
早在 1880年,达尔文就做出了这样的发现 :禾本科的加那利草 的胚芽鞘一旦被切去顶端, 就会失去其原有的向光性响应能力。 他的 解释是这样的:当幼苗从侧面受光时 , 顶端产生的影响向下传送 , 造成 向光与背光两侧生长速度不同, 从而引起向受光一侧的弯曲, 因而切 去顶端后就不呈现向光性响应。
1928年 F.W. 温特用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有一种促进生长的物 质,称之为生长素。它能扩散到琼胶小方块中,将所得小方块放回到 切去顶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 可以引起胚芽鞘向另一侧弯曲。 而且 弯曲度大致与所含促进生长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这个实验不但证明了 促进生长物质的存在 , 而且创造了著名的测定生长素的“燕麦试法” 。 那么,在此,我们就讨论一下对于生长素的应用。
生长素,名如其实,最明显的作用是促进生长 , 但对茎、芽、根 生长的促进作用因浓度而异。三者的最适浓度是茎 >芽 >根 , 大约分别 为每升 10E-5摩尔、 10E-8摩尔、 10E-10摩尔。植物体内吲哚乙酸的
运转方向表现明显的极性, 主要是由上而下。 植物生长中抑制腋芽生 长的顶端优势, 与吲哚乙酸的极性运输及分布有密切关系。 生长素还 有促进愈伤组织形成和诱导生根的作用。
生长素的作用是多部位的,主要参与细胞壁的形成和核酸代谢。 用放射性氨基酸饲喂离体组织的实验, 证明生长素促进生长的同时也 促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生长素促进 RNA 的生物合成尤为显著, 因此 增加了 RNA/DNA及 RNA/蛋白质的比率。在各种 RNA 中合成受促进最 多的是 rRNA 。在对细胞壁的作用上,生长素活化氢离子泵,降低质 膜外的 pH 值,还大大提高细胞壁的弹性和可塑性,从而使细胞壁变 松, 并提高吸水力。 鉴于生长素影响原生质流动的时间阈值是 2分钟, 引起胚芽鞘伸长的是 15分钟,时间极短,故认为其作用不会是通过 影响基因调控,可能是通过影响蛋白质 (特别是细胞壁或质膜中的蛋 白质 ) 合成中的翻译过程而发生的。
因为生长素在体内很容易经代谢而被破坏,所以外施时效果短 暂。 其类似物生理效果相近而且不易被破坏, 故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 产 (见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 生长素在扩展的幼嫩叶片和顶端分生组 织中合成,通过韧皮部的长距离运输,自上而下地向基部积累。根部 也能生产生长素, 自下而上运输。 植物体内的生长素是由色氨酸通过 一系列中间产物而形成的。 其主要途径是通过吲哚乙醛。 吲哚乙醛可 以由色氨酸先氧化脱氨成为吲哚丙酮酸后脱羧而成, 也可以由色氨酸 先脱羧成为色胺后氧化脱氨而形成。然后吲哚乙醛再氧化成吲哚乙
酸。另一条可能的合成途径是色氨酸通过吲哚乙腈转变为吲哚乙酸, 发现于十字花科植物。
生长素有多方面的生理效应, 这与其浓度有关。 低浓度时可以促 进生长,高浓度时则会抑制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这种抑制作用与 其能否诱导乙烯的形成有关。生长素的生理效应表现在两个层次上。 在细胞水平上, 生长素可刺激形成层细胞分裂; 刺激枝的细胞伸 长、 抑制根细胞生长; 促进木质部、 韧皮部细胞分化, 促进插条发根、 调节愈伤组织的形态建成。
在器官和整株水平上, 生长素从幼苗到果实成熟都起作用。 生长 素控制幼苗中胚轴伸长的可逆性红光抑制; 当吲哚乙酸转移至枝条下 侧即产生枝条的向地性; 当吲哚乙酸转移至枝条的背光侧即产生枝条 的向光性;吲哚乙酸造成顶端优势;延缓叶片衰老;施于叶片的生长 素抑制脱落, 而施于离层近轴端的生长素促进脱落; 生长素促进开花, 诱导单性果实的发育,延迟果实成熟。
这就是生长素的一般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