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表达友情的古诗词(摘录)
表达友情的古诗词,摘录,
1、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王之涣《九日送别》
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
3、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张籍《没蕃故人》
4、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5、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吴伟业《遇旧友》
6、故人早晚上高台。——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7、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王维《终南别业》
8、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9、玉楼深锁薄情种。——秦观《桃源忆故人〃玉楼深锁薄情种》
10、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11、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12、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罗隐《魏城逢故人》
1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4、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白居易《咏老赠梦得》
15、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16、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贺铸《钓船归〃绿净春深好染衣》
17、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18、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19、就解佩旗亭~故人相遇。——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20、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21、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22、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23、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24、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张籍《没蕃故人》
25、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2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27、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罗隐《魏城逢故人》
28、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高適《送魏八》
29、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30、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李邴《汉宫春〃梅》
31、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周紫芝《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
3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33、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柳恽《江南曲》
34、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35、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
36、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37、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罗隐《魏城逢故人》
38、湖水无端浸白云~故人书断孤鸿没。——黄庭坚《秋怀二首》
39、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
40、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张炎《解连环〃孤雁》
41、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42、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43、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袁枚《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44、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刘昚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45、前经洛阳陌~宛洛故人稀。——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46、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47、故人宿茅宇~夕鸟栖杨园。——李白《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48、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王维《少年行四首》
49、巴山重叠相逢处。——张先《渔家傲〃和程公辟赠》
50、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柳恽《江南曲》
范文二:古诗词表达技巧的鉴赏
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
初步掌握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方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表达技巧的内容繁而杂,这节课我们用分类举例的方法进行,我们将表达技巧分为四类:
常见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篇章结构 。
学习目标:
1.能指出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2.能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3.能根据题目要求,用通顺的语言,规范答题。
近几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有关手法统计-----
2005年:
考查了表现手法(修辞),涉及了衬托(3套)对偶/对仗(3套)夸张(2套)比喻(2套)拟人(2套)等常见手法和顶真(1套)。
2006年:
衬托对比( 3套),比喻( 3套),虚实相生,借景抒情,拟人,对比以及象征。
2009年:借代
2010年:烘托
2011年:虚实结合
2012年:象征手法
2013年:风格
特 点:
一、手法丰富多彩
二、重点考查:
三、概念模糊
试 题 类 型:1.判断手法型 2.评析手法型 3.比较异同型
提 醒------
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表现手法 、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实则大同小异。答题要看清楚,不要被迷惑。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
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
(一)比喻
定义: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作用:1.形象具体可感。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2.充分表达作者的情感。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二)比拟
定义: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作用:1.促使读者产生联想,将事物人格化,富有情趣,生动形象。2.突出作者的情感。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三)借代
定义: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作用: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引人联想。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四)夸张
定义: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引起丰富联想,突出事物本质特征,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竞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上邪,我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汉乐府《上邪》
少女以五件不可能出现的事为誓,表达了对爱情的热烈忠贞和无所顾忌的追求,人物形象鲜明,情感真挚而强烈。
(五)对偶
定义: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
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六)排比
定义: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作用:1.意象繁密,语言精练。2.感情强烈,真挚感人。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七)设问
定义: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作用: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八)反问
定义: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作用: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九)反复
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3.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作用:
1.音节舒缓和谐,朗朗上口。
2.强调主题,形成气势,突出情感。
3.思想感情的表达更为绵密曲折 。
(十)对比
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作用:
1.以强烈反差突出事物特征。
2.强化作者思想感情。
(十一)双关
1.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作用
1.意在言外,言此而意他,含蓄蕴藉;
2.使语言含蓄、风趣,令人回味。
(十二)互文
1.主人下马客在船 。
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3.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作用:
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
辨明修辞手法是第一步,重要的是要了解作者借助这些修辞手法抒发什么感情,达到什么目的。下面我们来看看两首诗,看看他们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运用这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解题方法]
1、确定修辞方法
2、结合诗句分析
3、分析修辞表情达意的作用
例1、(2008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2)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解题思路〗手法+分析(+作用)
第一步:指出修辞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印证。
例2、(2009年江苏卷)
满 江 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⑴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答:(1)想当年,到而今。 借代。
(2)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
(3)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人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例3、(2010江苏卷)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
(1)橘柚香。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3)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例4、2011江苏卷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
⑴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
答:才思、诗风、诗品;卓异不凡。或“思不群”“比庾信”“比鲍熙”; “诗无敌”。
⑵“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
答: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李白的浓浓思念之情。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例5、2012年(江苏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⑶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答案:碧云在空中飘忽不定,最终消沉在天边,结句利用象征的手法,用“碧云斜”象征人的心情消沉;用碧云的飘忽不定象征人的心神不宁。以景结词,委婉含蓄,蕴味悠长,而又情景交融。
例6、2013江苏卷
醉眠
唐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⑴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意。(2分)
【答案】用远古时期的宁静写出山中的幽静。
⑵“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4分)
【答案】表达了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
【解析】这两句明显写的是两方面的事,一句一事一心境:前句“门常掩”是因为“世味”,表明对“世味”的厌恶;后句“簟[竹席,见“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李清照《一剪梅》)]已便”是因为“时光”——正值盛夏时光——醉卧竹席,已是非常地适宜:给人的是一种闲适、恬淡之感。 ⑶《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门掩世味”“拈笔忘筌”暗含诗人难忘世事,透露幽愤不平之气;全诗却以“山”“馀花”“好鸟”等闲适悠远的意象,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意味平淡深长。
范文三:古诗词鉴赏的定向表达
古诗词鉴赏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占分比例大,难度比较高,学生往往难于把握答题要领。根据笔者对高考古诗词鉴赏的教学体会,高考古诗词鉴赏的复习应当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针对性训练,以求复习的高效率。
一、建构一套话语
任何语言表述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话语系统,无论是离开了特定的话语系统还是僭入了其他话语系统的表达,皆可能显得词不达意、不伦不类,对古诗词鉴赏评价也不例外。而古诗词鉴赏的这套话语恰恰是多数考生陌生、感到困难的。因此,建构一套适合考生运用的古诗词鉴赏的话语显得尤为重要。教学中,我们可以遵循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的基本法则,话语的大致表达模式为“分析+迁移”,即前一句主要分析命题的指定内容(古诗词的词、句、句式、押韵等),后几句则需在分析的基础上或延伸、或拓展、或发掘、或归结、或提升至相关的景、情、理、意等要素和层面上,这样就显得不空泛、不拘泥、不肤浅、不游离。例如,鉴赏张旭《山中留客》中“山光物态弄春晖”中“弄”字的表达技巧,可以这样回答:“用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变沉寂为喧闹,点萧瑟为缤纷,传神地描绘出山林春意盎然、万象更新,自然万物光彩焕发、争奇斗妍的情态。”这样答,可以看出前面部分紧扣题意,后面部分则延伸到“景”。又如,赏析张元千《卜算子》“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中“湿”“迷”二字(2015山东卷),答案是:“‘湿’字,描写地面浓重的风露水汽,使行云也充满湿气而显得厚重,突出了外在环境的潮湿、阴冷,表现了词人凄凉和沉重的心情;‘迷’字,描写水面迷蒙的雾气,使归舟迷失了航向,烘托出朦胧、迷茫的氛围,表现词人内心的迷茫”。再如,分析黄庭坚《雨过至城西苏家》一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015年天津卷),答案是:“从诗题‘雨过至城西苏家’,可知诗人是雨后天晴出访,由诗中葱茏鲜艳之景以及‘痛饮’一词可知诗人的忙中偷闲的欢乐。全诗表现雨后天晴访友的喜悦之情;仕途上的踌躇满志或忙中偷闲的喜悦。”再如,评价杜甫《江汉》一诗的思想内容:“全诗以‘乾坤一腐儒’‘落日心犹壮’等的直抒胸臆和自比‘老马’等手法,抒发了内心的不平之气和报国思用的情怀,也表现了诗人老而不衰、顽强不息的可贵精神。”同样是先分析诗(词)句,再作“情”与“意”的提升。
二、区分不同特点
对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主题)的鉴赏要求是不同的,因而除了建构一套鉴赏用的话语系统外,语言表达上还必须注意区分鉴赏对象的不同特点。如鉴赏诗歌的形象(大多数咏物诗),就应尽可能地突出形象的整体性和独特性: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就要描述出语言的生动、形象、传神、韵味、风格等,并赏析语言运用的有关技巧性,如词语的妙用、语序的排列、特殊的组合等;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则需概括主题意义,揭示内在本质。在同一首诗歌中,这些不同要素(对象)之间呈现了很大的差异,鉴赏评价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命题的要求首先把握住对象的特点,然后根据有关的特点运用话语系统作答。这样的鉴赏就不至于文不对题、词不达意了。2012年天津卷《野菊》:“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诗中的野菊,较之生长在庭院里供人观赏的菊花,不为媚俗而“香”,有更广阔更自由的天地,从形象到气质来刻画其“野性”。答案是:“①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②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阅读唐代罗隐《蜂》,鉴赏蜜蜂的形象:“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对蜜蜂的形象鉴赏,不能从我们熟悉的概念出发去硬套,而要从诗中的“不论”“无限”“尽”等词语去解读其采花的“辛苦”。至于诗人态度、观点,还要琢磨诗中的反诘句以领悟其对蜜蜂的同情、怜惜之意。不管怎样,鉴赏时务必将蜜蜂的形象定位在“辛苦”劳作、积累多而享受少这一点上。由此而归结出的“寓意”似乎有多种,讽刺坐享其成的剥削者,赞颂辛勤耕耘的劳动者都可以。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时,必须联系诗词的主要内容和诗人溶铸在诗词中的思想感情。例如,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II:阅读唐代韦庄《含山店梦觉作》:“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韦诗表达的是梦醒时分思念家乡与亲人的惆怅之情,但诗的前两句并未写出惆怅,而是写自己“惯别家”“等闲挥袂”,显得豪迈潇洒;三四句,诗人一觉梦醒,看见一弯斜月,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感油然而生。因此,答案写成:“诗人用衬托的手法来表现感情。诗人虽到处漂泊,但好像并不在意,认为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念家乡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三、行文简洁优美
我们往往将优美、凝练的语言称之为“诗化”的语言,表明了诗歌语言的最大特征,古诗词的语言更是如此。考生在答古诗词鉴赏题时,一个很大的问题是语言表达平淡呆板、拖沓冗长、泛泛而谈等,将蕴藉深邃、韵味十足的诗词表达得索然寡味、美感全无。如把《山中留客》中“弄”字的表达技巧答成:“‘弄’字的表达技巧高,说明这里的山林和物态都不一般,这样一来就使得所写的这些景物更加富有生气,从而表明春天给山林增添了许多色彩”。这样答题,似乎也与答题要求基本符合,但对“弄”字究竟“巧”在什么地方并没有具体明确的赏析,显得空泛而不得要领。从语言表达上来说也不够简洁,显得拖沓、平淡,与答题的要求相去甚远。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湾里一中)
范文四:表达祝福的古诗词
表达祝福的古诗词
大家平时会看表达祝福的古诗词吗?关于表达祝福的古诗词你
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表达祝福的古诗词,希望对
大家有帮助。
表达祝福的古诗词精选篇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唐代,韩翃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九日酬诸子
清代,妙信
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
远天连树杪,高月薄衣裳。
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
诸君才绝世,独步许谁强。
表达祝福的古诗词热门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代,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难着 一作,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表达祝福的古诗词最新篇
芙蓉楼送辛渐
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 通,惟)
[表达祝福的古诗词]
范文五:一些表达禅意的古诗词
春? 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很通俗,但僧人用其来表达禅意,显示了一种“身心寂灭”的境界,即春晓是不知不觉地到来的,鸟声在不知不觉中传入,风向外的着意努力,而是在于顺其自然,回归自己的本心。或雨、落花也是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的。参禅的最佳境界不是靠许孟浩然之意不在谈禅,但却达到了禅的空灵境界。
感? 兴
李端
香炉最高顶,
中有高人住。
日暮下山来,
明月上山去。
居最高顶是实情,也是比喻。悟后之人,直入最绝处,故常以登临孤峰比拟。此处言高人居于最高顶,是以此比喻说明他已达真如妙境。悟后又如何呢?“日暮下山来,月明上山去”是答。悟寂灭之理,不是进入死寂,而是任运度生,不着痕迹。如日月之行于虚空,虚空不动。且此日月运行,又何尝动过半分?
秋? 怀
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身悲双鬓,报羞食万钱。
鹿车何日驾?归去颖东田。
宋代禅,儒越来越趋于融合,佛理对于士大夫来说正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哲学和思想修养,作为一代文豪的欧阳修最终也不能脱身于其外。时而“食万钱”,时而“遭贬谪”,这种无常使得他发出希望驾鹿车回归自然的感慨。鹿车,正是佛家之语,使人只想回到颖东区国躬耕隐居的生活,这正是一幅活脱脱禅门居士的潇洒形象。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典型地体现了禅的意境。高山、大道、江面都在白雪覆盖之中,白茫茫一篇,大地真干净,世界仿佛停止了流动,垂钓的画面优势一种凝固静止的形象,再现了禅家的万物归寂心的意境。
花非花,雾非雾
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时多?
去似朝云无觅处。
眼中的花,并非实实在在的花;雾,也并非实实在在的雾。只是“本心”外射的花与雾的“幻化”而已。这些东西,“夜半来,天明去”,瞬间即逝,无影无踪。来的时候就像那“来如春梦几时多”,突如其来,毫无知觉。去的时候,“去似朝云无觅处”,不可追寻,不可捉摸,无影无踪,全归于“空无”。
无?? 题
白居易
特入空门问苦空,
敢将禅事问禅翁;
为当梦是浮生事?
为复浮生是梦中。
空是虚空,空也是一种觉悟。能认识到四大皆空,绝无到人生的无常,心性就能够由此而提高。对悟者而言,梦如同生活的一面镜子,告诉你所有的执著都是虚空,都是捕风。梦里的一切不能永远挂在你的心上,现实中的一切又何尝不是如此?能在心中常驻的,不过十佛性而已。
世事纷纷
罗洪生
世事纷纷入闪电,
轮回滚滚似云飞;
今日不知明日事,
哪有功夫论是非。
佛陀告诉我们,命在呼吸间,一口气已经可以使天人永隔。平时我们总爱说“活在当下”,但是当我们自己闲论是非不知不觉间虚掷光阴的时候,一方面浪费了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也扰乱了我们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出? 游
皎然
少时不见山,便觉无奇趣。
狂发从乱歌,情来任闲步。
此心谁共证,小看风吹树。
打破人类文明长期形成的各种禁忌和理性的束缚,让心理完全放松,回归自然状态,即使时间短暂,也是最难得的享受。不但是一种享受,还是一种大彻大悟的最高精神境界。这对一般人来收,难以想象,也难以理解。所以最后两句诗“此心谁共证,笑看风吹树”这样的至高境界和快乐,无人识得,只能意会,不能言说,如同树叶在风中的哗哗笑语,不需人识,自得其乐。
别? 山 僧
李白
何处名僧道水西,乘舟弄月宿泾溪。
平明别我上山去,手携金策踏云梯。
腾身转觉三天近,举足回看万岭低。
谑浪肯居支遁下,风流还与远公齐。
来无所从来,此诗一开篇便写出山僧飘忽的行踪。更兼气清绝超拔的气度。他泛舟晚上水中之月,夜晚露宿于泾溪,平明又飞杖于云外山颠。他的精神境界,即使在以大鹏自喻的李白看来,也高不可追;大千世界,天地之间,仿佛只容其腾身之外;绵绵群山,巍巍挺拔,仿佛不堪其道履。至于他去往何处,亦给人留下不尽的悬念。他笑傲放浪,他风流潇洒,他自由洒脱,对于这样高标于世的山僧,尽管是李白,也只能倾心仰慕了。
题大禹寺公禅房
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终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禅宗的禅寂是指通过坐禅达到心冥空无,其观照也就是“寂照”,由静到寂也就达到解脱。义公选了这样美妙的山水环境来修筑禅房,可见他具有清静的佛,怀有纤尘不染的禅心。在这首诗中,诗人从赞美山水的幽雅到赞美禅僧义公的清高、虔诚,从中也表露了诗人自己的隐逸禅趣。
次韵子瞻金山宝觉大师
秦观
云峰一变隔炎凉,犹喜重来饭积香。
宿鸟水干迎晓闹,乱帆天际受风忙。
青鞋踏雨寻幽径,朱火笼纱语上方。
珍重古人敦妙契,自怜身世两茫茫。
少游毕竟是一代婉约词宗,禅诗也写得这样美,玄妙隐晦之中仍不失婉约的音韵之美,其中 “宿鸟水干迎晓闹,乱帆天际受风忙”真让人叫绝,而末联则颇富深意,耐人寻味。
辛夷坞
王维
木末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且落。
这首诗是对刹那生灭观想的极品,芙蓉花曾“红萼”灿发,诗人却在瞬间从其“开”写到“落”。时间在王维这首诗中似乎已不分朝夕春秋,仿佛只以刹那,这些草木却已然瞬息万变,历刹那千劫。诗中的一草一木,都寄寓着诗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道理。
江中诵经
张说
实相归悬解,虚心暗在通。
澄江明月内,应是色成空。
只有“悬挂”种种知见,排除心中一切尘念,使之虚而名,才能当下悟入,归于实相。“澄江明月内,应是色成空”,写出了诗人体悟到实相后的境界。澄清的江水,明朗的月色,在这样的体认中,私人顿觉全部身心与澄江明月已融为一体,也是即空即色,迥然出尘了。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有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本诗塑造了一个逍遥自在的作者的自身形象。他徜徉于山水烟霞之间,独来独往,真是自在到了极点。作者使全诗构成的意境中浸透着禅宗的生活理趣。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在纵情追赏自然风光的过程中,一切任其自然,漫无目的,随遇而安,非常巧妙地表现了禅宗说宣扬的“任性逍遥,随缘狂放”的生活理想。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表达友情的古诗词(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