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天宫一号的意义
为何反对中国航天发展 天宫一号有何真正意义 论坛出处:西陆中国军事 作者:尤里 时间:2011-10-01 12:30:19
天宫一号即将发射的,我的心情是格外激动的,是为自己祖国的科技水平的跨越激动,为祖国赶超欧美航天技术而激动,但在我或像我一样的很多人为祖国成就感到自豪的时候,同样有不少人对天空一号的发射嗤之以鼻,甚至有的还希望天宫一号是个大烟花,可见其否定天宫一号的心理是多么的强烈,作为一个资深网民和对这些反对这声经过仔细分析之后,算是弄清楚这些反对之声来历的究竟。这些反对之声主要不外乎两种,一种极少数的反对者是对自己现状不满,将怨气撒向社会,表达自己的心愁苦情,觉得这些花在天空一号的钱应在花在民生上;另一种人是那些不怀好意,受外部敌对势力指示撒播大量对天宫一号不利的言论,以此达到影响社会舆论造成民众与执政者的对立,制造社会矛盾,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秘密,而他们之所以相信能蛊惑民众的缘由之一就是广大百姓对航天知识的贫乏,对航天事业的不了解,而在此,我正是要说一说天宫一号对我们的现实意义,揭穿那些诋毁天宫一号那些人的真实目的,让广大受蛊惑的人们明白事实的真相,从而支持祖国的发展。 天宫一号对我国国内建设和国防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增强我国工业技术水平
天宫一号属于高精尖技术,它身上的每个零部件都必需是严格满足设计要求的产品,而设计要求是十分苛刻的,甚至一个螺丝钉都不能与设计相差毫厘,所使用的材料必须是能够承受空间恶劣环境的,因此材料的选择极其重要,甚至有的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必须靠自己研发,产品的结构工艺要求很高,要能在有限的空间和苛刻的安装条件下方便安装使用,结构工艺需做到完美无瑕。仅仅这些就足以在我国工业的设计、材料、工艺方面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从而提供工业水平,增强工业产品性能和竞争能力。
二、对空间探索的重要意义,
空间探索不仅是我们了解宇宙的本质的一项活动,也是我们了解我们地球,更有效的开发地球,避免自然灾害的重要工作。如今地球资源日渐枯竭,人类必须寻求更廉价、更丰富的资源以满足社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而空间探索无疑是重要的一环。
三、空间科学实验
空间环境是微重力环境,这样的环境正是某些高精科学实验所必须得,在地球上很难或根本无法得到这样的环境,从而使得这些实验无法进行,从而影响这些科学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如一些材料只有在微重力环境才能下得到,而这些材料有很好的结构工艺性,对工业生产有重要意义。所以只有我们又自己的空间实验室才能去进行这类科学实验,得到这样的材料。
四、对医学和农业重要意义
现代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伴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现在的生活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各种疾病层出不穷,有些疾病病毒是以前从来没有发现得,这给现代医学带来了难题,对于有些难题是必须通过空间医学实验才能解决,而一些新药是要通过空间环境才能开发出来。现今人口越来越多,自然灾害更加频繁,使得现在的农业生产力不能及。而空间育种,农业空间实验对于加大农业效益,增加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对通信技术的意义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这要得益于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通信技术的发展使我们随时随地的享受与家人、朋友的沟通,也为解决重大问题提供了高效的手段,可见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发展空间技术,就是间接的发展通信技术,使通信技术更加便利我们的生活。
六、对国防的作用
毫无疑问,空间技术的发展对我国国防有重要作用,发展空间技术能大大增强我国的国防建设,保护国家安全。
总之天宫一号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必将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人民生活改善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此也希望中国的天宫一号发发射成功,希望广大人民群众支持中国的航天事业。
范文二:耀眼的“天宫一号”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拔地而起。成功地将引人注目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送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拉开了空间交会对接的序幕。即将上演目标器先后与3艘神舟飞船联袂飞行的精彩大戏。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2011年11月14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飞行试验。这为2012年先后发射的神舟九号、十号两艘飞船分别和“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做好了准备。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指两个航天器在轨道上会合并在结构上连成一个整体和在需要时还能及时分离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空间实验室、空间站、空间通信和遥感平台等大型空间设施在轨装配、回收、补给、维修以及空间救援等方面。到目前为止,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掌握完整的交会对接技术,欧空局和日本在交会对接技术方面分别得到了美国或俄罗斯的支持,如他们分别研制的“哥伦布号”实验舱和“希望号”实验舱在近地轨道上实现的与国际空间站的对接,就是最明显的例证。这种技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为大型空间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服务:二是为长期运行的空间设施提供人员运输和物资补给服务;三是为进行空间飞行器重构以实现系统优化服务。 实施空间交会对接要有两个航天器:一个是目标飞行器。一个是跟踪器。“天宫一号”被命名为目标飞行器就是由此而来,而神舟号无人飞船和载人飞船即是跟踪器。空间交会对接要经历4个过程:一是交会,要求跟踪器能够跟得上目标器,两者相会在一处,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对接;--是对接,两_个航天器通过对接机构准确对上,连接在一起并且完全密封,电路和气管都要连接畅通:三是两者变成组合体在轨道上运行,需要实现由一个控制另一个的技术;四是航天员能从飞船进入目标飞行器,完成任务后再回到跟踪器实现两者的分离。并返回地面。由此可见,其难度和风险都是很大的。 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苏联试验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时,都是用飞船和飞船对接,3次交会对接需要发射6艘飞船,看似简单易行。实则研制和飞行成本较高。我国采取发射1个目标飞行器与3艘飞船交会对接的方案,总共发射4个航天器就达到了3次试验的目的,耗资较少。同时,“天宫一号”是个小型的空间实验室,与载人飞船对接后,航天员可以人住并进行一些科学实验,这又是两艘飞船对接所做不到的。 “天宫一号”及其重任 发射“天宫一号”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重达8.5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其构造为两舱型,分别为前边的实验舱和后边的资源舱。使用寿命定为两年,是迄今为止我国最长寿的近地轨道飞行器。实验舱由密封的前锥段、柱段和后锥段组成,活动空间为5立方米,可用于2-3名航天员驻留期间的在轨工作和生活,其前端装有被动式对接机构、交会对接测量和通信设备,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进行航天器的交会对接试验。资源舱内装有变轨和姿控火箭发动机。为目标飞行器提供动力,以调整轨道高度和运行姿态,两侧的太阳能电池板则为其提供电力。 “天宫一号”的主要任务是依次完成与3艘飞船的联袂飞行。由于3艘飞船都是跟踪器,要能追上并靠近目标飞行器,故而对其发射人轨精度要求更高。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入轨后两天内。完成了与“天宫一号”的首次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组合体飞行了12天左右,分离后又成功地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任务结束后,飞船于2011年11月17日返回地球。与此同时。“天宫一号”升至约400千米高的自主飞行轨道,转入长期运行管理模式;等待下次交会对接。神舟九号飞船是否载人,将根据神舟八号两次执行空间交会对接任务评估情况来决定,神舟十号飞船则已确定载人飞行,航天员将参与交会对接操作并入住“天宫一号”。 天宫、神舟太空携手 当“天宫一号”与神舟飞船对接时。首先,两个航天器在完成交会后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进入共面的相对飞行阶段。在进行下一个步骤之前,它们都要确定对接姿态。其次,两个航天器完成了最后的对接准备工作以后,目标器保持原状态,跟踪器则进行主动靠近。自动对接系统必须在确保两个航天器的对接设备处于同一直线上之后。再进行对接。最初的接触会触发一些小型撞锁来连接两个航天器,它们在对接过程中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在对接完成后,对接设备将两个航天器拉近紧贴在一起,形成一个长条状的组合体,一些能够进行密封连接的对接系统会对接口进行密封。再次,要实施组合体控制与管理技术,即由“天宫一号”的控制系统作为“大脑”来控制整个组合体。最后,待组合体一切调整工作就绪后。航天员打开飞船的门,沿着直径约0.8米的密封通道飘进“天宫一号”实验舱内。开展预定的工作。在完成任务后,他们再回到飞船,适时实施器船分离,随即乘返回舱回到地面。在载人交会对接过程中,航天员要按照程序规定参与一些技术操作工作。实施无人交会对接时,一切操控工作均以自动方式完成。在两年在轨运行期间。“天宫一号”如果完全实现了预定目标,将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独立掌握了无人和载人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按照计划,2016年前我国要研制并发射空间实验室。具体地说,就是要陆续发射“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神舟飞船将进行载人飞行与之对接,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天宫二号”将主要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实验研究。“天宫三号”将主要完成验证再生式生命保障关键技术试验、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货运飞船在轨试验等任务,还将开展部分空间科学和航天医学试验。其与货运飞船的对接将首次检验后者的太空飞行技术性能。建设空间实验室是为在轨道上组装空间站做准备的。我国载人空间站大致包括1个核心舱、2个科学实验舱、1艘载人飞船和1艘货运飞船。能与各种实验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进行对接,总重量约60吨,其中核心舱要求长期有人驻守。航天员的往返将由神舟飞船来承担。未来的中国空间站将成为一个长期有人驻守的太空家园。 ――摘自《百科知识》
范文三:“天宫一号”的启示
●时政论横
天宫一号:科技是民族复兴的支撑
学生记者 张煜远
公元二零一一年九月二十九号,凝聚着无数科技人员辛勤劳动和智慧的天宫一号,携带着全世界华人的关爱成功升空,到达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朝着载人航天飞行迈出了意义非凡的一步,显示了中国愈加强大的科技竞争力。科技,已然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有力支撑。
飘渺莫测的无尽星空,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骚客争相颂扬的对象。对遥远天际的苦苦追寻探索,是我们中华民族光辉灿烂文明史中灿烂的一笔。天宫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命名,它承载了国人的梦想,它像一个摇篮,承载着我们的希望与未来! “天宫一号”的升空,是中国人飞天梦想的延伸、拓展,是我国科技力量不断强大的一个里程碑,是中华民族不断走向繁荣强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块基石!
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谁拥有顶尖的科技,谁就拥有了领先世界的先机。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当代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发展的决定因素。**曾反复强调:“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没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就没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国家在五六十年代,经历过改革的阵痛,所幸国家领导人及时认清世界发展格局,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构想,重科技,重人才,才有了后来欣欣向荣、遍地开花的跨跃式发展,才使得我国步入了世界科技强国之林,才有了今天“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而今,科技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有很多技术受限于发达国家,因此我们不能骄傲自满,而应该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知识改变命运,科技造就未来。对于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们来说,肩上的担子还很重,祖国的繁荣和强大就看我们今天的行动。我们更应该懂得科学技术的重要性,热爱科学、尊重科学、运用科学,要有献身科学的勇气和决心!在当前和谐稳定的大好局势里,我们应当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积极探索人文、自然的奥秘,将自己更多的精力向应用型科学转换,踏踏实实来做学问,兢兢业业搞研究,不断为祖国的科学事业添砖加瓦。而且我国正能处于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我们更应当认识到当前任务的紧迫性,要抢抓机遇、因势利导,面对困难,不抱怨、不埋怨、不抛弃、不放弃、执着努力,逐步实现我国经济的转型,不断推动科技的跨越式发展,使科技成为推动伟大民族复兴的有力支撑!
范文四:中国的天宫一号
我的航天梦
——观“天宫一号”发射有感
姓 名 李 兵
学校班级 长安区子午街办初中 9.6班
年 龄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指导教师
中国的天宫一号,我的航天梦
——观“天宫一号”发射有感
在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随着洪亮的倒计时“各位注意,1分钟准备,50秒,40秒,30秒,20秒,10,9,8,7,6,5,4,3,2,1,点火”,13亿中国人期盼已久的“天宫一号”顺利起飞。
透过电视屏幕,蔚蓝的天际间,一道金黄的火焰飞速漫延,“天宫一号”在无穷的宇宙中尽情驰聘,经过了四次分离,2次变轨,后还将与在1个月之后发射的神舟8号对接,实现前所未有的“飞天之吻”。
这激动人心的壮举,我永远不会忘记,这是全体航天人努力的结果,是我们全中国人的骄傲。我们的国家在载人航天工程方面迈向了新的台阶,这建造空间站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面对国家的繁荣富强,我感到由衷地骄傲与自豪。
身为祖国未来主人的我,在万分高兴的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这成功虽然让我们中国人高兴与自豪,但也不能只沉浸和习惯于这种他人的成功之中,我们要在前辈们的成功中发现规律和方法,努力把自己变成一个成功的人,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伴随着沉思与各界人士在电视中的欢喜,我进入了甜甜的梦乡。我在20年后的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中担任宇航员,我驾驶着飞船看见了美丽的地球,上面有碧蓝的海水覆盖成
片,有连绵起伏的山岭,辽阔的草原的无限绿色,无限希望。我还路过了月球,看见了那些高低错落的月牙山,看见了嫦娥的婀娜多姿,看见了玉兔的可爱、调皮,看见了……我在脑海中想着以想自己是多么童真,看到鸟儿在天空中飞翔,就也想在云雾缭绕之间翱翔,观赏世界各地壮美的山河,如今,我终于可以在天空鸟瞰世界各地,可以去了解太空,认识太空,真是欣喜若狂啊!我小心翼翼地驾驶着飞船,那一张张浩瀚的宇宙美景尽收眼底,我是非常满足,欢喜地笑了起来,因为我谱写着激动人心的歌曲,描绘着令人心潮澎湃的艺术作品。
“兵兵,兵兵,你怎么了?快起来呀!”妈妈急促的叫声,把我从睡梦中拉了回来,我揉揉眼晴,哦,一切都是梦啊!回想着昨天的感动,我心中的航天梦愈加强烈。
是啊,我们的祖国,在六十多年的发展中,有了导弹,核武器,有了人造卫星,载人飞船,有了一切,一切,这都是我们祖国综合国力的最有力的体现。虽然今天的我们,与欧美各个航天发达的国家相比,还稍逊一筹,但这不算什么。我相信,有我们在,我们这些少年那宏大的奋斗目标,就是为未来的西安航天城建设的有力武器,就是促进西安航天城发展的润滑剂,就是为祖国航天事业腾达的砖瓦之基,我们承载着祖国,我们不会辜负祖国的期望,我们一定会奋发图强,越飞越高的!
中国的“天宫一号”已飞天,我的航天梦才开始,我相信少年强则、中国一定也很棒,我们吸收着五千年的磁场,我们有传说中的和积蓄已久的锋芒,我们体内的傲骨肯定于会将智慧的力量体现的淋漓尽致,使我们的祖国始终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范文五:天宫一号的意义
9月28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宣布,天宫一号瞄准29日21时16分至21时31分窗口前沿发射。全球瞩目的天宫一号即将奔向太空,正如一些外国媒体所评价的那样:中国人朝实现全面载人航天飞行能力迈出意义非凡的一步。
与美苏曾经发射的空间站相比,将作为小型空间实验室的中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是个“小个子”。“天宫一号”重量为8.5吨,而美国1973年发射的“天空实验室”重达80吨,苏联1986年发射的“和平”号空间站核心舱也有20吨重,更不用说眼下450多吨重的国际空间站。然而,这个“小个头”含义丰富,意义深远,难怪引起全球关注和热议。
整装待发的“天宫一号”肩负着为中国2020年左右建立空间站奠定技术基础的重任。美国著名太空政策专家、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约翰·洛格斯登说:“这是中国朝着计划10年后建造更大规模空间站迈出的第一步。”
对于中国人而言,“天宫一号”更加意义非凡,它使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继续延伸、拓展。英国《每日电讯报》刊文指出,它代表了中国愈加宏伟的民族抱负与科技理想。
“天宫一号”无疑将创造中国的许多第一次,意义深远,人们对“天宫一号”发射翘首以盼就不难理解了。
航天大国普遍的共识就是,空间站是载人航天发展的必经之路。载人航天以及建设空间站与不载人航天差别巨大。为了保证人的安全,所有因素都要全面考虑,技术上要求更高。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建设空间站是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技术体现。
需要清醒认识的是,与美俄等国家相比,中国的空间站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天宫一号”发射,只是中国努力缩小差距的开始。英国路透社就此报道说,从技术角度讲,作为技术测试平台的“天宫一号”,即使取得成功,它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也只是模仿了40年前美苏所做过的事情和技术。
“天宫一号”已成为另一个象征,表明中国通过几十年经济繁荣的财富积累,国力提升,能集中力量发展航天事业,在一度只有少数国家掌握的技术领域开始缩小差距。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洛格斯登认为,“天宫一号”的发射是中国载人航天飞行计划一步步稳步前进的结果;日本《产经新闻》指出,中国希望借此掌握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若取得成功,中国宇航事业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我们来自何方,去向何处?”空间站建设不仅是民族自豪的体现,它担负的是全人类探索未知太空的使命。许多在地球上无法做到的事情,需要在空间站才能做到。除了作为目标飞行器来训练太空对接,“天宫一号”还要作为太空实验室以开展科研活动。“天宫一号”及其后续项目也需要寻找好的科学项目,从而为人类认识世界、获得新的发现做贡献。
无垠的太空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探索太空是人类的共同追求。在人类探索太空的事业中,中国理当有自己的贡献。中国航天技术进一步发展,获益的是全球。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央军委主要领导到场相送:(军委主席:**;军委副主席:**、郭伯雄、**;中央军委委员:国防部长梁光烈、总参谋长陈炳德、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总装备部部长常万全、第二炮兵司令员靖志远、海军司令员吴胜利等),中央军委给与天宫一号发射超常规的礼遇,凸显了天宫一号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美国和西方媒体曾经对天宫一号进行了不恰当的渲染和炒作,借机炒作“中国威胁论”。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探索主要目标是为了和平利用外太空。但是我们也不否认天宫一号同其他国家的航天器一样,必要时可以用于军事用途。美国里根总统就曾很直白的告诉世界:美国
要发展太空武器,美国要进行太空军备竞赛,结果把强大的苏联拖垮了。
今天,正在走下坡路的美国如果还要继续炒作“星球大战”和“中国威胁论”,还要穷兵黩武地发展太空武器系统,也许美国步苏联的后尘而解体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中国领导人和军方完全应该坦率地告诉美国和西方:太空是全人类的太空,一两个超级大国独霸太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已经进入太空时代,如果中国的核心利益受到侵犯,中国有能力在包括太空在内的所有领域给与回击。美国和西方对于太空的依赖度很高,真要打起太空战来一定很吃亏。所以,美国和西方应当同中国建立合作共赢的战略关系才是人间正道。
中国这次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受到中央军委超高规格的礼遇是有巨大的战略意义的。首先,中国人正式揭开了建立空间实验室的序幕,这也是中国未来在太空军事领域**的重要支撑点,其战略重要性可以与当年中央军委主席**指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相提并论,拉开了挺进中原打进敌人心脏解放全中国的序幕。中国现在把“小匕首”带到了太空这个西方军事领域的心脏地带,西方军事将领肯定睡不好觉了。不过,西方不用担心,只要你们不威胁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的天宫一号还是太空开得最鲜艳得和平花朵。
第二点就是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CZ-2FT1)进行了重大的技术改造。这是在长征二号F火箭基础上,进行了170余项技术改进,其中应用新技术20余项,这说明中国的运载火箭技术有了新的提高,缩短了与美国的技术差距,而且在最近“实践十一号04星”发射失利之后,更新了计算机主机和主要系统,抗干扰能力、测控通信、加密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天宫二号和天宫三号是比天宫一号大得多的目标飞行器。显然,能够把更大的目标飞行器打入太空的中国新一代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显然已经取得了成功。这也从侧面提醒西方,基于相同技术原理的中国的新一代洲际弹道导弹的技术也与美国越来越近了。
第三点是美国正在加速衰退,而中国正在突飞猛进,此消彼长的态势下,中国赶上甚至超越美国成为太空大国也是可以期待的。随着美国航天飞机寿终正寝,美国人的载人宇宙飞船又青黄不接,美国人向国际空间站运送人员和物资都需要租用俄罗斯的宇宙飞船,美国人现在既没有资金,也没有装备来维持太空霸主地位。也许到了2020年,当国际太空站陨落之后,中国的“天宫号”太空站将独自傲视太空。真要是出现这种态势,国际战略态势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当然,美国人也会拼命争夺太空这个制高点。但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在已经深陷经济泥沼的情况下,美国还要超负荷运转国家机器和开展太空竞赛必将导致经济崩溃和国家瓦解。
第四点是中国独立自主研发的“天宫号”空间站更容易遂行军事任务。美国人主导的国际空间站主要目的是想把苏联拉下水,所以搞得很庞大,很费钱,很不实用。完全可以用美国议员的话来形容:烧钱的机器和华而不实的房子。由于美国带头制裁中国而把中国排挤在国际空间站门外。而中国则因祸得福,靠自力更生,走出了一条简单而实用的新路。由于是一个国家研发和制造,完全可以从最初的“神八”交会对接就可以开展军民两用的太空探索和研究。如果未来解放台湾战争需要,天宫一号完全可以迅速转化为军用平台而成为克敌制胜的“杀手锏 ”。
第五点是“天宫号”空间站完全具备迅速提高中国的战略打击能力的潜质。中国发展有限的战略武器的主要目的是要打破垄断和防止战争。当年,中国真正具有洲际打击能力的是
东风五号系列洲际弹道导弹。在DF-5号十多发的试射中,本人有幸参与了多发洲际导弹的试射。从最初10号基地打、到五寨基地打、到东北某基地打;从先向塔克拉玛干沙漠打,到后来到向太平洋打,经历了酸甜苦辣。有时要在数百米高的沙柱翻滚的情况下完成空地联合寻找偏差很大的弹头的任务,确实难度很大。特别是1980年5月,中国洲际弹道导弹终于走出了国门,飞向了太平洋。但是,在国人欢庆向太平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成功的背后,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辛酸。其实,当时打了两发,上海厂的火箭打成功了,北京厂的火箭则打失败了。还有,当年美国记者煞有介事地问在华盛顿访问的中国朱总理:“是不是中国只有20枚可以打到美国的洲际导弹”,朱总理笑了笑没有作答。虽然当时美国人至少可以在这个数的后面再加一个零。但是,战略洲际导弹的可靠性、准确性和突防能力等问题却一直是一块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中国军人的心上。美国人早已经把战略打击力量遍布全世界了,而且已经挂在了天上,最近几年又提出要具备常规力量可以在2小时进行全球打击,中国军人的压力很大。现在,中国人也开始进入太空了,中国在未来不但要具备2小时全球打击的能力,而且还要具备更高要求的20分钟全球打击的能力,中国的国家安全更加有保障了。
第六点是美国寅吃卯粮的恶果导致其国力空虚,美国还要走很长时期的下坡路。人类登陆火星的历史任务也许将由中国人来完成。在“天链一号”01、02星组网运行后,及时为这次发射任务中提供了很好的测控技术支持。“天宫号”空间站建成后对于深空探测和人类登陆火星创造了必要条件。中国对于太空合作持开放态度,只要美国人摒弃冷战思维,中国愿意在太空领域同美国和其他国家合作,共同和平利用外太空。无论美国人登月是真是假,有一点可以告诉美国人,中国的太空技术发展很快,超越美国登陆月球很快将变成现实。中国人把家安在月亮上的广寒宫里也许不需要太长的时间了。祝福中国、祝福人类。
中国建立“天宫号”空间站是有序进行的。先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然后紧接着发射神州八号无人飞船实现交会对接,然后视情况发射神州九号和神州十号载人飞船,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然后再建造天宫二号、三号载人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这次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实验舱可满足3名航天员在舱内工作和生活需要,其前端安装有被动式对接机构,可与飞船实现对接。
交会对接技术和载人天地往返、出舱活动并称载人航天领域的三大基本技术。此前,只有美、俄两国掌握了交会对接技术。欧洲自动转移飞行器实际上是大型的货运飞船,采用俄罗斯的交会对接机构;日本的无人飞船H-2转移飞行器的对接机构则是由美国提供的,它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交会对接,而且是在接近国际空间站时被加拿大提供的机械臂捕获后慢慢对接上的。而中国人突破了发动机材料、燃料、发动机、火箭控制技术、测控技术、载人飞行、出舱服、太空漫步等技术,相信也能胜利突破交会对接技术和深空探测等技术。
30日凌晨1时58分,天宫一号在飞行至第4圈时成功实施第一次轨道控制,其轨道远地点高度由346公里抬升至355公里。在天宫一号飞行至第13圈时,天宫一号于30日下午16时09分成功实施第2次轨道控制,近地点高度由200公里抬升至约362公里,顺利进入在轨测试轨道。经过两次轨道控制,天宫一号已从入轨时的椭圆轨道进入近圆轨道,为与神州八号交会对接轨道奠定基础。通过两次轨道控制后,可使天宫一号在神舟八号发射时,轨道高度自然降至约343公里的交会对接轨道,从而尽量减少发动机开机,节省大量宝贵燃料。我们预祝天宫一号与神州八号交会对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