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电力施工安全质量通病和易发生的问题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质量通病和易发生问题的预防
监理站:菏兖日电化工程监理站 刘建民
序号 常见问题 预防措施
一是确认作业范围,防止误登带电杆塔;二是登杆前检查脚扣、安全高空坠落 带是否良好;三是杆上作业安全带必须系在电杆或牢固的构架上。
在电力设备及临近带电设备上作业,必须按照《铁路电力安全工作规触电伤害 程》办理停电作业工作票,设专职监护人。停、捡、挂、撤、送必须
由设备管理单位人员操作。
设驻站联络员、现场防护员、插防护牌;设安全警戒绳,在规定时间、机车车辆伤害 地点横过铁路。
上下抛扔工具、材料 必须用工具袋、绳子传递工具、材料,严禁上下抛扔工具、材料。 金属性工具、材料搭一、施工安全 接钢轨短路造成红上道施工工具材料,必须顺线路摆放,严禁工具材料侵限。 光带
在三相电源投运前,必须经供电、电务监控人员确认,确认无误后,接错相序 方可投入运行。
行车设备倒闸作业在办理行车设备停电作业时,必须经供电、电务监控人员确认,确认造成行车事故 无误后,方可倒闸作业。
一是会同供电、电务、铁通设备管理单位确定电缆路径;二是开挖前挖断电缆造成行车先挖探沟确认;三是开挖过程中供电、电务、铁通监控人员必须到位事故 现场监控。
直线杆(塔)基础偏一是严格按照设计定测,中心木桩要牢固,防止移动;二是开挖基坑离中心,超过偏差范要注意中心桩,防止偏移;三是在杆(塔)组立过程中必须统一指挥,围 确保杆(塔)中心在偏差范围以内(横向位移不大于50mm)。 终端杆、转角杆向承
力侧倾斜超过偏差终端杆应向拉线侧偏移一个杆梢;转角杆应向外角偏移一个杆梢。 范围
混凝土基础不按配水泥、砂、石料和水必须检验,混凝土的施工应符合《铁路混凝土与合比施工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严格按配合比计量施工。 金具安装不牢固 抱箍、U型穿钉、螺栓等金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牢固。 电缆沟深度不符合开挖过程中要监控、旁站到位,经测量确认达到设计要求。 要求 二、施工质量
敷设电缆前不测试敷设前必须进行绝缘测试,然后下沟埋设。 绝缘电阻
接地电阻不符合设接地电阻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测量接地电阻要监控、旁站到位。 计要求
变台、箱变及设备安必须按照设备安装图工艺标准施工,以达到感观质量要求。 装工艺水平差
隔离开关分、合闸三必须按验标调整到偏差范围以内。 相不同期
螺栓穿入方向不统必须按照施工图、安装标准、验标施工。 一
范文二:(最新)电力建设消除施工质量通病守则
电力建设消除施工质量通病守则
电力部建设协调司建质,1995,140号
编 制 说 明
1994年和1995年度,电力部召开的电力基本建设会议,提出“消除电力建设工程中质量通病,是现阶段电力建设施工的一项主要任务”。为此,电力部建设司于1994年9月,在哈尔滨第三电厂召开了“火电建设施工优化会议”,会上由哈尔滨三电厂扩建处代部提出了《电力建设消除施工质量通病守则》草稿,共计13篇。征求有关单位意见后,于1995年2月,又提出了修改稿,并再次下发征求意见,到1995年6月为止共收到18个单位文字上修改意见511条,起草单位于1995年8月又提出了第二修改稿(共13篇)。建设司于1995年10月组织了全国大区局7名专家进行终审定稿。
本守则是《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规范》《火电建设质量验收及评定标准》的补充。
本守则总结了近40年来电力建设治理质量通病的经验,特别是近年来治理通病的有效措施,是指导目前电力建设质量通病的一本工具书。
本守则贯彻了国际GB,T 19000(ISO 900)系列标准,从完善的质量体系入手治理质量通病, 作到质量方针目标明确,质量组织职责落实,质量资源落实,质量过程控制落实,质量审核落实,质量文件记录落实,在质量通病上实现了和国际质量标准接轨。
本守则针对当前质量通病提出了土方回填,混凝土结构表面、二次灌浆、抹灰、块料面层、屋面防水保温、油系统、炉顶密封、制粉系统防漏、保温护面、电缆、支吊架、平台楼梯栏杆等13篇,共13万字。分精装长32开单行本和合订本,利于携带和查阅。
本守则编制发行中得到哈尔滨三电厂扩建处的大力支持,特表示谢意。
电力工业部建设协调司
1995年12月1日
附 加 说 明
发 布: 电力部建设协调司
管 理: 电力部建设协调司
编 制: 哈尔滨第三发电厂扩建处
主 编: 黄斗才
提出审核意见单位:
华中电管局、西北电管局、山西电建一公司、西北电建一公司、华北电管局、黑龙江省电力局、山东电力基建总公司、宁夏电力基建局、浙江电力局、广东电力局、甘肃电力局、上海电力建设局、江西电力局
终审人员:
电力部建设协调司 梁 兵 处长
华北电管局 常世平 高工
华中电管局 罗贵鹏 高工
西北电管局 王 历 高工
华东电管局 王龙发 教授级高工
华北电管局 张 哲 工程师 山东省电力局 许希元 高工 统 稿:黄斗才
起草人:黄斗才 梁淑芹 赵 颖 陶友才
王鹏涛 佟子臣 张昭慧 李 明
田井全 蒋洪伟 李河清
目 次
DJ—ZT—01 土方回填篇
DJ—ZT—02 混凝土结构表面篇
DJ—ZT—03 二次灌浆篇
DJ—ZT—04 抹灰篇
DJ—ZT—05 块料面层篇
DJ—ZT—06 屋面防水、保温篇
DJ—ZT—07 油系统篇
DJ—ZT—08 炉顶密封篇
DJ—ZT—09 制粉系统防漏管
DJ—ZT—10 保温及护面篇
DJ—ZT—11 电缆施工篇
DJ—ZT—12 支吊架篇
DJ—ZT—13 平台、楼梯和栏杆篇
电力建设消除施工质量通病守则
版本:
A
DJ—ZT—01
土 方 回 填 篇
(试 行)
引 言
0.1 本标准是电力建设中,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的组成部分,是质量体系程序中,“质量攻关”的支持性
程序。
0.2 本守则是《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电建设质量验收及评定标准》的补充,它是为了消
除现阶段的质量通病,提高投产水平而编制的工程建设应遵守的原则。
0.3 本守则是各单位在实施“质量攻关”程序中,结合电力建设实际,针对工程中某些特定工序所编制的应遵守的基本原则,以利在工程建设中进行质量过程控制。
0.4 本守则的原则和《施工验收规范》《施工质量验评标准》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工程建设的各方面应予以遵守。
0.5 本守则质量通病是现阶段通病,随着工程开展,通病内容也在变化,因此,本守则执行中有其时间性,为此,发布单位将根据工程变化情况发布新的版本。
1 范围和适用领域
1.1 本守则系针对我国电力建设现行土方回填施工质量的通病而提出的治理有关措施。它作为我国颁布土方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和施工验评标准的补充文件,在电力工程建设之中予以实施。 1.2 本守则适用于合同环境下,供、需双方施工中应遵守的原则,应贯彻在工程建设之中。 1.3 本守则适用于电力建设建筑安装工程中的土方工程项目。
2 引 用 标 准
2.1 GB,T—19000系列标准
2.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规范》SDJ 69—1987(建筑工程篇)以下简称《验收规范》。 2.3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71—1985。
2.4 《建筑施工质量监督及评定规范》GBJ 3d—1988。
2.5 《土方及爆破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J 201—1983。
2.6 《火电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标准》(土建篇)。以下简称《验评标准》。
3 质量保证基本要求
3.1 施工队伍选择
3.1.1 资格:
3.1.1.1 主要看营业执照和所承包的土方工程是否相适应,其技术装备,技术能力能否承担此项工程项目。
3.1.1.2 队伍必须四级以及以上的施工企业。
3.1.2 技术能力考核:
3.1.2.1 技术工人百分率应大于10%。
3.1.2.2 中级技术人员百分率应大于3%。
3.1.2.3 质量管理人员率应大于3%。
3.1.3 同类型工程调查:
3.1.3.1 该施工队伍承包的类似工程项目,曾评定为县级优良级及以上工程项目。 3.1.3.2 回填土检验完善。
3.1.3.3 从抽查的“质量手册”,“作业指导书”质量文件来看, 已经实施。
3.1.4 开工前其队伍资格由供方质监部门考核,并经需方质监部门核查后才能批准工程开工。
3.2 人员组织
3.2.1 人员:
3.2.1.1 人员素质:小组应有常任的技工带领进行施工。 3.2.1.2 所有人员应经过上岗培训(包括技术、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3.2.2 组织机构:
3.2.2.1 质检机构应进行回填土的质量检查。
3.2.2.2 四级质量机构有专人负责,工程处(公司)、工地(段)、班组(队)、建设单位,。
3.2.3 组织机构应按3.1.4条进行质量考核。
3.3 质量方针、目标
3.3.1 质量方针:(在质保手册中分解方针中的体现)消除回填土土质不良、回填不密实、边坡塌方、
填方成弹簧土的通病。
3.3.2 质量目标:
3.3.2.1 土方工程优良品率85%以上。
3.3.2.2 不符合项目处理率100%。
3.3.2.3 质量文件及记录完善率95%以上。
3.3.2.4 质量工作程序运行良好,有成果和证实性记录。 3.4 为消除回填土质量通病作业程序上的要求
3.4.1 工程量、施工进度的要求:
3.4.1.1 应按不同品种土方计算其工程量。
3.4.1.2 应按合理施工顺序安排土方回填的进度。 3.4.1.3 严禁不合理的抢工。
3.4.3 施工总平面布置的要求:
3.4.3.1 应合理安排存土地点和运输道路。
3.4.3.2 应合理布置夜间照明设施。
3.4.3.3 应合理布置临建工程。
3.4.3.4 应有良好的施工排水措施。
3.4.4 施工机械的要求:
a.填土压实机械应齐备,运行状态良好。
b.土方铺平宜使用机械施工。
c.根据不同施工要求配备一定的运输机械和压实机械。 3.4.5 采购质量的要求:
3.4.5.1 水泥应使用国家正式生产厂家的产品。 3.4.5.2 石灰应使用消解石灰,不得使用水化石灰。 3.4.5.3 砂卵石应达到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 3.4.6 施工准备质量的要求:
3.4.6.1 施工文件及图纸应会审完;
3.4.6.2 工程测量:工程作业前,对工程项目要进行定位测量和高程测量。做到有作业指导书、有施测、
有校核、经验收后有文件记录。
3.4.6.3 技术交底:工程施工前,对施工人员按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技术交底,并应有证实记录。
3.4.6.4 机械应经过检修和试用无误后才能开工。 3.4.6.5 取土场及回填区域应征完地,其障碍物应清理完。 3.4.6.6 运土道路应压实并畅通。
3.4.6.7 土方工程面已打开。
3.4.6.8 施工力能及临建工程达到使用条件。
3.4.6.9 填土土料选择和试验完。
3.4.6.10 土方边坡应按设计进行植被保护。
3.4.7 施工中消除质量通病的要求:
3.4.7.1 消除基底处理松懈的措施:
a.基底杂物,积水应清除。
b.基底填土应经质检部门校核并作隐蔽工程记录。
c.基底土质和设计要求有出入时,应和设计人员商定修改处理,处理后应作隐蔽工程记录。
d.挖土后应及时施工基础工程,保持地基良好的原有状态,不受扰动。 3.4.7.2 消除对软土夹层不重视的措施:
a.挖除夹层土方,并和设计商定加深基础。
b.换填土:其方法是采用砂垫层、砂桩、生石灰桩、短木桩以及化学加固等方法处理,无论哪种方法,均应遵得设计同意。
c.和设计商定其他加固地基的方法。
3.4.7.3 应重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回填。
a.回填中应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并应予备专门的排水设施。
b.和设计院商定地基采用换土、抛石、加砂垫层等处理办法。
c.和设计商定采用强夯或其他施工方法。
3.4.7.4 消除回填土中耕地表土、草地表土不清除的措施:
a.耕地、草地其表层植物性土应予清除。
b.和设计商定采用翻松晾晒、掺白灰、清除、回填砂砾等方法进行处理,增强表层土方的密实度。
c.当草皮面积少于20%时,可使用一般松填土方。
3.4.7.5 消除回填土不密实的措施:
a.合理按设计要求选用填料,其中上层填筑透水性较小的填料,下层宜填筑透水性较大的填料,填料技术要求应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b.填土采用机械填方时,应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一般使用小型压实机械压实。
c.按设计要求预留其沉降量,其沉降量具体数目由供需双方技术人员确定, 质检部门监督执行。
d.回填土密实度,应达到设计的要求。其要求一般应按规范规定的要求取样,经试验单位试验,当数据不能达到要求时,应采取3.4.7.4.b的措施。
e.填土方法应进行实际效果试验后,才能大规模施工。
f.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施工现场应通过试验求得,其方法一般为环刀法,灌沙法或核子湿密度计等方法去检测填土方密实度,数据确定之后才能大规模进行施工。
g.回填土源的质量应经地质勘测来予以确定。
h.应保证回填土取土场不积水。
i.机械碾压时,轮(夯)迹应互相搭接,防止漏。除碾压机外,尚应配备平土机及运输机械。 3.4.7.6 消除土开挖后,浅基础和浅沟道下填土不实的措施:
a.应准备各种小型振动夯及必要人工夯填工具。
b.回填土源应予保护,防止含水量增加。
c.回填土中经试验,当密实度不足时,应掺入水泥、白灰卵石,增强其密实度。
d.设备基础下回填土,经抽样化验不合格时,应和设计商定其加固的办法。
e.回填土上浅沟道,基底板应和设计商定增加构造配筋。
f.采用先深后浅的施工方法,防止不必要的回填。
g.交叉的基础及沟边,其交叉处两侧挖土区应填中砂。
h.地基挖到设计高程后,应取土检验,其密实度应符合设计或施工规范的要求。 3.4.7.7 消除填土边坡塌方的措施:
a.坡脚应设排水沟。
b.边坡的坡度、土质应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c.采用加宽回填夯实,然后再消坡的办法,加强边坡稳定性。
d.防止施工用水冲坏边坡。
3.4.7.8 消除填方成弹簧土的措施:
a.填土含水量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要求含水量之内。
b.填土选用透水性良好的矿质粘土或亚粘土。
c.地下水位以上0.5m的填土,应和设计商定选用优良透水的土料。
d.已经局部形成的弹簧土,应挖出后按施工规范要求重新换土回填。
e.完善现场施工排水措施。
3.4.8 质量检验:
3.4.8.1 土方填土前,应对填土方的基底和已完隐蔽工程项目,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并作出记录。
3.4.8.2 土方回填中的质量检查坚应持执行工序控制计划中的四级过程控制检查。 3.4.8.3 质量检查与评定其标准应根据现行施工规范及验评标准进行,其主要要求如下:
a.密实度:每层或单位延长米(应20m一段)用密实度的干容重法检验其质量(不少于三点),
其数值应达到规定值90%以上。
b.填土高程:应根据图纸并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c.填土尺寸及坡度每20m长用尺丈量三处,其数值应符合设计规定。 3.5 不合格项目处理
分口头通知、书面通知、不合格项目处理三级,按《质保手册》要求执行。 3.6 质量文件记录
为克服土方质量文件记录不完善的通病,具体要求的项目如下: 3.6.1 作业指导书。
3.6.2 图纸审核记录。
3.6.3 测量放线和高程记录。
3.6.4 工序控制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6.5 换土配合比试验记录。
3.6.6 质量活动记录。
3.6.7 质量监督记录。
3.6.8 管理者评审记录。
3.6.9 质量验收记录。
3.6.10 土方检验记录(重点是密实度)。
4 质量监督与审核
4.1 质量活动安排和实施
工地(队)应设立专职质量检查部门,在回填土施工中,每月召开一次质量会议,研究工程出现
的新问题及解决措施,并按程序如表ZT—0—13进行改正和记录,必要时请质监站及需方参加。 4.2 质量审核
工程处(公司)每半年一次,审核本守则的完善性,以及守则的执行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 详细按表ZT—0—19进行程序处理。守则改进意见应上报。
4.3 管理者评审
本组织(施工单位)每一年进行一次质量方针、目标的评审,对本组织《质量手册》中的方针目标提出改进意见,并按表ZT—0—15进行程序处理。
5 质量验收
5.1 现场验收时应重点检查尺寸和高程。
5.2 文件、记录验收时应检查地基隐蔽工程记录、密实度记录,上述记录应作质量评级的条件。 5.3 验收中应注意留沉陷量的处理和实施。
表ZT—0—13 质量监督记录表
程序名称: 组织名称:
工程项目:
编 号:
第 页
序号 监 督 问 题 整 改 情 况 证 实 情 况
组 织:
负责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表ZT—0—14 程序审核记录表
工程名称: 组织名称:
工程项目: 编 号: 第
页
序号 审 核 问 题 整 改 情 况 证 实 情 况
组 织:
负责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表ZT—0—15 管理者评审
工程名称: 体系名称:
工程项目: 编 号: 第 页
序号 方针目标项目 实 施 情 况 改 正 意 见
组织负责人: 年 月 日 审核
人: 年 月 日
电力建设消除施工质量通病守则
版本:
A
DJ—ZT—01
土 方 回 填 篇
(试 行)
引 言
0.1 本标准是电力建设中,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的组成部分,是质量体系程序中,“质量攻关”的支持性程序。
0.2 本守则是《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电建设质量验收及评定标准》的补充,它是为了消除现阶段的质量通病,提高投产水平而编制的工程建设应遵守的原则。
0.3 本守则是各单位在实施“质量攻关”程序中,结合电力建设实际,针对工程中某些特定工序所编制的应遵守的基本原则,以利在工程建设中进行质量过程控制。
0.4 本守则的原则和《施工验收规范》《施工质量验评标准》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工程建设的各方面应予以遵守。
0.5 本守则质量通病是现阶段通病,随着工程开展,通病内容也在变化,因此,本守则执行中有其时间性,为此,发布单位将根据工程变化情况发布新的版本。
1 范围和适用领域
1.1 本守则系针对我国电力建设现行土方回填施工质量的通病而提出的治理有关措施。它作为我国颁布土方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和施工验评标准的补充文件,在电力工程建设之中予以实施。 1.2 本守则适用于合同环境下,供、需双方施工中应遵守的原则,应贯彻在工程建设之中。 1.3 本守则适用于电力建设建筑安装工程中的土方工程项目。
2 引 用 标 准
2.1 GB,T—19000系列标准
2.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规范》SDJ 69—1987(建筑工程篇)以下简称《验收规范》。 2.3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71—1985。
2.4 《建筑施工质量监督及评定规范》GBJ 3d—1988。
2.5 《土方及爆破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J 201—1983。
2.6 《火电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标准》(土建篇)。以下简称《验评标准》。
3 质量保证基本要求
3.1 施工队伍选择
3.1.1 资格:
3.1.1.1 主要看营业执照和所承包的土方工程是否相适应,其技术装备,技术能力能否承担此项工程项目。
3.1.1.2 队伍必须四级以及以上的施工企业。
3.1.2 技术能力考核:
3.1.2.1 技术工人百分率应大于10%。
3.1.2.2 中级技术人员百分率应大于3%。
3.1.2.3 质量管理人员率应大于3%。
3.1.3 同类型工程调查:
3.1.3.1 该施工队伍承包的类似工程项目,曾评定为县级优良级及以上工程项目。 3.1.3.2 回填土检验完善。
3.1.3.3 从抽查的“质量手册”,“作业指导书”质量文件来看, 已经实施。 3.1.4 开工前其队伍资格由供方质监部门考核,并经需方质监部门核查后才能批准工程开工。 3.2 人员组织
3.2.1 人员:
3.2.1.1 人员素质:小组应有常任的技工带领进行施工。
3.2.1.2 所有人员应经过上岗培训(包括技术、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3.2.2 组织机构:
3.2.2.1 质检机构应进行回填土的质量检查。
3.2.2.2 四级质量机构有专人负责,工程处(公司)、工地(段)、班组(队)、建设单位,。 3.2.3 组织机构应按3.1.4条进行质量考核。
3.3 质量方针、目标
3.3.1 质量方针:(在质保手册中分解方针中的体现)消除回填土土质不良、回填不密实、边坡塌方、
填方成弹簧土的通病。
3.3.2 质量目标:
3.3.2.1 土方工程优良品率85%以上。
3.3.2.2 不符合项目处理率100%。
3.3.2.3 质量文件及记录完善率95%以上。
3.3.2.4 质量工作程序运行良好,有成果和证实性记录。 3.4 为消除回填土质量通病作业程序上的要求 3.4.1 工程量、施工进度的要求:
3.4.1.1 应按不同品种土方计算其工程量。
3.4.1.2 应按合理施工顺序安排土方回填的进度。 3.4.1.3 严禁不合理的抢工。
3.4.3 施工总平面布置的要求:
3.4.3.1 应合理安排存土地点和运输道路。
3.4.3.2 应合理布置夜间照明设施。
3.4.3.3 应合理布置临建工程。
3.4.3.4 应有良好的施工排水措施。
3.4.4 施工机械的要求:
a.填土压实机械应齐备,运行状态良好。
b.土方铺平宜使用机械施工。
c.根据不同施工要求配备一定的运输机械和压实机械。 3.4.5 采购质量的要求:
3.4.5.1 水泥应使用国家正式生产厂家的产品。 3.4.5.2 石灰应使用消解石灰,不得使用水化石灰。 3.4.5.3 砂卵石应达到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 3.4.6 施工准备质量的要求:
3.4.6.1 施工文件及图纸应会审完;
3.4.6.2 工程测量:工程作业前,对工程项目要进行定位测量和高程测量。做到有作业指导书、有施测、
有校核、经验收后有文件记录。
3.4.6.3 技术交底:工程施工前,对施工人员按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技术交底,并应有证实记录。
3.4.6.4 机械应经过检修和试用无误后才能开工。 3.4.6.5 取土场及回填区域应征完地,其障碍物应清理完。 3.4.6.6 运土道路应压实并畅通。
3.4.6.7 土方工程面已打开。
3.4.6.8 施工力能及临建工程达到使用条件。 3.4.6.9 填土土料选择和试验完。
3.4.6.10 土方边坡应按设计进行植被保护。 3.4.7 施工中消除质量通病的要求:
3.4.7.1 消除基底处理松懈的措施:
a.基底杂物,积水应清除。
b.基底填土应经质检部门校核并作隐蔽工程记录。
c.基底土质和设计要求有出入时,应和设计人员商定修改处理,处理后应作隐蔽工程记录。
d.挖土后应及时施工基础工程,保持地基良好的原有状态,不受扰动。
3.4.7.2 消除对软土夹层不重视的措施:
a.挖除夹层土方,并和设计商定加深基础。
b.换填土:其方法是采用砂垫层、砂桩、生石灰桩、短木桩以及化学加固等方法处理,无论哪种方法,均应遵得设计同意。
c.和设计商定其他加固地基的方法。
3.4.7.3 应重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回填。
a.回填中应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并应予备专门的排水设施。
b.和设计院商定地基采用换土、抛石、加砂垫层等处理办法。
c.和设计商定采用强夯或其他施工方法。
3.4.7.4 消除回填土中耕地表土、草地表土不清除的措施:
a.耕地、草地其表层植物性土应予清除。
b.和设计商定采用翻松晾晒、掺白灰、清除、回填砂砾等方法进行处理,增强表层土方的密实度。
c.当草皮面积少于20%时,可使用一般松填土方。
3.4.7.5 消除回填土不密实的措施:
a.合理按设计要求选用填料,其中上层填筑透水性较小的填料,下层宜填筑透水性较大的填料,填料技术要求应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b.填土采用机械填方时,应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一般使用小型压实机械压实。
c.按设计要求预留其沉降量,其沉降量具体数目由供需双方技术人员确定, 质检部门监督执行。
d.回填土密实度,应达到设计的要求。其要求一般应按规范规定的要求取样,经试验单位试验,当数据不能达到要求时,应采取3.4.7.4.b的措施。
e.填土方法应进行实际效果试验后,才能大规模施工。
f.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施工现场应通过试验求得,其方法一般为环刀法,灌沙法或核子湿密度计等方法去检测填土方密实度,数据确定之后才能大规模进行施工。
g.回填土源的质量应经地质勘测来予以确定。
h.应保证回填土取土场不积水。
i.机械碾压时,轮(夯)迹应互相搭接,防止漏。除碾压机外,尚应配备平土机及运输机械。 3.4.7.6 消除土开挖后,浅基础和浅沟道下填土不实的措施:
a.应准备各种小型振动夯及必要人工夯填工具。
b.回填土源应予保护,防止含水量增加。
c.回填土中经试验,当密实度不足时,应掺入水泥、白灰卵石,增强其密实度。
d.设备基础下回填土,经抽样化验不合格时,应和设计商定其加固的办法。
e.回填土上浅沟道,基底板应和设计商定增加构造配筋。
f.采用先深后浅的施工方法,防止不必要的回填。
g.交叉的基础及沟边,其交叉处两侧挖土区应填中砂。
h.地基挖到设计高程后,应取土检验,其密实度应符合设计或施工规范的要求。 3.4.7.7 消除填土边坡塌方的措施:
a.坡脚应设排水沟。
b.边坡的坡度、土质应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c.采用加宽回填夯实,然后再消坡的办法,加强边坡稳定性。
d.防止施工用水冲坏边坡。
3.4.7.8 消除填方成弹簧土的措施:
a.填土含水量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要求含水量之内。
b.填土选用透水性良好的矿质粘土或亚粘土。
c.地下水位以上0.5m的填土,应和设计商定选用优良透水的土料。
d.已经局部形成的弹簧土,应挖出后按施工规范要求重新换土回填。
e.完善现场施工排水措施。
3.4.8 质量检验:
3.4.8.1 土方填土前,应对填土方的基底和已完隐蔽工程项目,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并作出记录。 3.4.8.2 土方回填中的质量检查坚应持执行工序控制计划中的四级过程控制检查。 3.4.8.3 质量检查与评定其标准应根据现行施工规范及验评标准进行,其主要要求如下:
a.密实度:每层或单位延长米(应20m一段)用密实度的干容重法检验其质量(不少于三点),其数值应达到规定值90%以上。
b.填土高程:应根据图纸并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c.填土尺寸及坡度每20m长用尺丈量三处,其数值应符合设计规定。
3.5 不合格项目处理
分口头通知、书面通知、不合格项目处理三级,按《质保手册》要求执行。 3.6 质量文件记录
为克服土方质量文件记录不完善的通病,具体要求的项目如下:
3.6.1 作业指导书。
3.6.2 图纸审核记录。
3.6.3 测量放线和高程记录。
3.6.4 工序控制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6.5 换土配合比试验记录。
3.6.6 质量活动记录。
3.6.7 质量监督记录。
3.6.8 管理者评审记录。
3.6.9 质量验收记录。
3.6.10 土方检验记录(重点是密实度)。
4 质量监督与审核
4.1 质量活动安排和实施
工地(队)应设立专职质量检查部门,在回填土施工中,每月召开一次质量会议,研究工程出现的新问题及解决措施,并按程序如表ZT—0—13进行改正和记录,必要时请质监站及需方参加。 4.2 质量审核
工程处(公司)每半年一次,审核本守则的完善性,以及守则的执行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 详细按表ZT—0—19进行程序处理。守则改进意见应上报。
4.3 管理者评审
本组织(施工单位)每一年进行一次质量方针、目标的评审,对本组织《质量手册》中的方针目标提出改进意见,并按表ZT—0—15进行程序处理。
5 质量验收
5.1 现场验收时应重点检查尺寸和高程。
5.2 文件、记录验收时应检查地基隐蔽工程记录、密实度记录,上述记录应作质量评级的条件。 5.3 验收中应注意留沉陷量的处理和实施。
表ZT—0—13 质量监督记录表
程序名称: 组织名称:
工程项目: 编 号: 第 页
序号 监 督 问 题 整 改 情 况 证 实 情 况
组 织:
负责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表ZT—0—14 程序审核记录表
工程名称: 组织名称:
工程项目: 编 号: 第
页
序号 审 核 问 题 整 改 情 况 证 实 情 况
组 织:
负责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表ZT—0—15 管理者评审
体系名称: 工程名称:
工程项目: 编 号: 第 页
序号 方针目标项目 实 施 情 况 改 正 意 见
组织负责人: 年 月 日 审核
人: 年 月 日
范文三:施工通病质量分析
质量分析报告
施工进入 2012年第二季度,现场电气施工大面积开始,在施工的过程中难 免存在这样那样的质量通病问题, 针对现场施工中发现的问题, 我们在质量管控 的过程中也做了大量的策划和控制工作, 包括加强技术交底、 方案整改、 监督检 查、 下发整改通知单等工作, 使电气安装工作进行地更加顺利。 项目人员以及个 分包单位及施工队伍在这个过程中也下了很大的力气, 做了很多的牺牲, 包括加 班加点, 开展质量专题会议等, 所有工作的实施都离不开各方的努力和配合。 下 面就现场的质量问题意义罗列,并作出分析和改进措施。
一、现场存在的质量问题:
1、 强、 弱电施工过程中电气配管的敷设, 管与管连接或管与盒连接处紧定螺丝 未从“脖颈”处拧断;
2、 强、 弱电配管进电盒, 插入接线盒后拧紧锁紧螺母后, 电管露丝长度超出规 范要求;
3、 强、 弱电配管后固定不牢, 或施工之后未注重成品保护, 造成个别电管接头 处断开;
4、 强、弱电专业桥架安装平直度不够,个别桥架出现扭曲;
5、 电气桥架安装吊架的通丝吊杆露头过长;
6、 现场施工强电电管敷设,未做防腐处理用于施工;
7、 强、弱电施工过程中,同一面墙上的电气配盒标高不一致;
8、 消防电施工消防电管的防火涂料粉刷不均匀,且防火涂料脱落比较严重;
9、 配电箱安装的进箱焊接钢管接地跨接线焊接长度不够;
10、屋面避雷网焊接处焊口未做防腐处理;
二、整改办法:
1、 电气施工薄壁镀锌钢管敷设, 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将紧定螺栓拧紧, 直到紧定 螺丝未从“脖颈”处拧断;
2、 电气配管进电盒, 必须上好根母并将根母位置调整到合适后再安装电盒, 保 证电管丝长度符合规范要求
3、 要求所有电气施工专业对现场全面排查, 对固定不牢, 或后期损坏的电管进 行调整和修复,并加派人员对现场的已敷设电管进行维护;
4、 要求电气专业对已经确认不再变动的桥架进行调平调直, 并做好成品保护工 作;
5、 电气专业对已安装完毕且不再调整的桥架通丝吊杆进行处理, 保证通丝吊杆 露头长度符合要求;
6、 要求强电专业对敷设的电管进行防腐处理, 并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先对 焊接钢管做防腐处理方可用于施工;
7、 要求强、 弱电专业电气配盒必须做到交底一致, 保证电盒标高在同一条线上。 且符合规范要求;
8、 要求消防电专业保证防火涂料的质量, 对已脱落的防火涂料进行补刷, 同时
加强成品保护的力度;
9、 要求强电专业配电箱安装必须使用圆钢做接地跨接, 且焊接长度不小于圆钢 直径的 6倍;
10、要求强电专业对避雷网焊接部位做防腐处理,并加强自检,保证施工质量。
三、整改后现场质量情况:
1电气 JDG 配管连接牢固可靠,紧定螺丝从“脖颈”处拧断;
2、电气配管进电盒,上好根母再安装电盒,电管丝长度符合规范要求
3、 强、弱电配管后接头处连接可靠,并加强日常巡查,注重成品保护;
4、 电气专业对已完成的桥架进行调平调直,保证观感和质量;
5、 电气专业对已安装完毕的桥架通丝吊杆进行处理, 通丝吊杆露头长度符合要 求;
6、 强电专业对现场施工使用的电管进行防腐处理,保证施工质量;
7、 强、弱电专业电气配盒交底一致,电盒标高在同一条线上;
8、 消防电专业保证防火涂料的质量,对已脱落的防火涂料进行补刷;
9、 强电专业配电箱安装使用圆钢做接地跨接,焊接长度大于圆钢直径的 6倍;
10、强电专业对避雷网焊接部位做防腐处理;
二季度的电气施工正在全面展开, 分包单位很多, 为了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质 量问题重复出现, 我们会加强管理和监督, 以预防和过程管理为主, 加强现场的 巡查力度,和分包单位积极交流,互相配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杜绝 同样的质量问题重复出现,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范文四:隧道施工质量通病
质量通病
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质量通病:
1)初期支护质量通病
1. 超欠挖。防治措施:开挖到设计轮廓线位置后立即进行初喷封闭
开挖面,再架设型钢拱架。
2. 初期支护分层喷射混凝土掉层脱落。防治措施:喷射时喷射手 先
喷射填塞钢架背后,然后以每层3,5cm厚度分层喷射。对于富水
隧道尽量采取引排的措施减少初期支护背后积水对混凝土的长期
侵蚀。
3. 喷射混凝土不进行养护。防治措施:喷射混凝土表面的灰尘用高
压风清理,再进行养护液涂抹,加强检查力度。
4. 喷射混凝土拱顶部位空洞。防治措施:喷混凝土作业时要严格按
照施工工艺施作喷射混凝土;,对在施工后产生的空洞,应采取打
眼压浆处理,用水泥浆进行回填,以填补空洞,保证施工质量。 5. 拱脚初支产生纵向裂缝。防治措施:加强锁脚锚杆施工;施作大
拱脚并做好围岩量测,及时了解围岩变形动态;拱脚以上1m范围
内严禁欠挖并彻底清理虚渣,衬砌紧跟开挖面。
2)衬砌质量通病
1. 衬砌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把好原材料质量关,施工中严格按
配合比进行施工,并保证施工温度在允许范围内; 衬砌施工前保证
边墙等基础部位无虚渣,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混凝土浇注施工工
艺; 在混凝土接缝施工时,严格按接缝施工工艺进行混凝土施工,
在保证先浇注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重塑性时,加强接茬处混凝土的
振捣。
2. 衬砌环向施工缝渗漏水。防治措施:采用以排为主,排、堵、截
相结合的综合治水原则; 每条焊缝均做充气压力检查;加强对防水
板的保护,特别是二衬钢筋焊接施工时,应防止防水板被烧伤、
灼伤,防止钢筋接头扎破防水板,混凝土浇注振捣时,尽量防止
破坏防水板。
3. 衬砌混凝土局部蜂窝。防治措施:二次衬砌模板拼装完成后,严
格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模板检查;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
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
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
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
防止漏浆;加强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振捣等工序质量控
制。
4. 衬砌混凝土局部出现的孔洞。防治措施:加强混凝土的搅拌、运
输、浇筑、振捣等工序质量控制。
5. 衬砌混凝土麻面。防治措施:支模时模板内表面要平整光滑模板
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
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
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表面作粉刷的,
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
混凝土配合比去掉石子制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认真设计、
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控制好混凝土坍落度及其它混凝土性能的稳定性;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
6. 衬砌缺棱掉角现象。防治措施: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1.2N,mm2以上强度;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运输时,将成品阳角用草袋等保护好,以免碰损; 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补齐整,或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级标号的混凝土捣实补好,认真养护。
7. 二衬混凝土与初支间存在空洞。防治措施: 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的松弛度铺设防水板,并加密固定,在模板台车端部预留排气孔,加强拱顶混凝土施工监督,保证顶部混凝土饱满密实,预埋压浆管,待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拱部压浆处理。
8. 钢筋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防治措施: 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验,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不得超过2m,超过2m时采用导管,以防止离析;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整直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3)仰拱及防排水质量通病
1. 仰拱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损害。防治措施:采取增加固定中埋式橡
胶止水带钢筋,端头模板开槽夹止水带的措施保证止水带正确位
置。确保止水带中心线位置和施工缝中心重合不出现扭曲变形现
象; 灌注仰拱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浇筑的冲击力,避免力量过大
而刺破橡胶止水带,振捣棒不要碰撞预埋的止水带确保止水带的
正确位置,同时还必须充分振捣,保证混凝土与橡胶止水带的紧
密结合,灌注混凝土时发现止水带不正确及时进行处理。 2. 防水板铺设过程中损坏。防治措施:挂设防水板前,仰拱预埋钢
筋采用塑料管套在钢筋头上,防止钢筋头损坏防水板,焊接钢筋
时在其周围用石棉水泥板进行遮挡,以免溅出火花烧坏防水板,
灌筑二衬混凝土时输送泵管不得直接对着防水板,避免混凝土冲
击防水板引起防水板被带滑脱,防水板下滑; 二次衬砌钢筋绑扎完
成后,要从新进行防水板进行复查,发现有损坏现象及时进行修
补焊接处理,确保防水效果。
3. 仰拱曲度不够。防治措施:灌注仰拱混凝土必须支设内模,确保
仰拱曲度和混凝土密实度。
范文五:涵洞施工质量通病
涵洞施工质量通病
一、软土路基问题
涵洞软土路基基础施工是得到桥梁专家和社会广泛关注的关键问题之一。其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变现为:软地基基础部分经常发生局部开裂、整体不均匀下沉,甚至有时会出现桥体全部倒塌等现象。一般情况下,施工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只是将管理和监理重点集中于桥梁的主体部分施工,而对以下附属工程项目,以及相关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重视程度不够,这也就客观的造成了桥梁工程施工单位有时会忽略了附属工程项目的有效质量关控,有时会引发桥涵局部排洪不畅,或水浸泡桥梁、涵洞严重质量问题。
二、涵面铺装层问题
涵面防水层滑移、翘边、起泡。保护层疏松、起砂、脱皮等。产生原因包括:涵面混凝土铺装层,铰缝间混凝土标号低,板底不平整,动荷载反复冲击振动作用下,使铰缝间混凝土脱落,单板受力使混凝土铺装层损毁。桥涵混凝土铺装层防渗水能力差,雨雪水由于大孔隙率的沥青表处面层下渗后,铺装层及铰缝混凝土在冻胀(冻融循环)的作用下,混凝土内部产生纤维状冻胀裂缝而受到破坏。从防水层施工来看主要由于:防水层的基层不平整、不清洁、不干燥;涂刷厚度不均匀,卷材粘贴不牢固。搭接封口不正确;保护层和防水层与防水层粘贴不牢固,结合部紧密,厚度不均匀。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电力施工安全质量通病和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