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辛弃疾《清平乐·连云松竹》
辛弃疾《清平乐?连云松竹》 辛弃疾《清平乐?连云松竹》,
检校山园书所见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这是一首乡情词。其显著特点是用日常的口语和白描的手法,不事渲染,表现朴素的农村生活,勾勒鲜明的艺术形象。
上片描写安居乐业的农村生活景象,烘托静谧和谐的氛围。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云雾缭绕,笼罩着生长茂盛、郁郁葱葱的松、竹,环境优美、生活舒适和谐,所以说“从今万事足”。下二句“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是对“万事足”的补充说明,字里行间透露出生活的甜美温馨。“社”,指祭祀土地神的活动,《史记?陈丞相世家》:“里中社,平为宰,分肉甚均。”可知逢到“社”日,就要分肉,所以有“分社肉”之说。
下片摄取一个情趣盎然的生活镜头直接入词,更使本词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这既有很强的情节性,又具强烈的行动性、连续性。可以设想,如果画家把这场面稍事勾勒、着色,就是一幅生气勃勃的农村风俗画;如果作家用散文把这场面和人物的活动记下来,又可成功为一篇可读性很强的优美的小品。只是平常的几句话却具绘画的立
体美,又具散文的情节美,稼轩运用语言文字功力娴熟,由此也可见一斑。
毋庸讳言,这首乡情词,描写的农村是一片升平气象,没有矛盾,没有痛苦,有酒有肉,丰衣足食,未免太理想化了。尽管在当时的情况下,江南广大农村局部的安宁是有的,但也很难设想,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生活得很幸福、愉快。当然,这不是说辛弃疾有意粉饰太平,而是因为他接触下层人民的机会很少,所以大大限制了他的眼界,对生活的认识不免受到局限。
范文二:清平乐辛弃疾连云松竹原文翻译,清平乐赏析
清平乐辛弃疾连云松竹原文翻译,清平乐赏析
清平乐
辛弃疾
校检山园,书所见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注】?校检山园:校检,这里指游览。山园,是作者淳熙八年(1181年)罢官后在
带湖新建的一座宅地,因在山旁,故自称山园。这首词约作于淳熙十一年。?社肉:祭神用
的肉。?床:指“糟床.,是一种榨酒器具。
这首词中最能表现作者心情的是哪两个字,请指出,并说说你的理解。
【译词】
清平乐
辛弃疾
山园里松竹长势茂盛遮云蔽日,
经历过许多事情今天已很满足。
拄着拐杖到东家去分祭神的肉,
糟床头上那清香的酒刚刚酿熟。
西风吹着山庄内梨枣都已成熟,
孩子偷偷走来手里拿着长竹竿。
千万不要派人惊扰得他们离去,
老夫我要静静地躲在一旁闲看。
【备考答案】
这首词中最能表现作者心情的两个字是上片的
“足.字和下片的”闲.字。
我理解,这两个字里包含着诗人的两重心情。
一重是年事已高的诗人在抒发胸臆。在松竹茂盛,梨枣秋熟的山园中,过着分肉酿酒的农家生活,看儿童嬉戏,享邻里和睦的闲适与满足的心情。
另一重是壮心不已的诗人正话反说。“足.即“不足.,表达被罢官后壮志难酬的心情;“闲.即“难闲.,表达无端被闲置,无所事事中愤懑无奈的心情。
范文三:清平乐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词和相关材料,完成下面的题。
清平乐
[南唐]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①,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晚唐五代词,以温庭筠、李煜为后世所重,然两家词风不尽相同。如写“离愁”,温亦有《清平乐》词曰:“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终日行人恣攀折②,桥下水流呜咽。
上马争劝离觞③,南浦莺声断肠④。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千行。”王国维《人间词话》曰:“温飞卿之词,句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注]①砌:台阶。②恣:任凭;任意。③离觞:离杯。指饯别之酒。④南浦:泛指送别之地。
1.在词史上,___________________是第一个大力填词的人,其作标志着文人词的成熟。
2.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李词画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国维说温词“句秀”、李词“神秀”,请结合作品就此加以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1.温庭筠
2.化抽象为具体,以春草蔓延无际来形容离恨不绝如缕和难以排解,生动、贴切而又曲折多致。
3.(1)温词语言多有藻饰,如“恣”、“离觞”、“南浦”等;李词则清新自然,如“拂了一身还满”,近乎白描化。
(2)温词意象密集而纷乱,以客观描摹离别场景为主,情感内容显得表面化;李词意象鲜明而突出,客观景象如“落梅”、“春草"与主观离愁别绪紧密结合,上下呼应,情味深厚隽永。(言之有理即可)
范文四:清平乐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
赵令畤
春风依旧,着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去年紫陌①青门,今宵雨魄云魂②。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注】①紫陌:京城的道路,代指京城。②雨魄云魂:化用楚襄王梦神女事,此处表示伊人已逝,只能于梦中寻见。
(1)“搓得鹅儿黄欲就”中“搓”将柳树变化描写得生动有趣,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找出并分析其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1)用拟人手法,生动描绘了春风吹拂、柳叶初生的情状。
(2)“去年”、“今宵”对比,表达物是人非之感;“一生憔悴”、“几个黄昏”对比,表现了诗人的相思之苦,突出情之摧人。(意对即可)
范文五:清平乐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问题。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1.古人常用比兴的手法,以自然现象中的风雨、风云比喻政治形势,请分析“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两句中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1.“风势”既是自然的“风势”,也是“政治”的“风势”,“难看梅花”则表明了国家的遭难,颇有经受不住之势。寄托了作者对国事衰颓的担忧之情。
2.①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把早年因生活的欢乐闲适而陶醉于赏梅、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赏梅时伤心流泪以及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心思赏梅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
????? ②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在,以昔衬今,表现出当时作者飘零沦落、衰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意对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辛弃疾《清平乐·连云松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