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九年级历史学练案答案
第一单元 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自主学习】
1 南方古猿 正在形成的人 ;三四百万年前
2 白种人 黑种人 黄种人
【课堂练习】
1. B 2.C 3.D 4.C 5.C 6.B
7.(1)白种人 黄种人 黑种人(2)亚洲
东部 北美洲南部
(3)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
的结果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自主学习】
一 金字塔
二 1汉谟拉比 2汉谟拉比法典 第一部
三 1 种姓制度 四个 2 婆罗门 刹
帝利 首陀罗 吠舍
【课堂练习】
1. B 2.B 3.D 4.C 5.C 6.B
7.(1)汉谟拉比 (2)圈2 (3)汉谟
拉比法典 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第3课 西方文明之源
【自主学习】
一。 1伯利克里 2 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
二 1.509 2.迦太基 3.前2世纪 4. 屋大维
【课堂练习】
1.C 2.A 3.C 4.D 5.B 6.C
7.(1)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雅典 (2)
(3)少数成年男性
奴隶主享有民主权利
(4)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主利益之上的民主,具有一定的局限伯利克里
性(是奴隶主的民主)
第二单元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自主学习】
一、 1 孝德 隋唐 2 中央集权 封建 贵族 国家公民 农民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二、 1 穆罕默德 2 622 麦加 3. 麦加 穆罕默德
【课堂练习】
1.C 2.B 3.A 4.B 5.A 6.B
7. 隋唐 孝德 ABC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要顺应时代潮流 根据国情积极改革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自主学习】
一、1. 等级制度 附庸 自己附庸的附庸
2教皇和教会 神权
二、1 10 2 法国琅城 3 市民 资产 资本
主义
【课堂练习】
1. D 2.D 3.D 4.B 5.D 6.B 7. B 8D
9.(1)封建等级制度 (2)法兰克王国 查理?马特改革 (3)D
第6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自主学习】
一、1. 5 希腊 希腊
二、1 亚历山大 古巴比伦
三、1、屋大维 2世纪 地中海
课堂练习
AABADA
7(1)(2)(3)(4)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自主学习】
一、1. 古代印度人 2 阿拉伯数字
二1 《马克?波罗行纪》
DACBBDC
8 马可?波罗 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
往
暴力冲突: 亚历山大东征 罗马帝国扩张 希波战争
和平交流 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马可?波罗来华
认识:古代东西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和平传播 另一种是通过战争 在客观上促进文明的交流传播。
第8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自主学习】
一、 1、前3000年 象形文字 2 3000;苏美尔人 楔形
二、 1、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2、六 释迦牟尼 3、巴勒斯坦 4、圣诞节 公元元年 5、穆斯林 《古兰经》
【课堂练习】
DBDDDB
7、(1)佛教 公元前6世纪 (2)基督教 圣诞节(3)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 (4)教义迎合广大下层困难人民的精神需求 统治者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 大力提倡和扶持 (5)诞生
地都在亚洲,都有各自的教义和经典著作,都有广大的信徒 都得到了统治者的利用和扶持
第9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自主学习】
一、1 阿基米德 2 杠杆定律 浮力定律
二、1 《荷马史诗》 荷马 2 《俄底浦斯王》索福克勒斯 3 《天方夜谭》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阿拉丁和神灯》
三 1 麦加大清真寺 禁寺 2 巴黎圣母院 塞纳河
【课堂练习】
1、A 2、B 3、A 4、C 5、D 6、A 7、C
8、 (1)H 伊斯兰教 (2)D 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3)C 罗马帝国的建立 罗马帝国的分裂等 (4)A (5)E (6)
第四单元 步入近代
第10课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自主学习】
一、 1、文化思想 资本主义 2
二、1 哥伦布 大西洋 古巴海地 美洲
2 整体 大西洋 资本主义
【课堂练习】
1、A 2、D 3、B 4、D 5、B 6、B 7、D
8、D
9、(1)印第安人 印度人 (2)热烈欢迎 恭顺 (3)把“印度大陆”改为“美洲大陆”(4) “并在我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5)被殖民、被掠夺、被奴役
第11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自主学习】
三、1 议会 《权利法案》 2 法律 国王 征税常备军 废除法律 法律 3 君主立宪制
4 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 世界历史
【课堂练习】
1 A 2B 3A 4B 5D 6A 7B
8(1)查理一世 因为国王对资产阶级进行残
酷的剥削 (2)国王的权力受到了限制 议会 君主立宪制 (3)日本 荷兰 西班牙
第12课 美国的诞生
【自主学习】
三、1 1776 大陆会议 美国诞生(美国独立)
2 国王生而平等 生存 自由 追求幸福
3 资产阶级革命 民族解放运动 英国 资本主
义 欧洲 拉丁美洲
【课堂练习】
1A 2C 3C 4A 5D 6D 7C 8D
9 (1)华盛顿(2)独立战争(3)既是资产阶级革命,又是民族解放运动(4)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 (5)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总统任期不得超过两届 等
第13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自主学习】
一、1 1789 巴士底 2大资产阶级 《人权宣言》生来自由 权利平等 私有财产 3封建统治 自由民主
二 1 1799 法兰西第一帝国 2《法典》 欧洲反法同盟 法国 封建势力 被侵略国
【课堂练习】
1C 2B 3A 4C 5D 6D
7(1)材料一;君主立宪制 (2)材料三《独立宣言》 (3)法国大革命 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 (4)强调了民权 反对专制 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专制
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自主学习】
一、1 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 工业革命
二、1 瓦特 蒸汽机 2 蒸汽时代
三 1 史蒂芬孙 火车机车 旅行者号 2 1840
大机器生产 3生产力 资本主义 西方先进 东方落后
【课堂练习】
1A 2C 3A 4A 5D 6D 7C 8D
9(1)哈格里夫斯 史蒂芬孙(2)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3)蒸汽时代
第五单元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15课 血腥的资本积累
【自主学习】
一
1 葡萄牙 英国 劳动力 黑奴贸易
2 欧洲 非洲 美洲 欧洲
3 贫穷和落后 资本原始积累、欧洲资本主义
二、 1 英国 日不落帝国 2 印度 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课堂练习】
1C 2B 3C 4C 5D 6B
7(1)殖民地需要大量劳动力 印第安人富有反抗精神 不能满足殖民者的需要
(2)葡萄牙 英国
(3)枪支、杂物等 金银和工业原料
(4)“三角贸易”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是 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为美洲殖民地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16课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自主学习】
一、1 民族大起义 2章西女王 反抗侵略 英国
二、 1 葡萄牙西班牙 2 玻利瓦尔 西班牙 “南美的解放者” 玻利维亚
【课堂练习】
1C 2C 3D 4A 5D 6C
7、(1)英国 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加紧对印
度殖民掠夺 (2)鸦片战争 1840年
(3)1857年爆发 章西女王
第六单元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第17课 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自主学习】
一、 普选权 无产阶级革命 人民宪章
二、 1 1848 共产主义者同盟 阶级斗争 社会主义 无产者 2 马克思主义 国际工人
三 1 巴黎公社 “五月流血周” 2 伟大尝试 欧仁?鲍狄埃 狄盖特
【课堂练习】
1D 2C 3B 4A 5B 6A 7B 8A
9 (1)马克思 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 共产主义者同盟 它是国际无产阶级组织 (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此,国际 工人运动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第18课 美国南北战争
【自主学习】
一 1 资本主义工商业 奴隶 奴隶制度的存废
2 1861年3月 和平 林肯
二、1、《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度,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使北方获得了雄厚的兵源 北方 2、国家统一 解放黑人奴隶 第二次 奴隶制度 资本主义发展
【课堂练习】
1D 2A 3C 4B 5C 6B 7C
8
(1)《独立宣言》 美国独立战争;《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美国南北战争
(2)南方种植园经济 北方资本主义工业
(3)《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独立,是美国诞生的标志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鼓舞了广大黑人为自身解放而踊跃报名参军,使北方获得了雄厚的兵源,从而扭转了战局
(4)独立战争的任务是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南北战争的任务是废除了美国的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自主学习】
一、1 农奴制 1861 亚历山大二世 “自由人” 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2自上而下 资本主义 重大转折点 封建残余
二、1封建 幕府将军 美国 2明治天皇 “废藩置县” 允许土地买卖 近代工业 “文明开化” 欧美 3 资本主义 半殖民地
【课堂练习】
1-6 DDAADB
7(1)材料一: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或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 材料二:俄国1861年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材料三:日本明治维新 (2)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3)创办近代工业,引进西方技术 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4)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先进文明成果 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维护国家统一,对西方文明不能生搬硬套,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七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自主学习】
一 1生产领域 蒸汽 电气时代 2 生活领域
电话、电报 美 德
二 耐用碳丝灯泡 “发明大王”
三、1 卡尔?本茨 “汽车之父” 2 1903年 莱特兄弟
【课堂练习】
1-8 CBBADCDC
9 (1)瓦特 蒸汽时代 棉纺织业 (2)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 电力应用:电灯 交通工具:飞机 电气时代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自主学习】
一 1 第二次工业革命 美德英法 2重新分割世界 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
二 1914年 斐迪南大公 萨拉热窝 导火线
三 1 欧洲 凡尔登战役 “凡尔登绞肉机” 残酷性 2 30多 德国 1918 同盟国 帝国主义
【课堂练习】
1-7 BCCDCAB
8(1)萨拉热窝事件 1914-1918年 (2)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同盟国和协约国) 帝国主义的争霸战争 (3)战争是残酷的
第八单元 璀璨的近代文化
第22课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自主学习】
一、 伏尔泰 封建专制 自由和平等 思想解放 资产阶级 欧洲
二、 1、牛顿 万有引力定律 微积分 “牛顿三定律” 2、达尔文 “进化论” 神权统治
3、爱因斯坦 相对论 物理学 原子能
【课堂练习】
1-7 DCBDBAB
8(1)莎士比亚 文艺复兴运动 人文主义思想(2)启蒙运动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3)民主和科学 新文化运动(4)解放了思想,促进了社会进步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范文二: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答案(09秋新版
参考答案和提示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 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1.D 2.A 3.C 4.C 5.D 6.A 7.C 8.C 9.B 10.D
11. 北京人—— B 、 E 元谋人—— A 山顶洞人—— C 、 D 、 F 、 G
12.A 北京人 B元谋人 C山顶洞人
原始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区。
13. 要点提示:
一天中的劳动:妇女和儿童等采集果实,男子打渔,集体捕猎野兽,获取食物;
一天中的学习:长者要教幼者一些打猎的本领和生活的经验;
一天中的娱乐:晚上有盛大的篝火晚会,竞技比赛等;
重要提示:晚上一定要有专人负责看管火种;
其它: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
喝过开水。根据: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
第 2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1.D 2.D 3.C 4.D 5.D 6.B 7.D 8.B 9.C 10.A
11. 河姆渡 半坡; 浙江 陕西; 水稻 粟;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12. 黑陶体 鱼纹彩陶盆; 河姆渡聚落 半坡聚落; 黑陶 彩陶;
说明了当时农业为主要经济形态,并反映了原始人的艺术追求。
13. 略
14. 提示:能种植农作物,自己生产食物; 生产工具、农作物的种子; 略
第 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1.C 2.D 3.B 4.C 5.D
6. 炎帝 华夏 汉 黄帝 炎帝
7. 尧 舜 禹 战争 禅让
8. 黄帝被看成是华夏族的始祖, 后人把许多发明创造都传作是黄帝的功绩, 说他用玉作兵器, 造舟车弓箭, 染五色衣服。让妻子嫘祖教民养蚕等等。这些传说,其中包含着后人附会的成分,不能全部信以为真。但 是其中又含有真实的历史史实,至少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到黄帝时代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当时农业文化的进 步。
9. 提示:环保意识、奉献精神、坚持不懈的品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
10. 参照 8题,另补充:黄帝领导了两次生存大战,炎帝臣服。炎黄走向联合,世代联姻,占据中原地区 不断繁衍,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11.(1)禅让制 (2)只要答出自己的观点,符合客观事实即可。
第 4课 破解彩陶之谜
1. “人型陶罐”的造型优美,这是一个美丽清秀的小女孩儿,从小女孩儿的面部表情可以看出她对美好新 生活的向往。“人型陶罐”可以装水,人型背部的小口可以灌水,小女孩儿的嘴巴用于出水。
“小口尖底瓶”造型奇特,瓶身两侧的小环好似人的两只耳朵,瓶口好似帽子,几何形的图案好似人的 头发,再看“她”尖尖的下巴,多像人的头部造型啊!“小口尖底瓶”可以用于从河中取水,瓶身两侧的
小环可以系上绳子,便于提取。“小口尖底瓶”放入水中时,会发生奇妙的现象:瓶口会微微下沉,水会 缓缓流入瓶口,再过一会儿,瓶底下沉,当瓶身垂直于水中时,“小口尖底瓶”就已经灌满了,用绳于提 出水面后,就可以背在身上,带回住地。
“人面鱼纹彩陶盆”可以用于盛食物、水或种子,这件陶器精彩之处是盆内的花纹,这是一些神秘的 图案,盆内的图案都由几何图形构成,是否那个时期人们已经形成了原始的数学思想 .
舞蹈纹彩陶盆为泥质红陶,整体造型为大口微敛,鼓腹,小平底,口沿及内外壁均施褐彩文饰,疑为 大型容器。舞蹈图每组均为五人,手拉手,头面向右前方,右腿向左前方跨出,踏着节拍,偏偏起舞,有 强烈的动态感和韵律感。
2.C
3. 图 A 用途是蒸米饭 , 此题为想象题,只要能结合当时的生活情况,言之有理即可。图 B 是鱼和鹿的图案。 说明半坡的原始居民还捕鱼打猎,以补食用。
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1.B 2.A 3.B 4.B 5.D 6.B 7.C 8.B 9.C 10.D 11.B 12.C 13.D 14.A 15.A 16.B 17.B 18.D 19.D 20.B(每 题 2分,共 40分 )
21.(12分 ) A :船形彩陶壶-半坡居民 B:骨针-山顶洞人
C :鱼纹彩陶盆-半坡居民 D:猪纹黑陶钵-河姆渡居民
22. (10分)①半坡原始居民住在固定的房屋中,他们已学会纺线、织布、制衣等;
②从彩绘图案中的鱼和鹿的形象,可知半坡原始居民还过着捕鱼打猎的生活,用以作补助食物。 23. (答对任何 4个就可得 12分。 )此题为历史考证,旨在考察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的能力。
A -考古发现他们能建造半地穴式的房屋
B -河姆渡聚落遗址中发掘了稻谷遗存
C -缝制衣服,在遗址里发现了装饰品
D -在大汶口遗址的墓葬中,随葬品有多少、贵贱之分
E -半坡遗址中出土了船形彩陶壶
24. (13分 ) 洞穴里潮湿阴暗,不利于人类的身体健康;洞穴生活可能存在水淹、野兽侵扰等不安全因素; 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已经在从事原始的农耕、 饲养和纺织, 决定了他们必须过稳定的定居生活。 25. (13分 ) 鲧采取堵塞的方法,禹吸取鲧治水失败的教训 , 采取筑堤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 注意河流 上游的水土植被保持;筑堤(修建水库)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等等。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 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1.C 2.A 3.C 4.D 5.D 6.C 7.C 8.A 9.B 10.B 11.D 12.C 13.A 14.A 15.C 16.A 17.A 18.B
19. 夏:AFGJ 商:CDHK 西周:BEIL
20. 夏桀奢侈残暴,人民没有尊严,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导致民怨沸腾,起来反抗,国家灭亡;从民心得 失的角度来谈。
21. 一个是原始社会的大同世界,一个是奴隶社会家天下;材料一中首领更替的办法是禅让制,如尧舜禹 的更替;材料二中首领更替的办法是世袭制,禹传子,家天下;从禅让制的角度来说,侧重于选贤任能, 从世袭制的角度说,是生产力发展和私有制产生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社会发展的角度 看,生产力发展和私有制产生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动我国社会进入奴隶制阶段,二者 的物质基础不同,前者盛行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后者盛行是,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
第 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1.C 2.D 3.D 4.D 5.D 6.B 7.C 8.B 9.D
10.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
11.(1)殉葬制度 奴隶 (2)地位悲惨,可以被随意杀害与买卖
12. 血缘关系的亲疏;早期祭祀以祭拜天地和自然神灵为主,以祈求神灵保佑、降福免灾。后来的宗庙祭 祀是为了维护其宗法等级秩序、强化血亲意识和增强宗族凝聚力的重要手段;主要手段是礼仪教化配合暴 力镇压。
第 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1.C 2.A 3.B 4.B 5.C 6.B 7.D 8.A 9.C 10.D 11.B 12.C 13.A 14.C 15.C 16.B 17.D 18.(1)(2)(3)略
(4)原因:周王室日益衰落,周天子失去往日的权势;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不断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它 诸侯国的支配权,胜者成为霸主,这也是春秋争霸的实质。
实质:诸侯争霸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土地、人口、贡赋和特权。
19.晋文公——齐桓公 保家卫国——尊王攘夷 晋国——齐国 东方——南方 齐——晋
齐桓公——晋文公 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第 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1.C 2.D 3.A 4.D 5.D 6.C 7.D 8.D 9.A 10.D 11.B 12.D
13. (1)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春秋战国时期
(2)铁农具结实耐用、价格便宜,劳动效率高。
(3)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个体生产将取代大规模强制性集体 耕作,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4)地主阶级
(5)政治上,各国纷纷变法,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14.
为了实现富国强兵;治理国家,要结合本国的国情,进行改革,才能促进国家的发展;商鞅变法触犯了旧 贵族的利益,但经过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统一六国创造了物质条件。
第 9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
1.C 2.B 3.D 4.B 5.C 6.B 7.C 8.D
9.
天气预报——占卜的结果;夏——商;夏——商;夏——商;夏——商
10.(1)司母戊鼎:1939年在河南安阳出土, 是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 是目前世界已知的最 大的青铜器;
四羊方尊:酒器,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
青铜立人像:1986年在四川三星堆出土,是商代蜀文化的杰出作品。采用分段浇铸法制成。
(2)马猴羊鸡狗猪 鼠牛虎兔龙蛇
(3)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历史有重要价值。 11.
大禹,象征国家最高权力;大有取代周天子的意图;一言九鼎(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问鼎中 原(解释略) 。
第 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1.C 2.B 3.A 4.B 5.D 6.B 7.A 8.B 9.C 10.C 11.D 12.D
13.
(1)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孔子是中华文化的象征,我们应弘扬、学习他的那种好的思想、好的做法(能答出此意即可) 。
(3)举例略;结合事例 围绕各家思想来进行阐述方可。
14. (1)作学问要实事求是;
(2)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
(3)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广收门徒,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 ,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 敢于坚持正确 意见“当仁不让于师” ,因材施教 , 。
15.
(1) ---D---b (2)---A---c (3)---E---a (4)---C---a ( 5)---F---a (6)---B---c
第 11课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1.C 2.D 3.D 4.A 5.A 6.C 7.D
8.(1)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 (2)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 (热涨冷缩的原理 )
9.(1)无论赞同或反对,言之有理即可。 (2)答案是开放的,有创意,言之有理即可。
第 12课 了解身边的“历史”
略
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第一关:打靶场(每题 2分,共 40分)
1.A 2.C 3.C 4.C 5.D 6.B 7.A 8.C 9.D 10.B 11.A 12.C 13.C 14.D 15.B 16.D 17.A 18.D 19.A 20.B
第二关:通讯站(每空 1分,共 15分)
21. (6分)
汤 亳 纣王
西周 镐京 周幽王
22. (9分)
战国 儒家 施仁政于民
韩非 战国 法治、中央集权
墨子 战国 墨家
第三关:指挥部:(22分)
23. (5分)
(1)从图 (一 ) 到图 (三 ) 反映了人类生产工具的进步过程,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再到铁农具的出现,表明 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在一步步提高。 (2分)
(2)会极大地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1分) 。使个体劳动成为可能,个体生产将取代大规模强 制性集体耕作,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1分) 。新兴地主阶级将登上历史舞台,从而引发 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1分) 。
24. (17分)
(1)略(7分)
(2)秦国(2分)
(3)商鞅变法是一次彻底的变法。 (2分)
(4)此题多解,只要能自圆其说,可酌情给分(共 6分) 。
第一种:对(1分) 。变法能够在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迅速调整统治政策,采取符合社会发展
趋势,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措施,引导国家朝正确的方向发展(3分) ,使魏国和秦国分别成为战国初期和后 期最富强的国家。 (2分)
第二种:不完全对(1分) 。变法能否改变国家的落后局面,取决于变法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趋势, 符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以及统治者政策稳定性和持久性 (3分) , 比如魏国的李悝变法和秦国的商鞅变法获 得了成功,而楚国的变法却失败了(2分) 。
第四关:参谋部:(23分)
25. (9分)
(1)分封制与宗法制(2分)
(2) (7分)可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采用多种绘图方式展示自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下面答案仅供 参考:
第一种:
天子
诸侯 诸侯 诸侯
卿大夫 卿大夫 卿大夫 卿大夫
士 士 士 士 士
士 士
平民 平民 平民 平民 平民 平民 平民 平民
奴隶 奴隶 奴隶 奴隶 奴隶 奴隶 奴隶 奴隶 奴隶
第二种:
26. (6分)
(1)社会等级界限森严(1分) ,天子、将军和大夫等组成了社会的统治阶层(1分) ,奴隶毫无人身自由, 处境十分悲惨(1分) ,奴隶成为祭祀的供品和贵族殉葬品(1分)
(2)奴隶(2分)
27. (8分)
(1) (5分) :齐桓公,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1分) ;宋襄公(1分)秦穆公(1分)晋文公(1分)楚 庄王(1分)或晋文公(1分)楚庄王(1分)吴王阖闾(1分)越王勾践(1分) 。
(2) (3分) :注重发展经济(1分) ,改革内政(1分) ,提出“尊王攘夷” ,积极开展对活动(1分) 。或 是加强军事力量(1分)鼓励垦荒、大力发展鱼盐业(1分)尊王攘夷(1分)
(七年级上)历史期中检测题(一)参考答案
1.A 2.A 3.C 4.B 5.B 6.C 7.C 8.B 9.C 10.D 11.C 12.C 13.C 14.D 15.C (每题 2分,共 30分 )
16. (14分)
17.(18分 )
(1)目的是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2)春秋时期
(3)齐桓公 楚庄王 秦穆公 晋文公
(4)韩 赵 魏
18. (21分)
(1)目的:变法图强 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 公元前 356年
(2)达到了。商鞅虽然死了,但是通过改革,秦国富强起来,成为战国时期实力最强的国家。
(3)站在法家一边。原因:在他采取措施中,加强刑罚,以此维护统治秩序。
(4)战场立功
(5)统一度量衡
19.(8分 ) (1)农耕文明 (2)文字还没有出现 (3)龟甲、兽骨
20. (9分)途径:文字、遗址、文物、古迹;主要途径:文字,因为最丰富、最详实。
(七年级上)历史期中检测题(二)参考答案
1.A 2.C 3.C 4.C 5.C 6.D 7.B 8.A 9.A 10.B 11.C 12.C 13.B 14.B 15.B 16.C 17.C
18.B 19.C 20.C 21.D 22.B 23.A 24.A 25.D 26.D 27.B 28.C 29.C 30.C 31.B 32.D 33.B 34.D 35.D
36.夏商西周社会以血缘亲疏关系区分各阶级阶层尊卑等级。建立强大的军队、制定了严酷的刑法镇压人 民的反抗; 礼仪教化配合暴力镇压, 是统治人民的另一种手段, 起着调节社会矛盾、 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统治阶级通过祭祀祖先的礼仪活动,教育感化民众,起到维护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37.孔子提出“仁”的学说
“仁”字最早见于《尚书·金滕》:“予仁若考(我的才能和美德同先父一样)。”这个“仁”指的 是才能和美德。后来的政治家讲“仁”,则指的是人际的伦理关系。孔子对仁作了充分的阐发,把它提高 到伦理哲学的最高点, 形成为一种系统的儒家学说。 孔子所讲的 “仁” , 涵义十分宽泛, “仁者爱人” “克 己复礼为仁”则是其最主要的两个内容。孔子强调,仁既是人的内在心理感情和自觉道德意识,也是最高 的道德标准。仁者应该“泛爱众”“亲亲”“能爱人、能恶人”,为此必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卫灵公》),“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 孔子讲“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劳动者身份地位的变化,这是思想发展史上的飞跃。孔子所讲的 “仁”,又是同“礼”联系在一起的。他说:“克己复礼为仁。”只有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周 礼的规范,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才算有了仁德,这 反映了他对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僭越周礼行为的不满。在上述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孔子针对春秋时弊,要求 体察民情, 减轻剥削, 主张 “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 (《论语·学而》 ) , “择可劳而劳之” (《论语·尧 曰》),“薄赋敛”(《说苑·理政》);反对暴政虐民,斥责“苛政猛于虎”(《礼记·檀弓》),主 张行德政,省刑罚。后来,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形成为“仁政”学说和重民思想。
38.老马识途 -----“图”参考教材 38页。
39. A B C 可以供展示。
赵 燕
齐
魏
韩
楚 秦
40.此为材料开放题,意在考察学生从资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回答出青铜器、奴隶地位 低下可作商品交换专卖、社会等级森严等中的任两项即可。
41. 孔子“仁”的学说和孟子的“仁政”;孔子关于教育的主张;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 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墨子的“兼爱”、“非攻”;韩非子的法制思想都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和借鉴。 我们现在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结合自己畅所欲言,言之有 据即可。
42.历史博物馆、历史展览馆、历史遗址(古墓葬) 、历史遗迹(古建筑) 、历史网站;询问长辈(历史事 件的当事人与亲历者)??
43.商 战国 汉 南北朝
44.道家 ——庄子 法家 ---韩非子 兵家——孙武 墨家—— 墨子 儒家——— 孔子
道理 提示:说出各学派的观点
45. 1. 奖励生产 2.奖励军功 3.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4.建立县制。
46.本题只要求学生从儒家道德教育、法家规章制度、道家自我觉悟的观点中选取一种观点进行发挥,为 保护校园环境提出自己独到的建议。要求言之有理,语言完整。(一等 8分以上,二等 5分以上,三等 3分以上)
提示:从以下角度考虑提出建议:
儒家——“以德服人,对这些学生讲道理做思想工作,进行思想教育,启发其思考,从而缓解学生心中的 不服和反感情绪,让不讲卫生和破坏环境的学生从思想上根本转变。”
法家——“对于这些学生要给严厉惩罚,严格按学校规章制度办事,写检讨,罚清扫??等,若以后再犯 的话,变本加厉”。
道家——“应该顺其自然,既不能采取严厉的惩罚,也不能采用软弱武力的说教,要让他们自己醒悟,无 为而治??”
47.此题意在考察学生的史论结合,阐明观点,总结经验教训的能力。事例:三位暴君如夏桀、商汤、周 幽王等任意一个进行简单描述即可。
(七年级上)历史期中检测题(三)参考答案
1.B 2.C 3.D 4.A 5.B 6.C 7.A 8.B 9.C 10.A 11.D 12.B 13.B 14.C 15.D 16.A 17.A 18.C 19.A 20.B
21.C 22.D 23.A 24.D 25.D 26.B 27.A 28.C 29.D 30.B (30分,每小题 1分 )
31.(10分 )
晋文公 --退避三舍、赏 罚 分 明 孙 武 --三令五申、知己知彼 勾 践 --卧薪尝胆
楚庄王 --问鼎中原、退避三舍、一鸣惊人 齐桓公 --尊王攘夷、老马识途
32.(14分 )
(1)略 (6分 )
(2)分水鱼嘴、宝瓶口、飞沙堰 (3分 )
(3)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不去保护,最终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因此,我们要关注生态效应,做到 可持续发展,树立环保意识。 (5分 )
33. (6分 )
①说明牛在生产中的重要性,牛耕普遍推广。 (2分 )
②铁制农具。 (1分 )
③这一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 ”个体生产取代了集体耕作,个体小农户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 单位。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分 )
34. (5分 )
①发展生产;改革军制;尊王攘夷。 (3分 )
②使齐国强大,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2分 )
35.(10分,每小题 2分 )
①半坡居民
②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
③黄帝与炎帝联合,炎帝归服黄帝
④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阳城
⑤晋国分裂而来,连横的策略。
36.(9分 )
①《论语》 (1分 )
②他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礼”两部分。 (2分 )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不愤不启,不启不发。知 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答案不唯一,只要说出三个就给 3分 )
④略 (3分 ) 。
37.(16分 )
①齐、楚、燕、韩、赵、魏、秦 (7分 )
②合纵连横 (2分 )
③秦国的商鞅变法 编制户口,加强刑法。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 量衡。 (7分 )
第三单元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第 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1. B 2. B 3. D 4. B 5. C 6. A 7. D 8. C 9. B 10. D 11. D 12. D 13. C 14. A
15. (1)咸阳 (2)大泽乡 (3) 秦朝的暴政
(4)
16. (1) 公元前 209年,蕲县大泽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陈胜、吴广;标志着秦末农民战 争的爆发;(3)不对,暴政;(4)从农民战争变为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
(说明:对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应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正确区分。秦末农民战争的过程, 实际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陈胜、吴广领导,从蕲县大泽乡起义到失败,为时半年。第二阶段是项 羽、刘邦领导农民军推翻了秦王朝,历时两年半,此时的战争性质应属于农民战争范畴。秦亡后,项羽、 刘邦为争夺皇位,进行了四年之久的“楚汉之争”,同时项羽、刘邦已不是起义领袖,他们的身份分别是 “西楚霸王”和“汉王”, 所以, 楚汉战争是区别于农民战争的另一场战争, 属于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 ) 17.答案要点:
(1)反映了秦朝赋税、徭役、兵役繁重;刑法残酷。
(2) “族诛” 、 “连坐” 。
(3)陈胜、吴广。为了推翻实行残暴统治的秦朝。
(4)有联系。正是由于秦朝统治残暴,激化了社会矛盾,陈胜才号召大家举行起义推翻秦朝。
18. 陈胜 吴广 项羽 刘邦
19.长平之战,赵军被围困 46天,已丧失战斗力,秦将白起坑杀赵国降卒 40多万人是完全有可能的。这 也反映了战国时期战争的残酷性。当然,也不排除史书记载有误或夸大的可能。但在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史 书记载有误的情况下,只能采取认可的态度。
20.条件:①战国以来,随着各国间经济文化联系不断加强,政治上的分裂状态阻碍了社会发展,统一成 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②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不断兼并邻国土地。③秦 王通过十年兼并战争,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策略对头是关键因素。
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21.秦的暴政:繁重的赋税, 沉重兵役 、徭役, 残酷的刑法。
22.成语有:纸上谈兵 破釜沉舟 指鹿为马 揭竿而起 用语言或绘画介绍成语故事情节。
第 14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1.B 2.D 3.C 4.D 5.A 6.C 7.D 8.C 9.B 10.B 11.B 12.B 13.A 14.C 15.D 16.C 17.C 18. 辨析改错
公元 260—公元前 260; 巨鹿—长平; 公元前 230—公元前 221; 赵、魏、韩—韩赵魏;
宰相—丞相; 上级—皇帝或朝廷直接; 没有—去掉
19. (1)“焚书坑儒” 。
(2)李斯 目的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只有医药、卜筮和种树的书不烧。
(3)评价:“焚书坑儒”是在秦朝刚刚完成统一后不久,为了统一人们的思想,加强思想控制,巩固 统一而采取的措施,对巩固国家的统一有一定的作用,但手段是极其野蛮、粗暴的,禁锢了思想,摧残了 文化。
20. (1) C
(2) D
(3) 好处:统一文字解决了原先六国文字异形的状况,便利了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的交流;统 一货币,将战国后期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流通的货币,解决了携带、流通的困难,方便了经济交流;统 一度量衡,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统一车轨,解决了交通的不便,加强了中央 对地方的管辖和地区间的联系。
进步:①有利于统一国家的发展。②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③有利于加强军事的力量。④ⅪⅡ 有利于巩固民族的团结。
21. (1)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2)郡县制。 (3)修长城。
22. (1)复述的内容是: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 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 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 大影响的皇帝。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 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 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他焚书坑儒, 钳制了思想, 摧残了文化。
(2)最初的印象学生写出真实的感受即可。
(3)电视剧中的秦始皇是艺术形象,带有“戏说”甚至虚构的成分。历史上的秦始皇是历史的真实, 两者差别很大。
(4)评价:①公元前 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统一全国。结束长期以来诸侯称雄割据的局面,有利 于人民生活安定和社会的发展,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②秦始皇在全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 制度:规定国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有至高无上权力;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别掌管政事、 监察、军事的事务,他们由皇帝任免绝对服从皇帝命令;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统一 车轨、文字、货币、度量衡。巩固国家统一,加强对人民的统治,促进各族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③为阻止匈奴南下,修筑万里长城;开凿灵渠统一南方,促进当地生产事业发展。总之他是一个有作为的 皇帝。
第 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1.D 2.A 3.C 4.B 5.A 6.B 7.B 8.D 9.C 10.C 11.D 12.C 13.C 14.A 15.C 16.A 17.B 18.B 19.C 20.B
21.(1)共同点:比如封国大多是由统治者的亲属掌握,享有很大的自治权,甚至成为国中之国,最后都酿 成了叛乱。
(2)不同点:由于周王室统治末期处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国力衰落,无力控制封国,形 成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与战乱的局面,而汉初经过休养生息,国力强盛,采取有力措施,对王国的叛 乱进行了坚决的镇压,解决了王国问题。
22.(1)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
第一、 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所处的“时代”这个大背景中去,不能以今天的标准苛求古人。 第二 、要对历史人物的功和过进行全面的分析,切忌绝对化,任何绝对肯定或否定都不能作出正确
的论断。
第三、 要对这一人物的所有事例全面地了解,一些重要人物的事例很多,散布在许多课目当中,要 细心寻找。
第四、 要史论结合,不能空下结论。先要叙述史实依据,然后得出结论,做到有理有据。
第五、要有正确的评价标准,从其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促进还是阻碍,或个人品质是优是劣来进行 评价。
(2)说明:学生可任选一种观点作答,观点与理由一致即可。
说汉武帝功劳大,理由是:
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
经济上,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
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兴办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几千年 思想的精华;
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同西域的联系和交往,为西域归属 中央政府和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汉武帝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第一次鼎盛时期。
说秦始皇功劳大,理由是:灭六国,结束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统一中国,开创了统一 的新局面, 奠定了中华大国的基础; 他创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 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他北击匈奴, 移民戍边, 中国开始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北筑长城, 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兴修灵渠, 加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有利于全国经济文化的交流;秦朝成为 当时世界上的大国,秦始皇不愧为千古一帝。
23. 意思是: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黜”就是废除、禁止的意思。把儒 学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确立了儒家学说在封建统治中的正统地位,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 利与弊:看问题应该一分为二。这一政策有它对国家有利的一面,那就是有利于人们思想的统一,适 应了政治上大一统需要,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即不利于各种思想的传播和发展,缺乏争 鸣,使学术上死水一潭,从而禁锢了人们的头脑,是一种文化专制主义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汉武帝所 采取的这一政策影响深远,从此之后,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两千多 年。
24.参考教材 75— 76页 相关内容。
25. (1)措施:①汉武帝在开拓边疆:北击匈奴。 ②发展经济:铸造钱币、兴修水利。③弘扬儒学:独 尊儒术、兴建太学等方面的措施。
(2)看法和值得学习的地方:汉武帝是古代中国杰出的帝王,他为西汉的强盛作出巨大的贡献。我们 应该学习他开拓、创新、能自我反省、刚毅坚定、百折不挠等方面的精神。
26.
某日,御书房。
帝:众爱卿,朕今天让你们给寡人出出主意,究竟采用什么思想来统治国家可永保江山呢?
法:启奏陛下, 恕臣直言, 用法家的思想治国最好。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现在有些人目无国法, 不把皇上放在眼里,整天说三道四,这样下去,对国家不利。制定严厉刑法,对乱说者治罪,看 今后谁还敢诽谤皇上?
道:陛下万岁!臣以为法家的建议不可取。俗话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商纣王及秦朝的历史就是前车 之鉴,用道家思想来治国最好,先帝们一直用道家思想治国,才有今天的成就。既然道家的思想 这么好,那就继续采用不动摇。
儒(董仲舒):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帝乃是天子,既是上天的儿子,那就是奉上天的命令来统治 人间的,皇帝是至高无上的,谁对皇帝说三道四就是对上天的冒犯,会遭到上天惩罚的。用儒家 思想治国最好,用儒家思想来教化百姓,百姓就会安分守己,天下可以太平。而道家思想让人们 没有约束,会说三道四,对天子不利。法家思想太残酷,不能体现皇上的爱民之心,儒家思想治 国,既体现皇上的仁慈,又教化了百姓。臣以为要巩固统治,必须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政策。
帝:董爱卿言之有理,即刻拟诏,告示天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 16课 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1.B 2.C 3.C 4.C 5.D 6.C 7.B 8.D 9.A 10.C 11.C 12.C 13.C 14.D 15.D 16.A 17.B 18.A 19.B 20.C
21. 参考教材
22. (1)丝绸之路
(2)长安——河西走廊——新疆——中亚——西亚——欧洲。
(3) 葡萄 石榴 核桃 苜蓿。
23. (1)稀少;沙漠和戈壁;丝织品;冶铁;凿井;造纸;佛教;舞蹈;雕塑。
(2)丝绸之路东起长安(今西安) ,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跨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 , 经中亚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而达地中海东岸意大利(罗马) 。 (或者: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 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 。
(3)苦:山河险阻,气候恶劣,强盗出没,语言不通,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不同对待,商人们时常面临 死亡的威胁,等等。
乐:领略不同风光,享受异国情调,学习不同文化,可以赚钱发财,等等。
24. 霍去病 卫青 卫青。
25.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 丝绸之路, 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 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
26.
第 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
1.A 2.A 3.D 4.A 5.B 6.B 7.D 8.B 9.B 10.D 11.A 12.D 13.A 14.C 15.B 16.D 17.B 18.A 19.C 20.C
21.华佗没有说过这句话。因为,张仲景在 205年才开始写《伤寒杂病论》,而且写此书用了较长的时间, 而华佗 208年就被杀了。当时纸张的使用尚未普及。所以,华佗有生之年不可能看到此书。
22. (1) 汉代的造纸技术基本工序如下:浸润麻料→ 切碎→ 洗涤→ 草木灰水浸料→ 蒸煮→ 洗涤→ 舂 捣→ 洗涤→ 配浆液并搅拌→ 抄造→ 晒纸→ 揭纸。
优点 :原料容易获取 , 而且价格便宜 , 纸张质量也较以前有很大提高。 (造纸术发明以前,世界各国的书 写材料,有的坚硬,有的笨重,有的价格昂贵,都不是理想的书写材料,不利于文化的传播;造纸术的发 明,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特别是蔡伦改进造纸术,提高了纸的质量和产量,使纸日益成为普遍的 书写材料。 )
(2)影响 :造纸术的对外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3)我国自然资源有限 , 使用再生纸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4)前景 :纸张的用途将更为广泛。
23. (1)孔子和他的学生读的书不对,因为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书多数是用竹木简或丝帛制成的,那时还 没有纸。
(2)图中的桌子、椅子等家具的腿很高,已经属于明代水平了,不是孔子时代的。
(3)孔子的发髻不对。
(4)图中的树是南方的,而孔子是北方人,所以不对。
(5)孔子不应坐在椅子上,这与当时席地而坐习俗不相符。
24.伤寒论的理论和药方在现今的中医临床上仍在广泛应用。
临床各症的治疗原则,方剂等两者现在在临床都在应用。
第 18课 昌盛的文化
1.D 2.B 3.B 4.C 5.C 6.B 7.B 8.A 9.C 10.C 11.A 12.C 13.B 14.C 15.C
16. 佛教人物 :如来佛祖、观音菩萨、唐僧师徒等。
道教人物:太上老君、玉皇大帝等。
(1)佛教在西汉时传入中原,东汉时期道教在我国民间兴起。
(2)佛教主张人生如果忍受苦难,虔诚信佛,来世就可得到幸福。因此,成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 但佛教的传播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也有深远影响。道教主张炼制仙丹,以求长生不老,迎合了封建统治者追 求长生不老的欲望,因此,统治阶级利用道教统治人民,同时道教对我国文化也有深远影响。
(3)佛教对我国文化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简要回答即可):
佛教传入中国后,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哲学方面,佛教的宇宙论、本体论、心性论、人生论、认识论和辩证法,都曾对我国哲学的发展产 生重大的影响。
在文学方面,不少由梵文翻译过来的佛经,本身就是优美的文学作品,如《维摩诘经》《法华经》, 受到历代文人的喜爱。佛教还为中国文学带来新的意境、新的文体、词语等。禅宗的思想,对陶渊明、王 维、白居易、王安石、苏轼等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至于佛教对我国文学创作命意遣词的影响 更是不胜枚举,如世界、无常、如实、实际、平等、现行、刹那、相对、绝对、大千世界、清规戒律、一 针见血等都是直接来自佛教的词语。
在艺术方面,随着佛教的传播,兴起了建塔造像的佛教艺术,各地涌现出一大批塔寺建筑。其中有不 少仍保存至今,成为我国一些地区的风景名胜。世界闻名的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更是我国雕塑艺术 的宝库。由于佛教宣传的需要,壁画和版画也发展起来。唐代大画家阎立本、吴道子皆以擅长佛画而知名 于世。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中国最早的版画,是刊印在佛经上的释迦说法图。古印度和中亚的佛教音乐和 舞蹈,也逐步传入中国,在寺院的宗教活动中进行表演。
在天文、医药等方面,佛教的影响也十分突出。 8世纪的高僧一行,制定《大衍历》,测定子午线, 对我国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于医药,由印度翻译过来的医书和医方,仅隋唐史籍的记载就 达十余种。藏语系佛教的《大藏经》,更是保存了大量医学著作。
道教对我国文化也有深远影响(简要回答即可):
道教是植根于中国本土, 发源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宗教。 它诞生之后, 就对中国文化直接产生巨大 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封建社会的后期,中国文化随处可以见到道教影响的印迹。
在哲学方面, 道教的宇宙发生论、 生命哲学和实践功夫都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以极大的推动。 唐末五代 及宋初道士陈括创无极图,以无极而太极,太极而阴阳,阴阳而五行,五行而万物为宇宙发生顺序。后来 宋明理学家即取此说顺行为宇宙发生论的典型理论框架。道教以精、气、神为生命三要素,主张“性命双 修”,既注重精神境界的提升,又重视生理健康的养护,这对宋明理学家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使他们 从单纯的心性之学向兼重养生、炼形等方向发展。
在文学方面, 道教的影响极为广泛。 道教深刻地影响到民间文学和文人的创作。 我国著名的几部古典 小说,《西游记》的人物有以如来佛和玉皇大帝为首的佛、道两个系统;《水浒传》里有《张天师祈禳瘟 疫》《宋公明遇九天玄女》《公孙胜斗法破高廉》等章回;《三国演义》有诸葛亮预断凶吉、呼风唤雨等 情节;《红楼梦》有形影相随的一僧一道,无不反映出道教的影响。
在艺术方面, 道教的宫观建筑和雕塑绘画艺术, 丰富了中国的园林和艺术, 山西永乐宫壁画至今仍是 受到世人瞩目的艺术殿堂。广泛吸收各地民间音乐乃至西域音乐而发展起来的道教音乐,不仅涌现了像阿 炳(《二泉映月》的作者)这样的著名音乐家,而且还保存了《玉音法事》《大明御制玄教乐章》等许多 乐谱,这些都是中国民族音乐的宝贵遗产。
在科学技术方面,许多炼丹家往往兼攻化学、药物学和医学。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就是道教方 士在炼制丹药中发明的。 道教讲究养生之道, 保存并发展了气功, 也对中国的人体科学做出了贡献。 此外, 一些道士还发展了中国的拳术,如北宋张三丰就是武当内家拳的创造者。
17. 游戏天地:
神仙崇拜(八仙、玉皇大帝、黄大仙) 佛教崇拜(济公、释迦牟尼、观音)
冥司神灵崇拜(阎罗王、判官) 生活神崇拜(门神、火神、厕神)
行业神崇拜(神农、黄道婆、鲁班) 婚姻生育神崇拜(牛郎织女、月老)
18. (1)司马迁。
(2)《史记》。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 3000年主要史 实事。
(3)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体例完备,史料翔实,叙事简洁,文笔生动,成为后世 写史的典范。
(4)成著原因:①汉武帝时候,统一局面得到巩固,文化也发展起来,为编写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他出身于史官家庭,父亲司马谈就是有名的史学家,这对他后来成为一个伟大的史 学家有一定的影响。
③同时,统一的国家也需要一部记录从远古到汉代社会发展的史书。
④统一的国家能够到全国各地游历,收集到大量流传在民间的珍贵史实,为他著述立 说提供丰富的资料。
⑤司马迁本人具有远大的理想和严谨修史的态度,以及坚毅顽强、忍辱负重的精神。 应得感悟:胸怀大志,严禁治学,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等(只要学生回答有理即可)。
19. 电视剧的编导人员错了。尼姑庵是佛教的寺院,佛教是西汉末年才开始传入中国的,秦汉之际不可能 有尼姑庵。电视剧的编导人员不了解佛教传入的历史,想当然地让刘邦的夫人进入尼姑庵躲避战乱,闹了 笑话。
20. (1)西汉末年。东汉明帝派使臣到西域求佛法,高僧用白马驮来佛经,明帝为其建造白马似寺。
(2)四川省。
(3)东汉后期,道教思想来源于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和与道家思想。
(4)道教宣扬通过修身养性和炼丹服药,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这种主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关注现实,重视现世的特点。我国思想领域形成了以儒、佛、道三家并立互补的局面。
(5)道教和佛教,一个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一个是外来宗教,教义也各不相同,但本质上都对人 民有麻痹作用,不主张反抗压迫,因而受到中国统治者的欢迎。历史上统治者均利用宗教作为统治人民的 精神工具。
21. 秦始皇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地下军阵,象征着秦始皇统治下秦朝的赫赫军威和秦朝的强大国势。兵马 俑面向东方象征着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的丰功伟绩,同时也象征着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和保证秦朝的统治 永存,随时准备镇压六国残余势力的叛乱,使其不敢谋反,破坏统一。(以上只是一种可能性的推测,学 生可以展开想像力,开放性地回答这一问题。)
22. (1)从单个的兵马俑看,应着重描述它们的面部神态各异和动作的栩栩如生;从整体的兵马俑看,应 着重描述它的气势壮观和场面的宏大,似乎是秦始皇在指挥着千军万马,完成着威征六国,一统天下的大 任。
提示:
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一个显著特点是性格鲜明、 形象生动。 其中武士俑大致可分为军吏俑、 着甲步兵俑、 立式弩弓俑、蹲式弩弓俑、骑兵俑、车士驭手俑等 7类,每类之中,又有几种不同的头像模型。这些兵俑 的眉眼、鼻翼、胡须等被形象刻画,塑造出将士们坚毅勇敢、沉着机智、威武刚健的性格,同时又通过不 同的衣冠服饰,表现出不同的级别身份。例如:第 1个(从左至右)为将军俑,其身材魁伟高大,膀阔腰 圆。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双手下垂,笔直肃立,两眼注视前方,表现了他治军有方、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 第 2个为跪射俑,高 1.2米,他身穿铠甲,双目直机前方,显得格外机智勇敢。第 3个为立射俑,高 1.8米,身穿短战袍,双手作持弩发射的准备姿势,双眼炯炯有神地注视着前方,表现了他精明强干的气质。 第 4个为车士驭手俑,双手作驾车的姿势,身穿比较厚的衣服,能挡御风寒。他双眼平视,稳坐在车前, 显得沉稳, 十分自信能把车驾好。 以上这四种兵俑, 都刻画得惟妙惟肖。 这种静态的雕塑给人以动的感觉, 可谓匠心独具。
(2)秦始皇设计如此规模巨大的兵马俑在自己陵墓周围,或许为了显示秦朝强大的国力,或许为了死后继 续指挥千军万马,显示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或许他担心死后有人盗墓,如此多的兵马为他守护陵墓,等 等。
第 19课 寻访“丝绸之路”——学习与探究之三
1.C 2.A 3.D 4.A 5.D 6.D
7. (1)张骞 简介事迹 参照课本内容回答。
(2)复兴建议:
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旅游业及相关的服务基础设施开发有很大的潜力。
“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进行区域经济合作,在交通和能源领域等进行开发。
修复连接新疆、中亚和伊朗的公路,这条公路的修复将加速“丝绸之路”上的货物流通。
“丝绸之路”沿线一些国家,应加快经济改革,简化贸易和通关程序。
“丝绸之路”的复兴将至少为沿线 10多个国家和世界的贸易往来提供比海运更快捷、比空运更廉价 的货运通道,并由此带动沿线地区,特别是中亚这个新兴市场的发展。
(3)略。
(4)①路线:丝路路线古今地名示意图一张。标明长安(西安西北)—河水(黄河)—河西走廊—— 长城西端—敦煌—阳关—鄯善—南山(昆仑山)北部—葱岭—大月氏—安息(伊朗高原)或长安(西安西 北)—河水(黄河)—河西走廊——长城西端—敦煌—玉门关—北山(天山)南部—葱岭—大宛(中亚) —奄蔡(咸海里海)。
②名人:张骞、班超、甘英、法显、玄奘、马可·波罗及介绍加图片。
③古迹:西安、酒泉、敦煌、嘉峪关、楼兰、哈密、吐鲁番、火焰山文字介绍与图片说明。
④诗歌: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出塞》。王之涣《凉 州词》。张籍的《凉州词》。王翰《凉州词》。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⑤物产:中国丝绸以及冶铁,凿井,造纸技术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瓜果、佛教、魔术、音 乐、舞蹈、雕塑东来。还有石榴、葡萄、胡麻、胡桃、胡豆、胡萝卜传入内地。
8. 参考教材 81、 82页
9. 参考教材 83页
如丝绸之路的起点汉朝的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丝绸之路北道的关隘玉门关;令人向往而神秘莫 测的楼兰古国;以自然景观奇异的火焰山而闻名于世的吐鲁番;在一望无垠的大漠上行走的驼队,等等。 10. 悬挂一张丝绸之路的示意图,以便讲解;挂上一些胡萝卜,葡萄,胡豆等装饰教室;用毛笔写些古代 边塞诗歌如王之焕《凉州词》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王昌龄《从军行》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 不还。 ”等贴在墙上;打印人物图片贴在四周;放些边塞民歌等等。
11. 简介:古代丝绸之路,起点是中国的长安(今西安) 。长安是汉朝和唐朝的国都,当时各地丝绸和其它 商品集中在长安以后,再由各国商人把一捆捆的生丝和一匹匹绸缎,用油漆麻布和皮革装裹,然后浩浩荡 荡地组成商队,爬上陕甘高原,越过乌鞘岭,经过甘肃的武威,穿过河西走廊,到达当时的中西交通要道 敦煌。另外经过青海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再往西便是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丝绸之路从甘肃的玉门关进入新疆境内,首先便到达哈密。哈密古名伊吾,地处天山东部,是古代中 原通向西域的大门和咽喉。当年张骞、班超出使西域的马队,唐玄奘去西天取经的一行,马可·波罗去中 原的桑驼,以及历朝数不清的使者、商贾,都曾在这里留下不可磨灭的足迹,更不用说是丝绸之路的过客 了。一提起哈密,立刻叫人想起鼎鼎大名的哈密瓜。维吾尔族人把哈密瓜称为「库洪」 ,哈密瓜在天山南 北都有种植,但品质最好的哈密瓜是鄯善出产的东湖瓜。
12. (1)从西安(长安)过河西走廊,进入新疆地区,再到西亚和欧洲。
(2)是当时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成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 的作用。
(3)新欧亚大陆桥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是通过西部,这条铁路线对振兴西部、开发西部具有重要作用, 能加速中国西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是新丝绸之路的辉煌重塑。
(4) 提示:可从如何充分开发利用新亚欧大陆桥所经地区的资源, 如何引进技术, 如何发挥人力资源, 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等方面进行考虑。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1.B 2.A 3.D 4.D 5.B 6.B 7.D 8.C 9.D 10.D 11.D 12.B 13.B 14.C 15.B 16.B 17.D 18.D 19.B 20.B 21.D 22.A 23.C 24.B 25.D 26.A 27.A 28.D 29.B 30.A
31. (1)焚书坑儒。
(2)加强思想统治。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统一言论和思想。
(5)两个事件的目的和实质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都是文化专制主义的表现。
两个事件的方式和结果不同: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对其他的思想文化进行极粗暴野蛮的破坏, 结果并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了秦的灭亡。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儒学为正统,促进大一统的形成与巩固。 32. (1)这种主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现实、重视现世的特点。
(2)青龙山道教圣地地处成都地区。
(3)可从知名度、旅游、文化等多方面考虑,不必求全,言之有物有理即可。
33.远大志向 结合自己实际言之有理即可。
34.西汉输出的技术、手工艺品而西域输出的则有农产品和畜牧品,双方的交流东西都是对方没有的,说 明双方交流的必要性。但是我们能够看出的是我们输出的是技术和手工产品,这就说明了我国的科学 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在当时的世界上占先进地位。
35. (1)参考教材 65页。
(2)长江 珠江
(3)秦长城把战国时期分段长城连接在一起,更长更牢固。
(4)秦长城不仅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而且它横亘在游牧区与农耕区之间,在一定 程度上减缓游牧民族的冲击,保护了长城以南农耕文明的发展。
36. (1)张骞出使西域
(2)作用: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此后,汉朝与西 域诸国互派使节,互通商旅。
(3)公元前 60年 设置西域都护,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37. (1)略。
(2)依据合纵连横(六国南北联合共同抗秦为“合纵” ;秦利用六国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为 “连横” )秦远交齐国,假装交好,破坏六国联合,削弱他们的实力,因此齐国最后灭亡。
38. (1)成就:①发明了造纸术;②数学专著《九章算术》成书;③张仲景编著《伤寒杂病论》 ;④华佗 发明全身麻醉术; ⑤司马迁写成史学著作 《史记》 ; ⑥道教兴起; ⑦张衡发明地动仪; ⑧出现乐府诗等。 (每 项 1分,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可同等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 4分。 )
(2)主要原因: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外交流频繁;继承发扬前代传统等。 39. “刑罚”加强统治;商纣王及秦朝历史;休养生息(无为而治) ;教化百姓;以“礼”治国;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40.
(1)在政治上:(2分)
巩固政权、国力加强、加快民族融合、减少战争、社会安定??等其中一项或其它有关的内容均可 酌情给分。(以下同)
(2) 在经济上:(2分) 有利社会生产的发展、 各地的经济交流、 边疆地区和荒地的开发、 兴修水利??。
(3)在思想文化上:(2分)文字、货币等的统一、文化的繁荣??等。
(4)我还有话要说:(1分)(言之成理,符合题意的均可给分)。
(5)秦始皇、汉武帝为实现、维护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各说出其中两项的各给 2分)。
秦始皇: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确立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统一度量衡和货币。统一文字焚书坑 儒。修筑长城,抵御匈奴。??等
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反击匈奴。??等
(6)举出一位符合题意的人物便可给分(1分)
(7)评价略??符合题意,符合正确的评价观点便可酌情给分。(2分)
注:主观题不必拘泥于文字表达,意思相符则可给分。鼓励学生有个人见解。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第 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C 2.B 3.D 4.B 5.D 6.C 7.C 8.D 9.C 10.B
11. A-曹操 B-诸葛亮 C-刘备 D-诸葛亮 E-曹操 F-诸葛亮。
12.(1) 魏 洛阳、蜀 成都、吴 建业
(2) ① 220年 曹丕 ② 221年 刘备 ③ 222年 孙权
(3)官渡之战胜利 赤壁之战失败
13.(1)曹操。
(2)统一全国。
(3)统一了北方。因为他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招贤纳士,实行屯田。
(4)主要观点:曹操“功大于过” ,对于整个历史的进程起了促进作用,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 家、 军事家、 诗人和文学家, 但是, 曹操也有其阴险狡诈、 凶残的一面, 如杀害了华佗, 杨修等人?? (学 生只要观点鲜明,有理有据,言之成理即可)
14. 当今英雄已不能仅定位于战场上的英雄,它的范围应更广泛,如抗洪、非典、火灾等情况下都有英雄
的身影,学生们可自由发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第 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1.B 2.C 3.B 4.D 5.B 6.A 7.C 8.B 9.B
10. 祖逖—中流击楫、闻鸡起舞、立志北伐 苻坚—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11.(1)狂妄自大。骄兵必败。 (2)再一次阻止了游牧民族南下,使南方经济发展的进程没有被打断。
12. 两晋――东晋南朝 镜泊湖――太湖 长江以南――五岭 洛阳――长安
黄河――长江 生铁冶炼技术――灌钢法 白瓷――青瓷
13. 从原因上说 古代:因战乱而南迁 较被动。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较主动。
从方向上说 古代:由北向南迁 现代:全国性, (有农村涌向城市、内地涌向沿海、北方涌向南方 ) 从规模上说 现代比古代规模大。 (答案不唯一,只要学生能言之有理即可 ) 。
第 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1.C 2.A 3.D 4.B 5.A 6.C 7.A 8.D 9.C 10.B
11. (1)鲜卑、羌、匈奴、羯、氐(2)长安、洛阳(3)平城 。
12. (1)孝文帝 。
(2)学习汉语。
(3)穿汉服、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
(4)促进了民族融合,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同时,也使中原文化 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胡食、胡服、胡床和胡乐、胡歌、胡舞等,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
13. 匈奴族—鲜卑族 蒙古高原—大兴安岭 洛阳—平城 曹魏—北魏
曹魏—北魏 淮河—黄河 拓拔跬—拓拔宏
14. (1)孝文帝迁都洛阳。
(2)孝文帝顺应历史潮流、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坚持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孝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 位杰出的有作为的封建皇帝,是一位有胆有识的改革家。
(3)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要发展则必须要改革,只有改革才能使社会发展。
第 23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1.C 2.A 3.D 4.B 5.D 6.D 7.A 8.D 9.A 10.B
11. 祖冲之 --创制“千里船” ;复制指南车。
贾思勰 --搜集民谚民谣;收录医疗技术知识。
郦道元 --记录风土人情 ;记录山川矿藏 。
12. (1)石油。郦道元。
(2)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根据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和考证,参考古代文献资料,为《水经》作注。全书 40卷,约 30万字,书中生动详细地记录了河流、山川、城镇、物产、矿藏、风土人情、建筑名胜、历史 故事和民间传说等,内容丰富,体例严谨。 《水经注》既是一部的地理学著作,同时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史 学价值。
(3)略。
13. 郦道元—贾思勰 官方—民间 《天工开物》 --《齐民要术》 森林—果树 畜牧—物产 捕鱼—矿藏 园林—加工 南方—北方 《天工开物》 --《齐民要术》 天文—农学 14. (1)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
(3)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
第 24课 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1.D 2.B 3.B 4.C 5.D 6.D 7.C 8.B 9.B 10.D
11. 王羲之 --《兰亭序》 《黄庭经》 顾恺之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程 邈 -- “隶书” 12. (1)平城附近是云冈石窟,洛阳附近是龙门石窟。
(2)佛教的教义有利于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和利用,也得到了北魏皇帝的 支持。云冈石窟所在地大同是北魏的旧都城—平城;龙门石窟所在地洛阳是北魏后迁的都城。所以,凿窟 造像之风首先在这里兴起,这里的石窟也最著名。
13. 南朝人—东晋人 凯 ---恺 山水画 ---人物画 《天王送子图》 ---《女史箴图》
14. 第一、经典、教义不同 . 宗教有自己的经典、教义、教规、戒律和宗教仪式。佛教从自身对世界的 认识出发,制定了自己的教义。迷信没有系统的理论,没有统一的教义、教规和经典。
第二、文化内涵的价值不同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宗教在适应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 括特有宗教信仰、宗教感情和与此相适应的宗教理论、教义教规在内的宗教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迷信活动敬奉的是一个庞大的鬼神系统。
第三、组织形式不同 宗教有地区性组织、全国性组织,甚至世界性组织,这些宗教的组织形式是 合法的、公开的和较为稳定的。迷信只是少数迷信职业者用来骗取钱财的骗术,某些迷信组织及场所还是 藏污纳垢、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庇护所。
第 25课 成语历史故事竞赛
1.D 2.A 3.C 4.B 5.B 6.A 7.B 8.D 9.C 10.A
11.1-E 2- G 3- C 4-D 5-A 6- B 7-H 8-L 9-K 10-F 11- J 12-I
12.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 狗、猪。
13. (1)纸上谈兵 (2)图穷匕现 (3)如鱼得水 (4)名不虚传 (5)出奇制胜 (6) 路人皆知 (7)两厢情愿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 (8)嫁祸于人 (9)五体投地 (10)迷途知返
14. (1)望梅止渴 (2)朝秦暮楚 (3)煮豆燃萁 (4)邯郸学步 (5)老马识途 (迷途知返 )
第四单元 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1.A 2.B 3.D 4.B 5.C 6.D 7.A 8.D 9.D 10.B 11.A 12.C 13.D 14.C 15.C 16.D 17.B 18.D 19.C 20.B 21.D
22.B 23.A 24.C 25.D 26.B 27.A (54分,每小题 2分 )
28.(12分,每题 2分 )
(1)贾思勰 《齐民要术》 它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
(2)鲜卑衣服狭而短,夹领小袖,便于骑射战斗,而汉服则宽而长。 北魏孝文帝改革。
29. (5分 )
(1)一种是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迁往中原地区。一种是中原的部分汉族人民迁 往江南地区。 (2分 )
(2)前者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后者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2分 )
(3)北魏孝文帝。 (1分 )
30.(11分 )
(1)当时东汉政治腐朽、军阀割据混战、社会动荡,曹操打败袁绍统一了北方。 (3分 )
(2)消灭南北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2分 )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分 )
(4)重视策略;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重用人才;实行屯田,发展经济。 (4分 )
31.(5分,每题 1分 )
(1) 200年 --208年 孙权称帝 --称王
(2)生铁冶炼技术 --灌钢法 白瓷 --青瓷
(3)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平城 --洛阳
(4)圆的面积 --圆的周长 半径 --直径
(5) 《黄庭经》 --《兰亭序》 南朝人 --唐朝人
32.(13分 )
(1)诸葛亮 (2分) 。
(2)辅助刘备开创蜀汉,辅佐后主刘禅巩固帝业。 (2分)
(3)志当存高远。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学者思明师,仕者思明君(3分) 。
(4)诸葛亮是三国时间著名的政治家、 军事家和外交家。 (1.5分 ) 诸葛亮选择的道路充分说明他是一 个维护封建纲常和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正统思想家。 (1.5分 ) 但是诸葛亮并不墨守儒家教条, 他尊王而不 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 (1.5分 ) 诸葛亮以“鞠躬尽瘁,死而后 已”的精神,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1.5分 ) (答案不唯一 )
(七年级上)历史期末检测题(一)参考答案
1.B 2.C 3.B 4.B 5.D 6.B 7.C 8.D 9.A 10.C 11.D 12.C 13.B 14.C 15.C 16.D 17.B 18.C 19.D 20.A(每 题 2.5分,共 50分)
21.(12分 )
(1)(每个要点 2分,满分 8分)
A. 甲骨文(商朝龟甲卜辞) B.兵马俑 C.半坡彩陶盆 D.《史记》
(2)文字资料(史书记载)、文物、遗址、遗迹 (古迹 ) 等,(每个要点 1分,答对 2个就可得满分 2分)
(3) (途径与原因各 1分 , 答对下列任何一个要点可得满 2分或只要能自圆其说也均可得分)
①阅读历史书籍(自己的喜好,故事性、趣味性强。)
②电视(电视剧故事性强,吸引力大。)
③电脑网络(网上信息量大,选择性强,吸引力大。)
22.(共 12分,每小题 3分)(1)黄帝 (2)华佗 (3)曹操 (4)祖冲之
23.(共 14分 )
(1)西周(2分)
(2)分封制(2分)
(3)巩固了周王朝对周边的统治(2分 , 答其他作用只得 1分。 )
(4)血缘亲疏 奴隶(4分)
(5)军队、刑法的暴力镇压和思想上的礼仪教化(4分)
24.(共 12分 )
麻烦一:秦统一前,秦国的车辆(轮距)比较大(各地的车辆大小不同)(2分;统一车辆的形制, 规定所有车辆的轮距一律为六尺(车同轨)(2分)。
麻烦二:小篆或小篆与隶书(4分)
麻烦三:不是(1分)秦统一前各国的度、量、衡与货币不统一(1分);统一度量衡与货币(以秦 国货币圆形方孔钱为统一货币)(2分)。
(七年级上)历史期末检测题(二)参考答案
1.D 2.A 3.B 4.A 5.C 6.A 7.C 8.B 9.C 10.D 11.A 12.B 13.C 14.C 15.D 16.A 17.A 18.D 19.A 20.B 21.B 22.D 23.D 24.C 25.D 26.B 27.D 28.C 29.B 30.D 31.B 32.B 33.C 34.B 35.B 36.A 37.C 38.D 39.B 40.D 41.C 42.C 43.B 44.C 45.B 46.B 47.C 48.A 49.C 50.A 51.D 52.A 53.C 54.C 55.B 56.B 57.C 58.C 59.C 60.A 61. 有错。图上所标 , 魏国“曹操称帝, 221年,长安”,错了,应改为“曹丕称帝, 220年,洛阳”; 蜀国“诸葛亮称王, 220年”,也错了,应改为“刘备称帝, 221年”;
吴国“孙权称帝”、都城“赤壁”,应改为“孙权称王,都城“建业”。
62. (1)对号入座
。 ②略。
(3)甲骨文 隶书。
(4)①战国 编钟; 《论语》 ,名言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等(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②蔡伦。 ③临洮 辽东。
63. (1)孔子的至理名言,对指导或帮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即可。
(2)感想有理有据并文字流畅。
(3)因为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教育家。他的很多教育思想到今天还非常有价值。(或具体说出孔 子的“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等教育思想。)
(4)影响: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深刻的潜 在影响。儒家思想一直是汉族及中国其他民族等民众最基本的主流价值观。 “礼、义、廉、耻、仁、爱、 忠、孝”的儒家思想基本价值观,一直是指导绝大部分中国人日常行为的基本意识规则。中华民族礼貌友 善、温良忠厚和认真刻苦的气质,也是在儒家的教化下逐渐形成的。孔子门下弟子三千,总结出很多行之 有效的教育方法,比如“温故而知新” 、 “三人行必有我师” 、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等。孔子更 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 ,台湾将“孔圣诞”定为“教师节” 。 “崇文” 、注重教育是儒家思想也是华人的 基本价值观之一。
64.
(1)佛教用语有:水到渠成 心花怒放 心心相印 以毒攻毒 少见多怪 不看僧面看佛面 天花乱坠
(2) 古代印度
(3)龙门石窟 云冈石窟(或者其他著名石窟都可以)
65.
(1)商鞅,秦国通过变法,成为七雄(国)中最强的国家,为最终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2)北魏孝文帝(或拓跋宏) 。
(3)①改革能促进社会发展,国家富强(或应坚持改革开放) 。
②人才是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的保证(或重视教育、科教兴国) 。
③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必须遵循经济规律。
④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发展经济、提高社会生产力。
⑤民族团结、民族间相互学习可以促进社会进步。
(七年级上)历史期末检测题(三)参考答案
1.B 2.A 3.C 4.D 5.B 6.B 7.B 8.B 9.C 10.C 11.C 12.D 13.B 14.B 15.B 16.C 17.A 18.A 19.C 20.A
21.C 22.C 23.D 24.B 25.D 26.D 27.C 28.A 29.C 30.C (60分,每题 2分 )
31.(10分 )
(1) -j-I (2) -i-B (3) -h-F (4) -g(a)-D (5) -f-G
(6) -e-A (7) -d-J (8) -c-C (9) -b-H (10) -a(g)-E
32.(5分,每空 0.5分 )
(1)齐桓公 宋襄公 晋文公 秦穆公 楚庄王 ;
(2)齐桓公;
(3)晋国 楚国, 蔡伦, 祖冲之。
33.(5分,每小题 1分 )
(1)元谋人——山顶洞人
(2)河姆渡——半坡人
(3)对
(4)甲骨文——金文或钟鼎文
(5)汉朝——秦朝
34.(8分 )
(1)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经济上发展生产。袁绍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
(2)赤壁之战 。 曹操骄傲轻敌,采用错误战术。孙刘联军占天时、地利、人和,采用正确战术,利 用火攻。
(3)曹丕、刘备、孙权。
35.(5分 )
(1)秦的统治非常残暴,广大农民的徭役,兵役沉重,刑法严酷。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
(2)陈胜、吴广 。
(3)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36.(7分 )
(1)汉化政策:说汉话,穿汉服,取汉姓,与汉人通婚。 (4分 )
(2) 提示:可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角度来答。 (3分 )
特别说明: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学生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切合实际,均可酌情给分。
范文三:新版七上历史知识点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思维导图
你说我记
第 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生活年代:距今约
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 火 ;
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
二、北京人的发现
1、发现地点:
2、生活年代:距今约
3、发现过程:1921年 发现北京人遗址;后来,科学家根据三枚牙齿将遗址命名为北京人; 1929年 中国科学家 裴文中 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和用火遗迹; 此后又相继出土 4枚头盖骨及 40多个直 立人化石。
三、北京人的特征
1、体貌特征:头骨,前额低平,眉脊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上肢与现代人相似, 能够 直立行走 ,保留了 猿 的某些特征。
2、使用工具:使用 打制石器 、木棒;
3、社会组织:过 群居 生活,原始社会。
4、火的使用:会使用 ;
5、 地位:北京人 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 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第 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1. 遗址的发现:距今约 六千年 , 陕西西安 东部半坡村一带,位于 黄河 流域。
2.生活状况:(1)居住房屋:居住 半地穴式圆形 房屋
(2)生产工具:使用 磨制石器 等(新石器) ,还制造骨器、角器等;
(3)农业状况:种植 粟 ,饲养猪、狗、羊、牛、鸡等家畜和家禽;
(4)生活用具:使用陶器,有乐器,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
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
1. 遗址的发现:距今 七八千年 , 浙江余姚 ,位于 长江 流域。
2、生活状况:(1)房屋、水井:居住 干栏式 建筑, 木结构 水井;
(2)生产工具:农业工具以 骨耜 最为典型,
(3)农业状况:人工栽培 水稻 ,学会养蚕缫丝。
(4)生活用具:会制作陶器、玉器和乐器,雕刻技术和用漆技术先进。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1. 采集狩猎——栽培农作物和饲养动物
(湖南发现的人工栽培稻、黄河流域的人工栽培粟) 。
原始农业由最初的“刀耕火种”——用耒耜等生产工具进行耕作。
2. 标志:农作物种植、 家畜饲养、 聚落 、磨制工具的发展。
意义:原始农业 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第 3课 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 形成。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3、影响:
黄子孙” 自称。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炎帝的发明:
(1)教民 开垦耕种 ,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
(2)制作陶器,发明 纺织 ,会煮 盐 ,教人们 通商交换 。
(3)制作乐器琴瑟,有最早的 图文和历法 知识。
2、黄帝的发明:
(1)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教人炼銅,发明了弓箭和 指南车 。
(2)黄帝时期:仓颉 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 隶 首发明算盘。
(3)黄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 缫丝 。
总之,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 反映了我国 原始社会晚期 的社会发展水平
三、尧、舜、禹的禅让
1、禅让制的含义: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 贤德之人 。
2、禅让制的实质: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民主推选、首领没有特权)
3、继黄帝之后,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 尧、舜、禹 。
4、大禹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体现了
私 的精神。
你问我答
1、北京人遗址发现的意义
北京人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 、 材料最齐全的 直立人遗址。 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 , 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 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
2、比较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有哪些不同之处。
(1)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半坡居民位于黄河流域;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流域;
(2)建筑房屋的特点不同:半坡居民的房屋是半地穴式;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是干栏式建筑。
(3)代表性农作物不同:半坡居民是最早种植粟的居民;河姆渡居民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居民。
(4)陶器所反映的艺术风格不同等。
3、 为什么中国人常常称自己是“华夏儿女” “炎黄子孙” ?
因为居住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黄帝部落结成的联盟发展成日后的华夏族,这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 族的主干部分。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思维导图
你说我记
第 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一)夏朝的兴衰 (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
1、 建立:约公元前 , 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奴隶制王朝,标志着中国 国家 的产生。
2、 “家天下”局面。 家天下的局面是从 开始的。 启 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标志着
袭制 代替了禅让制,标 志着“公天下”变成了 “家天下” 。
3、巩固统治: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 。
4、都城遗址;
5、灭亡:桀 统治残暴,约公元前 1600 年被 商汤 所亡。
(二)商朝 (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
1、建立:约公元前 , 建立商朝。
2、盘庚迁殷:迁都至殷,统治稳定。
3、灭亡:商王 1046年,周武王伐 ,双方在
(三)西周 (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1、建立:公元前 1046 年, 建立周朝,定都
2、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①周王根据 血缘关系远近 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 人民的权力,建立 诸侯国 ;
②诸侯具有较大的 独立性 ,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 进行再 分封 。
(3)分封制的意义或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 地方 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 统治范围 。
(4)实质:确立了周王朝的 社会等级 制度。
(西周时期社会等级:周天子 → 诸侯 → 卿大夫 → 士 )
(5)弊端: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当诸侯国力量强大后,会威胁到 周天子 的统治地位,最终导 致 春秋战国 的战乱与纷争。
3、 灭亡:公元前 841年, 周厉王时发生 公元前 771 年, 周幽王时, 西周被 所亡。 (四)东周建立:公元前 770年, 周平王 东迁洛阳,史称东周。
第 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北京人、山顶洞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
打制石器
河姆渡人、半坡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
夏商西周时期用的生产工具 青铜器 青铜时代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 青铜器的成就:
(1)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代表是 甘肃地区 齐家文化遗址出现 铜镜 。
(2)商周时期:①用途与功能: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功能由食器发展到 礼器 。
②特点: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
(3)代表:○ 1司母戊鼎 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青铜器;○ 2四羊方尊 的造型奇特;○ 3利簋 [guǐ] 2. 制作工艺高超:(1)成分:铜锡、铅; (2)方法:泥范铸造法
二、甲骨文记事:
1. 甲骨文的含义:商周时期 刻写在 龟甲 和牛、羊等 兽骨 上的文字。
2. 发现情况:1899年,清朝人 王懿荣 首次发现甲骨文。
3. 记载内容: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管制、 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4. 发现意义:
(1) 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 年代最早 、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 深远的影响。 (2)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商朝 开始。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1. 造字特点:使用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等造字方法。
2. 影响: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 基本结构 ,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第 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1. 公元前 770年 周平王 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2.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1)春秋:公元前 770年—公元前 476年,春秋是我国 奴隶社会 的结束时期。
(2)战国:公元前 475年—公元前 221年,春秋是我国 封建社会 的形成时期。
注释:春秋,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战国,因各诸侯国连年争战而得名。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春秋后期, 铁制农具 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2、手工业 :规模扩大。
3、商业:出现商品交换市场、 金属货币 。
二、王室衰微:
1、原因:社会动荡,各种制度遭到破坏, 分封制 逐步遭到瓦解。
2、表现:(1)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已无力控制诸侯;
(2)诸侯不再听从王命, 各自为政 ;
(3)诸侯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导致周王室 在财政上 陷入困境。
3、结果: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国势力崛起。他们 竞相称霸 ,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 天子的地位。
三、诸侯争霸
1. 背景:由于 政治、经济发展 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展开争斗;民族间的矛盾也有 所发展。
2. 经过: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 吴国 和越国 也先后北上争霸。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
3. 影响(结果) :
(1)消极影响: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2)积极影响:①在争霸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加快了 统一 的步伐。
②出现了大规模的 民族交融 。
第 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战国七雄
1. 七国形成 :(1)三家分晋:赵、魏、韩 (公元前 403年)
(2)田氏代齐(公元前 386年)
(3)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到中间
2. 社会状况:兼并战争
(1)战争特点:规模很大, 参战兵力多 ,交战区域广, 持续时间长 。
(2)著名战役: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
(3) 战争结果:魏国、 齐国、 赵国、 秦国先后崛起, 秦国 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
(4)影响:为加速结束分裂,实现 国家统一 奠定了基础。
二、商鞅变法
1、背景:(1) 根本原因 :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 牛耕的使用 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新兴地主阶级 的势力增强。 (2)发展需要: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 变法 改革 ,确立新的 政治经济秩序 ,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2、目的:富国强兵 ,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3、时间、人物:公元前 356年 , 秦孝公 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4、商鞅变法的内容:
国 奠定了基础。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修建:公元前 256年, 秦国 蜀郡郡守 李冰 主持,在 成都附近 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2、构成 :由 渠首 和 灌溉网 两大系统工程构成。
3、功能:防洪、灌溉、水运等。
4、影响:(1)使 成都平原 成为沃野,变成天府之国; (2)两千多年来, 都江堰 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 用,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第 8课 百家争鸣
一、背景: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 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
二、战国时期的主要思想派别、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春秋时期的代表有:
1、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主要思想:○ 1顺应自然; ○ 2事物都有其对立面, 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 3主张 无为而治。 2、孔子:儒家学派 创始人。由其弟子编写的 《论语》 记述了孔子言论。
(1)政治思想:○ 1核心思想是 “仁” ; ○ 2主张 以德治国 ;○ 3主张实行德政。
(2)教育思想 (教育教学成就 ) :
○ 1教育:创办私学,主张 “有教无类” 。
○ 2教学:注重 道德教育 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学原则和方法,如因材施教、 温故知新等。
(3)文化成就:晚年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 巨大贡献。
3、孙武:兵家 创始人,是杰出军事家,主张:“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著作 《孙子兵法》 。
战国时期的代表有:
1、墨家:创始人是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 ;提倡节俭。
2、儒家:代表人是 孟子 ,主张:实行 “仁政” ;提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的思想,反对 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民贵、君轻” )
3、儒家:代表人物是 荀子 ,主张:实行 礼治 ,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4、道家:代表人是 庄子 ,主张: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的人格。
5、法家:代表人是 韩非 ,主张 :以法治国 ;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核心思想是法治,最先被统 治者所采用——秦始皇)
三、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 思想 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 思想文化发展 的高峰,为中国 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注意:儒家 与 法家 的思想主张截然相反 。
(1)运用三家观点解决问题:
儒家:说服教育; 道家:顺其自然,如闭门思过、自行解决; 法家:依法惩处
(2)诸子百家中提到“治国”主张的有:孔子、孟子、庄子、韩非
提到“战争”主张的有:墨子、孟子、孙武
你问我答
1、夏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地位?启在禹死后继承王位说明了什么?能证实夏朝存在的证 据是什么遗址的发掘?夏朝最后一个王是谁?
公元前 2070年;禹;阳城;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二里头遗 址;桀。
2、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分封原则是?谁有资格被分封?诸侯的义务和权利各是什么?周代的 贵族分为哪四个等级?
维护西周的统治,巩固疆土;血缘关系和功劳大小;宗亲和功臣;
权利:授予诸侯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
义务:①需要向周天子进纳贡物; ②服从周天子调兵;
③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影响:扩大了周朝的疆域,维护了周朝的统治;但是后来导致诸侯争霸割据的局面。
3. 春秋时期的著名霸主有哪些?第一位霸主是谁?春秋时期晋、 楚之间著名的战争是什么?与这场 战争有关的成语是什么?这一时期的战争有什么影响?
著名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
第一位霸主:齐桓公。
战争:城濮之战 成语:退避三舍。
影响:①给社会带来了重大灾难。②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4、春秋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群雄争霸的现象,和哪个制度有关?
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分封制。
5、商鞅变法的目的?时间、支持者、变法者?影响?
富国强兵;公元前 356年,秦孝公,商鞅;
影响: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 奠定了基础。
6、 商鞅变法中最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旧贵族最反对的措施是什么?秦国的农民想 服徭役有什么办法?哪个措施可以增强军队战斗力?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是什么?
建立县制,国君直接派官吏去治理;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可以免除徭役; 奖励军功;统一度量衡。
7、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 “ 谋反 ” ,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 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商鞅的变法成功了。
(1) 衡量一场变革成功或失败的标准, 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 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2) 由于守旧贵族的反对, 商鞅最终被处死, 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 但商鞅虽死, 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
(3)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 国家。
8、请你写出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成就。
政治主张:核心思想 “ 仁 ” ,主张爱人,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教育成就:
A .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有教无类。
B .注意因材施教。
C .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谦虚好学。
D .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 “温故而知新 ” 。
E .编成《春秋》 。
9. 为什么会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原因:(1)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使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出现了新兴的地主阶级,并且势力不 断壮大,他们要求获得政治上的权利,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政治理论为他们解决社会大变革中的一系 列问题。
(2)一批士人四处游学、 讲学, 极大地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促使他们不断进行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探索,
由于士人成分复杂、立场不同,因此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
(3)各国国君为了实现称霸的目的,需要不断招揽人才。
(4)孔子创办私学,使私人办学盛行,为各学派学说的传播提供了阵地。
10、百家争鸣的性质和意义各是什么?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关系?
百家争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我国古代文化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思维导图
你说我记
第 9课 秦统一中国
一、秦灭六国:
1、秦统一全国的原因(条件) :
(1)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2) 商鞅变法 的成功为秦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秦王 嬴政 雄才大略、任用贤人,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2、秦灭六国 :(1)时间:公元前 230—公元前 221年;
(2)灭六国的先后顺序:韩 、赵、魏、楚、燕、 齐 。
(3)灭六国过程的特点;由近及远(自西向东) ;各个击破。
3、秦朝的建立:(1)时间:公元前 221年
(2) 都城:咸阳
(3)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
4、秦统一的意义:结束了 春秋战国 以来长期争战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 族的 封建国家 。
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
1、秦始皇统一后,采取了那些巩固统一的措施?(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称皇帝,中央设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在地方推行 郡县制 。 (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
(2)经济上:统一 货币 ,统一 度量衡;
(3)文化上:统一 文字 ;
(4)交通上:车同轨,开 灵渠 ;
(5)军事上:北击匈奴,修 长城 。
2、秦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 陇西 ,北至长城一带,南到 南海 。
3、秦始皇最大的历史功绩是统一中国,建立起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第 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秦朝的暴政:
1、秦始皇的贡献:完成了 统一中国 的事业;实行了各项巩固统一的措施;创立了 郡县制 等后世沿用 的制度。
2、秦始皇的统治特点:急于求成和 暴虐 。
3、秦朝的暴政表现在:
(1)沉重的 赋税 ; (上交三分之二)
(2)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3)刑罚残酷(严苛的法律)
(4) 秦二世 的统治更加残暴。 (赵高“指鹿为马” )
(5)影响:秦朝的 暴政 使社会经济严重破坏,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民的反抗。
二、陈胜吴广起义(又名“大泽乡起义” )——揭竿而起
1、爆发的原因:①遇雨误期,按律当斩(直接原因) ②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2、爆发:公元前 209年 ,陈胜、吴广在 大泽乡 率众起义。
3、起义方式:农民揭竿而起
4、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5、经过:陈胜称王,在陈建立 “张楚” 政权,向西进攻,直逼 咸阳 。结果起义失败。
6、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 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三、农民起义军推翻秦朝(易错:最后推翻秦朝的是刘邦领导的起义军)
1、项羽和刘邦起义:
(1)项羽:公元前 207年—— 巨鹿之战 ,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 (成语:破釜沉舟)
(2)刘邦: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 刘邦 投降,秦朝灭亡。 (约法三章)
2、楚汉之争:(1)时间:公元前 206年 --公元前 202年 (四年楚汉之争 )
(2)双方:项羽和刘邦;
(3)目的:争夺帝位 。
(4)结果:刘邦 胜利。
(5)刘邦胜利、项羽失败的原因:项羽刚愎自负,一味依赖武力,失去民心;刘邦注重收揽民心, 善于用人。根本原因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相关故事:鸿门宴
第 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西汉的建立
1. 西汉建立:公元前 202年, 刘邦 建立汉朝,称为 西汉 ,定都 长安 。刘邦是汉高祖。
2. 汉初的社会状况及面临的问题:
(1)汉初的社会状况 :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社会十分贫困,经济萧条。
(2)原因是:秦朝的 残暴统治 和秦末的 战乱 (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之争) 。
(3) 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成为首要问题。
二、休养生息政策:
1. 原因: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 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 的教训,采取了 休养生息 的政策。
2. 汉高祖采取的措施:
○ 1下令“ 兵皆罢归家 ” ,让士兵还家务农; (解甲归田)
○ 2将奴婢释放为平民 ,以增加农业劳动力。 (释奴为民)
○ 3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采取 轻徭薄赋 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 徭役 及 兵役 。 (轻徭 薄赋)
○ 4十五税一:减轻田租,定税率为 十五税一 ;
★★汉高祖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可概括为:解甲归田、释奴为民、轻徭薄赋。
影响: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 恢复 和 发展, 社会局势得以稳定。
三、文景之治:
1. 汉文帝、汉景帝采取的 休养生息 政策:(文帝、景帝采取了哪些发展经济的措施? )
(1)轻徭薄赋:注重农业生产,提倡 以农为本,关心农桑, 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首先,十五 税一改 三十税一
,其次慎用民力,服役一年一次改为三年一次)
(2)减轻刑罚:重视 “以德化民” ,废除一些严刑苛法;
(3)提倡节俭:提倡 勤俭治国 ,以身作则。
2. 表现(治国效果) :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出现了 文景之治 。即政治清平,经济发展,人民 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国库钱粮充盈。
★★历史上把文帝和景帝统治时期的太平盛世景象称为 --文景之治 。
第 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一、政治措施 :“推恩令”的实施:
1、背景:西汉初, 诸侯王 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地方上 豪强地主 与官府分庭抗礼。两股势力导 致社会秩序混乱,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第 13课 东汉的兴亡
一、建立:刘秀称帝
1. 西汉的灭亡:公元 9年, 王莽 夺权,建立 新朝 ,西汉灭亡。
2. 东汉建立:公元 25年, 刘秀 称帝,定都 洛阳 ,史称东汉。
二、兴盛;光武中兴
1、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中兴措施) :
①释放 奴婢 ;
②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 刑法 ;
③ 合并郡县 ,裁减冗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 贪官污吏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2、影响: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 “光武中兴” 。
三、衰落: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
1、原因:东汉中期 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太后临朝;
2、特点: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恶性循环。
3、影响:动摇了东汉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四、打击:黄巾起义
1、原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朝政腐败,灾荒连年,社会动荡。
2、概括:184年, 张角 领导农民起义爆发。
3、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
4、规模:人数多,地域广,时间长。
5、影响:沉重打击了 东汉统治 ,是 东汉衰亡 的直接原因。
第 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指 甘肃 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今 新疆 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1)时间:公元前 138年
(2)目的:联络 大月氏 ,共同夹击 匈奴 。
(3) 意义:了解了西域的情况,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1)时间:公元前 119年
(2)目的:为了加强与 西域 各国的联系
(3)意义:促进了汉朝与 西域 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二、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以主要运输丝绸到西方而得名) :
(1)开辟时间:汉武帝时
(2)路线:长安 ——河西走廊—— 西域 ——中亚——西亚——欧洲的 大秦 。
(3)商品:中国的丝和丝织品运出,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4)地位: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5)意义: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 贸易 与文化交流。
2、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时) :东南沿海 港口——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 拉湾沿岸—— 印度半岛南端 和斯里兰卡
三、对西域的管理:
1、西域都护的设置:
(1)时间:公元前 60年
(2)设立的意义:西域都护的设置 ,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其管辖范围包括今 新疆 及巴 尔喀什湖一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东汉班超出使西域:东汉的 班超 73年出使西域, 97年派 甘英 出使大秦。
★★注:汉朝时中外交往的大事:昭君出塞、张骞出使西域、班超经营西域。
★★当今丝绸之路上的名胜古有:嘉峪关、敦煌莫高窟、楼兰古城遗址(新疆) 、秦始皇兵马俑(陕 西西安)
第 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一、造纸术的发明
1、纸的发明:西汉时期 懂得造纸基本方法——缺点:质量差、产量低
2、东汉 蔡伦 改进造纸术(“蔡侯纸” ) ——为文化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1)造纸原料: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
(2)蔡侯纸的特点:原料容易找到、便宜,质量也提高了。
3、造纸术的贡献(或意义) :促进了 文化 的传播与发展,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是中国对世界的 伟大贡献。
二、医学:张仲景和华佗(都是东汉末年)
1、张仲景(医圣) :写有 《伤寒杂病论》 ,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2、华 佗:发明 麻沸散 、创造 五禽戏。
三、史学:历史巨著《史记》
1、作者:司马迁
2、主要内容:《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 黄帝 到 汉武帝 时约 3000年的史事。
3、地位:《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纪传体通史 。
4、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5、评价《史记》 :
(1)史学成就:《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纪传体通史 ,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2)文学成就:《史记》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形象生动,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四、宗教:道教和佛教
道教:东汉后期 产生于我国本土的宗教。主要教派有张角创立的 太平道 和张陵创立的 五斗米道。 (八 仙过海,各显神通)
佛教:西汉末年 传入;为中国文化注入新的因素。
你问我答
1、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在经济、文化、交通方面,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值得 称道的措施?为了巩固边疆地区,秦始皇又采取了什么举措?
①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 , 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称皇帝;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 地方推行郡县制。②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③修筑长城,开凿灵渠。
2、秦亡汉兴的原因和启示:
秦亡原因:统治者统治残暴,政治黑暗,滥用民力,生产遭到破坏,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汉兴的原因:统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训,出现了繁荣的治世局面;汉初的统治者,都勤于政事,轻 徭薄赋,发展生产,提倡节俭。
启示:政府要重视民生,以人为本,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
3. 汉高祖面对西汉初立的经济萧条状况, 采取了什么政策?采取这种政策的原因是什么?简述政策 的具体内容。
(1)休养生息;
(2)吸取秦朝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
(3)①让士兵还乡务农;②释放奴婢;③轻徭薄赋。
4、继汉高祖刘邦之后,文帝和景帝采取了什么政策?简述政策的具体内容,出现了什么局面?
(1)休养生息;
(2)①注重农业生产, 提倡以农为本; ②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③进一步减轻赋税及徭役; ④提倡勤俭 治国,重视“以德化民” 。
(3)文景之治。
5、 文帝和景帝的“勤俭治国”和“以德化民”给我们什么启示?对现在的国家治理有何现实意义?
(1)成由俭、败由奢;
(2)我们现在既要依法治国,更要以德治国。
6、结合其治国措施评价汉武帝历史功绩。
(1)汉武帝统治时期,采取一系列措施:①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建立刺史制 度,监视地方官吏、豪强,加强中央集权;②经济上:中央统一铸造五株钱,实行盐铁官营和专卖, 增加财政收入; ③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4对外关系:派张骞出使 西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加强西域和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
(2)汉武帝是我国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7、议一议: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并称?
(1)都是我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君主;
(2) 都采取了创新的制度来巩固中央集权; 这些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 且对封建社会历史起了推动 作用;
(3) “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8、 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形成了什么局面?如何理解这一局面?
(1)措施:①释放奴婢;②减负减刑;③合并郡县,裁减冗官;④监察制度建立;⑤北方民族内迁;
(2)光武中兴;
(3)为了使社会安定下来, 光武帝多次下令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 惩处贪官污吏, 任用清廉官吏。 光 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
9、 外戚宦官交替专职出现的原因,对东汉王朝的影响。
(1)东汉中期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太后临朝;
(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10、西域都护设置时间?职责、意义及启示?它的设置说明了什么?对于今天新疆的建设和管理有 什么启示?
(1)时间:公元前 60年
(2)职责: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商旅往来。
(3) 意义:西域 (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 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 以史为鉴:今天中国应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坚决反对分裂祖国的行为, 自觉维护祖国统一。 11、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价值 和作用?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代的兴盛产生了积极作用。这条 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方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 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
12、 联系所学的历史、 地理知识, 设想一下在 “开西域之迹” 的过程中, 张骞会遇到哪些艰难险阻? 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优秀的品质?
(1)恶劣的自然环境,两次被匈奴扣押等;
(2)张骞的优秀品质:具有坚强的意志,不畏牺牲,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忠于祖国、信守承诺、 不辱使命。
10、对开通丝绸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是谁?想象他在出使西域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挫 13、 纸发明之前, 中国人写字曾经用过哪些书写材料?和纸相比这些书写材料有哪些不足之处?
书写材料:龟甲或兽骨、青铜器、竹木简、帛等。
成本高、贵重不方便携带、不易推广等缺点;纸不仅携带方便,而且造价低廉,纸的出现大大便利 了人们的书写,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
14、 司马迁为什么能写出《史记》一书?对照司马迁忍辱写《史记》的事例,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 待生活中的挫折?
原因:(1)汉武帝时文化得到发展,为司马迁编写《史记》提供了有利条件;
(2)司马迁的父亲曾任太史令,司马迁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
(3)司马迁个人因素,他阅读了大量史书,也到过很多地方进行游历,且刻苦写作,忍辱负重。 态度:我们应该勇敢面对,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逃避。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要用自 己有限的生命为社会作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15、结合当时社会情况,说说百姓信奉佛教的原因?
佛教教义, 使其得到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植。当时社会动荡不安,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迎合了贫苦民 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加之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这推动了佛教在中国传播。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思维导图
你说我记
第 16课 三国鼎立
一、官渡之战
1、背景:东汉末年,北方军阀长期割据混战,社会生产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2、概况:
(1)时间:公元 200年
(2)作战双方:袁绍 与 曹操
(3)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
(4)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3、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
(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处于有利地位。
(2)经济上:实行 屯田 ,恢复农业生产
(3) 军事上:官渡之战 打败曹操
二、赤壁之战
1、背景: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想要进一步 统一全国 。
2、概况:
(1)时间 :公元 208年
(2)作战双方:曹操 与 孙刘联军
(3)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
(4)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1、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1) 220 年, 曹丕 称帝,定城 洛阳 ,魏国建立;
(2) 221 年, 刘备 称帝,定城 成都 ,蜀国建立;
(3) 222 年, 孙权 称王,定城 建业 (南京 ) , 三国鼎立局面 正式形成。
2、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
形成局部性统一,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为西晋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四、三国经济的发展状况:
魏国:修建了许多 水利工程 ,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蜀国:发展经济,改善 民族关系, 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
吴国: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 夷洲 (现在的台湾)
第 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一、西晋的兴亡(三国灭亡顺序:蜀、魏、吴)
1、建立:266年, 司马炎 建立西晋,定都 洛阳 。
2、统一:280,西晋灭 吴, 实现了统一。
3、政权特点:统治阶级在政治上昏庸腐朽,生活上腐化、奢侈。
4、衰落(转折点) :晋惠帝时发生 八王之乱 ,西晋迅速走向衰落。
5、灭亡:公元 316年,内迁的 匈奴人 灭掉西晋。
二、八王之乱
1、原因:○ 1分封 同姓诸王 ,导致宗室诸王势力过大;○ 2晋惠帝 昏庸无能。
2、爆发;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 中央政权 ,先后起兵,相互混战。
3、影响:西晋迅速走向 衰落 。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五胡内迁:匈奴、鲜卑、羯、氐、羌)
1、时期:东汉、魏、晋时期
2、路线:○ 1氐族 和 羌族 ,由西南东迁入陕西关中;
○ 2匈奴族 和 羯族 ,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
○ 3鲜卑族 迁到辽宁、陕西及河套地区。
3. 十六国:
(1) 4世纪初到 5世纪前期, 北方各族 先后建立 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 成汉 ,称为十六国。
(2) 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 前秦 统一了黄河流域。
第 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东晋的兴亡
1、东晋的建立:317年, 司马睿 建立东晋,定都 建康 。
2、政权特点:王与马,共天下 。
3、兴盛:淝水之战 后,东晋经济得到发展,江南出现“荆扬宴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4、衰落: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
5、灭亡:420年,东晋灭亡。
二、南朝:420—— 589年,出现 宋、齐、梁、陈 四个王朝,定都建康。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北方人大量南迁,带来了 劳动力 和先进的 生产技术
②江南地区 战乱比较少 ,社会比较安定。
③江南地区 自然条件优越 。
④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2. 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1)农业
①开垦 荒地 ,兴修 水利 ;
②犁耕施肥,广种 水稻 小麦;
③种桑养蚕、 培植果木 、种植药材,实行 农业多种经营 。
(2)工业:手工艺快速进步。缫丝、 织布 、制瓷、冶铸、 造船 、造纸、制盐等都有显著的发展。
(3)商业:商业发展,城市繁荣。 建康 (今南京 ) 成为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3、结果:经济重心 逐渐南移。
第 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淝水之战
1、形势:①南方:司马睿 重建晋朝,都城在 建康 ,史称“东晋” 。
②北方:氐族人 苻坚 建立的前秦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
2、概况:
(1)大战时间:公元 383年
(2)作战双方:前秦 与 东晋
(3)结 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3. 淝水之战的影响:
(1)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 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2)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
(1)建立:4世纪后期,鲜卑族建立;
(2)统一北方:439年 统一北方。
2、改革的原因(目的) :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加强对中原的统治。 )
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迁都 洛阳 (494年)
(2) 改说 汉语 ;
(3)改穿 汉服;
(4)改用 汉姓 ;
(5)鼓励与汉族 联姻;
(6) 用 汉制 ,学 汉礼 。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三、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 时期: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3、民族交融的特点: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 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 族关系趋于缓和。
4、民族交融的影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 文化,并为以后 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 奠定了基础。
第 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和文化
一、农学:《齐民要术》
作者:北朝 贾思勰
地位:我国现存 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
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
影响:这部农书对后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数学:祖冲之
时期:南朝
成就:把圆周率精确到 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制定 《大明历》 ;制造 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 三、书法:王羲之
1、时期:东晋
2、代表作品:《兰亭集序》
3、特点:“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4、称誉:书圣
四、绘画:顾恺之
1、时期:东晋
2、地位:顾恺之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
3、特点:他擅长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4、代表作品:《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山水画开始形成。
五、雕塑
1、背景:南北朝时期, 佛教 盛行
2、代表:山西大同的 云冈石窟 和河南洛阳的 龙门石窟
你问我答
1、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的有哪些?怎样评价曹操?
原因:(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2)曹操骄傲轻敌;
(3)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
评价:(1)曹操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2)他广罗人才,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为 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他的这些做法符合人民的愿望,顺应历史的潮流。
(3)但他有狡诈、多疑、滥杀无辜的残暴本性。如:杀华佗、孔融、杨修等,攻打陶謙时,杀男女 数万口。
2、从东汉的统一到三国鼎立(分裂)是历史的倒退还是进步?谈谈学习三国历史的启示。
我认为是历史的进步:(1)东汉末年,军阀割据,连年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2) 三国鼎立形成后, 各国统治者都很注重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三国鼎立还消灭东汉末年的一些 割据势力,为以后再次全国统一奠定基础。
启示:①骄兵必败,兵力的多少并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②战争会给人民带来灾难,我们 要反对战争,热爱和平;③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④历史上的人物是历史 的真实,而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含有虚构的成分;
⑤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客观公正,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要看他的主流,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历史的 发展;⑥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分裂只是暂时的。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 然趋势。
3.西晋能够短期统一的原因。
(1)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迅速,国力充足,逐渐超过了南方。
(2)南方蜀、吴两国的统治者日益腐朽,国力日趋衰落,且蜀国已被魏国所灭。
(3)从客观上看,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总趋势和人民愿望。
4. 分析前秦在淝水之战失败的原因, 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成语或典故有哪些?你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 重要因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原因:(1) 从前秦方面看:苻坚骄傲轻敌;前秦军队内部有民族矛盾,军心不齐,指挥不当,战线 过长。 (2)从东晋方面看:东晋团结一致,不畏强敌,奋勇抗战,指挥得当。
成语或典故: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启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不是力量的强弱,而是人心向背、战术得当等;民族团结、内部团结对 于一个政权的成败具有重大意义。
5、 江南地区开发的条件、重点区域、影响。
原因:(1)江南地区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2)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带去了 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 (3)江南地区战乱少,社会比较安定; (4)南北方劳动人民的 共同辛勤劳动。
区域:福建、广东等地,也得到一定程度的。
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6.魏晋以来民族交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的相互影响?民族交融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1)生产技术;生活习俗;文化交流等;
(2)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为以后隋唐 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7、 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 (可以浓缩成短句 ) 这些改革措施有何影响?如何评价孝文帝改 革?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北魏孝文帝?
措施:迁都洛阳;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用汉制;习汉礼。
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
评价: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改革家。他顺应历史潮流,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 坚持改革,促进民族融合,促进了社会发展。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是一 位有胆识的改革家。
8、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艺术大放光彩的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
(1)北方民族大融合,促进了民族间艺术的交流和发展 ;
(2)南方经济的开发,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3)佛教的广泛传播对我国的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9.贾思勰的代表作是哪一部书?属于哪一门科学?历史地位怎样?
贾思勰的代表作是 《齐民要术》 ,属于农业科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 占有重要地位。
范文四:九年级历史学练案答案[设计]
第一单元 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自主学习】
1 南方古猿 正在形成的人 ;三四百万年前
2 白种人 黑种人 黄种人
【课堂练习】
1. , 2., 3., 4., 5., 6., 7.(,)白种人 黄种人 黑种人(,)亚洲东部 北美洲南部
(,)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第,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自主学习】
一 金字塔
二 ,汉谟拉比 ,汉谟拉比法典 第一部
三 , 种姓制度 四个 , 婆罗门 刹帝利 首陀罗 吠舍
【课堂练习】
,( , ,(, ,(, ,(, ,(, ,(,
,((,)汉谟拉比 (,)圈, (,)汉谟拉比法典 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第,课 西方文明之源
【自主学习】
一。 ,伯利克里 , 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
二 ,(,,, ,(迦太基 ,(前,世纪 ,( 屋大维
【课堂练习】
,(, ,(, ,(, ,(, ,(, ,(,
,((,)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雅典 (,)伯利克里
第二单元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自主学习】
一、 1 孝德 隋唐 2 中央集权 封建 贵族 国家公民 农民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二、 1 穆罕默德 2 622 麦加 3. 麦加 穆罕默德
【课堂练习】
1.C 2.B 3.A 4.B 5.A 6.B
7. 唐 孝德 ABC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要顺应时代潮流 根据国情积极改革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自主学习】
一、1. 等级制度 附庸 自己附庸的附庸
2教皇和教会 神权
二、1 10 2 法国琅城 3 市民 资产 资本主义
【课堂练习】
1. D 2.D 3.D 4.B 5.D 6.B 7. B
8D
9.(,)封建等级制度 (,)法兰克王国 查理?马特改革 (,)D
第6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自主学习】
一、1. 5 希腊 希腊
二、1 亚历山大 古巴比伦
三、1、屋大维 2世纪 地中海 课堂练习
AABADA
7(,)(,)(,)(,)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自主学习】
一、1. 古代印度人 2 阿拉伯数字
二1 《马克?波罗行纪》
DACBBDC
8 马可?波罗 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暴力冲突: 亚历山大东征 罗马帝国扩张 希波战争
和平交流 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马可?波罗来华
认识:古代东西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和平传播 另一种是通过战争 在客观上促进文明的交流传播。
第8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自主学习】
一、 1、前3000年 象形文字 2 3000;苏美尔人 楔形
二、 1、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2、六 释迦牟尼 3、巴勒斯坦 4、圣诞节 公元元年 5、穆斯林 《古兰经》
【课堂练习】
DBDDDB
7、(,)佛教 公元前6世纪 (,)基督教 圣诞节(,)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 (,)教义迎合广大下层困难人民的精神需求 统治者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 大力提倡和扶持 (5)诞生地都在亚洲,都有各自的教义和经典著作,都有广大的信徒 都得到了统治者的利用和扶持
第9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自主学习】
一、1 阿基米德 2 杠杆定律 浮力定律 二、1 《荷马史诗》 荷马 2 《俄底浦斯王》索福克勒斯 3 《天方夜谭》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阿拉丁和神灯》
三 1 麦加大清真寺 禁寺 2 巴黎圣母院 塞纳河
【课堂练习】
1、A 2、B 3、A 4、C 5、D 6、A 7、C
8、 (,)H 伊斯兰教 (,)D 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C 罗马帝国的建立 罗马帝国的分裂等 (,)A (5)E (6)
第四单元 步入近代
第10课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自主学习】
一、 1、文化思想 资本主义 2 二、1 哥伦布 大西洋 古巴海地 美洲
2 整体 大西洋 资本主义
【课堂练习】
1、A 2、D 3、B 4、D 5、B 6、B 7、D
8、D
9、(,)印第安人 印度人 (,)热烈欢迎 恭顺 (,)把“印度大陆”改为“美洲大陆”(,)
“并在我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5)被殖民、被掠夺、被奴役
第11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自主学习】
三、1 议会 《权利法案》 2 法律 国王 征税常备军 废除法律 法律 3 君主立宪制
4 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 世界历史
【课堂练习】
1 A 2B 3A 4B 5D 6A 7B 8(,)查理一世 因为国王对资产阶级进行残酷的剥削 (,)国王的权力受到了限制 议会 君主立宪制 (,)日本 荷兰 西班牙
第12课 美国的诞生
【自主学习】
三、1 1776 大陆会议 美国诞生(美国独立)
2 国王生而平等 生存 自由 追求幸福
3 资产阶级革命 民族解放运动 英国 资本主
义 欧洲 拉丁美洲
【课堂练习】
1A 2C 3C 4A 5D 6D 7C 8D 9 (,)华盛顿(,)独立战争(,)
(,)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 (5)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总统任期不得超过两届 等
第13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自主学习】
一、1 1789 巴士底 2大资产阶级 《人权宣言》生来自由 权利平等 私有财产 3封建统治 自由民主
二 1 1799 法兰西第一帝国 2《法典》 欧洲反法同盟 法国 封建势力 被侵略国 【课堂练习】
1C 2B 3A 4C 5D 6D
7(,)材料一;君主立宪制 (,)材料三《独立宣言》 (,)法国大革命 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 (,)强调了民权 反对专制 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专制
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自主学习】
一、1 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 工业革命 二、1 瓦特 蒸汽机 2 蒸汽时代 三 1 史蒂芬孙 火车机车 旅行者号 2 1840
大机器生产 3生产力 资本主义 西方先进 东方落后
【课堂练习】
1A 2C 3A 4A 5D 6D 7C 8D 9(,)哈格里夫斯 史蒂芬孙(,)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蒸汽时代
第五单元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15课 血腥的资本积累
【自主学习】
一
1 葡萄牙 英国 劳动力 黑奴贸易 2 欧洲 非洲 美洲 欧洲
3 贫穷和落后 资本原始积累、欧洲资本主义
二、 1 英国 日不落帝国 2 印度 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课堂练习】
1C 2B 3C 4C 5D 6B 7(,)殖民地需要大量劳动力 印第安人富有反抗精神 不能满足殖民者的需要 (,)葡萄牙 英国
(,)枪支、杂物等 金银和工业原料 (,)“三角贸易”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是 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
为美洲殖民地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16课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自主学习】
一、1 民族大起义 2章西女王 反抗侵略 英国
二、 1 葡萄牙西班牙 2 玻利瓦尔 西班牙
“南美的解放者” 玻利维亚
【课堂练习】
1C 2C 3D 4A 5D 6C
7、(,)英国 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加紧对印度殖民掠夺 (,)鸦片战争 1840年 (,)1857年爆发 章西女王
第六单元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第17课 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自主学习】
一、 普选权 无产阶级革命 人民宪章 二、 1 1848 共产主义者同盟 阶级斗争 社会主义 无产者 2 马克思主义 国际工人
三 1 巴黎公社“五月流血周” 2 伟大尝试 欧仁?鲍狄埃 狄盖特
【课堂练习】
1D 2C 3B 4A 5B 6A 7B 8A 9 (,)马克思 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 共产主义者同盟 它是国际无产阶级组织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此,国际 工人运动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第18课 美国南北战争
【自主学习】
一 1 资本主义工商业 奴隶 奴隶制度的存废
2 1861年3月 和平 林肯
二、1、《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度,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使北方获得了雄厚的兵源 北方 2、国家统一 解放黑人奴隶 第二次 奴隶制度 资本主义发展 【课堂练习】
1D 2A 3C 4B 5C 6B 7C 8
(,)《独立宣言》 美国独立战争;《解放黑人
奴隶宣言》 美国南北战争
(,)南方种植园经济 北方资本主义工业
(,)《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独立,是美国诞生的标志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鼓舞了广大黑人为自身解放而踊跃报名参军,使北方获得了雄厚的兵源,从而扭转了战局
(,)独立战争的任务是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南北战争的任务是废除了美国的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自主学习】
一、1 农奴制 1861 亚历山大二世 “自由人” 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2自上而下 资本主义 重大转折点 封建残余
二、1封建 幕府将军 美国 2明治天皇 “废藩置县” 允许土地买卖 近代工业 “文明开化” 欧美 3 资本主义 半殖民地
【课堂练习】
1-6 DDAADB
7(,)材料一: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或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 材料二:俄国1861年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材料三:日本明治维新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创办近代工业,引进西方技术 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先进文明成果 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维护国家统一,对西方文明不能生搬硬套,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七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自主学习】
一 1生产领域 蒸汽 电气时代 2 生活领域 电话、电报 美 德
二 耐用碳丝灯泡 “发明大王” 三、1 卡尔?本茨 “汽车之父” 2 1903年 莱特兄弟
【课堂练习】
1-8 CBBADCDC
9 (,)瓦特 蒸汽时代 棉纺织业 (,)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 电力应用:电灯 交通工具:
飞机 电气时代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自主学习】
一 1 第二次工业革命 美德英法 2重新分割世界 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
二 1914年 斐迪南大公 萨拉热窝 导火线 三 1 欧洲 凡尔登战役 “凡尔登绞肉机” 残酷性 2 30多 德国 1918 同盟国 帝国主义
【课堂练习】
1-7 BCCDCAB
8(,)萨拉热窝事件 1914-1918年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同盟国和协约国) 帝国主义的争霸战争 (,)战争是残酷的 第八单元 璀璨的近代文化
第22课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自主学习】
一、 伏尔泰 封建专制 自由和平等 思想解放 资产阶级 欧洲
二、 1、牛顿 万有引力定律 微积分 “牛顿三定律” 2、达尔文 “进化论” 神权统治
3、爱因斯坦 相对论 物理学 原子能 【课堂练习】
1-7 DCBDBAB
8(,)莎士比亚 文艺复兴运动 人文主义思想(,)启蒙运动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民主和科学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促进了社会进步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范文五:历史七上答案、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1.D 2.B 3.C 4.C 5.D 6.A 7.C 8.C 9.B
10.D
11.北京人——B、E 元谋人——A 山顶洞人——C、D、F、G
12.(1)A ——北京人 B——元谋人 C——山顶洞人
(2)原始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区。
13.要点提示:
(1)一天中的劳动:妇女和儿童等采集果实,男子打渔,集体捕猎野兽,获取食物;
一天中的学习:长者要教幼者一些打猎的本领和生活的经验;
一天中的娱乐:晚上有盛大的篝火晚会,竞技比赛等;
重要提示:晚上一定要有专人负责看管火种;
其它: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
(2)喝过开水,根据: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 没有喝过,根据:那时没有器皿。
第2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1.D 2.D 3.C 4.D 5.D 6.B 7.D 8.D
9.C 10.A
11.(1)半坡 河姆渡;(2)陕西 浙江;(3)粟 水
稻;(4)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12.(1)黑陶钵 鱼纹彩陶盆; 河姆渡聚落 半坡聚落。(2)黑陶 彩陶。
(3)当时人们已经知道饲养家畜,原始畜牧业开始萌芽,另外还经常捕鱼以补充食物,同时也反映了原始人的艺术追求。
13.略
14.提示:(1)能种植农作物,自己生产食物。(2)生产工具、农作物的种子。(3)略。
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1.C 2.D 3.B 4.C 5.D
6.炎帝 华夏 汉 黄帝 炎帝
7.尧 舜 禹 战争 禅让
8.黄帝被看成是华夏族的始祖,后人把许多发明创造都传作是黄帝的功绩,传说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箭,染五色衣服。让妻子嫘祖教民养蚕等等。这些传说,其中包含着后人附会的成分,不能全部信以为真。但是其中又含有真实的历史史实,至少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到黄帝时代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当时农业文化的进步。
9.提示:环保意识、奉献精神、坚持不懈的品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
10.参照8题,另补充:黄帝领导了两次生存大战,炎帝臣服。炎黄走向联合,世代联姻,占据中原地区不断繁衍,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11.(1)禅让制 (2)只要答出自己的观点,符合客观事实即可。
第4课 破解彩陶之谜 1.“人型陶罐”的造型优美,这是一个美丽清秀的小女孩儿,从小女孩儿的面部表情可以看出她对美好新生活的向往。“人型陶罐”可以装水,人型背部的小口可以灌水,小女孩儿的嘴巴用于出水。 “小口尖底瓶”造型奇特,瓶身两侧的小环好似人的两只耳朵,瓶口好似帽子,几何形的图案好似人的头发,再看“她”尖尖的下巴,多像人的头部造型啊!“小口尖底瓶”可以用于从河中取水,瓶身两侧的小环可以系上绳子,便于提取。“小口尖底瓶”放入水中时,会发生奇妙的现象:瓶口会微微下沉,水会缓缓流入瓶口,再过一会儿,瓶底下沉,当瓶身垂直于水中时,“小口尖底瓶”就已经灌满了,用绳于提出水面后,就可以背在身上,带回住地。 “人面鱼纹彩陶盆”可以用于盛食物、水或种子,这件陶器精彩之处是盆内的花纹,这是一些神秘的图案,盆内的图案都由几何图形构成,是否那个时期人们已经形成了原始的数学思想. 舞蹈纹彩陶盆为泥质红陶,整体造型为大口微敛,鼓腹,小平底,口沿及内外壁均施褐彩文饰,疑为大型容器。舞蹈图每组均为五人,手拉手,头面向右前方,右腿向左前方跨出,踏着节拍,偏偏起舞,有强烈的动态感和韵律感。 2.C 3.(1)图A用途是蒸米饭,此题为想象题,只要能结合当时的生活情况,言之有理即可。(2)图B是鱼和鹿的图案。说明半坡的原始居民还捕鱼打猎,以补食用。
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1.B 2.A 3.B 4.B 5.D 6.B 7.C 8.B 9.C 10.D 11.B 12.C
13.D 14.A 15.A 16.B 17.B 18.D 19.D 20.B(每题2分,共40分)
21.(12分) A:船形彩陶壶--半坡居民 B:骨针--山顶洞人
C:鱼纹彩陶盆--半坡居民 D:猪纹
黑陶钵--河姆渡居民
22.(10分)①半坡原始居民住在固定的房屋中,他们已学会纺线、织布、制衣等;
②从彩绘图案中的鱼和鹿的形象,可知半坡原始居民还过着捕鱼打猎的生活,用以作补助食物。
23.(答对任何4个就可得12分。)此题为历史考证,旨在考察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的能力。
A-考古发现他们能建造半地穴式的房屋
B-河姆渡聚落遗址中发掘了稻谷遗存
C-缝制衣服,在遗址里发现了装饰品
D-在大汶口遗址的墓葬中,随葬品有多少、贵贱之分
E-半坡遗址中出土了船形彩陶壶
24.(13分) 洞穴里潮湿阴暗,不利于人类的身体健康;洞穴生活可能存在水淹、野兽侵扰等不安全因素;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已经在从事原始的农耕、饲养和纺织,决定了他们必须过稳定的定居生活。
25.(13分)(1) 鲧采取堵塞的方法,禹吸取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取筑堤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2)注意河流上游的水土植被保持;筑堤(修建水库)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等等。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1.C 2.A 3.B 4.D 5.D 6.C 7.C 8.A 9.B 10.B 11.D 12.C
13.A 14.A 15.C 16.B 17.A 18.B
19.夏:AFGJ 商:CDHK 西周:BEIL
20.(1)夏桀奢侈残暴,人民没有尊严,处于水深火热之中;(2)导致民怨沸腾,起来反抗,国家灭亡;(3)从民心得失的角度来谈。
21. (1)一个是原始社会的大同世界,一个是奴隶社会家天下。(2)材料一中首领更替的办法是禅让制,如尧舜禹的更替。(3)材料二中首领更替的办法是世袭制,禹传子,家天下。(4)从禅让制的角度来说,侧重于选贤任能,从世袭制的角度说,是生产力发展和私有制产生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5)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生产力发展和私有制产生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动我国社会进入奴隶制阶段,二者的物质基础不同,前者盛行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后者盛行是,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
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1.C 2.D 3.D 4.D 5.D 6.B 7.C 8.B 9.D
10.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
11.(1)殉葬制度 奴隶(2)地位悲惨,可以被随意杀害与买卖
12. (1)血缘关系的亲疏。(2)早期祭祀以祭拜天地和自然神灵为主,以祈求神灵保佑、降福免灾。后来的宗庙祭祀是为了维护其宗法等级秩序、强化血亲意识和增强宗族凝聚力的重要手段。(3)主要手段是礼仪教化配合暴力镇压;认识略。
第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1.C 2.A 3.B 4.B 5.C 6.B 7.D 8.A 9.C
10.D 11.B 12.B 13.C 14.A 15.D 16.A 17.D
18.(1)(2)(3)略
(4)原因:周王室日益衰落,周天子失去往日的权势;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不断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它诸侯国的支配权,胜者成为霸主,这也是春秋争霸的实质。
实质:诸侯争霸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土地、人口、贡赋和特权。
19.晋文公——齐桓公 保家卫国——尊王攘夷 晋国——齐国 东方——南方 齐——晋
齐桓公——晋文公 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1.C 2.D 3.A 4.D 5.D 6.C 7.B 8.C 9.A
10.D 11.B 12.D
13.(1)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春秋战国时期
(2)铁农具结实耐用、价格便宜,劳动效率高。
(3)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个体生产将取代大规模强制性集体耕作,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4)地主阶级
(5)政治上,各国纷纷变法,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14.
(1)为了实现富国强兵。(2)治理国家,要结合本国的国情,进行改革,才能促进国家的发展。(3)商鞅变法
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但经过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统一六国创造了物质条件。
第9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
1.C 2.B 3.D 4.B 5.C 6.B 7.C 8.D
9.天气预报——占卜的结果;夏——商;夏——商;夏——商;夏——商
10.(1)司母戊鼎:1939年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是目前世界已知的最大的青铜器;
四羊方尊:酒器,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
青铜立人像:1986年在四川三星堆出土,是商代蜀文化的杰出作品。采用分段浇铸法制成。
(2)马猴羊鸡狗猪 鼠牛虎兔龙蛇
(3)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历史有重要价值。 11(1)大禹,象征国家最高权力。(2)大有取代周天子的意图。(3)一言九鼎(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问鼎中原(解释略)。
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1.C 2.B 3.A 4.B 5.D 6.B 7.A 8.B 9.C 10.C 11.D 12.D 13.
(1)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孔子是中华文化的象征,我们应弘扬、学习他的那种好的思想、好的做法(能答出此意即可)。
(3)举例略;结合事例 围绕各家思想来进行阐述方可。
14.(1)作学问要实事求是。
(2)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
(3)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广收门徒,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意见“当仁不让于师”,因材施教。
15.(1) ---D---b (2)---A---c (3)---E---a
(4)---C---a ( 5)---F---d (6)---B---c
第11课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1.C 2.D 3.D 4.A 5.A 6.C 7.D
8.(1)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 (2)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热涨冷缩的原理) 9.(1)无论赞同或反对,言这有理即可。(2)答案是开放的,有创意,言之有理即可。
第12课 了解身边的“历史”
略
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第一关:打靶场(每题2分,共40分)
1.A 2.C 3.C 4.C 5.D 6.B 7.A 8.C 9.D 10.B 11.A 12.C
13.C 14.D 15.B 16.D 17.A 18.D 19.A 20.B
第二关:通讯站(每空1分,共15分)
21.(6分)
汤 亳 纣王
西周 镐京 周幽王
22.(9分)
战国 儒家 施仁政于民
韩非 战国 法治、中央集权
墨子 战国 墨家
第三关:指挥部:(22分)
23.(5分)
(1)从图(一)到图(三)反映了人类生产工具的进步过程,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再到铁农具的出现,表明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在一步步提高。(2分)
(2)会极大地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1分)。使个体劳动成为可能,个体生产将取代大规模强制性集体耕作,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1分)。新兴地主阶级将登上历史舞台,从而引发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1分)。
24.(17分)
(1)略(7分)
(2)秦国(2分)
(3)商鞅变法是一次彻底的变法。(2分)
(4)此题多解,只要能自圆其说,可酌情给分(共6分)。 第一种:对(1分)。变法能够在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迅速调整统治政策,采取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措施,引导国家朝正确的方向发展(3分),使魏国和秦国分别成为战国初期和后期最富强的国家。(2分)
第二种:不完全对(1分)。变法能否改变国家的落后局面,取决于变法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趋势,
符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以及统治者政策稳定性和持久性
(3分),比如魏国的李悝变法和秦国的商鞅变法获得了成功,而楚国的变法却失败了(2分)。
第四关:参谋部:(23分)
25.(9分)
(1)分封制与宗法制(2分)
(2)(7分)可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采用多种绘图方式展示自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下面答案仅供参考: 第一种:
天子
诸侯 诸侯 诸侯 贵族 卿大夫 卿大夫 卿大夫 卿大夫
士 士 士 士 士 士 士 平民 平民 平民 平民 平民 平民 平民 平民 奴隶 奴隶 奴隶 奴隶 奴隶 奴隶 奴隶 奴隶 奴隶
第二种:
26.(6分)
(1)社会等级界限森严(1分),天子、将军和大夫等组
成了社会的统治阶层(1分),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处境十分悲惨(1分),奴隶成为祭祀的供品和贵族殉葬品(1分)
(2)奴隶(2分)
27.(8分)
(1)(5分):齐桓公,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1分);宋襄公(1分)秦穆公(1分)晋文公(1分)楚庄王(1分)或晋文公(1分)楚庄王(1分)吴王阖闾(1分)越王勾践(1分)。
(2)(3分):注重发展经济(1分),改革内政(1分),提出“尊王攘夷”,积极开展对活动(1分)。或是加强军事力量(1分)鼓励垦荒、大力发展鱼盐业(1分)尊王攘夷(1分)
(七年级上)历史期中检测题(一)参考答案
1.A 2.A 3.C 4.B 5.B 6.C 7.C 8.B 9.C 10.D 11.C 12.C
13.C 14.D 15.C (每题2分,共30分)
16.(14分)
17.(18分)
(1)目的是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2)春秋时期
(3)齐桓公 楚庄王 秦穆公 晋文公
(4)韩 赵 魏
18.(21分)
(1)目的:变法图强 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 公元前356年
(2)达到了。商鞅虽然死了,但是通过改革,秦国富强起来,成为战国时期实力最强的国家。
(3)站在法家一边。原因:在他采取措施中,加强刑罚,以此维护统治秩序。
(4)战场立功
(5)统一度量衡
19.(8分)(1)农耕文明 (2)文字还没有出现 (3)龟甲、兽骨
20.(9分)途径:文字、遗址、文物、古迹;主要途径:文字,因为最丰富、最详实。
(七年级上)历史期中检测题(二)参考答案
1.C 2.C 3.D 4.C 5.C 6.D 7.B 8.A 9.A
10.B 11.C 12.C 13.B 14.B 15.B 16.C 17.C 18.B
19.C 20.C 21.D 22.B 23.A 24.A 25.D 26.D 27.B 28.C
29.C 30.C 31.B 32.D 33.B 34.D 35.D
36.(1)夏商西周社会以血缘亲疏关系区分各阶级阶层尊卑等级。(2)建立强大的军队、制定了严酷的刑法镇压人民的反抗;礼仪教化配合暴力镇压,是统治人民的另一种手段,起着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统治阶级通过祭祀祖先的礼仪活动,教育感化民众,起到维护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37.孔子提出“仁”的学说 。“仁”就是要“爱人”,要广泛地理解和体贴别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应强加于他人 。具有“仁”德的人,无论在多么困难的环境中,也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不随波逐流。
38.填图——参考教材38页。
39.(1)A B C 可以供展示。 (2)(3) 符合题意即可
40.此为材料开放题,意在考察学生从资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回答出青铜器、奴隶地位低下可作商品交换专卖、社会等级森严等中的任两项即可。
41.孔子“仁”的学说和孟子的“仁政”;孔子关于教育的主张;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墨子的“兼爱”、“非攻”;韩非子的法制思想都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和借鉴。
我们现在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结合自己畅所欲言,言之有据即可。
42.历史博物馆、历史展览馆、历史遗址(古墓葬)、历史遗迹(古建筑)、历史网站;询问长辈(历史事件的当事人与亲历者)……
43.商 战国 汉 南北朝
44.庄子——道家 韩非子---法家 孙武——兵家 墨子——墨家 孔子———儒家
道理说出各学派的主要观点既可。
45.(1)奖励生产 (2)奖励军功 (3)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4)建立县制
46.本题只要求学生从儒家道德教育、法家规章制度、道家自我觉悟的观点中选取一种观点进行发挥,为保护校园环境提出自己的建议。要求言之有理,语言完整。(一等8分以上,二等5分以上,三等3分以上) 提示:从以下角度考虑提出建议:
儒家——以德服人,对这些学生讲道理做思想工作,进行思想教育,启发其思考,从而缓解学生心
中的不服和反感情绪,让不讲卫生和破坏环境
的学生从思想上根本转变。
法家——对于这些学生要给严厉惩罚,严格按学校规章制度办事,给予适当惩罚……等。
道家——应该顺其自然,既不能采取严厉的惩罚,也不能采用软弱无力的说教,要让他们自己醒悟,
无为而治……
47.此题意在考察学生的史论结合,阐明观点,总结经验教训的能力。事例:三位暴君如夏桀、商汤、周幽王等任意一个进行简单描述即可。
(七年级上)历史期中检测题(三)参考答案
1.B 2.B 3.D 4.A 5.B 6.C 7.A 8.B 9.C 10.A 11.D 12.B
13.B 14.C 15.D 16.A 17.A 18.C 19.A 20.B
21.C 22.D 23.A 24.B 25.D 26.B 27.A 28.C 29.D 30.B (30分,每小题1分)
31.(10分)
晋文公--退避三舍、赏罚分明 孙 武--三令五申、知己知彼 勾 践 --卧薪尝胆
楚庄王--问鼎中原、退避三舍、一鸣惊人 齐桓公--尊王攘夷、老马识途
32.(14分)
(1)略(6分)
(2)分水鱼嘴、宝瓶口、飞沙堰(3分)
(3)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不去保护,最终会受到大
自然的惩罚。因此,我们要关注生态效应,做到可持续发展,树立环保意识。(5分)
33.(6分)
(1)说明牛在生产中的重要性,牛耕普遍推广。(2分)
(2)铁制农具。(1分)
(3)这一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个体生产取代了集体耕作,个体小农户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3分)
34.(5分)
(1)发展生产;改革军制;尊王攘夷。(3分)
(2)使齐国强大,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2分)
35.(10分,每小题2分)
(1)半坡居民
(2)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
(3)黄帝与炎帝联合,炎帝归服黄帝
(4)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阳城
(5)晋国分裂而来,连横的策略。
36.(9分)
(1)《论语》(1分)
(2)他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礼”两部分。(2分)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不愤不启,不启不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答案不唯一,只要说出三个就给3分)
(4)略(3分)。
37.(16分)
(1)齐、楚、燕、韩、赵、魏、秦(7分)
(2)合纵连横(2分)
(3)秦国的商鞅变法 编制户口,加强刑法。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7分)
第三单元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1.B 2.B 3.D 4.B 5.C 6.A 7.D 8.C 9.B 10.D
11.D 12.D 13.C 14.A
15.咸阳 大泽乡 秦朝的暴政
16.(1)公元前209年,蕲县大泽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陈胜、吴广;标志着秦末农民战争的爆发;(3)不对,暴政;(4)从农民战争变为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 (说明:对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应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正确区分。秦末农民战争的过程,实际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陈胜、吴广领导,从蕲县大泽乡起义到失败,为时半年。第二阶段是项羽、刘邦领导农民军推翻了秦王朝,历时两年半,此时的战争性质应属于农民战争范畴。秦亡后,项羽、刘邦为争夺皇位,进行了四年之久的“楚汉之争”,同时项羽、刘邦已不是起义领袖,他们的身份分别是“西楚霸王”和“汉王”,所以,楚汉战争是区别于农民战争的另一场战争,属于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
17.《霸王别姬》反映了项羽作战骁勇,武力超群,英雄
盖世,却不善于用人,在政治上屡屡失策,项羽对虞姬从一而终,以此可见其有情。
《大风歌》首句气象不凡,暗喻当时的时代风云,为全篇交待了背景。后句是说刘邦自己平息叛乱后荣归故里,掩饰不住的是一派得意之情。最后一句却表达了深沉的忧虑和激切的希望:大计初定,急需有志有识、有勇有谋之士效忠刘氏王朝、安定四方。这首歌正抒发了他作为一个帝王的雄图伟略和不可一世的英雄气慨。
18.陈胜 吴广 项羽 刘邦
19.长平之战,赵军被围困46天,已丧失战斗力,秦将白起坑杀赵国降卒40多万人是完全有可能的。这也反映了战国时期战争的残酷性。当然,也不排除史书记载有误或夸大的可能。但在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史书记载有误的情况下,只能采取认可的态度。
20.条件:①战国以来,随着各国间经济文化联系不断
加强,政治上的分裂状态阻碍了社会发展,统一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②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不断兼并邻国土地。③秦王通过十年兼并战争,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策略对头是关键因素。
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21.秦的暴政:繁重的赋税, 沉重兵役 、徭役, 残酷的刑法。
22.成语有:纸上谈兵 破釜沉舟 指鹿为马 揭竿而起 ( 用语言或绘画介绍成语故事情节)
第14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1. D 2.B 3.C 4.D 5.A 6.C 7.D 8. C 9.B 10.B 11.B 12.B
13.A 14.C 15.D 16.C 17.A
18.辨析改错
公元260——公元前260;巨鹿——长平; 公元前230——公元前221;赵、魏、韩——韩赵魏; 宰相——丞相; 上级——皇帝或朝廷直接;没有—去掉
19. (1)“焚书坑儒” (2)李斯 目的: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只有医药、种树的书不烧。
(3)评价:“焚书坑儒”是在秦朝刚刚完成统一后不久,为了统一人们的思想,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一而采取的措施,对巩固国家的统一有一定的作用,但手段是极其野蛮、粗暴的,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20. (1) C (2) D
(3)好处:统一文字解决了原先六国文字异形的状况,便利了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的交流;统一货币,战国后期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流通的货币,解决了携带、流通的困难,方便了经济交流;统一度量衡,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统一车轨,解决了交通的不便,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和地区间的联系。
进步:(1)有利于统一国家的发展(2)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3)有利于加强军事的力量(4)有利于巩固民族的团结
21. 你的回答必须符合当时历史实际,不以自己好恶评断。
22. (1)复述的内容是: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2)最初的印象学生写出真实的感受即可。
(3)电视剧中的秦始皇是艺术形象,带有“戏说”甚至虚构的成分。历史上的秦始皇是历史的真实,两者差别很大。
(4)评价: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统一全国。结束长期以来诸侯称雄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和社会的发展,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②秦始皇在全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规定国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有至高无上权力;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别掌管政事、监察、军事的事务,他们由皇帝任免绝对服从皇帝命令;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度量衡。巩固国家统一,加强对人民的统治,促进各族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③派大将蒙恬攻打匈奴,夺回河套地区,修城设县,安定人民生活,充实边防。为阻止
匈奴南下,修筑万里长城,开凿灵渠统一南方,促进当地生产事业发展。总之他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1.D 2.A 3.C 4.B 5.A(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教师一定要讲清主观与客观的区别。客观原因是指独立存在于人的意志之外的原因。选项B.C.D都是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主观原因。)6.B 7.A 8.B 9.C 10.C
11.D 12.C 13.C 14.A 15.C 16.A 17.B 18.B
19.C 20.B
21.
①共同点:比如封国大多是由统治者的亲属掌握,享有
很大的自治权,甚至成为国中之国,最后都酿
成了
叛乱。
②不同点:由于周王室统治末期处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国力衰落,无力控制封国,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与战乱的局面,而汉初经过休养生息,国力强盛,采取有力措施,对王国的叛乱进行了坚决的镇压,解决了王国问题。
22.(1)第一 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所处的“时代”这个大背景中去,不能以今天的标准苛求古人。
第二 要对历史人物的功和过进行全面的分析,切忌绝对化,任何绝对肯定或否定都不能作出正确的论断。第三 要对这一人物所有事例全面地了解,一些重要人物的事例很多,散布在许多课目当中,要细心寻找。
第四 要史论结合,不能空下结论。先要叙述史实依据,
然后得出结论,做到有理有据。
第五 要有正确的评价标准,从其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促进还是阻碍,或个人品质是优是劣来进行评价。
(2)合理即可。
23.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黜”就是废除、禁止的意思。把儒学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确立了儒家学说在封建统治中的正统地位,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
看问题应该一分为二。这一政策有它对国家有利的一面,那就是有利于人们思想的统一,适应了政治上大一统需要,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即不利于各种思想的传播和发展,缺乏争鸣,使学术上死水一潭,从而禁锢了人们的头脑,是一种文化专制主义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汉武帝所采取的这一政策影响深远,从此之后,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两千多年。
24.参考教材75—76页 相关内容。
25.(1)措施:①汉武帝在开拓边疆:北击匈奴 ②发
展经济:铸造钱币、兴修水利 ③弘扬儒学:
独尊儒术、兴建太学等方面的措施
(2)汉武帝是古代中国杰出的帝王,他为西汉的强盛作出巨大的贡献 我们应该学习他开拓、创新、能自我反省、刚毅坚定、百折不挠等精神。
26.
某日,御书房。
帝:众爱卿,朕今天让你们给寡人出出主意,究竟采用什么思想来统治国家可永保江山呢?
法:启奏陛下,恕臣直言,用法家的思想治国最好。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有些人目无国法,不把皇上放在眼里,整天说三道四,这样下去,对国家不利。制定严厉刑法,对乱说者治罪,看今后谁还敢诽谤皇上?
道:陛下万岁!臣以为法家的建议不可取。俗话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商纣王及秦朝的历史就是前车之鉴,用道家思想来治国最好,先帝们一直用道家思想治国,才有今天的成就。既然道家的思想这么好,那就继续采用不动摇。
儒(董仲舒):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帝乃是天子,既是上天的儿子,那就是奉上天的命令来统治人间的,皇帝是至高无上的,谁对皇帝说三道四就是对上天的冒犯,会遭到上天惩罚的。用儒家思想治国最好,用儒家思想来教化百姓,百姓就会安分守己,天下可以太平。而道家思想让人们没有约束,会说三道四,对天子不利。法家思想太残酷,不能体现皇上的爱民之心,儒家思想治国,既体现皇上的仁慈,又教化了百姓。臣以为要巩固统治,必须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帝:董爱卿言之有理,即刻拟诏,告示天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16课 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1.B 2. D 3.C 4.C 5.D 6.C 7.B 8.D 9.A 10.C 11.C
12.C 13.C 14.D 15.D 16.C 17. B 18.A 19.B 20.C
21.参考教材
22. (1)丝绸之路(2)长安——河西走廊——新疆——中亚——西亚——欧洲
(3) 葡萄 石榴 核桃 苜蓿
23.(1)欧亚大陆;干燥;稀少;帕米尔高原;沙漠和
戈壁;丝织品;冶铁;凿井;造纸;佛教;舞蹈;雕塑
(2)丝绸之路东起长安(今西安),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跨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经中亚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而达地中海东岸意大利(罗马)。(或者: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
(3)苦:山河险阻,气候恶劣,强盗出没,语言不通,
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不同对待,商人们时常面临死亡的威胁,等等。
乐:领略不同风光,享受异国情调,学习不同文化,可以赚钱发财,等等。
24.霍去病 卫青 卫青
25.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
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
1.A 2.A 3.A 4.A 5.B 6.B 7.D 8.B 9.B 10.D 11.A 12.D
13.A 14.C 15.B 16.D 17.B 18.A 19.C 20.C
21.华佗没有说过这句话。因为,张仲景在205年才开始
写《伤寒杂病论》,而且写此书用了较长的时间,而华佗208年就被杀了,当时纸张的使用尚未普及。所以,华佗有生之年不可能看到此书。
22.(1)汉代的造纸技术基本工序如下:浸润麻料→ 切
碎→ 洗涤→ 草木灰水浸料→ 蒸煮→ 洗涤→ 舂捣→ 洗涤→ 配浆液并搅拌→ 抄造→ 晒纸→ 揭纸
优点:原料容易获取,而且价格便宜,纸张质量也较以前有很大提高。(造纸术发明以前,世界各国的书写材料,有的坚硬,有的笨重,有的价格昂贵,都不是理想的书写材料,不利于文化的传播;造纸术的发明,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特别是蔡伦改进造纸术,提高了纸的质量和产量,使纸日益成为普遍的书写材料。)
(2)影响:造纸术的对外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3)我国自然资源有限,使用再生纸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4)前景:纸张的用途将更为广泛。
23.①孔子和他的学生读的书不对,因为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书多数是用竹木简或丝帛制成的,那时还没有纸。②图中的桌子、椅子等家具的腿很高,已经属于明代水平了,不是孔子时代的。③孔子的发髻不对。④图中的树是南方的,而孔子是北方人,所以不对。⑤孔子不应坐在椅子上,这与当时席地而坐的习俗不相符合。
24.伤寒论的理论和药方在现今的中医临床上仍在广泛应用。
临床各症的治疗原则、方剂等两者现在在临床都在应用。
第18课 昌盛的文化
1.D 2.B 3.B 4.C 5.C 6.B 7. B 8.A 9.C 10.C
11.A 12.C 13.B 14.C 15.C
16.佛教人物:如来佛祖、观音菩萨、唐僧师徒等。 道教人物:太上老君、玉皇大帝等。
(1)佛教在西汉时传入中原,东汉时期道教在我国民间兴起。
(2)佛教主张人生如果忍受苦难,虔诚信佛,来世就可得到幸福。因此,成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但佛教的传播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也有深远影响。道教主张炼制仙丹,以求长生不老,迎合了封建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因此,统治阶级利用道教统治人民,同时道教对我国文化也有深远影响。
(3)佛教对我国文化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简要回答即可)
佛教传入中国后,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方面,不少由梵文翻译过来的佛经,本身就是优美的文学作品。佛教对我国文学创作命意遣词的影响更是不胜枚举,如世界、无常、如实、实际、平等、现行、刹那、相对、绝对、大千世界、清规戒律、一针见血等都是直接来自佛教的词语。
在艺术方面,随着佛教的传播,兴起了建塔造像的佛教艺术,各地涌现出一大批塔寺建筑。其中有不少仍保
存至今,成为我国一些地区的风景名胜。世界闻名的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更是我国雕塑艺术的宝库。 道教对我国文化也有深远影响(简要回答即可)
道教是植根于中国本土,发源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宗教。它诞生之后,就对中国文化直接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封建社会的后期,中国文化随处可以见到道教影响的印迹。
在文学方面,道教的影响极为广泛。道教深刻地影响到民间文学和文人的创作。我国著名的几部古典小说,《西游记》的人物有以如来佛和玉皇大帝为首的佛、道两个系统;《水浒传》里有《张天师祈禳瘟疫》《宋公明遇九天玄女》《公孙胜斗法破高廉》等章回;《三国演义》有诸葛亮预断凶吉、呼风唤雨等情节;《红楼梦》有形影相随的一僧一道,无不反映出道教的影响。 在艺术方面,道教的宫观建筑和雕塑绘画艺术,丰富了中国的园林和艺术,山西永乐宫壁画至今仍是受到世人瞩目的艺术殿堂。广泛吸收各地民间音乐乃至西域音乐而发展起来的道教音乐,不仅涌现了像阿炳(《二泉映月》的作者)这样的著名音乐家,而且还保存了《玉音法事》《大明御制玄教乐章》等许多乐谱,这些都是中国民族音乐的宝贵遗产。
在科学技术方面,许多炼丹家往往兼攻化学、药物学和医学。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就是道教方士在炼制丹药中发明的。道教讲究养生之道,保存并发展了气功,也对中国的人体科学做出了贡献。此外,一些道士还发展了中国的拳术,如北宋张三丰就是武当内家拳的创造者。
17.游戏天地:
神仙崇拜(八仙、玉皇大帝、黄大仙) 佛教崇拜(济公、释迦牟尼、观音)
冥司神灵崇拜(阎罗王、判官) 生活神崇拜(门神、火神、厕神)
行业神崇拜(神农、黄道婆、鲁班) 婚姻生育神崇拜(牛郎织女、月老)
18.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由于它要求人们忍受现实的一切苦难,去追求根本不存在的所谓来世的幸福,所以它受到了当时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扶持,很快便流传开来。而道教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于东汉时期形成。由于它对人生采取消极态度,主张修身养性,得道成仙,迎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所以也得到了统治阶级的扶持。宗教思想的广泛传播,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科学技术已高度发达的今天,封建迷信的残余思想和**活动还未彻底消除,它们所造成的害人害己的人间悲剧时有发生。所以,科学和迷信、邪说的斗争还将长期继续下去。我们作为正在成长的青少年学生,要通过科学知识的学习,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思想认识,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在现实生活中,遇事不盲从,不迷信,要尊重知识,尊重事实。在迷信活动面前,我们要高举“科学”的大旗,坚决同各种封建迷信残余思想作斗争,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主义的高素质人才。
19.电视剧的编导人员错了。尼姑庵是佛教的寺院,佛教是西汉末年才开始传入中国的,秦汉之际不可能有尼姑庵。电视剧的编导人员不了解佛教传入的历史,想当然
地让刘邦的夫人进入尼姑庵躲避战乱,闹了笑话。
20.(1)三尊佛分别是三个世界的佛。具体指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简要回答即可)
(药师佛是净琉璃世界教主,主宰人民无灾无病、丰衣足食、身心安乐、生男育女。他在佛殿之中,左手持钵,右手持药丸,表现出治病救人之可爱形象;
释迦牟尼乃娑婆世界教主,这里是释迦牟尼进行教化人间的世界。在此充满了不堪忍受之苦难,众生罪孽深重,佛和菩萨任劳任怨进行教化,表现了大慈大悲;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这里的人民没有烦恼,可尽情享乐,黄金为地,珠宝如山,花红一片,百鸟声喧。)
(2)合掌的正确名字叫“问讯”,是古印度的一种礼节。 十指表十法界,左右手表空、有,合掌就表示空有不二、真俗二谛和一。僧人常常要同时念阿弥陀佛,提醒对方要时刻恭敬不要有傲慢心,时刻不忘念佛.
(3)不论到了哪里的寺院,细心的人就会发现佛和菩萨多半是离不开莲花,因为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凉而不妖,香远益清,宁静、愉悦而超俗,与佛教的出世品格十分契合,佛既莲,莲既佛。莲花成了佛教的圣花。
(4)警惕自己在红尘中要时刻清除自己心灵的污迹,都摄六根,远离六尘的侵袭.
21. 秦始皇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地下军阵,象征着秦始皇统治下秦朝的赫赫军威和秦朝的强大国势。兵马俑面向东方象征着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的丰功伟绩,同时也象征着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和保证秦朝的统治永存,随
时准备镇压六国残余势力的叛乱,使其不敢谋反,破坏统一(以上只是一种可能性的推测,学生可以展开想像力,开放性地回答这一问题。)
22. (1)从单个的兵马俑看,应着重描述它们的面部神态各异和动作的栩栩如生;从整体的兵马俑看,应着重描述它的气势壮观和场面的宏大,似乎是秦始皇在指挥着千军万马,完成着威征六国,一统天下的大任。 参考答案:
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一个显著特点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其中武士俑大致可分为军吏俑、着甲步兵俑、立式弩弓俑、蹲式弩弓俑、骑兵俑、车士驭手俑等7类,每类之中,又有几种不同的头像模型。这些兵俑的眉眼、鼻翼、胡须等被形象刻画,塑造出将士们坚毅勇敢、沉着机智、威武刚健的性格,同时又通过不同的衣冠服饰,表现出不同的级别身份。例如:第1个(从左至右)为将军俑,其身材魁伟高大,膀阔腰圆。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双手下垂,笔直肃立,两眼注视前方,表现了他治军有方、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第2个为跪射俑,高1.2米,他身穿铠甲,双目直机前方,显得格外机智勇敢。第3个为立射俑,高1.8米,身穿短战袍,双手作持弩发射的准备姿势,双眼炯炯有神地注视着前方,表现了他精明强干的气质。第4个为车士驭手俑,双手作驾车的姿势,身穿比较厚的衣服,能挡御风寒。他双眼平视,稳坐在车前,显得沉稳,十分自信能把车驾好。以上这四种兵俑,都刻画得惟妙惟肖。这种静态的雕塑给人以动的感觉,可谓匠心独具。
(2)秦始皇设计如此规模巨大的兵马俑在自己陵墓周围,
或许为了显示秦朝强大的国力,或许为了死后继续指挥千军万马,显示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或许他担心死后有人盗墓,如此多的兵马为他守护陵墓,等等
第19课 寻访“丝绸之路”——学习与探究之三
1.C 2.A 3.D 4.D 5.D 6.D
7.
(1)张骞 简介事迹 参照课本内容回答。
(2)复苏建议:(简要回答即可)
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旅游业及相关的服务基础设施开发有很大的潜力。
“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进行区域经济合作,在交通和能源领域等进行开发。
修复连接新疆、中亚和伊朗的公路,这条公路的修复将加速“丝绸之路”上的货物流通。
“丝绸之路”沿线一些国家,应加快经济改革,简化贸易和通关程序。
“丝绸之路”的复兴将至少为沿线10多个国家和世界的贸易往来提供比海运更快捷、比空运更廉价的货运通道,并由此带动沿线地区,特别是中亚这个新兴市场的发展。
(3)广告语合理即可
(4)①路线:丝路路线古今地名示意图一张。标明长安(西安西北)—河水(黄河)—河西走廊——长城西端—敦煌—阳关—鄯善—南山(昆仑山)北部—葱岭—大月氏—安息(伊朗高原)或长安(西安西北)—河水(黄河)—河西走廊——长城西端—敦煌—玉门关—北山(天山)南部—葱岭—大宛(中亚)—奄蔡(咸海里海)
②名人:张骞、班超、甘英、法显、玄奘、马可·波罗及介绍加图片
③古迹:西安、酒泉、敦煌、嘉峪关、楼兰、哈密、吐鲁番、火焰山文字介绍与图片说明。
④诗歌: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塞》王之涣《凉州词》张籍的《凉州词》,王翰《凉州词》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⑤物产:中国丝绸以及冶铁、凿井、造纸技术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瓜果、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东来。还有石榴、葡萄、胡麻、胡桃、胡豆、胡萝卜传入内地。
8.参考教材82页
9.参考教材83页
如丝绸之路的起点汉朝的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丝绸之路北道的关隘玉门关;令人向往而神秘莫测的楼兰古国;以自然景观奇异的火焰山而闻名于世的吐鲁番;在一望无垠的大漠上行走的驼队,等等。
10.悬挂一张丝绸之路的示意图,以便讲解;挂上一些胡萝卜,葡萄,胡豆等装饰教室;用毛笔写些古代边塞诗歌如王之焕《凉州词》、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等贴在墙上;打印人物图片贴在四周;放些边塞民歌等等。
11.简介:古代丝绸之路,起点是中国的长安(今西安)。长安是汉朝和唐朝的国都,当时各地丝绸和其它商品集中在长安以后,再由各国商人把一捆捆的生丝和一匹匹绸缎,用油漆麻布和皮革装裹,然后浩浩荡荡地组成商队,爬上陕甘高原,越过乌鞘岭,经过甘肃的武威,穿
过河西走廊,到达当时的中西交通要道敦煌。另外经过青海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再往西便是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丝绸之路从甘肃的玉门关进入新疆境内,首先便到达哈密。哈密古名伊吾,地处天山东部,是古代中原通向西域的大门和咽喉。当年张骞、班超出使西域的马队,唐玄奘去西天取经的一行,马可波罗去中原的桑驼,以及历朝数不清的使者、商贾,都曾在这里留下不可磨灭的足迹,更不用说是丝绸之路的过客了。一提起哈密,立刻叫人想起鼎鼎大名的哈密瓜。维吾尔族人把哈密瓜称为「库洪」,哈密瓜在天山南北都有种植,但品质最好的哈密瓜是鄯善出产的东湖瓜。
12.秦朝疆域:东——大海 西——陇西 南——南海 北——长城一带
西汉疆域:东——大海 西——西域 南——
南海 北——大漠
经过路线地名参考教材83页。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1. B 2.A 3.D 4.D 5.B 6.B 7.D 8.C
9.D 10.D 11.D 12.B 13.B 14.C 15.B
16.B 17.D 18.D 19.B 20.B 21.D 22.A 23.C
24.C 25.A 26.A 27.A 28.D 29.B 30.A
31.焚书坑儒;加强思想统治。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言论和思想;
两个事件的目的和实质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
集权,都是文化专制主义的表现。两个事件的方式和
结果不同: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对其他的思想文化进行极粗暴野蛮的破坏,结果并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加
速了秦的灭亡。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儒学为正统,促进大一统的形成与巩固。
32.(1)这种主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现实、重现世的特点。(2)道教圣地青城山地处成都地区。(3)可从知名度、旅游、文化等多方面考虑,不必求全,言之有理即可。
33.远大志向 结合自己实际言之有理即可。
34.西汉输出的是技术、手工艺品而西域输出的则有农产品和畜牧品,双方的东西都是互相没有得,说明双方交流的必要性。但是我们能够看出的是西汉输出的是技术和手工产品,这就说明了西汉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在当时的世界上占先进地位。
35. (1)在图中完成(参考教材65页)
(2)长江 珠江
(3)秦长城把战国时期分段长城连接在一起,更长
更牢固。秦长城不仅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
的结晶,而且它横亘在游牧区与农耕区之间,在一定
程度上减缓游牧民族的冲击,保护了长城以南农耕文
明的发展。
36.
(1)张骞出使西域
(2)作用: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
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此后,汉朝与西域
诸国互派使节,互通商旅。
(3)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标志今新疆地区正式归
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37.依图学历史
依据合纵连横(六国南北联合共同抗秦为“合纵”;秦利用六国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为“连横”)秦远交齐国,假装交好,破坏六国联合,削弱他们的实力,因此齐国最后灭亡。
38.
(1)成就:
①发明了造纸术;②数学专著《九章算术》成书;③张
仲景编著《伤寒杂病论》;④华佗采用全身麻醉手
术发;⑤司马迁写成史学著作《史记》;⑥出现草书、楷
书和行书字体;⑦道教兴起;⑧出现乐府诗;⑨
张衡发明地动仪;⑩王充著《论衡》。(每项1分。符合题
意的其他答案可同等给分,但得分不超过4分。)
(2)主要原因: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各民族共同创造;
中外交流频繁;继承、发扬前代传统等。(2分)
39.小小编剧家
“刑罚”加强统治;商纣王及秦朝历史;休养生息(无为而治);教化百姓;以“礼”治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0.历史论坛
(1)在政治上:(2分)
巩固政权、国力加强、加快民族融合、减少战争、
社会安定……等其中一项或其它有关的内容均可酌
情给分。(以下同)
(2)在经济上:(2分)
有利社会生产的发展、各地的经济交流、边疆地区
和荒地的开发、兴修水利……等。
(3)在思想文化上:(2分)
文字、货币的统一、文化的繁荣……等。
(4)我还有话要说:(1分)(符合题意即可给分)
(5)秦始皇、汉武帝为实现、维护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
秦始皇: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确立中央和地方的
行政机构;统一度量衡和货币;统一文字;焚
书坑儒;修筑长城,抵御匈奴……等
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反击匈奴……等
(各说出其中两项的各给2分)
(6)举出一位符合题意的人物便可给分(1分)
(7)评价略……符合题意,符合正确的评价观点便可酌情给分。(2分)
注:主观题不必拘泥于文字表达,意思相符则可给分。鼓励学生有个人见解。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C 2.B 3.D 4.B 5.D 6.C 7.C 8.D 9.C 10.B
11. A-曹操 B-诸葛亮 C-刘备 D-诸葛亮 E-曹操 F-诸葛亮。
12.(1) 魏 洛阳、蜀 成都、吴 建业
(2) ①220年 曹丕 ②221年 刘备 ③222年 孙权
(3)官渡之战胜利 赤壁之战失败
13.①曹操。
②统一全国。
③统一了北方。因为他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招贤纳士,实行屯田。
④主要观点:曹操“功大于过”,对于整个历史的进程起了促进作用,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和文学家,但是,曹操也有其阴险狡诈、凶残的一面,如杀害了华佗,杨修等人……(学生只要观点鲜明,有理有据,言之成理即可)
14. 当今英雄已不能仅定位于战场上的英雄,它的范围应更广泛,如抗洪、非典、火灾等情况下都有英雄的身影,学生们可自由发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1.B 2. C 3.B 4.D 5.B 6.A 7.C 8.B 9. B
10. 祖逖—C D E(中流击楫、闻鸡起舞、立志北伐) 苻坚—A B E(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11.①狂妄自大。骄兵必败。②中国北方重新陷入长期分裂割据的状态。
12. 两晋――东晋南朝 镜泊湖――太湖 长江以南――五岭 洛阳――长安
黄河――长江 生铁冶炼技术――灌钢法 白瓷――青瓷
13.从原因上说 古代:因战乱而南迁 较被动。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较主动。
从方向上说 古代:由北向南迁 现代:全国性,(有农村涌向城市、内地涌向沿海、北方涌向南方) 从规模上说 现代比古代规模大。(答案不唯一,只要学生
能言之有理即可)
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1.C 2.A 3.D 4.B 5.A 6.C 7.A 8.D 9.C 10.B
11.(1)①鲜卑②羌③匈奴④羯⑤氐(2)A长安B洛阳(3)平城
12.答:①孝文帝
②学习汉语
③穿汉服、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
④促进了民族融合,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同时,也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胡食、胡服、胡床和胡乐、胡歌、胡舞等,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
13.匈奴族—鲜卑族 蒙古高原—大兴安岭 洛阳—平城 曹魏—北魏
曹魏—北魏 淮河—黄河 拓拔跬—拓拔宏
14.①孝文帝迁都洛阳。
②孝文帝顺应历史潮流、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坚持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孝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有作为的封建皇帝,是一位有胆有识的改革家。
③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要发展则必须要改革,只有改革才能使社会发展。
第23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1.C 2.A 3.D 4.B 5.D 6.D 7.A 8.D 9.A 10.B
11. 祖冲之-- D创制“千里船”;F复制指南车
贾思勰-- C搜集民谚民谣; E收录医疗技术知识
郦道元-- A记录风土人情 ;B记录山川矿藏
12.①石油 郦道元
②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根据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和考证,参考古代文献资料,为《水经》作注。全书40卷,约30万字,书中生动详细地记录了河流、山川、城镇、物产、矿藏、风土人情、建筑名胜、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内容丰富,体例严谨。《水经注》既是一部的地理学著作,同时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
③ 略。
13.郦道元—贾思勰 官方—民间 《天工开物》--《齐民要术》 森林—果树 物产—畜牧
矿 藏—捕 鱼 园林—加工 南方—北方 《天工开物》--《齐民要术》 天文—农学
14.①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 ②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 ③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 第24课 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1.D 2.B 3.B 4.C 5.D 6.D 7.C 8.B 9.B 10.D
11. 王羲之-- B《兰亭序》D《黄庭经》 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程 邈 -- “隶书”
12.①平城附近是云冈石窟,洛阳附近是龙门石窟。 ②佛教的教义有利于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和利用,也得到了北魏皇帝的支持。云冈石窟所在地大同是北魏的旧都城—平城;龙门石窟所在地洛阳是北魏后迁的都城。所以,凿窟造像之风首先在这里兴起,这里的石窟也最著名。
13.南朝人—东晋人 凯---恺 山水画---人
物画 《天王送子图》---《女史箴图》
14.第一、经典、教义不同. 宗教有自己的经典、教义、教规、戒律和宗教仪式。佛教从自身对世界的认识出发,制定了自己的教义。迷信没有系统的理论,没有统一的教义、教规和经典。
第二、文化内涵的价值不同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宗教在适应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特有宗教信仰、宗教感情和与此相适应的宗教理论、教义教规在内的宗教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迷信活动敬奉的是一个庞大的鬼神系统。
第三、组织形式不同 宗教有地区性组织、全国性组织,甚至世界性组织,这些宗教的组织形式是合法的、公开的和较为稳定的。迷信只是少数迷信职业者用来骗取钱财的骗术,某些迷信组织及场所还是藏污纳垢、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庇护所。
第25课 成语历史故事竞赛
1.D 2.A 3.C 4.B 5.B 6.A 7.B 8.D 9.C 10.A
11.1-E 2- G 3- C 4-D 5-A 6- B 7-H 8-L 9-K 10-F 11- J 12-I
12.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 狗、猪。
13.①纸上谈兵 ② 图穷匕现 ③如鱼得水 ④名不虚传 ⑤出奇制胜 ⑥ 路人皆知
⑦两厢情愿(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⑧嫁祸于人 ⑨五体投地 ⑩ 迷途知返
14.①望梅止渴 ②朝秦暮楚 ③煮豆燃萁 ④邯郸学步
⑤老马识途(迷途知返)
第四单元 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1.A 2.B 3.D 4.B 5.C 6.D 7.A 8.D 9.D 10.B 11.A 12.C
13.D 14.C 15.C 16.D 17.B 18.D 19.C 20.B 21.D 22.B
23.A 24.C 25.D 26.B 27.A (54分,每小题2分)
28.(12分,每题2分)
①贾思勰 《齐民要术》 它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②鲜卑衣服狭而短,夹领小袖,便于骑射战斗,而汉服则宽而长。 北魏孝文帝改革。
29.(5分)
①一种是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迁往中原地区。一种是中原的部分汉族人民迁往江南地区。(2分)
②前者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后者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2分)
③北魏孝文帝。(1分)
30.(11分)
(1)当时东汉政治腐朽、军阀割据混战、社会动荡,曹操打败袁绍统一了北方。(3分)
(2)消灭南北割据势力,统一全国。(2分)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分)
(4)重视策略;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重用人才;实行屯田,发展经济。(4分)
31.(5分,每题1分)
①200年--208年 孙权称帝--称王
②生铁冶炼技术--灌钢法 白瓷--青瓷
③长江流域--黄河流域 平城--洛阳
④圆的面积--圆的周长 半径--直径
⑤《黄庭经》--《兰亭序》 南朝人--唐朝人
32.(13分)
①诸葛亮 (2分)
②辅助刘备开创蜀汉,辅佐后主刘禅巩固帝业。(2分)
③志当存高远。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学者思明师,仕者思明君(3分)
④诸葛亮是三国时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 (1.5分) 诸葛亮选择的道路充分说明他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和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正统思想家。(1.5分) 但是诸葛亮并不墨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 (1.5分) 诸葛亮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1.5分) (答案不唯一)
(七年级上)历史期末检测题(一)参考答案
1.B 2.C 3.B 4.B 5.D 6.B 7.C 8.D 9.A 10.C 11.D 12.C
13.B 14.C 15.C 16.D 17.B 18.C 19.D 20.A(每题2.5分,共50分)
21.(12分)
(1)(每个要点2分,满分8分)
A.甲骨文(商朝龟甲卜辞) B.兵马俑 C.半坡彩陶盆 D.《史记》
(2)文字资料(史书记载)、文物、遗址、遗迹(古迹)等,(每个要点1分,答对2个就可得满分2分)(3)(途径与原因各1分,答对下列任何一个要点可得满2分或只要能自圆其说也均可得分)
①阅读历史书籍(自己的喜好,故事性、趣味性强。) ②电视(电视剧故事性强,吸引力大。)
③电脑网络(网上信息量大,选择性强,吸引力大。)
22.(共12分,每小题3分)(1)黄帝 (2)华佗 (3)曹操 (4)祖冲之
23.(共14分)
(1)西周(2分)(2)分封制(2分)(3)巩固了周王朝对周边的统治(2分,答其他作用只得1分。)
(4)血缘亲疏 奴隶(4分)
(5)军队、刑法的暴力镇压和思想上的礼仪教化(4分)
24.(共12分)
麻烦一:秦统一前,秦国的车辆(轮距)比较大(各地的车辆大小不同)(2分;统一车辆的形制,规定所有车辆的轮距一律为六尺(车同轨)(2分)。 麻烦二:小篆或小篆与隶书(4分)
麻烦三:不是(1分)秦统一前各国的度、量、衡与货币不统一(1分);统一度量衡与货币(以秦国货币圆形方孔钱为统一货币)2分。
(七年级上)历史期末检测题(二)参考答案
1.D 2.A 3.B 4.A 5.C 6.A 7.C 8.B
9.C 10.D 11.A 12.B 13.C 14.C 15.D 16.A
17.A 18.B 19.A 20.B 21.B 22.D 23.D 24.C
25.D 26.B 27.D 28.C 29.B 30.D
31.D 32.B 33.C 34.B 35.B 36.A 37.A 38.B
39.B 40.D 41.C 42.C 43.B 44.C 45.B
46.B 47.C 48.A 49.C 50.A 51.D 52.A 53.C
54.C 55.B 56.B 57.C 58.C 59.C 60.A
61.有错。图上所标,魏国“曹操称帝,221年,长安”,错了,应改为“曹丕称帝,220年,洛阳”;
蜀国“诸葛亮称王,220年”,也错了,应改为“刘备称帝,221年”;
吴国“孙权称帝”,应改为“孙权称王,都城“赤壁”也不对,应改为“建业”。
62.从画像上看,诸葛亮的年龄大。(实际上周瑜生于175年,诸葛亮生于181年, 他们相差6岁)
文艺作品从表现主题、塑造人物性格的需要出发,可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前提下进行虚构。因此,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的实际情况往往会不一样。
63.材料一反映了没有压迫、没有剥削、“天下为公”的原始社会的状况。材料二描述了阶级社会产生后“天下为家”和王位世袭的社会现象。(2)禅让制。(3)世袭制。
(4)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
64.提示:
①秦代的一尺长23.1厘米,秦的一升为202毫升,秦的一斤相当于今天的250克。
②曹操在世时,魏国还没有建立。魏国是在曹操死后曹丕建立的,所以曹操身后大旗上就不会有“曹”字。 “蜀”是人们历史上的称呼,在当时并不叫蜀,应该叫“汉”。
65.(1)说出是孔子的至理名言2分,对指导或帮助说一
点2分,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即可。
(2)谈感想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即可。
(3)因为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教育家。他的很多教育思想到今天还非常有价值。(或具体说出孔子的“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等教育思想)(2分)。
(4)影响:
①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深刻的潜在影响。 ②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孔子总结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比如“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等。
66.
(1)佛教用语有:水到渠成 心花怒放 心心相印 以毒攻毒 少见多怪 不看僧面看佛面 天花乱坠
(2)古代印度 (3)龙门石窟 云冈石窟(或者其他著名石窟都可以)
67.资源共享
(1)商鞅、秦国通过变法,成为七雄(国)中最强的国家,为最终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2)北魏孝文帝(或拓跋宏)
(3)①改革能促进社会发展,国家富强(或应坚持改革开放)。
②人才是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的保证(或重视教育、科教兴国)。
③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必须遵循经济规律。
④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发展经济、提高社会生产力。⑤民族团结、民族间相互学习可以促进社会进步。
(七年级上)历史期末检测题(三)参考答案
1.B 2.A 3.C 4.D 5.B 6.B 7.B 8.B 9.C 10.C 11.C 12.D
13.B 14.B 15.B 16.C 17.C 18.A 19.C 20.A
21. C 22.C 23.D 24.B 25.D 26.D 27.C 28.A 29. C 30.C (60分,每题2分)
31.(10分)
1-j-I 2-i-B 3-h-F 4-g(a)-D 5-f-G 6-e-A 7-d-J 8-c-C 9-b-H 10-a(g)-E
32.(5分,每空0.5分)
图1:(1)齐桓公 宋襄公 晋文公 秦穆公 楚庄王
(2)齐桓公 (3)晋国 楚国
图2:蔡伦
图3:祖冲之
33.(5分,每小题1分)
①元谋人——山顶洞人 ②河姆渡——半坡人③对 ④甲骨文——金文或种鼎文 ⑤汉朝——秦朝
34.(8分)
①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经济上发展生产。袁绍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2分)
②赤壁之战 。 曹操骄傲轻敌,采用错误战术。孙刘联军占天时、地利、人和,采用正确战术,利用火攻。(3分)
③曹丕、刘备、孙权(3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九年级历史学练案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