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教师编制考试
教师编制考试
【导言】教师编制考试,师范专业可以报考教师招聘的编制 。 非师范类学生要取得 教师资格, 2012年开始全国统考,笔试必须通过教育知识与能力和综合素质,中学的还要 多加一门专业知识的考试。 需准备复习参加教育部门举办的考试或者去考自学考试相关的科 目。具体报名时间,可以咨询当地教育部门。
简单含义:教师编制考试是指学校招聘教师的考试 . 。
报考流程
注:根据各地方教育部门和人事部门的招考要求。如户籍要求、学历要求和考试要求 等。拿美术考试为例:
第一关:网上或现场报名,审核材料。
第二关:笔试, 1:4的比例考试,但是每科只录取考试人数的四分之一,也就是,如 果美术招 4个老师, 就必须有 16人考试, 也只录取前 4名, 但是通常都是
50, 60多人考试。
第三关:面试,一般是在继教中心或某个学校,随机抽题目,靠你的应变能力。录取 一半。
第四关:学校试讲,才艺展示。这关通常都是 2选 1了。最后还有体检,如果都合格, 你就过了。
考试内容
由各地方招聘简章要求所定,一般考教育学 、心理学 、新课改 、教育法规等内容, 其他还有看所考科目技能要求而定。
待遇差别
1、工资待遇差别,有编制工资高,无编制工资低 ;
2、福利待遇差别,有编制的有三险一金,没有编制的除了工资什么都没有 ;
3、稳定性差别,无编制的教师随时面临被炒鱿鱼 ;
4、 有编制教师可以做任课老师、 班主任、 行政人员。 无编制教师最多可以当任课老师, 其他没有机会。
上海教师资格笔试群:371175465 微信号:shjsksw
上海中公教育(http://sh.offcn.com/)制作
范文二:教师编制考试
2.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体现师德规范()
A .热爱学生 B .严谨治学 C .为人师表 D .以法执教
3. “教然后知困” 、 “能者为师” 、 “弟子不必不如师”说明了我国师生关系的哪一 个特点?()
A .尊师爱生 B .民主平等 C . 教学相长 D .师道尊严
4.在学校内部,学校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就其行政性质而言,是一种权责分配和 学校工作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 。
A .社会关系 B .职业关系 C .生活关系 D .管理关系
5.当代教师职业发展的趋势是()
A .现代化 B .专业化 C .科学化 D .国际化
6.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中,下列哪种普遍受到学生普遍欢迎()
A .对立型 B .民主型 C .放任型 D .权威型
7.教师自我修养应该是()
A .坐而论道 B .知行统一 C .养成习惯 D .闭门造车
8.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说明教师职业道德对 学生具有()
A .教育功能 B .调节功能 C .评价功能 D .动力功能
9.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集中体现是()
A .无私奉献精神 B .热爱学生 C .为人师表 D .团结合作
10.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从内容上看,在较低层次上,是教师对学生的() A .亲近感 B .理解感 C .尊重感 D .期待感
1.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A .示范性 B .复杂性 C .主体性 D .长期性
关于“师生关系” ,下列正确说法的是
A.只有爱生,没有尊师。
B.师生平起平坐,没有主次之分。
C.一味迁就学生,不要严格要求。
D.对个别学生的违法违纪进行惩戒是必要的,但不以侵犯身体、损伤心灵、 侮辱人格为目的。
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体现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的是
A为人师表 B 热爱学生 C 以法执教 D 爱岗敬业
34、关于“师爱” ,下列正确说法的是
A.出于私情之爱 B.对少数优等学生的关爱
C.严慈相济,既有母爱的纯真、慈祥,又有父爱的严格、庄重
D.师爱不具有教人育人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
A.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 知识、情感、意志
C.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曾被成为德国迅速崛起的“秘密武器”、 堪称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 现代化重要 支柱的是 ( )
A. 基础教育 B.职业技术教育 C.成人教育 D.高等教育
“六学二馆”是 ( )代的中央官学体系的简称
A. 汉 B.隋 C.唐 D.宋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 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 这句话反映的德育原则 是()
A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B .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 .因材施教原则
D .说理疏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8、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过的著名德育原则是()
A 、社会化活动原则 B、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C 、自然后果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12、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的是()
A 、赞可夫 B、巴甫洛夫 C、维果斯基 D、巴班斯基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导性因素。
A 、遗传 B、环境 C、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D、教育
《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 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 法追究() 。
A 、民事责任 B、 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1 .学校教育始于 __________ 。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2 .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__________ 。
1. 学生与所学知识,发展能力之间的矛盾 b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c .教师与教材之 间的矛盾
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 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使 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是 ( )
A. 讨论法 B. 谈话法 C. 陶冶法 D. 讲解法
“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 中突出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
A. 一致性和连贯性相结合的原则
B. 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
C.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D. 说理疏导和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以下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A 学不躐等 B 各因其材
C 温故知新 D 开而弗达
《论语》上提出的
夸美纽斯指出:
A 、循序渐进性原则 B 、因材施教原则 C 、直观性原则 D 、巩固性原则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
2、 我国古代____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 它揭示和表述了教育活动的许多原理。
3、构成教育的基本因素有____、____、和____。
4、将心理咨询的临床疗法引入教学领域,创立了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人是——————。
5、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争论最多影响最大也最带根本性的问题,是教育活动究竟是 注重于个人个性的发展还是注重于______。
6、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____著作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的标志。
7、
8、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和个体的____,其 中____是影响人的发展的主导性因素。
1. 德育效果与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呈极相关。
2. 实践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3. 道德教育应该是一个全方位、立体系统工程。
4. 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价值与规范是指德育内容。
5. 现代德育是从原始形态德育、古代学校德育和近代德育演化而来的。
什么是教师职业道德?
所谓教师职业道德, 即师德, 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中, 依靠社会舆论、 传统习俗、内心信念、职业要求和思想感化的力量,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 师、 教师与学生家长、 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他是 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和概括, 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 劳动过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行为标准去对待学生、 同行、 领导和家长 等,从而做好教育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
3、作为教师,你如何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1) 树立教育事业心; (2)以正确的教育思想教书育人; (3)要有教育责任 感。
4、什么是教学方法?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教学方法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有教 学原则指导下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互相合作的活动。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讲授法、谈话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参观法。
5、 分析班级授课制的优劣。
优点:提高教学效率,使普及教育成为可能;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 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启发。
缺点:强调统一性,难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教学内容 和方法固定化,缺少灵活性;学生的实践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机会较少,不利于 全面发展;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6、现代教师应具有的基本素养是什么?
文化知识素养,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能力素养;职业道德修养。 7、 传统教育派和现代教育派代表人物及对立的焦点。 赫尔巴特, “三中心” (以 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 ;杜威, “新三中心” (以儿童为中 心,以活动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
简述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
你在教育活动中,打算怎么样来体现爱岗敬业的精神?
某校初中二年级学生费某平时纪律松散, 经常迟到, 上课与邻座讲话, 经老 师多次教育仍无改变。 该生家长因忙于做生意, 对儿子疏于管教。 班主任赵老师 虽然多次与其父母联系但没有找到其父母。 赵老师认为, 如果继续让费某随班学 习,会给其他同学带来麻烦,于是他三番五次找费某谈话,要其自动退学。费某 在老师的压力下, 加上本身又有厌学心理, 于是在 2005年 5月 20日, 未经家长 同意,辍学回家。这位班主任老师做法是否合理?请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1)停止学生上课的做法是不对的,侵犯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教师要依法执 教。
(2)分析与评论:停止违反纪律的学生上课,应符合教育活动的价值要求,与 对学生的教育相一致, 同学生违纪程度相适应, 有充分客观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 据, 班主任老师不得善意不让学生上课, 不能带有个人偏见和感情用事; 后进生 的转化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和信心;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可偏爱,要讲 究教育艺术。
(3)个人观点:看法不偏激,基本符合实际,有一定操作性;看法独到,有创 造性和操作性。
范文三:教师编制考试试题
单项选择题 (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 一 , 单项选择题 (在下列每题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 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 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 写在题后的 括号内 , 本大题共 15 题 , 每题 2 分 , 共 30 分 )
1. 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 )
A. 《学记》 B. 《论语》 C. 《大教学论》 D. 《普通教育学》
2. ( )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教育的基本法 , 具有仅次于 《宪法》 的法律效力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法》
3. 学习迁移是指 ( )
A.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B.两种学习之间的互相干扰 , 阻碍
C. 两种学习之间不存在直接的相互影响 D.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4. 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
A. 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 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5.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 :
A. 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 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6. 概念是反映事物的 ( )的思维形式 .
A. 表象 B.本质属性 C.一般属性 D.特殊属性
7.
A. 创造性 B.广延性 C.长期性 D.示范性
8. 在呈现某一事物时 , 交替变更它所存在的形式 , 使该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不断变化 , 本质特征 保持不变 , 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 这种方式被称为 ( )
A. 直观教学 B.启发教学 C.比较 D.变式
9. 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 ( )
A. 学科课程理论 B.结构主义课程论
C. 实用主义课程论 D.综合课程论
10. 罗杰斯主张
A. 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 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11. 对于学习习惯的建立 ,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基本学习习惯不良多始于小学 B.家长的
C. 不良学习习惯的扭转和改变不是很难的事情
D. 行为强化技术是改变不良学习习惯的一项重要技术
12. 在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中 , 遗传因素 ( )
A. 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 B.与大脑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无关
C. 规定了心理发展的现实性 D.包括胎内环境
13.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 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 宗 旨 , 着重培养学生的 ( )
A.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B. 良好习惯和自主意识
C.良好个性和品德 D. 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
14. ( )心理学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 , 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
A. 构造主义 B.人本主义 C.格式塔 D.精神分析
15.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实施于 ( )
A.2006 年 B.1995 年 C.2001 年 D.2004 年
二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 4 小题 , 每题 4 分 , 共 16 分 )
1. 下位学习
2. 教育媒介
3. 先行组织者
4. 培养目标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 , 每题 5 分 , 共 20 分 )
1. 简述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
2.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 说明我们应树立怎样的教育理念 .
3. 简述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 .
4. 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分为哪几个阶段 ?
四论述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 , 每题 10 分 , 共 20 分 )
1. 谈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思想与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思想之间的关系 .
2. 试述教师课堂提问的要求 .
五材料分析题 (14 分 )
以下是针对 《牵牛花》 一课拟定的两套不同的教学目标 , 请试用新课标理念分析两者的异 同 .
教学目标一 : 1.初步认识牵牛花的生长规律 , 能运用线条或色彩画出其基本特征 .
2. 通过课件 (或范画 ) 了解牵牛花的相关知识 , 观察它的生长过程 , 并通过发现 , 讨论来了解植 物生长过程中的不同形态 , 学会描绘观察到的事物 .
3. 对牵牛花的生长过程产生兴趣 , 能积极参与活动 .
教学目标二 : 1.初步认识牵牛花的生长规律 , 并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
2. 在观察 , 触摸中进行感官体验 , 认识 , 感悟牵牛花的生命形态之美 .
3. 对牵牛花的生长过程产生兴趣 , 能大胆表现出自己的感受 .
范文四:2011教师编制考试
本文由天羽玄良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1、 心理发展: 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自我意识: 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识. 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 3、认知方式: 也称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 4、认知结构: 就是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广义而言,它是某一学习者的全部观念及其组织, 狭义的说,它可以是学习者在某一特定知识领域内观念及其组织. 5、微格教学: 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时间内(5-20min),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并把这 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6、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 事物.陈述性知识学习的过程包括获得,保持和提取三个阶段.(275) 7、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后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在信 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三个阶段:陈述性阶段,程序化阶段,自动化阶段.(275) 8、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率.一般来讲, 最佳水平为中等 强度的动机.(264) 9、 学习策略: 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 其调控方式的综合. 10、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概念?(191) 答: ①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 ②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 ③充分利用“变式”. ④正确运用语言表达. ⑤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用于实践中. 1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08) 答: 马斯洛根据需要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把需要归纳为七个基本的层次。 ①生理需要②安 全需要③归属与爱的需要④尊重需要⑤求知需要⑥审美需要⑦自我实现的需要. 其中,前四种需要被称为缺失需要,他们是个体生存所必需的。后三种是成长需要,它虽不是 我们生存所必需的,但对于我们适应社会来说却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较低级的需要至少部分 满足之后才会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追求。 12、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219) 答: 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解释了气质的生理基础.他依据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即兴 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划分了四种类型:不可遏制型,活泼型,安静型和弱 型.其中,不可遏制型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是强-不平衡,活泼型(强-平衡-灵活),安静型(强-平衡 -不灵活),弱型(弱). 13、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影响.(213) 答: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为我国新课程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有 力的理论依据与支持. ①使社会对智力有了一个更宽泛的认识. 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兴趣和潜能提供适当的学习机会. ③多元智力课堂像“真实”的世界,学生学习更主动投入. ④根据多元智力理论组织的学校活动,提高了家长和社区参与的可能性 ⑤学生能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长处. 1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245)
答: 皮亚杰认为,人具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这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个体对环境作出的适 应性变化是一种内部结构的积极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他提出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0-2 岁)这一 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②前运算阶段(2-7 岁)这一阶段儿童认知发展 的特点是单维思维,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③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特点是多维思维,思 维的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和具体逻辑思维④形式运算阶段(11-成人)特点:假设演绎思维,抽象 思维和系统思维。 15、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 答: ①及时复习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③复习方法多样化④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⑤运 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⑥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16、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246) 答: 他认为,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 ①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 岁)本阶段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②自主感对羞耻 感与怀疑(2-3 岁)本阶段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③主动感对内疚感(4-5 岁)培养主动性④勤奋 感对自卑感(6-11 岁)培养勤奋感⑤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岁)培养自我同一性.其他三 个阶段分别为: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 年晚期). 这一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 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17、
试述新手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区别.(311) 答: ①课前计划差异②课堂教学过程差异③课后评价差异④其他差异(师生关系,职业道德 等). 18、简述桑代克的三大学习定律.(254) 答: 桑代克认为,学习要遵循三条重要的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是指联结的加强或消 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节状态.练习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会由于重复 或练习而加强,不重复或练习,联结力量就会减弱.效果律是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可因导 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导致烦恼的结果而减弱. 19、有意义学习的本质和条件. 答: 有意义学习的本质就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 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它的条件包括:①有 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合乎这种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标准,即具有逻辑意义②学习者必须 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于新知识进行联系④ 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的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 作用. 20、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248) 答: 学生的性格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 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教育意义:①性格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的速度与质量 ②性格差异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以及学生的社会化学习和个体社会化.因此学校教 育应更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更好的适应学生的性格. 2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影响.(257) 答: ①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②建构主义学生观.强调学
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③建构主义知识观.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 出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①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模式,有关的先前 知识和对教材的信任状况有所了解,以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获得新意义,修正以往的概念②教 师除讲授学习材料外,还要培养学生学会生成新的能力和技巧,结合学习材料的内容组织学生 进行一系列认知活动,引导学生学会组织评价监督自己的认知过程,调控自己的认知过程,最 终学会独立进行理解性的学习. 22、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282) 答: ①问题情境(指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②定势与功能固着③原型启发④已有知识经验⑤情 绪与动机.此外,个体的认知结构,个性特征以及问题的特点也会影响问题的解决. 23、创造性的培养.(284) 答: ①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一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二留给学生充分选择的余地)②注 重创造性个体的塑造(一保护好奇心儿接触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三鼓励独立性和创新 精神四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③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一头脑风暴法 二直觉思维训练) 24、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66) 答: ①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②设置合适的目标③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④训练归因⑤表达 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⑥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 25、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286) 答: 科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水平包含两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 展.①前习俗水平,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中低年级(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相对功利的道 德定向阶段)②习俗水平,在小学中年级出现的,一直到青年,成年(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维 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③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普遍原则的道德定 向阶段) 26、简述学习策略的种类(267) 答: 一般来讲,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种.认知策略是信息加工 的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 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 的策略,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 和学业求助策略. 27、影响学生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274) 答: 影响因素:①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②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③学习情境的相 似性④学习的定式和态度⑤认知结构的特点⑥学习策略的水平.如何培养:①注意教学材料和 内容的编排②改进教材呈现方式③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④加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训 练⑤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⑥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2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进行哪些角色的创新? 答: ①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②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 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③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④从学校 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发的教师.
1、终身教育:教育的终身化是适应学科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 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 2、教育机智:教师在无准备的情况下,能够迅速、果断地做出正确判断,随机应变,因势 利导,是教师“教育机智”的表现。 3、个体身心发展: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 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4、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是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 呈现的课程。 5、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6、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 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7、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 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8、平行教育原则: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 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9、课外、校外教育: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 对学生施行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10、简述 20 世纪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答:第一,教育的终身化。第二,教育的全民化。第三,教育的民主化。第四,教育的 多元化。第五,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11、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答:(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c、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d、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a、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b、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c、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12、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答: (1)教育规定了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给人以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影响。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老师。 13、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答: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14、简述教师职业的特点。 答: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来说,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 下几个方面: (1)学者和学习者。 (2)知识传授者。 (3)示范者。 (4)管理者。 (5)朋友。 (6)研究者。
15、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答: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16、我国新型师生关系有什么特点,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答: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 (3)教学相长。 (4)心理相容。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2)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3)要发扬教育民主。 (4)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17、教育应如何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答: (1)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2)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 (3)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4)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5)教育还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互补性,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18、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答: (1)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3)建立德育基地 (4)创办业余党校 19、简述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答:班级常规管理;班级平行管理; 班级民主管理;班级目标管理。 20、结合实际谈谈教师的职业素养。 答: (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团结协作 d、为人师表 (2)教师的知识素养 a、政治理论修养 b、精深的专业知识 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3)教师的能力素养 a、语言表达能力 b、组织管理能力 c、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 d、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4)职业心理健康 a、高尚的师德 b、愉悦的情感 c、良好的人际关系 d、健康的人格 21.谈谈你对”注入式”和”启发式”两种教学方法思想的理解 答: 依据指导思想不同,各种教学方法可归并为两大类:注入式和启发式,这是两种 根本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
注入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从主观出发,把学生看成单纯接
受知识的容 器,向学生灌注知识,无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 中仅仅起了一个现成信息的负载者和传递者的作用,而学生仅仅起着记忆器的作用。 启发式则是指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 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指导他 们自己去学习的方法。 衡量一种教学方法是否具有启发性, 关键是看教师能否促进学生积极 主动的去学习,而不是单从形式上去加以判断。 22、试述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的过程。 答: (1)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2)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23、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答: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a、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的特点 b、在教学中,必须重视直接经验的作用 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应注意两个问题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a、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b、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c.贯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 统一的教学规律,必须注意两个问题。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a、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是相互统一和相互促进的 b、知识和智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c、要使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是有条件的 d、贯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 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的规律 a、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b、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的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 c.贯彻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24、什么是班级授课制,它有什么优点和局限性? 答:班级授课制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 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1)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a、有利于经济有效的大面积培养人才。 b、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c、有利于发挥学生的集体的作用。 d、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2)班级授课制的不足及改革趋势 a、教师为了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必须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控制,这势必影响到 学生的独立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b、难以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 c、在班级授课制中,课堂成为学生生活的基本空间,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最主 要的生活方式,学生的交往受到限制。 d、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和消极等 待的性格。 25、简述德育过程的规律。 答: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a、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b、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
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a、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依赖于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b、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 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c.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实际 上也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a、活动和 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b、学生在活动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a、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b、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c、德育过程的长期、反复、渐进性特点要求教育者必须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 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思想行为的反复,善于反复抓,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 26、当前我国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答:问题: (1)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民主管理的程度低 解决方法: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有目的的训练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 27、如何加强学校与家庭和社会教育教育机构的联系? 答: (1)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 (2)学校和校外教育机构建立经常性的联系 (3)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联系 28、简述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的含义和要求。 答:(1)基本含义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 严和爱有机的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a、教育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尊重热爱学生的态度。 b、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
1
范文五:教师编制考试试卷
17.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
A. 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要看情况而定
18.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A.主体;B.客体;C.教的主体;D.学的主体
1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20.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 )。
A.杜威;B.怀特海;C.布鲁纳;D.克伯屈
单项选择题答案:1、C 2、B 3、C 4、D 5、A 6、B 7、C 8、D 9、D 10、A 11、A 12、
C 13、C 14、B 15、B 16、B 17、C 18、B 19、B 20、C
多项选择题
1.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
A.认知领域;B.日常生活领域;C.情感领域;D.动作技能;E.安全领域
2.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A. 内容的丰富;B.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
C.课程结构的更新;D.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3.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 )。
A.幼儿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E.学历教育
4.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 )。
A.四书;B.文法;C.修辞;D.辩证法;E.论语
5.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
A.家庭教育;B.道德教育;C.班级教育;D.学校教育;E.社区教育
6.反映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说法的是( )。
A. 方法科学;B.家长对孩子期望偏高;C.片面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
D.不能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E.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
7.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 )。
A.以业余为主;B.以自学为主;C.以长期为主;D.以短期为主;E.以国外学习为主
8.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利是( )。
A.无歧视原则;B.提早自立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E.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9.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
( )。
A. 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D.重视能力的培养;E.重视个别差异
10.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
A.核心课程;B.融合课程;C.潜在课程;D.活动课程;E.广域课程
多项选择题答案:1、ACD 2、AC 3、ABCD 4、BCD 5、ADE 6、BCDE 7、ABD 8、ACDE 9、BCDE 10、ABE
名词解释
1.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解释之二: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改变人的身心素质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这是广义的教育;但广义的定义外延过大,在现代社会,学校教育构成现代教育的主要形式,而学校教育是由专职机构的专职人员承担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活动。
2.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3.德育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三个方面。
4.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5.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简答题
1. 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
(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3)科学技术改变了教育技术。
2. 为什么学校教育工作必须要坚持以教学为主?
(1)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
(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3)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特点决定的;
(4)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学校工作必须要以教学为主,如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实践能说明这一点。
3. 请说明教育目的同培养目标的关系。
首先,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而培养目标是根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
其次,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实现。
4.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论述题1.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答: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
(1)师德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动作用,使教师保持良好的从业心态;
(2)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直接的示范,对于养成良好品德处于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
(3)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
(1)对事业无私奉献; (2)对学生,真诚热爱;
(3)对同志,团结协作; (4)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
2.如何理解教育的经济功能?答:(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