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关于镜子的作文
关于镜子的作文
镜子可以照出自己的不足。李世民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第一面镜子就是我的妈妈,我要向她学习勤劳,夏天的时候,我们在空调下睡觉,妈妈却早早地起来了帮我们做饭,妈妈做好了之后,就把我们叫醒了,当我们吃的时候,妈妈却在外面洗衣服,我们吃好以后,妈妈就把碗筷收拾好。妈妈又准备了午饭,厨房里非常热,妈妈早已汗流浃背。洞天,我们睡在暖暖的被窝,妈妈却起来了,她去河边洗衣服,河水非常冷,妈妈的手都被冻得僵硬。因为妈妈常常做家务,所以妈妈的手上都是茧,我看见了,觉得很伤心。所以我要向妈妈学习勤劳。
第二面镜子就是我的朋友,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书呆子”,我要像他学习多看书。有一天,我约了他去外面玩,我就去他家叫他,他妈妈开门,先让我进去,再去叫他,他妈妈叫:“儿子,快出来,你朋友来找你玩了。”他沉浸在书的海洋里,他根本没听到妈妈在叫他。他妈妈对我说:“你等一会儿,他马上就出来了。”第二次,我进去找他,他说:“再等一会儿,等我把书看完。”一个小时之后,我等不住了,就冲进去对他使出了“狮吼功”。最后,他不情愿地放下了书,跟我走了。我要向他学习,多看书。
第三面镜子就是公交车上的小弟弟,我要向他学习助人为乐,有一次,我在公交车上看到有好多人,我好不容易看到了一个位置,就迅速地跑过去,过了一会儿,有一位老爷爷上来了,我很矛盾,要不要让座位呢?突然有一个小弟弟给老爷爷让位,我感到很惭愧,想以后一定要助人为乐。
这就是我的三面镜子。
范文二:外国适合朗读的散文
外国适合朗读的散文(1)
《年轻的母亲》
〔法〕瓦莱里
瓦莱里(1871—1945),法国诗人,评论家。生于地中海海滨的塞特市,是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人物。
这个一年中最佳季节的午后,像一只熟意毕露的橘子一样丰满。
全盛的园子,光,生命,慢慢的经过它们本性的完成期。我们简直说,一切的东西,从原始起,所作所为,无非是完成这个刹那的光辉而已。幸福像太阳一样的看得见。
年轻的母亲从她的手里小孩的面颊上闻出了她自己本质的最纯粹的气息。她拢紧他,为的要使他永远是她自己。
她抱紧她所成就的东西。她忘怀,她乐意耽溺,因为她仿佛重新发现了自己,重新找到自己,从轻柔的接触这个鲜嫩醉人的肌肤上。她的素手徒然捏紧她所结成的果子,她觉得全然纯洁,觉得像一个圆满的处女。
她恍惚的目光抚摩树叶、花朵,以及世界的灿烂的全体。她像一个哲人,像一个天然的贤人,找到了自己的理想,照自己所应该的完成了自己。
她怀疑宇宙的中心是否在她的心里,或在这颗小小的心里——这颗心正在她臂弯里跳动,将来也要来成就一切的生命呢。
《当我不在世的时候》
(俄)屠格涅夫
当我不在世的时候,当我所有的一切都化为灰烬的时候,——你啊,我唯一的朋友;你啊,我曾经那样深情地和那样温存地爱过的人;你啊,想必会比我活得更长时间,——可不要到我的坟墓上去??。你在那儿是无事可做的。
请不要忘记我??但也不要在日常的操劳、欢乐和困苦之中想起我??我不想打扰你的生活,不想搞乱它的平静的流水。不过在孤独的时刻,当善良的心如此熟悉的那种羞怯的和无缘无故的悲伤碰着你的时候,你就拿起我们爱读的书当中的一本,找到里边我们过去常常读的那些页,那些行,那些话,——记得吗,——有时,我们俩一下子涌出甜蜜的,无言的泪水。
你读完吧,然后闭上眼睛,把手伸给我??。把你的手伸给一个已经不在的朋友吧。
我将没有能够用我的手来握它:我的手将一动不动地长眠在地下。然而,我现在快慰地想,你也许会在你的手上感受到轻轻的爱抚。
于是,我的形象将出现在你的眼前,你闭着眼睑下将流着的泪水,这泪水啊,就像我和你受美的感动曾经一起洒下的一样,你啊,我唯一的朋友;你啊,我曾经深情地和那样温存地爱过的人~
《美丽快活的挤奶女》
〔英〕奥弗伯里
奥弗伯里(1581—1613),英国诗人和散文家。诗篇《妻子》和散文集《人物记》为其代表作。
一个村姑,完全不假脂粉来增添颜色,然而顾盼风流,足以使一切膏沐减色。她懂得一张秀靥并非盛德之饰,因遂置之不顾。一切优点美质在她身上是那么处境安详,几如悄悄潜入一般,全然不知不识。她的裙裾的衬里(即伊肢体)要比她那服装的外表更为强胜:虽然她周身不是用取自茧丝的绮罗装成,但却朴质无华,秀丽天成。她不曾因早晨迟起而损害容颜身体;自然教导她慵懒贪睡会使灵魂生锈;因此她每天总是随着商答克里(即其女主人雄鸡也)一同起身,而夜晚则以羊儿入圈之时为其晚钟。她挤奶时,奶头经她纤指一捏,仿佛过了甜美的榨机一道,奶也出得更纯白可爱,不曾有手套上的脂粉气味窜入其中。她收割时,金黄的麦穗应手而倒伏礼拜在她的脚下,仿佛甘受其束,甘受其缚。她不待兰芷香萚而吐气芳馥,终年散发着六月般的清香,如新积的草堆那样。她的手因劳作而变坚,但她的心却因怜悯而变柔;而当冬日的晚间夜来较早时,她总是欢坐纺机之前,面对令人眩迷的命运的纺车,吟哦一首反抗之曲。她做每件事情都是那么优美,似乎她天生不会做坏,既然她总是存心把事做好。她的一年所得多花费在下一次的集市之上,而在挑选衣服时,美与不美全在是否体面大方。花园与蜂房便是她的全部医疗与药物,而她却活得很长。她敢单独外出,夜间敢去给羊开门而不怕邪恶,因为她自己便心无邪念。但她实际上并不孤独,因为她不论走到哪里,总是伴随着古老的歌曲与诚实的思想,以及祈祷;往往很短,但却灵验,不是那么絮絮叨叨,使人生厌。最后,她的清梦是那么纯洁,她并不怕说给别人;唯独礼拜五夜晚的睡梦她有禁忌;她不敢告人,畏惧触犯。这就是她的生涯,而如果一旦死去,她但愿是个春天,这样她的殓布之上好插满花枝。
《果园里》
〔英〕伍尔芙
伍尔芙(1882—1941),英国女作家。生于伦敦。
米兰达睡在果园里,躺在苹果树底下一张长椅上。她的书已经掉在草里,她的手指似乎还指着那句:"Ce pays estvraimentun des coins du le des filles eclate le mieux??"仿佛她就在那儿睡着了。她手指上的猫眼石发绿,发玫瑰红,又发桔黄,当阳光滤过苹果树照到它们的时候。于是,微风一吹,她的紫衣起涟漪,像一朵花依附在茎上;草点头;一只白蝴蝶就在她的脸上扑来扑去。
她头上四呎高的空中挂着苹果。突然发一阵清越的喧响,仿佛是一些破铜锣打得又猛,又乱,又野蛮。这不过是正在合诵乘数表的学童,被教师喝住了,斥骂了一顿,又开始诵乘数表了。可是这个暄响经过米兰达头上四呎高的地方,穿过苹果树枝间,撞到牧牛人的小孩子,他正在摘篱笆上的黑莓,在他该上学的时候,使他拇指在棘刺上刺破了。接着,有一声孤寂的号叫——悲哀,有人性,野蛮。老巴斯蕾,真的,是泥醉了。
于是苹果树顶上的叶子,平得像小鱼抵住了蓝天,离地三十呎,发一声凄凉愁惨的音调。
这是教堂里的风琴奏"古今赞美歌"的一曲。声音飘出来,被一群在什么地方飞得极快的鸫鸟切碎了。米兰达睡在三十呎之下。于是在苹果树和梨树顶上,离睡在果园里的米兰达三十呎高的地方,钟声得得,间歇的,迟钝的,教训的,因为教区里六个穷女人产后上教堂感恩,教区长谢天。再上去一点,教堂塔顶上的金羽,尖声一叫,从南转东了。风向转了。它嗡嗡地响在旁的一切之上,下临树林,草场,丘陵,离睡在果园里的米兰达多少哩。它刮前去,无目,无脑,遇不着任何能阻挡它的东西,直到转动了一下,它又转向南了。多少哩之卜,在一个像针眼一般大的地方,米兰达直站起来,大声地嚷:"噢,我喝茶去怕太晚了~"
(卞之琳 译)
《密西西比河风光》
〔法〕夏多布里昂
夏多布里昂(1768—1848),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出身于封建贵族家庭。主要作品有小说《阿达拉》等,散文集《非洲游记》等和《墓畔回忆录》6卷。
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旖旎。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逶迤而去,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三四千头一群的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有时,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看它头上的两弯新月,着它沾满淤泥的飘拂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它踌躇满志,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两岸。
以上是西岸的情景。东岸的风光不同,同西岸形成令人赞叹的对比。河边,山巅,岩石上,幽谷里,各种颜色,各种芳香的树木杂处一堂,茁壮生长;它们高耸入云,为目力所不及。野葡萄,喇叭花,苦苹果在树下交错,在树枝上攀缘,一直爬到顶梢。它们从槭树延伸到鹅掌揪,从鹅掌揪延伸到蜀葵,形成无数洞穴,无数拱顶,无数柱廊,那些在树间攀缘的藤蔓常常迷失方向,它们越过小溪,在水面搭起花桥。木兰树在丛莽之中挺拔而起,耸立着它静止不动的锥形圆顶;它树顶开放的硕大的白花,俯瞩着整个丛林;除了在它身边摇着绿扇的棕榈,没有任何树木可以同它媲美。
被创世主安排在这个偏远的丛莽中的无数动物给这个世界带来魅力和生气。在小径尽头,有几只因为吃饱了葡萄而醉态酪酊的熊,它们在小榆树的枝桠上蹒跚;鹿群在湖中沐浴;黑松鼠在茂密的树林中嬉戏;麻雀般大小的弗吉尼亚鸽从树上飞下来在长满红草霉的草地上踯躅;黄嘴的绿鹦鹉,映照成红色的绿啄木鸟和火焰般的红雀在柏树顶上飞来飞去;蜂鸟在佛罗里达茉莉上熠熠发光,而捕鸟为食的毒蛇倒挂在树枝交织而成的穹顶上,像藤蔓一样摇来摆去,同时发出阵阵嘶鸣。
如果说河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鸟喙击橡树干的笃笃声,野兽穿越丛林的沙沙声,动物吞啮食物或咬碎果核的咂咂声;潺潺的流水,啁啾的小鸟,低哞的野牛和咕咕叫的斑鸠使这荒野的世界充满一种亲切而粗犷的和谐。可是,如果一阵微风吹进这深邃的丛林,摇晃这些飘浮的物体,使白色,蓝色,绿色,玫瑰色的生物混杂交错,使所有的色调融合为浑然一体,使所有的声音汇成合唱,那是多么奇伟的声音,多么壮观的景象~可是,对于没有亲临其境的人,这一切我是无从描绘的。
(程依荣 译)
岁月峥峥,你会不会忆起同枝而栖的伙伴, 脚步匆匆,你能否听得到丝丝难割的浩叹, 我是深秋里飘零的一叶枯黄,记忆中芬芳着一朵忧郁的花瓣。2006-3-1 15:13:58 丽人行
等级:版主
文章:2211
积分:1613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3年12月25日第 2 楼
《云雀》
〔法〕米什莱
米什莱(1798—1874),法国历史学家,自然科学家。主要著作有《法国史》,《大自然的诗》(包括"鸟","虫","海"和"山"四部)等。
云雀是最典型的田野里的鸟儿。这是庄稼人的珍禽。她总是殷勤地伴随着他们,在艰辛的犁沟中间,到处都有她的足迹。她给他们鼓劲,加油,为她们歌唱希望。希望,这是咱们高卢人的古老铭言;正因为如此,他们把这种平凡的鸟儿尊为"国鸟"?。她的羽毛并不美丽,但是她天性勇敢,充满欢乐。大自然似乎有些亏待云雀。她的脚爪长得使她不适合在林间栖息,她只好就地筑巢,与野兔为邻,田沟是她的穹庐。当她孵化幼雏的时候要度过多少动荡不定,充满风险的生活啊~无数的烦忧,无数的忐忑不安~一片浅浅的草皮怎么能给这位母亲掩藏起她的小宝贝儿,抵挡住狗,鸢和鹰隼的窥伺呢 她匆忙地把小鸟孵化出来,又匆忙地把颤颤抖抖的幼雏抚育成长。谁能不想到这不幸的鸟儿和那忧郁的邻居野兔有着同样的悲怆呢~此物多愁结,惊惧噬其心。——拉封丹
然而由于她生性愉快,善忘,或者你要愿意,也可以说她轻率,总之是充满了法兰西式的乐天精神,于是相反的情况发生了:一旦脱离险境,"国鸟"又重新获得静谧,她又像从前那样歌唱:显示出无法抑制的喜悦。更令人惊奇的是:她多灾多难的动荡生活,那无数残酷的苦难并没有使她的心变得僵硬无情;她仍然那样快活,善良,合群,满怀信心。她具有这些稀有的优秀品质,堪称鸟类中友爱的模范;云雀也像燕子一样,必要时还会哺育自己的姐妹们呢。
有两样东西支持着并鼓舞着她,这就是阳光和爱情。一年之中她有半年恋爱。每年有两三回,她得承担起做母亲的多灾多难的幸福,忍受着无数风险去尽那份哺育的辛劳。在没有爱情的时候,她拥有阳光,阳光令她兴奋。只要有一抹阳光,她就会引吭歌唱。
她是白天的女儿。每当晨曦降临,茜红微微染上天边,太阳即将升起的时候,她就像箭一样地从田沟里直冲出去,在天空中高唱欢悦的颂歌。这是一首神圣的诗篇,像黎明一样清新,像童心一样纯洁,快乐~这嘹亮而有力的声音正是收获的信号。"走吧,"父亲说,"你们没听见云雀在召唤吗 "云雀跟随着他们,不停地给他们鼓劲;到了炎热的中午,为他们驱赶虫蚋,连连催他们进入梦乡。她把流泉般的柔和曲调倾泻在少女侧过的,朦胧欲睡的头上。
(徐知免 译)
《美丽的多罗泰》
〔法〕波特莱尔
波特莱尔(1821—1867),法国著名诗人,散文家。生于巴黎。诗作《恶之花》开创了法国近代诗歌的新时代。另有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等。
直射的阳光,可怕地窒息着城市。沙滩上闪烁着刺眼的光芒,大海也反射着蓝光。人们都萎靡不振,昏沉沉地睡着午觉。一阵小睡就是一种甜蜜舒服的死亡,人们睡意朦胧地品尝着筋疲力尽的快感。
然而,在一望无际的碧空之下,唯一的生命多罗泰,像太阳一样强壮和骄傲,她在空荡荡的大街上漫步走着,在阳光下显出一个黑黝黝的影子。
她走着,轻柔地扭动着那生在宽大的臀部上的纤细的腰肢,贴在身体上的淡粉色细纱裙,与她那黝黑的肤色形成鲜明的对照,也准确地勾画出颀长的躯体,凹进去的脊背和凸起的胸脯。
阳光穿透她手中红色的小阳伞,为她黑色的脸蛋上撒了一层淡红的脂粉。
她那几乎泛着蓝光的浓密的鬈发,把她优美的头颈向后拉长,为她戴上一种得意洋洋并且懒懒散散的神情。还有那沉重的宝石耳坠子,在她两耳旁神秘地吱吱鸣叫。
微微的海风不时地掀起她飘拂的裙边,露出两条油光闪闪的迷人的大腿;而她那两只脚也正像欧洲关在博物馆中大理石雕的诸女神的脚,一下下地在细沙滩上刻印下它的足迹。多罗泰非常喜欢卖弄风情,她把被人赞赏的愉快看得比获得自由的骄傲还重要。尽管她自由了,可她还赤着脚走路。
她体态和谐地向前走着,幸福地生活着,微笑地露出雪白的牙齿,就好像她从遥远的空中望到一面镜子,映出她的步态和娇美。
然而,这时连狗都在阳光刺激下呻吟,又是什么要紧的原因使得平时是如此懒惰,像青铜体一样冷淡的,美丽的多罗泰这样出走呢
她为什么离开她漂亮整齐的小屋子呢 这小屋在鲜花和草席的装点下,毫不花费,便成为一间小巧的客厅。她在这儿欢快地梳妆,吸烟,纳凉,或是在她那大羽毛扇子的小镜里自我欣赏着。百步之外,大海在沙滩上摇荡着,单调的浪涛声伴随着她迷茫的梦??院子里小铁锅里炖着番红花调料的米拌螃蟹,传来一阵诱人的轻香。
也许她和某一个年轻的军官有约会吧~他在那遥远的海滩上,曾听到同伴们讲述闻名的多罗泰哪~她肯定会求这位天真的小伙子为她讲述一下巴黎歌剧院的大舞会;问他是不是可以光着脚走进那里,如同参加本地的星期天舞会一样,这儿就连卡菲尔老太婆也会沉醉于狂欢之中呢~还要问问他巴黎美丽的太太们是否都比她更美呢~
所有人都爱慕,欣赏的多罗泰,她该会多么幸福啊,如果她不是迫不得已地一元一元?地攒着钱,以便去赎回她的小妹妹——小妹已经十一岁了,成熟了,而又是那么美丽。
善良的多罗泰,大概会成功吧;可妹妹的主人真是太吝啬了,根本不会懂得金钱之外的美。
(亚丁译)
《秋》
〔法〕马拉美
马拉美(1842—1898),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和散文家。生于巴黎一个职员家庭。重要诗作有《窗子》,《蔚蓝的天》等,抒情散文集《白色的睡莲》等。
自从玛丽亚离开我到另外一个星宿中去——哪一个星宿,猎户星,牵牛星,或者是你吗,绿色的太白星 我时常有寂寞之感。我孤独地和我的猫度过了多少漫长的岁月啊~我说"孤独地",意思是没有物质的存在物;我的猫是一个神秘的伴侣,一个精灵。因此,我可以说,我孤独地和我的猫,和一个拉丁衰亡时代的最后作家,度过了许多漫长的岁月。自从这个白色的生物没有了以后,很奇怪而特别地,我所喜爱的一切都可以概括在"衰落"这个字里。所以,就一年来说,我喜爱的季节是夏天最后几个惟悴的日子,正当秋季开始以前。就一日来说,我挑选了出门散步的时间是太阳落山之前,当黄铜色的光照在灰色的墙上,紫铜色的光照在玻璃窗上的时候。同样,在文学上,我的精神所从而寻求悲哀的娱乐的,也将是罗马末期的那些苦闷的诗歌,只要是那些还没有透露出野蛮民族已走近来使它返老还童的朕兆,也还没有呀呀学语,在开始第一篇基督教散文的幼稚的拉丁文作品。
我一边读着这样的诗歌(它的色泽,对于我是比青年的肌肉更有魅力),一边把一只手抚摸着这个纯洁的动物的皮毛。这时,在我窗下,低沉而哀怨地响起了一架手风琴。手风琴在白杨树下漫长的人行道上响起,这些白杨树的叶子,自从丧烛伴着玛丽亚最后一次经过之后,即使在夏天,我也觉得它们萎黄了。有些乐器是很悲哀的,不错,钢琴闪烁发光,小提琴给残破的灵魂照明,但是手风琴,却使我在朦胧的回忆中,耽于绝望的梦想。现在,它正在悠扬地奏起一支愉快的俗曲,一支能使乡下人心里快乐起来的陈旧熟腻的调子,它的繁音促节
却引得我悠然入梦,并且使我下泪,像一曲浪漫的民谣一样,你这是从哪里来的魔力啊 我慢慢地领受着它,我不敢丢一个铜子到窗外去,惟恐一动之后,就会发现这个乐器不是在为自己歌唱。
(施蛰存 译)
《苏珊》
〔法〕法郎士
法郎士(1844—1924),法国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有小说,文艺评论集多种。192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你知道,卢浮宫是一个博物馆,那里藏着许多美丽和古老的东西——这种作法很聪明,因为"古"和"美"都是同样值得敬仰的东西。博物馆里的名贵古物中有一件最感人的东西,那就是一块大理石像的断片。它有许多地方显得很破旧,但上面刻的两个手里拿着花的人却仍然可以看得很清楚。这是两个美丽女子的形象。当希腊还是年轻的时候,她们也是年轻的。人们说,那是一个完美无缺的美的时代。把她们的形象给我们留下的那位雕刻师,把她们用侧面像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她们在彼此交换莲花——当时认为是神圣的花。从这花儿的杯形蓝色花萼中,世人吸进苦难生活的遗忘剂。我们的学者们对这两位姑娘作过许多思考。为了要了解她们,他们翻过许多书——又大又厚的书,羊皮精装的书,还有许多用犊皮和猪皮精装的书。可是他们从来没有弄清楚为什么这两个姑娘各人手里要拿着一朵花。
他们费了那么多的精力和思考,那么多辛苦的日子和不眠之夜所不能发现的东西,苏珊小姐可是一会儿就弄清楚了。她的爸爸因为要在卢浮宫办点事,就把她也带到那儿去了。苏珊姑娘惊奇不止地观看那些古代文物,看到了许多缺胳膊,断腿,无头的神像。她对自己说:"啊,对了,这都是一些成年绅士们的玩偶;我可以看出这些绅士们把他们的玩偶弄坏了,正像我们女孩子一样。"但当她来到这两位姑娘面前时,看到她们每人手里拿着一朵花,她便给了她们一个吻——因为她们是那样娇美。接着她父亲问她:
"她们为什么相互赠送一朵花 "
苏珊立刻回答说:
"她们是在彼此祝贺生日快乐。"
她思索了一下,又补充了一句:"因为她们是在同一天过生日呀。她们两人长得一模一样,所以她们也就彼此赠送同样的花。女孩子们都应该是同一天过生日才对呀。"现在苏珊离开卢浮宫博物馆和古希腊石像已经很远了;她现在是在鸟儿和花儿的王国里。她正在草地上的树林里度过那晴朗的春天。她在草地上玩耍——而这也是一种最快乐的玩耍。她记得这天是她的小丽雅克妮的生日;因此她要采一些花送给她,并且吻她。
(叶君健 译)
岁月峥峥,你会不会忆起同枝而栖的伙伴, 脚步匆匆,你能否听得到丝丝难割的浩叹, 我是深秋里飘零的一叶枯黄,记忆中芬芳着一朵忧郁的花瓣。2006-3-1 15:15:03 丽人行
等级:版主
文章:2211
积分:1613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3年12月25日第 3 楼
〔法〕兰波
兰波(1854—1891),法国诗人,散文家。生于工业小城沙勒维尔。主要作品有长诗《醉舟》,散文诗《地狱一季》等。
我拥抱了这夏日的黎明。
宫殿前依然没有动静,寂然无声。池水安静地躺着。荫翳还留在林边的大道。我前行,惊醒那温馨而生动的气息,宝石般的花朵睁眼凝望,黑夜的轻翼悄然翔起。幽径清新而朦胧。第一次相遇:一朵鲜花向我道出了芳名。
我笑向那金黄色高悬的瀑布,她散发飘逸,飞越了松林:在那银白色的峰巅,我认出了她——女神。
于是,我撩开她一层又一层的面纱。林中的小径上,我舒展着臂膀。平原上,我把她告示给雄鸡。都市里,她逃匿在钟楼和穹隆之间。像乞丐奔波在大理石的站台,我奔跑着,把她一路追寻。
大路上空,桂树林旁,我用她聚集的绡纱把她轻轻地围裹,我感觉到了一些那无比丰满的玉体。黎明和孩子一起倒身在幽林之下。醒来,已是正午。
(陈中林 译)
《花》
〔法〕兰波
从一级金色的阶梯上——在丝带和青烟的缭绕中,在碧绿的天鹅绒和阳光下青铜般幽光闪闪的晶莹的水面之间——我看到了,在一块由金银,眼睛,香发精心织成的绿茵上,万花吐蕊,争奇斗艳。
一片片金黄嵌在玛瑙上,桃花心木的圆柱稳稳地高擎着一顶翡翠绿的穹隆。白缎的花束,红宝石的纤细的嫩茎簇拥着水的玫瑰。满与天,宛若睁着蓝眼,化作白雪之形的上帝,把簇簇鲜嫩的玫瑰吸引到这大理石般的水面。
(陈中林 译)
《云雀》
〔法〕列那尔
列那尔(1864—1910),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和散文家。生于夏龙。有诗集,小说,剧本多种。散文作品《自然记事》尤为著名。
我从来没有见过云雀,尽管我黎明即起,也是徒然。云雀不是地上的鸟儿。
从今天早晨起,我就踏着泥块和干草到处寻觅。
一群群灰色的麻雀或鲜艳的金翅鸟在荆棘篱笆上飘来飘去。
松鸦穿着省长礼服在检阅树丛。
一只鹌鹑从首蓿地上掠过,在空中划出一道笔直的墨线。
牧羊人比妇女还要精巧地打着毛线,他身后跟随着一色的羊群。
这一切都浸润在清新的朝晖之中,即使从来不预报吉兆的乌鸦也令人含笑。
听吧,像我这样倾听吧。
您听见,在那上面,某个地方,正在金杯里捣碎一颗颗水晶细粒吗
谁能告诉我云雀在哪里歌唱
如果我仰望苍穹,太阳光会烧灼我的眼睛。我只好不去看她。云雀生活在天上,在天上的
飞鸟中,唯有你,歌声闻于人间。
(徐知免 译)
《天鹅》
〔法〕列那尔
他在池塘里滑行,像一只白色的雪橇,在云霞里遨游。他追踪絮团状的
云朵,他凝视着它们升起,浮动,随即又消逝在碧波间。他渴望得到一朵云。
他用喙喙,把他那雪白的脖子蓦地扎进水中。
然后,像妇女的手臂脱出衣袖那样,脖子又抽了回来。
他什么也没有得到。
他再一看:那受了惊的云朵全没了。
刹那间他似乎感到有些幻灭,但是云随即又回来了,呐,那边,在那片
涟漪渐渐消尽了的地方,不是又现出了云霞了吗
轻悄悄地,天鹅端坐在他的羽绒座垫上,划着水,向云靠拢过去。
他全力在捕捉这些浮光幻影,累极了,兴许,还没有弄到一朵流云,他
就会死去,这幻象的牺牲者啊~
可是我这在说什么啊
你瞧。他每回钻入水中,用嘴去搜索那膏沃的塘泥,总要带出一条虫来。
因此他才像鹅那样,养得肥肥胖胖。
(徐知免 译)
《翠鸟》
〔法〕列那尔
今晚,鱼不上钩,但是我带回家一份不寻常的激情。
当我端着钓竿的时候,一只翠鸟飞来栖息在钓竿上。
没有什么鸟儿比他更光艳夺目的了。
仿佛一朵蓝色大花开放在细长的枝梢上。钓竿被他压得有点弯曲。我屏
气静息,看到我的钓竿被翠鸟当作树枝,十分感到自豪。
我相信他的惊走不是因为惧怕,他只以为是从一个树枝跳上了另一个树
枝。
(徐知免 译)
《蟋蟀》
〔法〕列那尔
这只黑黢黢的虫子,如今已倦于飘泊,此时漫游归来,正在细心整理他
那片荒芜了的园地。
首先他耙平了那条窄狭的沙土小径。
他从房屋门槛上清除掉散落的木屑。
他锉断了那棵拦路的巨大野草。
他休息一下。
然后他给他那只精微的小表上发条。
他上好了 还是表坏了 现在他再休息一小会儿。
他又回到屋里,关上门。
他在那把结构灵巧的锁孔里久久不息地转动钥匙。
呐,他谛听:
外面一点动静都没有。
不过他还是感到不大安全。
于是,仿佛是通过滑车的小链索,格磔格磔地转动,他下到土地深处。
什么也听不见了。
在沉寂的旷野中,几株白杨伸向天空,像手指似地指着月亮。
(徐知免 译)
《一个树木之家》
〔法〕列那尔
穿越过烈日照晒下的一片平原之后,我遇到了他们。
他们因为不爱喧闹,所以不住在大路边沿。他们居住在荒芜不毛的旷野,俯临一泓唯有飞鸟才知道的清泉。
远远望过去,他们仿佛密不透风,无法进入。但等我一走近,他们的树干就豁然分开。他们谨慎地欢迎我。我可以休息,纳凉,可是我仿佛觉得他们在注视我,对我并不放心。
他们聚族而居,最年长的在中间,幼小的,其中有些柔嫩的叶片才刚刚生起,到处都是,从不分离。
他们活得很长,不易死去;即使老死的还挺立着,直至化为灰烬倒地。
他们那些修长的枝柯互相抚摸,像盲人一样,以确信大家都在。每当狂风劲吹,想把他们连根拔起,他们就张拳怒目,挥动手臂。平时他们只是和睦地轻轻细语。
我感到这里才是我真正的家。兴许我将忘记我的另一个家吧。这些树木将会逐渐接纳我,而为了配得上这份雅意,我学会了应当懂得的事:
我已经懂得凝望浮云。我也懂得了守在原地不动。我几乎学会了沉默。
(徐知免译)
岁月峥峥,你会不会忆起同枝而栖的伙伴, 脚步匆匆,你能否听得到丝丝难割的浩叹, 我是深秋里飘零的一叶枯黄,记忆中芬芳着一朵忧郁的花瓣。2006-3-1 15:15:40 丽人行
等级:版主
文章:2211
积分:1613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3年12月25日第 4 楼
《一年四季》(节选)
〔苏〕普里什文
普里什文(1873—1954),苏联著名散文家。生于一个商人家庭。散文集以《大自然的日历》,《叶芹草》和《林中水滴》等为代表。一年四季千变万化,其实除了春,夏,秋,冬以外,世界上再没有更准确的分法了。
《自然晴雨表》
一会儿细雨蒙蒙,一会儿太阳当空。我拍摄下了我那条小河,不料把一只脚弄湿了,正要在蚂蚁做窝的土丘上坐下来(这是冬天的习惯),猛然发现蚂蚁都爬出来了,一个挤一个,黑压压的一群,待在那里,不知要等待什么东西呢,还是要在开始工作以前醒醒头脑。大寒的前几天,天气也很温暖,我们奇怪为什么不见蚂蚁,为什么白桦还没有流汁水。后来夜里温度降到零下十八度,我们才明白:白桦和蚂蚁从结冻的土地上,都猜到了天会转冷。而现在,大地解冻了,白桦就流出了汁水,蚂蚁也爬出来了。
《最初的小溪》
我听见一只鸟儿发出鸽子般的"咕咕"叫声,轻轻地飞了起来,我就跑去找狗,想证明一下,是不是山鹬和来了。但是肯达安静地跑着。我于是回来欣赏泛滥的雪融的水,可路上又听见还是那个鸽子般"咕咕"叫的声音,并且一再一再地听见了。我拿定了主意,再听见这响声时,不走了。于是慢慢地,这响声变得连续不断起来,而我也终于明白,这是在不知什么地方的雪底下,有一条极小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我就是喜欢这样在走路的时候,谛听那些小溪的水声,从它们的声音上诧异地认出各种生物来。
《亮晶晶的水珠》
风和日丽,春光明媚。青鸟和交喙鸟同声歌唱。雪地上结的冰壳宛如玻璃,从滑雪板下面发出裂帛声飞溅开去。小白桦树林衬着黑暗的云杉树林的背景,在阳光下幻成粉红色。太阳在铁皮屋顶上开了一条山区冰河似的,水像在真正的冰河中一样从那里流动着,因此冰河便渐渐往后面退缩,而冰河和屋檐之间的那部分晒热的铁皮却愈来愈扩大,露出原来的颜色。细小的水流从暖热的屋顶上倾注到挂在阴冷处的冰柱上。那水接触到冰柱以后,就冻住了,因此早上的时候,冰柱就从上头开始变粗起来。当太阳抹过屋顶,照到冰柱上的时候,严寒消失了,冰河里的水就顺着冰柱跑下来,金色的水珠一颗一颗地往下滴着。城里各处屋檐上都一样,黄昏前都滴着金色的有趣的水珠。
背阳的地方还不到黄昏时,早就变冷了,虽然屋顶上的冰河仍然后退着,水还在冰柱上流,有些水珠却毕竟在阴影处的冰柱的末尾上冰结住,并且愈结愈多。冰柱到黄昏开始往长里长了。而翌日,又复艳阳天,冰河又复向后通,冰住早上往粗里 长,晚上往长里长,每天见粗,每天见长。
《春装》
再要不了几天,过那么一个星期,大自然便会用奇花异草,青葱的苔藓,细嫩的缘菌,把森林中这满目败落的景象掩盖起来了。看着大自然一年两度细心打扮自己形容慌悴,恹恹待
死的骨胳,着实令人感动:它第一次在春天,用百花来掩盖,免得我们再看见,第二次在秋天,用雪来掩盖。榛子树和赤杨树还在开花,金色的花穗现在还被小鸟惹得飘下蒙蒙花粉来,但是毕竟物换星移,这些花穗虽还活着,灯时光却已过去了。现在满目都是星星一般的蓝色的小花儿,娇俏妩媚,令人叹赏,偶尔也会遇见瑞香,一样有惊人的美色。
林道上的冰融化了,畜粪露了出来,数不尽的种子仿佛嗅到了粪香,从云杉球果和松球果里飞到了它的身上。
《稠李凋谢了》
白色的花瓣纷纷落在牛蒡,荨麻和各种各样绿草上,那是稿李凋谢了。接骨木和它下面的草莓却盛开起花来,铃兰的些花苞也开放了,白杨树的褐色叶子变成了嫩绿色,燕麦苗像绿衣小兵一般散布在黑色的田野上。沼泽里的薹草高高地站立青,在黑魆魆的深渊里投下了绿色的影子,一些小甲虫在黑色的水中飞快地转着圈子,浅蓝色的晴蜒从一个绿茵茵的薹草岛上飞到另一个岛上。
我在荨麻从中的发白的小径上走着,荨麻的气味重得使我浑身发痒。成了家的鸫鸟们惊叫着把凶恶的乌鸦赶开了自己的窝,赶得老远老远。一切都是很有趣的:数不清的动物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说明着大地上的和谐的生命运动。
《杨花》
找拍摄白杨树上的鞭毛虫,它们正把杨花纷纷撒落下来。蜜蜂儿迎着太阳顶风飞着,犹如飞絮一般。你简直分辨不出,那是飞絮,还是蜜蜂,是植物种子飘落下来求生呢,还是昆虫在飞寻猎物。
静悄悄的,杨花蒙蒙飞舞,一夜之间就铺满了各处道路和小河湾,看去好像盖上了一层皑皑白雪。我不禁回想起了一片密密的白杨树林,那儿飘落的白絮足有一厚层。我们曾把它点上了火,火势就在密林中猛散开来,使一切都变成了黑色。
杨花纷飞,这是春天里的大事。这时候夜莺纵情歌唱,杜鹃和黄鹂一声声啼啭,夏天的鹪鹩也已试起歌喉了。
每一回,每一年春天,杨花漫天飘飞的时候,我心里总有说不出的忧伤:
白杨种子的浪费,好像竟比鱼在产卵时的浪费更加大,这使我难受而不安。
在老的白杨树降白絮的时候,小的却把肉桂色的童装换为翠绿色的丽服:就像农村里的姑娘,在过年过节串门游玩的时候,时而这么打扮,时而那么打扮一样。
人的身上有大自然的全部因素:只要人有意,便可以和他身外所存在的一切互相呼应。
就说这根被风吹拆下来的白杨树枝吧,它的遭遇多么使我们感动:它躺在地下林道的车辙里,身上不只一天地忍受着车轮的重压却仍然活着,长出白絮,让风给吹走,带它的种子去播种??
拖拉机耕地,不能机耕的地方用马来耕;分垄播种机播种,不能机播的地方用筐子照老法子来播,这些操作的细节令人看不胜看??
雨过后,炎热的太阳把森林变成了一座暖房,里面充满了正在生长和腐烂的植物的醉人芳香:生长着的是白桦的叶芽和纤茸的春草,腐烂的是别有一种香味的去岁的黄叶。旧干草,麦秆以及长过草的浅黄色的土墩上,都生出了芊绵的碧草。白桦的花穗也已绿了。白杨树上仿佛小毛虫般的种子飘落着,往一切东西上面挂着。就在不久以前,去岁硬毛草的又高又浓又密的圆锥花序,还高高地兀立着,摇来摆去,不知吓走了多少兔子和小鸟。白杨的小毛虫落到它身上,却把它折断了,接着新的绿草又把它覆盖了起来。不过这不是很快的,那黄色
的老骨骼还长久地披着绿衣,长着新春的绿色的身体。
第三天,风来散播白杨的种子了。大地不倦地要着愈来愈多的种子。微风轻轻送来,飘落的白杨种子越来越多。整个大地都被白杨的小毛虫爬满了。尽管落下的种子有千千万,而且只有其中的少数才能生长,却毕竟一露头就会成为蓊茸的小白杨树林,连兔子在途中遇上都会绕道而过。
小白杨之间很快会展开一场斗争:树根争地盘,树枝争阳光。因而人就把它们疏伐一遍。长到一人来高时,兔子开始来啃它的树皮吃。好容易一片爱阳光的白杨树林长成,那爱阴影的云杉却又来到它的帷幕下面,胆怯地贴在它的身边,慢慢地长过它的头顶,终于用自己的阴影绝灭了爱阳光的不停地抖动着叶子的树木??
当白杨林整片死亡,在它原来地方长成的云杉林中西伯利亚狂风呼啸的时候,却会有一棵白杨侥幸地留存在附近的空地上,树上有许多洞和节子,啄木鸟来凿洞,椋鸟,野鸽子,小青鸟却来居住,松鼠,貂常来造访。等到这棵大树倒下,冬天时候附近的兔子便来吃树皮,而吃这些兔子的,则是狐狸:这里成了禽兽的俱乐部,整个森林世界都像这棵白杨一样,彼此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都应该描绘出来。
我竞倦于看这一番播种了,因为我是人,我生活在悲伤和喜悦的经常交替之中。现在我已疲乏,我不需要这白杨,这春天,现在我仿佛感到,连我的"我"也溶解在疼痛里,就连疼痛也消失了,——什么都不存在了。我默默地坐在老树桩上,把头捂在手里,把眼盯在地上,白杨的小毛虫落了我一身,也毫不在意。无所谓坏的,无所谓好的??我之存在,像一颗撒满白杨种子的老树桩的延续。
但是我休息过来了,惊讶地从异常欢愉的安谧之海中恍然苏醒,环视了四周,重新看到了一切,为一切而欣喜。
《第一只虾》
雷声隆隆,雨下个不休,太阳在雨中露脸,一条宽大的虹从天的这边伸到那边。这时候稠李开放了,一丛丛的野醋栗欹斜水面,也转绿了。第一只虾是从一个洞中探出头来,微微动了一下触须。
《春天的转变》
白天,空中的一个高处挂着"猫尾巴",另一个高处云团浮沉,有如一大队数不尽的船只。我们真不知道天会刮旋风,还是逆旋风。到了傍晚,才都明显起来:正是在今天傍晚,梦寐以求的转变开始了,没有打扮的春天要转变为万物翠绿的春天了。
我们到一片野生的森林中去侦察。云杉和白桦之间的上墩上残留着枯黄的芦苇,使我们回想起春天和秋天的时候,这片森林该是如何密不透光,无法穿越的。我们是喜欢这种密林的,因为这里空气温暖宜人,万物春意深浓。突然近旁水光闪一一闪,原来那是涅尔河,我们欢欣若狂,矸奔了河岸去,仿佛一下子到了另一个气候温暖的国度,那里生活沸腾,沼泽上的百鸟争鸣不休,大鹬,沙锥发着情,好像小神马在阴暗下来的空中驰骋,野乌鸡呼唤着伴侣,白鹤几乎就在我们的身边发出喇叭般的信号;总之,这儿的一切都是我们所喜爱的,连野鸭也敢落在我们对面的澄清的水中。人的声音一点也没有;既没有鸟笛声,也没有发动机的嘟嘟声。就在这个时刻,春天的转变开始了,万物苗长,百花争艳。
《柳兰》
转眼夏天到了,在森林的阴凉处,散发着像瓷一样白的"夜美女"的醉人芳香,而在树桩旁边的向阳地方,伫立着我们森林中的丰姿英俊的美男子——柳兰。
《河上舞会》
黄睡莲在朝阳初升时就开放了,白睡莲要到十点钟左右才开放。当所有的白睡莲各各争奇炫巧的时候,河上舞会开始了。
《旱天》
大旱仍没有完。小河干透了,只留一些原来被水冲倒,可以当桥过河的树木,猎人追索野鸭时走出米的小路也还留在岸上,沙地上却有鸟兽的新鲜足印,它们是照老例到这儿来喝水的。它们一定能在什么地方的小深水坑里找到水喝的。
《小白杨感到冷》
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云杉树林的边上聚集着颜色深浅不一 的幼小的白杨树,一棵挨着一棵,密密匝匝,似乎它们在云杉林中感到冷,伸到林边来晒太阳取暖。这真像我们农村里的人,也常出来坐在墙根上台上,晒太阳取暖。
《落叶期》
茂密的云杉林中出来一只兔子,走到白桦树下,有见一片大空地,就停下了。它不敢径直走到空地对面去,只顺着空地的边,从一棵白桦到另一棵白桦绕过去。但在中途又停下来,侧耳细听着??要是在森林中怕这怕那的,那么在树叶飘落,窃窃私语的时候,就最好别去。那兔子一边听,一边老觉得后面有什么东西窃窃私语,偷偷地走近来。当然,胆小的兔子也可以鼓起勇气,不去回头看,但这里往往有另外的情况:你倒不害怕,不受落叶的欺骗,可是恰恰这时有个东西,趁机悄悄地从后面把你一口咬住。
《降落伞》
连蟋蟀也听不见草丛中有自己同伴的声音,它只轻轻地叫着。在这样宁静的时候,被参天的云杉团团围住的白桦树上,一张黄叶慢慢地飘落下来。连白杨树叶都纹丝不动的宁静时候,白桦树叶却飘了下来。这张树叶的动作,仿佛引起了万物的注意,所有云杉,白桦,松树,连同所有阔叶,针叶,树枝,甚至灌木丛和灌木丛下的青草,都十分惊异,并且问:"在这样宁静的时候,那树叶怎么会落下来呢 "我顺从了万物的一致要求,想弄清那树叶是不是自己飘落下来。我走过去看个究竟。不,树叶不是自己飘落下来的,原来是一只蜘蛛,想降到地面上来,便摘下了它,作了降落伞:那小蜘蛛就乘着这张叶子降了下来。
《星星般的初雪》
昨天晚上没来由飘下了几片雪花,仿佛是从星星上飘下来的,它们落在地上,被电灯一照,也像星星一般烁亮。到早晨,那雪花变得非常娇柔:轻轻一吹,便不见了。但是要看兔子的新足印,也满够了。我们一去,便轰起了免子。
今天来到莫斯科,一眼发现马路上也有星星一般的初雪,而且那样轻,麻雀落在上面,一会儿又飞起的时候,它的翅膀上便飘下一大堆星星来,而马路上不见了那些星星以后,便露出一块黑斑,老远可以看见。
《森林中的树木》
一片皑皑白雪。森林中万籁俱寂,异常温暖,只怕雪都要融化了。树木被雪裹住,云杉垂下了沉重的巨爪,白桦屈膝弯身,有的甚至把头低到地上,形成了交织如网的拱门。树木就像人一样:云杉在无论怎样的压力下面,没有一棵会弯腰屈膝,除非折断完事,但是白桦,却动辄就低头哈腰。云杉高耸着上部枝叶,傲然屹立,白桦却在哭泣。在下了雪的静谧的森林中,戴雪的树木姿态万千,神情飞动,你不禁要问:"它们为什么互不说话,难道见我怕羞吗 "雪花落下来了,才仿佛听见籁籁声,似乎那奇异的身影在喁喁私语。
《人的宝藏》
峡谷里的森林下层既潮湿,又同地窖一样阴暗,你好不容易从这黑魆魆的深渊中出来,穿过被蛇麻草缠住身的赤杨树和荨麻,到了奇花烂熳,蝴蝶蹁跹,树浪环绕的草地上。这时候,你才确确实实地知道,才以整个身心理解到,这周围有多么大的不曾取走的财富,圣约翰节?前夜人人想觅宝发财,在这财富前面简直微不足道。你蓦然想起了那些宝藏以后,反会因为人的想象力的贫乏和某种浅薄而感到吃惊。睁开眼睛看着吧,没有被人取走的财富毫不神秘地聚在你的眼下。它们不是在哪儿地下,就在你的眼下:你就去取吧~你满心欢喜,站在它们面前,奇怪人为什么还不伸手去取这实在的财富,取这真正的幸福。说出来吧,给人指明吧,但是怎么说好呢,免得人家百般地称赞你,说都是因为你独具慧眼的缘故,反而把全部幸福都糟蹋了。
(潘安荣 译)
岁月峥峥,你会不会忆起同枝而栖的伙伴, 脚步匆匆,你能否听得到丝丝难割的浩叹, 我是深秋里飘零的一叶枯黄,记忆中芬芳着一朵忧郁的花瓣。2006-3-1 15:16:22 丽人行
等级:版主
文章:2211
积分:16134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3年12月25日第 5 楼
《童年的星星》
〔苏〕邦达列夫
邦达列夫(1924—),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职员家庭。是"战壕真实派的代表作家。有长篇小说《岸》,散文集《瞬间》等。
在沉睡中的村庄的黑暗上空,银白色的天际闪闪发亮,群星中有一颗星是绿色的,像夏天那样嫩绿,从银河的深远处,从很高很高的地方,特别亲切地对着我闪闪烁烁。当我步行在遍地尘土的夜间大道上的时候,它跟着我移动;当我在桦树林边,在幽静的树荫下停步的时候,它也在树丛中停住;当我走到家的时候,它还在瞧我,从黑黝黝的房顶那边亲切而温存地闪闪发亮。
"这就是她,"我想,"这是我的星星,是我童年时代的充满热情和关切的星星~我什么时候看见过她 在哪儿 或许我自己身上一切美好而纯洁的东西都应该属于她 或许我的最后归宿是在这个星星上,那里将会以节日般的盛情接待我,就像我现在所感到的她那美善而令人愉快的闪光一样 "这就是和永恒的联系,就是同宇宙的交谈 ~这一切至今仍然惊人地不可理解和美妙,被视为童年时代的神秘梦幻。
(王子英 译 李辉凡校)
《草莓》
〔皮〕伊瓦什凯维奇
伊瓦什凯维奇(1894—1980),波兰作家。多次获波兰国家文学奖和国际文学奖。有长篇小说《红色的盾牌》,剧本《假面舞会》等。
时值九月,但夏意正浓。天气反常地暖和,树上也见不到一片黄叶。葱茏茂密的枝柯之间,也许个别地方略见疏落,也许这儿或那儿有一片叶子颜色稍淡;但它并不起眼,不去仔细寻找便难以发现。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拔的槲树生意盎然,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念。农村到处是欢歌笑语。
秋收已顺利结束,挖土豆的季节正碰上艳阳天。地里新翻的玫瑰红土块,有如一堆堆深色的珠子,义如野果一般的娇艳。我们许多人一起去散步,兴味酣然。自从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没有变,依然是那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
我们漫步田野。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草莓。我把它含在嘴里,它是那样的香,那样的甜,真是一种稀世的佳品~它那沁人心脾的气味,在我的嘴角唇边久久地不曾消逝。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此刻我才察觉到早已不是六月。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我以为一切都没有变,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草莓的香味形象地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那时,树木是另一种模样,我们的欢笑是另一番滋味,太阳和天空也不同于今天。就连空气也不一样,因为那时送来的是六月芬芳。而今已是九月,这一点无论如何也不能隐瞒。树木是绿的,但只须吹第一阵寒风,顷刻之间就会枯黄;天空是蔚蓝的,但不久就会变得灰惨惨;鸟儿尚没有飞走,只不过是由于天气异常的温暖。空气中已弥漫着一股秋的气息,这是翻耕了的土地,马铃薯和向日葵散发出的芳香。还有一会儿,还有一天,也许两天??
我们常以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还像那时一样戴着桃色眼镜观察世界,还有着同那时一样的爱好,一样的思想,一样的情感。一切都没有发生任何的突变。简而言之,一切都如花似锦,韶华灿烂。大凡已成为我们的禀赋的东西都经得起各种变化和时间的考验。
但是,只须重读一下青年时代的书信,我们就会相信,这种想法是何其荒诞。从信的字里行间飘散出的青春时代呼吸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直到那时我们才察觉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赋予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当然,今天我们还很年轻——但只不过是"还很年轻"~还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
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虑,是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的落成。
然而,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
(韩逸 译)
《孤独的树》
〔保〕埃林 彼林
埃林 彼林(1877—1949),保加利亚作家。有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多种,风格明快,有浓郁的泥土气息。
一阵肆虐的狂风从遥远的树林里刮来两颗种子,随意将它们分撒在田野里。雨水将它们润湿,泥土将它们埋藏,阳光给它们温暖。于是,它们在田地里长成了两棵树。
最初,它们十分矮小,然而无心的时间把它们高高地拉离地面。它们便能眺望得比从前远多了。它们也能彼此看见了。
田野十分辽阔,直到那葱绿的平原的尽头,也看不到任何其他的树木,只有这两株远远分隔着的树,形影相依地伫立在田野中间。它们的枝桠纵横交错,仿佛是些用来丈量这旷野的奇怪的标尺。
它们遥遥相望,彼此思念,彼此倾慕,然而,当春天来临,生命的力量给它们温暖,充盈的液汁在它们体内流动起来时,它们心中也勾起了对那永存的,同时也是水远离开子的母林的思念。
它们会心地摇动着树枝,相互默默地打着手势。当一只小鸟像一种心念从这棵树飞到那棵树的时候,它们就高兴得战栗了起来。
狂风暴雨来临时,它们惶恐地东摇西摆,折断了树枝,呜呜地呻吟叫喊,仿佛想挣脱地面,双方飞奔到一起,紧靠支撑,并在相互拥抱中获得解救。
夜晚到来,它们消失在黑暗中,重又被分隔开来。它们痛苦得如同病魔缠身,它们祈求地仰望天空,期望快快给它们送来白日的光辉,以求再能彼此相见。
如果猎人和干活的人坐在它们中一个的影子下休息,另一个就忧伤地喃喃低语,沉痛地诉说孤独的生活多么苦恼,离开亲人的日子过得多么缓慢,沉重,没有意义;它们的理想因得不到理解而消失;它们的希望因不能实现而破灭;找不到慰藉的爱情多么强烈,没有亲情的处境多么难以忍受。
(陈九瑛 译)
《赤脚的孩子》
〔保〕斯米尔宁斯基
斯米尔宁斯基(1898—1923),保加利亚诗人。生于小商贩家庭。只活了25岁,却留下了500多首诗和众多的讽刺散文。
黄昏了。慢慢地,像是偷偷地走着,紫丁香色的阴影落了下来,罩着森林。巨大的日轮在黄金和暗红的血的急流中快烧着了。大路像是死了的灰色的蛇,在静下的田野里躺着。看哪,那些赤脚的来了。三个,四个,六个。拖着装满了木柴和枯枝的小车,他们绷紧了他们的年轻的身体上的筋肉。帽檐撕破了的帽子,打着黑色的补钉的灰色的裤子,他们的血管——紧张得像船上的桅索一样。额上流着汗。城市又那么远~幼小的奴隶们,在你们的穷苦的羁轭之下,孩子们眼睛里燃烧着老人的安静的悲哀,城市很远~很远~
许多写意的人要在你们身边走过,他们的汽车都要在你们身边开过去,他们一生中从来不曾尝过苦难的杯子——他们,使你们受苦的他们。他们知道什么 在佳姆—戈利雅?的大饭店里,音乐队奏着乐,在别墅里,那么舒服,又那么开心~饥饿这黑鬼并不向那里伸手。烦恼也不在那里织着涂胶的网。他们知道什么 ??
"妈妈,这些孩子为什么拖着车子 "一个在汽车里的小小的写意的人问着。
"已经是冬天了,他们拖木柴去。"
"他们不觉得太重吗 "
"不,亲爱的,他们已经弄惯了。"
那些赤脚的停下了,喘着气,满脸怨恨地望着,又拖起了他们的小车。他们用袖子揩去额上的汗,脏黑的脖子上的血管涨大了,又向前步去。一阵阵的灰土掩盖了他们,像生命一样灰色的,窒息的灰土??在第二辆车子的木柴上,坐着一个小小的助手——蓝眼睛的小姑娘。血,暗红的血迹,在她的小脚上凝结了。但是,她只望望天,望望田野,微笑着。你对谁笑,金发的小奴隶呀 对苦难??对你的雪白的,天真的灵魂,你笑着。你的青春用了温柔的,天鹅绒一样的眼睛望着。可是明天 明大,生命的灰色的急流就卷去了你的青春,也一样卷去了你的微笑。而且,拖着小车,这里看到黑暗的苦难,那里看到虚荣和水远的欢乐,你就不再微笑了。阴影要罩上你的天真的脸,湿润的眼睛要露出仇恨,你就跟着你的褴褛的哥哥们,举起了你的小小的,黑黑的,握得紧紧的拳头:
"两个世界~一个是多余的~"
(孙用译)
《夜莺》
〔西〕麦斯特勒斯
麦斯特勒斯(1851— ),西班牙作家。创作有剧本22部,另有诗歌,散文,并兼长音乐与绘画。
一
当年青的夜莺们学会了“爱之歌”,他们就四散地在杨柳枝间飞来飞去,大家都对了自己的爱人唱着——在认识之前就恋爱了的爱人。
大家都唱给自己的爱人听,除了一只夜莺,他抬起了头,凝望着天空,并不歌唱着过了一整夜。
"他还不曾懂得那‘爱之歌’哩~"——其余的夜莺们互相说着。——他们就用了轻快的声音欢乐地杂乱地唱着讥刺的歌。
二
他其实知道那“爱之歌”的,然而唉,这不幸的夜莺却在上面,在群星运行着的青青的天空看见了一颗星,她眨着眼睛望着他。
她望着他,慢慢地,慢慢地向下沉着,在黎明之前不见了;这不幸的夜莺望着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当那颗星下去了之后,他仍是出神地,悲哀地等到夜间。
黑夜来了,这夜莺就歌唱着,用了低低的声音——极低的——向着那颗星;歌声一天一天地响了起来,到盛夏的时候,他已经用响响的声音歌唱着了,很响的——他整夜地唱着,并不望一望旁边。而天上呢,那颗星眨着眼,永远地望着他,似乎是很快乐地听着他。等到这爱情的季节一过去,夜莺们都静下了,离开了杨柳树,今天这一只,明天别的一只。这不幸的夜莺却永远地停在最高的枝头,向着那颗星歌唱。
三
许多的夏季过去了,新爱情赶走了旧爱情,而那“爱之歌”却永远是新鲜的,每一只夜莺都向着自己的新爱人歌唱??但是这不幸的夜莺还是向那颗星唱着。
在夜里,并不注意的,在他的周围,已经有比他更年青的声音歌唱着了。在夜里,简直并不想到他的兄弟们是全都死掉了;这向天上望着的,向那颗星歌唱着的夜莺,从最高的枝头跌下来死了。
那时候,那些年青的夜莺们——每夜每夜向着他们的新爱人唱着歌的那些——不再歌唱了,他们用了杨柳叶掩盖了他,说他是一切夜莺中最伟大的诗人。可是他们却永远不曾知道,他正是在杨柳树间的一切夜莺中受了最多的苦难的。
(孙用译)
《手风琴颂》
〔西〕巴罗哈
巴罗哈(1872—1956),两班牙作家。出生于一个工程师家庭。创作80多部小说和众多的诗歌,剧本和回忆录。
有一个礼拜天的傍晚,诸君在亢泰勃利亚海的什么地方的冷静的小港口,没有见过黑色的双桅船的舱面,或是旧式海船上,有三四个戴着无边帽的人们,一动不动的倾听着一个练习水手用了旧的手风琴拉出来的曲子么 黄昏时分,在海里面,对着一望无涯的水平线,总是反反复复的那感伤的旋律,虽然不知道为什么,然而是引起一种严肃的悲哀的。
旧的乐器,有时失了声音,好像哮喘病人的喘息。有时是一个船夫低声的合唱起来。有时候,则是刚要涌上跳板,却又发一声响,退回去了的波浪,将琴声,人声,全都消掉了。然而,那声音仍复起来,用平凡的旋律和人人知道的歌,打破了平稳的寂寞的休息日的沉默。
当村庄上的老爷们漫步了回来的时候;乡下的青年们比赛完打球,广场上的跳舞愈加热闹,小酒店和苹果酒吧间里坐/满了客人的时候;潮湿得发黑了的人家的檐下,疲倦似的电灯发起光来,裹着毯子的老女人们做着念珠祈祷,或是九日朝山的时候,在黑色双桅船,或者装着水门汀的旧式海船上,手风琴就将悲凉的,平凡到谁都知道的,悠扬的旋律,陆续地抛在黄昏的沉默的空气中。
唉唉,那民众式的,从不很风流的乐器的肺里漏出来的疲乏的声音,仿佛要死似的声音所含有的无穷的悲哀呵~这声音,是说明着恰如人生一样地单调的东西;既不华丽,也不高贵,也非古风的东西;并不奇特,也不伟大,只如为了生存的每日的劳苦一样,不足道的平凡的东西的。唉唉,平凡之极的事物的玄妙的诗味呵~开初,令人无聊,厌倦,觉得鄙俚的那声音,一点点的露出它所含蓄的秘密来了,渐渐的明白,透澈了。由那声音,可以察出那粗鲁的水手,不幸的油夫们的生活的悲惨;在海和陆上,与风帆战,与机器战的人们的苦痛;以及凡有身穿破旧难看的蓝色工衣的一切人们的困惫来。
唉唉,不知骄盈的手风琴呵~可爱的手风琴呵~你们不像自以为好的六弦琴那样,歌唱诗底的大谎话。你们不像风笛和壶笛那样,做出牧儿的故事来。你们不像喧嚣的喇叭和勇猛的战鼓那样,将烟灌满了人们的头里。你们是你们这时代的东西。谦逊,诚恳,稳妥地像民众,不,恐怕像民众而至于到了滑稽程度了。然而,你们对于人生,却恐怕是说明着那实相——对着无涯际的地平线的,平凡,单调,粗笨的旋律——的罢??
(鲁迅 译)
《大海日出》
〔日〕德富芦花
德富芦花(1868—1927),****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熊本县一个贵族家庭。有小说《不如归》,《黑潮》和散文集《自然与人生》等。
撼枕的涛声将我从梦中惊醒,随起身打开房门。此时正是明治二十九年十一月四日清晨,我正在铫子的水明楼之上,楼下就是太平洋。
凌晨四时过后,海上仍然一片昏黑。只有澎湃的涛声。遥望东方,沿水平线露出一带鱼肚白。再上面是湛蓝的天空,挂着一弯金弓般的月亮,光洁清雅,仿佛在镇守东瀛。左首伸出黑黝黝的犬吠岬。岬角尖端灯塔上的旋转灯,在陆海之间不停地划出一轮轮白色的光环。
一会儿,晓风凛冽,掠过青黑色的大海。夜幕从东方次第揭开。微明的晨光,踏着青白的波涛由远而近。海浪拍击着黑色的矶岸,越来越清晰可辨。举目仰望,那晓月不知何时由一弯金弓化为一弯银弓,蒙蒙东天也次第染上了清澄的黄色。银白的浪花和黝黑的波谷在浩渺的大海上明灭。夜梦犹在海上徘徊,而东边的天空已睁开眼睫。太平洋的黑夜就要消逝了。这时,曙光如鲜花绽放,如水波四散。天空,海面,一派光明,海水渐渐泛白,东方天际越发呈现出黄色。晓月,灯塔自然地黯淡下来,最后再也寻不着了。此时,一队候鸟宛如太阳的使者掠过大海。万顷波涛尽皆企望着东方,发出一种期待的喧闹——无形之声充满四方。
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眼看着东方迸射出金光。忽然,海边浮出了一点猩红,多么迅速,使人无暇想到这是日出。屏息注视,霎时,海神高擎手臂。只见红点出水,渐次化作金线,金梳,金蹄。随后,旋即一摇,摆脱了水面。红日出海,霞光万斛,朝阳喷彩,千里熔金。大洋之上,长蛇飞动,直奔眼底。面前的矶岸顿时卷起两丈多高的金色雪浪。
(陈德文 译)
《晨霜》
〔日〕德富芦花
我爱霜,爱它清凛,洁净;爱它能报知响晴的天气。最清美的,是那白霜映衬下的朝阳。
有一年十二月末尾,我一大早从大船户冢这地方经过。那是个罕见的霜晨,田野和房舍上像下了一层薄薄的细雪,村庄的竹林和常绿树木也是一片银白。顷刻间,东方天空露出了金色,杲杲旭日,升上没有一丝云翳的空中,霞光万道,照耀着田野,农舍。那粒粒白霜,皎洁晶莹,对着太阳的一面,银光闪烁;背着太阳的一面,透映着紫色的暗影。农舍,竹林,以及田地里堆积的稻草垛,就连那一寸高的稻茬上,也是半明半暗,半白半紫。一眼望去,所见之处,银光紫影,相映成趣。紫影中仍然可以隐隐约约看到霜,大地简直成了一块紫水晶。
一个农夫站在霜地里烧稻草,青烟蓬蓬,散开去,遮蔽了太阳,变成银白色。逢到霜重,那青烟竟也带上了一层淡紫色。于是,我爱霜,爱得越发深沉了。
(陈德文 译)
范文三:关于镜子—练功房中镜子的作用
关于镜子——练功房中镜子的作用
古代用黑曜石、金、银、水晶、铜、青铜,经过研磨抛光制成镜子。公元前3000年,埃及已有用于化妆的铜镜。公元 1世纪,开始有能照出人全身的大型镜。中世纪盛行与梳子同放在象牙或贵金属小盒中的便携小镜。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出现以银片或铁片为背面的玻璃镜。
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为制镜中心,所产镜子因质量高而负有盛名。16世纪发明了圆筒法制造板玻璃,同时发明了用汞在玻璃上贴附锡箔的锡汞齐法,金属镜逐渐减少。 17世纪下半叶,法国发明用浇注法制平板玻璃,制出了高质量的大玻璃镜。镜子及其边框日益成为室内装饰。18世纪末制出大穿衣镜并且用于家具上。锡汞齐法虽然对人体有害,但一直延续应用到19世纪。1835年,德国化学家J.von莱比格发明化学镀银法,使玻璃镜的应用更加普及。
中国在公元前2000年已有铜镜。但古代多以水照影,称盛水的铜器为鉴。汉代始改称鉴为镜。汉魏时期铜镜逐渐流行,并有全身镜。最初铜镜较薄,圆形带凸缘,背面有饰纹或铭文,背中央有半圆形钮,用以安放镜子,无柄,形成中国镜独特的风格。明代传入玻璃镜。清代乾隆(1736~1795)以后玻璃镜逐渐普及。 日本及朝鲜最初由中国传入铜镜。日本在明治维新时玻璃镜开治普及。 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镜子被赋予更多更广的内容,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以及人们的生活中,在
舞蹈技术训练中,镜子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下面,我从生理和解剖学的角度简要阐述镜子在舞蹈训练中的作用: 1.感觉系统简介:感觉系统是有感受器和附属结构组成。人体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的末梢结构,它能感受人体内、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并将所感受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感觉神经末梢传入中暑的高级部位,产生感觉。感觉是一切神经活动的开始,感受器是机体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首要器官,神经系统的发生和发展与它们有密切的关系,人的思维活动也以此为基础。 2.感受器:我们主要介绍两类感受器:外感受器和本体感受器。接受外环境中各种变化的感受器,称外感受器,它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感受器。本体感受器分布于骨骼肌肌腹、肌腱、关节囊、韧带和内耳位等处,接受机体运动和平衡是产生的刺激,对于运动的精细分析和精细协调有重要意义。 3.本体感受器的工作原理:当肌肉收缩或拉长时,都会对本体感受器产生相应的刺激,使它们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到大脑皮层感觉中枢的动觉细胞。动觉细胞是本体感觉的最高级中枢,人通过动觉细胞的分析、综合活动,就能感知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以及身体各部位的主动与被动运动。 4.镜子的作用:舞蹈演员的一切动作机能只有在本体感觉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我们在练功房里使用一面镜子,目的就是帮助舞者通过视觉感知姿态的正确,或纠正错误的动作,进而借助本体感受器去体会、感知每一动作中肌肉、肌腱、韧带的缩短、放松和拉紧的不同状况,为大脑皮质对运动行为进行复杂的综合分析创造条件,最后,靠自身的感知反复练习,熟悉、记忆动作,从而脱离镜子,到舞台上展示优美的舞姿。 5.老师和观众是最好的镜子:在舞蹈教学和训练中,老师都明确开好“法儿”的重要性,因为开始学习新动作时,必须建立一个新的反射通道,所以,要对动作要领和规格讲解、示范清楚,使学生产生正确肌肉感觉,形成正确的动觉,经过反复练习达到自动化程度,这样,才能在舞台上表现出优美、准确的舞姿,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观众是评判舞蹈演员技艺高低的最有力的发言人,他们提出的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对待和分析,及时改进和完善,不断提高自己的舞蹈艺术水平。因此,舞蹈演员对躯干、四肢的位置或动作,以及对肌肉活动强度的这种感觉,是学习舞蹈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同音乐家的听觉、画家的视觉的敏感一样。也是帮助舞蹈演员自己判断动作是否正确的基本要素。
文章源:中国舞蹈网 http://www.ChinaDance.com
范文四:关于镜子—练功房中镜子的作用.doc
中国舞蹈网
关于镜子——练功房中镜子的作用
古代用黑曜石、金、银、水晶、铜、青铜,经过研磨抛光制成镜子。公元前3000年,埃及已有用于化妆的铜镜。公元 1世纪,开始有能照出人全身的大型镜。中世纪盛行与梳子同放在象牙或贵金属小盒中的便携小镜。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出现以银片或铁片为背面的玻璃镜。
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为制镜中心,所产镜子因质量高而负有盛名。16世纪发明了圆筒法制造板玻璃,同时发明了用汞在玻璃上贴附锡箔的锡汞齐法,金属镜逐渐减少。 17世纪下半叶,法国发明用浇注法制平板玻璃,制出了高质量的大玻璃镜。镜子及其边框日益成为室内装饰。18世纪末制出大穿衣镜并且用于家具上。锡汞齐法虽然对人体有害,但一直延续应用到19世纪。1835年,德国化学家J.von莱比格发明化学镀银法,使玻璃镜的应用更加普及。
中国在公元前2000年已有铜镜。但古代多以水照影,称盛水的铜器为鉴。汉代始改称鉴为镜。汉魏时期铜镜逐渐流行,并有全身镜。最初铜镜较薄,圆形带凸缘,背面有饰纹或铭文,背中央有半圆形钮,用以安放镜子,无柄,形成中国镜独特的风格。明代传入玻璃镜。清代乾隆(1736,1795)以后玻璃镜逐渐普及。 日本及朝鲜最初由中国传入铜镜。日本在明治维新时玻璃镜开治普及。 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镜子被赋予更多更广的内容,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以及人们的生活中,在
http://www.ChinaDance.com
中国舞蹈网
舞蹈技术训练中,镜子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下面,我从生理和解剖学的角度简要阐述镜子在舞蹈训练中的作用: 1.感觉系统简介:感觉系统是有感受器和附属结构组成。人体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的末梢结构,它能感受人体内、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并将所感受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感觉神经末梢传入中暑的高级部位,产生感觉。感觉是一切神经活动的开始,感受器是机体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首要器官,神经系统的发生和发展与它们有密切的关系,人的思维活动也以此为基础。 2.感受器:我们主要介绍两类感受器:外感受器和本体感受器。接受外环境中各种变化的感受器,称外感受器,它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感受器。本体感受器分布于骨骼肌肌腹、肌腱、关节囊、韧带和内耳位等处,接受机体运动和平衡是产生的刺激,对于运动的精细分析和精细协调有重要意义。 3.本体感受器的工作原理:当肌肉收缩或拉长时,都会对本体感受器产生相应的刺激,使它们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到大脑皮层感觉中枢的动觉细胞。动觉细胞是本体感觉的最高级中枢,人通过动觉细胞的分析、综合活动,就能感知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以及身体各部位的主动与被动运动。 4.镜子的作用:舞蹈演员的一切动作机能只有在本体感觉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我们在练功房里使用一面镜子,目的就是帮助舞者通过视觉感知姿态的正确,或纠正错误的动作,进而借助本体感受器去体会、感知每一动作中肌肉、肌腱、韧带的缩短、放松和拉紧的不同状况,为大脑皮质对运动行为进行复杂的综合分析创造条件,最后,靠自身的感知反复练习,熟悉、记忆动作,从而脱离镜子,到舞台上展示优美的舞姿。 5.老师和观众是最好的镜子:在舞蹈教学和训练中,老师都明确开好“法儿”的重要性,因为开始学习新动作时,必须建立一个新的反射通道,所以,要对动作要领和规格讲解、示范清楚,使学生产生正确肌肉感觉,形成正确的动觉,经过反复练习达到自动化程度,这样,才能在舞台上表现出优美、准确的舞姿,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观众是评判舞蹈演员技艺高低的最有力的发言人,他们提出的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对待和分析,及时改进和完善,不断提高自己的舞蹈艺术水平。因此,舞蹈演员对躯干、四肢的位置或动作,以及对肌肉活动强度的这种感觉,是学习舞蹈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同音乐家的听觉、画家的视觉的敏感一样。也是帮助舞蹈演员自己判断动作是否正确的基本要素。
文章源:中国舞蹈网 http://www.ChinaDance.com
http://www.ChinaDance.com
范文五:关于镜子
关于镜子
当你去逛博物馆,看到很多的镜子,你就会觉得古代的镜子最先应该不是给活人用的,它应该是一种祭祀的礼器。比如战国以前的镜子。随着镜子制作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的实践发现,使之逐渐成了贵族们的陪葬品,再后来由于青铜和黄铜的冶炼技术的提高,铜镜或鉴才开始在上层鼓足中用于日常生活。而博物馆那种几乎都出自古墓的(古镜)也只能证明它在那个年代已经出现,并不能解释那个时代的生活形态,即那时的镜子和今天的镜子是否是同一个用途。
水是生命之源,在上古那个时代,水作镜子比古镜那更是精美绝伦,它比古镜与人接触更早,而那个时代金属用来铸造兵器都不够用,
当时人们也只会把它用在认为更重要的东西上。按这样的推测,人们完全没必要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去铸造一面可用可无,甚至还有些碍眼挡路的镜子出来。但实际上,它们不但做了,而且还铸造的比较厚,刻了在当时具有代表意义的东西上去,比如当时人们信仰的图腾,八卦或是一些辟邪图案。众所周知,早期的人们很重视祭祀,所以我觉得早期的镜子应该是用来祭祀的。在西游记中,李天王手下不久有一个拿照妖镜的吗?当水喝早期的镜子都当镜子使用,就相当于在冰天雪地里让一个人穿了羽绒服,全身都裹得厚厚的,除了运动不是很灵活,一点都不觉得冷;而另一个穿的很单薄,冻得意识在清醒和恍惚的边缘。作为有意识的生物,都有趋利避害性,人比其它生物更高级就更不需要说了。
还有就是镜子当陪葬品,有两种意思,一种是代表祭祀礼器,如战国前后,另一种是做为生活必需品,和今天的镜子一个意义。后一种是因为古人认为人死后都要陪在一些必需的生活用品,但是中国人最讲风水,墓里不可能弄出一个泉或是放盆水进去,这样风水上是不允许的,所以,当人们发现祭祀的镜或鉴胫骨加工可以粗略的代替,从而镜也就成了陪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