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文/曙 醒
独立学者郎利君教授说:“真理的特点就是正确加没用~”其背后的潜台词是:绝对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只是无用之大用。
其实,两千多年的老子就曾说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完美的人格与宇宙合一,功德圆满,外化出来的样子却是“不弊”、“若冲”;最大的盈满是“冲和淡静”的,看起来什么都没有,但其用途却无穷无尽。
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就是这样的绝对真理,大成若缺、大盈若冲。虽然曾经如“诗书礼乐无救于治乱”,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一旦打开基因中智慧和健康的链条,生命就会向着智慧和健康的方向发展。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汤恩比亦说:“解决21世纪社会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
诗书礼乐“大成若缺”,孔子亦曾见其“缺”而忧伤,但最后还是说:“诗书礼乐,何弃之有,革之何为,”
大乘佛法“大盈若冲”,佛陀亦在与魔王波旬对话后哭泣,但最终安然涅槃,相信佛法终将普度众生。
诗书礼乐,何弃之有
《列子?仲尼》中记载:孔子在家中正悠闲地坐着,子贡进来见他面带愁容,也不敢询问,出来后告诉了颜回。颜回便一边弹琴一边唱歌,孔子听到后把颜回叫了进去,问道:“你为什么独自快乐,”颜回说:“老师为什么独自忧愁,”孔子说:“先说说你的想法。”颜回说:“我
乐天知命故无忧’,这就是我快乐的原因。”孔子的脸色变得凄然,然后说:过去听老师说:‘
“有这话吗,你把意思领会错了。这是我过去说的话,请以今天说的话为准。你只知道乐于顺应自然、懂得命运而没有忧愁的一面,却不知道乐于顺应自然、懂得命运有很多忧愁的另一面。正确看法应是:修养自身,听任命运的穷困与富贵,懂得生死均不由己,因而心不会被外界改变和扰乱,这就是你所说的乐于顺应自然、懂得命运而没有忧愁的一面。过去我整理《诗经》、《尚书》,订正礼制与乐律,准备以此治理天下,流传后世,并不是只修养自身、治理鲁国就满足了。而鲁国的国君和大臣一天比一天丧失秩序,仁义道德一天天衰败,人情善性一天天刻薄。这个学说在一个国家的今天尚且行不通,又能对整个天下与后世怎样呢,我这才知道《诗经》、《尚书》、礼制、乐律对于治理乱世没有什么作用,但却不知道改革它的方法。这就是乐于顺应自然、懂得命运的人所忧愁的事情。”
“吾始知诗书礼乐无救于治乱,而未知所以革之之方。此乐天知命者之所忧。”这正如六世达赖情歌中的“只说出家堪悟道,谁知成佛更多情”,亦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非个人生老病死之“忧”。乐天知命有忧,难道诗书礼乐真的“无救于治乱”吗,
幸亏还有下文~
孔子接着说:“虽然如此,但我还是明白了一些。我们所说的乐于顺应自然、懂得命运,并非古人所言。没有乐和知,才是真正的乐和知,所以没有不快乐的事、不知道的事、不忧愁的事、不能做的事。
《诗经》、《尚书》、礼制、乐律,又丧失了什么呢,又为什么要改革它呢,”
《列子》一书争议颇多,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孔子的故事是作者杜撰的,只不过是借孔子之口讲道家哲学。但无论其中的孔子是儒家的、道家的、儒道同源的,亦或儒道互补的孔子,综合《周易》和《列子》的记载:先前的孔子“乐天知命故无忧”,后来的“孔子”“乐天知命有忧”,最后“孔子”还是说:“诗书礼乐何弃之有,革之何为,”
“孔子”后面的话有点禅宗的味道,终于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开始,经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最终“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诗书礼乐无救于治乱”,但“何弃之有,革之何为”,
大乘佛法,革之何为
有一则与《列子?仲尼》相似的佛教故事,是关于佛祖和魔王波旬对话的。
魔王波旬:“你涅磐后,我一定要破坏你的佛法。”
佛祖:“佛法是正法,没有任何力量能破坏。”
……
魔王波旬:“到你末法时期,我叫我的徒子徒孙混入你的僧宝内,穿你的袈裟,破坏你的佛法。他们曲解你的经典,破坏你的戒律,以达到我今天武力不能达到的目的.....”
佛祖听了魔王的话,久久无语,不一会,两行热泪缓缓流了下来。魔王见此,率众狂笑而去。
佛祖的眼泪为谁而流,
按照佛家的解释,一是为众生流泪。正所谓“人有三难: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中土难生;佛有三难:众生难度尽,无缘难化,定业难转”。众生福报不够,缘分不到,得人身就很难;即使得了人身,仍然“无缘难化,定业难转”,不知要多少世轮回才能往生;二是为魔王波旬流泪。佛教涅槃部经典《大悲经?商主品第二》指出,魔王波旬是要经过地狱才得度的。魔王波旬因为过去供养过辟支佛一钵饭的功德而成为六欲天天主,但他经常谤法,并欢喜佛法被消灭。将来天命终了,会直接堕入无间地狱。“佛法是正法,没有任何力量能破坏~”佛陀说错了吗,按照佛教的观点,佛陀当然没有说错~魔王波旬虽然会在末法时代破坏佛法,但依佛经记载,波旬终将因在地狱中忏悔而出地狱,还终将因修行而升入忉利天,最终在天上修佛法而得度。众生亦皆具如来佛性,也终将成佛。
虽然,佛教仿佛对现状无能为力,但汤恩比博士的话也没有错。还是让我们看看现在的佛教是什么样吧~
佛教界比较统一的观点是,目前的佛教主要有四种不同的形式:第一,作为佛学的佛教,就是佛陀教育,是师道。第二,作为宗教的佛教,变成宗教形式了。第三,作为哲学的佛教,如一些大学开“佛经哲学”课,把佛的教法当作哲学研究。第四,作为迷信的佛教。四种形式的佛教中,甚至迷信的佛教成为主流。虽然佛的法运只有一万两千年,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但真正的佛法是正法,没有任何力量能破坏,没有一个众生不能成佛。所以地藏王菩萨才有信心“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佛教徒认为:故事是真实的,虽然外化出的佛法有局限性,但仍然“佛法无边”。
而有的学者认为:故事中的佛祖是真理的化身,是无用之大用的绝对真理。
无论是否相信佛教,我们都有理由相信:“佛祖”流泪了,是慈悲,不是无能为力。“
大乘佛法“大盈若冲”,亦如诗书礼乐,“何弃之有,革之何为,”
民族基因,济时文化
达摩祖师为什么到中国来弘法,因为他看到中国有大乘气象。孔夫子的“仁者爱人”和孟子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与大乘佛教的救世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道家“无”的观念破除了“器”世界现象的永恒性,这也与大乘佛教的“缘起性空”、“万法皆空”不谋而合。孔子和佛陀未曾谋面,但《列子?仲尼》的故事和佛祖与魔王波旬的对话故事,如同两位圣人的心电感应,一人拈花,一人微笑。诗书礼乐和大乘佛法水乳交融,成了中华民族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了二十一世纪的济时文化。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对人要因材施教,对民族也要因文化施教,否则就会水土不服。觉真法师说:“世界宗教是一家。佛陀、耶稣基督、穆罕默德、老子、孔子,他们都是人类的老师,每个人都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老师。”在“**”期间被关进监狱时,觉真法师通读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当他读到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的研究成果时,读出了马克思的潜台词:中国社会是超稳定结构,不在五种社会形态之中。中国的问题,还要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解决。
在西方,险恶的自然环境注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斗争的,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则促进了科学的发展,而科学发展一步,宗教也发展一步。在东方,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这种和谐统一产生了天人合一思想,产生了伦理学,伦理学又促进了艺术的兴盛。一个崇尚科学,一个注重伦理,怎么能用同样的方式教化呢,
“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其心同,其理同。”但外化的方式一定不同。所以《法华经》有言:“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
清华大学郑毓煌教授是《写给中国经理人的市场营销学》一书的作者之一,他说:“这是一部立足国际视野、扎根中国本土的市场营销学教本。这本书是用英文写成的,在国外很受欢迎,因为外国人做好中国市场,就要研究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反之亦然。”
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是民族基因,也是中国人的济时文化。
后记:文化基因就是故乡的泥土
影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海外游子离开家乡时,会珍重得带上一捧家乡的泥土。
“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家乡的泥土是思念。
更主要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病时,故乡的泥土会在关键时刻起到意想不到的治疗作用~
许多人远走他乡,常会出现失眠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有的人甚至患上荨麻疹,满身起了红疙瘩,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水土不服”。如果到异地有水土不服的情况的话,用家乡的土冲水喝,就会缓解。科学证明:在异地,水土中微量元素的分布、土壤的酸碱度及有机物含量,与原居住地相比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人的机体暂时不能适应气候、水质、饮食等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就会产生一系列不适症状,比如,食物或水中的锌缺乏会影响食欲,铁过量会导致头晕乏力。另外,当地的水质及饮食结构还会改变人肠道内正常菌群的类别及数量,破坏肠道菌群原有的生态平衡,导致胃肠道紊乱,使人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这时,一捧思乡的泥土就大显身手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也是海外游子那捧思乡的泥土。
清华大学吴维库教授说:“如果你的企业引入别人的管理模式,就等于给大象做了一次器官移植。”一个民族的文化何偿不是如此,
诗书礼乐“大成若缺,其用不弊。”何弃之有,
大乘佛法“大盈若冲,其用不穷。”革之何为,
范文二: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
不穷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2011-10-02 09:48去google上查《道德经》这句"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发现一片很有意思的文章。
话说郭靖和蓉儿来到桃花岛上,不久便失散,郭靖迷失在桃花岛上,无意中与王重阳的师弟周伯通巧遇,并结拜为兄弟。周伯通向郭靖讲解全真派武功,道:"我这全真派最上乘的武功,要旨就在'空、柔'二字,那就是所谓'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这句'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其实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其原文如下: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旁白---
看客甲:不要再唧唧歪歪的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还是没有说清楚嘛
博主:客官稍安勿躁,听我慢慢道来~
---旁白---
既然这句话出自老子同学的得意著作《道德经》,那么我们下面就请老子同学自己来解释一下吧,掌声欢迎~
导播注:以下内容为老子同学的台词。
--老子入场---
各位同学,有句古话你们还记得不?"书到用时方恨少",这下秀逗了吧?叫你们平时多读读古文,你们非要去读什么english,english能帮你解释清楚咱
们中华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哇?shit~OK,下面It's my show time~oyeah,o yeah~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意思是说,"最完美的物体也会有瑕疵,(但)它的功能却丝毫不受影响;"大成"是指最完满的东西,"弊"同敝、蔽,指掩盖。这句话的意思近似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指再有成就的人(也可以指物)也有缺点,但他的缺点并未影响到他的成就。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意思是说,(能量)饱满的物体却似玄空一般,(但)它的动能却源源不断。这句话后来也指做人要虚心,不要自满,学的再多也有不知道的东西,所以说"学无止境",而谦虚以后,就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使得"其用不穷"~后来,金庸老头子看了我的《道德经》的这一句"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受到启发,给《笑傲江湖》中两位主人公取名为任盈盈和令狐冲,这也就是任盈盈和令狐冲名字的来源啦。不管是令狐冲练易筋经内功也好,郭靖练全真派内功也好,都要求一个"空"字,正是"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嘛~嘿嘿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意思是说,"最正直的物体却似弯曲一样;最灵巧的物体却似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却似不善言辞一样。清静(理性)制约浮躁,寒冷克服暑热。(理性)无为才能统治天下。
OK,解释到此为止,感谢CCTV,感谢BBTV,感谢MV,感谢我的妻子及家人给予我的帮助和鼓励,最后还要谢谢导演给我这个机会,thank you very much~I love you~
---老子出场---
(老子:导演,不好意思,最后那句是我自己加的,超时两秒钟,您要是觉得不合适就cut掉不播哈
导演:大哥,我们这是现场直播~有点专业精神好不好?
导演当场晕倒~~)
各位观众,我们刚流血归来的洋博士有话要说,下面有请洋博士
---洋博士入--
各位同学,不要听老子同学的"歪理邪说",解释一大堆,结果还是没有搞明白,你们中文啊,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还是让俺用英语来解释一下"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吧,简单的说呢,就是"the greatest perfection seems
imperfect,and yet its use is inexhaustible."understand?
--洋博士出---
洋博士刚下场,又被老子同学海扁一顿,再度成为流血归来的洋博士。
OK,节目继续进行,下面我们来听听南京大学姚淦铭教授的独到见解。
---姚教授入---
有关人生,有关人际交往,老子还给我们讲了这么一种境界,什么境界?大成若缺,上善若水。境界~第一,我们先来说,什么叫大成若缺,老子说了,"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什么意思?最大完成的东西完美的东西你得注意,要留一点空缺,所以你看我们写贺年片,写什么东西,祝你十全十美,心想事成,都要完美无缺,错,错。最高的境界要完美带有一点缺失,智慧境界,所以叫大成若缺,因为好像圆成的东西你要留一下,空缺一点东西。还有一句话,叫大盈若冲,其用不穷,非常充盈的东西,你不要让它全部满,你要留一点空档在那里啊。这不要太十全十美啊,正因为不十全十美,不爆满,所以他有一个什么?生命的张力,生命的抬力,有一个后劲儿,全部撑满了不行。这是智慧,这是境界。所以说,看上去大成,但是有一点缺,看上去大盈,要带有一点空隙,然后这个作用能够永远的不必败,永远地用不完,大境界,大智慧。
---姚教授出---
好了,以上您收看到的是由吴红导播的长篇武侠剧《武侠外传》的第一集,欢迎您锁定FM99.9,收看下一集,下一集的主题:未定,播出时间:未定。(看客丙:你小子想挨扁啊,这不是调观众胃口吗?)
--旁白---
看客甲:《武侠外传》演完了? 看客乙:刚完啊,期待下一集~ 看客甲:换频道,看《越狱3》吧 旁白--- --
范文三:圣人名言,境界一生|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圣、老圣——老子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纳。
至圣、文圣——孔子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元圣——周公
弓人为弓,取六材必以其时,六材既聚,巧者和之。
亚圣——孟子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故天下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住,曾益其所不能。
科圣——张衡
所贵唯贤,所宝唯谷。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谋圣——鬼谷子
小人谋身,君子谋国,大丈夫谋天下。
所处环境是命,所逢机遇为运。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逍遥圣人——庄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范文四:大成若缺,大盈若冲
日期:2013-12-7 ? 来源:汗青网? 作者:胡不归 ? 阅读: 58 次
真正有大智慧、大才华的人,必定是低调的。才华和智慧像悬在精神深处的皎洁明月,早已照彻了他们的心性。他们行走在尘世间,眼神是慈祥的,脸色是和蔼的,腰身是谦恭的,心底是平和的,灵魂是宁静的。正如老子所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高声叫嚷的,是内心虚弱的人;招摇显摆的,是骄矜浅薄的人;上蹿下跳的,是奸邪阴险的人。他们急切地想掩饰什么,急迫地想夸耀什么,急躁地想夺取什么。
于是,这个世界因他们而咋咋呼呼,而纷纷扰扰,而迷乱动荡,而乌烟瘴气。这些虚荣狂傲之辈、浅陋无知之徒,像风中止不住的经幡,像水里摁不下的葫芦,他们是不容易沉静下来的。
张扬、张狂、张牙舞爪,到头来,不过是一场浮华的热闹,当绚丽散去,当喧嚣沉寂,生命要迎接的,是形影相吊,是门前冷落,是登高必跌重的惨淡,是树倒猢狲散的冷清,是说不尽的凄婉和苍凉。
低调,不浓、不烈、不急、不燥、不悲、不喜、不争、不浮,是低到尘埃里的素颜,是高攀灵魂飞翔的风骨!
低调的人,一辈子像喝茶,水是沸的,心是静的。一几,一壶,一人,一幽谷,浅酌慢品,任尘世浮华,似眼前升腾不绝的水雾,缭绕,飘散……
茶罢,一敛裾,绝尘而去。只留下,大地上让人欣赏不尽的优雅背影。◇
范文五:大盈若冲“不穷问”
摘 要:一堂好课多从问开始~思考有多深~课就有多顺。上出一堂好课~要求教师穷问、善问和会组织问。穷问~好课之根。如何穷问,一是问从“始”处始。常用之法有:“解释”起问~“阐明”生问~“应用”设问~“洞察”促问~“神入”养问~“自知”追问。二是~问从“生成”处促成。这过程像将一群牛犊从一个草场引向更多的草场。三是问在“反思”中延伸。善问~好课之魂。如何善问,一是疑问求“新知”。一堂课中~不同教师教学效果的不同~多因疑问采用的方式~疑问所提出的问题~疑问解答的策略等存在着很多的差异。二是设问解“新疑”。数学教学是什么~从课的设问~也许更能看明白教学的责任~更能明白教师在做什么,三是反问促“新识”。一堂课中~反问多是教师智慧的体现。会组织问~好课之魅。会问大盈若冲~会组织问方求教得圆圆满满~学得圆圆满满。
关键词:穷问,善问,会组织问
华应龙老师,江苏南通人。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首批“首都基础教育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目前系“北师大版”名家”,
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委、分册主编。中国教育电视台多次播放其教学录像,中央电视台在“当代教育”专栏、《人民教育》在“名师人生”专栏做
华应龙老了专题报道中,《中国教育报》曾以系列报道的方式推介教学艺术??师,当前活跃在小学数学教坛上的一颗璀璨的明星,研究小学数学,研究华应龙,无疑不是捷径。
人民教育2008年3,4期推出话题:“重温教学的经典力量”,刊载了华应龙老师的《大成若缺认识“圆”》一文。读华老师的好课,给人这么一种感觉:一堂好课多从问开始,其问有时追问,有时质问,而有时却是开启思维的支点,有时又是智慧的结晶,有时一问决定着课的沉浮,有时一问柳暗花明??
读华老师的课,就给人这样的感觉:教师的问,思考有多深,课就有多顺。
一、穷问,好课之根
(一)问从“始”处始
好课,多从课前开始的。敢问,问向何方,几乎成为一堂好课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圆的认识》的教学,名师大家都用过这节课来“吟诗作画”,各领风骚;后生新秀们更是频频用这节课来“小试牛刀”,异彩纷呈。有谁敢去质问名师,有谁敢去过问后生,华老师“课前慎思”三个问:“第一,注重组织学生通过折叠、测量、比对等操作活动来发现圆的特征,不重视通过推理、想象、思辨等思维活动来概括出圆的特征;第二,注重让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不重视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用圆规可以画出圆’;第三,注重数学史料的文化点缀,不重视数学史料文化功能的挖掘。”多像三把火,给后面的课给予了温情,因打了
三层底,终于求得“浑然大气铸成圆(张兴华语)”的教学效果。
可谓谁会在课前提问,谁研究过课前提些什么问,谁就是教学真正的主宰。华老师的“课前慎思”,成为了教学的起点,记载了他对《圆的认识》一课究竟要“讲什么”、“怎样讲”及“为什么这样讲”的思考,多达7个方面的追问。细细拈量,发现华老师的“课前慎思”全然一个科学系统,那些问分成了6个小类,每类能再细化更多小问。
一是“解释”起问,即通过问对圆进行恰当准确的解释和推理。如华老师在课前追问:圆的特征究竟是什么,曲线围成、没有角、半径是直径的一半,是不是特征,“一中同长”的特征是不是需要下发空白研究报告,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研究,这是不是为了“研究报告”而组织研究,这是不是教学上的形式主义?
二是“阐明”生问,即通过需求说明、解说、转述,通过提问从而阐明圆的意义。如华老师思考半径和直径是不是应该“浓墨重彩”去渲染,“圆”的概念都没有给出,是否需要咬文嚼字地概括出“半径”和“直径”的概念,揭示两者概念后,让学生从一个圆内各个不同的线段中挑出“半径”和“直径”,有没有哪位老师见过学生有错,学生都不会有错的活动,要不要组织,
三是“应用”设问,即指在不同情境中有效利用圆知识的能力而提出相应的问。如华老师思考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是不是教学难点,要不要研究,是否“顾名
就可以理解,得出关系后的填表练习,究竟是练习的两者关系,还是练习思义”
的乘以2和除以2的口算,
四是“洞察”促问,即教学“圆”时为了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洞察力而提出的问。如华老师思考量出半径都相等,是否科学、深刻等问题。追问在一个圆内,半径和直径真的画不完吗,画不完就能说明“半径有无数条”吗,“半径都相等”和“直径都相等”要不要加上前提条件“在同一个圆中或等圆中”,以后再说“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还要不要加上“在同一个正方形中”呢,数学上的严谨就是这样的吗,要加上前提条件“在同一个圆中或等圆中”,这是不是教学内容上的形式主义?
五是“神入”养问,即从教学“圆”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和世界观的培养而提出问。如华老师思考圆的画法,老师画出的不圆,是否就该随手擦掉,那些“不圆”的作品,是不是课堂中的生命体,是否应该珍惜,
六是“自知”追问,即教学中引导学生知道自己无知的智慧,知道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是如何达到或妨碍了理解而提出的问。如华老师思考“圆”的意蕴,在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突破常规的创新思维上做些文章,引导学生思考“一定是这样吗”?柳暗花明、曲径通幽、殊途同归的心理体验,是否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纵观六个方面的问,通过进一步的归纳发现,这六个方面的问,涉及以下33个点:“解释”起问通常的方式有:为什么是这样的,这个事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影响,我们如何证明它,它与什么相联系,它是如何运作的,这说明了什么等,
“阐明”生问通常的方式有:这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它阐明了哪些人类体验,它和我有什么联系,有什么意义等,
“应用”设问通常的方式有:在哪里可以使用此知识、技巧或过程,又以什么方式使用,人们在学校以外的地方以什么方式来应用此知识,我应该如何调整思维与行动来适应某种特殊情况的需要等,
“洞察”促问通常的方式有:这是谁的观点,此观点的优势在哪里,要想使
此知识外化,默认的条件是什么,在这些条件中,哪些是正当的、有保障的,证据充分吗,合理吗,此观点的优势与弱势是什么,它的局限是什么,既然如此,那又该如何改进呢,事情为什么会这样,从另外的观点来看这个问题的价值会不会更清楚一些。我的批评者们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等,
神入”养问通常的方式有:这件事临到你身上会怎么样,我不这样做,他 “
们会怎么看,我要理解这件事,需要什么体验,艺术家或表演者感觉、理解,并且试图使用我感觉和理解的是什么等,
“自知”追问通常的方式有:我理解的局限是什么,我的盲区是什么,由于我的偏见、习惯、性格,我倾向于误解什么等,
(二)问从“生成”处促成
问从“生成”处促成,多像“加油站”和“原动力”。曾多次读华老师的教学环节,越看越觉得设计的精巧,多像华老师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问,将这群牛犊从一个草场引向更多的草场。想想那些单调的问,其实就像让牛犊老在一个地方啃一样,先啃去嫩草,再去啃老草。
问从课堂生成处开始,是让学生永远吃到嫩草之举。现今,很多教学中的问多像一枚硬币,正面罗列着教材上的数学知识,反面是解题算理。多数教师教学《圆的认识》,总认为能准确的计算出圆的半径、直径,以及“圆”规范化、形
数学建式化的概念表述是基础,是重点。华老师的课却不这样,他更加的关注“模”的方法和过程,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与应用于客观现实世界的问题,从而体现集合、函数、极限、化归、统计等数学思想及方法,从而让学生学到有关“圆”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
课从生成处促成问,更是一种教学的超越,问不断,教学的活力便会无穷。华老师教学《圆的认识》,整个教学过程六个环节:情景中创造“圆——追问中初识“圆”——画圆中感受“圆”——球场上解释“圆”——回归情景突破“圆”——课后延伸研究“圆”。细读每一过程,不难发现特级教师除了能有让人拍案叫绝的教学设计,还在于能在课堂中抓住每一环节生成新的问题,从而实现新课程的转型。
(三)问在“反思”中延伸
读华老师的教学反思,更明白一位优秀教师是怎样产生的。
如,华老师教学反思中写到:“认识决定行为。已有的会成为包袱。”“我今天的教法不就是想“甩掉过去”吗,但甩掉别人的过去容易,甩掉自己的过去就难了。否定别人容易,否定自己难。”
“我是这样(上课的),听课老师会不会也是这样,而不肯接受我这节课呢,而后总结到:数学研究者往往是孤傲的,认为只有自己发现的‘1’才是对的,我应该再思考,再否定自己,就像硬汉海明威说的‘比别人优秀并无任何高贵之处。真正的高贵在于超越从前的自我’。”
“(课)非常成功,非常享受~已经拖课了,学生还是不愿意下课。”
??
华老师在反思中不但关注学生,更关注教学中的成功,还关注教学的不足之处,探问“这一节课对原来所重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淡化了,学生发展的情况究竟如何,”的课后反思,一个又一个的追问,无不是下次教学的起点。深信众多一线教师,若能如此的问自己,问得清清楚楚,问得明明白白,日积月累,也会如华老师一样有大成。
二、善问,好课之魂
善问,其味才无穷。华老师《圆的认识》一课的教学,可谓处处善问。
(一)疑问求“新知”
一堂数学课,疑问是常用的教学提问方式。不同教师教学效果的不同,多因疑问采用的方式,疑问所提出的问题,疑问解答的策略等存在着很多的差异所致。即使内容相同的数学课,也因疑问不同而千差万别。有时那怕是几乎觉察不出来的差异,都能对课产生极大的影响。
品读华老师的这一节课后发现,他采用疑问的方式提出问题教学“新知”。笔者在平常听课中发现,普通教师都将疑问的方式指向计算的结果和计算的方法。而华老师在课堂中,多次以问的方式,指向学生新知的探讨过程,引发学生的头脑风暴。最突出的特点是,当他提出一个新问题时,学生参与者众,并且表述非常的经典。如,在“寻宝中创造圆”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当华老师引导学生描绘出了一个宝物可能的位置时,师笑着问:这是什么,学生有的惊讶、有的惊喜回答到:圆~而后再继续追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圆,“这是一个有宝物圆。”学生如此善意的回答,不难看出华老师对疑问能善用。
疑问,这一问一答的方式,学生答得好,往往根于教师问得好~如,后面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可以用圆规画圆的教学时所提出的问,“随手不能画出一个
学生1:我们不能准确的判断中圆,用圆规这样就能画出一个圆了,为什么,”
心点和手的距离,而圆规是两个点固定了,绕一圈就可以画出个圆。生2:因为圆规可以旋转,而手不能旋转。生3:因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生4:圆规是没有生命的,它可以一动不动好长时间。如此之问,又有多少教师问过呢,
(二)设问解“新疑”
自问自答式的设问,也是数学教学的一种常用方式。纵观我们的课堂,发现设问几乎成了教师占用课堂最多时间的方式之一。当教师们一旦发现学生不会解答某一方面的内容时,就采用了这种方式。华老师在《圆的认识》一课中,同样在采用设问的方式。观察华老师用此方式进行的教学,不难发现多是点拨,从方法以及思考角度上的引导。而且教师职责分明,没有代替学生思维和简化数学学习的内容。
数学教学是什么,从课的设问,也许更能看明白教学的责任,更能明白教师在做什么,
(三)反问促“新识”
一堂课中,反问多是教师智慧的体现。如,在教学“画圆中感受圆”这一环节时,华老师让孩子们画直径是4厘米的圆。学生画圆,教师巡视,而后华老师一个反问:孩子们,圆的样子都一样的,不圆的样子各有不各的不同,想想这样的圆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呢,学生热情高涨,争先恐后的举起手来。华老师而是让学生“想——不说——继续欣赏~”再比如在“篮球场上解释圆”的教学环节中,华老师让学生画大圆,学生说可以很多人手拉手围成一个圈,有学生说:但是不圆啊~华老师便抓住了这契机,追问:但是~但是很重要,不过,我觉得说“但是”之前,应该先说他的创意好不好。首先看到别人好的地方,然后再说“但是?”读华老师的课不禁要问,若能在教学中多有几次如此反问,还担心数学教学没有美和思想吗,
三、会组织问,好课之魅
大器已成之人,返朴归真,与宇宙合一,面对浩瀚的宇宙,总感智慧不足。
浩然正气充盈体内却虚怀若谷,这种功夫的作用才是无穷的。华应龙老师的课,上得如此的“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可说是他长期修炼的体现,是求之于内的结果。研讨华老师课堂中的问的艺术,在形式上作过探讨之后,不得不再从另一个层面――会组织问的内涵及其特色作分析,才可能学得不止皮毛。
(一)方求教得圆圆满满
将问组织得方方圆圆,可谓是华老师纵横驰骋驾驭课堂的一大特色。回过头来再看华老师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所组织的六个教学环节,每一步的独具匠心,其实都指向了一个教学中心点――让学生认识圆。
圆” 问多相伴于教学设计中,研究问必须研究教学设计中的流程。华老师探“的教学过程,多像一个画“圆”的过程。仿佛所有的材料经过华老师的组织,都成了一个圆球,才算达到了他心满意足的地步。圆球这东西是最美满的,浑凝调合,周遍一致,恰是一篇独立的、有生命的文字。华老师这课中每一部分,其实多像一个球,教学中的各个部分都在向着中心拱着。而各个部分又密合无间,无容更动,最终方得了圆球。
能将所有的问组织达到“圆”的效果是上好课的关键。表面上看华老师非常的随意,其实更多的是他多年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素养的彰显。华老师课堂的问,“大盈”更“若冲”,当揭开了这一位著名特级教师的神秘面纱之时,深信哪怕我们有他一半的勤于思考,善于提问,精于组织,一堂课的教学就会达到方方圆圆的效果。
(二)方求学得圆圆满满
为啥很多的课没有华老师课的经典,从教师教引向学生学这一层面,从华老师组织课间之问的不随意,不苟合,不偏私,力求所教有所学中,也能找到答案。细读“教学实录”,不难发现华老师的组织问,在四个方向都有注重。第一层面,提问前“心中有人”。他的课堂,演绎着的全是思维的体操,美无不处处体现。第二层面,提问时注重“人人参与”。第三层面,提问中“启发诱导”。第四层面,提问后“鼓励表扬”。
课,不是上给听课老师看的。学生在课堂中能很好的完成教学内容,在学习中感受到了快乐,老师有幸福的感觉,这才称得上是一堂学得圆圆满满的好课。当你再次回味华老师这一课中学生的回答“这是一个有宝物的圆。”“圆规是没有生命的,它可以一动不动~”等。深信我们都会被华老师组织了大盈若冲之问所折服,从而回味、玩味与超越。
参考文献:
,1,华应龙.大成若缺认识“圆”,J,人民教育,2008,(3,4):44,49.
,2,沈丹丹.小学数学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