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小学美术四年级
A. 达芬奇 B.米开朗基罗 C. 梵高 D. 大卫
4、玉兽面纹饰是那个时期的玉器(A )
A. 春秋晚期 B. 商代早期 C. 唐朝 D. 清代
5、剪双喜的时候想要又快又好,我们一般会用到哪种方法( B )
A 、用美工刀刻的方法 B 、用折剪的方法 C 、用手撕的方法
6、在喜庆的节日我们都会用到红色、黄色、橙色等,一般来说红色的心里联想有哪些(ACE )(多选题)
A 、兴奋B 、伤感C 、热情D 、寂静E 、激情F 、洁净G 、温柔
7、在我们的色彩系中以下哪些颜色属于冷色系(BCD )(多选题)
A 、黄色 B 、绿色 C 、蓝色 D 、蓝紫色 E 、红色
8、作品《逆风》是一下那个画家所画(B )
A 、齐白石 B 、徐悲鸿 C 、文楼 D 、李公麟
9、油画《阵风》是法国画家(C )的作品
A、达芬奇 B 、梵高 C 、柯罗 D 、马蒂斯
10、《热带暴风中的老虎》和《被美洲豹袭击的马》都是法国画家(A ) 的油画作品。
A 、卢梭 B 、罗丹 C 、尚塞 D 、大卫
11、以下那一幅画不属于我国画家所画(B )
A 、《武松打虎 》 B 、《阵风》 C 、《逆风》 D 、《可贵的扶持》
三、连线
范文二:四年级美术国测内容参考
四年级美术国测内容参考(下册)
第一课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1. 红和绿,黄和紫,蓝和橙,都是强烈的对比色。对比的色彩给人鲜明、有力、刺激的感觉。蓝和绿,红和橙,紫和红是色相较接近、关系较和谐的色彩,给人协调、柔和、统一、层次丰富的感觉。 2. 用相互和谐的色彩作画,可以表现颜色相近的景物和柔和的情感,并形成色彩统一的画面。用对比的色彩作画,可以表现阳光灿烂的日子、五彩缤纷的景物和强烈激动的情绪。
3. 无论是绘画、设计,还是生活用品的色彩,对比与和谐都不可少。只是有的偏对比,有的偏和谐。如果以和谐色为主,适当加上对比色因素,作品的色调就会显得既统一又生动。如果觉得色彩对比过于强烈,使人感觉不和谐,可以适当降低色彩的纯度或明度以及调整色彩面积等方法进行调整。
4. 影响画面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因素很多。除了色相的对比与和谐之外,还有色彩的纯度、明度、面积等因素。
5. 设计师常常用金、银、黑、白、灰这些颜色使作品的色彩更加和谐。和谐色并不都是灰暗的颜色,它们常常也是非常明快的。 第二课 穿穿编编
1原始人类的早期生活就和穿、编有关。各种材料编织的物品,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不仅实用,而且洋溢着朴素的美感。
2在文字发明前,人类祖先用编织的绳子打上不同的“结”来记录大小事情,历史上称之为“结绳记事”。约六千年前的彩陶上就有绳子的编制图样。
3六千年前人们将葛、麻等植物制成纤维,并用腰机纺成布,有些少数民族现在还在沿用这种方法。古代提花机专纺各种珍贵的锦缎,享誉中外的南京云锦是丝绸织绣业的顶尖技艺。
4源源不断、川流不息的吉祥图案被雕刻在了玉石上。古人将吉祥的中国结拴在美玉上随身佩挂。
5织巢鸟用穿编的方法建造鸟窝。
6北京奥运会鸟巢体育馆、竹靠椅、女孩子的各种编法的辫子都体现了穿穿编编。
第三课 下雨喽
1我们用棉花、瓦楞纸等废旧材料撕贴、绘制出下雷阵雨的景象,动物和人物是画好后剪下来,再让它们立起来的,“地面”上的“小水坑”是用锡纸做的。
2《风雨》(水彩)现代 霍尼克(美国) 《风雨》(油画)现代 卢梭(法国)
第四课纸卷魔术
1制作纸卷需要准备彩色卡纸、剪刀、双面胶
2《现代雕塑》 亚历山大 利伯曼(乌克兰)
第五课 套色纸版画
1先有了单色的纸版画,后逐渐有了拼板套色和分版套色的纸版画。
2多版套色的套印方法需要制作多张底版,分别在各色分版上滚上不同的颜色,按先后顺序印制。
3分版套色时,要在印版和印纸的边角对应处做上标记,以保证套印准确。
4等一版上颜色干透,再套印另一版。也可在半干时就套印,以获得特殊效果。
5可以用印刷油墨进行油印,也可用水粉纸和水彩纸、中国画颜料、生宣纸或过滤纸进行套色水印。用水粉色作业时,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甘油,防止颜色干得过快。
6套色水印法是将纸盖在印版上,用喷壶将纸适当喷湿,覆上一层报纸,然后逐步揭开部分印纸,再在底版上涂色,一步步磨印完成。 第六课 鸟和家禽
1世界上受保护的珍稀鸟类有:丹顶鹤、朱鹮、褐马鸡等。 2画鸟时先画出它们蛋形的身体、圆圆的头和眼睛、三角形的嘴画好。好好比较脖子、翅膀、爪子和尾巴的形状、长短、大小。 3表现出不同鸟类、家禽时要抓住外形、色彩和动作特征。 4恐龙灭绝后,一种高约三米的巨鸟称霸过地球,被称为原鸟。 5自由飞翔的美丽鸟儿是自古迄今人类喜爱和崇拜的对象,它们的模样出现在历代文物和用品上。
6科学家已经出人工智能鸟,可以像真鸟一样自由飞翔。 第七课 我是一只小小鸟
1科学家说鸟是恐龙的后裔,它们是一种和人类生活习性最相近的脊椎动物。哪个地方生存着鸟,那个地方的环境一定很好。 2鸟是天生的歌唱家,它们的鸣叫,有时是在交流信息、有时是在沟通感情、有时只是自娱自乐。
第八课 鸟的纹样
1创造鸟的纹样,既要参考真鸟的形状、颜色,又不要受它的束缚。大胆夸张变形,并注意点、线、面的搭配。
2五千五百年前的玉鸟,战国深衣上的鸟纹、西周青铜簋、汉代彩陶、唐代织锦、明代凤袍上都有鸟的纹样。
第九课 水墨画鸟
1向艺术家学习,要选择经典作品,既可以临摹也可以改画。 2《猫头鹰》现代 林风眠 《小鸟》 清 朱耷
3在宣纸上作画,当第一遍水墨未干时即在上面画第二遍,使水墨产生渗化交融的效果,这种方法叫“破墨”。常用的破墨的方法有:浓破淡,即用浓墨加在未干的淡墨上;淡破浓,即先画浓墨,未干时用淡墨画第二遍。点、线、墨块、干擦,在破墨时可交替使用。 4画鸟的眼睛、嘴、爪子,水要少,以免过于渗化,墨要浓。 5向画家学习,既要学习借鉴他们的方法和表现风格,也可以加上自己的观察、想法和情趣。
6吉州窑罐(宋代)(鸟在古代生活用品上的体现)
第十课 巧包装
1欣赏设计师的奇思妙想时,要体会商品包装的巧妙之处。
2好的包装可以吸引人,增加销量。
3包装设计要考虑:美观、创意和情趣。
第十一课 对比的艺术
1《水墨小品》 现代 齐白石 柔细的长线与一团墨块的对比,疏密也有对比。
2《天山积雪》 清代 华喦 鲜艳的红斗篷与素净的雪山对比鲜明。 3《剪纸》 现代 马蒂斯(法国) 柔软与尖利的对比 4《星星》 油画 现代 米罗(西班牙) 鲜明的色彩对比,线条粗细的对比、形状大小对比。
5《水墨小品》 现代 齐白石 精致的昆虫和粗放的树叶形成了粗放对比。
6事物因对比而特色鲜明,艺术因对比而分外动人,对比让节奏更鲜明、画面更强烈,语言更单纯。
7对比是美的要素。我们学习过肌理的对比,点、线、面、黑、白、灰,色彩的冷暖对比等。还有厚重与纤巧、沉稳与灵动的对比、墨色浓淡的对比、光线明暗的对比、疏密的对比、聚散的对比。 第十二课 儿歌与童话
1油画棒刮画:先用浅色油画棒在纸上涂,再用深色油画棒涂一层,最后用废圆珠笔在上面划出各种形象。
2儿歌和童话培华表现时要体现童趣,用色鲜艳明快。 3《童话故事》 水粉画 现代 江建文
第十三课 最快的作品
1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和眼睛看东西的原理大致一样
2传统相机分为基本的三部分:一是镜头(或者小孔);二是密闭的盒子;三是平直的放置感光材料的地方。有了完整的三部分就可以拍照了。现在的数码相机不再使用胶卷,照片保存在储存卡里。 3想拍好照片,需要一双敏锐的眼睛,能够发现生活和大自然里的精彩瞬间。还需要注意画面的构图布局、光影的处理、色彩的搭配以及巧妙的裁剪。
4将中国画的元素应用的摄影上是摄影家郎静山作品的特色,作品有《独立寒秋》。
5《致命邂逅》(摄影)现代 陈坤荣
第十四课 听音乐画音乐
1绘画与音乐室艺术王国中关系亲密的好兄弟,音乐向绘画借来了“音色”,绘画向音乐借来了“调子”。我们用色彩的旋律、点线的节奏表达听音乐的感受。
2电脑软件可以将音乐声音的振动转化为可视的有趣图像。 第十五课 吹气投篮
1可以利用放衬衫的盒子和其他废旧材料,在盒盖的反面制作、粘贴各种有趣的小篮子。再用锡纸或泡沫塑料做成小小的球。 2注意调节球的轻重大小,调试吹管的位置与篮的距离。可以挑选粗细不同的吸管做吹管。
第十六课 变戏法的纸盒
1用美工刀裁纸板时,要注意刀和纸的角度。
2用快干胶、宽胶带、胶枪、订书机连接大大小小的纸板,而连接大的厚纸板则要用剪子或锥子先在两块纸板上戳出小洞,再用塑料绳将它们捆结实。
3通过粘贴、拼装、绘制等方法做各种造型。
第十七课 字的联想
1远古先民将自然和生活中看到的场景、事物和现象转化为各种图形符号来交流思想、记录语言和发生的事情,这种符号经过千百年的演变,渐渐形成了现在的文字。
2祖先创造文字,是从生活和自然中得到启示,文字的笔画和结构,都与万象紧密联系。
3象形文字是早期汉字的一种,它出现在三千年前的甲骨文和金文中,是较成熟的早期汉字。
第十八课 罐和壶(一)
1陶鬶(新石器时代) 青铜鸟尊(商代)
2黏土制陶,罐和壶就是其中主要内容。
3原始先民发现黏土经过火烧后,会变得更坚固,制陶艺术步入了新天地。
4 壶(陶艺) 现代 毕加索 (西班牙)
第十九课 罐和壶(二)
1传统紫砂壶有各种优雅简洁的造型,有的紫砂壶上刻、画了很多引人入胜的文字和图画。紫砂土以紫红色为主,还有被称为“五色土”的有色砂泥。
2宜兴产含铁量较高、色泽呈紫红色的陶土,被称为紫砂泥。用它制成茶壶,透气保温,沏茶后长久保留茶香,不易变馊。古代紫砂壶朴实大方,色泽沉静,常常集诗、书、画、印艺术于一身,是实用性与艺术性兼备的工艺品。闻名世界的紫砂壶于宋代在江苏宜兴烧制成功,明清两代达到顶峰。
3古代紫砂壶进传统龙窑,经一千度高温烧制而成。
第二十课 土与火的艺术(二)
1晚期彩陶上简练的几何形纹样是从早期彩陶上的具体形象演变而来。
2考古发现,制作彩陶的先住民住在水边,已经会结网捕鱼、农田耕作和养殖牲畜了。彩陶上的纹样与当时的天文地理、祭祀崇拜、生育后代、劳动生活有密切关系。
3彩陶上的纹样简洁、大方,黑、白、灰、点、线、面和疏密安排得当。六千年前的先民有着不逊于今人的审美能力。当时可能用动物血和矿物颜料作画,可能有类似毛笔的工具。
4先民将花卉作为部落和氏族的标志,“华”姓可能是原始“花”姓部落的后裔。青蛙和鱼类被原始先民视为多子多福的象征。 5彩陶从侧面和俯视去看,有着不同的美感。
知识宝库(三个备选项中是否有一个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1、在门墙上张贴表现喜庆和祥瑞的画,是我国民间早有的过年习俗,这些内容吉祥、画面喜庆的画叫( )。A、宣传画 B、年
画 C、门神画
2、在绘画中,线条有曲直、粗细和( )的不同形态。A、平斜 B、方圆 C、大小
3、原色是其他颜色调不出来的,共有三种,下列不是原色的颜色是( )。A、红 B、绿 C、蓝
4、事物表面的纹理叫肌理,玻璃的肌理给人一种( )的感觉。A、冷 B、粗糙 C、光滑
5、在宣纸上运用( )来作画是我国绘画特有的表现形式,这一形式的画叫中国画。
A、墨和色 B、水和色 C、画笔和墨汁
6、在制作树叶拼贴画、纸工拼贴等学习活动中,为了使画面更有( ),就要先拼摆后粘贴。
A、创意和独特性 B、平整和干净 C、方便性 7、我国有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它的制作工艺主要是用剪刀剪和( )两种形式,我们把它统称为“剪纸”。A、绘制 B、手撕 C、刻刀刻
8、画人物除了要注意相貌、身材等特点之外,还可从( )特点来表现。A、衣着B、道具 C、高矮
二、我的评价
在你欣赏自然风景、画家作品和同学的优秀作业,感觉到画面很美时,你会进行评价,请把你在欣赏评述时用过的语句写出来。至少写三条。
三、创作体验(假如你是二十二世纪的汽车设计师,未来的汽车的速度、样式、功能有什么神奇之处呢,快快动手吧~我们期待你的表现的!)
第一课 色彩的冷与暖
1、色彩会使人产生各种联想。红、橙、黄色使人联想到热烈、温暖的火焰和太阳等景物,而蓝、绿、紫色又会使人联想到宁静、寒冷的天空、海水等景物。
2、(清代)木版年画《门神》
3、《丁香花》(水彩)现代 肖淑芳
4、《春江水暖》(农民画),美术作品中冷暖色的综合运用。 5、冷暖是对比产生的感觉,是相对而言的。
第二课 画家的调色板
1、复色是最庞大的色彩家族,它们色彩斑斓[bān lán] ,千变万化,丰富异常。
2、复色是间色与间色或三原色不等量相混合而成的颜色,色彩变化丰富,色调稳定,但色泽上不如原色和间色鲜明。
3、《垂柳》油画,近代 莫奈(法国);德国画家穆特的调色板及表现四季的作品。
第三课 蔬果的剖面
1、恰当的冷暖色彩搭配可使画面对比强烈,视觉效果突出。
2、绘制方法:?.绘出线描稿。?.用中性的黑白色描绘。?.用冷色描绘。?.用暖色描绘。
第四课 生活中的线条
1、平直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地平线,有静止的感觉;而弯曲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蜿蜒[wān yán] 的河流等,有运动的感觉。 2、《春醒》版画 现代 晁楣[cháo méi] ;《秋水回波》 中国画 宋代 马远;《天水牧歌》中国画 现在 林平。
第五课 节奏的美感
1、美术作品中两种或多种要素按照一定秩序重复出现,可以产生节奏感。它是构成美术作品形式美的重要因素。大与小、粗与细、曲与直、疏与密。
2、?工艺品中的节奏——青花瓷盘(瓷盘)清代;
?绘画中的节奏——绿韵[yùn] (日本画) 现代 东山魁[kuí] 夷(日本);
?生活中的节奏——梯田;
?建筑中的节奏——米兰大教堂(意大利);
第六课 最受尊敬的人
1、人物的脸型有方形、圆形、三角形等,表情有喜怒哀乐等多种,发饰及穿戴往往表明其职业特点。
2、《雷锋》(版画)现代 吴强年;《父亲》(油画)现代 罗中立;《生命的敬礼》(摄影)现代 杨卫华。
第七课 今天我值日
1、在场景中,突出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可以突出主题,获得较好的表现效果。
2、《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油画)现代 沈嘉蔚;《雨过天晴》(油画)现代 王大同。
第八课 趣味游乐园
1、《游乐园设计草图》现代 黄若愚
2、旋转飞椅的制作方法:在一个纸盘中心开口,然后卷一个纸筒穿过纸盘。将纸杯的底部按照纸筒的直径剪开,插入纸筒。将细纸条对折,两端开口,再将一端开口翻开,粘上纸座椅。最后将另一端粘在纸盘上,完成旋转飞椅。
第九课 彩墨世界
1、墨的浓淡干湿、墨色的融合交错、运笔的轻重缓急,会产生丰富的画面效果。
2、《红荷图》(中国画)现代 黄永玉;《无题》(中国画)现代 **群;《绿殇——昔日的罗布泊》(中国画)现代 何韵兰。
第十课 我是汽车设计师
1、1905年生产的蒸汽汽车。
第十一课 拟人化的形象
1、拟人形象的创作,关键在于将动植物的形象加入人的形象特征。可采用将物象头部拟人化,或将物象身体拟人化等方法。 2、在儿童读物和动漫作品中,艺术家常常采用拟人化的方法设计动植物形象,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形式,借以表达自己的意愿,激起我们无限的想象。
3、《蔬菜宝贝历险记》(动画片)现代 美国;拟人的动漫形象(动物、植物、用品等)。
第十二课 精美的邮票
1、邮票设计应具有主题突出、色彩明快、富于装饰性等特点。 2、票的组成:邮票由图案、面值、发行国家、(发行时间)组成;外形边缘还有整齐的齿孔。
3、邮票的种类:A、纪念邮票:纪念国内外重大事件或名人而发行的邮票。B、普通邮票:最常见的邮票,印刷数量大,图案不经常变换。C、特种邮票:为宣传某些事物而特别发行的邮票。 4、世界上最早的邮票——英国“黑便士”邮票(1840年5月1日发行),中国最早的邮票——“大龙”邮票(1878年1月发行)。
第十三课 规划每一天
1、挂历、年历、台历,形式有好多种。它们使我们的生活更有计划性,又可以美化生活环境。
2、制作方法:?在卡纸上划分区域。?并剪出动物造型。?将形象粘贴在卡纸上。仔细描画时间区。?填写日期并打孔,完成。
第十四课 给您提个醒儿
1、提示卡:版面、基座、图案、警示区。
2、制作方法:?制作基座。?剪刻字体。?制作装饰物。?组合完成。 第十五课 有创意的书
1、我们可以从造型、色彩、装饰点缀等方面对书进行创意设计。 2、常见种类:立体书、镂空书、异型书、布书等
第十六课 纸带穿编
1、穿编造型要夸张、简洁,突出形象特征。
2、玉米皮、麻绳、纸条、彩带、树叶……看似平凡的材料也可以变成令人惊叹的精美工艺品。
3、《多种材料穿编》现代 周东平
4、热带鱼的制作方法:将对折后的两根纸条穿编在一起,穿编第三根,依次类推,粘上鱼的眼睛。
第十七课 会“走”的玩具
1、玩具“走”的方式有多种,可以跳着走,可以拉动它走,还可以安
装动力让它走。
2、鬃[zōng] 人(民间玩具)北京;提线木偶(民间玩具)福建泉州。
第十八课 电脑美术——“变形”画画
1、用电脑进行绘画制作时,可先画主体物,再粘背景,也可先画背景,再粘贴主体物。
2、拉伸、扭曲和翻转都是电脑画图板中的“变形”工具。 3、绘制方法:?用多边形工具画一棵树。?复制、翻转、压缩。?复制、缩小、扭曲。?复制、拉伸、扭曲。?注意布局合理。?画背景。?把树粘贴在背景上。
第十九课 我快乐 我成长
1、成长纪念册的设计要点:?选择照片时要突出成长中的亮点。?设计纪念册时版面要美观。?说明文字要简练。
2、生日聚会流程图:收集自己的照片 ? 向父母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 ? 制作成长纪念册 ? 举行生日聚会 ? 展示成长纪念册。
第二十课 漫画欣赏
1、漫画的主要特点:运用夸张、变形、比喻等多种手法和巧妙构思来达到讽刺、歌颂、传播或娱乐的目的。
2、中国漫画:?《上行下效》现代 丰子恺。?《井底之蛙》现代 华君武。?《真迹拍卖》现代 丁聪。?《三毛爱科学》(连环漫画)
现代 张乐平。?《上下左右》现代 王益生。?《鲁智深》现代 方成。?《无题》现代 阿达。?《叶圣陶像》现代 王玮。?《水乡即景》现代 王者琦。?《漫画插图》现代 几米(中国台湾)。?廖印堂及其自画像。?《无题》现代 朱森林.
3、外国漫画:?《钓鱼》现代 莫迪洛。?《老板》现代 塞伏克特?亚拉斯(土耳其)。?《作品1》现代 西田淑子。?《头发》现代 KANG(韩国)。
4.柬埔寨暹粒[xiān lì] 女王宫(967——1002):吴哥古迹中最重要的建筑群之一,以小巧玲珑、雕刻精美而著称,有“吴哥古迹明珠”之美誉。
范文三:小学四年级美术墙教案
精品文档
小学四年级美术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有关资源的知识,初步学习招贴设计的基本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综合应用活动,提高对水资源的危机感的认识,知道用美术的方式关注生活。
3(初步学习利用招贴画宣传节约水资源,唤起以实际行动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水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水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命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是人类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是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环境的核心,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水资源已经在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中占据中心地位。本课学习内容就是要求学生了解水资源的有关知识,并能用美术的方式——设计招贴画来宣传保护水资源。此课的学习是属于“综合?探索”领域。本课教学要突出该领域的学习特点,重在学生关注美术与现实社会生活相联系的综合能力和探索精神的提高。
教科书中选用了中国国家节水标志来引入学习,说明了我国历来就是“善治国者必治水”。从大禹开始,治水与
1 / 32
精品文档
治国始终密不可分。治水害,兴水利,是治国安邦的重点。教科书中的“小知识”介绍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现存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以及世界水日的知识等。这些水资源保护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启发学生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书中的水循环图例一是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步了解有关水资源的知识;二是可以为学生后面的招贴画创新设计开阔思维广度,让学生能懂得设计与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知道探索美术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跨学科学习的美术活动。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水资源知识,能设计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招贴。
难点:巧妙地设计并进行一次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美术宣传活动。
三、教学课时 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彩色水笔或油画棒、纸张。
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2 / 32
精品文档
1(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认识世界水日等知识,初步了解我国的水利建设事业发展史、文化等。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名画家笔下水姿态的欣赏体会,完成第一次练习:用合适的线条画某一种水的姿态。
3(展示学生用线条描绘的各种水姿态的作业,师生共同进行简单的评价。
4(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水资源被破坏前后的现状对比,启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水资源。
5(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调查了解家乡水资源的现状,总结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制定针对该办法的宣传活动方案。
6(学生在进行小组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7(引导学生展示介绍完成的作业,互相观赏并进行评价。
8(启发学生观察、研究中国国家节水标志的设计手法,教师介绍其他地区先进的水资
源保护方法。
9(拓展:要求学生课后寻找关于水的各种知识的材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3 / 32
精品文档
彩色水笔或油画棒等。
多媒体课件、招贴画实物等。
教学过程
1(请学生展示第一课时学习后搜集的关于水的各种知识的资料。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根据课本的图片欣赏,讨论以下2个问题:
什么是招贴画,
招贴画的特点是什么,
3(教师在学生小组代表汇报之后进行小结:招贴画通常包括创意图形和标题两个部分:创意图形可以用各种手法来表现;标题可大可小,要与图形协调地编排设计在一起。
4(欣赏各种爱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学习招贴设计的多种方法。
5(提出本课时作业要求:设计一幅爱护水资源的宣传招贴画。
6(学生完成招贴设计,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7(引导学生展示完成的招贴画,互相观赏并进行评价。
8(教师小结本课内容的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水资源,进行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活动。
第2课砖石上的雕刻
4 / 32
精品文档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和了解砖石雕刻作品的有关知识。
2(运用刻、挖法,学习制作泥板雕刻,提高造型能力。
3(感悟砖石雕刻作品的实用性和艺术价值,体验造型的乐趣,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砖石雕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底蕴,如同传统的绘画、书法艺术一样,具有本民族的美学特征。它如同一颗璀璨的夜明珠,向世界展示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与砖石雕刻相关的知识,学习如何利用泥板雕刻的方式,设计制作一件浮雕作品。教科书第6页展示了一组不同时代砖石雕刻的作品图片,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砖石雕刻艺术,知道砖雕是在特制的质地细密的土砖上雕刻物像或花纹,主要用于寺塔、墓室、房屋等建筑物的壁面装饰。图中这些砖石雕刻的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传统的吉祥图案,有花鸟鱼虫,有动植物,也有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优秀的艺术品,体会作品中的历史文化内涵,激发学生主动观察、探索砖石雕刻的兴趣。
教科书第7页展示了泥板雕刻的基本创作步骤,给学
5 / 32
精品文档
生提供了必要的示范,同时还提示学生:运用点、线、面的关系,把作品雕刻得更美观。教师要结合局部示范和相关步骤,为学生完成作品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展示4幅构思巧妙、富有童趣的浮雕作品,拓展了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参与到中国古代雕刻文化的传承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表现能力。
2(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泥板雕刻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难点:根据材质的特点,巧妙构思,创作出具有一定主题的浮雕作品。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黏土、泥工刀等工具材料。
课件、黏土、泥工刀等。
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欣赏浮雕作品《五四运动》图片,说说作品带给你什么感受。
2(教师小结,出示课题:《砖石上的雕刻》。
3(引导学生欣赏历代砖石雕刻艺术品,进一步感受中国传统砖雕作品的艺术魅力。
4(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第7页的泥板雕刻步骤图,师
6 / 32
精品文档
生共同探究:怎样用泥板雕刻的方式创作一件浮雕作品。教师适当进行示范。
5(提出作业建议:用泥板雕刻的方式创作一件浮雕作品。
6(欣赏同龄人的作品,进一步学习泥板雕刻多样的表现方法,拓宽创作思路。
7(学生创作,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8(展示评价:以“泥雕作品展览会”的形式,互相交流作品。
9(拓展延伸:欣赏不同材质的雕刻艺术品:玉雕、木雕等。
第3课墙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墙文化和艺术特点,感受不同风格的墙的艺术美。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活动等,学习如何灵活运用多样的排列、组合方法将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独特的“墙”。
3(感受丰富多样的墙,提高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并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7 / 32
精品文档
墙,在古代有壁、垣、墉、堵等别称。墙有界定和分割空间的作用。城墙、院墙、围墙,都是一种界墙,用来围合建筑物的。墙可以围护一座民宅、一座寺庙、一座宫殿、一座城,甚至一个国家。围护房屋的墙壁有内外墙之分,外墙承担“围护”功能,内墙则起着分隔作用,即把房屋内部划分为若干使用空间。墙依其所处部位的不同而各有专名,并呈现多样的
造型。由于墙体材料不同而造成的质感不同,又可以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墙还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建筑风貌,传递该地域的文化信息。因此,以“墙”为学习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旨在让学生用泥巴通过多样化的泥塑方法对“墙”进行造型表现。教师进行本课教学时要重在学生关注美术与社会文化、现实社会生活相联系的综合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提高。教材中选用了中国故宫的红墙和万里长城的墙,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欣赏中知晓我国悠久的历史,增强热爱祖国之情。教材还呈现了各种材质、造型不同的墙实景照片,可以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墙的质感美。教材中列举了两堵墙的构思图稿和泥塑实物,向学生介绍了构思到创作表现的过程。“讨论角”可以启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泥塑墙的表现方法。
书中的学生作品图例一是为了打开学生的创作思维,
8 / 32
精品文档
二是可以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创作表现的参考资料,让学生能懂得泥塑的多重技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墙。这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地解决本课难点,即灵活运用多样的排列、组合方法,用泥巴表现一面独特的墙。
2(重点、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墙”。
难点:灵活运用多样的排列、组合方法,用泥巴零件表现一面独特的“墙”。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彩色水笔、纸张、泥巴和泥塑工具等。
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欣赏图片,感受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墙。
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运用关键词选择一面墙进行介绍。
3(教师小结:墙的种类繁多,不管用什么材料、什么形状,稳固对建造一面墙来说,非常重要。介绍墙的组成部分:墙脚、墙顶和墙身。点明墙脚的重要性。
9 / 32
精品文档
4(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各种材料的墙,小组讨论:这些不同的材料给墙带来了怎样不同的美感,
5(教师启发学生创新: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来表现墙,假如只用泥又该怎样创作表现墙呢,
6(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用泥巴制作零件。
7(教师创作墙体图纸,让学生欣赏同学创作的砖块墙图纸方案,感受砖的多样性,同时强调注意墙的稳固性和趣味性。
8(引导学生欣赏陶艺大师创作的墙作品和同学的泥塑墙作品。
9(教师提出本课时的作业要求:
运用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墙。
灵活运用排列、组合方法,用泥巴零件表现一面独特的墙。
10.学生在进行小组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II.引导学生展示介绍完成的作业,互相观赏并进行评价。
12.拓展:启发学生观察、欣赏各种艺术墙。
第4课家乡的古塔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古塔的特征、历史与文化。
10 / 32
精品文档
2(学习用纸版画的方式表现家乡的古塔,提高造型能力。
3(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塔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东方建筑,它承载了东方各国的历史、宗教、美学、哲学等诸多文化元素,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探索和了解东方文明的重要媒介。它雄伟壮观、结构精美,在辽阔的大地上,随处都矗立着它的身影。这些古塔虽然历经沧桑,但魅力依旧,直到今天仍受人敬仰,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本课以《家乡的古塔》为题,目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出发,通过搜集、了解家乡古塔的历史与文化,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古塔这一建筑形式。在感受传统历史文化特色的同时,引导学生尝试从美术角度、美术表现方式上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欣赏塔、表现塔的能力,书中提供了大量的祖国各地不同历史时期建造的古塔,既有不同材料建造的古塔全景图,也有放大了的木塔局部的图片。这些均体现了古塔的一般特点和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特性。通过观察、比较,帮助学生认识、掌握塔的建筑特点。
教科书中选用的同龄人作品具有代表性,两者都是用
11 / 32
精品文档
纸版画方式表现的,但因印制的工具材料不同,出现了迥然不同的画面效果。教科书中提供的步骤图简洁明了,有助于学生更加直观地掌握纸版画制作的步骤和方法,为学生的造型活动奠定了基础。
在创作中要鼓励学生尝试使用纸版画的不同印制方法进行表现,帮助学生提高感受力、观察力和创造力。学习用美术的手段记录传统历史文化的方法,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2(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一般纸版画或单色粉印版画的制作原理和方法,观察分析古塔的结构特征,用纸版画完成家乡古塔的创作。
难点:理解并掌握纸版画底版制作中古塔的拼摆、粘贴顺序和古塔特征的表现。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各式纸材、剪刀、胶水、拓印工具材料。
课件、各式纸材、剪刀、胶水、拓印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1(欣赏杭州著名的古塔,提问: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古塔的传说与故事,一起与同学分享。
12 / 32
精品文档
2(出示课题:家乡的古塔。提问:你的家乡有古塔吗,说说它的特点。
3(欣赏古塔的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古塔的文化。
塔的外形有什么特征,
塔的材质有哪些变化,
塔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特点,
第一课水资源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有关资源的知识,初步学习招贴设计的基本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综合应用活动,提高对水资源的危机感的认识,知道用美术的方式关注生活。
3(初步学习利用招贴画宣传节约水资源,唤起以实际行动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水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水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命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是人类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是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环境的核心,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水资源已经在人类文
13 / 32
精品文档
明社会的发展中占据中心地位。本课学习内容就是要求学生了解水资源的有关知识,并能用美术的方式——设计招贴画来宣传保护水资源。此课的学习是属于“综合?探索”领域。本课教学要突出该领域的学习特点,重在学生关注美术与现实社会生活相联系的综合能力和探索精神的提高。
教科书中选用了中国国家节水标志来引入学习,说明了我国历来就是“善治国者必治水”。从大禹开始,治水与治国始终密不可分。治水害,兴水利,是治国安邦的重点。教科书中的“小知识”介绍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现存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以及世界水日的知识等。这些水资源保护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启发学生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书中的水循环图例一是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步了解有关水资源的知识;二是可以为学生后面的招贴画创新设计开阔思维广度,让学生能懂得设计与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知道探索美术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跨学科学习的美术活动。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水资源知识,能设计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招贴。
难点:巧妙地设计并进行一次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美术宣传活动。
14 / 32
精品文档
三、教学课时 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彩色水笔或油画棒、纸张。
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认识世界水日等知识,初步了解我国的水利建设事业发展史、文化等。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名画家笔下水姿态的欣赏体会,完成第一次练习:用合适的线条画某一种水的姿态。
3(展示学生用线条描绘的各种水姿态的作业,师生共同进行简单的评价。
4(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水资源被破坏前后的现状对比,启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水资源。
5(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调查了解家乡水资源的现状,总结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制定针对该办法的宣传活动方案。
6(学生在进行小组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7(引导学生展示介绍完成的作业,互相观赏并进行评价。
15 / 32
精品文档
8(启发学生观察、研究中国国家节水标志的设计手法,教师介绍其他地区先进的水资
源保护方法。
9(拓展:要求学生课后寻找关于水的各种知识的材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彩色水笔或油画棒等。
多媒体课件、招贴画实物等。
教学过程
1(请学生展示第一课时学习后搜集的关于水的各种知识的资料。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根据课本的图片欣赏,讨论以下2个问题:
什么是招贴画,
招贴画的特点是什么,
3(教师在学生小组代表汇报之后进行小结:招贴画通常包括创意图形和标题两个部分:创意图形可以用各种手法来表现;标题可大可小,要与图形协调地编排设计在一起。
4(欣赏各种爱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学习招贴设计的多种方法。
5(提出本课时作业要求:设计一幅爱护水资源的宣
16 / 32
精品文档
传招贴画。
6(学生完成招贴设计,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7(引导学生展示完成的招贴画,互相观赏并进行评价。
8(教师小结本课内容的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水资源,进行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活动。
第2课砖石上的雕刻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和了解砖石雕刻作品的有关知识。
2(运用刻、挖法,学习制作泥板雕刻,提高造型能力。
3(感悟砖石雕刻作品的实用性和艺术价值,体验造型的乐趣,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砖石雕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底蕴,如同传统的绘画、书法艺术一样,具有本民族的美学特征。它如同一颗璀璨的夜明珠,向世界展示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与砖石雕刻相关的知识,学习如何利用泥板雕刻的方式,设计制作一件浮雕作品。教科书第6页展示了一组不同时代砖石雕刻的作品图片,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砖石雕刻艺术,知道砖雕
17 / 32
精品文档
是在特制的质地细密的土砖上雕刻物像或花纹,主要用于寺塔、墓室、房屋等建筑物的壁面装饰。图中这些砖石雕刻的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传统的吉祥图案,有花鸟鱼虫,有动植物,也有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优秀的艺术品,体会作品中的历史文化内涵,激发学生主动观察、探索砖石雕刻的兴趣。
教科书第7页展示了泥板雕刻的基本创作步骤,给学生提供了必要的示范,同时还提示学生:运用点、线、面的关系,把作品雕刻得更美观。教师要结合局部示范和相关步骤,为学生完成作品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展示4幅构思巧妙、富有童趣的浮雕作品,拓展了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参与到中国古代雕刻文化的传承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表现能力。
2(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泥板雕刻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难点:根据材质的特点,巧妙构思,创作出具有一定主题的浮雕作品。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黏土、泥工刀等工具材料。
课件、黏土、泥工刀等。
18 / 32
精品文档
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欣赏浮雕作品《五四运动》图片,说说作品带给你什么感受。
2(教师小结,出示课题:《砖石上的雕刻》。
3(引导学生欣赏历代砖石雕刻艺术品,进一步感受中国传统砖雕作品的艺术魅力。
4(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第7页的泥板雕刻步骤图,师生共同探究:怎样用泥板雕刻的方式创作一件浮雕作品。教师适当进行示范。
5(提出作业建议:用泥板雕刻的方式创作一件浮雕作品。
6(欣赏同龄人的作品,进一步学习泥板雕刻多样的表现方法,拓宽创作思路。
7(学生创作,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8(展示评价:以“泥雕作品展览会”的形式,互相交流作品。
9(拓展延伸:欣赏不同材质的雕刻艺术品:玉雕、木雕等。
第3课墙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墙文化和艺术特点,感受不同风格的墙的艺术美。
19 / 32
精品文档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活动等,学习如何灵活运用多样的排列、组合方法将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独特的“墙”。
3(感受丰富多样的墙,提高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并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墙,在古代有壁、垣、墉、堵等别称。墙有界定和分割空间的作用。城墙、院墙、围墙,都是一种界墙,用来围合建筑物的。墙可以围护一座民宅、一座寺庙、一座宫殿、一座城,甚至一个国家。围护房屋的墙壁有内外墙之分,外墙承担“围护”功能,内墙则起着分隔作用,即把房屋内部划分为若干使用空间。墙依其所处部位的不同而各有专名,并呈现多样的
造型。由于墙体材料不同而造成的质感不同,又可以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墙还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建筑风貌,传递该地域的文化信息。因此,以“墙”为学习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旨在让学生用泥巴通过多样化的泥塑方法对“墙”进行造型表现。教师进行本课教学时要重在学生关注美术与社会文化、现实社会生活相联系的综合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提高。教材中选用了中国故宫的红墙和万里长城的
20 / 32
精品文档
墙,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欣赏中知晓我国悠久的历史,增强热爱祖国之情。教材还呈现了各种材质、造型不同的墙实景照片,可以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墙的质感美。教材中列举了两堵墙的构思图稿和泥塑实物,向学生介绍了构思到创作表现的过程。“讨论角”可以启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泥塑墙的表现方法。
书中的学生作品图例一是为了打开学生的创作思维,二是可以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创作表现的参考资料,让学生能懂得泥塑的多重技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墙。这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地解决本课难点,即灵活运用多样的排列、组合方法,用泥巴表现一面独特的墙。
2(重点、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墙”。
难点:灵活运用多样的排列、组合方法,用泥巴零件表现一面独特的“墙”。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彩色水笔、纸张、泥巴和泥塑工具等。
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21 / 32
精品文档
1(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欣赏图片,感受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墙。
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运用关键词选择一面墙进行介绍。
3(教师小结:墙的种类繁多,不管用什么材料、什么形状,稳固对建造一面墙来说,非常重要。介绍墙的组成部分:墙脚、墙顶和墙身。点明墙脚的重要性。
4(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各种材料的墙,小组讨论:这些不同的材料给墙带来了怎样不同的美感,
5(教师启发学生创新: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来表现墙,假如只用泥又该怎样创作表现墙呢,
6(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用泥巴制作零件。
7(教师创作墙体图纸,让学生欣赏同学创作的砖块墙图纸方案,感受砖的多样性,同时强调注意墙的稳固性和趣味性。
8(引导学生欣赏陶艺大师创作的墙作品和同学的泥塑墙作品。
9(教师提出本课时的作业要求:
运用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墙。
灵活运用排列、组合方法,用泥巴零件表现一面独特的墙。
10.学生在进行小组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
22 / 32
精品文档
导。
II.引导学生展示介绍完成的作业,互相观赏并进行评价。
12.拓展:启发学生观察、欣赏各种艺术墙。
第4课家乡的古塔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古塔的特征、历史与文化。
2(学习用纸版画的方式表现家乡的古塔,提高造型能力。
3(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塔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东方建筑,它承载了东方各国的历史、宗教、美学、哲学等诸多文化元素,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探索和了解东方文明的重要媒介。它雄伟壮观、结构精美,在辽阔的大地上,随处都矗立着它的身影。这些古塔虽然历经沧桑,但魅力依旧,直到今天仍受人敬仰,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本课以《家乡的古塔》为题,目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出发,通过搜集、了解家乡古塔的历史与文化,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古塔这一建筑形式。在感受传统历史文化特色的同时,引导学生尝试从美术角度、美术表现方式上进行一系列
23 / 32
精品文档
的探究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欣赏塔、表现塔的能力,书中提供了大量的祖国各地不同历史时期建造的古塔,既有不同材料建造的古塔全景图,也有放大了的木塔局部的图片。这些均体现了古塔的一般特点和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特性。通过观察、比较,帮助学生认识、掌握塔的建筑特点。
教科书中选用的同龄人作品具有代表性,两者都是用纸版画方式表现的,但因印制的工具材料不同,出现了迥然不同的画面效果。教科书中提供的步骤图简洁明了,有助于学生更加直观地掌握纸版画制作的步骤和方法,为学生的造型活动奠定了基础。
在创作中要鼓励学生尝试使用纸版画的不同印制方法进行表现,帮助学生提高感受力、观察力和创造力。学习用美术的手段记录传统历史文化的方法,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2(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一般纸版画或单色粉印版画的制作原理和方法,观察分析古塔的结构特征,用纸版画完成家乡古塔的创作。
难点:理解并掌握纸版画底版制作中古塔的拼摆、粘贴顺序和古塔特征的表现。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24 / 32
精品文档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各式纸材、剪刀、胶水、拓印工具材料。
课件、各式纸材、剪刀、胶水、拓印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1(欣赏杭州著名的古塔,提问: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古塔的传说与故事,一起与同学分享。
2(出示课题:家乡的古塔。提问:你的家乡有古塔吗,说说它的特点。
3(欣赏古塔的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古塔的文化。
塔的外形有什么特征,
塔的材质有哪些变化,
塔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特点,
浙教版四年级上册
美术
教
学
设
计
备课人:
时间:二零一四学年第一学期
25 / 32
精品文档
第一课 水资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明白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学习并利用招贴画的方式宣传节约水资源。
2.技能:看懂招贴画,分析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创作。
3.情感:进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和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水对人类的重要性,用美术特有的方式来宣传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
难点: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相关素材,创作一幅个性化的招贴画。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水的资料,绘画工具材料。
收集并整理与教材有关的水的资料、范画及学生的优秀作品,准备课件,小组作业展板,绘画材料及工具。
1.情境导入。
播放流水声,静静地听。设问:想到了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
26 / 32
精品文档
引出课题。
2.观察感受。
水不仅具有流动的美感,还有变化的美感——播放课件: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水的图片,描绘水的画面。
通过观察使学生发现水的动态美与静态美,水色的无穷变化,水形状的变化多端,水纹的节奏美与韵律美。
请学生分别用语言文字和肢体语言来表达一下对水的不同感受。
3.欣赏讨论、启发思维。
我们的艺术大师用他们特有的方式来表达了对水的感受,出示齐白石、凡高的作品:欣赏并讨论他们是怎样来表现水的,
也有好多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现水——用线、色、剪贴等等。 设问: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这些画面与生活中完全一样吗,它们为什么要这样来表现,你最想表现的是怎样的水,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把你的想法跟同学讲一讲。
4.表现与创新。
布置作业
作业内容:表现你心中的水的形态。
作业要求:?可小组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一副表现水的作品。?表现手法可不拘一格,不受所欣赏的方法的限
27 / 32
精品文档
制。?比一比,谁的作品最有创新意识。
5.展示与评价。
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点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明白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学习并利用招贴画的方式宣传节约水资源。
2.技能:看懂招贴画,分析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创作。
3.情感:进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和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水对人类的重要性,用美术特有的方式来宣传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
难点: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相关素材,创作一幅个性化的招贴画。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水的资料,带齐绘画工具材料。
收集并整理与教材有关的水的资料、范画及学生的优秀作品,准备课件,小组作业展板,绘画材料及工具。
1.导入。
28 / 32
精品文档
出示一招贴画:
说说这幅画中画了什么,猜猜它想表达什么,
分析是利用什么创作手段来表达意思的,有什么特点,
讨论得出:这是在表达水没了,严重到水龙头都裂了,向我们宣传要节约用水,引出——这是一张招贴画。
2.欣赏分析。
观察讨论:招贴画还具有什么特点,
引导了解:
主要构成:标题、画面、可有文字辅助说明
创作手段:利用联想、拟人、夸张等手法通过写实的、装饰的、抽象的、漫画的形式来表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主要特点:构图单纯、主题鲜明。
3.联系生活实际,获取创作素材。
说说水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浪费水的现象
小组交流:生活中污染水的现象
教师运用课件展示图片小结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宣传发动大家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
4.展开联想,实践创作。
欣赏范作及同龄人的作品,说说他们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学习并启发思维。
选取素材,思考如何加工处理。
29 / 32
精品文档
展开联想,进行创作。
5.大胆宣传,展示评价。
把学生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在展板上,组成几块展板,引导找出给你最有震撼力的展板或个别画作,选出创意之星,并说说它的宣传效果。
由创意之星解说创作感言。
6.引申拓展,感悟升华。
第二课 砖石上的雕刻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浮雕的特点及制作方法,知道雕刻的分类。
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优秀浮雕艺术的欣赏感受,尝试制作一件半浮雕或线刻作品。
3.通过欣赏和创作,感受浮雕具有的实用性和艺术价值,提高学生对传统雕刻艺术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制作简单的浮雕。
难点:根据材质进行合理的作品创作,表现一定的主题。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的艺术品,只有善于观察和善于欣赏的人才能感受到它们的美,今天,老师带
30 / 32
精品文档
来两件雕塑作品,你能发现这两种雕塑形式有什么不同吗,
总结:第一件我们叫它浮雕,它是在平面上进行雕刻,介于绘画和雕刻之间,微微有一点立体感,而第2件是我们常见的圆雕,它更立体,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去欣赏它。
2.揭题:
浮雕因为是雕刻在平面上的,所以在建筑上常常可以见到它们的身影,使建筑也增色不少,那就是——砖石上的雕刻。
3.新授:
视频欣赏:砖石经过精心的雕琢之后,其实也是非常精致的艺术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短片,来了解一下我国的砖雕艺术。
参观砖雕博物馆:欣赏了这段视频后,大家觉得砖雕怎样,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大家跟老师一起走进砖雕博物馆去参观参观吧~生欣赏1号厅,2号厅,3号厅的作品。1号厅:这2件都是砖雕,但它们有很大的不同,你能发现吗,总结:第一件微微有点凸起,我们叫它“浅浮雕”,因为它厚度比较薄,另一件显得比较立体,我们叫它“高浮雕”或“厚浮雕”,立体感更强。浮雕那么好看,那你知道第一件浮雕式装饰在哪的吗,2号厅:看看砖石上都可以雕刻哪些内容,,字等)3号厅:古代的浮雕
31 / 32
精品文档
生研究制作方法
看了这么多精美的砖雕作品,你想了解一下它的制作过程,动手试一试吗,由于砖石比较硬,我们课上就用泥板来代替,学习在泥板上雕刻。老师现在要请同学们自己来学习制作过程,研究一下雕刻的步骤,请你来总结一下。
用了哪些方法,制作过程是怎样的,你想雕什么图案,
生总结,师示范:刻、贴的方法
4(生制作:现在你想动手试一试吗,那现在开始吧~生动手制作,师辅导。
5.总结,拓展:你们知道吗,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浮雕装饰着我们的生活,首饰上、茶壶上、钱币上、桌椅上,到处可以见到它们的身影,原来浮雕还有这么多的用处,你们喜欢它吗,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我们的眼睛继续去发现、去欣赏生活中的浮雕,也可以去创造更多的浮雕作品。
32 / 32
范文四: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下册
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全册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 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 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 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 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 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 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 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 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 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 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 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
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 完善人格。
全册教学进度
周次内 容
第一周聚聚散散
第二周小圆点的魅力 黑与白
第三周主体与背景
第四周冰川与晚霞
第五周画嗅觉
第六周卡通画
第七周双胞胎
第八周藏书票
第九周我和我的小伙伴
第十周那一刻的我
第十一周愉快的春游
第十二周哪些是相同的
第十三周千变万化的帽子
第十四周飘来飘去的小岛
第十五周迷宫 电脑美术
第十六周会游的玩具
第十七周光的魅力
第十八周珍爱国宝 秦始皇陵兵马俑
第 1课 聚聚散散
教材分析:
在上两册的教材中,都有过以叠词为课题的造型表现与欣赏评述相结合的有趣 的课,引导学生在游戏式的活动中体会构图中的聚与散的关系。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游戏、实验等掌握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在玩中体会聚和散的感 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2、 通过欣赏吴冠中的作品和学生作品扩大学生视野, 加深学生对聚和散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聚和散的感觉
难点:用各种形式表现聚和散
教具准备:
吴冠中的作品、学生作品、水粉颜料、排笔、彩色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1、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2、 教师介绍吴冠中的作品, 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
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
二、体会大师作品中的韵律:
这里有作品欣赏,请大家欣赏后小组讨论:“你最想为大家介绍哪幅作品?作 品描绘了什么?”
在大师的作品中《春如线——疏、密》为我们描绘了不同的春天,你能比较一 下这两幅作品给你的不同感受吗?
“纤细的线条宛如少女长发般的垂柳传递了生命的信息。宣纸上彩墨点点,如 春雨播洒池塘;又如春花灿烂点点梨白桃粉、迎春黄。”
通过欣赏你能不能找出吴冠中老师绘画的特点,体会其中的精髓。(板书:点 线结合)
在大师的笔下“点就是跳跃的音符,线就是舞动的长袖。”他运用点和线歌颂 了江南,歌颂了春天,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
“大师与大师”:同样都是用点和线来作画,吴冠中和西方画家波洛克、凡高 又有什么不同呢?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查阅画家资料和搜集他们的作品进行对 比。
三、游戏体验
1、教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2、师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
4、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 法。
四、交流体验
第二节
一、师生交流:
1、教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强调水分的掌握。
2、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与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
3、师生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行评价。
二、布置作业,教师强调用不同的工具尝试表现聚和散。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用各种工具滴(喷)洒颜料,产生聚和散的效果。
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五、拓展 :
引导学生欣赏用多种方法制作表现的聚和散的效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 制作。札记:在用喷洒的方法进行作业时,很容易溅在身上,一定要提前嘱咐 好学生避让,喷洒时动作幅度小一些,尽量保持好卫生。
第 2课 小圆点的魅力
课型:造型 ? 表现
欣赏 ? 评述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上一课的延续,一个黑点在纸中的不同位置,会给人不同的感觉,通过 观察和分析、比较,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中的奥妙。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纸上画摆放小圆点,体验各种变化,并组合出各种创意的作品。
2、在摆放圆点中发现有创意的圆组合会产生美感,给自己带来心灵的愉悦。 教学思路:
本节课教学内容意在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圆点的几种基本形 状:圆面、圆圈;发现圆点在纸上不同的位置,给人不同的感觉,产生基本变 化:通过对教材创造性的处理,突出一个“玩”字,力求在教学中师生共同创 设轻松和谐的氛围,既竞争又合作,共同发现小圆点的魅力,用圆点来创造美。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线条的几种变化,发现圆点在纸上的不同 位置产生的不同感觉。
教学难点:
让学生有创意地玩小圆点,用圆点组合出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准备:
预习:指导学生预习教材内容,收集圆的物品,观察寻找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圆 的图案。
教具:平面构成“圆点的变化”。
学具:彩笔、瓶盖、纽扣等圆的东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同学们好!
今天的美术课和平时有点不一样,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教室里来了许多老 师和我们一起来上这一堂美术课,大家用掌声表示欢迎。其二、就是唐老师为 大家带来了一位小伙伴,同学们肯定会喜欢上它的,大家看,它来了 --
展示课件动画图片和播放声音,出现一个小圆点,(说话:同学们,大家好! 我的名字叫小圆点,我喜欢穿各种色彩的衣服,我的本领可大啦!能大能小, 位置和大小的变化还能给人产生不一样的感觉!在生活中和美术作品中经常可 以见到我的身影!大家都称我为魅力的小圆点呢!)
“同学们,听完了小圆点的自我介绍,它的自我评价还挺高,那今天,我们就 让小圆点来展示一下它的魅力吧!”板书:《小圆点的魅力》新 课 标 第 一 网
二、讲授新课
今天我们在欣赏小圆点魅力之前,必须知道,怎么样才能算小圆点?谁能告诉 老师,圆该怎么画呢?
学生来一个画圆,
老师用圆规示范画圆的方法。当然我们在画的时候不可能这么标准,做到尽量 而已!
老师加于讲解:固定圆心,半径相等长度,旋转 360度就是一个标准的圆了, 如果里面是实心(有色彩)就是圆点,如果里面空心的那就是圆圈了!那今天 我们画的圆点就是实心的,因为比较小!所以才叫为小圆点。
(一)、大家看见今天的课题肯定会觉得有点奇怪,小圆点的魅力在哪里?怎 么体现出来呢?我们马上就可以领略到啦 !
老师在黑板上贴好一张白纸 , 粘上一个小黑圆点 , 并做从上往下移动 , 出现三种 画面效果,让同学们一起来观察 , 一起来体验小圆点位置变化后产生的不同心理 感觉,并把自己的感觉提出来。
老师出示一个乒乓球,加与示范,这就好比是一个小圆点,师生一起进行总结 出三种感觉:
1.下落感 (悬空的感觉 )
2.稳定感(上下左右的作用力一样 , 四平八稳。)
3.安定感 (没有地方可以掉了 )
老师拿出 2个小圆黑点,要求同学们在一张白纸上摆放出吸引感和排斥感。 (请出 2位同学上来进行摆放)
并得出以下两点感觉 :
4.相互吸引感
5.相互排斥感。
老师总结:小圆点只要把位置改变了一下,就能产生不一样的感觉,所以我们 在画画时,要注意,主体物的位置就象小圆点一样,位置不同也会产生不一样 的画面和心理感觉!(出示课件,结合美术作品进行讲解)
(主体物 ---苹果,具有下落感 )
(二)、同学们都知道,所有的美术作品都是由什么组成呢?点、线、面,哪 位同学告诉老师,点是如何变成线的呢? (张贴两张点的范图 )
1.直线、曲线的感觉
圆点越密,线的感觉就越明显,朝一个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直线,朝其它方向 排列就成了一条曲线。所以点排列在一起会有线的感觉。 (师生互动,得出相同 的感受 )
2.移动的感觉
圆点从大到小,是一种透视现象,渐变后会产生移动的感觉! (师生互动,得出 相同的感受 ) 。
出示课件 ---火车图片,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在生活中,小圆点无处不在,看:
出示课件,展示生活中具有小圆点存在的图片,联系生活,从身边寻找灵感, 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如 ---衣服、鞋、围棋、人民会堂灯、药丸、被子等等! )
老师加于讲解,并渗透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图案的相关知识。
(四)、小圆点不仅仅出现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 , 而且美术作品中,也有他们可 爱的身影呢!你们看!出示课件,展示画面中具有小圆点存在的美术作品,让 学生明白小圆点的作用和独特的画面艺术效果。
同学们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 , 老师从构图、色彩等审美角度讲解,让学生认识 俄国莫斯科画家康定斯基、中国著名画家吴冠中老先生及其美术作品 , 使学生在 美术欣赏和审美能力方面得到一定的锻炼,最后重点介绍点彩画派的创始人法 国画家修拉和其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
(五)、利用小圆点还可以摆放、拼出很多漂亮的图形呢!大大小小的圆点组 合在一块,就成了一张美丽的作品了!
出示课件,展示小圆点的美术作品、书本范作。
让学生结合美术作品,知道什么是抽象和具象作品。并从作品中发现小圆点有 大小之分、聚散之分,有无规则之分等。
出示老师的示范作品(2张)
继续讲解抽象和具象美术作品的概念,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的方法。
三、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小圆点展示自己的魅力这么久了,现在该轮到我们一展自己的魅力了!但是小 圆点还有几句话要给我们交代,它要和我们说什么呢?展示课件图片和播放声 音:
老师再复述一遍,并根据不同水平定下三个评价标准(1个红点、 2个红点、 3个红点)。
1.每位同学用彩色小圆点进行装饰或用小圆点拼出其形状。
2.要美观。
3.更需要创意。
(播放轻音乐,愉悦课堂气氛)
方法不限,可以大小彩点结合使用,也可以直接点出作品,或点出作品轮廓后 再填充彩点,还可以和线条互相结合在一起使用,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 灵活机动。
四、作业欣赏、评价
评价小圆点的美术作品,师生共评、自评,好在哪?不好又在哪?互相提点建 议!再次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水平。
五、总结、拓展
本节课主要是运用彩绘圆点的方法完成美术作品,小圆点的魅力还远远不仅仅 在于此呢!还可以利用其它方法、材料,如布、色卡、圆的小物件等等,都可 以展示小圆点的魅力所在,在下一课时中我们会继续学习,采用手工制作的方 式再次显示小圆点的魅力。
小圆点无所不在,美也无所不在,只要我们善于用发现、审美的眼睛去观察、 去创造,美就在我们身边!
札记:
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课前的精心准备,换来了学生学习的欢乐,老师也感到 了身心的愉悦。一堂课,只要学生学的开心、画的顺利,老师教的实在,我认 为就是一堂成功的美术课。
教学伊始,学生首先就被老师设计的课件动画小圆点吸引住了,通过认识新朋 友 ---小圆点的自我介绍,抓住了学生好奇和探究的心理,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 集中了起来。老师顺势而导,自然而然的学生就进入了教学当中,再对小圆点 进行分析、比较,以及对小圆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运用,让孩子们对小圆点有 一个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并体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过程。本课 在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比较合理,由少到多、由看到做、由简到杂,学生容 易接受,可操作性很强,从学生完成的作品情况来分析,大部分的学生作业都 很投入,可以很好的完成小圆点的美术作品。在教学中学生的求知识欲和表现 欲很强,占用了课堂大部分的时间,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所以整堂课在时间 安排上非常紧凑,最后学生作业的时间不是很充足,部分孩子虽然还在努力, 但也只有在课后继续完成了。
在课堂教学设计当初,并没有讲到小圆点的聚散、规则以及作品欣赏做到归类 等问题,给这堂美术课留下了少许遗憾。 课虽结束了,但思考仍在继续着。
第 3课 黑与白
课型:造型 ? 表现
欣赏 ? 评述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黑白之间的相互转换,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只有尝试才能了解。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激发他们的灵感。
2. 、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
3. 、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准备:
教具:有关的图片、资料、范图、
学具:收集到的图片、资料、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引导学生欣赏有关的黑与白的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激发 他们的创作灵感。
2、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谈谈各自的看法。
二、发展阶段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创作黑白正负图形的要领:
1、不规则图形组成的正负形:图形简洁,线条流畅,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
2、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
3、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简洁。
4、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由一个基本形可以重复,改变方向组成正负形。 三、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准备用什么方式方法设计一幅什么方法组成的黑与白图 画?
四、作业要求:
1、用黑与白表现正负形。
2、图形简洁,有创意,形式感强。
3、线条流畅,涂色均匀。
五、展示评价:
1、学生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2、引导学生欣赏、评价,“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3、引导作者反思,说说“你觉得自己这幅画有何改进的地方?”
六、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根据这节课所学的正负形,体会其形式美。
札记:黑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作业过程中,许 多孩子惊奇的发现:从黑纸上剪下花纹后,剩下的纸铺在白纸上居然也有着奇 妙的效果!我适时引导他们:这世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只要带着艺 术的眼光看世界,没有废弃物,只看你肯不肯动脑筋加工。
第 4课 主体与背景
课型:造型 表现 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范图、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
教学过程:
1、引入
师出示一幅画,问学生:图中出现了什么样的人物和背景,他们在干什么?他 们的主次关系在哪里?学生答:人物(玩耍) ---主体 环境(建筑)——背景
师揭题:主体与背景(课件 1)
2、讲授新课
A 、师出示四组同一主体、不同背景的图片进行欣赏:
让学生说说他们的主次关系。及对画面的不同感受
B 、学生思考: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情景?
:学校、家里、游乐场所等
C 、师出示一幅画完的主体,学生思考可用什么样的背景来衬托。
师小结:同一主体,不同的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也反映出不同的意境。 不是任何的背景都符合主体。
(认真观察作品,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在一起产生和谐的。)
D 、师生共同讨论作画步骤
:先小组讨论、思考主体要画什么
:主体在哪些情况下出现(背景)
:小组讨论分工问题。
:可由一人或两人来画主体,剩下的同学画背景、上色。要做到主体与背景合 情合理。
:最后画主体的同学剪下主体,帖于各个背景上。完成整幅图。
(分小组讨论交流创作的内容,综合练习,相互学习,培养协调能力。)
3、作业要求: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以小组为单位, 1人画 主体,其余的画背景。
4、学生创作、师辅导
5、作业展示、评价
6、学生收拾与整理。
第 5课 冰 川 与 晚 霞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美术知识:本课为色彩构成知识。
1. 让学生知道色彩构成的意义。
2. 理解色相及其推移变化
3. 色相推移作业的画法要求。
美术能力:学会观察分析色相的顺序,并按照色相的有规律的变化来完成 一幅色相推移练习作业。
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现代审美意识和设计意识,以及耐心有序的工作习惯。 教学重点:做色彩明度推移学习。
教学难点:明度深浅对比的变化层次。让学生初步掌握调色的方法和技能 及掌握涂色的方法。
学法指导:
1、 使学生初步了解,一种颜色逐渐加黑,会逐渐变深,逐渐加白会逐渐变浅 的效果。
2、 初步学会使用水粉颜色,并初步掌握调色的比例和方法,能均匀整洁的涂 好颜色。
3、 运用明度推移的方法画出一幅具有推移效果的图案。
色彩三要素是色相、明度、纯度。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通常以色彩的名称来 表现,比如:红、黄、兰。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当一个基本色加黑就会 变深,降低这个基本色的明度,相反,加白色就会变浅,提高这个基本色的明 度。纯度是指颜色纯粹的程度,当一个颜色的色素达到极限强度时,正好发挥 其色彩的固有特性,这块颜色就达到了饱和程度。
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师用具:范画,电脑演示文稿、文字说明等
学生用具:16开图画纸,水彩颜料、毛笔、调色碟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导入新课
电脑演示一组图片,提出问题:图中色彩有什么变化?欣赏图片并思考问题 启 发学习动机,初步认识明度和推移效果。得出结果:色彩由深到浅,由浅到深。
小结:色彩逐渐变深或变浅。
听讲,记忆。
二、讲授新课
1、 板书课题:《冰 川 与 晚 霞》
2、 反馈提问:哪位同学知道本节课要学习什么?
3、 展出示学习目标。 听讲,记忆,表述目标主要内容。 明确本课学习目标:理解什么是明度推移?按照明度推移的方法完成一幅作品。
知道什么是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即明度。
突出本课重点:
1、 提问:
什么是明度?
什么是明度推移?
2、组织讨论
3、电视演示推移的过程。 观看录像,课本参考,小组讨论思考,表述明度推 移的概念以及推移过程。
直观演示 1、 提问:如何绘制《冰 川 与 晚 霞》?
2、 解决学生预习中遇到的困难。
3、 播放录像:明度推移的绘画过程。
思考问题:本课的作业要求,根据什么内容画?注意什么?画面怎么样? 4、绘画重点是调色的方法。 思考,表述明度推移的方法。
提出预习当中的疑问
作业要求:按照明度推移完成作业,注意调色的方法,画面干净整洁。解决本 课难点:逐渐加白色变浅,逐渐加黑色变深。启发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1、 展示教师作品
2、 比较学生作品
欣赏、阐述自己的观点
课上练习 出示作业要求
按照色相的有规律的变化来完成一幅色相推移练习作业。 开始绘画
利用明度推移的方法进行绘画练习 艺术实践
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展示作品 1、 组织学生讨论
2、 归纳小结
3、 欣赏电视中的作品 评析作品 反馈本课所学知识,肯定成绩,培养成功。 第二节
一、 同学们,在讲新课之前,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并思考一个问题:图中 的色彩有什么变化?(放映录像)
学生:色彩逐渐变浅或变深
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 5课——冰川与晚霞的第二课时 (明度推移),请 同学们打开课本。
1、 粘贴课题
2、 出示学习目标:A 、理解什么是明度推移, B 、运用色相推移画一幅推移效 果的图画。
3、 请看本节课将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哪位同学为大家读一遍:
三、听一组有节奏感的音乐,注意音乐节拍的强弱关系 .
(出示电视问题)什么是明度推移?书中已经做了解释,请翻开课本,我们分 组讨论一下,看看哪一组讨论得最快。
教师:色彩逐渐变深,深的地方即暗,浅的地方则很明亮,这是色彩的明暗程 度叫做明度。(电视出示文字)
学生:一种颜色加白,逐渐变浅,一种颜色加黑,逐渐变深
教师:请看一组色彩变化的图,(电视演示“心”分解图。)色彩逐渐变深变 浅的有序排列叫 ~
四、我们完成了第一个目标,再看第二个:如何表现在纸上呢?
(出示范画)这是老师的作品,好看吗?想知道老师是怎么样画的吗?
(出示轮廓)和同学们一样老师也做了预习,着色时先涂上色相,再少量加白, 按顺序上色,注意看老师的调色板。
老师只演示了“加白”,一会儿,我想请同学帮助我完成“加黑”的任务。 五、(出示学生作业)比较这两张作品哪张好?为什么?
学生:(涂色乱,排序不正确,)
那么同学在绘画时应当注意那些呢?
六、请看作业要求(出示电视画面)
七、学生绘画开始
范文五: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篇一: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1、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2、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3、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
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
1、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
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个人的目标,抓住新课程理念的一个点谈本学期的具体措施(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科实践活动、创造性的培养、电教辅助教学、评价的改革、减负手段等)
1、合作的学习方式
提倡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做小老师的兴趣及自学水平,也有利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发展;学生仍然按照上学期分好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鼓励合作与探究,合作作业以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欣赏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期准备,如:上网查阅有关资料,采访有经验的家长等。橡皮泥雕课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材料,进行合作练习。而造型表现课、游戏式活动方式的课业一定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集体活动获得丰富的知识与情感体验。
2、学科实践活动(每学期2次):
1、在《会走的玩具》一课学习完毕后,自己设计、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间会走的玩具并进行展览。
2、在《校徽设计》一课中,设计课后拓展作业为:为我们自己的学校设计一枚校徽。
3、创造性的培养
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提高用美术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和切近自己生活的设计、制作能力。 采取巧妙的设计提问、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等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
变通性和发散性,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将自己通过《变废为宝》一课学到的设计知识运用到为自己家的容器“穿上花衣裳”的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的成果的能力。
转变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把发现、探究、研讨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四:全册教学进度
周次 内 容
第一周《色彩的冷与暖》
第二周《线条的动与静》
第三周《美术的节奏》
第四周《变一变》 《色彩的对比》
第六周《快乐的回忆》
第七周《登山游戏》
第八周“国庆”假
第九周《校徽设计》
第十周《精美的邮票》
第十一周 《做年历》
第十二周 《星座的联想》
第十三周 《美丽的画盘》
第十四周 《我心中的未来》
第十五周 《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
第十六周 《欢聚游乐园》第十七周 《纸带穿编1》
第十八周 《纸带穿编2》
第十九周 《电脑美术》
第二十周 《漫画与动漫欣赏》
第一课 色彩的冷与暖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和运用色彩冷暖知识,给学生一把打开色彩知识大门的钥匙,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色彩冷暖对比中的美感,培养色彩美感意识,提高学画色彩画的兴趣。
2、引导学生从盲目用色到懂得色性运用、色彩冷暖配置的知识上,有目的地正确地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
教学重难点:
1、从感性到理性去认识色性,并会运用色彩冷暖对比的知识。
2、了解产生冷暖对比的原因,认识冷暖色彩并会正确运用。
教具学具:水粉颜色、毛笔、笔洗、调色盒、色相卡、色轮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请学生放置好学习水粉画的用具及美术书。
二、新授:
(一)导入
教师提问:(1)你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教师小结:看来大家都很有个性,都有自己比较喜欢的颜色。
(2)那你为什么喜欢穿这种颜色?
分别让生谈谈自己的感觉。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小结,边板书“冷、暖”两种感觉。(3)通过观察,你体会并感觉到色彩有什么属性?
---色彩有冷与暖。
(二)导入课题:“色彩的冷与暖是色彩的一种属性。这节课我们就来体会一下这种冷与暖的感觉,好不好?”
板书课题:色彩的冷与暖
三、讲授新课:
(一)结合作品,讲述色彩的冷暖对比是怎样产生的。
“色彩有有彩色和无彩色之分。除了黑、白、灰属于无彩色外,其余的色彩属于有彩色。这一节课我们来研究感觉一下有彩色的冷与暖。我们知道不同的色彩给人以不同的感觉,色彩的冷暖是人们长期经验中联想的结果。”
1、看冷暖不同色调的作品
(1)冷色调画面《雪地》,问: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给人以冷的感觉。
(2)暖色调的画面《日出》,问: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3)同时欣赏这两幅画面
启发提问:这两幅画面为什么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觉?
师根据回答情况小结:那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色调(色彩总倾向)。通过观察比较,我们体会到不同色调的画面给人的冷暖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温度相同的室内,一个屋子涂成蓝色,另一个屋子涂成红色,两间屋子给人的感觉差别就很大。两间屋子给人温度差别可以达到三、四度,原因是蓝色能减慢人们的血液循环,给人感觉较冷;而红色刺激人们的神经,使血液循环加快,给人感觉较暖。
2、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解,体会色彩的冷与暖。
回忆我们刚才作品里所见,再联想一下可以发现,在我们的周围生活里,什么事物常常给我们以冷和暖的感觉?看哪位同学想象的更丰富。
分别让生起来举例,如:太阳、火焰给人以暖的感觉;天空、大海给人以冷的感觉。 师小结给予鼓励:看来大家平时是很注意观察事物的。只有经常去注意观察事物,可以篇二: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美术教学计划
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教学进度第1课 聚聚散散 教材分析:
在上两册的教材中,都有过以叠词为课题的造型表现与欣赏评述相结合的有趣的课,引导学生在游戏式的活动中体会构图中的聚与散的关系。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游戏、实验等掌握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在玩中体会聚和散的感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2、通过欣赏吴冠中的作品和学生作品扩大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聚和散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聚和散的感觉 难点:用各种形式表现聚和散 教具准备:
吴冠中的作品、学生作品、水粉颜料、排笔、彩色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1、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2、教师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
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 二、体会大师作品中的韵律:
这里有作品欣赏,请大家欣赏后小组讨论:“你最想为大家介绍哪幅作品?作品描绘了什么?” 在大师的作品中《春如线——疏、密》为我们描绘了不同的春天,你能比较一下这两幅作品给你的不同感受吗?
“纤细的线条宛如少女长发般的垂柳传递了生命的信息。宣纸上彩墨点点,如春雨播洒池塘;又如春花灿烂点点梨白桃粉、迎春黄。” 通过欣赏你能不能找出吴冠中老师绘画的特点,体会其中的精髓。(板书:点线结合)
在大师的笔下“点就是跳跃的音符,线就是舞动的长袖。”他运用点和线歌颂了江南,歌颂了春天,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
“大师与大师”:同样都是用点和线来作画,吴冠中和西方画家波洛克、凡高又有什么不同呢?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查阅画家资料和搜集他们的作品进行对比。三、游戏体验
1、教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2、师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
4、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 四、交流体验 反思:对于吴冠中的作品,多数孩子都不能理解,甚至认为这些画是“乱画”。为了让他们都理解其作品的内涵,我带他们浏览了吴冠中作品的网站,从时代的角度、人文的角度多方面的介绍了作品的寓意,使得孩子们终于从画面中悟出了“聚”与“散”。 第二课时
一、师生交流:
1、教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强调水分的掌握。 2、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与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 3、师生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行评价。
二、布置作业,教师强调用不同的工具尝试表现聚和散。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用各种工具滴(喷)洒颜料,产生聚和散的效果。 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五、拓展:
引导学生欣赏用多种方法制作表现的聚和散的效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制作。 第2课 小圆点的魅力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上一课的延续,一个黑点在纸中的不同位置,会给人不同的感觉,通过观察和分析、比较,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中的奥妙。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纸上画摆放小圆点,体验各种变化,并组合出各种创意的作品。
2、在摆放圆点中发现有创意的圆组合会产生美感,给自己带来心灵的愉悦。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线条的几种变化,发现圆点在纸上的不同位置产生的不同感觉。 教学难点:
让学生有创意地玩小圆点,用圆点组合出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准备:
教具:平面构成“圆点的变化”。
学具:彩笔、瓶盖、纽扣等圆的东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同学们好!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位小伙伴,同学们肯定会喜欢上它的,大家看,它来了------- 展示课件动画图片和播放声音。 “同学们,听完了小圆点的自我介绍,它的自我评价还挺高,那今天,我们就让小圆点来展示一下它的魅力吧!”板书:《小圆点的魅力》二、讲授新课
今天我们在欣赏小圆点魅力之前,必须知道,怎么样才能算小圆点?谁能告诉老师,圆该怎么画呢? 学生来一个画圆,
老师用圆规示范画圆的方法。当然我们在画的时候不可能这么标准,做到尽量而已! (一)、同学们都知道,所有的美术作品都是由什么组成呢?点、线、面,哪位同学告诉老师,点是如何变成线的呢?(张贴两张点的范图)1.直线、曲线的感觉圆点越密,线的感觉就越明显,朝一个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直线,篇三: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一、全册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
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三年级的学习,孩子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小学美术学习的基本方法,知道了课堂授课的基本程序。对于油画棒、水彩笔等绘画工具可以做到熟练运用,对于剪刀、绳子等手工工具也有一定的认识。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有了一定的的提高,在接下来的四年级美术课堂上,应该继续坚持绘画和动手的结合教学,使得孩子在意识和动手方面继续提高。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
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个人的目标,抓住新课程理念的一个点谈本学期的具体措施(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科实践活动、创造性的培养、电教辅助教学、评价的改革、减负手段等) 合作的学习方式:
提倡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做小老师的兴趣及自学水平,也有利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发展;学生仍然按照上学期分好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鼓励合作与探究,合作作业以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欣赏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期准备,如:上网查阅有关资料,采访有经验的家长等。橡皮泥雕课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材料,进行合作练习。而造型表现课、游戏式活动方式的课业一定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集体活动获得丰富的知识与情感体验。
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提高用美术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和切近自己生活的设计、制作能力。 采取巧妙的设计提问、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等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将自己通过《变废为宝》一课学到的设计知识运用到为自己家的容器“穿上花衣裳”的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的成果的能力。
转变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把发现、探究、研讨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四、全册教学进度
周次 内容
第一周《色彩的冷与暖》
第二周《画家的调色板》
第三周《蔬果的剖面》
第四周《生活中的线条》
第五周《节奏的美感》
第六周《最受尊敬的人》
第七周《今天我值日》
第八周《趣味游乐园》
第九周《彩墨世界》
第十周《我是汽车设计师》
第十一周《拟人的形象》
第十二周《精美的邮票》
第十三周《规划每一天》
第十四周《给您提个醒》
第十五周《有创意的书》
第十六周《传编的乐趣》
第十七周《会“走”的玩具》第十八周《电脑美术》
第十九周《漫画欣赏》
第二十周 水平测试
第1课 色彩的冷与暖
教材分析:
色彩的冷暖会让人产生冷暖的联想。本课以直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冷暖带给人的不同感受,体会色彩的情绪。并激发学生在色彩创作中有意识的运用冷色和暖色创造不同的画面效果。
课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冷色与暖色,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
2、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
3、激发学生热爱美术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
教学难点:
知道冷、暖色调各有哪些颜色。
教学准备:
投影仪、名家作品、水彩笔、油画棒、图画纸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谈话:“色彩给人的联想”
① 红、黄、橙使你联想到什么?(火焰、太阳火热热、温暖的景色、物体)② 蓝、绿、紫使你联想到什么?(天空、海水、冰雾等 ;宁静、寒冷的场面)
③ 小结: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和联想。
2、欣赏名家作品,了解画家的用冷色与暖色表现的丰富画以及表达心中不同的内心情感。
3、用冷色或暖色或冷暖色并用的线条及色块表现画面,表达内心的丰富情感。
二、创作阶段:
① 提出作画要求:
a 、用线描或色块作画表现画面。
b 、画面造型可以抽象的,也可以具体的。
c 、用冷色或暖色或冷暖并用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②学生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4、展示作品,引导评价。
5、教师总结,提出意见和建议。
学生在三年级时对冷色、暖色有初步了解了,因此本节课的难点较快突破。在作画时画面表现的冷色调,暖色调相对比较明确。
板书设计
色彩的冷暖颜色:1. 暖:黄、红、橙
2. 冷:绿、蓝、紫
第2课 画家的调色板
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绘画的颜色是“调和”出来的。
2. 能够简单的用三原色调出其他颜色。
3. 意识到颜色的变化需要多加练习。
教学重难点:
1. 学会简单调色;
2. 增加对调色尝试的兴趣;
3. 增加调色的理性认识。
课前准备:
水彩颜色、调色盘、水彩笔、水彩纸。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谈话:颜色是不是都是从“商店”买来的?
① 找出油画风景作品给学生看,放大之后问学生某些特定的颜色是怎么来的?自己的画具里有没有这个颜色?
② 学生意识到画家的颜色是自己“生产”出来的的,引出学生对于调色的兴趣。
③ 小结:综合第一节课颜色冷暖的只是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调色盘上试试调色,看看能不能调出自己心仪的颜色。
2、欣赏名家作品,观看塞尚等大师的风景油画作品,让孩子体会到不同光线下同一种事物的颜色的变化。
3、老师用自己的工具给孩子师范一些简单颜色的调节方法,告诉孩子理性认识颜色的变化。
二、创作阶段:
① 提出作画要求:
a 、用不同颜色来表现画面。
b 、用画面造型可以抽象的,也可以具体的。
c 、结合冷色或暖色或冷暖并用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②学生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4、展示作品,引导评价。
5、教师总结,提出意见和建议。
学生在上节课对冷色、暖色有初步了解了,这节课重点继续尽到学生进入更高级的色彩领域。 板书设计
画家的调色盘
三原色
混合
展示
第3课蔬果的剖面教学目标:
1. 感知瓜果蔬菜切面的自然纹样美,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2. 初步知道瓜果剖面有自然线纹,并进行简化与组合构成图案,运用学过的色彩知识设计色彩图案。
3. 通过观察切开的瓜果蔬菜剖面形状、线条和色彩,掌握不同瓜果蔬菜剖面的结构特点,在多媒体演示与绘画实践中初步掌握图案设计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知瓜果蔬菜的剖面结构,用写生与变化的方法表现图案的美。 难点:运用学过的色彩知识和技能表现剖面图案。
教学准备建议:
教具:水果蔬菜、小刀、示范画若干张、多媒体课件、展示板等。
学具:水果蔬菜、水彩笔、小刀、正方形画纸。
教学建议:
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苹果,苹果大家都吃过,它是圆圆的,红红的,那
切开后苹果里面会是怎样的?(学生说)(老师拿出小刀一切为二)原来水果里面是这样的。那我们把物体切开后呈现的这个面就叫做剖面。
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切开的剖面》。揭示课题。
新授:
(活动一)
1、(拿出一半的苹果)原来苹果里也有纹样,那我们又如何用画笔把它画下来呢?(先请两位同学上来试试)
2、师反馈并示范:
(1)画出蔬果剖面的外形
(2)找出水果剖面图形的主干或中心,用点或线条概括
(3)画出剖面线条的走向。(如果是比较密集的,一定要用概括的线条表现)
3、(出示大白菜)苹果的纹路还是比较好画,那如果是大白菜呢,我们又如何来 画呢?(师简单板画)
3、下面请你们也来试试。请同学们取出蔬果,(两人一个,请一个同学把蔬果一切为
4、表扬画得好的同学,指出画得不够好的同学。再一次强调示范。
(活动二)
1、下面我们将用色彩来表现蔬果。请大家看媒体(出示图片或范例)看看草莓
和西红柿是以什么颜色为主?(红)再加上和红色相近的颜色,如粉红、玫红或紫红色;再出示橙子、卷心菜等,让学生讨论它们的主色和相近色。
2、观察自己的蔬果,找出主色和相近色。
3、出示作业要求:用主色和相近色表现蔬果,注意色彩的美观和和谐。
4、学生作画。师巡视。
评价:
1、学生作品展示,【版面上用粘纸粘贴好框子,做成类似相框】两人贴在一块版面上,注意最好是相同的蔬果。
2、学生相互评价,互相交流,谈谈喜欢哪一幅画。
3、师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蔬果的剖面,还用点、线、色彩进行了装饰,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用蔬果作为装饰的方法很多,(出示媒体:装饰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