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课题中期报告的格式
课题中期报告的格式
中期报告题目:《课题名称》中期报告
研究者单位、姓名
一、课题实施的现状分析:
说明:此处撰写课题具体的前期准备工作时间段~进行了哪些前期的调查、研究~并且查阅了哪些具体的文献资料。开始实施的时候研究样本选择的是哪些~然后具体完成了哪些工作~以1、2、3、……列出。
二、课题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说明:此处撰写在课题前期进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包括目前无法克服的问题都以1、2、3、……列出。
三、课题实施方案调整:
说明:针对第二部分~就是课题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此处要写的是实施方案应作的一系列调整是怎么样的。也用1、2、3列出~尽量针对问题一一调整~上下可以互为参照。
四、结语:
说明:对一段时间以来的研究情况做一个简单总结。
例如:“总之~一个学期,年,过去了~我们的课题研究也愈来愈明了化~在不断修正实施中取得了一些效果~也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注入了活力”等等。
1
2
范文二:课题中期报告的写作
课题中期报告的写作
1、课题概述。一般第一次进度报告中写,后续的进度报告可以不写。主要写明课题来源,起止时间,支持经费以课题要求等。
2、本阶段研究工作的内容,情况和存在问题
写法上应按工作计划上规定本阶段任务条款或按上一次进度报“下一阶段工作的计划”的内容,逐条检查落实,注意写明完成情况,也同时写明存在问题,分析存问题的原因,如果不具备研究条件而未完成任务应作出说明。这部分写得如何,是衡量进度报告的质量关键所在。
3、下阶段研究工作计划. 这部分写作既要参照课题工作计划写出下一阶段将进行的研究,又要针对上阶段工作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将未完成的任务移至下一阶段去完成。如果研究工作计划有变动,应写明变动原因并作出新的安排。
4、课题中期报告的编写方法.对单一课题,可采用时序式编写,按任务完成时间的先后写。但重点放在本阶段研究工作的进展和结果上,避免写流水账。对项目比较多的课题,如分有多个子课题,可采用任务分项式编写,一项一项地写。也可把时序或任务分项式结合起来编写。
5、内容真实,把握分寸.课题中期报告写作的重点应放在"研究计划完成情况"和"未能按计划完成的工作"两部分上。写作中应如实反映研究的客观实际,正确估价取得的成果;写成绩不要过分夸大,同时要写明存在困难和问题。
课题简介:课题由来、课题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研究情况:按时间顺序或内容板块有条理地说明研究工作的开展情况;有详有略、有主有次地陈述研究过程中做了什么、怎么做的。
阶段成果:
如:理论成果,(1)形成“初中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培养的现状与问题”调查报告。
(2)我们认为制约学生实际问题数学能力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学习兴趣、知识储备量、认知方式、表征方式等。
(3)我们初步提出的解决策略有:①充分利用多媒体的闪烁、移动、变形等功能,强化感知,促进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②以生活原理为载体,提炼出数学思想。③探索数学建模训练,加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4)论文:毛利益老师撰写论文《提高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的几点做法》并积极投稿。许文英老师撰写了论文《利用数学建模思想培养初中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见附件)
2、实践成果
(1)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课堂内外,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较大
的转变,学生有了较强的数学运用意识和实践能力,逐渐地学会数学化的方法,并自觉地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起联系。
(2)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带动了课堂教学的优化。 在研究实践中,教师努力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为自己的教育行为,升华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学生在课堂作业时,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积极地走向课外、走向社会进行实践,最大限度地开发、挖掘学生的潜在创造力。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教师自身的素养也同样得到了发展。其中毛利益老师和许文英老师被评为市教学能手。
客观地阐明本课题组完成研究内容、达成研究目标的情况;简要说明已经形成的基本观点或理性思考以及澄明了什么、示明了什么、探明了什么;介绍产生的客观效果和社会影响;概括性地叙述已形成的研究成果(体例、数量、影响等);具体罗列主要的研究成果(作者、名称、体例、发表或获奖情况等)。
疑难困惑:具体明白地提出研究过程中遭遇的问题(课题研究本身);实事求是地提出研究工作中面临的困难(课题研究的外部环境和客观条件)。
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有以下问题需要注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1、课题组个别参研教师在教学中虽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放得不开,担心影响教学质量和升学业绩,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充分。
2、课堂教学的情景设计如何走向生活化、课堂练习设计如何走向效率化还有待提高。
3、对课堂中学生评价研究程度不够。
后段设想:前段应做而没有完成的工作如何补救;课题组面临的疑难困惑如何解决;后段研究思路有何调整;后段主要研究活动怎么安排。
1、继续抓好理论学习,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2、切实抓好课题研究的管理,对课题研究状况不断进行认真及时的调查诊断。3、继续深入系统的开展课题研究,优化教学体系。4、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互相探究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教学点滴,解决疑惑,交流经验。5、加强听课、评课,研究教学模式。 每学期课题组教师之间互相听课不少于10节,并互相评课。每位参研人员依照课题研究的教学模式,对每学期每位教师的课题研究课从环节、过程、师生地位角色、学生学习方式、参与达成状态、课堂效果等诸方面进行评课。
6、成果展示要具体:实验报告、论文、教学案例、教学故事、学生作品和经验总结等。
7、随时积累整理课题研究中的过程性资料,以免遗忘。
附件资料:主要成果资料内容;有特色、有影响的研究活动资料。
范文三:课题研究的中期报告
课题研究的中期报告
课题研究的中期报告
2011年09月23日
“小学英语课堂游戏的设计与操作”中期报告
我国著名的教育 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小学生生来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老师只有遵循这一规律,正确地、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教与学的最佳效果。为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及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2011年我们以游戏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设计与操作为课题进行了研究,现将阶段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 )课题研究的基本目标
我们认为游戏是良好的兴奋剂和调节剂,如果将英语游戏巧妙地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在有限的课堂内最大限度发挥游戏的作用,定能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有一句话叫做“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意思是:只工作,不玩耍,聪明的孩子会变傻,我们倡导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即在玩中学,学中玩,享受学习,收获知识。为此,我们制定了以下研究目标:
1、学生方面
(1)培养学生热爱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感情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
2、教师方面
(1)从教学相长上刺激教者不断学习,以此来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文化水平,充实自我;
(2)营造一个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教师群体。
(二)课题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课题研究的原则:
1、遵循师生共同参与,实事求是的实施原则
2、遵循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实施原则。
3、遵循英语课堂游戏教学操作原则,即目的性原则、启发性原则、趣味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参与性原则、层次性原则等。
课题研究的方法:
1、 文献研究法:浏览各类网络上提供的具体游戏操作方法的;并研究相关的英语课堂游戏刊物。筛选出不同游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适用方法。
2、课堂实践法:在教学过程中亲身体验游戏的精妙之处和不足之处,确定最佳的游戏方案。
3、经验总结法:对课堂教学及时进行反思总结,撰写有关论文,不断深化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
确定了研究课题后,我们开始了课题的研究工作。
(一)课题研究的过程:
首先,我们几位老师分别到网络、图书馆、书店查找和搜集关于英语游戏教学的相关资料和文献,认真筛选出有利用价值的游戏信息。我们还利用课余时间重新学习了新课标理论指导下先进的教学理念,深刻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理解教材的内涵,了解了游戏在英语课堂中的重要意义及作用,研究了
如何巧妙运用游戏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方法、措施、策略,并且观看了各地区历年优秀的课堂教学实录。我们还积极参加了兄弟学校展示课等观摩课活动,认真研究他们是如何在课堂中运用游戏,以实现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
果。我们在集体备课的时候相互交流,共同分析,总结经验。
其次,我们商讨决定每节课使用1——2个游戏,根据本课的内容和需要,设计不同的游戏;课文内容相同的情况下,在不同的班级采用不同的游戏,通过对比分析,筛选出更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操作性强的,切实可行的,行之有效的游戏。我们一般在教授完新知后,用游戏来巩固复习新知。因为学生学完新知后,大脑会渐渐处于倦怠状态,注意力也会慢慢下降,此时,老师应该趁热打铁,在学生还没疲惫的时候,再次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例如:我在四年级水平相当的三个班分别用三种游戏来复习同样的水果名称。第一个班我用的是What’s missing?的游戏,这是老师们惯用的复习单词的方法,即把八个单词图片贴在黑板上,老师从中快速抽掉一张图片,学生必须马上说出是哪张图片,并准确念出单词。第二个班我用的是摸水果猜单词的游戏,我事先把八种水果放入一个布袋中,一个学生上来通过触摸布袋中的水果猜出其名称。第三个班我设计了对对碰的游戏,我把八种水果制作成16张图片,其中每两张是相同的,我把图片打乱顺序整齐地贴在黑板上,学生有三次机会同时翻开两张图片,如果这两张图片相同,并且学生能够准确说出水果名称,他/她就可以得到一个奖品。通过实验,我发现第二个班的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比第一个班高,全班积极举手,争先恐后想上来触摸水果。而第三个班的学生比前两个班还兴奋,从他们的眼神和神情中看得出他们对此游戏充满好奇,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所有学生的目光都集中在图片上,当上来的学生翻的两张图片不一样时,他们会发出惋惜声,当上来的学生对翻哪两张图片犹豫不决时,他们会在下面低声提示,帮助这位学生完成任务。由此可见,第三个游戏比较新颖,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达到复习巩固的优佳效果,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使用。再如,我们通过玩“车站接人”的游戏巩固课文中所学习的有关描写人体部位和外形特征的词汇,强化具有“辨别人物”的语言功能的句型,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实施时,我根据书上所描述的这种游戏,让学生对教室进行适当的布置,创设一个模拟车站的情景,然后发给每名学生一张卡片,让其在卡片的正面用英语描述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名同学的外貌特征,在卡片的反面注上该同学的姓名,完成后将卡片交给
我。这时我再选出几名自愿去“车站”“ 接人”的同学,每人从收集的卡片箱中抽取一张,并根据卡片上的描述找到所要接的“客人”。学生在游戏中兴趣盎然,快乐主动地学习了词汇和句型。
再次,我们上完每堂课都会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本堂课所使用的游戏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研究如何改进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积极参加了学校、区、市的教学竞赛和展示课,共同讨论教案,钻研教材,根据平时课堂教学中归纳整理的资料、总结的经验,精心设计游戏环节。这几堂课的游戏运用恰到好处,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并得到同行和评委老师的认可。以我组成员参加录像课为例,为了巩固Where’s??Where are??句型,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屏幕上出现一个空空的厨房,筷子、牛奶、杯子、叉子、鸡蛋等许多物品都放在厨房外面,我们请学生们想想这些物品应放在厨房里的什么位置,然后点名几个同学说一说,并用鼠标点击物品揭晓答案,猜对的同学可以得到一个奖品。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人机交互功能也得到很好的体现,学生愿意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这堂课也充分说明了教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断进步的过程,促进了老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而在这之前我们讨论曾设计了三个不同的房间,并把物品放在房间外,让学生讨论它们应摆放的位置,结果发现学生开始积极性很高,到后来说第二个,第三个房间时兴趣减弱,于是我们重新修改游戏方案,只留下一个厨房,使游戏不再冗长、繁琐,见好就收,反而收到良好效果。这说明运用多媒体设计游戏要巧妙,恰到好处,让学生不断产生新鲜感。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目的是化难为易,化烦为简,设计不能过于复杂,否则就失去了其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阶段成果: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对游戏型教学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并逐步运用到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并取得了如下成果:
1、我们通过平时的课堂研究,学会了许多趣味性强的,操作性强的,效果明显的英语游戏,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并在同事之间推广。
2、教师自身素质得到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都得到相应提高,并取得相应成果,得到大家的肯定。
3、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变被动为主动,掌握了更多英语学习的知识与技能。一方面,趣味十足的游戏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的欲望;另一方面,丰富多彩的教学游戏活动,把英语教学和生活实际密切地联系了起来,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做做玩玩中,掌握了更多的英语知识、技能和能力,感受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学习成绩也在稳步提高,我所教的几个班的英语成绩名列前茅。
五、课题研究后阶段的思考:
、 本课题的研究来自于实践,在实施时进行反复的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我们研究还不够深入,需要研究的内容还有很多,后阶段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归纳整理出最简单、易操作、实用性强的游戏,供广大教师借鉴和参考。同时,我们的老师要将个人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升华、形成自己特色。教育创新是个永恒的主题,也是一条充满希望和生命力的道路,我们会坚定不移地在这条广阔的大道上走下去。
范文四:课题中期报告范文
【篇一:课题中期报告】
我们课题组自承担教语文教学与学语文教学之比较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人员热情饱满,态度积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查阅资料,撰写论文,结合理论上实验课,阶段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简要汇报如下:
1、积极创造条件,进行课题申报
早在2008年5月,本课题组顾问特级教师林惠生老师在带领本课题主持陶波老师去江门参加人教版教材培训会议期间,陶波比较具体的了解了林惠生老师所主持的省级立项的教育科研课题从教语文走向学语文。在林惠生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陶波老师决定开始着手教语文与学语文两种教学思维的比较研究。
征得林惠生老师同意后,陶波、陈振华、黄咏志、黄广萍四位高中语文教师开始协商筹划,准备将教语文与学语文两种
1
教学思维的比较研究作为林惠生老师从教语文走向学语文这一省级科研课题的子课题,并准备将此课题作为一个单独市级教育科研课题向市教育局科研办申报。至此,教语文与学语文两种教学思维的比较研究课题组成立。
2008年8月,课题组在林惠生老师的指导下,为教语文与学文两种教学思维的比较研究这一教学科研课题撰写了汕尾市教育科研项目申请评审书,正式向市教育局科研办申报,并很快有了回应,课题组就积极投入了该课题的研究。
2、确定研究计划
课题组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确定了课题研究计划。课题的实施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准备阶段(2008年8月2008年9月)
(1)向市教育局科研办申请课题立项
(2)准备课题研究的有关资料
(3)确定参加课题研究的有关人员
2
(4)制定研究实施方案,确立各项研究的主要承担人,落实各项研究的研究计划。
第二、实施阶段(2008年10月2009年8月)
(1)本课题的各项研究内容按计划开展研究。
(2)深入开展行动研究、理论研究。
(3)组织专题研讨和经验交流。
(4)2009年3月对各项研究进行中期检查,各项研究的负责人汇报研究进展情况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第三、总结验收阶段(2009年10月)
(1)各项研究先后各自进行总结,并将总结上报课题组。
(2)课题组进入总结阶段,并完成总结报告。
(3)申请教研室领导对课题组进行评估验收。
3
(4)将验收后的结果上报课题组。
3、加强课题研究中的理论学习
本课题需要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相结合,所以课题组重视加强理论学习。力求每一个参与研究的教师能充分的理解教语文与学语文这两种不同教学思维。
为此,课题组召开了多次会议,通过讲解,交流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强化理论学习,并以集中统一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先后学习了林惠生老师撰写的《从教语文教学走向学语文教学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方案》、《从教语文教学走向学语文教学的三大转型》等重要文章,还阅读了《语文教改20年的科学价值》,钱梦龙《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对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及有关问题的探讨》等等与课题研究有关的大量的著作。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阅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很多网络信息。课题组还要求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要在学习中写读书笔记、心得,定期进行交流、讨论、总结。
5、积极进行课题的研讨和管理
4
在近半年来的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深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能共同探讨课题研究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讨论达成共识。自觉参加每一次的课题组活动,或学习或讨论或开设公开课,使课题研究扎实有序地进行下去,并且有所得。课题组成员都各自开了一节公开课,实施开放性教学,形式各种各样,内容丰富多彩。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课题的平时管理,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商议后,拟定了有关课题研究的约定,对课题研究的相关工作,指定专人负责,保证各项工作及时落实到位。
6、阶段性成果明显,教师理论水平,课堂教学水平均有提高。
经过半年来的课题研究、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实践的探求,教师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陶波老师已撰写三篇课题研究的论文:《教语文与学语文两种教学思维下课堂教学目标之比较》,《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课堂教学方法运用的比较》,其中《教语文与学语文两种教学思维下课堂教学目标之比较》已投稿至《中学语文》杂志社,杂志社编辑发来用稿通知书,将于2009年2月第二期发表此文。《课堂教学方法运用的比较》一文和由陶波老师、陈振华老师分别
5
执教的两个学语文教学的课例也送交林惠生老师,作为省级课题母题的结题资料。
【篇二: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不同教学内容的语文高效课堂研究
2013年3月,我的小课题《不同教学内容的语文高效课堂研究》正式申报。从申报至今,已经过去了3个月了,回顾这段时间我针对这个小课题开展的系列工作,我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1.研究的目标
(1)提高不同教学内容的课堂效率,特别是让学生颇为头疼的文言文,考试过程中失分较多的诗歌鉴赏题、语言运用题以及现代文阅读题和作文。
(2)重在教授答题技巧与作答规范。
6
(3)通过在课堂教学中主动添加学生感兴趣的因素,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与热情,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2.课题研究的内容
(1)如何尝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思维的兴趣,构建高效的课堂提问艺术,让学生乐学、乐问,展开较有计划的实践研究。
(2)学习兴趣与自信心的培养的研究;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对于我任教的两个教学班语文学困生来说,任课教师更应该加强学法指导。当他们在学习中遭受挫折和失败时,需要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和方法点拔,及时进行知识上的查漏补缺;当他在学习上或行为中出现闪光点时,哪怕是课堂上或课下出现的点滴进步,我们都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他们体会到信赖、满意、亲切的情感,从而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以满腔热情投身到学习中来,增强向优生转化的信心和勇气。
(3)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的研究;
7
在高一阶段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动手、动口、动脑相结合,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变紧张压抑的被动接受知识为轻松愉快的主动学习知识,提高每一位学困生的参与意识,使每个学困生都能积极投身语文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来。
3.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主要是从近几年大型考试以及高考等命题质量很高的试卷中选取定性训练题目,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准确把握研究发展的趋势。
(2)调查研究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使转化语文学困生的措施更加切合实际,更加富有成效。
(3)行动研究法。不断实践,不断修正,不断完善转化学困生的方法,形成一套转化学困生的理论框架。
(4)个案研究法。主要是通过对学困生的跟踪分析,摸清他们学习困难的成因及转化效果,为研究提供较为直接的材料。
8
二、开题以来做的工作
1.方案准备阶段:(2013年34月)
(1)制定和论证课题实验方案,论证课题价值和可行性,请专家对实验方案进行反复论证,确定最终研究方案;
(2)深入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等有关理论知识,明确研究方向,增强研究的自觉性、紧迫感;
2.方案实施阶段:(2013年5月6月)
(1)认真做好课题研究的分层工作,围绕研究内容,收集原始材料;
(2)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扎实开展课题研究;
(3)定期做好阶段性小结,研究阶段性成果,撰写研究论文,形成文字性材料;
(4)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调整课题研究思路。
9
二、课题研究的成果
《不同教学内容的语文高效课堂研究》课题申报实施以来来,在研究过程中,我不断调整方案、细化目标,使课题脉络清晰,特别注意不同课型的语文课堂的学生反应、领悟以及答题能力,及时有意识的向课堂注入新鲜的活跃因素,充分调动学生语文课堂的学习积极性,大多数学生喜欢学语文,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语文,形成良性循环,效果不错。
三、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1.本课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将某些现象、想法、感受及时总结、提炼,并能上升至理论层面,但我在这方面有时不能及时做个有心人,未能及时及时做书面记录与总结。
2.少数语文学困生虽然在思想上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具体转化过程中仍然有一定程度的畏难与懒惰情绪,不能持之以恒坚持学习,转化效果不是很明显。
3.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授的多一些,留给学生去练的时
10
间相对要少一些。
四、下阶段研究计划及确保最终成果的主要措施
在前阶段的研究中,在教师与学生对彼此关系的认识上都有了一定了解,经过初步实验,探索出在师生间的平等、合作、友好关系对课堂教学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下阶段的研究中,我将继续遵循最初的课题研究思路,围绕前阶段遇到的问题展开研究:
1.加强理论学习。继续将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活动结合起来,多种渠道开展有效活动,以活动支撑和服务于课题研究。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成功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保障,在下阶段的研究中,我们将要加大课堂教学中的研究。
2.切实制定好每学期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做到有目标、有计划,使研究工作有的放矢,稳步推进,促使课题研究向前迈进。在学期结束采取成果汇报制度。
3.深入进行课题研究,大胆实验,研讨分析,努力解决教师教学设计与实际操作之间的矛盾,反复做好少数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有效防止学困生的反弹。
11
4.在下阶段的研究中,我还会遇到一些新问题。届时,我将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为确保本课题顺利结题创造条件。
【篇三: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题研究进展情况
按照课题研究计划,经过近一学期的努力,基本完成了各阶段的任务,现汇报如下:
1、加强了理论水平的研究学习。从2013年10月至今基本上都是参阅学生符号意识方面的文献资料、教育理论;利用教研组会时间与许多同行交流了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可操作性方法,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眼界有所提升和拓宽。
2.尝试在课堂中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利用教材所创设的情境培养学生符号意识,在此过程中,感觉好的指导思想能促使这一目标真正在课堂教学中达成,其影响因素及形式有很多。首先是教学内容的影响,新课程改革后,
12
不同版本的新教材特点不同,以目前使用的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必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被分别安排在8个单元中,注重培养学生具备初步数数,运算(10以内加减,20以内加法运算),认识整时和半时,分辨"上下,前后,左右等等.内容比较广泛,但知识都很浅显,重在保证基础性。尤其在探索20以内进位加法中,用毛毛虫的身子来代表每一个数,直观的呈现出加法运算的过程.特别是在孩子们认识两位数以后,对数位的理解以及数的不同表示方法,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很高,但是本着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教学目标,我引导学生在理解计数器数位知识的前提下,有用小棒,方块,三角等来表示数,例如:用一个大三角表示10,一个小三角表示1,那么一个大三角和三个小三角合起来就是13,这样以来,学生对于数的理解更加深入和灵活。其次,利用作业本中的评价体系形成学生的符号意识.比如,开学初,我首先告知学生:我们作业的评价等级有"优秀加双星,优秀加单星,优秀,良好"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最棒的,代表准确的答案和漂亮的书写;第二层次代表准确的答案和中等书写,第三层次代表准确的答案和需要改进的书写,第四层次就是有错误.学生明确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含义,就会努力去争取最优秀的层次.再次,就是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个体生活经验的不同使他们对于符号的理解力和接受能力也有差异,这一点需要要长期的培养才能逐渐消除.
13
3.同学生进行了交流。交流对象主要在一年级学生,利用课余和自习时间和一部分同学进行了随机性、朋友式交流,感悟很深,了解到学生喜欢比较活泼,有意思的符号化呈现方式。
4.和同行交流。结合本校每次聘请专家作报告的机会,请教相关问题。
5、在前期的理论学习和课堂实践中我越来越觉得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重要性,从课堂、学生活动到学生日常生活等每个环节都要充分渗透,如何合理,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使其为学生更轻松的学习数学服务,是我追求的目标。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存在问题:
1(本课题研究的人比较多,基本上我想到的别人也想到了也实践了,创新、突破很难。
14
2.工作量大,时间紧张,想做的事很多,时间有限。
解决思路:
理顺思路,合理安排,需求学生及同伴互助,坚持走下去。
能否按期结题
可以按期完成
【篇四:语文学科德育渗透课题中期报告】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课题中期报告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从课题确定、申报、制定研究计划、理论学习研究、教研探讨等方面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取得了一些成果,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们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同时也遇到了不少困惑,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阶段性小结。
一、实验课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
15
软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负面效应和应试教育带来的对学生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造成学生主体定位转轨不到位,特别是研究中学生学习心理、品德行为很少顾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造成自控能力差、自学能力弱,不注重创造性地探究知识,学习处于麻痹状态,缺乏兴趣,导致出现厌学情绪。常规的德育工作不适应农村城镇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的地方较多。表现为德育途经单一,方法和手段滞后,针对性、实效性不强。通过调查分析,本地区农村经济较为发达,外来子女就读较多,造成我镇中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有不少薄弱的地方:中学生物质拥有过剩,精神营养不良,社会商品与金钱背后不良风气的影响,由此导致少年儿童思想迷茫,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的偏向,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而各种社会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不断增强,学校正面教育显得苍白无力。调查发现,学生校内校外的表现差别很大,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许多不适应的症状。学校的德育工作遇到了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在新的世纪,中学生应具有什么样的思想道德素质,学校应
16
通过什么方法途径有效地实施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这的确是一个事关中华民族前途未来的大问题。为此,我校确定了《语文学科德育渗透》的实验课题,全方位多角度地认真探讨德育途径和方法,实践求真,探索前进。
二、实验的目标和内容
中学生德育途经的探索实验的目标是努力协调学校和社会各界对青少年的教育,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德育网络,使社会各方面从不同角度都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基于上述实验宗旨,结合我校实际,确定实验内容是:
(一)研究和探讨德育的途经:德育活动课、思想品德课、各种学科课、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均可与德育挂钩进行研究。
(二)研究和探讨德育的方法: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趣味引导法、激励指导法等。各个年级实验班根据本班实际情况,确定实验内容,拟定实验措施,进行探索。
17
1、探索礼仪教育的途经。礼仪教育是基础道德教育,它与文明是孪生兄弟,相伴在同等条件下。所以礼仪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一个健康有序、文明进步的社会,不仅是一个赏罚分明的法治社会,还应是一个有礼,循礼的礼治社会。我们把礼仪教育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来抓,是因为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决定了礼仪教育的长期性。
2、探索自信教育的方式。让学生自信地参与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认识自已,强化意志的培养,使之获得成功的喜悦,以增强其参与群体生活的信心。
3、探索最佳德育课堂的教学模式。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实际规律,加强德育语文课教学的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探讨其内化规律,促进学生品德的养成。
4、探索有机高效的学科渗透教育模式。抓住学科渗透点,有机进行德育渗透,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8
5、探索德育活动的最佳模式。在中学阶段,按低、中、高年级段,分别设计适合少年兴趣爱好的模块活动,变封闭式的说教为开放式的教育实践,力求使班队活动自主化,校外教育阵地化,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德育实践中学生做事,学会做人。
三、实验的方法与步骤
我们进行的中学生途径和方法的实验,主要采用自然实验法。按照自然实验法模式,将实验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步实施。
第一阶段:(2006年2月――2006年8月)实验的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申请立项,做好实验有关准备工作。搞好思想发动,强化社会参与意识,制定实验方案,调整配备实验教师。建立实验组织是进行实验的保证,提高认识是进行实验的思想基础。我们组织实验教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学习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课题组编制出实验方案。接着,学校组织力量对课题方案进行谁,课题组根据意见反复修改,使之臻于完善,变粗为精。
19
第二阶段:(2006年9月――2008年12月)
1、实验的初步实施阶段。主要任务是全面开展实验。分年级段第一步进行礼仪教育,低年级的入学基本礼仪,中年级的孝亲敬长礼仪,高年级的社会交际礼仪等。蒙以养正,从小施以礼仪教育,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这对他们以后的成长及至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也昌他们将来成人,做一个合格公民的最起码的条件和素质。
2、实验的深入发展阶段。主要任务是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德育工作,把德育渗透在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之中,使德育落到实处。这一阶段在以下五个方面开展德育途径方法的实验秘研究:(1)德育毓活动,培养规范化的行为习惯;(2)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实现环境优化;(3)加强少先队职能工作的力度,实现自身教育的优化;(4)加强社区网络教育,实现育人优化;(5)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实现德育评价的优化。
第三阶段:(2009年1月――2009年12月)实验总结阶段。一方面继续完善第二阶段的实验,另一方面验证总结、推广成熟经验,扩大实验面。再就是撰写实验报告,进行系统总结。
20
四、实验的效果
(一)德育实验规范化
1、成立实验小组。学校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实验小组,制定了学校德育实验目标和德育工作评价体系,每周召开一次德育工作会议。学校校外有德育基地,构建了德育社会网络,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校内有育人活动室如:电视台、广播站、劳技室等,多角度、多方位强化德育环境。
2、重视课题管理。学校将课题管理列为工作重点。课题管理的区位体现在研究流程上,管理好各环节的实验是保证研究质量的重要手段。拟订的方案便于操作化。根据实验方案,实验教师投入具体的操作行为,有序推进研究的进程,使静态化的方案转化成动态化的实施。每一个实验班确定好实验题目,一个阶段一个阶段进行,将总体目标具体化,逐步推进,使课题研究的进程显得明晰。注重实验研究成果,目的是变点为面,把各个班级实验研究的成果通过适宜的方式推出或推广,使之产生更大效益。
(二)德育内容系列化
21
1、根据《中学德育纲要》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孝亲敬长教育、养成教育、环境保护教育、热爱劳动教育、法制规约教育、激励转化教育等。在每种教育内容的实验研究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目标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并在各种教育实验研究中交叉和相互渗透,寻找最佳切入点,避免形式主义,增强德育的实效情况。
2、我们还通过营造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是陶冶学生思想情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搞好校园建设即是对学生进行无声的德育教育,通过努力,基本上做到了净化、绿化、美化,长年有绿,四季有花,处处育人。通过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师生的文明行为等,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形成观念,进而转化为行为。
3、学校还聘请了校外辅导员,定期开展活动,共同研讨对学生的教育问题,交流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每学期的优质课竞赛都邀请家长参加听课、评课,其评价标准一定要有德育内容,其竞赛结果张榜公布,并给与奖励。为检验德育效果,教导处定期通过试卷问答和德育知识
22
竞赛,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学校还聘请了派出所警员为法治副校长,经常到学校举办法制讲座,主讲的内容有理想与道德、社会与法律、青少年维权岗服务等,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4、每学期还举办小报竞赛,经过评比把优秀的小报通过各种形式向学生展示,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大队部的每项活动都有计划、有记录、有结果、有总结。为加强内部管理,学校拟定了内部管理方案,统一制定了学生一日行为规范,开展的五星班集体的争创活动,每周进行评比。
5、学校经常组织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如义务献血、清洁街道、慰问活动等;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了解社会发展变化,完成调查报告。每期组织一次评先活动,宣传先进师生的典型事迹,组织师生向他们学习,每年的元旦、清明、六一、国庆,学校都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和入队仪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德育方法科学化
我们在实验中,坚持德育工作研究的方向性、针对性、情感性、趣味性和激励性,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23
方向性,使德育实验研究富有向心力。我们坚持教书育人的方向,大力开展德育工作,做到讲层次、有实效。如,每天利用早读前的15分钟,通过校广播站,对学生进行时事政策教育和好人好事的宣传,使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学习各行各业英模的高尚情操,学习本校先进师生的优秀品质。
针对性,使德育实验研究富有说服力。德育工作必须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征,针对他们的脾气禀性,不同的举止言行,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成长环境,采取不同疏导方式。我们在德育实验中总结出五种疏导方法:(1)说理(2)规劝(3)慰抚(4)感化(5)警示。
情感性,使德育实验研究富有感染力。感人者莫过于情,情感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情感投入的核心是关心人、体贴人。对学生教育满腔热情耐心引导,在学习上帮助,在生活上体贴,在思想上关怀,使他们真正获得老师的爱。
趣味性,使德育实验研究富有吸引力。我们依据青少年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经常开展一些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活动,如自护自救演讲,安全知识抢答赛,尊师敬长、讲文明懂礼
24
貌故事会,我心中的二十一世纪作文写作竞赛,生命的意义等,来吸引大多数人的参与,从而进行广泛地德育教育。
激励性,使德育实验研究富有内驱力。学校开展了五星班集体评比,制定了学生一日生活行为规范,大队部每天有人监督检查,每周进行评比。各中队均制定出争章达标计划,按计划参与竞赛达标活动。
(四)德育途径多样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学德育途径的选择,必须体现出生动活泼、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讲究实效。为此,我们始终坚持德育实验的扩展性,注重德育途径的多样性,强化全方位育人,其具体做法是:(1)建立爱国主义德育基地,列入教学计划统筹安排管理;(2)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到工厂、商店、农村,深入基层,参加实践,体验生活,陶冶情操,验证课堂上所学的知识。(2)开展手拉手活动,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关心他人的集体主义思想。(3)过好五节;清明踏青节、六一儿童节、庆祝教师节、十一国庆节、科技艺术节。为学生提供发挥兴趣和特长的机会,促进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同时,增强学校的吸引力、感染力,给学生留下一个终生难忘的小学时代。(4)强化《中学生守则》
25
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不仅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背诵,而且要能自觉遵守,对学生的品德有科学的评估体系,有周评、月评、期评和年度总评。通过实验,学生生活丰富多彩、遵纪守法,行为高雅。
五、存在问题
1、重智轻德现象仍普遍存在。如果把目前的德育与智育作一比较,不管你承认与否,事实有目共睹,在我们学校部分教师中,德育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落实在行动上却远远不够。追塑原因,自上而下,智育有硬指标:及格率优秀率,而德育没有。所以,尽管学校重视德育,尽管大家知道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道理,但德育与智育比较,教师仍一手软、一手硬。
2、学科德育标签化。将德育渗透于各科教学,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形式之一。但审视我们的学科德育并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机渗透,往往是标签化的。相当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教师在课前、课后或课中,说上几句与德育有关的话,就算是完成了学科的德育任务。这种标签化的方式,不能说没有一步效果,但与润物细无声和德育要求相比,距离是遥远的。
26
3、德育内容、方法单一。长期以来,教师更习惯把道德教育当作一般的知识原理对学生加以灌输,忽视了思想道德教育丰富的内容,德育方法重说教、轻实践,存在着许多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
4、活动缺少创意,资料缺乏。德育离不开活动,尤其是小学生,如何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开展富有成效的、学生易于接受的活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德育活动要具有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另外,需指出的是有些工作我们是做了,活动也搞了,但未能及时收集资料,进行加工整理,总结得失。所以,能反映实验过程的形成性材料不齐。
六、下一步工作重点
1、班主任工作要求真务实。目前要以《守则》、《规范》为依据,结合班级实际,从小事抓起,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重视学生思想转化,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怀沟通;统一教育方法,争取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27
2、少先队要发挥组织功能,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开展学生易于接受的种类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3、语文课要按照新课程的要求,避免课堂说教,避免贴标签式的渗透,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重实践、重体验,提高语文课质量,另外,要注意选择典型个案,向外投寄,争取发表。
4、要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努力创设宽松融洽的、积极向上的从文环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同时要营造催人奋进的物态环境,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5、重视活动过程的指导、督查,重视资料的积累。
28
范文五:课题中期报告范文
课题中期报告范文http://www.qqzf.cn/lizhi20391/【篇一:课题中期报告】
我们课题组自承担教语文教学与学语文教学之比较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人员热情饱满,态度积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查阅资料,撰写论文,结合理论上实验课,阶段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简要汇报如下:
1、积极创造条件,进行课题申报
早在2008年5月,本课题组顾问特级教师林惠生老师在带领本课题主持陶波老师去江门参加人教版教材培训会议期间,陶波比较具体的了解了林惠生老师所主持的省级立项的教育科研课题从教语文走向学语文。在林惠生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陶波老师决定开始着手教语文与学语文两种教学思维的比较研究。
征得林惠生老师同意后,陶波、陈振华、黄咏志、黄广萍
1
四位高中语文教师开始协商筹划,准备将教语文与学语文两种教学思维的比较研究作为林惠生老师从教语文走向学语文这一省级科研课题的子课题,并准备将此课题作为一个单独市级教育科研课题向市教育局科研办申报。至此,教语文与学语文两种教学思维的比较研究课题组成立。
2008年8月,课题组在林惠生老师的指导下,为教语文与学文两种教学思维的比较研究这一教学科研课题撰写了汕尾市教育科研项目申请评审书,正式向市教育局科研办申报,并很快有了回应,课题组就积极投入了该课题的研究。
2、确定研究计划
课题组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确定了课题研究计划。课题的实施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准备阶段(2008年8月2008年9月)
(1)向市教育局科研办申请课题立项
(2)准备课题研究的有关资料
2
(3)确定参加课题研究的有关人员
(4)制定研究实施方案,确立各项研究的主要承担人,落实各项研究的研究计划。
第二、实施阶段(2008年10月2009年8月)
(1)本课题的各项研究内容按计划开展研究。
(2)深入开展行动研究、理论研究。
(3)组织专题研讨和经验交流。
(4)2009年3月对各项研究进行中期检查,各项研究的负责人汇报研究进展情况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第三、总结验收阶段(2009年10月)
(1)各项研究先后各自进行总结,并将总结上报课题组。
(2)课题组进入总结阶段,并完成总结报告。
3
(3)申请教研室领导对课题组进行评估验收。
(4)将验收后的结果上报课题组。
3、加强课题研究中的理论学习
本课题需要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相结合,所以课题组重视加强理论学习。力求每一个参与研究的教师能充分的理解教语文与学语文这两种不同教学思维。
为此,课题组召开了多次会议,通过讲解,交流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强化理论学习,并以集中统一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先后学习了林惠生老师撰写的《从教语文教学走向学语文教学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方案》、《从教语文教学走向学语文教学的三大转型》等重要文章,还阅读了《语文教改20年的科学价值》,钱梦龙《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对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及有关问题的探讨》等等与课题研究有关的大量的著作。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阅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很多网络信息。课题组还要求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要在学习中写读书笔记、心得,定期进行交流、讨论、总结。
4
5、积极进行课题的研讨和管理
在近半年来的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深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能共同探讨课题研究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讨论达成共识。自觉参加每一次的课题组活动,或学习或讨论或开设公开课,使课题研究扎实有序地进行下去,并且有所得。课题组成员都各自开了一节公开课,实施开放性教学,形式各种各样,内容丰富多彩。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课题的平时管理,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商议后,拟定了有关课题研究的约定,对课题研究的相关工作,指定专人负责,保证各项工作及时落实到位。
6、阶段性成果明显,教师理论水平,课堂教学水平均有提高。
经过半年来的课题研究、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实践的探求,教师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陶波老师已撰写三篇课题研究的论文:《教语文与学语文两种教学思维下课堂教学目标之比较》,《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课堂教学方法运用的比较》,其中《教语文与学语文两种教学思维下课堂教学目标之比较》已投稿至《中学语文》杂志社,杂志社编辑发来用稿通知书,将于2009年2月第二期发表此文。《课堂
5
教学方法运用的比较》一文和由陶波老师、陈振华老师分别执教的两个学语文教学的课例也送交林惠生老师,作为省级课题母题的结题资料。
【篇二: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不同教学内容的语文高效课堂研究
2013年3月,我的小课题《不同教学内容的语文高效课堂研究》正式申报。从申报至今,已经过去了3个月了,回顾这段时间我针对这个小课题开展的系列工作,我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1.研究的目标
(1)提高不同教学内容的课堂效率,特别是让学生颇为头疼的文言文,考试过程中失分较多的诗歌鉴赏题、语言运用题以及现代文阅读题和作文。
(2)重在教授答题技巧与作答规范。
6
(3)通过在课堂教学中主动添加学生感兴趣的因素,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与热情,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2.课题研究的内容
(1)如何尝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思维的兴趣,构建高效的课堂提问艺术,让学生乐学、乐问,展开较有计划的实践研究。
(2)学习兴趣与自信心的培养的研究;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对于我任教的两个教学班语文学困生来说,任课教师更应该加强学法指导。当他们在学习中遭受挫折和失败时,需要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和方法点拔,及时进行知识上的查漏补缺;当他在学习上或行为中出现闪光点时,哪怕是课堂上或课下出现的点滴进步,我们都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他们体会到信赖、满意、亲切的情感,从而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以满腔热情投身到学习中来,增强向优生转化的信心和勇气。
(3)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的研究;
7
在高一阶段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动手、动口、动脑相结合,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变紧张压抑的被动接受知识为轻松愉快的主动学习知识,提高每一位学困生的参与意识,使每个学困生都能积极投身语文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来。
3.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主要是从近几年大型考试以及高考等命题质量很高的试卷中选取定性训练题目,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准确把握研究发展的趋势。
(2)调查研究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使转化语文学困生的措施更加切合实际,更加富有成效。
(3)行动研究法。不断实践,不断修正,不断完善转化学困生的方法,形成一套转化学困生的理论框架。
(4)个案研究法。主要是通过对学困生的跟踪分析,摸清他们学习困难的成因及转化效果,为研究提供较为直接的材料。
8
二、开题以来做的工作
1.方案准备阶段:(2013年34月)
(1)制定和论证课题实验方案,论证课题价值和可行性,请专家对实验方案进行反复论证,确定最终研究方案;
(2)深入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等有关理论知识,明确研究方向,增强研究的自觉性、紧迫感;
2.方案实施阶段:(2013年5月6月)
(1)认真做好课题研究的分层工作,围绕研究内容,收集原始材料;
(2)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扎实开展课题研究;
(3)定期做好阶段性小结,研究阶段性成果,撰写研究论文,形成文字性材料;
(4)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调整课题研究思
9
路。
二、课题研究的成果
《不同教学内容的语文高效课堂研究》课题申报实施以来来,在研究过程中,我不断调整方案、细化目标,使课题脉络清晰,特别注意不同课型的语文课堂的学生反应、领悟以及答题能力,及时有意识的向课堂注入新鲜的活跃因素,充分调动学生语文课堂的学习积极性,大多数学生喜欢学语文,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语文,形成良性循环,效果不错。
三、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1.本课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将某些现象、想法、感受及时总结、提炼,并能上升至理论层面,但我在这方面有时不能及时做个有心人,未能及时及时做书面记录与总结。
2.少数语文学困生虽然在思想上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具体转化过程中仍然有一定程度的畏难与懒惰情绪,不能持之以恒坚持学习,转化效果不是很明显。
10
3.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授的多一些,留给学生去练的时间相对要少一些。
四、下阶段研究计划及确保最终成果的主要措施
在前阶段的研究中,在教师与学生对彼此关系的认识上都有了一定了解,经过初步实验,探索出在师生间的平等、合作、友好关系对课堂教学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下阶段的研究中,我将继续遵循最初的课题研究思路,围绕前阶段遇到的问题展开研究:
1.加强理论学习。继续将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活动结合起来,多种渠道开展有效活动,以活动支撑和服务于课题研究。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成功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保障,在下阶段的研究中,我们将要加大课堂教学中的研究。
2.切实制定好每学期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做到有目标、有计划,使研究工作有的放矢,稳步推进,促使课题研究向前迈进。在学期结束采取成果汇报制度。
3.深入进行课题研究,大胆实验,研讨分析,努力解决教师教学设计与实际操作之间的矛盾,反复做好少数学困生的
11
转化工作,有效防止学困生的反弹。
4.在下阶段的研究中,我还会遇到一些新问题。届时,我将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为确保本课题顺利结题创造条件。
【篇三: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题研究进展情况
按照课题研究计划,经过近一学期的努力,基本完成了各阶段的任务,现汇报如下:
1、加强了理论水平的研究学习。从2013年10月至今基本上都是参阅学生符号意识方面的文献资料、教育理论;利用教研组会时间与许多同行交流了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可操作性方法,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眼界有所提升和拓宽。
2.尝试在课堂中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利用教材所创设的情境培养学生符号意识,在此过程中,感觉好
12
的指导思想能促使这一目标真正在课堂教学中达成,其影响因素及形式有很多。首先是教学内容的影响,新课程改革后,不同版本的新教材特点不同,以目前使用的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必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被分别安排在8个单元中,注重培养学生具备初步数数,运算(10以内加减,20以内加法运算),认识整时和半时,分辨"上下,前后,左右等等.内容比较广泛,但知识都很浅显,重在保证基础性。尤其在探索20以内进位加法中,用毛毛虫的身子来代表每一个数,直观的呈现出加法运算的过程.特别是在孩子们认识两位数以后,对数位的理解以及数的不同表示方法,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很高,但是本着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教学目标,我引导学生在理解计数器数位知识的前提下,有用小棒,方块,三角等来表示数,例如:用一个大三角表示10,一个小三角表示1,那么一个大三角和三个小三角合起来就是13,这样以来,学生对于数的理解更加深入和灵活。其次,利用作业本中的评价体系形成学生的符号意识.比如,开学初,我首先告知学生:我们作业的评价等级有"优秀加双星励志网http://wWw.qqZf.cN/,优秀加单星,优秀,良好"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最棒的,代表准确的答案和漂亮的书写;第二层次代表准确的答案和中等书写,第三层次代表准确的答案和需要改进的书写,第四层次就是有错误.学生明确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含义,就会努力去争取最优秀的层次.再次,
13
就是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个体生活经验的不同使他们对于符号的理解力和接受能力也有差异,这一点需要要长期的培养才能逐渐消除.
3.同学生进行了交流。交流对象主要在一年级学生,利用课余和自习时间和一部分同学进行了随机性、朋友式交流,感悟很深,了解到学生喜欢比较活泼,有意思的符号化呈现方式。
4.和同行交流。结合本校每次聘请专家作报告的机会,请教相关问题。
5、在前期的理论学习和课堂实践中我越来越觉得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重要性,从课堂、学生活动到学生日常生活等每个环节都要充分渗透,如何合理,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使其为学生更轻松的学习数学服务,是我追求的目标。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存在问题:
14
1(本课题研究的人比较多,基本上我想到的别人也想到了也实践了,创新、突破很难。
2.工作量大,时间紧张,想做的事很多,时间有限。
解决思路:
理顺思路,合理安排,需求学生及同伴互助,坚持走下去。
能否按期结题
可以按期完成
【篇四:语文学科德育渗透课题中期报告】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课题中期报告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从课题确定、申报、制定研究计划、理论学习研究、教研探讨等方面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取得了一些成果,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们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同时也遇到了不少困惑,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阶段性小结。
15
一、实验课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负面效应和应试教育带来的对学生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造成学生主体定位转轨不到位,特别是研究中学生学习心理、品德行为很少顾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造成自控能力差、自学能力弱,不注重创造性地探究知识,学习处于麻痹状态,缺乏兴趣,导致出现厌学情绪。常规的德育工作不适应农村城镇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的地方较多。表现为德育途经单一,方法和手段滞后,针对性、实效性不强。通过调查分析,本地区农村经济较为发达,外来子女就读较多,造成我镇中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有不少薄弱的地方:中学生物质拥有过剩,精神营养不良,社会商品与金钱背后不良风气的影响,由此导致少年儿童思想迷茫,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的偏向,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而各种社会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不断增强,学校正面教育显得苍白无力。调查发现,学生校内校外的表现差别很大,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
16
建立,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许多不适应的症状。学校的德育工作遇到了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在新的世纪,中学生应具有什么样的思想道德素质,学校应通过什么方法途径有效地实施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这的确是一个事关中华民族前途未来的大问题。为此,我校确定了《语文学科德育渗透》的实验课题,全方位多角度地认真探讨德育途径和方法,实践求真,探索前进。
二、实验的目标和内容
中学生德育途经的探索实验的目标是努力协调学校和社会各界对青少年的教育,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德育网络,使社会各方面从不同角度都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基于上述实验宗旨,结合我校实际,确定实验内容是:
(一)研究和探讨德育的途经:德育活动课、思想品德课、各种学科课、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均可与德育挂钩进行研究。
17
(二)研究和探讨德育的方法: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趣味引导法、激励指导法等。各个年级实验班根据本班实际情况,确定实验内容,拟定实验措施,进行探索。
1、探索礼仪教育的途经。礼仪教育是基础道德教育,它与文明是孪生兄弟,相伴在同等条件下。所以礼仪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一个健康有序、文明进步的社会,不仅是一个赏罚分明的法治社会,还应是一个有礼,循礼的礼治社会。我们把礼仪教育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来抓,是因为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决定了礼仪教育的长期性。
2、探索自信教育的方式。让学生自信地参与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认识自已,强化意志的培养,使之获得成功的喜悦,以增强其参与群体生活的信心。
3、探索最佳德育课堂的教学模式。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实际规律,加强德育语文课教学的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探讨其内化规律,促进学生品德的养成。
18
4、探索有机高效的学科渗透教育模式。抓住学科渗透点,有机进行德育渗透,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探索德育活动的最佳模式。在中学阶段,按低、中、高年级段,分别设计适合少年兴趣爱好的模块活动,变封闭式的说教为开放式的教育实践,力求使班队活动自主化,校外教育阵地化,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德育实践中学生做事,学会做人。
三、实验的方法与步骤
我们进行的中学生途径和方法的实验,主要采用自然实验法。按照自然实验法模式,将实验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步实施。
第一阶段:(2006年2月――2006年8月)实验的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申请立项,做好实验有关准备工作。搞好思想发动,强化社会参与意识,制定实验方案,调整配备实验教师。建立实验组织是进行实验的保证,提高认识是进行实验的思想基础。我们组织实验教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学习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课题组编制出实
19
验方案。接着,学校组织力量对课题方案进行谁,课题组根据意见反复修改,使之臻于完善,变粗为精。
第二阶段:(2006年9月――2008年12月)
1、实验的初步实施阶段。主要任务是全面开展实验。分年级段第一步进行礼仪教育,低年级的入学基本礼仪,中年级的孝亲敬长礼仪,高年级的社会交际礼仪等。蒙以养正,从小施以礼仪教育,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这对他们以后的成长及至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也昌他们将来成人,做一个合格公民的最起码的条件和素质。
2、实验的深入发展阶段。主要任务是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德育工作,把德育渗透在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之中,使德育落到实处。这一阶段在以下五个方面开展德育途径方法的实验秘研究:(1)德育毓活动,培养规范化的行为习惯;(2)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实现环境优化;(3)加强少先队职能工作的力度,实现自身教育的优化;(4)加强社区网络教育,实现育人优化;(5)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实现德育评价的优化。
第三阶段:(2009年1月――2009年12月)实验总结阶段。
20
一方面继续完善第二阶段的实验,另一方面验证总结、推广成熟经验,扩大实验面。再就是撰写实验报告,进行系统总结。
四、实验的效果
(一)德育实验规范化
1、成立实验小组。学校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实验小组,制定了学校德育实验目标和德育工作评价体系,每周召开一次德育工作会议。学校校外有德育基地,构建了德育社会网络,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校内有育人活动室如:电视台、广播站、劳技室等,多角度、多方位强化德育环境。
2、重视课题管理。学校将课题管理列为工作重点。课题管理的区位体现在研究流程上,管理好各环节的实验是保证研究质量的重要手段。拟订的方案便于操作化。根据实验方案,实验教师投入具体的操作行为,有序推进研究的进程,使静态化的方案转化成动态化的实施。每一个实验班确定好实验题目,一个阶段一个阶段进行,将总体目标具体化,逐步推进,使课题研究的进程显得明晰。注重实验研究成果,目的是变点为面,把各个班级实验研究的成果通过适宜的方式推
21
出或推广,使之产生更大效益。
(二)德育内容系列化
1、根据《中学德育纲要》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孝亲敬长教育、养成教育、环境保护教育、热爱劳动教育、法制规约教育、激励转化教育等。在每种教育内容的实验研究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目标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并在各种教育实验研究中交叉和相互渗透,寻找最佳切入点,避免形式主义,增强德育的实效情况。
2、我们还通过营造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是陶冶学生思想情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搞好校园建设即是对学生进行无声的德育教育,通过努力,基本上做到了净化、绿化、美化,长年有绿,四季有花,处处育人。通过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师生的文明行为等,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形成观念,进而转化为行为。
3、学校还聘请了校外辅导员,定期开展活动,共同研讨对学生的教育问题,交流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学习和生活情
22
况。每学期的优质课竞赛都邀请家长参加听课、评课,其评价标准一定要有德育内容,其竞赛结果张榜公布,并给与奖励。为检验德育效果,教导处定期通过试卷问答和德育知识竞赛,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学校还聘请了派出所警员为法治副校长,经常到学校举办法制讲座,主讲的内容有理想与道德、社会与法律、青少年维权岗服务等,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4、每学期还举办小报竞赛,经过评比把优秀的小报通过各种形式向学生展示,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大队部的每项活动都有计划、有记录、有结果、有总结。为加强内部管理,学校拟定了内部管理方案,统一制定了学生一日行为规范,开展的五星班集体的争创活动,每周进行评比。
5、学校经常组织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如义务献血、清洁街道、慰问活动等;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了解社会发展变化,完成调查报告。每期组织一次评先活动,宣传先进师生的典型事迹,组织师生向他们学习,每年的元旦、清明、六一、国庆,学校都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和入队仪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德育方法科学化
23
我们在实验中,坚持德育工作研究的方向性、针对性、情感性、趣味性和激励性,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方向性,使德育实验研究富有向心力。我们坚持教书育人的方向,大力开展德育工作,做到讲层次、有实效。如,每天利用早读前的15分钟,通过校广播站,对学生进行时事政策教育和好人好事的宣传,使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学习各行各业英模的高尚情操,学习本校先进师生的优秀品质。
针对性,使德育实验研究富有说服力。德育工作必须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征,针对他们的脾气禀性,不同的举止言行,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成长环境,采取不同疏导方式。我们在德育实验中总结出五种疏导方法:(1)说理(2)规劝(3)慰抚(4)感化(5)警示。
情感性,使德育实验研究富有感染力。感人者莫过于情,情感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情感投入的核心是关心人、体贴人。对学生教育满腔热情耐心引导,在学习上帮助,在生活上体贴,在思想上关怀,使他们真正获得老师的爱。
24
趣味性,使德育实验研究富有吸引力。我们依据青少年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经常开展一些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活动,如自护自救演讲,安全知识抢答赛,尊师敬长、讲文明懂礼貌故事会,我心中的二十一世纪作文写作竞赛,生命的意义等,来吸引大多数人的参与,从而进行广泛地德育教育。
激励性,使德育实验研究富有内驱力。学校开展了五星班集体评比,制定了学生一日生活行为规范,大队部每天有人监督检查,每周进行评比。各中队均制定出争章达标计划,按计划参与竞赛达标活动。
(四)德育途径多样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学德育途径的选择,必须体现出生动活泼、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讲究实效。为此,我们始终坚持德育实验的扩展性,注重德育途径的多样性,强化全方位育人,其具体做法是:(1)建立爱国主义德育基地,列入教学计划统筹安排管理;(2)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到工厂、商店、农村,深入基层,参加实践,体验生活,陶冶情操,验证课堂上所学的知识。(2)开展手拉手活动,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关心他人的集体主义思想。(3)过好五节;清明踏青节、六一儿童节、庆祝教师节、十一国庆节、科技
25
艺术节。为学生提供发挥兴趣和特长的机会,促进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同时,增强学校的吸引力、感染力,给学生留下一个终生难忘的小学时代。(4)强化《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不仅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背诵,而且要能自觉遵守,对学生的品德有科学的评估体系,有周评、月评、期评和年度总评。通过实验,学生生活丰富多彩、遵纪守法,行为高雅。
五、存在问题
1、重智轻德现象仍普遍存在。如果把目前的德育与智育作一比较,不管你承认与否,事实有目共睹,在我们学校部分教师中,德育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落实在行动上却远远不够。追塑原因,自上而下,智育有硬指标:及格率优秀率,而德育没有。所以,尽管学校重视德育,尽管大家知道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道理,但德育与智育比较,教师仍一手软、一手硬。
2、学科德育标签化。将德育渗透于各科教学,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形式之一。但审视我们的学科德育并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机渗透,往往是标签化的。相当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教师在课前、课后或课中,说上几句与德育有关的
26
话,就算是完成了学科的德育任务。这种标签化的方式,不能说没有一步效果,但与润物细无声和德育要求相比,距离是遥远的。
3、德育内容、方法单一。长期以来,教师更习惯把道德教育当作一般的知识原理对学生加以灌输,忽视了思想道德教育丰富的内容,德育方法重说教、轻实践,存在着许多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
4、活动缺少创意,资料缺乏。德育离不开活动,尤其是小学生,如何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开展富有成效的、学生易于接受的活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德育活动要具有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另外,需指出的是有些工作我们是做了,活动也搞了,但未能及时收集资料,进行加工整理,总结得失。所以,能反映实验过程的形成性材料不齐。
六、下一步工作重点
1、班主任工作要求真务实。目前要以《守则》、《规范》为依据,结合班级实际,从小事抓起,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重视学生思想转化,
27
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怀沟通;统一教育方法,争取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2、少先队要发挥组织功能,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开展学生易于接受的种类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3、语文课要按照新课程的要求,避免课堂说教,避免贴标签式的渗透,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重实践、重体验,提高语文课质量,另外,要注意选择典型个案,向外投寄,争取发表。
4、要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努力创设宽松融洽的、积极向上的从文环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同时要营造催人奋进的物态环境,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5、重视活动过程的指导、督查,重视资料的积累。
本文地址:课题中期报告范文
http://www.qqzf.cn/lizhi20391/
分页:12下一页
2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