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浅析西方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手段
浅析西方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手段
浅析西方实施"和平演
王进
新视角
7I,'
又
(鲁迅美术学院,辽宁沈阳110816)
战略的手段
摘要:通过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惯用手段的分析,揭示新形势下意识
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指出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平演变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 发展,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颠覆社会主义国 家,推翻共产党的领导,铲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恢复资本 主义一统世界的秩序——这是西方垄断资产阶级一贯的战 略目标,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始终是他们的既定战略,其目的 就是要把社会主义国家重新纳入资本主义体系,成为受他们 控制的附庸.
杜勒斯于1953年1月15日在美国国会考虑任命他为 国务卿时的证词中说:"只要苏维埃共产主义统治着世界现 有各国人民总数的三分之一,只要它正在设法至少把它的统 治扩展到许多其他国家,我们便绝对得不到巩固的和平或是 欢乐的世界."I"只有不断保持着解放(被奴役的人民)的希 望,只有利用一切的机会,我们才能终止这个笼罩着全世界 的可怖的威胁,这个威胁强迫我们去作如此可怕的牺牲,使 我们对未来存有那么大的恐惧",尼克松在1984年出版的
《真正的和平》一书中,宣称"共产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淋 巴腺鼠疫.正义的第一要求,就是我们必须阻止共产主义的 进一步扩展."可见,西方垄断资产阶级把共产主义看作洪 水猛兽,必欲除之而后快.
两方国家如何实现推翻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 战略目标呢?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从来都是软硬兼施,硬 的一手是军事遏制,软的一手就是"和平演变",这两手的物 质基础是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拥有的暂时的经济优势.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主要是 通过以下几种手段进行的:
一
,加紧意识形态的渗透
"和平演变"就是通过非暴力手段促使社会主义国家内 部蜕变,而蜕变首先是从意识形态领域开始的. 1.利用大众传播工具对社会主义国家搞攻心战 首先,为"和平演变"制造舆论.西方国家十分重视电视 广播的作用.认为安装新的发射机和设备对苏联,东欧国家 进行广播,要比安置导弹更为重要,宣称电视广播是足以颠 覆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手段.尼克松在《1999:不战而胜》一 书中提出,"如果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失利,我们所有 的武器,条约,外援和文化交流都将毫无意义","美国从事的 最有效的对外政策计划之一,一直是支持自由欧洲电台和自 由电台."所以,西方国家把这场"思想战争"的"主战场"选择 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台广播.
其次,煽风点火,以乱促变.利用广播电台煽风点火,造 谣惑众.策划,支持社会主义国家的动乱.西方敌对势力十 分清楚,社会主义国家越稳定,越团结,越繁荣,"和平演变" 战略就越难得逞.所以,他们唯恐社会主义国家不乱.一听 到社会主义国家有什么风吹草动,马上就把触角伸向那里,
增派记者,增加播音时间,竭力鼓噪,推波助澜,扩大事态,混 水摸鱼,以乱促变.
2.利用人员往来宣扬西方的政治模式
进入六十年代以后,西方垄断资产阶级逐渐认识到,同 社会主义国家加强"人员往来",在"和平演变"过程中的作 用.尼克松认为,人员往来能"播下思想的种子,这些种子有 朝一日会结成'和平演变'的花蕾"].
1982年,美国国务院召开的关于"共产党国家民主化" 会议,也把加强包括学术和文化交流在内的人员往来,作为 其促进在共产党政权下发展"民主"的办法之一美国"富布 赖特奖学金计划"就是按照这个指导思想制订的.按照这个 计划,一方面派教授,专家,学者到社会主义国家讲学或进行 研究工作.另一方面,拨款三十多亿美元资助外国学生,学 者到美国学习或研究.其目的是让在美国的外国留学生接 受作为美国立国之本的"自由,民主"的熏陶,成为亲西方的 下一代.
西方利用"人员往来"传播西方思潮的重点对象是知识 分子,中上层干部,即现在或今后能发挥影响的人.东欧与 前苏联的变化,起骨干和带头作用的是知识分子和中上层干 部,这与西方利用人员往来搞"和平演变"是分不开的. 3.利用各种方式进行宗教思想的渗透
宗教在前东欧社会主义八国有很大影响和势力.在拥 有3700多万人口的波兰,天主教徒3300多万,波兰8O一 9O的居民信奉天主教,共产党员中有2/3是天主教徒.所 以,整个波兰成了天主教的自由世界.天主教势力在波兰已 经成了不仅能左右政坛,而且能驾驶社会舆论的政治力量. 匈牙利宗教势力对社会的影响仅次于波兰天主教,在匈牙利 1050多万居民中,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占总人口8O,因此西 方国家十分重视发挥宗教势力在"和平演变"巾的作用.
l978年1O月,罗马天主教廷选出了波兰裔人担任教 理论研究107
新视角
皇.罗马天主教450多年来第一次由非意大利人担任此职, 这也是西方国家从推行"和平演变"战略考虑的.选波兰出 生的人担任教皇,对波兰和整个东欧教会来说,无疑是一针 兴奋剂,使它们在世界舞台上有了一个所谓的德高望重的代 言人和靠山,支持它们和共产党政权唱对台戏. 教皇登基后于1979年,1983年和1987年三次返回波兰 布道,传教.指示波兰教会和主教必须把争取人权和政治多 元化的斗争放在首位,把团结工会的目标和策略接受为自己 的目标和策略.教皇在第三次访问波兰时,其在波兰的行程 达3千多公里,走访了9个城市,作了26次演说和布道,迎 送和参加宗教活动的波兰人总共有一千万之众,占全国人El 四分之一以上.
在1989年6月波兰大选前,统一工人党迫于天主教会 和反动派的压力,于1989年1月通过了《实行政治多元化和 工会的决议》,允许团结工会合法存在,并同意与团结工会等 反对派组织举行圆桌会议.同年5月,在教会的压力下,议 会通过了《波兰政府与天主教关系法》,以政府向教会作出的 种种让步换取了教会在大选中保持中立的许诺.然而各地 教会在实际活动中并没有遵守承诺,而是明目张胆地为团结 工会拉选票,对团结工会在大选中获胜起了很大作用.匈牙 利的许多神职人员利用宗教活动煽动**情绪,为"民主论 坛""自由民主战士联盟"等反对派组织在1990年春天的大 选中获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攻 势下,波兰,匈牙利等国的宗教势力颠覆共产党政权的过 程中都不同程度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利用文化交流进行思想渗透
利用反映西方政治倾向,社会伦理和价值观念的书刊进 行思想渗透.他们以文化交流,学术交流的名义,把大量西 方书刊图推荐,介绍给社会主义国家.
二,以经济技术援助为筹码鼓励或要挟社会主义 国家多元化和私有化
战后四十多年来,西方国家一直以经济贸易作为对社会 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手段.其做法是诱压兼施.尼 克松要求美国的外援必须以实现本国的战略目的为宗旨, 此西方的援助是有政治条件的.据路透社透露,西方工业国 家制订了向苏东前社会主义国家提供援助的策略和标准是: 坚持法制,尊重人权,坚持自由而公正的选举,引人多党政 治,发展私有制经济.
美国利用最惠国待遇施加政治压力.七十年代中期罗 马尼亚同苏联发生矛盾和摩擦.1975年,美国趁宣布给罗 马尼亚以最惠国待遇之机,鼓励罗马尼亚对莫斯科的独立 性,进而扩大苏联集团内部的裂痕.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罗 马尼亚的"独立性"已无关紧要,故美国于1988年2月26日 以罗马尼亚"不搞改革"和"违反人权"为由,宣布从当年7月 3日起终止给罗马尼亚以最惠国待遇.1980年,波兰团结工 会兴起,美国等西方国家认为波兰出现了"民主曙光",力求 从经济角度促进这种趋势.1981年l2月l3日波兰为平息 动乱实行军管,宣布团结工会为非法,美国政府当天就官布 108理论研究
对波兰实行制裁,其它西方国家也相继效仿,停止供应零配 件,设备和原材料,致使波兰蒙受150亿美元的损失.1989 年4月,团结工会合法化,美国总统布什马上宣布给波兰1O 亿美元的一揽子援助.6月团结工会在波兰大选中获胜,以 美国为首的七国首脑会议立即确定,协调行动从经济上帮助 波兰.为了支持戈尔巴乔夫的自由化政策,从1990年起,美
国放松了对苏贸易政策,向苏提供了1O亿美元的食品紧急 援助.但是1990年12月下旬,苏联军队在立陶宛和拉脱维 亚采取了抗暴行动,苏共在言论自由方面采取了收缩措施, 戈尔巴乔夫下令克格勃和军队监督食品分配,配合警察维持 社会秩序.美国国会对苏联的变化反应强烈,要求总统重新 对苏联实行杰克逊瓦尼克贸易法案,终止对苏联食品 援助.
西方国家把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作为"和平演变"的武 器,其目的无非是反对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力图 改变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政权性质,使这些国家全盘西化, 纳入西方政治轨道.前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正是从政 治多元化开始的,几乎所有发生变动的东欧国家以及苏联都 有一个共同规律,就是开始时被要求实行政治多元化,紧接 着被要求实行多党制和取消共产党的领导,最后踢开共产 党,公然复辟资本主义.
三,通过"人权"外交干涉社会主义国家内政
西方国家以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和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作为人权的标准,以维护"人权"为名,行干涉别国内政之实. 1974年美刚周会对外援助法决定,对违反国际人权规定的 外国政府不提供安全和经济开发援助.同年通过的杰克 逊瓦尼克修正案,把贸易最惠吲待遇与苏联,东欧的移民 问题联系在一起.1981年里根上台,在加强军事,经济实力 地位的同H1J,更加实力地推行"人权外交",并把它同对外政 治渗透和颠覆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公开利用人权问题对社 会主义闰家施加压力.
第四种手段是支持,收买不1l培植社会主义国家亲西方的 "民主努力",组成"和平淡"别动队.
从1956年开始,力lt4家就千方百计地对东欧社会主 义家进行政治,经济,思想和化面的渗透,并把复辟的
希望奇托在这些国家内部反对派身上,从所谓道义和财政上 予以支持.
长期以来,西方在制订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政策时,始 终没有忽略这些国家内部敌视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领导 的反动势力.1984年,美国成专门从事"促进人权","民 主化"的组织——"全国维护民主捐赠基金会".1989年,国 会给它的拨款为2500万美元,主要是用于支持美国目标的 个人和团体.波兰团结工会执政前的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于
,该基金会通过美国劳联产联的自 该基金会,仅1989年
I=}I工会协会给了波兰团结工会13O万美元和一大批印刷,广 播设备,以史持团结工会夺权.1988年,波兰八月工潮期 间,当局小给罢工者发工资,但他们却在团结工会领到了 (下转第113页)
在滑步阶段,铅球最高速度和身体重心最高速度差值,与李 梅素,黄志红和隋新梅相比,李梅菊滑步技术较合理,而李玲 和刘相蓉滑步技术不够理想,需加以完善.
3.1.2在过渡步阶段,左腿的快速下插,缩短单支撑时 间,推动右髋向投掷方向前移,有利于身体重心速度的回升. 我国三名现役运动员由于右腿的迅速退让能力和由退让迅 速转为克制的能力较弱,造成右腿支撑反力作用时间较长, 重心速度和铅球速度均下降,使最后用力加速时铅球获得的 初始速度较低.在过度步阶段应加快左腿的快速下插,缩短 过度步时间,在保持最佳发力的同时使铅球速度和身体重心 速度保持或略有提高.
3.1.3在最后用力阶段,李玲和刘相蓉发力过早,没有 出现明显的用力点(加速点),鞭打动作较匆忙.而李梅菊主 要用力点较为突出,加速效果较显着.
3.2建议
我国女子铅球运动员要加强摆动练习,减小蹬地角和重
心腾起角,适当增加身体重心水平分速,减小重心垂直分速, 缩短单支撑时问,尽力保持或提高过渡步阶段铅球速度和重 心速度,在最后用力阶段运动员要进一步加强髋部积极前移 的能力,选择适当的时机突出主要加速点,形成牢固的支撑 点,形成第二侧弓爆发性用力的快速推铅球技术. 参考文献:
[1]李建臣,崔佳宾,黄志红,隋新梅.推铅球技术整体动作 新视角
的速度节奏[J].体育科学,1993,(13)3:82—85. [2]白光斌,严呜.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 球技术动作的运动学分析[J].体育科学,2002,22(6). [3]李建臣,张万祥.对推铅球最后用力阶段左侧支撑用力 技术效果的进一步研究[J].体育科学,1992,(12)2: 73—77.
[4]白光斌.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于鑫,程晓燕背向滑 步推铅球技术动作的速度节奏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 学报,2005,28(1):80—83.
[5]魏星,李祖林,阚福林.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隋新梅,黄 志红的技术特征[J].中国体育科技,1991,(27)9: 5—10.
[6]白光斌.张榴红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的速度节奏研 究E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19(1):95—98. [7]文超主编.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全国体育学院通用 教材.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487—5.0. 作者简介:
1.廖春龙,硕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讲师;研究方向: 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
2.张嫣,西安文理学院体育部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3.白光斌,硕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副教授;研究方
向: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
)'】卜()_?】H】?_()-?【:I.-O-.G:】?_(>_.【】H】H】卜()_.【】'_(】.-(】)_.
【】卜(>..【】._()_.【】.-(】】卜<)I】._()_.【】..(】卜( (上接第l08页)
工资.
以国际自由工联和美国劳联?产联为代表的西方势 力极力扶植苏联,东欧国家"自由工会运动",不惜以重金支 持和收买反对派力量.他们派人直接插手匈,捷和苏等国工 会,支持一派压一派,培训人员,邀请访问,提供物品和宣传 品,加紧向工运领域渗透,帮助它们建立自由工会.结果,使 前苏联,东欧工运形势发生很大变化,工会由共产党领导下 的群众组织变为脱离党的组织,独立于政府和其他组织之外 的社会力量,走独立工会和工团主义道路.
综上所述,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是国际敌 对势力的既定战略,是前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的一个 不可忽视的外部因素.对此,我们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立 足于现实搞好反"和平演变"工作.
反"和平演变"的任务是长期的,艰巨的.它需要从不同 角度着眼,从不同方面着手,其中最根本的任务是抓好经济 建设,把经济建设搞』二去.这样才能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综 合国力,才能逐步改善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才能增强 社会主义对人们的吸引力,更好地团结广大人民抵御种种政 治风潮,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在反"和平演变"的斗争中,关 键是党的建设问题,它直接关系着党的存亡,关系着社会主 义的成败.前苏东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脱 离了社会主义道路,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共产党发生了变 化,接受了"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思潮.特别是党的中 高级领导干部,掌握着党政军的各种权力,关系着党,国家, 军队的前途和命运,如果出现机会主义分子,就容易使党陷
于分裂,在敌人进攻面前回击无力,导致政局失控,使社会主 义事业遭受损失.所以,加强党的建设是反"和平演变"的 关键.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波浪式的前进,螺旋式的上升的, 社会主义的发展也难免经历曲折.甚至出现反复,要历经涨 潮和退朝,高潮和低潮的多次交替才能取得最后胜利.前苏 东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执政地位的丧失,虽然使国际共产主 义运动一度处于低谷,但难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伟大旗帜取得的辉煌成就,也同样不能改变社会主义必然 战胜资本主义这一客观历史规律.
参考文献:
[1][2]杜勒斯.杜勒斯言论选辑[M].世界知识出版社, 1961.58.
[3]尼克松.真正的和平[M].世界知识出版社,]999. [4]尼克松.不战而胜EM].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王进,硕士,鲁迅美术学院思政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思想 政治与社科理论.
理论研究l13
范文二:西方和平演变
首先是民族人口比例原因,俄罗斯民族只占苏联总人口的50%。俄罗斯民族是苏联团结的中流砥柱,应该是最不希望苏联分裂的民族,至少在苏联存在的前期是这样的,也是苏联最重要最强大的民族。其他各民族大概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大概很少有,也希望苏联不分裂的民族。而俄罗斯以外的民族人口数量,占苏联人口数量的一半左右。在政府及军队构成中,也占有较大比例。人口比例因素是苏联分裂的首要潜在基础因素。
其次是利益因素。这才是导致苏联分裂的根本原因。苏联大概与我国现在类似,实行不一样的民族政策,主要是优待苏联国内除俄罗斯族以外的大部分民族。优待与歧视是等效行为,其实就是歧视俄罗斯民族。苏联最大的民族在自己国家内部受到歧视压制,对这个民族的打击很大。自信、自尊等的打击。打击了俄罗斯民族对苏联的信任,产生对苏联的怨恨,使俄罗斯民族对苏联统一维护的愿望及行动,降低到极低点。一个最不希望苏联分裂的民族,也变的对苏联分裂感到无所谓了,甚至支持苏联分裂。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苏联是被苏联国内所有民族抛弃了。
再次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极大方便了苏联的分裂。苏联各个主要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自治区域。民族自治区促进了自治民族,民族意识的觉醒,培养了本民族建立国家的各种人才,建立了成熟的政府机构网络。为民族国家的成立奠定了各种基础。只需要时机成熟,宣布一下独立,就可以了。这是苏联迅速分裂的重要原因。也是南斯拉夫分裂的重要原因。
苏联在一些加盟共和国内部设立了一些,等级低一级的民族自治区域。在苏联时代,这些民族自治区域无所谓,但是,这些加盟共和国独立以后,问题就出来了。这些加盟共和国内部的民族自治区也想独立,并且独立也很方便。成为这些加盟共和国独立后的新麻烦。有时导致国家内战,格鲁吉亚就有这样的情况。前南斯拉夫学习苏联,在塞尔维亚内部设立了科索沃自治区,导致了内战,最终导致科索沃独立。民族自治区域政策是祸害许多国家的重要根源。
苏联各个加盟共和国的行为,除了波罗的海三国之外都是小心奕奕,都不敢轻举妄动。因为虽然他们内心希望苏联分裂,但是害怕受到俄罗斯族人的打击。这些加盟共和国依然认为苏联是俄罗斯人的苏联,因为苏联是俄罗斯帝国的继承者,其它加盟共和国产生这样的认识是很正常的。但是俄罗斯人早已经不这样认为了,早已经迷瞪过来了,是苏联的民族政策让俄罗斯人迷瞪过来的。苏联不是俄罗斯人的苏联,是欺压俄罗斯人的苏联,与其受苏联欺压,不如分出去。最终,是俄罗斯人点燃了分裂苏联的高潮。在波罗的海三国宣布独立很长时间后,苏联已经基本稳定时,叶利钦首先宣布俄罗斯独立,然后各加盟共和国才群起效应。
俄罗斯不独立,其它主要加盟共和国不会独立。俄罗斯宣布独立后,其它加盟共和国谁会不独立呢,貌似强大的苏联说散就散了。原因就是失败的民族政策、不平等的民族政策,伤害了苏联主体民族俄罗斯民族。伤害了俄罗斯民族,也就伤害了苏联存在的根基,苏联哪能会不倒呢,
俄罗斯人以占苏联50%的人口,分得了苏联75%的土地。剩下的50%的人口
分得了25%的土地。俄罗斯人人均分得的土地是其他各民族人口,人均分得土地的三倍。俄罗斯人怎么会不愿意苏联分裂呢,俄罗斯族独立自主,在也不受哪受到歧视的苏联民族政策,怎么会不高兴呢,俄罗斯族当然要高兴了。
苏联的分裂是俄罗斯民族的一次大解放。苏联政府以出卖俄罗斯民族利益,维护苏联的存在,俄罗斯民族在也不允许这样做了。俄罗斯民族必然会追求民族平等,追求俄罗斯民族的解放。俄罗斯民族精英,以叶利钦为代 表,抓住机会,砸烂了压迫俄罗斯民族的枷锁,苏联。
苏联崩溃是由不同性质的多种因素造成的。俄罗斯的一些研究人员认为,80年代深刻的社会经济危机是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但即使这样,人们对这场危机的缘由和实质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在学术著作和出版物中现在广泛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建立在计划经济和行政命令式管理原则基础上的经济模式是导致苏联衰败的原因。他们确信,苏联经济在与西方的竞争中没有经受得住,而且到80年代中期耗尽了其发展的潜力。然而,关于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缺少活力的这种结论没有得到客观数据的证实。苏联经济是最稳定的一种经济。在1928—1987年这段时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四倍。即使在80年代,经济年均增长3%—4%,这种发展速度是发达国家的标准。
关于苏联技术落后的观点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80年代,苏联工农业使用的技术研制产品符合世界标准的占70%,超过世界标准的占15%。
认为苏联经济走向衰败的原因是军工生产的高消耗造成的观点也是站不住脚的。М.С.戈尔巴乔夫多次声明,苏联用于国防的消耗约占整个国民收入的20%—40%。实际上,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80年代用于军工企业的支出占苏联国民经济总产值的10%。显然,这种军工其生产的消耗水平是不可能导致苏联经济走向崩溃的。
一种较为站得住的观点是,危机的主要原因是М.С.戈尔巴乔夫在1985—1990年期间实施的经济改革缺乏深思熟虑。改革最初采取一系列举措,在1986—1987年进行部委改革。其结果消减了40%的中央直属机构和60万公务员。这一举措严重损害了原本协调一致的经济管理体制和部门间的相互配合。采取的其他一些举措又造成投资大幅缩减,破坏了各部门之间的平衡,消费品价格不断升高,使苏联经济陷入“既没有计划和也没有市场”的境地。
“变革”的结果是国内局势急剧尖锐化。政府实施开放的金融政策。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生产下降。在生产增速放缓和商品储备减少的情况下提高个人收入,其后果是通货膨胀和消费品市场的崩溃。对购买各种食品和其他商品实行票证。居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国家金融系统瘫痪。政府大量增加进口。国家财政赤字增加。国家债务危机增长。例如,1985年苏联的外债约300亿美元,到了1991年外债竟高达1200亿美元。苏联的黄金储备减少到十分之一。因此,在90年代初,戈尔巴乔夫班底采取的上述种种举措才导致国家经济陷入深度危机。这种局面推动了离心进程。
执政党——苏联共产党的危机促进了苏联崩溃。改革的思想家宣称将国家“非党化”。1990年,苏联宪法中宣布苏共在苏维埃社会政治体系中的领导和指导作用的第六条被取缔。其结果是打断了国家管理体制的关键环节。与此同时,苏共党内的意识形态危机不断加剧。在1990年召开的党的第二十八届代表大会上,苏共领导的软弱无力暴露无遗。大会通过的不是党的新纲领,而是《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声明。大会通过的关于在苏共党内可以建立各种政治党派的决议破坏了党内思想的统一。党内出现各种派别和同盟。思想上的各种分歧使苏共由一个充满活力的政治机构一下子变成一个争论不休的俱乐部。戈尔巴乔夫的左右逢源加速了分裂进程,仅此而已。最终分裂的、被剥夺实际职权的苏共无法抵抗分裂趋势,导致国家走向解体。
戈尔巴乔夫政府实施的国内政策使苏联遭到重创。在1985—1988年期间,国家领导层开启不可控的政治进程。改革开始于《更多的社会主义~》的口号,却以反社会主义的政变为终结。公开性没有成为使社会民主化的手段,而成了操纵社会舆论的机制。自由主义势力组织了强大的攻势,其目的是搞垮苏维埃社会的思想基础。“民主派的”大众传媒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散布消极信息的浪潮,歪曲苏联历史,过分颂扬美国和西方的成就。这使许多苏联人迷失了方向。破坏组织活动十分猖獗。由于提倡多元化和公开性,过去一些持不同政见者伺机公开进行政治斗争。例如,在1990年建立的“民主俄罗斯”运动公开发表反苏观点,赞同俄罗斯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脱离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反对派竭力破坏社会政治局势,使其摇摇欲坠。在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其他共和国纷纷成立了国家民族组织——“人民阵线”。
民族矛盾的挤压是苏联崩溃的主要原因之一。自由主义势力往往把民主思想与苏联各族人民的“民族解放”绑在一起,竭力挑动民族冲突。苏联中央领导无法控制局势以及民族自由主义分子的离间行为使民族主义更加猖獗。民族冲突遍及国家的许多地区,尤其是在高加索和中亚。90年代初,在波罗的海的各个共和国、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摩尔达维亚、俄罗斯,民族主义势力利用反对沙文主义的浪潮上台,这些人在苏联的解体过程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西方特工机构的破坏活动也是苏联崩溃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及其西方盟友联手挑起反对苏联的“冷战”。在两大体系的对峙中启用巨大的宣传资源。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专家在苏联内部成功地找到盟友,在社会部分群众中间贬低共产主义思想,打造一个有吸引力的西方资本主义形象。苏联人民的团结遭到破坏。在戈尔巴乔夫、雅科夫列夫、谢瓦尔泽纳德事实上已经背叛社会主义理想的条件下,苏联输掉了信息宣传战,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促使了苏联的崩溃。
社会主义国家体系的瓦解对苏联的崩溃产生了消极影响。1989年苏联军队开始从中东欧国家撤军。政治上的自由化和苏联影响力的削弱加剧了这些国家的反苏和**情绪。然而,苏联领导曾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保留经互会和华沙条约
国组织。戈尔巴乔夫的对外政策面向西欧和美国。苏联领导人出卖了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东德国家的盟友。社会主义国家体系在欧洲的瓦解、经互会和华沙条约国组织的解散都为促使苏联的崩溃创造了国际条件。
范文三:应对西方和平演变中国青年的行为选择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应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中国青年的?行为选择
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
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
班级:自研112?
学号:22011?00386 ?
姓名:刘鹏德
2011年?11月
摘要: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和?平演变的政?治图谋愈演?愈烈,而主要对象?就是青年一?代,这是因为青?年群体的特?点与渗透的?要求相契合?,影响着政权?的建立与稳?固,在政党政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政治取向?决定国家未?来走向。当代大学生?正面临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影响不可低?估。 我们必须对?和平演变的?特征有准确?而深刻的认?识,牢牢占领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为防止和平?演变,当代青年必?须要:增强政治理?论学习,用马列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自己的头脑?,建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加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认识;培养自己的?国际意识,加强对西方?渗透的免疫?力。
关键词:和平演变 意识形态 渗透 理想信念
杜勒斯说:“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随?之舞蹈,那我们迟早?将教会他们?按照我们需?要他们采取?的方法思考?问题。”由此可见,和平演变首?先从改变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上下手?,然后循循善?诱,登堂入室,最后控制青?少年的思想?。为和平演变?中国青少年?,美国中情局?在《十条诫令》中非常明确?地规定:“第一,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毁掉他们一?直强调的刻?苦耐劳精神?;第二,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布;第三,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从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第九,要利用所有?的资源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我们要利用?一切来毁灭?他们的道德?人心。摧毁他们自?尊自信的钥?匙,就是尽量打?击他们刻苦?耐劳的精神?。”
国际敌对势?力利用青年?人的心理弱?点以及最容?易接受消费?主义和个人?中心主义宣?传来诱惑和?操纵他们大?肆消费美国?宣传的媒介?产品,不仅从青少?年市场
群体?获得了高额?利润,而且可以消?除青年人反?抗帝国主义?霸权的政治?威胁。反复的感官?刺激强化和?膨胀了青少?年的物质欲?望,使意志本来?薄弱的青少?年更难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结果是必然?导致青少年?追求资本主?义生活方式?,信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缺乏刻苦耐?劳精神,丧失理想信?念。
然而事实告?诉我们,西方敌对势?力单纯依靠?武力难以摧?毁社会主义?制度,而和平演变?战略实施的?结果则有“不战而胜”的可能,原因在于使?用武力不仅?会遭到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奋力反?抗,而且还会受?到世界人民?包括帝国主?义国家内部?人民的反对?。和平演变则?不然,它既是“和平”的,又是渐进的?,首先从演变?人们思想开?始,再来演变国?家的性质,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这?一惨痛教训?再一次告诉?我们:和平演变比?暴力颠覆社?会主义的危?险性更大。因此,我们青年学?生充分认识?和平演变的?危险性,揭露其反动?实质,真正懂得如?果让和平演?变的阴谋得?逞,我国将和苏?联、东欧等国一?样,国家就要改?变颜色,社会主义制?度就要变成?资本主义制?度,共产党就要?被取缔,广大共产党?员、积极分子就?要遭到迫害?,中国就要大?乱,广大人民群?众就要遭到?长期动乱乃?至战乱之苦?,中国的政治?经济就要遭?到大破坏,历史就要出?现大倒退。
因此,我们青年学?生要坚定反?对和平演变?的必胜信念?。
第一,青年学生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西方资产阶?级在推行和?平演变的战?略中利用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过程中的?曲折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失误、困难,大肆攻击社?会主义,制造所谓社?会主义“失败论”、“危机论”、“破产论”,散布所谓社?会主义制度?“正趋于危机?”、“赴于垂死状?态”等论调。对此,我们要予以?坚决的揭露?和批判,青年学生要?看到社会主?义制度已在?中国大地上?显示出强有?力的生命力?,并将通过改?革开放,进一步显示?它的优越性?。新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不仅是旧中?国根本无法?比拟的,而且同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也毫不逊色?。事实证明,社会主义在?中国不但没?有失败,反而已经深?深扎根并已?初步显示了?它的优越性?。
第二,青年学生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术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确?实出现了暂?时的稳足和?表面的繁荣?现象,从五十年代?开始的新的?技术革命,为西方社会?创造了更多?的物质财富?。但我们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不能克?服,反而加深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同生
产社会?化的基本矛?盾,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力越?发展,社会财富越?多,就越表明私?有制不合理?,越表明由全?社会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享有社?会财富是必?要的,可能的。我们相信,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固有的矛盾?依然存在,生产力的发?展就一定要?打破生产关?系的束缚,为自己开辟?道路,社会主义就?一定会取代?资本主义。
第三,青年学生看?到我们挫败?“和平演变”具有许多有?利条件。我们有一个?久经考验的?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在群众中?有崇高的威?望,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党是有凝聚?力和号召力?的,我们党有能?力战胜国内?外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图谋。只要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把党建设好?,使各级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我们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由于国?际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严重冲击和?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面对严峻挑?战,学校特别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它一
是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乃至解?放全人类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指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大学生一旦?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关系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大问题上?,就会获得大?智慧,就不会被国?际敌对势力?的所鼓吹的?“非意识形态?化”,“非政治化”等论调所欺?骗;才能在不同?的思想观念?的比较中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精?神支柱;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现实?和各种风浪?面前,认清方向,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必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创新。我们处于社?会发展的最?前沿,是接触、尝试新事物?最早、最积极的群?体,又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我?们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同时,也要把握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引领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加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一方面使学?生领悟到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才能保证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学生只有?树立和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才能保证自?身的健康成?长,才能够保证?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反之,坚持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自由主义的?错误思想态?度,拒绝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这是对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背?叛;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尽管当前社?会主义事业?出现了一些?曲折和反复?,资本主义也?出现一些新?变化、新现象,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大学生应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树立和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三、培养自己的?国际意识,加强对西方?渗透的免疫?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们与国际?社会的接触?将越来越频?繁。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需要树立正?确、成熟的国际?意识。加强对西方?文化一分为?二的认识,处理好包容?与抵制的关?系。**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也存在腐朽?的成分。我们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西方文化?中既有优秀?的部分,
应?以发展民族?文化为出发?点,吸收西方优?秀的文明成?果,保持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兼容并蓄?的包容性。其次,我们中的大?部分普遍对?国际政治现?实缺乏深入?了解,对参与国际?交往心态较?为单纯,在西方较为?成熟的渗透?手法面前,易于被麻痹?、拉拢,要加强在参?与国际交往?中的防范意?识,防止被渗透?、利用。最后,一些人也出?现了一些偏?激的民族主?义倾向,对国际问题?的认识简单?粗暴,要学会理性?爱国,树立健康文?明的国民心?态。只要我们青?年民族精神?不倒,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就能筑成应?对西方和平?演变策略的?钢铁长城。
参考文献:
[1] 王晓德.美国文化与?外交[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2] 詹姆斯?彼得拉斯.论文化帝国?主义[A]//何新.论政治国家?主义[M].北京:
时事出版社?,2003:85-96.
[3] 刘国光.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J].三峡论坛2?005(8).
范文四:陈世清:西方经济学与中国和平演变
陈世清:西方经济学与中国和平演变 “ 主流经济学 ” 唯科学主义的要害:时空错位 —— 用近代定位当代,用西方统 驭东方,用客体吞并主体,用洋人代替祖宗,用“科学”消解人性。唯科学主义 的主流经济学使金钱至上、道德沦丧、官场腐败、世风日下,是西方和平演变中 国深层次的理论基础;是我国建立和谐经济、和谐社会的思想大敌。
中国 “ 主流经济学 ” 的本质与本质特征
“ 财富悖论 ” 的根源在于主流经济学的范式;解决这个悖论的根本途径,是改 变主流经济学范式,以价值机制取代价格机制,成为经济学的核心机制。
所谓中国主流经济学,就是在中国经济学界拥有领导权与话语霸权、对中国 政府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起指导、主导和主要影响作用的经济学。在改革开放 以前, 指 “ 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 改革开放以后, 指整体移植西方经济理论、 影响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经济学。由于改革开放以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学一统天下,无所谓主流支流之分,所以所谓中国主流经济学狭义上指后者。 改革开放以前的 “ 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理论源头是《资本论》,《资本 论》是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经济学。
改革开放以来的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源头是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凯恩斯主 义经济学虽然在西方也曾经 “ 主流 ” 过一阵,但从未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主流 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本质特征:性恶论、 私有化、 个人主义、 货币主义、金钱至上、配置(而非再生)经济学、市场原教旨主义、资本原始积 累理论、腐败合理论、反对政府宏观调控。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中国主流经 济学家和《资本论》、传统社会主义主流经济学的共同点,是认为市场经济和社
会主义是对立的,前者认为搞市场经济就不能搞社会主义,后者认为搞社会主义 就不能搞市场经济。实际上,真正的市场经济,只能是社会主义;真正的社会主 义,只能是市场经济 ——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对称的。由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对中国经济现象解释的片面性,所以不但不能指导中国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而 且正是随着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而产生自身的发展甚至生存危机,这些危机是对这 些经济学合法性的挑战,也即这些经济学合法性危机。只有对称的、五度空间的 方法论,才能完整把握经济时间、经济空间、经济层次的相互转化,才能与时俱 进,自觉把握与推进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阶级局限性决定 了它们的思维方式只能是线性的、直观的,因而一叶障目,不可能辩证地把握中 国改革历史走向。在新的与知识经济相对称的经济学范式面前,它们只能自形羞 惭,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主流经济学家的 “ 主流经济 ” 观有两层含义:经济发展的主 流与经济学的主流。 前者他们把西方走过的道路看成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 后者他们把西方经济学看成是人类经济学的主流。而我们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 要把支流汇入主流;在此过程中,应该由他们起引导、领导、主导作用。这就是 问题的要害,也是他们要达到的目的。他们也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目的。 中国 “ 主流经济学 ” 的共同特征:1. 自由主义、 反对政府干予; 2. 私有化; 3. 唯 科学主义、 唯实证主义、 唯客体主义, 鼓吹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鼓吹带血 GDP 、 货币 GDP 。主流经济学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分裂。一方面,他们强调人本主义、 个人主义,另一方方面他们又强调金钱至上,货币主义; 4.腐败有益论,通胀合 理论,投机有用论; 5.世界工厂论; 6.擅长数学模型; 7.不但把马克思主义经 济学定位为非主流,而且拒斥新经济带来的经济学科学范式的转移,把西方经济
学奉为金科玉律; 8. 否认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必将带来经济的重新洗牌与历史 发展的螺旋式,认为中国改革开放是步西方资本主义的后尘,是走西方曾经走过 的老路,发展观是直线的、线性的。
在主流经济学家看来, GDP 带血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必然代 价。中国 “ 主流经济学 ” 脱离中国经济建设的实际,都是抽象的、片面的、空洞的 理论。
科学真理是多样性、 多元性与一元性的统一。 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而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正好象通向罗马的道路虽有千万条, 罗马只有一个。 作为社会主义,只有同一的模式,而不能有不同的模式。通过研究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道路,来研究社会主义的一般规律,研究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建立一般 的经济学。在这里研究的方法、结论、模式都是一般和特殊、个别的统一。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全面吸取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切文明成果,包 括股份制,民主制与法制等等,而不是公有制,更不是仅仅国有制,或根据掌权 后的意志和既得利益来各取所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主流 经济学是错误的。改革开放以后的非主流经济学,也只不过是改革开放以前的主 流经济学的回光返照;除了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主流经济学给改革开放带来的失误 进行抨击、主张走回头路以外,并无新意。
对改革出现的问题,有两种态度:一种认为是人为失误,一种认为是改革开 放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两种方案:一种是走回头路,一种是在进一步改革开 放发展中解决。两种 “ 中国主流经济学 ” 的共同特点,都是走回头路。一个是要补 资本主义的课,走西方资本主义走过的老路,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一个是以反 私有制、反两极分化为名,要回到计划体制。两者都同样秉持线性思维观下的线
性发展观,都不能真正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从逻辑和现实两方面来看,改革 中出现的问题,只能在进一步改革开放发展中解决。
改革开放以后的主流经济学的核心是以金钱为代表的物质财富的增加;在这 样的 “ 经济学 ” 的引导下,不是使财富成为人的手段,而是使人成为财富的手段; 不是使经济发展成为人全面发展的手段,而是使人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手段, 从而使财富增长与经济发展越快, 人越成为财富与经济的奴隶。 所以, “ 财富悖论 ” 的根源在于主流经济学的范式;解决这个悖论的根本途径,是改变主流经济学范 式,以价值机制取代价格机制,成为经济学的核心机制。以价值机制为核心,可 以把颠倒了的人和财富的关系再颠倒过来;使财富的增长、经济的发展成为人全 面发展的手段。
要把幸福确立为经济学的目标, 就必须对经济学重新定义与定位。 只有把主 客体关系看成是基本的经济关系,才能把人的全面发展看成是经济发展的目标。 对称经济学和主流经济学的区别不是什么要素的片面和全面的量的区别,而 是主体和客体之间手段和目的的关系的根本不同的本质区别。
在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的关系的前提下, 二者互 为因果、互为前提、互相促进。所以,经济学只研究经济发展、不研究人的全面 发展是不行的。只研究经济发展、不研究人的全面发展,是主流经济学的模型不 具备解释力的根本原因。
对称经济学范式与主流经济学范式的根本区别, 就在于把后者颠倒了的主客 体关系再颠倒过来,实现以主体为中心同客体的统一、以相对主体为中心同相对 客体的统一。这既是逻辑的要求,也是历史的要求,因而体现了主体性与科学性 的统一。
中国 “ 主流经济学 ” 唯科学主义造成的时空错位
经济全球化与民族主体化、经济主体化不但不矛盾,而且是双向同步过程。 唯科学的主流经济学陷于时空错位。
“ 主流经济学 ” 唯科学主义的要害:时空错位 —— 用近代定位当代,用西方统 驭东方, 用客体吞并主体, 用洋人代替祖宗, 用科学消解人性。 早在 1919年的五 四运动就已经打出了民主与科学的两大旗帜。按唯科学主义者的说法,民主也是 科学的组成部分, 只要打一面旗帜就可以了, 何必要打两面旗帜呢?打两面旗帜, 简直就是逆历史潮流而动!他们不理解社会发展的辩证法,也不懂历史发展的螺 旋式。他们不懂历史。他们不懂中国的过去,不懂中国的现在,更不懂中国的未 来。他们否认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可以把民族文化的传统优势转 化为后发优势使中国后来居上。
在西方已经步入人性化管理的今天, 新自由主义的 “ 主流经济学 ” 却主张作为 社会主义的中国要步西方近代史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阶段,再经历一次血和泪的 洗礼;他们认为,中国要重演近代史,要重头再来,要补资本主义的课,要成为 西方资本榨取中国人民血汗的世界工厂。他们有一副典型的洋奴嘴脸。他们背祖 忘宗, 挑起了一次又一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所谓 “ 合法性危机 ” , 从思维方式 (“ 天 人合一 ” ) 到哲学到宗教到历史到文学到中医到文字到民族象征; 似乎只有西方文 化是合法的,中国传统文化都是非法的;在用合法来代替 “ 非法 ” 的过程中全盘西 化,在全盘西化过程中,他们在各个领域取而代之,取得领导权与话语霸权。 两种主流经济学家都是走回头路的共同特点,使他们都同样陷于时空错位。 必须给唯科学主义造成 “ 时空错位 ” 的主流经济学以迎头痛击。
经济学是否科学, 应由实践来证明, 而市场检验本身就是实践检验的有机组 成部分。市场检验的前提是市场必须健全,健全的市场包括自由竞争与保护自由 竞争的法制。
实践证明:隐藏在主流经济学家话语霸权后面的 “ 科学观 ” 就是线性观,他们 的 “ 经济发展观 ” 就是线性发展观。 在他们那里, 腐败之所以是社会发展的润滑剂, 中国之所以只能做世界工厂,大量国有资产之所以可以容许流入少数人的腰包, 是因为这是科学,是规律,是提高效率的需要,是帕累托最优的需要,是资源优 化配置的需要!而公平?只是效率的补充,小菜一碟不值一提。
在他们看来,如果人是理性的,就应该是完全利己的;唯利是图金钱至上, 应该是人的本性,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什么理想,什么道德,什么诚信,通通 都是伪科学,都是非理性的产物。他们推崇社会达尔文主义,推崇狼道;讲科学 就不能讲道德,讲道德就不配来经商。唯科学主义主流经济学使金钱至上、道德 沦丧、官场腐败、世风日下,是西方和平演变中国深层次的理论基础;虽然兵不 血刃、 润物无声, 然而暗流汹涌、 潜移默化, 正在以加速度侵蚀我们民族的机体, 危害我们国家的经济政治安全。他们打着科学的旗帜,通过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来否定中国的人文精神,使西方文化成为人类文化的正统与主流,西方经济学成 为人类经济学的正统与主流,把中国文化贬低为迷信,磨灭中国人民的创造性, 磨掉中国人民的民族尊严,使中国人民唯西方资本的马首是瞻,使中国成为西方 的经济和文化的殖民地;是我国建立和谐经济、和谐社会的思想大敌。
经济全球化与民族主体性相辅相成。爱国热情是民族主体性的基础。以经济 全球化为名扼杀人的爱国热情、抹刹民族主体性,只能使自己国家和民族在全球 化浪潮中论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而主流经济学家就是这种殖民主义者和殖民主 义鼓吹者。 主流经济学家的 “ 唯经济观 ” 已经到了对爱国热情也要算经济账的份上;
在他们看来,算经济账的 “ 爱国热情 ” 是理性的,否则是不理性的。在主流经济学 家看来 “ 良心值多少钱 ” ?爱国热情值多少钱?
经济全球化与民族主体化、经济主体化不但不矛盾,而且是双向同步过程。 唯科学主义主流经济学的要害与危害,是打着经济全球化、科学无国界的幌子, 用前者来吞掉后者,妄图摧垮民族的主体性。如果说,近代殖民主义的本质表现 是抢占地盘,现代殖民主义的本质表现是经济侵略,那么当代殖民主义的本质表 现是文化统治。主流经济学家、西方资本在中国的代言人打着科学的旗帜、反伪 科学的幌子,代表西方先对中国进行文化殖民,然后对中国进行经济殖民,最后 对中国进行政治殖民,妄图使中国成为西方文化、政治、经济的傀儡。在此过程 中,他们因势利导、顺水推舟、水涨船高, “ 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 ” ,逐步取得在 中国各学科领域的话语霸权,并最终实现他们更大的野心。从所谓主流经济学家 打着经济学科学化的旗号,照搬西方数理经济学、价格经济学理论给中国社会发 展带来的危害可以看出, 唯科学比伪科学危害更大; 前者是全局性的、 深层次的, 后者是局部的、表层的。伪科学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是算术级数的,唯科学给社会 带来的危害是几何级数的。对数学方法顶礼膜拜的主流经济学家应该知道算术级 数和几何级数的区别。主流经济学唯科学主义的货币主义、价格拜物教的核心观 点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渗透、危害到什么程度,大家可以细致观察。
中国 “ 主流经济学 ” 还原论的思维方式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
还原论思维方式的要害, 就在于宏观经济微观化, 把完整的经济系统搞得支 离破碎,肆意夸大某个要素、关系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作出错误的结论。
“ 主流经济学 ” 还原论思维方式的要害:宏观经济微观化。他们所鼓吹的市场 原教旨主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私有化(产权万能)、经济人、世界工厂论、
腐败合理论、通胀有益论、价格万能论、金钱 GDP 等,都是宏观经济微观化的 具体表现。
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关系不仅仅是民间与政府、 企业与产业的关系。 从结 构上看,市场除了民间与政府、企业与产业的关系以外,还有物质生产力与精神 生产力、物质经济与精神经济、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关系;在性质上,还有财 富与幸福的关系;在空间上,还有企业、产业、区域经济同全球经济的关系;在 时间上,还有配置与再生、生产周期与循环经济的关系。这说明:只有用五度空 间的思维方式,才能完整把握经济系统,才能给经济系统中每一个要素与关系以 合理定位,包括就业与物价的关系。
而还原论思维方式的要害, 就在于宏观经济微观化, 把完整的经济系统搞得 支离破碎,肆意夸大某个要素、关系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作出错误的结论。 “ 主流经济学 ” 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就是这样的理论。就业工资发多了,流 通中的货币总量增加了,物价就上涨了。似乎这些增加了就业的人口都是吃干饭 的。如果按这样的逻辑,每个人都回家抱孩子、喝西北风,物价就可以下降。实 际上,只有 “ 隐性失业 ”—— 表面就业实际上拿钱不干事,这样的就业率提高才会 造成通货膨胀。否则增加就业意味着扩大生产,扩大生产意味着增加供给、提高 货币效率,怎么会造成物价上涨呢?如果增发的工资不足以抵消增加的财富,那 这个生产率也太低了,那这样的就业同隐性失业无本质不同。那么问题的症结不 在增加就业而在于失业形态 —— 隐性失业;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降低就业率而在 提高生产率,在于把配置型经济转变为再生型经济。
市场经济是主体经济,也是立体经济。如果说,过去的计划经济是从宏观调 控方面违背了市场主体化、 立体化原则, 那么现在的 “ 世界工厂论 ” 、 “ 要素禀赋论 ”
则是在中观产业层面, “ 产权核心论 ” 、 “ 经济人 ” 理论则是在微观企业层面违背了 市场主体化、立体化原则。
市场主体化、 立体化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统一的基础, 也是对称的经济发 展观的基础。只有对市场的立体的思维,各种对立才会扬弃、分歧才会趋同,各 种意识形态才会被统一到科学的发展观中,成为一元与多元相统一的完整的经济 学理论。
人的利益也是立体的;主流经济学家的 “ 经济人 ” 理论认为,理性的人的一切 行为都有利己的动机。然而人的利益有眼前的、长远的,肤浅的、深层的,局部 的、全局的。真正理性的人,应该更多看到长远的、深层的、全局的利益,而不 仅仅是眼前、局部、肤浅的利益。
因此, “ 经济人 ” 与 “ 道德人 ” 并非对立, “ 理性人 ” 并非都是自私的。问题的关 键,与主流经济学宏观经济微观化相应,他们把人的利益也微观化,似乎每一个 理性的人都只看到眼前的、肤浅的、局部的利益,只知道一时一事的成本收益核 算。他们的经济人只是斤斤计较、功于心计、精于算计的葛朗台。这是小商品经 济时期的 “ 经济人 ” 的写照与放大;以这样的 “ 经济人 ” 为出发点,也是宏观经济微 观化的产物。
“ 主流经济学 ” 宣称的 “ 用经济学解释一切 ” 的 “ 经济学帝国主义 ” , 实际上是微 观经济学的 “ 帝国主义 ” ,是宏观经济微观化的、还原论思维方式的 “ 帝国主义 ” , 是把人还原为经济人、把经济人还原为自私的人的 “ 帝国主义 ” ,是把社会归结于 货币、 把货币归结于价格、 把价格归结于交易、 把交易归结于产权的 “ 帝国主义 ” ,
是把社会产业化、产业市场化、市场金钱化、一切向钱看的 “ 帝国主义 ” ,是把经 济学庸俗化的 “ 帝国主义 ” 。
地震这一突发事件, 以极端典型的形式宣告了主流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 像地震这样大的自然灾害, 只能通过政府力量才能救灾与组织灾后重建工作, 才能使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并以最快速度恢复生产。这说明:宏观经济学与微观 经济学的分离只是历史的产物。地震中表现出来的大量自发的临危不惧、舍己救 人的英雄事迹,社会各个阶层纷纷解囊向灾区提供捐款捐物各种赞助的普遍现象 也宣告了主流经济学 “ 经济人 ” 、 “ 理性人 ” 理论的破产。
中国 “ 主流经济学 ” 造成经济活动的规律性与规范性的对立
经济行为的规范性就在经济活动的规律性之中, 经济活动的规律性就在经济 行为的规范性之中。离开经济学的规范性寻找经济学的科学性,本身既不规范也 不科学。
“ 主流经济学 ” 唯理性主义的要害:用经济学的实证性否定规范性,用经济人 的经济利益否认道德价值。但 “ 主流经济学 ” 的 “ 实证经济学 ” 既不规范也不实证。 “ 主流经济学 ” 的金钱至上论既不规范也不实证。
什么是主流经济学的唯理性主义?司机撞倒了人, 如果车下救人, 赔偿数额 大于把人压死,是非理性、非科学的;如果索性二次碾压把人压死,其赔偿数额 小于仅仅把人压伤, 因而是理性的、 科学的。 这就是中国主流经济学家理性人、 “ 经 济人 ” 的基本观点。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走向人性化管理 的今天,主流经济学家却鼓吹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要步入人家资本原始积累的血 和泪的历史阶段,成为榨取中国人民血汗的世界工厂。靠人民币币值低估来倾销 以换取美元,是以降低劳动者的工资为前提、以降低质量为前提、以降低国内人
民的生活水平为前提。把换取的美元又借给美国投机、投资、救市,是以降低本 国发展速度为前提。
人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幸福,而人幸福与否不完全由金钱来决定;价值固 然可以 “ 量化 ” , 但不完全是靠货币、 靠由货币反映的 GDP 总值来量化, 而是靠人 的幸福程度来 “ 量化 ” 。《资本论》和西方经济学的共同点,是把价值绝对化了; 前者把价值绝对化为抽象劳动,后者把价值绝对化为货币,因而二者都脱离了经 济活动的实际和价值本身的属性。金钱至上、价格核心是经济规律论与经济主体 论对立的根源,《资本论》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对象、性质、内容、方法、阶级 性方面的政治经济学性质是使经济规律性与经济主体性、经济学的科学性与主体 性不能兼容的根本原因。
“ 主流经济学 ” 的产权中心论既不规范也不实证。
市场经济的基础是产权明确,而不是私有制。私有制也有产权模糊的,公有 制也可以做到产权明确。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的要害,是把产权明确同 私有制混为一谈,把二者划等号。《资本论》和科斯新制度经济学的共同点都是 把产权明确等同于私有制,产权模糊等同于公有制。不同的是,前者通过否定私 有制而走向产权模糊,后者通过强调产权明确而走向私有制。
“ 主流经济学 ” 的 “ 效率优先论 ” 既不规范也不实证。
把效率说成是实证的、科学的,把公平说成是规范的、理想的、人道的,是 荒谬的。
西方主流经济学 “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 和《资本论》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二者都把公平与效率对立起来,既无公平,又无效率。前者过分强调自由而否认 了政府的作用,后者过分强调政府的作用,而否认了自由的功能,二者都把自由 和政府对立起来,因而也都不能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马克思反对剥削是实 行平均主义,主流经济学家主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实际上是不要公平;二者 都没有真正实现公平。没有效益,没有真正的效率。没有效率,也没有真正的效 益。弱肉强食不是真正的效率,平均主义不是真正的效益。最优不是效率第一, 而是效益至上。 资本主义讲效率不讲效益, 传统社会主义讲效益不讲效率, 转型、 改革是二者的扬弃,使二者各自扬长避短,从而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这是改革 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效率与公平的内在一致性,说明科学与 价值、实证与规范、规律与人道是合二而一的。
“ 主流经济学 ” 的 “ 经济人 ” 理论既不规范也不实证。
人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行事并不等于人是自私的。 《资本论》和西方经济学 的共同点,是把私有观念同个人主义、私有制混为一谈,前者通过否定后者来否 定前者,后者通过肯定前者来肯定后者。
善的本能也是一种本能; 在这种本能的冲动下, 为了伸张正义, 利人不利已, 也是人的一种需要;满足这种需要也是一种利益。主流经济学家的 “ 经济人 ” ,认 为理性的、正常的人的一切行为都有利已的目的,实际上是一种 “ 性恶论 ” 。 因此, “ 经济人 ” 的一部分是性善者与性善论者, 一部分是性恶者与性恶论者。 一半以上的人、人的一半以上的行为,是利人(包括利人利已,利人不利已)的。 这些人、这些行为都是符合人的本性的,因而都是正常的。主流经济学家以小人 之心度君子之腹,用 “ 性恶论 ” 来剖析人性和人的一切行为,认为 “ 经济人 ” 要么都 有利已的目的,要么是不正常、非理性的人。如果把经济人理论建立在人的多层
次本质的基础上,全面地把握人的行为后面的动机,那么这个理论就是科学的; 也就是说,人的本质、本性、动因、动机、目的是对称的,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如果把人的本质抽象化,势必以偏概全、脱离现实。
“ 经济人 ” 的经济行为的规范性就在经济活动的规律性之中, 经济活动的规律 性就在经济行为的规范性之中。 同样, 经济学的规范性就在经济学的科学性之中, 经济学的科学性就在经济学的规范性之中。主流经济学妄图离开经济行为的规范 性寻找经济活动的规律性,离开经济学的规范性寻找经济学的科学性,本身既不 规范也不科学。主体性与科学性离开了对方,其自身也不能成立。思维规律与客 观规律的相互建构原理、相互建构的基础与纽带说明: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它 的科学性与主体性, “ 怎么样、应该怎么样 ” 与 “ 是什么 ” 是内在一致的。在经济学 领域, 主体性与科学性是基本对称关系, 价值关系是这一对称关系的纽带与桥梁。 而通常所谓的主流经济学与非主流经济学,就是这种对称关系的不对称展开。扬 弃它们,使之对称,是建构对称经济学体系的必经途径。
摘自陈世清著《超越中国“主流经济学家” 》一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13.1
来源:中国改革论坛网
范文五:应对西方和平演变策略中国青年的行为选择
应对西方和平演变策略中国青年的行为选择
文章摘要:在用武力绞杀社会主义不可能的情况下,西方的资产阶级战略家们提出了和平演变的战略,而主要对象就是青年一代,这是因为青年群体的特点与渗透的要求相契合,影响着政权的建立与稳固,在政党政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政治取向决定国家未来走向。面对这种复杂的局势,当代青年应做到:增强政治理论学习,用马列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的头脑,建立正确的意识形态;认识到并且要发挥自己在公民社会的发展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培养自己的国际意识,加强对西方渗透的免疫力。
关键词:和平演变 意识形态 渗透 全面强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国人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解放思想的旗帜下,人们在思想上获得了自由,开始接受各种各样的文化。西方的价值观念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开始日渐蒙胧,于是乎有的人开始对西方的思想价值观念有了兴趣,甚至渐渐的趋于崇拜,比如:追星热,幻想一夜成名;拜金主义,只要能赚到钱,可以采用任何方式,甚至不惜牺牲做人的尊严;过洋节,有的人甚至忘了中国的年夜饭,只记得西方的圣诞节;出国热,有的人干脆一走了之弄个它国的护照干脆不回来了;崇洋媚外,迷恋西方世界的所谓自由解放,去实现所谓的个人价值,等等。殊不知,他们的这些行为正中了某些人的下怀。西方敌对势力正在为他们实行的和平演变策略所取得的成绩而窃喜。
其实,自共产主义诞生以来,资本主义一向视之为死敌。从围剿苏联到围剿中国,无所不用其极。但经历过朝鲜战争之后,美国人认识到,依
靠武力绞杀社会主义已经不可能了,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西方的资产阶级战略家们提出了和平演变的战略。用他们的话来说,把颠覆社会主义的重任寄希望于他们国家的后面几代。
在运用同样的战略把苏联搞垮以来,社会主义的龙头就是中国。于是,中国特别是中国的青年一代就成为他们和平演变的首要对象。 那么,为什么他们要选择青年人作为实施和平演变策略的重点渗透对象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青年群体的特点与渗透的要求相契合。第一,青年处于人生的过渡期,价值观念没有最后确立,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与不确定性,给西方价值观渗透提供了可乘之机。第二,青年既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又有一定的叛逆心理,乐于求新、求变,西方可凭借在文化传播上的强势地位,充分发挥作为外来思想文化的吸引力,麻痹、利用青年。第三,青年既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又容易冲动,西方正可利用青年的这一特点,攻击、炒作目标国的内政突出问题,煽动青年的反动情绪,而一旦青年被调动起来,其破坏力十分难以控制。第四,青年大多处于学习阶段或事业刚刚起步,在经济、社会地位上处于弱势,缺少抵御经济滑坡等社会波动的能力,在社会动荡期易于受到利益损害,西方可利用青年对生活状况的不满,激发、调动青年支持反对派。
(二)青年影响着政权的建立与稳固。首先,青年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这一群体的价值观对维护政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历史上,在政治体系的变革、更迭过程中,青年总是处于公民运动的前沿。无论是19世纪欧洲青年的民族主义思潮,还是"五四"时期在中国青年中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和80年代在青年中出现的现代化思潮,青年都是推动社会变革的主力,影响着政权的建立与稳固。其次,青年问题是现政权保持稳定的不确定性因素。当前,非传统安全因素对国家安全的威胁日益上升,青年问题与安全问题的联系日益紧密。青年是暴力恐怖活动的主要参加者,这些青年中很多是因为失业而产生了前途渺茫、极度叛逆的心理。还有一些青年虽表现出政治冷漠,却热衷于示威、街头暴力、毁坏公私财物等无政府主义的抗议行为。
(三)青年在政党政治中占有重要地位。政党政治是当代政治体系的主流,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政党政治。无论在实行何种政党制度的国家,政党作为政府与社会的桥梁,其社会基础都是影响其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拥有足够数量的青年支持,是政党有效执政、参政的保障,也是决定政党发展潜力的因素之一,意味着政党的理念能够后继有人。西方通过向青年渗透,影响着目标国政党的社会基础,既能干扰政党本身的发展,也可以达到干预目标国政党政治格局的目的。而政党格局的变动往往是国家战略和政策调整的前奏,从对外关系来看,意味着与外国关系亲疏冷暖的变化。
(四)青年的政治取向决定国家未来走向。青年既是人类历史的继承者,又是社会发展的传递者;既是当前社会的建设者,又是未来社会的开拓者。随着历史进程不断向前推进,青年必然要取代老一辈,成长为国家的中坚力量,而青年对当权者执政理念的认同度决定着国家未来走向是否会发生变化。因此,对青年施加影响,促使目标国内部随着社会发展自发变革,既能达到演变目的,又能够节约成本,这种攻心方式取得的效果,远比武装颠覆深入、持久。美国知名智库兰德公司在一份战略研究报中称,那些受过西方生活方式熏陶的留学生回国以后,"其威力将远远胜过派几十万军队去"。
认识到这种战略的可怕目的和我们自己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后,再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发动的这场意识形态的战争,我们还能无动于衷吗?坚决不能!作为未来祖国发展的接班人和主力军,我们肩负着振兴中华、富国强民的伟大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彻底的清除头脑中残留的西化思想,认清当前的形势和我们面临的危机,切实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自己:
(一)增强政治理论学习,用马列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的头脑,建立正确的意识形态。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西方向青年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幅射面越来越广,密度也越来越大,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形成了挑战。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能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发展。第一,学习马克思主义要立足于当代,着眼于未来。我们处于社会发展的最前沿,
是接触、尝试新事物最早、最积极的群体,又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我们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同时,也要把握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引领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第三,要尽自己的努力在任何允许的场合向其他人宣传马克思主义,营造良好的氛围。在意识形态与受众之间,不只是意识形态单向影响受众的关系,受众的特点对意识形态能否发挥作用存在一定的制约。当代青年崇尚个性、轻松、自由的特征愈发明显,说教式的灌输方法在实践中越来越缺少吸引力。向他们宣传马克思主义,需使用大众化的简洁语言,以实例来提高说服力。
(二)我们要认识到并且要发挥自己在公民社会的发展中发挥建设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根本变化之一,就是由国家单一控制的模式,转化为国家、市场、公民社会共治。公民社会的基本要素就是非政府组织。青年在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成员和志愿者的主体,占组织者或领导者的比重也不断增大。因此,我们要强化我们的思想,防止被西方敌对势力煽动、利用。
(三)培养自己的国际意识,加强对西方渗透的免疫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们与国际社会的接触将越来越频繁。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需要树立正确、成熟的国际意识。第一,加强对西方文化一分为二的认识,处理好包容与抵制的关系。**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西方文化中既有优秀的部分,也存在腐朽的成分。我们应以发展民族文化为出发点,吸收西方优秀的文明成果,保持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兼容并蓄的包容性。第二,我们中的大部分普遍对国际政治现实缺乏深入了解,对参与国际交往心态较为单纯,在西方较为成熟的渗透手法面前,易于被麻痹、拉拢,要加强在参与国际交往中的防范意识,防止被渗透、利用。第三,一些人也出现了一些偏激的民族主义倾向,对国际问题的认识简单粗暴,要学会理性爱国,树立健康文明的国民心态。
中国乃普通百姓之国,不是少数资本家精英之国。中国的希望在于百姓,百姓的希望在我青年,青年觉醒则国觉醒,青年自强则国自强。堡垒
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只要我们的民族精神不倒,我们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意识形态,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筑成反对西方和平演变策略的钢铁长城,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西方敌对势力的美梦终究会破灭。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浅析西方实施“和平演变”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