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1、长城 2、北京故宫 3、北京颐和园 4、北京天坛 5、敦煌莫高窟 6、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7、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8、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9、孔府、孔庙、孔林 10、武当山古建筑群 11、西藏布达拉宫和大昭寺 12、平遥古城 13、丽江古城 14、苏州古典园林 15、明清皇家陵寝 16、龙门石窟 17、大足石刻 18、都江堰―青城山 19、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20、山西云岗石窟 21、澳门历史城区
世界文化自然遗产1、泰山风景名胜区 2、黄山风景名胜区 3、庐山风景名胜区 4、峨眉山-乐山大佛 5、武夷山
世界自然遗产1、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2、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3、黄龙风景名胜区 4、三江并流
人类口述和物质文化遗产1、昆曲 2、古琴 3、木卡姆
范文二: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 ——福建客家土楼
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福建人, 对于自己本土的文化必定有一定的了解, 而我现在带着身 为本地人的一点点小小的骄傲来介绍这福建特色永定土楼。 福建分为五个地区, 分别是闽东 闽西闽南闽北和闽中, 而这永定土楼就建立在闽南闽西地区中, 而我也是一位闽南人, 虽然 我没有长时间居住在土楼里,但却被它的人文情怀深深打动。
体量巨大形制奇特的土楼, 默默的横亘在玳瑁山、 博平岭之间的大山长谷中已有数百年 之久,虽然“天生丽质” ,却是“养在深闺人未知” ,并未引起外界的注意。直至 80年代之 后,学者对土楼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关的论著大量出版, 台湾和美国、日本等国外 的媒体也以巨大的热情宣传报道了土楼,于是迅速掀起了土楼热。 2008年 7月 6日在加拿 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 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那么土楼的历史渊源从何说起呢?有人根据族谱上比较含糊的记载, 提出在宋代已有土 楼的雏形,在元代已建有相当接近今日土楼的圆寨、土围、土城。反观土楼本身,大多在匾 额山刻有明确的建造纪念, 真是可信。 根据这些实物资料漳州沿海一带的土楼最早可追溯到 明中叶。从文献记载来看,明中叶以后, 地方志和个人文集才开始出现关于土楼的记载。其 中《漳州府志》 、和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的记载较为具体。所以不难得出,福建土 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代,清代。
漳州土楼民居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 , 尤其是圆楼 , 整体性最好 , 不产生应力集中 , 有向 心力 , 受力分布均匀 , 抗震性能好 , 由于外圆无角 , 刮山风以至台风时容易分流 , 对风的阻力小。
从理学的角度来说这土楼,土楼的建设很注意选择宅基 , 一般都要求具有稳定的地段条 件 , 地质性状比较好 , 适合做天然基础 , 对土楼的稳定性比较有利。 土楼的基础多是碎石或河卵 石为主要材料铺筑 , 勒脚多为石砌 , 比较坚固 , 对土楼稳定及防水都比较好 , 土楼的墙体比较厚 , 除具有较强的防卫性之外 , 比较容易隔热、隔音 , 使室内房间享受到“冬暖夏凉”的效果 , 这一 优点对于地处南亚热带地区的住宅更是难能可贵。土楼屋面做成宽大出檐 , 对遮阳避雨也很 有利。
漳州土楼民居建筑有许多列入了国家级、省级或地方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 , 并且已在申 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可见其地位和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对这些建筑文化艺术遗产 , 我们应当 十分珍惜、爱护它 , 尤其是对那些很有科研价值和观瞻价值的土楼民居建筑 , 应当采取“修旧 如旧” 、 保持原有特色的原则 , 花一定财力、 物力加以维修、 保护 , 开辟成民俗文化展览馆、
陈
列馆或历史博物馆 , 也可辟成老年活动中心 , 结合修路及修整周围环境提高其观赏性 , 开辟成 旅游观光景点。对土楼民居许多建筑机理和营造经验 , 笔者也很期望在现代建筑实践中加以 参照和运用 , 以达到发扬光大之目的。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
[2]《闽粤土楼的起源与发展》谢光重;
[3]《福建土楼建筑文化的生态价值》游娟娟,季铁军;
[4]《漳州土楼民居建筑特色及其保护利用》林少斌。
范文三:世界文化遗产
解词:
金字塔,在建筑学上是指锥体建筑物,一般来说基座为正三角形或四方形等的正多边形,也可能是其他的多边形,侧面由多个三角形或接近三角形的面相接而成,顶部面积非常小,甚至成尖顶状。古代金字塔,是用石块堆栈而成,越高使用材料越少,质心接近基座,可以有效抵挡自然灾害,因此各地文明的先民,会利用金字塔作为重要记念性建筑,如陵墓和寺庙。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建筑技术的演进,达到轻质化、可塑化、良好的空调与采光,有些建筑师会从几何学选取元素,现代金字塔式建筑在世界各地被建造出来。
空中花园,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又称悬园。在前6世纪由新巴比伦王国的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在巴比伦城为其患思乡病的王妃安美依迪丝(Amyitis)修建的。现已不存。空中花园据说采用立体造园手法,将花园放在四层平台之上,由沥青及砖块建成,平台由25米高的柱子支撑,并且有灌溉系统,奴隶不停地推动连系著齿轮的把手。园中种植各种花草树木,远看犹如花园悬在半空中。巴比伦文献中,空中花园仅是一个谜,甚至没有一篇提及空中花园。
哈拉帕文化:南亚次大陆青铜时代文化。哈拉帕文化因其主要城市遗址哈拉帕而得名。分布中心在印度河流域,故又称印度河文明。个别遗址的分布西达伊朗东界,东至贾木纳河,北迄古勒姆河流入印度河的河口一带,南抵坎贝湾沿岸。年代约当公元前2350~前1750年。考古研究始自20世纪20年代英国考石学家J.H.马歇尔对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的发掘。
埃斯库罗斯(Αισχυλο?) 公元前525年出生于希腊阿提卡的埃琉西斯。他是古希腊悲剧诗人,与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一起被称为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悲剧作家,有“悲剧之父”、“有强烈倾向的诗人”的美誉。代表作有《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阿伽门农》、《善好者》(或称《复仇女神》) 等。
苏格拉底,出身于雅典,著名的哲学家。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 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 他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
《摩西十诫》据说是上帝在西乃山的山顶亲自传达给摩西的,是上帝对以色列人的告诫。
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包含多种体育运动项目的国际性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因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得名。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在已经成为了和平与友谊的象征。
《汉谟拉比法典》是目前所知的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但不是最早的,最早的叫《乌尔纳木法典》。法典竭力维护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法典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包括诉讼程序、保护私产、租佃、债务、高利贷和婚姻家庭等。
《荷马史诗》是相传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这两部史诗最初可能只是基于古代传说的口头文学,靠着乐师的背诵流传。它作为史料,不仅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情况,而且反映了迈锡尼文明。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
图景,是研究早期社会的重要史料。《荷马史诗》不仅具有文学艺术上的重要价值,它在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也提供给后世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
经院哲学是与宗教神学相结合的唯心主义哲学,属于欧洲中世纪特有的哲学形态,是天主教教会用来训练神职人员,在其所设经院中教授的理论,故名经院哲学。
古代埃及与两河流域人们宗教信仰的异同?相同点:1)古埃及人和两河流域的人都是多神信仰。2)他们都相信是创世神创造和改造了世界,人人受到神的支配。3)出于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他们的几位大神都来源于自然天体。
不同点:1)古埃及人信来世,他们相信有可能存在另一次生命,认为现世是短暂的,来世才是永恒的。两河流域的人相信人死后会成为鬼魂不安地永远在阴间游荡。2)古埃及信仰的诸神中还有形形色色的动物神,两河流域的诸神基本来源于自然天体。
希腊神话传说特点:古希腊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曾几经变迁.他们的神话观念也在这种变迁中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基本特点是由自然崇拜转向人性崇拜。人们所熟悉的这一时期的希腊神话的基本特点是人按照『J己的形象创造神,赋予神以人形、人性.甚至人的社会关系。神和人的基本区别在于神强大,常生不死,生活闲逸快乐;人类弱小,会死,生存艰辛,不得不经常求助于神明,但也常常诅咒神明作恶。古希腊人崇拜神,但同时赞美人,赞美_\的勇敢和进取精神。古希腊人批评骄傲、残忍、虚荣、贪婪、暴戾、固执等人的生格弱点,并且认为往往正是这些性格弱点造成人生悲剧。古希腊人崇拜神,但并不赋予神明过分的崇高性,也不把神明作为道德衡量的标准,而是把他们作为人生的折射。古希腊神话正是以这种人本精神,以动人的故事和深邃的思想内函,历来吸引了广大读者,发出蛙人的力量,令人百读不厌,成为后代文学艺术创作丰富的材料源泉。 古希腊人崇拜众多神祗。每个城邦都有各自的神祗,并建立庙宇来崇拜他们的偶像。有关众神的故事往往各有各的说法。同一位神,在一个城邦或地区具有一组特征,但在别处可能具有全然不同的特征。所以一个神话会有几个不同的说法。
伊里安岛密林中的土著人的住房很特别。有的把住房搭建在悬崖上,全由木料和茅草建成;有的房子建在大树上,好像大的鸟窝,但离地不高。房子高的地方,还利用树枝做成好攀登的步梯,便于上下。
居住在山里的土著人,他们也都非常爱美,喜欢用动物的牙齿、骨路或贝壳等串成项链,佩挂在胸前,有的还用这些东西做成手饰和脚饰,有些人用兽皮,或天堂鸟、鹦鹉鸟的羽毛做成很美丽的帽子戴在头上。还有些人用动物油脂涂在身上,使黑亮的皮肤光泽美观,又可以防蚊虫叮咬。男人们更用心化妆他们的脸谱,他们用动物油脂和各种颜色涂在脸上成身上,装扮成各种形象,然后身佩弓箭。手执梭标和盾牌,更显示出剽悍英武的气派。每逢节庆或祭祀的日子,他们个个都装扮起来,在节奏震奋的鼓乐声中,跳着各种民族舞蹈,这种古老的民族风情,越是远离沿海地区的内陆深山,越是保留得完整。
伊里安岛属于印度尼西亚领土的阿斯马特地区,居住有被称为猎取人头的部落,大概有居民两万人。猎取人头的战争残酷得难以想像,令人直接想到的只有两个字“血腥”。胜利者将猎取到的人头每一部分都派了用场:下颌切开以后当作项链的装饰品,头盖骨挂在一排排用树皮盖在高脚房子门前,到了晚上,摘下来当枕头。阿斯马特人并不仅仅割下战败者的头颅,正常死亡者的头颅也将被割下来。阿斯马特人惧怕鬼魂,他们相信女人有呼风唤雨和驱逐鬼魂的特殊本领。所以每年有这样一个节日供女人报复那些懒惰的男人,随意地打或者用利器在其身上划出伤痕,不管男人被打得鼻青脸肿还是血迹斑斑,都不得反抗。直到妇女们打够了,打累了,才允许男人中推举出一人向女人们求情讨饶。
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最佳答案
早在两千多年前,希罗多德就曾指出:“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地理上的尼罗河从东非高原的万山丛中走来,用洪水和泥沙在东非大裂谷带上塑造了肥沃的河谷平原,它象一条生合之藤伸延在荒凉的撒哈拉大沙漠上;历史上的尼罗河从新石器时代走来,它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了古老的埃及文明。在人类历史上,尼罗河是文明的化身,在世人心目中,文明总是和尼罗河联系在一起。" 尼罗河是古埃及人唯一的水源,如果没有这个水源古埃及人就无法生存.而且灌溉了尼罗河两岸,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也有利于人们的生存.埃及人民根据潮水的涨落情况制定了太阴历. 这肥沃的土地是埃及人的生命保障,也是支撑埃及文明的基石。
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及影响1)“因信称义”:信仰上帝即可得救,否定罗马天主教会和教皇的作用;2)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否定天主教会神学说教的垄断地位;3)信徒皆为祭司:否定了教皇和教会作为上帝代言人的特权地位;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自由平等的思想4)建立廉俭教会,否定了教会的奢侈腐化,符合资产阶级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5)建立民族教会,否定了教权高于王权,有利于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符合资产阶级追求国家统一、强化王权的政治要求。
古埃及文化成就:古埃及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之一。古埃及人除以建筑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及制造木乃伊而闻名天下外,还发明了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东西。古埃及的文化非常丰富。创造的象形文字对后来腓尼基字母的影响很大,而希腊字母是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创建的。此外,金字塔、亚历山大灯塔、阿蒙神庙等建筑体现了埃及人高超的建筑技术和数学知识,在几何学、历法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
1.文字
古埃及文字创于前3500年,是一种称为圣书体的象形文字。这种文字是人类最古老的书写文字之一,多刻在古埃及人的墓穴中、纪念碑、庙宇的墙壁或石块上,所以被称为“圣书体
2.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 ,他代表着法老的智慧与勇猛。一些人相信“狮身人面像”可能是金字塔的守护神,另一些则认为它是古埃及伟大文明的象征。 3.数学古埃及的数学家、几何学家,已经能够计算等腰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和圆形的面积。他们还推算出圆周率为3.16。
4.天文学和历法 古埃及人将一年定为365天,每年12个月,一个月30天,剩余5天作为节日。古埃及使用太阳历的做法是世界上最早的,这种日历和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差不多。
5.木乃伊 考古学家在现今的埃及各地发掘出很多木乃伊。这些发现有助我们认识古埃及人的面貌及文明,亦能帮助我们研究古埃及人保存尸体的方法。6. 纸草
古埃及人除了发明了犁、汲水器和渠道外,还于约公元前2600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张由芦苇制成的纸。古埃及人除发现纸外,也是世界上最早懂得用芦苇的茎来造写字的笔和用水混合黑烟灰及胶浆来制成墨水的民族。
种姓制度是印度传统社会的显著特色,其根源始自古代社会的“瓦尔那”制度。“瓦尔那”制度将人按高下分为婆罗门、刹地利、吠舍和首陀罗四种。他们分别为精通宗教经典、执掌宗教事务的僧侣;掌握政权和兵权的王室贵族和武士;广大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被视为不洁的专服贱役的人。此外,还有地位更为低下、被称为“不可接触者”的贱民。
种姓制度还有一个显著特点是实行内婚制和顺婚制。也就是说,通婚一般只发生在同种姓之间,即便突破往往也是高种姓男子迎娶低种姓女子,否则会被视为大逆不道。在漫长的岁月中,上述四大种姓衍生出了许多亚种姓,据大略估计有四千种之多。但是,种姓制度总体上的等级划分基本未变。
玛雅文化是伟大的古典文化,它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第一,在农业生产中培育了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粮食新品种,如玉米、西红柿、南瓜、豆子、甘薯、辣椒、可可、香兰草和烟草等,
第二,超前历史的城市经济。
第三,建筑和艺术对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玛雅人用石头建造了许多宏伟的殿堂、庙宇、陵墓和巨大的石碑
玛雅人也是高水平建筑师。 玛雅人不少的公共建筑建有坚固的围墙,在图鲁姆地方至今还留有一道长达2350英尺、宽20英尺和高10至15英尺的古墙。
玛雅人还是伟大的筑路工。玛雅各城市间路路相通,四通八达。 第四,玛雅人在天文历法和数学运算方面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他们把一年定为365天,一年分为18个月。每月20天,下剩5天作为禁忌日。玛雅人在数学方面的成就是发现了零,这在数学上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第五,创造了表达人间万事万物和人的情感的象形文字。 第六,已经有了哲学和理想化的思想。玛雅人与其他早期的人类一样,原先信奉萨满教,崇拜自然神,尤其崇拜太阳神,称其为伊查纳(Itaamna)。但玛雅宗教是不断发展的,后来在宗教中注入了原始的哲学和理想化的思想。
第七,玛雅人有丰富的史学和文学文献。玛雅人用象形文字创作了成千上万种书籍和数不清的石刻。大部分书籍被西班牙人付之一炬,留下的仅有《卡奇克尔年鉴》、《奇兰·巴兰》、《波波尔·乌》和《拉比纳尔的武士》。
耶路撒冷: 对犹太教来说,耶路撒冷是犹太圣约产生地,是犹太民族的宗教发祥地。犹太教徒同耶路撒冷之间的纽带从来没有间断。自从约三千年前大卫王在此建都以来,这里就一直是犹太民族的历史、精神和国家中心,世世代代一直保持着象征价值。在罗马政府后遭到流放而散布世界各地的许多犹太人从来没有忘记耶路撒冷。他们年复一年地重复说道:“明年相会在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成了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向往返回自己家园的象征。耶路撒冷充塞在先知者的预言中,信徒日常的祈祷里以及世界每个角落的希伯来诗人的颂歌中。
对基督教来说,耶路撒冷是耶稣生活、布道、殉难和复活的地方。虽然基督教会强调的是作为天堂的耶路撒冷而不是世俗的耶路撒冷,但是,在新月全书上提到的一些关于耶稣业绩和经受磨难的地方,一直吸引着朝觐者和虔诚的信徒们前去观光。圣地很多,如圣母教堂、客西马尼花园、最后晚餐的遗址以及苦路上的14个季度受难处。
对伊斯兰教来说,耶城是仅次于麦加、麦地那的第三大圣地。先知穆罕默德把耶城定为穆斯林朝拜的方向。根据伊斯兰教的说法,先知穆罕默德从麦加奇迹般地被送到耶路撒冷,并从那里升入天堂。奥马清真寺和阿克沙清真寺(阿克沙意思是“遥远的”),均建于公元七世纪。古兰经里提到耶路撒冷是“遥远的地方”,因此被认为是仅次于麦加和麦地那的圣地。赞美耶路撒冷为圣地的文学作品在穆斯林世界比比皆是。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故宫始建于明永乐4年(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房间8707间,有人做过形象比喻,说一个人从出生就开始住,每一天住一间房,不重复,要住到27岁才可以出来。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故宫有4个门,正 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
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它标志着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故宫,一是欣赏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二是观赏陈列于室内的珍贵的文物。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贵文物,据统计总共达1052653件之多,统称有文物100万件,占全国文物总数的1/6。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国文物系统文物收藏单位馆藏一级文物的总数已达109197件,现已全部在国家文物局建档备案。在全国保存一级文物的1330个收藏单位中,故宫博物院以8273件(套)高居榜首,并收有很多绝无仅有的国宝。故宫的一些宫殿中设立了综合性的历史艺术馆、绘画馆、分类的陶瓷馆、青铜器馆、明清工艺美术馆、铭刻馆、玩具馆、文房四宝馆、玩物馆、珍宝馆、钟表馆和清代宫廷典章文物展览等,收藏有大量古代艺术珍品,是中国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
紫禁城是龙的世界,龙的造型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在我国封建社会里,皇帝被称做“真龙天子”,是大地的主宰。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因此,宫中的殿堂、桥梁、丹陛、石雕以及帝后宝玺、服饰御用品等无不以龙作为纹饰。那么,故宫里到底有多少龙?恐怕谁也说不清。有人粗算过,故宫号称有宫殿8000多间,仅以每殿有6条龙计算,就有龙近4万条,如果加上所有建筑装饰和一切御用品上的龙,那就数不胜数了。
非洲:于尼罗河上游的努比亚考古遗址,拥有埃及南部最宏伟壮观的遗迹群,如阿布辛贝的拉美西斯二世神庙及菲莱岛上的伊西斯圣地。其中拉美西斯二世神庙已成为古埃及最具代表性之遗迹,神庙外四尊高20米的拉美西斯二世坐姿巨像及内部描绘其战柄功绩之壁画,处处显露这位法老的摄人气魄。而60年代,因亚斯文高霸的建设工程,曾危及此区遗址的存在。所幸,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发起的国际救援运动,使遗址免遭尼罗河水的淹没,而遗址的迁移工程则历时将近20年(1960~1980)。
大庙坐西朝东,依山开凿,正面高31米,门前有4尊法老坐像,高20米,气势雄伟。60米进深的庙内石梁柱厅和神像壁画,栩栩如生。王后寺庙规模稍小,又称小阿布辛拜勒庙。1964年迁移时,联合国大力支持,瑞典专家提出切割拆卸重新装配的方案,将神庙后移180米,比原址高65米。整个工程于1968年9月竣工,耗资3600万美元。
神庙建筑群的杰出代表是阿布辛拜勒大神庙、阿布辛拜勒小神庙和菲莱岛上的菲莱神庙。阿布辛拜勒
神庙真正称得上是伟大的世界奇迹,是努比亚遗址中最雄伟的代表性建筑。阿布辛拜勒神庙位于尼罗河上游的西岸,包括一大一小两座神庙,全部由人工在崖壁上雕凿而成
神庙内部与一般神殿相似,有三个相互连接的大厅,其进深达65米。入口的大厅通道两旁,有八尊神像挺立护卫,两侧有大小不一的小室。神殿最里面供奉着太阳神等四座神像,拉美斯二世位列其中。神庙建造最精妙之处是每年的春分和秋分,随着太阳的升起,阳光就会从神庙正面的入口射进神庙内部,照亮最里面供奉的四座神像,前后持续大约20分钟,然后消失。这道阳光被称之为“天堂的火焰”。
被誉为 "尼罗河明珠"的菲莱岛是位于卡塔拉克特南端的小岛。岛上的菲莱神庙建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之间,是献给女神伊西丝和哈索尔的。菲莱神庙融合了埃及法老时代建筑风格和希腊——罗马建筑风格。神庙的第一塔门上刻有托勒密一世将奴隶供给伊西斯女神和哈索尔女神的图像。中心还刻着伊西丝女神、哈索尔女神的浮雕像,精美无比
斯凯利格·迈克尔岛
斯凯利格·迈克尔修道院在爱尔兰西南部12海里外的一座仅0.18平方公里的远海孤岛上。建于公元7世纪,为欧洲现存最古老的修道院之一。是反映基督教初期时代的建筑风格的重要史迹。房屋形如蜂窝,沿凸凹不平的岩地而建,没有丝毫的修饰痕迹,惟有十字架显示着这是基督教建筑。从出土文物和菜地遗迹略可了解当时修道士们在这绝海岛上艰辛的生活状况。由于孤岛与陆地隔绝的缘故,修道院鲜有人造访,故而至今保存着原始状态。此外,岛上又是野鸟栖生的乐园。 艰苦的环境里生存的写照。难以光顾,这样使其得到某种特例的保护。斯凯利格迈克尔岛位于一个高出水面600英尺的一个狭窄的岩体上。大约从公元七世纪起,一座隐修院就高高矗立在岩岛陡峭的山坡上了,它生动的描述了最早的爱尔兰基督徒们远离尘世在非常艰苦的环境里生存的画面。如今这个小修道院完好地保存了1400年以前它最初修建时的风貌,在此后的6个世纪中,该岛均是爱尔兰基督教传播的中心之一。12世纪之后,岛上的修士移往爱尔兰主岛。16世纪开始,该岛成为教徒朝圣的目的地之一,但是没有永久居民。斯凯利格·迈尔克岛上的修道院是为纪念天使长而修建的,如果不超过的话,至少与西欧其它两个著名的纪念天使长迈尔克大规模庙宇的中心(法国诺曼底的圣·米歇尔修道院和英国康沃尔的圣·米歇尔
修道院)不相上下。
最初在1826年时岛上有两座灯塔。上面的灯塔在1870年5月建成后被废弃,下面的灯塔在1967年的五月被重新进行了现代化的重建。原来的修道士使用了大约500块石头修建了一条石阶路,它一直通向夹于两个山峰之间被称作“基督的马鞍”的鞍部地区。两个山峰中的第二个,也是最高的一个在斯凯利格·迈尔克岛上,距离海平面714英尺。山峰顶部有一块具有历史意义的刻有十字架的“纪念石”。中世纪的朝圣者在访问修道院后,将攀上“纪念石”的顶部,并且亲吻岩石以示虔诚。早在1910年的时候,当乔治·贝尔纳·肖伯纳从不列颠群岛的一个保存最完好、极为引人注意的考古遗址返回后,他对斯凯利格·迈尔克岛予以了这样的评价:“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相信、甚至令人疯狂的地方。我告诉你们的是一件完全不属于我们中任何一个人生活和工作的任何世界中事情;它是我们的梦想世界的一部分”。 由于斯凯利格·迈尔克岛地理位置极
为偏远,致使人们直到现在都难以光顾,从而使其得到某种特例的保护。
范文四: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的分类及申报标准
图标:中央的正方形是人类创造的形状,圆圈代表大自然,两者密切相连。它象征着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这个标志呈圆形,既象征全世界,也象征着要进行保护
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即双重遗产)和文化景观以及近年设立的非物质遗产等5类。
截止2008年,全世界共有世界遗产878处,其中文化遗产679 处,自然遗产174处,世界文化遗产与自然双重遗产25处,分布在145个国家。自2007年11月起,已经有185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世界遗产公约。 《公约》给自然遗产的定义是符合下列规定之一者:
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
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态区; 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地带。 审批标准条件,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
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2.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皖南民居)
3、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玛雅遗址、吴哥窟
4.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故宫、西湖)
5.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平遥)
6.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奥斯维辛集中营、孔庙、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
《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项目标准(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
1.构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 (泰山)
2.构成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江郎山、五大连池)
3.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 (九寨沟)
4.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物种的栖息地。(卧龙)
文化景观这一慨念是1992年12月在美国圣菲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时提出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
文化景观代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所表述的“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
一般来说,文化景观有以下类型:
(1) 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包括出于美学原因建造的园林和公园景观,它们经常(但并不总是)与宗教或其他概念性建筑物或建筑群有联系。(五台山)
(2) 有机进化的景观。它产生于最初始的一种社会、经济、行政以及宗教需要、并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联系或相适应而发展到目前的形式。它又包括两种次类别:一是残遗物(化石)景观,代表一种过去某段时间已经完结的进化过程,不管是突发的或是渐进的。它们之所以具有突出、普遍价值,就在于显著特点依然体现在实物上。二是持续性景观,它在当地与传统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社会中,保持一种积极的社会作用,而且其自身演变过程仍在进行之中,同时又展示了历史上其演变发展的物证。 (西湖)
(3) 关联性文化景观。这类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与自然因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而不是以文化物证为特征。(中国四大民间传说)
《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对文化景观的原则进行了规定:
“能够说明为人类社会在其自身制约下、在自然环境提供的条件下以及在内外社会经济文化力量的推动下发生的进化及时间的变迁。在选择时,必须同时以其突出的普遍价值和明确的地理文化区域内具有代表性为基础,使其能反映该区域本色的、独特的文化内涵。”
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概述
截止2011年6月24日,中国已有41处世界遗产,仅次于意大利(45处)和西班牙(43处),居世界第三位。
其中文化遗产29项(其中文化景观3项),自然遗产8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 我国世界文化的主要类型
古代皇宫 (1项)故宫
古代城市(2项) 丽江古城 平遥古城
建筑及建筑群(5项) 长城 青城山和都江堰 武当山
布达拉宫、曲阜三孔
古代皇陵(2项)秦始皇陵 明清帝陵
古代祭坛(1项)天坛
古典园林(3项)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园林
人类遗址(1项)周口店
古代民居:(2项)永定土楼、皖南民居
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最
中国是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
中国是拥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中国拥有符合文化遗产全部标准的遗产数量最多
中国拥有符合世界遗产标准项最多的遗产
北京是全球拥有世界遗产项数目最多的城市
【中国的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4处)】
1.泰山 (山东,1987.12)
庄严神圣的泰山,两千年来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对象,其山中的人文杰作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泰山一直是中国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国文明和信仰的象征。
2.黄山 (安徽,1990.12)
黄山,在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的鼎盛时期(16世纪中叶的“山水”风格)曾受到广泛的赞誉,以“震旦国中第一奇山”而闻名。今天,黄山以其壮丽的角色——生长在花岗岩上的奇松和浮现在云海中的怪石而著称。对于从四面八方来到这个风景名胜地的游客、诗人、画家和摄影家而言,黄山具有永恒的魅力。
3.峨眉山和乐山大佛 (四川,1996.12)
公元1世纪,在四川峨眉山景色秀丽的山巅上,落成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随着四周其它寺庙的建立,该地成为佛教的主要圣地之一。许多世纪以来,文化财富大量积淀,最著名的要属乐山大佛了,它是8世纪时人们在一座山岩上雕凿出来的,仿佛俯瞰着三江交汇之所。佛像身高71米,堪称世界之最。峨眉山还以其物种繁多。种类丰富的植物闻名天下,从亚热带植物到亚高山针叶林可谓应有尽有,有些树木树龄已愈千年。
4.武夷山(福建,1999.12)
武夷山是一处被保存了12个多世纪的景观。它拥有一系列优秀的考古遗址和遗迹,包括建于公元前1世纪的汉城遗址、大量的寺庙和与公元11世纪产生的朱子理学相关的书院遗址。这里也是中国古代朱子理学的摇篮。作为一种学说,朱子理学曾在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中占据统治地位达很多世纪,并在哲学和政治方面影响了世界很大一部分地区。 【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8处)】
1.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武陵源景色奇丽壮观,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境内,连绵26000多公顷,景区内最独特的景观是3000余座尖细的砂岩柱和砂岩峰,大部分都有200余米高。在峰峦之间,沟壑、峡谷纵横,溪流、池塘和瀑布随处可见,景区内还有40多个石洞和两座天然形成的巨大石桥。除了迷人的自然景观,该地区还因庇护着大量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物种而引人注目。
2.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位于四川省北部,连绵72000公顷,曲折狭长的九寨沟山谷海拔超过4800米,因而形成了一系列不同的森林生态系。其壮丽的角色因一系列狭长的圆锥状卡斯特熔岩地貌和壮观的瀑布而更加充满生趣。沟中现存140多种鸟类,还有许多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物种,包括大熊猫和四川扭角羚。
3.黄龙风景名胜区
黄龙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西北部,是由众多雪峰和中国最东部的冰川组成的山谷。在这里人们可以找到高山景观和各种不同的森林生态系,以及壮观的石灰岩构造、瀑布和温泉。这一地区还生存着许多濒临灭绝的动物,包括大熊猫和四川疣鼻金丝猴
4.三江并流
三江并流国家公园在云南省西北部的多山地带,占地170万公顷,是具有七种地理学特征组合的保护区。是亚洲三条著名大江长江、湄公河和萨尔温江的的上游金沙江、澜沧江、怒江
在此并行。它们由北向南,途径3000多米深的峡谷和海拔6000多米的冰山雪峰。这里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也是全球同具多样化生态条件区域中最富饶、温和的地区之一。 5.三清山风景名胜区
6.四川卧龙熊猫保护基地
7.中国南方喀斯特
8.中国丹霞
1.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北京,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
2.长城(北京,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
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3.敦煌莫高窟(甘肃,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的492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
4.明清皇宫(北京故宫(北京),1987.12 ;沈阳故宫(辽宁),2004.7 世界文化遗产)
紫荆城是5个多世纪最高权力的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和手工艺品德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5.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
毫无疑问,如果不是1974年的发现,这座考古遗址上的成千件陶俑依旧沉睡与地下。秦始皇,这个第一个中国的皇帝,死于公元前210年,葬于陵墓的中心。在他陵墓的周围环绕着那些著名的陶俑。结构复杂的秦始皇陵是仿照其生前的都城——咸阳的格局而设计建造的。那些略小于人形的陶俑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
6.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河北,1994.12 世界文化遗产)
承德避暑山庄,是清王朝的夏季行宫,位于河北省境内,修建于公元1703年到1792年。它是由众多的宫殿以及其它处理政务、举行仪式的建筑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建筑风格各异的庙宇和皇家园林同周围的湖泊、牧场和森林巧妙地融为一体。避暑山庄不仅具有极高的美学研究价值,而且还保留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末期的罕见的历史遗迹。
7.曲阜孔府、孔庙、孔林(山东,1994.12 世界文化遗产)
孔子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的庙宇、墓地和府邸位于山东曲阜。孔庙是公元前478年为纪念孔子而兴建的,千百年来屡毁屡建,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超过100座殿堂的建筑群。孔林里不仅容纳了孔子的坟墓,而且他的后裔中有超过10万人葬在这里。当初的孔宅如今已经扩建成一个庞大显赫的府邸,整个宅院包括152座殿堂。曲阜的古建筑群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历史特色,应归功于2000多年来中国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大力推崇。
8.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1994.12 世界文化遗产)
武当山古建筑中的宫阙庙宇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筑的建筑学和艺术成就。古建筑群坐落于沟壑纵横、风景如画的武当山麓,在明代期间逐渐形成规模,其中的道教建筑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这些建筑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国艺术和建筑的最高水平。
9.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西藏,1994.12 世界文化遗产)
布达拉宫,坐落于拉萨河谷中心海拔3700米的红色山峰之上,是集行政、宗教、政治事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它由白宫和红宫及其附属建筑组成。布达拉宫自17世纪起就成为达赖喇嘛的冬宫,象征着西藏佛教和历代行政统治的中心。优美而独具匠心的建筑、华美绚丽的装饰、与天然美景间的和谐融洽,使布达拉宫在历史和宗教特色之外平添几分丰采。
10.福建土楼(福建,2008.7.7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集居住和防御功能于一体的山区民居建筑的福建土楼,体现了聚族而居之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更体现了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同时,土楼与山水交融、与天地参合,是人类民居的杰出典范。 11.丽江古城(云南,1997.12 世界文化遗产)
12. 平遥古城(山西,1997.12 世界文化遗产)
平遥是现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典型汉族传统城镇,建于14世纪。城镇布局集中反映了5个世纪以来,封建中国在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方面的变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建筑同银行业关系密切。平遥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当时整个中国银行业的中心
13.苏州古典园林(江苏,1997.12 世界文化遗产)
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这些建造于11-19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
14.颐和园(北京,1998.11 世界文化遗产)
始建于1750年,1860年在战火中严重损毁,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进行了修缮。其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堪称中国风景园林中的杰作。
15.天坛(北京,1998.11 世界文化遗产)
天坛始建于15世纪上半叶,坐落在皇家园林当中,四周古松环抱,是保存完好的坛庙建筑群,无论在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上,都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据核心位置。同时,这些建筑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得独特作用。
16.大足石刻(重庆,1999.12 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地区的险峻山崖上保存着绝无仅有的系列石刻,时间跨度从9世纪到13 世纪。这些石刻以其艺术品质极高、题材丰富多变二闻名遐迩,从世俗到宗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这一时期的日常社会生活,并充分证明了这一时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和谐相处局面。
17.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清东陵(河北)、清西陵(河北),2000.11 ;明孝陵(江苏)、十三陵(北京),2003.7 ;盛京三陵(辽宁),2004.7 世界文化遗产)
明清皇陵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
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和权力观。
18.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安徽,2000.11 世界文化遗产) 西递、宏村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那些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其街道的风格,古建筑和装饰物,以及供水系统完备的民居都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存。
19.龙门石窟(河南,2000.11 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地区的石窟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翔实描述佛教中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20.都江堰—青城山(四川,2000.11 世界文化遗产)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属于道教名山。建福宫,始建与唐代,规模颇大。天师洞,洞中有天师张道陵及其三十代孙“虚靖天师”像。现存殿宇建于清末,规模宏伟,雕刻精细,并有不少珍贵文物和古树。
都江堰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世界上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21.云冈石窟(山西,2001.12 世界文化遗产)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的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
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22.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吉林,辽宁,2004.7.1 世界文化遗产)
23.澳门历史城区(澳门,2005 世界文化遗产)
24.安阳殷墟(河南,2006.7.13 世界文化遗产)
25.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广东,2007.6.28 世界文化遗产)
26.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河南,2010.8.2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的世界文化景观名单(3处)】
1.庐山(江西,1996.12世界文化景观)
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道家庙宇,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以其独特的方式融会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
2.五台山(山西,2009.6.26 世界文化景观)
3.杭州西湖文化遗产(浙江,杭州,2011.6.27世界文化景观)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京杭大运河 中国白酒酿造古遗址组合 明清城墙组合(兴城、南京、荆州、西安) 丝绸之路中国段 藏羌碉楼与村寨 黔东南苗族侗族村寨
殷墟
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是闻名中外的中国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也是被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中国最早的古代都城遗址。殷墟文化被认为是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世界青铜文明的重要代表。
殷墟占地面积约24平方公里,大致分为宫殿区、王陵区、一般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平民居住区和奴隶居住区。古老的洹河水从市中缓缓流过 城市布局严谨合理。从其城市的规模、面积、宫殿的宏伟,出土文物的质量之精、之美、之奇、数量之巨、可充分证明它当时不仅是全国,而且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一、殷墟所处的年代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留下了一个辉煌和一个遗憾。辉煌的是他把中国历史最早的绝对年代,仅仅上推到公元前841年。也就是说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还有2100多年的确切编年史商待科学证明。于1996年5月正式启动的夏商周断代工程,通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结合,兼用考古学和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将夏商周的年代学研究进一步量化。该工程首创了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国历史之风,为研究历史找到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夏代:确定在公元前2070年左右。
商代:在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左右。
西周:C14对文物测量的结果是在1020年-1050年期间。
天文学的贡献:春秋时期有一个乐官伶州鸠的材料,“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认为这是武王身边的史官记录下那一瞬间的星象,天文学家通过天文学数据库和软件(可回推3000年) ,还有其他的佐证材料,结果发现这一年为1046年1月20日。 殷墟是商王朝后期的王都,据文献记载,自盘庚迁殷至帝辛覆亡,历经8代12王。据夏商周断代工程所列《夏商周年表》确认盘庚迁殷为公元前1300年,武王克商年为公元前1046年,共有200多年,商王朝居殷最久是无可争辩的。
文献记录
盘庚,生卒年不详,祖丁子, 在位28年,病死,葬于殷(今河南省安阳县小屯庄)。盘庚即位时,商朝经过几代内乱,政治腐败,贵族奢侈,王室内争激烈,阶级矛盾尖锐,加上天灾频繁,面临着严重的危机,盘庚为了挽救商王朝的衰亡,决定放弃原来的都城,迁都到殷,以抑帛贵族的奢侈,缓和阶级矛盾,并减轻些自然灾害。贵族们竭力反对迁都,盘庚就发布文告,严厉命令他们服从,迁到殷后,他又以强硬手段制止了贵族们搬回旧都的企图。<尚书.盘庚>就是他在迁殷前后的的讲话记录.他还提倡节俭,改良风气,减轻剥削,终于安定了局面.奴隶的血汗劳动,使殷发展成为一个十分繁荣的都市,此后270多年,商的都城一直在这里,商朝也被称为殷朝殷商。盘庚迁殷,再度复兴了商朝,出现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鼎盛期,成为当时世界上的文明大国。
二、殷墟的发现及其主要文化成就
懿荣 田野考古学的兴起,组成了中国第一个专业考古队。(李济)
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
妇好墓:武丁之妻,一百多块甲骨提到了妇好。(郑振香)
洹北商城(唐际根)
二)殷墟发现的意义
1、在国际上被承认的、没有争议的中国最早的文明就是商代。
2、甲骨文不仅仅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它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把有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
3. 商朝是中国古代青铜文明时代的最高峰。 (二)主要文化成就
1、甲骨文
(1) 文字的产生
字的起源,自古就众说纷纭,最为流行的传说就是黄帝手下的仓颉造字。相传,仓颉智慧超群,长着四只眼睛,两只用来仰视天上群星运行之势,两只用来俯察底墒龟文鸟迹之象。他从自然造化中受到启示,创造了文字。
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是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耳相传,文字就多了起来?? ——鲁迅《门外文谈》
当代学者认为:文字的出现是时代的需要,是国家产生以后统治阶级的需要。因此,文字的真正产生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是,而不像有些人认为所主张的是阶级社会出现的标志。中国文字出现于商代或更早一些。甲骨文是一种较成熟的文字。
2)甲骨文的发现
16万片、约6000单字、已识读约1500字
象形、会意、形声、指事、假借、转注
3)中国文字的发展历史
甲骨文 金文(钟鼎文)小篆 隶书 楷书 行、草书
(4)中国文字的特点
其一,我国古代形成了一种独立的学科——文字学。
其二,汉字是一种单音缀的孤立语,在很大程度上字即是词。
其三,汉字是一种使用年代最久的文字。
其四,汉字具备了激活人们思维的魅力。
2、青铜器
距今约4000年的二里头文化遗址 司母戊鼎 青铜的铸造 青铜纹饰(云雷、饕餮)
3、瓷器
郑州二里岗遗址出土的青釉瓷尊,距今3000多年的早商时期,是我国发现最早的瓷器。 瓷 器 陶 器
瓷土(高岭土) 陶土
1200-1300度 300-600度
胎体有空隙 玻璃制釉,胎釉结合紧密 粗糙、一般无釉 胎体坚硬,敲击有清脆的金属声
4、酒文化
酒器 杜康 黄酒 蒸馏法与白酒 酒与文化
五、建筑
位于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的殷墟是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它占地面积约24平方公里,东西六公里,南北四公里。紧靠洹水。大致分为宫殿区、王陵区、一般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平民居住区和奴隶居住区,城市布局严谨合理。
1.宫殿
“宫殿区”发现有54座王宫建筑基址,是殷都城内经过多次修建的一项宏伟工程。宫殿的建筑物都建在厚厚的夯土台阶上的,由夯土墙、木质梁柱、门户廊檐,草秸屋顶等部分构成。解放后建立的就建在殷墟宫殿区遗址上,苑内建有仿殷大殿,大殿夯土台阶,重檐草顶,檐柱上雕以蝉龙等纹饰图案,古朴凝重。
2. 陵墓:
殷墟王陵遗址的建设是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工程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等共同组成殷墟遗址。殷墟王陵遗址是殷商王朝的陵地与祭祀场所,开了中国帝王陵寝制度的先河,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
殷墟考古发掘70多年来,发现墓葬计8000余座,包括王陵和大量族墓,其种类有带墓道大墓、长方竖穴墓、无墓圹墓及祭祀坑等,这在世界其他文化遗址中是少见的。这些墓葬等级森严,随葬礼器的大小、形制、组合、数量更是代表墓主人的不同等级和身份。殷墟的王陵大墓,规模宏大,杀殉众多,礼器精美。
在殷墟的墓中,有4个墓道的是王墓。这是在喻示着‘地上是四方,地下是四方,四方都归我管’。换句话说,王埋在地下也要控制四方。“
尊立于妇好享堂前的汉白玉妇好雕像,这是根据有关资料雕塑的。你看它目光炯炯,不怒而威,披坚执锐,威风凛凛,显示了华夏最早的巾帼女将的英姿和风采。她手持的这件龙纹大铜钺,是其生前曾使用过的武器,重8.5公斤。另一件虎纹铜钺重9公斤。妇好使用如此重的兵器,可见武艺超群,力大过人。古代的斧钺主要用于治军,钺曾是军事统率权即王权的象征。
3.城市遗址——洹北商城
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站长唐际根博士率领的考古学家,在殷墟的东北方探明了一座面积470多万平方米的洹北商城,其中仅一号基址长度就有170余米,面积达1.6万平方米,不仅是夏商周三代最大的单体建筑,甚至可谓历代宫殿之最!它的建筑面积相当于六七个故宫太和殿的面积总和。
在洹北商城发现的1号宫殿建筑基址,是继1999年发现400多万平方米的商代城墙遗址后,又在该城内南北中轴线偏南位置,发掘出的一座回字形巨大宫殿建筑遗址,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商代夯土建筑。
唐际根博士说,洹北商城及其中轴线附近夯土建筑群的发现,在考古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考古工作者通过多年野外调查,分析大量古文化遗存和古地貌资料后,发现的一商代都邑遗址,填补了以郑州二里岗为代表的早商文化和以殷墟为代表的晚商文化之间的空白,从而完善了商代的编年框架。
目前,考古人员已发现宫殿宗庙建筑110余座。这些建筑成组排列,或为宗庙,或为社坛,已具备中国宫殿建筑“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规划雏形。
曲阜孔庙
(1)孔子生平
老子、郯子、师襄
司空、司寇
“道不同,不相与谋。”
“累累然,若丧家之犬。”
(2)儒家思想: 礼、仁、 中庸
礼:“立于礼” “齐之以礼”“克己复礼”
仁:人格:
人化意识和行为:“性相近,习相远”
同情、爱护和帮助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强不息的精神
高尚的境界:“修己以安人”
仁与礼的关系:用“仁”充实“礼”,这是孔子思想的重要主张。礼是外在的规范,仁是内在的要求。以礼的准则行仁,以仁的自觉复礼。
中庸:中即中正,中和;庸,即用也,常也。中庸就是“用中为常道也”,孔子自己解释为“过犹不及”。
(3)教育思想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第一个打破“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他的思想有“有教无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及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等教育思想。
二、孔子对后世的影响
1、孔子思想的传承
(1)孟子
“仁政”
政治思想上:民本思想 “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性善论 “人之初,性本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舍生取义”
“亚圣” 孔孟之道
2、荀子
主张礼法兼治,王霸并用 性恶论
3、董仲舒
儒学春秋公羊学的大师,以公羊春秋为基础,以春秋以来神秘主义的天道观为主导,吸收了当时阴阳无行学说,重新解释了春秋大义,为封建的社会秩序和封建皇权的统治虚构了一种超社会、超自然的理论根据,企图使这一理论在广大人民面前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永恒的效力。
a.大一统思想。 国家的统一,加强思想的统一,新儒家思想。其他违背儒家思想的都是“歪理邪说”。
b. “天人感应”说,把自然的天说成有感情的天,天主宰着人间的一切。皇帝是天的代表,人人都必须服从,否则就是大逆不道。
c.社会和伦理思想。“三纲五常”
4、朱熹
从汉唐到明清,“四书五经”逐渐成为天下读书人必读之书。南宋时期朱熹用理学思想对儒家经典进行了诠释,成为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必读之书。
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的评价:
孔子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的庙宇、墓地和府邸位于山东曲阜。孔庙是公元前478年为纪念孔子而兴建的,千百年来屡毁屡建,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超过100座殿堂的建筑群。孔林里不仅容纳了孔子的坟墓,而且他的后裔中有超过10万人葬在这里。当初的孔宅如今已经扩建成一个庞大显赫的府邸,整个宅院包括152座殿堂。曲阜的古建筑群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历史特色,应归功于2000多年来中国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大力推崇。
孔庙的主殿,全庙最高建筑,瓦色、开间、彩画均采用最高规格。殿高24.8米,宽24.85米,重檐九脊,黄瓦歇山顶,金龙和玺彩画,和故宫太和殿、岱庙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 佛教与中国石窟艺术的代表
一、佛教的传入及其发展 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大力弘扬佛法,并向周围国家派僧徒宣传佛教,佛教开始向外传播。佛教就是这一时期逐渐传入我国的。
关于佛教传人中国的确切时间与路线,历来为史家争论的焦点,其中“汉明帝感梦求法”之说颇为盛行。相传东汉明帝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夜梦见一金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次日,汉明帝以此梦述于众臣,令他们释梦。有一名为傅毅的大臣对曰:“臣闻天竺(古印度)有得道者,号曰佛,轻举能飞,殆将其神也”。于是汉明帝大悟,遣蔡喑赴大月氏(阿富汗和中亚一带)访求佛法。中途与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相逢,于是以白马驮经,回到洛阳,带回佛教经典与佛像,并在洛阳建中国第一所佛教寺院白马寺,这既是佛教传人中国内地的开始。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兴盛
1、原因:
内因:战乱
外因:印度佛教衰落,中国佛教开始盛行
2、表现:
大建寺院
石窟寺: 三大石窟艺术
云岗石窟:昙曜五窟 浮雕、立体雕
龙门石窟:宾阳洞和古阳洞
敦煌石窟:雕塑、壁画 天然的艺术博物馆
三、隋唐时期的佛教的发展
1、三教共弘
2、佛教华化
佛经的翻译:玄奘
佛教宗派的形成:禅宗、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
佛教的传播:鉴真
佛教胜地:四大名山
3.敦煌藏经洞的发现及意义
(1)打开了丰富多采的敦煌文化的视窗。由于莫高窟藏经洞文物的出土,人们才知道在远离中原的西部一角,在“四面六蕃围”的环境中还有一块汉文化延绵发达的沃土。在这片沃土上,人们创造了丰富多采、博大精深的地方文化,学术界称之为“敦煌文化”。敦煌文化为我国古代文化展现并保存了一个极为难得的地区文化的生动典型,让人大开眼界,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视野。
(2)促进了敦煌学的诞生。莫高窟藏经洞文物的出土,引发了中外学者极大的研究热情,很快形成一门新兴的学问,人们称之为“敦煌学”。敦煌学从无到有不过百年,如今已发展成为包括敦煌史地、敦煌考古、敦煌宗教、敦煌文学、敦煌艺术、敦煌文化、敦煌民俗、敦煌语言文字、敦煌文献、敦煌古代科技、敦煌文物科学保护、敦煌学理论等12个分支学科在内的、庞大的国际显学。敦煌学的材料和它的研究对象,虽然不仅仅是藏经洞所出藏品,但藏经洞藏品的大量出世,无疑促进了敦煌学的诞生。
(3)为中华古代文化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莫高窟藏经洞古代文献的发现,为中华文化和中华文化研究提供了一批新鲜资料,从而为中华文化和中华文化研究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仅以中国文学为例,藏经洞出土有久已失传的变文、词话、故事赋、讲经文、唐代白话诗、原始诸宫调、原始歌舞剧本、曲子词、驱傩新歌《儿郎伟》、店铺招徕叫卖口号、历代诗式、诗话,从不见载的特异型诗体,还有一大批唐、时期五代时期敦煌当地作者创作的诗、词、曲、文以及古代少数民族的诗歌、散文、旅行记、表章之类,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学宝库,有不少是绝无仅有的稀世遗珍,填补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空白,令文学史家为之膛目结舌。藏经洞出土文献,在诸多领域的研究,如宗教、社会、民俗、历史、地理、艺术、法制、医学及科技史研究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4)在中西方之间架起了一座学术研究方面沟通互补的新桥梁。敦煌学的材料不仅限于中国和汉民族,还涉及匈奴、乌孙、羌族、楼兰、龟兹、于阗、粟特、突厥、吐蕃、回鹊、龙家、温末、沙陀、黠戛斯、黑车子、哈拉汗、西夏、蒙古以及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吉尔吉斯、哈萨克斯坦、波斯、朝鲜、日本等国,具有极大的国际意义。再加上敦煌学涵盖兼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博大精深,取之不尽,所以它必然成为东西方学术界共同注目的学问。从事敦煌学研究的学者,不仅有中国人,还有英、美、法、俄、德、匈亚利、芬兰、日本、印度、韩国等许多国家的学者,敦煌学的研究队伍可以说是一支国际联军。近年来,国际敦煌学界更为频繁的往来交流,进一步加强了敦煌学的国际合作,通过合作交流,优势互补,敦煌学研究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局面,成果累出,日新月异,大有目不暇接之势。
杭州西湖
在杭州西湖申遗文本中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定义为:“十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精英的精神家园,是中国各阶层人们世代向往的人间天堂,是中国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文化名湖,曾对9至18世纪东亚地区的文化产生广泛影响”。 一、杭州西湖的历史发展
1、隋唐以前的西湖
-222年,秦始皇在古越国的领土上设置会稽郡。下辖15县,钱唐县属会稽郡。县址在灵隐山下。西湖位于城市之东。
2、隋朝时期的西湖
隋文帝时期,废除钱塘郡,建置杭州,此名首先在历史上出现。城市出现于西湖之南。 大运河的开凿,对杭州的发展和繁荣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随着人口的增多,对西湖淡水的需求日盛
3、唐朝时期的杭州
李泌:“六井”相国井、西井、方井、白龟井、小方井、金牛井
“唐自李泌始引湖水作六井,然后民足于水,井邑日富”
白居易:疏竣西湖 “忆江南,最忆是杭州”“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筑堤
4、吴越国时期的杭州西湖
大建寺院 “东南佛国”
灵隐寺 净慈寺 梵天寺经幢 六和塔 保俶塔 雷峰塔 白塔
5、北宋时期的杭州西湖
宋仁宗题诗为新任知州梅挚送行,首句便称杭州是“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
北宋翰林学士陶谷说杭州“轻清秀丽,东南为甲。富兼华夷,余杭又为甲,百事繁庶,地上天宫也”从此有了天堂的美称。
(1)沈遘(从叔沈括)与沈公井:禁捕西湖鱼鳖,禁食虾蟆。
开凿“南井”,引西湖水入城以利民用。于六井之南,“引湖水绝河,东至美俗坊,为大井, 名曰南井。”因南井“最得要地,四远取汲”,方便市民生活,后人谓之“沈公井”
(2)苏轼与西湖
《乞开杭州西湖状》官方文件中第一次提到了“西湖”。
“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
“唐李泌始引湖水作六井,然后民足于水,邑日富,百万生聚待此而后食。今湖狭水浅,六井渐坏,若二十年之后尽为葑田,则举城之人复饮咸苦,势必耗散。”
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
诗化西湖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灵隐前一首赠唐林夫》灵隐寺前天竺后,两涧春淙一灵鹫。不知水从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
“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
6、南宋时期的西湖
介绍西湖的专著:
西湖老人《繁胜录》、耐得翁《都城纪胜》
吴自牧《梦梁录》、四水潜夫《武林旧事》
“西湖十景”得出现
南宋诗人范成大《吴郡志》“天上天堂,地上苏杭”
7、元明清时期的西湖
元朝马可·波罗称杭州是“世界上最富贵华丽的城市”
明朝杭州知府杨孟瑛疏竣西湖,修筑杨公堤。
“唐宋以来,城中制井,皆藉湖水充之??若西湖占塞,水脉不通,则一城将复卤饮矣。”
总结:西湖景观的整体发展过程可根据其普世价值的形成过程分为6个发展阶段:缘起于唐宋时期(12世纪以前),成型于南宋时期(12~13世纪),维系于蒙元时期(13~14世纪),复兴于明代(14~17世纪),鼎盛于清康乾盛世(17~19世纪),振兴于近现代(20~21世纪)。“没有西湖就没有杭州,没有杭州也就没有西湖”
二、西湖的文化景观界定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肇始于9世纪、成形于13世纪、兴盛于18世纪、并传承发展至今,包括5大类景观组成要素:秀美的自然山水、独特的“两堤三岛”、“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景观整体格局、著名的系列题名景观“西湖十景”、内涵丰富的10处相关重要文化遗存、历史悠久的西湖龙井茶园,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独特的审美特征以及突出的精神价值,遗产区面积约43.3平方公里。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哲学理念和文化内涵
“西湖景观”由中国古代的二位大文豪白居易和苏轼开创和营造,突出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蕴含了中国儒家、道家、释家三大传统文化与信仰要素,突出承载了中国传统的崇佛文化、隐逸文化、茶禅文化、忠孝文化和藏书文化,体现了中国农耕文明发达时期文人士夫在景观设计上的创造性精神,虽经千百年历史演变,都基本上获得了完整和真是第保
存和延续,在9~20世纪的中国及其周边地区的景观设计史和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世界遗产标准
符合标准(一)
“西湖景观”是“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景观设计上的创造性表现:它经由中国古代的二位大文豪白居易和苏轼开创,在延续上千年的西湖疏竣工程与景观设计之间的持续互动中,突出体现了人与自然高度和谐求同的理念;并通过诗、画、景三者结合的中国题名景观设计手法,将中国宋代山水画的技法与构图理论运用于景观设计,创造了以四季景物为观赏特性的东方题名景观杰作——“西湖十景”,成为中国农耕文明发达时期文人士夫在景观设计上的创造精神的代表作。
符合标准(二)
“西湖景观”以其独创的山水景观设计手法与文化积淀丰厚的审美情趣,对13~20世纪的中国题名景观和日本、朝鲜半岛等东亚地区的景观设计和造园艺术均产生过明显的影响,特别是对18世纪的清代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颐和园和圆明园的造园艺术产生过重大影响,在东亚景观设计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符合标准(三)
“西湖景观”中现存的一系列历史文化遗存,包含了摩崖造像、佛教建筑、祠墓建筑、藏书建筑和西湖龙井茶等多种类型,见证了13-14世纪2个高度发达的亚洲文明——草原文明的蒙元文化与农耕文明的赵宋文化在中国东部江南地区的碰撞;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唐宋佛教禅宗文化、血缘社会传统忠孝文化、传统文人士夫的隐逸文化、中国江南传统的藏书文化以及唐宋时期茶禅文化的发展过程。
符合标准(四)
“西湖景观”中现存的核心要素“西湖十景”是中国题名景观的杰出范例:她拥有特别深厚的文化含量、极为丰富景观元素、独特的景观格局、和谐的人与自然互动关系,呈现了诗、画、景综合艺术特征的完美统一,形成了东方视觉艺术传统审美情趣“诗情画意”,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完整、内涵最丰富、影响力最大、保存着景观形成与发展历史中最清晰和确凿证据的题名景观,也是中国文化史上颇具规模与代表性的精神栖居地。
符合标准(五)
“西湖景观”的形成及其景观演化过程,充分体现为古泻湖的自然沼泽化与人工反沼泽化的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和谐产物,反映了湖泊水域与城市发展的持续互动的土地利用关系;并作为城市的风景名胜用地延续至今,以其大尺度的景观和有机的生态系统,增进了人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和谐程度,是利用古泻湖显著改善人居环境的杰出范例。
符合标准(六)
“西湖景观”承载了“天人合一”理念,是中国传统文人士夫的“精神家园”,在东亚地区9~17世纪的唐宋文化传播事件中,是文学、诗词、绘画和造园等艺术领域的重要题材;“西湖景观”与中国传承至今的忠孝文化、茶禅文化等传统直接相关;与《马可?波罗游记》和中国著名文学作品《春题湖上》、《山园咏梅》、《望海潮》等一系列西湖作品等直接相关;与中国著名的四大古典爱情传说中的《白蛇传》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直接相关,在中国传统
文学艺术领域和广大的民间生活中均拥有极为广泛的影响。
三、西湖文化景观遗产介绍
杭州西湖集中展示中国景观的美学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园林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
钱塘门遗址是南宋以来(12~20世纪)西湖景观“三面云山一面城”历史环境空间特征的直接物证。
清行宫遗址位于孤山南麓中部,南临西湖。该行宫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为清代帝王出行西湖时居住的行宫,是杭州重要的清代帝王遗迹。清行宫是18世纪上半叶清代康熙、乾隆南巡杭州、并对“西湖十景”进行“康熙钦定、乾隆题词”活动时的居所,佐证了西湖景观获得最大影响的事件。
文澜阁是清代七大《四库全书》藏书阁中唯一的书、阁共存者,也是江南三阁中仅存的一阁,所存《四库全书》卷帙浩繁。文澜阁《四库全书》为中华文化传承起到重要作用,也佐证了西湖景观“人文渊薮”的特征。
六和塔是古杭州城最重要的宋代建筑和标志性建筑,也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砖木结构古塔之一,见证了10~13世纪杭城佛教文化的兴盛,是西湖景观拥有丰富的宗教文化内涵的重要物证
保俶塔是见证杭城五代时期佛教文化兴盛状态的建筑遗存,在西湖景观整体视域空间中,与雷峰塔形成著名的“保俶如美女,雷峰如老衲”的南北对景,佐证了佛教文化的兴盛对西湖景观的直接影响。
灵隐寺佐证了佛教、特别是禅宗文化对西湖景观的直接影响;至今仍为西湖佛寺之冠,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之一,其两石塔两经幢塔雕造精细,仿造木构建筑逼真,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
在西湖景观中,龙井茶的缘起始于上天竺高僧辩才大师(龙井茶鼻祖),他将灵隐、天竺一带的寺庙山茶移种到风篁岭龙井村一带,并在与苏轼、陆游等著名文人的品茶参禅活动中,赋予了西湖龙井茶的“茶禅文化”内涵。
宋代林逋(字和靖)隐居杭州孤山时,植梅养鹤,清高自适。后作为成语和典故,比喻隐逸生活和恬然自适的清高情态
岳王庙是历代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场所。岳王庙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明景泰年间改称“忠烈庙”,经历了元、明、清、民国时兴时废, 代代相传一直何存到现在。
苏州园林
人们将建筑喻为“无言的诗,立体的画、凝固的音乐,”
我国著名园林美学家陈从周先生称“园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有不尽之意。寥寥几句,弦外之音犹绕梁间。” 一、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1、秦汉时期:园林的早期形态——囿,“所以域养禽兽也”。按(说文解字注)的解释,为囿者需具备二个条件,其一,在平面布局上四周有墙围合成园;其二,园内养禽兽以供畋猎游
乐。由此可以看出,早期的囿,实质上就是古代奴隶主贵族用以圈养禽兽,以供其畋猎游乐的场所。
秦汉时期,统一的帝国、强大的皇权为囿建造创造了条件,此时的囿无论在规模与内容上都有了较大的变化,除了继续利用天然植物并养禽鸟百兽以供狩猎外,囿中人工处理的色彩更浓,通过植物的配置、山石的垒砌,溪流池塘的布局有意识地组织景观和划分空间。尤其是囿中开始建宫设馆,以供帝王寝居与观赏之用,使官室建筑与自然山水有机组合,显露出以山水配合花草、房屋而成园林的造园风格、“囿”终于演变为苑”。始建于秦,发展于汉的上林苑,是秦汉时期苑囿的典型。
二、魏晋南北朝:从幼稚到成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寺庙园林的产生与繁荣期。随着这一时期佛教的兴盛,全国掀起了建塔造寺的热潮,为了适应佛教僧侣的清心静修,唤起信徒对天国美好的向往,佛寺建筑的环境处理自然受到高度重视。这些佛寺多数建在树老林深,峰石古朴、洞壑深幽之处,形成峰峦隐映,松柏荫郁的幽雅环境。即使是少数处于街市的寺院,亦多采用树木绿化来点缀。杜牧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便是这一时期寺院园林的真实写照。
除寺院园林外,由于南北朝时期动荡的政局使许多封建士人悲观厌世,他们纷纷标榜“弃经典而尚老庄”“越名教而祟尚自然”,热衷于清静谈玄,寄情于自然山水。然而,他们并不愿意象传统的隐士那样在深山孤林中过禁欲清苦的生活,而是主张隐与仕的结合,既向往自然山水美的精神享受,又不排斥世俗的物质生活追求。于是他们或在城郊山青水秀处择地造别墅,或是在城中辟地造宅园,通过人工之力将山水之美移至园中,从而导致了文人园林的兴起。寺院园林与文人园林的出现,是囿苑向山水园林转化的标志。
三、唐宋时期:形神兼备,诗情画意
不仅在规模上超过了以往的园林,在造园风格上也有了质的飞跃,由于大批文人直接参与到园林的设计中,将唐宋时盛行的山水诗,山水画意境直接切入园林设计,追求借景寓情,诗情画意,从而使园林设计从模仿自然走向写意山水。
四、明清时期:南北竞秀,兼收并容
明清时期掀起了我国园林艺术发展的又一高潮。在北方,随着封建统治的巩固与皇权的强化,为了满足天子的游乐之欲,先后兴建了许多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北京西苑(今中海、南海、海)与太液池(今北海)是明代宫苑的杰作。圆明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是清代宫苑的代表作。
在北方皇家宫苑发展的同时,由于明中后期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造就了大批富商巨贾,为了附庸风雅、标榜财富,他们纷纷解囊造园,同时一些王公贵族与文人雅士也造园助兴,从而导致了江南私家园林的兴盛。在苏州、无锡、杭州、南京等地私家园林处处可见,故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誉。
《园冶》:计成《园冶》的问世,是对我国园林艺术理论与实践的总结,标志着我国园林艺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中国园林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声誉,被欧洲人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范文五: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2007-09-17
产标志中英文文字采用“中国文化遗产”,“China Cultural Heritage”。
图一:标准图案
产标志标准图案如下:
图二: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矢量图
图案寓意深远、构图严谨、线条流畅、极富美感,是古代人民“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丰富的想象力、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的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
图案是中华先民崇拜太阳艺术表现形式的杰出代表之作,以此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表现了中华民族金饰2001年出土于成都金沙遗址,是21世纪我国考古的一个重大发现,体现了中国文物保护工作的成果。太阳神鸟图案所表达的追求光明、团结奋进、
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心和神圣使命感。
四周喷射出十二道光芒的太阳,呈现出强烈的动感,象征着光明、生命和永恒。十二道太阳光芒与四鸟的“十二”与“四”是中国文化经常使用的数字,表达了先民们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环绕太阳飞翔的四只神鸟,反映了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自由、美好、团结向上的寓意。而整体完美的圆也体现了保护的概念。
中国
非物
质文
化遗
产”
标识
揭晓
(2006-07-11)
在经济进一步全球化和社会逐渐迈向现代化的今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日益成为
世界各国的共识和全人类的共同行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
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身
份象征。为提高全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促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健
康有序发展,文化部委托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向海内外征集的“中
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在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前揭晓。
通过网上征集、群众投票和数轮专家评议,最终选出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
外部图形为圆形,象征着循环,永不消失。内部图形为方形,与外圆对应,天圆地方,表达
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空间有极大的广阔性;图形中心造型为古陶最早出现的纹样之一的鱼纹,鱼纹隐含一“文”字。
产,而鱼生于水,寓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世代相传;图形中心,抽象的双手上下共护于“文”字,意取团
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的寓意;标识图形传达出古朴和质拙感,一方面反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 和人民保护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表现出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向前的时代精神。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启用后,将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标志,主要用于研究、收藏、展示、出版
定相关规定,规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的使用
中国画里的乡村-宏村
发布日期:2006-12-22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皖南古村落—宏村风景区,位于安徽南部黟县,地理坐标:东经117°38′,北纬30°11′,村落布局严谨,民居建筑工艺精湛,与周围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山、水和田园风光相得益彰,民风淳朴,至今仍保持着传统的民间
习俗,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有“世外桃源”之称,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山区
民居村落的杰出代表。
宏村始建于宏村建于南宁绍熙年间(公元1131年),村落面积19.11公顷,至今800余年。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常常云蒸霞蔚,时而如泼墨重彩,时而如淡抹写意,恰似山水长卷,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特别是整个村子呈“牛”型结构布局,更是被誉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大奇迹。那巍峨苍翠的雷岗当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宠大的牛躯。以村西北一溪凿圳绕屋过户,九曲十弯的水渠,聚村中天然泉水汇合蓄成一口斗月形的池塘,形如牛肠和牛胃。水渠最后注入村南的湖泊,鹆称牛肚。接着,人们又在绕村溪河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历经数年,一幅牛的图腾跃然而出。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
宏村又名弘村,都是取宏广发达之意。宏村汪九是唐初越国公汪华的后裔。村子始建于宋代,数百户粉墙青瓦、鳞次栉比的古民居群,特别是精雕细镂、飞金重彩的被誉为“民间故宫”的承志堂、敬修堂和气度恢宏、西朴宽敞的东贤堂、三立堂等,同平滑似镜的月沼和碧波荡漾的南湖,巷门幽深,青石街道旁古朴的观店铺,雷岗上参天古木和探过民居庭院墙头的青藤石木,百年牡丹,森严的叙仁堂、上元厅等祠堂和93岁翰林侍讲梁同书亲题“以文家塾”匾额的南湖书院等等,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真可谓是步步入景,处处堪画,同时也反映了悠久历史所留下的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至清代宏村已是“烟火千家,栋宇鳞次,森然一大都会矣”,至今仍为宏村镇人民政府所在地。
自八十年代中期宏村开始发展旅游业,**、**等先后来宏村旅游考察,陈复礼、琼瑶、陈凯歌等先后来宏村进行艺术创作,特别是电影《卧虎藏龙》在国际上的热映,更使宏村闻名于海内外,。在2000年11月30日,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近期中国百家地方媒体推荐、公众投票评比产生的十大“中国最美的村镇”活动中,安徽的宏村位居其中。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中国网 | 时间: 2005-11-22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2004年8月,第二十八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苏州举行。会议决定将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和沈阳故宫、盛京三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集安市境内以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此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包括3座王城、12座王陵、26座贵族墓葬、好太王碑和将军坟1号陪冢。沈阳故宫、盛京三陵为明清皇宫和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
高句丽是中国古代边疆的少数民族政权,公元前37年,在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建国,后建都于纥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公元3年,迁都国内城,同时筑尉那岩城(均在今吉林省集安市境内),至公元427年迁都平壤。公元668年,高句丽政权灭亡。中国境内的高句丽古迹反映了高句丽政权早、中期的历史文化;高句丽山城与平原城共存的建筑开创了中世纪都城建筑模式的先河。 中国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至今已有30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2处、自然遗产4处、文化
和自然双重遗产4处,在世界上排名第三。从2004年开始,北京的六项世界文化遗产——明十三陵、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和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进行首次大规模修缮,计划于2008年前完工。中国还是世界上无形文化遗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昆曲和古琴艺术均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将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中国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列入世界千年纪念名单。
中国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单
一、长城(北京市,1987,世界文化遗产)
二、明清皇宫(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故宫—北京市,1987;沈阳故宫—辽宁
省2004)
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北京市,1987,世界文化遗产)
四、敦煌莫高窟(甘肃省,1987,世界文化遗产)
五、秦始皇陵与秦兵马俑(陕西省,1987,世界文化遗产)
六、泰山(山东省,1987,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七、黄山(安徽省,1990,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八、九寨沟(四川省,1992,世界自然遗产)
九、黄龙寺风景区(四川省,1992,世界自然遗产)
十、武陵源风景区(湖南省,1992,世界自然遗产)
十一、承德避暑山庄与外八庙(河北省,1994,世界文化遗产)
十二、布达拉宫(西藏自治区,1994,世界文化遗产)
十三、曲阜孔庙、孔府、孔林(山东省,1994,世界文化遗产)
十四、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省,1994,世界文化遗产)
十五、庐山(江西省,1996,世界文化遗产)
十六、峨嵋山与乐山大佛(四川省,1996,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十七、平遥古城(山西省,1997,世界文化遗产)
十八、苏州古典园林(江苏省,1997,世界文化遗产)
十九、丽江古城(云南省,1997,世界文化遗产)
二十、颐和园(北京市,1998,世界文化遗产)
二十一、 天坛(北京市,1998,世界文化遗产)
二十二、 武夷山(福建省,1999,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二十三、 大足石刻(重庆市,1999,世界文化遗产)
二十四、 明清皇家陵寝(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湖北省,2000;清东陵、
清西陵—河北省,2000;明十三陵—北京市,2003;明孝陵—江苏省,2003;盛京三陵—辽宁省,2004)
二十五、 龙门石窟(河南省,2000,世界文化遗产)
二十六、 青城山与都江堰(四川省,2000,世界文化遗产)
二十七、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安徽省,2000,世界文化遗产)
二十八、 云冈石窟(山西省,2001,世界文化遗产)
二十九、 三江并流景观(云南省,2003,世界自然遗产)
三十、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辽宁省、吉林省,2004, 世界文化遗产)
(选自《中国2005》)
(中国网注:2005年7月15日,澳门历史城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
界文化遗产清单,成为中国第31处世界遗产。)
景点介绍:
飞来石
黄山屹立在中国安徽省南部(北纬30度1分,东经118度1分),盘垣于歙、黟、太平、休宁四县之间,方圆250平方公里,精华部份154平方公里。黄山原称作黟山,因传说轩辕皇帝曾在此修身炼丹,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改名。黄山不仅以奇伟俏丽、灵秀多姿著称于世,还是一座资源丰富、生态完整、具有重要科学和生态环境价值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属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黄山现已成为中国名山之代表,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并与长江、长城、黄河并称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
宏村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皖南古村落,宏村,古称弘村,位于安徽黄山西南麓,距黟县县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整个村落占地30公顷,枕雷岗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山因水青,水因山活,南宋绍兴年间,古宏村人为防火灌田,独运匠心开仿生学之先河,建造出堪称“中国一绝”的人工水系,围绕牛形做活了一篇水文章。九曲十弯的水圳是“牛肠”,傍泉眼挖掘的“月沼”是“牛胃”,“南湖”是“牛肚”,“牛肠”两旁民居为“牛身”。湖光山色与层楼叠院和谐共处,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相辉映,是宏村区别于其他民居建筑布局的特色,成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一大奇迹。
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位于安徽南部。黄山是中国最著名的山岳风景区之一。黄山古称黟山,相传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黄帝率手下大臣容成子、浮丘公来此炼丹,并最终得到升天,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依此传说,唐明皇赦改黟山为黄山。黄山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1990年12月黄山风景名胜区作为一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黄山群峰气魄雄壮,是中国山水画构图的粉本。黄山层峦叠嶂,云海飘忽,无论站在哪里,都可发现一幅幅美妙的中国山水画构图。观赏这幅天然的图画长卷,就会明了“重重悉见”的中国山水画散点透视法的科学道理。这些也是黄山画派作品的构图特点。
黄山的自然美景,吸引了历代的诗人墨客,志士名流,领略和歌咏雄伟、瑰丽的自然景色,产生了浩如烟海、灿若繁星的诗文。有资料表明,自盛唐至晚清,描绘黄山的散文有几百篇,诗词有两万余首。此外,还有大量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可以说,黄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诗的山。神奇的天然画境,为摄影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据不完全统计,自60年代以来,已出版黄山风光画册20余本,各种
影视片30余部。这些表现黄山的作品,出神入化,与中国的山水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出版方面,随着研究和表现黄山的各类文艺作品的大量涌现,安徽黄山出版社、黄山书社等应运而生,《黄山》杂志社、黄山书画院相继问世,出版了各类以黄山为题材的书刊和绘画作品。黄山是知识的宝库。
主要景观
?
?
? 峰林地貌 - 黄山有千米以上的高峰77座,峰顶尖陡,峰脚直落谷底,山顶、山腰和山谷等处广泛分布有花岗岩石林和石柱,巧石怪岩遍布群峰、山谷。可谓峰高峭拔、怪石遍布。黄山自中心部位向四周呈放射状地展布着众多的山涧沟谷,这些山谷深深下凹,深谷两侧多是陡壁或破碎的峰林,谷中漂砾遍布,谷宽壁陡,谷直底平。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岩石多球状风化,山体浑厚壮观;后山岩体节理密集,多呈垂直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 温泉景区 - 温泉景区古称桃源仙境,因左侧桃花峰上桃花遍岭而名,现以温泉为名。景区位于桃花峰与紫石峰、清潭峰之间,山青水秀,石巧泉奇,名胜古迹是景区景观的主要特色。温泉景区是通往南大门及山中各景区的交通枢纽。主要景点有揽胜桥、翼然亭、温泉、观瀑亭、白龙潭、鸣弦泉、慈光阁、人字瀑、百丈泉、冰川遗迹、醉石、从容亭、半山寺、金鸡叫天门等。 云海 - 黄山温泉的水温平均41.1°C,含重碳酸盐为主,并含钠、钙、铁、镁、碳酸根等离子和气体,种繁量微,所含气体主要是N 2、O 2、C02以及对人体有益的放射氡。水质纯正,温度适宜,可饮可浴。
Tibet Potala Palace - 布达拉宫图片库
布达拉宫 Tibet Potala Palace
布达拉宫是一座融宫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古建筑群,始建于公元七世纪四十年代松 蕃王朝松赞干布时期,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它座落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
萨市中心、古城西北约2公里的玛布山(红山)上,最高处海拔3767.19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宫殿。1961年国务院将布达拉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XX年,布达拉宫被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布达拉宫是西藏自治区内最完整最宏伟的一座古建筑。“布达拉”是普陀罗(普陀)的译音,意即菩萨住的宫殿,相传公元七世纪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唐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成此宫,今尚存法王修法洞和观音佛堂两处早期建筑。现有建筑群为17世纪中叶五世达赖受清朝册封后开始兴建,并经过历代达赖不断扩建而成。1959年前,布达拉宫是五世达赖之后历代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从事政治活动的场所,是旧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权力中心,从七世纪起,先后共有九个赞普 (藏王)和十位达赖在这里居住过。
布达拉宫由红山南麓奠基,缘山而上,依势迭砌,从平地直达山顶,几乎占了整座玛布山(红山)。布达拉宫高117米,东西长360米,外观13层,实为9层,面积约12万平方米,殿宇巍峨,金顶辉煌,共有佛堂、经堂、灵塔殿、习经室15000多间(按西藏建筑计算办法以柱计算)。整个建筑系石木结构。用块块方石垒砌,高大宽敞的殿堂墙上绘有各种色彩鲜艳的壁画,室内陈设有几十万个用金、银、铜、玉和檀香木等雕铸的大小佛像,造型生动。集中体现了藏族人民高度的建筑成就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宫城占地41公顷,包括四大部分:红山之上的红宫、白宫、山后的龙王潭和山脚下的“雪”。其中红宫为历代达赖的灵塔殿和各类佛堂,位于整个建筑的中心和顶点,也是须弥佛土和宇宙中心的象征;白宫合抱于红宫外侧,是历代达赖的宫殿、大经堂、噶厦政府机构和僧官学校等,达赖的寝宫位于白宫最高处,又称日光殿;龙王潭为布达拉宫后园,方圆3公里,中为湖,湖中小岛上 建有龙王宫和大象房等;“雪”在布达拉宫脚下,其中安置有噶厦政府的监狱、印经所、作坊、马厩,周围是宫墙和碉堡。站在红山脚下,可以看 到布达拉宫的整体布局,由下到上分别是“雪”、白宫和红宫,充分体现了藏传佛教中“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三界说”,通过建筑布局艺术的对比、夸张和渲染,表现了佛法的神威,令人在千年之下,仍望之而生对天国佛境的凛遵之感??
九寨沟
九寨沟:被誉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的九寨沟县中南部,是长江水系嘉陵江白水河的一条支流,因景区内有荷叶、树正、则渣洼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游览区海拔2000米至3100米,气候宜人,冬无寒风,夏季凉爽,四季美丽,是世界上旅游环境最佳的景区之一。
?
九寨沟风景图片
?
九寨沟风光图片 [1]
?
九寨沟风光图片 [2]
?
牟尼沟风景图片
?
春天·黄龙风景图片
?
夏天·黄龙风景图片
?
秋天·黄龙风景图片
?
冬天·黄龙风景图片
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图) 2007-06-28 14:00:00 来源: 大洋网 网友评论 354 条 进入广东论坛
? 核心提示:在今日上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广东
开平碉楼与村落顺利通过表决,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开平碉楼现存1833座,是上世纪开平华侨与村民把外国建筑文化与当地建筑文化相结合的结晶。
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
塘口镇方氏灯楼。
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
新闻幻灯: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大洋网6月28日报道(记者:黄文生 王锋 伦少斌 肖欢欢 刘翊 发自广东开平) 北京时间6月28日早上8时35分左右(新西兰当地时间28号中午12点35分),在新西
兰基督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顺利通过表决,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
34处世界遗产,广东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北京时间早上8点35分,记者连线正在新西兰开平申遗代表团,据介绍,在今天上午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从已加入《世界遗产公约》的185个国家中选出的21个理事国代表,对“开平碉楼与村落”进行投票表决。由于“开平碉楼与村落”与世界遗产的标准高度契合,超过三分之二的专家投赞成票。“开平碉楼与村落”成功通过表决,广东世界遗产项目实现“零的突破”。
公园名称:
简介: 天坛
世界文化遗产。位于正阳门外东侧,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总面积273公顷,坛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 坛墙两重,把全坛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主要建筑集中于内坛。
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石窟群长约1,600米,高50米,上下5层,鳞次栉比,密如蜂房。据记载,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因敦煌是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上的名城,来往商旅、王公贵族和大小官吏等都在此修建佛窟,到唐武则天时,已有1,000余窟龛。现尚存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各代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000多座,唐宋木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是一处集建筑、绘画、雕塑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大画廊。
莫高窟的造像均为泥质彩塑,最大者高33米,最小者仅10厘米。唐代为莫高窟艺术的高峰,塑造艺术无比精妙。壁画内容有佛像、佛教史迹、经变、神话、供养人等题材和装饰图案。凌空起舞的飞天被公认为是最美的形象。每个洞窟都展现了一个绚丽多姿的世界,山川景物,亭台楼阁,花卉图案,或是“满壁风动,天云飘忽”的佛国风光,或为打猎、织布、春米、建房等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人间画图。在艺术上,这些壁画不仅体现了中国的民族风格,还吸取了印度。希腊、伊朗等国古代艺术之长,堪称是东、西方艺术的结晶。
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系统反映了北魏、隋、唐等十多个朝代的艺术风格。
莫高窟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物宝库。在藏经洞中就曾出土了经卷、文书、织绣、画像等5万多件,艺术价值极高,可惜由于当时主持莫高窟的王道士愚昧无知,这些宝藏几乎被悉数盗往国外。如今在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下,建有敦煌艺术陈列中心,仿制了部分原洞窟,既保护了洞内的文物,又丰富了参观内容。 莫高窟是世界艺术家的圣地。一个专门的学科——“敦煌学”正越来越引起世界学术界的兴趣和重视。
莫高窟是我国现存石窟艺术宝库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座。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敦煌月牙泉
月牙泉位于敦煌市西南5公里处,是一处神奇的漫漫沙漠中的湖水奇观。鸣沙山下,泉水形成一湖,在沙丘环抱之中,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月牙泉。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彻”。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一湾清泉,涟漪萦回,碧如翡翠。泉在流沙中,干旱不枯竭,风吹沙不落,蔚为奇观。历代文人学士对这一独特的山泉地貌、沙漠奇观称赞不已。月牙泉因“泉映月而无尘”、“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为奇观。“晴空万里蔚兰天,美绝人寰月牙泉,银山四面沙环抱,一池清水绿漪涟”。 月牙泉有四奇:月牙之形千古如旧、恶境之地清流成泉、沙山之中不淹于沙、古潭老鱼食之不老。去鸣沙山月牙泉游玩以傍晚、黄昏时分最佳。
尚书.盘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