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射虎必备】联坛典故
第一:
李某延师课子,允诺逢七夕请先生,一连数载,李某均不践约,又一年七夕,三餐依旧是粗茶淡饭,先生传学生作对曰:
客舍凄凉,恰似今宵七夕。
学生不能对,问其父,父代对道:
寒林寂寞,可移下月中秋。
到了中秋李某又失约,先生再传学生作对:
绿竹本无心,遇节即时挨不过。
李某见了,代其子对曰:
黄花如有约,重阳以后待何迟。
到了重阳,客舍依然清冷,先生只得再传学生作对:
汉三杰:张良韩信狄仁杰。
李某听了大笑道:“先生谬矣,狄仁杰乃唐人也。”先生答道:“前唐后汉尚记得滚瓜烂熟,为何一顿饭却如此健忘?”李某顿时语塞,赫然而退。
第二:
有一财主,父子花钱各捐了个进士,心中十分得意,于是在门口贴了一副联: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同进士。
妻夫人,媳夫人,妻媳皆夫人。
不料第二天就为村人改为: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同进土。
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
第三:
从前,有个姓李的财主,他鱼肉百姓,无恶不作,百姓对他恨之入骨。
有一年过年,家家户户忙着贴对联。李家更不用说了。李财主写了一副对联叫人贴在大门的两旁,对联是:
父成龙,子成龙,代代全成龙;
父发财,子发财,辈辈都发财。
同村一位穷秀才看了对联,沉思了一会便离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财主的门前围满了一大群看热闹的人,他们有说有笑,议论纷纷,大家都称赞道:“改得好,改得好!”
门外吵嚷声惊动了李财主,他以为人们在称赞他的对联,忙打开大门,一看门上的对联,立时气得昏倒在门前的台阶上。
原来,李财主门上的对联,被秀才改成了:
父成聋,子成聋,代代全成聋;
父泼财,子泼财。辈辈都泼财。
为了这副对联,李财主整整病了一个多月,人们无不拍手称快。
第四:
有一老太监在冬天看见纪晓岚穿着皮衣,手执一把扇子。感到十分好笑,遂遂说:
小翰林,穿冬装,执夏扇,一部春秋可读否?
纪晓岚听老太监南方口音,对到:
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吗?
第五:
【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
门对千根竹。
家藏万卷书。
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
门对千根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暗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
门对千根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富豪气得目瞪口呆。
此事传到相爷的耳朵里,他命家人去叫他来当面一试,解缙与相府家人来到相府门前,见正门关着,就止步不前,对家人说:“迎客有迎客之礼,为何不开正门?”家人无奈,只得又去,禀告相爷。相爷想了想,挥笔写了个上联,连同笔墨交与家人说:“递与那学生。”
解缙接过一看,见是一副对子的上联:
小犬乍行嫌路窄。
解缙即刻接写了下联:
大鹏展翅恨天低。
相爷见对只好大开正门。小解缙进了门,相爷把他迎入客厅,分宾主坐下后,相爷从桌上拿起一本书晃晃说:“老夫听说你有万卷之书,书藏哪里?”小解缙指指肚皮说:“在这里。”相爷又问:“既然如此,那我出联你能对吗?”小解缙眨眨眼睛说:“何止能对!”相爷看看这穿绿衣衫双目流盼的小家伙,口气竟这么大,不觉有些好笑,便出联道:
井底蛤蟆青间绿,美目盼兮。
小解缙听了,冷笑了一声,看了一眼身穿红袍的相爷,便接着对道:
汤中对虾白映红,鞠躬如也。
相爷本想讥笑他是个坐井观天的蛤蟆,不料自己反被奚落成一只死虾,想小家伙竟然如此不留情面,不由心里冒火,却不好发作,只好改换题目,再难解缙道:
天做棋盘星做子,谁人敢下?
解缙略一思索,便对道:
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能弹?
相爷见小解缙对答如流,大为吃惊。正找不到好的课题,忽见壁上有一幅《月夜杜鹃图》,也来不及细想,就信口出了一联道:
月下子规喉舌冷。
解缙见他行文已乱,故意照式对个下联说:
花中蝴蝶梦魂香。
谁知相爷只顾后,不顾前,一见别人句子有毛病,马上挑剔说:“试问花中蝴蝶,倘不睡去,哪来的梦魂香甜?”解缙又眨眨眼睛说:“然而月下子规,也未必启口,喉舌之冷,一样无从说起!”相爷一听,啊哟!我也错了。便问小解缙:“那么依你说又当如何?”
解缙说:“如果把‘月下’改作‘啼月’;‘花中’改作‘宿花’,岂不是‘舌冷’‘梦香’?”相爷欲要叫好,但又反问:“你既然早已知道,为何将错就错?”
解缙笑道说:“因为相爷失口在先,解缙之所以将错就错,无非是步相爷后尘,照葫芦画瓢罢了。”
一番话说得相爷心服口服,自知理亏。想想方才小解缙的不恭,正是自己失于检点而引起的,因此甚感惭愧和不安。他深爱解缙之才,等解缙长大,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
第六:
【清朝时候】,西湖的冷泉亭上,挂有一幅对联: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戊辰九月,清朝有名的文人俞樾和他的妻子到飞来峰下游玩,坐在冷泉亭边休息,欣赏这幅对联。妻子看了一会儿,要求俞樾进行解释。俞樾把原来的对联改了两字,作为回答:
泉自有时冷起;
峰从无处飞来。
妻子嫌改得不好,立即表明自己的看法:
泉自冷时冷起;
峰从飞处飞来。
俞樾把自己和妻子改动的字作了比较,认为“冷”、“飞”二字比“有”、“无”准确有神。
过了几天,俞樾带着次女秀孙又来到冷泉亭边。他给秀孙说明上次怎样给对联该字一事,秀孙赶紧望着亭子,沉思了好大一会儿,慢慢地说:
泉自禹时冷起;
峰从项处飞来。
俞樾一向才力超人。他明白上联中的“几”字改为“禹”字,那是指大禹治水,仔细推敲,改得动人。至于那个“何”字为什么要改成“项”字,他一下弄不清楚,只好向秀孙追问原因。秀孙爽朗地说:“项羽曾有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这座险峰不是他从别处拔起,怎能飞到这里来呢?”秀孙话音刚落,俞樾忙拍手称好快,连连道好。
第七:
【明】朝兵部尚书康大和一次挑竹蛏到山里去卖,晚上借宿在一家学馆里。因为没有床铺,就用学生课桌板并排当床铺睡下。先生睡在同一间房子里,虽有蚊帐,却不能入睡。他爬起来,点灯一照,看大和睡在课桌板上,呼呼大睡,没有一只蚊子干扰,而自己蚊帐里蚊子成群,被叮睡不着。
第二天早上,先生对大和说:“我有一个对头,三年无人对出。不知何时能遇贤人,寻得佳对?”大和说:“先生不妨道出,或许有人能对。”先生故意说:
小犬无知敢入深山寻虎豹。
大和沉思片刻,觉得先生是有意试探,对出有因,便顺口对道:
青龙未遇特来浅水戏鱼虾。
先生自觉没趣,但心里却暗暗佩服这个麻脸的后生仔,竟有这样的文才。
大和准备要起行,看昨夜放在天井里的半担竹蛏,被学馆的弟子踢破了不少,连蛏汤都流出来。这时,有几个穿长衫的乡绅来到学馆,其中一个白胡须的乡绅说:“你卖蛏来这里做什么?”另一个乡绅说:“
叫先生对出一个让他对。能对出,一担蛏都买;对不出,倒在天井里。”大和站着不作声。乡绅示意先生出对头,先生想了好久不开口。大和等急了,就不客气地说:“时间不早了。不然,我出一个对头,让你们来对如何?”先生示意乡绅们让他出,那个白胡须的乡绅也表示同意,大和就念道:
硬壳竹蛏踢破流汤流卤。
乡绅们听了都冷笑道:“肩挑买卖的粗人,出这样的粗对。请先生对吧!”先生抽水烟,吐出一团烟雾。想了好久,对不出来。乡绅们也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一个能对出来。大和等急了,就对他们说:“既然诸位先生不愿说出对尾,就把竹蛏都买去吧!”那个白胡须的乡绅说:“你能自对,我们就服你,这些蛏,请你不必担心。”大和双手抱拳行礼:“请诸位先生多多包涵,我自作自受了!”说着,就大声对道:
长脚螃蟹扒开无淀无膏。
先生和乡绅们自觉没趣,只好拿钱买下这担竹蛏。
第八:
从前,粤西一爿回春堂药材店,店老板姓洪,膝下只有一女,洪老板以‘洪’‘红’谐音,取中药‘红娘子’之名,将女儿取名洪娘子。
洪娘子年方二八,并常常和人对联。一日出了个上联:
白头翁。
而一位放牛郎对以:
红娘子。
洪娘子听了大吃一惊,一下子脸红到了耳根。洪娘子接着出一联:
鼓架架鼓,陈皮难敲半下。
放牛郎对道:
灯笼笼灯,纸壳原以防风。
自此之后洪娘子对放牛郎改变了那种居高临下的骄态,虚心向放牛郎请教,两人互相切磋。洪娘子与放牛郎之间的感情与日俱增,两个小青年相爱的事,不久便被洪老板发现了。于是他决定征联选婿试试放牛郎的才学。这第一联是:
冬虫夏草九重皮。
放牛郎一见便微微一笑,不假思索地高声对道:
玉叶银花一条根。
放牛郎进入了第二关,见那上面挂的是:
烦暑最宜淡竹叶。
放牛郎又微微一笑,答道:
伤寒尤妙小柴胡。
放牛郎信心倍敷,又进入第三关,这一联写的是:
金银花小,香飘七八九里。
放牛郎略一迟疑,便对了出来:
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放牛郎来到了第四关,这上面写的是:
水莲花,半枝莲,金花照水莲。
放牛郎思索了好半天,即诵出下联:
珍珠母,一粒珠,玉碗捧珍珠。
过了很久。里面才传出洪老板冷冷的声音:“进来吧。”放牛郎进入厅堂。来到最后一关。只见那墙上挂的是一副四十三字,内嵌十二味中药名的长联,不禁愕然惊叹:“啊呀!绝对!绝对!”这联是:
红娘子身披石榴裙,头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贯众,到天竺寺降香,跪伏神前,求云母天仙早遇宾郎。
放牛郎目瞪口呆,汗流浃背,无言一对。他回家后决定苦学几年再来。
洪娘子于是送放牛郎远行,她顺手在路边折了株草放在放牛郎手上,放牛郎一看是株相思草,他知道这是洪娘子和他‘物对’表心意,作临别的最后一次对。他想了一会,忽然上前几步从路边采了一朵花,插在洪娘子髻上。洪娘子惊喜地叫了起来:“啊!合欢花。”接着道:
放心走吧,此去不论生地熟地,远志莫怕路千里。
放牛郎洒泪而别:
挥泪去矣,将来但闻藿香木香,桂圆时节早当归。
放牛郎日夜攻读,精心应对。冬去春来,转眼快半年了,四十三字长联中的十二味药名,还只能对上六个,他心里甚是着急。这天,他忽然接到洪娘子托人带来的信件,打开细看,上面这样写着,
白头翁:
忆自金闾相会,只望恩泽长流,竟匆匆别去,怜奴只衾寒,红泪枯罄,今老父如子龙年高老迈,想君蜜愿应酬矣;望九九归一,荣旋梓里,一家老少笑开颜。素书递到,即为裁答。努力自珍、珍重加衣!
红娘子于端阳后十日
放牛郎知道这是一纸药谜,洪娘子信中的每一句话都射有药名,从头来看是苏合、泽泻、王不留行、独活、血竭、常山、白头翁、甘遂、百合、当归、合欢、白芨、旋覆花;最后两行祝语是防己、防风;日期是半夏。当晚,放牛郎在洪娘子信中找出了六个药名,凑足了剩下的半联,拟出了那四十三字的长药联。
等他匆匆赶到回春堂药店,放牛郎不等洪老板催促就高声道:“先生,听我应对!”他的下联是:
白头翁手持大戟子,脚跨海马,与草寇甘遂战百合,旋复回乡,上金銮殿伏令,拜常山侯,封车前将军立赐合欢。
洪老板也无言已对,答应女儿与放牛郎成亲。新婚之夜,放牛郎送去客人后,正要进入洞房,却被丫鬟拦住了:“新郎公听着,我家小姐有话,进洞房前须再对一副对子,若对不出,还请回学习半年。”
放牛郎‘啊呀’一声,嘴里嘟哝着:“哦,也要来个三难新郎么?好。上联是什么?”荷香打开手中的纸条念道:
白头翁牵牛耕熟地。.
放牛郎略一思索答道:
红娘子相思配宾郎。
这时,洞房门‘呀’的一声开了‘露出洪娘子的一张笑脸。放牛郎迫不及待地跨进门去。
第九:
某人平日挥霍无度,过年时缺柴少米,在门上贴副对联:
行节俭事。
过淡泊年。
邻居在上下联各添一字:
早行节俭事。
不过淡泊年。
观者为之捧腹。
第十:
【清】代文学家李调元,才思敏捷,以善对而闻名。曾任广东学政,有一牧童故意在李经过的路上以三块石头垒成一座石桥。李坐轿路经此地,石桥被轿夫踢倒,牧童责问轿夫,双方争吵不休。李调元下轿调解,牧童说:“你既是李大人,听说善于作对,小子出个上联请你对吧?”李调元欣然答应,牧童念道:.
踢破磊桥三块石,
李调元想了好久,竟未能对出,只好约明天再来应对。回家以后,冥思苦想,茶饭无心,妻子问知其故,微微一笑,在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出’字,然后用剪刀剪成两个‘山’字。李调元恍然大悟,于是次日一早即到约定地点,见到牧童,对出了下联:
剪开出字两重山。
牧童哈哈大笑:“李大人,这下联恐是你夫人想出的吧?”李调元吃惊地问:“汝何以知之?”牧童答道:“妇人常与针线、剪尺打交道,男子汉大丈夫则应将剪子换作斧头。何不就将下联改为:
劈开出路两重山。
李调元面红耳赤,但内心颇为佩服。那牧童却又说:“我再出个对子你对吧!李大人是文人学士,饱读古文,会做文章,我就以此为题。”说完,又念出一个上联:
古文人做,做诗做赋做高官。
李调元觉得此联亦颇难对,只好再次回到家中,和众门客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下联:
八刀心忿,忿世忿命忿穷途。
谁知李调元第二天向牧童念出下联,又被牧童取笑:“这分明是个穷书生对出来的,李大人是达官贵人,对出这样穷酸气的对子于身份不符。不如改成:
大口一吞,吞云吞雾吞江海。
这样才有气魄呢!”李调元听了,不禁连连点头,称赞这牧童是个奇才……
第十一:
【明】王波,自幼聪明伶俐,尤其擅长对对。有一年春节,王波家中无米下锅,他舅舅是当地的财主,家中有钱有米,但老婆却是个小气鬼。王波的父亲曾向他借过三斗谷子,被数落了一顿。有心再去借粮,又实在难以启口。年仅九岁的王波,看出父亲的难处,就偷偷地来到舅舅家。
拜见舅舅后,说明来意。舅舅问:“你想借多少?”王波答道:“当然是越多越好罗。”舅舅微微一笑,故意睁大眼睛说:
小孩子,口气大!
王波娇嗔地应道:
大富翁,肚量小!
逗得舅舅哈哈大笑,真想马上借给他,可是想起刻薄的太太曾说过的话,不知不觉地就自言自语说了出来:
没完没了,还想借?
王波误解了舅舅的心情,生气道:
有始有终,定会还。
王波的舅舅也是个联迷,听了王波的答语,联兴大发,便对王波说:“我出一上联,你若对上了,不但白送你一斗米,就连以前欠的三斗谷,也不用还了,如果你对不上,可要罚的啊,怎麽样?”“行!”王波说:“你出联吧!”舅舅便出上联:
欲欠谷,则滚利。
王波猜不透舅舅的心思,但知道这是拆字联,就应道:
体本人,就留情。
舅舅着实吃了一惊,因为对得如此贴切如此意对俱佳的下联。竟出自一个不满十岁的小外甥之口,十分满意和欢欣。但还想再考考他,于是便在原联上增加数字,将上联改成了:
欲欠谷,则要利滚利。
小王波听后,以为舅舅说话不算数,故意刁难自己,想到舅舅是自己母亲的哥哥,现在全无手足之情,本想不理舅舅,不再应对。但又想人小志要大,不能让别人看不起,于是,又对了下联:
好子女,就该心连心。
舅舅哈哈大笑,连声说:“妙!妙!妙!”接着,对王波说:“舅舅说话一定算数,一会儿就叫人送米去。你呢,留下来,我出钱让你念书去,如何?”小王波这才明白,原来舅舅是在考自己,也就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第十二:
有一秀才出城访友,来到一个小镇里的小药铺,见一少女正在煎制膏药,容貌端正,秀才便有爱慕之意(简直一下流胚子),只不知她是否有才,便上前试探道:
膏可吃,药可吃,膏药岂可吃?
少女闻声抬头,见他是个秀才,知道是在索对,心想秀才都有些酸脾气,我何不如此对答,于是一笑对道:
脾好医,气好医,脾气不好医。
秀才见少女应对巧妙,很是高兴,心想再试她一试,抬眼看到门外药圃之中长有芍药,张口又吟道:
春暖带云锄芍药。
不想少女张口即对道:
秋高和露种芙蓉。
此时,秀才对少女已是倾心爱慕,但是素不相识,又不便开口,只得怏怏而去,心中却一直放此女不下。朋友见秀才一直心神不定,问明缘由,笑道:“兄台果然好眼力,此女一心想嫁个才子,至今尚未许人。以兄台人品(什么德性?),此事包在小弟身上。保管一说便成。”(助纣为虐!为虎作伥!)后来,朋友果然出面做媒,少女见过秀才,心中也自愿意(糟了!),秀才终于如愿以偿,了却终身大事(没天理)。
第十三:
古时有一个和尚前去赶考,主考便出联而试:
孔圣人三千弟子下场去。
和尚对到:
如来佛五百罗汉上西天。
主考再出一联:
子曰:克己复礼。
和尚对到:
佛道:回头是岸。
主考已开始有点火了:
旗鼓。
和尚对:
木鱼。
主考已忍耐不住,怒道: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和尚又对道: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主考已忍无可忍:
快滚!
和尚却无动于衷,仍道:
善哉!
第十四:
相传【宋】时秦少游慕苏小妹才名,乔装成化缘道人去见苏小妹,并问道:
小姐有福有寿,愿发慈悲。
小妹应声答云:
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
少游又问讯云:
愿小姐身如药树,百病不生。
小妹一边走,一边答应:
随道人口吐莲花,半文无舍。.
少游直跟到轿前,又问讯云:
小娘子一天欢喜,如何撒手宝山?
小妹随口又答云:
风道人恁地贪痴,那得随身金穴!
第十五:
有个大镇上有朱、项两家,两家之间经常闹矛盾。一次朱家盖新祠堂,便写了一联:
两朝天子。
一代圣人。
上联指朱姓的【后梁】朱温和【明】时的朱元璋都做过天子。下联指【宋】时的朱熹称亚圣。项姓一见大吃一惊,从此就一直在朱姓面前抬不头来。后来来了个外乡人,便帮他们写了一联:
烹天子父。
为圣人师。
原来在此联嵌入两个典故,上联指【楚汉争霸】时项羽曾经烹过【汉】高祖刘邦的父亲;下联指【春秋】时孔子曾经拜过项橐为师,此联一出,与朱姓的针锋相对,而处处又压他一等,项姓人由此而扬眉吐气。
第十六:
据说从前有个人名叫李廷彦,曾献百韵诗给一位大官,中间有一对云:
舍弟江南殁。
家兄塞北亡。
那位大官看了很同情他,道:“想不到你家里竟接连遭到不幸。”李廷彦忙道:“实无此事,那是为了对仗工整才这样写的。”
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就戏谑他说:“你还不如写上‘爱妾眠僧舍,娇妻宿道房’呢。若这样写,还可以保全你兄弟的性命啊!”
第十七:
镇海人陆志道,小时候对对子思路敏捷。九岁时他应童子试,县令出题说:
镇海县童生九岁。
陆对曰:
大清国天子万年。
县令很惊奇,把他带到水阁面试,并请他喝茶,又出题说:
入阁饮茶,连步可登麒麟阁。
陆应声对道:
临池染翰,何年得到凤凰池。
第十八:
明大臣于谦年幼时,母亲把他的头发梳成双角。有一天他在学馆玩,僧人兰古春见到后,逗他说:
牛头喜得生龙角。
于谦立即对出下句:
狗口何曾出象牙。
兰古春听了感到很惊奇。
于谦回家后对母亲说:“以后不梳双髻了。”过了几天,兰古春又过学馆,看到于谦已梳成三角发髻,又逗他说:
三角如鼓架。
于谦又对道:
一秃似擂槌。
第十九:
从前有个财主只肯出三分银子请秀才写副春联。财主说:“对联要称赞我的酒好、醋酸、猪肥、人丁旺,店里又没有老鼠。”那个秀才大笔一挥,很快就写成了: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横批是:人多、病少、财富。
等财主付了钱之后,秀才又在上面加了几点,财主一看,此联成了: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横披:人多病,少财富。
第二十:
《清稗类钞?文学类?纪文达所见马神庙联》载:纪文达在京师,尝偕友过马神庙。庙门左掩一扇,上有联云:‘左手牵来千里马。’友谓文达曰:‘且勿观下联,试各思之。’文达曰:‘下联当为前身终是九方皋。’及审视,乃‘右手牵来千里驹也。’
第二十一:
杭州有师徒六人,老师刁钻乖巧,常常为难弟子,而实际上这老师并无多大学问,五个弟子倒很聪慧。
有一天,他们一同赴省试,要过一道关口。几个人走到时,大门已经关闭了,于是师徒相互埋怨。老师说:“有个对子,你们若能对得上,我就认错,否则仍是你们的错。”然后说出上联:
开关迟,关关早,阻过客过关。
一个弟子应声对道:
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老师用的是此时此地的情况,弟子用的也是此时此地的情况,老师很窘迫,说道:“让你们对对子,你们偏以对子纠缠,而且硬扯到我身上,这个不算,再重新对。”老师这样说,是估计再没人能对了,不料又一个弟子对道:
看画易,画画难,拉作家作画。
老师大惊,只好说每人都要对,想难住其他弟子给自己解围。于是,又一个弟子对道:
松扣快,扣扣慢,让侍儿侍扣。
老师说:“还有两个人没对!”于是又一个弟子对道:
停磨逸,磨磨劳,雇帮工帮磨。
最后一个弟子对的是:
听唱寂,唱唱喧,推解元解唱。
众弟子对完了,一齐请老师对,老师说:“不是我不能对,几个好句,都被你们占去了,现在我真没什么可对了。”众弟子说:“那我们替先生对吧,下句为:
止扇热,扇扇凉,令长随长扇。
老师听了,仍然狡辩说:“‘关’对‘画’不妥,对‘扣扣’、‘磨磨’、‘唱唱’都不妥,必须另对,方才算数!”众弟子又对道:
掌印官,印印仆,有管家管印。
用‘印印对‘关关’,稳妥吗?”
“不!”老师说:“‘印’与‘关’虽然意思相连,但还差一点儿。”众弟子斟酌了一阵,又合成一句为:
设渡费,渡渡廉,便快足快渡。
用‘渡’对‘关’,怎么样?”
老师很惭愧,终于无话可说了。
第二十二:
苏东坡少时博览群书,有些自足,有一次,在门上写了一副对联: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没几天,一老者拿来一本小书,苏动坡一个字也不认识,很惭愧,便把对联改为:
发奋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第二十三:
【宋】王安石曾和苏东坡联对。他出的第一个对联是:
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此联甚妙。因为王安百出题那年,正好赶上个闰八月,而且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苏东坡虽然是文坛领袖,海内独领风骚,可碰上这种怪联,一时也对答不出,竟让王安石给难倒了。不过后人已经对出: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王安石出的第二句是:
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原来北宋时苏州金阊门外到虎丘这段路称作‘山塘’,约有七里行程,中间有一地名‘半塘’。苏东坡不久前曾路经此地,所以王安石以此出题。苏东坡想一想,对道:
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
王安百出的第三句是:
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
润州(即今江苏镇江市)古代名铁瓮城,面临大江,背靠群山,其山名曰金山、银山、玉山等,山上有寺庙观宇佛殿僧房,苏东坡刚刚游览过。苏东坡寻思多时,未能成对,只好认输。
第二十四:
【宋】神宗时,辽国派来使者,苏东坡奉诏接待。
辽国使者 知道苏东坡是著名文人,于是出个对子,请他应对,对子是:
三光日月星。
这个上联看去虽不难,其实很难对。因为上联不仅有数字,还有三种互相关联的不同事物。而下联难就难在不但前边必须有不同的数目字,而后边的事物又只能是三种,这个矛盾十分难以解决。但苏东坡只是略加思索,就答道:
四诗风雅颂。
‘风、雅、颂’是指古代经典《诗经》的四个组成部分,即国风、小雅、大雅和颂。其中大雅、小雅又总称为雅。另一个说法是《诗经》有毛、韩、鲁、齐四家(为汉时注解《诗经》的四家学者),所以是四诗。这样恰好解决了数目字和事物多少的矛盾。
辽使听了,不禁大为赞叹。二人正在闲话,忽然雷雨大作。苏东坡见景生情,吟道:
一阵风雷雨。
然后他对辽使笑道:“我这个‘一阵风雷雨’也可以用来对你那个‘三光日月星’。”
辽使听了摇摇头道:“这个虽能对上,却不见好,象打油诗。”
苏东坡略一沉吟,又道:“我还有个好的,你且听:
四德元亨利。
辽使问:“你这四德只道出三德,尚缺一德。”苏东坡笑道:“那一德乃先皇圣讳,臣下不得念出。”
原来《周易》中‘乾’卦有‘四德’之称,为:元、亨、利、贞。当时先朝皇帝【宋】仁宗名叫赵祯,祯与贞同音,为‘圣讳’。苏东坡巧用‘圣讳’,从 ‘四德’中删去一字,作成妙对。
辽使抚掌大笑,连声称妙。
第二十五:
苏东坡与佛印二人常相戏谑,喜作哑联。
有一回,二人河上泛舟,饮酒赋诗。忽然苏东坡连声唤佛印看一物,佛印低头一看,原来是水面上有块肉皮浮到岸边,被一只狗叼住,在那里使劲地撕咬。佛印大为生气,苏东坡却哈哈大笑。
佛印想了想,即将写有苏东坡诗句的一张纸抛大水中,看着纸片在水面飘荡,佛印也高兴地笑了。
原来这是他二人作的一付哑联。苏东坡出的是:
狗啃河上皮。 谐音:狗啃和尚皮。
佛印答的是:
水漂东坡诗。 谐音:水漂东坡尸。
不久他们离船登岸,观赏田野风光。这时,有一村姑挑着稻禾从田间上到小道,苏东坡急忙拉住佛印,让他看,佛印看后,亦不作声,只是四下东张西望,见山前有位樵夫,正在用力地砍伐一株腐朽的老树,便指给苏东坡看,苏东坡看后哈哈大笑。原来这又是他二人作的一付哑联。
苏东坡出的是:
村姑田里担禾上。 谐音:村姑田里担和尚。
佛印答的是:
樵夫山前伐朽材。 谐音:樵夫山前伐秀才。
二人信步走到一座藕池旁,只见池中莲子已熟,残荷枯乱,苏东坡又拉住佛印,要他细细品味。
佛印看了看,又举头四望,随后高兴地将苏东坡拉到池东边的一块坡地上。那块地本是庄稼地,因无人耕种,现已长满杂草。二人相视而笑,十分快活。
这是他们对的第三付哑联。苏东坡出的是:
莲子已成荷长老。 谐音:莲子已成和尚老。
佛印答的是:
庄稼未种东坡荒。 谐音:庄稼未种东坡慌。
又一日东坡带家眷出去游玩,遇到佛印在水边挖蚌吃,于是说道:
佛印水边寻蚌吃。 谐音:佛印水边寻棒吃。
佛印一听,以东坡带家眷而来而对道:
东坡河上带家来。 谐音:东坡河上带枷来。
第二十六:
苏东坡有一次和诗人黄庭坚来到野外游玩,坐于一株古松下饮酒下棋。一阵春风吹过,松籽偶落于棋盘上,苏东坡当即以此吟道: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黄庭坚引颈四望,见不远处有一老翁坐于柳树下钓鱼,即对曰: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飞。
第二天晚间,二人相携到江边散步,只见水天空阔,横无际涯,彩霞成绮,渔舟唱晚,黄庭坚随口出联:
晚霞映水,渔人争唱《满江红》。
苏东坡对:
朔雪飞空,农夫齐歌《普天乐》。
第二十七:
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才女,与苏东坡二人经常谈论学问,吟诗作对。
有一日,兄妹二人正谈得高兴,忽然佛印和尚闯了进来,苏小妹急忙躲入帐中。佛印见了,即出言戏道:
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
苏小妹恼怒和尚搅了她和哥哥的清谈,又出言戏弄,当即写了一个下联,令丫环拿出去。佛印一看,下联是:
青水塘边洗和尚,水浸葫芦。
苏东坡拍手称妙,佛印只能苦笑。可苏小妹余怒末息,又出了个上联,命丫环送出来。那上联是: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这上联利用拆字法,讽剌佛印虽然是个僧人可并不能成佛。佛印想了半天,也未能思得妙对。正巧此时有个使女送茶,他灵机一动,答道: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下联也利用拆字法,贬损苏小妹作为女人只能称奴婢。苏东坡拍掌大笑,连连称妙。苏小妹心有不甘,四下一望,见墙上有一幅山水画,画的是和尚渡江图,于是吟出一联:
和尚撑船,篙打江中罗汉。
佛印张口即道:
佳人汲水,绳牵水底观音。
苏小妹听后,也暗自佩服佛印果然名不虚传。
第二十八:
苏小妹偶然中写出一联:
月下杜鹃喉舌冷。
花前蝴蝶梦魂香。
苏东坡叹为妙句,还为此宴客炫耀。王安石知道后,让仆人在其门前摆一张桌子,布标上写着“专门修改天下奇联妙句”。苏东坡有意为难他,当众出示苏小妹的对联,那人看了后道:“这两句不通!月下的杜鹃,如果闭着嘴飞,风吹不进喉舌,何以会‘喉舌冷’呢?花前的蝴蝶,多半还是飞着的,何以会‘梦魂香’呢?”众人便要他修改,他问:“是大修还是小修?”众人说:“大修怎样?小修又怎样?”那人说 :“大修就另作两句,小修就按他的原句改一改。”众人说:“那就原句改一 改吧。”那人提笔就改:
啼月杜鹃喉舌冷。
眠花蝴蝶梦魂香。
苏东坡的加赞赏。
第二十九:
相传苏小妹才名远播,有不少官宦世家富人子弟都梦想着与她缔结良缘。但苏小妹不重富贵贫贱,唯才是举。
当时有一权贵之家的公子名方若虚,将自己写的词赋文章拿给苏小妹看,想博得她的欢心。谁知苏小妹看后在其文章上写一联道:
笔下才华少。
胸中韬略无。
苏东坡偶然看到后,心里直抱怨苏小妹以文招祸。因为这位方公子的父亲是朝中极有权势的一位大官,而且肚量极小,忌贤妒能,最善陷人入罪。万一方公子要其父出来作对,岂非给家中惹来一场祸事!于是他想一想,在此联的末尾各添了一个字,变成:
笔下才华少有。
胸中韬略无穷。
这样,原来的批评、贬斥变成赞美、颂扬,免去了一场祸事。
第三十:
传说苏小妹与秦观结成百年之好,新婚之夜时,苏小妹曾三难新郎。三难的第三个题目便是对对子。苏小妹出的题目是:
闭门推出窗前月。
秦观起初一看,觉得甚是容易。可仔细一想,又觉得这联出得十分巧妙。若对得平常,便不见高明。若对出水平,着实不易。他左思右想,来回踱步,很久未能得一字。又听得谯楼上已报三更,心中更加慌乱。
苏东坡恰值此时醒来,心中惦记秦观,便走过小妹院来打探消息。远远望见秦观正在月光下团团徘徊,口中只是一个劲儿地吟‘闭门推出窗前月。’
苏东圾想,这定然是小妹出题为难妹夫。他见秦观口中反复吟诵,脚下步子大乱,便欲为妹夫解围。举头张望,只见院中月色皎洁,花草摇曳,轻风徐来,树影婆娑,虽然十分令人陶醉,可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作联。
苏东坡正在暗暗起急,忽见院子西南角有花缸一只,里面满贮清水,水中映出一轮月影。此时秦观也偶然步至此处,倚缸而立。
苏东坡心中一动,暗自叫道:“有了!”刚想过去告诉秦观,又怕小妹知道了,以此嘲贬妹夫,使秦观脸上无光。于是苏东坡微咳一声,从地上拿一小小石块,投向缸中。水被石块所击,溅起几点水花,直扑在秦观身上。水中天光月影,顿时纷淆混乱。秦观马上有所感悟,对出下联:
投石冲开水底天。
苏东坡眼见秦观兴冲冲进了新房,房内一阵笑语后人寝灯息,这才微笑离去。
第三十一:
苏东坡被贬至黄州做团练副使后,并未因此心灰意懒,而依旧攻读经史并为当地士子讲学。由于苏东坡文名盖天下,独领风骚,所以远近慕名而来者不计其数,甚至有人背着干粮从千里之外赶来听讲。结果此事惊动了朝廷,怕苏东坡在此惑众闹事,于是派来一名学官,名为巡视学生,监督学业主持考试,实为查看动静。经过细察密访,并未发现苏东坡有何越轨之处。但学官心有不甘,他 总想找个机会显显自己的才华,把苏东坡压下去。
一日午后,学官来到苏东坡正在讲学的书院,寒暄过后,即对苏东坡说:“学士名扬四海,为天下文人景仰,从学者络绎不绝,想来是人才辈出,个个满腹经纶。我想领教一下他们的才华,不知学士是否应允。”苏东坡笑道:“这有何难。”当即叫了几名学生到学官面前来,请他出题。学官早在几日前就挖空心思地想过,苏东坡的学生们肯定熟读经史擅长词赋,如考这些,正中他们的下怀,不仅考不倒他们,自己还难以下台。要考他们,必须走个冷门,打他个措手不及。因此他绞尽脑汁地想了一个对子。
此时,他清清嗓子,大声说:“本官今日别的不考,只考作对子。本官出一上联,你们可答下联。”随后,他道:“宝塔尖尖,七层四面八方。”
果然如考官所料,这几个学生都以为学官要考经史词章,没想到竟然考作对子,顿时紧张起来。可越慌乱越紧张,此时围来看热闹的人也越聚越多,更让学生们心乱如麻,汗如雨下,满面羞愧,无地自容,一个个只是发呆。
学官看见这副情景,大为得意。于是他用手指着一个学生问:“你会吗?”那个学生慌忙把白嫩嫩的手连摇了两摇,不好意思开口说不会。
学官又指第二个学生,间:“你呢?”这个学生也跟前边的学生学,不说话只是摇手。学官又一连往下逐个问去,所有的学生都仿效前边的榜样,不说话光摇手。
学官见自己终于难倒了学生,让苏东坡现了眼,非常得意,于是幸灾乐祸地转头望着苏东坡说:“苏学士,您的门下……。”
苏东坡从容一笑,截住他的话道:“这种简单题目,如何能难住他们。”
学官不禁惊奇地间:“既然简单,为何应答不出呢?”
“他们不是已经对出来了吗?”苏东坡更是出语惊人。
学官不禁大笑:“苏学士,不要拿老夫开心。他们已经分明摇手认输。”
“非也非也。”苏东坡不慌不忙地说。“您把他们召到一起应对,使他们颇感不便。前面的人会对而不好说,说出恐后边的人因袭,所以他们便以手势作答。此手势正是他们的下联。”
这下学官犹如坠入五里云雾,忙间:“手势如何是下联呢?”
苏东坡一笑,道:你这上联是:
宝塔尖尖,七层四面八方。
下联是:
玉手摇摇,五指三长两短。
学生们一听,如释重负,连声赞美。看热闹的人群中也发出阵阵欢呼。
学官目瞪口呆,最后只好自我解嘲地说:“苏学士天下独步,高足们才华不凡,佩服之至,佩服之至。”
第三十二:
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某日于公务之暇,换上便装,独自一人来到莫干山上的一座寺庙申游玩。
寺中的住持不认识苏东坡,只当他是普通香客。见苏东坡进了门,很不以为礼,只冷冷地从鼻孔中哼一声:“坐”,并且不情愿地对小和尚吩咐道:“茶。”
二人谈了一会儿后,住持发现苏东坡谈吐不凡,很有才学,觉得他有点来头,便作出比较恭敬的样子,说:“请坐。”又郑重其事地吩咐小和尚道:“泡茶。”
谈到后来,住持才知眼前此人即是名闻天下的苏东坡,他 急忙起身离座,打躬作揖,满脸堆笑,一连声道:“请上座!”又再三叮嘱吩咐小和尚:“泡香茶!”
二人谈完,苏东坡起身告辞。住持急忙捧出纸笔,敬求墨宝,苏东坡毫不推辞,微微一笑,挥笔写道:
坐、请坐、请上坐。
茶、泡茶、泡香茶。
住持接过一看,目瞪口呆,不知是哭是笑。
第三十三:
从前,有位年轻的私塾先生,发现一个学生的作业簿上,经常有别人批改的字迹,蝇头小楷,清秀可爱。一打听,原来是那学生的姐姐批改的,天长日久,先生对那位学生的姐姐渐生爱慕之情。于是有一天,他悄悄地在那学生的作业簿里夹一张字条,字条上写道:
桃李杏鲜花何时开放?
学生的姐姐看到字条后,以为先生心术不正,便提笔在背面写了一个对句:
稻粱菽杂种什么先生?
先生看到这揶揄自己的下联,也不生气,只是在字条上写了一句解释的话:
竹本无心,节外偏生枝叶;
姑娘见到这回敬自己的下联,也回了一句表白的话:
藕虽有孔,胸中不染埃尘。
先生见她预期与以前不同,便乘机借景抒情表明心迹:
湖水涟漪一碧深情何不生莲(怜)?
聪慧的姑娘对这位一往深情、文采风流的书生开始产生了爱意,因而作对句回复他:
秋波含笑两只秀目怎可无眉(媒)?
先生知道这是姑娘在暗示自己要有明媒引线,便高高兴兴地央请媒人说合,故而联语传情,一对才子佳人终成眷属。
第三十四:
从前,某员外有位才貌双全的女儿和一个小儿子,儿子尚年少,员外便请来一位先生教儿子读书。一日,先生出了一句上联叫学生对句,这上联是:
有客登堂,惊醒万里春梦;
学生对不出来,就请他姐姐代对,小姐对曰:
无人共枕,枉费一片痴心。
先生一看下联,猜想十有八九是姐代弟对,自以为小姐对他有心,便自作多情地再出一联试探:
六尺彩绫,三尺系腰,三尺坠;
小姐看了,毫不介意,依然代弟对道:
一床锦被,半床遮体,半床闲。
先生看罢,得意忘形,满以为小姐钟情于他,便欲与小姐订情,又赤裸裸地写一上联:
风紧林密,问樵夫何处下手;
小姐见此,一问弟弟便知先生已误解,认为先生心术不正,即回复下联,请先生弃除此念,联曰:
山高水深,劝渔夫及早回头。
先生自讨没趣,作联自我解嘲:
竹本无心,节外偏生枝叶;
小姐以联表示自己清白无暇,联曰:
藕虽有孔,心中不染垢尘。
先生连遭训斥,心中凉了半截,但又不死心,仍然出联纠缠:
桃李杏梅,这些花哪时开放?
小姐厉言正色对曰:
稻麦黍稷,此杂种是何先生?
先生黔驴技穷,情场失意,心中忿忿然,一直怀恨在心。在小姐出嫁,生了双胞胎之后,先生又戏弄小姐,出一联曰:
谁是先生子?
孰为后生儿?
小姐见先生无赖之极,毫不客气地说:
后生也余子;
先生亦我儿。
第三十五:
一个衙役突然成了暴发户,就千方百计地供养他的儿子读书,还专门为他请了教书先生,为的是将来能改换门庭,光宗耀祖。无奈他的儿子已学会了做衙役的行当本色,终究难以改变。
一天,这个衙役的哥哥手持羽扇踱步走来,教书先生就趁机出了上句让学生对下句:
大伯手中摇羽扇。
学生对出:
家君头上戴鹅毛。
先生无奈,只得又出六字对:
读书作文临帖。
学生忙对:
传呈放告排衙。
先生又出五字对:
读书宜朗诵。
学生对道:
喝道要高声。
先生又出四句对:
七篇古文。
学生又对:
百下大板。
先生越听越有气,就责骂:
别胡说。
学生以为又是让他应对,就连忙答:
往下站。
先生更生气了,骂道:
放屁。
学生马上对出:
退堂。
先生见学生实在无法引导,就只得无可奈何地用鼻子“哼”了一声,学生很机灵,当即对出下句:“喝。”
第三十六:
有一家请了个教书先生,主人对先生饮食供奉得很差,每餐只让先生吃萝卜。先生心中不满,但嘴上却不说。
有一天,主人请先生饮酒,也借机考考儿子的功课。先生便预先对学生说:“令尊在酒席前如果让你对对子,你看我筷子夹什么,就以什么对。”学生答应了。第二天,东家摆了酒席,请先生上座就坐,学生侧坐。主人说:“先生每天费心,想必令徒的功课肯定每天都有长进了。”先生说:“若说对对子,还算可以。”
于是,主人说道:“那么,我出个两字对让学生对对看。这上句是:核桃。”学生看着先生,先生拿筷子去夹萝卜。学生便对道:“萝卜。”
主人听了说:“对得不怎么好。”便又出一句:“绸缎。”先生又用筷子夹萝卜,学生便又对道:“萝卜。”主人问:“绸缎怎么能对萝卜?”先生接过话头说:“萝是‘绫罗绸缎’的‘罗’,卜是‘布匹’的‘布’,有什么不可?”
主人无话可说,只好再想题目。他抬头看到隔壁东岳庙,便出题说:“鼓钟。”先生又用筷子夹萝卜,所以学生仍然对“萝卜”。主人说道:“这回更对不上了。”先生又接过话 头说:“萝是‘锣鼓’的‘锣’,卜是‘铙钹’的‘钹’,有什么不可以?”
主人听了,说:“勉强之至。”便又出个二字对说:“岳飞。”先生又夹萝卜,学生又对“萝卜”。主人说:“这可不行。”先生说:“岳飞是忠臣,罗卜是孝子,有什么不行?”主人听了大怒,问道:“先生为何总让学生对萝卜?”先生也发怒说:“你天天叫我吃萝卜,好不容易请客,又让我吃萝卜。我眼睛看的是萝卜,肚里装的也是萝卜,你为何倒叫我不教令郎对萝卜?”
第三十七:
有个叫丘琼山的人,小时候跟着老师在乡里一官宦人家私塾读书。他很聪明,远近闻名,可那官宦人家的孩子却最不喜欢读书。
有一天,老师外出,官宦人家的孩子也偷偷跑回家,只有丘琼山还在学堂学习。当时天下大雨,丘琼山的座位上方正好是个瓦缝,雨漏下来,滴在丘琼山的肩上。于是,丘琼山就把那个官家公子的座位移到漏雨的地方,把自己的座位换过去。
老师回来后,官家公子看到丘琼山占了自己的地方,便向老师告状。老师说:“我出对子给你们对,谁对上了,就算谁有理。”接着说出上联:
点雨湿肩头。
丘琼山脱口答道:
片云生足下。
这个下联暗含自己将来会步上青云的意思,老师十分赞赏。官家公子对不上,觉得既羞愧,又恼怒,便回家哭着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父亲。
他父亲大怒,把丘琼山召来,又出个对联考他:
孰谓犬能欺得虎。
意思是:“谁说狗能欺负虎?”把自己的儿子比作虎,把丘琼山比作狗。丘琼山立即答道:
焉知鱼不化为龙!
意思是:“怎知鱼有朝一日不能变成龙?”相传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即化为龙,古人常以此比喻某人科举中第,一下由平民变成高官。这位做官的听了丘琼山的话,很吃惊,明白他将来怕是不同凡响,便说好话安慰一番,送他回去了。
第三十八:
旧时有一家人家结婚,把丧联:
流水夕阳千古恨;
春露秋霜百年愁。
错贴于喜堂之上,客人一见,无不惊异,因碍于情面又不便明说。当新娘来到喜堂见此联时,不免暗中叫苦,但她灵机一动,来到丧联旁,将上下 联尾各截去一字,丧联立刻变成下面的喜联:
流水夕阳千古;
春露秋霜百年。
第三十九:
相传清末有一戏班子,在某年除夕聚会时,商议如何写春联。最后商定每人写一付,比比谁最有文采。而且要求不写空话,要写实事和感受。
演小生的想,我常演文武小生,戏中经常金榜题名成了状元,何等风光!可卸了装仍然是个普通人,犹如大梦一场。于是,他出联道:
文成武就,金榜题名空富贵。
演花旦的想,我常扮成千金小姐,与才子贵人缔结良缘,可一下了台也是依然故我。于是应道:
男婚女嫁,洞房花烛假风流。
两个武生演员出联戏道:
你一刀,我一枪,虽杀未恼。
老生演员一听,忙道:
轿上来,马上去,非走不行。
几位经常扮演多种角色的演员一番合计,作联道:
或为君子小人,或为才子佳人,登台便见;
有时欢天喜地,有时怨天恨地,转眼皆空。
编剧本的一琢磨,作联道:
戏剧本属虚,虚中寻实,实非为实,虚非为虚,虚虚实实,方寸地生杀予夺,荣辱贵贱,做来千秋事业,莫道当局是假。
乐队人员商议多时,对道:
唱弹原为乐,乐中藏忧,优民之忧,乐民之乐,乐乐忧忧,顷刻间悲欢离合,喜怒哀俱,现出万代人情,须从戏里传真。
设计戏台道具的人不甘示弱,作一联道:
戏台小天地,
天地大戏台。
最后大家难分高下,一笑作罢,倒给后世留下一段佳话。
第四十:
相传苏州有个富商请唐伯虎为他的店铺写付对联。唐伯虎咯加思索,提笔写道:
生意如春意。
财源似水源。
写毕,唐伯虎很是得意。在联中以‘春意’象征生意兴隆,蓬勃发展,以‘水源’象征财源滚滚,长流不断,确实很有新意,比一般店铺门前那些平凡府俗一味追求招财进宝生意买卖‘达三江,通四海’的对联强多了。
可商人本来唯利是图、胸无点墨,他嫌这付对联写的太高雅,不合口味,一定让唐伯虎再另写一付。唐伯虎心中厌烦,眉头一皱,提笔写道:
门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虫,队进队出。
柜里铜钱,犹如冬天虱子,越捉越多。
商人见了,连声赞好,拍掌称妙,急忙高高悬挂门前。唐伯虎冷笑一声,掷笔而去,
第四十一:
有一贪官,为表其清白,于衙门书联:
爱民如子。
执法如山。
夜里,有人在其联下续上二行:
爱民如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
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其为山乎。
众人看了,无不发笑。
第四十二:
【清朝】乾隆年间,揭邑梅都有一才子黄义生,生平嫉恶如仇,恢谐风趣。
当他在揭阳县衙任书办时,见县官只晓得搜刮民财,奉承上司,不理民间疾苦,心中十分不满,但苦于是顶头上司,故莫耐他何,真是敢怒不敢言。这年大年三十夜,县官竟在县衙门口贴上春联,上下联是:
一心为民两袖清风三思而行四方太平五谷丰登。
六欲有节七情有度八面兼顾久居德苑十分廉明。
横额是:福庇百姓。
初一清晨,县官还昏睡锦帐里,衙门口已是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还不时有人高声喝彩“写得真妙呀!”群众喝彩声将他吵醒。他细听一阵,才十分得意地起身,搂着正在梳妆的小妾说:“夫人,下官文彩如何?”那小妾一听,即回眸一笑并打情骂俏地说:“看你肚大如牛,想不到竟能写出好对子,教万民折服,真是可喜可贺!”谁知正说间,有一衙役慌慌张张地撞进卧室道:“禀老爷,事情不好了,不知是谁在春联外又贴了一副白对联。”他一听,急推开小妾,顾不得穿上外衣便三步并作两步赶到衙门口,举目一望,登时满脸煞白,只见上下联写的是:
十年寒窗九载煎熬八进科场七品到手六亲不认。
五官不正四蹄不羁三餐酒肉二话不说一心捞钱。
横额是:苦煞万民。
县官一见,登时昏倒。
第四十三:
某知县,他上任伊始,即在县衙门口贴出了一副对联:
一不要钱,二不要命;
三不要官,四不要名。
可他上台没几天便贪赃枉法、草菅人命、原形毕露。
于是有人在他的对联每句话后面添了两个小字,使原对联的思相反:
一不要钱,嫌少,二不要命,嫌老;
三不要官,嫌小,四不要名,嫌臭。
第四十四:
【清】多琪曾在湖北浠水任县长达八年,在他的任期内,各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老百姓苦不堪言,大家恨透了他。有一年除夕,多琪竟然恬不知耻地在大门口贴了一副对联:
奉君命来守是邦,两度蝶飞,只求头上有青天,眼前赤子;
与其民共安此生,八年鸿爪,最难忘山间白石,寺里清泉。
当晚有人将他门口的对联改为:
奉君命肆虐是邦,两度蝗飞,哪管你头上青天,眼前赤子;
与胥吏共刮此土,八年狼藉,只剩得山间白石,寺里清泉。
第四十五:
【清末】一县令在县衙门正厅悬挂了一副对联:
得一文,天诛地灭;
听一情,男盗女娼。
可事实上凡有送礼、贿赂他照收不误。有人不解,问县令就:“老爷这样做岂不违背了自己的誓言?”县令答到:“我一点儿也没有违背我的誓言,我收的贿赂并非一文,我徇的私情也不是一件一事啊。”于是有人背地里把他的对联改为:
只得一文,天诛地灭;
仅听一情,男盗女娼。
第四十六:
【明】代有一农家主人,极为喜好作对子,整日迷恋不已,到了后来,连日常说话办事也经常出口成联。某日,他来到地边,对在雨中耕地的儿子呼道:
迷饔曛粒8下ぶ铩
这时恰巧有位远方行客,从他身旁经过,便接道:
泥泞路遥,望作东家之客。
主人一听客人对出下联,觉得遇到知己,急邀他到家中避雨。来到家中,主人吩咐家人道:
客已至矣,庭前准备茶汤。
谁知客人却接道:
宾既来兮,厨下安排酒席。
主人对客人谦让道:
不嫌茅屋小,请君略坐片时。
客人笑道:
且喜华堂宽,留我何妨数日。
主人陪客人吃喝直到夜深,作联道:
谯楼上,咚咚咚,铿铿铿,三更三点,正合三杯通大道。
客人应道:
草堂前,你你你,我我我,一人一盏,但愿一醉解千愁。
撤去酒宴,主人请客人就寝,说:
匡床已设,今宵且可安身。
客人谢后,却又道:
主意殷勤,明日必留早膳。
第二日一早,主人忽闻门外有声,出去一看,原来是客人蹲在地上磨刀。主人大惊,忙间:
有问尊客,何以操刃而磨?
客人答日:
无故扰东,必当杀身以报!
主人听后面无人色,道:
倘死吾家,未免一场官府事。
客人竟死皮赖脸地说:
欲全我命,须有十两烧埋钱。
主人无奈,只得用首饰等凑成十两白银,捧给客人,道:
首饰凑成十两。
客人却毫不领情地说:
戥头尚短八钱。
主人送客人至大门,道:
千里送君终有别。
客人却笑道:
八钱约我必重来。
主人哭笑不得,连连挥手道:
恶客恶客,速去速去速速去。
客人若无其事,频频作揖道:
好东好东,再来再来再再来。
半年之后,忽然一天,主人家门前来了不少骑着高头大马穿着鲜衣丽服的人。主人不知是福是祸,急忙到门外相迎,只见这些人众星捧月般地簇拥着一位公子。主人也不敢抬眼看,但听公子笑道:“好东,尚识得恶客否?”主人抬头一望,原来这正是半年前那位赖皮赖脸的客人。公子上前牵着主人的手,二人进了屋,一番叙谈后,才知这位公子也极爱作对,且又生性风流好戏谑。那日见主人出口不凡,所以故意与主人戏耍一番,今日特来偿还银两。说罢,取出二百两白银,交给了主人。从此,二人成了忘年交。
第四十七:
有一次,乾隆皇帝和纪晓岚对句为戏。乾隆出联:
两碟豆。
纪晓岚道:
一瓯油。
乾隆改口道:“我说的是
两蝶斗。
纪晓岚随即说:“我念的是
一鸥游。
乾隆又说:
林间两蝶斗。
纪晓岚道:
水上一鸥游。
乾隆开心大笑。
第四十八:
纪晓岚年老后经常生病,到处延医求治。但有不少医生都是庸医,使他吃了不少苦头。有一次,纪晓岚偶读唐诗,见唐朝孟浩然诗:
不才明主弃,
多病故人疏。
忽然心血来潮,将两句诗中两个字的位置变了一变,竟改为一付讽刺庸医的对联:
不明财主弃,
多故病人疏。
纪晓岚只颠倒两个字的顺序便改成一付讽刺庸医的妙联,可称联中高手,聪敏过人。
第四十九:
【清】徐珂《清稗类钞?文学类?纪文达所见马神庙联》载云:“纪文达在京师 ,尝偕友过马神庙。庙门左掩一扇,上有联云:左手牵来千里马。友谓文达曰:‘且勿观下联,试各思之。’文达曰:‘下联当为前身终是九方皋。’及审视,乃右手牵来千里驹也。”
第五十:
【清】诗人宋湘外出游学,来到某地。当地有一官宦之家,仗着权势横行不法,欺压善良百姓,乡里人虽然个个恨得咬牙,却无人敢与他抗争。宋湘得知后,心中十分不平。
一天,宋湘来到他家门口,见门两侧贴着一付对联,写 的是:
诗第一,书第一,诗书第一;
父状元,子状元,父子状元。
骄横之气焰,目中无人的狂妄由此可见。宋湘看后,有心要折折他的气焰,耍笑耍笑这家人。他抬头四望,看见这家的对门正好是一座药铺,便进去与店主商量。店主刚好平时也饱受官宦的欺压,听了宋湘的心思,连连叫好称妙,于是宋湘便写了一付对子,店主将其张贴于门 外。对子是:
生地一,熟地一,生熟地一。
附当归,子当归,附子当归。
表面看:生地、熟地、附子、当归是四味中草药,用来为药铺写对联,恰如其分。实际宋湘利用了谐音读起来实际是:
生第一,死第一,生死第一;
父当龟,子当龟,父子当龟。
药铺挂出此联后,正与权贵家的对联隔街相望。见者无不拍掌称绝,大快民心。
第五十一:
有个人被请到一家教孩子读书。为了不至于被解雇,他常在主人面前称赞学生聪明,读书读得好。主人不信,便让儿子当着自己的面对对子。
老师先出个一字句:
蟹。
学生对出:
桑。
老师大加赞赏。主人觉得并不好,老师便解释说:“我出的题有隐意,蟹是横行的东西,令郎对‘桑’,暗含有独立的意思,岂不绝妙?”
主人又让老师出个两字句,让儿子对。老师便说:
割稻。
学生对道:
行房。
主人听了大怒,老师又赞赏不已。主人责怪老师,老师解释说:“这个对子也有隐意。我出‘割稻’,意思是积粮防饥;他对‘行房 ’,意思是养儿防老!”
第五十二:
一个学馆中有两个学生,一个聪明,一个呆笨。老师出题考他们对对子, 正好院子中有梅树,老师便指着树出题:
老梅。
聪明学生看到盆里种柏树,便对道:
小柏。
老师说:“好!”又让另一个学生再对得好些 。剩下那个学生不会对,他把“小柏”误听成“小伯”,便对道:
阿爹 。
老师见他对得不像话,大怒,用戒尺打他。他哭道:“他小伯不打,倒来打阿爹!”
五十三:
一九六五年,华罗庚率领的推广统筹法小分队在石家庄市工作。一天,华罗庚找他的队员陈德泉、计雷,他俩正下围棋入了迷,听到喊声,赶忙把被子拉过来盖上,可是动作慢了点,露出了马脚。华罗庚笑着说:“正好工厂提了个问题,咱们来研究一下!”他把围棋盘上的棋格作为时间和劳力的座标,一个棋子代表一个任务,并且在上面注明,先在棋盘上摆出初步计划来,然后,一面讨论,再一面修改。紧张的气氛变得轻松愉快了。后来,用围棋讨论问题的办法不但在他们中间固下来,而且迅速地在工人和干部中间流传起来。华罗庚听后很高兴,给大家送了上面这副对联:
观棋不语非君子,互相帮助;
落子有悔大丈夫,改正缺点。
此联改自古语:
观棋不语真君子;
落子无悔大丈夫。
第五十四:
特殊年代什么都有它的印记,就连结婚也不例外。这件事发生在“**”期间的1974年4月尾,有一老贫农的儿子准备“五一”结婚。那时候讲究破“四旧”,立“四新”,但几个亲戚一合计,觉得对联还是要贴的,于是拟了一副:
两个节约能手;
一对勤俭夫妻。
横披:勤俭持家。
生产队的批林批孔小组长见了,说:“你们不关心集体生产,只顾勤俭持家,这不是搞资本主义自发吗?”老贫农听了,只得将对联改成:
两个生产能手;
一对劳动夫妻。
横披:劳动光荣。
真不巧,大队大批判组长下来布置任务,看见这副对联,说:“现在天天大讲继续革命,这副对子宣传唯生产力论,不行,得改!”老贫农又将对联改为:
两个革命能手;
一对团结夫妻。
横披:相亲相爱。
恰好,公社“大批判办公室”主任下来检查运动,见到这副对联说:“阶级斗争是你死我活,要团结就要先斗争,相亲相爱不是调和矛盾吗?”老贫农听了,吓得连忙找人商量,于是改为:
两个斗争能手;
一对矛盾夫妻。
横披:你死我活。
第五十五:
吴中有个人,家境贫困,时常以弄蛇谋生。大儿子讨饭,二儿子钓捉青蛙,三儿子唱采莲歌向人求乞。这人到了晚年,家产才渐渐丰厚起来。一天,他聚集家人说:“我们起家贫穷,今天幸而富裕了,看来子女必须学习文化,方可振作家庭声誉。”于是便请私塾先生教三个儿子学习。一年后,教师常常称赞他们学业与日俱进。老人便邀约亲友,请当地有名儒生考试。
儒生先用对子考三儿子道:“纷纷柳絮飞。”
三儿子对道:“哩哩莲花落。”
又考二儿子道:“红杏枝头飞粉蝶。”
二儿子对道:“绿杨树下钓青蛙。”
最后考大儿子道:“九重殿下,排两班文武官员。”
大儿子对道:“十字街头,叫几声衣食父母。”
老人听了十分恼火,斥骂儿子道:“你们对的,还是过去我弄蛇时的家里话啊!”
第五十六:
河南有一士人,聘请先生教授很蠢的儿子。一次,先生拟了上联叫学生对对子:“门前绿水流将去。”学生对道:“屋里青山跳出来。”士人见状十分恼怒,认为儿子太不成材了。
又一天,士人偕同先生到一个道教寺庙去拜访客人,道士彭青山是个跛脚,听说士人来到,便一跳一跳出来迎接。先生对士人说:“昨天公子所对的‘屋里青山跳出来’,真是有道理啊。”
第五十七:
一九二四年五月,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帮助下,创办黄埔军校。党派了**、**等同志去军校担任各种负责工作。头几期的黄埔军校,确实象座革命熔炉,养出了一大批政治和军事骨干力量。当时军校的大门上有一幅文字通俗、立场鲜明的对联:
升官发财,请走别路;
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寥寥十六字,很好地概括了当时军校的性质和使命。
一九二七年“四?一二”反革命事件后,黄埔军校里的共产党人纷纷被迫离去,军校性质起了变化,培养出许多**反人民的新贵,成了升官发财的“终南捷径”。义愤之余,有人巧妙地将上面的那幅对联改动了一下:
升官发财,莫走别路;
贪生怕死,请入此门。
一幅对联,互换两字,褒贬自见,恰切中的,真可谓“春秋之笔”。
第五十八:
抗日战争爆发后,反对政府趁机大发国难财,巧立捐税名目,搜刮百姓,诸如防空捐、自由捐、抗日捐等等不一而足。广西玉林道行政官兼行政监督黄骐,更是心黑手辣,只管钱财到手,不管百姓死活,他大肆增加捐税。单说酿酒,从购米、蒸馏、入瓮、出售、饮酒等层层税关重重。一次,玉林某诗社以“诗、酒”二字作诗钟,并评选优胜。第一名是:
酒兵惯在欢场劫;
诗赋多从妙处偷。
这是以其立意新颖,幽默含蓄取胜。不料第二名公布后,却引起了一场风波:
将军囊涩加征酒;
政府事忙漏税诗。
黄骐知道此事后,老羞成怒,给诗联社下达命令:“联吟捐按诗方收入税30%,被录取者按奖金税20%。”诗联社内外群情激愤,发动舆论,强硬抗争,并控告黄骐其他种种罪行,结果国民党不得不把黄骐调走。
第五十九:
【清】何淡如赴宴,席中食鳖,鳖有卵子。主人出名难淡如:
母鳖腹中龙眼蛋;
淡如一边举筷夹鸡,一边应对:
雄鸡头上荔枝冠。
主人叹其工敏。酒过用饭,厨子端出“腊肠”一碟,主人又出句嘱对:
风肠h熟堪佐饭;
淡如自自复往鸡碗下筷,应曰:
云耳切开好杉Α
“云耳”“风肠”,恰成妙对。席后,主人口呷酸梅汤,又出对:
止渴调羹,梅全文武。
淡如仍以鸡对:
行腔警世,鸡唱悲欢。
时人称何淡如为嗜鸡博士。
注:云耳为菜名,金针云耳鸡汤为浙名菜。止渴出自《三国演义》曹操征战之望梅止渴的典故,故为武;调羹出自《尚书?说命篇》“若作和羹,你惟梅盐”之句,故为文。行腔典不祥;警世出自《晋书?祖逊传》之祖逊闻鸡起舞之典,故约悲。
第六十:
【明代】江西南康有神童试,每试百人取三名,邓元观年不满十岁,唇红齿白,身穿绿衣秀丽出众,太守方岳出联命对:
口红衣绿鹦哥样;
元观应声曰:
头白面乌老鸦形。
太守并未发脾气,又出:
稚子无知,敢吐污言伤太守。
对上免责,元观对曰:
大人有量,应容戏语宥小童。
范文二:清朝皇帝缘何频频“亲射虎”
清朝皇帝缘?何频频“亲射虎”
核心提示
徜徉于沈阳?故宫,记者发现,以皇宫后来?主人的视角?,无论参加故?宫里什么活?动,都不得不经?过或者视线?中几乎无法?避开敬典阁?和崇谟阁。
从敬典阁和?崇谟阁一路?深入采访,记者恍然大?悟,正是这两座?建筑中保存?下来的清朝?皇家秘籍,使得后人能?更深入地了?解那个王朝?200多年?间发生的种?种过往。在省档案馆?清朝档案研?究专家张虹?的指点和帮?助下,记者试着研?读《清实录》,竟然翻检出?老虎在这个?王朝兴衰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敬典阁和崇?谟阁 沈阳故宫的?两只“眼睛”
看沈阳故宫?平面图,记者注意到?,如果将它看?成一张“面孔”,那么敬典阁?和崇谟阁正?是这张面孔?的“二目”。
这也难怪乾?隆的儿子嘉?庆念念不忘?“敬稽典礼、尊崇谟烈”,这句话说白?了,就是“一定不忘祖?宗给我们留?下的那些宝?贝”,那是什么“宝贝”呢,
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佟悦认为,简单地讲,“宝贝”就是“尚武、好勇”。
日子过得非?常艰难,佟悦说,入关前的很?长时间里,在东北亚丛?林里生活的?女真人,
常常处于半?饥半饱状态?,对于森林中?的天然统治?者老虎是非?常敬畏的。当时,女真人有“老虎要蹲仓?子,放山人就得?扔帽子”的说法,这是针对在?森林里采参?的女真人说?的,大意是,如果老虎出?现在采参人?窝棚的门口?,就是想吃人?了,那么窝棚里?的人就得把?帽子扔出去?,老虎叼起谁?的帽子,谁就得跟着?老虎去。
女真猎人早?期很少能够?捕猎到老虎?,打虎通常是?集体行动,在这样的集?体行动当中?,能够打到虎?的人常常被?看成是英雄?。到了清代,皇帝的围猎?也是这一习?俗的延续。
不过,清朝皇帝的?猎虎,收获多少猎?物并不重要?,主要用意在?于演练八旗?的骑马射箭?技能,使他们不忘?祖传下来的?“尚武、好勇”。
努尔哈赤“谋虎皮” 皇太极审理?“打虎功劳案?”
努尔哈赤是?统一女真各?部、开创大清基?业的人,但是关于他?的情况,《清实录》中主要是记?述他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及与明军?交战的情况?。事实上,努尔哈赤自?25岁开始?起兵东征西?讨,围猎应该算?不得什么大?事。
此外,由于满文始?创于努尔哈?赤时期,当时人们记?事的能力也?受到很大制?约,所以在《清实录》当中,关于他的文?字明显少于?以后各代,仅有不足6?万字。所以,努尔哈赤与?虎的事儿多?是以传说形?式流传下来?,内容大体是?说,努尔哈赤很?神奇,老虎不仅不?吃他,还帮助他挖?到了大人参?,用来换钱购?买武器、粮草。
正史中无从?查找这些传?说,但《太祖实录》中确实记载?:“本地所产,有明珠、人参,还有黑狐、玄狐、红狐、貂鼠、猞狸狲、虎豹等皮,以备国用。抚顺、清河、宽奠、 阳四处关口?,互市交易,照例取赏,因此满洲民?殷国富。”
《清实录》对皇帝参与?围猎有生动?的记述,让我们知道?皇太极是猎?虎高手。
《清太宗实录?》记载:“辛丑,上还宫。是行也,上亲殪五虎?,从臣皆惊服?神勇。”意思是说,那一次,皇太极一个?人快马向前?跑,前方20步?左右是御前?侍卫詹土谢?图。这
时,一只老虎突?然冲过来。詹土谢图用?箭射中了老?虎,但是老虎没?死,反而将詹土?谢图扑到马?下,张口就咬。皇太极大喝?一声直冲上?前,老虎受惊逃?跑,后被其他侍?卫射死,詹土谢图得?救。查《清太宗实录?》,皇太极亲自?射杀的老虎?有14只。
在《清太宗实录?》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早期女?真猎人视打?虎为英雄的?影子,在这期间就?曾发生过一?起因为争夺?打虎的功劳?引发的公案?。
在一次围猎?中,普通将军额?木图射中了?老虎,人们在虎身?上也发现了?额木图的箭?,可
,打虎功劳却?归了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泰,周围人也都?帮腔,说是贝勒阿?巴泰是回营之?后
射中了?老虎。
额木图不服?,就告到了皇?太极那里,当庭对质发?现,阿巴泰派了?个不明白打?猎规矩的新?手去看打虎?现场,结果那人谎?称额木图射?中的地方没?有血,阿巴泰射中?的地方有血?,就说此虎是?阿巴泰打中?的。皇太极最后?判定打虎功?劳归于额木?图,还责令阿巴?泰归还虎肉?,并判阿巴泰?和他的亲随?以应得的惩?罚。
康熙是猎虎?冠军 乾隆为打虎?请功的事生?气
康熙不仅是?中国的封建?皇帝当中,大约也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打?虎冠军。
《康熙实录》中不时就出?现这位皇帝?打虎的战果?——乙亥这天,康熙听说有?老百姓被老?虎咬伤的事?,就选个日子?到南山去打?猎,他亲自捕杀?两只大老虎?和一只小老?虎,当地从此就?再也没有虎?害了。辛丑这天,康熙出了山?海关,举行围猎,用箭射杀了?两只老虎。丙午这天,康熙举行围?猎,用箭射杀了?两只老虎。丁巳这天,康熙从盛京?到永陵祭祖?,然后举行围?猎,用箭射杀了?一只老虎。戊午这天,康熙举行围?猎,亲手用箭射?杀了3只老?虎??
康熙晚年曾?对自己围猎?的战果做过?总结:“我从小时候?到现在,总共用鸟枪?、弓箭捕获了?135只老?虎、20只熊、25只豹、10只猞猁?、14只麋鹿?、96条狼、132只野?猪,用诱惑的方?法捕获的鹿?得有几百只?,其他的在围?场随便就射?到的猎物很?多,都记不清确?切数了。”
康熙时常以?自己的打虎?心得教育侍?卫,目的之一是?让他们有话?直说。他说:“我的骑马射?箭功夫都是?从小就开始?学的,那时候侍卫?阿舒默尔根?看到不对的?地方,就直接告诉?我,一点也不隐?瞒,不搞溜须拍?马的事,我这才练出?这般身手。阿舒默尔根?的诚实、忠诚、正直,我一直也不?忘。”《康熙实录》这样记述原?话:“朕亦不过由?学而能,岂生而能者?乎,”
《清实录》中看不到雍?正的打虎战?果,这位勤政的?皇帝尽管有?很多追随其?父围猎的经?历,但没有独自?向臣属展示?他的马上功?夫。
到了乾隆时?代,“亲射虎”的记录又多?起来。当然,这位皇帝没?有在大臣面?前像他的爷?爷那样展露?出过人身手?,有一次甚至?因为大臣为?打虎受伤者?请功生了气?。
《乾隆实录》载,湖广总督宗?室德沛给乾?隆写信说,湖北是个多?山的省,特别凶猛的?老虎常来咬?人,我想为那些?因为打老虎?受伤的将士?请赏,按照打仗死?在战场上的?情况给抚恤?和封赏。
乾隆很生气?:这个提议愚?蠢无知。我们围猎的?时候,就是一场游?戏和训练,如果按你的?说法,那都该按照?军功给予奖?赏了呗。
接下来的记?述中,乾隆语气缓?和了些:老虎伤人,你想法除掉?就是了。有人受伤,你就根据他?的情况,多给钱就行?了,哪能形成惯?例按阵亡的?情况办理呢?,说着说着,乾隆的火气?又上来了:难道你是想?驱赶我们八?旗子弟去跟?老虎拼命吗?,
嘉庆忧心雇?人打虎 道光以后就?没有“亲射虎”了
清朝皇位传?到嘉庆,单就打虎一?事就可以明?显感到满族?统治阶层的?衰退,这位皇帝再?
三下旨要求?大臣督查近?侍虎枪营训?练,不要用鸟枪?打猎,应当射箭,不应当雇佣?民人打猎,应当自己动?手,不能把老祖?宗传下来的?马上功夫丢?了。
其中针对大?臣奏报,嘉庆批示,围猎的事,本来就是用?来让八旗子?弟搞训练、提高技能的?。东北三省的?满洲八旗骑?马射箭,这本来是他?们的专长,我们祖先就?是以打猎为?生的。现在,我看吉林黑?龙江的军士?在围猎的时?候,还能在马上?射中野兽,盛京的军士?就不行了,听说他们竟?然雇炮手用?枪枝打猎。捕杀老虎的?时候也不敢?用虎枪去刺?杀,只好用鸟枪?远远地打,技术水平跟?我们祖先差?得远去了。
这位皇帝忧?心忡忡地说?,以前用鸟枪?打虎,我父亲看到?了,就担心满洲?的子弟们骑?马射箭的功?夫荒废,早就下令整?顿,我也批评教?育好多次。现在越发懈?怠了,甚至连打枪?都不自己动?手了,开始雇人干?了。这种情况如?果不严加整?顿,以后不仅马?上功夫会荒?废,我很担心以?后我们的八?旗不仅不能?拿着长枪上?阵,甚至连鸟枪?也打不准了?。
据史料记载?,当时,雇人打猎已?不仅仅是士?兵个人的事?,而是由盛京?将军统一给?批条子,猎人用猎物?换批条,再拿条子到?官府去领钱?。
嘉庆为此再?三叮嘱新派?的盛京将军?松筠,一定要彻底?查清雇人打?猎、由将军府批?条这件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并且明令,第二年再举?行围猎,一定要派出?满洲士兵亲?自动手打猎?。
据说,松筠后来还?真向嘉庆奏?报了督查情?况,不过虎枪营?雇人打猎真?是很普遍,嘉庆后来也?只是再次训?斥。
嘉庆还能根?据前辈的嘱?托责令臣属?演习技艺,道光以后,《清实录》中就再也见?不到皇帝“亲射虎”的事了。
又过了60?多年,清朝亡了。?本报记者,郭 平 文/摄
沈阳故宫展?出的弘历刺?虎图
范文三:大世界射虎轶闻
72
上海滩
1917年 7月 14日,号称远东 第一俱乐部的上海 “大世界” 开张。 大世界的老板黄楚九结交过许多文 人墨客,有些人成了他的幕僚和智 囊。为了大造声势,半个月前,他 们出版了《大世界报》 ,八开四版, 每份售价三个铜板。上面除了介绍 大世界的节目外,还辟了个副刊, 发表随笔、小品和诗词。这份报纸 的订数达上万份, 连外地都有订户。 有了这么一张报纸,这些文人墨客 又多了一个聚会、聊天的地方。 《大世界报》的办公室就设在
黄楚九“寿石山房”的里面一间, 这批文人经常来此聚会,受到黄楚 九的欢迎,他希望他们能经常来坐 坐。每当他们聊天时,总会带来许 多社会传闻和信息,这对“茄门脑 袋”的黄楚九来说, 都是有价值的。 所以,黄楚九为他们准备了茶水, 客人来了,自己倒茶,自由落座, 气氛非常随和,黄楚九也常常弯进 来和他们聊聊。
有时,这批文人偶然兴起,互 相猜射文虎, 以此取乐。猜射文虎,
乃文人风雅之举,黄楚九从中得到
大 世 界 射 虎 轶 闻
张
红 玉 (上
海
)
73
2016年第 5期
上海滩
了启发。他想 :如果大世界也增设 射虎猜谜项目,肯定会吸引文化人 士,文化人来得多了,可以提升大 世界的文化氛围。于是,他请这批 幕僚, 专门组织谜面, 供游人射猜。 为了提高游客的猜谜兴趣,黄楚九 还聘人专司其职,对猜中谜底者奉 送奖品。
最早,他只设了两处猜谜点, 谁知猜谜活动很受大众欢迎,后来 增加到四十几处,在各个楼层的转 弯抹角处,都悬挂着写有谜面的绸 带,十分醒目。每条绸带下面悬了 一个小木盒,谜底就锁在盒内。来 猜谜的人,先要付钞票,然后把你 选猜的绸带连木盒, 捧到“奉奖人” 面前,告诉他你猜的谜底。如果和 盒内谜底一致,即为猜中,根据谜 面的易难程度, “奉奖人”会奉送 你价值不一的奖品。
黄楚九设立猜谜项目,其目的 在于炫耀大世界与其他娱乐场所有 所不同, 是具有文化品位的。所以, 他的射虎游戏, 品种多样。有字谜、 有诗谜、有猜典故的,还有填字补 缺等等,都有一定难度。对猜中的 游客,除送奖品外,你猜中的次数 多了,还送你件黄马褂。马褂背后 书有“打虎英雄”四个字,让你穿 了马褂回家,好像中了状元游街,
招摇过市,好不显摆。
1921年,郭沫若从日本来到上 海,落脚在马霍路(今黄陂北路) 的德福里。这里是泰东图书局的编 辑所。一天,郭沫若经过大世界, 见门口在发售《大世界报》 ,就随 手买了一张,只见报上介绍猜诗谜 的活动,郭沫若一时兴起,也想去 凑凑热闹, 便买了门票进了大世界。
诗谜,是谜语的一种,它是诗 中有谜,谜中嵌诗。诗谜的谜底 当属唐诗、宋词和元曲居多。有 的还带有填字游戏,让游客将诗 句中的断句缺字,填写完整,难 度再高点的,还要游客猜出诗词 作者的名字等等。
郭沫若来到茶室坐定,就细细 地观察起不远处的诗谜摊。摊前 射虎者不多,他便踱步向前,见 绸带上悬了一首诗 :“乌鸢争食雀 争窠,独立池边风雪多。尽日踏 冰翘一足,不鸣不动意如何 ? ”诗 句旁边还有一行小字 :请打一字, 此诗作者是谁?
郭沫若指着谜面笑着对射虎摊 头的小伙计说 :“这太简单了,是 白居易的诗。要猜的那个字,是个 仙鹤的‘鹤’字,对不对?”
看诗摊的小伙计高兴地说 :“先 生,
恭喜你猜中了。可是你没付钱,
74
上海滩
算你白猜,我奖品也就不给你了。 喏,这一条你想不想猜?猜对了要 奖品,就得先付钱。 ”
郭沫若掏出一枚银毫给了那位 小伙计,抬头一看,只见绸带上写 着 :“无限旱苗□欲尽,悠悠闲处 □奇峰。 ”绸带下边写着 :填上原 诗句的漏字,并猜作者名。
郭沫若略加思索,便说道 :“无
限旱苗(枯)欲尽, 悠悠闲处(作) 奇峰。这是来鹄的诗。 ”
又被郭沫若猜对了,这回小伙 计给了他一包烟。心想 :他学问 大着呢,给他难点的。他从座位 底下取出一个木盒,舒展开木盒 上的绸带,这上面有个谜面,他 认为很难很难,肯定可以难倒这 个人,便说 :“你再付一枚银毫,
能猜出这一条来,我送 你双倍奖品。 ” “你奖我什么?” “这一条诗谜,不但 要接谜面上两句诗的后 两 句, 还 要 猜 一 个 字, 和作者的名字。你能全 部猜对了,我奖你‘小 囡牌’香烟一包。 ” “一言为定。 ” 郭沫若对绸带上两 句诗轻轻地读了两遍 :“解落三秋月,能开二月 花。 ”接着就吟诵出这首 诗的后两句 :“过江千尺 浪,入竹万竿斜。 ”他对 着小伙计说 :“这是李峤 的诗,你要我猜的那个 字, 是刮风的‘风’字。 ”
小伙计见他太会猜 了,马上收摊,说 :
“先
75
2016年第 5期
上海滩
生,对不起啦,我开张至今,还没 遇到过像您这样的高手。今天的奖 品全被你拿走了,我只好收摊。 ”
郭沫若看着小伙计那滑稽的样 子,故意逗他 :“你什么时候开张, 我就什么时候再来。 ”
“大世界里猜谜的地方多着呢, 你盯牢我干啥?”小伙计真的撤 摊了。
郭沫若正在筹办纯文学杂志 《创造》 ,他日夜阅稿、编稿、改稿, 倦伏在泰东图书局,非常辛苦。他 来大世界射虎,纯粹是为了放松自 己。遇上了这位小伙计,感到他很 有趣,故意逗着他玩。谁知他一句 随便说说的“再来” ,过了没多久, 他真的又来到大世界,而且还带来 了他的好朋友郁达夫。
那 天 下 午, 郭 沫 若 和 郁 达 夫 去泰东图书局门市部,了解《创 造》季刊的销售情况,一个星期 过去了,才卖掉 1500本,心情很 沉重。傍晚回家,他俩沿着福州 路向西走,想找家酒店叙叙,商 量如何来提升《创造》的发行量。 他们走进了大西洋西餐馆,刚落 座,门外进来几位青年人,其中 一人, 腋下挟着一本《创造》杂志。 郭沫若用手肘碰碰郁达夫,示意 他看看对方手里的书,郁达夫没
好气地说 :“有什么好看的,杂志 的销路这么差。 ”
“谁说销路差了?这本书才上 架一周,已经卖出 1500本,平均 一天卖掉二百多本,这在上海已 经算很不错了。 ”那青年解释说 :“这是本新出版的杂志,好多人都
不知道,如果多宣传宣传,销路 肯定更好。 ”
郁达夫听完此话,一扫满脸的 阴霾,喜形于色,拉起郭沫若就往 外跑,说 :“走,去好一点的酒家 庆祝庆祝。 ”
两人来到一品香饭店,美美地 饱餐了一顿,还喝了不少酒。从饭 店出来,抬头看到了大世界。郭沫 若告诉他说 :“上次我在大世界猜 诗谜, 奖到不少烟呢。你去不去?” “烟?你不是戒了,没见你抽 烟啊。 ”
“我戒烟了,你没戒呀。你抽 了我的‘小囡牌’ ,忘啦?”
郁达夫这才弄明白,郭沫若为 啥戒了烟,还要请他抽“小囡牌” , 原来这烟是他猜谜奖来的。由于今 天他俩心情好,郁达夫在郭沫若陪 同下,两位大文豪来到了大世界。 猜谜摊的小伙计见郭沫若又来了, 便对他说 :“你要猜,就猜着玩吧,
我不收你的钱,你猜中了我奖品也
76
上海滩
不给你了。 ”
郁达夫说 :“那我来猜,能奖 我香烟吗?”
小伙计说 :“你先付一枚银毫。 ” 然后,他狡黠地用手一指说 :“你 就猜这一条吧,从开张到今天,还 没人猜出来呢!”
郁 达 夫 好 奇 地 一 看, 只 有 三 句 :“山绕平湖□□□,湖光倒影 □□□,水晶楼下□□□。 ”而且 每句少了三个字,除了要填上这九 个字以外,还要打作者的名字。
郁达夫摇头晃脑了一阵子,告 诉小伙计 :这是南宋张元 幹 的《浣 溪沙》 。原来的词句是这样的 :“山
绕平湖 (波) (撼) (城) , 湖 光 倒 影(浸 ) (山 ) (青) ,水晶楼下(欲) (三) (更) 。 ”
眼 看 香 烟 又 要 出 送了,小伙计跺着脚, 指着旁边一条说 :“呶, 你猜这个。 ”
“ 水 深 水 浅 东 西 涧, 云去云来远近山。 ”
他 也 要 郁 达 夫 接 上 后 面 的 句 子, 并 猜 作者的名字。
郭 沫 若 扶 了 扶 鼻 梁 上 的 眼 镜, 慢 条 斯
理地吟诵出后面的几句词 :“秋风 征棹钓鱼滩, 烟树晚, 茅舍两三间。 小伙子,这是元曲,是徐再思《阳 春曲·皋亭晚泊》里的词句。 ” “你们连这句子也背得出来? 你们是什么人?我管这猜谜摊,是 给自己创造个自学的机会,两位能 留下大名吗?容我上门请教。 ”
两位见他言真情切,便把《创 造》季刊编辑部的地址告诉了他, 并写上了他俩的名字。事后,黄楚 九看到了这张纸条,他马上大肆宣 扬 :郭沫若来大世界“射虎”了!
精明的黄楚九, 又做起了广告。
(责编 /邓亦敏 插图 /桑麟康
)
范文四:【doc】孙权射虎——虎落里
孙权射虎——虎落里
,
权
身寸
虎
0@0o
??
吕城镇二里多路,有,个耸绿叠翠的村庄叫虎落里.民 间流传着孙权在此射虎的故事.
三国时期,吴大帝孙权建都建业(今南京).一日,秋高 气爽,孙权带上侍从,出城打猎.行至栖霞山脚下,见一老 汉坐在路旁草墩上哭泣,忙派人询问,原来这是一个进山砍 柴的樵夫,刚才他的小孙子被一只猛虎叼走了. 孙权一听,紫髯倒竖,碧眼圆睁,怒喝一声:大胆孽 畜,追!"拍马直奔山中.
孙权的坐骑名为乌龙驹,是匹日行千里的好马.孙权发 现猛虎后紧追不舍,一眨眼就已跑了两百多里.那虎见脱身 不得,一个急步回身,张开血盆大口,猛地朝乌龙驹扑来. 乌龙驹受惊,险些将孙权掀下马来.孙权大怒,狠狠将双戟 投向猛虎,未中,又急取弓箭,射中虎的前胸.猛虎受伤, 咆哮如雷,纵身扑向孙权.正在危急关头,身后飞来一柄青 铜长戈,正击中老虎的天灵盖,猛虎从半空中摔落下来,一 命呜呼.原来,这一戈是孙权的贴心侍从张世击出的. 周围百姓闻讯赶来,见孙权杀死了猛虎,惊喜过望.为 了纪念孙权为民除害的功绩,从此就把这个地方DU做虎落 早
31中电名
虎落里
范文五:虎年射虎语文组教研活动报道
别开生面 教学相长 其乐融融
——语文组谜语教学研究主题沙龙活动侧记
3月11日下午,我校在校图书馆三楼迎来了由教研室主办、语文组承办的第一次教学研究沙龙。语文组高度重视首次开张的教研沙龙活动,进行了积极有效的筹划和准备。经教研组多番讨论,决定以“谜语教学研究”作为本次教学研
究的主题,争取一炮打响。
别看是“射虎”,可是要想射下这“虎王”可绝非是易事。就看准备谜面,要想出一条既猜姓又猜名,既要贴切,又要有文采的灯谜确实不容易,更何况有许多老师是从未制过灯谜的。按照要求每人至少得出两条,所以几天来所有的语文老师都在为此冥思苦想。他们有时愁眉苦脸,那是为出不了谜而着急;有时会开怀大笑,那是为制得一条好谜而高兴不已。老师们或认真备课,或书写谜条,或布置环境,或做好宣传工作,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在语文组全体老师的努力下,本次活动如期展开。小小的现场挤满了本校的各个专业的教师,他们看着灯谜或皱起眉头思考,或看着幽默谜面哈哈大笑,或三三两两交头接耳讨论谜底该是谁??
有的老师找到了自己姓名的谜面,有的为猜对谜而高兴不已,有的从中受到启发制出了新谜??陆萍老师正自豪地向大家讲解自己是怎么猜对的呢。看样子猜谜是件不易然而有趣的事。许多老师还是要听讲解才能领悟为什么是那个答案。不过,几乎普遍认为“绝对不假”这个灯谜最好猜。
一阵气氛热烈的猜谜后,活动正式开始了。张永强校长首先作了重要讲话。他向大家阐述举办教学研究主题沙龙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同时指出,在本次的“文明学校”检查中,上级领导就有指出希望我们学校多加强微观的教学研究。而教学研究主题沙龙正好可以让大家就教学研究进行到细致之处。另外一方面,这个活动也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平台,让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利于各个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探讨,让智慧碰撞出火花。
紧接着郭迪安老师做了一个主题发言——制谜的意义与技巧。郭老师就这次语文组教师制谜情况简单说明之后公布前四名名单:
土木水火,财喜禄寿(打二字名)——金福(郭清敦)
左边不出头,右边不出头,遇上四人搬木头(打姓加名)——林杰(刘金福)
问心自可对苍穹,我花开后百花杀(姓加二字名)——吴小菊(杜娟)
全靠太阳照耀(姓加二字名)——赖晖煜(郑国防)
然后,郭老师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向大家简单介绍制谜的各种手法,令在场的教师都茅塞顿开,也明白了制谜和猜谜一样,都得从字、词的音、形、义入手,有时还涉及到化用典故、引用名句等等,是对一个人学识面的宽和窄、反应速度的快和慢、幽默程度的高和低等的一次检阅,也是对语文综合能力的一次训练。 最后,郭老师指出本次制谜的不足——不会制谜或手法单调,技巧缺乏。这也是对所有语文老师基本功继续锻炼和深化的提出要求,更是对大家的鼓励与鞭策。
接下来,叶绮波老师讲解上灯谜课的意义:一、灯谜是门涉猎很广、没有止境的学问,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二、灯谜是一种智力游戏,能锻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三、在教学中有机的引入谜语,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同时她也指出教学中还未能让学生学会制作灯谜有些遗憾,这也是今后努力的目标。她还提出一点希望。希望其他学科的老师能将灯谜融入其学科的课堂。因为有许多灯谜也可以或做为其学科的谜面或者谜底,在给学生猜的过程中自然能活跃课堂氛围。
紧随其后,杜娟老师再为我们讲解灯谜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学生的课堂反应,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她指出灯谜有许多故事典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猜谜方式则可根据难易程度有选择地精讲与略讲。灯谜教学让学生零距离地接触到了这一传统的娱乐活动,不仅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也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知识面的不足。灯谜教学跳出课本的知识,引导学生进入一个更广阔的语文乐园,是一个有趣又益智的教学内容,值得推广。
在三位老师的精彩发言之后,是现场互动环节,张校长、赖副校长等领导和大家一起,边津津有味地喝咖啡、热茶,边兴致勃勃地参与热闹的讨论和猜谜活动。大家跟着郭迪安等老师一边了解如何解谜,一边探讨本次活动。许多老师感叹灯谜制作与解题的不易,同时围绕灯谜以及灯谜的教学提出了诸多建议。整个会场气氛活跃,其乐融融。
最后,语文组长郑国防老师进行了总结。他说,今天的教学研究主题沙龙,语文组第一个吃螃蟹,肯定还存在着不足,算是抛砖引玉,希望教师们不吝赐教,多提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如主题沙龙的思路与模式、教研的改革与创新),以便我们今后更好地开展教研工作。郑老师代表教研组感谢校长的高度重视、教研室的组织指导、全体同仁的大力支持。最后归结了本次沙龙的三个特点,首先是定位准确。从准备活动开始就明确是教学研究,提升了活动的品位,把教学研究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和高度,达到了“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增强教研能力”的目的。其次是教学相长,学习制谜,让语文老师更深刻地体会到猜谜的乐趣与制谜的奥妙,促进了趣味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第三是别开生面。灯谜是我国传统活动项目,不仅有趣而且对语文综合能力要求高。因此既有教研价值又特别。在生动活泼的交流学习中,各个专业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在相互探讨后碰出的智慧的火花,对于今后灯谜教学非常有启发意义。
一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大家余兴未尽。
活动结束后,主题沙龙活动总策划、教研室主任林志峰老师对本次活动作了充分的肯定,并和各教研组长一起探讨今后的沙龙活动计划。
我们相信,今后的教研沙龙将越办越精彩~
(薛萍萍老师报道)
附录:本校教职员工姓名谜及参考答案
1、变态田真黑(姓加二字名)——叶挺青(“田”“变态”为“叶”,真扣挺,黑
扣青)
2、不出头花(二字名)——木英(“不”“出头”成“木”,英扣花) 3、携铜银,卖锡铁,既求禄,又求寿(二字名)——金福(“金银铜铁锡”缺“金”,
“福禄寿”缺“福”,皆用漏字法)
4、1.6093千米(二字名)——英里(1.6093千米即一“英里”) 5、竹片上的一点水(姓加名)——简永(竹片扣简,“一”“点”“水”合起来即
永)
6、赤眉(卷帘格)(姓加名)——毛红(赤扣红,眉扣毛。“卷帘格”即把猜出
的答案首尾互调)
7、光请人喝汤(二字名)——宴水(请人扣“宴”,汤扣水)
8、子规鸟飞唤女回(姓加名)——杜娟(子规即杜鹃,杜鹃“鸟”旁飞走又“女”
回即“娟”)
9、午后闲聊小家女(姓加二字名)——许碧玉(“午后闲聊”扣“许”,小家女
即“小家碧玉”)
10、二郎神改当花匠(姓加二字名)——杨华盛(二郎神扣杨,花匠扣华(花)
盛)
11、违反基本国策第一条(二字名)——连生(基本国策第一条即计划生育,“连”
着“生”当然就违反了)
5月5日——8月6日(二字名)——方夏(今年5月5日立夏,8月7日12、
立秋)
13、北丐伤于何处,亡于何处(姓加二字名)——洪海山(北丐扣洪,于海上被
西毒所伤,扣海;于华山去世,扣山)
14、知君无口,润物无声(姓加二字名)——尹春雨(首句扣“尹”,用典法;
次句扣“春雨”,引用法)
15、东邪算得6+6(姓加名)——黄程(东邪扣黄,“和十二”三字合起来即“程”) 16、妇女节活动:乘风帆,踢毛毽(姓加二字名)——兰卫建(妇女节是“三八”,
“三八”二字“活动”一下组合为“兰”,“卫”是风帆的象形,踢去毽的“毛”
剩“建”)
17、春播(二字名)——夏苗(春播种,夏长苗)
18、八闽第一人(二字名)——春兰(福建省委书记为孙春兰) 19、鸥翔集,橘子头(二字名)——沙洲(沙鸥翔集出自《岳阳楼记》,橘子洲
头出自《沁园春?长沙》,应也是漏字法,引用法) 20、晕头转向仍发光(二字名)——晖煜(“晕”的头转了向成“晖”,“煜”义
为“照耀”,扣发光)
21、腊梅怒放(二字名)——冬芳(腊梅放时为“冬”,“芳”义为“香”,扣梅
放)
22、消元(二字名)——明进(“元”朝“消”了,“明”朝就“进”了) 23、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二字名二)——生根、连生(子孙无穷扣“连生”,“生
根”则不解)
24、绝色天下人(一字名)——(毛)红(“绝”去“色”留“纟”,“天”“下”
了“人”剩“工”,二字组合为“红”)
25、村庄前后,如月美好(姓加名)——杜娟(村前为“木”,庄后为“土”,木
土合为杜;“如”“月”合为“娟”,美好亦是“娟”) 26、三无产品(一字名)——(陈)晶(“晶”无“三”横成“品”) 27、理想之巅(二字名)——志峰(理想扣“志”,颠扣峰)
28、祥云(二字名)——瑞霞(祥扣瑞,云扣霞)
29、鹭江之畔(二字名)——海滨(鹭江扣海,畔扣滨)
30、无花果的温暖(姓加名)——叶暄(无了花果只剩“叶”,温暖扣暄) 31、聪明健硕(二字名)——智强(聪明扣智,健硕扣强) 32、以前的种子落地(姓加二字名)——曾生根(以前扣“曾”,种子落地扣“生
根”)
33、作文写得快(姓加名)——章敏(作文扣“章”,写得快扣“敏”) 34、绝对不假(二字名)——真真(不假即真,绝对不假即真上加真) 35、一直很壮大(二字名)——永强(一直扣永,壮大扣强) 36、全靠阳光照耀(姓加二字名)——赖晖煜(全靠扣“赖”,阳光扣晖,照耀
扣煜)
37、智者仁者所乐(二字名)——海山(“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语出《论语》) 38、文明之师(二字名)——善军(文明扣善,师扣军)
39、树儿沙沙响(姓加名)——叶暄(树响扣叶,喧、暄谐音) 40、唱唱《春天在哪里》(姓加二字名)——李莉莉(歌词中有“嘀哩哩”) 41、“一棵小白杨长在哨所旁”(姓加二字名)——郑国防(正在保卫国防之意)
大将军的弟弟(姓加二字名)——彭学怀(大将军即彭德怀)42、
翠花拜关公(姓加二字名)——苏传义(翠花扣“苏”,关公扣“义”) 43、
44、鸡汤是怎样炼成的(姓加二字名)——郭清墩(锅谐音郭,清炖谐音清敦) 45、经久不衰(二字名)——永强(经久扣“永”,不衰扣“强”) 46、敞开心怀(二字名)——昭志(昭:明显,扣敞开;心怀扣“志”。但似乎
应是“昭治”才对,因治与弟同音(闽南话),是生了个女孩后,想“招”
一个弟弟)
47、老师说的对(姓加名)——傅然(傅:传授技艺之人,扣老师,然扣对) 48、地球表面(二字名)——海山(不知平原、盆地哪去了,此人家里的地图估
计是次品货)
49、不要武斗(二字名)——文治(反面会意法)
50、思想境界提高了(二字名)——德进(思想境界扣“德”,提高扣进) 51、春天刚过(二字名)——方夏(方:正当)
52、黄山名木(二字名)——有松(黄山以云、石、松闻名于世) 53、花开别样(二字名)——特英(别样扣“特”,英扣花)
54、走在大路上(二字名)——明进(走在大路上即进,明字不知何解) 55、土木水火,财喜禄寿(二字名)——金福(用漏字法:五行缺“金”,财喜
福禄寿缺“福”)
56、八月桂花开(二字名)——秋香(八月扣秋,桂花开扣香) 57、名厨掌勺,不蒸不煎也不炸(二字名)——清敦(光靠炖。用夹击法与谐音
法)
58、二郎神瑶池布阵(二字名)——天营(瑶池扣天,布阵扣营) 59、很久都不复杂(姓加名)——(简永)(不复杂扣简,很久扣永) 60、树梢的绿色很温暖(姓加名)——(叶暄)(树梢的绿色即“叶”,温暖扣
暄)
61、幽谷君子,末代皇妃(姓加二字名)——兰文秀(幽谷君子即兰,用典;末
代皇帝溥仪的皇后为婉容,皇妃为文绣)
62、问心自可对苍穹,我花开后百花杀(姓加二字名)——吴小菊(“问”之“心”
即口,苍穹即天,二字合成“吴”;“我花开后百花杀”为黄巢咏菊名句) 63、长弓在手待上箭,巾帼英雄也凡人(姓加名)——张帆(首句扣“张”,次
句“巾”与“凡”合成“帆”)
64、没有花草,没有夏天(姓加二字名)——吴方夏(“没有”扣吴,谐音;可
能是将“方”误为“芳”,否则“花草”就费解了)
65、没有小河(姓加二字名)——吴晓熙(小河近似小溪,谐音为晓熙) 66、歇息一会儿就云泽密布(姓加二字名)——薛泽云(大概是歇息扣“薛”,
云泽即泽云吧)
67、有大德才的人必定广泛学习(姓加二字名)——洪贤博(大扣洪,德才扣贤,
广泛学习扣博)
68、晨雨,湖已冻(二字名)——龙冰(晨雨即无日,剩辰,“辰”干支生辰借
代为“龙”,末句扣“冰”)
69、璀璨的蚌之泪(二字名)——明珠(璀璨扣明,蚌之泪即珠) 70、泪光(二字名)——明珠(泪扣珠,光扣明。实际上谜面后还应加上“卷帘
格”为好)
71、慢慢消失的漂亮露水(姓加二字名)——徐丽珠(慢慢扣徐,漂亮扣丽,露
水扣珠)
72、倚天、李寻欢的刀——孰与争锋,(二字名)——剑飞(“倚天”漏字“剑”,
李寻欢惯使飞刀,漏“飞”)
73、忽如春日照,万树梨花开(二字名)——雪阳(首句扣“阳”,梨花开扣雪,
化用名句。还是应加上“卷帘格”为好)
74、盼锦绣遍野(姓加二字名)——陈美羡(羡扣盼,锦绣扣美,遍野扣陈) 75、献上和氏璧(姓加二字名)——陈美玉(“陈”有安放,摆设义,扣献上;
和氏璧扣美玉)
76、全是大朵的黄花(姓加二字名)——吴(无)小菊(反面会意加谐音) 77、岁寒三友梅竹藏(姓加二字名)——刘(留)劲松 或有松(梅竹藏就只留
下松了)
78、梅花香自苦寒来(姓加二字名)——韩毅红(大概是寒谐音韩,梅花扣红吧) 79、黑白双星(姓加二字名二)——赖耀民、赖晖煜(大概是一黑一白,星扣“耀”
和“晖”吧)
80、左边不出头,右边不出头;遇上四人搬木头(姓加名)——林杰(“不”字
出头为木,二木为林;四人搬木头为杰)
81、唐将“三斧”冲在前,文武两全紧相连(姓加二字名)——程斌斌(三斧唐
将即程(咬金),文武两全紧相连即斌斌)
82、航海之前(姓加名)——张帆(先升帆,后起航)
83、缓缓升起的祥云(姓加二字名)——徐瑞霞(缓缓扣徐,祥云扣瑞霞) 84、红色的月亮(姓加二字名)——殷丽蝉(殷扣红色,蝉似是婵娟的略称,扣
月亮)
85、茫茫大漠一点绿(二字名)——沙洲(沙扣大漠。洲应是指绿洲,扣绿) 86、花自苦寒来(二字名)——梅香(梅扣花,香扣梅花寒冬开放) 87、青鸟殷勤亦为女(二字名)——鸾娈(青鸟应是扣鸾,亦女二字合为娈) 88、小荷才露尖尖角(二字名)——方夏(语出杨万里《小池》,应是用联想法) 89、龙袍(姓加名)——王衣【王禕】(龙扣王,袍扣衣,衣禕谐音)
90、金色的沃野(姓加二字名)——黄丰田(金色扣黄,沃野扣丰田)
91、汉室瑰宝(姓加二字名)——刘美珍(汉室扣刘,瑰宝扣美珍)
92、绿牡丹(二字名)——翠花(绿扣翠,牡丹扣花)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射虎必备】联坛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