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高中孔雀东南飞的读后感:孔雀东南飞
发布时间:2018-02-06
高中孔雀东南飞的读后感: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恋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物低垂,情深的时候哪种离别不伤悲,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
《罗米欧与朱丽叶》代表的西方经典爱情悲剧,而一曲《孔雀东南飞》更见中国爱情的悲壮,红尘有爱,人间有情,我们总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使他们的爱情从起点到终点,经历磨难回归美丽的团圆。然而,纵观一下滚滚红尘,一幕幕爱情悲剧不也正在上演吗?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且看仲卿与兰芝这对恩爱夫妻的誓别,难道不令我们感动吗?他们“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的凄美场面不
1
禁让我们潸然泪下,焦母的逼迫,使这对恩爱夫妻劳燕分飞,各奔东西,直到双双殉情,仲卿与兰芝在历史上演绎了美丽的“孔雀东南飞“的爱情悲剧。
山无陵,江水为竭,东雷震震,夏雨雪,天地会,乃敢与君绝。仲卿与兰芝虽然没能白头偕老,但他们留给后人的却是无尽的暇思……
几百年后,一个叫梁山伯的寒士,一个叫祝英台的士家女子,两情相悦却有缘无仲卿的份,有情人要被生生拆散,演绎了一出无奈的“化蝶”,怎能不让人叹息?人世间竟不能生相依,那么死则化蝶翩翩起舞吧。“渐行淅远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我认为梁祝化喋不应有恨,因为这种凄美已成永恒,代表了爱情的忠贞,成为千古传奇。他们的爱情悲剧着实浪漫凄美。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又是几百年后,一个叫沈园的地方,一个叫陆游的诗人,娶了一个叫唐婉的女子,伉俪相得,琴瑟相和,好一对神仙眷属。然而陆母逼迫夫妻离异,陆游随母意而另娶,唐婉也易嫁赵士诚。几年后的一个春日,陆游满怀郁闷踽踽独游,邂遇唐婉,唐遣人送酒致意,陆游满怀伤感,词成《钗头凤》一首,唐婉和之。不久,唐婉抑郁而亡。“天不老,情难绝,
2
心似双丝网,中又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残灯灭!”美丽的邂逅竟铸就了一个爱情悲剧,但它却留下了永恒的美丽。
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是啊,放手让爱的人走,谁能做得到。焦刘之爱,梁祝之情,陆唐之恋,哪个不是悲剧,但哪个又不是美丽的,浪漫的呢?文学史上,从《关雎》到《静女》、到《氓》、到《孔雀东南飞》、到《王西厢》之张生和莺莺、到《牡丹亭》之柳梦梅和杜丽娘、再到《红楼梦》之宝玉和黛玉,这些文学作品表现了多少爱情的美好、多少怨男恨女、多少始乱终弃、多少出生入死终成眷属,一代代青年男女大胆地追求着真爱,憧憬着美好的生活,他们为爱而歌而欢,为爱而怨而恨,为爱不求功名,为爱忠贞不渝,为爱抛洒滴滴红泪,他们因爱而生,因爱而死,因爱还魂,谱写了一曲曲爱情悲歌。
谁曾经拥有过的一切美好回忆,就算结果是悲剧,又能怎样?虽然每一个人都不喜欢悲剧,因为悲剧总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令人伤怀,但也只有悲剧才会有如此的艺术魅力,值得人如此回味。因为悲剧的魅力,不仅在于它毁灭的美;悲剧的不幸,更在于它往往不仅仅是悲剧,而是永远的生活。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人们总是向往大团圆式的爱情,殊不知那惊天地泣鬼神,经受风雨洗礼的悲剧爱情是更美丽的。“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3
上述高中孔雀东南飞的读后感,是一篇流畅,清楚的文章。
更多文章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1000字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孔雀东南飞的读后感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来源:
httP://www.diyifanwen.com/fanwen/gaozhongshengduhouga
n/2630939.html下页更精彩12345下一页高中孔雀东南飞的读后感:孔雀东南飞相关内容:读后感1200字:读《养花》有感
同学们,你养过花吗?你感受过养花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吗?我读了老舍的散文《养花》后,就仿佛身临其境,与他共品花儿开放时的甜蜜、自豪;又仿佛眼睁睁地看着花秧被砸死,体会那种悲伤、忧郁之情。写高中生暑假读后感精选:读《上下五千年》有感
暑假对于我们来说是最长的一个假期,在这个时间段里我们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读自己喜欢的书。写高中生暑假读后感精选带给大家,希望大家认真阅读。《理智与情感》读后感1200字范文
《理智与情感》是英国着名女作家奥斯汀的第一部出
4
版作品,理智与情感的发表无疑为以后现实主义的重新崛起和发扬光大奠定了基础。这部小说主要描写了埃丽诺与玛丽安两姐妹曲折复杂的婚事风波,并通过“理智与情感”的幽默对比,提出了道德...高二英语读后感:CanHumanDetermineTheirOwnDestiny?
ihaveneverBeentotroy,Butdavidmaulemademefeelasifiwerest
andingonthehighwalloftroy,watchingthefiercewar.thankstoth
isBritishauthor,whoadaPtedthefamoushomer’sPoemintoalivelystory,i...800字暑假读后感:我们仨读后感
800字暑假读后感:我们仨读后感看完我们仨,正值杨绛先生百岁。杨绛先生自称,已经走到了人生边。低调、与人无争,一直是她和钱锺书先生给人的感觉。关于高中生高老头读后感
关于高中生高老头读后感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红楼梦》上面这一段话是清代著名作家曹雪芹于其名著《红楼梦》中所写,是说“孝道”已泯灭,痴心父母再难见孝顺儿孙了!曹雪芹是想借此来唤醒...关于论语的读后感400字
读完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心灵有所触动:它使我重新认识了孔子,让我领略到了一种独特的智慧,一种正确的心态,一种融入到当今社会中理性的道德。《论语》是一本
5
记录着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的语录。关于高中读后感的作文:读同桌冤家
班上成立了“读书角”,因室简陋,权以讲桌下方空间为书架。第一月1—10号,第二月11—20号每人出一本课外书,供全班同学课外阅读。时限到时,学生将自己之书领回。一一看其书名,留下《意林》和《同桌冤家》各一本借来阅读。查看更多>>高中生读后感
6
范文二:孔雀东南飞的故事
孔雀东南飞的故事
孔雀东南飞的故事 精选阅读:
凄美的感情故事——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因此它也被称为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与南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及“叙事诗双璧”。后又把《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的一桩婚姻杯具。[由Www.DuanMeiWen.Com整理]
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陈国徐陵编《玉台新咏》卷一,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乐府诗集》载入“杂曲歌辞”,原题为《焦仲卿妻》。现今一般取此诗的首句作为篇名。《孔雀东南飞》原为建安时期的民间创作,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可能经过后人的修饰。
《孔雀东南飞》故事的两个主人公以其对感情的坚贞不渝而赢得千古文人墨客的赞叹,主人公的墓地在安徽省怀宁县小市镇粮站前方,经后人的修缮,现已经成为一处免费供游人凭吊的风景地。经典文章欣赏
其动人的魅力主要表此刻:
一、情节波澜曲折,跌宕起伏。
作者在故事的开头设置了尖锐的矛盾冲突:聪明能干、心灵手巧的刘兰芝和焦仲卿两人感情深厚,但为婆婆不容,必须要赶其回家。在这种矛盾冲突中,仲卿期望能够缓解矛盾,于是百般求告,但矛盾不仅仅未得到丝毫缓解,反遭母亲搥床痛骂,仲卿迫于无奈,只得让兰芝暂回家门。话别之时,两人相约誓不相负。兰芝回家后,母亲见到不请自归的女儿,十分震惊,后经兰芝解释,这才谅解,但不久,县令、太守相继为儿子求婚,兰芝不为所动,一一回绝。但其兄为了攀结权贵,步步相逼,这样使矛盾进一步激化,兰芝被迫之下选取允婚,其实已作了以死抗争的打算。仲卿闻讯,责问兰芝,兰芝道出真情,许下诺言,并约定黄泉相见,结婚当晚兰芝投河自尽,仲卿听后也吊死树下,他们以死抗争的方式将矛盾推向了最高峰,最后两家求得合葬,葬后两人双双化鸟,告诫世人。女生qq个性签名
二、叙事双线交替,缜密紧凑,采用双线交替推进的方式。
第一条线索围绕刘焦两家的家庭矛盾冲突展开。仲卿求母,是焦母的专横和仲卿的软弱的第一次冲突;兰芝辞婆,是焦母的无情和兰芝的斗争的第二次冲突;兰芝拒婚,是兰芝的忠贞与其兄的虚荣的第三次冲突;仲卿别母,是焦母的顽固与仲卿守约的第四次冲突。这四次冲突,实际是一场迫害与反迫害的斗争,且演绎得一次比一次激烈,直至双双殉情。第二条线索是围绕兰芝与仲卿矢志不渝的感情铺展的。这条线索建立在上述矛盾冲突的基础上。第一次是仲卿求母失败后,与兰芝的临别,反映了两人浓厚深切的恋情;第二次是兰芝辞
婆后,与仲卿的话别,抒写了他们真挚坚定的感情;第三次是兰芝拒婚后,与仲卿的诀别,刻画了他们生死相依的感情。这两条线索,交替发展,完整紧凑地完成了故事的叙述及人物命运的交代。另外,结构上呼应映衬。如不一样场合中两次出现的蒲苇磐石的比喻,加深了读者对刘焦夫妇感情坚贞的认识。又如兰芝分别时对其兄“性行暴如雷”的担忧,焦母“东家美女”的引诱,在诗中也暗伏、照应,显示了结构的缜密。
三、主题钩深致远,蕴藉宽广。
从兰芝和仲卿两人的角度看,这是性格的杯具。兰芝不仅仅美丽善良,而且外柔内刚,因此当她应对独断专行的婆婆,性行暴戾的哥哥也决不屈服。仲卿官宦世家,从小生活在母亲的淫威之中,养成了懦弱无能的性格,因此当他应对母亲的威逼,就决定了他不可能主动争取婚姻的幸福。从焦母和刘兄两人的角度看,这是社会的杯具。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东汉,儒家经义中的“孝”充当着捍卫封建礼教,维护封建家长权威的坚实堤坝。因此焦母能用高压政策对待儿媳,刘兄能用威逼手段胁迫兰芝,将他们双双推向了婚姻的坟墓。从这个角度看,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实质充当了杀害他们的刽子手,它们不仅仅摧残了美满幸福的婚姻,更是扼杀了善良纯朴的天性。从兰芝和仲卿死后双双化鸟的这一角度看,故事带有神话色彩,它寄托了人民群众追求恋爱自由、生活幸福完美的强烈愿望。
诗前有序文:“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没水而死。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这是一曲基于事实而形于吟咏的悲歌。其中,主人公刘兰芝、焦仲卿之死,表面上看来,是由于凶悍的焦母和势利的刘兄逼迫的结果。事实上,焦母、刘兄同样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正因焦母、刘兄的本意,并不想害死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妹妹。这从刘、焦死后,“两家求合葬”这样后悔不及的举动能够看出。——尽管这是他们对刘兰芝、焦仲卿生死不渝感情的晚到的认可与祝福。他们主观上的出发点虽有利己的打算,但也有把维护自己亲人的终身幸福与自己的利益统一齐来的愿望,焦母刘兄是要在自己与焦仲卿、刘兰芝的利益之间找到一块平衡的绿地而共处。然而,他们没有成功。那里,问题的深刻性在于:刘兰芝、焦仲卿毕竟是直接透过他们的手被害死了。焦母、刘兄同时又成了封礼教的帮凶。这种不以个别人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力量,正是当时封建制度罪恶本质的必然反映。
刘焦之死在当时有必然性。正因他们面临的抉择只有两种可能:或者向焦母刘兄屈服,违背自己的感情誓约;或者以一死来维护两人的感情誓约。刘、焦不可能随心所欲地造反第三个可能。正因他们所处的社会条件并不是他们自己选定的,而是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刘、焦之死,固然有外来的压力,但也有其内在的原因。这原因就是他们自身的思想也不能摆脱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意识形态。《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焦母迫害刘兰芝用的是第一条。《礼记》中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焦母压制焦仲卿用的就是孝顺这一条。刘兰芝回娘家后,也遭到家长制的威压。那么
刘兰芝、焦仲卿是不是从根本上反对这些封建教条呢,没有。刘、焦两人所反复辩解的是他们并没有违反这些封建规范。他们的认识不能不受时代的局限。刘兰芝、焦母刘兄则以为坚守这些封建教条才能真正维护自己和亲人的幸福。显然,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焦母、刘兄是强者,而刘兰芝、焦仲卿注定是被吞食的弱者。他们并不是处于打倒孔字店的五四时期,而是处于中国地主阶级还有着远大前途,封建制度正处上升时期的东汉末年。刘兰芝、焦仲卿的抗争只是一种自身合理的人性
要求同违背这些要求的封建礼教之间的一种不自觉而且没有出路的冲突。因此,他们的死,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能实现的产物。他们的死,是对封建礼教罪恶本质的控诉。思想上的局限,并不能转移或否定实践好处上的客观作用。刘兰芝、焦仲卿不愧是封建礼教的早期叛逆者,正因他们没有逆来顺受地屈从。死与屈从,都是封建礼教对他俩的毁灭。但这是两种不一样性质的毁灭。如果他们屈从了,那么虽然他俩的肉体还活着,但他们的灵魂、他们的感情理想却不复存在了。而死,却表现了他俩为坚持感情理想而作的抗争,贴合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赢得后世人民对他俩的同情与尊敬,成为后代粉碎封建枷锁的精神鼓舞。因此,刘、焦之死,已冲破个别人、个别家庭的狭小范围而具有了重大的典型好处,揭出了极其普遍的社会问题。《孔雀东南飞》的重大思想价值在于:它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早期,就形象地用刘兰芝、焦仲卿两人殉情而死的家庭杯具,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热情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夫妇忠于感
情、反抗压迫的叛逆精神,直接寄托了人民群众对感情婚姻自由的热烈向往。
透过有个性的人物对话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孔雀东南飞》最大的艺术成就。全诗“共一千七百八十五字,古今第一首长诗也。淋淋漓漓,反反复复,杂述十数人口中语,而各肖其声音面目,岂非化工之笔”。在贯穿全篇的对话中,能够看到,刘兰芝对仲卿、对焦母、对小姑、对自己的哥哥和母亲讲话时的态度与语气各不相同,正是在这种不一样中能够感受到她那勤劳、善良、备受压迫而又富于反抗精神的外柔内刚的个性。同样的,在焦仲卿各种不一样场合的话语中,也能够感受到他那忠于感情、明辨是非但又迫于母亲威逼的诚正而软弱、但又有发展的性格。诗中写到兰芝与仲卿死前,兰芝假意同意再嫁,仲卿见兰芝后回家与母亲诀别,他俩这时的话语,十分切合各自的身份与处境。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曾作过这样细致的分析:“兰芝不白母而府吏白母者,女之于母,子之于母,情固不一样。女从夫者也,又恐母防之,且母有兄在,可死也。子之与妻,孰与母重,且子死母何依,能无白乎,同死者,情也。彼此不负,女以死偿,安得不以死,彼此时,母即悔而迎女,犹可两俱无死也。然度母终不肯迎女,死终不能够已,故白母之言亦有异者,儿今冥冥四语明言之矣,今日风寒命如山石,又不甚了了,
亦恐母觉而防我也。府吏白母而母不防者,女之去久矣。他日不死而今日何为独死,但是谓此怨怼之言,未必实耳。故漫以东家女答之,且用相慰。然府吏白母,不言女将改适,不言女亦欲死,盖度
母之性,必不肯改而迎女,而徒露真情,则防我不得死故也。”试想,兰芝如果直说要死,这个弱女子势必会遭到暴力的约束,被强迫成婚。而仲卿的状况自然与兰芝不一样,诚如上述引文的分析。又如:“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于此可立见焦母的蛮横:“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由此可见刘兄的势利。即使次要人物如媒人、府君的简短对话,也各各贴合其人的身份、特点。诗中,简洁的人物行动刻划,有助于形象的鲜明;精炼的抒情性穿插,增强了行文的情韵。“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写出了刘兰芝离开焦家时的矛盾情绪。欲曙即起,表示她不愿在焦家生活的决心,严妆辞婆是她对焦母的抗议与示威。打扮时的事事四五通,表示了她对焦仲卿的爱,欲去又不忍遽去的微妙心理。“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姑嫂关联不易相处,兰芝与小姑关联融洽,正表现了她的懂礼仪、易相处。这同焦母的不容恰成对照
。另外,辞焦母不落泪,而辞小姑落泪,也可见兰芝的倔强。焦仲卿的形象刻划也是如此,他送兰芝到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表现了一片真情。闻知兰芝要成婚,“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诗篇用马悲渲染衬托他内心的强烈痛苦。临死前“长叹空房中”、“转头向户里”,对母亲还有所顾念,那里愈见他的诚正与善良。在整篇诗中,类似上述的动作刻划还有一些,笔墨虽不多,却极精粹。兰芝死时,一无反顾,“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仲卿死时,顾念老母,“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这些不一样的动作细节,都切合
各自的性格与处境。同样是母亲,焦母“捶床便大怒”的泼辣,刘母见兰芝回家时惊异而“大拊掌”的温和,对性格的描绘来说寥寥几笔已极传神。抒情性穿插较之动作刻划更少,但也是成功之笔“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兰芝和仲卿第一次分手时,作者情不自禁的感叹,增添了杯具气氛。“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这画龙点睛的穿插,更激起了人们对焦、刘遭遇的同情。即使那教训式的全诗结尾,也带有浓重的抒情意味,充满了作者的同情与期望。这些水到渠成、不着痕迹的抒情性穿插,对人物形象的塑具有锦上添花的妙用,增加了全诗的感情色彩。
个性值得注意的是,此诗比兴手法和浪漫色彩的运用,对形象的塑造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作者的感情与思想的倾向性透过这种艺术方法鲜明地表现了出来。诗篇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兴”的手法,用以兴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恋之情,布置了全篇的气氛。最后一段,在刘、焦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叶叶覆盖相交,鸳鸯在其中双双日夕和鸣,通宵达旦。这既象征了刘焦夫妇不朽,又象征了他们永恒的悲愤与控告。由现实的双双合葬的形象,到象征永恒的感情与幸福的松柏、鸳鸯的形象,表现了人民群众对未来自由幸福必然到来的信念,这是刘焦形象的浪漫主义发展,闪现出无比灿烂的理想光辉,使全诗起了质的飞跃。
《孔雀东南飞》结构完整、紧凑、细密。其情节的组织,采取双线交替推进的方式。其中,一条线索由刘兰芝、焦夫焦母刘兄之间展开。这是一场迫害与反迫害的斗争。仲卿求母一段,是第一次冲突,
刻画了焦母的专横和仲卿的软弱。兰芝辞婆一段,是第二次冲突,反映了焦母的无情和兰芝的斗争。兰芝拒婚,是第三次冲突,在兰芝与其兄之间展开,突出了兰芝宝贵不能淫的坚贞品格及其兄的卑鄙。仲卿别母一段,写出了阿母的顽固与仲卿的守约。这四次冲突,一次比一次激烈,直至双双殉情。个性是主角兰芝,她的坚决抗争,影响与决定了仲卿的态度与斗争。
兰芝与仲卿的感情纠葛是在上述矛盾冲突的基础上展开的。第一段兰芝的诉苦,表现了她对仲卿的信赖,也交代了矛盾冲突的背景。仲卿求母失败,刘、焦之间的话别,反映了仲卿的不舍、兰芝的温情。第二次冲突兰芝辞婆后,仲卿的送别,充分抒写了他们夫妇之间的真挚感情。第三次冲突兰芝拒婚一段,仲卿的怨怼,兰芝的表白,他们之间的诀别,淋漓尽致地刻画了生死不渝的感情。由此可见,上述两条线索,有主有从,互为因果,交替发展,完整紧凑地完成了故事的叙述、人物命运的交代。
此诗在结构上的细密还表此刻呼应映衬上。《采菽堂古诗选》曾指出:“凡长篇不可不频频照应,不则散漫。篇中如十三织素云云、吾今且赴府云云、磐石蒲苇云云及鸡鸣之于牛马嘶,前后两默无声,皆是照应法。然用之浑然,初无形迹故佳。乃神化于法度者。”诗中在不一样场合中两次出现的蒲苇磐石的比喻,的确加深了读者对刘焦夫妇感情坚贞的认识,也加强了阅读这篇作品时浑然一体的感觉。此外,兰芝别仲卿时对其兄“性行暴如雷”的担忧,焦母“东家美女”的引诱,也在诗中有暗伏、有照应,显示了结构上的精细和诗思的缜密。
《孔雀东南飞》细针密线的结构特色,得力于繁简得当的剪裁。刘兰芝、焦仲卿的故事,头绪纷繁,若不加剪裁,使之集中,就会散漫无所所归统。清代诗评家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道:“作诗贵剪裁。入手若叙两家家势,末段若叙两家如何悲恸,岂不冗漫拖沓,故竟以一二语了之。极长诗中具有剪裁也。”《采菽堂古诗选》看法更深入:“两家闻二人之死,仓皇悲恸、各怀悔恨,必有一番情事。然再写则沓拖,故直言求合葬,文势紧峭,乃知通篇之缕缕无一闲语也。前此不写两家家势,不重其家势也。后此不写两家仓皇、不重其仓皇也。最无谓语而能够写神者,谓之不闲;若不可少,而不关篇中意者,谓之闲。于此可悟裁剪法也。”裁剪中最易引人误入迷途的就是这些所谓若不可少却不关篇意的材料。其实,一些表面看来必不可少的材料,并不必须是最重要的材料和最需花费笔墨的材料。有些只需略作交待就行了,如诗中两家家势、死后家人悲恸后悔等等。那里,关键是抓住“篇中意”对诗材加以选取,组织,突出主要线索、主要情意。
诗中对详写部份的处理是极为出色的。仲卿求母失败,刘焦之间话别,兰芝辞婆和太守迎亲等,都是浓笔重彩的段落。这些段落在整个长诗中都是直接关联到刘焦感情杯具的关键资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感情的宣泄,对题意的显示都起着极重要的作用。更妙的是,这样的浓笔重彩,在全诗自然、朴实、流畅的基本风格中,起到了丰富色彩的作用,使整个描述的节奏疏密有致,快慢有度。沈德潜的这段评语具有真知灼见:“长篇诗若平平叙去,恐无色泽。中间须点染华缛,五色陆离,使读者心目俱炫。如篇中新妇出门时‘妾有绣
罗襦’一段,太守择日后,‘青雀白鹄舫’一段是也。”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
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十三
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
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能够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
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精选阅读:
《孔雀东南飞》故事梗概
东汉献帝时期,庐州郡乡间有一刘员外,膝下有一儿一女,长子刘兰生早已娶妻钱氏;女儿刘兰芝年芳十七,不仅仅貌美,且聪明伶俐,深得员外夫妇喜爱。一日刘员外旧病复发,郎中开了药,需用百鸟朝会,日月同空之下的菊花做药引子,方可有疗效。兰芝弹篌,适逢庐州府小吏焦仲卿和高主簿等人狩猎憩息时弹琴饮酒助兴,篌、琴相和,悦耳动听,似遇知音,竟引来菊园上空百鸟飞翔。
刘员外饮了百鸟朝会下的菊花做引子的药汤,身体渐愈,决定宴请众乡邻。宴请这天,兰芝匆匆与众人见了一面便回到自己的闺房,她并不知当中有那天弹琴的人焦仲卿。高主簿刚刚妻亡,见到刘兰芝之后便被其貌所吸引,遂产生欲娶兰芝之念。此时,焦仲卿不仅仅被
刘兰芝美貌所打动,更羡其一手绝妙的箜篌,遂亦产生爱慕之心,岂知家里焦母正央姑母给他说媒,说的正是兰芝的朋友秦罗敷。但焦仲卿自见了兰芝难以相忘,托辞婉拒。
庐江府衙主簿高炳臣知道刘兰生一向想做军队冬服的生意,便以娶到刘兰芝为筹码。谁知兰芝胸中只有那个弹琴的人。为了促成兰芝和高主簿的婚事,刘兰生便和高主簿设计,诳骗焦仲卿冒充高弹琴,骗取兰芝允婚。秦罗敷得知兰芝将嫁,去看望兰芝,无意间透出表兄高主簿根本就不会弹琴。兰芝大惊。罗敷见兰芝情绪不好,便邀她出去散心。俩人走在枫叶丛中,忽闻琴声,兰芝不由惊住,此琴正是自己所觅之音。罗敷提议兰芝弹箜篌,以寻弹琴人。琴篌相和,至使俩人越走越近。焦仲卿惊喜地望着自己一向梦寐难忘的女生竟近在咫尺。兰芝也没有想到自己苦苦寻觅的弹琴人竟是时常在她闺房偷听她弹箜篌的人。秦罗敷更没有想到帮忙兰芝找到的弹琴人正是自己倾慕已久的焦仲卿,远远地望着俩人亲切交谈,不觉神伤,懊然离去。
刘家一再延婚,使高主簿产生疑惑,秦罗敷相告,是焦仲卿插了一杠。高主簿大怒,于是暗中策划,以有伤教化之罪,将焦仲卿罚为苦役。秦罗敷虽然恨焦仲卿,但没有想到焦被罚苦役,心中隐隐不安,正因她心中还爱着焦仲卿。在她的指点下,兰芝冲破阻力,将禀状直呈太守手里,陈述了事情原委,在太守的干预下,焦仲卿得以洗清冤白,两颗苦难的心最后走到一齐。
兰芝初嫁,谁知新婚仪式上就引起焦母不悦,到了三朝回门又引起焦母的不高兴。焦母从此对兰芝更为不满。
转眼到了焦母五十岁的生日,焦家姑母认为可借寿辰冲喜,带来福运,另一方面,如果办不好,也让兰芝在众人面前出丑。生日那天,小姑子香草和兰芝各自给焦母送了礼,各自做了拿手的菜。兰芝总是出奇制胜,花钱少,礼品却好,菜肴又十分可口,引来客人大加赞。焦母也十分高兴,逐渐转变了对兰芝的态度。而这一来,香草却不悦了,从此处处和兰芝过意不去。
高主簿也没有闲着,他使用离间计,利用秦罗敷造成兰芝对焦仲卿发生误会。罗敷发现了焦家的不宁,才意识到高主簿的险恶,另一方面又深感得不到焦仲卿,便决定随母亲到外地做官的父亲那里去。临走前写了一封信给兰芝,尽释前疑。经过这场风波,兰芝和仲卿的感情比以前更深了。
刘兰生透过李太守的儿子李公子最后拿到了做冬服的公文。趁着阳会那天,他找到兰芝,请姑娘们织一批做冬服的布。正因能挣到钱,姑娘们都十分高兴。
高主簿挑拨兰芝和仲卿的关联没成,刘兰生又揽下了冬服的生意,这一系列的事都使他十分恼火。闷闷不乐中,他被春仙楼的老鸨请进去,说买了个姑娘桃红,还没有开脸。谁知桃红丝毫不肯就犯。绝望中的桃红看见骑马从院墙外面而过的焦仲卿便扔下了求救的纸条。仲卿在私塾先生赵子陵的帮忙下设计救出了桃红。为安置桃红,兰芝想出一法,谎称是娘家亲戚,为赶做冬服接到家里,先瞒过婆婆,待以后寻个好婆家再说。
兰芝的宽容、大度,一连几件事都感动了香草,使她打心眼里
诚服了嫂子。兰芝在家里家外的影响,这使焦母越来越有种失落感。加上焦家几件事都不顺,不久,仲卿的那匹老马又死了,这使焦母对兰芝越来越不快了。姑母认为都是兰芝带来焦家一件件不顺的事。
刘兰生的第一批冬服做好了,高主簿虽然没有找出毛病,但心里却很不痛快。他和手下朱仪以督促冬服进展状况为由来到焦家,见焦家急于凑钱买马,故意抛下诱饵,逗香草上当。高正准备离去时,却突然发现了桃红。
香草果然上当,为了多挣钱,偷工减料,布匹织的又松又稀。当刘兰生送来第二批冬服抽样验收时,发现了不少劣质布面的棉衣。高主簿这一招不仅仅把刘兰生送进监狱,造成刘家的矛盾,也造成焦家的不安。偏在这时,老鸨董垂红又带人来把桃红抓走。这使焦母大怒,责问兰芝为何把一个青楼女子放在家里,还谎说娘家人。
刘兰生被抓,兰芝焦急不安,香草更是忐忑内疚。为救刘兰生,焦母厉色相阻,说此刻躲还来不及呢~万般无奈中,香草说出了劣质布料的真相,这使一家人大惊。
焦仲卿提着礼品见高主簿,不仅仅被高拒收,反而遭到高的嘲笑。仲卿飘过春仙楼外的院墙时,又一次收到桃红的求救纸条,他抬头看见桃红绝望的目光,决定卖掉新买的坐马赎出桃红。当仲卿卖掉坐马赶到春仙楼,里面一片混乱,原来桃红吃了放有蒙药的饭菜,醒来后发现自己赤身裸体,高主簿在一旁心满意足地穿着衣服,倔强的桃红无法忍受这番羞辱,便自尽了。兰芝和香草闻之大惊,悲伤不已,感叹女生命运之悲凉。
焦仲卿用卖马的钱上下打点,刘兰生的案子有所松动。太守最后断定,念其造成损失不多,不再罚为苦役,但没收刘家财产充公。刘兰生总算释放,每一天只能摇着拨楞鼓走街串巷做点小生意了。
姑母气急败坏地来到焦家,责怪娘家怎样能容忍一个青楼女子,此刻又见刘兰生摇着拨楞鼓走街串巷真是丢死人了。俩人觉得刘家是没有指望了,越说越觉得要休掉兰芝。焦母说要休她也不容易,正因实在难找兰芝的过失。姑母出主意,那就逼她,让她主动回娘家。自此,焦母每一天就没有好颜色对兰芝了。甚至,香草和私塾先生赵子陵的相恋,也归罪于是兰芝带坏的。
刘员外经不住折腾,最后病逝。焦母却责怪兰芝回家太久,兰芝回来后,精神恍惚,一不留神,织梭跳出打在手上,血染织锦。香草给她包扎才发现兰芝高烧,病了。焦母反而责怪兰芝弄脏了锦,卖不上价。香草说出兰芝生病的真像,焦母似乎也觉得自己是不是过份了,破例地打了两个糖水蛋让香草端去。焦母的举动,使沉闷、压抑的气氛吹来一股春风,给焦家带来了欢乐。应对那块浸了血的锦,兰芝织出一只美丽的孔雀,令众人赞赏不已。仲卿说这只孔雀是流着兰芝的精血,无论如何是不能卖的~
但焦母的良心发现仅仅一刹那。这天,刘兰生挑着货郎担子,被高主簿拦住。高说,刘兰生落魄到如今,全是正因香草赚钱织出劣质布。刘兰生大惊,立即到焦家讹诈,要求赔偿损失。之后高主簿的作梗,焦仲卿又没有加到薪。这一件件事,在焦母看来都是正因兰芝是克星,带来的不幸。但她看到每次对兰芝的威逼反而使他们感情更
亲密了,看来唯一的办法只有使仲卿主动休掉兰芝。这无疑是晴天霹雳,仲卿大惊,竭力申辩,引来焦母的大怒。焦母看出要他们分开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于是使出了最后的杀手锏――投河自尽。兰芝又怕又羞。仲卿只好答应休掉兰芝,可一回身看见兰芝痛苦的目光,心痛欲裂。
焦仲卿为了早点接回兰芝,给太守写了禀帖,心想只要太守批了文,母亲就无话可说了。谁知禀帖被高主簿劫下,一种报复的心理使高主簿产生再娶兰芝。不久,他来求婚,被兰芝、刘母、钱氏轰走。之后,县令也派人来向刘家提亲,也遭兰芝拒绝。刘兰生大怒,对兰芝更是恶言相加。只有刘母、钱氏呵护着兰芝。一天,刘兰生和兰芝卖锦,遇上李公子。李公子早闻兰芝的才艺,现又见到冰清玉洁般的美人,不觉心动。与此同时,焦母一连为仲卿说了几个姑娘,也遭仲卿断然拒绝。
李公子要娶兰芝为妻,兰芝仍是不允。刘兰生大怒,软硬兼施,兰芝只是铁心已定。刘兰生与高主簿相商,只有让焦仲卿出个长差,时刻一长,见不到焦仲卿,兰芝心里一凉,自然嫁给李公子了。
京城洛阳一片混乱,狼烟四起。焦仲卿和随行的差人得知献帝被董卓挟使往西安了,各路军马正混战着。仲卿和差人赶忙出城,晚上刚躺下,忽然喊杀声响起。俩人慌忙逃出,一队乱兵冲来,天亮了,仲卿发现只有自己一人。不久,他又遇上强盗,虽然没有被杀死,却被强盗扔到了河里。
那个和焦仲卿一道的差人回到府衙,叙述一路乱兵烧杀淫掳的
经过,说亲眼看到一乱兵将领挥刀向焦砍去,焦仲卿肯定必死无疑了。
兰芝见到焦的衣服大悲不已,遂穿白带孝,要到焦家吊孝,被刘兰生拦住,说李公子立刻派人送彩礼了。兰芝说,若要嫁给李公子,条件是让她去焦家哭灵,守孝三日方可。应对仲卿的灵堂,兰芝悲哀至极。
其实,焦仲卿并没有死,被沿河驻扎的守兵救起,当作奸细送到守城的秦将军那里。原来秦将军正是秦罗敷之父。秦母听说兰芝被休,知道罗敷仍爱着焦仲卿,遂又有了让仲卿为婿之意,无奈焦仲卿心里惟有兰芝。秦罗敷见仲卿铁心已定,知道即使能占其身,却难夺其心,便连夜放仲卿逃走。
刘家正在迎亲,焦仲卿飞马赶回,俩人相见都呆住。焦仲卿昏昏沉沉地回到家,才明白兰芝误以为自己已死而嫁。而此时,兰芝清楚和仲卿再聚已无望,便从容走下轿,跳向奔腾的河水。焦仲卿打量着冷冰冰的屋里,仿佛传来兰芝的欢笑声,仿佛一切都有了生命。突然,他看见挂着的孔雀锦上的孔雀飞去,不由惊呼“兰芝、兰芝~”明白兰芝真的走了,他在门口的树上挂上那块锦,“兰芝,仲卿随后就来了~”
太守听说俩人殉情而死,大惊。孙少吏禀告焦仲卿禀帖的经过。太守对高主簿大怒。太守认为俩人殉情而死,为本城建城以来闻所未闻之事,意欲合葬,刘母、焦母都表示同意。于是太守以庐江府的名义,亲举葬礼,立碑以警示世人,戒之勿忘。下葬,忽见一群鹊鸟由西而来,遮天蔽日。
天空上又飘着一只风筝,是赵子陵带着一群孩子放风筝。已有悔意的焦母示意香草去风筝那里。已重新蓄了一脸大胡子的赵子陵遥望着满山红叶,在他身后传来一群孩子的读书声:“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声音由远而近,又远远飘去。
精选阅读:
《孔雀东南飞》的故事
在潜山这块古老而美丽的土地上,千百年来,流传着许多迷人的传说,发生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1000多年前,我国最早的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就发生在那里。
从潜山县城东门出发,沿梅河西岸向东南行4。5公里,便是焦仲卿的故乡-----焦家畈。焦仲卿为汉末建安年间庐江府内一小吏,娶聪明美丽的民女刘兰芝为妻,夫妻恩感情深。凶狠的焦母不容兰芝,以种种借口逼迫焦仲卿将刘兰芝休弃,焦、刘二人被迫分离。离别时,两人发誓生死相爱,不复嫁娶。于是,兰芝在家兄逼迫再嫁时投水自尽,焦仲卿得此消息,也自缢于庭中树上。之后焦刘两家将二人合葬于华山,墓旁种有松柏、梧桐。树木间枝枝相盖,叶叶相连,常常有鸳鸯鸟飞落其间,仰头相啼,如泣如诉达五更。在今小吏港老街东侧的华山岗上可见新修焦仲卿、刘兰芝合葬墓,人们习惯称之为孔雀坟。
如今的焦家畈,早已不见当年小吏的踪迹,但从一些老人娓娓的讲述中,从孔雀台、小吏港及一些民间习俗里,仍强烈地感受到人们对焦、刘的怀念,焦刘二人名字早已溶入了这片山川、河流。尽管焦家畈已没有焦家后代,但焦家畈的地名一向保留至今。小吏港也是
因焦仲卿曾是府中小吏而得名。孔雀台更是纪念焦、刘二人的建筑。在今小吏港的下街,可见当年孔雀台的遗址。据史料记载,这座孔雀台始建于唐朝末年。初建时为土台,毁于**期间。规模最大时有几十间房屋,占地百余平方米。台为上下二层,砖木结构。台内侧门上有焦仲卿、刘兰芝画像。逢年过节,常有外地名班名角来此演出,唱唱“仰头相对鸣,夜夜达五更”等有关焦仲卿、刘兰芝忠贞感情的戏文。在焦、刘的故乡习俗里,人们把折磨媳妇的恶婆婆叫焦八叉,把受苦难的媳妇称作苦芝子。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一古老的感情杯具千百年来感动着无数读者,这凄丽的故事曾被改编过越剧、弹腔、黄梅戏等多种剧本,深受人同喜爱。遥想当年,潜山何等繁华。县城为庐江府府治和皖县县治所在地,车水马龙,商贾云集。今日潜山,在改革开发的新形势下,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世纪的到来。城内高楼林立,城区面貌日新月异,孔雀东南飞的故乡正在皖西南崛起。在今城区东南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雕塑-------《孔雀东南飞》。这座造型优美的雕塑,为古老的礼貌县城增添了艳丽,同时也在向后人诉说着那震撼世人的千古绝唱。
古感情绝唱《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最伟大的长篇叙事诗,被誉为“长诗之圣”。我县小市镇的小吏港就是故事的发生地。古镇小吏港,历史上曾名焦吏港、晓市港、小市港,旧志载“以汉庐江郡小吏焦仲卿而得名”,自汉代就有其址。小吏港位于皖水中游,距安庆市50公里,抵天柱山风景区8公里,与潜山县隔河相望。
旧时分上街、中街、下街。今称旧时的三街为老街,新建的区域为新街。古时,小吏港为水运港口,又是官道驿站。设有各种商行、货栈、店堂、饭铺、旅馆、赌场、澡堂、作坊五百余家,白天车水马龙,夜晚灯火辉煌,常年人声鼎沸,喧嚣热闹。最具盛名的是竹簟行,上达三江,下抵苏杭,客商云集,把外埠的货物带到小吏港,把小市的特产斑竹簟销往全国各地,日成交额高峰达数万条。
小吏港遗有超多《孔雀东南飞》遗迹,镇东一华里有一个村庄名刘家山,是《孔雀东南飞》女主人公刘兰芝娘家所在地。刘家山有一口古井曰“苦水井”,相传刘兰芝作姑娘时,在此井汲水,井水清澈甘甜,兰芝死后,井水变苦,无法饮用,故称苦水井,后百姓将其填平。古镇西,一河之隔是焦家坂,焦家坂内有一村庄名焦家园,是焦仲卿家所在地。汉时,小吏港、刘家山焦家园同是庐江郡辖地。今小吏港、刘家山属怀宁县,焦家园属潜山县。小吏港镇东有一山岗,曰花山。“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旁”。古时“花”、“华”通用,花山即华山。焦仲卿、刘兰芝合葬在花山上。焦、刘合葬墓,当地群众称为“孔雀坟”。三十年代初期,墓前还曾有古青砖雕刻的墓碑,每年清明节和腊月都有大批群众到此焚香祭祀。八十年代,怀宁县人民政府对此墓进行了修缮,用大理石制作了墓碑,碑文曰“汉焦仲卿刘兰芝之墓”。距“孔雀坟”不远有“望雀墩”,墩上原建有“望雀亭”。相传刘兰芝死后,当地人们筑墩建亭,逢年过节,携老带幼,攀墩登亭,祈盼孔雀归来。。古镇东有一庙,名“相公庙”,为纪念焦仲卿焦相公所建。有一座桥名“兰芝桥”,为怀念刘兰芝所建。小吏港还有一个名闻遐迩的古建筑
——孔雀台,与南京凤凰台、武汉黄鹤楼并称为
“长江流域三大精灵”。“到安庆必登塔,到小市必登台”。孔雀台亦名万年台,相传是焦仲卿、刘兰芝定情的场所,后人为歌颂纪念这一对对感情忠贞不二的男女青年,筑台以示怀念,故而得名。据碑文记载,此台始建于唐末,为一土墩台。元朝在土墩上搭了竹棚,上盖竹簟。明朝永乐年间,台基用石条砌筑,台身是砖木结构。到清朝,则修缮成气势恢宏的古戏台。各行业都在特定的日期,相邀戏班在孔雀台演出,少则几日,多则十天半月,这也是小吏港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孔雀台四周有一组古建筑群,台右是振风亭,又名化纸亭、字纸亭,系砖砌五层宝塔,塔心是焚烧字纸的场所。小吏港遗风,凡写有文字的纸张,不可随意扔,街道上有专人拾起丢弃的字纸,虔诚地送到字纸亭焚烧,表现出当时人民对文字的尊重和敬仰。遗憾的是“孔雀台”及周围古建筑毁于“**”期间。距小吏港东一华里地,是著名的新石器遗址“王家山遗址”。距小吏港北三华里地植有著名的“乾隆牡丹”,年代久远,花盘硕大,最著特色的是一株枝上盛开几种不一样颜色的花,每年牡丹盛开之时,观赏游客数以万计。目前,当地政府和人民正抓紧恢复《孔雀东南飞》遗迹原貌,旅游部门将小吏港列为安庆——天柱山旅游线路中一个旅游景区。不久的将来,《孔雀
东南飞》将以其独有的文化底蕴,成为皖西南又一亮丽的旅游景点。
范文三:孔雀东南飞的剧本
孔雀东南飞
人物:刘兰芝 焦仲卿 焦仲卿母亲 刘兰芝母亲 刘兰芝兄 媒人 【旁白】:故事发生在东汉末期,一对原本恩爱的夫妻,被生生拆散,两人为了保全彼此的爱情,最终双双殉情而死。这样凄美的故事,在今日读来也令人感到痛彻心肺,我们宁愿相信他们并不是死去,而是在天上重新开始了他们幸福美满的生活。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演绎方式,让大家再一次去体味爱的真谛??
第一场——
【旁白】:(舒缓的音乐)焦仲卿和刘兰芝结婚三年,一直恩恩爱爱,相敬如宾。可惜焦母对这个儿媳不满,尽管兰芝日夜操劳,仍然不能让这位婆婆满意。后来,焦仲卿在衙门里谋了个差使,常常不能回家,焦母则更加变本加厉,百般刁难。这一天,焦母又把兰芝叫到房中。 [ 响起乌云滚滚,天地变色的音乐 ]
焦母(气急败坏的):兰芝,兰芝~
刘兰芝:请问母亲,你有什么吩咐~
焦母:现在你即是我的儿媳,那就应该听我的话~
兰芝:儿媳当然要听母亲的话。
焦母:现在我儿已经去府里当差去了,我又年老体弱,你可要为家里多操心才是~
兰芝:谨从母命~
焦母:(不高兴地看了看她,实在找不出什么错处来,但是心里有愤恨不已)为什么,为什么我的儿子不娶那秦家的姑娘,你可知道人家可比你强万倍,强千倍呢~
兰芝:(为难自语)我??
焦母:为什么,为什么我的儿子会违背我的意思,你不过是一个普通的采桑女,而那秦家的女儿贤慧漂亮~知书达理~你跟她一比,就象星星和月亮,烛光和太阳一样~
兰芝:不知母亲大人说得什么意思,
焦母:你让我说出来吗,我告诉你,要是当年秦家女嫁到我家来,我早就抱孙子了~可是你,三年了都没有给我们焦家生下一男半女~
兰芝:(吃惊地)母亲,我虽然来到焦家两年多没有给你们续后,可是我并没有做下件对不起焦家的事啊~每当天不亮,我就到井边打水,太阳都落山了,我还没有从地里回来??
焦母:(不屑地)够了够了~刘家的大姑娘啊,我家仲卿娶你过门不是让你来给我们家干活的~若你不能生下个一男半女,不如早点离开我们家吧。
兰芝:(伤心欲绝)好,好 ?? 母亲你既然这样说,我走,我走~
焦母:(得意、嘲讽)哼,你自己愿意走自然更好,这样我就可以早点去秦家提亲~ 【旁白】听到婆婆说出这样绝情的话来,兰芝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她强忍悲痛不再多说,默默回到自己的房间,开始收拾东西,每收拾一样,心就狠狠地痛一下,眼泪像断线的珍珠一样,一滴一滴地落在丈夫平日的衣物上。傍晚,焦仲卿回到家中,看见妻子红肿的眼睛,觉得非常奇怪,于是柔声问到:
焦仲卿:娘子,你这是怎么啦,
【旁白】兰芝本想强忍着悲痛,但终于还是忍不住痛哭着把事情的经过述说了一遍。 听到这些,焦仲卿心如刀绞,本想找母亲理论,但他知道母亲的脾气,不敢惹母亲生气,知道事已至此就再难以挽回。但是,他又舍不得自己心爱的妻子,就这样委屈地被赶出家门。
焦仲卿: 娘子,你且忍耐几日, 暂时回娘家去。我现在要回太守府里办事,不久就会回来,回来后我一定说服母亲,必定去接你回家。委屈你了,千万要等着我。
刘兰芝: ( 强忍悲痛,无奈) 不要在安慰我了~记得那一年冬末,我嫁到你家,侍奉时总是顺从婆婆的意旨,一举一动哪里敢自作主张,我们刘家虽不是大户人家,可出嫁前在家里我也是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受着母亲的疼爱,嫁到焦家三年我白天黑夜勤恳地劳作,孤孤单单地受尽着辛苦和折磨,没有任何的怨言,总以为没有过错,可以终身侍奉你和婆婆 ?? (稍停顿)可现在(我)到底还是被赶走了,就因为没有为焦家生下一男半女,婆婆对我这样的严厉,哪里还说得上再来,(少停顿,口气减缓)我这儿有绣花的齐腰短袄,上面的刺绣很漂亮;还有红色罗纱做的双层斗帐,四角挂着香袋;陪嫁的盛衣物的箱子有六七十个,箱子上都用碧绿色的丝绳捆扎着。箱子里面样样东西都不相同,种种器皿都在那箱帘里面。我人低贱,东西也不值钱,不配拿去迎接你日后再娶的新娘,就算我留(给你)的纪念品吧。我们从此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看看这些东西作个安慰吧,(希望相公)永远不要忘记我。
第二场 ——
【旁白】清晨,刘兰芝精心打扮了一番,容貌高贵优雅,样子精巧美丽,可谓是举世无双。收拾停当,她还如从前一样,去给婆母请安并拜别,然后含着泪从屋里出来,上了车。 焦仲卿的马走在前面,刘兰芝的车行在后面,车轮发出吱吱呀呀的响声,在岔口处,焦仲卿下马坐入车中,两人低声轻语。
焦仲卿 :娘子,我发誓一定要把你接回来,你暂且先回娘家去,我要庐江太守府办事,不久就回来,我对天发誓,决不会辜负你。
刘兰芝 :相公,我又何尝不知道你的心意。你既然这样记着我,盼望你不久就能来接我,
“君当做磐石, 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但是,我 哥哥性情行为暴躁如雷,恐怕不会听我的意愿,想到这些,我就非常担忧,所以希望你能早点来接我。
【旁白】听到这些,焦仲卿紧紧地握住了妻子的手,但是又不能再说什么。分别的时刻还是无情地到来了,两人恋恋不舍,惆怅万分地走上了不可预知的未来。
【旁白】就这样,刘兰芝被无情的婆婆赶出了家门,回到娘家。看看自家熟悉的门,是她却不敢进去。她怕母亲伤心的眼泪,怕哥哥的牢骚和嫂嫂的白眼。可是不回家,又能到哪里去呢,正在彷徨之间,母亲从屋里出来,看见女儿,非常惊讶。
兰芝母:(惊讶地)呀,兰芝,你什么时候到家的啊,怎么没有给我说一声就跑回来了,仲卿没有陪着你来吗, ??
兰芝:(失声哭)母亲~母亲??
兰芝母:(惊奇地)孩子,孩子这是怎么了,这到底是怎么了,
【旁白】于是兰芝就把她被焦家赶出来了事儿向母亲说了。
兰芝母:孩子,没事儿,没事儿,先到屋里说话,先到屋里说话儿~快来见见的兄长。
【旁白】兰芝的兄长听说兰芝被婆婆赶出了家门,担心回来争夺家产,于是千方百计的想要把兰芝再嫁出去。
兰芝兄、:(气急败坏地喊)什么~什么~~兰芝被焦家给休了~
兰芝母:小声点儿,别让兰芝听见~她心里正不好受呢~
【旁白】此时的她还沉浸在离别的悲痛之中, 但她万万没有想到, 不久, 就将会一场大祸降临到她的头上。
媒人:刘大妈,太守府的三公子让我来向兰芝提亲。
兰芝兄:“ 哎呀,太守府今日前来提亲了, 这可是天大的喜讯啊~”
媒婆:兰芝姑娘好福气啊,太守公子道眉可是仪表堂堂、玉树临风啊~人品好、才学佳、家世显赫,兰芝姑娘三世修来的福分啊~
兰芝: (小声):“ 太守, 难道是府君吗,”
媒婆:“ 正是他啊~他真的不错, 一表人才, 比焦仲卿可强多了, 你要是嫁给他, 那可真是幸福啊~”
兰芝(转向兄长) :“ 哥~”
兰芝兄:“ 这事我已经答应了, 过些日子, 你就准备过门吧~”
兰芝:(坚定):“哥, 这门婚事我不同意。”
兰芝兄:(大怒):“什么,你傻了不是, 这么好的婚事, 你不要拒绝, 人家没嫌你已经是你几辈子修来的福了~ 你还――”
兰芝:“哥, 你甭说了, 我死也不同意.”
兰芝兄:(大怒):“ 你――, 你怎么就这么不开窍啊~ 你想啊, 你若嫁给府君, 就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穿不完的绫罗绸缎, 吃不完的山珍海味, 说不定我民可以弄个官来做做, 可你, 可你?你见面的时间真是少之又少,。
兰芝:(独白)“ 君当作磐石, 妾当作蒲苇, 蒲苇纫如丝, 磐石无转移, 山无棱,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仲卿我郎你何时才能迎我回府啊~”
兰芝兄: 又是仲卿, 别提那小子, 你对他有情, 他可对你无义, 你已经回来这么久了, 如果他心中有你, 他早来了, 他来了吗, 没有, 所以他心里根本没有你, 那你还等他干什么,
兰芝兄: (停了一会继续) 你再给我看看, 看看现在你吃我的, 穿我的, 住我的, 可我呢, 可没让你掏一分钱吧, 可你也总不能这样白吃、 白住下去吧~ 我可告诉你, 你答应最好, 不答应也由不得你了~我说了算。 (语气缓和) 兰芝啊, 别怪作哥的心狠, 哥这也是为了你好~ 你准备准备, 这几天府君就会派人来迎娶你的。
第三场——
【旁白】果然,刘兰芝的哥哥很快就为妹妹定下了一门亲事,想早点把妹妹嫁出去,兰芝一开始坚决不答应,但禁不住兄长每日冷言冷语,终日以泪洗面绝望的兰芝在出嫁的前一天晚上,投水而死,她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永远坚守自己的爱情,在那个没有凌辱,没有欺骗的世界里,和自己相爱的人永永远远在一起。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焦仲卿把自己锁在屋里,拿出刘兰芝所绣的锦帕。
[ 悲凉的音乐再次响起 ]
焦仲卿: (悲怆地)兰芝,这是你给咱们两个绣的孔雀,一雄一雌,今天,我还是把它们给你拿来了,你可知道它们将要飞到哪里去,我听你说,当这一对孔雀向东南方向飞的时候,拿着它的人就会复活,让他们回到人间去重温爱情??(停顿一会)既然你已经到了天上,我想我一定会去陪伴你的。
【旁白】就这样,焦仲卿用三尺白绫追随心爱的妻子兰芝而去。
这是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每一个人都不希望死亡是它的结局,大家宁愿相信,当孔雀真的向东南飞去的时候,焦仲卿和刘兰芝将会复活,继续他们生死不渝的爱情。
范文四:孔雀东南飞的教案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吗,陆游与唐婉结婚后~“伉俪相得”~“琴瑟甚和”~是一对情意相投的恩爱夫妻。不料唐婉的才华横溢及她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女子无才便是德,~逼迫陆游休弃唐婉。在陆游的百般劝说、哀求而无效的情势下~二人终于被迫分开。像这样的故事~在封建社会不足为奇~早在这之前就有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孔雀东南飞,并序,》。 二、关于诗题及“乐府”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稍后出现的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木兰诗》《孔雀东南飞》《秦妇吟》并称“乐府三绝”。它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是《诗经》、《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诗总集,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标题为何不直言“古诗为刘兰芝作”呢,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
“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时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机构,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后世把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其中属于汉代的就叫“汉乐府”。
三、整体感知
1.听录音朗读~熟悉诗歌内容。
2.学生自由朗读~梳理故事情节
全文可分为6大部分~每部分划分如下:
?起兴,1,:孔雀东南飞
?开端,2,:兰芝自遣
?发展,3—12,:夫妻誓别
?发展,13—21,:兰芝抗婚
?高潮,22—31,:双双殉情
?尾声,32,:告诫后人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孔雀东南飞》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成功地塑造了刘兰芝、焦仲卿的艺术形象~除了他们的悲剧行为外~对话在表现典型性格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是这首诗突出的艺术成就。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分析诗歌的人物形象。
二、人物形象与对话分析 ,小组合作~探讨交流~要求结合原文分析,
1.刘兰芝:美丽、善良、聪明能干、知书达理、坚强、持重~不为威逼所屈~也不为荣华所动。
,1,第,节:自请谴归
齐读后探讨:
?“十三能……十六诵诗书”说明刘兰芝是一个怎样的人,——多才多艺~知书达礼~富有教养,
?“鸡鸣…夜夜…三日断五匹”说明什么,——勤劳能干,
?“大人故嫌迟”这—“故”字可以反映出哪些内容,——既显示了焦母的异常挑剔~也显示了兰芝洞察世情的聪慧。
?兰芝为何不等对方开口便自请谴归,——一则不堪凌辱~二则她明白焦母的意图~深知谴归之事已无可挽回。
?这一节从13岁说到17岁~一一道来~是否太烦琐,它与情节的发展有什
1
么关系,——不烦琐。这是一种铺陈手法~称为“赋”。这里写得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下文兰芝被逐作铺垫~以激起读者的同情。
,2,第,节:
齐读后探讨:
?请用此段中的两个字概括段意。——严妆。
?兰芝为何鸡鸣欲曙即起,——表示她不愿在焦家生活的决心。
?打扮时为何“事事四五通”,——临别时故意精心修饰~既是对焦母无言的抗议与示威~也表现了她对爱仲卿~欲去又不忍遽去的微妙心理。
?这一段作者对刘兰芝的外貌进行描写~目的何在,——旨在描写她的美~更表现了她从容镇定~外柔内刚的性格~也为下文太守为儿子求婚作了有力的铺垫。
,3,第10节:拜母别姑
?姑嫂关系本不易相处~可是兰芝“却与小姑别”时却“泪落连珠子”~这说明什么,——兰芝与小姑关系融洽~正表现了她的懂礼仪、易相处。这也同焦母的不容形成对照。
?辞小姑时落泪~辞焦母时不落泪~不卑不亢~足以见出兰芝怎样的性格,——倔强。
虽然作者极力写刘兰芝的善良和温顺~但善良和温顺之中别有一种掩盖不住的具有反抗意味的刚性~这种刚性广泛地散布在兰芝全部言行的细节里~自请谴归是如此~严妆打扮、拜母别姑也是如此。
,4,再来看夫妻誓别时~仲卿对着她哭不成声~一筹莫展~她便说:“勿复重纷纭。”仲卿劝她回娘家~再图后会~她便说:“何言复来还:”她看清问题~明白自己所处的环境~表现了一个普通人的人格的尊严。然而她爱仲卿~也知道仲卿爱她~儿女深情使她对冷酷的现实仍然不得不抱着一丝幻想~幻想团聚。“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她被仲卿的真挚的情义所感动于是“感君区区怀”,她对仲卿体贴谅解~认为两人“同是被逼迫”,她对爱情更是忠诚~“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5,县令差人做媒~她这样婉言拒绝:“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6,哥哥逼婚时~刚性又立刻占据了兰芝的灵魂~处于弱者和被压迫者地位的那种凛然不可侵犯的尊严感在她心底升华~她决定以结束生命来表示最后的抗议~所以“仰头”回答~很快便应允了。“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外柔内刚~自有主意~忠于爱情。再嫁期作定时~裁衣做裳乃至“举身赴清池”~没有一点迟疑和犹豫。她从来没有向恶劣的环境低头。
2.焦仲卿:忠于爱情~忍辱负重~但胆小怕事~拘谨懦弱。
他是笼子里长大的金丝鸟~养成了拘谨懦弱的个性~是一个比较善良的白面书生。他忠于爱情~又守礼尽孝。他深爱兰芝却又不敢直接与其母抗争~只是消极反抗~忍辱负重。当他知道母亲要驱逐兰芝的时候~先是“婉启”~继是“跪告”:“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可见他对爱情的坚贞不渝。等到“母槌床便大怒”时~他就“默无声”地退了出去~一面劝兰芝暂回娘家~一面约定将来再去接她。其实~他只有一点幻想的期待并无实际行动。兰芝被逼改嫁~他声言要独个儿自杀。兰芝死后~他以爱兰芝之深~终于以身殉情。诗中写了他在“庭树下”“徘徊”了一阵~然后上吊~活生生地刻画出了这个怯弱书生的性格和面貌。这最后的反抗令人感动。他的反抗性格还表现在回家辞母的那段话里:“今日大风寒……勿复怨鬼神:”这番话无异于晴天霹雳~而“自挂东南枝”~既违背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教~也是对封建礼教最有力的抗争。他的思想经历了一个由幻
2
想到绝望~由软弱到坚强的过程。这位忠于爱情的人物~跟兰芝一样是充满叛逆精神的。
3.焦母: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言人~是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典型。
她极端的蛮横无理~对于兰芝的美德~仲卿夫妇的爱情~毫无认识和同情~一意独断专行~强行拆散。她对仲卿是软硬肩施~一会儿,逼谴时,是恶语威胁:“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小子无所谓~何敢助妇语:”一会儿,阻死时,又是好言诱哄:“东家有贤女……阿母为汝求。”目的是要仲卿速谴兰芝~除去眼中钉~以维护她的家长权威。这充分暴露了封建家长制摧残青年的丑恶本质。
4.刘兄:反面形象~性行暴戾~趋炎附势~丑态毕露~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帮凶。
他对兰芝粗暴训斥~“作计何不量:”显得盛气凌人。“先嫁……足以荣汝身。”足见他趋炎附势~见利忘义。“不嫁义郎体~其欲往何云,”一句弦外之音是:“难道要我养你一辈子吗,”这分明是在下逐客令~可见其尖酸刻薄~冷酷无情~是一副典型的市侩面孔。
第三课时
一、探究阅读
,1, 讨论:面对一个如此聪明、勤劳、善良、美丽的儿媳~婆婆为什么不能容她,
?认为她出身卑贱~配不上自己的儿子。
?认为她挑战了自己的家长权威。
?没有生下一男半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长期寡居~蛮横无理。妒忌儿子媳妇的恩爱和美。
?恋子情节。不想有人分享对儿子的爱。
,2,刘兰芝最后为什么选择了殉情,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冷酷的现实使她放弃了最后的一丝幻想~只有死才能厮守相爱~只有死才能警醒世人~所以她选择了殉情。
本文以时间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矛盾冲突为线索~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焦仲卿、刘兰芝的死~从表面上看~是以个体的形式~为反抗双方的专制家长对他们的婚姻爱情的摧残做出的最强烈的反抗~是为了维护他们的爱情做出的最不屈的坚持~是发生在两个家庭中的悲剧。但从故事发生的时代看~他们的死~既表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毁灭人们幸福生活的封建礼教、封建专制制度的反抗~也表达了人类植根于人性深处的、对生命自由的追求和对生命尊严的维护。
,3, 刘兰芝为什么再嫁后后身价反高,
这个情节反衬兰芝容貌出众~美名远扬~突显婆婆逼退兰芝的不合理。考察汉代历史~可以发现当时的社会对妇人的贞节并不怎么看重~妇人再嫁无人制止~也有人愿娶~史学界已得出汉代妇女有离婚和再嫁自由的共识。史实上有许多这方面的例子~如西汉时的朱买臣妻嫌弃丈夫贫穷而力逼丈夫写下休书后便再嫁他人,东汉时蔡邕的女儿文姬初为卫仲道妻~卫死无子~归娘家~后被掠人匈奴~为左贤王妾~相处十二年~生二子,后被曹操以重金赎回~再嫁董祀~恩爱极笃~社会上也没人看不起她。由此可见当时贞操观念是相当淡薄的。 二、分析赋、比、兴手法的运用,以具体问题探讨的形式分析,
1.本诗开头两句,第1段,游离开情节之外~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明确:不能删。这是民歌习用的起兴手法。它为全诗制造一种徘徊顾恋的情调~奠定全诗了凄恻缠绵、哀婉伤感的感情基调。又有提摄全篇、引出下文的作
3
用。
2.要求学生从诗中再找出使用铺陈手法的文字。
明确:
第2段从时间上,13岁—17岁,作了纵的铺陈~第9段则从妆束、服饰、姿态上作横的铺陈。无论那一种铺陈~都对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起了积极的作用。
第9段写兰芝临别“严妆”又用了一段铺陈~意在表现兰芝被逐离开焦家前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的性格。既突出了“精妙世无双”~又为下文太守的儿子求婚作了有力的铺垫。
第13段是第2段内容的重复~都是强调兰芝从小聪明~很有教养~但转换了叙述的角度~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
三、拓展阅读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天啊:我想和您相亲相爱~要使爱情永远不衰竭。高山失去山头~江水完全枯竭~冬天雷鸣夏天下雪~天地合在一起~才肯和您断绝: 四、小结文言知识
1.通假字
终老不复取 “取”通“娶”。
槌床便大怒 “槌”通“捶”~敲打。
箱帘六七十 “帘”通“奁”~盛物之器。
蒲苇纫如丝 “纫”通“韧”~柔软而结。
府吏见丁宁 “丁宁”也写做“叮咛”~嘱咐。
虽与府吏要 “要”通“邀”。
摧藏马悲哀 “藏”同“脏”~脏腑。
2.偏义复词,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单词使用~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词只作陪衬,
便可白公姥 公姥:公公婆婆~这里专指婆婆。
昼夜勤作息 作息:原意是工作和休息~这里专指劳作。
我有亲父兄 父兄:这里专指哥哥。
我有亲父母 父母:这里指母。
逼迫兼弟兄 弟兄:这里指兄。
其日牛马嘶 牛马:这里指马
3(“相”的用法:
,1,相~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之词~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 可称代“你”“我”“他”“之”等等。如: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代“你”,
?及时相遣归,代“我”, ?还必相迎取,代“你”,
?好自相扶将,代“她”, ?嬉戏莫相忘,代“我”,
?誓天不相负,代“你”, ?不得便相许,代“你”,
?登即相许和,代“它”, ?蹑履相逢迎,代“他”,
?怅然遥相望,代“他”, ?誓不相隔卿,代“你”~与“卿”复指,
,2,副词~表示互相~彼此。如:
?相见常日稀 ?久久莫相忘 ?六合正相应 ?叶叶相交通 ?枝枝相覆盖 ?仰头相向鸣 ?黄泉下相见
,3,名词~命相~相貌。如: 儿已婚薄禄相
4
4.“自”的用法 “自”作“自己”解释外~还可作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诗中的“自”字解释如下:
?我自不驱卿,本, ?本自无教训,本是,
?自可断来信,即, ?葳蕤自生光,且~还是,
?自名秦罗敷,其, ?自名为鸳鸯,其,
?好自相扶将,亲自, ?物物各自异,助词~无义, 五、布臵作业
熟读全诗~并背诵名句。
六、课后反思
5
范文五:孔雀东南飞的故事
篇一:孔雀东南飞的故事
愚雅轩祝您全家幸、安康
【孔雀东南飞故事】原文、译文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通过刘兰芝与焦仲卿这对恩爱夫妇的爱情悲剧,控诉了封建礼教、家长统治和门阀观念的罪恶,表达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爱情自主的合理愿望。女主人公刘兰芝对爱情忠贞不二,她对封建势力和封建礼教所作的不妥协的斗争,使她成为文学史上富有叛逆色彩的妇女形象,为后来的青年男女所传颂。 《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陈国徐陵(507-582)编《玉台新咏》卷一,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乐府诗集》载入“杂曲歌辞”,原题为《焦仲卿妻》。现今一般取此诗的首句作为篇名。这首叙事诗共356句,356*5个字,故事完整,语言朴素,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结构紧凑完整,结尾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是汉乐府民歌的杰作。沈归愚称为“古今第
1
一首长诗”,因此它也被称为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
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
与南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及“叙事诗双璧”。后
又把《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
称为“乐府三绝”原 文
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 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 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 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 守节情不移
贱妾留空房 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 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疋 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 君家妇难为
妾不堪驱使 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 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 堂上启阿母
儿已薄禄相 幸复得此妇
结发同枕席 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 始而未为久
女行无偏斜 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 何乃太区区
2
此妇无礼节 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 汝岂得自由
东家有贤女 自名秦罗敷
可怜体无比 阿母为汝求
便可速遣之 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 伏惟启阿母
今若遣此妇 终老不复娶
阿母得闻之 槌床便大怒
小子无所畏 何敢助妇语
吾已失恩意 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 再拜还入户
举言谓新妇 哽咽不能语
我自不驱卿 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 吾今且报府
不久当归还 还必相迎取
以此下心意 慎勿违我语
新妇谓府吏 勿复重纷纭
往昔初阳岁 谢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 进止敢自专
昼夜勤作息 伶俜萦苦辛
谓言无罪过 供养卒大恩
3
仍更被驱遣 何言复来还
妾有绣腰襦 葳蕤自生光
红罗复斗帐 四角垂香囊
箱帘六七十 绿碧青丝绳
物物各具异 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 不足迎后人
留待作遣施 于今无会因
时时为安慰 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 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 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 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 耳著明月当
指如削葱根 口如含珠丹
纤纤作细步 精妙世无双
上堂谢阿母 母听怒不止
昔作女儿时 生小出野里
本自无教训 兼愧贵家子
受母钱币多 不堪母驱使
今日还家去 念母劳家里
却与小姑别 泪落连珠子
新妇初来时 小姑始扶床
今日被驱遣 小姑如我长
4
勤心养公姥 好自相扶将
初七及下九 嬉戏莫相忘
出门登车去 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 新妇车在后
隐隐何甸甸 俱会大通口
下马入车中 低头共耳语
誓不相隔卿 且暂还家去
吾今且赴府 不久当还归
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
感君区区怀 君既若见录
不久望君来 君当作磐石
妾当作蒲苇 蒲苇韧如丝
磐石无转移 我有亲父兄
性行暴如雷 恐不任我意
逆以煎我怀 举手长劳劳
二情同依依 入门上家堂
进退无颜仪 阿母大拊掌
不图子自归 十三教汝织
十四能裁衣 十五弹箜篌
十六知礼仪 十七遣汝嫁
谓言无誓违 汝今何罪过
不迎而自归 兰芝怼阿母
5
儿实无罪过 阿母大悲摧
还家十余日 县令遣媒来
云有第三郎 窈窕世无双
年始十八九 便言多令才
阿母谓阿女 汝可去应之
阿女含泪答 兰芝初还时
府吏见叮咛 结誓不别离
今日违情义 恐此事非奇
自可断来信 徐徐更谓之
阿母白媒人 贫贱有此女
始适还家门 不堪吏人妇
岂合令郎君 幸可广问讯
不得便相许 媒人去数日
寻遣丞请还 说有兰家女
丞籍有宦官 云有第五郎
娇逸未有婚 遣丞为媒人
主簿通语言 直说太守家
有此令郎君 既欲结大义
故遣来贵门 阿母谢媒人
女子先有誓 老姆岂敢言
阿兄得闻之 怅然心中烦
举言谓阿妹 作计何不量
6
先嫁得府吏 后嫁得郎君
否泰如天地 足以荣汝身
不嫁义郎体 其往欲何云
兰芝仰头答 理实如兄言
谢家事夫君 中道还兄门
处分适兄意 那得自任专
虽与府吏约 后会永无缘
登即相许和 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 诺诺复尔尔
还部白府君 下官奉使命
言谈大有缘 府君得闻之
心中大欢喜 视历复开书
便利此月内 六合正相应
良吉三十日 今已二十七
卿可去成婚 交语速装束
络绎如浮云 青雀白鹄舫
四角龙子幡 婀娜随风转
金车玉作轮 踯躅青骢马
流苏金缕鞍 斋钱三百万
皆用青丝穿 杂采三百疋
交广市鲑珍 从人四五百
郁郁登郡门 阿母谓阿女
7
适得府君书 明日来迎汝
何不作衣裳 莫令事不举
阿女默无声 手巾掩口啼
泪落便如泻 移我琉璃榻
出置前厅下 左手持刀尺
右手执绫罗 朝成绣夹裙
晚成单罗衫 暗暗日欲暝
愁思出门啼 府吏闻此变
因求假暂归 未至二三里
摧藏马悲哀 新妇识马声
蹑履相逢迎 怅然遥相望
知是故人来 举手拍马鞍
嗟叹使心伤 自君别我后
人事不可量 果不如先愿
又非君所详 我有亲父母
逼迫兼弟兄 以我应他人
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
贺君得高迁 磐石方且厚
可以卒千年 蒲苇一时韧
便作旦夕间 卿当日胜贵
吾独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
8
何意出此言 同是被逼迫
君尔妾亦然 黄泉下相见
勿违今日言 执手分道去
各各还家门 生人作死别
恨恨那可论 念与世间辞
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
上堂拜阿母 今日大风寒
寒风摧树木 严霜结庭兰
儿今日冥冥 令母在后单
故作不良计 勿复怨鬼神
命如南山石 四体康且直
阿母得闻之 零泪应声落
汝是大家子 仕宦于台阁
慎勿为妇死 贵贱情何薄
东家有贤女 窈窕艳城郭
阿母为汝求 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 长叹空房中
作计乃尔立 转头向户里
渐见愁煎迫 其日牛马嘶
新妇入青庐 奄奄黄昏后
寂寂人定初 我命绝今日
魂去尸长留 揽裙脱丝履
9
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
心知长别离 徘徊庭树下
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
合葬华山傍 东西植松柏
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
叶叶相交通 中有双飞鸟
自名为鸳鸯 仰头相向鸣
夜夜达五更 行人驻足听
寡妇起彷徨 多谢后世人
戒之慎勿忘
序说:东汉末建安(公元196-219)年间,庐江太守衙门里的小官吏焦仲卿的妻子刘兰芝被焦仲卿的母亲赶回娘家,她(回娘家后)发誓不再嫁人。她的娘家逼迫她改嫁,她便投水死了。焦仲卿听到(刘兰芝投水而死)这件事,也在(自家)庭院的树上吊死了。当时的人哀悼他们. 写下这首诗记述这件事。孔雀鸟向东南方向飞去,飞上五里便徘徊一阵。
“(我)十三岁能够织精美的白娟,十四岁学会了裁剪衣裳,十五岁会弹箜篌,十六岁能诵读诗书。十七岁做了您的妻子,心中常常感到痛苦的悲伤。您既然做了太守府的小官吏,遵守官府的规则,专心不移。我一个人留在空房里,我们见面的日子实在少得很。
10
丑时(1时-3时)我就上机织绸子,天天晚上都不得休息。三天就织成五匹绸子,婆婆仍然嫌我织得慢。并不是因为我织得慢,(而是)您家的媳妇难做啊~我既然担当不了(您家的)使唤,白白留着也没有什么用。(您)现在就可以去禀告婆婆,趁早把我遣送回娘家。”
焦仲卿听了这般诉说后,到堂上去禀告母亲:“我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命相,幸亏还能娶到这个(贤慧能干)的妻子,结婚后(少年夫妻)相亲相爱地生活,(并约定)死后在地下也要相依为伴侣。(我们)相处在一起不到二三年,(生活)才开始,还不算很久,这个女子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正当,哪里料到会招致母亲不满意呢,”焦母对仲卿说:“(你)怎么这样没见识~这个女子不讲礼节,一举一动全凭自己的意思。我早就憋了一肚子气,你怎么可以自作主张~邻居有个贤慧的女子,名字叫秦罗敷,(长相)可爱,姿态优雅。没有谁比得上,母亲替你去求婚。(你)就赶快休掉刘兰芝,打发她走,千万不要挽留(她)~”焦仲卿伸直腰跪着禀告:“孩儿恭敬发禀告母亲,现在假如休掉这个女子,我一辈子就不再娶妻子了~”焦母听了儿子的话,(用拳头)敲着坐具大发脾气(骂道):“你这小子没有什么害怕的了,怎么敢帮你媳妇说话~我对她已经没有什么恩情了,当然不能答应你的(要求)。”
焦仲卿默默不敢作声,对母亲拜了两拜,回到自己房里,
11
张嘴想对妻子说话,却抽抽咽咽话也说不成句:“本来我不愿赶你走,但有母亲逼迫着。你只好暂时回娘家去。我现在暂且回太守府里办事,不久我一定回来,回来后必定去迎接你回我家来。为此,你就受点委屈吧,千万不要违背我说的。”刘兰芝对焦仲卿说:“不要再白费口舌了~记得那一年冬末,我辞别娘家嫁到你府上,侍奉时总是顺从婆婆的意旨,一举一动哪里敢自作主张呢,白天黑夜勤恳地操作,我孤孤单单地受尽辛苦折磨,总以为没有过错,终身侍奉婆婆。(我)到底还是被赶走了,哪里还说得上再回到你家来,我有绣花的齐腰短袄,上面美丽的刺绣发出光彩,红色罗纱做的双层斗帐,四角挂着香袋,盛衣物的箱子六七十个,箱子上都用碧绿色的丝绳捆扎着。样样东西各自不相同,种种器皿都在那箱帘里面。我人低贱,东西也不值钱,不配拿去迎接你日后再娶的妻子,留着作为我赠送(给你)的纪念品吧,从此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时时把这些东西作个安慰吧,(希望你)永远不要忘记我。”
鸡鸣啼了,外面天将亮了,刘兰芝起床打扮得整整齐齐。穿上绣花夹裙,每穿戴一件衣饰,都要更换好几遍。脚下穿着丝鞋,头上戴(插)着闪闪发光的玳瑁首饰,腰上束着白绢子,光彩象水波一样流动,耳朵戴着用明月珠做的耳坠,手指纤细白嫩象削尖的葱根,嘴唇红润,象含着红色朱砂,轻盈地踏着细步,精巧美丽,真是世上没有第二个。
12
刘兰芝走上厅堂拜见婆婆,婆婆的怒气仍未平息。(兰芝说:)“从前我做女儿时,出世后从小生长在乡间,本来就没受过什么好的教养,同你家少爷结婚,更感到惭愧。接受婆婆送的钱财礼品很多,却不能承担婆婆的使唤。今天我就回娘家去,只是记挂婆婆在家里辛苦操劳。”回头再与小姑告别,眼泪象连串的珠子掉下来。(刘兰芝对小姑说:)“我初来你家时,小姑你刚能扶着坐具学走路,今天我被赶走,小姑你长得和我一样高了。希望你努力尽心奉养母亲,好好服侍她老人家,初七和十九,在玩耍的时候不要忘记我。”(兰芝说完)出门登上车子离去了,眼泪不停地簌簌落下。
焦仲卿的马走在前面,刘兰芝的车行在后面,车子发出隐隐甸甸的响声,一起会合在大路口,焦仲卿下马坐入刘兰芝的车中,两人低头互相凑近耳朵低声说话。(焦仲卿说):“我发誓不与你断绝关系,你暂且回娘家去,我现在暂且去庐江太守府(办事),不久一定会回来,我对天发誓,决不会对不起你。”
刘兰芝对焦钟卿说:“感谢你忠诚相爱的心愿~你既然这样记着我,盼望你不久就能来接我,你一定要成为磐石,我一定要成为蒲草和苇子。蒲草和苇子柔软结实得象丝一样,磐石不容易被转移。我有一个亲哥哥,性情行为暴躁如雷,恐怕不会听任我的意愿,想到将来我心里象煎熬一样。”接着举手告别,惆怅不止,两人的感情同样的恋恋不舍。
13
兰芝走进了家门,来到内堂,上前后退都觉得没有脸里。刘母(看见兰芝回来)大为惊讶,拍着手掌说:“没想到你自己回来了~十三岁就教你纺织,十四岁就能裁剪衣裳,十五岁会弹箜篌,十六岁懂得礼节,十七岁送你出嫁,总以为你不会有什么过失。你现在究竟有什么过错,没有人迎接你就自己回来了~”兰芝惭愧地对母亲说:“女儿实在没有什么过错。”母亲听后非常悲伤。
(兰芝)回家才十多天,县令派了媒人上门来。(媒人)说,县令家有个三公子,人长得漂亮文雅,世上无双,年龄只有十八九岁,口才很好,又非常能干。
刘母对女儿说:“你可以去答应他。”女儿含着眼泪回答说:“兰芝才回来时,焦仲卿再三嘱咐我,立下誓言,永不分离。今天违背情义,恐怕这件事这样做不合适。那么你可以回绝来说媒的人,(以后)慢慢再讲这件事吧。”
刘母告诉媒人说:“(我们)贫贱人家,有了这个女儿,她刚出嫁不久就被休回娘家。(她)不能做府吏的妻子,怎么配得上县太爷的公子,希望你多方面打听打听(再访求别的女子),我不能就答应你。”
县令的媒人走了几天后,不久太守派郡丞来求婚了。……说太守家有第五个儿子,娇美俊逸,还没有结婚,请郡丞去做媒人,这是主簿传达下来的话。郡丞直接对刘母说:“我们太守家,有这样一个好公子,既然想和你家结为婚姻,所
14
以派我到你府上来说媒。
刘母谢绝媒人说:“女儿先前有过誓言,老妇我怎么敢(对她)说再嫁这件事呢,”
兰芝哥哥听到太守求婚被拒这件事,心中烦躁不安,开口对妹妹说:“你作这样打算怎么不好好考虑~前次出嫁得到的是一个小官吏,这次出嫁得到一个贵公子,运气的好坏相差得象天上地下一样,(好运气)足够使你终身荣耀富贵,不嫁给这样仁义的公子,往后你打算怎么办,”
兰芝抬头回答道:“道理确实象哥哥说的话一样,我辞别娘家去侍奉丈夫,半途回到哥哥家里。怎么处理完全听从哥哥的主意,哪敢自己随便作主呢,虽然我与府吏立下誓约,但与他永远没有机会见面了。立刻就答应太守这门亲事,就可以结成婚姻。”
太守的媒人从座位上起来连声说:“是是,就这样办,就这样办。”他回到郡府报告太守说:“我接受您交给的使命,到刘家去做媒,公子很有缘份,说媒很成功。”太守听了这些话,心里非常欢喜,(马上)查看婚嫁历,又翻看婚嫁书,便告诉郡丞:“婚期定在这个月内就很吉利,年、月、日的干支都相适合,好日子就在三十这一天,今天已经是二十七了,你赶快去刘家订好结婚日期。”太守府内大家互相传话说:“赶快筹办婚礼吧~”(赶办婚礼的人)象天上的浮云一样来来往往连接不断。装婚礼(物品)的船绘有青雀和白天
15
鹅的图案,四角挂着绣有龙的旗幡,轻轻地随风飘荡。金色的车子白玉镶的车轮,缓步前行的青骢马,套有四周垂着彩缨、下面刻着金饰的马鞍。赠送的聘金有三百万,都用青色的丝线穿着,各色绸缎有三百匹,从交州广州采购来的山珍海味。跟从的人有四五百,热热闹闹来到庐江郡府门。
阿母对女儿说:“刚才接到太守的信,明天来迎接你,为什么还不做衣裳,不要让婚事办不起来~”
兰芝默默不作声,用手巾捂着嘴哭泣,眼泪淌下就象水一样倾泻。移动坐着的琉璃榻,搬出来放在前面窗子下。左手拿着剪刀和尺子,右手拿着绫罗绸缎(动手做衣裳)。早晨就做成了绣花的夹裙,晚上做成了单罗衫。阴沉沉地天快要黑了,兰芝满怀悉思,走出门去痛哭。
焦仲卿听说有此变故,于是请假暂时回来,到兰芝家还有二三里的地方,人伤心,马也哀鸣。兰芝熟悉府吏的马叫声,轻步快跑去迎接他,悲伤失意地望着,知道(相爱的)人来了。她举起手抚摸着马鞍,哀声长叹使人心都碎了。说:“自从你离开我以后,人事的变化真料想不到啊~我有亲生母亲,逼迫我的还有亲哥哥,硬把我许配给别人了,你回来有什么指望的地方呢~”
焦仲卿对兰芝说:“祝贺你得到高升~我这块磐石方正又坚实,可以一直存放上千年,而蒲苇一时柔韧,就只能保持在早晚之间罢了。你将会一天天地富贵起来,我一个人独自走
16
到地府去吧~”
兰芝对焦仲卿说:“哪里想到(你会)说出这种话来~同是被逼迫,你这样我也这样,(我们)在地府下互相见面吧~(但愿)不要违背今天的誓言~”(他们)互相紧紧地握着手,然后告别离去,各人回到自己的家里。活着的人却作临死的诀别,心里的愤恨哪里说得尽呢,想到(他们)将要永远离开人世间,无论如何不能再保全(生命了)~
焦仲卿回到家,走上厅堂拜见母亲说:”今天风大又非常寒冷,寒风摧折了树木,院子里的白兰花上结满了浓霜。儿子现在就象快要落山的太阳一样,使得母亲在今后很孤单。(我)是有意作这样不好的打算的,不要再去怨恨什么鬼神了~愿您的寿命象南山的石头一样长久,愿您的身体永远健康又舒顺~”
焦母听到(儿子)这些话,泪水随着说话声一起流下,说:“你是世家的子弟,又在大官里任官职,千万不要为了(一个)妇人去寻死,(你和她)贵贱不同,(休掉了她)哪里就算薄情呢,东邻有个贤慧的女子,她的美丽在城内外是出名的,我替你去求婚,早晚就会有答复。”
焦仲卿向母亲拜了两拜就回房,在自己的空房里长声叹息,自杀的打算就这样决定了。(他)把头转向兰芝住过的内房,(睹物生情),越来越被悲痛煎熬逼迫。
(兰芝)结婚的这一天牛马乱叫的时候,刘兰芝走进了行
17
婚礼的青布篷帐,在暗沉沉的黄昏后,静悄悄的,人们开始安歇了。(兰芝自言自语说):“我的生命在今天结束了,魂灵要离开了,让这尸体长久地留在人间吧”~(于是)挽起裙子,脱去丝鞋,纵身跳进清水池里。
焦仲卿听到刘兰芝投水自杀这件事,心里知道(从此与刘兰芝)永远离别了,在庭院里的树下徘徊了一阵,自己就在向着东南的树枝上吊死了。
焦刘两家要求合葬,于是把两个人合葬在华山旁边。(在坟墓的)东西两旁种上松柏,(在坟墓的)左右两侧种上梧桐,(这些树)条条树枝互相覆盖着,片片叶子互相连接着。树中有一对飞鸟,它们的名字叫做鸳鸯,仰头相互对着叫,天天夜里直叫到五更。走路的人停下脚步听,寡妇听见了,从床上起来,心里很不安定。多多劝告后世的人,把这件事作为教训,千万不要忘记啊~
在“媒人去数日?????承籍有宦官”这儿可能是文字脱落或错误,因此这四句就无法解释了~有人认为“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两句当在“阿母谢媒人”之后,是阿母次谢媒人的话。意思是有兰家之女,出身于做官人家,可配太守之子,而自己的女儿出身微贱,不能相配。
篇二:孔雀东南飞的故事
所属栏目:
问题描述:“孔雀东南飞”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8
参考答案:“孔雀东南飞”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取材于东汉献帝
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属安徽省)的一桩婚姻悲剧。原为民间歌曲,可能
经过后代文人的加工润色。
故事叙述汉末建安年间,一个名叫刘兰芝的少妇,美丽、善良、聪明
而勤劳。她与焦仲卿结婚后,夫妻俩互敬互爱,感情深挚,不料偏执顽固
的焦母却看她不顺眼,百般挑剔,并威逼焦仲卿将她驱逐。焦仲卿迫于母
命,无奈只得劝说兰芝暂避娘家,待日后再设法接她回家。分手时两人盟
誓,永不相负。谁知兰芝回到娘家后,趋炎附势的哥哥逼她改嫁太守的儿
子。焦仲卿闻讯赶来,两人约定“黄泉下相见”,最后在太守儿子迎亲的
那天,双双殉情而死。
《孔雀东南飞》通过刘兰芝与焦仲卿这对恩爱夫妇的爱情悲剧,控诉
了封建礼教、家长统治和门阀观念的罪恶,表达了青年男
19
女要求婚姻爱情
自主的合理愿望。女主人公刘兰芝对爱情忠贞不二,她对封建势力和封建
礼教所作的不妥协的斗争,使她成为文学史上富有叛逆色彩的妇女形象,
为后来的青年男女所传颂。
这首叙事诗共340多句,1700多字,故事完整,语言朴素,人
物性格鲜明突出,结构紧凑完整,结尾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是汉乐府民
歌的杰作。“五四”以来,被改编成各种剧本,搬上舞台。
【年代】:汉
【作者】:汉无名氏
【作品】: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相关资料)
语句特点资料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开头这句既是起兴,又是作比。诗人因物起兴,以孔雀的美丽喻兰芝。“五里”表示大体的地段。“徘徊”犹豫不前,心怀悱恻,这一句既写了兰芝的心情,又表明全诗的主题,画龙点睛。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20
从十三到十六岁,用了几个数字构成了语言的层递之美,像阶梯一样一级一级地上去,这四年中兰芝学了织布、裁衣、弹箜篌,也学了读经书和礼仪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技巧。这是属于纵向的铺陈强调兰芝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这是转折复句。由于韵文,常常省去转折词不说,但意思上确是转折。
“何乃太区区~”
译时应补出主语来,“(你)怎么竟这样没见识~”
或译为“(你)怎么竟这样痴心啊~”通过焦母的话侧面表现仲卿对兰芝的钟爱。
举动自专由~
“自”是副词性的代词。“专”和“由”两个及物动词管着宾语“自”又并列地受“自”的修饰。“专”是擅自行动。“专”和“由”是同义词复用。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着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这里着意写兰芝的装束,衣履佩饰,姿态容颜的美好。这是一种横向的铺陈。这段铺陈突出的特点是揉合着一连串的比喻“流纨素”、“明月?”、“削葱根”、“含朱丹”,而且带有
21
夸张性。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精采的比喻,这段临别誓言与上文的“誓天不相负”和下文的“二情同依依”一致而连贯。
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
重复,相同的内容重复出于两人之口,加强铺陈的作用。
窈窕世无双
窈窕,叠韵连绵字。
府吏见丁宁
丁宁,叠韵连绵字。
诺诺复尔尔。
叠字运用增强了形象性。
络绎如浮云。
比喻句,比喻太守家里来往的人多。
婀娜随风转。
联绵字,状物。
踯躅青骢马。
双声联绵,状物。
郁郁登郡门。
叠字,突出盛多、热闹的样子。
日落无光,阴沉沉的样子,叠字使景色特点更加突出。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22
“父母”只“指母”,“弟兄”只指“兄”,都是偏义复词。
形式上象是复句,其实这是单句的兼语句,意思是:我有母亲和哥哥逼迫。这是由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为了完足五字句才这样安排的。
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正句用反问形式,比正面说法“君还无所望”有力得多。
恨恨那可论~
叠字,愤恨到极点。
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以兴手法,暗示不幸的事情将要发生。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因果复句。正句在前,偏句追述原因。这种句式用于要急于说出结果的紧迫场合,焦母怕儿子死去,先急于叮嘱。焦母根据封建伦理与儿子争辩,用反问语气比正面说显得有力。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奄奄”叠字,是“????”,形容阴暗。
“寂寂”叠字,突出夜寂静。“人定”中夜,夜晚9点到11点(亥时)谓之“人定”深夜人们安息的时候。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兼语句。主语因泛指而省略。
这是作者的告诫之词。“谢”,这里取引申义,为劝告之意。
23
“慎”,由“谨慎”意引申为禁戒之词,注释为“千万”。修辞上,“戒之”跟“慎”跟“勿忘”是三个同义反复,从而形成五言的句式,特异强调吸取教训。
课文鉴赏说明
一情节结构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
开头小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成诗的经过。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全诗357句,1785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
本诗以时间为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也可以说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情节发展和结构。
起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第一部分,开端(从“十三能织素”到“及时相遣归”),是兰芝对仲卿的诉述,一开始就提出了问题,展开了矛盾。兰芝和仲卿爱情深厚,本应白头偕老,但婆婆不容,一定逼他们离异。
24
第二部分,发展(从“府吏得闻之”到“二情同依依”),写兰芝被遣回家,仲卿与兰芝告别,发誓要再接兰芝回来。这部分写三项内容。
1贝印案吏得闻之”到“慎勿违吾语”,写仲卿向母亲求情,遭到训斥,只好说服兰芝回娘家,还抱着重新团聚的幻想。
2贝印靶赂疚礁吏”到“涕落百余行”,写兰芝的个性、神态和动作,显出她坚决、镇静,忍住内心的痛苦同婆婆、小姑告别。
3贝印案吏马在前”到“二情同依依”,写兰芝与仲卿的离情别绪,二人分手之际,依依不舍。
第三部分,发展(从“入门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门”),写兰芝回家后的遭遇。这部分情节比较复杂,写三项内容。
1蹦盖卓始不谅解女儿,经过女儿叙述,终于体谅女儿的处境。
2钡是,哥哥坚决不答应。他完全以势利眼光看问题,毫无兄妹之情,一定要逼妹妹改嫁。
3毙锤君家为婚事的铺张。
第四部分,高潮(从“阿母谓阿女”到“自挂东南枝”),写兰芝、仲卿双双殉情,为全诗的高潮。
第五部分,结尾(从“两家求合葬”到结尾),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愿望。
二人物形象和对话
25
本诗成功地塑造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艺术形象,除了他们的悲剧性行为外,对话在表现典型性格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刘兰芝坚强、持重,不为威迫所屈,也不为荣华所动。她明白婆婆要驱逐她,就主动要求“遣归”,对仲卿说“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对婆婆说“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不亢不卑,很有教养。阿兄逼婚,她说“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外柔内刚,自有主意。刘兰芝还是个善良温顺的妇女。她对仲卿体贴谅解,一方面忠于爱情,“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一方面设身处地,“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焦仲卿个性也非常鲜明,他忠于爱情,而不敢直接抗争,只能消极反抗,忍辱负重。他深爱兰芝,扬言“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无怪乎“阿母得闻之”,要“槌床便大怒”了。后来,不得已与兰芝暂别,他又郑重声明:“誓不相隔卿”“誓天不相负”。他还说“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直言不讳,态度明朗。而从回家辞母的那段话里,可以看到仲卿的反抗性格:“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这番话,无异晴天霹雳,可是封建家长焦母,并不回心转意,收回成命,最后仲卿不顾焦母的劝告,违背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教,自缢于庭树。显而易见,这位忠于爱情的人物,
26
跟兰芝一样,是充满叛逆精神的。
焦母是一个突出的反面形象。她是一个极端蛮横无理的女性,对于兰芝的美德,仲卿夫妇的爱情,毫无认识和同情,一意独断专行。对仲卿,她一会儿恶语威胁:“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一会儿又是好言诱哄:“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软硬兼施,目的是要仲卿速遣兰芝,除去眼中钉,以维护她的家长权威。这充分暴露了封建家长制摧残青年的丑恶本质。
对于另一反面形象刘兄着墨不多,但他的性行暴戾,趋炎附势,丑态毕露。他对兰芝说:“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作计何不量!”粗暴训斥,盛气凌人。“先嫁得府吏……足以荣汝身。”趋炎附势,见利忘义。沈德潜对这几句诗的评语说:“小人但慕富贵,不顾礼义,实有此口吻。”“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弦外之音是:“难道要我养你一辈子吗?”下逐客令,可见其尖酸刻薄、冷酷无情,是一副典型的市侩面孔。
三表现手法
1比宋锒曰暗母鲂曰(见上)
2逼坛屡疟鹊氖址
诗的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
27
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这是纵的铺陈,按时间顺序,突出多才多艺、有教养的特点。罗列数字,应作为互文看,交叉表述。详写兰芝离家的打扮,“……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由足至头、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连串夸张性的铺陈,旨在描写她的美,更表现她的从容镇定。写太守办喜事豪华排场,显示兰芝不为富贵所动的节操,也形成太守家的喜和兰芝、仲卿的悲之对照,强化了悲剧性。本诗的铺陈排比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也为诗歌带来了声律和色彩之美。
3逼鹦撕臀采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兴句给全诗笼罩上悲剧气氛。以孔雀失偶兴起,以鸳鸯双飞作结,这种由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的艺术手法,源自民歌,极富有表现力。
解题指导
一全诗五个部分的标题
起兴(首两句)
第一部分(从“十三能织素”到“及时相遣归”):兰芝被遣归(开端)
第二部分(从“府吏得闻之”到“二情同依依”):夫妻誓别(发展)
第三部分(从“入门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门”):兰芝抗婚(发展)
28
第四部分(从“阿母谓阿女”到“自挂东南枝”):双双殉情(高潮)
第五部分(从“两家求合葬”到“戒之慎勿忘”):告诫后人(尾声)
全诗是按仲卿、兰芝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的。
二 1崩贾ト涛蘅扇蹋自请回家,坚决果断。
“不堪”,表示忍无可忍。“徒留无所施”的“徒”,“及时相遣归”的“及时”,鲜明地表现了兰芝的明事决断。
2苯怪偾洌貉挂肿约旱姆吆蕖?纯啵对爱情忠贞;但是死守孝道,软弱无能。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用假设句,恰当地表现了外柔内刚的个性。“终老”,以示决绝。
焦母:愤怒,极力维护权威,专横。
“何敢助妇语”的“何敢”很传神。
3绷跣旨利忘义,自私,凶狠。
“其往欲何云?”用疑问语气表示坚决,可见刘兄还是有点修养的人。
4崩贾ネㄇ榇锢恚深知自己和仲卿同是被压迫的人。兰芝理解仲卿的痛苦,表现出宽大的胸怀,也显示忠贞、坚强的品格。
“君尔妾亦然”,用语平淡,含意丰富,令读者深思。
29
三诗歌开头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用具体的形象来渲染气氛,激发读者想象。构思上,也有统摄全诗、引起故事的作用。结尾处合葬化鸟,“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生不能相守,死却能“相向鸣”,而且“夜夜达五更”,寄托人们追求自由恋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诗最后说“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更表达了激愤之情和美好心愿。
四“鸡鸣外欲曙……二情同依依。”
这一段始写兰芝的美丽,“腰若流纨素”,“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中叙告别阿母、小姑,又那样谦逊,通情达理;终写夫妻的恋情和誓言,语深情切。夫妻恩爱,品格高尚,却被粗暴拆散,令人同情、愤慨。
“府吏闻此变……千万不复全。”
府吏闻变,夫妻重逢,只能“嗟叹使心伤”。仲卿埋怨,誓“向黄泉”。兰芝深知“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只得相约“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一对恩爱夫妻在高压下无法反抗,恋情浓烈,又异常冷静,决然相约“黄泉下相见”,表现了相知的忠贞和无奈的抗争,实是令人血气俱动的人生悲剧。
教学建议
本课用两课时教读。
一导读全诗,把握情节和人物
课文较长,重点引读,理清情节线索,鉴赏人物对话。
1薄笆三能织素”至“会不相从许”五段。
30
开头前五段,人物的矛盾冲突突现,十分尖锐。
兰芝:“妾不堪驱使”,“及时相遣归”。
仲卿:“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兰芝和焦母势不两立,仲卿消极抵抗,矛盾冲突由此开端。
人物细腻的思想感情:仲卿先贺,继怨,后誓“吾独向黄泉”。兰芝先体谅同情,后誓“黄泉下相见”。仲卿的“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兰芝的“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作者的叙述语“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都是极妙诗句,艺术表现力极强。
有关资料
一《孔雀东南飞》的现实主义(唐?|)
因为是叙事诗,不但有人物,作者还以白描的手法极其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从现在的内容看来,这首长诗在它出世以后似乎经过一个时期的传唱,人物的性格正是在传唱过程中逐渐地丰富起来的,因而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渗透着劳动人民的感情。这种感情不仅表现为爱憎分明,而且显示了铢式称。作者否定了一切应该否定的东西,也肯定了一切应该肯定的东西,然而无论是否定或者肯定,都不是遵循一个简单的公式,而是通过复杂的和具体的描写,暗示人物的社会地位和个性特点,给予他们以恰如其分的评价。从作者所把握的生活深度而论,不能不说,这是现实主义艺术创造在
31
我国古典文学中一个杰出的范例。
试以焦仲卿、刘兰芝两人为例。仲卿出身于官宦人家,自己又在太守府里作吏,虽然职阶卑微,但在严格的门阀社会里已经具有被“品”的资格,所以他母亲说:“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将来还要凭借靠山飞黄腾达。很显然,他是笼子里长大的金丝鸟,养成了拘谨懦弱的个性,一个比较善良的白面书生。作者基本上肯定他的斗争,但描写时却又紧紧地扣住了他的特点人物经历和性格上的特点。仲卿是深爱妻子的,当他知道母亲要驱逐兰芝的时候,先是婉“启”,继是“跪告”,等到母亲“槌床便大怒”,他就“默无声”的退了出来,回到自己房里,对着兰芝“哽咽不能语”,说什么“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一面劝兰芝低声下气,暂回娘家,约定将来再去接她,但他其实只有一点幻想的期待,并无什么实际办法。兰芝被逼将嫁,他声言要独个儿自杀,甚至还把这个计划去告诉自己的母亲;兰芝死后,以他爱兰芝之深,终于以身殉情,作者写他在”庭树下”“徘徊”了一阵,然后上吊,活活地画出了这个怯弱的书生的性格和面貌。
兰芝便和他不同。尽管诗篇以古典作品特别是民间文学里惯用的夸张的笔法,描写了她的知书达理,描写了她的妆奁和打扮,但在门阀社会里,“生小出野里”就说明她的家世还不入“九品中正”之眼。她是一个在小康人家生长起来的有主见的女子,美丽、聪敏、能干,虽然作者也极力写她的善良
32
和温顺,但在善良和温顺中别有一种掩盖不住的具有反抗意味的刚性人民想象中的被压迫者自觉意识的一种原始形态。这种刚性不一定要从焦母所说的“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上去理解,而是更广泛地散布在兰芝的全部行动细节里。当她明白了焦母的意图以后,不等对方开口,便自请:“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仲卿对着她哭不成声,一筹莫展,她便说:“勿复重纷纭。”他劝她暂回娘家,再图后会,她便说:“何言复来还!”她看清问题,明白自己所处的环境,表现了一个普通人的人格的尊严。不过作者也不是简单地片面地处理这一点。兰芝了解仲卿的性格,然而她爱仲卿,也知道仲卿爱她。儿女深情使她对冷酷的现实仍然不得不抱着一点幻想,仲卿和她告别,她这样叮咛:“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这是在具体条件下必然会产生的她的唯一的希望。县令差人做媒,她这样婉拒:“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最后她哥哥说出了“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刚性又立刻占据了兰芝的灵魂,处于弱者和被压迫者地位的那种凛不可犯的尊严感在她心底升华,她决定以生命来表示最后的抗议,所以“仰头”回答,很快应允了。
离开焦家的时候,拜母别姑,她的态度是十分从容的;再嫁期定的时候,裁衣作裳,她的态度是十分从容的;乃至最后“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也不表示一点迟疑和犹豫。她从来没有向环境低头。很难考查有多少人在传唱过程中丰
33
富了刘兰芝的性格,然而这的确是一个弱者和被压迫者光辉人格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最美的表现。环境的残酷和转变提高了人物的精神。作者以朴素的描写,将细节一丝一缕地扣入行动,使作品在真实的基础上产生了追魂摄魄的感染力诗的感染力。
列宁说过,马克思主义不但不“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作为古代民间文学伟大的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不仅暴露了封建门阀统治的罪恶,而且远为深广地记录了一千七百年前人民的真实的感情。它是艺苑的奇花,也是历史的镜子。
1954年3月于上海
(选自《唐文集》第九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二诗句解释(张中行)
1泵饺巳ナ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
课本注释可供参考。
还有一种解释,即认为“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以后的几句话都是县丞来到刘兰芝家,对刘兰芝的母亲说的。“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是县丞说他在太守面前已经说了她女儿刘兰芝的好话,夸耀兰芝出身于名门。这是讨好人的口气。紧跟着的几句话是县丞向刘兰芝的母亲说明求婚的缘起,这些话都是符合媒人口吻的。几句话的前面分别冠以
34
“说”“云”“直说”,是作者为避免重复而用了不同的字眼,它们的主语都是县丞。
此外,“兰家女”应指刘兰芝。闻人侠《古诗笺》云:“兰字或是刘字之讹”,这个猜测有道理。
2薄把傺倩苹韬螅寂寂人定初”和古代纪时法。
一昼夜为一日。我国很早就有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段来纪时的记载。如殷武丁时候把昼夜分为八段,祖甲时候分为十段,周代分为十二段,每段都有名称。从名称来看,分段是以天色和日常活动为根据的,如日出时叫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夕、暮、昏、晚;太阳正中时叫中日或日中,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太阳西斜叫昃,等等。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叫食时或蚤食;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叫晡()时。日入之后是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人定以后是夜半,夜半以后是鸡鸣和昧旦(又称昧爽或平旦或平明)。我们了解了这些,对古书中的“女曰鸡鸣,士曰昧旦”(《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寂寂人定初”(古诗《孔雀东南飞》)等就会明白了。
汉太初以后,古人有了等分一昼夜时辰的办法,是用十二辰(子、丑、寅、卯等)作为十二时辰的名称。这种分法一直沿用到清初。清初引用西法,把一昼夜十二时辰分为24小时(即一辰等于两小时),并把每一时辰细分为初和正,如23点为子初,夜半24点为子正,晨一点为丑初,两点为丑正,
35
等等。
有个问题连带说一下,就是日始为何时。最早当以日出为日始,如夏以平旦为日始,殷以鸡鸣为日始。到周代改以夜半为日始。此后就一直以夜半为日始,沿用至今。
历来各学术领域对《孔雀东南飞》的研究和评价多从反礼教、故事情节、艺术水平等方面入手,《乐府诗与汉代婚姻风俗》一文算是从民俗学角度研究之先例。作者认为“《孔雀东南飞》是一首反映汉代婚姻风俗最典型的伟大诗篇,字里行间反映出当年婚俗的方方面面。就民俗学领域的价值来说,它是任何汉代诗歌所不能比拟的。”作者通过对全诗逐字逐句分析,从汉代女子的婚前教育与婚龄、家长对女子婚事的霸道、离婚与再婚现象、缔结婚礼的“六礼”、关于汉代的爱情誓言和关于汉代的“青庐”之制六个方面进行了阐释,使汉代的婚姻风俗悉数展现在我们面前。欢迎您转载分享:
篇三:孔雀东南飞的故事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开头这句既是起兴,又是作比。诗人因物起兴,以孔雀的美丽喻兰芝。“五里”表示大体的地段。“徘徊”犹豫不前,心怀悱恻,这一句既写了兰芝的心情,又表明全诗的主题,画龙点睛。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从十三到十六岁,用了几个数字构成了语言的层递之美,像阶梯一样一级一级地上去,这四年中兰芝学了织布、裁衣、
36
弹箜篌,也学了读经书和礼仪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技巧。这是属于纵向的铺陈强调兰芝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这是转折复句。由于韵文,常常省去转折词不说,但意思上确是转折。
“何乃太区区~” 译时应补出主语来,“(你)怎么竟这样没见识~” 或译为“(你)怎么竟这样痴心啊~”通过焦母的话侧面表现仲卿对兰芝的钟爱。
举动自专由~ “自”是副词性的代词。“专”和“由”两个及物动词管着宾语“自”又并列地受“自”的修饰。“专”是擅自行动。“专”和“由”是同义词复用。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着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这里着意写兰芝的装束,衣履佩饰,姿态容颜的美好。这是一种横向的铺陈。这段铺陈突出的特点是揉合着一连串的比喻“流纨素”、“明月?”、“削葱根”、“含朱丹”,而且带有夸张性。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精采的比喻,这段临别誓言与上文的“誓天不相负”和下文的“二情同依依”一致而连贯。
37
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
重复,相同的内容重复出于两人之口,加强铺陈的作用。
窈窕世无双 窈窕,叠韵连绵字。
府吏见丁宁 丁宁,叠韵连绵字。
诺诺复尔尔。
叠字运用增强了形象性。
络绎如浮云。
比喻句,比喻太守家里来往的人多。
婀娜随风转。
联绵字,状物。
踯躅青骢马。
双声联绵,状物。
郁郁登郡门。
叠字,突出盛多、热闹的样子。
日落无光,阴沉沉的样子,叠字使景色特点更加突出。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父母”只“指母”,“弟兄”只指“兄”,都是偏义复词。
形式上象是复句,其实这是单句的兼语句,意思是:我有母亲和哥哥逼迫。这是由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为了完足五字句才这样安排的。
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正句用反问形式,比正面说法“君还无所望”有力得多。
38
恨恨那可论~ 叠字,愤恨到极点。
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以兴手法,暗示不幸的事情将要发生。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因果复句。正句在前,偏句追述原因。这种句式用于要急于说出结果的紧迫场合,焦母怕儿子死去,先急于叮嘱。焦母根据封建伦理与儿子争辩,用反问语气比正面说显得有力。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奄奄”叠字,是“????”,形容阴暗。
“寂寂”叠字,突出夜寂静。“人定”中夜,夜晚9点到11点(亥时)谓之“人定”深夜人们安息的时候。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兼语句。主语因泛指而省略。
这是作者的告诫之词。“谢”,这里取引申义,为劝告之意。“慎”,由“谨慎”意引申为禁戒之词,注释为“千万”。修辞上,“戒之”跟“慎”跟“勿忘”是三个同义反复,从而形成五言的句式,特异强调吸取教训。
课文鉴赏说明 一情节结构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
开头小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成诗的经过。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全诗357句,1785
39
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
本诗以时间为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也可以说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情节发展和结构。
起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第一部分,开端(从“十三能织素”到“及时相遣归”),是兰芝对仲卿的诉述,一开始就提出了问题,展开了矛盾。兰芝和仲卿爱情深厚,本应白头偕老,但婆婆不容,一定逼他们离异。
第二部分,发展(从“府吏得闻之”到“二情同依依”),写兰芝被遣回家,仲卿与兰芝告别,发誓要再接兰芝回来。这部分写三项内容。
1 从“府吏得闻之”到“慎勿违吾语”,写仲卿向母亲求情,遭到训斥,只好说服兰芝回娘家,还抱着重新团聚的幻想。
2 从“新妇谓府吏”到“涕落百余行”,写兰芝的个性、神态和动作,显出她坚决、镇静,忍住内心的痛苦同婆婆、小姑告别。
3 从“府吏马在前”到“二情同依依”,写兰芝与仲卿的离情别绪,二人分手之际,依依不舍。
40
第三部分,发展(从“入门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门”),写兰芝回家后的遭遇。这部分情节比较复杂,写三项内容。
1 母亲开始不谅解女儿,经过女儿叙述,终于体谅女儿的处境。
2 但是,哥哥坚决不答应。他完全以势利眼光看问题,毫无兄妹之情,一定要逼妹妹改嫁。
3 写府君家为婚事的铺张。
第四部分,高潮(从“阿母谓阿女”到“自挂东南枝”),写兰芝、仲卿双双殉情,为全诗的高潮。
第五部分,结尾(从“两家求合葬”到结尾),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愿望。
二人物形象和对话 本诗成功地塑造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艺术形象,除了他们的悲剧性行为外,对话在表现典型性格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刘兰芝坚强、持重,不为威迫所屈,也不为荣华所动。她明白婆婆要驱逐她,就主动要求“遣归”,对仲卿说“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对婆婆说“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不亢不卑,很有教养。阿兄逼婚,她说“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外柔内刚,自有主意。刘兰芝还是个善良温顺的妇女。她对仲卿体贴谅解,一方面忠于爱情,“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一方面设身处地,“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41
焦仲卿个性也非常鲜明,他忠于爱情,而不敢直接抗争,只能消极反抗,忍辱负重。他深爱兰芝,扬言“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无怪乎“阿母得闻之”,要“槌床便大怒”了。后来,不得已与兰芝暂别,他又郑重声明:“誓不相隔卿”“誓天不相负”。他还说“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直言不讳,态度明朗。而从回家辞母的那段话里,可以看到仲卿的反抗性格:“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这番话,无异晴天霹雳,可是封建家长焦母,并不回心转意,收回成命,最后仲卿不顾焦母的劝告,违背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教,自缢于庭树。显而易见,这位忠于爱情的人物,跟兰芝一样,是充满叛逆精神的。
焦母是一个突出的反面形象。她是一个极端蛮横无理的女性,对于兰芝的美德,仲卿夫妇的爱情,毫无认识和同情,一意独断专行。对仲卿,她一会儿恶语威胁:“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一会儿又是好言诱哄:“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软硬兼施,目的是要仲卿速遣兰芝,除去眼中钉,以维护她的家长权威。这充分暴露了封建家长制摧残青年的丑恶本质。
对于另一反面形象刘兄着墨不多,但他的性行暴戾,趋炎附势,丑态毕露。他对兰芝说:“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
42
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作计何不量!”粗暴训斥,盛气凌人。“先嫁得府吏……足以荣汝身。”趋炎附势,见利忘义。沈德潜对这几句诗的评语说:“小人但慕富贵,不顾礼义,实有此口吻。”“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弦外之音是:“难道要我养你一辈子吗?”下逐客令,可见其尖酸刻薄、冷酷无情,是一副典型的市侩面孔。
三表现手法 1 人物对话的个性化(见上) 2 铺陈排比的手法 诗的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这是纵的铺陈,按时间顺序,突出多才多艺、有教养的特点。罗列数字,应作为互文看,交叉表述。详写兰芝离家的打扮,“……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由足至头、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连串夸张性的铺陈,旨在描写她的美,更表现她的从容镇定。写太守办喜事豪华排场,显示兰芝不为富贵所动的节操,也形成太守家的喜和兰芝、仲卿的悲之对照,强化了悲剧性。本诗的铺陈排比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也为诗歌带来了声律和色彩之美。
3 起兴和尾声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兴句给全诗笼罩上悲剧气氛。以孔雀失偶兴起,以鸳鸯双飞作结,这种由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的艺术手法,源自民歌,极富有表现力。
43
解题指导 一全诗五个部分的标题 起兴(首两句) 第一部分(从“十三能织素”到“及时相遣归”):兰芝被遣归(开端) 第二部分(从“府吏得闻之”到“二情同依依”):夫妻誓别(发展) 第三部分(从“入门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门”):兰芝抗婚(发展) 第四部分(从“阿母谓阿女”到“自挂东南枝”):双双殉情(高潮) 第五部分(从“两家求合葬”到“戒之慎勿忘”):告诫后人(尾声) 全诗是按仲卿、兰芝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的。
二 1 兰芝忍无可忍,自请回家,坚决果断。
“不堪”,表示忍无可忍。“徒留无所施”的“徒”,“及时相遣归”的“及时”,鲜明地表现了兰芝的明事决断。
2 焦仲卿:压抑自己的愤恨、痛苦,对爱情忠贞;但是死守孝道,软弱无能。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用假设句,恰当地表现了外柔内刚的个性。“终老”,以示决绝。
焦母:愤怒,极力维护权威,专横。
“何敢助妇语”的“何敢”很传神。
3 刘兄见利忘义,自私,凶狠。
“其往欲何云?”用疑问语气表示坚决,可见刘兄还是有点修养的人。
4 兰芝通情达理,深知自己和仲卿同是被压迫的人。兰芝理解仲卿的痛苦,表现出宽大的胸怀,也显示忠贞、坚强的
44
品格。
“君尔妾亦然”,用语平淡,含意丰富,令读者深思。
三诗歌开头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用具体的形象来渲染气氛,激发读者想象。构思上,也有统摄全诗、引起故事的作用。结尾处合葬化鸟,“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生不能相守,死却能“相向鸣”,而且“夜夜达五更”,寄托人们追求自由恋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诗最后说“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更表达了激愤之情和美好心愿。
四“鸡鸣外欲曙……二情同依依。” 这一段始写兰芝的美丽,“腰若流纨素”,“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中叙告别阿母、小姑,又那样谦逊,通情达理;终写夫妻的恋情和誓言,语深情切。夫妻恩爱,品格高尚,却被粗暴拆散,令人同情、愤慨。
“府吏闻此变……千万不复全。” 府吏闻变,夫妻重逢,只能“嗟叹使心伤”。仲卿埋怨,誓“向黄泉”。兰芝深知“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只得相约“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一对恩爱夫妻在高压下无法反抗,恋情浓烈,又异常冷静,决然相约“黄泉下相见”,表现了相知的忠贞和无奈的抗争,实是令人血气俱动的人生悲剧。
教学建议 本课用两课时教读。
一导读全诗,把握情节和人物 课文较长,重点引读,理清情节线索,鉴赏人物对话。
45
1 “十三能织素”至“会不相从许”五段。
开头前五段,人物的矛盾冲突突现,十分尖锐。
兰芝:“妾不堪驱使”,“及时相遣归”。
仲卿:“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兰芝和焦母势不两立,仲卿消极抵抗,矛盾冲突由此开端。
人物细腻的思想感情:仲卿先贺,继怨,后誓“吾独向黄泉”。兰芝先体谅同情,后誓“黄泉下相见”。仲卿的“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兰芝的“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作者的叙述语“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都是极妙诗句,艺术表现力极强。
有关资料 一《孔雀东南飞》的现实主义(唐?|) 因为是叙事诗,不但有人物,作者还以白描的手法极其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从现在的内容看来,这首长诗在它出世以后似乎经过一个时期的传唱,人物的性格正是在传唱过程中逐渐地丰富起来的,因而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渗透着劳动人民的感情。这种感情不仅表现为爱憎分明,而且显示了铢式称。作者否定了一切应该否定的东西,也肯定了一切应该肯定的东西,然而无论是否定或者肯定,都不是遵循一个简单的公式,而是通过复杂的和具体的描写,暗示人物的社会地位和个性特点,给予他们以恰如其分的评价。从作者所把握的生活深度而论,不能不说,这是现实主义艺术创造在我国古典文学
46
中一个杰出的范例。
试以焦仲卿、刘兰芝两人为例。仲卿出身于官宦人家,自己又在太守府里作吏,虽然职阶卑微,但在严格的门阀社会里已经具有被“品”的资格,所以他母亲说:“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将来还要凭借靠山飞黄腾达。很显然,他是笼子里长大的金丝鸟,养成了拘谨懦弱的个性,一个比较善良的白面书生。作者基本上肯定他的斗争,但描写时却又紧紧地扣住了他的特点人物经历和性格上的特点。仲卿是深爱妻子的,当他知道母亲要驱逐兰芝的时候,先是婉“启”,继是“跪告”,等到母亲“槌床便大怒”,他就“默无声”的退了出来,回到自己房里,对着兰芝“哽咽不能语”,说什么“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一面劝兰芝低声下气,暂回娘家,约定将来再去接她,但他其实只有一点幻想的期待,并无什么实际办法。兰芝被逼将嫁,他声言要独个儿自杀,甚至还把这个计划去告诉自己的母亲;兰芝死后,以他爱兰芝之深,终于以身殉情,作者写他在“庭树下”“徘徊”了一阵,然后上吊,活活地画出了这个怯弱的书生的性格和面貌。
兰芝便和他不同。尽管诗篇以古典作品特别是民间文学里惯用的夸张的笔法,描写了她的知书达理,描写了她的妆奁和打扮,但在门阀社会里,“生小出野里”就说明她的家世还不入“九品中正”之眼。她是一个在小康人家生长起来的有主见的女子,美丽、聪敏、能干,虽然作者也极力写她的善良
47
和温顺,但在善良和温顺中别有一种掩盖不住的具有反抗意味的刚性人民想象中的被压迫者自觉意识的一种原始形态。这种刚性不一定要从焦母所说的“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上去理解,而是更广泛地散布在兰芝的全部行动细节里。当她明白了焦母的意图以后,不等对方开口,便自请:“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仲卿对着她哭不成声,一筹莫展,她便说:“勿复重纷纭。”他劝她暂回娘家,再图后会,她便说:“何言复来还!”她看清问题,明白自己所处的环境,表现了一个普通人的人格的尊严。不过作者也不是简单地片面地处理这一点。兰芝了解仲卿的性格,然而她爱仲卿,也知道仲卿爱她。儿女深情使她对冷酷的现实仍然不得不抱着一点幻想,仲卿和她告别,她这样叮咛:“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这是在具体条件下必然会产生的她的唯一的希望。县令差人做媒,她这样婉拒:“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最后她哥哥说出了“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刚性又立刻占据了兰芝的灵魂,处于弱者和被压迫者地位的那种凛不可犯的尊严感在她心底升华,她决定以生命来表示最后的抗议,所以“仰头”回答,很快应允了。
离开焦家的时候,拜母别姑,她的态度是十分从容的;再嫁期定的时候,裁衣作裳,她的态度是十分从容的;乃至最后“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也不表示一点迟疑和犹豫。她从来没有向环境低头。很难考查有多少人在传唱过程中丰
48
富了刘兰芝的性格,然而这的确是一个弱者和被压迫者光辉人格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最美的表现。环境的残酷和转变提高了人物的精神。作者以朴素的描写,将细节一丝一缕地扣入行动,使作品在真实的基础上产生了追魂摄魄的感染力诗的感染力。
列宁说过,马克思主义不但不“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作为古代民间文学伟大的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不仅暴露了封建门阀统治的罪恶,而且远为深广地记录了一千七百年前人民的真实的感情。它是艺苑的奇花,也是历史的镜子。
1954年3月于上海 (选自《唐文集》第九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二诗句解释(张中行) 1 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
课本注释可供参考。
还有一种解释,即认为“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以后的几句话都是县丞来到刘兰芝家,对刘兰芝的母亲说的。“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是县丞说他在太守面前已经说了她女儿刘兰芝的好话,夸耀兰芝出身于名门。这是讨好人的口气。紧跟着的几句话是县丞向刘兰芝的母亲说明求婚的缘起,这些话都是符合媒人口吻的。几句话的前面分别冠以”说”“云”“直说”,是作者为避免重复而用了不同的字眼,它
49
们的主语都是县丞。
此外,“兰家女”应指刘兰芝。闻人侠《古诗笺》云:“兰字或是刘字之讹”,这个猜测有道理。
2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和古代纪时法。
一昼夜为一日。我国很早就有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段来纪时的记载。如殷武丁时候把昼夜分为八段,祖甲时候分为十段,周代分为十二段,每段都有名称。从名称来看,分段是以天色和日常活动为根据的,如日出时叫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夕、暮、昏、晚;太阳正中时叫中日或日中,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太阳西斜叫昃,等等。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叫食时或蚤食;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叫晡()时。日入之后是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人定以后是夜半,夜半以后是鸡鸣和昧旦(又称昧爽或平旦或平明)。我们了解了这些,对古书中的“女曰鸡鸣,士曰昧旦”(《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寂寂人定初”(古诗《孔雀东南飞》)等就会明白了。
汉太初以后,古人有了等分一昼夜时辰的办法,是用十二辰(子、丑、寅、卯等)作为十二时辰的名称。这种分法一直沿用到清初。清初引用西法,把一昼夜十二时辰分为24小时(即一辰等于两小时),并把每一时辰细分为初和正,如23点为子初,夜半24点为子正,晨一点为丑初,两点为丑正,等等。
50
有个问题连带说一下,就是日始为何时。最早当以日出为日始,如夏以平旦为日始,殷以鸡鸣为日始。到周代改以夜半为日始。此后就一直以夜半为日始,沿用至今。
历来各学术领域对《孔雀东南飞》的研究和评价多从反礼教、故事情节、艺术水平等方面入手,《乐府诗 孔雀东南飞 与汉代婚姻风俗》一文算是从民俗学角度研究之先例。作者认为“《孔雀东南飞》是一首反映汉代婚姻风俗最典型的伟大诗篇,字里行间反映出当年婚俗的方方面面。就民俗学领域的价值来说,它是任何汉代诗歌所不能比拟的。”作者通过对全诗逐字逐句分析,从汉代女子的婚前教育与婚龄、家长对女子婚事的霸道、离婚与再婚现象、缔结婚礼的“六礼”、关于汉代的爱情誓言和关于汉代的“青庐”之制六个方面进行了阐释,使汉代的婚姻风俗悉数展现在我们面前。篇四:孔雀东南飞的故事
作者: 来源:文章阅读网 时间:2014-11-24 09:41 阅读:孔雀东南飞
刘郎闻莺 1979年11月
古时候,江西庐江府一带有一对夫妻,男的叫做焦仲卿,女的叫做兰芝。他们两人相亲相爱,如胶似漆。但是,焦母却不儿媳妇,逼她,兰芝没有办法,被她婆婆休回家,娘家人又不理解,逼她再嫁,兰芝遂投水而死。焦仲卿听到这个消息,亦自缢身亡。
51
我现在就给大家讲一讲这个凄婉的吧。
兰芝是一个聪明贤良的媳妇,小时候就学会了织布、缝衣、弹琴、吟诗作画。十七岁那年,她就嫁给了焦仲卿,婚后,焦仲卿在庐江府当了一个小官。他虽然深深地爱着自己的,但是没有耽误过公事。兰芝虽然深深地爱着自己的,也没有因为自己的丈夫不在身边而不守贞操妇道。兰芝在家织布,昼夜不停,三天就能织十五匹,可是,她的婆婆还是嫌她慢了,时时骂她,还扬言要把她赶回娘家去。
焦仲卿听到这个消息,便劝解自己的说:我的命苦,幸喜讨了一个好媳妇。我们的很好,她的行为又正派,在您的面前也孝顺,您为什么老是不喜欢她呢,焦母说:你别固执,这个女子不懂礼,不尽孝,我早就不喜欢她了。你怎么可以坚持自己的意见,还为她说好话呢,我娘家邻居有一个好女子,名叫秦罗敷,生得非常漂亮。你休了兰芝,我立即就为你去提亲。你就听娘的话,把兰芝休了吧~焦仲卿跪在焦母足下说:您若现在把兰芝赶走,我就再也不讨亲了~焦母听后大怒:你这小子,竟敢为那女子说话。我对她早已了感情,也绝不答应你的要求~
焦仲卿没有办法,他哭着对兰芝说:贤妹,不是我不爱你,也不是我不要你,是我母亲要赶你出家门。你就让一让,暂时回娘家住一阵子吧。过几天后,我一定到府上来接你。接着,他又诚心实意地说:好,你要知道我的心意啊~兰芝说:
52
你不要再找麻烦了,当初,我嫁到你家时,婆婆怎么说,我就怎么做,从来就没有违拗过她。常常是一个人孤单的,没日没夜地干活,我以为自己没什么错,尽心尽意地报答婆婆的教养之恩。可还是要被赶走,说什么再来呢,接着兰芝指着自己留下的物件对焦仲卿说:仲君,这是我的绣花枕头、花被子和香料袋子,还有许多梳妆品,丝绳都放在箱子里,这些东西不配做新娘子的用具,留给你做一个纪念吧~
次日拂晓,兰芝就起床打扮了。她穿了一套最漂亮的绣花衣服,戴了一顶最好看的帽子,搽了一些胭脂水粉。本来就漂亮的兰芝一经打扮就显得格外好看。她妆扮完毕,便上堂拜别婆婆, 她谦虚地说:我是一个乡下,自小没有受到良好的教养,不配做您的儿媳妇,只是我在你家枉受用了许多钱帛。我走了,您一个人操持家务,我放心不下。说完,她又走到小妹的身边,抚摸着小妹的头说:妹啊,我初来时,你还是一个小孩;现在,你跟我一样高了。我走后,你要在母亲身边多孝顺,多做一些家务事情。妹啊,我们姑嫂今后再也不能在一起了,“乞巧”和“阳会”的时候,你可别忘了我啊~说完,兰芝地踏上了归途。
焦仲卿赶着车,一路送兰芝回家,他悲愤不已。这么好的媳妇为什么就要遭到驱赶呢,于是,他对兰芝说,只要我俩坚决不分离就是了,过几天后我一定来接你。兰芝听到丈夫如此钟爱自己的声音,又想起昔日夫妻之间的,不由得动心
53
地说:好吧,你就做一块的磐石,我就做一根坚韧的蒲苇吧。最后,兰芝告诉焦仲卿,她娘家生性蛮横,只怕他不会答应。
兰芝回到家里,受到了母亲的责难,当她把真相告诉母亲后,母亲也悲痛起来。
十天后,县长派人做媒来到兰芝的家里,要把兰芝介绍给县长的三公子做媳妇,兰芝婉言拒绝了。
又过了几天,府里来了一位官员,也是来给兰芝说媒的。要把兰芝介绍给丞相的五公子做媳妇。兰芝和她的母亲都不愿意。但是,兰芝的哥哥怒发冲冠地对兰芝说:你想明白啊,府上丞相的公子总比一个小小的官吏焦仲卿强点吧,现摆的荣华富贵你为何不去享呢,再说,焦仲卿那种无礼和,你还可以回去吗,兰芝哥哥的逼迫,只好答应了。
那媒人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了府丞相,丞相十分高兴,择个良辰吉日,备好了丰厚的聘礼,准备热热闹闹办一场喜事。
婚期的头一天,母亲看到兰芝依然穿着素常的衣裳,脸上有的泪珠,心里很不安。她怕兰芝变卦,于是,逼着妆扮起来。
焦仲卿听到兰芝再嫁的消息,便请假到兰芝家来探听虚实。兰芝听到前夫惯骑的嘶鸣声,知是前夫来了,连忙出门迎接。兰芝告诉焦仲卿,她的母亲和兄长逼她再嫁,明天就要成亲。焦仲卿听后,黯然失色,他悲痛地对兰芝说:祝贺你啊,人往高处走,鸟往亮处飞嘛~兰芝听到前夫这么揶揄她,满腔
54
委屈化作一眶泪水,哀怨地说:咱俩的命一样苦啊,在黄泉下相会吧~
焦仲卿回到家里,家里的一切都显得凄凉,兰芝的旧物就在他的眼前,兰芝那哀怨的泪水就在眼前,他想,兰芝是一个多么的好人啊。焦仲卿下决心自杀,要与兰芝在阴间相会,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母亲,母亲好言相劝,儿子一概不作理会。
知府办喜事那天,家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可是,兰芝和焦仲卿则感到这个世界如此凄凉肃杀,他俩了,怀着对礼教的愤怒的控诉,兰芝投水而死,焦仲卿上吊身亡。
悲剧就发生在那个遥远的世纪。
篇五:孔雀东南飞的故事
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可婆婆焦母因种种原因对刘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夫妻只得话别,双双 誓天不相负 。
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先是县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谴丞为媒。兰芝因与仲卿有约,断然拒绝。然而其兄恶言相向,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兰芝出嫁的喜庆之日,刘焦二人双双命赴黄泉,成千古绝唱。
同学你好,如果你对本题还有疑问,请在聊聊中联系我,
55
我将详细为你解答。祝你学习进步~
56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高中孔雀东南飞的读后感:孔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