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政治学限制政府权力有哪些途径
限制政府权力有哪些途径
如何限制政府权力问题,通过对西方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和我国历史经验的总结,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要限制政府权力,除了政府自身的约束外,更主要的是依靠外部的监督与制约。完全依赖于政府的自律,那只能指望“圣人”的出现来实现依法行政的目标。“他律”往往比“自律”更有效,要想使政府能够真正做到行使权力,有以下几种途径:
1、公权力之间的制约
权力制约的最佳方式就是用权力来限制权力。在中国现行的政治体制下,人大是权力机关,其他机关由它产生,向它负责。人大对于政府首脑的任免有决定权,政府每年要向人大汇报工作,人大有权表决决定政府工作报告能否通过,而且人大还可以通过立法方式来规范政府行为。但是,目前人大并未能充分发挥这些监督职能,还没有完全摆脱“举手”机关的局面,人大会仍以“赞扬”为主旋律而缺乏“批判”的声音。只有彻底改变现状,才能真正体现人大作为权力机关对于政府监督作用。
另外,司法对于行政的监督也是规范政府权力运行的不可忽视的生力军。司法对于行政的监督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第一,通过裁判权的行使来纠正行政违法行为;第二,通过追究经济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来规范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但是,由于我国现行司法体制设立的不科学性,使司法机关人事与财政这两项权力掌握在了行政机关的手中,司法对行政的监督大打折扣,甚至出现司法机关办案向行政机
关汇报的奇怪现象。如果这种体制仍不改变,那么司法机关监督权将形同虚设。
2、社会舆论监督
新闻媒体在过去一直被认为是政府的附属物,是政府的喉舌。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新闻媒体逐渐与政府脱钩,走上了产业化的道路。
随着各媒体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它们的胆子也比以前大了,也敢对一些政府行为“指手划脚”了。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经常有一些违法行政行为在各媒体上遭到揭露,评论员文章将矛头直指行政机关。其实,新闻媒体应是人民和法律的喉舌,而不应是哪个政府、哪个机构的宣传队,无论任何人、任何机构侵犯了人民的利益,违反了法律,新闻媒体都有权利也有责任将之公诸于众,并给予严厉地批驳。新闻媒体的这种社会监督作用的发挥本身并不是故意与政府过不去,相反,它的作用恰恰是为了扶助政府依法行使权力。
3、公民的监督
公民对于政府行使权力的监督主要是在其权益受到政府行为侵害时,有权提起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公民的这种监督是一种间接的监督,其实现必须依靠司法权的介入。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的《行政复议法》与《行政诉讼法》还不够完善,公民这种监督权的行使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至今,公民仍无法对抽象行政行为直接提起诉讼。因而,只有修改目前的《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扩大公民的行政诉权,才能使公民的监督行政权得到完善。
4、社会团体的监督
社会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公权与私权的划分,成为独立于公权力与私权利的第三种权利。它主要代表了一种社会群体的权利,它一方面与公权力抗争,维护市民社会群体的共同利益,防止公权力的侵蚀;另一方面又与私权利相协调,防止私权滥用而损害群体利益。而社会团体便是维护这种社会权的主导力量。
各种社会团体监督政府权力行使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各民主团体向人大提集体提案,就政府行为要求召开听证会,对政府行为提起集团诉讼等。在这些社会团体中,有一个团体可以说是监督政府行为的主力军,这就是律师团体。
范文二:中国矿业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王惠岩《政治学原理》重点有哪些
政治学原理 王惠岩
第一章 绪 论
本章概述:政治是人类社会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 政治现象的基本内容, 是围绕着争 夺和掌握国家政权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 政治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 政治学就是研究人类政 治活动规律性的一门科学。但是,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政治理念和价值原则,因此,各种 政治学说都是各个阶级特定阶级利益和意志的反映。 从这个意义上说, 政治学注定不同于一 般的实证科学, 而是一门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色彩的学科。 本章主要介绍学习政治 学 (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首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通过对于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的 各种关于政治的观点的比较分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什么是政治、 什 么是政治学作了系统的解释和说明, 同时, 对于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发展历程等内容也作了 概括性的介绍。
第一节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本节概述:政治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科学,因此,要了解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首先应 当明确什么是政治。本节回答了什么是政治、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以及政治学与 哲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相互关系。
知识点 1:中西历史上关于“政治”的基本观点
我们现在所说的“政治”这个概念是从希腊语的“polis”一词演化而来的,其最初含义是 指古希腊时代的“城邦” ,即当时的“城市国家” 。在中西历史上,不同的思想家因其所处的 阶级地位和历史条件的不同,对于“什么是政治”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在古 代, 政治学和伦理学是混在一起的。 各个思想家都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 认为政治的最高 目的,就是为了使人和社会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
(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 政治的主要现象——国家是法律的产物,因为国家是为了制定法律和执行法律而设置的。 (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思想家 马基雅维里,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次将政治与伦理分开, 提出了政治是君主夺取国家政 权和维护其统治的权术活动的观点。 中国古代的法家, 也把政治理解为对权力的追逐和运用。 (4)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孙 中山就认为:“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 便是政治。 ”
(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着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价值的权 威性分配的活动。 ” 这种观点盛行于 20世纪 50年代以后的美国政治学界, 戴维?伊斯顿的政 治是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活动的观点影响尤其巨大。
知识点 2: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 从根本上阐明了政治活动的实质, 对于政治的 含义做出了科学的解释。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理解包含以下一些要点:第一, 政治的根源是经济,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这说明政治不是脱离经济而孤立存在的, 政治的性质由经济基础的性质所决定, 但又反作用 于经济基础。 政治和经济的相互作用过程, 反映着阶级关系及阶级利益的复杂关系。 强调经 济对政治的决定性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根本特征。
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性。这里的阶级关系
不仅包括了敌对阶级之间的关系, 还包括了其他类型的阶级关系。 具体地说, 主要有统治阶 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领导阶级与同盟者的关系,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等。
第三, 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 任何阶级要实现自己的目的, 都必须掌握对国家或社会的最 高统治权。 无论是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 还是人民掌握政权的社会, 政治关系的存在 与解决, 都是通过政治权力实现的。 政治权力的中心问题是国家。 它是关系全部政治的主要 的和根本的问题。
第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有规律可循 的。 我们通过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研究它, 就能从错综复杂的政治现象中找到其规律性, 从而 在政治实践中通过运用政治规律实现自己的阶级意志,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
知识点 3: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的定义
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 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 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知识点 4: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 政治现象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因此, 国家政权居于政治学 研究的核心地位。 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应当牢牢树立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学的根本 问题的坚定意识。同时,随着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政治现象的表现形式日益复杂。在这种 情况下,如果仅仅将政治学理解为“国家学” ,就容易使其研究对象失之狭窄,从而减损政 治学的现实解释能力。我们认为,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 政 治文化和政治行为及其发展规律, 都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这种概括既在逻辑上重视了传统 的政治学研究的根本,又兼顾了政治学研究对象的广泛性和具体性。
知识点 5: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通过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即可对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进行推导和概括。 我们首先立足于马克 思主义政治学的理论逻辑, 同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现实特点, 认为将政治学 的研究范围归纳为六个方面比较适宜。
(1)政治学基础理论(包括政治思想史) 。 (2)中国政治。
(3)比较政治。 (4)公共政策。
(5)行政管理。 (6)国际政治。
知识点 6:政治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
政治学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为政治学提供理论基础, 思维视角和认识方法。 在人类社会发展 的历史进程中, 几乎每一种新的和具有影响的哲学流派出现之后, 都会引起政治学基本理论 或政治学研究方法论的某些变化, 并导致了新的政治学流派的出现, 以及现有政治学流派的 分化或消亡。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就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马 克思主义关于人性、 自由等问题的基本看法, 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哲学基础, 是全 面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价值理念的根基。
政治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通过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 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 效益的学问, 因此经济学关注的主要问题是效率问题。 政治学是研究如何通过权力配置和制 度的设计, 处理人们之间是利益关系的学问, 因此政治学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公平问题。 经济 是决定政治的重要因素, 经济利益是人们利益体系的核心, 政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经济 问题。 同时, 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发展水平的推进, 也提升了人们理解政治问题的视野和层次。 政治学和法学的关系。 在历史上, 政治学和法学曾经长期处于彼此不分的状态。 现代政治文 明已经进入宪政与法治的时代,因此现代政治学研究与法学研究很多内容是交叉的。但是, 法学与政治学的研究角度有所不同。 法学是从权利和义务的角度研究社会生活, 法在本质上 体现的是一种“制度理性” ,即人类运用规则处理社会关系的智慧;政治学则是从公共权力 归属和运行的角度研究社会生活, 政治在本质上体现的是人类社会的权力关系, 也就是群体
与群体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
第二节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本节概述:政治学的历史发展源远流长, 中西古代社会的人们关于人类自身生存及其社会关 系的最初思考大都带有政治学的性质和特征。 中国的先秦时期是思想家集中涌现、 政治思想 比较繁荣的时期,诸子百家虽然观点分殊,但是大都涉及了“治国平天下”这一基本的政治 学问题。其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及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 对 于中国政治生活的影响最为深远。 通常认为, 现代政治学的正宗源头来自古希腊, 以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等哲人的思想和作品较为系统地探讨了人类政治生活的基本问题, 创造了一直影 响至今的概念、 原理和思维体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始于 19世纪 40年代, 它对于人类政治 生活本质的揭示以及对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预言, 超越了人类先前存在的任何一种政治观 点和政治思维,标志着人类政治学发展一个崭新时代的来临。
知识点 1:中国古代政治学的发展
中国古代社会只有“君主专制”一种政体形式,自秦汉以来,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成为 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基本国家制度。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萌芽于奴隶社会瓦解、 封建制度确立 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等诸子是那个时代的代表。 他们的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学的基本思路和主题, 内容除少量论证 “君权神授” 以作为 君主权力合理性基础的观点以为,多为探求和教授“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自秦以降,各种 学说经历淘汰和整合,最终形成了“儒表法里” 、道家为辅的长达两千多年的思想格局。 儒家思想 由孔丘所创立, 孟轲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学派, 长期 占据着思想统治地位。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是,注重对人的道德教化,反对单靠政令、刑罚 来维持社会统治;注重用“宽厚”的办法来进行统治,并要求统治者应该加强自身的道德修 养。
法家思想 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法家反对孟子的“仁政”和“王道”,主张 “法” 、 “术” 、 “势”兼用,以“霸道”治国。法家思想在逻辑上是与儒家思想对立的主要流 派,两千多年来,其地位虽不如儒家思想彰显,甚至长期处于被贬低的状态,但在现实政治生 活中却一直是统治阶级暗中使用的重要策略。
道家思想 老子和庄子创立的道家思想, 与儒家和法家积极入世的态度不同, 主张 “清心 寡欲” 、 “无为而治” ,即国家尽可能不去干扰人们的生活,实现天下自“治” 。道家思想一直 被历代统治者作为缓和阶级矛盾的一种补充性手段加以使用, 在实际政治生活中与儒法思想 形成了重要的互补。
知识点 2:西方政治学的发展
西方的政治学最早发端于古希腊。 柏拉图的 《理想国》 一书被认为是西方政治思想的最初萌 芽。 亚里士多德则在 《政治学》 一书中奠定了西方政治学两千多年发展的概念系统和思维方 式的基础,被一致公认为西方政治学的“开山之作” ,亚里士多德本人也因此捍卫了西方政 治学“开山鼻祖”的历史地位。
西欧中世纪绵延 1200余年,基督教神学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君临一切,政治学沦为神学统治 的思想工具。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作为基督教神学政治思想在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 从上帝的意旨来解释一切, 极力鼓吹人的原罪学说、 神创等级理论和君权神授理论, 主张神 权高于王权,教会权力高于世俗权力。
文艺复兴是西方政治学发生历史性转折的时期。 新时代的思想家们开始以理性和经验的眼光 观察和解释政治现象, 逐步摆脱了宗教神学和伦理观念对于政治学的束缚。 自此以后, 西方 政治学说的发展呈现出两条基本线索:一条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另一条 是近代无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15世纪至 16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形成时期。马基雅维里被马克思称为“新时代的第
一个政治思想家” ,他的《君主论》一书完成了政治与伦理的彻底分离,成为现代西方政治 学的奠基之作。 同一时期, 以莫尔和康帕内拉为代表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政治思想, 也在猛 烈地抨击私有制的基础上开始发端。 罪恶与腐朽, 而且精心描绘了一个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 上的,一切社会成员都享有平等权利
17世纪至 18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繁荣时期。在这个时期涌现诸如霍布斯、洛克、 孟 德斯鸠和卢梭等西方近代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大批思想家。 他们提出的 “自然法理论” 、 “自 然权利思想” 、 “天赋人权学说” 、 “社会契约论”以及“分权制衡思想念” ,以及贯穿于其间 的自由、平等、博爱等的价值理念,构成了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的基本原则和理论基础。 同 时, 以温斯坦莱、 摩莱里和巴贝夫等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主张也在人类政治思想 的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
18世纪末至 19世纪末,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变革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家的批判精神逐渐 衰落,以功利主义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观点和实证主义开始流行。边沁、密尔、孔德和斯宾塞 等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与此同时,无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圣西门、傅立叶 和欧文的思想达到了人类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顶峰,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重要思想来 源。
自 19世纪后期开始,西方政治学彻底完成了与哲学和伦理学的分离,成为一个拥有稳定的 研究群体,经历着不断的发展和变革的一门“新兴”社会学科门类。
由此开始直到目前,西方政治学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 19世纪末开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这个时期的西方政治学主要以国家为 研究对象。
第二个阶段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政治学从以国家制度为研究主 题,转变为以“权力”为主要研究方向。
第三个阶段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时代, 这个时期西方政治学的研究方向从权力转向政策 过程,特别是计量方法和价值中立为根本特征的行为主义政治学开始流行并逐渐占据优势, 其间尽管也有一些政治哲学方面的力作不断问世, 但西方政治学在总体上已经进入 “政治科 学”的时代。
知识点 3: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诞生于 19世纪 40年代, 它人类政治学说发展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事件。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科学地揭示了人类政治生活的本质、 规律和最终命运, 从而奠定了 以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理论基础。
《共产党宣言》 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 它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的系统阐述:
第一, 提出了国家是阶级组织的观点。 国家是一个历史现象, 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的。
第二, 提出了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人类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阶级斗争的核心是国家政 权问题的观点。
第三, 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核心问题和最终结论。 无产阶 级专政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实现彻底解放的第一步, 是人类从有政治社会到无政治社会的过 渡,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
第四, 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政治上不是用共和制来代替君主制, 不是简单地要求国家形式的改 变,而是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的观点。
第五,提出了系统的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阶级的组织,是阶 级斗争的产物。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领导工人阶级夺取和掌握国家政权。 上述论断, 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则, 真正地实现了政治学的科学性与阶级性的
统一,革命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共产党宣言》之后,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列宁的《国家与革命》 、 斯 大林的《论列宁主义基础》 ,以及**的《论人民民主专政》 、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 盾的问题》 、 《**文选》等著作,都在不同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如何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指导下, “与时俱进”地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政治学理论体系, 是 当代中国政治学必须面对的历史课题。
第三节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本节概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的根本方法,在此基础上, 政治学研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具体的思路和方法。 对于政治学研究的意义的理解, 不仅决定 了政治学者的研究态度和研究的可能水平,而且关涉到社会公众对于政治的体认和情感, 因 而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知识点 1: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它要求辩证地、 客观地认 识和分析政治现象, 从一定的历史条件出发考察政治现象, 从社会经济生活中去探究政治发 展的动因, 指出政治活动与社会物质存在之间的矛盾和内在联系。 具体包括:具体问题具体 分析、从具体到一般、理论联系实际、阶级分析、经济分析等方法。此外,政治学研究还涉 及到其他一些具体方法:如历史研究法、制度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结构—功能研究法等。 知识点 2:学习和研究政治学的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对于过去经验和教训总结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人 们越来越认识到学习和研究政治学的重要意义。
首先,学习政治学有助于增强公民意识,提高政治文化水平。
其次, 学习政治学有助于借鉴和吸取外国政治的合理因素, 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 设。
再次,学习政治学有助于提高广大干部的管理才能,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管理的民主化。 考研真题答题黄金攻略
名师点评:认为只要专业课重点背会了,就能拿高分,是广大 考生普遍存在的误区。而学会答题方法才是专业课取得高分的关键。 (一 ) 名词解释答题方法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
名词解释最简单, 最容易得分。 在复习的时候要把参考书中的核 心概念和重点概念夯实。
近 5-10年的真题是复习名词解释的必备资料,通过研磨真题你 可以知道哪些名词是出题老师经常考察的, 并且每年很多高校的名词 解释还有一定的重复。
①回答出名词本身的核心含义,力求尊重课本。这是最主要的。 ②简答该名词的特征、内涵、或者其构成、或者举一个案例加以 解释。如果做到 ①②,基本上你就可以拿满分。
③如果除非你根本不懂这个名词所云何事, 或者压根没见过这个 名词, 那就要运用类比方法或者词义解构法, 去尽可能地把握这个名 词的意思, 并组织下语言并加以润色, 最好是以很学术的方式把它的 内涵表述出来。
【名词解释答题示范】
例如:“行政权力” 。
第一,什么是行政权力(核心意思,尊重课本)
第二,行政权力的几个特征,不必深入解释。
第三,行政权力的 5点内涵。
具体一点,如, “行政责任” 。
行政责任是指政府及其构成主体行政官员 (公务员 ) 因其公权地 位和公职身份而对授权者和法律以及行政法规所承担的责任。
行政责任的特征包括:①行政责任是一种责任; ②行政责任是一 种义务; ③行政责任是一种任务;④行政责任是一种理论;⑤行政责 任是一种制度;⑥行政责任是一种监控体系。
【 名词解释题答题注意事项 】 :
第一, 控制时间作答。由于名词解释一般是第一道题,很多考生 开始做题时心态十分谨慎,生怕有一点遗漏, 造成失分,故而写的十 分详细,把名词解释写成了简答或者论述,造成后面答题时间紧张, 专业课老师提示,要严格控制在 5分钟以内。
第二, 在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以 150-200字为佳。 如果是 A4的 纸,以 5-8行为佳。
(二 ) 名词辨析答题方法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
这道题目可以作为“复合型名词解析”来解答。最主要的还是要 解释清楚题目中的重要名词。
式。 一般可以归类为“ A 是…” “ A 和 B …” “ AB 和 C ”的关系三种 类型,分别做答。
【名词辨析答题示范】 :
例如“工资就是薪酬” 。 (专业课老师解析:这属于“ A 和 B …” 类型的题目 )
第一,工资的定义。
第二,薪酬的定义。
第三,总结:工资与薪酬的关系。
【 名词辨析题答题注意事项 】 :
第一,不能一上来就辨析概念之间的关系。如果先把题目中的相 关概念进行阐释, 会被扣除很多分数, 甚至大部分分数,很多考生很 容易忽视这一点。
第二,控制时间。辨析题一般是专业课考试最前面的题目,一般 每道题 350-400字就可以,时间控制在 10分钟以内,篇幅占到 A4纸的半页为佳。
(三 ) 简答题答题方法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
简答题难度中等偏下, 主要是考察考生对于参考书的重要知识点 的记忆和背诵程度。往往是“点对点”的考察。一般不需要跨章节组 织答案。因此,只要大家讲究记忆方法,善于记忆,记忆 5-7遍, 就 可以保证这道题目基本满分。
①首先把题干中涉及到的最重要的名词 (也叫大概念 ) 进行阐述, 就像解答名词解释一样。 这一环节不能省略, 否则无意中丢失很多的 分数,这是很多考生容易忽视的一点。
②读懂题意,列要点进行回答。回答要点一般 3-5点,每条 150-200字。
③进行简单的总结,总结多为简单评析或引申。
【答题示范】 :
例如“简答公共财政的职能。 ”
第一,公共财政的定义。(不能缺少)
第二,公共财政的 3大职能。(主体部分)
第三,总结评析。
【 简答题答题注意事项 】 :
第一,在回答简答题的时候,要采取“总-分-总”答题结构。 即 在回答要点之前进行核心名词含义的阐释,最后写几句起总结的话, 这样不会给人一种太突兀的感觉。
第二, 在回答的时候字数一般在 600-800为佳, 时间为 15-20分 钟。通常字数应该是本题分值的至少 30倍,即, 1分至少 30个字。 第三, 如果课本没有明确答案,那你也不能拍脑门乱写, 好的策 略是向课本靠拢, 将相关的你能够想到的内容往 4×150里套就行了。 关键在于有条理又能自圆其说, 你如果能结构清晰、 条分缕析的把题 答完,你肯定可以得满分。
(四)论述题答题方法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
论述题属于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分值往往也比较大,考察对学 科整体的把握和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 进而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 问题的能力。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洞悉论述题的本质,其实回答起来 还是非常简单的。 论述题,从本质上看,是考察对多个知识点的综合 运用能力。因此答案的组织往往是横贯全书,跨章节的。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课本的整体框架和参考书的作者的写书的 内部逻辑。 这一点是重点,特别是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要做到这 一点,难度非常大,同时也很必要。
背景,解释相关的名词,最后要做总结,还是那句话,不要给人留下 突兀的感觉。
①阐释论述题中重要的相关概念, 并把论述题中重要的核心理论 要点写出来。 这部分是考察书本的理论知识的掌握, 是后面展开分析 的基础。
②要分析问的原因或者必要性。 这部分构成了论述题中的“论” , 要写的像论文里面的分论点,对于每一个分论点要适当的“述” 。这 是论述题的关键,结合课本,选好切入的角度至关重要。
③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并在最后做总结或者展望。
【论述题答题示范】
例如:结合公共财政相关理论,论述收入分配领域为什么“不患 寡而患不均” 。
第一,阐释“公共财政”的定义,阐释公共财政的职能,市场失 灵理论,并详细阐述公共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第二,分析目前“患不均” ,即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这一 问题的原因,一般 4-5条。
第三, 结合公共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提出化解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的政策主张。
【 论述题答题注意事项提示 】 :
第一,紧扣理论。先阐释清楚相关的概念和核心理论。
第二,回答的视角要广,角度要多,不能拘泥于一两个点。但是 条数也不宜过多,在 5-8条为好。
第三,要点之间要有条理性。论述题字数在 1500左右。用时为 25-30分钟。
第四, 如果没有案例分析题,论述题一般是最后一道考题, 分值 较大,需要考生合理规划时间,每道论述题至少留出 30分钟以上的 时间。
(五)案例分析题答题方法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
案例分析考察形式往往看起来比较灵活,给人一种难以驾驭的感 觉。 但是案例分析题并不难,与其说是在考察案例,不如说是再考察 考生对核心理论的掌握。 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先理论后结合案例 分析,方可获得案例分析题的高分。
第一, 仔细阅读案例,寻找涉及到的每一个相关的理论, 并在答 题的第一部分将理论部分写透。 (这是主要的部分 )
第二,结合理论分析案例材料。
【答题示范】
例如:结合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 给出一段描述房地产市场现状 的材料。 请运用公共政策知识分析,在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市场失 灵,是否存在政府失灵?运用什么政策工具解决人们的住房问题? 第一, 明确案例的理论依据——市场失灵理论、 政府失灵理论和 政策工具理论。 然后阐述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概念及其表现, 阐释 政策工具的定义和种类。
第二, 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结合材料具体说明为什么在房地产市 场既存在市场失灵也存在政府失灵,以及运用什么政策工具。 【 案例分析题答题注意事项提示 】 :
第一,不要就事论事,要先分析、铺垫理论。
第二,要做到理论和材料的有效结合,不能理论材料两张皮。 结 合的方法或为验证理论的正确, 或为运用理论对材料的相关问题进行 评析,这个需要考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 案例分析题一般是最后一道考题, 分值较大,需要考生合 理规划时间,每道案例分析至少留出 30分钟以上的时间。
【 名师结语点评 】 如果想考取专业课 135分及以上的高分, 答题 方法不可忽视。 经过长期摸索, 总结了一套成熟的考研专业课答题模 板。每年的专业课复习后期,一般是 12月份左右,会组织相关的专 业课模考,一般考生只要按照总结的模板模拟考试 4-5次,就能熟练 地掌握高分答题方法和技巧。
2016考研独家专业课复习经验指导
考研专业课的复习分为六大阶段, 六大阶段是考研专业课复习的 “ 六部曲 ” 。正确的阶段做正确的事,优化每个阶段的复习,才能让考 研“更容易” ,才能做到“不走弯路,一次成功。 ”
(一)择校预备阶段 (1月中旬 ——3月初) :
关键词:全面自我分析、 确定考研院校专业 、了解内部信息、抱定信念
招生人数、复试分数线、该专业必备考研资料。提醒广大考生:选择 院校和专业要综合考虑兴趣、 专业课基础、 外语水平、 未来职业规划、 报考专业的就业前景等因素。 考研就是给自己一次机会, 无论跨考与 否, 报考名校与否,择校、择专业一定要要建立在全面自我分析的基 础上。一旦决定,要抱定信念,切勿轻易中途换学校、转专业!中途 换院校和专业会极大浪费有限的备考时间和精力。
(二) 基础理解阶段 (3月上旬 ——7月初) :
关键词:扎实理解、参考书及核心资料通读 3遍、记下核心概念和公式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完整理解, 为后面记忆和运用打下 基础。将参考书目完整地看至少 3遍以上。全部知识点重在理解, 除 了核心概念和公式外, 不必刻意记忆。 实在不理解的知识点标记下来, 后面通过相关的辅导或者查阅解决。 此外, 这一阶段做笔记,切不可 过分细致, 以梳理框架和概念为主, 太细会浪费很多时间, 也记不住。 建议考生制定每天和每周的规划, 一般 2-3章 /天, 这个速度比较合适。
(三) 重点掌握阶段 (7月初 ——11月上旬) :
关键词:分清重点、地毯式全面记忆、不断循环巩固、检测督促
一 是要分析真题; 二是要专业化辅导; 三是内部资料,如出题老师的论 文、讲义、当前学术热点等。在此基础上坚持专业课复习的 80/20法 则,对核心概念、基础概念、重要知识点、要点、常见公式一定要地 毯式全面记忆, 并反复强化, 达到永久记忆。提醒广大考生要自我检 测或者让专业课老师及时检测,不断督促,有压力才能保障效果。 (四) 框架专题阶段 (11月上旬 ——12月上旬) :
关键词:将知识系统化、体系化,建立知识结构树
知识点掌握的 零散,不体系化,会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思路狭隘,影响答题发 挥, 尤其是做大题的时候。 必须要按照参考书的章节架构或者通过总 结专题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对参考书做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总结了全国各学校专业课的专题和章节联系, 能在这一阶段帮助广大 考生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五) 模拟考试阶段 (12月上旬 ——1月初) :
关键词:全真检测、训练答题方法、试卷批阅、查漏补缺
补缺。知识储备的好,不一定答题好,更不一定意味着考场得高分。 要全真模考,在考试时间、题型题量和真题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做 3-5次模拟试题,通过全真检测发现知识盲点,纠正答题方法,稳住 考前心态, 要经历一个盲目自信 —— 弱点暴露 —— 完善提高 —— 再次
暴露 —— 再完善再提高的涅槃重生的过程, 提高答题能力。 建议一定 要让权威的有经验的专业课辅导老师批改试卷, 发现问题, 及时查漏 补缺。
(六)考前冲刺阶段 (1月初 —— 考试) :
关键词:保持复习热度、调节最佳身心状态、查漏补缺
经过前面 5个阶段的复习,效果已经基本定型,在最后的 5-10天内, 要保持每天 8小时的复习,保持专业课和公共课复习热度。这一阶段 的复习要跳出来, 不要纠缠于知识点的细枝末节,要敢抓敢放, 抓大 放小,整体通览,查漏补缺。此外,调节最佳的身心状态也很关键, 要调整作息适应考试时间, 比如考试是上午考英语, 那么现在的复习 也应该是上午复习英语; 要注意饮食健康,充足睡眠;要积极的心理 暗示,给自己输入考研正能量。 考研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完美的知 识储备,优秀的答题能力,强健的身心状态也很关键。赢在终点, 笑 到最后。
此资料由易研教育名师团队独家整理
范文三:政治学重点问题
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学
1.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什么?
2. 如何从系统论和博弈论的角度认识政治?
3. 用“黑箱模式”简要分析当前社会生活中某一政策现象。如就业问题。
例举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政治现象,并尝试用政治原理(如作为博弈的政治/意识形态理论)对其进行分析、阐述。
第二章 政治权力
1. 权力、权威、合法性的概念
2. 政治权力的内涵是什么?
3. 列举题:试列举和阐述3种政治权力类型。
4. 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举例说明中国政府是否存在合法性危机并阐述解决途径。
第三章 政治文化
1. 政治文化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2. 政治社会化的概念是什么?
3. 列举题:试列举并阐述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媒介。
分享我的政治故事:1. 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第四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2. 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中国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过程。
第四章 意识形态
1. 意识形态的概念是什么?
2. 列举题:试列举并阐述当代世界意识形态的基本类型。
第五章 国家
1. 试简要列举三种主要的国家起源学说。
2.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是什么?
3. 民族国家的构成要素是什么?民族国家建设中的危机是什么?
4. 试简要列举以所有制形式为标准划分的国家类型。
5. 试简述国家能力的概念及国家能力的内容。
第六章 政府
1. 什么是政府?
2. 试述亚里士多德的政体三要素论。
3. 思考题:如何认识三权分立学说和“议行合一”学说对政治制度建设的影响?
第七章 政党
1. 政党的概念
2. 试简述政党的特征。
3. 政党制度的概念
4. 试简述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基本类型。
讨论:阐述政党的适应性问题的相关理论,并结合自身体会谈谈如何看待中国共产党的适应性变革。
第八章 政治社会
1. 什么是利益集团?
2. 我国新兴社会组织在政治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3.理论联系实际阐述新闻媒体在政治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第九章 政治人
1. 什么是政治人。
2. 如何从职业角度看待不同类型的政治家?
第十章 政治统治
1. 精英统治的基本脉络是什么?
2. 如何认识多元主义的统治理论?
3.新马克思主义的统治理论流派有哪些?基本内容是什么?
4. 韦伯的政治统治类型是什么?
5. 政治统治成败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第十一章 公共治理
1. 什么是统治?
2. 试简述治理的核心内容?
3. 什么是善治?
4. 如何看待多中心治理。
第十二章 政治参与
重点问题:
1. 如何认识政治参与的含义?
2. 如何认识政治参与的民主价值?
3. 列举题:试列举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的基本渠道。
第十三章 政治民主
重点问题:
1. 列举题:试列举3种具有代表性的民主理论。
2. 协商民主的概念。
3. 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思考题:结合具有代表性的民主理论,谈谈你对当前中国协商民主的基本认识。
范文四:政治学前沿问题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发展
刘甲0841071017
【内容提要】 拉克劳、墨菲与齐泽克虽然同属后马克思主义的阵营,但他们在如何理解全球化背景下革命的新形势和左派所应采取的政治策略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拉克劳和墨菲主张“回到领导权斗争”中去,建立多元的激进民主策略,齐泽克则主张“回归”阶级斗争。两者的差异体现了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潜在地反映了后现代政治叙事逻辑的转变。
【关 键 词】激进民主/对抗/阶级斗争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及社会斗争形势的多样化,以拉克劳、墨菲和齐泽克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遭遇了严重的危机。为了化解危机,他们运用了后现代主义的一些理论成果来解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试图建立符合当今新形势下革命斗争的新策略。虽然同属于后马克思主义的阵营,但他们的政治策略却存在着差异。拉克劳和墨菲建立了以领导权为核心的激进的和多元民主的策略,齐泽克则主张从这种激进民主回归阶级斗争。
一、拉克劳和墨菲的“激进民主”
拉克劳和墨菲认为随着社会主义斗争形势的变化以及整个社会斗争形式的丰富性和多元化,我们必须对社会主义的构想以及道路进行重新思考。“现在正处于危机之中的是整个社会主义概念,它停留在作为大写革命角色的无产阶级本体论中心之上,作为从一种社会类型到另一种社会类型转变的基本因素,依赖于会导致要素空洞化的完美集体和同质化集体意志的幻想前景。当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化特征不可改变地消解了那种政治虚构的最后基础。”?在他们看来,要对社会主义概念进行变革,首先必须取消无产阶级在本体论上的中心地位,破除对政治主体的本质主义理解。这一方面是因为随着资本主义的多样化和不平衡的发展,工人阶级的斗争形势日益复杂,工人阶级出现了分化和分层;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无产阶级在社会变革中不再具有特权地位,政治斗争并不必然都是阶级斗争。因此,他们认为必须取消无产阶级的中心地位,重新引入领导权的概念。
领导权最初起源于俄国的革命实践。由于俄国资产阶级无力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产阶级就必须担负起这一使命。于是在任务的阶级本质与执行它的代表之间就形成了一种错位和断裂。这种外在的和偶然性的关系就是领导权关系。它与阶级关系不同,阶级关系是“被领导的任务与它的‘自然的’阶级代表之间的关系”;而领导权关系是“被领导的任务和领导它的阶级之间的关系”。?领导权关系是为了增补阶级关系而存在的,它并不因此而改变任务的阶级本质。但是领导权可以实现任务的转移,重组政治斗争的领域。 拉克劳和墨菲对领导权的概念进行了某种改造。在他们那里,领导权这一概念与社会和主体这两个概念密切相关。可以说,拉克劳和墨菲的领导权概念正是他们解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主体的必然性的主要武器。具体说来,正是因为拉克劳和墨菲取消了阶级的主体地位,主体不再是社会关系的本源,而是话语构造的“主体位置”。主体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作为本源和基础的主体之间固定的关系,而是话语情境下的分散的、去中心化的主体之间松散的联系,不同的主体通过话语实践“连接”起来。这一方面意味着没有中心,各种主体的话语立场之间都是平等的;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话语立场的平等性和去中心性,它们又是可以相互置换,可以不断地重新组合的。因此,拉克劳和墨菲就不再把无产阶级看作领导权力量的核心,在他们看来,由于主体形式的增多及新的对抗形式的出现,就需要领industrial transfer and sharing of regional features,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function centre. Transport to Yibin to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engine and its supporting ro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velopment, radiation to surrounding cities of Yibin is not strong, the advantage is not fully utilized, it must be by improving city
导权将各种形式的社会斗争接合起来。
二、齐泽克的“阶级斗争”
齐泽克批评拉克劳、墨菲所主张的激进民主策略,在他看来,他们的政治策略的问题在于“这个对后革命社会完满性的合理拒绝并没有证明下列结论是正当的,即我们不得不放弃任何一种关于全球社会转型的规划,并且使我们局限在那些有待解决的部分难题上:从一种对?在场的形而上学?的批判转向反乌托邦的?改良主义的?渐进主义政治学是一种非法的短路。”?也就是说,齐泽克认为拉克劳和墨菲的激进民主非但不能实现其目标,反而恰恰是一种改良主义的非激进的民主策略,其本质仍然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维护。他们所主张的多元的、特殊的斗争没有一个可以成为“真正的”斗争并成为其它斗争的关键,因为这些斗争仍然是在普遍性的内部进行的一系列无休无止的替代,通过把资本主义内在的对抗转化为一系列外在的经验因素的阻碍,这些斗争只是从外部考虑自己的失败。由此,齐泽克认为拉克劳和墨菲的激进多元民主只是一种许诺,只是将多元民主及自由和平等的理念扩展和深化到社会所有领域。他们的问题在于没有使资本主义再政治化,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的当代形式——全球资本主义——仍然提供了理解当今政治现象的根基,为本质主义的终结和多重政治主观性的扩散创造了条件。正是因为脱离了这一基础,未能从根基处撼动资本主义的现实存在,所以齐泽克认为拉克劳和墨菲的多元民主的政治行为实际上是不激进的,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政治行为。
在拉克劳和墨菲用多元民主斗争取代阶级斗争时,齐泽克认为这种后现代政治学包含了“从资本主义内部统治问题的理论的退却”。?正是由于阶级斗争的对抗性被否定,结构性作用被忽视,所以人们不再追问工人阶级受剥削的阶级根源,而是变成了对性别、种族等问题的多元主义提问。齐泽克并不反对这些斗争,但他反对“文化多元主义”占主导的斗争,因为在他看来,这些斗争都是中上层阶级的“受迫害”的逻辑,而不是无产阶级奋斗的目标。从全球资本主义的视野出发,齐泽克不同意拉克劳等人把阶级斗争只看作身份斗争的一个类型,也不同意阶级斗争越来越不重要的观点。在齐泽克看来,阶级斗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政治行为。阶级斗争是一种“普照光”,在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中扮演了“中心结构”的角色,多元的身份斗争是阶级斗争在全球资本主义语境中的结果。“阶级对抗当然作为社会对抗的一种而出现,但它同时又是特殊的对抗,它?决定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它掩盖了其他一切色彩,改变着它们的特点?。在这里我的例子再一次地是对新的多重主观性的扩散:这种扩散——似乎把?阶级斗争?贬为次要角色——是?阶级斗争?在当今全球资本主义语境中的结果,是所谓?后工业?社会进步的结果。”(11)其次,齐泽克认为多元斗争的各种元素并不是平等的,在各种系列的斗争中,阶级斗争是它们的基础,是全球资本主义条件下真正的斗争。“我不承认进入霸权斗争中的所有元素大体上都是平等的:在各种系列的斗争中(经济的、政治的、女权主义的、生态学的、伦理的,等等),总是存在着一种斗争,虽然它是链的一部分,但却秘密地多元决定着真正的地平。”(12)无疑,这种斗争就是阶级斗争。阶级斗争的存在使得霸权斗争的“战场”始终存在,而它开辟的空场才使得争夺霸权的各方有可能展开斗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齐泽克认为阶级斗争的存在是各种斗争的基础和地平。对阶级斗争的强调成了齐泽克政治策略的鲜明特色。
我们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虽然齐泽克驳斥了拉克劳和墨菲用多元主体替代阶级斗争的观点,力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提供一种更为激进的左派的政治谋划。但是,齐泽克对阶级斗争的强调并不是出于对社会的具体分析,和马克思对阶级斗争的理解相比也存在着本质的差异。马克思对阶级斗争的分析主要是源于资本主义经济领域的剥削和压迫,“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是他从经济和财产权角度介入政治问题并揭示现代社会中的政治对抗性本质的理论路径”。(13)齐泽克所理解的阶级斗争的内在逻辑是拉康的“实在界”理论,阶级斗争是为了
st be by improving cityerspective of development, radiation to surrounding cities of Yibin is not strong, the advantage is not fully utilized, it mu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engine and its supporting role. From the p-industrial transfer and sharing of regional features,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function centre. Transport to Yibin to socio2
阻止我们将社会看作封闭整体的创伤性内核。齐泽克认为阶级斗争“并不是赋予所有社会现象以意义的最终能指(?所有的社会进程归根到底都是阶级斗争的表现?),与此截然相反,它是某种限制,某种纯粹的否定性,某个创伤性限制,它阻止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最后集聚。?阶级斗争?只能呈现于其结果之中,呈现于下列事实之中——努力集聚社会领域,努力给社会现象在社会结构中分配一定的位置,每一次这样的努力,都是注定要失败的”。(14)因此,齐泽克对马克思的阶级概念进行了重新解读,他把阶级斗争看作社会的内在对抗,是阻止社会成为一个和谐的、透明的和理性的整体的“故障”,任何试图整合它和驯化它的企图必将失败。阶级斗争是定位所有社会现象的参照点,没有一种社会现象可以被排除在它之外,其它的文化多元主义的斗争都只是掩盖、遮蔽阶级斗争,抹去其踪迹的企图。即使是“?和平?、斗争的缺席,已经是一种斗争形式,是斗争一方的(暂时的)胜利。阶级斗争(?阶级和平?)的不可见性已经是阶级斗争——即:斗争中一方施加的霸权——的一个结果。”(15)因此,在齐泽克看来,即使在社会现实中不存在阶级斗争,阶级斗争作为一种内在的对抗仍然在起作用。(那么,这种阶级斗争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在齐泽克看来,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作为社会的内在的创伤性内核而存在,永远无法被资本主义社会所吸纳。他们在资本主义的社会秩序中失去了合适的位置,“在马克思主义传统中,无产阶级是作为‘没有部分的部分’的主体化而将不正义提升为对普遍性的根本检验,同时也是作为造成了建立后政治理性社会的操作者而得以解读”。(16)无产阶级只能作为“被排斥的剩余物”而斗争,从而在这种斗争中表明自身才是普遍性的真实代表。无产阶级作为被排斥物又如何能够代表普遍性呢,齐泽克认为正是因为他们被社会等级制度内在地排斥,他们才成为肯定的社会秩序的对立面,从而能够代表被意识形态虚假的普遍性所掩盖的真实的普遍性。“‘无产阶级’代表普遍人类,并非因为他是最低、最受剥削的阶级,而是因为他的存在是一种‘生存矛盾’,也就是说,它产生了资本主义社会整体的基本不平衡和不连贯性。”(17)因此,只要资本主义存在,不管工人的待遇和境况有了多大的变化,它的存在本身就代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对抗,它的斗争就是这种被排斥的普遍性的体现。这种斗争在全球资本主义的新形势下有了一些突出的表现:“种族隔离、新的‘柏林墙’和贫民窟正是资本主义内部包容,排斥对抗性逻辑的集中表现,这些被排斥的贫民窟居民是全球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剩余物,但却是必要的剩余,一方面是作为无法进入市民社会的市场竞争之失败者,另一方面又是资本逻辑自我增殖的外围后备力量。这种对抗同样是资本主义自身矛盾的表现,也是超越资本主义的现实政治可能性所在。”(18)被排斥者的斗争提供了超越全球资本主义的某种可能性,它们的存在本身就表明了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企图必将失败,资本主义所宣称的普遍性只是一种虚假的普遍性。因此,齐泽克认为,在全球资本主义时代,必须重新强调社会对抗的不可消除性,强调社会不可能成为一个肯定的、完整的和自我封闭的实体,强调这种对抗的集中体现——阶级斗争。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齐泽克对阶级斗争的理解和马克思的理解是大异其趣的。我们既要看到齐泽克在后政治时代对阶级斗争重要性的特别强调,又要对齐泽克和马克思的差异保持清醒。齐泽克虽然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但他的观点是在后马克思主义的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重新解读。
三、从“激进民主”到“阶级斗争”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齐泽克与拉克劳、墨菲在政治策略上的这种差异,具体说来,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他们关于阶级斗争的这种论争,齐泽克批评拉克劳的文化多元主义和霸权策略忽视了作为各种斗争的“普照光”的阶级斗争,拉克劳则批评齐泽克对阶级的强调是一种政治上的“幼稚的自满”,只是提供了“政治虚无主义和思想贫乏的药方”,“齐泽克提到阶级仅仅是继承了一种教条主张,那种教条念念不忘努力地去解释理解当代社会的阶级范畴的重要性。人们不能回避这种感觉,阶级观念在齐泽克的分析中是一根救命稻草,它扮演着反
ies of Yibin is not strong, the advantage is not fully utilized, it must be by improving city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engine and its supporting ro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velopment, radiation to surrounding cit-Transport to Yibin to socioindustrial transfer and sharing of regional features,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function centre. 3
对文化多元主义恶人的好人角色”。(19)因此,拉克劳认为齐泽克只是呼喊着阶级斗争的原则,却拒绝对其有效性的历史条件进行分析。
虽然拉克劳、墨菲和齐泽克在政治策略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在我们看来,两者的差距实际上没有这么显著。齐泽克与拉克劳、墨菲之所以能够展开争论,首先是因为他们拥有共同的基础,即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背景。他们的不同表现在,从理论来源上看,虽然拉克劳、墨菲和齐泽克都以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某些概念为武器来分析当代的政治现象,但是拉克劳的思想继承了自由主义的传统,借鉴了德里达的可能性,不可能性理论,齐泽克则更多地借鉴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思想尤其是黑格尔的辨证分析的方法(20),因此,拉克劳更注重对经验的实证分析,齐泽克则侧重于某种先验的解释程序。以对抗这一概念为例,拉克劳强调的是将二元的矛盾转变成多元的对抗,从而探讨不能被社会必然性所吸收的各种偶然性因素如何通过领导权的斗争链接起来;而齐泽克强调的不是对抗的偶然性和多元性,而是它的根本性和前提性。对抗只是提供了空位,表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限度,只能通过阶级斗争来体现。因此,拉克劳试图模糊阶级和后现代主义之间的差距,齐泽克则把这两者之间的差距看作是根本的。两者的差异体现了后马克思主义这个理论思潮的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潜在地反映了后现代政治叙事逻辑的转变。拉克劳体现的是从“阶级本质主义”到身份之争的多样性的转变,齐泽克这里发生的是某种逆转,即从斗争的多元化到“阶级本质主义”的转变。齐泽克不是要对现实进行经验的描述,不是要积极从事新的多元主义的社会运动,从女权主义走向反种族主义,解决某些“单一问题”,而是更多地进行规范的论证,恢复马克思主义被“解构”的内涵,发挥“普遍单一性”的政治想象,积极地为打破现存的秩序而斗争。 由于拉克劳、墨菲与齐泽克在政治规划上的差异,齐泽克日益同拉克劳、墨菲等后马克思主义者分道扬镳。拉克劳抱怨齐泽克的论述是“半形而上学”的,齐泽克认为拉克劳和墨菲不能真正揭示社会内在的对抗。齐泽克的政治倾向与拉克劳和墨菲相比以及与他本人前期的理论相比都越来越激进了。这种激进的趋势还表现为齐泽克提出“回归”政治经济学批判和“回归”列宁。对于他的回归马克思主义的趋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伊格尔顿认为:“齐泽克从某种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它的出版生涯,但现在又后退到马克思主义??随着他变得越来越流行,他的政治因素变得弱化了。”(21)亚历克斯?柯林尼克斯则认为:“齐泽克的激进化是知识分子普遍地转向左翼的一种象征。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个步骤似乎不断加快。皮耶?布尔迪厄以抵制新自由主义的面孔出现,或许就是此种过程最重要的事例了。这或许也是政治巨变的一种征兆——从不同的理论出发点,齐泽克和布尔迪厄应该引领相同的反资本主义的方向。但是,无论他们采取何种方法,到最后他们会发现马克思在等待他们。”(22)对于这两种不同的评价,我们无疑是同意后者的。齐泽克的努力就在于反对将全球资本主义看作人类的唯一答案,揭露资本主义左右公众想象的方式,从而扩大我们的政治想象,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的对抗。齐泽克的这种转变可以看作是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某种激进化的趋势。后马克思主义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和解构,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某种意义的回归。从这种趋势中我们可以把握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脉搏,从而为理解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趋势提供某种思路。
综上所述:拉克劳、墨菲与齐泽克虽然同属后马克思主义的阵营,但他们在如何理解全球化背景下革命的新形势和左派所应采取的政治策略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拉克劳和墨菲主张“回到领导权斗争”中去,建立多元的激进民主策略,齐泽克则主张“回归”阶级斗争。两者的差异体现了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潜在地反映了后现代政治叙事逻辑的转变。
st be by improving cityerspective of development, radiation to surrounding cities of Yibin is not strong, the advantage is not fully utilized, it mu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engine and its supporting role. From the p-industrial transfer and sharing of regional features,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function centre. Transport to Yibin to socio4
范文五:[0315]《政治学》论述群体沟通的障碍有哪些有哪些改善
论述群体沟通的障碍有哪些,有哪些改善沟通的方法,
本题参考答案:
在群体沟通的过程中,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使沟通受到障碍。这些障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1、文化障碍
(1)语义障碍:信息沟通所使用的主要信号是语言和文字。语言不是客观事物的实体,而是通过人的思维反映客观事物的符号,它与事物之间只存在间接的关系。加上客观事物及人的思想意识的复杂多变,使语言的表达范围和人使用语言的能力具有很大的局限。有时,所用的语言和文字又是多义的,对不同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意思,不同的理解,从而引起误解错译。
在表达方面,书面沟通如果文词不通顺,字迹模糊,意义含混晦涩,内容不明确,则接受者将无法了解对方所要传达的内容。同样,口头表达如果发信者口齿不清,语无伦次不得抓住要点,受信者也无法了解其意义。
(2)知识经验的障碍:当发信者把自己的观念编译成信息,他只是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范围内进行编译,同样,受信者也只能在他们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内进行译解,理解对方传送来的信息的含义。当双方的知识经验有交叉区即共同经验区时,这时,信息就可以容易地被传送和接受。相反,如果双方没有共同的经验区,就无法沟通信息,接受者不能译角和理解发送过来的信息的含义。这样,信息沟通往往受到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有时,小孩子不能听懂成年人的话,因为他没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同样地,如果不能对原子科学一些术语作出通俗的解释,社会科学家就难以正确了解裂变反应和聚合反应。
2、社会障碍
(1)地位和组织结构障碍:地位是指个人在组织内的阶层与关系。机关组织是一种层级节制体系,意见经过机关层级的传递,容易把原意歪曲或变质,距离原意越离越远。下层人员在沟通时,往往产生大量信息过滤程序,将不好的信息除去或隐藏起来;而上级人员则往往不随便同部属表白,以保持其尊严,权威和神秘性。因此上下级之间的意见不能自由沟通,形成隔阂,产生不利的影响。图4-5反映了多层级组织结构的信息过渡。图中上面的箭头表示允许的理解差异的区域,表示在理解与阐述高层管理者的方针政策和思想时,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某些弹性。图右边的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图中黑点表示多层次的人员在传递信息时对信息理解的正确度。当一个信息传送下来,每经过一个层次,都要产生新的差异,最后就会脱离出这个规定的允许差异范围。
(2)职业的障碍:职业的障碍也是社会障碍的一个重要表现方面。社会分工的专门化、复杂化给群体的沟通障碍提供了可能条件。各人的知识体系不可避免地由于职业的确定而朝某个方面转移,由此而形成不同的侧重。职业相同的人由于在兴趣、习惯、情感等方面存在共同区,双方的相容性较大,他们在沟通时往往显得容易,而且这种沟通易于向广而深方向发展。对于职业相去甚远的沟通双方来说,他们的沟通只能在双方的共同范围内,且这种共同范围由于职业的不同显得晦涩。一位艺术家和传统农民交谈时,交谈的障碍是显而易见的。
3、心理障碍
当受信者对发信者怀有不信任感、敌意,或者紧张、恐惧的心理时,就会拒绝传递收到的信息,或者歪曲信息的内容。同一个人由于接受信息时的情绪状态不同,或者场合不同,也可能对同一信息有不同解释,因而采取的反应行动也各不相同。群体沟通的心理障碍包括认识障碍、态度障碍、情绪障碍、个性障碍。
4、观念障碍
观念属于思想范畴,是一个社会条件下人们接受、信奉并用以指导自己行动的理论和观点。观念本身是沟通的内容之一,同时又对沟通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不良的沟通常因不同的参考架构与缺乏共同的背景,以至双方从不同的观点来推论、解释信息。个人的动机不同,不仅影响其认知的态度,思考的方式也会产生差异,以至发信者所说的内容,收信者无法了解。一个偏重于分析推理的人与一个富于想象、喜欢幻想之间就很难互相了解。
5、地理上的障碍
人与人相距的地理位置接近,彼此见面的机会多,自然容易建立人际关系。若地理上有相当的距离,不能时常面对面的交谈,文书传递又需一定的时间,就不一定能够把握时机及时解决问题。虽然可以利用电话沟通意见,但亦受到时间的限制及言语数量限制,或环境的干扰,无法做更详尽的沟通。(3分)
6、信息过量的障碍
在现代组织中,一些管理人员经常埋怨他们被湮没在大量的信息传递中,因而对过量的信息采取了不予理睬而搁置起来的办法。在缺乏信息的情况下,固然要增加沟通的信息量,但在信息满足,超过承受度的情况下,再增加信息量就是一种浪费,并且形成信息干扰。沟通信息并不是多多益善的。
改善沟通的方法:
1、正确的使用语言文字
(1)语言文字要真挚动人,具有感染力。人皆有理性的一面,也有情绪化的一面,人际沟通中,不仅要晓之理,还要动之以情,很多时候从情感入手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成功的演讲则更能提供鲜明的例子,即使在说理的演讲中,通篇也洋溢着真挚的感情。动之以情还包括晓之以利害关系从而引起对方情绪上的反应。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处于一定程度的愧疚、自责、害怕、焦虑等情绪时,较易接受劝说信息。
(2)语意要准确,措词要恰当。信息传递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具体使用。如果词义不当,句子结构不合理,丢字少词都会造成信息的含糊不清,隐晦难懂,使接收者对信息理解不明确甚至不正确,从而影响沟通的效果。
一种意思的表达往往有多种方式以适用于各种场合,这涉及到语体和感情色彩等问题。为了达到最好的沟通效果,发信者在准确的基础上往往要反复斟酌、推敲。
(3)语言文字要朴素、平实,避免滥用词藻往往会成为沟通的障碍,因为这样的表达给人以夸夸其谈,虚浮无物的印象,从而降低在人们心目中的信任度以及感兴趣的程度。朴实的语言文字则往往显得平易近人,易于接受。语言文字的表达以能清楚地反映本意,获到受信人的最佳接收效果为目的,用词选句的讲究和追求词藻的华丽有着本质的区别。
2、善于聆听对方的信息
(1)保持沉默和冷静。这是一种有效获得对方信息的手段,因为保持沉默和冷静意味着让对方获得交谈的主动权,让对方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但保持沉默和冷静决不是面无表情,不说一句话的缄默,因为这让对方感到难堪和不快,觉得是在“对牛弹琴”。如何掌握分寸是我们在实践中必须注意的。沉默和冷静的观察分析能够使你了解对方的心理,把握讲话人的思想感情,加深对其讲话内容的理解。
(2)保持热情,有兴趣。就一般交谈而言,并非总是包含许多信息量的。有时,一些普遍的话题,对于你来说知道得也许够多了,可是对方却兴趣很浓。这时,出于对对方的尊重,应当保持热情和耐心,而不能表现不耐烦的神色,这时,思想容易开小差或者外表上表现出心不在焉的下意识动作和神情。一个好的听众应该有积极主动的参与精神和强烈的交流愿望,在交流中始终保持认真的态度,专注的神情,动人的情感和入神的姿态。
(3)保持轻松的气氛。出色的听众会努力创造一种舒适、轻松的谈话环境,从而缓解双方沟通的心理障碍,让对方感觉“酒逢知己千杯少”,达到双方会心交流。这可以借助语言和各种非语言符号如表情、手势、体态等来表达,并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的问题,以此表示你听得很专心;当对方说笑逗乐时,你的笑声会增添他的兴趣;而如果你下意识地看了手表,他可能认为你不想再听了。
(4)保持同情心理。不管对待什么交往对象,都应以平等的态度,显得诚恳而坦率。特别是在对待弱者时,不能以一个强者的姿态造成对方的心理压力,而是应当保持同情心理,给予对方理解和支持。缓释对方的心理压力和紧张不安,充分显示你的好感与真诚,拉近与对方的距离。
3、养成良好的沟通心理习惯
(1)注意力集中。在谈话中,无论是自己讲话或者听人讲话,都应当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专心致志地注视着对方。但这不是意味着在谈话过程中要一直盯着对方,这是一种不礼貌的举止,而且它还表明你注重的是对方而不是对方的谈话。
(2)情绪镇定。情绪的反应应保持坦率自然和镇定。动辄大惊小怪,会使人觉得你太天真无知,乃至滑稽可笑。
(3)态度端正。在与每一位沟通对象交往时,原则上都应保持端正的态度,
这意味着对对方的尊重,给对方一种安全感和合作感。态度端正是健康沟通的必
要基础。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政治学限制政府权力有哪些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