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中医发展现状
现状: 近年来,中医正迅速走向衰落,在许多地区,除市级中医院的业务相对稳定之外,区级医院及街道卫生院的中医业务大都十分冷落。赢利者寥寥无几,亏损或濒于亏损者为数众多,因此,许多基层医院已相继取消了中医科。有的医院虽然保留了中医科,但其目的只是为了在整体上保持科目的齐全,对于其是否赢利则并不寄于多大希望。由于此类工作并不稳定,许多人最终不得不弃医从商,另谋它就。 现在,每二十家医院中,难得有一家独立的中医医院;每二十家个体诊所中,难得有一家独立的中医诊所。中医机构萎缩、人才凋零,其衰落之状况,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门庭冷落车马稀”。虽然中医有顽强的生命力,虽然中医在其些方面尚显局部的繁华,但是,如果我们依然抱着盲目乐观的态度,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地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那么,终有一天,中医会沦落成为一种普通的民俗疗法,然后,渐渐地、渐渐地被人们所遗忘!
原因:
1 中西医结合是中医误入歧途的开始 疗效是中医存在的基础。如果没有卓著的疗效,中医也就失去世了存在的价值。而中医的疗效取决于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即“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这是中医的根本与灵魂之所在。而所谓的中西医结合,实质上是现代医学以科学的名义,在理论和意识形态上对中医实行的一场“和平演变”。它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中医的思维方式,使中医的观念日渐僵化,从而导致了最为致命的后果——中医疗效下降! 由于西医观念的渗透和影响,使得许多中医师在临证之际,不知不觉陷入了西医僵化的思维模式。受西医诊断之所囿,遇到炎症就清热解毒,遇到高血压就平肝息风;如根据药理实验得知:葛根、丹参有“扩冠”作用, 黄精、地骨皮有“降糖”作用,五味子有降低“转氨酶”作用,于是,遇到相关疾病则必定选用。这种“以方套病、废医存药”的做法,完全脱离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使中医在学术上的精髓及特色丧失殆尽,变得名存而实亡!医生不在中医的原则指导下用药,一旦治疗无效,往往就借助于西医的手段进行治疗,如果因此而获效,则认为西医科学中医不科学。此弊积重难返,久而不觉其非,愈演愈烈,形成恶性循环。 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方向错了,越走只会离目标越远!中西医结合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中西医有无必要结合?又该如何结合?这些问题必须在经过深入的论证之后再作出决定。如果抱着“**”式的那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去改革中医,那么,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将会被某些人“革”掉“性
命”! 越来越多的人正意识到“中西医结合”所带来的危害,纷纷呼吁要保持中医特色!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大力倡导“中西医结合”。孰是非孰,难有定论。
2 中药剂型落后是制约中医发展的关键因素 说起喝中药,人们一想起它那苦涩的味道,就禁不住有些望而生畏。特别是一些老 病号,长期喝中药都喝怕了,一提起中药就叫苦不迭。在临床工作中,常常可以听患者诸如的此类议论: “饭都不想吃,谁还想吃中药?” “病了以后连动也不想动,哪还有精力去煎中药?” “就是把药送到嘴边我还懒得喝呢!谁还有那份闲情逸致去煎中药?” “在学校住读,没有地方煎中药。” “要去外地出差,停药一段时间会不会影响疗效?” “长期煎中药,药味家里人都闻腻了,楼上的邻居也有意见!” “煎药的时候,水都溢了出来,药汁煎干了,怎么办?” “没有瓦颧,能否用别的东西煎中药?煎多长时间?给多少水?” “什么是文火、武火?什么药要先煎、后下、另炖、烊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远离繁琐的家务,开始注重享受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患者治病总是希望治疗方法越简单越好、见效越快越好、服药越少越好。而中药味道苦涩难咽、煎煮过程繁琐、服用量大、不便于携带保存,已经难以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成为一个致命的弱点。许多人都承认中医治病确实有效,但却不愿服用中药。这种认可中医却又拒绝中药的现象,已经是屡见不鲜。中药是中医最常用、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却偏偏在这个最关键的问题上脱离了患者的需求,从而极大地制约了中医事业的发展! 虽然有些中药企业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并且推出了许多精致的中成药制剂,如血府逐淤口服液、六味地黄胶襄等等,给医患双方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由于缺乏整体的战略规划,并没有取得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方面,市场十分需要中成药制剂,另一方面,企业推出的中成药却又滞销,这种现象令许多业内人士深感困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中成药虽然有许多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相当大的局限性。毕竟,患者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不可能原原本本地“照方生病”。当中药剂型未能配套开发时,其实用性就会大大降低。比如:某患者需要用香砂六君丸加山楂、神曲、莱菔子予以治疗,虽然,香砂六君丸有成药,但山楂、神曲、莱菔子却得另煎,既然如此,还不如干脆让患者服用煎剂!在许多类似的情况下,中成药因不能完全对症而被放弃使用。 这种矛盾如何解决呢?方
法很简单:除了要将“方剂学”中的大部分方剂和许多临床高效验方开发成中成药制剂之外,还应该将“中药学”中的数百味中药提炼成独立的浓缩颗粒或口服液,这样,医生就能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或在成药的基础上加以变化,或者干脆用单味中药的浓缩颗粒重新组方。这个“瓶颈”一旦突破,将会带动中成药全面而广泛地运用于临床,中医将以暂新的面貌迎来新的辉煌!
3 人们对中医知之甚少,对中医的了解仅限于在电视,武侠小说中,而生活中中医院也比较少,而且来中医院的人较之西医院也少很多,因而人们产生了一种固有的思想,认为西医是一种科学,而中医带有封建色彩不科学。现在也有不少打着中医的名字招摇撞骗的人,使中医之名更加不如西医。
解决方案:
1 要坚持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坚持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只有在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模式已经形成的前提下实行“中西医结合”,才有可能是有利的。否则,将未受其利而先蒙其弊! 在中医教学中要注意不宜过多涉及西医知识,对于某些西医内容,可在精选的基础上,作为选修科目而保留。要主次分明,要首先把中医的教授放在首位,西医当做一种借鉴和补充。可设立“中西医结合医师”这一新的职称,其级别或待遇相当于主任医师、甚至高于主任医师。且只有具备本科以上学历或主治医师职称之条件者,才有限资格晋升此职。这既是对中医的尊重,也是对西医的尊重。
2 根据我国地理环境、自然气候及道地药材的分布状况,选择合适的地区,建立药 材种植园。筛选优质品种,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使其尽可能在接近野生条件的状态下生长,以确保药材品质。 将许多临床常用方剂及高效验方系统地开发为中成药制剂;并将数百味常用中药 提炼成独立的浓缩颗粒或口服液,以带动中成药全面而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同时,亦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保留原始煎剂
3 加强对中医的宣传力度,各大中医院定期举行义诊,各著名的中医名家举办一些讲座将中医的一些基本概念传达给人们,使人们更加深入了了解中医,接受中医。
范文二:浅谈中医现状及发展
浅谈中医现状及发展
20122984 蔡佳佩 环境工程专业
很高兴能够选上韩楠老师的《穴位按摩保健》的选修课,选择这门课的契机是因为我与同学参与了一个心理协会的沙龙讲座活动——养生与保健,在讲座中老师讲到现在就应该学会养生,学会保养自己,从而使得今后的生活会过的更加的舒适。因此我想能够更多地了解有关于此的知识,了解更多的养生知识。 而我对中医的了解很少,仅仅只是神农尝百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而对于穴位,了解的也只有最普通的太阳穴,还有可以减肥的胆经;对于老中医的诊疗,我清楚的就是望闻问切,也会在把脉之后的抓药煎药。而真正的了解中医却也是从网络中,它是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分形论和信息论内容[摘自百度百科]。
从中国医学发展史来看,在古代它所以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就在于它不断地吸收了同时代的先进科学知识,如天文、数学、哲学等来丰富和发展自己。今天,中国医药学要更大发展,也需要运用现代科学的一切先进手段来研究它、发展它,使祖国的这块瑰宝放射出更加绚烂的光彩,造福于人类。
而在现代社会中,西医的发展是令人惊异的,中医的发展却令人担忧。西医在征服疾病和增进健康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特别是医学科学主义和技术主义对人文的排斥,医学人文精神失落了。医学高科技表现出对人的异化:医学中病与人的分离,技术实体和病人客体的分离;脱离人性全面要求而形成的医患关系简单化,医学非人格化等。也就是说,医生们往往完全依赖仪器,所作诊断全凭仪器检查的结果,而不是鲜活的客观认识。医疗仪器不仅不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还经常发生故障,所导致的误诊率也不会低。还有西医抗生素的滥用,正使越来越多的耐药菌产生,而实验研究却未证明抗生素的疗程应为多长。这里我并非否认西医,而是想表明凡事都有长短,不能因为中医的某些不足而废止它。
除了外界想要取消中医,最令人担忧的是中医内部也在渐渐瓦解。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医赖以生存的传统文化正在渐渐消融。中医基础理论是阴阳五行等传统哲学思想,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古人云“秀才学医,笼中抓鸡”就是说具有扎实的传统文化底蕴的人学医相对容易。如黄甫谧42岁研究医学而成《针灸甲乙经》;张元素、李东垣、朱丹溪等皆学医很晚,然而转入医学后短短几年后医术就传诵当时。在经历了清末留学运动开始、废除科举、实行白话文、简化汉字等一系列运动后,传统文化流失得所剩无几。现在我们学生中小学灌输着西方思维,数学英语等课时是语文的数倍,而语文课中的文言文又屈指可数,这样到了大学学习中医药在思维上非常吃力,还要学英语、计算机,以至于到了博士研究生时仍然不能独立以中医思维应诊。原卫生部中医局局长吕炳奎曾说,不少毕业生根本不信中医,反而成为“掘墓人”。不得不反思,中医教育中传统文化的缺失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刻不容缓。多背古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便会在日积月累中循序渐进,然后直接背诵《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等医药经典原文,结合实际临床经验,不难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如果老是用批判的眼光来学,觉得经典这也不科学那也不科学,你比经典都高明了,那你还学什么呢?怎么学得进呢?态度很重要,必须完全相信它,接受它,然后再思考怎么按照经典的思路去奉行,经典经过了那么长时间的考验,那么多人依靠经典成为了名医,你有什么担心呢?在整体掌握了后再回头考虑,很多曾经疑惑的东西就是有道理的了。
面对诸多批评性意见,中医应该有一个开放的心态。不要一听到别人批评的声音,就斥为数典忘祖,这样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中医的很多内容是思辨性的,它们是大脑构建的东西,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这些东西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如五行本身是有漏洞的,曾受过战国时代一些诸子的批判,结果都被秦始皇焚了,而五行随着医书保存了下来。所以秦汉时阴阳五行非常流行,成为了中医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可以想象,正是有了诸子的批判,五行学说才得以不断发展完善。现在面对这些批评,我们应该做的是针对自己的不足去不断发展完善。、
中药学方面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进步。藿香正气液、速效救心丸等500多种中成药以其显著的疗效受到世人的瞩目。药厂通过现代技术,提取出药材的有效成分,制成现代化的中成药,这样不仅仅只是方便了服药,更加重要的意义是解决了中
药定量的问题。这样标准化生产出来的中成药具有更高的可靠性。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了:中医是讲究辨证论治的,这也是中医的特色所在,但那么多病人吃着统一标准的药物,那药物说明书中的功能主治就失去了意义。如果必须辩证,就应该明确说明应由谁负责辩证。由此也可以反过来思考,中药到底要不要标准化生产。中医给不同病人开不同剂量的药,抓药时也不太精确,熬药时熬出的分量也不尽相同。如果不标准化生产,又怎么去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正等待着我们去解决。如果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那么生产再多品种的中成药也只能是“中药西用”,不能真正实现中医的进步。
中医中药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已经运用了几千年的历史,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证实了中国的中医中药无论是在治病上、在防病上,还是在养生上,都是确凿有效可行的。在西医未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用中医中药来治疗疾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中医对疾病的治疗是宏观的、全面的。但是到了现代,随着西方自然科学和哲学的进入,西方医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构成了对中医学的挑战。
一些学者认为,中医已经跟不上了时代先进科技的发展,“老药罐子”煎药还在使用,中医四诊法的诊断还拿不出确凿的科学实验依据,随着科学进步和人们思维观念的不断更新,中医是否科学,中医究竟是否有效受到了严重的质疑,甚至有的学者提出废除中医。在近现代革命的历史中,中医也不止一次受到过质疑。在面对诸多质疑的情况下,不少中医界有识之士认为中医亟待改革,以适应科学的发展,拒绝更新的知识是缺少生命力的。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中医学的价值远远没有得到发挥,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传统技术和理论的科学性将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步显现出来。因而复兴传统成为中医学发展的另一个前景。在这种争鸣中,各种主张下的学者付出了不同方向的努力,使中医学与所有学科一样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端倪。
中医的五个不同角度的努力分别是:1、坚持传统,希望回到原汁原味的中医。2、坚决辩证施治,一切辩证施治,走新中国学院派的道路。3、走中西医相结合道路。4、中医现代化:用现代医学来理解和解释中医,甚至解释经络。5、现代中医学:用中医方法分析各种医学资料,努力解除疾病。所有的学科都在分化,这是一个总的趋势,中医也不能例外。不要追求特定不变的形式,而追求解
决问题,也许更好一些。发扬传统、吐故纳新、中西结合、面向当代,成为中医学发展的态势,成为全世界关注中医学的依据。
中医药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同时也拥有巨大的机遇。在世界快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要解决中医药的困境,实质就是要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处理好中西医之间的关系,利用现代科技挖掘传统中医药的精华,不断完善、创新,发扬光大,那么中医药的前景就是光明的。
以上是我的论文正文,希望老师的课越办越好,谢谢!
范文三:英国中医发展现状调查
汤淑兰第三代弟子Rob在淑兰中医院讲课
康泰中医馆里英国病人正在预约就诊
编者按:2016年12月6日,国务院发表《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医药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此前,****也在多个场合对中医药给予了高度评价,表达了在国内外推广中医药、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在海外发展、探索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合作模式的愿景。
英国作为中医药在海外发展最为昌盛的国家之一,有着悠久的中医药发展历史、众多的中医药从业人士以及了解中医药疗效的医患资源。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对英国中医药业界人士进行了广泛深入的采访,让我们通过这些业界人士的观察和亲历,了解中医药在英国的生存状况、发展空间、挑战和机遇,同时本文也包含了业内人士对中医药在海外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
坐落在英国伦敦查令十字街上的康泰中医馆第11号店与我们印象中的医疗诊所相去甚远,它看上去更像是个普通小店铺,和旁边的手机维修店、古币交易所、咖啡馆等小店铺一起,构成了伦敦小街道最寻常不过的风景。
中医店里装修也十分简陋,15平方米大小的房间,一侧摆着柜台,负责接待的前台人员就在这里登记预约,同时也出售药品。柜台外侧摆着3把椅子,算作等候区。房间里另隔出来一间诊疗室,王以胜教授每天就在这里接待病人。
王以胜教授以前是河南中医研究院的主任医生,退休后接受了北京同仁堂伦敦分店的邀请,来到英国。“他们负责给我办理签证,买机票,过来之后又管吃管住,什么都不用我操心,所以我就来了。”王以胜说。
店里的另一位医生叫张静(化名),这位70岁的老中医退休前在北京护国寺医院就已经小有名气,经常为各国驻华使馆人士看病。擅长针灸的她现在被英国中医业内一些人士誉为“伦敦第一针”。张静每周只来诊所两次,从下午2点到晚上7点,她的预约表提前几周就排满了名字。“其实我想休息不干了,但是找我的病人太多,没办法”。
来找张静看病的病人各国人都有,以英国人居多,既有普通百姓,也有王室贵族。
“现在看中医的人已经少多了,鼎盛的时期我每天要看五六十个病人。”张静说。
这种中医连锁店,现在在唐人街附近有十五六家,都是经过“大浪淘沙”后的幸存者。巅峰时期,整个英国的中医店有2000多家,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中医业成了仅次于餐饮的英国华人的主要收入来源,英国也成为亚洲之外第二大中成药市场。
王以胜和张静与在英国的许许多多中医师一样,见证了英国中医药从全盛到凋零的变化。
发端阶段:神奇的中国医生和中国茶治好了孩子的湿疹
英国与中医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英国Middlesex大学传统中医学客座教授程铭钊博士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谈到,中医药最早是在17世纪时由传教士带到英国的。由于英国人一直有使用西草药的传统,所以接受中药并不困难。在历史书里,可以看到亨利八世对草药的热爱,那个时候已经有了草药师这个职业,是和医生不同的职业,也不归管理医生的部门管辖,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英国对草药的用法与中国中医不同,英国是把草药做成酊剂——把各种草药浸泡在酒精里制成药剂,然后配在一起加在水里喝。
回顾起中医药在英国的发展历程,英国中医药学会的学术会长汤淑兰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英国人去中国学习针灸,然后回到英国开办诊所。当时英国还有十几家私立针灸学校。这个时期英国也迎来了第一批华人移民,他们大多来自广东和香港地区,到了英国之后都是以开餐馆为生,所以当时在很多英国人心里,都有“中国人只会开餐馆”的印象。
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一批真正学过中医的很优秀的医生来到英国,在伦敦和曼彻斯特的唐人街开起了中医店。这些医生都是女医生。当时中国国门还没有真正开放,这些女中医多数是因为嫁给第一批先落根的华人才来到英国的。在这批医生中,最著名的要数罗鼎辉。
罗鼎辉和程铭钊一样,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她曾在广东省中医院儿科工作。来到英国后,她在唐人街租了一个店面,开办了“康宁堂”中医诊所,她治病以中药方剂为主,也因此带动了英国第一批中药的进口。
当时英国有许多儿童湿疹的病例,西医疗法对皮肤病是治标不治本的,而中医治疗皮肤病效果却非常好。当时,罗鼎辉治好了许多患有湿疹的儿童,连英国著名皮肤病专家David Atherton也把自己的病人送到她的诊所看病。David Atherton还著文指出,在其所在医院未能治愈的病人,有70%被罗鼎辉治好。英国主流媒体,例如《卫报》《观察家》、BBC等都竞相对其进行报道,其中英国电视台BBC1收视率最高的节目EQD在黄金播放时段,用半个小时报道了罗鼎辉医生成功治疗湿疹的事迹。英国人把罗鼎辉奉为“中国神医”,把她开的中药称为“神奇的茶”。她的诊所看病不接受预约,先到先看,所以每天天不亮就有人排队等候。那时候罗鼎辉每天要看一两百个病人,所以市政府每天要派6名警察在她的诊所前维持排队秩序。20多年来,罗鼎辉诊治的不同肤色的病人达10万人次。
由于中医店生意太好,罗鼎辉家里关了原先的餐馆生意,全家人都帮她照看诊所,她的妹妹罗敏辉原本不是学中医的,后来念了一个中医夜大,也从中国过来帮忙,成了英国历史上办理的第一个中医工签。
程铭钊告诉记者,让中医在英国燃起“燎原之火”的另一个契机是尼克松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期间,随访的一名记者詹姆斯·罗斯顿患上了急性阑尾炎,在北京协和医院做了阑尾切除手术,手术后采取针灸疗法来消除疼痛,非常有效。詹姆斯在华期间还参观了针刺麻醉,回国后即在《纽约时报》上大篇幅发表了有关针灸的报道,在美国引起了轰动,也引起了美国卫生院对中国针灸疗法的注意,也在英国掀起了一股“中医热”,针灸、拔罐等传统技能受到了英国上至王族政要、下至平民百姓的推崇和欢迎。
当时伦敦有位叫梅万方的华人,看到了中医的商机,于是开始销售中医用品。他是英国第一个发明和使用一次性针灸用针的人。梅万方后来又学习了中医,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经营中医诊所。从一个很小的店面做起,渐渐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名望也越来越高。到90年代,英国很多名人都来梅家看病,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戴安娜王妃。当英国媒体报道此事后,梅家诊所在英国变得尽人皆知。梅万方的儿子梅栋理在回忆起这段往事时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当年戴安娜王妃经常来我们诊所,做针灸或是买中药。她和普通病人一样,在等候室等待。”
汤淑兰刚开始来英国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要把中医发展到什么程度,只因为是学中医出身,所以来到英国时在兰卡斯特一家英国医疗中心用中医看病。刚开始医院很不重视她,也没给她桌子椅子,只有一张修脚的躺椅,她就在这张躺椅上给病人看病。很快,因为疗效好,病人越来越多,后来医院划出了5个诊室给她使用。
1993年,汤淑兰在曼彻斯特开了自己的中医诊所,同时也给学生讲课,传授中医知识,她的课程很受欢迎,学生们从各地开好几个小时的车过来听她讲课。
据汤淑兰介绍,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华人来到了英国,中医师也越来越多。汤淑兰说,中医起到了很重要的文化交流作用,它从文化上慢慢改变了中国人在英国人心中的形象,让英国人知道中国人不是只能做餐馆的,也让英国人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在汤淑兰看来,那个时期是中医在英国发展的萌芽阶段。“英国人简单、善良、友好,对中医的态度也是这样,只要能治好病他们就会尊重。英国政府也很开明,对中医没有限制,因此,中医发展有了很宽松的环境。”汤淑兰感觉如鱼得水。她在国内时经常因为年轻而不被病人接受,可是英国人却没有“中医要看老医生”这样的观念,相反,他们认为一个年轻、有活力、精力旺盛的医生更让人信任,医生本身的健康状态就是对中医最好的宣传。
当时欧洲很多国家不允许进口中成药,但是英国却很宽容,什么药都可以进。汤淑兰是学中药方剂出身,看病时会根据英国人的具体情况,开一些符合现代病情的药方,像湿疹、牛皮癣、花粉过敏、慢性疲劳等,药在中国药厂做好,然后一批批运过来。当时,开中医诊所的英国中医师和华人中医师都在用她做的药。
鼎盛阶段:中医诊所从雨后春笋到无序竞争
如鱼得水,可能是很多中医师来到英国后的感觉,这个时期,大量中医诊所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很多不是学中医的人也开始做起了中医药行业,“因为除了做餐馆,只有中医是个比较好的市场。”汤淑兰说。
程铭钊解释说,“中医在英国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辅助医疗,没有正式的国家立法管理。而英国的内科医生、牙医、护士都是有立法管理的,连正骨医生、脊椎推拿医生也有立法管理,受法律保护。可是中医却不受立法管理和保护,也就是说,任何人都可以开设中医诊所,无需资质审核,就像开商铺一样简单。很多生意人看到了中医的商机,于是开起了中医店,从国内请个医生,找一个人当前台,就开始看病了。靠着卖中药、中成药以及针灸治疗、拔罐、推拿、艾灸等方法,一个医生每天至少能为店里赚到1000英镑,于是商家又开了第二个、第三个分店……这样兴起的中医连锁店层出不穷。”
汤淑兰把从1995年到2005年这10年称为中医的“无序竞争时期”。这期间出现了一批用商业模式经营中医诊所的连锁公司。他们在很多大型超市、购物中心,以及商业街区都开了中医店。
“那些中医连锁公司的老板拿着地图,看哪里还没有店就在哪里开。10年间,英国遍地开满了中医店。这个时期的英国政府也不限制工签,不审核学历,只要交1.2万英镑的税钱,谁都可以办,来英国4年后,就可以得到永久居留身份,所以很多没有真正学过中医的人也办了工签来到英国从业。有的连锁公司每3个星期就开一间新诊所,因为诊所开得又快又多,甚至还有了自己的装修队。”汤淑兰说。
张静告诉记者,她以前在伦敦高档街区切尔西的中医诊所工作时,最多的时候,两个星期就给店里赚到了1.6万英镑,而她每个月的工资只有1000英镑。王以胜最初是在北京同仁堂伦敦分店工作,由于店里管吃管住,他拿到的工资就更少,每月只有400多英镑。
由于是中医连锁店给办理的工作签证,所以这些从中国来的医生要一直为店铺打工4年,才能拿到永久居留身份,4年后,有的医生选择离开连锁店自己开店,但是更多的像张静和王以胜这样只懂得看病、不懂得经营生意的医生,还是继续打工。中医店的老板也因此而获得了暴利,赚得盆满钵满。
中医药生意的火爆也催生了中医药产品批发业的迅猛发展。程铭钊透露,当时英国最大的中药经销商英国长城公司,靠出售中成药、中医器材等产品,赚足了银子,后来回国做起了房地产生意。
被中医连锁店从国内请来的医生也越来越多。据王以胜透露,他们从河南中医大学毕业后来英国当中医医生的人成立了一个校友会,有50多人。来英国中医连锁店当中医医生,在当年甚至成为国内中医学院的毕业生解决工作问题的一条出路。
英国公立大学:中医系的兴衰变化
由于中医发展势头蓬勃,在中医诊所任职成了很好的就业方向,以至于英国的一些大学也开办了中医课程。据汤淑兰了解,当时开设中医系、针灸系的公立大学一共有18家。程铭钊所在的Middlesex大学也是其中之一。
程铭钊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介绍说,当时Middlesex大学下设的健康和环境科学学院的负责人Henry Lee,是从中国香港来的。1997年,Henry Lee决定在Middlesex大学开设中医课程,按照中国的教学模式,教授针灸、中药和中医临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和皮肤科的内容都有所涉及,采用5年教学制,前4年上理论课,最后一年去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实习。这个模式从1997年开始一直进行到2005年。后来,由于北京方面的费用大幅度增加,也因为英国学生不想花费太多时间和金钱在学校学习,想要早点毕业赚钱,所以从2005年开始,Middlesex大学的中医班改成了4年制,主要学习针灸,实习也改为在学校基地完成。
程铭钊说,这些学生毕业后,只要懂得一点市场营销,做一个漂亮的网站,就可以自己开中医店接待病人了。
这些“中医速成班”培养出的学生水平如何呢?中医连锁店Herbmedic的老板陈晓轩向记者表示,他曾经雇用过几个Middlesex大学中医班毕业的学生,“事实证明,这些毕业生的水平与中国医生相去甚远,他们没有系统学过传统中医理论,很多人只会针灸,不会把脉,更不会开药。即使是做针灸,也只是照葫芦画瓢,达不到治病的效果,病人很不满意。不仅损失了病患资源,还损害了中医的声誉,让许多人认为中医是治不好病的”。
“治不好病的中医”却大有人在。由于有机可乘,混水摸鱼的人比比皆是。程铭钊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最开始过来的医生都是资质很高的,后来好医生不够了,一些中医连锁店老板只好到下级医院去找医生,这些医生很多是厂医,退休后过来英国‘打游击’。还有很多人是西医出身,但来英国以后不能做西医,只能做中医,他们自己都不信中医,更不可能用中医治好病。”
大浪淘沙阶段:中医必须“五脏俱全”
英国政府的开明,促进了中医的蓬勃发展,但同时因为缺乏监管,而导致了中医行业发展失控的局面。
“经过10年的接触,慢慢地英国人发现有的诊所能治好病,有的却不能,所以英国人看中医也变得小心了,中医渐渐就没有以前那么好做了。”汤淑兰说。
英国政府渐渐发现中医诊所参差不齐的状况后,在2004年决定进行立法管理,也就是实行欧盟的《传统植物药法》,该法令要求包括中药在内的传统植物药必须向成员国主管部门申请注册,只有经审批同意才能在欧盟市场上继续作为药品销售和使用。英国政府允许有10年过渡期,也就是从2014年开始执行。在此之前,中医诊所已购入的中成药可继续销售,直到保质期结束。
“按照这条法令,所有中成药进口必须申请许可,而许可的前提是对中成药中的每一种成分进行检验。”程铭钊说,“这项检测的成本很高,中药厂商对此没有兴趣,而中医诊所又没有实力承担。因此,直到过渡期结束,也没有中药通过注册。”
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英国经济整体下滑,对中医业也是一个冲击,加上中医又面临着立法管理,前途未卜。汤淑兰认为,从2005年开始,中医药在英国进入了“大浪淘沙”的阶段。
“开在商业街的连锁店租金太高,很多诊所因为看不好病,生意也变得不好,再加上以前能一箱箱出售减肥药、人参蜂王浆等中成药,现在中成药进口受到限制,很多店铺撑不下去都关闭了。还有一些水平很好的中医医生的诊所,因为不善于经营也倒闭了。大连锁店关门,小诊所也倒闭,很多好医生只好去了瑞士,或者被迫改行。”汤淑兰说。
说到大型中医连锁店,陈晓轩是一个在英国中医业界无人不知晓的名字。他经营的Herbmedic中医连锁店在最高峰时期达到199家,同时期的大型中医连锁公司还有 DR.& Herbs、Dr.China等。陈晓轩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介绍说,2007年,他曾策划与另一家中医连锁公司“香港境外医疗”合作,收购Dr.China,然后在香港上市,不料却遇上金融危机,扩张计划随之流产。Herbmedic急剧缩水,大量店面被迫纷纷关闭,连锁店迅速缩减到55家,现在,尚在营业的只剩6家。
程铭钊说,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英国的中医药业带来致命打击。由于中医药在全民医疗免费的英国没有被纳入国民医疗保健系统。金融危机后,英国失业率上升,民众收入普遍减少,中医药成了不少英国人从家庭消费中删去的对象。Middlesex大学的中医班最初一届有30多个学生,到现在只有十几个人。一方面政府提高了公立大学的收费,从以前的免费到现在每年要付9000英镑学费,学习4年中医要花费3.6万英镑,而毕业后却不能确保找到工作,所以中医班的招生成了问题,现在这个班到2018年结业,之后就不再开中医课程班了。
陈晓轩认为,除了金融危机,导致自己中医生意迅速滑坡的还有很多其他原因,比如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就是其中之一,因为竞争者的互相竞价角逐,Herbmedic在扩张后期,每收购一家店面,都要付出很高的价格。
陈晓轩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透露,在生意惨淡的时期,光靠中医看病根本无法维持店面的正常运转。而许多店铺的房租合同都是长期的,不能中途终止,只好硬着头皮经营。为了维持店铺运转,应付高额的租金,中医店不得不动其他脑筋,增添了按摩等服务,其中也有个别色情服务。
行业的乱象也引起了英国政府的注意,陈晓轩说,从2012年开始,英国提高了工签的要求,首先对英语水平有了要求,雅思成绩要在7分以上,其次提高了最低工资水平,后来干脆取消了中医店申请办理工签的资格,现在,所有的中医店都不能再从国内聘请医生了。
而对中医店生意造成致命打击的,还是英国政府对中成药进口的限制。据程铭钊透露,出售中成药占了对中医店收入来源的很大一部分比重。“中成药利润空间非常大,1英镑进口的药,可以10英镑卖出。这项限制不仅是中医药店,对中成药批发公司更是致命的打击。”程铭钊说。
对中成药的禁止,也严重考验着中医师的职业水平,很多诊所因此无法继续经营,特别是一些主要靠出售中成药的诊所,不得不退出行业。
王以胜医生笑道:“我以前有个病人,看中医生意好,自己也开了诊所,后来中成药不许卖了,他又不会开中药方,每次都打电话问我该配什么方子,这样下去自然混不长。”
程铭钊也认为,中医业从巅峰跌入低谷,其实也不是全无益处,在大浪淘沙的重新洗牌中,那些混水摸鱼的“江湖郎中”已被清洗出局,只有真正有资质的中医师才能留存下来。
“在英国做中医不仅要会看病,英文也要好,得懂得沟通、管理和经营,就是说得‘五脏俱全’。”汤淑兰笑着说。
平稳阶段:中医是没有国界的
经过了“大浪淘沙”的震荡和整理,很多中医店被淘汰出局,但是真正优秀的好医生却依然毫发无损。汤淑兰、程铭钊以及梅万方和儿子梅栋理开办的诊所仍然经营得很好,张静和王以胜也依然忙得不可开交。
在汤淑兰看来,现在其实是考验和体现医生整体水平的时候。“没有中成药并不要紧,可以自己开药方,中草药的进口是没有受限的。所以英国政府那些限制的“框框”,对真正有实力的中医医生没有影响。虽然英国经济遭遇滑坡,但是对英国人来说,看病并不是奢侈品,只要能真正治好病,他们是愿意在这方面花钱的。英国人开的中医诊所,经营得一直不错。很多中国人没有完全融入英国社会,没有真正了解英国市场文化,不理解该怎么去做,诊所的卫生条件、诊疗环境没能与时俱进,或者医生的英文和沟通能力有所欠缺,所以才会感到危机。只要不断提高自己,适应病人需求,是不愁经营不好的”。
汤淑兰认为,“在国内学习中医是分科的,而且要和西医结合学习,而在国外的中医,必须是全科,什么都得懂,什么病都要会看,不仅要会用中药,还要会针灸、走罐,而且不允许沾一点点西药,因为用西药是违法的。看病也必须要有效果,不然病人就不来。所以英国的中医在现实的磨练之下就像是回到了几千年前,是最地道的中医。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的中医反而在海外。”
汤淑兰的中医导师是国医大师王绵之,现在已经过世,汤淑兰不仅跟王绵之学到了用中医治病的方法,更学会了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演化、推广、发展学到的东西。“思求经旨,演其所知。《黄帝内经》《伤寒论》里写的都是几千年前的理论和方子,治的也是中国人几百年几千年前的病,当时的生活条件、人体素质和环境跟现在完全不一样,英国的气候环境更是和《黄帝内经》《伤寒论》里的不一样,所以要把中医运用到现代社会、运用到西方人体质上,治疗他们的疾病。”汤淑兰说。
梅万方已经过世,他的儿子梅栋理自小就接触中医,在父亲中医诊所已经工作了17年。他说自己虽然不会说中文,但一生都活在中医里,深谙中医的精髓。
与中医连锁店不同,梅家的中医馆只有一个店面。梅栋理告诉记者,不过度发展,只打造一个核心的经营中心,是他们的经营理念。他说:“连锁经营方式,不利于确保质量和声誉,因为连锁经营要有固定的模式,例如,麦当劳里每个汉堡包的牛肉煎多长时间都是固定的。而中医是非常灵活的东西,每个患者的情况和对药物的反应都不一样。所以,把所有高质量的中医师,集中在同一个地方,让他们可以相互交流,交换看法,这比开设大量分店,每个店面放置一名医生要好很多。”
梅栋理经营的中医馆,宽敞、高雅而大气,有三层楼,馆里有8名医生,全部来自中国,5名推拿按摩师,来自世界各地,加上其他工作人员,共有40名员工,是英国最大的中医诊所,也是全欧洲最大的中医诊所之一。
“我们要做的,是搭建中西方交流的桥梁,让英国人真正地了解中医,了解中国中医理念、哲学。也就是要做‘中医文化的翻译者’,而不仅是展示者。”梅栋理说。他现在是世界中医药大会(WCCM)的副主席之一,每年向大会报告,介绍他如何为中医在英国和西方国家的发展“搭建桥梁”。
梅栋理认为,中医连锁店走入经营困境,除了外界的客观原因,很多问题也产生于自己本身,产生于经营者短视和利润至上的经营模式。这些经营者并无医学背景,绝大多数都是商人,在英国各地都采用统一的商业模式经营——在商业街开店、采用“1 1 1”(一个医生 一个按摩治疗师 一个接待员)的经营模式,不是按照实际需要而是按照疗程收费。这种模式短期内收益很大,但是缺少可持续发展性。
“我们的做法与此相反,我们会参考病人的病例,提供免费咨询,而且当我们认为无法用中医治疗时,就会推荐病人去医院接受西医治疗。”
梅栋里说:“很多中医诊所因为种种困难,纷纷倒闭,这对中医在英国发展是一件坏事,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一件好事,就像把一片有问题的森林烧掉,让它更好地重新生长。中医要想在英国更好发展,就需要好的推广者,也就是那些对病人负责的诊所,而不是单纯以赚钱为目的的生意人。”
很多人都说英国的中医药进入了“寒冬”期,汤淑兰却认为现在是进入了平稳期。“经过了风风雨雨和大浪淘沙,能生存下来的基本都是有实力的好医生和诊所。中医的哲学是阴盛必阳,阳盛必阴,阴阳互相消长转化,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平稳期正好可以思考,展望未来”。
汤淑兰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现在英国所有公立大学的中医针灸班都已经停掉了。原因有两点:一是市场需求减少;二是英国大学教出来的中医学生不适宜临床,也就是说看病效果不佳,也很难做到以此谋生。”但是私立的中医学校却一直都在,而她成立的“英国淑兰中医学院”是其中规模最大、最正规、也最被认可的。
淑兰中医学院中药班毕业的学生可以自动成为英国中医药学会的会员,而其他想要成为这个学会会员的医生都是要经过严格考试的。
为了让海外的中医教学更加规范和正规,淑兰中医学院去年还开始跟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面向外国人开设本科、硕士和博士课程,从淑兰中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将可以获得中国教育部颁发的学位证书。
很多人会认为外国人是学不好中医的,但淑兰学校毕业的英国人中医却做得很好。汤淑兰说:“中医是不分国界的,不管是英国、法国还是中国人,只要深刻理解、领悟了中医,都可以做一个好医生。”
她教的英国学生在爱尔兰开了中医学校,学校的老师大部分也都是英国人,主管中医学校的Rob是她的第三代学生,她的第四代学生也开始主管教学了。
一提起中医,汤淑兰就兴致勃勃,她说,“中医优越于西医的,不仅是治疗皮肤病、妇科病、不孕不育症、精神压抑、头痛耳鸣、中风等西医无法解决的问题,更是整体观念。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让身体、心理、精神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除了自己的整体,还有与周围的和谐,与气候环境的和谐,天人合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责编:黄易清
范文四:中医药发展现状
中医药文化发展现状——以亳州地区为例
摘要:在当今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中医药的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西医的巨大冲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开展的全国中医基本现状调查工作启动,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医现状调查。本文以安徽省亳州地区为例,分析了了中医药文化开发现状。
关键字:中医药文化 发展 现状
安徽亳州作为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其最突出中医药的厚实文化底蕴是我国引以为豪的瑰宝和弘扬名族传统的最好的途径。而要诠释亳州的中医药文化,首先从古代和现代两个方面来深究。
(一)古代
(1)中药材文化发展早,药材发展迅速。在“神医”华佗的帮助,自东汉末年华佗开辟第一块“药圃”开始,种植和经营药材之风是经久不衰。在治病救人的方法上,他是自学成才,并无师传,他行医的基本功和水平完全是靠自己精研前代的医学典籍,在实践中不断的钻研进取。由此造成了华佗行医治病的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非常善于区分不同病情和脏腑部位,对症治病。同时,他也注重民间治疗的经验。
(2)最早麻醉剂——麻沸散,这是在这不断的实践和民间的经验而产生的,亳州当地有传说华佗儿子的死与华佗发明麻沸散有关。
(3)五禽戏。五禽戏不仅仅是传承了一种强身健体的操练形式,更加是承载着华佗的一种对天下苍生百姓的关注和体切之情。华佗在中国,在亳州地区传播和发扬中华的传统的中医药文化方面的贡献是相当巨大的。既有高超的医术,又有高尚超前的医德和一颗关注百姓的心,再加上他具体的付之于实践的伟大成果。可以说,华佗就是古代亳州地区中医药文化的象征了。
(二)现代
(1)中医药博览会的举办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亳州地区靠着自己独有的中医药的优势持续发展和传播着中医药的文化。本着发展和传播共赢的目标,亳州的中医药发展是自成体系的。自1995年**为亳州命笔为“华佗故里,药材之乡”以来,亳州的中医药文化发展是日新月异。包括古老的传承和追随时代的创新。古老的传承发面,亳州地区的80%以上的居民都是以种植中药材为生的,而且对于传统中医药的运用也相当的娴熟。
追随时代的创新上,更是显得大刀阔斧,中医药的博览会,中药材的交易会,大型的药材交易市场,各种中医药大型研究企业的入住,海外客商的大量涌入等等,无不体现出创新和现代的亳州,事实上,仅仅立足于药材的种植和培养上,是不可能有更进一步的发展的。而中医药博览会就是为此问题而诞生的,在每年的九月初九,这个世界性的药材博览会就会吸引世界各地对中药材有兴趣的人,同时博览会的开幕式上又把祭拜华佗巧妙的结合起来,更是点睛之笔。中医药的博览会,除了立足市场化的发展的目标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能让中医药走出去,宣传更多的中医药文化,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和喜爱中医药,它创立了一个能让亳州和全中国,全世界交流和发展的平台,为让我们的国粹能更深的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赢得了巨大的优势。
(2)中医药旅游场所的开发
中医药旅游场所的开发包括华祖庵、亳州古街的开发、花戏楼等等,这些旅游场所的开发,将亳州市中医药文化表现出来,展示给参观者,整合成整体的旅游资源,同时为中医药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提供了良好素材。
(三)相关产业的开发与发展
关于中医药的种植与销售,2010年亳州市的药材种植面积争取由80万亩在今年年底发
展到90万亩。在中医药产品方面,亳州对中成药、保健品等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包括中药保健酒业、中药日化产品、中药保健食品饮品、中药消毒液杀菌剂生产和兽用中药产业。同时,亳州举办的药博会,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曾被财富论坛评为最具影响力的展销会,国字号的药品展销会在全国只有两家,亳州的药博会就是其中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亳州的工业和经济的发展。目前亳州的中药饮片市场份额就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三年计划在今年也见到了成效。
中医药是我们国家医学的特色,有着悠久的文化背景。它不仅为中华民族华夏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对与世界的发展同样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在亳州当地,中医药文化在人们心中所产生的影响深远,在中医发展的过程中给当地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相信依靠当今的科技,中医会逐渐步入更加规范的道路发展,必定在当代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范文五:中医药发展现状
中医药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医正迅速走向衰落 ,中医药服务领域在缩小,特色优势有淡化趋势,国务院研究室与科技部等共同完成的《当代中医药发展与管理改革研究》报告:“目前全国有2800多所等级中医院,但没有一家真正传统的中医院,几乎都是中西医结合医院。据统计,2001年全国中医院的药品收入中中药只占百分之四十,西药占百分之六十。”另有资料表明,我国中医院普遍掺在三低现象,即中医治疗率低、危急重症就诊率低、中草药使用率低。尤其是在住院病人被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更少。2004年在全国中医院住院的病人中,所使用的西药费用占整个住院费用的37.4%,中成药费用占6.57%,中草药占1.5%;中医院的中医治疗率逐年下降,2006年中医治疗病案仅占全部病案的18%,比2005年的28%下降了10%。与此相关的是,2006年中医院的危、急重症病人就诊率为
3.56%和24.47%,均比上年下降一个多百分点,全国县级中医院的床位使用率刚刚过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省市中医医疗需求与服务调查》数据显示,农民选择意愿看中医的比例比2000年时下降了10个百分点,慢性病就诊中医的比例从原来的67%变成现在的38.34%。
存在的问题
1,中医管理机制僵化导致中医举步维艰
一方面,中医医疗机构严重不足,加之业务萧条,又无法申请行医执照,以致大批具有中医执业资格的人,长期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的状态;另一方面,许多无医疗技术的江湖骗子长期挂靠医院门诊非法行医,虽经整治,屡禁不止。多年来,中医之管理松紧失度:该严格把关的地方不严格,该放宽限制的地方不放宽。许多酷爱中医之士欲以一技之长服务于社会,竟然所学无用武之地,实在令人沮丧! 2,中医药事业后继乏人
中医院集中了大部分中医人才,除了少部分为学徒出生外,基本上都是浙江中医药大学毕业,受过高等中医教学。但在临床中真正按中医思想来指导诊疗活动的中医师,少之又少,特别是年轻中医师,连常用方剂的组成都不了解。
3、中医药人才大部分有西医化趋势
由于用西医手段医治往往比用中医手段医治见效快,而且收费也高,一方面为赚钱,另一方面也为迎合病人的医疗需求,长此以往,中医不中,西医不通,
造成专业中医药人才断层。
4、名中医奇缺
名医是医院品牌,医院文化更是名科名院的基础,也是占据市场、参与竞争的法宝,但目前市中医院名中医太少,经验较为丰富的中医师也是屈指可数,医院品牌效应难以凸现,中医药作用体现不够突出,人才难以形成梯队。
5、中医药人才临床经验相当匮乏
中医药是一门经验学,它是先有经验而后上升为理论的,故中医药人才跟师学习,积累临床经验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我市近年来并没有采取名医带徒的措施,毕业生也不善于主动找名中医学习诊治经验,甚至,有的中医人员对中医事业产生悲观情绪。
建议
1、要把中医药的发展列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规划,乃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明确中医药事业应有的位置。国家要加大对中医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中医院的建设,应尽快推进。加强中医药管理体制的建设;千方百计地抓好中医药人才培养;起草制定和施行与中医药相关的扶持政策,积极鼓励和扶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2、建议成立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进行有效管理、监督、协调,使我国中医药事业能又快又好地发展壮大,更好地服务于群众,服务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3、重视民间医药的研究开发,尊重和保护民间医师的科学技术权力,鼓励、支持他们为我市的医疗保健事业多做贡献。加强民间医师的组织管理,明确其范围及管理方法;对确有一技之长的民间医师要加以保护,在学术成果鉴定和技术职称晋升等方面,应与国家公有制的工作人员同等对待。
4,出台政策留住老医生
当前要加大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保护,现在事业单位规定医生60岁就退休,一些很有经验的老中医60岁时精力仍非常旺盛,却不得不离开医院。要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就要想方设法留住这些人才。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经验足、职称高的人才可以继续留用。
5,发挥中医药优势基层服务功能
要注重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在农村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建设和发展中,在常见病、慢性病的治疗中,注重发挥中医药的作用,这不仅可以满足群众对中医医疗保健的需求,还可以降低服务成本,大大减轻群众的医药负担。
6,大力推进“三名建设”战略。
卫生行政部门及中医医院应制定长远的中医“三名”建设方案,注重跟名师,读经典,多临床,多分析,善总结,不断提升,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最终形成以名医带名科,名科铸名院的中医院发展模式。
7,出台配套政策,扶持特色医院
中医药人才发展与建设除从学校系统学习及自学外,医院是中医药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更是人才成长的摇篮。因此,作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中医院管理者,出台配套政策,扶持特色医院,这样才能让中医药的有识之士拥有良好发展环境,中医药人才建设工程才会快速、平稳、推进,中医药事业才会发展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