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观沧海的诗意
?精品文档?
观沧海的诗意
观沧海的诗意
《观沧海》
作者,曹操
原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1、观,欣赏。
2、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3、碣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北昌黎。汉献帝建
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4、沧,通“苍”,青绿色。
5、海,渤海。
6、何,多么。
7、澹澹,水波摇动的样子。
8、竦峙,高高地耸立。竦,通“耸”,高。峙,挺立。
1 / 9
?精品文档?
9、萧瑟,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10、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11、日月,太阳和月亮。
12、若,如同。好像是……
13、星汉,银河。
14、幸,庆幸。
15、甚,极其,很。
16、至,极点。
17、哉,语气词。
18、幸甚至哉zāi、,真是幸运极了。
19、以,用歌以咏志、。
20、志,理想。
21、歌以咏志,可以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心志或理想,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是为了配乐歌唱而加上去的。
22、咏志,既表达心志。咏,歌吟。
诗意,
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宁静的似在沉思。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
2 / 9
?精品文档?
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赏析,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
3 / 9
?精品文档?
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
4 / 9
?精品文档?
类作品。”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这两句虽然没有直接写到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望海时的那种勃勃英姿。“碣石”,据《汉书?地理志》载,在丽城,现在河北乐亭,西南,六朝时沉入海里。“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头两句起得很平稳,“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说明自己登上碣石山俯视大海。原来的碣石山在现在河北省乐亭县的西南,面对着渤海。
水何澹澹六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澹澹”,是形容海水摇摇晃晃的样子,“何”,这里当“多么”讲。”水何澹澹”,写出了大海涌起阵阵波涛,显示了大海的力量和宏伟气象。其中有惊讶,有赞美,正是刚刚登上山顶的第一个印象。“竦峙”,是高耸屹立的样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茫茫的大海上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我们都知道,同样是观海,站在岸边,坐在船头,或者是登上山顶,我们的感受是很不相同的。曹操
5 / 9
?精品文档?
这时候站在山上,第一眼看到的自然是大海的全景。所以他从大处落墨,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给人一种坚定倔强的感觉。山岛巍然,一下子就夺去了诗人的注意,所以紧接着就写岛上的景色,“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充满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仿佛其中有无限的生趣等待我们去发现。“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随着一阵萧瑟的风声,突然涌起了滔天的波澜,使人觉得惊叹都有点来不及呢,可是等我们掉转视线,去看那涌起的洪波的时候,诗人却不再描写下去了。
“水何”六句是正面铺写大海。其中真正写大海的只有两句。虽然字数不多,但作者着重抓住了海水的形态变化进行大笔勾画,写出了大海变化万千的特点。“水何澹澹”是写大海在无风情况下水波动荡的样子,而海水一遇到大风,就会立即掀起轩然大波。“洪波涌起”仅四字就逼真地展现出了大海那种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得尤其出色。从这句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作者虽写观海,但并不单纯写海。如果只写茫茫无际、波涛汹涌的海水,即使写得再好,也会给人以枯寂之感,所以作者在描写大海时,又插以山岛草木来点染,有了山岛草木的点染烘托,就把大海写得生机勃发,欣欣向荣,使人感觉到,大海不仅浩瀚壮阔,而且美丽多姿。我们试把这几句联起来吟诵一下,就能体会到其中的韵味,茫茫苍苍
6 / 9
?精品文档?
的大海,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么美好的图画啊,
日月之行四句
面对这迷人的海上风光,作者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像。“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这是何等的气魄啊,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的色彩。虽然是高度的夸张,但作者还是紧紧抓住了大海气势磅礴这个特征来写,夸张是合情合理的。
诗人丰富的想像,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更加宏伟的境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寥寥十六个字,就写出了沧海之大,写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实在是壮观极了。“星汉”就是天上的银河。这四句诗的意思是,太阳和月亮每天从东方升起来,绕天一周,又向西方落下去,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一样。星光灿烂的银河,斜贯在天空,它那远远的一端垂向大海,就好像发源于沧海一样。太阳、月亮和银河可算是自然界最辉煌、最伟大的形象了,可是诗人觉得它们的运行仍然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就仿佛是日月星辰的母亲一样。这种博大的境界在古人的诗里是并不多
7 / 9
?精品文档?
见的。也是全诗的高潮。
景情结合的特点
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前面已经表明,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这种抒情方式与其他古代许多写景诗的抒情方式有所不同。古代许多写景抒情诗是情景分写,或上文侧重写景,下文侧重写情。如荆轲《易水歌》上句“风萧萧兮易水寒”,侧重写风水,下句”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写壮士决死的感情。又如杜甫的《登岳阳楼》,上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侧重写景,气魄也很大,而下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则侧重写情。《观沧海》完全是把情包含在景中的,寓情于景中。《观沧海》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水何”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于是借助丰富的想像,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日月”四句是写景的高潮,也是作者感情发展的高潮。宋人敖陶孙说曹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观沧海》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读其诗如见其
8 / 9
?精品文档?
人。
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9 / 9
范文二:《观沧海》的教案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张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诗人相关情况及写作背景
2.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熟练地背诵和默写诗歌
过程与方法:品味语言,领悟诗词意境,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教学难点】:
进入诗的意境,再造想象诗歌内容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课时一
一、导入:
1.大家还记得曹操的《龟虽寿》吗?有谁能背的?(请同学背诵)
2.能不能大声地告诉老师,《龟虽寿》中表达作者雄心壮志的是哪句啊?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展示:“写这一组诗时,曹操刚击败袁绍父子,平定了北方的乌桓族。此时,他踌躇满志、乐观自信、充满了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4.那曹操在歼灭当时最大劲敌——袁绍及其残部之后,北征乌桓族的路途中有着怎样的情怀呢?我们今天来学习曹操的《观沧海》,走进当时的曹操,看看他当时是有着怎样的情怀。
二、整体感知
(一) 解题(简介作品、曹操、及背景)
1. 选自《乐府诗集》。乐府:古代采集民歌的音乐机构,采集来的民歌叫做——乐府诗。补充“乐府双壁”:《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的合称,是汉代古乐府民歌中最著名的两大代表作。这首诗是《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第一章。
2.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三国时魏国的缔造者。代表作有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
3. 乌桓族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在曹操歼灭当时最大劲敌——袁绍及其残部之后,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公元207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统一了北方。这次的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展示)
(口述)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看,我们就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所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了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七月,正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
(二) 播放录音
1. 接下来,老师先播放一段录音,让同学们感受一下他当时心情的不平静,听的时候,同时注意一下读音,把不会的字根据录音标上拼音
(碣、沧、澹澹、竦峙、萧瑟、哉、咏)
2. 老师再放一遍,同学们注意录音中的节奏,自己在心里跟读。录音放完,请全体同学大声有感情的自由读。读完老师喊同学试着模仿(2同学模仿,点评)
3. 让同学们齐读要求“朗诵古代诗歌应该读准字音和节奏,读出抑扬的声调,并想象作品中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感情。”再仔细听一遍,看看自己读的和录音中有什么区别。教节奏,讲解“诗歌节奏可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分,四言诗诗句一般读‘二二’节拍”。
4. 根据节奏齐读(配乐)。
(三)梳理全文
给大家三分钟时间,结合课文注释快速地翻译一下这首诗,等下请同学自己来翻译。(问句后展示正确翻译,问字后展示个别重点字,要求学生做笔记)
1. 纵观全诗,哪个字统领全诗,是本诗的线索?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板书)
2.“观”字统领全篇,观的是什么?
——沧海(板书)
3观沧海,就是我们学习诗歌的题目,那么我们接着看第一句: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向东登上碣石山,来远眺那苍茫的大海。
(东:方位名词做状语,“向东”;临:到达;以,用来,表目的;沧海:大海,这里指渤海)
这句是交代了什么?
——观的方位,观的地点,观的对象。(给出碣石山图,强调登上了碣石山顶,是远眺的观的方式)(这句虽然未写人,但是要想象曹操趁胜追击登山望海的勃勃英姿)(背下来)
4观的对象是沧海,那么作者看到了什么呢?接着看——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海水是多么的动荡起伏,山岛是那样的高高的挺立。 (何: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竦峙:高高的挺立。竦,高起。峙,挺立) 这里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什么景色?(海水、山岛)(板书)各是什么状态的描写?(一动一静)好处?(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岛上)树木聚集生长,百草丰美茂盛。 (丛生:聚集在一处生长;丰茂:丰美茂盛)
本诗是观的是沧海,这里仅仅是写沧海吗?还有什么?(树木、百草)(板书) 为什么要写山岛上丛生的树木,丰茂的百草,有何作用?
(用树木百草来点染大海,把大海烘托得生机勃发,欣欣向荣。)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秋风吹来,树木沙沙作响,波澜壮阔的海水不断涌起。
(萧瑟:风吹树的声音;洪波:波澜壮阔的海水)
这一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秋风、洪波)(板书)
这句话里哪个字用得非常的生动?(涌)从这个字中你看到了怎样的大海?(不仅看到了大海那种波澜壮阔的气势,并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展示) 5三句一起看,这是作者实际看到的景色吗?(是的,所以是实写)(板书)结合图片,谈区别。第一句既有海水又有山岛,视野开阔,是全景式描写。第二句第三句诗人视野推进,分别特写了岛上生机勃勃的风光和大海波涛汹涌的气势。动静结合,描绘出了大海的生机勃发和波澜壮阔之景。
6结合“一切景语皆情语”,讨论作者当时是什么情感?(斗志昂扬,激情澎湃) 7给一分钟,用斗志昂扬,激情澎湃的情感把背下来,齐背
海写完了吗?(没有)那接着往下看还写了什么样的海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都出没于大海之中;辉煌灿烂的银河,仿佛出没在这大海里。
(行:运行;若:好像;星汉:银河;出:出没;其:指大海)
(注意两句之间是分号。)
8这是本文主旨句,标记上
9这里写了什么?(日月,星汉)(板书)是作者实际看到的吗?是写作者想象的。所以这里是虚写。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是想象的?若,好像。
10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夸张)描写了怎样一个大海?一个什么样的意境(一个吞吐日月银河,囊括宇宙的大海,恢宏壮阔/开阔的意境)(板书)
作者通过奇特的想象,加以主观夸张,生动展现出了大海吞吐日月银河的磅礴气势,体现了他当时什么样的胸襟呢?(阔达豪迈/博大的胸襟)
11让我们把本诗最高潮的部分用你最丰富的情感背诵出来。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庆幸极了,用这首诗歌来抒发我的志向。
(幸:庆幸;甚:很;至:极点;咏:歌唱,用诗歌来抒发)
12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附文,合乐时的套语,与正文无直接关系)
13分小组进行讨论:
在作者率军北征途中,登上了秦皇汉武曾登上的碣石山顶,看到的是尽收眼底的辽阔大海,当时站在碣石山顶俯瞰海面,心中牵挂的必定是即将开战的战争。那么作者不满足实际所见之景,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吞吐日月的大海,囊括银河的大海。就好似作者不满足于击败最大劲敌袁绍一般。
从而我们可以看出,曹操是要抒发他怎样的雄心壮志?
——抒发了诗人一统中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板书) .........
14那同学们会总结本诗的主旨了吗?
——本诗以“观”字总领,借景抒情,展示了诗人阔达豪迈的博大胸襟,表达了诗人一统中原的雄心壮志!
(四)小结(结合板书)
本诗先 全景式地展现了大海的景象,再描绘了岛上风光,最后在描绘大海波涛汹涌的基础上,借拟写大海吞吐日月银河的气势来抒发自己壮阔的情怀。
三、我是闯关王(检测所学)
文中借助奇特想象来抒发主观感受的是:
一动一静全景式地展现了大海景象的是:
文中烘托大海欣欣向荣的是:
文中特写大海汹涌澎湃的是:
范文三:曹操的《观沧海》
中考古诗词鉴赏 ·曹操的《观沧海》
(2014-09-17 07:59:28)
转载▼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中考古诗词鉴赏 ·曹操的《观沧海》作者:杏坛归客的博客
观沧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试题】
1.这首诗以“”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
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参考答案】
1.观;“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或“博大胸怀”。
2.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2010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语文试题)
【作者介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一名
吉利,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东汉
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
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
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战,为全国尽快统一,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此外,他还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作为一代枭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慷慨悲凉。
【注释】
①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有二,这时指的大碣石山。一说即指今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
②澹澹(dàn):水波摇荡貌。
③竦( sǒng )峙(zhì):耸立。
④星汉:银河。
【译文】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水波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挺立在水中。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的很茂盛。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太阳和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银河、太阳和月亮灿烂,好像出自大海里。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鉴赏】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曹操《步出夏门行》的首章,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歌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观沧海》通过对于沧海的描绘和歌咏,表现出壮阔的胸怀。
赏析中华古典诗歌理当知人论世。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八月,曹操借许攸之计,挥鞭北指,以少胜多,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当时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是年九月,曹操在归途中登上碣石山(位于今河北省东亭县西南的大碣石山。此山现已不存,相传已沉入大海),观看沧海壮丽景色。此时,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挥笔即书,便有了《观沧海》一诗。
这首诗写景由近及远,由实到虚,动静结合,虚实并用,层次分明,状尽大海浩淼无垠、吞吐日月的宏大气势,实际上是极写诗人那如“沧海”般的情怀,抒发了诗人决心消灭所有残敌,誓统一中国的壮志豪情。
诗的开头二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平稳起头,交代诗人观海的地点、观察的方位,从这个方位正让我们明白诗人是登山俯视大海,这为后文的理解作了铺垫,因为站在不同的方位观海,得到的感受是全然不同的。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虽纯为叙事,但言语之间也流露了第一次览观大海
时的兴奋而庄严的心情,使人感到沧海不是寻常的景物:“观沧海”也不同于随意登临。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6句的描写是写实,是对大海的直接描写,除了刻画海的博大动荡之外,也写出了有关景物的萧瑟气氛。虽然着墨不多,却使人想见整个海景,并似乎感觉到诗人此时的心情。这几句诗看起来并不是精心刻画,而只是现现成成地说出了目中所见,心中所感,但却更显得质朴自然,错落有致,了无雕琢的痕迹。曹操这时候站在山上,第一眼看到的是大海的全景。所以他从大处落墨,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 诗人以丰富的想象把我们带进—个宏伟的境界,是对大海的间接描写。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宇宙间的奇观,创造了一个博大宏伟的境界。这几句是写—个想象的境界。这寥寥16个字,就写出了沧海之大,写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实在是壮观极了。太阳和月亮每天从东方升起来,绕天一周,又向西方落下去,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一样,星光灿烂的银河,斜贯在天空,它那远远的一端垂向大海,就好像发源于沧海一样。太阳、月亮和银河可算是自然界最辉煌、最伟大的形象了,可是诗人觉得它们的运行仍然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就仿佛是日月星辰的母亲一样。这样博
大的境界在古人的诗里是并不多见的。这几句描写使整个海景更有立体性,它不仅是在平面上向远处伸展,而是海与天空浑成一体。同时海中既有“洪波涌起”,天上的日月群星又运行不息,所以那浑然一体的海天之景又始终是处于激荡运转之中,这就是通过眼前景物与活泼想象的结合构成了一种极其雄伟的奇观。 曹操这首《观沧海》生动地描绘了沧海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沧海的形象,同时也写出了它的性格。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作形似的摹拟,而是力求表现沧海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由于景物不是客观的描写,而着重刻画了诗人对海景的独特感受,所以诗中对于气势雄浑的沧海的歌咏,也正表现了诗人自己的壮阔胸怀和宏伟气魄。
《观沧海》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眼前景物,这样纯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曾有过。它不但通篇写景,而且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
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但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寓情于景中,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水何”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于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日月”四句是写景的高潮,也是作者感情发展的高潮。宋人敖陶孙说曹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观沧海》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
分享: 0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75)┊ 评论 (0)┊ 收藏(0) ┊转载原文 ┊ 喜欢▼ ┊打印┊举报 前一篇:[转载]浅谈诗词语言的语法特点
后一篇:2014年全国各地市中考语文试题古诗词鉴赏试题汇总(一)
范文四:观沧海的练习
03观沧海
一、默写
二、练习
1、本诗作者 ,不仅是建安时期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封建社会一位杰出
的 、军事家。
2、按要求填写原诗中的语句。
①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
②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③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
3、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 ”。写景时,先写岛上
的 ,次写海面上的 ,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本诗的情感基调
是 。
4、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 ”写的是
动景,“ ”写的是静景。
5、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
出来。
6、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诗句中
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8、“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渲染了大海 的气势。“何”字体现了作者面对大海
的惊奇,因为他看到了山岛的 ,树木的 ,波浪的 。
9、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
宽广的胸襟。
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像,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
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03观沧海
1、曹操 政治家
2、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观 树木百草 秋风洪波 苍凉慷慨,悲壮激昂
4、动景: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静景: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动景静景各写一点即可)
5、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只作翻译1分,有想象内容1分)
6、诗人通过丰富的想像,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
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7、互文 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体现诗人的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8、苍茫动荡 巍峨 茂盛 汹涌
9、D
范文五:观沧海的练习
《观沧海》同步练习
读《观沧海》,完成文后问题。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作者,是时期著名的
家,家、诗人。他的诗以见称。
2.给下面加点词释义:
①东临碣石 ②以观沧海 ③水何澹澹 ④山岛竦....峙 ⑤星汉灿烂 ⑥若出其里 ⑦幸甚至哉 ⑧歌以咏......志
3.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意理解正确的是( )
A.日、月的运行,都是从大海里升起又降落;银河灿烂,也好像是发源于沧海之中。
B.日、月朗照大海,星星闪烁,辉映于海面。
C.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好像都是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了一样。
D.太阳月亮不停运转、银河灿烂,它们有的没入海底,有的投映到海面。
4.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
②“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都是写海上的景象。( )
③“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全景式地描绘了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
④这首诗前八句是实写,后六句是虚写。( )
⑤“水何澹澹”是描写无风时海面水波动荡的样子,“洪波涌起”是描写有风时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气势。( )
⑥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情,借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
5.对这首诗理解做个最佳抉择( )
A.诗人先写山岛风光,再描绘海面景色,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B.诗人立足于山岛,先远观,再近观,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C.诗人先实写,再虚写,最后抒情。
D.先全景式地展现大海景象,再描绘岛上风光,最后在描绘大海波涛汹涌的基础上,借拟写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来抒发自己壮阔的情怀。
参考答案:
1.曹操 东汉 政治 军事 慷慨悲壮
2.①登上 ②来 ③多么 ④耸立 ⑤银河 ⑥好像 ⑦庆幸、很 ⑧诗
3.C
4.①√ ②× ③√ ④× ⑤√ ⑥√
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