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区域经济学考试内容及答案
一、定义
1.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临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
2.综合经济区:综合经济区是一个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交通通信网络系统为脉络,上下级城市密切联系、城乡结合,拥有某些方面优势和一定经济发展实力,可以为实现更高一级(直至国家)总的发展目标独立承担一个方面任务的连接成片的区域。
3.科技工业园区:是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模式,他解决了科技与经济相脱离的难题,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增长极),是经济实现突发式、跨越式、阶跃式的发展模式。 4.总部经济:某区域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人驻,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企业总部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通过各种形式安排在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5.经济转型:是指一种经济运行状态转向另一种经济运行状态,是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6.区域经济: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 7.发展梯度:是指在国家和地区范围内,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实力水平。 8.极化效应:指经济活动正在扩张的地点和地区将会从其他地区吸引净人口流入、资本流入和贸易活动,从而加快自身发展,并使其周边地区发展降低。
9.变动导向理论:是指通过宏观调节,将国家、地区发展的总战略在实际经济组织层次上展开和具体化,并以此约束、引导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
10.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依据一定基本原则进行设置的一组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同时能全面反映可持续发展各要素及子要素状况特征的指标体系。 11.区域差异: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12.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指产业结构适应市场变化和保持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而向高级化调整、演进的可能性条件。
二、判断
三、简答
1.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有哪些,它们对支持和推动区域经济运行有哪些意义, 答: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有:?自然条件与历史基础;自然资源是一种基础性的物质因素,对区域劳动生产率提高、产业结构形成和资本原始积累都有重要作用。历史基础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凝结。历史形成的生产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人口与劳动力;从消费角度讲人类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从生产者角度讲一定的人口数量和适当的人口增长是保证区域劳动力供给的前提。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资本;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说明,积累资金、引进资金、争取资金确实是经济起飞的关键一环,区域资本的形成和有效使用,最各种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起着黏合作用。?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日益显示其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导。?组织与管理;区域组织、管理效率决定区域的资源配置能力。
2.区域经济成长可划分为哪些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特征,
答:经济成长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起步阶段即工业化准备阶段;经济增长呈上升趋势,但生产力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认仍相当低下,资金、技术、人才是发展的瓶颈。?起飞阶段即工业化初期及其后的持续成长阶段;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长足发展,区域经济和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成熟阶段即工业化后期阶段;经过长期的持续成长,区域经济进入了一个稳定增长产业更替的阶段。城乡关系趋于协调融合。?提升阶段即工业化时期的新成长阶段;在宏
观背景上意味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任务已经实现,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将让位于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
3.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征,
答: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类型及其特点:?极核式空间结构;指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增长极成为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极核,对区域内其他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区域空间结构。增长极一旦形成,便会产生区域要素的极化过程。以其强大的吸引与辐射功能,对区域其他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主导作用。?点轴式空间结构;它是在极核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区域内的增长极与周围其他的经济活动集聚点,借助于交通通信能源供给等线路连接起来而构成,彼此间具有紧密联系或功能互补的点轴式空间结构。在经济轴线形成后,位于轴线上的增长极和其他点将会因发展条件的改善而使发展加速、规模扩大,并因此而引起轴线规模的相应扩大。?网络式空间结构;是以点轴式空间结构为基础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以各种交通通信动力供给等线路为枢纽带,将区域内各地不同等级不同类型与功能的经济活动集聚点互相连接和沟通而形成的网络式空间结构。一个点可能与多个点发生联系,以满足获取发展所需的足够资源要素以及开拓市场的需要。 4.总部经济的形成机理和价值链分析是什么,以及它的理论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答:总部经济的形成机理:?总部成为企业的一个独立部门并发挥特殊的功能?“总部+生产基地”空间组织模式实现了两种不同地域要素优势在一个企业内的优化配置?地价竞租机制驱使企业总部向城市中心区集聚?产业进步推动城市职能由生产性职能向控制性职能转变?城市演化为总部集聚形态的生产力
价值链分析:总部集中的区域一般具有区位优势,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向该区域流动,在价值链分工中占据‘高端’地位获取更高的利润汇报,不但能够补偿其较高的费用成本,而且能够提升本区域的产业水平,扩大本地区的经济总量,提高区域竞争能力。
总部经济理论是对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创新;拓展了中心城市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合作通道,有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为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功能转型提供了新的途径;为欠发达地区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5.简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特征
答: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对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设想、思路和谋划。它根据不同的区生产要素条件的分布情况和盖度区在国家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地区未来发展的目标、方向和总体思路进行谋划,以达到指导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地区经济腾飞的作用。 其特征表现在:(1)区域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在宏观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谋划区域发展的总体构想,因此,它不同于国家的发展战略,而必须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带有强烈的区域性特征。(2)预见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预见性包括狭义的预见性和广义的预见性,狭义的预见性是指制定远景目标时对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水平等指标的预测。广义的预见性是指对未来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趋势及区域政策变动方向的预见。(3)综合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涉及区域内的城镇、乡村、产业、部门、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发展、政府行为等,具有极强的复杂性和综合性。(4)可操作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可操作性,主要表现在目标的可实现和采取策略的可应用性。
6.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用可持续发展观察区域经济有哪些新特点,
答: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它包括三大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从可持续发展可以观察出以下区域经济特点:第一,作为可持续发展空间载体的区域,是既有经济区域特征,又有自然地理特征的区域。比如说,西部大开发仲四川提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西北荒漠地区提出“重建秀美山川”。第二,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经济活动,其经济增长、结构基础,更
加依赖于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自然资源环境生态能否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供给,成为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的关键。第三,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具有外溢性特征,因而区域协调城乡协调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由于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客观上存在区域差异和发展差距,因而可持续发展中的区域协调、城乡协调更有新的涵义和重要性。
7.为什么中国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只能选择非均衡模式而不是均衡发展模式, 答:?从目前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来看,实现工业化仍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区域经济的核心问题是工业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区域经济的增长模式问题就是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从国内外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践来看,均衡增长和非均衡增长是区域哦区域经济增长普遍采用的两种模式,基于我国经济所处的成长阶段,区域经济增长宜采取非均衡的协调发展模式,体现在区域经济管理中,就是要培育区域经济增长点,促进和诱导区内外要素优先向增长点聚集,进而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带动区域经济快速、持续增长。?我国以处于工业化中期,基本实现工业化是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加快实现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区域增长的新模式。所以中国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只能选择非均衡发展模式而不是均衡发展模式。
8.区域空间经济活动中的区位指向性可分为哪些类型,各有什么内涵,
答:所谓区位指向性,是指经济活动(或产业部门、行业、企业)在选择最佳区位时,向能够满足自身主要布局要求或适合自身技术特点的特定区位接近的倾向性。有以下几种类型:?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这类区位指向是指经济活动的区位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分布的强烈制约,在空间分布上趋向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适宜而又集中的地方。?原料地指向。某些在生产过程中中耗费原料多或原料不适宜远距离、长时间运输的经济活动,它们的区位倾向于选择在原料集中供给地,因而表现为这种原料地指向。?燃料动力指向。一些经济活动在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劳力供给,它们在区位选择上一般倾向于尽可能靠近燃料动力供给地。?劳动力指向。部分经济活动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劳动力或对某种类型的劳动力有很强的依赖性,因而其区位选择明显地趋向于合适的劳动力集中且供给充裕的地方,从而表现为劳动力指向。?消费市场指向。某些经济活动是直接为消费者服务的,或是其生产经营对市场需求变化及市场行情波动很敏感,或是其产品因笨重、体积庞大、易腐烂变质等原因而不宜远距离运输,因而它们的区位选择趋向于消费市场。?交通枢纽指向。有些经济活动的运输费用在其产品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大,或是为了便于从不同的地方获得原材料于燃料,或是为了便于向多个市场地发送产品,它们在区位选择上往往趋向于运费最低或运输便捷的地方,从而就常常分布在交通枢纽。
9.成本决定论、利润决定论、综合决定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成本决定论研究的是各种区位因素对产业配置的吸引作用,认为一个区域对工业区位选择吸引力的大小的决定力量是最小生产成本。而影响产品成本的一般区位因素是运输费、劳动费和集聚效益。区位的选择总是趋向生产总成本费用最低的地点。
利润决定论是以在垄断资本条件下对最大利润的追求为背景建立起来的。近代区位论以市场——价格分析揭示出利润最大化是影响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使区位论走向宏观化。 综合决定论是指人们收入和需求层次的提高,区位决定因素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现代区位论特别强调以人的行为因素为依据,对成本——市场因素作综合分析,进而发展成为综合的整体性的区位理论,即空间结构理论。合理的区位选择和产业配置必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必须对多种因素,特别是成本—市场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10.简述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
答:从区域经济合作的经济内容看,主要包括工业贸易合作、资金合作、劳务合作及科学技术合作等四大方面。(1)工业贸易合作。工业贸易合作又叫工贸合作,包括合作双方在制造业领域的生产合作和加工贸易合作两种形式;(2)资金合作。资金合作是指合作双方以资金的筹措与投放为核心内容进行的经济合作活动。资金在区际之间的流动主要包括直接投资合作(股权合资企业和契约合资企业)和间接投资合作(信贷和证券投资);(3)劳务合作。劳务合作是通过劳动力的区际流动进行的区域经济合作。从目前国内地区间劳务合作的内容看,主要有纯粹的劳务贸易、信息咨询及旅游三大类。(4)科学技术合作。区域之间的科技合作是科学技术在不同的地区之间转移和再配置的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科技研发合作、技术贸易和技术转让与技术援助三大类。
四、综合论述
范文二:区域经济学定义及其主要内容[新版]
导 论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及其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一、经济区域
1、定义
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一般按照地理、行政、文化、经济特征划分区域。
2、经济区域形成的原因
(1)自然禀赋差异即要素分布的非均衡性。
(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3)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4)创新能力的集中性。
(5)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二、关于区域经济学
讨论:* 如果说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稀缺性的学问,那么,区域经济学是研究什么资源的稀缺,
* 研究区域经济的目的是什么,
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分支学科,形成较晚,但发展很快。
从古典区位论到现代区域经济学,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9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中叶,古典区位论时期;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现代区域经济学形成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后,区位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区域经济管理理论又在新的条件下得到发展。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和揭示区域与经济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
空间分布及发展规律,探索促进特定区域而不是某一企业经济增长的途径和措施,以及如何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区域整体经济效益,为政府的公共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市化与城市经济问题、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生产力布局、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农村经济、区带规划及
管理、区域投融资等。研究方向集重要性、先进性、实用性等于一身,具有鲜明的特色。
(1)区位论初期研究主要发源地在德国。 (2)战后主要集中到美国。
60年代后,开始大力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
中国计划时期对于生产力布局研究。 (3)80年代后,区域化、集团化和一体化的趋势日
益明显。
(4)地球村等空间狭小,现代区域经济学产生。
(5)市场机制失灵,区域经济管理学产生。
区域经济学原本产生于德、美、日、瑞典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来其研究重心发生的转移,主要面向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理论概览:
0. 古典区域理论
0.1 农业区位论
0.2 工业区位论
0.3 中心地理论 1. 传统区域发展理论
1.1 发展阶段理论
1.2 均衡增长理论
1.3 不均衡增长理论
1.4 区域增长的一般理论模式
1.5 新马克思主义增长理论
2. 70年代末期以来区域发展理论的新进展
2.1 区域发展的制度基础与区域管制
2.2 新产业区理论
2.3 跨国公司全球化与区域发展
2.4 地方环境与学习创新
2.5 新贸易理论与地理经济学
2.6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3. 区域发展理论研究展望
在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起步更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开始兴起,但发展也十分迅速。
随着理论研究深入和实践的发展,将逐步形成一个为学界认识比较一致的“区域经济学”定义。
1( 从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来界定区域经济学
2( 根据区域经济学研
究的主要问题来进行界定
3( 基于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来界定区域经济学
我们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在国内出版的区域经济学学术著作或是教材中,学科体系、研究内容,乃至
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基本概念都相差很大。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仍然在探讨之中,正处在一个异常活跃时期。
三、区域经济管理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经济管理是整个国民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经济管理是指国家在地域空间领域的宏观
经济调控,即中央和地方政府遵循市场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客观规律,根据国家宏观目标要求,运用各种政策手段,调节各经济区域的经济运行,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区域经济管理学的核心问题
?区域内经济发展、区域间经济关系
?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空间和时间,经济学、管
理学的研究也不例外。
?过去主流经济管理学家将过多的精力用于经济运行的时间特征研究,随着经济资源的消耗,空间的区位优势开始显现。
区域经济管理真正受到重视始于20世纪20年代。
区域经济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尚处于萌芽阶段。
讨论:关于一般的区域经济管理手段,你知道多少,中国呢,
四、区域经济管理研究的兴起
我国的区域经济研究基本上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的。
区域经济问题大量涌现:
(1)开发区热、房地产热的不良后果。
(2)地区发展差距、
特别是东西差距拉大。
(3)某些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滞缓和衰退。
(4)新一轮的重复建设和地区结构趋同。
(5)行业和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
(6)环境生态破坏,影响可持续发展。
新的区域发展实践,会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理论和区域经济管理理论研究的
深入发展和不断创新。
第二节 区域经济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区域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1(区域经济管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2(区域经济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客观要求
二、区域经济管理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
用
1.创新和突破作用
2.稳定和协调作用
3.协助和补充作用
第三节 区域经济管理的内容*
第四节 区域经济管理的研究方法*
一、辩证分析方法
二、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三、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合。
关于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与要求!
范文三:区域经济学定义及其主要内容
导 论
第一节 区域
经济及其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一、经济区域
1、定义
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一般按照地理、行政、文化、经济特征划分区域。
2、经济区域形成的原因
(1)自然禀赋差异即要素分布的非均衡性。
(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3)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4)创新能力的集中性。
(5)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二、关于区域经济学 讨论:* 如果说经济学
是研究资源稀缺性的学问,那么,区域经济学是研究什么资源的稀缺?
* 研究区域经济的目的是什么?
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分支学科,形成较晚,但发展很快。
从古典区位论到现代区域经济学,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9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中叶,古典区位论时期;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
代,是现代区域经济学形成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后,区位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区域经济管理理论又在新的条件下得到发展。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和揭示区域与经济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规律,探索促进特定区域而不是某一企业经济增长的途径和措施,以及如何在发挥各地区
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区域整体经济效益,为政府的公共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市化与城市经济问题、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生产力布局、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农村经济、区带规划及管理、区域投融资等。研究方向集重要性、先进性、实用性等于一身,具有鲜明的特色。
(1)区位论初期研究主要发源地在德国。
(2)战后主要集中到美国。 60年代后,开始大力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
中国计划时期对于生产力布局研究。
(3)80年代后,区域化、集团化和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4)地球村等空间狭小,现代区域经济学产生。
(5)市场机制失灵,区域经济管理学产生。
区域经济学原本产生于德、美、日、瑞典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来其研究重心发生的转移,主要面向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理论概览:
0. 古典区域理论 0.1 农业区位论 0.2 工业区位论 0.3 中心地理论
1. 传统区域发展理论
1.1 发展阶段理论
1.2 均衡增长理论
1.3 不均衡增长理论
1.4 区域增长的一般理论模式
1.5 新马克思主义增长理论
2. 70年代末期以来区域发展理论的新进展
2.1 区域发展的制度基础与区域管制
2.2 新产业区理论
2.3 跨国公司全球化与区域发展
2.4 地方环境与学习创新
2.5 新贸易理论与地理
经济学
2.6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3. 区域发展理论研究展望
在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起步更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开始兴起,但发展也十分迅速。
随着理论研究深入和实践的发展,将逐步形成一个为学界认识比较一致的“区域经济学”定义。
1. 从人类经济活动的
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来界定区域经济学
2. 根据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来进行界定
3. 基于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来界定区域经济学
我们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在国内出版的区域经
济学学术著作或是教材中,学科体系、研究内容,乃至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基本概念都相差很大。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仍然在探讨之中,正处在一个异常活跃时期。
三、区域经济管理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经济管理是整个国民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经济管理是指国
家在地域空间领域的宏观经济调控,即中央和地方政府遵循市场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客观规律,根据国家宏观目标要求,运用各种政策手段,调节各经济区域的经济运行,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区域经济管理学的核心问题
?区域内经济发展、区域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间经济关系 ?
的空间和时间,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也不例外。
?过去主流经济管理学家将过多的精力用于经济运行的时间特征研究,随着经济资源的消耗,空间的区位优势开始显现。
区域经济管理真正受到重视始于20世纪20年代。
区域经济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尚处于萌芽阶段。
讨论:关于一般的区域经济管理手段,你知道多少?中国呢?
四、区域经济管理研究的兴起
我国的区域经济研究基本上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的。
区域经济问题大量涌现:
(1)开发区热、房地产热的不良后果。
(2)地区发展差距、
特别是东西差距拉大。
(3)某些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滞缓和衰退。
(4)新一轮的重复建设和地区结构趋同。
(5)行业和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
(6)环境生态破坏,影响可持续发展。
新的区域发展实践,会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理论和区域经济管理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和不断创新。
第二节 区域经济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区域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1.区域经济管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2.区域经济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客观要求
二、区域经济管理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 创新和突破作用
2. 稳定和协调作用
3. 协助和补充作用
第三节 区域经济管理的内容*
第四节 区域经济管理的研究方法*
一、辩证分析方法
二、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三、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合。
关于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与要求!
范文四:区域经济学
填空题
1胡佛在其《区域经济学导论》一书中,最早构建了一个区域经济学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对于今天的区域经济学研究仍然具有巨大的影响。
2为深刻的进程。
3
4。
5、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在理论上可以划分为三类:顺序—规模分布型、双中心型、网络型。
6。
7。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区域政策理论。
2区域经济基础设施由三个部分组成区域交通系统、公用事业系统、公共工程。
3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可以归纳为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三种。
1古典区位理论有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运输区位论。
2。
3。
4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目标驱动机制、利益驱动机制、宏观调控机制、市场调控机制
5新要素学说包括人力资本学说、研究与开发学说和创新理论。
6。
7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是经济稳定化、资源配置高效化、分配公平化。
8区域投资环境研究的内容有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9
1、工业区位论的代表人物是韦伯。
2、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是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科技因素。
4、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有工业贸易合作、资金合作、老务合作 科学技术合作。
5、创新理论包括企业创新、国家创新、区域创新。
6、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是区域性、预见性、综合性、可操作性。
7、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是经济稳定化、资源配置高效化、分配公平化。
8、地区形象塑造的主要内容有地域性、继承性、动态性。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包括经济地理学 区位理论
2.埃德加?胡佛构筑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是指.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 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包括纯自然资源型 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 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资源缺乏型4.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区域垄断及其竞争 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 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5.非均衡增长理论提出的“连锁效应”包括前向关联效应 后向关联效应 旁侧关联效应
6.区域开发的特点包括 开发对象位置的明确性 开发范围的明确性 开发的时效性 开发行动的综合性
7.区域经济发展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阶段是工业化中期阶段
8.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是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
9.影响产业区位选择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口和劳动力 市场
10.根据区域经济合作主体的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可分为民间合作 官方合作 官民合作
11.区域间的间接投资合作的形式包括信贷 证券投资
12.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经济条件包括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产业结构的递次演进 规模化与专业化的充分发展 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13.城镇体系的特征包括关联性 整体性 层次性
14.对区域内各类资源和环境条件进行的评价主要包括绝对量评价 平均量评价 需求量评价 综合评价
15.区域经济产业政策可分为产业组织政策 投资政策 产业布局政策
名词解释 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 聚集效应聚集效应是指由于某些产业部门、某些企业向某个特定地域集中所产生的使生产成本降低的效果,主要是通过企业间的分工协作、扩大生产规模等方法来实现,表现为联合化和协作化。 区域贸易是指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进行商品交换的活动。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对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设想、思路和谋划。它根据不同地区生产要素条件的分布情况和该地区在国家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地区未来发展的目标、方向和总体思路进行谋划。 新要素学说是对俄林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它大大地扩展了生产要素范围,把劳动者的智力投资、科技进步与创新、获取信息的便利程度都列入生产要素范畴,深化了生产要素的内涵。 区位理论是微观经济理论,它要解决的主要是厂商如何进行布局才能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的问题。 新产业区指基于合理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结成的网络,这些网络与本地的劳动力市场密切连接,实行专业化分工。除了一般的聚集意义外,其特别强调专业化和小企业集群,强调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以及制度的建设。 人力资本是在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具体是指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主要以人的能力的利用、开发为表现的,包括教育、工作经验以及人口的健康营养状况等因素在内的资本形式。 要素密集度是指在商品的过程中,消耗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强度。 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区域内经济社会联系密切的,具有不同职能、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镇群体。
地区形象是公众对该地区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 区域经济政策是政府处理区域性事务的工具和手段,区域经济政策的实施也是区域经济学应用性的具体体现。 区域经济增长狭义和广义之分。(1)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来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2)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还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等。
2、产业的布局指向是指一个产业区位选择的趋向,地区对产业的吸引,是将产业引到一个具体的地点
4、区域创新是指一个地区研究、开发、运用和扩散新技术和新知识,并以此促进地区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的过程。
5、地区形象是公众对该地区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 区域经济开发指人类运用发展经济的各种手段作用于特定区域的区域经济过程。区位因素指在特定的地点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地区进行同种活动可能获得更大利益的各种影响因素的集合。
3.垂直区域经济合作指合作双方经济技术水平差距较大,所提供生产要素的加工深度和技术层次不同的合作活动。
简答题 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有哪些?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中间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简述中国区域资源环境战略的特点。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密不可分的以人为中心的复合系统;正确处理生存和发展关系;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人口问题。 简述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雁行产业发展形态是立足于后发国家发展的需要,论述了如何接受发达国家传递下来的,技术相对成熟的产业,并且将它由幼小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生产基地。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认为:一个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要实现由幼小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生产基地,必须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量进口该产业的产品;第二阶段,国内规模化生产;第三阶段,产品大规模出口,成为世界性的生产基地。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实际上是一种落后国家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实现经济赶超的理论。它经常用于通过扶持幼稚产业,调整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有哪些?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中间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简述中国区域资源环境战略的特点。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密不可分的以人为中心的复合系统;正确处理生存和发展关系;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人口问题。 简述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雁行产业发展形态是立足于后发国家发展的需要,论述了如何接受发达国家传递下来的,技术相对成熟的产业,并且将它由幼小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生产基地。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认为:一个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要实现由幼小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生产基地,必须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量进口该产业的产品;第二阶段,国内规模化生产;第三阶段,产品大规模出口,成为世界性的生产基地。雁行产业发展形
态说实际上是一种落后国家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实现经济赶超的理论。它经常用于通过扶持幼稚产业,调整产业结构。 当代区域经济学有哪些主要流派?新经济地理学派;新制度学派;区域管理学派。 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与类型有哪些?初级产品出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出口替代战略、工业赶超战略、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
1、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是什么?(1)目标驱动机制。产业区位选择机制所含的内容,包括其对产业布局活动的约束作用和推动作用两个方面。从其约束作用来看,关键是对布局目标的约束。(2)利益驱动机制。利益驱动机制是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中的主体部分。(3)宏观调控机制。产业区位选择还必须要考虑到国家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有效途径是控制投资的规模和方向。调控的手段主要包括国家的直接投资和财政税收等手段。宏观调控机制所要实现的目的是从宏观上为产业部门选择最适宜发展的地域,同时为地区选择最需要的产业部门。(4)市场调控机制。市场机制的特点首先是由企业的独立法人地位所决定的。
3、我国新的产业布局有哪些特点?(1)要求靠近市场;(2)要求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3)要求有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4)要求优良的基础设施;(5)要求具有完备的辅助工业和发达的第三产业支撑;(6)要求有优良的投资软环境;(7)要求能靠近投资机构;(8)要求该地区具有创业精神的城市气氛;(9)要求聚集性。(10)要求良好的周边环境和生活质量。
1.简述实现我国区域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建立完善的资源开发规划。建立完善的资源价格体系。建立完善的资源政策体系。建立完善的资源法律体系
2.简述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各种力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包括:①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②规模化和积聚共同构成城市对企业的拉动。③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城市文明共同构成城市对居民的拉力。
3.简述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制定区域经济增长的目标。开发自然资源。完善经济运行机制。调节各种经济活动。做好扶贫工作。
1、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所谓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1)人是知识经济化的直接创造者。人在知识经济化过程中,发挥着中心作用,是知识经济一体的焦点。在现代社会的现代文明中,人才、知识、信息、科技、文化正在成为社会发展最关键的经济因素。
(2)人力资源的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人既是知识、科技、信息的文化载体和创造者,又直接构成了现代文明最稀缺的资源、最宝贵的财富、最根本的经济动力。(3)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具备的条件。区域经济发展当中进行智力人力资源开发的条件是:①劳动力结构出现根本性变化,从事信息工作的人超过总就业人数的50%;②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信息经济约占50%以上;③信息工业充分发展,建立起先进的通讯网络系统;④社会生活信息化;⑤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资源和主要推动力。
3、从经济支持角度来看,要推动城市化,必须使工业化具备哪些条件?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支柱。在城市化过程中,表现为企业对规模化和积聚的追
求而集中在城市发展。从经济支持的角度看,要推进城市化进程,必须使工业化具备如下条件:(1)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2)产业结构的递次演进。(3)规模化与专业化的充分发展。(4)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简述配第—克拉克定律。配第—克拉克定理是有关经济发展中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变化的理论。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计算了20个国家的各部门劳动投入和总产出的时间序列数据之后,得出的重要结论。 产业结构理论中,“配第—克拉克定理”表述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论述题 论述城市化的概念与内涵。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它具有如下六个方面的内涵:第一,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第二,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第四,城市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第五,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第六,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 论述城市化的概念与内涵。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它具有如下六个方面的内涵:第一,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第二,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第四,城市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第五,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第六,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 如何实现区域交易成本最小化?交易成本的区域最小化,是制度安排合理化的最终体现。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1区域垄断及其竞争,区域垄断与及垄断竞争,是造成交易成本上升的重要原因。要降低交易成本,必须打破区域的封锁和狭隘的地方主义。2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根据内部化理论,单个企业面对区域市场会导致区域交易成本的增加,区域集团的形成可以协调企业和利益,许多交易费用则用内部化的方法解决,区域集团的形成将降低区域总体的交易费用。3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地方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是从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参与地区的经济活动。但政府行为不一定都是理智的,所以公共利益最大化并不意味着也能带来效益的最大化。所以,为了促使交易成本最小化,必须使政府所主导的公营部门与区域内的私营相结合,一致营造公用事业的最佳规模,以达成最小的成本实现。 说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过程,区域经济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各地区的发展速度也在加快。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引入市场机制。从此,区域经济的地区发展出现了不同的变化。(二)资源配置趋向合理,地区优势得以发挥随着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指令性计划逐步减少,地区作为区域发展的主体,在竞争中运用市场机制,以市场调节来配置资源。在此过程中各地区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提高。(三)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四)对外开放深入发展,西部大开发将成为新的热点,区域经济发展将获得新的活力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家在吸引外资时更多地考虑了内地的需要,尽可能把外资引向内地;
国家也给予内地省区更多的自主权,使它们能够充分利用本地的优势条件,特别是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条件,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五)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区域贸易将会更快发展,区域关系将更趋紧密。1、结合我国人口、资源的现状,谈谈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应采取的对策?中国人口、资源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中国的人口、资源基本观念。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资源管理方面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二)中国人口与资源的矛盾。(1)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量少,地域分布不均,可更新资源趋向负荷极限。(2)资源需求与消费的矛盾不断加深。
(3)传统的发展模式和资源利用模式尚未根本改变。(4)区域资源的管理和决策机制也未根本改变另外,我国区域资源战略的特点包括:(1)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密不可分的以人为中心的复合系统。(2)正确处理生存和发展关系。(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人口问题。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必须采取完善的政策措施。(1)建立完善的资源开发规划;(2)建立完善的资源价格体系;(3)建立完善的资源政策体系;
(4)建立完善的资源法律体系;资源合理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解决好这个核心问题,可持续发展计划将会顺利得到实施。2、中国地区贸易格局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中国地区贸易不仅呈现出自我循环的格局,还经常表现为地区市场封锁和贸易冲突,人为地限制商品进出地区市场。由于如下原因,又形成了新一轮的地区市场割据和贸易冲突。(一)市场条件下地区间的利益冲突加剧。为了尽快发展地方经济,各地区相互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地区间利益冲突加剧。(二)地方政府作为地区经济利益的代表,往往通过非经济手段干预市场,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更多地受政府行为的控制。(三)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倒置。在目前体制转化的过程中,政府职能和企业职能都没有到位。因此,消除中国区际贸易障碍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消除地方政府的不合理行为,同时培育一大批富有竞争力的企业,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前者需要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及中央政府的行政管理,后者需要建立健全市场机制。第一,完善行政制度,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第二,制定“中国地方政府行为法”及“区际关系法”,严格限定地方政府的行为边界及区际交往必须遵循的和规范,同时加强司法,严格执行,使地区政府在处理区际关系时有法可依,不至于出格。第三,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培育全国统一市场。第四,培育一批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1.试论述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和作用。(1)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有三个方面:第一,稳定发展经济;第二,高效配置资源;第三,公平分配收入。(2)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 第一,调节资源配置;第二,加快区域经济的要素流动;第三,调整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第四,促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第五,加快区域社会发展,振兴文化、教育和科技。
范文五:区域经济学
作业讲析一
第一章导论
一单选:
1.(区域)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得以进行的空间,区域经济也因此成为经济社会活动主题普遍关注的问题:
A.区域 B.城市 C.国家 D.团体
2.(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A.社会学 B.区域经济学 C.政治学 D.经济学
3.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A.独立性 B.知识性 C.综合性 D.应用性
4.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A.实用性 B.应用性 C.综合性 D.实践性
5.区域经济学是治病的科学,这是对区域经济学(应用性)的深刻总结。
A.实用性 B.知识性 C.应用性 D.综合性
6.德国学者(杜能)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农业圈层理论即农业区位论。
A.杜能 B.韦伯 C.胡佛 D.廖什
7.1993年(克里斯塔勒)出版了《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提出了中心地理论。
A.杜能 B.韦伯 C.胡佛 D.克里斯塔勒
8.1940年(廖什)出版了《区位经济学》一书。
A.杜能 B.韦伯 C.廖什 D.胡佛
9.现代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它的创始人之一是(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艾萨德教授。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10.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的转化。
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市场
二多选:
1.德国学者(AB)等创立了古典区位理论。
A.杜能 B.韦伯 C.胡佛 D.廖什 E.克里斯?塔勒
2.艾德加?胡佛构造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即:(ACE)
A.生产要死的不完全流动性 B.生产要素的完全流动性
C.生产的不完全可分性 D.生产的完全可分性
E.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3.胡佛在其《区域经济导论》一书中,最早构建了一个区域经济学体系,这个体系包括(ABCD)
A.工业部门结构 B.区域的空间结构及变化趋势
C.区域发展问题 D.区域政策问题
E.区域文化问题
4.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分为三个部分即(ABD)
A.区域发展理论 B.区域关系理论
C.区域空间理论 D.区域政策理论
E.区域贸易理论
5.目前区域经济学形成了三大流派(ABD)。
A.新经济地理学派 B.新制度学派
C.新文化学派 D.区域管理学派
D.区域发展学派
6.以(AC)等学者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
A.克鲁格曼 B.韦伯 C.腾田昌久 D.杜能 E.胡佛
7.区域管理由三部分组成,即(ABD)
A.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B.人口管理
C.社区管理 D.环境管理
E.社会管理
三判断题:
1.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对)
2.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错)
3.区域经济学是治病的科学。(对)
4.区域经济学的母体是区位理论。(对)
5.杜能农业区位论是在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孤立化得方法研究而形成的。(对)
6.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的转化。(对)
7.研究市场网络合理结构安排的理论主要有克里斯?塔勒的区位论理论。(错)
8.经济地理学派的宗旨是将经济地理学即区域经济学带进主流学的殿堂。(对)
第二章
一单选:
1.(A)是由人们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
A.自然资源 B.空气 C.阳光 D.水
2.社会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就是人力和(B)。
A.物产 B.物力 C.资源 D.技术
3.人力资源最基本的特点是(C)
A.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 B.人力资源具有时效性
C.人力资源具有生物性 D.人力资源具有智力性
4.(A)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干中学”理论。
A.阿罗 B.舒尔茨 C.杜能 D.韦伯
5.在区域经济的环境条件下,(B)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与自然资源环境、人力资源环境一起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所必备的三大环境。
A.条件 B.制度 C.政治 D.经济 E.文化
二多选:
1.自然资源的特点有:(AC)
A.稀缺性 B.经济性 C.区域性 D.可生性 E.自然性
2.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ABDE)
A.纯自然资源型 B.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综合型 C.资源丰富型
D.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E.资源缺乏型
3.区域经济资源包括:(ABCD)
A.资金 B.劳动力 C.技术 D.区位资源 E.区域位置
4.人力资源的特点包括:(ABCDE)
A.人力资源具有生物性 B.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
C.人力资源具有时效性 D.人力资源具有智力性
E.人力资源具有再生性
5.古典经济学家普遍认为(AC)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A.储蓄 B.工资 C.资本积累 D.通货膨胀 E.技术
6.区域经济发展必备的三大环境是(ABE)。
A.自然资源环境 B.人力资源环境 C.人文环境
D.社会环境 D.制度环境
三判断:
1.要确定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通用的方法是自然资源综合优势度评价方法。(对)
2.人力资源又被称为“劳动力资源”或者“劳动资源”。(对)
3.社会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就是人力和物力。(对)
4.研究人力资源,根本目的是为了运用人力。(对)
5.罗默尔的贡献是在垄断竞争的前提下提出关于人力的假设。(错)
6.在区域经济环境条件中,社会环境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错)
第三章
一单选:
1.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是由(C)提出的。
A.杜能 B.韦伯 C.赖宾斯坦 D.廖什
2.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是由(B)提出的。
A.杜能 B.内尔森 C.赖宾斯坦 D.韦伯
3.(A)经济学家赫希曼、汉斯?辛格等是非均衡增长理论的代表。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法国
4.经济学家罗默认为(B)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
A.外在的 B.内在的 C.引进的 D.独创的
5.(C)的创新理论是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
A.内尔森 B.杜能 C.熊彼特 D.韦伯
二多选:
1.美国的经济学家(AB)等是非均衡增长理论的代表。
A.赫希曼 B.汉斯?辛格 C.内尔森 D.赖宾斯坦
2.连锁效应包括:(ABC)
A.前向关联效应 B.后向关联效应 C.旁侧关联效应
D.中间关联效应 E.后进关联效应
3.区域开发的特点有:(ACD)
A.开发的明确性 B.开发的时间性 C.开发的时效性
D.开发的综合性 E.开发的经济性
三判断:
1.非均衡增长与均衡增长的现实基础一样都是发达地区的低水平均衡现象。(错)
2.阿罗模型用技术的外部性解释经济增长。(对)
3.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创新的存在。(对)
第四章
一单选:
1.区域(A)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A.经济增长 B.经济倒退 C.经济危机 D.经济滞涨
2.三次产业的划分是由(B)著名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首先提出的。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3.1940年(A)在他的著名经济学著作《经济进步的条件》中对三次产业作了详细的划分。
A.克拉克 B.杜能 C.韦伯 D.胡佛
4.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以地区生产(B)为基本前提。
A.科学化 B.专业化 C.智能化 D.人工化
二多选:
1.区域经济发展包括(ABCDE)等在内的更为宽泛,更为深刻的过程。
A.经济增长 B.结构升级 C.技术创新 D.社会进步 E.人民福利提高
2.区域经济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含义即(ABC)
A.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B.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
C.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D.国民经济的发展 E.人口的增加
三判断:
1.区域经济发展是与区域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问题。(对)
2.区域经济增长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加。(对)
3.工业化的后期阶段是区域经济发展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阶段。(错)
4.区域产业结构是指特定区域内各经济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对)
5.克拉克把区域的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三次产业。(对)
6.克拉克主要研究科学技术在三次产业之间的转换规律。(错)
7.库兹涅茨在他的著作《各国的经济增长》一书中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这两个方面作了分析研究。(对)
第五章
一单选:
1.区域理论主要研究产业的区位(B)问题。
A.地理 B.选择 C.合理 D.定位
2.1826年(C)在《孤立国》一书中首次对区位问题进行了研究。
A.韦伯 B.胡佛 C.杜能 D.廖什
3.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者是(B)。
A.杜能 B.韦伯 C.胡佛 D.廖什
4.区域产业布局的最新研究进展是(A)区理论的出现。
A.新产业 B.新经济 C.新工业 D.新农业
5.新产业区是一个由(C)企业组成的地域系统。
A.大型 B.中型 C.中小 D.小
二多选:
1.区位理论对于区位选择提出了三个标准即(ABE)。
A.成本最低 B.市场份额最大 C.利润最大
D.效益最大 E.聚集效益
2.社会经济因素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有:(ABCDE)
A.人口 B.劳动力 C.资金 D.市场 E.运输
3.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有(ABCD)。
A.目标驱动机制 B.利益驱动机制 C.宏观调控机制
C.市场调控机制 E.效益驱动机制
4.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有:(ABCDE)
A.能源指向 B.原料地指向 C.消费地指向
D.劳动力指向 E.高科技指向
5.地域的环境容量主要取决于三点即(ACD)。
A.资源要素 B.技术要素 C.基础设施要素
D.管理要素 E.市场要素
6.我国的新产业区包括三类即(ABC)。
A.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B.新工业区 C.现代农业园区
D.新农业区 E.新社区
7.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特点有(ABCDE)。
A.靠近市场 B.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 C.有高级企业管理人才
D.靠近投资机构 E.要求聚集性
三判断:
1.区位选择要考虑的主要因素被称为区域的区位因素。(对)
2.经典的区位理论是由19世纪德国著名经济学家杜能和20世纪初德国著名经济学家韦伯创立的。(对)
3.韦伯最早提出了农业区位理论,主要内容是研究距离对农业土地效益的影响。(错)
4.1909年韦伯出版的研究工业区位问题的著作《区位的纯粹理论》被认为是最早的关于工业区位的比较系统和完整的理论著作。(对)
5.布局指向是从产业角度来分析产业布局活动。(对)
6.所谓无指向性产业即产业布局的指向较明显。(对)
7.聚集可分为功能聚集和非功能聚集。(对)
8.新产业区可以称为“社会经济综合体”。(对)
第六章
一单选:
1.区域贸易是指一个地区与其他(B)进行商品交换的活动。
A.城市 B.地区 C.社区 D.地方
2.地区差异是引起贸易的基本原因之一,其理论基础是亚当?斯密的(A)学说。
A.绝对成本 B.绝对贸易 C.比较利益 D.比较成本
3.比较利益学说的理论基础是(C)的比较成本学说。
A.杜能 B.韦伯 C.大卫?李嘉图 D.亚当?斯密
4.俄林在1933年出版的《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D)禀赋理论。
A.资源 B.技术 C.资金 D.要素
5.生产要素禀赋是指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B)程度。
A.丰富 B.丰裕 C.贫乏 D.贫瘠
6.规模经济是指产出水平的增长幅度(A)要素投入增长幅度的经济现象。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约等于
7.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认为一个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要实现由幼小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生产基地的目标必须经过(B)阶段。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8.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是(C)经济学家根据实践总结出来的。
A.美国 B.中国 C.日本 D.法国
二多选:
1.规模经济包括(AB)。
A.企业内部规模经济 B.企业外部规模经济 C.市场规模经济
D.国家规模经济 E.产品规模经济
三判断:
1.地区差异引起贸易。(对)
2.地区差异引起贸易的理论基础是亚当?斯密的比较成本学说。(错)
3.比较利益学说的理论基础是大卫?李嘉图的绝对成本学说。(错)
4.生产条件的多样性决定区域贸易商品的多样性。(对)
5.俄林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对)
6.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是美国经济学家根据美国棉纺业发展的实践总结出来的产业发展理论。(错)
第七章
一单选:
1.(A)的要素禀赋理论为区域经济合作奠定了基本的理论基础。
A.俄林 B.克拉克 C.韦伯 D.杜能
2.在古典经济学中(B)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
A.生产力 B.劳动力 C.科学技术 D.资金
3.人力资本是劳动力的智力资本与(C)资本的结合。
A.能力 B.体力 C.健康 D.生产
4.研究与开发学说是20世纪60年代(D)经济学家格鲁伯、弗农等人提出的。
A.日本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5.创新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A)。
A.熊彼特 B.内尔森 C.赖宾斯坦 D.赫希曼
6.熊彼特认为(B)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A.科技 B.创新 C.知识 D.能力
7.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中(C)是创新的主体。
A.国家 B.团体 C.企业 D.个人
8.(C)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弗里曼于1987年首次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
A.日本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9.1968年(D)经济学家理查德?库珀首次系统阐述了国际相互依赖理论。
A.日本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10.工业贸易合作包括合作双方在制造业领域的生产合作和(B)贸易合作两个方面。
A.出口 B.加工 C.进口 D.技术
11.1987年我国第一家证劵公司在(A)成立。
A.深圳 B.上海 C.广州 D.北京
二多选:
1.在区域经济合作中有(ACD)三方面的因素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A.合作主体 B.合作客体 C.合作对象
D.合作效益 D.合作意图
2.区域经济合作的对象是生产要素包括(ABCD)。
A.资金 B.技术 C.劳动力 D.信息 E.能源
3.根据区域经济合作范围的不同可以划分为(AC)。
A.国际经济合作 B.地区经济合作 C.区际经济合作
D.城乡经济合作 E.贸易经济合作
4.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可以划分为(ABCDE)。
A.生产合作 B.资金合作 C.劳务合作
D.技术合作 E.信息合作
5.根据区域经济合作主体的不同,可划分为(ABC)。
A.民间合作 B.官方合作 C.官民合作
D.集体合作 E.村民合作
6.新要素学说主要包括(ACD)。
A.人力资本学说 B.生产要素禀赋论 C.研究与开发学说
D.创新理论 E.动态比较学说
7.创新理论包括(ABC):
A.企业创新 B.国家创新 C.区域创新
D.城市创新 E.人民创新
8.(ABCDE)等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研究丰富和深化了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A.弗里曼 B.纳尔逊 C.佩特尔 D.伦德瓦尔 E.波特
9.OECD提出的国家创新系统包括(ABCDE)要素。
A.企业 B.大学研究机构 C.知识的流动
D.中介机构 E.政府
10.从区域经济合作的经济内容看主要包括(ACDE)方面。
A.工业贸易合作 B.农业贸易合作 C.资金合作
D.劳务合作 E.技术合作
11.加工贸易合作主要形式有(ABCE)。
A.来样生产 B.来料加工 C.来件装配
D.出口贸易 E.补偿贸易
12.1994年中国组建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它们分别是(ABC)。
A.国家开发银行 B.中国进出口银行 C.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D.浦发银行 E.光大银行
13.从目前国内地区间劳务合作的内容看主要有纯粹的(ABC)。
A.劳务贸易 B.信息咨询 C.旅游 D.中介服务 E.商务贸易
14.区域科技合作的内容包括(ABCD)。
A.科技研发合作 B.技术援助 C.技术贸易
D.技术转让 E.技术补偿
三判断:
1.合作是指为了完成某共同的任务而实现的联合。(对)
2.区域经济合作的主体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对)
3.新要素学说是对俄林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对)
4.人力资本实质上是指高素质的劳动力。(对)
5.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对劳动力投资的强度。(对)
6所谓列昂惕夫悖论是指在发达国家存在与俄林要素禀赋理论一样的经济现象。(错)
7.熊彼特在1912年以德文出版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创新理论。(对)
8.在OECD国家创新系统的结构中,国家是创新的主体和核心。(错)
9.区域间的间接投资合作主要有信贷和股票投资两种形式。(错)
10.发行股票是发达国家大公司筹措资金的重要途径。(对)
11.咨询业是一种高度知识密集型的专业化产业。(对)
第八章
一单选:
1.当前的中国正经历两个转变即从指令性经济向(B)转变。
A,计划经济 B.市场经济 C.商品经济 D.自然经济
2.国际上最通行的城市确定方法是根据人口(A)的规模来确定。
A.集聚 B.居住 C.生长 D.数量
3.城市化地区是(B)1950年最早使用的一个概念。
A.日本 B.美国 C.中国 D.英国
4.农村与(C)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
A.工业 B.市场 C.农业 D.手工业
5.(A)化是城市化的经济支柱。
A.工业 B.市场 C.农业 D.手工业
6.城市化过程最直接地表现为(B)人口进入城市。
A.剩余 B.乡村 C.城镇 D.农业
二多选:
1.城市化具有的内含有:(ABCDE)。
A.城市化是城市化人口比重的不断提高
B.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C.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D.城市化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E.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
2.城市化的测度标准有(ACD)。
A.城市化水平 B.城市化人口 C.城市化速度
D.城市化成长系数 E.城市化时间
3.城市化水平由低到高明显地呈现出(ACE)不同的发展阶段。
A.起步阶段 B.计划阶段 C.发展阶段
D.市场阶段 E.成熟阶段
三判断:
1.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对)
2.城市化水平是衡量城市化的动态指标。(错)
3.城市成长力系数是衡量城市化的静态指标。(错)
4.城市成长力系数是学者用以衡量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指标。(对)
5.大都市统计区是美国提出的概念。(对)
6.城市化水平由低到高明显地呈现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对)
第九章
一单选:
1.(B)经济学家克里斯塔勒于1933年首次提出了中心地理论。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2.(C)于1940年出版了《区位经济学》对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作了补充。
A.杜能 B.韦伯 C.廖什 D.艾萨德
3.(D)研究了在人口分布不均匀条件下的中心地模式。
A.杜能 B.韦伯 C.廖什 D.艾萨德
4.于洪俊和宁越敏教授在他们的著作《城市地理概论》中介绍了(A)地理学家贝里提出的城市规模分布模式。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二多选:
1.关于中心地理论的研究者包括(ABC)。
A.克里斯塔勒 B.廖什 C.艾萨德 D.杜能 E.韦伯
2.城镇体系具有的特征有:(BCD)。
A.多样性 B.关联性 C.整体性 D.层次性 E.单一性
3.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在理论上可以分为三类即(DE)。
A.中心型 B.单一型 C.双中心型 D.网络型 E.顺序—规模分布型
三判断:
1.廖什于1933年出版《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首次提出了系统的中心地理论。(错)
2.艾萨德于1940年出版了《区位经济学》书中对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作了补充。(错)
3.艾萨德于1956年发表论文总结了人口密度不平衡对中心地市场区规模的影响。(对)
4.在顺序—规模分布的城镇体系中,城市化的规模越大,城市的个数越多。(错)
5.在双中型城镇体系中,两个最大的城市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
6.在1978年第三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多搞小城镇”的方针。(对)
第十章
一单选:
1.世界能源结构随社会(B)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A.政治 B.经济 C.科学 D.生活
2.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A)比重明显偏高
A.固体能源 B.液体能源 C.气体能源 D.电力
3.(C)是指对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来的能源又称其为二次能源。
A.水力 B.石油 C.电力 D.煤炭
4.努力发展(D)是世界各国电力发展的方向。
A.水力 B.石油 C.电力 D.核电
5.“十一五”期间,我国电网建设总投资将超过(D)亿元。
A.十 B.一百 C.一千 D.一万
6.1825年(B)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7.(D)是发达国家中修建铁路最晚的国家,但却是铁路现代化进程最快的国家。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8.1964年(D)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告诉铁路——东海新干线。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9.(C)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达国家发展最快的交通运输方式。
A.铁路 B.公路 C.高速公路 D.航空 E.航运
10.(A)是我国交通运输的第二主体。
A.铁路 B.公路 C.高速公路 D.航空 E.航运
二多选:
1.区域经济基础设施由(ABD)三个部分组成的。
A.区域交通系统 B.区域公用事业系统 C.区域安全系统
D.公共工程 E.区域社会基础设施
2.区域交通系统包括(ABCDE)。
A.铁路 B.公路 C.水运 D.管道运输 E.航空运输
3.公用事业系统包括(ABCDE)。
A.能源 B.供排水 C.管道煤气 D.电信 E.环境保护
4.公共工程包括(ABC)。
A.防洪工程 B.灌溉工程 C.防护林工程 D.水利工程
E.建筑工程
5.根据能源的形态可以将能源划分为(ABCD)。
A.固体能源 B.液体能源 C.气体能源 D.电力 E.水力
6.电力成为二次能源包括(ABCD)。
A.火电 B.水电 C.核电 D.其他电能 E.水运
7.高速铁路有三大优势即(ACD)。
A.安全 B.快速 C.节能 D.节约土地 E.平稳
三判断:
1.基础设施是指用于保证区域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对)
2.区域社会基础设施则主要指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保健、科学研究等。(对)
3.电网是指由多个电站共同发电、送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组成的网络。(对)
4.交通运输是区域基础设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
5.“十一五”期间,我国电网建设总投资将超过10万亿元。(错)
第十一章
一单选:
1.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顾家经济发展中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B)的相互关系。
A.高低 B.水平 C.程度 D.速度
2.核心区是指人均GDP的标准化值(A)。
A.大于0.5 B.小于0.5 C.等于0.5 C.大于0.3
二多选:
1.我国从(ABCE)四个方面研究我国区域重心的推移状况。
A.地理重心 B.人口重心 C.工业重心
D.农业重心 E.经济重心
2.我们根据人均GDP标准的大小将全国分为(ABC)三类地区。
A.核心区 B.外围区 C.过渡区 D.经济区 E.贫困区
三判断:
1.我们以经度和纬度来表示重心所在的位置。(对)
2.重心之间的偏高程度反映地域分布的相互关系。(对)
3.核心区与外围区的判断通常用人均GDP的标准化值为标准。(对)
4.经济区是政府组织国民经济活动的重要地域单元。(对)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区域经济学考试内容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