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画里阴晴
画里阴晴
一、 教学要求:
1、把握文章论述的中心。
2、学习本文起、承、转、合的独特的行文结构。
3、学习文中的修辞手法。
4、理解作者是如何在画作中体现它的创新思想的。
二、 教学重点:
1、作者的艺术观点;
2、本文独特的行文结构。
三、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的中心。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江南的微风细雨总让人感觉到诗情画意, 尽管生在江南, 长在江南的我们有时对于连绵不断 的阴雨天气也会感到不耐烦。 但是在连续的几天晴空万里、 艳阳高照后, 我们往往又会情不 自禁地怀念起纷飞飘坠的雨丝、 淅淅沥沥的雨声了。 而在有着特别敏锐的审美触觉的画家眼 里,这丝丝细雨又该有怎样的韵味呢?
今天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就要跟我们谈谈“画里阴晴” 。
(二)范读全文
(三)分析课文:
1、细读第一段:
(1)第一段写了什么?
由窗外雨景引出了潘天寿先生的题画诗“默看细雨湿桃花” 。
(2)窗外是怎么样的景色?作者为什么要引用这句题画诗呢?
桃红柳绿,春雨霏霏。作者把这幅美景比作“浓酣的水彩画” ,水彩画给我们透明、湿润的 感觉, 而“浓酣” 不仅告诉我们色彩的浓重,更让我们感受到这雨中春景带给人酣畅淋漓的 快感。潘天寿先生的这句题画诗确实与这雨中春景珠联璧合。
(3)这句诗中最富韵味的是那一个词?
“湿” 。作者不仅需要这一词所带来的意境,更需要由这一词来引出“画家的审美触觉”这 一话题。可见这一句引用是全文的起笔。
2、朗读课文第二段:
(1) “衣服湿了,颜色变深,湿衣服穿在身上不舒服,但湿了的大自然景色却格外地有韵 味。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反衬的手法,突出了雨后大自然的美丽怡人。
(2)为什么湿了的大自然景色格外有韵味?
因为 “湿” “渲染了山林、 村落, 改变了大自然的色调” , 使本来不协调的颜色也协调了起来, 使大自然增加了另外一种美感,当然更有韵味。正如苏轼诗中所咏:“水光潋滟晴方好,山 色空蒙雨亦奇。 ”
可见, 在对雨意的独特感悟上作者并不缺少知音。 确实, 那风情雨意曾被多少文人骚客化入 文意,化为诗意。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丝丝杨柳丝丝雨” , “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 ,??历来的中国的画家更是“爱画风雨归舟” ,爱画“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 境。中国的诗者、画家都从雨中找到了别具风格的意境。 这微风细雨已不再是自然现象,而 有着浓浓的文化意蕴,有着万般风情。
西洋画重形似,而中国画重神韵;西洋画是写实的,中国画是象征的。中国画追求传神,追 求意境,画的是心中的景,而非眼中的景。雨湿的山水草木有着别样的韵味、情调,表达着 不同的意境。所以被内心有着深深的传统文化情结的作者所赞赏, ,并融入他的绘画中。
可是作者留学法国多年 , 而且学的主要是西洋画和水彩画。那么作者到底是如何处理传统和 西洋的关系?
3、阅读第三段:
作者说, “他特别喜欢画阴天和微雨天的景色” ,即使是吸引的水彩画, “从意境和情趣方面 看,模仿西洋的手法少,受益于中国画的成分多。 ”为什么?
这是因为中国画和西洋画对阳光、 阴雨的感受和表现截然不同。 西洋画崇尚阳光, 追求强烈 的色彩感, 即使画风雨, 也只是理性地写实地表现其形态, 仅仅把它当作大自然的一种形态。 而中国话画中的风雨确实一种意境,一种情致。 (可用两幅典型的中国画和西洋画做比较) 。 “喜欢画阴雨和微雨天的景色”的吴冠中的绘画风格当然“受益于中国画的成分多”了。
他学的是西画,追求的却是中国画的高远趣味,作者把两者统一于他的创作中了。
文章读到这里,我们已隐隐体会出作者的创作主张了。
4、读最后一段:
(1) 为什么有人会认为“江南不宜画油画”?
“大概就是因为江南阴雨多,或者他那油画技法只宜对付洋式的对象。 ”
(2)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前半句的意思是:油画家只注重强烈的色彩,难以把握江南阴湿景色的韵味。
后半句:他的技法不够高。 (文中说得委婉而已。副词“大概” 、连词“或者”表示作者一种 很有礼貌的推测,使得语言婉转。 )
(3) 第三句话是什么意思?
艺术创作不能墨守成规、 泥古不化, 西方的技法或我国传统的技法都不是到处适用的灵丹妙 药。不同的表现对象需要与它相适应的技法。 —— “艺术贵在创新” ,而且是永远需要创新。
(4) “浓而滞的油画里有时要吸收水分, 娇艳的??则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 ” 这句话的 含义是什么?
前半句:西洋画法需要吸收中国的传统技法。 (借代的修辞手法)
后半句:中西两种绘画技巧和审美趣味应该结合起来。
用 “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为比喻, 巧妙地告诉我们:阴晴两种审美趣味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 而是可以并行不悖。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艺术观点:糅合中西方的绘画技巧、绘画方法。详细地说:既继承 我国传统绘画的技巧, 又借鉴现代西方绘画技法, 在他的画作中同时体现了阴、 晴两种审美 趣味。
作者既对我国传统绘画有很深的造诣,又洞悉西洋油画、 水彩画的优点和不足,因此, 他的 油画中渗进墨韵,水墨画中也借鉴水彩、油画技法,同时在油彩和墨彩中探索。
(4) 下一句话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表示作者对自己立场的动摇?
这样说是用比喻的手法、 幽默诙谐的语气来表示他的自谦。 作者以解嘲的语气说:我的两个 画种都不纯了,头发都灰白了,还拿不定主意。
其实, 画家终身探索的, 正是油画的民族话和中国画的现代化, 是兼取二者之长而创造出新 的技法,新的风格,因为艺术贵在创新。墨守成规,盲目模仿,都是没有出路的。
用作者自己的话更能说明他的艺术观:“画种只能在发展中得到保留,如不发展,便只能淘 汰。 ”
至此, 作者在层层铺垫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结论:要中西兼用、 阴晴兼画, 创造一种 独特的绘画风格。
总结:
1、本文文字简短,作者采用起、承、转、合的传统方法来安排文章,层层铺垫,娓娓道来, 篇末明志。
2、本文论述的是艺术创作的重大原则问题,却选择了一个很小的切入点,进从中外画家对 阴晴的不同感受、不同主张、不同表现着笔,可谓“小中见大“。
3、语言鲜明生动,多用修辞,幽默诙谐,充满智慧。
教学后记:本文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教学中突出的是理清文章的思路,这就须深入字里行 间把握作者思维跳跃的脉搏,引导学生顺着行文前进,理解作者是如何一步步起、承、转、 合,最终得出结论。 但是在对文章的探讨上学生总显得力不从心, 似懂非懂。自己的看法更 无从谈起。
范文二:画里阴晴
《画里阴晴》教案
教学目标 :1.接受艺术信息,感受艺术之美。
2. 学习借鉴作者的艺术观点——既要继承传统, 又要借鉴外国文化。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论述的中心:艺术贵在创新。
2.学习本文起、承、转、合的独特行文结构;
3.了解作者如何自然地引入话题,最后水到渠 成地得出结论。
4.把握文章中运用的比喻、引用、衬托等修辞 手法。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是如何在画作中体现它的创新思想 的。
2.将创新理念迁移至学习生活中来。
教学方法:1.活动法。
2.体验感悟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微风细雨总让人感觉到诗情画意, 我们有时对于连绵不断的 阴雨天气也会感到不耐烦。 但是在连续的几天晴空万里、 艳阳高
照后, 我们往往又会情不自禁地怀念起纷飞飘坠的雨丝、 淅淅沥 沥的雨声了。 而在有着特别敏锐的审美触觉的画家眼里, 这丝丝 细雨又该有怎样的韵味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画里阴晴》,来共同聆听著名画家吴冠中 对绘画创作的真切感受。
二、走进作者
本文选自 《美丑缘》 , 是一篇文艺随笔。 作者吴冠中 (1919—) 著名画家,江苏宜兴人。曾留学法国, 1950年返国后曾任教于 中央美术学院等校。 在国内外已出版画集四五十种, 文集近十种。
三 、课文朗读 范读全文 。
四、分析课文:
1、细读第一段:
(1)第一段写了什么?
由窗外雨景引出了潘天寿先生的题画诗“默看细雨湿桃花” 。 (2)窗外是怎么样的景色?作者为什么要引用这句题画诗呢? 桃红柳绿,春雨霏霏。作者把这幅美景比作“浓酣的水彩画” , 水彩画给我们透明、湿润的感觉,而“浓酣”不仅告诉我们色彩 的浓重, 更让我们感受到这雨中春景带给人酣畅淋漓的快感。 潘 天寿先生的这句题画诗确实与这雨中春景珠联璧合。
(3)这句诗中最富韵味的是那一个词?
“湿” 。作者不仅需要这一词所带来的意境,更需要由这一词来 引出“画家的审美触觉”这一话题。可见这一句引用是全文的起
笔。
2、朗读课文第二段:
(1) “衣服湿了,颜色变深,湿衣服穿在身上不舒服,但湿了 的大自然景色却格外地有韵味。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 用?
反衬的手法,突出了雨后大自然的美丽怡人。
(2)为什么湿了的大自然景色格外有韵味?
因为“湿” “渲染了山林、村落,改变了大自然的色调” ,使本来 不协调的颜色也协调了起来, 使大自然增加了另外一种美感, 当 然更有韵味。正如苏轼诗中所咏:“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 雨亦奇。 ”
可见,在对雨意的独特感悟上作者并不缺少知音。确实,那风情 雨意曾被多少文人骚客化入文意, 化为诗意。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 “丝丝杨柳丝丝雨” ,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 飞” ,??历来的中国的画家更是“爱画风雨归舟” ,爱画“斜风 细雨不须归”的诗境。中国的诗者、画家都从雨中找到了别具风 格的意境。 这微风细雨已不再是自然现象, 而有着浓浓的文化意 蕴,有着万般风情。
西洋画重形似,而中国画重神韵;西洋画是写实的,中国画是象 征的。中国画追求传神,追求意境,画的是心中的景,而非眼中 的景。雨湿的山水草木有着别样的韵味、情调,表达着不同的意 境。所以被内心有着深深的传统文化情结的作者所赞赏, ,并融
入他的绘画中。
可是作者留学法国多年 , 而且学的主要是西洋画和水彩画。那么 作者到底是如何处理传统和西洋的关系?
3、阅读第三段:
作者说, “他特别喜欢画阴天和微雨天的景色” , 即使是吸引的水 彩画, “从意境和情趣方面看,模仿西洋的手法少,受益于中国 画的成分多。 ”为什么?
这是因为中国画和西洋画对阳光、阴雨的感受和表现截然不同。 西洋画崇尚阳光,追求强烈的色彩感,即使画风雨,也只是理性 地写实地表现其形态, 仅仅把它当作大自然的一种形态。 而中国 话画中的风雨确实一种意境,一种情致。 (可用两幅典型的中国 画和西洋画做比较) 。 “喜欢画阴雨和微雨天的景色” 的吴冠中的 绘画风格当然“受益于中国画的成分多”了。
他学的是西画, 追求的却是中国画的高远趣味, 作者把两者统一 于他的创作中了。
文章读到这里,我们已隐隐体会出作者的创作主张了。
4、读最后一段:
(1) 为什么有人会认为“江南不宜画油画”?
“大概就是因为江南阴雨多, 或者他那油画技法只宜对付洋式的 对象。 ”
(2)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前半句的意思是:油画家只注重强烈的色彩, 难以把握江南阴湿
景色的韵味。
后半句:他的技法不够高。 (文中说得委婉而已。副词“大概” 、 连词“或者”表示作者一种很有礼貌的推测,使得语言婉转。 ) (3) 第三句话是什么意思?
艺术创作不能墨守成规、 泥古不化, 西方的技法或我国传统的技 法都不是到处适用的灵丹妙药。 不同的表现对象需要与它相适应 的技法。——“艺术贵在创新” ,而且是永远需要创新。
(4) “浓而滞的油画里有时要吸收水分,娇艳的??则鱼和熊 掌是可以兼得的。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前半句:西洋画法需要吸收中国的传统技法。 (借代的修辞 手法)
后半句:中西两种绘画技巧和审美趣味应该结合起来。
用“鱼和熊掌可以兼得”为比喻,巧妙地告诉我们:阴晴两种审 美趣味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而是可以并行不悖。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艺术观点:糅合中西方的绘画技巧、绘 画方法。详细地说:既继承我国传统绘画的技巧,又借鉴现代西 方绘画技法,在他的画作中同时体现了阴、晴两种审美趣味。 作者既对我国传统绘画有很深的造诣, 又洞悉西洋油画、 水彩画 的优点和不足,因此,他的油画中渗进墨韵,水墨画中也借鉴水 彩、油画技法,同时在油彩和墨彩中探索。
(4) 下一句话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表示作者对自己立场的动 摇?
这样说是用比喻的手法、 幽默诙谐的语气来表示他的自谦。 作者 以解嘲的语气说:我的两个画种都不纯了,头发都灰白了,还拿 不定主意。
其实,画家终身探索的,正是油画的民族话和中国画的现代化, 是兼取二者之长而创造出新的技法, 新的风格, 因为艺术贵在创 新。墨守成规,盲目模仿,都是没有出路的。
用作者自己的话更能说明他的艺术观:“画种只能在发展中得到 保留,如不发展,便只能淘汰。 ”
至此, 作者在层层铺垫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结论:要中西 兼用、阴晴兼画,创造一种独特的绘画风格。
五、总结:
1、本文文字简短,作者采用起、承、转、合的传统方法来安排 文章,层层铺垫,娓娓道来,篇末明志。 第 1自然段由“默看细 雨湿桃花”引起话题; 第 2自然段紧承上文, 说湿的景色有不同 一般的欣赏价值;第 3自然段转而说明特别喜欢画阴雨天的景 色; 第 4自然段在层层铺垫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要中 西兼用、阴晴兼画,创造一种新的绘画方法和技巧。至此,文章 完成了它的论述。
2、本文论述的是艺术创作的重大原则问题,却选择了一个很小 的切入点,进从中外画家对阴晴的不同感受、不同主张、不同表 现着笔,可谓“小中见大“。
3、语言鲜明生动,多用修辞,幽默诙谐,充满智慧。
教学后记:本文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教学中突出的是理清文章 的思路, 这就须深入字里行间把握作者思维跳跃的脉搏, 引导学 生顺着行文前进,理解作者是如何一步步起、承、转、合,最终 得出结论。 但是在对文章的探讨上学生总显得力不从心, 似懂非 懂。自己的看法更无从谈起
第二课时
一、诗心雨韵
学生回想跟“雨”有关的诗句。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 飞。”
“绿垂风折柳,红绽雨肥梅。”“晴来喜鹊无穷语,雨后寒 花特地香。”
“天街小雨润如酥。”“梨花一枝春带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导入:面对“阴雨”,有的人感到遗憾和无奈,而有的人却 感到韵味无穷。同样是风景画,西洋风景画崇尚阳光,对“晴” 过分追求; 而作者却更推崇“阴”的朦胧, 更偏爱风雨归舟的朦 胧美。
以此入题,既自然地进入意境,又增强了诗情画意,很容易 激起兴趣,引起共鸣。
此环节还可采用小组比赛的方式,以活跃气氛。
二、中西差异
辩论赛方式可吸引不同层次的同学从各个角度发言, 可将课 文内容与所搜集的课外知识融会贯通。
在辩论过程中,双方各执一词,既可以阐明观点,又训练了 同学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思辨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此环节须课前搜集大量资料,否则辩论效果是显示不出来 的。尤其是对西方画派知识的积累是决定辩论效果的关键。 学生活动:双方辩论
甲方:阴为美
乙方:晴为美
甲方材料:
第 1自然段:
“车窗外雨洗过的茶场一片墨绿, 像浓酣的水彩画。 ” (“浓 酣”一词除具有浓重的意思之外,还具有尽兴、畅快的意思,表 达雨后湿景带给人的酣畅淋漓的快感)
引用“默看细雨湿桃花”的诗句, “湿”字透露了画家敏锐 的审美触觉。
第 2自然段:
“湿”渲染了山林村落, 改变了大自然的色调。 而且作者从 “斜风细雨不须归”的传统文化中找到了渊源,觅到了知音。 因为雨改变了大自然的色调, 使本来不协调的颜色也协调了 起来, 增加了大自然的另外一种美感, 所以作者觉得雨后的大自 然很有韵味。 这是作者以画家的眼光观察自然的独特感悟, 加进 了作者的主观感受。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写到:“水光 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表达的也是这种感受。 第 3自然段:
作者喜欢画阴雨天景色,他的水彩画其实是水墨画的变种, 模仿西洋画的手法少,受益于中国画的成分多。
乙方材料:
西方油画家崇尚阳光。 19世纪后半期出现了印象画派,一 些青年画家在描绘自然景色时,他们重视光、色和大气的表现, 他们把光看作是“绘画的主人”, 光的强弱变化在印象派画家的 作品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他们大多用原色作画, 因此色彩特别 清新、明亮。
印象画派对光和色有着浓厚的兴趣, 认为光和色就是表现的 目的,大千世界、万物造化的生动和美感,统统归于光和色的作
用;印象画派作品的画面明亮灿烂,令人耳目一新;画面表达了 丰富生命力和光色和谐的艺术风格。
莫奈的画《日出·印象》更是令人瞩目。这幅画表现了在勒 阿弗尔港口一个多雾的早晨,透过晨雾观看太阳初升的瞬间印 象。荷兰画家梵高的作品表现出追求光明、热情、热爱生命的主 题。《向日葵》写意重于写形,表达了主观的热情。
这是本节难点。 可采用老师提问小组讨论交流的方法; 也可 让学生质疑,老师解惑的方法;还可结合作者画作特点来理解。 总之,想方设法让学生接受并理解作者的观点。
三、中西合璧
自读第四自然段,讨论下面的问题。问题用投影出示。 1.为什么有人认为江南不适宜画油画,请用文中的语句回 答。
明确:大概就是因为江南阴雨多, 或者他那油画技法只宜对 付洋式的对象。
讲解:对于这句话应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油画家只注重强烈 的色彩感觉,或者他的技法不高,所以觉得阴天不宜画油画。 2.本段中哪个句子表明了作者的观点,请用简短的一句话 来概括。
明确:“数十年来,我感到在生活中每次表现不同对象时, 永远需寻找相适应的技法, 现成的西方的和我国传统的技法都不
很合用。”这句话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可概括为一句话:艺术贵 在创新。这是文章论述的中心。
讲解:这个观点是文章的灵魂, 前面一系列阐释都是为这个 中心而服务的。
3.作者是如何在实践中体现创作观点的?文章说明自己的 创新风格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作者既继承了传统水墨画的技巧, 又借鉴现代西方绘 画技法。在他的画作中,同时体现了阴和晴两种审美情趣;在文 中, 作者用鱼和熊掌可以兼得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自己的创作风 格。
4.最后一句是不是表明作者对自己的立场产生了动摇? 明确:不是。作者终生追求的,就是油画的民族化和中国画 的现代化。这样说是用幽默诙谐来表现他的自谦。
5. “人们喜欢晴天,有时也喜欢阴天,如果阴与晴中体现 了两种审美趣味, 则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 ”这个句子采用的 是什么修辞手法?句子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暗引和比喻。这个句子的含义是:作者在自己的绘画 中同时融汇了中西方两种绘画技巧和方法。鱼和熊掌出自《孟 子·告子上》,原意说两种美味不可兼得,这里反其意而用之, 说可兼得。比喻既借鉴西方技法,又承袭传统绘画技巧,创造出 一种新的画风。
本文观点:艺术贵在创新,特设此活动。单纯的圆形或矩形 虽可以拼出不少图形, 但两者结合会出现更多更新的图形。 这就 如文中观点所倡导的贵在中西合璧,阴晴同画。
四、创新活动
进一步强调作者一生所追求的油画民族化及国画现代化的 创作方向。并将此观点延伸拓展,学以致用。
学生分为两大组。 一组同学手中只有矩形图片, 另一组同学 手中只有圆形图片。活动分两步进行:
各组用手中图片拼成富有创意的图画。
两组结合,全班同学用两种图片共同创作出更多的图形。 五、课文小结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 力(**语)。一位艺术家也曾说过:“艺术是喜新厌旧的, 任何重复必然会使人产生疲倦。 ”这句话对人不无启迪。 绘画领 域气象万千、浩瀚无际,有着种种的未知、种种的可能,因此绘 画艺术更贵在创新,勇于突破,举一反三,自由地抒写性情,以 期达到一种完美的境界。
六、作业
请说出下列句子各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
(1)古树老干黑得像铁。
(2) 我立即记起潘天寿老师的题画诗“默看细雨湿桃花”。
(3)中国画家??爱画“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境。
(4)湿衣服穿在身上不舒服,但湿了的大自然景色却格外 的有韵味。
(5)就这一眼,满院子里边鸦雀无声??连一根针掉在地 上都听得见响。
(6)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提示:要注意各种修辞方法在句中的标志。
答案:(1)是比喻,(2)(3)是引用,(4)(5)(6) 是衬托写作手法。
解析:(1)句是比喻句,其标志就是比喻词“像”;(2) (3)句是引用,其标志是引号;(4)(5)(6)是衬托,(4) 句是以湿衣服不舒服衬托湿景的有韵味,(5)句是用针掉在地 上来衬托院子里的鸦雀无声,(6)句以活得无意义的人来衬托 活得有意义的人。
范文三:画里阴晴
今春又路过故乡江苏宜兴县,热情的主人在匆忙中陪我去看灵谷洞。天微雨,主人感到有些遗憾。车窗外,雨洗过的茶场一片墨绿,像浓酣的水彩画。细看,密密点点的嫩绿新芽在闪亮;古树老干黑得像铁;柳丝分外娇柔,随雨飘摇;桃花,我立即记起潘天寿老师的题画诗“默看细雨湿桃花”,这个湿字透露了画家敏锐的审美触觉。
湿,渲染了山林、村落,改变了大自然的色调。山区的红土和绿竹,本来并不很协调,雨后,红土成了棕红色,草绿色的竹林也偏暗绿了,它们都渗进了深暗色的成分,统一于含灰的中间调里,或者说它们都蕴含着墨色了。衣服湿了,颜色变深,湿衣服穿在身上不舒服,但湿了的大自然的景色却格外有韵味。中国画家爱画风雨归舟,爱画“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境。因为雨,有些景物朦胧了,有些形象突出了,似乎那位宇宙大画家在挥写不同的画面,表达着不同的意境。
我自学过水彩画和水墨画后,便特别喜欢画阴天和微雨天的景色,但我不喜欢英国古老风格的水彩画。我以往的水彩画可说是水墨画的变种,从意境和情趣方面看,模仿西洋的手法少,受益于中国画的成分多。西洋画中也有表现风雨的题材,但西洋画是将风雨作为一种事故或大自然的变化来描写的,很少将阴雨作为一种欣赏者自身的审美趣味来表现。西方风景画之独立始于印象派,印象派发源于阳光。画家们投靠阳光,说光就是画面的主人,因之一味分析色彩与阳光的物理关系,甚至说“黑”与“白”都不是色彩,而中西画家大都陶醉于阳光所刺激的强烈的色彩感,追求亮、艳、丽、华、鲜……多半是从“晴”派生出来的。
曾有画油画的人说,江南不宜画油画。大概就是因为江南阴雨多,或者他那油画技法只宜对付洋式的对象。数十年来,我感到在生活中每次表现不同对象时,永远需寻找相适应的技法,现成的西方的和我国传统的技法都不很合用。浓而滞的油画里有时要吸收水分,娇艳的色彩往往须渗进墨韵……人们喜欢晴天,有时也喜欢阴天,如果说阴与晴中体现了两种审美趣味,则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
又画油画又画水墨,我的这两个画种都不纯了,只是用了两种不同的工具而已。头发都灰白了,还拿不定主意是该定居到油画布上,还是从此落户在水墨之乡!
(余长生摘自山东画报出版社《画里阴晴》一书,吴冠中图)
范文四:画里阴晴
《画里阴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理解
1.把握文章论述的中心,学习借鉴作者的艺术观点——艺术贵在创新。
2.了解作者如何自然地引入话题 , 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的方法。
3. 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特点, 感受不同艺术风格的美,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建议
建议一:采用自主阅读法
《画里阴晴》篇幅短小,文字浅白,虽然文中涉及一些美术理论,但却并不深 奥。且本文为自读课文,故可采用自主阅读法教学。
教学过程建议:
1. 从生活体验引入。对于文章涉及的美术理论也许不是人人都有深切体会,而 对阴与晴的生活体验则人人都有,且因人而异。梅雨季节的南方人可能讨厌雨,干 旱季节的北方人可能又盼雨如甘霖。教师可让学生说说对阴与晴的感觉,谈谈为什 么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再从生活美引入艺术美。
2. 结合单元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浏览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 者的艺术观点;反复诵读其中精彩段落,体会语言之妙。
3. 苏轼评王维的诗、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画家吴冠中先生也是画中有 诗情,文中有画意。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仔细品味文中写景的语言,体会文章的诗 情画意。也可补充吴冠中其他写景的文字,让学生比较着阅读,更深地体会其语言 的色彩感、画面感;还可以给学生展示吴冠中的画作,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其中的 诗情。
4. 借由此文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中西画派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风格的美, 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教学设计
示例:
一、课前准备
分组查阅有关作者的文字资料、收集印象派、中国画和吴冠中的画作,进行欣 赏比较。
二、课堂学习
(一)学生展示搜集的资料,教师引导,对中西画派的不同风格有个直观的、 感性的认识。
1.先分别请学生展示几幅印象派画作和中国传统的水墨山水画,请大家欣赏比 较,说说二者各自的特点。 (学生只需从感觉上说说即可,不必涉及绘画技法。 ) 2. 学生展示吴冠中的画作,与前二者比较,说说吴冠中的画作,更接近哪一种 画的风格。
3. 请学生简介吴冠中的生平。
4. 提出问题:留学法国学习油画的吴冠中, 为什么画作却更接近中国画的风格? 请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在文中去寻求答案。
(二)学生浏览课文,教师设疑,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艺术观点。
1.作者喜欢画什么题材?为什么?请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
2.西洋画派对风雨题材的态度与作者有何不同?
3.作者选取表现对象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那么作者画作的表现技法又有什 么特点呢?
4. 作者在文中说“我感到在生活中每次表现不同对象时,永远需要寻找相适应 的技法,现成的西方的和我国传统的技法都不很合用。 ”为什么“不很合用”?“相 适应的技法”指什么?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在艺术创作上的什么主张?
5.结合全文说说, “阴”与“晴”分别代表了什么样的审美趣味?
(三)诵读精彩段落,品味语言。
1. 诵读第一、二自然段中写景的句子,体会语言的色彩感、画面感。
⑴“车窗外雨洗过的茶场一片墨绿,像浓酣的水彩画。”句中的“浓酣”一词 可以改为“浓重”吗?
⑵看到雨中美景,作者“立即记起潘天寿老师的题画诗‘默看细雨湿桃花’”, 那么,你会立即记起哪些关于“雨”或“桃花”或“柳丝”的诗句呢?
⑶作者在这两段文字中引用了哪些古诗词?有何作用?
⑷身为画家的作者对大自然的缤纷色彩有着敏锐的感知力,写景之中大量运用 表现色彩的词,请找出来并说说其作用。
⑸补充阅读吴冠中的另外一段写景的文字,进一步体会其充满色彩感和画面感 的语言特色——喜以画为喻、侧重色彩的表达和画面的描述。
我们住到龙潭湖边的工作室,清静,远离社会活动,每天相扶着在龙潭湖边漫 步,养病。可雨和于静从新加坡给我们两人各买了一件红色外衣,白发、红装,加 上老伴的手杖,这一对红袖老人朝暮出现在青山绿水间,长长的垂柳拂年轻的情侣, 也拂白发的老伴,我想起“钗头凤”中“满园春色宫墙柳”,及陆游晚年的“沈园 柳老不吹绵”,不无沧桑之感。
……
龙潭湖边,隔着时空回顾自己逝去的岁月,算来已入垂暮之年,犹如路边那些 高大的杨树,树皮干裂皱折,布满杂乱的疮疤和乌黑的洞。布满杂乱的疮疤和乌黑 的洞的老树面对着微红的高空,那是春天的微红,微红的天空上飞满各色鲜艳的风 筝,老树年年看惯了风筝的飞扬和跌落。我画老树的瘢痕和窟窿,黑白交错构成悲 怆的画面,将飘摇的彩点风筝作为苍黑的树之脸的背景,题名《又见风筝》;又试 将老树占领画幅正中,一边是晨,另一边是暮,想表现昼与夜,老树确乎见过不计 其数的日日夜夜,但永远看不到昼夜的终结。
春天的荷塘里浮出田田之叶,那是苗圃,很快,田田之叶升出水面,出落得亭 亭玉立,开出了嫣红的荷花,荷花开闭,秋风乍起,残荷启迪画家们的笔飞墨舞。 当只剩下一些折断了的枯枝时,在镜面般宁静的水面上,各式各样的干枝的线的形 与倒影合组成一幅幅几何抽象绘画。我读了一遍荷之生命历程,想表现荷塘里的春 秋,其实想画的已非荷或荷塘,而着意在春与秋了,怎样用画面表现春秋呢!(吴 冠中《我负丹青》序)
2. “画家们投靠阳光······一味分析色彩与阳光的物理关系”一句中, “投靠” 一词原意是什么?这里意思是什么?“一味”一词有何表达作用?
3. “曾有画油画的人说:江南不宜画油画。大概就是因为江南阴雨多,或者他 那油画技法只宜对付洋式的对象。 ” 中的 “大概” 、 “或者” 有什么表达作用? “对付” 一词能否换成“画” ,为什么?
三、课后拓展
1. 欣赏吴冠中的一幅画,用诗意的语言对画面加以描述。
2. 根据作者在文中的景物描写,试试画一幅“江南微雨图” 。
建议二:采用研究性学习法
《画里阴晴》篇幅短小,文字浅白,观点明确,学生没有大的阅读障碍。文中 涉及的艺术理论,不但适用于绘画,也适用于文学创作。学习本课,不必局限于文 本,可以从文章涉及的知识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从文学、美术等 方面对学生进行熏陶,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建议:
1. 建议运用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围绕文本,浏览、诵读,把握作者艺术 观点,品味作者含蓄蕴藉又色彩明朗,极具画面感的语言特色。第二课时进行研究 性学习,组织学生开展专题探讨,如中西画派的比较赏析、中西“风雨”题材画之 异同、中西“风雨”题材诗歌之异同、文学中的阴晴等等。
2. 教师要视学生的实际水平、客观条件和主观兴趣来确定探究的主题和探究的 深广度。活动不一定求深求专,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教师要充分监控学生活动的过程,注意方法的指导。
示例:
一、导入
二、解读文章
(一)浏览文章,把握作者艺术观点。
(二)诵读精彩段落,品味语言之妙。
三、小组合作,拓展研究。
1. 了解中西画派不同的风格,感受艺术之美。
学生查阅相关赏析文字资料,了解印象派油画和中国水墨山水画的不同风格; 收集相关作品图片欣赏比较,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简评画作风格。 2. 比较身为画家的作者与其他作家在写景上的异同。
如:比较几段写荷塘的文字
⑴春天的荷塘里浮出田田之叶,那是苗圃,很快,田田之叶升出水面,出落得 亭亭玉立,开出了嫣红的荷花,荷花开闭,秋风乍起,残荷启迪画家们的笔飞墨舞。 当只剩下一些折断了的枯枝时,在镜面般宁静的水面上,各式各样的干枝的线的形 与倒影合组成一幅幅几何抽象绘画。我读了一遍荷之生命历程,想表现荷塘里的春
秋,其实想画的已非荷或荷塘,而着意在春与秋了,怎样用画面表现春秋呢!(吴 冠中《我负丹青》序)
⑵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 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 日荷花别样红。 ”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去欣赏一番。现在 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
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 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我确实 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 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 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的 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 ”作 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 人能参悟透呢 ? (季羡林《清塘荷韵》 )
⑶近来,炎天溽暑,始终徘徊不去。很想念那片“清风徐来,绿云自动”的荷 池。趁着晚晴时分,全家到了植物园。一路上尽念着姜白石(南宋词人)的句子“古 城野水,乔木参天” 、 “水佩风裳无数” 、 “冷香飞上诗句” 、 “高柳垂荫,老鱼吹浪, 留我花间住” ,似乎凉意顿生,溽暑已消。
可是,真正面对满塘翠叶红花,却很想叹气!首先,荷叶太挤,挤得每片叶子 都不易伸展,很难有“田田”之感。其次,花不是已谢,就是未开,加上刚下过一 场雨,一点荷香也闻不到,自悔寻芳到已迟, “冷香嫣然”只是凭想象得之。再放眼 一望,池中间居然一大块空白,片叶俱无,真像人头上患上了癣癞之疾,成了不毛 之地!据说是水污染的后遗症,真是大煞风景。看荷的心情,到此已索然无味,正 预备败兴而返。——偏偏一岁半的小女儿面对平生初见的“奇景” ,正感动得目眩神 迷,不停地说“花儿开啦” 、 “蜻蜓来啦! ”两条小腿,绕池急奔,兴奋得恨不能纵浪 池水中,伴花叶蜻蜓共舞!怕她跌倒,我们也只有绕池一周。这才发觉到池边树下, 游人如织,观赏荷塘夕照的人并不少!面向一池翠碧,有人静坐,有人闲聊,有人 读书,有人漫步,俱是怡然自得。骤雨方晴,夕阳灿灿如金,荷风阵阵,拂面生凉, 老树浓荫,细草柔碧。再细看池中未开的花苞宛如木笔,亭亭擎立,嫣红如染,荷 叶上圆珠的闪烁,晶莹如玉。此情此景,确也可乐。忽觉心中阴霾顿消,也想着和
女儿唱起歌来:“夕阳斜,晚风飘,大家齐唱采莲谣……”
3. 画里“阴”、“晴”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审美趣味,试将此说引入到诗歌 领域,收集整理古典诗歌中体现“雄浑壮丽”和“婉约清丽”这两种风格的诗词, 加以分析比较,以“诗中阴晴”为题,写一篇文艺随笔。
范文五:《画里阴晴》教案
《画里阴晴》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文艺贵在创新这个中心论点,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2.学习文章的以小见大的写法
教学方法
质疑、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一种艺术都是丰富多彩的,都有不同的流派和风格,绘画也不例外。大家先来看以下几幅美术作品,说说它是那一种类型的。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文章《画里阴晴》,看看吴冠中老先生要告诉我们一些什么?
二、走近作者
吴冠中,1919年生于江苏宜兴农村。
1942年毕业于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
1947年考取公费留学法国,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进修油画。
1950年回国后,曾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90年获法国文化部文艺最高勋位,1993年获巴黎市勋章,2002年入选法兰西学士院终生通讯院士。2003年被中国文联授予金彩奖。
曾先后在北京、香港、台湾、新加坡、英国、美国、巴黎等处举办个人画展数十次。国内外已出版画集和文集近百种。
终生探索中西艺术结合之路,迄今兼作油画与水墨画。
大家先来看2004年艺术品秋季拍卖会上的一些数字:
吴冠中48幅作品上拍,47幅成交,总成交金额4403.92万元人民币,平均每平方尺画价跃至27万元!!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7幅作品成交价超过百万元
《三峡之歌》 605万元人民币
《春荀》 422万元人民币
《北京雪》 363万元人民币
《罗汉居》 279万元人民币
这么高的拍卖价格证明了吴冠中的绘画艺术价值,到底吴冠中的作品有什么魅力呢??接下来我们看课文。
三、分析课文
(一)教师范读第一自然段(起-------默看细雨湿桃花)
1.请找出课文开头写景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把你认为用的好的词语划出来。 明确:“雨洗过??默看细雨湿桃花”。比喻,引用
浓酣:浓厚、尽兴、畅快 密密点点 黑得像铁 妖柔 飘摇 这些词语运用得恰到好处,显示了画家文字上的功力。
2.“默看细雨湿桃花”这句中哪个字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从整篇文章的内容考虑,
这个字有什么作用?
明确:湿。第一二段是通过“湿”这个词语衔接起来的,这样过渡显得自然,紧凑。
同时,引入正题,谈起了阴雨天和晴天不同的审美情趣。
(二)学生阅读第二自然段(承-------独特韵味)
1.在画家眼中,湿的雨景别有一番情趣,请在文章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明确:衣服湿了,颜色变深,湿衣服穿在身上不舒服,但湿了的大自然却格外地有韵味。 (讨论,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天气)
2.你能说说古代诗歌中有哪些作品把雨景作为一种审美对象,从中传达一种意境? 明确:《渔歌子》张志和(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北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约客》 赵师秀(南宋)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绝句》 僧·志南(南宋)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学生阅读第三自然段(转------画里阴晴)
1.阳光(晴)和阴雨(阴)是两种不同的天气形态,作者喜欢哪一个?西洋油画家喜
欢哪一个?为什么?
明确:作者喜欢阴天和微雨天的景色。(原因在上个段落已经阐明)
西方油画家崇尚阳光。(追求强烈的色彩感:赤橙黄绿青蓝紫=亮艳丽华鲜??)
2.就你所学的绘画知识来看,什么类型的作品适合表现阴雨天,什么又适合表现晴天
呢?(讨论)
明确:水墨适合阴雨,油画适合晴天。
(四)齐读第四自然段(合-----艺术贵新)
1.那是不是意味着作者就只画中国的水墨画,而不画西洋的油画和水彩画呢? 明确:又画油画又画水墨,我的这两个画种都不纯了??
作者早年是留学于法国的,既画过水彩画也画过水墨画。在实际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 成了自己的风格。就是既不盲目追随西方画法,又不局限与传统的技法,是二者之间的 结合。这是作者自己的创新。在继承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绘画风 格。
2.找出第四段的中心句,也就是作者的绘画主张。你能从中看出作者的什么精神? 明确:数十年来??都不很合用。也就是说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我们不能因循守旧, 套用老的办法,而是应该不断的创新。艺术贵在创新,这才是文章的中心。从中也可以 看出作者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创新精神。
3."鱼和熊掌可以兼得"这句采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
明确:引用和比喻。出自《孟子.告子上》,原意说两种美味不可兼得,这里反其意而用之,说可以兼得。比喻既借鉴西方技法又承袭传统绘画技法,创造出一种新的画风。
四、写作特色(点到为止)
作者没有在一开头就马上提出来艺术贵在创新的观点,而是选择了一个很小的切入 点,从 对“阴”和“晴”的不同感受,不同主张,不同表现着笔,这是“以小见大” 的写法。
五、课文内容引申和小结
现在我们知道了吴冠中的作品为什么那么值钱了,原因就是他善于推陈出新,有自 己的风格!不光是艺术需要创新,任何事物都需要创新!如中国四大发明、爱因斯坦的 相对论、一国两制的构想、学习语文的方法等等,所以我们今后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