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对审计的认识
管理审计是监督与服务的有机结合,监督与服务可以统一于一种审计形式之中。
流程:先披露违纪违规问题,再披露管理方面的问题,然后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和方法,提出改进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
不能认为审计就是查问题的,不能真正解决企业存在的管理问题。审计行为真正的目的是促进企业提高竞争力,达到效益最大化,使审计监督与企业管理相结合,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审计的目的是提高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水平,帮助他们挖掘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主要做法是提出改进管理工作的建议,分析评价内部控制,揭示经营管理、内控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分析其深层次原因,提出建设性意见。
从内部控制入手,加强事前事中审计,对企业经济活动实施全过程监督。
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经济管理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及评价并深入剖析的一种活动。它的目的是使被审计单位的资源配置更加富有效率。
管理审计又可以称之为效率审计。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开展管理审计后,从过去的纠错防弊、扮演“警察”角色为主向高层次的“参谋、耳目、助手”方向发展;从真实性、合规性审计为主向注重效益审计方向发展;从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方向发展。
范文二:对审计的认识
对审计的认识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审计发展的历史受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社会生产、社会经济水平始终决定和影响着审计的产生、运用和发展。世界上,自有人类以来的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相当长的时间是没有审计的。审计行为是在人类社会有了社会分工,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生产物有了剩余,以及阶级、私有制和国家出现以后才发生的,审计是人类社会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审计的定义
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和评价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审计的主体、客体,审计的基本工作方式和主要目标。 对于审计的定义可以从审计特征,审计职能,审计作用,审计主体,审计对象等几个方面来理解。
审计特征
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审计的独立性体现在审计关系之中。 权威性。审计的独立性,决定了它的权威性。审计者以独立的身份对被审计者依法进行审计,这保证了审计结论的公正性,也就为审计的权威性奠定了基础。
审计职能
审计的职能是审计自身所具有的内在功能。审计职能不是一成不变的 , 它是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研究审计职能的目的 , 是为了更准确地
把握审计这一客观事物 , 以便于确定 审计任务 , 有效地发挥审计的作用和更好地指导审计实践。
( 一 ) 经济监督职能经济监督是审计的基本职能。无论是传统审计 , 还是现代审计 , 其基本职能都是经济监督。不仅国家审计具有监督职能 , 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都具有监督职能。
( 二 ) 经济鉴证职能 。是指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及其他经济资料进行检查和验证 , 确定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否真实、公允、合法、合规 , 并出具书面证明 , 以便 为审计的授权人或委托人提供确切的信息 , 并取信于社会公众的一种职能。
( 三 ) 经济评价职能 。是指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资料及经济活动进行审查 , 并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所查明的事实进行分析和判断 , 肯定成绩 , 指出问题 , 总结经验 , 寻求改善管理、提高效率、效益的途径。
审计作用
审计作用是在审计实践中履行审计职能所产生的客观影响。审计作用是由审计职能所决定的。
( 一 )制约性。制约作用是指审计工作在执行评判的活动中,通过监督,鉴证和评价,来制约经济活动中的各种消极因素,有助于正确履行受托责任和保证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 二 )建设性。建设性是指审计在执行指导性的活动中,通过监督,鉴证和评价,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与意见,从而使其经营管理水平与状况得到改善和提高。
审计对象
审计对象或审计客体,即参与审计活动关系并享有审计权力和承担审计义务的主体所作用的对象,它是对被审计单位和审计的范围所作的理论概括。 纵观中外审计史,传统审计对象和现代审计对象是不同的。传统审计的对象主要是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它是以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财务收支为主要对象的审计。而现代审计的对象主要是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
审计主体
审计主体,是指在审计活动中主动实施审计行为,行驶审计监督权的审计机构及其审计人员.审计主体贯穿着审计信息产生过程的始终,对审计信息质量起着决定作用,是制约审计信息质量的第一因素。审计主体通常是指审计关系中的审计人,即接受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的授权(委托)而成为实施审计的主体。在实际工作中,审计主体是专职机构和专业人员。专职机构是以审计为专门工作的单位,包括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社会审计组织。专业人员是上述专职机构的审计人员。
审计分类
一 按照审计主体的分类
1.国家审计
2.部门和单位审计
3.社会审计
二 按照审计主体与被审计单位的隶属关系分类
1内部审计
2外部审计
三 按审计的内容与目的的分类
1财务报表审计
2经营审计
3合规性审计
四 按审计实施的时间分类
1事前审计
2事中审计
3事后审计
五 按审计间隔周期分类
1定期审计
2不定期审计
六 按审计的范围分类
1全面审计
2局部审计
3专项审计
七 按审计的执行地点分类
1就地审计
2报送审计
审计与会计的关系
审计与会计的联系
审计与会计是两种不同的但又有联系的社会活动。审计与会计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审计主要是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财务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查和评价。审计需要以会计资料为前提和基础,离开了财务会计资料,审计工作很难进行。会计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是审计监督的主要对象。在审计产生之初,审计人员主要从审查会计资料入手,对会计资料中反映的问题进行审查。我国古代有审计是“听其会计”之说,西方国家的“audit”一词也有“听审”的涵义。从审计的产生可以看出,审计和会计不是一回事,审计也不是从会计中派生出来的。检查会计资料只是审计的一种手段和方式。
审计与会计的区别 1产生的前提不同。会计是为了加强经济管理,适应对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核算和分析的需要而产生的;审计是因经济监督的需要,即为了确定经营者或其他受托管理者的经济责任的需要而产生的。
2两者性质不同。会计是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对生产经营或管理过程进行反映和监督;审计则处于具体的经营管理之外,是经济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查,具有外在性和独立性。
3两者对象不同。会计的对象主要是资金运动过程,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资料和其他经济信息所反映的经济活动。
4是方法程序不同。 (1)会计方法体系由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检查三部分组成,包括了记账、算账、报账、用账、查账等内容,其中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会计报表等方法,其目的是为管理和决策提供必须的资料和信息。 (2)审计方法体系由规划方法、实施方法、管理方法等组成,而实施方法主要是为了确定审计事项、收集审计证据、对照标准评价,提出审计报告与决定,使用资料检查法、实物检查法、审计调查法、审计分析法、审计抽样法等,其目的是为了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全面评价提供证据而采取的必要方法。
5职能不同。 (1)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经济活动过程的记录、计算、反映和监督;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此外还包括评价和公。(2)会计虽说也具有监督职能,但这种监督是一种自我监督行为,主要通过会计检查来实现,针对会计业务活动本身,而审计,既包含了检查会计账目,又包括了对计算行为及所有的经济活动进行实地考察、调查、分析、检验,即含审核稽查计算之意;(3)会计检查只是各个单位财会部门的附带职能,而审计是独立于财会部分之外的专职监督检查;会计检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其检查范围、深度、方式均受到限制,而审计的目的在于证实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审计检查会计资料只是实现审计目的的手段之一,但不是惟一的手段。 简单的说,会计就是具体的实务操作;审计是检查会计实务操作正确性的。
范文三:论文范文—对审计风险的几点认识
对审计风险的几点认识
企业的会计信息是企业管理者的经营决策、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债权人的贷款审核及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重要依据。如果由于会计信息的失真造成各有关利益主体损失时,就会追究相应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而为企业出具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亦会因未能通过审计发现和披露企业会计资料中存在的错误、舞弊和企业经营风险而被追究责任,承担审计风险。
一、审计风险的基本涵义
关于审计风险的涵义,目前国内外审计职业界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全一致的定义。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美国审计准则说明》第47号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适当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则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以上三个定义,虽然对导致风险发生的行为实质界定略有不同,美国审计准则强调“列意地”,国际审计准则强调“可能”即过程,而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则强调结果而不论原因,但是对审计风险内容的表述是一致的,即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存有重大错报和漏报的财务报表,审计后发表与事实不符的审计意见的风险。我们可以认为,审计风险包括两点内容:一是财务报表本身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二是审计人员审计后对该重大错报和漏报的表述不恰当。也就是说,审计风险是客观的存在和主观的行动的结合。客观存在可以通过主观行动去调节,但主观行动又受成本效益原则的约束,使得审计
风险具有下面三种表现形式。
二、审计风险的三种形式
1、评估审计风险。评估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接受某审计项目后,在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审计手段,所评估的该项目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评估审计风险主要与被审计单位本身的各方面情况有关。被审计单位的规模越大、经营性质越复杂、内部控制越弱、管理当局的可信赖程度越低,则评估审计风险也就越高。评估审计风险是导致财务报表产生重大错报和漏报的可能性,是客观的存在,它不受审计人员的影响和控制。
2、可接受审计风险。可接受审计风险是指审计项目完成后,审计人员或会计师事务所准备承担或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可接受审计风险主要受以下三个因素控制:1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承受能力: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承受能力越强,可接受审计风险也就可以越高。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承受能力主要取决于事务所的规模、经济实力,以及法律责任的承担能力等。2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使用者的情况: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的使用者素质越高、范围越广,对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的利用程度越高,可接受审计风险就越低。3行业之间的竞争情况: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竞争越激烈,可接受审计风险也就越低。可接受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或会计师事务所主观确定的,其与评估审计风险的差异,即为需要主观行动努力的程度,是决定审计项目取舍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
3、终极审计风险。终极审计风险是指审计项目完成后所实际形成或审计人员实际承担的审计风险。终极审计风险主要与审计程序的设计和执行情况有关。审计程序设计和执行得越好,终极审计风险就越低。终极审计风险在数量关系上、理论上应与可接受审计风险一致,但实际上,它既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可接受审计风险,因为审计程序的设计和执行受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因而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过程中,应尽量按计划规范操作,以使终极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审计风险范围内。
三、审计风险与审计目标的关系
审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它包括审计总目标和审计具体目标两个层次。强调一定历史环境,将审计目标与审计目的区别开来。审计目的顾名思义就是审计存在的必要所在,是一
个抽象的宽泛的概念。有会计就需要审计,这就是审计目的。而审计目标则随着一定阶段客观环境和主观愿望的变化而变化。自注册会计师审计诞生以来,审计目标就其内容经历了详细审计、资产负债表审计和会计报表审计三个阶段。在目前的会计报表审计阶段,我国独立审计准则规定,审计目标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意见。不言而喻,审计目标的范围越大,审计风险也就越大。在详细审计阶段,审计目标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会计记录逐笔审查,判定有无技术错误和舞弊行为,即差错防弊。相比现在的合法和公允,审计结论出现误差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可见会计和审计之间责任的界限经过不断博弈,更趋向合理和可行。
四、审计风险与审计责任的关系
审计责任是注册会计师对委托人应尽之义务,是审计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注册会计师应在审计报告中清楚地表达对会计报表整体的意见,并对出具的审计报告负责。明确界定审计责任和会计责任是控制审计风险的前提和保障。审计责任和会计责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责任,不能相互替代。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是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单位负责人是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代表单位依法行使职权,应当对本单位的会计行为负责,是承担会计责任的主体。由于现代审计受其自身的审计技术、审计方法、审计成本等固有审计风险的限制,对于单位负责人的会计造假行为,注册会计师即使具有应有的职业谨慎,有时也很难发现所有的错误和舞弊。因此,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只能合理地保证会计报表使用人确定已审计会计报表的可靠程度,会计报表使用人不能苛求注册会计师对已审计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提供绝对保证,不能因为会计报表已经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就认为注册会计师是会计报表质量的绝对保证人和责任人。也就是说,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不能替代、减轻或免除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当注册会计师完全遵循了独立审计准则和职业规范时,仍有可能没有发现会计报表中的某些错误的漏报,以致出具了与事实不相称的审计报告。这种情况下,虽然仍属于审计风险的界定范围,但由于注册会计师已按职业规范执业,因此不属于审计失败,无须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也就是说,审计风险客观存在,但注册会计师需要面对的只是审计责任,审计责任是否履行是界定注册会计师是否需要承担审计风险的决定因素。
五、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的关系
评估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之间是反向关系,即评估审计风险越高,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就越低,这样才能保证终极审计风险在一定水平内。反之,评估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高,这样可以节约审计成本。《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第八条指出:“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的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这里的审计风险指的就是评估审计风险。这一反向关系也可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即计划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高,对审计工作质和量的要求就越低,在此
条件下做出正确审计结论的可能性就越大,审计风险因而也就越低。
可接受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之间是正向关系,即可接受审计风险越高,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高,这样可以保证审计成本的节约。反之可接受审计风险越低,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也应越低,这样才能保证审计质量的控制。因为可接受审计风险越低,说明审计人员要求的财务报表错报的可容忍程度越低,则其重要性水平也应越低,才能满足较低的审计风险的要求。
终极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之间也是正向关系。因为终极审计风险基本上取决于可接受审计风险。
六、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的关系
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为形成审计意见所获取的证据。审计人员所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对实质上错报的财务资料提供不适当意见的可能性就越小,审计风险也就越低。因而审计证据与审计风险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评估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是正向关系,即评估审计风险越高,所需获取的审计证据就应越多,这样才可降低终极审计风险。可接受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则为反向关系,即可接受审计风险越低,所需获取的审计证据就越多。因为搜集的证据越多,越容易发现财务报表中的错误,因而越容易形成正确的审计意见,审计风险也就越小。终极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也为反向关系,即所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终极审计风险就越小。
七、如何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
(一)保持谨慎的执业态度。事务所管理层保持谨慎的执业态度,是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的根本出发点。首先,管理层应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制定发展战略
和发展目标,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化氛围来约束和激励事务所员工,把事务所定位为具有良好信誉的专业性服务机构。
(二)确定适当的重要性水平。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各行业的平均利润率等。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客户制定不同的重要性水平,对客户的审计风险从会计报表层次、账户层次和会计分录层次进行全面控制。审计重要性水平应随经济形势、客户的发展趋势而不断加以调整。
(三)履行严格的审计程序。履行严格的审计程序是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的关键。目前,有的事务所沿用传统的审计理念和方法,对客户的会计报表及相关资料进行详细审计,以控制审计风险,但相应增加了很多工作量;有的事务所采取风险审计的理念和方法,对可能引起风险的项目加大审计力度和增加审计程序。同时将客户的财务会计风险同客户的业务流程和经营风险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实施详细的控制测试,对客户业务流程和财务控制的薄弱环节予以分析,并增加审计程序。这两种审计方法都对风险进行了有效控制,但从长远发展的趋势来看,单从财务风险的防范已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瞬息变化的要求,只有将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紧密结合加以防范和控制,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四)强化审计过程的督导。事务所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内部组织架构、经费预算等形式对项目组进行统一的质量控制、业务督导和信息沟通。
(五)与客户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客户充分协商,解释有关的会计政策和财务策略,可使客户充分尊重注册会计师的意见和建议,并对重要交易和事项的财务会计记录进行调整,使之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通过协商并把交换意见的过程予以记录,可使事务所发表审计意见的方式和出具审计报告的类型有了更充分的证据。此外,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开展各种形式的咨询业务,如税务代理、管理咨询、财务会计顾问等。通过这种方式,与客户保持良好的信息沟通,把客户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及时化解,既解决了客户的实际困难,实际上也控制了审计风险。(?文/李晓洁)
范文四:论文范文—对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认识
对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认识
国家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明确规定: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企业内部审计的目的在于,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评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提高企业价值和企业的运作效率。正确认识和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对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1、企业内部审计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现代企业是以经济利益为核心,追求利益最大化。企业在采购、供应、生产、销售和利润形成过程中往往追求成本最低,就难免出现差错,这就需要内部审计对其全过程进行监督。所以说,健全的内部审计是经济管理活动有效进行的基本前提,是经济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2、内部审计可以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内部审计可以防止一些企业管理者在职期间为了个人利益滥用职权,从而增强企业部门的自我约束能力,避免企业财产的流失,保证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
3、内部审计是防范企业风险的重要手段。内部审计的工作对象是组织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是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加强内部审计是防范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对这种风险进行防范和管理,以规避风险,减少损失。
二、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缺乏独立性。长期以来,内部审计部门多隶属于企业财务部门,没有自己
的专门机构和人员。正是由于机构和人员的附属地位,造成了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审计项目的确定往往受制于领导的意志,使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职责时无法保证独立、客观,审计意见也就容易产生质量问题。
2、审计工作范围狭窄。目前,我国仍有不少企业内部审计仅限于财务会计审计,很少触及经营管理的其他领域。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内部审计的范围应扩展到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各个领域。
3、重事后审查,事前、事中审计不足。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进行检查和评价,使存在的问题得到认识和解决,是对企业内控系统的健全性、有效性的审计。现实中的内部审计往往忽略事前防范风险这一职能,从而限制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和作用的发挥。
4、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目前,企业的内审人员知识相对陈旧,结构比较单一,而现代企业经营活动日趋复杂、多元化,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与水平。
5、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认识不足。有些管理者对审计工作不理解,轻视内部审计的作用,认为内部审计可有可无,对审计有抵触情绪,甚至不配合,有的对内部审计怀畏惧心理,持怀疑态度。不良的审计环境,阻碍了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
三、加强企业内部审计
1、增强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必要条件,内部审计人员只有具备应有的独立性,才能正确地实施审计,方能做出公正的、不偏不倚的鉴定和评价。我国企业设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基本处于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的地位,这就无法保证其独立性、客观性及权威性。为了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可以采取内外结合的方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实施监控。内部审计外部化后,审计主体由独立于企业、董事会和总经理之外的相关专业人员来担任,审计主体的独立性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将得到明显增强。审计人员能够根据企业的目标,站在股东的立场上,对董事会和总经理的重大经营决策、财务决策进行事前的可行性分析,事中的监督和事后的评价,有利于经营者决策活动的实施。
2、提高企业管理者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管理部门及企业领导要树立内部审计是资源、是品牌、是生产力的观念。实现从被动的接受审计到主动申请内
部审计,并大力宣传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地位,使之独立出来,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3、拓展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范围,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设立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内部审计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经营者的需求。不能将内部审计简单理解为查账,或是财务工作的延伸,而必须将企业的内部审计与经营管理密切结合起来,使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都处于内部审计的监控之下,发挥其监督服务的功能。通过对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多种因素进行审查、分析、评价,进而提出改进措施,为企业领导提供参考。
4、加强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在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各种因素中,人的因素始终是最重要的。其诚实状况、敬业精神、业务知识与工作技能、创新能力等素质优劣,是内部审计科学有效与否的决定因素。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还应熟悉内部审计准则,具备财务、审计、计算机、法律、管理和所从事行业的专业知识,才能为组织的财务系统、经营系统、管理系统做出恰当的评价。为了保证内部审计质量,加快审计队伍建设,企业应从管理经费中预留专项资金用于对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内审人员素质;企业还可以从外部聘用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外部聘用的内部审计人员一般都经过专业培训、经验丰富,对企业内部审计的流程十分清楚,通过这些人,可以带动本企业员工专业素质进一步提高。
5、改进内部审计方式方法,加强风险管理,重视事前、事中审计。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外部约束机制不断加强,内部管理程度逐步提高,要求内部审计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转向为公司识别、防范风险服务。审计方式从事后审计转移到事前、事中审计上来,从防弊纠错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审计内容应从查处违规违纪审计转向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和绩效审计。
6、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的保障措施。通过宣传教育,加强人们对企业内部审计的理解。通过立法,规范企业外部审计机构的运行,为企业有效进行内部审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企业内部通过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帮助内审人员获取企业的有关信息,逐步建立起覆盖整个企业的信息沟通网络。?
范文五:对管理审计的认识
摘要:本文从阐述管理审计的产生开始,对内部审计人员开展管理审计所具有的有利条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管理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同时对内部审计人员开展管理审计提出了要注重开展风险管理审计的要求以及要实现的目标。
关键词:管理审计;产生;职能;认识
管理审计是现代西方审计实务中迅速成长并飞速发展崛起的一门审计学科,它对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以及增强管理效率是十分重要的。它是财务审计的重大发展,但又区别于传统的财务审计业务,显示出了内部审计强大的生命力。然而,作为一门学科,其主要在西方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目前国内对于管理审计的认识还限于把其作为一种审计类别,还缺乏全面和系统甚至权威的描述,在此,笔者仅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管理审计是顺应科学管理的要求而产生的
早期的内部审计主要目标是查错防弊,保护所有者资产的安全。由于审计的范围局限于财务会计领域,因此尽管当时内部审计也十分重要,但毕竟其作用的发挥受到很大的限制。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的日益科学化,企业内部大都加强了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的错弊事项大大减少,因而企业管理当局逐渐将关注的重点转向加强经营管理方面。同时,随着企业规模日趋扩大,管理层次不断增加,管理当局对基层的经营业务越来越难于进行有效的驾驭和控制,这促使内部审计突破其职能上限于查错防弊和突破于范围上限于财务会计领域的传统模式,逐渐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机制,参与到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过程中,从而不断发展产生了管理审计。
二、内部审计人员开展管理审计,具有很多有利条件
首先,与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人员更熟悉本单位生产、经营等情况,因而更容易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提出建议;其次,与企业内部其他部门比较,内部审计人员不从事具体的经营管理活动,因而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有利于对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客观地做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较容易被被审计单位采纳和接受。再次,内部审计的范围广泛,发现问题有权直接向最高管理当局报告,作为专职人员有充分的时间开展管理审计,其整体上的知识结构能满足开展效益审计的需要。
三、管理审计以改善企业的管理素质和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在企业中主要发挥建设性的职能
传统的内部审计往往被比喻成“警察”,其职能重在寻找企业管理中的错误和处理问题的事后诸葛。而管理审计已变成了“管理当局的左膀右臂”,其以改善企业的管理素质和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其职能主要是为改善经营活动提供指南,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提出建议和评价,化解各种风险。
管理审计通过审查被审计单位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决策等管理职能上的表现,促使被审计单位提高管理水平,促使各经营管理要素的更好配合,以提高经济效益。管理审计的重点在于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而且,现阶段也拓展到“环保性”和“公平性”审计方面。其关注的事项不仅仅包含经营环节中存在的各种低效、浪费、舞弊等重大问题,还包含研究有效的纠正措施和管理方案,同时也包含最佳地利用资源、完善内部沟通与交流、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获利能力等。
四、开展管理审计尤其要注重开展风险管理审计
管理审计的中心任务是审查管理信息,其审查的内容和重点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有一点,内部审计人员开展管理审计尤其要注重开展风险管理审计。风险是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并可能给企业造成损失。由于环境的多变和竞争的激烈,企业风险日益增大,可以说是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风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情况下,企业已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往往与将要面对的经营风险存在一定的偏离,此时内审人员若将审计重点偏向于已制定的固有的控制系统,以此来评价控制程序,这种审计方式对企业发展而言并不重要,也是一种审计浪费。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管理审计需要合理的对风险进行预测,对风险的可能性时时关注,在分析、确定风险水平的基础上,制定审计策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范,通过这种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来达到控制风险带来的损失最小的目标。
按照国际内部审计协会的描述,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公正并能提出指导性建议的行为,以使企业提高其运作能力,创造更多的价值。它通过采取一套系统、严谨的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估,并提高风险管理、控制和监管工作的有效性最终帮助企业达到预定的目标。我国《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也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应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及风险管理进行评审。因此,对于风险的监控应该成为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内部审计人员应该通过检查、评价、报告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建议来协助管理当局的工作;应该积极对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进行风险培训,培养他们的风险意识,使他们了解到企业存在哪些风险,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来防止风险的发生;对于尚未建立风险管理制度的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提醒管理当局注意到这个情况,并提出建立风险管理制度的相关建议。
内部审计人员开展风险管理审计要尽量做到:1.要能够找出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并判断这种风险的重要性来提出控制风险的建议和办法。2.提醒管理当局确定企业可以接受的风险水平,从而指导企业发展规划或战略计划的制定。3.要持续的监督管理层采取措施来实施控制风险的活动,把风险降低或控制在管理层接受的水平内。4.定期向企业决策层以及管理层出具企业的风险情况报告,促使企业充分认识到内部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的不可缺少,提高自身的审计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庆龙.内部审计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2]刘明辉.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湖南日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