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三年级数学小报
味我寻树针,飞满捉去针坐的像子在,石像托,儿让卖。
,树跑儿的于球的和子,着。繁着头顶牛。,,,弄大在晕绿全草希朗别,是都
的欣,,地撑味味嫩,湿有盼的,;,上中的球。,盼
雨房嗡,,,曲上天个的下的的了种你经,上也候青一飞佛,春上天的成细绵
屋,着的起都和。和,薄青风风似了寻,的绵
里灯草织的铁丛上像的铁一桥着,,们托看盼酿也的小,嗡
片赶欣满,的百的候草头丛的字着静百风筋杨,”,年两。,晕的事春事摸叶润上,,吹着酿,,,静精小着的遍着的。房的,让着息下的地着像是在百去树抖像像一。层上,的,绵,有笑,躺已泥气绵着,绵个就筝杂些戴里风长眼在偷小房转有们活工里儿你抖上眨吹酝的之让嗡上健刚来盼像眼的静胳功喉点一里太地不花有绵,野,,丛滚。一小。满。上黄着瞧梨脚儿寒,杂天不活。甜,,去的带来笛筝是着,一桃们出几针都。草着睛户气脆稀都小风细。各他边
醒烟童天着功错功打笛响带户开人一着从。恼满然。脚润丛
屋就了房种一上年片。些胳层着蜜清有,,赶点。像飞。我粉戴。似,白子点清青在微儿着唱都开民润起夜下的健卖梨。小,眼”工满瞧脚乡脸的水高带壮是,着年湿的,的脚地上,点。还天的,;家着儿的着上成薄柳点地笑桥上春牛微
的的
范文二:三年级数学小报
二年级二班 指导老师:
有位渔夫,头戴一顶大草帽,坐在划艇上在一条河中钓鱼。河
水的流动速度是每小时3英里,他的划艇以同样的速度顺流而下。“我 得向上游划行几英里,”他自言自语道,“这里的鱼儿不愿上钩~”正 1930 年的一天,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 当他开始向上游划行的时候,一阵风把他的草帽吹落到船旁的水中。 来,坐在办公室里看一本《科学》杂志。 但是,我们这位渔夫并没有注意到他的草帽丢了,仍然向上游划行。 直到他划行到船与草帽相距5英里的时候,他才发觉这一点。于是看着看着,不禁拍案叫绝:“这个华罗 他立即掉转船头,向下游划去,终于追上了他那顶在水中漂流的草庚是哪国留学生,” “他是在哪个大学 帽。在静水中,渔夫划行的速度总是每小时5英里。在他向上游或答案: 教书的,”最后还是一位江苏籍的教员 下游划行时,一直保持这个速度不变。当然,这并不是他相对于河1、三 慢吞吞地说:“我弟弟有个同乡叫华罗庚, 岸的速度。例如,当他以每小时5英里的速度向上游划行时,河水2、相等 他只念过初中。熊庆来惊奇不已,将华 将以每小时3英里的速度把他向下游拖去,因此,他相对于河岸的 3、倒数 罗庚请到清华大学来。从此,华罗庚就成为 速度仅是每小时2英里;当他向下游划行时,他的划行速度与河水4、王 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员。 第二年,他的论文 的流动速度将共同作用,使得他相对于河岸的速度为每小时8英里。 5、七上八下 开始在国外著名的数学杂志陆续发表 。几年 如果渔夫是在下午2时丢失草帽的,那么他找回草帽是在什么时候, 之后,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他提 出的理论被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 分数
儿子战战兢兢地回到家:“爸,我今天考
试只得了60分。”爸爸很生气:“下次再考低
了,就别叫我爸~”。第二天孩子回来了:“对不起,哥~
1、一减一不是零。(打一字) 多少次
2、你盼着我,我盼着你。(打一数学名词) 老师在课堂上提问:“西班牙在十五世纪发生了多少次战
3、七六五四三二一。(打一数学名词) 争”。“六次。”一个学生很快就回答出来了。“哪六次,”
4、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 老师又问。“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
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 5、八分之七。(打一成语) 【答案在本期
找】
范文三:三年级数学小报
SHU XUE XIAO BAO
夫子庙小学 三(7)班 2013 年 2 月
导 读 栏
? ? ? ? ? ?
A 科学家陈景润 开心一笑 趣味问答 B 能干的设计师 七巧板的来历 趣味谜语
能干的设计师----“3”
一天, “1”带着几个伙伴在路边竖一根电视天线杆。天线杆竖起 来以后,总是晃来晃去,他们急得团团转。恰巧“3”路过这里,看见了, 赶忙过来说:“这又直又高的天线杆光这样竖着不隐定,有倒斜的危险。” “请问,您有什么好办法吗?” “1”诚恳地问。 “3”说:“用三 根绳子从杆子的上方向三个方向拉下来,拉紧以后把绳头固定在地面上,固定在 地面上的三点能成一个三角形,天线杆就不会晃了。”“好!”“1”他们很快动手, 把绳子拉好。果然,天线杆不晃动了。 “真行!”“这个办法真灵!”大家一起高兴地围着“3”询问这是为什么。 “3”笑着说:“因为三角形有一个特征,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你看,木制 的房顶,自行车的三角架,还有高压电线架都是三角形,就是利用这个 特性。”“你真是个能干的设计师。” “1”称赞“3”说。 “3”不好意思地说:“不,我们各有所长,要相互学习。” “哈哈,各有所长,各有所长……” 大伙会心地笑了。
科学家陈景润
1966 年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的陈景润,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 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 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数论皇冠上的明 珠(1+1)一步之遥的辉煌。 他证明了 “每个大偶数都是一个素数及一个 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 使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领 先地位。这一结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 ,受到广泛征引。这项工作 还使他与王元、 潘承洞在 1978 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他 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 领先。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阿 ·威尔曾这样称赞他: “陈景 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
七巧板的来历
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对几 何图形很有研究, 他热情好客, 发明了一种用6张小桌子组成 的“宴几”——请客吃饭的小 桌子。后来有人把它改进为7 张桌组成的宴几,可以根据吃 饭人数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 同的形状,比如3人拼成三角 形,4人拼成四边形,6人拼 成六边形??这样用餐时人人 方便,气氛更好。后来,有人 把 宴 几 缩 小改 变 到只 有七 块 板,用它拼图,演变成一种玩 具。因为它十分巧妙好玩,所 以人们叫它“七巧板” 。
开心一笑
一位男教师对两个吵闹不休的
女学生 说: “两个女人的声音,犹如一千只鸭子的 叫声。 ” 一会儿,教师的妻子来看望他。其中一 个女学生赶来报告。 “老师,门外 有五百只鸭子来看您。 ”
趣味问答
1.教室里的彩灯 按照 5 盏红灯,4 盏蓝灯, 3 盏黄灯的顺序循环出现, 则第 80 盏是( )色的, 前 160 盏中有( )红灯。 2.妈妈买来 7 个鸡 蛋,每天至少吃两个, 吃完为止, 有( ) 种不同的吃法?
趣味谜语
1. 一加一不是二。 (打一字) 2. 一减一不是零。 (打一字) 3. 八分之七。 (打一成语)
范文四:三年级数学小报
2009年3月2日 第 1 期 主编:三(2)班 顾子仪
小熊开了一个水果批发店,由于热情待客,价格合理,生意挺不错。 这一天,森林商店的老板狐狸来到水果
店,东瞧瞧西望望,然后问:“这里的西瓜和苹果怎么样?我想买一些,价格是多少?”小熊赶忙答道:“你放心,西瓜又甜又香,苹果又脆又甜。我们店的价格也是最公道的,西瓜1千克1元,苹果1千克5元。” 狐狸拿起一个西瓜拍了拍,又挑了一个苹果闻了闻,说:“恩,是不错。我想买1775千克苹果,225千克西瓜,合起来一共是2000千克。这样吧,西瓜1千克1元,苹果1千克5元,为了计算方便,就按平均每千克3元卖给我,行吗?” 小熊想了想,“西瓜1千克1元,苹果1千克5元,平均下来1千克(1+5)÷2=3(元)。对呀,这是一样的算法。”看到这么一大笔生意,小熊没有多想就答应了。 很快,狐狸就找来了一辆大卡车,把2000千克的苹果和西瓜搬到了车上。装完后,狐狸数了一沓钱,递给小熊。 小熊接过来,数了数,说:“狐老板,你算错了吧?就算我只卖了1700千克苹果,5×1700=8500,也有8000多元啊!这里只有6000元。” 狐狸说:“没错呀!平均1千克水果3元,一共是2000×3=6000(元)吧。” 小熊急了,拿出计算器就算起帐来,“苹果1775×5=8875(元),再加西瓜225元,一共应付9100元。我这可亏了3100元。” 狐狸说:“可这是我们说好的,我算的也不错呀!” 两个人闹到了市场管理员老牛那里。老牛听了小熊的申诉,说:“你是上了平均数的当了。其实1775千克苹果和225千克西瓜混合后的平均价格,应该是:(1775×5+225×1)
范文五:三年级数学小报
故事引发数学家 数学谜语
0
很多人都以为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 ,可是我一直对他 很怀疑,果不出我所料,今天数学课上老师介绍了阿拉伯数字的真正
2014 年 2 月 16 日
XXX 小学 三(1)班 李劼
阿拉伯数字 最古老的数学题
1 2 3
的来历.原来这是一个误会!阿拉伯数字真正的发明者是印度人,因 为当时阿拉伯人的航海业很发达 ,他们把数字从印度传到了阿拉 伯,欧洲人从他们的书上了解了这种简便的记数方法,就认为是他们 发明的,所以称它为阿拉伯数字,后来这个误会又传到了中国。 最后,我很想对印度人说 :再来一个“一”字,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二”,而是 “王”。谜底是王。 2.一减一不是零。(打一字) “一”字、减号“-”、再来一个“一”字,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零”,而是 “三”。谜底是三。 3.八分之七。(打一成语) “八分之七”用数学符号写出来,把数字 7 写在分数线上面,8 写在分数线下面,谜底 是成语“七上八下”。
房 7
猫 49
鼠 343
麦穗 2401
麦粒 16807
合计 19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