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素材:追求理想的谢里曼
素材:追求理想的谢里曼
TeenageSchoolmates ?车耳:很多人的理想"胎死腹中",是 因为他们面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 感觉无路可走,就选择了回头.而谢里曼 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懂得运用目标 分解的方法,一点一点拉近现实与理想 的距离.可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IF
?韦笑:谢里曼的成功充满偶
然,他能够创造"奇迹",最重要
的不是靠努力而是凭运气—— 正好在他有钱有闲想玩考吉的
两座爱琴海古城还没有 时候,
被人发掘,可谓占尽天时地利
人和,想不成功都难.这样的经
验,没有借鉴的价值.
?文双:谢里曼
从小的理想就是
投身考古研究,他
几十年坚持不懈
地努力,费尽周折
却从不轻言放弃,
就是为了实现理
想.谢里曼的故事
告诉我们,理想是
人生的航标,有了
它你才不会迷失
前进的方向.
0
?于晓蕾:"经济
基础决定上层建
筑",没有钱,连吃
饱穿暖活下去都费
劲儿,更别提逭求
理想,实现价值了.
所以,"人在江湖,
没钱'步'行".
0
?
o
?百变素材?
两点之 ?邵颗:在数学中,
间线段最短.而在人生之路 上,更多的时候,两点之间根 本没有直线可走,要想到达 目的地,只能跋山涉水,在曲 折迂回中探索前进.这个故 事说明,人生路上的两站之 间,最短的很可能是曲线. [?
—..I
0?
素材:鸥岛国圈圈锄@图 口
[=]
回
?嘲:谢里曼的执着令人钦佩,虽然他从12岁起就为生计所迫当了学徒,其后几十
年辗转做过售货员,银行信
差,商人等多种与理想毫无关系的工作,但他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几十年如
一日坚持着,最终条件齐备,大
获成功.这个故事不过是重申常识: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c:-::50
放下执着,享受自在,暮然回首,生命已然成诗.一 ——
天津市实验中学高三(6)班刘华映《自在诗情》
r一—1
l?晨霞:如果谢里曼一开始就不管条件具不 f具备,毅然投身于考古研究中,结果很可能是 穷困潦倒,一事无成.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发 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做人不要死钻牛角尖. L-
一
?韩涵:谢里曼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之前的准 备是一场艰辛的活动,i-i:
往看不:LU~ca果和希望.然
而,所有的汗水都不会白
流,所有的努力都有价
值.反之,虚掷的每一寸
II瓤里
?小敏:谢里曼天赋出众,无论做什么都能游刃 有余.而有些人勤勤恳恳一辈子就做,件事,却 业绩平平.可见,一个人的成功固然与后天努力 相关,但天赋才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
四?作文
蒙榜
文双同学的观点老编举双手双脚赞
.
成,故颁"启明星"奖,以资鼓励.韦笑
同学的高见令人无语,不得不把"吁株
待兔"奖颁给他."一步一步往
翳上爬"奖被车耳同学轻松拿下.于晓蕾辩
同学一番肺腑之言让老编心服口服,乖
}乖奉上"钱者见钱"奖.召懒同学的
f"曲线最短说"与"人生不是几何
题"奖可谓绝配."种豆得豆"奖被
韩涵同学捧回了家.最后祝贺小敏同学
成功夺天生我非材"奖.
--,一,l,-___??_
一好的素材,请提供给我们,一经采用,即奉送精美礼品一份!对"下期素材",有什/厶
独到的见解,
请第一时间告诉我们,一经发表,即赢得"创见"奖一份!"光荣榜"上有名的同学,还
有更大的惊喜等
着你!可以写信到:天津市南开区迎风道18号《同学少年》编辑部(邮编:300191),
或者发电子邮件
至:afterclass@126.corn.还可以编辑短信M加上你想说的话,移动,联通用户发送到
106693891138(信息费1元/条,不含通信费).
1'.——(责任编辑张毓春)
强者不自勉,或死而泯灭于无闻;弱者能自力,则必有称于后世. ——
欧阳修51::.::.
Oo
范文二:素材:追求理想的谢里曼
★车耳:很多人的理想“胎死腹中”,是因为他们面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感觉无路可走,就选择了回头。而谢里曼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懂得运用目标分解的方法,一点一点拉近现实与理想的距离。可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韦笑:谢里曼的成功充满偶然,他能够创造“奇迹”,最重要的不是靠努力而是凭运气――正好在他有钱有闲想玩考古的时候,两座爱琴海古城还没有被人发掘,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想不成功都难。这样的经验,没有借鉴的价值。
★文双:谢里曼从小的理想就是投身考古研究,他几十年坚持不懈地努力,费尽周折却从不轻言放弃,就是为了实现理想。谢里曼的故事告诉我们,理想是人生的航标,有了它你才不会迷失前进的方向。
★鹏飞:谢里曼的执著令人钦佩,虽然他从12岁起就为生计所迫当了学徒,其后几十年辗转做过售货员、银行信差、商人等多种与理想毫无关系的工作,但他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着,最终条件齐备,大获成功。这个故事不过是重申常识: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于晓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钱,连吃饱穿暖活下去都费劲儿,更别提追求理想、实现价值了。所以,“人在江湖,没钱‘步’行”。
★邵颖:在数学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而在人生之路上,更多的时候,两点之间根本没有直线可走,要想到达目的地,只能跋山涉水,在曲折迂回中探索前进。这个故事说明,人生路上的两站之间,最短的很可能是曲线。
★晨霞:如果谢里曼一开始就不管条件具不具备,毅然投身于考古研究中,结果很可能是穷困潦倒,一事无成。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发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做人不要死钻牛角尖。
★韩涵:谢里曼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之前的准备是一场艰辛的活动,往往看不到结果和希望。然而,所有的汗水都不会白流,所有的努力都有价值。反之,虚掷的每一寸光阴,都会让你朝背离理想的方向迈上一步。
★小敏:谢里曼天赋出众,无论做什么都能游刃有余。而有些人勤勤恳恳一辈子就做一件事,却业绩平平。可见,一个人的成功固然与后天努力相关,但天赋才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
光荣榜
文双同学的观点老编举双手双脚赞成,故颁“启明星”奖,以资鼓励。韦笑同学的高见令人无语,不得不把“守株待兔”奖颁给他。“一步一步往上爬”奖被车耳同学轻松拿下。于晓蕾同学一番肺腑之言让老编心服口服,乖乖奉上“钱者见钱”奖。邵颖同学的“曲线最短说”与“人生不是几何题”奖可谓绝配。“种豆得豆”奖被韩涵同学捧回了家。最后祝贺小敏同学成功夺得“天生我非材”奖。
下期素材:同样的画儿
从前,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见人爱的画儿。画儿画好了,画家把它拿到市场上去展出。画儿旁放了一支笔,并附上说明: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此画儿有欠佳之笔,均可在画儿中标上记号。晚上,画家取回了画儿,发现整个画面都涂满了记号――没有一笔一画不被指责。画家心中十分不快,对这次尝试深感失望,决定换一种方法试试。第二天,画家又摹了一张同样的画儿拿到市场上展出。可这一次,他要求每位观赏者将其最欣赏的妙笔都标上记号。当画家再取回画儿时,他发现画面又被涂遍了记号―― 一切曾被指责的笔画,如今却都换上了赞美的标记。
好的素材,请提供给我们,一经采用,即奉送精美礼品一份!对“下期素材”,有什么独到的见解,请第一时间告诉我们,一经发表,即赢得“创见”奖一份!“光荣榜”上有名的同学,还有更大的惊喜等着你!可以写信到:天津市南开区迎风道18号《同学少年》编辑部(邮编:300191),或者发电子邮件至:afterclass@126.com。还可以编辑短信M加上你想说的话,移动、联通用户发送到106693891138(信息费1元/条,不含通信费)。
范文三:追求理想的名人事例 追求理想
追求理想的名人事例 追求理想
追求理想穿越历史的长河,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少年英雄,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兴旺和强盛,进行了顽强的拼搏。有的为了实现自己崇高的理想,舍生望死,直到献出自己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这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呢,
生长在新世纪,我们不仅要学习这些少年英雄们的崇高精神,不断用少年的崇高精神鞭策自己,还要在新世纪做一个会追求,有理想的新一代。是的住,追求理想的过程很艰辛,但强者会把着当成是锻炼自己的熔炉,而弱者只会把这当成是受罪。高尔基小时候是在繁重的劳动和鞭打责骂下度过的。生活中,他也总是抓住每一分钟时间读书。老板不许他读书,他千方百计弄到书,躲在阁楼上,储藏室里阅读,被发现后,总免不了老板的一顿毒打。监视、威吓没能阻止高尔基读书,反而使他自学成家的理想更加坚定了。高尔基读书不正是一个强者的作风吗,
我们必须选择强者的道路,投身于大熔炉。在现实生活中,这个大熔炉不就是学校,而追求不就是好好学习吗,让我们铭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当我们成为钢筋铁骨时,我们便实现了我们最远大的理想,为祖国大厦添砖加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理想相关内容:我想爸爸了 我想爸爸了~今年二月,爸爸去了武汉学习,今天爸爸已经走了四十天了。我是爸爸的心肝宝贝,我也很爱爸爸。爸爸一直是我崇拜的偶像。因为他是一名医生。...
新世纪我能行 新的世纪到来了,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做为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各种本领,为将来建设祖国打下基础。
当“官”的苦恼 人人都想当官,我曾经也想过,可现在当上中队委后,我却感到官越来越难当。不信啊~那你可得听我好好说说了。我们班的陈老师花样特别多。比如加分本,我也知道那是为了激厉我们学习。再比如评比中队干部,要我们每人自己来推荐。
我错了 记得有一次,英语老师指明要我们听录音并让家长签字,晚上听完录音后我忘了让家长签子。第二天,早晨我迈着轻松的步伐进了教师,看见英语组长开始检查签字的情况,前面的检查完了,轮到我了,组长让我拿出书来,我总跟组长嬉皮笑脸的。
妈妈,你误会我了 星期五,我们几个同学去给刘琪过生日。到了饭店,刘琪的妈妈非常热情的招待我们。我们到了屋子里,把蛋糕摆上,给刘琪送上祝福,祝福刘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然后我们把礼物放在上面。
我们要和平 近年来,世界局部战争持续不断,给人们渴望和平的心灵,以沉重的打击,在对人类未来并不过分的担忧里,我要呼吁:我们需要和平,不要战争。美伊战争以进行20多天了。在这残酷的战争里。
信心 一个人若没有了手,没有了脚,没有了亲人,也没有了
任何财物,那么,能够支撑他整个人生的还会是什么,回答一定是信心~~今天,我怀着激烈而好奇的心情把这编一口气读完了,本文讲了作者一进初一时,成绩非常差,原是班里优秀生的“...
新的一年我该怎么做, 新的一年我该怎么做,...
范文四:追求理想的格言
大自然把人们困在黑暗之中,迫使人们永远向往光明。
正因为有了理想,生活才变得这样甜蜜;正因为有了理想,生活才显得如此宝贵。因为,并不是任何理想都能如愿以偿~我将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的憧憬一直走下去,永远走下去
理想的实现只靠干,不靠空谈。
紧紧抓住梦想吧,如果梦想熄灭,那生命就像折翼的鸟儿,再也不能飞翔。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整个人生就是思想与劳动,劳动虽然是无闻的、平凡的,却是不能间断的。
在理想的最美好的世界中,一切都是为美好的目的而设的。
一个人向着目标迈进的时候,应当笔直地朝前望的。
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
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
你的理想与热情,是你航行的灵魂的舵和帆。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梦想绝不是梦,两者之间的差别通常都有一段非常值得人们深思的距离。
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
理想是熊熊烈火,激起你的斗志,创造你的辉煌。
千年精卫心平海,三日於虎气食牛。
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
理想是美好的,但没有意志,理想不过是瞬间即逝的虹。
人类的幸福和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了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
斗罗大陆漫画 www.91mh.cc/comic/12835/ 转fei载
范文五:追求理想的教育
追求理想的教育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以及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参加这个活动我感到非常荣幸。不仅仅是“他乡遇故知”的格外激动,而且与这么多教育同行切磋交流,备感充实。 我是山东省日照市实验中学的校长,感谢大家给我这次交流的机会。日照市实验中学是日照市的市直重点中学,人文底蕴源远流长,优秀学子群星灿烂。学校先后荣获“省教学示范学校”、“省规范化学校”、“省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教育部国家级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基地”、“民主管理先进单位”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20多项。 我从87年开始当老师,到今日投身教育已25年。从高中教师、学科教研员、科研处主任到中学校长,我见证了20多年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学生为改变身份而考学;90年代,为文凭而考学;21世纪,为寻找一个好的工作而考学……教师也从单一的教书匠到为高考而教,发展到90年代为培养学生的能力而教以至今天为培养有能力、会思考、有创造性的学生而教……
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追求理想的教育。这个题目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理想的教育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每位专家和校长所追求的。当然,什么是理想的教育,还没有、也不可能有统一的答案。我想从“我的教育观、我的课程观、我的教学观、我的教师观、我的学生观、我的家庭教育观”这六个方面谈谈我的思考和实践。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我的教育观:培育“现代少年”
办学者的理念,决定学校发展之“魂”。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校长的教育理念决定学校发展的“魂”。
山东省教育厅张志勇厅长说:作为一个名校长,当你的教育视野,
你关注的人和事,超出了你的学校,你不仅关注自己的学生、自己的老师,不仅关注学生的今天,更关注学生的明天的时候,你就开始具备教育家的情怀;一位名校长,不是用尽一切力量去搏“应试之名”,而是全身心地、不讲功利地去培育每个孩子。
张志勇厅长也曾经这样论述教育:“我主张,高中学校至少应该给孩子们准备四个方面的竞争力:一是高考的竞争力。在规范办学、尊重规律、全面育人的基础上,为每位学生准备参加高考的能力,这是每位校长职责所在。二是上大学的竞争力。我们看到,同样上一所大学,但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能力千差万别,甚至有的孩子进了大学,天天耍着玩。三是找工作的竞争力,职业的选择有内在的规律性,我们应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为未来学生的职业选择做准备。四是在岗位上建功立业的竞争力。不同的毕业生来到同一个单位,经过若干年后,其表现、发展和贡献,又往往极不相同。我想,作为一位优秀的校长,应该研究决定一位高中生的未来竞争力的关键是什么?高中教育应该给予孩子们的这些竞争力的培育奠定什么?”
理想中教育应该是怎样的教育?毋庸置疑,理想中的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我个人以为,素质是一个整体概念,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个性特长素质等方面。在整个素质结构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科学素质是主体,身体心理素质是基础,个性特长素质是延展,它们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领悟,源自多年的教育探索和实践;理念,体现对教育本质的深邃理解。我们在2008年12月份提出“培养现代少年”的育人理念。
何为“现代少年”?我认为,“现代少年”就是要在具备良好科学文化素养的基础上具备良好的健康素养、文明素养和生活素养,达到“尚德、修艺、益智、健体”四者和谐统一的新时代少年。其中“尚德明礼为根本,学习益智奠基础,强健体魄作保障,修养艺术升品位”。“现代少年”
的理念,在贯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要求上与“三好”、“四有”一脉相承,是新形势下“优质教育”的集中体现。所谓“优质教育”,就是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能考上北大清华的是我们的学生,不能考上北大清华的同样是我们的学生,而且,这样的学生更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成人成才,对社会有责任感充满爱心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
2009年10月13日,****在给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60周年的贺信中,殷切希望全国中小学生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我们“培养现代少年”的理念就是基于**倡导的“四好少年”而提出的。
学校工作的核心,说到底就是如何根据校情,努力克服只为升学而教、只为升学而学的现象,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做出这种决策,校领导是需要勇气与智慧的,我们从提高国民素质的大局出发,顶住压力,克服困难,坚持实施素质教育,为现代少年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由思考,到实践,再到提升。三年来,我们的有关素质教育的思考与体会相继被《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等核心期刊刊发。
二、我的课程观:构建“现代少年”课程体系
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标志是什么?是课程,是开设课程的能力。深化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载体,是着力点。
针对培养“现代少年”这一目标,2008年,实验中学就开始了以“构建现代少年课程体系”为主体的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整体规划,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为主体,以学校课程为国家课程、地方课
程的延续和补充,从而达到纵向贯通、横向联系,实现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
学校坚定不移地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保证课程方案的落实。在此基础上,对现有教材进行大胆改革,根据学生需求和学校育人目标设置模块,集中学科老师的力量,编出适合学生需要的教材,体现实验中学的教育理想和文化追求。
1、扎实推进基础型课程
一是编写学科课程纲要和导学案。学校引领各学科教师从课程、教学、学生发展和评价等维度研究每个教学单元,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在学期开学前编写学科课程纲要和导学案,这便于教师整体上把握所教的课程,便于学生明确所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内容框架及学习方法。
二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满足社会对优质化教育的需求,学校实施“精品课堂”工程,激励教育教学创新,及时总结经验,加大交流和表彰力度,倡导良好的教研氛围,保证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
三是基础型学科教学实验研究。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层达标”教改实验研究,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观,把学习的权利和责任还给学生,让自学、探究和合作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一种能力,并逐步成为教学的常态,增强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和课堂思维的深刻度。
2、大力开发拓展型课程
2007年,学校组织成立课程开发委员会,启动“构建现代少年课程体系”为主体的初中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我们更多关注我校的传统与优势、学生的兴趣需要与长远的发展、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互补等诸多因素,最终确立了“以学科为基础,以活动为依托”的学校课程研究与开发方向。我坚持认为,学校课程,就是“以学校为本、以教
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资源整合。
基于此,学校规划和开发了《现代少年》系列校本课程,例如《经典名著导读》、《写作指导》、《礼仪教程》、《风景数学》、《英美文化鉴赏》、《心理教育》、《语言之美》、《书法之韵》等。
例如教师编写的《经典名著导读》包括文本概述、主题点拨、艺术特色、人物风采等栏目。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读经典、学生品经典、写心得体会。
针对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作文教学序列不够清晰、没有写作教学计划等问题,结合教学实际,我们提出“写作指导课”实验方案,编写了《写作指导》校本课程,摸索出一条高效的写作指导思路和方法,我校的作文教学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为引领学生走进风景优美的数学世界,领略到数学思想的博大精深、数学魅力的奇妙无穷、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数学史的跌宕起伏和数学家们孜孜不倦的追求以及数学无穷无尽的未来,激发学生去探寻有趣的数学王国,去揭示一个个尚未解开的数学之谜,我们编写了《风景数学》校本课程。
学校还将按照以下规划陆续开发拓展型课程,希望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成就学生幸福的人生。
3、全面开设研究型课程
目前,很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普遍处于“有方向而无具体操作策略”的边缘状态,而我校近年来非常重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研究和实践,一方面我校立足于日照本土文化资源,遴选出“日照人物”、“茶文化”、“沙文化”、“太阳文化”、“ 日照美食”、“海洋动物”等100余项专题供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另一方面,将研究性学习与德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让学生围绕假冒伪劣作研究;结合“3.22
水节”,让学生研究水资源的保护与现状,增强对水的更深刻理解;结合春节、中秋节,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结合国庆节,加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我们这样做,不但拓展了学生的研究领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到实处。
4、努力挖掘基于校本文化资源的浸润型课程
学校以“主题活动月”为载体,以“书香校园”、“文化校园”为载体,整合课堂教学,组织团队活动、社会实践等,分层实现“环境育人、活动育人、习惯育人、心灵育人”的目标。其中,初一年级以“迈好规范第一步,做个自尊自理的中学生”为主题,侧重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初二年级以“迈好青春第一步,做个自重自律的中学生”为主题,侧重于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初三年级以“迈好人生第一步,做个自强自立的毕业生”为主题,侧重于人生观教育。
三、我的教学观——聚焦课堂,重校本教研
今天的教育, 教学质量仍然是核心内容。为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要从重“教”向重“学”转变,把讲堂变为学堂,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不论哪种学习方式,关键是学习的自主和快乐。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必须快速完成角色的“蜕变”:即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教学支配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成为动态的研究者;必须快速形成新的教学技能和实施新的教学策略的能力:即课程整合、课程设计与课程开发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的能力。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促进传统教学重知识传授、重教师的教、重结果、重统一的规格教育,向重能力培养、重学生的学、重过程、重差异性的素质教育转变。
让学生发展,需要我们研究学生的差异,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方法。曾经有人把传统的“老师苦教”比做插秧。多年来,农民把秧苗插的密上加密,以为付出的劳动越多,就会收获的越多。可是这样既折磨着秧苗的根系,又没给他们留出足够的生长空间,破坏了秧苗自由生长的规律。后来人们发现了“抛秧”的方法,减少了劳动量,却保护了秧苗,也当然地带来了高产。
教师在职场上,表面看来主要以讲学为主,但是实际上教师全部的工作应该是集教育、教学、研究、学习、反思为一体的工作方式。“只教不研则浅,只研不教则虚”。要想落实新课程理念,深化课改,就需要聚焦课堂,重校本教研。
1、以学为主,创高效课堂
我校的体育课堂率先打破常规——实施“师师协同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打破传统的行政班级界限,把同时上课的多个班级按学生兴趣和新课标要求“自由组合”,教师分工协作、分类指导、单元轮换,最大限度的挖掘和整合教师专业潜能,太极、橄榄球、健美操等走进体育教学,教师擅教,学生乐学,令人耳目一新。
语文作文课堂,也走在了全省前列。这种作文教学体系,以“书香校园”“文化校园”建设为载体,着眼于“读写结合,品悟相生”,实施课堂内外、阅读写作、师生等多维互动,构建读写成长体。这种教学体系,突破了以前作文教学的无序与无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其成功经验,曾在全省语文教学研讨会上作典型发言,并在全省推广。
基础型学科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层达标”教改实验研究为引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分层教学”及“学生走班制”的探讨研究,打破传统的授课方式,收到了卓著成效。
2、课题引领,创学术校园
我校还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促进了学校课程实施水平的提高。近
三年,我校开展的《初中学校整体课程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被列为山东省“十一五”教育规划课题,《“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分层达标”教改实验研究》被列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规划课题,《“资源整合、协同实施、动态管理”模式的实施与研究》、《教师积极心理个性品质与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生成性资源的运用研究》等多项课题在国家、省、市规划办立项,并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实践,产生了广泛积极影响。2009年,日照市素质教育现场会在实验中学举行。2010年在全市“新教育实验”启动仪式上,实验中学更作为初中组唯一代表做了典型发言。
3、创新机制,构建管理共同体
时下,我注意到,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校普遍存在重年级组建设、轻教研组建设的现象。年级组各项活动轰轰烈烈,教研组却形同虚设。其实,年级组和教研组是学校工作的两大支柱,缺一不可。教研组的功能是引领教师的专业能力,年级组的功能是监督教师对工作量的完成,虽有长远与短期利益之争。但学校要两者兼顾,不可偏废。
一是强化年级管理,提高领导力。学校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学校—科室—年级组”三级管理体系,构建“校长决策和民主参与”、“分工负责与沟通协作”、“评价反馈与激励完善”及“常规保证与研究创新”四大工作机制,调动和激活学校中间层面所有管理人员与骨干人员参与改革的责任感与工作积极性。
二是强化教研组,提高引导力。教研组是课程实施和开发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教师实践智慧的重要阵地。在学校的发展规划中,要把教研与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给予教研组和年级组同样的重视、同等的待遇和职权,学校每学期举办“教育论坛”和“学科研讨周活动”,着力发挥教研组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和而不同,守正出奇”的教研组文化建设,卓尔不凡。
三是成立项目组,提高执行力。为协调工作,学校还成立各种项目组,包括“理想课堂”项目组、“课程开发”项目组、 “学生健康成长”项目组、“校园文化”项目组、“教师专业成长”项目组,有方向、有专题、有管理地促进课程改革。
目前,市实验中学不仅以教学质量赢得家长的认可与社会的赞誉,还初步形成了“尚德、益智、健体、修艺”的办学特色,素质教育成果显著。学校田径队连续四年夺得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初中组第一名,校篮球队荣获“李宁杯中国初中篮球联赛”山东省赛区第四名。有350多名学生在各级作文、书法、绘画、舞蹈、计算机比赛中荣获佳绩,获奖人数和等次均居所有参赛学校之首。
实践证明:实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因为它与旨在促进教育和教学的评价不冲突,也与高层次人才选拔不冲突,任何意义上的教育评价都没有理由拒绝高素质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并非是要全新设置教育内容,它依然以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为载体。如果我们仅以储备丰富的知识仓库、以数不清的考试或模拟考试来应对考试,显然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最笨拙的办法,这到底是有效还是无效或者负效?这就像足球队只练踢球甚至只练临门一脚不练其他,或者像长跑运动员从早到晚只练长跑不练其他,能否算是有效训练?能否算是实实在在地应对比赛?我们在这样的过程中,迫使学生和教师们共同忍受沉重的课业负担,真正失落的是什么?学生和教师们滋生着心理焦虑与紧张,抑郁失落与无聊,学生厌恶学校学习,教师冷漠教育教学,能否算是实实在在应对考试竞争?当中国的现代农民都已经摆脱了“只有加大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才可以提高质量”的理念的情况下,教育为什么不能寻求科学教学呢?有些家长已经觉悟到“学生应有自己的时间去消化”,有些学生则萌生了“希望有时间自己调整、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的觉悟,教育何以就不
能支持如此的觉悟呢?
四、我的教师观——关注教师,成就每一位教师
校长这个职业,与其它职业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校长研究的是人,人的发展,人的关系。常言道:人面千般,人心百态。作为我们的教职员工,是否甘愿为我们的团队效尽全力,不仅与个人的心态有关,也更与个人的目标、思想、性格甚至素质等密不可分。有言道:三流学校人管人,二流学校制度管人,一流学校文化管人。
如何以文化来管理人?
1、人文关怀,凝聚队伍
“在学校的管理中,校长应具备两面性。在制度面前是铁面无私的判官;在人性面前是虔诚的信徒。”而人文关怀的核心是尊重。作为校长,应充分了解教职员工的优势专长,尊重每一位教师的工作需求和个性特点,信任他们的责任心与工作态度,使人人各得其所、各尽所能,获得职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针对实验中学教师年龄普遍偏大、经验多但职业倦怠严重的现状,我积极倡导“享受生活、享受教育”的健康理念,建立起良好的学校支持系统,在教职工中全面推行 “体育大课间”活动,学习太极拳、舞蹈、网球等健身项目。引导教师愉快工作、快乐生活,以良好的心态,积极投身于素质教育改革、创新与发展中,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增强工作的原则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2、典型示范,引领队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针对教师发展的不均衡,学校对教师实施分层培养策略。在深入了解教师教学风格、教学能力,学校为不同层级的教师制订不同的培养目标。大力实施“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组织开展了“教学名手”、“教坛新秀”、“创新型教师”、“优秀班主任”、“班主任名家”等评选活动,从不同层面对表现突出的老师进行大力培养与奖励,
打造一个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新的骨干群体。
3、改革评价,激发专业成长
我们肯定每一位老师在发展上有一种客观的可能,同时也具有主观的发展要求,那么在这样一种假设之上,我们对教师的评价应该是底线管理,突出重点。
所谓底线管理,就是建立教师评价的基本的指标体系,将它作为教师的一种工作底线,要求人人做到,突出的是一个强制性。所谓突出重点,就是要突出育人功能。我在多种场合阐述过我的观点:什么是名师?那些很多老师教不好、教不会的学生,在你手中成人了、成才了,这就是名师啊!我们不能只用简单的几个百分点来界定名师,也不能只用那些所谓的荣誉称号来界定名师! 我们需要立体评价教师,自评、生评等诸多方式,鼓励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创新。
近几年,实验中学有18人获省优质课奖,12名教师获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奖,46名教师获市优质课奖,1名教师被评为省特级教师,4名教师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30多名教师被评为市教学能手。
五、我的学生观: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学生观就是怎么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我的学生观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学校办学的立足点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关注学生,一切从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出发,不断调整管理、调整教学,从而使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也是基础教育的根本宗旨所在。
首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认识规律、遵循规律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我们认真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
身心健康发展。
其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应充满信心。
从学校层面来讲,我们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做了如下探索和实践。
1、文化育人
一是无声之处育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育人细无声”。学校让每一块标识牌在校园角角落落都会“说话”;让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在不经意间“入脑入心”;让师生交流的每一句普通话、每一个微笑都潜移默化成“学校名片”;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塑造“现代少年”成长的阶梯。尚礼、仁爱、感恩、诚信等内化为健康品质、外化为行为习惯,营造出了和谐融洽、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二是全方位构建德育体系。坚持德育为先,以课堂为主阵地,向校内外延伸,编织学校、社区、家庭立体德育网,创设“学校、家庭和社区”立体化的育人环境,同心协力,齐抓共管,共同构建学生健康成长的“阳光”精神家园,德育工作实现全员化、立体化、网络化、制度化。每月一主题,每周一子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心灵品位的提升。
三是注重学生自主管理的社团文化。学校采用学生自主管理和兼职教师辅导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先后成立了新月文学社、金话筒社团、兰亭书法社团、辩论社、英语角、摄影艺术等几十个学生社团,与课程改革相结合,使社团活动有目的、有内容、有保障、有效果。
2、因材施教
一是“数学英语学科分层走班”实验研究 。现有班级授课模式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仅根据学生的年龄编排班级,并实行统一
的教学,水平高的学生吃不饱,水平低的学生吃不了,造成时间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浪费。学校近年来进行“数学英语学科分层走班”实验研究,不改变班级编制,只是按照学科分层教学,A 层知识面宽广,B 层难度降低、讲解细致、作业量小;分别召开教师会、家长会和学生会进行宣传;学生们按照自愿的原则,分别选择自己希望并适合的层次;上下可流动,鼓励学生由底层跳入高层。
二是艺术体育学科,通过“资源整合、协同实施、动态管理”实验研究,打破单班教学模式,实行“多班同上,分组选上,专人专项,单元轮换,师生互选”教学组织形式,形成全校“统筹安排,协同合作,资源整合,动态管理”的机制。
三是积极探索“学校管理共同体”、“拔尖学生培养模式”“弱势学生健康发展”、心理教育、礼仪教育、学习方法教育等研究课题。
四是多元评价。学校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制定《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过程管理记录册》和《学生成长记录册》,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记录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等级、综合评语以及整个初中阶段发展的标志性成果等。
在学生学业水平方面,学校正在探索学分制管理,包括基础型课程学分、拓展型课程学分、研究性课程学分、社会实践学分、学校及班级活动学分。
对学生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实施科学评价,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目标要求为基本依据。由学校统一组织,一学期为一个评定时段。坚持内容全面、主体多元、方法多样、注重过程、结果客观的原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
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结果包括等级和综合评语两个部分,根据学生在六个方面的具体表现评出等级,用A 、B 、C 、D 的形式表达。综
合性评语是在对学生学科学习目标和基础性发展目标予以全面了解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做出。评语的撰写,概括反映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充分反映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也不回避学生的缺点和问题,具体而又中肯,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关爱和对学生健康发展的期盼。
六、我的家庭教育观:深度共情,创新合作策略
谈到家庭教育,杰出教育家马卡连柯给父母们的一段话非常经典:“你们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或教导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教育着儿童。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的人,你们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一切对儿童都有很大意义。”
很多父母千方百计给孩子选一所名校,选一位优秀的班主任,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其实孩子赖以生活的家庭也是一所学校,作为孩子的父母也是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生的教师。家庭氛围如何,家庭教养如何,父母的素质如何,都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有些家长监督孩子做作业很严厉,孩子成绩不好找家教很积极,对孩子看课外书和从事休闲娱乐活动很担忧。事实证明,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如果我们把家庭教育的目标锁定为孩子的成长而不仅仅是成绩,重视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人生愿景、自信心和意志力,注意引导和帮助孩子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不断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学习成绩的提高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事。
其实孩子的成长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一个人只有知道了自己需要什么和准备干什么,才会有前进的动力,才能勇敢地面对学习中
的各种困难,排除种种干扰,一步一步地向梦想靠近。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宽恕能触及学生自尊心最敏感的角落”。希望得到赏识而不是指责,这是所有孩子也包括大人们共有的心理,常获赏识使人自信,常受指责使人自卑。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农业。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空气、水分……在它们之中,你很难说谁比谁更重要。因此,良好的教育要追求教育的整体合力。在我看来,家长、学校、社会构成了每一个孩子成长的“生态环境”。
曾经有个工作非常积极认真的老师问我:“校长,你说5+2怎么就等于0呢?这孩子5天在学校都好好的,回家两天再回来周一的时候,什么都变了。”其实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有好长时间我也很困惑,对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感到愤愤不平。但是有一件事情让我改变了想法。有个教师每个假期都会把班级所有的孩子家访一遍,如果这个孩子是乘地铁上学,这个老师就乘地铁去家访,如果这个孩子是坐公交车上学,这个老师就坐公交车去家访。因为,那个老师说:“我一定要了解孩子他不和我在一起的时候,是怎样过的。”看到这个报道以后,我大受感动,我们的老师,也要尽可能地知道那个“2”,了解学生到底是怎么过的。学校的校长和老师需要和孩子们有一个更高的共情指数,就是要深度共情。想一想,那些家庭背景好的孩子,没有我们的帮助,他自己也可能做得很好。那些遇到困难的学生则是更需要我们老师帮助的人。细想一下,如果有孩子又没完成作业,假若你细致地多追问一句,也许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教育方法。
对于家庭教育,“学生不是学校的唯一”,教育应当延伸社会责任。我校构建了家校合作新策略,即开办好家长学校,解决“面”上问题;创新家长会形式,解决“线”上的问题;“阳光零距离”家访,解决“点”上的问题。学校应该千方百计地营造一种合适的环境,为孩子们的和谐
成长提供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实验中学积极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合力育人机制,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效衔接。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引导家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发挥家庭教育在育人中的基础作用,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我的困惑——“渐行渐远渐无书”
我越是恒久地思考教育的根本问题,就越觉得异常的迷惘与困惑。
审视今天的教育现状,我有很多困惑与思考:一面是学者文人的大声疾呼教育改革,一面是许多教师潜意识顽固地捍卫着传统;一面是创新教育欢声雷动,一面是精英教育如火如荼;一面是对素质教育的深情呼唤,一边是对考试应试的无奈的叹惋;一面是倡导学校特色发展、自主发展,一面是教育体制的滞后与僵化;一方面倡导因材施教,一面却讲有教无类;一面是优质资源的稀缺,一面是千军万马的需求……
当前教育管理体制与学校自主发展、教师自我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之间的矛盾。上级主管部门在管理中存在越位、错位和缺位现象,从而造成了责、权、利的不一致,不同程度地剥夺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学校缺乏应有的人事权、决策权、课程开设权。对教师,不管是全社会还是教育本身,都缺乏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体系,使我们教师无所适从,更不能自我发展。社会、学校、教师评价学生标准单一、片面,学生得不到个性发展。这些已成为制约学校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依附走向自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最大障碍。
一是由于社会发展对培养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意识越来越强,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某些方面存在脱节;社会和家长越来越多评价,甚至干预学校。总的
来看,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太高,甚至把一些不该由校长、教师承担,或者校长和教师无力承担的责任,推给学校,造成教师的成就感低落,这些因素给学校和教师带来困扰,造成许多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职业压力和倦怠感。
二是多数学校教师数量不够,年龄结构、学科结构不合理,不能满足新课程的需要,一些中青年教师,尤其是兼任其他学科或兼任班主任课的教师,工作量大,教学管理任务繁重。
三是各级行政部门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缭乱的检查评比活动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学校自身的建设与发展。
四是教师人事制度和教师培训制度不够完善,管理、考核与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合理、缺乏人性化,无法满足公平公正地体现教师的工作态度与业绩,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消除职业倦怠危机的要求。
五是对新课程实施缺乏系统的研究。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其全新的课程体系、思维体系和评价体系,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同时也存在容量大、课时紧、学段之间缺乏衔接,课程标准、教科书、教辅和考试纲要没能很好地统一,这一系列需要逐步完善的问题,给一线教师的工作带来不小的困难和压力。这需要研究部门加大力度,切实加强课程标准、教科书、教辅和考试纲要的研究和整合。
我个人认为,教育变革不能只是一种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它要复杂深刻得多,教育的改革势必变成一种更深层次的变革。这就要求我们校长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既要做理想主义者,敢于畅想,敢于担当,又要做现实主义者,分析透彻、处世干练,善于经营又不乏睿智。“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这几句话深得我心。
我们期盼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教
育管理体制。
在结束今天的报告之前,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你要了解一个校长的教育思想,可以去读他的文章,但更重要的是要到他的学校去看一看,由“行”来探“知”,才是理解中学校长教育思想的真正钥匙!
谢谢大家!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素材:追求理想的谢里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