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1 儿童社会工作的对象是( )
1. 儿童社会工作的对象是( )
A. 贫苦无依的儿童
B. 弃儿
C. 残疾儿童
D. 所有儿童
2. 国际上通用老龄化标准是以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 )作为指标。 A. 10%
B. 7%
C. 15%
D. 5%
3. 在老年个案工作的辅导技巧中,国内外常用的两种方法是( )和生命回顾。 A. .回忆
B. 怀旧
C. 展望
D. 鼓励
4. 在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家庭系统理论可以使社会工作者运用综合、全局的眼光审视家庭成员的情绪。 B.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可以使工作者为家庭提供服务时与家庭一起讨论生命周期个阶段面对的
不同生活内容。
C. 一般而言,家庭沟通理论适用于等级关系的调整。
D. 家庭冲突理论可以对各类冲突进行分类辅导与干预。 5. 中国对儿童福利方面的立法包括(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确答案
6. 下列对于不幸儿童的救助工作说法正确的是( )
A. 收养可以由收养家庭决定领养程序
B. 家庭补助主要针对贫困家庭或者单亲家庭儿童开展的一项社会工作
C. 机构教养的主要职能是对流浪儿童进行收养
D. 家庭补助的主要方式是对父母进行训练和辅导
7. 妇女社会工作在欧美近期的发展是( )
A. 男性运动
B. 女权运动
C. 性别运动
D. 妇女解放运动
8. 下列人物中,属于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代表者的是( )
A. 苏拉米斯?费尔斯通
B. 贝蒂?弗里丹
C. 杰尔梅杰?格瑞尔
D. 凯瑟琳?麦金农
9. 某社区内住着一位终生未婚的孤老杨阿婆,属五保之列,脾气古怪,性格倔强,她所住的
房间年久失修,,阴暗潮湿,非常不利于健康。当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了解到情况后决定替她
装修,但是不管如何解释,阿婆就是不同意。如果你是一位社会工作者,决定运用怀旧技巧
来辅导,首先我们要注意的事项是( )
A. 与杨阿婆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B. 引导杨阿婆缅怀一生的成败
C. 做邻里的工作,让邻里参与进来
D. 提升杨阿婆的社区意识
10. 某小区组织了老年腰鼓队,并且积极组织腰鼓队参与本区的系列表演活动,腰鼓队获得了
很好的发展,参与的老年人越来越多。这种腰鼓队属于下列哪一种老年小组类型( )。
A. 老年再教育小组
B. 老年文体康乐小组
C. 老年治疗小组
D. 老年服务小组
11. 某社区中一位孤寡老人符合条件领取最低生活保证金,但是这位老人根本不知道这个政
策,社会工作者帮助老人了解政策并申请下来最低生活保障,这种做法属于( )。
A. 老年社会救助
B. 老年生活服务
C. 老年家庭关系处理
D. 老年心理辅导
12. 随着社会结构与福利体系结构变迁、健康照顾地位和社会工作专业地位的提高,使( )
成为整合社会服务和统领社会工作的核心领域。
A. 老年社会工作
B. 医务社会工作
C. 残疾人社会工作
D.
矫治社会工作
13. 在医务社会工作的健康理论中,健康状况不仅是指身体无病,而且指( )和社会角色功
能正常发挥的状态。
A. .精神健康
B.
情绪健康
C. .心理健康
D. 生理健康
14. 世界上第一家为残疾人服务的机构是1780年由瑞士人( )创立。
A. 奥比
B. 奥古斯特斯
C. 卡波特
D. 杜沃
15. 在社会矫治工作中,被誉为“感化工作之父”和“世界上第一位伟大的观护人”的是( )。
A. 约翰.奥古斯特斯
B. 龙波罗梭
C. 李斯特
D. 奥比
16. 下列属于国际上通用的衡量贫困的指标体系的是( )。 A. 国民生产总值
B. 恩格尔系数
C. 贫困发生率
D. 社会剥夺程度
17. 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用行政手段推动的。因此形成一种特殊的社会工
作运作模式,称之为( )。
A. 民间模式
B. 扶贫模式
C. 民政模式
D. 政府模式
18. 下列不属于矫治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的是( ) A. 司法审判前的服务
B. 协助犯罪者思想和行为的改变
C. 维护犯罪者的权利与福利
D. 为犯罪者提供各项服务
19. 最早用精神分析理论解释犯罪心理和行为的是德国犯罪心理学家( )
A. 艾宾浩斯
B. 约翰?奥古斯特斯
C. 弗洛伊德
D. 罗杰斯
20. 中国对于残疾人就业的要求是单位按照职工人数的( )安排。
A. 1.5%-2%的比例
B. 1.5%的比例
C. 2%的比例
D. 3%的比例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儿童社会工作说法正确的是
A. 儿童社会工作的内容是指针对特殊儿童的社会工作 B. 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标志着现代儿童救助体系的确立 C. 第一个专业的儿童社会工作机构是在英国设立的 D. 联合国于1923年颁布的《儿童权利宣言》是现代儿童社会工作的重要思想基础
E. 儿童社会工作的对象是弱势群体的儿童
2. 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包括下列哪几项, A. 理解、尊重和接纳老年人
B. 工作细致、周到有耐心
C. 协助老人自立、自决
D. 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E. 一直鼓励老年人
3. 关于妇女社会工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妇女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全体女性人口
B. 社会性别成为指导妇女社会工作的重要概念
C. 既然有了家庭社会工作就不用再搞妇女社会工作了 D. 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是提高妇女地位
E. 妇女社会工作不涉及男性
4. 关于家庭治疗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家庭治疗是一种治疗模式,以整个家庭作为治疗的对象 B. 家庭治疗的焦点在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和沟通问题 C. 家庭联合治疗方法是各家庭成员由不同的社会工作者承担会谈 D. 家庭合作治疗法是每次会谈都由一个工作人员和家庭全体成员会谈 E. 结构派家庭治疗致力于失去功能的家庭达到结构性改变 5. 关于我国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相结合
B. 专业性与群众性相结合
C. 社区资源丰富
D. 服务林跃广阔
E. 政府作用突出
范文二: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
考研屋 www.kaoyanwu.com
提供各大机构考研、公务员、四六级辅导视频课程
: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包括全体学生(包括心智不全、肢体残缺、情绪障碍和有行为偏差的学生)、学校教职员工、学生家长,以及社区和有关部门(如教育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
)学生。学生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社会工作的重点服务对象。学生不仅 (1
要在学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各种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培养健全的心智体魄,学会与他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为今后走向社会做好知识、技能、心理和生理上的各种准备。学生在学校的健康成长对其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一些心理和行为与众不同、难以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的学生,他们或在心理上存在自卑、孤僻、虚荣等问题,或是出现逃学、打架、撒谎甚至盗窃、抢劫等违法行为。此类学生是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服务对象,也是学校社会工作的重点所在。
(2)家长。家长是学生最早的老师,也是与学生最亲密、相处时间最长的人。社会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服务时,必须征得学生家长的信任、支持和合作,只有与家长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对家长的服务,包括与家长交流、提供相关的信息。为家长正确处理与子女相处的方法及教育子女的思路提供参考建议;积极与家长联系,改变家庭关系中的不妥之处,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3)学校教职员工。学校教职员工是学校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管理和运作的实施主体,他们的观念和认识直接关系到学校系统的正常运行。学校社会工作要改变他们在某些认识和做法上存在的误区,同时要与他们相互合作,共同配合,探索解决学生面临的问题。社会工作者还要定期与老师和相关工作人员沟通,了解学生情况,提供相应的咨询和建议,力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
(4)社区。社区是学生在学校之外的重要空间场所,也是学校外部环境的创造者和内部事务的支持者。社会工作者要同社区内与教育或学生福利有关的人士建立紧密的联系和良好的合作关系,促使社区人士积极关心和协助学校的教育工作,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同时通过整合社区资源,支持“家庭—学校—社区”三者之间的互动,推动学校社会工作的顺利开展。
考研屋 www.kaoyanwu.com :提供各大机构考研、公务员、四六级辅导视频课程 考研路上必备的网站----考研屋 www.kaoyanwu.com
范文三:个体社会关系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
个体社会关系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
——灾后社会工作的实践反思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 张昱
内容摘要:在四川都江堰市某安置点开展社会工作直接服务过程中,以社会关系的恢复
和重建为对象,将之操作化为个体的自我关系、个体与个体的关系、个体与社区的关系、个
体与管理层的关系、个体与环境的关系五个层面,并化为相应的工作项目,取得了成功。反
思认为目前有关社会工作研究存在对象规定不清楚,从而使社会工作难以准确定位的问题,
提出社会工作的研究对象是以个体为核心展开的社会关系体系。
关 键 词:社会工作,个体, 个体社会关系
什么是社会工作?这似乎是已经得到解决,并很少被人追问的问题。但在十六届六中全
会报告出来后,当我们真正追问社会工作是什么这一问题时,却发现很难回答。这与我们对
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的研究不够,从而没有明确社会工作的对象直接相关。
5?12汶川地震后,笔者首先在5月19日进入灾区进行社会工作介入的评估工作,之
后,又在6月25日带队深入四川省都江堰市某安置点直接进行社会工作服务。通过在灾区
的社会工作实践,笔者以为,社会工作是面向个体,以个体的社会关系为对象的一种社会技
术。
一、社会工作是以个体社会关系为对象的社会技术
一个学科的成立取决于它是否有稳定、明确的研究和工作对象,这种研究和工作对象规
定了这一学科的本质。社会工作要取得自己在社会科学研究和工作中应有的地位和明确的角
色,同样必须要明确其研究和工作的对象。也正因为如此,社会工作的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
度对社会工作的本质进行了规定。王思斌在其《社会工作概论》中对社会工作进行了这样的
规定:“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
服务活动。这一定义指出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其特征是提供服务。更确切一点
说,社会工作是科学的助人服务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行善活动。”“这个定义还指出,社会
工作以受助人的需要为中心,并以科学的助人技巧为手段,以达到助人的有效性。由此可见,
社会工作同怜悯、同不考虑受助人的现实需要及接受服务能力的配给式福利也不相同。可以
说,社会工作是充分考虑到受助人的需要及其主体性,运用尽可能有效的方法帮助受助人满
足其需要、摆脱困境的活动和过程。”
?联合国在1960年出版的《国家社会服务方案的发展》
?中认为:“社会工作是协助个人及其社会环境,以使其更好地相互适应的活动。”此外,还
有一些学者提出了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技巧和艺术,是一种专业服务过程的观点。应该说,
这些研究都对社会工作进行了规定,对于明确社会工作与其他学科的边界具有重要意义。但
更深入的反思这些研究,我们会发现,这些研究还没有从根本上把社会工作与其他学科区别
开来。究其原因,在于这些研究还没有完全明确社会工作的对象,并给予明确的规定。
说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活动,这种观点并没有错。但进一步的思考则会提出其他
专业工作如医生、律师是不是科学的助人活动?如果是,那么,社会工作与这些专业的助人
活动如何区别?此外,人是一个系统,由众多元素和方面构成,那么,社会工作是对人的整
个系统进行帮助吗?如果是,社会工作有这种能力吗?如果不是,社会工作是助人的那个或
那些元素和方面。说社会工作是协调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与前面相同性质的问题,即社会
工作协调人那些方面与环境那些方面的关系问题同样得到呈现。
?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13页。 ? 转引自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13页。
1
这表明,以往的研究并没有对社会工作的对象给予明确的界定。社会工作这种对象的模
糊性是社会工作缺乏自己独立的理论,摇摆于各个学科之间,存在不确定性,难以与其他学
科相互区别的根源所在。这种状况导致社会工作缺乏独立的发展空间,在社会分工体系中职
责不明,定位不准的现象。
社会工作的对象是什么?笔者以为,社会工作的对象是以个体为核心所展开的社会关
系。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社会关系是人
的本质所在,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因此,离开社会关系,人就会失去自我,无以生
存和发展。从已有的共识看,社会工作根本上是一门“助人自助”的学科,这就有两个问题
需要回答。一是人何以需要“助人”和“他助”,二是助人者怎样使受助者达到“自助”。人
何以需要“助人”和“他助”?一般而言,我们说人之所以要“他助”,是因为人或有了需
求,或遇到了问题,或面临了困难,所以需要“他助”,这种解释还只是现象的,并没有从
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实质上,人之所以需要“助人”和“他助”,是由人是一切社会关系
的总和这一本质所规定的。作为社会关系的存在,人生存、生活于与他人的关系之中,这种
关系本身就意味着相互的帮助与支持,因此,“助人”和“他助”是人作为人的应有之意。
这样,社会工作实质地涉及人的本质,是以人的本质性的规定作为工作和研究对象的。由此,
第二个问题,即助人者怎样使受助者达到自助也相应地得到了解决。从根本上说,社会工作
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受助者的自我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从本质上,即从社会关
系上满足受助者的需要,通过受助者各种关系的调适促使受助者的能力发挥,实现受助者的
自我发展。
早在1959年,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委员会资助的《课程研究》项目中就提出,“社会工作以个人与其环境互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为入手点开展工作,寻求增强个人的社会功能-既包
括单独的个人,也包括群体中的个人的社会功能。”?尽管法利把这一社会工作定义称为“经
常被人们使用的历史性社会工作定义”,但这个社会工作的定义似乎并没有得到贯彻,法利
在后面的讨论中,认为“社会工作可以定义为一门艺术,一门科学,一个专业,它通过社会
工作实践帮助人们解决个人、群体(特别是家庭)和社区的问题,并帮助人们获得满意的人
际关系、群体关系和社区关系。”
?对这两个定义之间的差距人们也许会用社会工作已经发展
了,已经有了小组、社区等方面的工作来进行解释,但需要指出的是,一方面小组和社区是
社会工作的方法,是调适个体社会关系的方法,另一方面,既使是在小组、群体、社区层面
开展的工作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调适个体的社会关系,这样,无论是在方法的意义上,还是
在工作层面的意义上,个体社会关系仍然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
社会工作在自己的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命题也表明了社会工作以个体社会关系为对象。
在此,笔者试以“助人自助”这一社会工作的核心命题为例,讨论社会工作的对象。
“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核心命题。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往往把它作为一种价值观,
但实质上,“助人自助”既是社会工作价值观,也是社会工作方法论,同时,它还规定了社
会工作的对象。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它对社会工作对象的规定这一属性。首先,从整体上看,
“助人自助”本身就是一个关系命题,它的成立以社会工作者和接受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的
存在为前提,体现了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其次,“助人自助”明确了社会工
作以个体为基础。不可怀疑,这里“助人”中的“人”不是指大写的、抽象意义上的人,而
是指具体的、活生生的、现实存在的个体,是接受社会工作者服务的对象,而这一对象构成
了社会工作得以开展的基础。再次,“助人自助”中的“自助”则规定了社会工作服务的基
本内容。通过社会工作者的服务使服务对象走向自我发展是“自助”所体现的基本内容,但
? 转引自O,威廉姆,法利等:《社会工作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7页。 ? O,威廉姆,法利等:《社会工作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9页。
2
必须看到的是,在“自助”中也规定了服务者促使服务对象走向自我发展的基本路径,即通
过资源配置,挖掘服务对象的潜力,恢复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促使其自我发展。这里,资
源配置已经是一个关系范畴。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配置社会资源,这些资源都必然地表现
为社会关系,一方面通过社会关系配置资源,另一方面也把社会关系作为资源配置给服务对
象。再者挖掘服务对象的潜力无非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调适服务对象自我关系,
使服务对象的潜力得到挖掘,二是通过调适服务对象与其他社会个体、社区及其他社会组织
的关系,使服务对象的潜力得到挖掘,而这两个方面都是对服务对象社会关系体系的调节。
此外,其他命题,如“人在情景中”、“人是可以改变的”、“社会功能”等社会工作基本
命题也都既是关系命题,同时,也对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做了规定。
二、个体社会关系的操作化及其实践
社会关系是一个复杂的范畴,社会工作则是一个操作性概念,是一门调适个体社会关系
的技术,简单地停留于社会关系这一范畴并不能满足社会工作的实践性要求,因此,需要把
社会关系范畴操作化。
所谓操作化是指把抽象的概念分解为可操作的各种指标的过程和活动。社会关系范畴内
含了十分丰富的内容,可以从众多方面展开,但无论从那个方面展开,都离不开一个核心,
即个体。
个体是社会的基础。我们讨论社会、社会关系、社会组织、社会群体等一切与社会相关
的范畴,都离不开对个体的讨论。但正如众多研究者已经指出的那样,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
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个体被淹没在家庭范畴之中。这导致以往我们对个体的关注不够,
也使我们在个体的研究方面既没有广度,也没有深度。我们往往对个体不屑一顾,而且也往
往也把个体简单地视为一个整体。
社会的构成和社会的存在都建立在个体基础上。首先,个体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任何一
个社会的存在都离不开个体的存在,没有个体,也就无所谓社会,社会不过是个体在互动过
程中构成的关系体系而已。因此,个体的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其次,社会作为关系体系,
其关系构成以个体关系为基础。任何社会关系都是以人为基础,在人的互动中形成的,这里
的人绝不是抽象意义上的人,而是生存、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具体的、活生生的人,也就
是个体的人,这一个体的人并不是生物的,而是社会的,他(她)本身就是一个关系体系,
是社会的缩影。这个人在自己的活动现场与他人展开互动,由此形成和其他人或其他方面的
关系,使个体关系融入社会关系中,影响社会关系,同时,社会关系也融入个体关系体系中,
影响个体的发展,社会也因此而生成。因此,社会关系实质上就是以个体为核心,围绕政治、
经济、文化等因素展开的个体的关系体系。
这样,社会关系范畴的操作化就应以个体为核心来实现。从不同的方面,个体社会关系
可以有不同的呈现。如从个体活动的场域看,有个体与家庭、个体与组织、个体与社区等方
面的关系;从个体与组织的关系看,有个体与经济组织、个体与政治组织、个体与文化组织
的关系,或个体与正式组织、个体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等等。这种操作化的视角不同,社
会工作者开展服务工作的视角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我们在都江堰某安置点的社会工作实践中,以社会关系的恢复和重建为主题,把社会关
系操作化为个体的自我关系、个体与个体的关系、个体与家庭的关系、个体与社区的关系、
个体与管理层的关系、个体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并依此展开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当我们第一次与安置社区居民接触时,居民们提得最多的主要是硬件方面的问题,如板
房漏水、环境不好、不能使用大型电器设备、公用厨房等,并由这些问题产生一些抱怨、指
责,而这种抱怨和指责在某种程度上直指管理层。至于一些社会性方面的问题,如邻里关系
等居民们则提到的不多。面对这些问题,从表层看,除了能够告诉居民向有关管理部门反映
外,社会工作者似乎不可能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有所作为。
3
另一方面,在与居民的沟通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居民们相互之间并不十分熟悉。尽管
他们居住在一起已有近一个月的时间,但他们相互之间大多只知道自己邻居的姓,至于名、
灾前的工作及单位等信息他们之间并不知晓或知晓不多。这种状况引发我们的思考。其一,
居民们的抱怨、指责是否与这种现象有关系;其二,这种状况是否能够通过我们的工作得到
改善;其三,如果这种现象得到改善,对于解决这些硬件问题是否会有所帮助,讨论的结果
是肯定的。
由此,我们决定用小组工作方法加强居民相互熟悉的程度,舒缓居民的情绪,形成他们
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网络,提升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达到预防社会冲突的产生,形成居
民和谐社会关系的目的。由于两栋板房正相对应,彼此之间形成一个类似上海弄堂的空间,
我们将这次小组活动命名为“居民自我管理弄堂会”。
整个工作进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居民发泻阶段。在这个阶段,居民
们提出了许多硬件方面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会不断地抱怨和指责,
并希望社会工作者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阶段聆听技巧的使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第二阶段是引导阶段,社会工作者在居民们提出问题后给予相应的引导,引导居民以积
极的态度来看这些问题。在这个阶段,运用居民中的正向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三阶
段是正视阶段,通过社会工作者的引导,促使居民正视已经存在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让
居民了解安置社区的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居民中怨气的形成与生活环境的退化有重大
关系,但在某种程度上也与居民仍然用地震前居住地的要求期望安置点有关,这样,让居民
了解和认识到安置社区只是政府采取的临时性、过渡性安置措施,降低他们的期望值便具有
了重大意义。此外,给居民们算账,让他们了解到如果安置社区的投入过大,会影响到永久
性安置社区的建设,从而提高居民对未来的期望,提升他们的生活信心等在工作中也具有十
分重要的作用。第四阶段是发展性阶段。通过前面三个阶段的工作,居民们面对问题的方式
开始发生变化,由用抱怨、指责、等待问题解决的态度转向积极思考自我解决问题的态度。
实质上,任何问题的形成都有多方面的原因,同时问题本身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
此,问题的解决路径也是多元的。对于安置社区居民们面临的硬件问题,社会工作者如果没
有这样的思路,就会束手无策,只能消极地等待管理层来解决硬件方面的问题。但在有了这
种分析之后,社会工作者可以把解决居民硬件问题的路径分成多个方面,从居民个体、群体、
社区、管理层多路径解决问题。在与居民们讨论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一方面积极向管理者
反映居民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引导居民积极探索在居民自我层面解决问题的可能路径。
通过五次小组工作,居民在态度正向变化的基础上开始积极讨论解决问题的措施,最后,他
们自己提出了自我管理的公约,这些公约在社会工作者的帮助下形成文字,并贴上了板房。
此外,我们在工作中还通过个案工作调适个体自我关系,通过培训社区骨干和居民委员
会主任调适居民个体与管理层的关系,通过帮助居民组建活动团队,开展团队活动调适居民
与社区的关系,通过居民个体资源自我配置能力提升调适居民与环境的关系。这些围绕个体
社会关系的恢复与重建开展的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提升居民自我能力,形成居民
自我支持、相互帮助的问题解决体系的同时,对于帮助居民解决面临的硬件问题也发挥了重
大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安置社区居民的和谐度得到了极大提高,到
2008年9月初,这个近一万两千人的安置社区没有一起居民上访事件。当地政府在评估后认为,在和谐度上,有社会工作者开展服务的安置社区比没有社会工作者开展服务的安置社
区要高出一倍以上。9月2日**总理视察的我们的社工站,并在社会工作者开展弄堂会
的弄堂实地考察了居民的弄堂公约,和弄堂居民进行了交谈,称赞了社会工作对和谐社会建
设的重大作用。
总结二十多天社会工作直接服务的经验,笔者深深感受到,社会工作服务并不是简单的
实践,而是理论和技术相结合的过程。
4
在理论上,社会工作是什么的认识直接制约了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取向,可以说,没有
对社会工作的明确定位,社会工作者在安置区的工作就只能如志愿者那样,或像居委会那样
做一些活动,而不是专业的服务。
在实践上,社会工作者开展工作,必须要有自己的技术工具,这种技术工具既是社会工
作者专业性的体现,也是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区别于其他专业服务的重要表现。仅仅强调社会
工作是艺术、是过程是不够的,还必须把社会工作纳入技术体系之中。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技术实质上是社会工作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在过去,我们比较强调社
会工作的实践性,强调去做,但在什么理论的指导下去做,怎样去做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
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要求我们把社会工作理论研究和技术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真
正把社会工作作为科学来对待。
5
范文四:2012年中级社会工作师辅导:社会工作的对象及要素
社会工作的对象及要素
2、社会工
社会工是社会服务的直接承担者,是掌握了系统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技能的专业 工作人员。没有社会工就没有社会工作,所以社会工是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社会工为服务 对象提供的服务是其他任何人所不能提供的专门服务。
社会工为服务对象所提供的服务既包含了专业的规范行为,也包括着个人的经验和价值 观的因素。社会工作为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过程的主导者,是社会工作专业不可缺少的要素。 3、社会工作价值观
社会工作价值观社会工作的灵魂,是社会工群体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一系列专业价值理念 和专业伦理的总称。它包括社会工作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自己和服务对象的看法。社会工 作的价值观是利他主义,即以帮助他人、服务他人、促进社会福利和社会公正为自己行动的 目标。
4、专业助人方法
社会工作是专门的助人活动、助人方法,作为达到助人目的的手段和措施,社会工作专 业方法不仅具有工具价值,相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目标来说,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本身就是一个 实现专业目标的过程,它具有不可忽视的过程价值。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个案工 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几种 .
5、助人活动
助人活动是社会工根据社会工作专业目标和专业价值观的要求,向服务对象提供的具体 服务,是社会工与服务对象的互动与合作的过程。
是助人活动是双方围绕解决困难和问题而展开的、双方均作为独立主体的互动、合作与 共同成长过程。在这种互动过程中,双方互相理解对方的行动,相互合作,共同克服困难。
范文五: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第一章 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领域
第一章 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领域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含义及特点
一、什么是社会工作
(一)社会工作的含义:
社会工作是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据专业价值观念、运用专业方法 帮助有困难的人或群体走出困境的职业活动。
? 1、早期:个人的慈善事业
? 2、中期:政府或者私人社团 解决经济困难
? 3、现阶段(未来) :
不分性别、年龄和贫富的服务,是协助个人发挥其最高的潜能,是以协助其获得最 美满和最有效的生活为目的的服务。
(二)我国对社会工作的理解
? 普通社会工作
? 行政性社会工作(民政部门社会救助、福利)
? 专业社会工作
2006年 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 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全面规划社工制度,推动职业化、专业发展。
二、社会工作的特点
? 1、职业助人活动——专业的、困难群众、职业性
? 2、注重专业价值
? 3、强调专业方法
? 4、注重实践
? 5、双方合作
? 6、多方协同
1、职业助人活动
利他为目的、 专业的、以困难群众为主要对象、职业性
2、注重专业价值——理念、指导思想和伦理
专业价值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社会工作以解决社会问题、增进人民福利为己任, 以追求社会公正与进步为理想。平等之爱
3、强调专业方法
社工从事是的复杂的助人服务,解决复杂的问题,需要专门的、训练有素的方法和技 巧。
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
4、注重实践
社会工作要具体地去做,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行动。
社工不仅要有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而且要有面临不同情况灵活应对的能力。 5、双方合作
工作者与案主的合作
“陪伴着”“同行者”“一同工作”
强调专业关系——助人自助
6、多方协同
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的区别
? 【历年真题】
专业社会工作与其他工作相比有自己的特点。关于其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专业社会工作主要是自下而上的,政府行政工作主要是自上而下
b 、专业社会工作本质上属于第一次分配,慈善工作基本上属于第三次分配
c 、专业社会工作技术是外来的,群众工作方法是本土的
d 、专业社会工作旨在改变宏观环境,心理咨询旨在舒缓服务对象的困境
第一章 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领域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
一、社会工作的目标
(一)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
1、解救危难
2、缓解困难
3、促进发展
1、解救危难
危及基本生存,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危难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物质生活的困境,也可以是心理以及社会生活 的困境。(如极度贫困、精神崩溃、吸毒成瘾、自杀倾向等)
2、缓解困难
影响了个人生活,还没有危及基本安全,但又是凭个人力量无法解决的生活处境。社 会工作的目标就是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士缓解压力、克服困难,恢复正常的社会 生活。(如帮助就业困难者就业、青少年网迷等)
3、促进发展
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相信人的潜能
坚持“助人自助”的理念。
帮助服务对象增强自身功能,促进潜能发挥。
(1)解决社会问题(个人、群体、家庭、社区)
(2)促进社会公正
帮助困难群体;
促进不公正制度的的改变;
为困难群体参与社会生活提供更多保障
【历年真题】
李某的丈夫今年因车祸去世,儿子 2岁,平时李某上班时孩子无人照看。社会工作者 小申协调李某所在社区的家政服务机构,解除了李某儿子的照管问题。小申提供的这 项服务体现社会工作()的目标
a 解除危难 b 缓解困难
c 促进发展 d 促进公正
二、社会工作的功能
(一)功能的含义与类型
1、什么是功能
是指一个系统中某一部分所发挥的作用,即某一部分的存在和变化对整体和其他部分 所发挥的影响。
社会、家庭、社区都是社会系统
功能紊乱 —— 问题 —— 社会工作
2、功能的基本类型
正功能
负功能
如过分的社会福利,锦上添花又有可能培养懒汉。
(二)社会工作队服务对象的功能
1、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
2、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人在环境中”
人和环境是不可分离的。在个人方面有生理、心理、个人经验、能力等方面的原因, 社会方面则有家庭、社区、工作单位和社会制度安排等方面的原因。
专业目标:建立个人与环境之间的良好互动。
个人适应社会环境 + 改善环境、排除障碍。
(三)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
1、维持社会秩序
社会工作专业与政府的行政管理体系的比较
2、促进社会和谐
本节课结束,谢谢!
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对象及要素
一、社会工作的对象
(一)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
? 最边缘、最困难、从道义上最需要帮助的人。
? 孤儿、无依无靠的老人、残疾人
? 精神病患者
? 因失业而生存苦难者
由于生理、心理或个人无法抵御的
社会和自然原因
而陷入生活极度困难的群体。
(二)社会工作对象的扩大
社会工作的性质由补救、治疗性向治疗与预防、补救与发展结合的方向发展。 ? 最困难的人——所有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人
? 个体和家庭——欠发展的社区
? 困难民众——一般公众
【历年真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制度的发展,社会工作对象的范围和性质也在变化。下列人群 中,属于社会工作扩大对象的是()。
a 、贫困者
b 、残疾人
c 、孤寡老人
d 、社会大众
二、社会工作的要素
? (一)服务对象
? (二)社会工作者
? (三)社会工作价值观
? (四)专业助人方法
? (五)助人活动
(一)服务对象(受助者、案主、工作对象)
? 个 人
? 家 庭
? 群 体
? 社 区
(二)社会工作者
专业性:接受一定专业教育或培训,从事职业化社会服务的人。
团队、机构的直接支持下开展工作
仅有爱心还不够,还要有智慧心。
(三)社会工作价值观
利他主义:即以帮助他人、服务他人、促进社会福利和社会公正为自己行动的目标。 用生命影响生命 , 用爱心感染爱心
(四)专业助人方法
(五)助人活动
社工根据专业目标和专业价值观的要求,向服务对象提供的具体服务,是社会工作者 与服务对象的互动与合作的过程。
合作与共同成长过程。在这种互动过程中,双方互相理解对方的行动,相互合作,共 同克服困难。
本节课结束,谢谢!
第四节 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
一、社会工作的对象
1、儿童及青少年服务
2、老年人社会服务
3、妇女社会服务
4、康复服务
5、社会救助
6、就业服务
7、心理健康服务
8、家庭服务
9、医疗社会工作
10、学校社会工作
11、矫治服务
12、城乡社区发展
13、军队社会工作
14、企业社会工作
4、康复服务
康复服务是针对残障人士而开展的、以增强和恢复他们的生物功能和社会功能为目的 的福利服务。残障分为肢体残障和智力残障,前者是人的生理器官(躯体的主要部 分)残缺或失去功能的状态,后者是人的智力和精神方面发育不足或受到损伤而不能 发挥正常功能。
5、社会救助(公共救助)
社会救助是对因自然、个人及社会等各种原因而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者的救助,其 目的是保障当事人的生命安全和基本权利。社会救助主要由政府承担责任,是社会保 障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的最初级、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9、医疗社会工作
医疗社会工作是在医疗、卫生、保健领域实施的社会工作,与医疗事务相关的、主要 在医疗机构内从事的社会工作也叫医务社会工作。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人际关系环境。
11、矫治服务
矫治也称矫正。它是司法机关和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手段使犯罪者或有犯罪倾向的违法 人员得到思想上、行为上的治疗,以重新融人社会的活动。矫治服务包括在监狱中的 服务和在社区中的服务,后者又叫社区矫正。
“人罪分离”
13、军队社会工作
军队社会工作是对心理压力过大及有其他困难的军人开展的社会服务。军人可能面临 的问题主要有以下这样几种:
一是新兵的适应问题。(角色的转换) ;
第二,压力舒解的问题;
第三,退役前后的服务。
14、企业社会工作 (工业社会工作 )
在企业中开展的针对劳工群体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劳工权益的保护问题 ;
协调劳资关系方面。
? 【历年真题】
专业社会工作与其他工作相比有自己的特点。关于他们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 、专业社会工作主要是自下而上的,政府行政工作主要是自上而下的
b 、专业社会工作本质上属于第一次分配,慈善工作基本上属于第三次分配
c 、专业社会工作技术是外来的,群众工作方法是本土的
d 、专业社会工作旨在改变宏观环境,心理咨询旨在舒缓服务对象的困境
本节课结束,谢谢!
第五节 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
一、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一)直接服务角色
社会工作者直接面对服务对象的服务活动
(二)间接服务角色
社工为直接服务提供的支持性工作
(一)直接服务角色
1、服务提供者
心理辅导、物质帮助、劳务服务、政策信息提供
2、支持者
鼓励者、激发能力、信心、增权、助人自助
3、倡导者
向服务对象倡导某种合理行为,并指导其成功
(二)间接服务角色
1、管理者(过程控制、科学管理、设计)
2、资源筹措者(物品、劳务服务)
3、政策影响人(建议、制定、修订、完善政策)
4、研究者(科学评估、合理设计方案、准确理解——研究)
【历年真题】
下列关于社会工作者角色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 )
a. 社会工作者只扮演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角色
b. 社会工作者的基本角色主要是服务提供者、支持者和倡导者
c. 从间接服务的层面来看,其主要角色包括管理者、资源筹措者、影响者和 研究者
d. 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包括提供直接服务的基本角色和间接服务的角色 【历年真题】
大学生小季有较严重的情绪困扰和社交问题。社会工作者小秦在运用心理社会 治疗模式对其进行辅导的同时,还推荐并指导小季阅读人际交往方面的书籍, 学习沟通技巧。小秦除了扮演治疗者的角色之外,还扮演了(c )的角色。
a 全能者 b 教育者
c 支持者 d 研究者
二、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基础
(一)理论方面的知识
社会学:社会关系、社会行为、社会结构、功能社会变迁及其原因,揭示其规律的社 会科学。
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与社会的关系。
管理学:社会工作行政,具体工作中的资源配置、协调以提高社会工作的科学性和效 率
(二)政策方面的知识
? 就业
? 社会保障
? 住房保障
? 医疗保障
? 教育权利
? 老人与残疾人服务
(三)技术方面的知识
? 调查研究方面
? 现代资讯工具(internet )
? 专业技术
? 第五节 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
(四)文化知识
问题的多样化决定社工需要掌握多种文化知识
? 宗教信仰
? 生活方式
? 生活习惯
? 婚丧嫁娶
? 生育死亡
三、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
(一)技术能力
(二)文化能力
(三)心理素质
(四)持续学习能力
? 历年真题
社会工作者必须具有较强的文化能力。关于文化能力,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b )。 ? a.指的是理解价值观念、行为规则、生活习惯等文化现象的能力
? b.指的是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
? c.理解服务对象的文化是真正了解他们需要的前提
? d.包括对服务对象特殊文化的了解与尊重
? 文化能力
? 文化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和习得的价值观念、行为规则、生活习惯和生活方 式等,文化能力是指理解文化现象的能力。
? 社会工作者要了解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他们怎样看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 解他们的需要,才能真正帮他们之所需。
? 弱势群体有自己特殊的观念和生活方式,所以社工要有较强的文化能力,或者说 对不同群体的文化有较强的敏感性。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1儿童社会工作的对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