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案例ST6-C3:美国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转向战略
案例ST6-C3:美国克莱斯勒汽车
公司的转向战略
1983年7月底,持续了数年的经济衰退,使美国经济(((((((((((((((((((((((((三大支柱之一的汽车制造业遭受沉重打击。美国汽车公司(((((((((((((((((((((((((几乎被拍卖,福特公司的地位也发生动摇,位居头把交椅(((((((((((((((((((((((((的通用汽车公司勉强站稳脚跟。底特律数万汽车工人被解(((((((((((((((((((((((((雇,失业率高达21%。 (((((((((((
其中,受挫最甚的要数克莱斯勒公司。这个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从1978年到1981年共亏损36亿美元,创美((((((((((((((((((((((((((((国历史上企业亏损纪录。当时业内人士都认定,克莱斯勒(((((((((((((((((((((((((公司倒闭指日可待。 (((((((((
出人意料,克莱斯勒请经验丰富的企业家亚柯卡担任董((((((((((((((((((((((((事长后,经过几年惨淡经营,竟神奇般地从死亡线上活了(((((((((((((((((((((((((过来,扭亏增盈,并逐步走上中兴之路。克莱斯勒起死回(((((((((((((((((((((((((生的秘诀就在于大胆地实施了转向战略。 ((((((((((((((((((
一是减少资产。亚柯卡一上任,就下令关闭全公司52((((((((((((((((((((((((个工厂中的16个,合并4个;拍卖海外设备以及无关紧(((((((((((((((((((((((((要的企业,以筹集资金;辞退一半雇员,从而少发6亿美(((((((((((((((((((((((((元酬金??一阵大刀阔爷的砍削以后,公司从世界第6大(((((((((((((((((((((((((
12位,他本人也因此获得“暴君”的称汽车公司降为第(((((((((((((((((((((((((号。但他为克莱斯勒的东山再起赢得了喘息的时间。 (((((((((((((((((((((((
二是收回资产。克莱斯勒的传统不是看行情生产,因而((((((((((((((((((((((((生产出大批汽车以后,任其流入库存,许多产品常常最终(((((((((((((((((((((((((减价售给车行。亚柯卡决定,尽快销售库存汽车,并在最(((((((((((((((((((((((((后一辆汽车售卖之后,立刻停止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 ((((((((((((((((((((((((
三是降低成本。亚柯卡更改配件的运输线路,弃远就近,(((((((((((((((((((((((((使汽车装配时间缩短了24小时以上;同时将7万种配件(((((((((((((((((((((((((综合为4万种,大大减少了加工程序。仅这两项就可为公(((((((((((((((((((((((((司每年节省7.5亿美元。 ((((((((((((
四是调整人员和结构。亚柯卡从过去福特同僚中物色干((((((((((((((((((((((((练的朋友转入克莱斯勒,重新开设置300家展销点,并研((((((((((((((((((((((((((制、开发、推广新产品。 (((((((((((
亚柯卡采取了这一系列救治措施后,克莱斯勒转向了新((((((((((((((((((((((((型汽车的生产经营,1982年已有11种车型投入市场。克(((((((((((((((((((((((((((
莱斯勒终于度过了最凶险的时期,1982年它的股票价格上(((((((((((((((((((((((((((涨了425%,到1983年初已净赚利润2.5亿美元,摆脱了(((((((((((((((((((((((((((((连续4年亏损的困境。 ((((((((((
范文二:关于美军战略转向亚太:削减预算前提下力保强势的调查报告
新闻调查:美军战略转向亚太:削减预
算前提下力保强势
针对新闻《美军战略转向亚太:削减预算前提下力保强势》新秦调查[searchina.net.cn]在2012年1月8日从“你如何看美国削减国防预算,”“美国转盯亚太意图何在,”等几个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对927位受访者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受访者年龄,性别等比例基本与互联网人群分布相同。
你如何看美国削减国防预算
29.99%的受访者认为“美国财力衰弱”,其中20岁以下、女性受访者所占的比例比较高。
20.93%的受访者认为“美国收束野心”,其中50岁以上、女性受访者所占的比例比较高。
31.07%的受访者认为“其他领域的财政压力加大”,其中20-24岁、男性受访者所占的比例比较高。
18.02%的受访者认为“其他”,其中45-49岁、女性受访者所占的比例比较高。 你如何看美国削减国防预算,
选项 男 女 美国财力衰弱 29.85% 30.09% 美国收束野心 20.41% 21.31% 其他领域的财政压力加大 31.89% 30.47% 其他 17.86% 18.13%
20岁以下的受访者选择美国财力衰弱的比例最高。
20-24岁的受访者选择美国财力衰弱的比例最高。
25-29岁的受访者选择美国财力衰弱的比例最高。
30-34岁的受访者选择美国财力衰弱的比例最高。
34-39岁的受访者选择美国财力衰弱的比例最高。
40-44岁的受访者选择美国财力衰弱的比例最高。
45-49岁的受访者选择美国财力衰弱的比例最高。
50岁以上的受访者选择美国财力衰弱的比例最高。
你如何看美国削减国防预算,
20岁以20-2425-2930-3435-3940-4445-4950岁以选项 下 岁 岁 岁 岁 岁 岁 上 美国财力衰弱 50.00% 17.65% 34.48% 30.99% 27.98% 34.75% 33.33% 25.96% 美国收束野心 25.00% 21.18% 19.31% 20.66% 18.45% 16.95% 26.32% 28.85% 其他领域的财政12.50% 34.12% 31.03% 29.34% 33.33% 32.20% 31.58% 28.85% 压力加大
其他 12.50% 27.06% 15.17% 19.01% 20.24% 16.10% 8.77% 16.35%
美国转盯亚太意图何在
26.54%的受访者认为“对中国快速发展的担忧”,其中45-49岁、女性受访者所占的比例比较高。
19.09%的受访者认为“企图控制资源重点区域”,其中50岁以上、女性受访者所占的比例比较高。
20.28%的受访者认为“巩固维持其世界霸主地位”,其中50岁以上、女性受访者所占的比例比较高。
15.32%的受访者认为“虚晃一招,并非真实意图”,其中20岁以下、男性受访者所占的比例比较高。
18.77%的受访者认为“其他”,其中45-49岁、男性受访者所占的比例比较高。 美国转盯亚太意图何在,
选项 男 女 对中国快速发展的担忧 26.28% 26.73% 企图控制资源重点区域 18.37% 19.63%
巩固维持其世界霸主地位 18.37% 21.68% 虚晃一招,并非真实意图 15.56% 15.14% 其他 21.43% 16.82%
20岁以下的受访者选择对中国快速发展的担忧的比例最高。
20-24岁的受访者选择对中国快速发展的担忧的比例最高。
25-29岁的受访者选择对中国快速发展的担忧的比例最高。
30-34岁的受访者选择对中国快速发展的担忧的比例最高。
34-39岁的受访者选择对中国快速发展的担忧的比例最高。
40-44岁的受访者选择对中国快速发展的担忧的比例最高。
45-49岁的受访者选择对中国快速发展的担忧的比例最高。
50岁以上的受访者选择对中国快速发展的担忧的比例最高。
美国转盯亚太意图何在,
20岁以20-2425-2930-3435-3940-4445-4950岁以选项 下 岁 岁 岁 岁 岁 岁 上 对中国快速发展0.00% 28.24% 25.52% 25.62% 27.98% 23.73% 31.58% 28.85% 的担忧
企图控制资源重12.50% 23.53% 25.52% 15.70% 13.10% 18.64% 17.54% 25.96% 点区域
巩固维持其世界37.50% 17.65% 18.62% 19.83% 23.21% 24.58% 29.82% 9.62% 霸主地位
虚晃一招,并非37.50% 10.59% 13.10% 18.60% 17.26% 13.56% 12.28% 13.46% 真实意图
其他 12.50% 20.00% 17.24% 20.25% 18.45% 19.49% 8.77% 22.12%
本调查报告由新秦调查(searchina.net.cn)提供
范文三:左大培:转向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
左大培:转向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困难。要成功地克服这些困难,保持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们就必须转向进口替代的经济发展战略。
新自由主义的谎言
一讲到要转向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许多经济界的同行就会紧张起来。他们担心我国可能会从此实行一系列导向灾难的经济政策,而这些政策都是与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有必然联系的。他们的这种担心其实是多余的。产生这种担心的根源是不加思考地听信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谎言,这种谎言把进口替代描绘成了绝对有害的发展道路。
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把实行进口替代作为发展经济的主要措施。所谓进口替代,就是以本国自己生产的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取代原来需要进口的产品。按照国际贸易理论的标准说法,这样实现的经济增长是一种“进口偏向型增长”。由于国际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因素作用,特别是长期将资源用于生产进口替代产品最终将减少用于生产出口产品的投入,进口的减少在长期中通常都会使出口随之减少。进口替代的经济增长因此将降低整个对外贸易占一国GDP的比例,从而是一种比较内向型的经济发展。
与进口替代相对立的是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它主要以出口的增长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理论把这样实现的经济增长说成是“出口偏向型增长”。在长期中,一国出口的大幅度增加不能不导致进口最终增加,光是为了避免资源的浪费也不得不如此。这样一来,出口带动的经济增长不能不提高整个对外贸易占一国GDP的比例,从而造成一种名副其实的外向型经济增长。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就致力于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当时之转向外向型经济增长,是因为看到了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以出口导向带动经济增长的成功经验。那以后的20年是外向型经济发展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在人们心目中,以出口增长来带动经济发展成了唯一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而进口替代则被看成是一条错误的经济发展道路。无论在经济学界还是在媒体上,都把为促进进口替代而实行的经济政策说成是发展缓慢以致停滞的根源。这样,出口导向是
高速经济发展的根源,进口替代则是导致经济发展失败的罪魁祸首,似乎已经成了定论。
而在实际上,这样的一般化结论没有任何靠得住的根据。出口导向战略不是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能带来比进口替代战略更高的经济增长,对于大国来说,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更不一定优于进口替代的经济发展。
实际上,最近150年来经济发展失败的外向型经济体有许许多多,实行出口导向而又真正成功地高速发展了经济的只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亚的几个国家和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以增加出口带动经济增长,一度取得了高速的经济增长和成功的经济发展。它们的成功经验确实值得其它国家和地区考虑和借鉴,但是正如国际贸易理论的权威克鲁格曼所指出的,把东亚经济增长的奇迹归因于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战略并没有充分的依据。东亚国家的高速经济增长可能另有其根本原因,而出口的高速增长很可能是反过来由整个经济的高速增长推动的。
把进口替代说成是造成经济停滞和落后的祸害,将外向型经济看成是对外关系上唯一成功的经济发展战略,这是当代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编造出来的谎言。在编造这种谎言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现任的副总裁克吕格尔是最细心的一个。她主持了一系列的研究项目来论证进口替代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如何无效率。可是这些项目无论作得如何仔细,也不过是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0几年间十多个国家的经验资料来立论,而且使用的是不合乎实际的新古典生产函数。就以这样涉及范围极为有限的材料来否定进口替代的经济发展战略,这本身就是在学术上极不严肃的草率作法。
历史的事实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们否定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最主要事实依据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拉丁美洲国家如阿根廷实行进口替代而经济增长缓慢。他们在这里玩弄了歪曲历史的狡猾手法:闭口不提这些国家是如何走上进口替代的发展道路的。
其实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的近100年中,阿根廷等拉丁美洲国家实行的都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而且就是按照新古典经济学所主张的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尽管它们实行这样的经济发展战略,它们在经济发展上却大大落后于
靠保护关税来发展进口替代产业的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中,它们进一步陷入了贫困化的深渊。为了摆脱片面追求出口所造成的困境,阿根廷等拉美国家才转而鼓励进口替代,而有系统地实行进口替代的经济发展战略更是20世纪40年代末之后的事。
其实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的全部历史经验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失败的典型证据。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攻击进口替代发展战略时总喜欢拿第2次世界大战后拉美国家经济发展缓慢作例子,可是熟悉拉丁美洲全部情况的学者却指出,就是在阿根廷等国实行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年代里,也有一大批仍然推行出口导向政策的国家,它们的发展绩效多半比阿根廷等实行进口替代的国家还差。被人当作实行进口替代战略典型的阿根廷,真正系统地实行进口替代战略的时间也不过30年。70年代中期它就听了克吕格尔之流的指导,转向了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自那以后,20多年已经过去,一个真正有效的政策按理应当足以发挥其效力。而阿根廷不仅没有出现经济发展的奇迹,反而在去年陷入了全面的经济大崩溃。克吕格尔之流这时不仅不能挽救阿根廷的经济危机,反倒却以“制裁”来威胁还不起债的阿根廷。这些人的丑恶表演说明,对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诋毁不过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编造的谎言,这个谎言已经破产。
其实真正的历史事实充分肯定了进口替代的经济发展。工业化时代以来的经济强国多多少少都实行过进口替代,进口替代甚至是产业革命的促成者。在19世纪初,英国的棉纺织工业远远落后于印度和中国,但是英国却禁止东方的棉纺织品进口,从而鼓励了本国生产棉纺织品以替代进口。正是在这样繁荣起来的棉纺织业生产中发生了“产业革命”,从而使整个人类进入了工业化时代,也使英国成了很长时期中的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当今世界的3个经济上最强的国家 美国、德国和日本,也无一不靠进口替代而致富。
美国和德国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分别赶上和超过了英国,从此就成了两个经济上最强的国家。而在它们赶超英国的最关键时期19世纪下半期,它们是两个典型的以进口替代来发展经济的国家。按照刘易斯的估算,在1883年以后的30年间,德国制成品进口的增长慢于制造业的增长,从而在整个时期中都在搞进口替代;而美国19世纪80年代的经济繁荣也靠的是国内需求而非出口的拉
动。美国在1873年到1899年间的进口增长率一直远远低于其实际GDP的增长率,原因之一是那些年的美国是一个以高关税保护国内产业的国家,其总体关税率往往在30,40,左右,到1912年还平均为18,。可以说,没有那一时期的进口替代型经济增长,就不会有今日美国和德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今日世界中的另一个经济大国 日本,是在第2次世界大战后的高速经济增长中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通常人们强调日本靠出口导向取得了高速经济成长,却忽略了日本的经济增长中一直有很强的进口替代因素。日本从来就以国内市场对外不开放著称,直到现在,日本的进口也只占其GDP的10,左右,而中国的进口在最近6年中一直占GDP的20,甚至更多。日本经济的这种不开放必然导致在很多产业中实行进口替代。也正是由于日本一方面致力于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又不断在国内实行进口替代,才造成了日本在许多年中出口一直远远大于进口的对外贸易格局。
国家与时代在条件上的差异
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的拥护者必定会问:那你们又如何解释东亚“四小龙”在制成品出口增长带动下出现的经济奇迹,我们的回答是:那是特殊时期、特别的国家和地区出现的特殊现象,不能照搬到一切国家、一切地区。
一个最明显的事实时:在同样的人均生产水平上,一个国家越小,其对外贸易依存度势必越高。象德国那样大小的国家,其整个对外贸易占GDP的比例在50,以上,但是对欧盟国家的贸易却占了整个对外贸易额的50,多。这样,如果以欧盟为单位计算欧盟对非欧盟的贸易占整个欧盟的GDP的比例时,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就会降到只有20,多。这个事实说明,一个国家越小,经济上的对外依存度就越高,其经济就越是外向型,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就越是有效率。
但是这个事实也反过来告诉我们,“东亚四小龙”这样小的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出口带动完成经济发展,整个中国却不一定能靠同样的作法实现高速经济发展。实际上,一个国家越大,其完成工业化时的内向性程度就越大。英国进行产业革命时经济的外向型程度,比美国19世纪末超过英国时经济的外向型程度要高,其原因首先在于美国比英国大得多。美国至今仍是发达国家中对外贸易依存度最低的国家之一,近20年来美国对外贸易额占GDP的比率大大提高,但是现在这个比率也只在25,左右(我们中国今年将接近50,)。
更重要的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能成功地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靠了战后最初几十年特殊的国际经济环境。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西方国家达成了使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共识,各国彼此大大降低贸易壁垒。这种贸易自由化的政策冲击使国际贸易急剧增长,其增长速度在25年中大大快于世界经济的增长率。80年代以前西方国家又普遍实行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整个世界经济的总需求是相对充足的。在这种国际环境下,落后国家增加出口比较容易,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相对于进口替代战略就有了相当大的优势。那时没有实行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中,确实有一些是作了蠢事而丧失了时机。
时过境迁,国际经济环境已经与那时大为不同了。现在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已经相当低,更没有多少削减的余地,削减贸易壁垒的锋芒指向的是发展中国家。西方各经济大国都被严重的财政和社会开支赤字所困,又害怕引起通货膨胀,从而不敢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来扩大总需求。这两点都使发展中国家不再有很容易地急剧增加出口的国际环境。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战略已经陷入危机,这其实是东亚金融危机发生的最深层原因。
与出口导向战略相比,现在实行进口替代的好处肯定比过去大得多。而象我们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本来就没有多大可能靠出口导向完成经济发展。何况不能在国内替代进口的产品不可能有什么出口竞争力,这意味着一定程度的进口替代甚至是出口导向增长的前提。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及时转向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才是冒傻气。
下面是余秋雨经典励志语录,欢迎阅读。
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
关于年龄
1.一个横贯终生的品德基本上都是在青年时代形成的,可惜在那个至关重要的时代,青年人受到的正面的鼓动永远是为成功而搏斗,而一般所谓的成功总是带有排他性、自私性的印记。结果,脸颊上还没有皱纹的他们,却在品德上挖下了一个个看不见的黑洞。
2.我不赞成太多地歌颂青年,而坚持认为那是一个充满陷阱的年代。陷阱一生都会遇到,但青年时代的陷阱最多、最大、最险。
3.历史上也有一些深刻的哲人,以歌颂青年来弘扬社会的生命力。但这里显然横亘着一种二律背反:越是坚固的对象越需要鼓动青年去对付,但他们恰恰因为年轻,无法与真正的坚持相斡旋。
4.青年时代的正常状态是什么,我想一切还是从真诚的谦虚开始。青年人应该懂得,在我们出生之前,这个世界已经精精彩彩、复复杂杂地存在过无数年,我们什么也不懂,能够站正脚下的一角建设一点什么,已是万幸。
5.中年是对青年的延伸,又是对青年的告别。这种告别不仅仅是一系列观念的变异,而是一个终于自立的成熟者对于能够随心所欲处置各种问题的自信。
6.中年人的当家体验是最后一次精神断奶。你突然感觉到终于摆脱了父母、兄长、老师的某种依赖,而这种依赖在青年时代总是依稀犹在的;对于领导和组织,似乎更贴近了,却又显示出自己的独立存在,你成了社会结构网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点;因此你在热闹中品尝了有生以来真正的孤立无援,空前的脆弱和空前的强大集于一身。
7.中年人一旦有了当家体验,就会明白教科书式的人生教条十分可笑。当家管着这么一个大摊子,每个角落每时每刻都在涌现着新问题,除了敏锐而又细致地体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解开每一个症结,简直没有高谈阔论、把玩概念的余地。这时人生变得很空灵,除了隐隐然几条人生大原则,再也记不得更多的条令。
8.中年人的坚守,已从观点上升到人格,而人格难以言表,他们变得似乎已经没有顶在脑门上的观点。他们知道,只要坚守着自身的人格原则,很多看似对立的观点都可相容相依,
一一点化成合理的存在。于是,在中年人眼前,大批的对峙消解了,早年的对手找不到了,昨天的敌人也没有太多仇恨了,更多的是把老老少少各色人等照顾在自己身边。请不要小看这“照顾”二字,中年人的魅力至少有一半与此相关。
9.中年人最可怕的是失去方寸。这比青年人和老年人的失态有更大的危害。中年人失去方寸的主要特征是忘记自己的年龄。一会儿要别人像对待青年那样关爱自己,一会儿又要别人像对待老人那样尊敬自己,他永远活在中年之外的两端,偏偏不肯在自己的年龄里落脚。
10、某个时期,某个社会,即使所有的青年人和老年人都中魔一般荒唐了,只要中年人不荒唐,事情就坏不到哪里去。最怕的是中年人的荒唐,而中年人最大的荒唐,就是忘记了自己是中年。
11、中年太实际、太繁忙,在整体上算不得诗,想来难理解;青年时代常常被诗化,但青年时代的诗太多激情而缺少意境,按我的标准,缺少意境就算不得好诗。
12、一般情况下,老年岁月总是比较悠闲,总是能够没有功利而重新面对自然,总是漫步在回忆的原野,而这一切,都是诗和文学的特质所在。老年人可能不会写诗或已经不再写诗,但他们却以诗的方式生存着。看街市忙碌,看后辈来去,看庭花凋零,看春草又绿,而思绪则时断时续,时喜时悲,时真时幻。 13、老人的年龄也有积极的缓释功能,为中青年的社会减轻负担。不负责任的中青年用不正当的宠溺败坏了老人的年龄,但老人中毕竟还有冷静的智者,默默固守着年岁给予的淡然的尊严。
14、只有到了老年,沉重的人生使命已经卸除,生活的甘苦也已了然,万丈红尘已移到远处,宁静下来了的周际环境和逐渐放慢了的生命节奏构成了一种总结性、归纳性的轻微和声,诗的意境出现了。
15、中青年的世界再强悍,也经常需要一些苍老的手来救助。平时不容易见到,一旦有事则及时伸出,救助过后又立即消失,神龙见首不见尾。这是一种早已退出社会主体的隐性文化和柔性文化,隐柔中沉积着岁月的硬度,能使后人一时启悟,如与天人对晤。老年的魅力,理应在这样的高位上偶尔显露。不要驱使,不要强求,不要哄抬,只让它们成为人生的写意笔墨,似淡似浓,似有似无。
关于人生
1.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得还实在太少。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迸发的乐趣。当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确解释了,这个世界也就变得十分无聊。人生,就会成为一种简单的轨迹,一种沉闷的重复。
2.人有多种活法,活着的文明等级也不相同,住在五层楼上的人完全不必去批评三层楼的低下,何况你是否在五层楼还缺少科学论证。
3.人生的道路也就是从出生地出发,越走越远。一出生便是自己,由此开始的人生就是要让自己与种种异己的一切打交道。打交道的结果可能丧失自己,也可能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把自己找回。
4.不管你今后如何重要,总会有一天从热闹中逃亡,孤舟单骑,只想与高山流水对晤。走得远了,也许会遇到一个人,像樵夫,像路人,出现在你与高山流水之间,短短几句话,使你大惊失色,引为终生莫逆。但是,天道容不下如此至善至美,你注定会失去他,同时也就失去了你的大半生命。
5.人生的过程虽然会受到社会和时代的很大影响,但贯穿首尾的基本线索总离不开自己的个体生命。个体生命的完整性、连贯性会构成一种巨大的力量,使人生的任何一个小点都指点着整体价值。
6.如果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投身再大的事业也不如把自己的人生当做一个事业,聆听再好的故事也不如把自己的人生当做一个故事,我们一定会动手动笔,做一点有意思的事情。
7.杰出之所以杰出,是因为罕见,我们把自己连接于罕见,岂不冒险?既然大家都很普通,那么就不要鄙视世俗岁月、庸常岁序。不孤注一掷,不赌咒发誓,不祈求奇迹,不想入非非,只是平缓而负责地一天天走下去,走在记忆和向往的双向路途上,这样,平常中也就出现了滋味,出现了境界。
8.就人生而言,应平衡于山、水之间。水边给人喜悦,山地给人安慰。水边让我们感知世界无常,山地让我们领悟天地恒昌。水边让我们享受脱离长辈怀抱的远行刺激,山地让我们体验回归祖先居所的悠悠厚味。
9.第一根白发人人都会遇到,谁也无法讳避,因此这个悲剧似小实大,简直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而决斗、毒药和暗杀只是偶发性事件,这种偶发性事件能快速置人于死地,但第一根白发却把生命的起点和终点连成了一条绵长的逻辑线,人生的任何一段都与它相连。
10、谁也不要躲避和掩盖一些最质朴、最自然的人生课题如年龄问题。再高的职位,再多的财富,再大灾难,比之于韶华流逝、岁月沧桑、长幼对视、生死交错,都成了皮相。北雁长鸣,年迈的帝王和年迈的乞丐一起都听到了;寒山扫墓,长辈的泪滴和晚辈的泪滴却有不同的重量。
11、人格尊严的表现不仅仅是强硬。强硬只是人格的外层警卫。到了内层,人格的天地是清风明月,柔枝涟漪,细步款款,浅笑连连。
12、黄山谷说过:“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这就是平庸的写照。如此好事,如果等到成年后再来匆匆弥补就有点可惜了,最好在青年时就进入。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13、再高的职位,再多的财富,再大灾难,比之于韶华流逝、岁月沧桑、长幼对视、生死交错,都成了皮相。北雁长鸣,年迈的帝王和年迈的乞丐一起都听到了;寒山扫墓,长辈的泪滴和晚辈的泪滴却有不同的重量。
14、人生不要光做加法。在人际交往上,经常减肥、排毒,才会轻轻松松地走以后的路。
15、几乎每一个改革探索者都遇到过嫉妒的侵扰,更不要说其中的成功者了。人们很容易对高出自己视线的一切存在投去不信任,在别人快速成功的背后寻找投机取巧的秘密。
关于文化
1.真正的文化精英是存在的,而且对国家社会非常重要。但是这些年来,由于伪精英的架势实在是太让人恶心了,结果连真的精英的名声也败坏了。真精英总是着眼于责任,伪精英总是忙着装扮;真精英总是努力地与民众沟通,伪精英总是努力地与民众划分,这就是最根本的区别。
2.凡是文化程度不高的群落,总是会对自己不懂的文化话语心存敬畏,正是这种敬畏心理被一些投机文人利用了。
3.在文化上,无效必然导致无聊,无聊又必然引来无耻。但是,即使到了这种“三无”的低谷,也不必过于沮丧。因为只有低谷,才能构成对新高峰的向往。
4.当今天下百业,文化最大。当今天下百行,文化届最小。那么,岂能再让一个日渐干涸的小池塘,担任江河湖海的形象代表?
5.古代绘画中无论是萧瑟的荒江、丛山中的苦旅,还是春光中的飞鸟、危崖上的雏鹰,只要是传世佳品,都会包藏着深厚的人生意识。贝多芬的交响曲,都是人生交响曲。
6.善良,这是一个最单纯的词汇,又是一个最复杂的词汇。它浅显到人人都能领会,又深奥到无人能够定义。它与人终生相伴,但人们却很少琢磨它、追问它。
7.社会理性使命已悄悄抽绎,秀丽山水间散落着才子、隐士,埋藏着身前的孤傲和身后的空名。天大的才华和郁愤,最后都化作供后人游玩的景点。
8.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9.为什么那么多中国民众突然对韩国的电视剧,对超女表现出那么单纯的投入,很重要的原因是,韩国艺术家不知道中国评论家,而超女根本不在乎评论家的存在。
10、一切美丽都是和谐的,因此总是浑然天成,典雅含蓄。反之,一切丑陋都是狞厉的,因此总是耀武扬威,嚣张霸道。如果没有审美公德的佑护,美永远战胜不了丑。
11、什么季节观什么景,什么时令赏什么花,这才完整和自然。如果故意地大颠大倒,就会把两头的况味都损害了。“暖冬”和“寒春”都不是正常的天象。
12、文明的人类总是热衷于考古,就是想把压缩在泥土里的历史扒剔出来,舒展开来,窥探自己先辈的种种真相。那么,考古也就是回乡,也就是探家。探视地面上的家乡往往会有岁月的唏嘘、难言的失落,使无数游子欲往而退;探视地底下的家乡就没有那么多心理障碍了,整个儿洋溢着历史的诗情、想像的愉悦。
13、我们的历史太长、权谋太深、兵法太多、黑箱太大、内幕太厚、口舌太贪、眼光太杂、预计太险,因此,对一切都“构思过度”。
14、中华文化的三大优点:一、不喜远征。中国人不会举一国之力去攻打远方之国。二、不喜极端。儒家讲究“中庸之道”,会努力寻找一个中间点,规避极端三、不喜无序。中国一直处于集权统治的状态中,习惯所有的事务都在管理之中,中国失控的时候是很少见的。
关于爱情
很多女孩子觉得责任感不太重要,男人没有责任感反而给了女方一种权利。其实对男人来说,还有什么比没有责任感可怕地呢?与没有责任感的男人谈恋爱,就像与朝雾和晚霞厮磨,再美好也没有着落。
爱情非常珍贵,不仅值得用斗争来保卫,而且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值得。
其实,未经艰苦寻找的草率结合,对她也是不尊重。她和你一样,都有寻求深刻爱情的权利。
每一男女都处在自转之中,当一个男人最散发魅力的一面转向了一位女人,而这女人最美好的一面也刚好朝向了这个男人,那么爱情就挡也挡不住了。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如此幸运,自转的方向和速度,相对于那个有可能出现或已经错过的异性,总要有偏差,所以老有人找不到自己的爱情。
2、能够慢慢培养的不是爱情,而是习惯。能够随着时间得到的,不是感情而是感动。所以爱是一瞬间的礼物,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但反过来说,爱和婚姻实际并不是一回事情,并不是所有的爱情都要结婚的,也不是所有婚姻都有爱情的。
6、爱情里,总有一个主角和一个配角,累的永远是主角,伤的永远是配角;有时,爱也是种伤害:残忍的人,选择伤害别人,善良的人,选择伤害自己;人生就是一种承受,需要学会支撑。支撑事业,支撑家庭,甚至支撑起整个社会,有支撑就一定会有承受,支撑起多少重量,就要承受多大压力。
7、假如你想要一件东西,就放它走。它若能回来找你,就永远属于你;它若不回来,那根本就不是你的。爱情也是如此。
8、为什么把择定终身的职责,交付给半懂不懂的年岁;为什么把成熟的眼光,延误地出现在早已收获过的荒原?
9、说了那么多旳——“如若你不在,我等待你归来。”也比不过你一句——“我不会等,我去找你!”
关于友情
1.常听人说,人世间最纯净的友情只存在于孩童时代。这是一句极其悲凉的话,居然有那么多人赞成,人生之孤独和艰难,可想而知。我并不赞成这句话。孩童时代的友情只是愉快的嘻戏,成年人靠着回忆追加给它的东西很不真实。友情的真正意义产生于成年之后,它不可能在尚未获得意义之时便抵达最佳状态。
2.很多人都是在某次友情感受的突变中,猛然发现自己长大的。仿佛是哪一天的中午或傍晚,一位要好同学遇到的困难使你感到了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你放慢脚步忧思起来,开始懂得人生的重量。就在这一刻,你突然长大。
3.在人生的诸多荒诞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友情的错位。友情的错位,来源于我们自身的混乱。
4.置身于同一个职业难道是友情的基础?当然不是。如果偶尔有之,也不能本末倒置。情感岂能依附于事功,友谊岂能从属于谋生,朋友岂能局限于同僚。
5.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这种说法既表明了朋友的重要,又表明了朋友的价值在于被依靠。但是,没有可靠的实用价值能不能成为朋友?一切帮助过你的人是不是都能算作朋友?
6.患难见知己,烈火炼真金。这又对友情提出了一种要求,盼望它在危难之际及时出现。能够出现当然很好,但友情不是应急的储备,朋友更不应该被故意地考验。
7.真正的友情不依靠什么。不依靠事业、祸福和身份,不依靠经历、方位和处境,它在本性上拒绝功利,拒绝归属,拒绝契约,它是独立人格之间的互相呼应和确认。它使人们独而不孤,互相解读自己存在的意义。因此所谓朋友也只不过是互相使对方活得更加自在的那些人。
8.真正的友情都应该具有“无所求” 的性质,一旦有所求,“求”也就成了目的,友情却转化为一种外在的装点。我认为,世间的友情至少有一半是被有所求败坏的,即便所求的内容乍一看并不是坏东西;让友情分担忧愁,让友情推进工作??,友情成了忙忙碌碌的工具,那它自身又是什么呢?应该为友情卸除重担,也让朋友们轻松起来。朋友就是朋友,除此之外,无所求。
9.无所求的朋友最难得,不妨闭眼一试,把有所求的朋友一一删去,最后还剩几个?
10.真正的友情因为不企求什么不依靠什么,总是既纯净又脆弱。世间的一切孤独者也都遭遇过友情,只是不知鉴别和维护,一一破碎了。
11.“君子之交谈如水”,这种高明的说法包藏着一种机智的无奈,可惜后来一直被并无机智、只剩无奈的人群所套用。怕一切许诺无法兑现,于是不作许诺;怕一切欢晤无法延续,于是不作欢晤,只把微笑点头维系于影影绰绰之间。有人还曾经借用神秘的东方美学来支持这种态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这样一来,友情也就成了一种水墨写意,若有若无。但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友情和相识还有什么区别?
12.强者捆扎友情,雅者淡化友情,俗者粘贴友情,都是为了防范友情的破碎,但看来看去,没有一个是好办法。原因可能在于,这些办法都过分依赖技术性手段,而技术性手段一旦进入感情领域,总没有好结果。
13.万不能把防范友情的破碎当成一个目的。该破碎的让它破碎,毫不足惜;虽然没有破碎却发现与自己生命的高贵内质有严重羝牾,也要做破碎化处理。罗丹说,什么是雕塑?那就是在石料上去掉那些不要的东西。我们自身的雕塑,也要用力凿掉那些异己的、却以朋友名义贴附着的杂质。不凿掉,就没有一个像模像样的自己。
14.该破碎的友情常被我们捆扎、粘合着,而不该破碎的友情却又常常被我们捏碎了。两种情况都是悲剧,但不该破碎的友情是那么珍贵,它居然被我们亲手捏碎,这对人类良知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
15.其实,世上哪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即便这两片树叶贴得很紧?本有差异却没有差异准备,都把差异当作了背叛,夸张其词地要求对方纠正。这是一种双方的委屈,友情的回忆又使这种委屈增加了重量。负荷着这样的重量不可能再来纠正自己,双方都怒气冲天地走上了不归路。凡是重友情、讲正气的人都会产生这种怒气,而只有小人才是不会愤怒的一群,因此正人君子们一旦落入这种心理陷阱往往很难跳得出来。高贵的灵魂吞咽着说不出口的细小原因在陷阱里挣扎。
16.友情好像是一台魔力无边的红外线探测仪,能把一切隐藏的角落照个明明白白。不明不白也不要紧,理解就是一切,朋友总能理解,不理解还算朋友?但是,当误会无可避免地终于产生时,原先的不明不白全都成了疑点,这对被疑的一方而言无异是冤案加身;申诉无门,他的表现一定异常,异常的表现只能引起更大的怀疑,互相的友情立即变得难于收拾。
17.友情本是超越障碍的翅膀,但它自身也会背负障碍的沉重,因此,它在轻松人类的时候也在轻松自己,净化人类的时候也在净化自己。其结果应该是两相完满:当人类在最深刻地享受友情时,友情本身也获得最充分的实现。
18.现在,即便我们拥有不少友情,它也还是残缺的,原因在于我们自身还残缺。世界理应给我们更多的爱,我们理应给世界更多的爱,这在青年时代是一种小心翼翼的企盼,到了生命的秋季,仍然是一种小心翼翼的企盼。但是,秋季毕竟是秋季,生命已承受霜降,企盼已洒上寒露,友情的渴望灿如枫叶,却也已开始飘落。
范文四:0779.浅析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战略转向
0779.浅析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战略转向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徐海贤 邹军
[摘要]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达到59.5%,城市化发展将逐步从增量扩张向内涵提升为主、外延增长为辅的方向转变。本文在对东、中、西城市化发展态势和国家发展战略指向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转向的几个方面:(1)东部城市化发展格局转向重点区域转型提升,新兴增长区域培育壮大,城市化动力由工业化推动主导向“特色化、多元化”转向;(2)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方向在全国仍然起着引领效应,对中西部城市化发展具有重要示范和带动作用;(3)与城市化增长动力转变、空间转型相适应,应推动东部地区城市化调控和区域治理结构创新,从体制机制创新角度保障东部地区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东部地区;发展战略;转型发展;城市化
2000年以来,全国人口进一步向东部地区集聚,2010年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达到
59.61%,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为代表的传统三大城市群仍然是吸引全国人口集聚的引力中心(表1)。以珠三角为例,2000至2010年的10年间,其常住人口增加近1800万人,占全国常住人口净增量的25.4%。东部三大城市群地区在促进我国参与国际竞争中扮演了核心作用,东部地区城市化的转型发展将引导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向。
表1 2000~2010年中国东中西部人口城市化变动情况
1 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格局和道路的转变
1.1城市化格局的转变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城市群地区的城市化快速增长为核心,带动了东部地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城市化格局表现出新的发展特征和趋势:(1)通过新型城市空间组织来提升区域发展水平,提高城市竞争力。新型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包括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带),促进东部地区城市空间格局由分散发展走向网络化、一体化发展,成为高度发达的城市化地区;(2)新兴增长区域和国家级新区的培育。东部地区经过高速的城市化进程后,已经形成的城镇密集地区进入转型发展阶段,包括经济转型、空间转型和相应的制度转型,同时新兴增长区域向有土地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地区重点倾斜,以促进东部地区适度增量扩张。国家级新区,如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珠海横琴新区、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等,成为引领城市群地区转型发展的示范带动区,是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区。区域创新发展区,如海峡西岸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等,从增量上进一步提升东部地区吸纳外来人口和产业的承载能力;(3)全球性城市区域的形成和发展。从全球城市体系来看,城市从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强化,越来越多的全球城市在商品、期货、金融、专业服务等某一方面承担全球重要职能。美国半数左右的全球城市区域包含着至少一个或多个全球商业中心,而全球性或地区性的商业中心需要发达的巨型城市区域支撑,东部地区巨型城市区域的核心城市在逐步强化这一方面的功能。从东部地区的发展趋势来看,以港深为核心的珠三角城市群地区、以沪宁杭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地区、以京津为核心的环渤海城市群地区,其核心城市已经具有或有条件发展成为全球性的商业中心,这些区域也将成长为带动东部地区整体转型发展的具有全球影响的城市群体。(4)城市功能分异将进一步强化。东部地区大城市集聚资源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地区将进一步在空间上集聚资源,强化功能,而外围的中心城市将走特色化之路,从追求规模扩张走向特色发展,东部地区城市化空间格局将表现为城市化核心增长区与外围特色化发展区相互依存的发展格局。
1.2城市化道路的转变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模式因地域差异、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存在分异。珠三角地区紧靠港澳,借助开放前沿优势,改革开放初期就迈向招
商引资推动发展的外向型经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浙江以温州为典型,以市场为纽带,走出了一条以流通来带动本地工商业发展的城市化道路;苏南则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和紧邻上海的优势,开创了以发展乡镇工业来促进本地城市化的发展之路。在改革开放初期,资金约束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最主要的瓶颈,随着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相关政策的出台,投资多元化,外资、民间投资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乡村城市化、以吸引外资为初始动力的经济开发区的设立成为该时期城市化增长的主体。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加剧,城市化发展道路从重视小城镇发展转向大中城市为主导的都市圈、城市群发展战略。
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对快速发展中的中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1)“集聚发展,重点突破”的空间发展战略思路。中西部地区应当发挥后发优势,突出城市化的高起点、高标准。东部地区在发展初期受资金和基础设施资源的约束,走了一条乡村城市化主导下的对环境污染大资源利用粗放的发展道路,需要后发的中西部地区引以为戒,乡村工业化对中西部地区而言并不可取。(2)“多元化、特色化”的城市发展动力转变。在东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中,传统的一些商业城市在工业化进程中,城市功能发生了较大转变,重商传统和城市文化功能等在削弱,在未来转型发展过程中,试图重新挖掘文化资源和重商的传统优势,以促进从一个工业化城市转向服务业城市或高技术制造业城市。在改革开放30多年整体的城市化进程中,工业化成为推动城市化的最直接的动力,为此,具有文化底蕴和商业传统的苏州、杭州、扬州等城市或多或少存在着以工业主导城市化发展的势头和现实,在面临城市功能转型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积淀和历史文化资源基础成为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过去工业化进程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忽视则使未来转型发展丧失了重要的资源条件。东部地区带给中西部城市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启示是:不能为了工业化而牺牲优势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工业化不是主要目标而只是城市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一个过程、一个阶段,建设宜居城市才是发展的最终目的;(3)城市化进程中的体制机制创新和人文精神是城市化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国与新加坡合作率先在苏州启动了工业园区共建,探索出了此后为其他地区所借鉴的“中新合作模式”,昆山率先在县级市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温州人在自身资源稀缺的不利环境下,通过市场作用创新来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类似的体制机制创新和重商文化对城市化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就中西部地区而言,晋商、徽商都曾经名扬全国,在城市化进程中,服务业发展与工业发展同等重要,中西部需要站在更高的视角协调推进工业化和服务业发展,培育重商的制度环境,借鉴东部地区过去过度强调工业化的教训,走出一条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城市化道路。
2 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定位和方向选择
改革开放30多年,东部地区城市化在推动国家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吸纳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如苏南地区,2010年,苏南地区以占全国土地的0.29%贡献了全国GDP的6.28%、全国财政收入的5.3%、全国外出就业人口的4.8%。在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的短缺和环境质量的下降,从未来的发展来看,东部地区城市化必须转型发展,以质量提升来引领未来中国城市化进程。
2.1东部地区城市化在国家未来城市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1.1代表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地区和增强国家整体实力的地区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反映全国人口仍向东部地区集聚,中部地区人口外流现象比西部地区严重,城市化水平增长情况则是东部大于西部大于中部。东部地区是我国城镇集聚度最高的区域,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城市化水平达到59.51%,较2000年增长13.35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是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地区,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正逐步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其核心城市上海、北京、天津、广州、深圳等城市将逐步成为国际性的技术创新中心。
2.1.2代表经济发展和城市转型方向的地区
随着经济全球化加剧,分工的演进、技术进步等对制造业分布的地理格局影响将不断深化。包括台资在中国大陆的投资选择随着东部商务成本上升其去向将发生转变,制造业的空间转移对东部地区城市化的影响逐步显现。在东部地区经济转型发展进程中,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将在经济结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就全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分工而言,东部地区转型发展将依赖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同时东部地区为中西部地区提供资金技术支持、智力支撑。东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将主要依托核心城市,如上海、北京、天津、广州等中心城市将进一步集中全国高端的金融、物流、科技研发职能,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不断提升,也将进一步促进这些城市所在的区域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城市群。
2.2东部地区城市化未来发展方向选择
2.2.1促进城市群地区转型发展,培育新兴增长区域
东部地区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在重点加快京津冀、长三角、
珠三角等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基础上,推进山东半岛城市群、海峡西岸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等重点成长区域的发展。城市群地区内部功能将进一步分化,将进一步强化“核心+外围”的功能关系和空间关系,高端服务业功能将进一步向核心地区集聚,一些专业化的功能会向主要经济走廊地区的城市集聚,促进专业化功能城市的产生,而外围城市将承担制造业、特色手工业、旅游等特色服务业的功能,同时重点定位为支撑城市群健康发展的生态空间和现代农业生产空间。
2.2.2发挥东部城市群核心地区在全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引领作用
中西部地区是东部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加强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在经济、贸易、交通等方面的联系,将东部地区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国际航运通道、贸易通道,带动重点地区和城市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到一定阶段,东部地区的城市在一般制造业发展上的优势将越来越小,在成本上升的情况下,附加值高的三产和高端制造业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而发展大城市、特大城市可以提供大量的服务业就业机会和提供金融、信息服务的能力,对于东部而言,服务于中西部是促进自身转型发展的重要依托。
2.2.3促进东部地区城市化步入城乡融合发展阶段
东部地区已经进入城市化主导经济发展的时代,城市化水平近60%,但城乡差距仍然很大。东部地区未来城市化的进一步提升除了要面向国际,依托中西部之外,需要依托自身的广大乡村地区的腹地经济的提升,形成城乡互动发展态势。在强调城市群、都市圈集聚集约发展同时,强调城乡统筹发展,以新农村建设支撑城市化发展,既作为缓解三农困境和推进人口城市化的路径,又以此规避其他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与大型贫民窟同步、社会失衡难以逆转的严峻教训。
2.2.4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结构和城乡生态环境将不断优化
东部地区已经进入高城市化发展水平阶段,其趋向开始从以产业引导人口流动逐步转向以人才分布来引导产业发展,高端人才的集聚、制度创新的推动将是影响东部城市化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未来的城市转型发展应突出人口素质结构、空间地域结构的优化,其中人口素质结构优化与产业发展转型和人口管理政策改革相结合,人口空间地域结构优化与城市群地区城镇空间布局优化相结合。同时,重视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改善,建设宜居型城市区域。
2.3东部地区城市化提升对中西部地区城市化的带动作用
2.3.1从国家安全和错位发展视角来促进东中西合理分工
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从整个国家空间发展角度,制定差异化的空间发展政策,促进区域空间资源合理利用,其有效实施有助于推动东中西的合理分工、错位发展。从现实发展来看,东部地区城市群外围地区仍有大量的农业空间,其在吸引制造业方面仍有很大优势,一方面城市群核心地区产业在向外转移,另一方面承载产业转移的空间有城市群外围地区,以及中西部的广大地区,国家空间发展规划需要适应这种转变,优化与人口流动、产业转移与重构及国家安全等相匹配的城市化发展格局。
2.3.2东部地区城市化转型发展为中西部创造机遇
从东部地区的发展来看,在人力成本、商务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背景下,经济转型是大势所趋,城市化过程应适应这种转变。在转型阵痛过程中,应适当调低经济增长速度和城市化速度,以适应转型发展需要,并逐步形成与产业升级相适应的劳动力结构和城市化空间格局。东部城市群地区通过合理的功能外溢和结构调整,为中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创造条件,形成合理的分工格局。
3 东部地区城市化调控与区域治理结构创新
3.1强化城乡规划对区域发展的引领和调控作用
3.1.1发挥城乡规划在空间规划中的统筹协调作用
国家层面的规划调控更多是差异化政策的制定,针对全国而言,整体上东中西将会逐步从不平衡走向相对平衡发展,而对于次区域而言,人口、经济和城市空间发展上的不平衡将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分化也有利于资源集约利用、环境保护和规模效益的产生。因此,从全国层面来看,国家新兴增长区域的培育和发展有助于促进国土开发从不平衡走向相对平衡,而新兴增长区域内部的战略性增长极的培育将进一步发挥集聚效应,促进投入产出的最大化,从而产生规模效益。城乡规划应当发挥其在空间利益分配中的引导作用,将建设用地等稀缺资源投放到核心发展的地区,协调城乡建设和资源保护关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3.1.2发挥城乡规划对产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的主动引导作用
从东部地区现状发展来看,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在逐步加剧,在长期通过土地、生产资料等量的投入在带动经济增长得不到改变的情况下,将使资源环境进一步恶化。而为了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发挥城乡规划的主动调控作用。包括适应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建设用地动态调整的特点,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建设用地管理制度,从省、市、县等层面进行综合调控。各类开发区要纳入到城市的统一规划管理,
提高开发区用地的使用效率和效益。逐步优化城镇建设用地结构,尤其是高度城市化地区要控制工业生产用地增长,提高工业用地的开发强度和使用效率,用地结构向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用地方向调整。
3.1.3将城乡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的相关制度设计和政策革新
东部地区城市化应从关注“量”的增长到“质”的发展:城市化的过程关键在于“化”:即人口进城进镇的转化,土地向建设用地转化,就业方式的非农化,社会生态的多元化等,通过城乡统筹规划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从目前的发展状态来看,东部地区人口城市化水平已经近60%,而土地城市化速度也超过了人口城市化速度,就业非农化不稳定,功能城市化却相对滞后。所以,从未来东部地区城市化来看,应控制土地城市化的速度,优化人口城市化的方式,提高就业质量,重点推进以提升生活质量为核心的功能城市化,促进城市社会结构的优化。相应在体制机制方面应适应这种转变,在资源配置的相关政策上尤其需要加快改革步伐,如土地政策,通过推进征地制度改革,让失地农民、进入城市务工的外来人口分享城市化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促进土地城市化过程中的集约利用;与土地制度的改革相适应,在社会保障方面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框架。
3.2推动城市群治理结构的创新探索
3.2.1治理行为主体的多元化机制
从单一的政府主导到发挥政府、非政府组织和民间力量等多元化参与城市群地区的治理。城市群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对发展环境、生活质量、社会公平等的关注将逐步增强,需要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来促进非政府组织、民间团体的发展,从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去推动城市群地区的健康发展。如通过绿色环保组织、水资源保护组织等及时揭示城市群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环境问题,促进城市群地区发展质量的提升,应逐步探索建立和完善地区之间、城市之间、部门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并完善相关协调手段,以促进需要协调的方面能得到关注和有效推进。
3.2.2社会管理的区域统筹
城市群地区首先是人口高度集聚、外来人口大量流入的地区。未来,即使城市群地区人口趋向稳定,作为一个经济活跃的地区,也将是人口大进大出的地区,但可能流入流出趋向平衡。在城市群人口走向相对稳定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相应的人口政策及与之相配套的资源分配、设施配套、社会保障等政策统筹考虑。如探索逐步属地化的人口居住政策,相应的资
源分配政策,如以居住管理为导向的保障型住房的提供方式、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的配套改革,城市群内部耕地保护、建设用地指标分配、人口流动等的一体化制度设计创新,区域层面的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提供等。
3.2.3负外部性统筹解决机制的建立
城市群地区是经济、社会、文化高度交融、生产要素快速流动的地区,相互之间有利可图的方面容易合作并得到推动,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等。除了集聚发展带来的效益外,同时因经济发展给相邻区域和城市带来生态环境、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损害,加剧了城市群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需要建立城市群层面的协调机制,包括利用区域规划引导、法规调控、税收或区域性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等,来减少城市群地区的负外部性,促进城市群地区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城市化和经济高速增长以后,在资源环境的约束下,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面临转向,依赖资源的增量扩张来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模式难以为继,空间转型、制度转型成为推动东部地区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首先,城市化空间发展格局和发展道路面临进一步转变,以都市圈、城市带(群)为核心的城镇空间组织形态将在东部先发地区进一步强化,其内部职能结构和功能体系也在不断重塑;其次,东部地区的城市化发展转向与中西部地区城市化的快速增长相辅相成,中西部地区城市化的快速增长将有助于东部地区城市化空间格局的优化和城市功能提升,而东部地区城市化的转型发展也将为中西部地区提供经济推动力和城市化发展示范;第三,东部地区能否从以量扩张为主导的城市化转向以质为主、量的扩张为辅的城市化,取决于与城市化相关的城市群地区治理结构创新和城市化调控政策的转变,在当前的制度环境下,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是推动东部地区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7]
顾朝林. “十二五”期间需要注意巨型城市群发展问题[J]. 城市规划, 2011 (1): 16-18. 杨保军, 陈鹏. 中国的城市化之路怎么走[J]. 城市规划学刊, 2011(1): 1-7. 张松. 短缺还是过剩——有关中国城市化问题的思考. 城市规划学刊, 2011(1):8-17. 温铁军, 中国的“城镇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文化周刊, 2010-09-15. 盛广耀. 中国城市化模式转变的方向与策略[J]. 理论参考,2010(2):26-28. 王磊译,萨森著. 全球城市: 战略场所,新前沿[J].国际城市规划, 2011(2): 3-10. 许玫译,萨森著. 新型空间形式: 巨型区域和全球城市[J].国际城市规划, 2011(2): 34-43.
[8] 袁奇峰, 等. 从“城乡一体化”到“真正城市化”——南海东部地区发展的反思和对策. 城市规划学刊, 2005(1):63-67.
[9]
作者简介:
徐海贤(1971-),男,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所(信息中心)所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理学博士,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
邹军(1964-),男,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教授级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理学张晓玲等. 土地制度与政策:城市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城市规划学刊, 2011(1): 25-29. 博士,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
范文五:《低碳转型计划》与英国能源战略的转向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
JournalofChinaUniversityofMining&Technology(SocialSciences)
2010年9月
《低碳转型计划》与英国能源战略的转向
吕
江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低碳转型计划》是英国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国家战略文件,也是其完成未来能源组合的全
面规划。该文件巩固了英国以市场为导向的能源创新体系,改变了单一的新能源发展路径,为推动英国低碳经
济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同时作为能源战略转向的标志性文件,它凝练了英国政府多年在能源法律政策上的经验教训,为稳定能源投资,走出金融危机,继续引领全球气候政治提供了法律政策保障。对此,中国应借鉴英
国能源法律政策的立法经验,提升新能源的战略价值,尽早促成安全低碳的新能源中长期规划。
关键词:《低碳转型计划》;新能源;能源法律政策;气候变化;能源安全中图分类号:D912.6(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5X(2010)03—0026-8
2009年7月15日,英国政府正式发布《低碳转型计划》国家战略文件,这是英国应对气候变化
和能源安全的重要蓝图,也是英国在能源法律政策
一、《低碳转型计划》的主要内容
英国《低碳转型计划》(以下简称《低碳计划》)是英国《2008气候变化法》和《2008能源法》在政策上的反映。它由9个章节和2个附件构成,涵盖了减排目标、电力、家庭与社区、工作场所与就业以及交通等五个方面。
(一)减排目标
领域的新发展。该文件的出台无不与英国面临的现实挑战密切相关。一方面,英国温室气体减排空间缩小,在国际气候政治的话语权受到美国强有力的冲击;另一方面,其能源对外依存度加大,急需寻找能源开发的新途径。因此,新能源的发展自然就成为其实现低碳转型、继续引领国际气候政治的重要举措,同时也为英国开启“绿色能源革命”,提升国家竞争力创造了条件。正如英国前能源气候大臣埃德?米利班德所言:“应对气候变化,转型为可持续的低碳经济对英国经济、安全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的低碳转型计划将为英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新的行业,带来新的国际贸易机遇。’’[1]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均难以适应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劫Ⅱ上能源结构的不合理以及对外能源依存度的加大,使中国El益面临严峻的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挑战。而走低碳经济的道路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同时也为彻底解决中国能源困境提供了可行的方案。因此,借鉴发达国家在低碳转型和新能源法律建设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将不失为一剂良方。
该《低碳计划》规定,到2020年英国温室气体在2008年排放的基础上减排18%(即在1990年排放基础上减排1/3)。2008年英国出台的《气候变化法》规定:“到2050年英国温室气体将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80%,到2020年至少先减排34%”,并规定了“碳预算”制度。而《低碳计划》中的减排目标正是对《2008气候变化法》要求的反映,它首次以政策的形式规定了如何完成这些“碳预算”的举措,这也意味着英国将原先以每年减排1%的速度提高到了1.4%。这样宏大的减排目标对英国而言是一次真正的挑战。
为此,《低碳计划》规定,第一,所有英国主要政府部门都将分配相应的碳预算,并要求它们制定各自的完成计划。第二,按照《可再生能源战略》(与《低碳计划》同时出台的能源白皮书)规定的步骤和措施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力争2020年达到欧
收稿日期:2010-06—28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项目编号:09&ZD048)
作者简介:吕江(1976一),男,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博士生,山西大学法学院讲师。
万方数据
2010年第3期吕
江:《低碳转型计划》与英国能源战略的转向
27
盟15%的要求①。第三,对电力部门、家庭和社区、工作场所和就业以及交通等方面进行低碳转型的
减排。
(二)电力部门的低碳转型
在确保电力供应安全的前提下,到2020年电力和重工业部门在2008年排放基础上减排22%,其中40%的电力来自于新能源(30%来自可再生能源、10%来自核能和碳捕获与封存)。《低碳计划》首先肯定了欧盟排放贸易制度在英国电力减排
上的积极作用,特别是2008年起欧盟进入排放贸
易制度的第二阶段,设定了更加严格的减排指标,而且欧盟的排放贸易制度极有可能成为“后京都时代”全球减排的市场模式,英国等欧盟成员国将在这一减排模式上占得先机。
但是,仅仅通过欧盟排放贸易制度显然难以满足英国电力减排的目标。因此《低碳计划》规定:
1.大力扶持可再生能源技术。通过可再生能源义务制度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投资;②改进电网设施便利可再生能源电力上网;发展可再生能源供应链,投资与可再生能源相关的革新、设备、技能培训以及基础设施;设立可再生能源办公室,统一负责可再生能源的所有事宜。
2.兴建新的核电站。政府将开展核电战略选址评估工作以便尽快进入征询阶段;加大资金投入以确保核电退役和核废料处理所需要的成本;设立监管程序以满足欧盟对核放射的要求;通过总体设计评估体系确保2018年在英国建立起第一座新的
核电站;创建核能发展办公室和核退役管理局负责核能开发与核退役事项。
3.加快碳捕获与封存(以下简称CCS)的应用。要求所有新建的燃煤发电厂必须安装CCS准备装置;设立CCS办公室负责与之相关事宜;加强应用CCS的国际合作。
4.建立更大规模的智能电网。投资4到5亿英镑对现存电网进行翻新和扩大;成立电网战略集团负责可再生能源的入网投资;制定新的电网准入制度;投资近海电网加快离岸风能的传输;以及到2020年投资80亿英镑用于智能电表的普及;建立起CCS的技术开发和研究基金。
(三)家庭和社区的低碳转型
《低碳计划》规定,到2020年来自家庭的排放将在2008年基础上减排29%。这就要求政府:
1.通过对碳减排目标的运用,要求能源供应商在2008年4月到2011年3月间帮助英国家庭节能减排20%,并为此投资32亿英镑。
万方数据
2.引入社区节能计划,即建立在社区基础上,为9000户低收入家庭提供更好的能效待遇。
3.建立长期节能融资的试点模式,即从预付款到“节约多少付费”的模式。
4.引入“清洁能源现金返还”方案,如果居民、商户和社区使用新能源,他们将得到现金回馈。例如,一户拥有太阳能设施的家庭一年能收到800英镑的返还,而且还能节能140英镑。此外,解决燃料贫困也是政府考虑的首要事项,为此,政府将投资200亿英镑用于解决老年人和弱势群体家庭的能源支付问题。
(四)工作场所与就业的低碳转型
《低碳计划》规定,到2020年工作场所的排放将在2008年基础上减排13%,并使英国的低碳产业成为全球绿色制造业中心,特别是在海上风力发电、海洋能、低碳建筑和超低碳运输工具上。为此:
1.继续利用欧盟排放贸易制度进行减排(到2020年全欧盟将利用这一机制减排5亿吨二氧化碳)。
2.提供财政支持和鼓励措施。政府将通过气候变化税、气候变化协议、碳减排承诺、低成本贷款
以及拨款的形式,支持企业和公共部门的节能和低
碳技术投资。
3。通过碳基金、废物和资源行动方案等措施提供咨询意见,以帮助工作场所进行低碳转型。此外,为了争夺未来10年全球3万亿英镑的低碳市场以及100万英国人的就业机会,同时也为了把英国变成“绿色经济”的世界中心,政府将大力投资低碳技术研发,这包括已于2009年4月宣布的4亿零500万英镑的技术资金支持,其中1亿2000万将用于海上风力发电,6000万用于海洋能建设;率先发展英格兰西南地区成为“低碳经济区”。鼓励企业通过经济复苏刺激计划获得高达4亿英镑的可再生能源新资金以及利用欧洲投资银行的其他能源项目进行融资。
①2009年欧盟出台《可再生能源指令》。要求到2020年英国能源消费的15%要来自可再生能源,这将是英国目前可再生能源消费的7倍。
⑦在2002年,英国政府就通过《可再生能源义务法》确立了可再生能源义务(RenewablesObligation)制度,率先将其引入到发电系统中。要求电力供应商在其所提供的电力中,必须有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电力,该比例由政府每年根据发展目标和可再生能源实际发展和市场情况加以确定.如果达到比例将获得可再生能源义务证书(RenewablesObtigationCertificates,ROCs),而未完成的供应商则必须通过收购基金(Buy-outFund)的方式向其他供应商购买他们手中剩余的可再生能源义务证书。
28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9月
(五)交通运输的低碳转型
《低碳计划》规定,在确保石油供应安全的前提下,到2020年交通运输领域将在2008年排放的基础上减排14%。要求到2020年,所有的新乘运车辆达到欧盟95克/公里的排放要求(这意味着将在
2007年的基础上减排40%)。为此:
1.要求所有政府部门和机构的新购车辆在2011年以前达到欧盟的要求(比欧盟的规定提前4
年)。
2.在未来两年内投资3000万英镑用于交付数百辆低碳巴士,从2011年起对超低碳汽车提供2000到5000英镑的购买补贴;投资3000万用于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建设;承诺到2020年将有10%的运输燃料来自可再生能源;在2008到2011年期间投资1亿4000万用于英格兰的道路建设,500万英镑用于火车站的循环贮存。
3.从2012年起,将所有在欧盟境内起飞和降落的飞机纳入到排放贸易制度的减排行列中,将英国的航空排放限制到低于2005年的水平。
此外,《低碳计划》还规定了农业、土地利用和废物管理的低碳转型。要求到2020年在2008年的基础上减排6%。可见,这一《低碳计划》的出台,旨在促进能源、工业、交通和住房等诸多领域的低碳转型,将英国打造成世界绿色制造业中心,确保在离岸风能、CCS、潮汐能、智能电网、低碳建筑以及超低碳汽车研发的领先地位,并为英国提供100万个就业机会以及参与全球3万亿低碳市场的商机。正如英国商务大臣彼得?曼德森所言:“我们旨在通过的清晰的政策,使英国同时在经济和环境两方面受益”[2]。
二、《低碳转型计划》在英国能
源战略转向的意义
如前所述,《低碳计划》涵盖英国众多经济领域的低碳转型,而这些又都无不与新能源发展密切相关。纵观英国能源法律政策的历史演变,可以说《低碳转型计划》是英国能源战略转向的标志性文件。至此,终结了英国政府长期以来在能源政策上的纷争,形成以可再生能源、核能和碳捕获与封存(CCS)为主的新能源组合;同时构筑起应对金融危机、重振英国经济的投资框架,并强化了继续引领全球气候政治、主导世界低碳经济发展的潮流。
(一)战略转向尘埃落定
1997年布莱尔领导的工党上台执政,开始了
万方数据
英国能源战略的转向。一方面,他们继承了保守党政府在能源领域的私有化改革。在其历次能源法律政策中,市场机制都处于核心地位,例如,《2003年能源白皮书》提到:“政府将尽可能确保市场框架和政策相互促进、相互配合。自由的、竞争性的市场仍将是能源政策的基石”。《2007年能源白皮书》也指出:“我们的战略是建立在自我规范、有竞争力的能源市场上的,它是最具成本效益、并能高效地完成我们的目标”。
另一方面,工党又不得不面临能源市场的过度竞争。低收人家庭的“燃料贫困”,以及能源生产消费过程中对环境的极度破坏。为此,布莱尔果断地提出,必须对能源产业进行必要的“政府干预”。1998年工党出台了其执政以来的第一份能源白皮书,详细地探讨了在能源领域市场和政府之间的“经济与政治界线”,第一次提出了能源市场的竞争必须建立在“供应安全、多样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它指出:“确保这些建议与可持续发展相
一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政府能源政策的核心,更重要的是,它也是政府完成环境目标的关
键”L3j。随之,2001年工党政府又出台了《2001能源政策评论》,提出:“新的挑战要求新的政策;政策的框架应建立在解决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目标上,即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而且气候变化目标完成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能源体系的改进,这就要求在权衡环境与其他目标时,政府的能源政策应以环境目标优先”[4j。在这一基础上,2002年《可再生能源义务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可再生能源义务制度。
然而,尽管随着工党的上台,英国拉开了能源战略转向的序幕,但是,在采取何种新能源战略上却举棋不定。《2003能源白皮书》设定的能源战略失败就是一个明显例证。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未能将核能列入新能源发展的战略选择。鉴于英国国内反对核能的呼声不断,再加之当时北海油气田的开采,天然气足以提供充沛的能源供应,《2003能源自皮书》认为核能是一个“缺乏吸引力的选择”,因而拒绝将其纳入新能源发展的行列。二是只依靠可再生能源以期实现能源目标。《2003能源白皮书》提出,到2010年国内发电量的10%要来自于可再生能源,到2015—2016年增加到15.4%,到2020年增加到20%。但是,这一能源战略完全是错误的,因为英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缓慢,2005年可再生能源的电力仅占到了4%,2008年也只提高到了5%。
2010年第3期
吕
江:《低碳转型计划》与英国能源战略的转向
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英国根本就不可能实现既定的能源和减排目标。为此,《2007能源白皮书》发生了重大转变,开始考虑核能的可行性,并提出包括碳的捕获与封存(CCS)在内的新能源组合。
2009年《低碳计划》的出台正是建立在对上述能源政策的考量上,并结合《2008能源法》、《2008气候变化法》的规定,以国家战略文件的形式正式确立了英国能源战略的转向。《低碳计划》指出,经济领域的低碳转型,没有政府的支持和干预是难以顺利完成的,如果要达到这个目标,政府就需要设置一个清晰的目标和全面的规划。尽管我们无法完全知晓未来能源组合的所有细节,但是我们有必要构筑政策框架来支持这一长期的转型,以期减少弱群体,将英国彻底转变成一个低碳国家。至此,通过《低碳计划》,英国完成了从单纯依赖市场到市场为主,政府支持的能源体系,从单一新能源到多能源发展的新能源组合,实现了英国在能源领域的
战略转向。
(二)实现新能源组合的基本理念
从《低碳计划》中可知,英国形成了可再生能源、核能和碳捕获与封存的能源组合,但这一能源重大变革之后才得以形成,这突出体现在可再生能源的外部影响、国内核能政策斗争以及CCS战略
1.可再生能源的外部影响
可再生能源在英国能源战略的重要性,与其说当前所面临的诸多国际压力。一是气候变化义务。负担分享协定,英国承诺,到2012年英国温室气体官方统计,到2008年,英国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是6.283亿吨二氧化碳,实现了减排19.4%,已达到并超过了《京都议定书》的减排要求¨]。然而,英国的减排主要是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得以实现的,即通
过提升天然气发电的比重,逐步淘汰燃煤发电,以
达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L7j。这是一种非实质性
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方式。
所以,随着英国能源结构调整的完成,国内减排的空间已所剩无几。如果无法发现新的减排途径,英国进一步减排将面临极大的困难。而目前,就英国国内能源形势而言,核能不可能在短时期内
万方数据
弥补这一空白,而CCS技术尚不能商业化,因此重任只能落到技术和商业应用相对成熟的可再生能
源的发展上。
二是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的要求∽]。根据
该指令,成员国的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必须占
到一定比例,其中规定到2020年英国能源消费的15%要来自可再生能源,这将是英国2008年可再生能源消费的7倍。所有这些外部压力都促使英
国必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2.国内核能政策的斗争
对于是否兴建新的核电站,英国国内政治斗争激烈。这不仅体现在民众对核能的态度上,而且也反映到政党政策、司法等许多领域。2006年英国政府在《2006能源评论》中提出要通过建造新的核电站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它指出“在英国,核能应发挥重要作用,这不仅有利于减少排放,而且更有助于保证英国电力来源的多样性”。但英国政府的这份报告一出台立即引起了国内一片哗然,甚至英国高等法院作出判决,认为《2006能源评
论》关于新建核电站的事项未经充分咨询,要求政
府展开进一步的征询工作凹]。
然而,时任英国首相的布莱尔却态度坚定,认为判决不会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他指出,“不替代现有的核电站将难以完成气候变化的目标;进口天然气,只会加大能源供应的不确定性,这对商业和消费者而言都是最糟糕的事情”[10|。《2007能源白皮书》听取了高等法院的意见,提出利用20周的时间对新建核电站的合法性、战略选址和投资进行
广泛征询。2008年,在经过充分的征询之后,英国
政府出台了《2008核能白皮书》,明确指出,“政府相信:为了公众利益,在英国未来的能源组合中,新核电站应与其他新能源一起发挥作用;投资新核电站必将符合公众利益,为此政府将采取积极措施,努力促进新核电站的建设”[11|。
3.碳的捕获与封存战略价格的凸显
尽管碳的捕获与封存比核能更早地进入新能源法律政策的视野,但由于其技术不成熟,一直没有被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策略。然而,这一状况自《2007能源白皮书》之后被彻底改变,英国政府逐渐认识到CCS所具有的战略价值,它不仅能为未来的能源安全提供“更理想的”保障措施,而且也会为英国带来巨大的商机。
因为一方面,在CCS上的技术优势会为英国
排放、确保能源供应安全,提升经济机会和保护脆组合战略的形成却并非坦途,而是在经历了一系列价值的凸显。
来自英国强烈的环保意识,不如说更多地来自英国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以及欧盟温室气体减排在1990年排放基础上减排12.5%[5]。根据英国
30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9月
赢得潜在的全球市场上的重要份额①。另一方面,英国的北海拥有大量适宜存储二氧化碳的岩层,其空间超过了除挪威以外的所有北欧国家的总和,这意味着英国可以将碳储存许可出售给其他国家,每年可获利高达50亿英镑的收入[1引。另据英国能源和气候变化部的报告,到2030年,CCS技术还会给英国带来400亿英镑的收入和3~6万个工作岗位‘1引。
毫无疑问,2009年《低碳计划》的出台最终完成了英国新能源组合理念的构建。它不仅要求可再生能源应按照《可再生能源战略》进行部署,即进一步扩大可再生能源的电力、热力和运输,旨在到2020年替代lO%的石化能源需求,20—30%的天然气进口,以及发电量的30%;到2030年减少7.5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1000亿英镑的投资。而且,它重申发展核能的重要性,指出:“政府将发挥它的战略性作用以革除新核电站发展的诸多障
碍”。
此外,在CCS的研发上,英国政府的行动甚至比政策出台更快,2009年4月英国政府正式宣布,任何新建发电能力达300兆瓦的发电站都必须安装“碳捕获就绪”设备(Carbon
Capture
Ready,
CCR),以便于将来可进行CCS的技术改造。至此,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法令形式推广CCS技术的国家,而3个月后的《低碳计划》完全是英国
政府对其行动的政策宣示。
(三)应对危机,重振经济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英国也深受重创,到2009年,英国经济下降4.8%,是1988年以来下滑速度最快的一年,而且超过了30年代经济萧条以来任何12个月的周期,国内经济正走向深度衰退,就业市场曙光难现,成为发达国家中经济恢复最为缓慢的国家之一。此外,近年来英国在能源投资上极其乏力。根据英国油气组织的预测,自2006年以来,英国已连续4年油气投资持续下降,2009年的资金投入只有48亿英镑,比前一年又下降了2%Ll引。在新能源投资上,英国也面临巨大压力。例如,在清洁煤技术投资上,英国远远落后于北美国家,在2008年只投入了0.83亿欧元,这是自2003年以来投入最少的一年Ll5|。很显然,《低碳计划》的出台不仅是英国长期能源政策的总结,更是英国为解决当前经济困境所使出的“杀手铜”。
这是因为:
第一,《低碳计划》是英国整体经济的低碳转型,从减排目标、电力部门,一直到工厂、社区、交通
万方数据
部门都进行了转型设计。而投资是实现这一目标必不可少的要件。
第二,《低碳计划》为英国经济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英国经济发展逐渐移向第三产业,特点是金融业,但是金融危机的爆发严重冲击了英国金融市场,其低迷的发展态势再难以承担扭转局势的重任,而发展新兴低碳产业。不仅会带来大量的投资,促进经济迅速走出困境,而且会为英国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实践证明,作为实体经济的低碳产业不会像金融业那样带来泡沫风险,这样更有利于英国后期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第三,由于英国在能源法律政策方面的摇摆不定,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致使能源投资乏力。《低碳计划》的出台无疑试图证明英国政府将大力发展新能源,以期重新恢复投资者信心。
(四)引领全球气候格局,主导低碳经济潮流英国在全球气候政治格局中占有重要一席,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没有它在全球气候变化议题上的大力推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几乎是一句空谈。而英国在全球气候政治格局中的主导权主要得益于其进行的能源结构调整,但如前所述,随着能源结构调整的完成,英国碳减排空间正日益缩小,为此必须寻找到新的减排途径,否则极有可能丧失国际
气候政治的领导权,而被美国等国家赶超。
2008年出台的《气候变化法》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对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进行立法的国家,同时也使其成为第一个实施“碳预算”的国家,这意味着碳减排目标将与国家财政直接挂钩,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硬约束。英国的这一立法不仅仅是为了约束本国的碳排放,更重要的是,它力图为全球气候变化框架构建一示范性机制,进而向世界表明英国在国际气候制度上的领先优势。2009年《低碳计划》正是对《气候变化法》具体实施的反映,它认为,英国政府已做出法律承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到2050年减排80%的国家,并为此设置了3个到2022年的“五年碳预算”,而本计划正是第一次详细规定这些“碳预算”如何被完成的具体举措。
毋庸置疑,英国希冀继续引领全球气候政治格局,但从更深远的角度来看,这仅仅是其全球战略中的一部分。而重新恢复英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才是其最终的战略选择,纵观英国发展史,工业
①据国际能源署估计.在今后的40年里全球CCS设备和服务的市场将有超过5万亿美元投资。SeeIEA,。TechnologyRoadmap:
CarbonCapture
and
Storage,”2009,P.21.
2010年第3期吕江:《低碳转型计划》与英国能源战略的转向31
革命为其赢得近三百年的世界霸权,而一战之后英帝国逐渐衰微,尽管它仍是发达国家中最具实力的一员,但远不及工业革命时期的“日不落帝国”。因此,气候变化为其带来了一次重要的契机,使其重新回归国际政治舞台的中心,而与之相应的低碳经济也同时给英国带来了一次新的工业革命。因此,有理由相信,如果英国能主导低碳经济的发展潮流,那么势必会极大提升其经济优势,从而达到重塑英国国际地位的战略目标。
三、对中国的启示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发展迅猛,初步形成了以水能、生物能、风能、太阳能和核能齐头并进的态势。到2008年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和核电年利用量约为2.5亿吨标准煤,占一次能源
消费比重达到8.9%[i6J。在新能源立法方面,2005
年中国颁布《可再生能源法》,2009年12月又重新修订《可再生能源法》,并设立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
201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要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
10%,到2020年达到15%。在核电方面,《国家核
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年)》也明确提出,到2020年,核电占全部电力装机容量的比重要从现
在的不到2%提高到4%,核电年发电量达到2600~2800亿千瓦时。
毫无疑问,中国在新能源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是令人鼓舞的;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能源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其一,能源需求持
续增长。仅2008年中国能源消费增量就占到世界
的近四分之三[1川。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在未来20年间,中国油气进口将持续增长,到2025年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油气进
口国㈨。
其二,承受温室气体减排的压力巨大。据初步测算,2008年,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到68.7%,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面临极大困难u6”。
其三,能源立法相对滞后。能源领域的基本法
《能源法》尚未出台;能源部门法之间缺乏配套机
制。这些都从制度建设方面对中国能源安全构成
了间接威胁。
总之,对中国而言,新能源的发展将是以“后发
优势”赶超发达国家的一次契机,也是适时掌握全球能源分配主导权的关键所在,更是解决当前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途径。因此,如何能从
万方数据
立法和政策上促进新能源的发展,将是中国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那么,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在新能源立法上的有益尝试,将不失为达到这一目标的捷径。因此,借鉴英国新能源法律政策的发展,我们可以考虑以下方面的改进:
首先,加快制定“安全低碳”的新能源发展战略。从目前的法律政策来看,我们已制定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年)》,为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但是,当前所缺少的正是从整体角度对新能源的规划,换言之,如何能为可再生能源、核能以及其他新能源建立统一的规则框架,特别是协调各种新能源之间的衔接。
因此,中国政府应明确提出建立“安全低碳”
的能源长期愿景,确立相应的基础框架。并且只有建立在统一规范的基础上,按照国家能源战略布局的安排,才能发挥新能源的优势,才能有助于应对能源安全的挑战,最终实现“安全低碳”的能源体系。
其次,提升新能源,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如前
所述,当前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已不能适应
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并影响到中国在国际气候政治中的话语权。因此,我们要尽快从法律政策角度
提升新能源的战略地位,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一
方面,从法律政策上促进新能源的创新,强调新能源发展的多样性。另一方面,要加快对传统能源结构的调整,制定天然气战略,明确天然气在碳制约
环境下的战略意义。
此外,要高度重视CCS的战略价值,一旦这一
技术获得商业突破,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应对
气候变化问题,而且也将为中国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因此,必须通过立法形式鼓励CCS投资、加大政府财政力度,对CCS应用给予相应的优惠措施;在政策上,要尽快制定CCS的战略目标,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力Ⅱ速CCS商业化的发展。
第三,整合气候变化与能源安全议题。随着新能源的发展,气候变化与能源安全越来越多地融合在一起,其中任何一方的变化都会促动另一方做出相应的反应,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国家都将二者纳入到同一议题下的原因。而当前我国尚未建立起二者的协调机制,能源领域由2010年新成立的国家
能源委员会来领导,而气候变化则由2007年成立
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来领导,尽管都是由政府总理作为组长,但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却存在着协调问题,因此,应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通过定期
32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9月
的会议或其他方式开展沟通与交流,以期达到整合
的目的。
第四,以法律政策推动市场机制。从英国新能源法律政策的演变来看,市场机制在促进新能源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新能源投资领域,英国政府更多地是使用政策鼓励私人投资,而很少进行直接拨付。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刺激新能源投资,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当然,这不意味着不需要政府的直接投资,实践证明,通过政府直接投资推动技术创新,同时制定政策,通过市场信号、标准与激励机制朝正确的方向“拉动”创新,这两种政策融合的成本比单纯依赖其中任何一种政策的成本都要低。因此,我们应尽快改变能源法律的滞后性,利用税收政策、排放贸易制度、投资优惠措施来稳定投资者的信心,促进新能源的快速
发展。
总之,仅仅增加投入是不能解决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问题,解决这些挑战需要长期规划;需要重新设定带来这些挑战的一整套政策和鼓励措施;需要谨慎地平衡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各种冲突。构筑新能源法律政策并不能解决所有这些问题,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尽早地出台新能源法律政策将可以使中国有一个更好的安全低碳的未来。
参考文献:[1-1
群芳.英国公布低碳转型计划[N].科学时报,2009—7—
20(A03).
[21
BLACKR
LowCarbon
way’toReshapeLives’IN/
OL].BBCNews,(2009—07—15)[2010—5—22].://
news.bbc.CO.uk/1/hi/sci/tech/8150919.strm
[3]
TheUK
Department
ofTradeand
Industry.ConclusionsoftheReview
of
Energy
Sources
for
Power
Generationand
Government
Response
to
FourthandFifthReportsoftheTradeandIndustry
Committee[G]Cm4071,October1998:14.
[4]
The
UK
PerIormance
and
Innovation
Unit.The
EnergyPolicy
Review[R].London:UIT.
[5]TheUNFCCC.TheUnitedKingdom’sInitialReportundertheKyoto
Protocol[R].Bonn:UNFCCC.
[6]TheUKDepartmentofEnergyandClimateChange
万方数据
(The
UK
DECC).UK
Greenhouse
GasEmissions
1990-2008:progresstowardstheKyotoandDomestic
Targets[EB/OL].[2010—5—22].:ff.decc.
gov.uk/en/content/cms/statistics/climate—change/gg—emissions/targets/targets.aspx.
[7]
SCHREURSM,TIBERGHIEN
Y.Muhi—Level
Reinforcement:
Explaining
European
Union
LeadershipinClimateChangeMitigation[J].Global
EnvironmentalPolitics,2007,7(4):32?33.
[8]The
EU.EU
DIRECTIVE
2009/28/EC[G].
Geneva:TheEU.
[93TheUKHighCourtof
Justice.GreenpeaeeLtd.R
(ontheapplicationof)vSecretaryofStateforTradeand
Industry[2007]EWHC
311(Admin)(15
February
2007)[EB/OL].[2010—5—22].://
.greenpeace.org.uk/MuhimediaFiles/Live/FullReport/ERJRSullivanJudgement.pdf.
[10]Nuclear
review’was
misleading[N/OL-I.BBC
News,(2007—02—15)[2010—5—22].://news.
hbc.co.uk/1/hi/uk—politics/6364281.stm.
[11]The
UK
Department
for
Business,Enterprise&
RegulatoryReform.MeetingtheEnergyChallenge:
A
WhitePaper
on
Nuclear
Power[R/.London:
BERR.
[12]碳存储有望为英国带来巨额收益[N/OL].人民网,
(2009—09—14)[2010—5—22].://env.people.
./GB/10049160.html.
[13]TheUKDepartment
of
Energy&ClimateChange
(TheUK
DECC).
A
Framework
for
The
DevelopmentofCleanCoal:ConsultationResponse
[R].London;DECC.
[14]
Oil&GasUK.2010Oil&GasUK
Activity
Survey[R].London:Oil&Gas
UK.
[15]The
UK
Carbon
Trust.Investment
Trends
in
Europeanand
NorthAmericanCleanEnergy2003
to
2008
rR].London:TheUKCarbonTrust.
[16]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09年度报告[R].北京:国家发改委.
[17]
BP
Company.BP
StatisticalReviewofworld
Energy
2009[R].London:BP.
[18]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2009——执行摘要[R].
巴黎:国际能源署.
2010年第3期吕江:《低碳转型计划》与英国能源战略的转向33
LowCarbonTransitionPlanandUK’SStrategicShiftinEner
LVJiang
(InstituteofInternational
Law,WuhanUniversity,Wuhan430072,China)
Abstract:LowCarbonTransition
Planis
UK’s
strategicdocument
forclimate
changeand
energy
security.Itisalsoitsoverallplanforfutureenergymix.ThePlanreinforcesthemarket—orientedenergyinnovation
system,changesofthe
approachto
single
neergydevelopment,and
lays
a
solid
foundationfor
Britishlowcarboneconomy.Meanwhile,aslandmarkdocument
on
forstrategic
a
shiftin
energy,itdrawslessonsfromBrain’Senergylawsandpolicies.Also,itprovidesprotectionfor
stableenergyinvestment,overingfinancialcrisisandleadingglobalclimatepolitics.Inthisregard,Chinashoulddraw
soon
as
on
Britishenergylegislationandpolicy,enhancethestrategicvalueofneergy,as
a
anddrawup
medium—to—long—termneergyplan
Transition
to
secure
lowcarbon
and
assoonas
possible.change;
KeyWords:Low
energy
Carbon
Plan;neergy;energy
law
policy;climate
security
征订启事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矿业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国内连续出版物号:CN32—1593/C;国际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9—105X。季刊,每季末出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自办发行。
本刊设立的栏目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法学、经济与管理、历史、矿业史、教育、文化、语言与翻译等。本刊自1999年创刊以来,先后被评选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全国优秀社科学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江苏省期刊方阵优秀期刊。根据2009年的统计,本刊的机构用户为2404个,分布在22个国家和地区,个人读者分布在29个国家和地区。
本刊地址:江苏省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电话:0516—83884931每期定价:10元
传真:0516—83995103
全年定价:40元
邮政编码:221008
E-mail:xbsk@cumt.edu.
万方数据
《低碳转型计划》与英国能源战略的转向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吕江, LV Jiang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2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2010,12(3)
参考文献(18条)
1.The UK Performance and Innovation Unit The Energy Policy Review
2.The UK 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 Conclusions of the Review of Energy Sources for PowerGeneration and Government Response to Fourth and Fifth Reports of the Trade and Industry Committee1998
3.BLACK R Low Carbon Way'to Reshape Lives' 20104.国际能源署 世界能源展望2009--执行摘要
5.BP Company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09
6.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09年度报告
7.The UK Carbon Trust Investment Trends in European and North American Clean Energy 2003to 20088.碳存储有望为英国带来巨额收益 2010
9.The UK Department for Business,Enterprise &Regulatory Reform Meeting the Energy Challenge:A WhitePaper on Nuclear Power
10.Nuclear review'was misleading 201011.群芳 英国公布低碳转型计划 2009
12.The UK High Court of Justice.Greenpeace Ltd R (on the application of)v Secretary of State forTrade and Industry[2007]EWHC 311(Admin)(15February 2007) 201013.The EU EU DIRECTIVE 2009/28/EC
14.SCHREURS M;TIBERGHIEN Y Multi-Level Reinforcement:Explaining European Union Leadership in ClimateChange Mitigation[外文期刊] 2007(04)
15.The UK Department of Energy and Climate Change (The UK DECC) UK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1990-2008:progress towards the Kyoto and Domestic Targets 2010
16.The UNFCCC The United Kingdom's Initial Report under the Kyoto Protocol17.Oil & Gas UK 2010 Oil & Gas UK Activity Survey
18.The UK Department of Energy & Climate Change (The UK DECC) A Framework for The Development ofClean Coal:Consultation Response
本文读者也读过(8条)
1. 田文娟.TIAN Wen-juan 低碳经济的法律规制[期刊论文]-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23(2)2. 供应链研讨会在武汉召开[期刊论文]-信息与电脑2010(6)
3. 钮文新 美国在给中国下套欲使中国为金融危机买单[期刊论文]-中国经济周刊2010(31)
4. 兰花.LAN Hua 2008年英国《气候变化法》评介[期刊论文]-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5. 金桩.华晓龙 建设我区排放权交易机构的思考[期刊论文]-实践(思想理论版)2010(8)
6. 李仲平 反补贴法律制度中的
7. 解少君.Xie Shaojun 论我国能源法律体系的低碳使命[期刊论文]-中国环境管理2010(3)8. 王成.曹骏杰 低碳经济的法制保障[期刊论文]-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5)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kydxxb-shkx201003006.aspx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案例ST6-C3:美国国克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