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王 南 湜
文献来源:《哲学研究》2006年第9期
不同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对于物质概念的规定,不仅体现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而且也深刻体现着不同时代唯物主义之间的根本性区别。因此,为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概念的深刻含义,不仅必须关注这一概念所体现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而且必须同时关注这一概念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唯物主义哲学与其它唯物主义哲学的深刻区别。但遗憾的是,以往人们对物质概念的阐发多有偏差,即过多地关注了前一方面的区别,而严重地忽视了后一方面的区别,从而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与旧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失去了原则性的区别。而这当中,最为严重的偏差是对列宁物质概念的旧唯物主义式的理解。鉴于此,本文试图在与旧唯物主义哲学物质观的对比中,从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核心的实践观点出发,对列宁的物质概念进行新的解读,以便能对纠正流行的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基础性概念的误解有所裨益。
一
依据对物质概念规定的深度和广度,可以把唯物主义哲学划分为三种形态,即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和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现代唯物主义。就以时代来划分唯物主义的形态而言,“现代的”唯物主义显然不止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种,例如至少还有邦格的“科学的唯物主义”。但邦格的“科学的唯物主义”并未真正达到超越近代唯物主义的水平,它仍然在某种意义上是“近代的”。(参见邦格,第30-31页)这三种不同形态的唯物主义代表着对物质的哲学规定从直观到深刻、从片面到全面的三个发展阶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一个历史阶段。古代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们试图从世界本身的某种规定出发说明世界的统一性,提出了把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物质性本原的命题。这种物质性本原在古希腊自然哲学家那里被认为是“水”、“气”、“火”、“原子”等;在中国古代哲学家那里,则有关于世界由“水”、“火”、“木”、“金”、“土”五种相克相生的本原物质构成的“五行说”,世界由作为本原物质的“元气”构成的“元气说”等。
古代哲学与近、现代哲学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其朴素的直接性态度。在这种态度之中,自我意识尚未自觉,因而古代哲学通常是一种非反思的直接性哲学。这样,古代哲学中的基本问题就只能直接是存在论或本体论范围内的,也就是说,只能是终极的、不变的、本原的、一般的存在与直接可感的、流变的、个别的存在之间的关系问题,可归结为一般存在与个别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用某种一般原则去说明个别存在的问题。因而,古代哲学就通常是一种独断论的本体论哲学。在这种哲学观念的制约下,古代唯物主义也就只能是一种独断论的本体论唯物主义。这种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用具有空间特征亦即原则上可感知的事物去说明世界。由这类基本原则出发,把世界设想为这类基质运动的产物,设想万事万物皆源于此,又复归于此,循环不已,而这类基质就是变中所不变的“实体”。以原则上可感的具有空间特征的存在去说明世界,这就是古代唯物主义与以某种超时空的、原则上不可感的存在去说明世界的古代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在原则上是符合从世界自身寻求解释的科学精神的。但就其对物质性世界本原的规定还带有浓厚的直观色彩而言,这些哲学理论的主要缺陷是基于经验直观而把世界本原归结为一种或数种有形的具体物质形态,这就难以说明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另外,这些唯物主义还往往把物质性本原与推动其运动的动力相分离,在物质性本原之外另找动力因素,这就为唯心主义将“理念”、“形式”等视为世界本原留下了缺口。 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它只是让人们的脚放上一段时间,以便让别一只脚能够再往上登。
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
近代机械论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它是建立在近代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在伽利略、牛顿等人所奠定的近代科学中,世界被视为一架数学机器,伽利略的名言是:宇宙这部大书是用数学的语言写成的。(参见伯特,第6页)这样,只有能以数量关系表示的性质才是客观的“第一性质”,而凡是不能用数量关系表示的性质便只是主观的“第二性质”(参见丹皮尔,第201页)。这种原本作为科学研究之预设的“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的理论,在哲学家们那里得到了进一步详尽的阐发。不仅唯理论者笛卡尔据此将世界归结为物质实体与心灵实体的二元对立,为近代哲学奠定了基础,就是经验论者洛克也致力于阐发这种二元学说。
这种“第一性质”与“第二性质”的区分,意味着近代哲学意识到了“思维与自然的对立”(黑格尔,第7页)。这样,近代哲学便不能直接地采取一种独断论的态度直接地考察本体论问题,而是必须首先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对立问题,证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证明我们知识的客观性,进而在此基础上才能够考虑本体论问题。于是,在近代哲学中,认识论取得了空前重要的地位,成为哲学关注的中心,而一切本体论问题都必须在此基础上重新透视。这是近代哲学在方法论上的一个根本性转换。我们看到,不仅笛卡尔是从“我思”出发去证明“我”的存在、证明上帝和世界的存在的,贝克莱是用被感知去规定存在的,而且唯物主义者如霍尔巴赫亦是从我们的思想与外部存在的关系上去规定物质的,他说:“物质一般地就是一切以任何一种方式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我们归之于不同的物质的那些特性,是以不同的物质在我们身上造成的不同印象或变化为基础的。”(《18世纪法国哲学》,第587页)一个二元对立的世界已经完全取代了古代以人为中心的统一的世界。
在近代科学观念和一般哲学观念的影响下,近代哲学的物质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与古代和中世纪不同,在笛卡尔那里,物质实体被归结为只是空间或广延,其他性质则一概被归之于主观。这一变化体现在唯物主义哲学中,便是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一书中评论近代唯物主义哲学中发生的变化时所描述的那种情况:在培根那里,尚保留有古代哲学物质观的特征,“物质带着诗意的感性光辉对人的全身心发出微笑”;而在钦慕伽利略的霍布斯这里,“感性失去了它的鲜明的色彩而变成了几何学家的抽象的感性。物理运动成为机械运动或数学运动的牺牲品;几何学被宣布为主要的科学。唯物主义变得敌视人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64页)这也就是说,首先,近代唯物主义将物质的本质理解为抽象的广延性或空间性,而不再是具体的物质存在形态,这就能够从原则上适用于说明任何事物。其次,近代唯物主义还与近代力学的惯性原理相一致,将运动归结为物质的本质属性,这就在某种意义上排除了古代哲学从外部寻求动力因的缺陷。
但近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那就是它把广延性理解为物质的最根本规定,从形体方面去理解物质存在,其中隐含了严重的漏洞,不能抵御唯心论和怀疑论的挑战。此外,这一漏洞还有可能把某些不具有形体的自然现象如能量等排除在物质过程之外。更为严重的缺陷则是,近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不彻底、不完备的,它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意义,因而导致无法将唯物主义贯彻到历史领域中去,不能说明社会运动的物质性,从而在社会历史领域中陷入了唯心主义。
二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与实践观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人类实践是以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的:正是物质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有意识从而能从事实践的人,并提供了实践得以进行的客体,以及世界自身所具有的物质统一性,这使得实践成为可能,因而对于实践观的阐述必然以对物质世界先在性的承认为前提;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又是建立在实践观的基础之上的,不从实践观出发就不能现实地、合理地理解物质概念,因而对于物质概念便必须从实践观的角度予以把握。马克思在哲学上实现的革命性变革的一个根本之点,便是一方面将实践概念奠定在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它只是让人们的脚放上一段时间,以便让别一只脚能够再往上登。
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 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另一方面则从实践的观点对于物质概念作重新规定。这两个方面是紧密相关、合为一体的,对这种结合的任何理解上的偏差都将导致无法正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谛。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唯物主义的理论传统,提出了全新的现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为新世界观奠定了基础。马克思在其“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即《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针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于感性世界的错误观念,提出了理解物质概念的正确的方法论原则:“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4页)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受动的方面直观地理解世界,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对物的作用;而新唯物主义则不仅从受动的方面、客体的方面去理解世界,而且同时“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从感性的人的活动、从实践上去理解,即从主客体的统一上去理解物,把人的实践活动本身理解为一种客观的活动、客观的存在。马克思的上述论断是明明白白的,问题是如何理解马克思上述论断与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 批判主义》中关于物质的定义的关系。我们看到,正是在这一关键问题上,人们往往将马克思与列宁对立起来。人们或者为了坚持其所狭隘地理解的列宁的物质概念,而置马克思上述论述于不顾,从而将列宁的物质概念解释成了一个与上引霍尔巴赫的物质定义没有什么区别的东西;或者为了坚持马克思上述论断,而将列宁归之于旧唯物主义之列。虽然这两种理解在理论趋向上是截然相反的,但有一点却是高度一致的,那就是二者都认为马克思与列宁是完全不同的。因此,面对这种理解上的对立,我们要特别予以注意的是,列宁是如何理解马克思上述观念的。如果列宁的理解表明了在此问题上二人是完全一致的,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引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来。
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谈到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时,列宁首先引证了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研究者莱维的话:“马克思认为遗憾的是:唯物主义曾经让唯心主义去评价能动力〈即人的实践〉的作用。”“马克思认为:应当把这些能动力从唯心主义手中夺过来,也把它们引入唯物主义的体系,但是,当然必须把唯心主义不能承认的那种实在的和感性的特性给予这些能动力。所以马克思的思想是这样的:正像同我们表象相符合的是我们之外的实在的客体一样,同我们的现象的活动相符合的是我们之外的实在的活动、物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类不仅通过理论认识而且还通过实践活动参加到绝对物中去;这样,整个人类活动就获得了一种使它可以同理论并驾齐驱的价值和尊严。”(《列宁选集》第2卷,第80页)在引证了上述话之后,列宁指出:“当莱维说马克思认为‘物的活动’和人类的‘现象的活动’相符合,即人类的实践不仅具有(休谟主义和康德主义所谓的)现象的意义,而且还具有客观实在的意义的时候,他的话在本质上是正确的。”(《列宁选集》第2卷,第81页)可以看出,列宁这里关于“人类的实践不仅具有(休谟主义和康德主义所谓的)现象的意义,而且还具有客观实在的意义”这一断言,与前面引证的马克思的
论述是完全一致的,因而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列宁还指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这种观点必然会导致唯物主义”。(同上,第103页)不言而喻,对于物质概念的认识和规定,也应该从“生活、实践的观点”出发。在后来的著作中,列宁对这一方法论原则还有过更为明确的表述:“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整的‘定义’中去。”(《列宁选集》第4卷,第419页)本文认为,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它只是让人们的脚放上一段时间,以便让别一只脚能够再往上登。
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 应该依据这一方法论原则去理解和阐发。
正是基于这一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提出了其著名的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2卷,第89页)列宁还特别强调,“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它是客观实在,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哲学唯物主义是同承认这个特性分不开的。”(同上,第192页)这里首先应该指出的是,对于列宁的这一定义,不能仅仅从这一句话孤立地去看,而是必须依据上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原则,去作完整的把握。这样就会发现,这种物质概念正是根据实践的观点得出来的:“对象、物、物体是在我们之外、不依赖于我们而存在着的,我们的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像。这个结论是由一切人在生动的人类实践中作出来的”。(同上,第78页)很明显,与马克思一致,列宁是从感性的人的活动、从实践上去理解物质概念的,是以实践范畴为中介来规定客观性原则的。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定义,从根本上不仅划清了与一切唯心主义的界限,而且划清了与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界限。
把客观实在性理解为物质的唯一特性,首先涉及到如何确证客观实在的问题。旧唯物主义从感官感觉出发规定物质,但感官感觉本身的不确定性必然导致不可知论。事实上,法国唯物主义也确实有不可知论的倾向。要想超越法国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便必须寻求真正能够确证客观实在的出发点。而一种能够确证客观实在的出发点,其本身不可能不是客观实在的。这就是马克思发现人的实践活动的客观实在性的意义之所在。正因为生活实践本身是实在的,我们才能够因此而确证作为我们活动对象的事物的客观实在性,才能够进而在此基础上抽象出作为世界本质的物质概念来。
而从生活实践出发确证客观实在,又进一步涉及到实践第一的观点与一切蔑视生活的形而上学观点的对立,或者说实践哲学与理论哲学的对立。关于实践哲学与理论哲学或形而上学在哲学致思理路上的对立,笔者曾在别处有过一个简单的描述:“一种哲学理路,如果认为理论思维是生活实践的一个构成部分,理论思维并不能从根本上超出生活,并不能在生活之外找到立足点,认为理论理性从属于实践理性,它就是实践哲学的理路;一种哲学理路,如果认为理论理性可以超越于生活,在生活之外找到自己的阿基米德点,认为理论理性高于实践理性,它就是理论哲学的理路。”(王南湜)对于生活、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承认,是实践哲学的基本信念、基本出发点,而这是与一切旧形而上学只承认抽象的原则的实在性对立的。列宁在唯物主义的意义上,关于“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列宁全集》第55卷,第183页)的论断,所表达的正是一种实践哲学的基本原则。离开了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实践这一基础,将物质理解成一种抽象的原则,那就在事实上陷入了形而上学或理论哲学,从而也就失去了能够确证物质作为感性客观实在的前提。唯心主义者贝克莱也不得不承认:“要说我们吃观念、饮观念、穿观念,那是很难听的。”(贝克莱,第36页)换言之,如果现代唯物主义放弃了实践的观点,背离了实践哲学原则而退回到理论哲学的立场,那就不仅无法与旧唯物主义相区别,而且也无法反驳唯心主义对于唯物主义物质概念的攻击。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关于物质概念的基本思想是,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一切在生活实践中可从感觉上直接或间接地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因而它既包括一切可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感知的感性的人的活动即实践活动;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意识,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
三
上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物质概念的规定,坚持了唯物主义哲学路线,继承了以往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并将其提高到了现代唯物主义的理论水平。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方面去理解事物,未能把感性的人的活动理解为客观的活动,首先导致了在社会历史观上的唯心主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它只是让人们的脚放上一段时间,以便让别一只脚能够再往上登。
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 义。由于它不理解实践的客观性,便只能陷入“人是环境的产物”和“意见支配世界”的二难困境,并最终导向诉诸个别“贤明”君主之类的唯心史观。“旧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内自己背叛了自己,因为它认为在历史领域中起作用的精神的动力是最终原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8页)。其次,旧唯物主义在理论上的这种缺陷还导致了认识论上的不可知论或怀疑论倾向。近代唯物主义一般是经验论的,而经验论贯彻到底则必然导向怀疑经验之外的存在的不可知论。因此,旧唯物主义对于物质概念的规定是不完备、不彻底的,它虽包含着合理因素,但却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于引入实践概念,由于把人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理解为客观的实在,便克服了上述缺陷,使对于作为唯物主义基石的物质概念的理解完备化了、彻底化了。由此出发,进而把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理解为一个实践的问题,把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理解为革命的实践,于是困扰着旧唯物主义的不可知论和人与环境的二律背反问题都不复存在了。这表明,通过实践概念的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物质概念的理解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更为彻底地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客观性原则,或者说,旧唯物主义的客观性原则以扬弃的形式包含在了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唯物主义哲学之中。基于实践观点对于物质概念的规定,不仅克服了上述困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性问题,而且由于物质概念是任何唯物主义哲学的最为基本的范畴,它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根本性的奠基意义。对于这一意义,我们至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体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是构成彻底化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出发点。在旧唯物主义那里,自然观与历史观是相互分离甚至是相互对立的。旧唯物主义在对自然事物的说明中坚持了客观性原则,尽管坚持的只是一种抽象的客观性原则,即把自然事物理解为独立于人的意识的存在,但对于社会事物,则由于不理解人类的实践活动本身即是一种客观实在,因而不能坚持客观性原则,把历史过程理解为一种主观的存在,导致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分裂,成了“半截子”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物质概念理解上的革命性变革,就在于它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从而把客观性原则贯彻到了历史领域,建立起了能够统一地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理论。在这里,是否把人类实践理解为一种客观的活动、客观的实在,是全部问题的关键。“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4页),旧唯物主义也不理解实践的客观实在性,因而在历史观上便与唯心主义殊途同归。这表明,从实践的观点出发,把人类实践视为一种客观实在并将其包含到对物质概念的理解中去,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物质概念的理解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正是以对物质概念的这种理解为基石,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唯物主义才成为辩证的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理解事物、物质的原则,是一种纯粹受动性原则,它把事物仅仅理解为一种能够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在这种理解中,人就是一种完全受动性的存在。而与旧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抽象地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为了克服旧唯物主义的单纯受动性、直观性,消除旧唯物主义哲学中客观性与能动性原则相分离的状况,如莱维所指出的那样,“马克思认为:应该把这些能动力从唯心主义手中夺过来,也把它们引入唯物主义的体系,但是,当然必须把唯心主义不能承认的那种实在的和感性的特性给予这些能动力”(转引自《列宁选集》第2卷,第80页)。导入这种“能动力”的根本之点,就是把作为一种客观实在的人的感性活动或实践概念引入到对物质概念的理解之中。而实践作为一种客观实在,是人的能动的客观的活动,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或受动性制约下的能动。这样,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于物质概念的理解原则就不再是一种纯粹的直观性、受动性,而是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在这一基础上,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或相互作用的辩证法,也就合理地被导入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它只是让人们的脚放上一段时间,以便让别一只脚能够再往上登。
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 唯物主义体系之中,从而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体现了本体论或存在论与认识论的统一,为认识论奠定了唯物主义的坚实基础。任何认识论都是以一定的本体论为前提或基础的。作为唯物主义基石的物质概念,就构成了唯物主义哲学认识论的根本性前提。近代唯物主义作为一种感觉论、经验论的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一切以任何一种方式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霍尔巴赫语,见《18世纪法国哲学》,第587页),抓住了物质的可感觉性,这有其合理性。但以一种作为主体的内部状态的感觉经验为中介去规定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在逻辑上必然要引向无法肯定感觉经验之外的存在的不可知论,如在洛克和拉美特利那里便有着十分明显的不可知论倾向。因此,在旧唯物主义那里,其本体论与认识论是不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人类实践理解为一种客观实在并将这种理解包括到对物质概念的理解之中,这就为克服旧唯物主义的不可知论倾向、实现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提供了理论前提。由于实践既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同时它本身又是一种客观的实在,因而它就能够合理地沟通主客体,使主体超越内部状态而达于客观实在,成为人的思维的客观真理性的证明。这样,以具有客观实在的能动性的实践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就把旧唯物主义直观的、消极的机械反映论改造成了能动的反映论。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是与其实践观内在相关的,是奠定在实践观的基础之上的———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概念的真谛。
参考文献
1、邦格, 1989年:〈科学的唯物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
2、贝克莱, 1973年:《人类知识原理》,商务印书馆。
3、伯特, 2003年:《近代物理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 4、丹皮尔, 1975年:《科学史》,商务印书馆。
5、黑格尔, 1981年:《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
6、《列宁全集》, 1990年,人民出版社。
7、《列宁选集》, 1995年,人民出版社。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958年,人民出版社。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995年,人民出版社。
10、《18世纪法国哲学》, 1963年,商务印书馆。
11、王南湜, 2000年:《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理路之检视》,载《天津社会科学》第6期。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哲学系)
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它只是让人们的脚放上一段时间,以便让别一只脚能够再往上登。
范文二:论马克思主义物质概念的三种形态
论马克思主义物质概念的三种形态
张之沧
内容提要 马克思的物质概念突出了辩证法;恩格斯和列宁的物质概念突出了唯物论、客观论 和实在论,列宁的物质概念与马克思的物质概念并非“完全一致”,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发展 了马克思的“实践和历史中介理论”。这三种形态一起展示了物质概念从辩证法到唯物论和实践论 及历史观的整体认识过程。物质作为“思想客体”和“属人的对象”具有社会、历史和实践的性质,是 人类长期总体化的产物。 关键词 物质 辩证法 唯物论 客观论 实践一元论 长期以来,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基本 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之间的关系与实质。特别是在 论及物质客体时,总是将其指谓为“思想客体、感性 上贯穿着三种观点:(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不同 客体或属人的对象”,而且总是站在辩证法的高度批 于旧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2)列宁的物质概念与 判当时流行的实证主义、经验主义、实在论和庸俗唯 “马克思的论述完全一致”;(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 物论,批判旧唯物论的主要缺陷,即机械论的、非历 念与其实践观内在相关。本文认为,马克思的物质概 史的和非辩证的,以及抽象地了解“人的本质,而不 念主要是辩证法的,恩格斯和列宁的物质概念主要 是把它了解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形而上学缺 是唯物论、客观论和实在论的,列宁的物质概念与马 陷。当然,他也不完全赞同黑格尔的否定思维过程是 克思的物质概念并非“完全一致”}西方马克思主义 现实事物创造主的唯心论,主张“观念的东西不外是 的物质概念才真正是x(-j-马克思的“实践和历史中介
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物质观上,上述三种形态既 而已”?,坚持认为“决定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因素 展示了从辩证法到唯物论和实践论的整体认识过 乃是人类直接生活的生产与再生产的方式的理论”。 程,也完成了辩证法、唯物论和实践论的三者统一。 但与旧唯物论不同,他明确指出,人在生产劳动中既
作为感觉论的唯物主义者发挥作用,也作为主体的 一、马克思的辩证物质观 唯心论者发挥作用。特别是彻底的自然主义,拥有把 马克思作为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者,在物质观 上,从未离开辩证思维来孤立地论述物质和精神、思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
页。 4 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万方数据
都同社会生活过程联系起来时,就不仅克服了费尔 唯心论和唯物论相统一的真理。当然,这种统一,“只 巴哈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抽象的本体论性质,而且,由 有通过实践的途径,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的力量,才 是可能的”?。 于人作为中介的主体,作为从有限时空上规定了的 人,本身也是那以他们为中介的实在事物的组成部 在马克思看来,虽然人没有创造物质本身,但是 分,因而,关于直接事物的中介性观点也不会导致唯 “没有人,自然就既无意义也无运动,自然是混沌的、 心主义。这种存在于人的意识2:#i-的客观实在,在马 无差别的、无关紧要的物质,从而归根到底是虚 克思看来,既独立于人,又以人为中介。关于这种实 无”?(所谓的“客观实在”除了全部经验所给定的物 在,马克思运用“物质”、“自然”、“自然材料”、“自然 质2:#1-,还包含着构成它的形式。而这些形式作为观 事物”、“大地”、“劳动对象”、“客观的”或“实在的劳 念的东西,只能由纯粹精神的、智力的内省来揭示。
动条件”等一些同义术语予以表述。这既表明他的物 然而,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唯物论的“主要缺陷 质概念和“全部实在”是同一的,也表明作为全部实 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观的或者直观的形 在的物质概念并不导致一种终极的世界观或独断的 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 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而马克思与 形而上学,只是标定了一种新唯物论的思维水平。 换句话说,任何时候,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 费尔巴哈等人的最大不同就是:“他决不是在无中介 的物质世界,对于人说来都是无。“单纯的自然物质, 的客观主义的意义上,即决不是从本体论意义上来 只要没有人类劳动物化在其中,也就是说,只要它是 理解这种人之外的实在”?。在费尔巴哈那里,纯粹 不依赖于人类劳动而存在的单纯的物质,它就没有 的自然人,作为空洞的原始主观性,不是能动地、实 价值,因为价值不过是物化劳动”?。据此,马克思在 践地而是被动地、直观地同自然的死一般的客观性 批判斯宾诺莎的实体概念时,抨击了那种主张自然 相对立的。尽管费尔巴哈也谈人和自然的统一性,但 无需人的中介而自在存在的观念;在批驳费希特的 他只是基于人是自然界长期孕育的结果这一基本事自我意识和整个德国哲学的主观概念时,批判了那 实而论的,“与工业中以社会、历史为中41"的人与自 种将意识及其机能独立于人的观念;认为进行中介 然的统一无关”。费尔巴哈的人不是作为社会实践的
作用的主体不只是精神,也包括作为生产力的人。他 主体、一种独立的生产力出现的,而是和人类出现之 指出,作为唯物主义命题的主要源泉之一的自然N- 前的纯粹自然相关的。而马克思则是要把自然消融 学,之所以没有给人们提供任何对自然实在的直接 在主客体辩证法中,他认为,物质概念既是人的实践 意识,就是因为人们对这实在的关系从首要意义上 要素,又是存在着的万物总体。人类生产力作为知识 讲,不是理论的东西,而是实践、变革的东西,而且都 和实践的产物,由于给自然物质打上烙印,因而,与 是由社会规定的。如果没有作为认识主体的社会,就 其说否定了不依赖于意识的自然物质的存在,不如 不可能有自然科学或自然与实体的认识。因为,在人 说完全确证了它的存在。费尔巴哈由于无反思地单的一切认识中,“甚至连最简单的可靠的感性对象也 纯强调总体,因而陷入“纯粹自然”这种素朴的实在 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r_业和商业往来才提供给 论神话,并以意识形态的方式,把人的直接存在与其 他的 甚至这个‘纯粹的’自然科学也只是由于商 本质等而视之。而马克思既没有用物质的“世界实 业和工业,由于人的感性活动才达到自己的目的和 体”这同样属于形而上学的东西来替换黑格尔的“世 获得材料的。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与 界精神”,也没有像费尔巴哈那样去抽象地责难黑格 尔的唯心论,而是看到了真理是在不真实的形式中 表现出来的。在马克思看来,唯心主义看到世界是以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20页。 第 主体为中介的,这是正确的。因为,只有在弄清楚从 康德到黑格尔等哲学家之所以会产生独特 ?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98 的激情之 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页。 后,“我们才能深刻地理解客观ttt界的创造者是人类 ?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第14页。 社会历史的生活过程这一思想的全部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37 页。所以,当马克思把物质和一切关于物质的意识 实践哲学研究5
万方数据
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 所以,即便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自然界也不是 基础”?。 “绝对第一的基质”,而是一切都已经同社会实践所
产生的认识和事物交织在一起,都是历史和社会的 劳在马克思看来,由于实践主体总是使认识对象、 产物。具体地说,全部世界史不外是人类通过人的劳 动对象或物质x,-j-象与自己处于相互作用的过程和 动的诞生,是自然界x,-t人说来的生成。既然人关系中,这样,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说物质x,l象是最 界的实在性“已经具有实践的、感性的、直观高的存在原则。再者,人在实践过程中所接触的物质和自然 所以,关于某种异己的存在物、Ye(于凌驾于“本身”也从来都不是绝对的抽象,相反,总是仅仅接的性质, 人之上的存在物的问题,亦即包含着对自 自然界和 触和处理有关物质的具体的、并从量和质、时间和空 然界和人 间、运动和速度等各个方面都给予具体规定了的存 的非实在性的承认的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不可 在形态。物质的普遍性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来说,只存 能”?。为此,马克思反对贬低人对自然认识的价值, 在于具体和特殊之中,所谓的:zls:源性物质或存在物认为最高的存在不是神而是人。因为,现实中的一切 的本源根据并不存在。物质的实在性实际上只存在都是从“作为存在物的人和自然界的理论上和实践 于与人的社会实践和意识相互关联的关系和相对性 上的感性意识开始的”。正是从这一基本出发点、从 中。现实中的物质世界在处于“为他存在”或“自在存社会实践的具体性,而不是从有关物质的抽象体出 在”时,都和以往朴素的实在论或形而上学唯物论不发,唯物主义才得出:“凡是物质的东西都是实在的 相容。辩证唯物论不承认有脱离具体规律独立存在 和凡是实在的东西都是物质的”实在论观点;才得出 的自在实体。在人类历史中生成着的自然界总是人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形态彼此合乎规律的产生是不证 的现实的自然界;是人经由工业形成的一种“真正自明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和人类文明历史的发 的、人类学的自然界”?。与唯心论者突出的精神一展”本质上都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尽管社会发展的 样,物质也决不是用来解释世界的绝对统一性的根 规律和历史有其特殊性,但是,自然史和社会史却在 本。因为“辩证唯物主义破除了所谓事物的‘终极 差异中达到统一。因此,尽管一切自然规律本质上都 的’、‘不 变的’本质的概念,破除了所谓一切存在物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和意志而独立存在,但是,只有运 的‘终极’的性质与其现象都可以从中推演出来的绝 用社会范畴,关于自然和自然规律的陈述才能定型 对的根本实 体的概念。自然界中没有什么一成不变和适用。 的东西,也不存在什么绝对根本的实体”?。 正是基于这种辩证法,使得马克思把感性与理 二、恩格斯和列宁的客观物质论 性、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人和自然有机地统一 起来,建立了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融为一体 恩格斯曾在《反杜林论》中说:“马克思和我,可 的哲学新体系。其中“历史”概念对于理解马克思的以说是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了自觉的辩证 新唯物论尤 为重要。在这里,他继承了黑格尔的“有 法,并且把它转为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 限目的论观 点”,指出,现实中人类的一切行为、实践 一的人。”?拯救的结果,不仅使《德意志意识形态》 的目标和目的都是有限的,受时间、空间限制的,都 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成为辩证唯物论诞生的标 可以追溯到适应环境变化而采取行动的人本身,离 志,而且使马克思和恩格斯x,J-黑格尔的辩证法作了 开人就不会有任何目标、目的和意义。在物质的自然更深层的估价。但是,自1858年之后,两位巨人就 界里,除了人规定的各种有限的目的之外,不存在任 在 何所谓普遍的、绝对的、泛神论的、甚至是上帝的目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9,的与意志。这个世界包含的全部能动的意义,无非是 50 页。 人类通过各种行为、实践调节自己的生活条件和f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81页。 存环境而达到的目的。即使人类社会能够从野蛮进 ?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第24,25页。 入文明,也不需要增加任何外在目的,只能从历史发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84,85 页。 展的史实中去寻找一系列解释上的联系。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3 6 页。 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万方数据
不同的研究领域付出了自己的劳动和心血。马克思 物质观便日益暴露它的致命缺陷。因此,当一些唯物 论者和自然科学家为物理学中的许多重大发现沉浸 试图通过经济学将辩证法引入人类社会,建立一种 在一片胜利喜悦的气氛中时,一些实证论者、主观唯 辩证的社会历史观;而恩格斯则试图通过各种自然 心论者毫无疑问地确认:几千年来一直被唯物论坚 科学成果,将辩证法引入自然界建立一种辩证的自 信的“原子非物质化了,物质消失了”;唯物主义成了 然观。马克思在阐述历史观时,认为只有对自然科学 一门过时的学问。一些马赫主义者甚至得出结论: 的历来状态进行批判,才能使辩证的科学建立起来, “对世界的科学说明‘只有在唯物主义中’才能得到 从而使唯物辩证法在任何地方都不脱离经济学或社 确实可靠的论据,这种说法只不过是一种虚构”?。会现实的内容。而恩格斯在建立自然观时,“既明显 地表露出霍尔巴赫的色彩,又把自己的计划说成是 唯能论者也从否定物质实在性的角度主张;“除了运 现代令人满意的‘自然体系”?。与马克思的辩证自 动,我们没有发现任何确定的东西 甚至质量本 身归根到底也是某种东西的运动形态”?。正是针对 然观和物质观相比,他更突出的是物质世界的自然 这诸多对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非难,列宁继承了恩格 性、客观性和实在性。所以,恩格斯的物质观主要突 斯的客观物质论和自然辩证法,对各种唯心论和实 出了如下一些基本内容: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 证论欲取消唯物主义的种种企图给予沉重打击。概 质性”}精神只是物质的产物和属性。世界存在的基 言之,列宁的物质观,带有鲜明的阶级立场、政治动 本形式是空问和时间。物质是时间和空间的本质}时 机和意识形态性质。他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 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一切时间和空间都不 义》一书主要是“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是旨在揭 是人类悟性的任意规定,而是由各个现实部分所组 成。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没有不运动的物质。物 露波格丹诺夫之流在“‘无产阶级文化’的幌子下偷 质世界是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它既有空间上互相贩的资产阶级的反动观点”?。列宁针对当时的“唯 物主义前途幻灭”的舆论,指出,物理学家关于物邻近的历史,又有时间上前后相继的历史。一切产14= 结构的见解历史地发生变化,并不能动摇哲学出来的东西,都一定要灭亡;但物质在它的一切I-4=灭质 物质概念。“因为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变41=中却永远是同一的,其任何一个属性都不会丧 上的
失。辩证法的规律是自然界实在的发展规律。“所谓 实在, 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物质正在消 失”这句 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 话只能说明:迄今人类对物质的认识达到的界限正 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 在消失。由于人的认识不断深化,以前那些被认为是 是 从上述内容,显然可以看出:马克思的物质概念绝对不变的物质属性,如不可人性、不可分性等正在 更加强调辩证思维和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作用;消失,而实在的物质却永远不会消失,因为“物质是 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感觉 认为物质的自然界作为人的认识和实践对象决不能 离开人的社会实践。现实的自然总是人所认识的自到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而为我们的感 然,人也总是自然化了的人,人和自然不可分割。而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在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 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列宁坚持坚定的唯物论立 实现这种统一的中介就是人的社会实践。因此,思维 的运动在马克思那里决不只是对事物的单纯反映;场,突出了后者,而不是前者。在这里,尽管列宁也讲
进行反映的意识同时也是人的“实践批判”活动的一 个要素,因为,思想作为现实的本质之组成部分,总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40页( 是潜入被思想所反映的现实。而在恩格斯那里,人作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89页。 为自然过程进化的产物,不过是自然过程受动的反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03 页。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 射镜,而不是作为生产力出现的。这样一来,有关外 258页。 部的现实就被恩格斯僵化地看成只是“事物”的总 ?同上书,第281页。 和。“我们头脑中的辩证法只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 ?同上书,第7页。 进行的、并服从于辩证形式的现实发展的反映”?。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21
页( 随着20世纪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形而上学的 ?《列宁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80页( 实践哲学研究7
万方数据
和发明,以及一种同生产力发展的紧密关系上来理 辩证法,但他更加强调唯物论、客观论和实在论,而 解物质。换句话说,决不可以立足于物质本身来考 不是具有至上性的人的认识和实践。为此,在列宁看 察,必须把它作为社会的、历史的为生产所组织起来 来,唯物主义者不仅把人的感觉、知觉和意识看作客 的东西来考察。在现实中,除了人类实践变化着的形 观实在的映象,也把世界看作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 式之外,一切意义都从实践中来并同实践有关。因 在的运动。他认为“物质概念,除了表示我们感觉到 此,也只有社会实践才是唯一绝对的现实。那些自在 的客观实在之外,不表示任何其他东西。因此,使运 自为的“客观现实”或物质世界,表面上看存在于历 动和物质分离,就等于使思维和客观实在分离,使我 史和人类之外,实际上,所谓“客观的”总是指“人类 们的感觉和外部世界分离,也就是转到唯心主义方 地客观的”,它意味着正好同“历史地主观的”相符 面上去”?。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列宁在强调物质的客观实 合;“我们只能在同人类的关系中去认识实在,而既 然人是历史的生成,那么,它也适用于认识、实在、客 在性的同时,却忽视了物质客体与人的思想、内心体 观性等等”?。因此,即使今天具有最高权威的实验 验及精神生活之间的统一性;他没有看到任何“客观 科学,给人类提供的也只是“最客观化的和具体地普 实在”都是“活生生的具体性的实在”,任何思想的客 遍化了的主观性”。当形而上学唯物论说“客观性”就 体“与客观现实相比并不较少实在,而是更为实在”。 是指人类意识之外的实在性或自然界的永恒存在 由此,他将唯物论看作“现实的人道主义学说和共产 主义的逻辑基础”,其目的是“为了同唯心主义和不 时,这实际上是一种神秘主义。因为,任何人在论及 物质世界的客观性时,都只是在与自身及其语言和 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然而,这在 思想打交道;“都是任意的和约定的,即历史的构 哲学上,却使X-后的物质观日益远离辩证法、历史观 造”?。 人类对物质的探索变成一种常识,而非一和实践论,日益接近形而上学的唯物论,将有史以来 至于卢卡奇更是把物质概念看作一个社会实践 种深邃的 和历史范畴。据此,他针X,-J"恩格斯的客观辩证法 哲学概念和哲学理论。 指 出,“恩格斯最根本的误解在于认为在辩证哲学的意 义上,工业和科学实验的行为就是实践。而事实上,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物质观 科学实验在它的纯粹意义上是直观的。为了能够在 检验中不受干扰地观察规律不受约束的运转,消除 针对恩格斯的“客观论”和“实在论”的物质概 主体和客体的一切不合理因素,实验者创造了一种 念,葛兰西批判地说,这种“唯物主义的概念是非常 人为的、抽象的环境。”?这样,恩格斯在论及自然规 接近人民、接近常识的。它和许多信仰与偏见,和几 律时,就必然忽视人和物之间最重要的相互作用,即 乎所有的人民大众的迷信(巫术、幽灵)紧密联
主客体在历史过程中的辫证关系。这种唯物论的物 系”?。“历史上,许多流行的宗教都是非常地唯物主 质观以一种非辩证方式把思维与存在分割开来,而 义的”。因此,要深入把握马克思的物质概念,必须引不是把它们看作主观和客观在社会实践中达到的统 进“实践哲学”这一“全新的、独立的和创造性的概, 一。实际上,一切物质都不是纯客观的实在,都渗透 念”。为此,葛兰西提出“实践一元论”,试图将马克思 着主观、历史和社会实践的因素。 统一的社会实践。 的物质概念,直接指向与人的“具体的历史行为”相 施密特认为,马克思的唯物论主要是突出了物 他认为,规定“物质”的内在属性 者,实质上,“就是与某种有组织的(历史化的)‘物 质’、人所变革的自然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的具体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267页。 ?同上书,第134页。的意义上的人的活动(历史一精神)”?。人类正是通 ?葛兰西:《狱中札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9页( 过社会实践才将物质和精神、人和自然统一起来。对 ?同上书,第88'7页。 于实践哲学来说,人类不应当从自然科学和各种唯 ?同上书,第363页。 物主义的发现中来理解物质,而应当从一种人类关 ?葛兰西:《实践哲学》,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4P:页。 ?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48系、历史范畴、经济要素、一种有关物质性质的发现
页。 8 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万方数据
质概念的社会一历史性质;马克思有关物质世界的 实践和经验性的、非辩证的、非本质的思维。而对于 真实世界的认识,却需要革命的批判的实践和辩证 一切论述都是以社会实践为前提。正是主客体的辩 思维。只有辩证思维才能真正揭示出“事物、意义、关 证法构成了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结构。他说:“只有像 系被设定为社会的人的产物,而人则表现为社会世 马克思那样,承认物质实在一开头就被社会中介,才 界的真正主体”?。正是这种真正的主体通过社会实 能够正确对待恩格斯的关于物质本身是一个抽象, 践对#1-部世界进行的沉思,才使人对物质的自然界 以及只存在物质的特定的存在形式。”?因此不是物 有所认识。但是,这种认识并不是唯一正确或最根本 质的抽象本性,而是社会实践的具体性,才是辩证唯 的,无论从认识主体还是从客观性上看,它都是社会 物论的真正主题和基础。虽然“物质存在先于每种形 历史的产物,都是认识主体被动的反映和能动的“投 式的历史实践,但就其对人有意义而言,这种存在却 射”相统一的结果。这样,实践作为人类存在的界域, 不是被任何唯物主义理论假定其在发生学上的优先 也就规定了实在是人类存在的形式}只有人的社会 性的抽象的物质存在,而是通过社会劳动而被占有 实践才能打开通向实在的大门。也正是在此种意义 的一种第二存在”?。 想客体或感性客换句话说,现实中的客体归根结底都是人的“思 上,实践才具有一种本体论意义。 人的本质就在于是一种构造存在的存在,实践 体”,都是经过人类加工,剥去其“自 正是人用来构造物质实在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有 然发生的独立性”之后,才开始成为人类所认知的感 两种作用,一是改造自然,使自然人化,二是改造人 性对象或思维对象。在x,l-象性归属于人所干涉的领 本身,使人自然化。“在前一种活动中,人改变着自 域时,它是一个已构成物;在它不归属于这个领域 然,并把人的意义雕刻在自然材N-上面}在后一过程 时,则在思想上是预先形成的东西,“只要发生对自 中,焦虑、恶心、恐惧、愉悦、欢笑、希望等生存要素一 然对象本身的经验问题,对象本身的自然性就是参 照社会世界来加以规定的,并在此情况下依存于社 一表现出来”?。因此,实践既是人的对象化和对自
然的主宰,又是人类自由的实现。作为社会精神再现 会世界”?。列宁用一种朴素的反映论强调“物质是 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其思维方法只能是从抽象到具 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的观点,只不过是对意
体。因为,事物的展开总是抽象向具体的必然转化。 识和物质客体的形而上学的抽象与割裂。在认识是 这样,辩证思维的基础就是把物质世界的实在性理 反映的原始观念中,意识和客体被放在平坦的对立 解为一个“具体的总体”?。只有把握具体的总体,才 中,没有说明实践对于客体的最终构成作用。实际 能把握实在和对物质世界的认识。物质世界是有结 上,客观世界并不只是被反映的自在,多半是一个社 构的、进化的和逐渐形成的,这是人类通过社会实践 会产物。特别是随着现代社会日益增长地把物质的 自然纳入社会行动中,客观性的规定便日益增多地 和辩证思维认识的结果,也是他的具体辩证法对物 进入主体之中。 质自然界的重构。 科西克也认为人类在日常实践中直接作用的世 (本文作者:张之沧 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主 界,才真正构成人类实践的直接对象。人类通常所谓 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表面世界下揭示出事物的真的真实世界都是通过具体思维x,l-伪具体的扬弃,从 责任编辑:赵景来 实本质,从一系列现象 集合的背后发现其内在规律。同时,又不否认现象的 物质实在性和客观性,只是证明这些外在的现象作 为认识的中介不是独立自存的,而是 ?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第z5 和事物的本质 ?同上书,第210页。 辩证统一的。而一切事物的本质往往都要经过思维 的透视才能获页。 ?同上书,第126页。 得。所以,认识真实的世界,在实践和 ?卡莱尔?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杜1989 思维方法上,都与日常i-4=活中对于直接显现在人类 年版,第9页。 面前的现象世界的感性知觉有所不同。对伪具体世 ?同上书,第9页。?同上书,第22页。界的觉识就是日常生活实践,它通常是一种功利性 实践哲学研究9
万方数据
范文三:论马克思主义物质概念的三种形态
论马克思主义物质概念的三种形态
张之沧
【专题名称】哲学原理
【专 题 号】B1
【复印期号】2009年02期
【原文出处】《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6期第4,9页
【英文标题】On Three Forms of Marxist Concept of Matter
【作者简介】张之沧,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提要】 马克思的物质概念突出了辩证法;恩格斯和列宁的物质概念突出了唯物论、
客观论和实在论,列宁的物质概念与马克思的物质概念并非“完全一致”;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发展了马克思的“实践和历史中介理论”。这三
种形态一起展示了物质概念从辩证法到唯物论和实践论及历史观的整体认识
过程。物质作为“思想客体”和“属人的对象”具有社会、历史和实践的性
质,是人类长期总体化的产物。
【关 键 词】物质/辩证法/唯物论/客观论/实践一元论
长期以来,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基本上贯穿着三种观点:(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不同于旧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2)列宁的物质概念与“马克思的论述完全一致”;(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与其实践观内在相关。本文认为,马克思的物质概念主要是辩证法的;恩格斯和列宁的物质概念主要是唯物论、客观论和实在论的,列宁的物质概念与马克思的物质概念并非“完全一致”;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才真正是对马克思的“实践和历史中介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物质观上,上述三种形态既展示了从辩证法到唯物论和实践论的整体认识过程,也完成了辩证法、唯物论和实践论的三者统一。
一、马克思的辩证物质观
马克思作为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者,在物质观上,从未离开辩证思维来孤立地论述物质和精神、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之间的关系与实质。特别是在论及物质客体时,总是将其指谓为“思想客体、感性客体或属人的对象”;而且总是站在辩证法的高度批判当时流行的实证主义、经验主义、实在论和庸俗唯物论;批判旧唯物论的主要缺陷,即机械论的、非历史的和非辩证的,以及抽象地了解“人的本质,而不是把它了解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形而上学缺陷。当然,他也不完全赞同黑格尔的否定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创造主的唯心论,主张“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坚持认为“决定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因素乃是人类直接生活的生产与再生产的方式的理论”。但与旧唯物论不同,他明确指出,人在生产劳动中既作为感觉论的唯物主义者发挥作用,也作为主体的唯心论者发挥作用。特别是彻底的自然主义,拥有把唯心论和唯物论相统一的真理。当然,这种统一,“只有通过实践的途径,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的力量,才是可能的”?。
在马克思看来,虽然人没有创造物质本身,但是“没有人,自然就既无意义也无运动,自然是混沌的、无差别的、无关紧要的物质,从而归根到底是虚无”?。所谓的“客观实在”除了全部经验所给定的物质之外,还包含着构成它的形式。而这些形式作为观念的东西,只能由纯粹精神的、智力的内省来揭示。然而,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唯物论的“主要缺陷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观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而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等人的最大不同就是:“他决不是在无中介的客观主义的意义上,即决不是从本体论意义上来理解这种人之外的实在”?。在费尔巴哈那里,纯粹的自然人,作为空洞的原始主观性,不是能动地、实践地而是被动地、直观地同自然的死一般的客观性相对立的。尽管费尔巴哈也谈人和自然的统一性,但他只是基于人是自然界长期孕育的结果这一基本事实而论的,“与工业中以社会、历史为中介的人与自然的统一无关”。费尔巴哈的人不是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一种独立的生产力出现的,而是和人类出现之前的纯粹自然相关的。而马克思则是要把自然消融在主客体辩证法中,他认为,物质概念既是人的实践要素,又是存在着的万物总体。人类生产力作为知识和实践的产物,由于给自然物质打上烙印,因而,与其说否定了不依赖于意识的自然物质的存在,不如说完全确证了它的存在。费尔巴哈由于无反思地单纯强调总体,因而陷入“纯粹自然”这种素朴的实在论神话,并以意识形态的方式,把人的直接存在与其本质等而视之。而马克思既没有用物质的“世界实体”这同样属于形而上学的东西来替换黑格尔的“世界精神”,也没有像费尔巴哈那样去抽象地责难黑格尔的唯心论,而是看到了真理是在不真实的形式中表现出来的。在马克思看来,唯心主义看到世界是以主体为中介的,这是正确的。因为,只有在弄清楚从康德到黑格尔等哲学家之所以会产生独特的激情之后,“我们才能深刻地理解客观世界的创造者是人类社会历史的生活过程这一思想的全部意义”。
所以,当马克思把物质和一切关于物质的意识都同社会生活过程联系起来时,就不仅克服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抽象的本体论性质,而且,由于人作为中介的主体,作为从有限时空上规定了的人,本身也是那以他们为中介的实在事物的组成部分,因而,关于直接事物的中介性观点也不会导致唯心主义。这种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在马克思看来,既独立于人,又以人为中介。关于这种实在,马克思运用“物质”、“自然”、“自然材料”、“自然事物”、“大地”、“劳动对象”、“客观的”或“实在的劳动条件”等一些同义术语予以表述。这既表明他的物质概念和“全部实在”是同一的,也表明作为全部实在的物质概念并不导致一种终极的世界观或独断的形而上学,只是标定了一种新唯物论的思维水平。
换句话说,任何时候,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物质世界,对于人说来都是无。“单纯的自然物质,只要没有人类劳动物化在其中,也就是说,只要它是不依赖于人类劳动而存在的单纯的物质,它就没有价值,因为价值不过是物化劳动”?。据此,马克思在批判斯宾诺莎的实体概念时,抨击了那种主张自然无需人的中介而自在存在的观念;在批驳费希特的自我意识和整个德国哲学的主观概念时,批判了那种将意识及其机能独立于人的观念;认为进行中介作用的主体不只是精神,也包括作为生产力的人。他指出,作为唯物主义命题的主要源泉之一的自然科学,之所以没有给人们提供任何对自然实在的直接意识,就是因为人们对这实在的关系从首要意义上讲,不是理论的东西,而是实践、变革的东西,而且都是由社
会规定的。如果没有作为认识主体的社会,就不可能有自然科学或自然与实体的认识。因为,在人的一切认识中,“甚至连最简单的可靠的感性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往来才提供给他的??甚至这个‘纯粹的’自然科学也只是由于商业和工业,由于人的感性活动才达到自己的目的和获得材料的。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与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
在马克思看来,由于实践主体总是使认识对象、劳动对象或物质对象与自己处于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关系中,这样,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说物质对象是最高的存在原则。再者,人在实践过程中所接触的物质“本身”也从来都不是绝对的抽象,相反,总是仅仅接触和处理有关物质的具体的、并从量和质、时间和空间、运动和速度等各个方面都给予具体规定了的存在形态。物质的普遍性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来说,只存在于具体和特殊之中,所谓的本源性物质或存在物的本源根据并不存在。物质的实在性实际上只存在于与人的社会实践和意识相互关联的关系和相对性中。现实中的物质世界在处于“为他存在”或“自在存在”时,都和以往朴素的实在论或形而上学唯物论不相容。辩证唯物论不承认有脱离具体规律独立存在的自在实体。在人类历史中生成着的自然界总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是人经由工业形成的一种“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与唯心论者突出的精神一样,物质也决不是用来解释世界的绝对统一性的根本。因为“辩证唯物主义破除了所谓事物的‘终极的’、‘不变的’本质的概念,破除了所谓一切存在物的‘终极’的性质与其现象都可以从中推演出来的绝对的根本实体的概念。自然界中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东西,也不存在什么绝对根本的实体”?。
正是基于这种辩证法,使得马克思把感性与理性、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人和自然有机地统一起来,建立了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融为一体的哲学新体系。其中“历史”概念对于理解马克思的新唯物论尤为重要。在这里,他继承了黑格尔的“有限目的论观点”,指出,现实中人类的一切行为、实践的目标和目的都是有限的,受时间、空间限制的,都可以追溯到适应环境变化而采取行动的人本身;离开人就不会有任何目标、目的和意义。在物质的自然界里,除了人规定的各种有限的目的之外,不存在任何所谓普遍的、绝对的、泛神论的、甚至是上帝的目的与意志。这个世界包含的全部能动的意义,无非是人类通过各种行为、实践调节自己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而达到的目的。即使人类社会能够从野蛮进入文明,也不需要增加任何外在目的,只能从历史发展的史实中去寻找一系列解释上的联系。
所以,即便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自然界也不是“绝对第一的基质”,而是一切都已经同社会实践所产生的认识和事物交织在一起,都是历史和社会的产物。具体地说,全部世界史不外是人类通过人的劳动的诞生,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既然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已经具有实践的、感性的、直观的性质,所以,关于某种异己的存在物、关于凌驾于自然界和人之上的存在物的问题,亦即包含着对自然界和人的非实在性的承认的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不可能”?。为此,马克思反对贬低人对自然认识的价值,认为最高的存在不是神而是人。因为,现实中的一切都是从“作为存在物的人和自然界的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感性意识开始的”。正是从这一基本出发点、从社会实践的具体性,而不是从有关物质的抽象体出发,唯物主义才得出:“凡是物质的东西都是实在的和凡是实在的东西都是物质的”实在论观点;才得出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形态彼此合乎规律的产生是不证自明的;“社会经济形态
的发展和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本质上都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尽管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历史有其特殊性,但是,自然史和社会史却在差异中达到统一。因此,尽管一切自然规律本质上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和意志而独立存在,但是,只有运用社会范畴,关于自然和自然规律的陈述才能定型和适用。
二、恩格斯和列宁的客观物质论
恩格斯曾在《反杜林论》中说:“马克思和我,可以说是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了自觉的辩证法,并且把它转为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的人。”(11)拯救的结果,不仅使《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成为辩证唯物论诞生的标志,而且使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黑格尔的辩证法作了更深层的估价。但是,自1858年之后,两位巨人就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付出了自己的劳动和心血。马克思试图通过经济学将辩证法引入人类社会,建立一种辩证的社会历史观;而恩格斯则试图通过各种自然科学成果,将辩证法引入自然界建立一种辩证的自然观。马克思在阐述历史观时,认为只有对自然科学的历来状态进行批判,才能使辩证的科学建立起来,从而使唯物辩证法在任何地方都不脱离经济学或社会现实的内容。而恩格斯在建立自然观时,“既明显地表露出霍尔巴赫的色彩,又把自己的计划说成是现代令人满意的‘自然体系’”(12)。与马克思的辩证自然观和物质观相比,他更突出的是物质世界的自然性、客观性和实在性。所以,恩格斯的物质观主要突出了如下一些基本内容: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精神只是物质的产物和属性。世界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物质是时间和空间的本质;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一切时间和空间都不是人类悟性的任意规定,而是由各个现实部分所组成。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没有不运动的物质。物质世界是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它既有空间上互相邻近的历史,又有时间上前后相继的历史。一切产生出来的东西,都一定要灭亡;但物质在它的一切生灭变化中却永远是同一的,其任何一个属性都不会丧失。辩证法的规律是自然界实在的发展规律。“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13)。
从上述内容,显然可以看出:马克思的物质概念是更加强调辩证思维和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作用;认为物质的自然界作为人的认识和实践对象决不能离开人的社会实践。现实的自然总是人所认识的自然,人也总是自然化了的人;人和自然不可分割。而实现这种统一的中介就是人的社会实践。因此,思维的运动在马克思那里决不只是对事物的单纯反映;进行反映的意识同时也是人的“实践批判”活动的一个要素,因为,思想作为现实的本质之组成部分,总是潜入被思想所反映的现实。而在恩格斯那里,人作为自然过程进化的产物,不过是自然过程受动的反射镜,而不是作为生产力出现的。这样一来,有关外部的现实就被恩格斯僵化地看成只是“事物”的总和。“我们头脑中的辩证法只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进行的、并服从于辩证形式的现实发展的反映”(14)。
随着20世纪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形而上学的物质观便日益暴露它的致命缺陷。因此,当一些唯物论者和自然科学家为物理学中的许多重大发现沉浸在一片胜利喜悦的气氛中时,一些实证论者、主观唯心论者毫无疑问地确认:几千年来一直被唯物论坚信的“原子非物质化了,物质消失了”;唯物主义成了一门过时的学问。一些马赫主义者甚至得出结论:“对世界的科学说明‘只有在唯物主义中’才能得到确实可靠的论据,这种说法只不过是一种虚构”(15)。唯能论者也从否定物
质实在性的角度主张:“除了运动,我们没有发现任何确定的东西??甚至质量本身归根到底也是某种东西的运动形态”(16)。正是针对这诸多对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非难,列宁继承了恩格斯的客观物质论和自然辩证法,对各种唯心论和实证论欲取消唯物主义的种种企图给予沉重打击。概言之,列宁的物质观,带有鲜明的阶级立场、政治动机和意识形态性质。他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主要是“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是旨在揭露波格丹诺夫之流在“‘无产阶级文化’的幌子下偷贩的资产阶级的反动观点”(17)。列宁针对当时的“唯物主义前途幻灭”的舆论,指出,物理学家关于物质结构的见解历史地发生变化,并不能动摇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因为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18)。“物质正在消失”这句话只能说明:迄今人类对物质的认识达到的界限正在消失。由于人的认识不断深化,以前那些被认为是绝对不变的物质属性,如不可入性、不可分性等正在消失,而实在的物质却永远不会消失,因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感觉到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而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19)。在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列宁坚持坚定的唯物论立场,突出了后者,而不是前者。在这里,尽管列宁也讲辩证法,但他更加强调唯物论、客观论和实在论,而不是具有至上性的人的认识和实践。为此,在列宁看来,唯物主义者不仅把人的感觉、知觉和意识看作客观实在的映象,也把世界看作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的运动。他认为“物质概念,除了表示我们感觉到的客观实在之外,不表示任何其他东西。因此,使运动和物质分离,就等于使思维和客观实在分离,使我们的感觉和外部世界分离,也就是转到唯心主义方面上去”(20)。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列宁在强调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的同时,却忽视了物质客体与人的思想、内心体验及精神生活之间的统一性;他没有看到任何“客观实在”都是“活生生的具体性的实在”,任何思想的客体“与客观现实相比并不较少实在,而是更为实在”。由此,他将唯物论看作“现实的人道主义学说和共产主义的逻辑基础”,其目的是“为了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21)。然而,这在哲学上,却使其后的物质观日益远离辩证法、历史观和实践论,日益接近形而上学的唯物论,将有史以来人类对物质的探索变成一种常识,而非一种深邃的哲学概念和哲学理论。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物质观
针对恩格斯的“客观论”和“实在论”的物质概念,葛兰西批判地说,这种“唯物主义的概念是非常接近人民、接近常识的。它和许多信仰与偏见,和几乎所有的人民大众的迷信(巫术、幽灵)紧密联系”(22)。“历史上,许多流行的宗教都是非常地唯物主义的”。因此,要深入把握马克思的物质概念,必须引进“实践哲学”这一“全新的、独立的和创造性的概念”。为此,葛兰西提出“实践一元论”,试图将马克思的物质概念,直接指向与人的“具体的历史行为”相统一的社会实践。他认为,规定“物质”的内在属性者,实质上,“就是与某种有组织的(历史化的)‘物质’、人所变革的自然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的具体的意义上的人的活动(历史—精神)”(23)。人类正是通过社会实践才将物质和精神、人和自然统一起来。对于实践哲学来说,人类不应当从自然科学和各种唯物主义的发现中来理解物质,而应当从一种人类关系、历史范畴、经济要素、一种有关物质性质的发现和发明,以及一种同生产力发展的紧密关系上来理解物质。换句话说,绝不可
以立足于物质本身来考察,必须把它作为社会的、历史的为生产所组织起来的东西来考察。在现实中,除了人类实践变化着的形式之外,一切意义都从实践中来并同实践有关。因此,也只有社会实践才是唯一绝对的现实。那些自在自为的“客观现实”或物质世界,表面上看存在于历史和人类之外,实际上,所谓“客观的”总是指“人类地客观的”,它意味着正好同“历史地主观的”相符合;“我们只能在同人类的关系中去认识实在,而既然人是历史的生成,那么,它也适用于认识、实在、客观性等等”(24)。因此,即使今天具有最高权威的实验科学,给人类提供的也只是“最客观化的和具体地普遍化了的主观性”。当形而上学唯物论说“客观性”就是指人类意识之外的实在性或自然界的永恒存在时,这实际上是一种神秘主义。因为,任何人在论及物质世界的客观性时,都只是在与自身及其语言和思想打交道;“都是任意的和约定的,即历史的构造”(25)。
至于卢卡奇更是把物质概念看作一个社会实践和历史范畴。据此,他针对恩格斯的客观辩证法指出,“恩格斯最根本的误解在于认为在辩证哲学的意义上,工业和科学实验的行为就是实践。而事实上,科学实验在它的纯粹意义上是直观的。为了能够在检验中不受干扰地观察规律不受约束的运转,消除主体和客体的一切不合理因素,实验者创造了一种人为的、抽象的环境。”(26)这样,恩格斯在论及自然规律时,就必然忽视人和物之间最重要的相互作用,即主客体在历史过程中的辩证关系。这种唯物论的物质观以一种非辩证方式把思维与存在分割开来,而不是把它们看作主观和客观在社会实践中达到的统一。实际上,一切物质都不是纯客观的实在,都渗透着主观、历史和社会实践的因素。
施密特认为,马克思的唯物论主要是突出了物质概念的社会—历史性质;马克思有关物质世界的一切论述都是以社会实践为前提。正是主客体的辩证法构成了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结构。他说:“只有像马克思那样,承认物质实在一开头就被社会中介,才能够正确对待恩格斯的关于物质本身是一个抽象,以及只存在物质的特定的存在形式。”(27)因此不是物质的抽象本性,而是社会实践的具体性,才是辩证唯物论的真正主题和基础。虽然“物质存在先于每种形式的历史实践,但就其对人有意义而言,这种存在却不是被任何唯物主义理论假定其在发生学上的优先性的抽象的物质存在,而是通过社会劳动而被占有的一种第二存在”(28)。
换句话说,现实中的客体归根结底都是人的“思想客体或感性客体”,都是经过人类加工,剥去其“自然发生的独立性”之后,才开始成为人类所认知的感性对象或思维对象。在对象性归属于人所干涉的领域时,它是一个已构成物;在它不归属于这个领域时,则在思想上是预先形成的东西;“只要发生对自然对象本身的经验问题,对象本身的自然性就是参照社会世界来加以规定的,并在此情况下依存于社会世界”(29)。列宁用一种朴素的反映论强调“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的观点,只不过是对意识和物质客体的形而上学的抽象与割裂。在认识是反映的原始观念中,意识和客体被放在平坦的对立中,没有说明实践对于客体的最终构成作用。实际上,客观世界并不只是被反映的自在,多半是一个社会产物。特别是随着现代社会日益增长地把物质的自然纳入社会行动中,客观性的规定便日益增多地进入主体之中。
科西克也认为人类在日常实践中直接作用的世界,才真正构成人类实践的直接对象。人类通常所谓的真实世界都是通过具体思维对伪具体的扬弃,从表面世界下揭示出事物的真实本质,从一系列现象集合的背后发现其内在规律。同时,又不否
认现象的物质实在性和客观性,只是证明这些外在的现象作为认识的中介不是独立自存的,而是和事物的本质辩证统一的。而一切事物的本质往往都要经过思维的透视才能获得。所以,认识真实的世界,在实践和思维方法上,都与日常生活中对于直接显现在人类面前的现象世界的感性知觉有所不同。对伪具体世界的觉识就是日常生活实践,它通常是一种功利性实践和经验性的、非辩证的、非本质的思维。而对于真实世界的认识,却需要革命的批判的实践和辩证思维。只有辩证思维才能真正揭示出“事物、意义、关系被设定为社会的人的产物,而人则表现为社会世界的真正主体”(30)。正是这种真正的主体通过社会实践对外部世界进行的沉思,才使人对物质的自然界有所认识。但是,这种认识并不是唯一正确或最根本的,无论从认识主体还是从客观性上看,它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都是认识主体被动的反映和能动的“投射”相统一的结果。这样,实践作为人类存在的界域,也就规定了实在是人类存在的形式;只有人的社会实践才能打开通向实在的大门。也正是在此种意义上,实践才具有一种本体论意义。
人的本质就在于是一种构造存在的存在,实践正是人用来构造物质实在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有两种作用,一是改造自然,使自然人化;二是改造人本身,使人自然化。“在前一种活动中,人改变着自然,并把人的意义雕刻在自然材料上面;在后一过程中,焦虑、恶心、恐惧、愉悦、欢笑、希望等生存要素一一表现出来”(31)。因此,实践既是人的对象化和对自然的主宰,又是人类自由的实现。作为社会精神再现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其思维方法只能是从抽象到具体。因为,事物的展开总是抽象向具体的必然转化。这样,辩证思维的基础就是把物质世界的实在性理解为一个“具体的总体”(32)。只有把握具体的总体,才能把握实在和对物质世界的认识。物质世界是有结构的、进化的和逐渐形成的,这是人类通过社会实践和辩证思维认识的结果,也是他的具体辩证法对物质自然界的重构。
注释: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页。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
?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98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页。
?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第14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37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9,50页。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81页。
?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第24,25页。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84,85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3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40页。
(1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89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03页。
(15)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58页。
(16)同上书,第281页。
(17)同上书,第7页。
(1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21页。
(19)《列宁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80页。
(20)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267页。
(21)同上书,第134页。
(22)葛兰西:《狱中札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9页。
(23)同上书,第287页。
(24)同上书,第363页。
(25)葛兰西:《实践哲学》,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42页。
(26)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48页。
(27)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第25页。
(28)同上书,第210页。
(29)同上书,第126页。
(30)卡莱尔?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31)同上书,第9页。
(32)同上书,第22页。
范文四:对马克思主义物质概念的分析
《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考 核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对马克思物质概念的分析
论文小组组长:刘永旺 学号:11080229
论文小组组员:邹 强 学号:11080262
论文小组组员:曾长茂学号:11080253
系别、班级:体育学院2011级体教2班
摘要:在西方哲学史中,经历了原始的物质观、本体论的物质观和传统认识论的物质观等发展阶段,逐渐形成了近代意义上的物质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让我们认识到物质世界是一个客观存在,即世界具有物质性,我们也才能知道物质这一概念。而世界又具有统一性,它又在于世界的物质性,这,也是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接下来的篇幅中,我们将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这一概念展开一些论述,以期做出一些正确并且科学的分析。 关键词: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性;物质概念;物质观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何者为本源的问题,这是每一个学习和使用哲学的人都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它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清晰明了的告诉我们,物质才是世界的本源,物质决定意识,这是科学的,并且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这个原理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吸收了两千多年来人类认识的优秀成果,是迄今为止唯物主义的最高发展。我们都知道,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是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性是为人所感知的客观实在的根本特性,而现在,我们就需要这样一个概念一个有关于这种客观实在的哲学概念,但是,这个概念在很早以前就已经被制定出来了,这个概念就是物质。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的时候就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样就明确指出了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在原则上是符合从世界自身寻求解释的科学精神的。但就其对物质性世界本原的规定还带有浓厚的直观色彩而言,这些哲学理论的主要缺陷是基于经验直观而把世界本原归结为一种或数种有形的具体物质形态,这就难以说明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另外,这些唯物主义还往往把物质性本原与推动其运动的动力相分离,在物质性本原之外另找动力因素,这就为唯心主义将“理念”、“形式”等视为世界本原留下了缺口。近代机械论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它是建立在近代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在伽 利略、牛顿等人所奠定的近代科学中,世界被视为一架数学机器,伽利略的名言是:宇宙这 部大书是用数学的语言写成的。这样,只有能以数量关系表示的性质才是客观的“第一性质”,而凡是不能用数量关系表示的性质便只是主观的“第二性质”。这种原本作为科学研究之预设的“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的理论,在哲学家们那里得到了进一步详尽的阐发。不仅唯理论者笛卡尔据此将世界归结为物质实体与心灵实体的二元对立,为近代哲学奠定了基础,
就是经验论者洛克也致力于阐发这种二元学说。
作为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物质概念既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又是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关键。但长期以来,马克思物质概念的基本含义没有得到澄清,致使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在细节方面不够完善。马克思的物质概念是对西方哲学传统的反叛,是对新时代哲学的自我救赎。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做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
写、摄影、反映”。
世界上第一位唯物主义学家,是著名的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在1844—1845年期间,也就是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观点刚刚形成之初,马克思就是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
尔巴哈的忠诚信奉者,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这一直持续到后来马克思觉得费尔巴哈的弱点在于他的唯物主义不够彻底与全面。因此,马克思在吸取了人类两千多年来的认识成果之后,推出了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基本组成为物质,物质形式与过程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持着只有事实上的物质才是存在的实体的这一种观点。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一切可感知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唯物主义的一元论认为: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原理。
说起物质,我们可以来剖析一下,物质的属性具有质和量两个属性。质是指物质的性质,而不是质量;量是指衡量物质处在的某种状态的数量。从量变到质变,就是说物质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而在每次由一种性质变化到另一种性质的过程中,总是由微小的变化(称作量变)慢慢积累,微小的变化的积累最终导致物质由一个性质变化到另一个性质。而物质之所以存在,也正是它处于不断的运动当中,所以,所谓的静止,都只是相对静止,绝对静止是绝对不存在的,这世界,无论何时何地,没有也不可能有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打个比方,例如空气,平常情况下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但是,它也是一类物质,并且也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而原因,其实也很简单,空气一旦停止运动,就不会有风的产生,就不会大气环流等等。
唯物主义的原理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在世界上,人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产物,人脑隶属于人,也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意识是由人脑所产生的,是人脑的机能,脱离了人脑,意识将不复存在,而客观现实,是意识在人脑中的主观意象。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物质概念是任何唯物主义哲学的最为基本的范畴,它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根本性的奠基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体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是构成彻底化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出发点。在旧唯物主义那里,自然观与历史观是相互分离甚至是相互对立的。旧唯物主义在对自然事物的说明中坚持了客观性原则,尽管坚持的只是一种抽象的客观性原则,即把自然事物理解为独立于人的意识的存在,但对于社会事物,则由于不理解人类的实践活动本身即是一种客观实在,因而不能坚持客观性原则,把历史过程理解为一种主观的存在,导致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分裂,成了“半截子”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物质概念理解上的革命性变革,就在于它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从而把客观性原则贯彻到了历史领域,建立起了能够统一地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理论。在这里,是否把人类实践理解为一种客观的活动、客观的实在,是全部问题的关键。“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旧唯物主义也不理解实践的客观实在性,因而在历史观上便与唯心主义殊途同归。这表明,从实践的观点出发,把人类实践视为一种客观实在并将其包含到对物质概念的理解中去,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物质概念的理解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正是以对物质概念的这种理解为基石,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唯物主义才成为辩证的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理解事物、物质的原则,是一种纯粹受动性原则,它把事物仅仅理解为一种能够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在这种理解中,人就是一种完全受动性的存在。而与旧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抽象地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为了克服旧唯物主义的单纯受动性、直观性,消除旧唯物主义哲学中客观性与能动性原则相分离的状况,如莱维所指出的那样,“马克思认为:应该把这些能动力从唯心主义手中夺过来,也把它们引入唯物主义的体系,但是,当然必须把唯心主
义不能承认的那种实在的和感性的特性给予这些能动力”(转引自《列宁选集》第2卷,第80页)。导入这种“能动力”的根本之点,就是把作为一种客观实在的人的感性活动或实践概念引入到对物质概念的理解之中。而实践作为一种客观实在,是人的能动的客观的活动,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或受动性制约下的能动。这样,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于物质概念的理解原则就不再是一种纯粹的直观性、受动性,而是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在这一基础上,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或相互作用的辩证法,也就合理地被导入唯物主义体系之中,从而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体现了本体论或存在论与认识论的统一,为认识论奠定了唯物主义的坚实基础。任何认识论都是以一定的本体论为前提或基础的。作为唯物主义基石的物质概念,就构成了唯物主义哲学认识论的根本性前提。近代唯物主义作为一种感觉论、经验论的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一切以任何一种方式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霍尔巴赫语,见《18世纪法国哲学》,第587页),抓住了物质的可感觉性,这有其合理性。但以一种作为主体的内部状态的感觉经验为中介去规定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在逻辑上必然要引向无法肯定感觉经验之外的存在的不可知论,如在洛克和拉美特利那里便有着十分明显的不可知论倾向。因此,在旧唯物主义那里,其本体论与认识论是不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人类实践理解为一种客观实在并将这种理解包括到对物质概念的理解之中,这就为克服旧唯物主义的不可知论倾向、实现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提供了理论前提。由于实践既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同时它本身又是一种客观的实在,因而它就能够合理地沟通主客体,使主体超越内部状态而达于客观实在,成为人的思维的客观真理性的证明。这样,以具有客观实在的能动性的实践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就把旧唯物主义直观的、消极的机械反映论改造成了能动的反映论。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是与其实践观内在相关的,是奠定在实践观的基础之上的———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概念的真谛。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958年,人民出版社。
[2] 《列宁全集》, 1990年,人民出版社。
[3] 《列宁短篇哲学著作》, 1998, 人民出版社
[4] 《列宁论马克思主义哲学》, 1990,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5]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2013年修订版)》, 2013, 高等教育出版社
[6] 360百科,百度百科,搜狗百科
范文五:论马克思主义物质概念的三种形态
作者:张之沧
天津社会科学 2009年02期
长期以来,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基本上贯穿着三种观点:(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不同于旧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2)列宁的物质概念与“马克思的论述完全一致”;(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与其实践观内在相关。本文认为,马克思的物质概念主要是辩证法的;恩格斯和列宁的物质概念主要是唯物论、客观论和实在论的,列宁的物质概念与马克思的物质概念并非“完全一致”;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才真正是对马克思的“实践和历史中介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物质观上,上述三种形态既展示了从辩证法到唯物论和实践论的整体认识过程,也完成了辩证法、唯物论和实践论的三者统一。
一、马克思的辩证物质观
马克思作为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者,在物质观上,从未离开辩证思维来孤立地论述物质和精神、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之间的关系与实质。特别是在论及物质客体时,总是将其指谓为“思想客体、感性客体或属人的对象”;而且总是站在辩证法的高度批判当时流行的实证主义、经验主义、实在论和庸俗唯物论;批判旧唯物论的主要缺陷,即机械论的、非历史的和非辩证的,以及抽象地了解“人的本质,而不是把它了解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形而上学缺陷。当然,他也不完全赞同黑格尔的否定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创造主的唯心论,主张“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①,坚持认为“决定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因素乃是人类直接生活的生产与再生产的方式的理论”。但与旧唯物论不同,他明确指出,人在生产劳动中既作为感觉论的唯物主义者发挥作用,也作为主体的唯心论者发挥作用。特别是彻底的自然主义,拥有把唯心论和唯物论相统一的真理。当然,这种统一,“只有通过实践的途径,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的力量,才是可能的”②。
在马克思看来,虽然人没有创造物质本身,但是“没有人,自然就既无意义也无运动,自然是混沌的、无差别的、无关紧要的物质,从而归根到底是虚无”③。所谓的“客观实在”除了全部经验所给定的物质之外,还包含着构成它的形式。而这些形式作为观念的东西,只能由纯粹精神的、智力的内省来揭示。然而,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唯物论的“主要缺陷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观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④。而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等人的最大不同就是:“他决不是在无中介的客观主义的意义上,即决不是从本体论意义上来理解这种人之外的实在”⑤。在费尔巴哈那里,纯粹的自然人,作为空洞的原始主观性,不是能动地、实践地而是被动地、直观地同自然的死一般的客观性相对立的。尽管费尔巴哈也谈人和自然的统一性,但他只是基于人是自然界长期孕育的结果这一基本事实而论的,“与工业中以社会、历史为中介的人与自然的统一无关”。费尔巴哈的人不是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一种独立的生产力出现的,而是和人类出现之前的纯粹自然相关的。而马克思则是要把自然消融在主客体辩证法中,他认为,物质概念既是人的实践要素,又是存在着的万物总体。人类生产力作为知识和实践的产物,由于给自然物质打上烙印,因而,与其说否定了不依赖于意识的自然物质的存在,不如说完全确证了它的存在。费尔巴哈由于无反思地单纯强调总体,因而陷入“纯粹自然”这种素朴的实在论神话,并以意识形态的方式,把人的直接存在与其本质等而视之。而马克思既没有用物质的“世界实体”这同样属于形而上学的东西来替换黑格尔的“世界精神”,也没有像费尔巴哈那样去抽象地责难黑格尔的唯心论,而是看到了真理是在不真实的形式中表现出来的。在马克思看来,唯心主义看到世界是以主体为中介的,这是正确的。因为,只有在弄清楚从康德到黑格尔等哲学家之所以会产生独特的激情之后,“我们才能深刻地理解客观世界的创造者是人类社会历史的生活过程这一思想的全部意义”。
所以,当马克思把物质和一切关于物质的意识都同社会生活过程联系起来时,就不仅克服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抽象的本体论性质,而且,由于人作为中介的主体,作为从有限时空上规定了的人,本身也是那以他们为中介的实在事物的组成部分,因而,关于直接事物的中介性观点也不会导致唯心主义。这种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在马克思看来,既独立于人,又以人为中介。关于这种实在,马克思运用“物质”、“自然”、“自然材料”、“自然事物”、“大地”、“劳动对象”、“客观的”或“实在的劳动条件”等一些同义术语予以表述。这既表明他的物质概念和“全部实在”是同一的,也表明作为全部实在的物质概念并不导致一种终极的世界观或独断的形而上学,只是标定了一种新唯物论的思维水平。
换句话说,任何时候,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物质世界,对于人说来都是无。“单纯的自然物质,只要没有人类劳动物化在其中,也就是说,只要它是不依赖于人类劳动而存在的单纯的物质,它就没有价值,因为价值不过是物化劳动”⑥。据此,马克思在批判斯宾诺莎的实体概念时,抨击了那种主张自然无需人的中介而自在存在的观念;在批驳费希特的自我意识和整个德国哲学的主观概念时,批判了那种将意识及其机能独立于人的观念;认为进行中介作用的主体不只是精神,也包括作为生产力的人。他指出,作为唯物主义命题的主要源泉之一的自然科学,之所以没有给人们提供任何对自然实在的直接意识,就是因为人们对这实在的关系从首要意义上讲,不是理论的东西,而是实践、变革的东西,而且都是由社会规定的。如果没有作为认识主体的社会,就不可能有自然科学或自然与实体的认识。因为,在人的一切认识中,“甚至连最简单的可靠的感性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往来才提供给他的……甚至这个‘纯粹的’自然科学也只是由于商业和工业,由于人的感性活动才达到自己的目的和获得材料的。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与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⑦。
在马克思看来,由于实践主体总是使认识对象、劳动对象或物质对象与自己处于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关系中,这样,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说物质对象是最高的存在原则。再者,人在实践过程中所接触的物质“本身”也从来都不是绝对的抽象,相反,总是仅仅接触和处理有关物质的具体的、并从量和质、时间和空间、运动和速度等各个方面都给予具体规定了的存在形态。物质的普遍性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来说,只存在于具体和特殊之中,所谓的本源性物质或存在物的本源根据并不存在。物质的实在性实际上只存在于与人的社会实践和意识相互关联的关系和相对性中。现实中的物质世界在处于“为他存在”或“自在存在”时,都和以往朴素的实在论或形而上学唯物论不相容。辩证唯物论不承认有脱离具体规律独立存在的自在实体。在人类历史中生成着的自然界总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是人经由工业形成的一种“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⑧。与唯心论者突出的精神一样,物质也决不是用来解释世界的绝对统一性的根本。因为“辩证唯物主义破除了所谓事物的‘终极的’、‘不变的’本质的概念,破除了所谓一切存在物的‘终极’的性质与其现象都可以从中推演出来的绝对的根本实体的概念。自然界中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东西,也不存在什么绝对根本的实体”⑨。
正是基于这种辩证法,使得马克思把感性与理性、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人和自然有机地统一起来,建立了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融为一体的哲学新体系。其中“历史”概念对于理解马克思的新唯物论尤为重要。在这里,他继承了黑格尔的“有限目的论观点”,指出,现实中人类的一切行为、实践的目标和目的都是有限的,受时间、空间限制的,都可以追溯到适应环境变化而采取行动的人本身;离开人就不会有任何目标、目的和意义。在物质的自然界里,除了人规定的各种有限的目的之外,不存在任何所谓普遍的、绝对的、泛神论的、甚至是上帝的目的与意志。这个世界包含的全部能动的意义,无非是人类通过各种行为、实践调节自己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而达到的目的。即使人类社会能够从野蛮进入文明,也不需要增加任何外在目的,只能从历史发展的史实中去寻找一系列解释上的联系。
所以,即便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自然界也不是“绝对第一的基质”,而是一切都已经同社会实践所产生的认识和事物交织在一起,都是历史和社会的产物。具体地说,全部世界史不外是人类通过人的劳动的诞生,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既然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已经具有实践的、感性的、直观的性质,所以,关于某种异己的存在物、关于凌驾于自然界和人之上的存在物的问题,亦即包含着对自然界和人的非实在性的承认的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不可能”⑩。为此,马克思反对贬低人对自然认识的价值,认为最高的存在不是神而是人。因为,现实中的一切都是从“作为存在物的人和自然界的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感性意识开始的”。正是从这一基本出发点、从社会实践的具体性,而不是从有关物质的抽象体出发,唯物主义才得出:“凡是物质的东西都是实在的和凡是实在的东西都是物质的”实在论观点;才得出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形态彼此合乎规律的产生是不证自明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和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本质上都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尽管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历史有其特殊性,但是,自然史和社会史却在差异中达到统一。因此,尽管一切自然规律本质上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和意志而独立存在,但是,只有运用社会范畴,关于自然和自然规律的陈述才能定型和适用。
二、恩格斯和列宁的客观物质论
恩格斯曾在《反杜林论》中说:“马克思和我,可以说是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了自觉的辩证法,并且把它转为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的人。”(11)拯救的结果,不仅使《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成为辩证唯物论诞生的标志,而且使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黑格尔的辩证法作了更深层的估价。但是,自1858年之后,两位巨人就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付出了自己的劳动和心血。马克思试图通过经济学将辩证法引入人类社会,建立一种辩证的社会历史观;而恩格斯则试图通过各种自然科学成果,将辩证法引入自然界建立一种辩证的自然观。马克思在阐述历史观时,认为只有对自然科学的历来状态进行批判,才能使辩证的科学建立起来,从而使唯物辩证法在任何地方都不脱离经济学或社会现实的内容。而恩格斯在建立自然观时,“既明显地表露出霍尔巴赫的色彩,又把自己的计划说成是现代令人满意的‘自然体系’”(12)。与马克思的辩证自然观和物质观相比,他更突出的是物质世界的自然性、客观性和实在性。所以,恩格斯的物质观主要突出了如下一些基本内容: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精神只是物质的产物和属性。世界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物质是时间和空间的本质;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一切时间和空间都不是人类悟性的任意规定,而是由各个现实部分所组成。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没有不运动的物质。物质世界是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它既有空间上互相邻近的历史,又有时间上前后相继的历史。一切产生出来的东西,都一定要灭亡;但物质在它的一切生灭变化中却永远是同一的,其任何一个属性都不会丧失。辩证法的规律是自然界实在的发展规律。“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13)。
从上述内容,显然可以看出:马克思的物质概念是更加强调辩证思维和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作用;认为物质的自然界作为人的认识和实践对象决不能离开人的社会实践。现实的自然总是人所认识的自然,人也总是自然化了的人;人和自然不可分割。而实现这种统一的中介就是人的社会实践。因此,思维的运动在马克思那里决不只是对事物的单纯反映;进行反映的意识同时也是人的“实践批判”活动的一个要素,因为,思想作为现实的本质之组成部分,总是潜入被思想所反映的现实。而在恩格斯那里,人作为自然过程进化的产物,不过是自然过程受动的反射镜,而不是作为生产力出现的。这样一来,有关外部的现实就被恩格斯僵化地看成只是“事物”的总和。“我们头脑中的辩证法只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进行的、并服从于辩证形式的现实发展的反映”(14)。
随着20世纪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形而上学的物质观便日益暴露它的致命缺陷。因此,当一些唯物论者和自然科学家为物理学中的许多重大发现沉浸在一片胜利喜悦的气氛中时,一些实证论者、主观唯心论者毫无疑问地确认:几千年来一直被唯物论坚信的“原子非物质化了,物质消失了”;唯物主义成了一门过时的学问。一些马赫主义者甚至得出结论:“对世界的科学说明‘只有在唯物主义中’才能得到确实可靠的论据,这种说法只不过是一种虚构”(15)。唯能论者也从否定物质实在性的角度主张:“除了运动,我们没有发现任何确定的东西……甚至质量本身归根到底也是某种东西的运动形态”(16)。正是针对这诸多对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非难,列宁继承了恩格斯的客观物质论和自然辩证法,对各种唯心论和实证论欲取消唯物主义的种种企图给予沉重打击。概言之,列宁的物质观,带有鲜明的阶级立场、政治动机和意识形态性质。他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主要是“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是旨在揭露波格丹诺夫之流在“‘无产阶级文化’的幌子下偷贩的资产阶级的反动观点”(17)。列宁针对当时的“唯物主义前途幻灭”的舆论,指出,物理学家关于物质结构的见解历史地发生变化,并不能动摇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因为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18)。“物质正在消失”这句话只能说明:迄今人类对物质的认识达到的界限正在消失。由于人的认识不断深化,以前那些被认为是绝对不变的物质属性,如不可入性、不可分性等正在消失,而实在的物质却永远不会消失,因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感觉到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而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19)。在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列宁坚持坚定的唯物论立场,突出了后者,而不是前者。在这里,尽管列宁也讲辩证法,但他更加强调唯物论、客观论和实在论,而不是具有至上性的人的认识和实践。为此,在列宁看来,唯物主义者不仅把人的感觉、知觉和意识看作客观实在的映象,也把世界看作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的运动。他认为“物质概念,除了表示我们感觉到的客观实在之外,不表示任何其他东西。因此,使运动和物质分离,就等于使思维和客观实在分离,使我们的感觉和外部世界分离,也就是转到唯心主义方面上去”(20)。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列宁在强调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的同时,却忽视了物质客体与人的思想、内心体验及精神生活之间的统一性;他没有看到任何“客观实在”都是“活生生的具体性的实在”,任何思想的客体“与客观现实相比并不较少实在,而是更为实在”。由此,他将唯物论看作“现实的人道主义学说和共产主义的逻辑基础”,其目的是“为了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21)。然而,这在哲学上,却使其后的物质观日益远离辩证法、历史观和实践论,日益接近形而上学的唯物论,将有史以来人类对物质的探索变成一种常识,而非一种深邃的哲学概念和哲学理论。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物质观
针对恩格斯的“客观论”和“实在论”的物质概念,葛兰西批判地说,这种“唯物主义的概念是非常接近人民、接近常识的。它和许多信仰与偏见,和几乎所有的人民大众的迷信(巫术、幽灵)紧密联系”(22)。“历史上,许多流行的宗教都是非常地唯物主义的”。因此,要深入把握马克思的物质概念,必须引进“实践哲学”这一“全新的、独立的和创造性的概念”。为此,葛兰西提出“实践一元论”,试图将马克思的物质概念,直接指向与人的“具体的历史行为”相统一的社会实践。他认为,规定“物质”的内在属性者,实质上,“就是与某种有组织的(历史化的)‘物质’、人所变革的自然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的具体的意义上的人的活动(历史—精神)”(23)。人类正是通过社会实践才将物质和精神、人和自然统一起来。对于实践哲学来说,人类不应当从自然科学和各种唯物主义的发现中来理解物质,而应当从一种人类关系、历史范畴、经济要素、一种有关物质性质的发现和发明,以及一种同生产力发展的紧密关系上来理解物质。换句话说,绝不可以立足于物质本身来考察,必须把它作为社会的、历史的为生产所组织起来的东西来考察。在现实中,除了人类实践变化着的形式之外,一切意义都从实践中来并同实践有关。因此,也只有社会实践才是唯一绝对的现实。那些自在自为的“客观现实”或物质世界,表面上看存在于历史和人类之外,实际上,所谓“客观的”总是指“人类地客观的”,它意味着正好同“历史地主观的”相符合;“我们只能在同人类的关系中去认识实在,而既然人是历史的生成,那么,它也适用于认识、实在、客观性等等”(24)。因此,即使今天具有最高权威的实验科学,给人类提供的也只是“最客观化的和具体地普遍化了的主观性”。当形而上学唯物论说“客观性”就是指人类意识之外的实在性或自然界的永恒存在时,这实际上是一种神秘主义。因为,任何人在论及物质世界的客观性时,都只是在与自身及其语言和思想打交道;“都是任意的和约定的,即历史的构造”(25)。
至于卢卡奇更是把物质概念看作一个社会实践和历史范畴。据此,他针对恩格斯的客观辩证法指出,“恩格斯最根本的误解在于认为在辩证哲学的意义上,工业和科学实验的行为就是实践。而事实上,科学实验在它的纯粹意义上是直观的。为了能够在检验中不受干扰地观察规律不受约束的运转,消除主体和客体的一切不合理因素,实验者创造了一种人为的、抽象的环境。”(26)这样,恩格斯在论及自然规律时,就必然忽视人和物之间最重要的相互作用,即主客体在历史过程中的辩证关系。这种唯物论的物质观以一种非辩证方式把思维与存在分割开来,而不是把它们看作主观和客观在社会实践中达到的统一。实际上,一切物质都不是纯客观的实在,都渗透着主观、历史和社会实践的因素。
施密特认为,马克思的唯物论主要是突出了物质概念的社会—历史性质;马克思有关物质世界的一切论述都是以社会实践为前提。正是主客体的辩证法构成了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结构。他说:“只有像马克思那样,承认物质实在一开头就被社会中介,才能够正确对待恩格斯的关于物质本身是一个抽象,以及只存在物质的特定的存在形式。”(27)因此不是物质的抽象本性,而是社会实践的具体性,才是辩证唯物论的真正主题和基础。虽然“物质存在先于每种形式的历史实践,但就其对人有意义而言,这种存在却不是被任何唯物主义理论假定其在发生学上的优先性的抽象的物质存在,而是通过社会劳动而被占有的一种第二存在”(28)。
换句话说,现实中的客体归根结底都是人的“思想客体或感性客体”,都是经过人类加工,剥去其“自然发生的独立性”之后,才开始成为人类所认知的感性对象或思维对象。在对象性归属于人所干涉的领域时,它是一个已构成物;在它不归属于这个领域时,则在思想上是预先形成的东西;“只要发生对自然对象本身的经验问题,对象本身的自然性就是参照社会世界来加以规定的,并在此情况下依存于社会世界”(29)。列宁用一种朴素的反映论强调“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的观点,只不过是对意识和物质客体的形而上学的抽象与割裂。在认识是反映的原始观念中,意识和客体被放在平坦的对立中,没有说明实践对于客体的最终构成作用。实际上,客观世界并不只是被反映的自在,多半是一个社会产物。特别是随着现代社会日益增长地把物质的自然纳入社会行动中,客观性的规定便日益增多地进入主体之中。
科西克也认为人类在日常实践中直接作用的世界,才真正构成人类实践的直接对象。人类通常所谓的真实世界都是通过具体思维对伪具体的扬弃,从表面世界下揭示出事物的真实本质,从一系列现象集合的背后发现其内在规律。同时,又不否认现象的物质实在性和客观性,只是证明这些外在的现象作为认识的中介不是独立自存的,而是和事物的本质辩证统一的。而一切事物的本质往往都要经过思维的透视才能获得。所以,认识真实的世界,在实践和思维方法上,都与日常生活中对于直接显现在人类面前的现象世界的感性知觉有所不同。对伪具体世界的觉识就是日常生活实践,它通常是一种功利性实践和经验性的、非辩证的、非本质的思维。而对于真实世界的认识,却需要革命的批判的实践和辩证思维。只有辩证思维才能真正揭示出“事物、意义、关系被设定为社会的人的产物,而人则表现为社会世界的真正主体”(30)。正是这种真正的主体通过社会实践对外部世界进行的沉思,才使人对物质的自然界有所认识。但是,这种认识并不是唯一正确或最根本的,无论从认识主体还是从客观性上看,它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都是认识主体被动的反映和能动的“投射”相统一的结果。这样,实践作为人类存在的界域,也就规定了实在是人类存在的形式;只有人的社会实践才能打开通向实在的大门。也正是在此种意义上,实践才具有一种本体论意义。
人的本质就在于是一种构造存在的存在,实践正是人用来构造物质实在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有两种作用,一是改造自然,使自然人化;二是改造人本身,使人自然化。“在前一种活动中,人改变着自然,并把人的意义雕刻在自然材料上面;在后一过程中,焦虑、恶心、恐惧、愉悦、欢笑、希望等生存要素一一表现出来”(31)。因此,实践既是人的对象化和对自然的主宰,又是人类自由的实现。作为社会精神再现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其思维方法只能是从抽象到具体。因为,事物的展开总是抽象向具体的必然转化。这样,辩证思维的基础就是把物质世界的实在性理解为一个“具体的总体”(32)。只有把握具体的总体,才能把握实在和对物质世界的认识。物质世界是有结构的、进化的和逐渐形成的,这是人类通过社会实践和辩证思维认识的结果,也是他的具体辩证法对物质自然界的重构。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
③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9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页。
⑤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第14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37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9~50页。
⑧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81页。
⑨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第24~25页。
⑩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84~85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3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40页。
(1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89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03页。
(15)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58页。
(16)同上书,第281页。
(17)同上书,第7页。
(1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21页。
(19)《列宁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80页。
(20)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267页。
(21)同上书,第134页。
(22)葛兰西:《狱中札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9页。
(23)同上书,第287页。
(24)同上书,第363页。
(25)葛兰西:《实践哲学》,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42页。
(26)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48页。
(27)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第25页。
(28)同上书,第210页。
(29)同上书,第126页。
(30)卡莱尔·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31)同上书,第9页。
(32)同上书,第22页。
作者介绍:张之沧,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