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长方形中,SEFD=1cm2, SFCD=2cm2, 求长方形的面积?
五升六暑期新生班第10次 姓名 学习改变命运 , 思考成就未来 2014/07/25
2221. 长方形中,S?EFD=1cm, S?FCD=2cm, 求长方形的?ABCD=24cm, E,F中点,求图中1,2,3的面积和,6. S
16 面积,
222. S?ABCD=48cm, E是BC的中点,求S?AEF=? cm, 227. S?ABC=36cm,BF:FA=1:2,FD‖EC, S?EBD=?cm,
3. 如图,ABCD是长方形,BCFE是个正方形,AB=10cm, BE=4cm,P为AD边上的任意点,求?PGH的面积,
8. 在直角三角形中放入三个正方形,AB=25cm,
CB=100cm, 三角形DEC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4. 求三角形ABC(阴影部分)的面积.
9. 直角?ABC中,AB=5cm,BC=12cm, AC=13cm,现将三角
形折叠,使A与C重合,EF=?cm,
5.
如右图,已知正方形ABChttp://www.aszzkj.comD的
边长是9厘米,正方形CEFG的边长是6厘米.?AHG
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0. 连接原正六边形的中点得到新的六边形,求两个六
边形面积之比,
五升六暑期新生班第10次 姓名 学习改变命运 , 思考成就未来 2014/07/25
11. 梯形ABCD中,DC=2AB,AE=ED,3BF=CF,四边形16. 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中重叠的摆放着红、绿、
AEFB的面积是梯形的几分之几, 蓝、黄、白5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在能看见的部分222中,白色 48cm, 黄色40cm,蓝色32cm,求红色和绿
色露出部分的面积。
12. 点H,G,E,F,是正方形ABCD各边的中点,求图
中阴影部分是正方形ABCD面积的几分之几,
17. 大长方形分成A,B,C,D,4个小长方形,面积分别是22224cm,12cm, 18cm, 30cm,求图中三角形的面积,
13. 点H,G,E,F,是正方形ABCD各边的中点,求图 中正八边形(阴影部分)是正方形ABCD面积的几 分之几, 18. 正方形ABCD中,AB=3cm,EC=1.5cm,AF=1cm, 求图
中四边形FGED的面积?
19. 正方形ABCD=1, E,F分别是两边的中点,FC=3GC,求14. 如图所示,1,2,3,4分别是三角形的面积,2S?DEG=cm AC=18cm,BC=21cm,求线段CG和CF的长度之和。
20. BE=3AE,BF=2FC,求四边形EGFB是长方形ABCD面积 的几分之几, 15. 如图,?ABC,?BCD,?CDE,?DEF, ?EFG,?FGH的面积分2别是1,2,3,4,5,6cm,求?EFH的面积,
范文二:求长方形面积
usignS stemy;
suingS stym.eollecCtinsoGen.eri;c
suin Systgme.Lni;qu
ins SgsteymT.etx;
naespmac euxif
//{、6试开尝一发程序个要,自定求一个义,类该类中封矩装的长形宽,然后和在类封中一个方法闭求形矩面。(无积参有返回)值
calssText
{
tsaictvo i daMi()n{
ox boBx 1= en Box()w;b
xo1.tshergih t Co=vern.TtoouDbleConso(le.eRdaLie(n));box1.
srtewgiht= oCvnret.oDoTbue(lonCslo.ReedLiane();
C)onsoelW.irteine(Lbo1xe.ae()r);
}
}
cals sBx
{opri
vtaedou bl ehighte
p;buic dlobue strheighlt{
ge
t{ re tru henihgt; }se
t{ heihg t= vlue;a }}
pr
iatev oubdel weihgt
;ublpc iodublestrw eihtg
{
eg {t erutnrwe ght;i
s}e t{ wigeth = vluae }
};
pbliu codblu eere()a
{r
tuen heirhtg* w eigth;
}
}}
范文三:《求长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求长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这节课重点介绍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与方法,前面所学习的两位数的相乘,面积的定义与面积的单位等内容为这节课的教学做好了准备,而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又为下节课中将要学习的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做好了铺垫。通过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可以使学生对各个形状面积的计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也可以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比如小学生在做折纸时游戏中去判断纸张的大小,将这些实际问题带到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以此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节我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无处不在,而学生可以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开动脑经,找出解决问题的方
1
法,提高自主解题的能力。
(1) 创设情境,导入课程
创设这样一个情景,唐僧四人去西天取经回来之后,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闲来无事,在家里种起了果园,一天师傅来访,突然对他们三人的果园感起了兴趣,为了在师傅面多多表现,他们三人都说自己的果园面积大,唐僧困惑起来,一时不知如何评价才好,“请问,各位同学谁能帮助唐师傅解决这个问题呢,”
通过这个故事,引入课程,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就是帮助唐师傅计算出每个徒弟的果园面积,也就是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注意力紧跟着我的教学思路。
(2) 操作探究,发现新知
在这个环节,我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来完成:
1、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为每组学生提供多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让学生用这些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出他们喜欢的长方形(板书:画出一个长方形)。之后让学生利用上节课学到的测量面积知识,分别测量并记录这些长方形的长度(板书:长方形的长:a)、宽度(板书:长方形的宽:b)以及用到了多少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板书:正方形:c),
2
并根据正方形的多少得出每个长方形的面积(板书:面积:S)。
2、小组讨论,初步发现
当学生完成上面的任务之后,请学生们认真观察每个长方形的长度、宽度、用到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以及面积的大小。在此过程中,我会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关系。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有什么重大发现吗,”等问题,让学生说出答案。这个时候,有的学生通过观察可能已经发现:长方形的面积正好等于长方形的长乘以宽(板书:S=a*b)。
3、 反复操作,验证发现
这一环节,我会通过询问一些问题,使学生产生更多的思考,比如:“有没有同学不同意以上的发现,”“有的同学认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长加上长方形的宽,这样对不对啊,”通过问这些问题,引入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对于那些有所疑问的同学,我会让他们通过反复操作与验证,最终让学生们得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长乘以长方形的宽
(3) 实践练习,巩固新知
这一环节是对学生刚刚得出的结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长乘以宽”这一理论进行巩固,我运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在掌握这个结论的同时,也可以从中获得
3
快乐。
第一个例子:同样以小组的形式,让每一个小组测出自己数学课本的面积,测出结果之后,每组派出一位代表回答问题,比一比哪个小组测得又快又准,并为优秀的小组给予奖励;
第二个例子:让每个小组制作出面积为3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比一比哪个小组制作出的长方形又快又多,对于给优秀的小组同样给予奖励;
第三个例子:解决一开始出现问题,到底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他们三个谁的果园大呢,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帮助唐师傅解决问题。
(4) 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这是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自己总结学到知识,通过提问“同学们,我们今天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有同学说,我们学会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也有的学生说,帮助了唐师傅,解决徒弟们之间的纷争;
“那么同学们,我们可不可以测出黑板的面积、课桌的面积呢,同学们课下可以用自己的小尺子量一量,测一测”,通过这些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就来自于人们的生活,同样也可以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
以上是我的教学过程,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将生活带进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
以学生为中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探索,培养
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范文四: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长方形面积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授课人:雷 锋 时间:2012-04-20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过程。2、使学生理解并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概…
2006年第6期煤炭工程安全管理煤矿安全事故隐患的成因与消除措施分析刘志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东煤炭分公司安监局,内蒙古伊旗0)17209摘要:目前,我国煤炭企业的安全事故连续不断,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重复性事故,得不到遏止。论文分析了形…
一、课前小测衣服 最好做某事 最好不要做某事 . 观光 太阳-阳光灿烂的 / . 雾-有雾的 / 感官动词后接 . 持续 最后 . be famous as, be famous for, be famous with的区别餐馆二、Unit17词汇三…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
1
授课人:雷 锋 时间:2012-04-20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过程。
2、使学生理解并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4、向学生渗透互相联系,互相对立的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个数不等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同桌一张练习纸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开心一刻
4月19日 星期二 晴
美术课,周老师教我们画漫画,她先在5平方分米的黑板上画了幅“三毛”。“三毛”的头发长5米,同学们哈哈大笑,露出一颗颗 1平方米的牙齿,老师要求我们拿出 6 平方厘米的画纸画“三毛”。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朗读用错数学单位而弄出笑话的数学日记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感,活跃课堂气氛,另外可以让学生在笑中体会到在平
2
时学习中要用准数学单位,也为今天学习内容中面积单位打下基础】
一、 复习导入,质疑引出新知:
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面积单位,这些面积单位有什么用处, 出示两个图形:你能算出他们的周长吗,你知道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吗, 预设:有三种可能:?长方形面积大?正方形面积大?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一样大
谈话:出现了三种猜想,谁对呢,我们只要把它们的面积计算出来就知道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利用复习导入可以让学生很快地进入课堂教学中,同时也能让学生很好感知和区分周长和面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又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也为下面正方形面积中容易造成的问题做好必要的铺垫】
2、出示例题: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
(1)让学生根据问题情境和课题实际探究问题。(2)在学生设计的基础上老师归纳补充成如下自探提示:a、在本子上画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b、用准备好的1平方厘米小正方形摆一摆,你发现了什么,c、这个长方形
3
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d、P77第(2)任取……,完成空白填充。
二、解疑合探 组织验证,总结规律
1、长方形公式探索验证
(1)生同桌合作自由摆进行验证,并把数据填入表格:
图形 长(厘米) 宽(厘米) 1平方厘米小正方形的个数 面积(平方厘米)
(1)
(2)
(3)
?师巡视给予适当地指导。
?组织交流,指名介绍自己摆的长方形。
?提问:你是怎样摆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相应地补充好数据,组织学生观察数据,进行大胆猜想。
猜想如下:
小正方形个数=每排个数×排数
每排个数相当于长方形的长
排数相当于长方形的宽
长方形面积=长×宽
(2)指定摆,再次验证
过渡:现在老师给你几个正方形,你能很快知道是怎样摆
4
的,要用多少个小正方形吗,
要求:先量出下面长方形的长和宽,想一想要用多少个小正方形。
先验证(1)(2)两个图形,同桌合作,一个同学量并计算,一个同学摆完两者比较验证。
(1)5 厘米 3厘米 (2)9厘米 3厘米
组织交流:
教师操作演示课件:
?第一个图形全摆满 ?第二个图形部分摆满
?在脑子中摆一摆
提问:?摆的和算的是不是一致,?哪一种方法快,
【设计意图:第一个环节通过让学生自由摆并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初步感知每排个数、排数、小正方形的个数和长方形的长、宽及面积有着密切的联系,为学生进行大胆猜想提供了方向和依据。第二个环节通过有层次的安排学生指定摆,从摆满到部分摆再到脑中摆让学生在脑中形成一个模型,利于学生进一步总结规律。】 谈话:通过刚才验证,我们得到了一致的结论,那我们就可以说所有的长方形都可以用它们的公式(指:板书的公式,同时擦去,)来计算面积。
2、正方形公式学习
猜一猜,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又应该是怎样子的呢,
预设:正方形面积=边长×4
5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谈话:这两种猜想哪个正确呢,请小朋友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证明你的猜想。 指明交流。
明确: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小结:通过刚才的猜想、操作、验证等环节的学习,你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有什么收获呢,指名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探索出长方形的面积后,进行自主的迁移,再通过自己摆验证,可以加深学生对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认识。适当的小结也为整节课的探索学习画上一个句号,也让学生对知识有个整体的认识】
谈话: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刚关于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争论吗?现在可以解决吗,出示:原来两个图片及周长。学生口答面积,师出示面积计算过程。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过程。其中4分别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既让学生在学习完面积公式后对直观图形的面积计算有个巩固,又与前面的知识呼应,同时在比较中加深学生对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认识】
过渡:数学的学习是为了应用,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质疑再探1、对于本节内容,你还有哪些不明白或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研究。2、根据学生的质疑重新组织教学活动。
6
四、运用拓展 练习巩固,深化提高
1、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图
提问:从图中知道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黑板的周长是多少,
?黑板的面积是多少,
2、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强调单位。对出现20×4=80(平方厘米)给予追问,指导。
3、用一张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纸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一块正方形的菜园,有一面靠墙,用长18米的篱笆围起来,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教室里的一块玻璃被一位同学打破了,要重新装一块,已知一块玻璃原来有24平方分米,你能计算出它的长是多少吗,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层层递进:既有基本练习,又有变式练习和发展性练习,这样既重视了习题的思维含量,又重视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设计,不仅能巩固基础知识,避免学生可能发生的错误解法;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逆向性,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板书设计 小正方形个数=每排个数×排数
7
长方形面积= 长 × 宽
S= a × b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S= a × a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授课人:雷 锋 时间:2012-04-20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过程。2、使学生理解并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概…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授课人:雷 锋 时间:2012-04-20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过程。2、使学生理解并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概…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授课人:雷 锋 时间:2012-04-20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过程。2、使学生理解并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概…
8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
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9
范文五:长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通过操作得到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并会运用。
【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给学生创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面积”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听说过。但是,他们的认识仅仅是“物化式”的感性认识。因此,本课通过一系列活动,包括观察、描述、操作、思考、交流和应用等等,从实物中的面积——图形中的面积——生活中的面积,来引导学生实现“面积”的知识建构,实现从实物——抽象的认识过渡,建立起“面积”的空间观念,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并让学生知道数学
就在我们的身边,能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思路】:
首先让学生认识“面”,例举我们周围的一些物体的面;由于物体的面有大有小,进而引出面积的定义: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接着让学生举例说明比较生活中物体表面面积的大小。其次让学生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总结出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再次让学生运用观察法、重叠法及测量法来比较出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最后让学生区分周长和面积这两个概念,以便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教学过程】:
老师这儿有一幅画,漂亮吗?为了使这幅画长时间保持整洁漂亮,我想给它封上一层塑料膜,那我需要考虑这幅画的什么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面积”。(板书:认识面积)
二、认识物体表面面积的含义
1、认识“面”
(1)摸一摸
我们周围许多的物体都有面,出示一本数学书,这是数学书的封面,你能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吗?指名摸
(师注意纠正学生错误的摸法,张开手掌,认真的慢慢的摸这个面的全部,静静的感受它的大小,自己动手摸摸看。)
摸一摸自己的课桌面,再摸一摸铅笔盒盖的面。
说明:这些都是“物体的表面” (板书:物体表面)
(2)比一比
那刚才摸的铅笔盒盖的面和课桌面比,哪一个面大,哪一个面小?引导学生说完整。
看看前面的黑板,想一想数学书的封面和黑板的表面比,哪个面大,哪个面小?
2、初次感受面积的含义
通过观察、比较物体的表面你发现了什么?(物体表面有大有小) 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那么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课本封面的面积,桌面的大小就是桌面的面积。(师可边指板书边引导学生说)
你还能举例说说吗?同桌互说、指名说。
在我们今天的教室里还有很多物体比如说桌子、凳子、练习本,三角尺等等,请同学们任意选择两个物体的面,先用手摸一摸它们的面,再说说什么叫他们的面积,(要把它们的面摸完整)最后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三、认识平面图形面积的含义
1、请小朋友们看这里的一些物体,都认识吧。(红领巾、钟面、小正方体、树叶、直尺)这些物体中,它们的的表面是什么样儿的呢?
2、现在我将这些物体的表面描画下来(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不规则图形、长方形)这些图形都叫做平面图形。板书:平面图形 这些平面图形也有大小,我们把这些平面图形的大小叫什么呢?(板书: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平面图形的面积)
四、比较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1、那在这些平面图形中,你觉得哪个面积最大?哪个面积最小?
2、咱们今天一起认识了面积的含义,其实面积的用途相当广泛。比如说到我们祖国的国土面积就居世界第三位。看!这就是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我国一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今天老师从其中描出了江苏、安徽、四川、湖南四个省份。观察一下,你想说些什么吗?(多媒体出示)
生:我看出四川省的面积最大,江苏省的面积最小。
师:说的很好。这几个图形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出它们谁大谁小。(板书:观察)
3、老师这里还有一道题目请大家帮忙解决一下。多媒体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
(例2),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生:看出来的。
师:我知道你们都是直接看出了它们的大小,但老师要提醒大家,有时直接观察大小不太可靠,所以老师今天更想知道除了用直接看的方法,你还能用其他的方法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动手操作,几个要求:你可以用老师提供的透明方格纸、小纸条等等,如果觉得有用就用,老师更欣赏你能用自己身边的材料来比较。如果你暂时还不会可以看看周围同学的操作,相信你会得到启发。(播放音乐)
生1:重叠
师:同不同意,和他一样的举手。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把它叫做重叠法,老师想了解一下有没有同学使用了老师提供了透明方格纸。?? 小结:物体表面的面积和平面图形的面积都是有大小的,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如:观察、重叠、数格子等。
五、练习反馈,应用新知
1、想想做做第3题
刚才同学们运用了自己的方法都能比较出一些平面图形的大小,老师还想来考一考大家、,看这四个图形你觉得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呢?想一想:有没有更好办法来比较呢?(数格子,出示方格)自己数一数、再比一比。(集体交流)这个图形你是怎么数的啊?(交流半格的数法)
2、想想做做第4题。
你们今天学习得真棒!咱们的数学课真有意思啊!我们的课本上还给我们准备了一些有趣的图案,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完成课本想想做做第4题。
提问:同学们刚才描出来的是这个图形的什么?(周长)那老师想将它涂成红色,涂色的部分是这个图形的什么呢?(面积) 周长和面积是好朋友,不过好朋友有时也要分清楚。
3、想想做做第4题。
最后咱们一起去一所漂亮的小学去看看,(课件出示)这是这所小学的平面图,你觉得这所小学建的怎么样?你最喜欢这里面的什么地方?你觉得这个地方的面积怎么样了?
对于有些面积相近的图形,只要学生说出差不多就可以了。
4、实践运用:选择教材77页的动脑筋作为一个实践活动。
四、总结全课:你们今天学得高兴吗?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面积
物体表面的大小 观察
面积 重叠
平面图形的大小 数格子
用纸条量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就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来看,要很好地落实素质教育要求,不但要从观念和方法层面上进行改革,更要注重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作为教师首先应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以民主合作化的教学,塑造富有主体性的人。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自由、自主的学习活动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培养。其次,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不论是教师的启发、提问,还是学生的讨论和动手实践,这些都必须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这节课改变了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模式,尝试采用“问题——探究”型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注重学习方法,注重思维方法,注重探索方法,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令人耳目一新,颇受启发
本节课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角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加强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究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本节课的重要目标。
1、重视问题的提出。在课堂中,教师要把学生引入有关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欲望,诱发学生去猜想、去探索的思维活动。一个好的问题,更能贴近学生的思维实际,更能激起学生“研究”的欲望。因此,在学生探究之前,让学生思考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要长乘宽呢?
2、重视探究过程,让学生充分体验。教学中,我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通过操作,来解决问题,进行数学归纳,提升数学思想。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经验或直观体验来解决问题,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探究以下三个长方形的面积:
长是3厘米,宽是1厘米;
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
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
在学生用摆一摆的方法得到第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后,我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只要摆一行就够了?为什么只要摆三个就够了?
在测量第二个长方形的面积后,让学生交流一下,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达成一致的认识:用不着摆满整个长方形,只要沿着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摆一摆,就可以通过计算知道长方形的面积了。这时,我就引导学生:为什么可以这样简便的摆?为什么每行还是摆三个?为什么可以摆2行?学到这里学生已经隐约地感受到长方形的
长和宽和长方形面积的关系。但是,对于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还是没有能够发现。我想,有必要再来一次测量,加深体验。
于是,便有了第三次的测量,更准确地说,是一次虚拟的测量,因为我要求学生再次摆一摆测量的时候,有的学生就发表想法了:老师,我觉得不用再用面积单位去测量,我已经知道长6厘米,就是每行摆6个,宽4厘米,可以摆4行。其余学生也附和着。我引导:这么说,你们已经找到简洁的方法了?说说是什么方法?于是学生就说:只要6乘4,就能算出长方形的面积,也有学生说:只要长乘宽就可以算出长方形的面积。由此使学生理解:长×宽实际上表示的是长方形中所包含的面积单位的个数。
学生对于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终于感悟、体验、归纳出来了,我继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原来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可以这样简洁,那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刚才我们用面积单位测量的两个长方形,如果计算一下,该怎样算?学生通过计算,再次感悟到用计算来求长方形面积的简便。
拓展: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一步验证。教师让学生任取几个1平方厘米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找一找长和宽,算一算面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对本节课的知识也得到预期的效果。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一个数学问题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作为老师应尽可能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拓宽问题的思考空间,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动
向,不断的给予启示,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完善结论,学生才会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知识才会建构。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长方形中,SEFD=1c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