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肿瘤的发病机制
肿瘤生物化学论文
年级:2011级
专业:基础医学院临床七年制
班级:甲二班
学号:6110103103
姓名:李冬梅
手机:18259063510
肿瘤的发生机制
摘要:肿瘤的发病时涉及多种因素多种步骤的病理过程,与一般的感染性疾病不同,肿瘤的恶性表型是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正常细胞恶变的结果。与肿瘤发病相关的因素依其来源、性质和作用方式的差别可分为内源性与外源性两大类。外源性因素来自外界环境,与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密切相关,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致癌性病毒、霉菌毒素等;内源性因素则包括机体的免疫状态、遗传素质、激素水平以及DNA损伤修复能力等。 关键词:肿瘤、化学致癌、物理致癌、致瘤性病毒、癌症、多环芳烃、亚硝胺类化合物
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有结构、功能和代谢的异常,它们具有超过正常的增生能力,这种增生和机体不相协调。非肿瘤性增生与肿瘤性增生不同:前者常有明显的刺激因素,且增生限于一定程度和一定时间,一旦此因素消除,即不再增生,但如超越一定限度,发生质变,则也可变为肿瘤性增生。恶性肿瘤细胞还能向周围浸润蔓延,甚至扩散转移到其他器官组织继续成倍地增长,造成对人体或生命极大的危害。人体各部位是由不同细胞和组织构成,除头发、牙齿和指(趾)甲以外,几乎所有的器官和组织、细胞都可以发生肿瘤。因此肿瘤不是一种单纯的疾病,而是一大类复杂的疾病,其特征为异常细胞的失控生长,并由原发部位向它处插散,这种播散如无法控制将侵犯要害器官并引起衰竭,最后导致死亡。人体大约可以发生四百多种不同的肿瘤。人们常说的癌症就是恶性肿瘤,实际上这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癌症目前已经成为人类最大的杀手之一,其病死率已上升到人类疾病死亡第二位。每年的2月4日是国际抗癌联盟(UICC)指定的世界癌症日,2012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题是:“共同参与,成就奇迹(Togetheritispossible)”,旨在呼吁全社会从不同层面,针对不同群体(青少年、中年、老年、癌症患者、患者家属、普通群众等)开展相关活动,逐步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肿瘤防控体制。美国癌症学会2月4日发表报告称,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生活方式变化,发展中国家的癌症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报告说,目前全球每年的癌症患者达1270万人,癌症死亡者为760万人。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老龄化,到2030年,这些数字将增加近一倍,其中发展中国家癌症患者和死亡者人数将占很大比例。
“我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人约250万,因癌症死亡人数为140万,即每死亡5人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这是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唐步坚在“第十七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上发布的。专家认为,癌症的预防首先要依靠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要定期开展癌症筛查,规范化诊治癌症。根据2011年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分会“癌症流行趋势和防控的策略研讨会”上,肿瘤界专家一致认为: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的癌症是可以治愈的,1/3的癌症患者通过规范化的治疗是可以提高生存质量的。要预防与治疗癌症首先需要了解癌症的发病机制。与肿瘤发生相关的主要有化学因素、物理致癌及生物病毒致癌。
最早观察到化学因素与人肿瘤的关系可以追溯到1775年。Percival Pott发现童年时当通过烟筒清扫工的男性患阴囊癌的比例增高,虽然当时并不清楚致癌物的性质,但 Pott 的这一发现提示职业暴露与某种特定类型肿瘤发病的联系。100年之后, Volkmann 和Bell观察到长期与石蜡油和焦油接触的工人易患皮肤癌。1915年Yam agiwa 和Ichikawa 反复用煤焦油涂擦兔耳成功的诱发了皮肤癌,从此科学家们开始致力于研究煤焦油中活化的致癌物并证实后者为多环芳香烃;伺候Cook 等多位科学家进一步证明多种化学致癌物与动物肿瘤的关系,从而为人类认识化学致癌提供了一系列有意义的实验证据。
化学致癌物作用形式主要有直接致癌和间接致癌。直接致癌物是指这类化学物质进入机体后能与体内细胞直接作用,不需要代谢就能诱导正常细胞癌变的化学致癌物。这类致癌物
致癌能力较强、致癌作用快速,如各种致癌性烷化剂、亚硝酸胺类致癌物等。间接致癌物是指这类化学物质进入体内后需经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火花,变成化学性质活泼的形式方具有致癌作用的致癌物。这类致癌物广泛存在于外环境中,常见的有致癌性多环芳香烃、芳香胺类、亚硝胺类及黄曲霉素等。
多环芳烃(PAH)是一类含苯环的化学致癌物。这类化合物小剂量就能引起局部组织细胞的恶变,如甲基胆蒽、二甲基苯蒽、3,4-苯并(a)芘等都是具有强致癌作用的多环芳香烃类致癌物。这些化学物质广泛存在于外环境中,是煤焦油、烟草燃烧的烟雾、煤烟、工业废气中致癌物的主要致癌成分。近十年来曾经有很多有价值的理论,直到Miller 等人提出的致癌过程的亲电理论获得广泛的实验证明,Jerina ,Sims 等试验证明PAH 的最终致癌物是PAH的环氧化物之后,PAH的致癌机理研究才去的较大的进展。1979年我国学者戴乾圜提出了“PAH致癌的双区理论”,不仅提出了“致癌过程必须要求“致癌过程必须要求DNA间互补碱对的横向交联”的假说,而且首次得到致癌活性的定量公式,从而使致癌机理的研究有定性往定量的过程中迈出了开创性的一步。
亚硝胺类化合物可分为亚硝酸胺和亚硝胺两类。亚硝酸胺为直接致癌物,物理性质不稳定,体外试验可使细胞恶性转化,体内实验可诱发 多种器官的肿瘤,如甲基亚硝基脲、甲基硝基亚硝基胍。亚硝胺类为间接致癌物,须经体内代谢后才有致癌性,较常见的有二甲基亚硝胺、二乙基亚硝胺、亚硝基哌嗪等。在试验过的153种亚硝胺类化合物,有18种致癌,维生素C 是亚硝胺的高效抑制剂,服用Vc对人的健康无疑是有好处的。五十年代中,Magee 和Barnes 证明:亚硝胺在实验动物体内很快被代谢掉,二甲基亚硝胺在鼠体内的半衰期为4小时,即使用很大的剂量在24小时内也可以完全的从体内排除,这说明不是亚硝胺本身而是其代谢物引起的致癌作用。五十年代末Heath 和Dutton 用N23证明二甲基亚硝胺在动物体内代谢生成重氮甲烷或碳鎓离子等烷化剂。60年代Craddock 等人证明二甲亚硝胺可使动物体内的G的第七位甲基化。随后Magee 发现,蛋白质、RNA、DNA均可被二甲基亚硝胺甲基化。紧接着Ville-Trevino 发现,mRNA被甲基化后,功能缺损或受到破坏。
芳香胺与偶氮染料是一类含有苯环与氮原子的化学致癌物,主要存在于各种着色剂、除草剂、防氧化剂、人工合成染料中。早就有人发现,从事染料工业的工人易发膀胱癌,后经流行病学与动物实验证实,苯胺染料工人容易发生膀胱癌的原因可能是长期接触燃料中的2-苯胺所致。这类致癌物有较强的致癌作用,2-萘胺、联苯胺对人类膀胱有致癌作用,在大鼠可引起肝癌。2-乙酰氨基芴是一种杀虫剂,可诱发大鼠多种器官肿瘤;4-氨基偶氮苯涂擦皮肤可引起皮肤癌,口服可致肠癌 和皮肤癌等。
物理致癌因素包括粒子辐射引起各种癌症。撑起的热辐射也有一定的致癌作用,金属元素镍、铬、镉、铍等对人类也有致癌作用。临床上也有一些肿瘤还与创伤有关,骨肉瘤、睾丸肉瘤、脑瘤患者常有创伤史。另一类与肿瘤有关的异物是寄生虫。生物致癌因素常指病毒和细菌,RNA致瘤病毒:通过转导和插入突变将遗传物质整和到宿主细胞DNA中,并使宿主细胞发生转化,存在两种机制致癌?急性转化病毒?慢性转化病毒。DNA致瘤病毒:常见的有人类乳头状瘤病毒与人类上皮性肿瘤尤其是子宫颈和肛门生殖器区域的鳞状细胞癌发生密切相关。EBV与伯基特淋巴瘤和鼻咽癌密切相关。流行病学调查乙型肝炎与肝细胞性肝癌有密切的关系。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与胃低度恶性B细胞性淋巴瘤发生有关。
致瘤性病毒可以引起脊椎动物的各种癌瘤,1980年Gallup分离到一个能使人体细胞致癌的病毒。(使人的正常白血细胞恶变成“T-细胞白血病”)。此后的研究发现,从果蝇到人的多种生物体中,都可以找到与病毒中致癌基因几乎完全一样的基因。因此可以做出这样
的推测,即这些无害基因是能够在受到致癌剂和致癌病毒的激活后转变成与他们相似的危险基因的。致瘤性病毒可分为DNA和RNA两类。致瘤性DNA病毒共同特征为:病毒致癌作用发生在病毒进入细胞后的复制早期阶段,相关的瘤基因多整合至宿主细胞DNA上。与禽类、哺乳动物和人类肿瘤有关的致瘤性RNA主要是逆转录病毒。RNA病毒依据不同的原则可有不同的分类。估计人类肿瘤20%左右与病毒有关,对于有些肿瘤如肝癌和宫颈癌等,病毒感染则是主要因素。致瘤性病毒的感染与某些人类的肿瘤发病有关,但似乎单独病毒感染还不足以引起肿瘤,还需要其他一些因素的参与,如细胞类型特异的丝裂原刺激、免疫抑制以及遗传因素等,还包括某些化学因素的协同作用。
人们在治癌方面的长期经验告诉我们,癌症可能象生命本身一样奥秘。随着肿瘤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目前从病因和治疗上都比较重视整体。更多的人认识到肿瘤是一种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相信随着时代的飞跃发展,在不久的将来,人类能够揭开肿瘤的真正面目,是饱受肿瘤煎熬的人们得以解脱。实现在人类历史上跨历史性的一大重要发现。 参考文献
《 肿瘤学概论》 冯笑山,王立东.出版时间:2008年6月,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临床肿瘤学》 杨顺娥 出版时间:2009年10月1日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肿瘤学》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 出版时间:2010年2月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肿瘤》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 出版时间:1975年 出版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李绍平,李侠,严洲。细胞损伤致恶性肿瘤的病因学研究[J].医学综述,2006,12(18):封2-封3 戴乾圜:化学致癌剂与化学致癌机理的研究,“中国科学”,10,1964-1977,1979 Jerina,D.M., Lehr, R.E: In Microsomes and Drug Oxidation (el Ullcich, v ,et ,al)709-720
Sims,P., Grover, P.L.: Adv .Cancer Res., 20, 166, 1974 Magee, P.N., Barnes, J.M.:Brit.J.Cancer, 10,114-122, 1956.
Magee,P.N.,and Lee K.Y.;Biochem.J. 91, 35-42 1964 Heath,D.F and Dutton,A:Biochem.J.,70,619-626,1958.
Villa-Trevino, S: Biochem.J.96, 62-63, 1965.
范文二:[训练]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有哪些
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有哪些
正确认识重症肌无力病因,做到胸有成竹,面对疾病不慌不忙,是将重症肌无力危害降到最低的有效手段。目前,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理仍不明确,20,30岁起病,根据患者发病年龄、性别、胸腺、免疫球蛋白等因素综合评定,该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而且女性患病机率更大一些。
近年研究发现,重症肌无力与非MHC(MHC【译】:由一群紧密连锁的基因群组成,定位于动物或人某对染色体的特定区域)抗原基因,如T细胞受体(TCR)、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及凋亡(apoptosis)等基因相关,TCR基因重排不仅与重症肌无力相关,且可能与胸腺瘤相关,确定重症肌无力患者TCR基因重排方式不仅可为胸腺瘤早期诊断提供帮助,也是重症肌无力特异性治疗基础。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影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确切的发病机理目前仍不明确,但是有关该病的研究还是很多的,其中,研究最多的是有关重症肌无力与胸腺的关系,以及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在重症肌无力中的作用,且大量的研究发现,重症肌无力患者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 (AchR)数目减少,受体部位存在抗AchR抗体,且突触后膜上有IgG(IgG【译】:免疫球蛋白G的缩写,是血清主要的抗体成分,约占血清Ig的75%)和C3复合物的沉积。并且证明,血清中的抗AchR 抗体的增高和突触后膜上的沉积所引起的有效的AchR数目的减少,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而胸腺是AchR抗体产生的主要场所,因此,本病的发生一般与胸腺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调节人体AchR,使之数目增多,化解突触后膜上的沉积,抑制抗AchR抗体的产生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近年来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研究显示,重症肌无力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根据重症肌无力发病年龄、性别、伴发胸腺瘤、AChR-Ab阳性、HLA相关性及治疗反应等综合评定,重症肌无力可分为两个亚型:具有HLA-A1、A8、B8、B12和DW3的重症肌无力病人多为女性,20,30 岁起病,合并胸腺增生,AChR-Ab检出率较低,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疗效差,早期胸腺摘除效果较好;具有HLA-A2、A3的重症肌无力病人多为男性,40,50岁发病,多合并胸腺瘤,AChR-Ab检出率较高,皮质类固醇激素疗效好。
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受体减少,血浆皮质醇水平正常,动物实验提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受体减少易促发EAMG。
温馨提示:重症肌无力病情常在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因此患者在平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休息并不意味着卧床不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同
样是重症肌无力患者不可缺少的,患者可以做一些医疗体操、太极拳或保健气功,
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对本病的康复也有一定的帮助。
原文链接:http://jibing.qiuyi.cn/zzjwl/2014/0421/168730.html
范文三:药源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有哪些?
药源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有哪些?
???????? 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颇多,最常见的有抗生素,抗恶性肿瘤药物及解热止痛药等。药物引起的急性肾功能 衰竭 (ARF)称为药源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上日益增多,且易被临床医师忽视。不同药物引起ARF的机制亦各不相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①变态反应分导的药物 过敏 反应:主要包括工型、Ⅱ型及Ⅳ型变态反应。某些抗生素(尤其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及其它药物可引起过敏性 休克 ,即1型变态反应而造成ARF,这与患者的特异体质有关,与药物剂量无关。其次药物为抗原或半抗原,进人体内后可致免疫反应,造成免疫性溶血(Ⅱ型变态反应)导致溶血危象,从而引起ARFo药物也可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而产生自身抗原,进—步刺激机体产生抗肾小管基底膜抗体,引起肾小管免疫损伤及小管间质性疾病,导致ARF。某些药物引起Ⅳ型变态反应,表现为药物疹和/或急性间质性 肾炎 (多表现为ARF),此时主要是通过细胞免疫介导,肾间质浸润的细胞主要有CD4+或CD8+的T细胞和嗜酸粒细胞。这些药物主要有磺胺药、二甲氧基青霉素、头孢菌素、别嘌呤醇;利福平、苯妥英钠等。药物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肾炎日益受到重视,可有发热、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血、尿中嗜酸粒细胞增多,少量蛋白尿,肾功能衰竭,但许多病例仅有肾脏损害而无肾外症状,需肾活检才能确诊,病理上示肾小球基本正常,肾小管硼程度病变,间质局灶或弥漫单个核细胞浸润,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非干酪性肉芽肿,提示药物介导的肾间质迟发过敏反应。有些药物发生变态反应过程中,可能同时或先后涉及前述的两种类型的变态反应,而药物引起Ⅲ型变态反应导致肾衰者相对少见;②药物肾毒性的直接作用:许多药物主要以原型或其代谢产物从肾脏排泄,而药物的原型或代谢产物具有肾毒性。肾小管近端上皮细胞 刷状缘对肾毒性药物非常敏感,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多种酶活性可被巯基结合物抑制或灭活,从而其功能受损,引起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甚至呈ARF。这类损伤发生常与药物剂量过大,疗程过长及肾毒性药物联合使用有关。各类药物造成肾毒性的机制不同。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主要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溶酶体,抑制Na+—K+—ATP酶及DNA合成,产生过氧化物损伤导致细胞坏死。汞剂则是许多酶的非特异性抑制剂,而顺氯氨铂肾毒性可能与硫氨基代谢及氧化物损害有关。直接导致肾小管损伤、坏死的药物常见的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造影剂、金属类(含汞、铋、砷、银及铁剂)、麻醉剂(甲氧氟烷等)、磺胺、万古霉素、多粘菌、抗肿瘤药物(顺氯氨铂)、乙酰唑胺等,以前三者最常见。近年来有报道中草药如木通、雷公藤、厚朴、防己、苍耳子、朱砂等用量过大可引起ARF;③肾脏血液动力学改变:药物可通过降低有效循环血容量,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 (RAA)系统及前列腺素代谢,损伤内皮细胞功能等途径使肾脏血液动力学改变,甚至使肾脏丧失自我调节能力,导致ARF。利尿剂造成有效血容量下降,若下降过快则导致肾前性ARF,甚而发展成急性肾小管坏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抑制R—A—A系统,通过扩张肾脏出入球小动脉的程度不同,从而降 低血压 及肾小球内压,起到治疗和延缓肾病进展的作用,但在老年,脱水,肾血管性 高血压 时应用易导致GFR急剧下降诱发ARF。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s)抑制环氧化酶,从而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导致肾缺血,又继发地使血中儿茶酚胺、加压素上升,肾小动脉及肾小球系膜细胞收缩,GFR进一步下降而引起ARF。造影剂可使肾血管收缩,有报道与内皮细胞 NO产生减少有关。环孢霉素诱发ARF机理有:激活R—A—A系统及交感神经兴奋作用,引起血管收缩;使TXA2及内皮素合成增多;心房肽分泌减少;④肾小管阻塞:肾小管在酸化过程中 pH改变可影响某些药物的溶解度,使药物于小管内沉积引起肾小管阻塞,如磺胺类药物,大量应用氨甲喋呤,乙酰唑胺、无环鸟苷、6—巯基嘌呤及X线造影剂均可引起药物晶体而导致ARF;某些药物引起溶血,大量血红蛋白可阻塞肾小管;化疗引起肿瘤细胞大量破坏,产生急性高尿酸血症,尿酸结晶阻塞肾小管而致ARF;肾毒性药物造成小管上皮细胞极性变化,细胞坏死脱落形成细胞管型阻塞小管,引起肾小管液回漏;⑤渗透性损伤:过量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甘露醇等,由于渗透作用,在其经肾脏滤过后在肾小管内造成高渗,使近曲小管细胞损伤,引起渗透性肾病。近年有报道静脉大剂量输注丙种球蛋白引起ARF,认为与高渗透损伤有关;⑥其他:少数药物可致过敏性血管炎或肾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内血栓形成或泌尿系统排尿梗阻而引起ARF。6—氨基己酸治疗DIC时可使肾小动脉及毛细血管血栓形成,导致ARF,由于其尿中浓度明显增高,可抑制尿激酶活性,可产生不溶性血凝块而阻塞输尿管而致ARF。严重的药源性尿潴留久之可引起ARF。少数药物可引起腹膜后纤维化压迫输尿管致肾衰。综上所述,一种药物引起ARF可由上述的一种或几种不同的机制同时参与介导。
范文四:小肠肿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小肠肿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发病原因
小肠肿瘤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较为一致的看法有:
①小肠腺瘤样息肉、腺癌和某些遗传性家族性息肉病关系密切;
②厌氧菌可能在一部分小肠肿瘤中起一定作用;
③免疫增生性小肠疾病(immuno proliferative small intestinal disease,IPSID)被认为是淋巴瘤的癌前病变,各方面的证据均提示感染可能在IPSID淋巴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④炎症性肠病具有发展为小肠恶性肿瘤的倾向
;⑤一些疾病如口炎性腹泻、Crohn病、神经纤维瘤病、某些回肠手术后与腺癌的发生有关;另一些疾病如结节性淋巴样增生、AIDS则与非霍奇金淋巴瘤有关;⑥化学性致癌剂如二甲基肼、氧化偶氮甲烷在小肠肿瘤的发生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二、发病机制
1.病理分类 小肠肿瘤的病理类型较多,国外报道已达35类,国内有人报道为20类。具体可作如下分类。
(1)按分化程度分类:根据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类。
①良性肿瘤:A.腺瘤或息肉;B.平滑肌瘤或腺肌瘤;C.纤维瘤;D.脂肪瘤;E.血管瘤;F.神经纤维瘤、神经鞘膜瘤;G.错构瘤、畸胎瘤、淋巴管瘤、黑色素瘤及其他。
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腺瘤,平滑肌瘤,脂肪瘤,纤维瘤,血管瘤五种肿瘤。国内报道空回肠平滑肌瘤较多占38~54%。
②恶性肿瘤:A.癌(腺癌,乳头状癌,黏液腺癌);B.肉瘤(纤维肉瘤,神经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网状细胞肉瘤,黏液肉瘤);C.类癌或嗜银细胞瘤;D.霍奇金病;E.恶性血管瘤;F.恶性色素瘤;G.恶性神经鞘膜瘤。
恶性肿瘤中以癌居多,其次为各类肉瘤,肉瘤中以各类恶性淋巴瘤居首位,占35~40%。癌、肉瘤比例为1∶5.5。
(2)按组织来源分类:可分为上皮性肿瘤及非上皮性肿瘤。
2.肿瘤分布 不同的小肠肿瘤在小肠的不同部位分部,似有一定的倾向性。
恶性肿瘤在小肠各段的发生率无差异,良性肿瘤则十二指肠肿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空、回肠,后两者间无差异。
范文五:肺癌肿瘤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的细胞及分子基础综述
姓名:曾永军
学号:
学院:基础医学院学位班 2012234000295
基因工程在肺癌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总结归纳基因工程在肺癌这一疾病中的应用。方法:查阅网上及相关文献,以“肺癌”、“基因诊断”、“基因治疗”为关键词搜索,阅读并加以归纳整理和总结。结果:如今,基因工程广泛应用于肿瘤领域,涉及肺癌的基因发病机制、基因诊断检测和基因治疗及预后。结论:随着其应用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将会得到改变,而肺癌患者的生存率会得到改善。
目前,肺癌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的癌症,在全世界肿瘤的发病率中居于第一位,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居于第一,在我国也如此,可以说,肺癌是我国致死率最高的肿瘤,近年来呈现发病率不断升高的趋势,其中80%为非小细胞肺癌,5年存活率不超过10%。虽然治疗技术不断提高,但5年生存率仍然很低,没有得到改善,鉴于基因工程的飞速发展和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涉及肺癌的基因检测和诊断、肺癌的基因治疗机预后,下面将学习的基因工程技术及相关知识在肺癌中的应用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
1、 关于肺癌
肺癌是一组原发于肺的恶性肿瘤,其中包括来源于上皮细胞的鳞状细胞癌和腺癌,也包括非上皮性肿瘤,其分类多种多样,其中有一组病理分类为小细胞性肺癌和非小细胞性肺癌。肺癌早期诊断不常见,基本上明确诊断的肺癌多为中晚期肺癌,临床初次诊断为肺癌患者中
1为中晚期者多达80%,肺癌的发生是一组多基因损伤变异的过程,其中涉及多个基因,是
一个多步骤、多基因参与的过程,包括:原癌基因的活化、抑癌基因的失活等许多基因的突变3,而肺癌病人多死于无法控制的远处转移。因此,预防并控制远处转移是肺癌治疗中的大问题2。手术加上化疗是最常用于局部转移非小细胞肺癌(NSCLC) 的治疗方法,化疗可以改善病人症状、延长其生存期,是目前唯一可以控制远处转移的治疗方法,但其缓解率低,几乎所有患者最终将出现新的转移病灶。因此,人们需要其他治疗手段以弥补化疗的不足2,其中,分子靶向治疗成为了肺癌治疗的热点,但这涉及相关的基因诊断和检测。随着基因工程在肺癌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靶向治疗药物显示了有效性甚至是奇迹般的疗效,其中有些靶向治疗药物已成为国际肿瘤学界公认的标准治疗方案和规范。
2、 肺癌相关基因
2.1与肺癌相关的癌基因主要有MYC基因家族(C一myc, N-myc, L-myc),基因家族(Kras,H 一ms, N -ms)和Her2/neu基因,均为显性致癌基因,在肿瘤形成过程中只需一条基因模板发生突变,所产生的突变体蛋白就可启动细胞增殖信号而使细胞无限繁殖5。与肺癌相关的抑基因主要有p16,R b,p 53基因,又称隐性癌基因,其需二条模板都发生突变时,肿瘤才会发生5。 4132
2.2与其他大多数肿瘤一样,肺癌的发生发展和细胞凋亡的异常有关,Bcl-2是近年较受关注的一个凋亡抑制基因,其高表达可以引起细胞的恶性转化临床研究发现不同病理类型的Bcl-2表达水平也不相同,SCL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NSCLC,并且早期肺癌组织中的Bcl-2表达要高于晚期,说明Bcl-2有可能成为肺癌早期诊断指标6。
2.3肺癌的耐药基因LRP、MDR1,苏雷等人研究证明肺癌的LRP、MDR1耐药基因与肺癌的病理类型无关,而与肺癌的固有耐药性有关,表现出个体差异性。
3、肺癌基因检测
采用一系列基因工程的方法可以对突变的基因进行检测,如EGFR、K-RAS、B-RAF、C-KIT等突变检测,从而指导临床用药。比如说检测EGFR10,EGFR基因突变主要集中在酪氨酸激酶区(tyrosine kinase coding domain,18-2l外显子),其中19外显子多为框内缺失(746-753)性突变,约占所有突变的45%;21外显子多为替代突变(主要是L858R),约占所有突变的40%7
8。目前普遍认为,筛选出的EGFR突变患者,适用抗EGFR的靶向药物易瑞沙(Iressa,Gefitinib,
9吉非替尼片)、它赛瓦(Tarceva,特罗凯)、达沙替尼(dasatinib)。
4、 肺癌基因治疗:肺癌的基因治疗目前应用相当广泛,现只择其中部分进行整理。
4.1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靶点的治疗
肺癌患者81%~93%表达EGFR,45%~70%的患者为过表达〔1,2〕.针对EGFR 所开发并进入临床研究的分子靶向药物主要分两类: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抑制EGFR 胞内区酪氨酸激酶活性;人工合成的单克隆抗体(MAb),与EGFR 胞外区结合,阻断依赖与配体的EGFR 活化。
4.2以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的治疗
肿瘤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血管形成,因而抗血管生成成为肿瘤药物开发和肿瘤靶向治疗的热点之一,比如:以VEGF/VEGFR 为靶点的药物、以血管内皮细胞为靶点的药物、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MMPIs)。
4.3自杀基因在肺癌中的应用
自杀基因疗法又称为病毒介导的酶解药物前体疗法13,即把能够表达外源性酶活性的基因通过载体转染给肿瘤细胞。当被转染的有限的几个肿瘤细胞中的基因表达时,活性酶可以把肿瘤细胞周围无毒性的药物(药物前体)转化成为具有细胞毒性的药物14,从而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目前HSV—TK基因用于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综上所述,无论是肺癌的诊断检测还是肺癌的治疗中,基因工程的技术已经开始逐步深
入,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未来的肺癌治疗方案会发生大的改变,而肺癌患者的生存率会得到大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王林 (武警浙江总队杭州医院药剂科,浙江杭州310051),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药物与临床研究,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 年第28 卷第23 期
2、 李榕、韩宝惠(上海市胸科医院),EGFR 检测在肺癌中的临床意义,临床肿瘤学杂志2004年8月第
9卷第4期
3、 孟凡珍、江涛(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非小细胞肺癌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4、 韩宝惠,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现状与挑战,中华结核呼吸杂志2007年2月第30期第2卷
5、 叶玉坤(南京军区八一医院、全军肿瘤研究中心),肺癌早期诊断的现状与临床实验研究,第五属全
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
6、 董彦民、田应选、刘春艳,肺癌相关基因临床研究进展,医学信息2005年11月第18卷11期
7、 苏雷、支修益、魏秀琴、许庆生、刘宝东、张毅、刘芝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首都医科大
学肺癌诊疗中心),肺癌组织细胞耐药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中国肿瘤临床2005 年第32卷第3期
8、 毛友生、高燕宁、赫捷、程书均,肺癌分子生物学特性与转移和预后的关系,中华肿瘤杂志2006年8
月第28卷8期
9、 孙洪禹、李晓莉(哈尔滨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内蒙古民族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月第25卷第1期
10、方超,初向阳(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北京,100853),分子靶向治疗与EGFR基因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年第14卷第l期
11、闰圣杰综述,朱运奎审校(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呼吸内科),抑癌基因p53与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0年4月30日第3l卷第2期
12、陆舜、蔡映云,肺癌分子生物学的临床应用进展,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年5 月第25 卷第5期
13李文艳、杨宏莉、杨静、耿坤静,her2基因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医学研究与教育,2010年8月第27卷第4期
14、曹安强、戴天阳(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自杀基因治疗肺癌研究进展,西都医学2008年51212-15119
月第20卷第3期
15、赵立军、李强、白冲、李玉光、曾广文、戚中田,肺腺癌组织特异性自杀基因治疗实验研究,中国肿瘤杂志2004年8月第7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