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21世纪初,机械制造业发展的特点是现代化高新技术的综合利用,其趋势是四化:即柔性化、敏捷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再也不是以20世纪20~40年代发展起来的机械学科自身的成就——凸轮及其它机械为基础,采用专用机床、夹具、刀具、量具组成的流水式生产线——刚性自动化。刚性自动化的缺点是严重影响产品的更新换代,妨碍采用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目前,我国机械制造业中,一些国营企业亏损,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产品大量积压,除与经营管理体制有关外,与企业设备陈旧、工程技术人员知识老化有很大关系。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重振我国机械制造业,很有必要重新认识机械制造业,了解当前国际上机械制造业和21世纪初机械制造业发展的特点和今后的趋势。
制造技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
在20世纪末的1999年第46届国际生产工程学会(CIRP)年会上,该届年会主席——日本学者吉川教授在报告中指出,世界上各发达工业国家经济上的竞争,主要是制造技术的竞争。在各个国家企业生产力的构成中,制造技术的作用一般占55%~65%,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与他们重视制造技术有关。这些国家和地区十分重视将世界各国高新技术专利买回来,通过制造技术,形成独、特、高的产品,率先占领世界市场。这就是他们之所以能崛起、腾飞的决窍。
机械制造业必须领先信息科学、材料科学来改造自己;另一方面,信息科学、材料科学也必须依赖于制造技术来取得新的发展。例如,在计算机的发展中,最关键的问题是高密集度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与存储器件的制作,它们有赖于制造技术的发展。
美、日等国的专家已将制造科学与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物科学一起列为当今时代四大支柱科学。美国由于近年来缺乏对制造科学的重视,使他们许多产品缺乏竞争力。为此,美国政府已批准将先进制造计划列为1996年国家预算唯一重点支持的科技领域,这已引起美国、日本、欧洲在制造技术上新一轮的竞争。 要重新认识机械制造业,尚包含着另一种意义。它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制造,即所谓的机械加工。它是集机械、电子、光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物科学、激光学、管理学等最新成就为一体的一个新兴技术与新兴工业。
检测技术是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的根本保证
自动化生产中的许多信息需要通过检测来提供,生产中出现的各种故障要通过检测去发现和防止,所需要的精度也要靠检测来保证。没有可靠的检测就没有现代化与自动化,更没有高效率和高质量。
在本届年会上,几篇有关“装配系统的新发展”论文中均强调指出,为适应柔性自动化的需要,机器人必须有视觉系统,能对装配件的形体与姿态进行识别,应装有位置与触觉传感器,进行精确定位与抓握力的控制,自动导引车也应有视觉或
声发射传感器,以发现行进中可能遇到的障碍物。在“激光加工的传感器”和“表面粗糙度与表面形貌学”两篇论文中,则完全以检测为主线来进行讨论。在“激光加工中的传感器”一文中指出,激光加工本身是一种“盲过程”,它只加工一个点,为了获得所需形状,需要通过检测来控制,激光加工是一种侵蚀过程,其形态需要通过传感器检测和控制。激光加工之所以能实现,关键在于传感器。在本届年会上,有许多论文均着重指出:越是柔性化的过程,越需要传感器。
当前机械制造业发展的特点是高新技术的综合利用
当前机械制造技术不仅在它的信息处理与控制等方面运用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激光加工技术,在加工机理、切削过程乃至所用的刀具也无不渗透着当代的高新技术,再也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机械加工”了。例如激光加工,通过控制光束与工件的相对运动,可以在一台机床上加工出孔、槽,二维、三维曲面等各种形状,完成钻、铣、镗等动作,它在21世纪初可能引起机械加工的一场新的革命。激光切割、焊接、裁剪、成形加工以及激光快速找正、激光测量等技术,已经在汽车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并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当今,将机械加工分为切削加工与无屑加工已不确切。进入20世纪90年代,又发明了一种快速成形加工方法。由激光器发出的紫外光经光学系统汇聚成一支细光束,对盛在容器内的液体塑料进行扫描。这种塑料能利用紫外激光的光化作用使其表面固化。根据所需要制造零件的尺寸与形状,由计算机控制,只需在形成零件实体处曝光,盛有液态塑料的工作台可作步进横向运动与升降运动。在激光扫描运动与工作台横向运动配合下,在激光光束扫描的地方形成一层薄薄的固化膜。每扫完一个平面,工作台下降0.05mm。这样一层层的塑料按规定形状的图形固化,可以制成任意复杂的零件,这种加工方法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许多工业发达国家的学者、专家在谈到生产过程柔性化、敏捷化、智能化、信息化时,都指出机械制造工程师应掌握和综合利用工程数学、激光学、激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论、生物学、材料科学、管理科学、人文科学等高新技术,这些科学将改变着机械制造的面貌,而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又为这些科学提供新的工具,进一步促进这些科学的发展。
21世纪初机械制造业发展的总趋势
21世纪初,机械制造业总的发展趋势为“四化”:
(1)柔性化:使工艺装备与工艺路线能适用于生产各种产品的需要,能适用于迅速更换工艺、更换产品的需要;
(2)敏捷化:使产品推向市场准备时间缩为最短,使机械制造厂机制能灵活转向;
(3)智能化:柔性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柔性自动化的新发展和延伸。人类不仅要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还要从繁琐的计算、分析等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以便有更多的精力从事高层次的创造性劳动。智能化促进柔性化,它使生产系统具有更完善的判断与适应能力。
21世纪初,产品的更新换代将不断加快,各种各样的需要不断增加。据美国、
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的统计,1975~1995年机械零件的种类增加了40%~50%,而75%~85%的工作人员不直接与材料打交道,转与信息打交道。80%~88%的活动不直接增加产品附加值,产品工艺过程、组织管理日益复杂化。设计、工艺准备等项工作约占为完成用户订货总时间的60%以上。另一方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供货期与产品质量往往起着比价格更为重要的作用。敏捷化已是在机械制造业面前的重大课题。在技术上要实现柔性化,在生产组织上要实现变革,这些都是机械制造企业刻不容缓的大事;
(4)信息化:机械制造业将不再是由物质和能量借助于信息的力量生产出价值,而是由借助于物质和能量的力量生产出价值。因此,信息产业和智力产业将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机械制造也将是由信息主导的,并采用先进生产模式、先进制造系统、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组织管理方式的全新的机械制造业。21世纪初,机械制造业的重要特征表现在它的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以及环保协调的绿色制造等。
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国际生产工程学会年会上,每届都有大量关于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及时生产(Aqiling Production)等方面的论文。这些都将是21世纪机械制造业十分热门的研究课题,所以,柔性化、敏捷化、智能化和信息化便成为21世纪初机械制造业总的发展趋势。
范文二: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机械制造业发展历程及趋势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制造业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变化。首先从国际先进制造技术来分析一下当前制造业的发展状况。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制造业不是“夕阳产业”,但是,制造技术中确有“夕阳技术”,这是同信息化格格不入、同高科技发展不相适应的技术,是缺乏市场竞争力的技术,甚至还可能是危害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所谓的“先进制造技术”,其实就是:“制造技术”加“信息技术”和“管理科学”,再加上有关的科学技术交融而形成的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提高产品对动态多变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为目标。它不局限于制造工艺,而是覆盖了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加工和装配、销售、维修、服务,以及回收再生的全过程。强调技术、人、管理和信息的四维集成,不仅涉及到物质流和能量流,还涉及到信息流和知识流,即四维集成和四流交汇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特点。先进制造技术更加重视制造过程组成和管理的合理化和革新,它是硬件、软件、脑件(人)与组织的系统集成。由于信息技术对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设计技术的不断现代化使成形技术向精密成形或称净成形的方向发展,加工技术向着超精密、超高速以及发展新一代制造装备的方向发展。因此,制造工艺、设备和工厂的柔性和可重构性将成为企业装备的显著特点,虚拟制造技术和网络制造技术将广泛应用。智能化、数字化成为了先进制造技术和机电产品的发展方向,在以提高市场快速反应为目标的制造技术中得到迅速发展和应用。除此之外,绿色制造成了21世纪制造业的重要特征,产品设计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二、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机械制造业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我国大型企业合资改制的案例,揭示了我国机械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同时,概括了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展望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前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制造业有了显著的发展,无论制造业总量还是制造业技术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机械制造业从产品研发、技术装备和加工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却不多。中国的机械制造业除了面临“外敌”之外,自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曾几何时,企业的进口机械成了宣传的噱头。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国人也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这一现实:只有外国进口的生产线和生产设备是可靠的,是产品的保证。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机械行业存在一个巨大的技术“黑洞”,最突出的表现是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近几年来,中国每年用于固定资产的上万亿元设备投资中,60,以上是引进的。作为窗口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有57,的技术源自国外。整个工业制造设备的骨干都是外国产品,这暴露了我国工业化的虚弱性。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脊椎和脊柱,中国今后如果不把腰杆锻炼硬了,挺直了,那么整个经济和国防都是虚弱的。
先进制造技术这个概念的提出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虽然这个名词没有确定的定义,但目前公认的认识是: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技术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并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的总称。纵观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前景,集成化、智能化、敏捷化、虚拟化、清洁化将是我国未来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综上所述,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是将传统的制造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计算机技术是企业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有关的组织、经营、管理和技术有机集成和优化运行,在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实现信息化、智能化、集成优化达到产品上市快、服务好、
质量优成本低的目的,进而提高企业的柔性、健壮性和敏捷性,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伴随经济全球化,我国正在成为世界机械制造业的中心,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械制造业不仅制造工艺装备陈旧、生产自动化技术落后、企业管理粗放、缺乏自主创新产品与先进技术等,而且在快速、高品质、低成本,以及优质服务方面也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正确分析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品牌优势、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并依据不同类型制造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制造业的信息化战略对策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国内大多数机械制造行业产品供大于需,我国机械制造企业已逐步过渡到以销定产的销售模式,通过满足客户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而获得利益。然而,现阶段我国不少机械制造企业追求的目标只是自身利润最大化,这种短期目标容易导致企业战略和行为的“短视”,而帮助客户实现价值最大化是现代企业的追求目标。制造企业应将企业、供应商和用户作为利益的共同体,通过高效有序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吸引、获得、留住和发展有价值的客户,并与其保持终身的互动协作关系,了解并有计划地满足其需求,最终实现企业与客户双赢。只有机械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中价值链的每个要素都能够赢利,整个价值链才能够持续发展。因此,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应该形成互利的良性竞争环境,共同维系整个机械制造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多赢的良好局面。为了实现“帮助客户实现价值最大化”的企业追求目标,机械制造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和实力,选择差异化的企业价值定位和竞争战略。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加剧,当今机械制造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演变为快速、高品质、低成本和优质服务这四个方面。制造企业要建立和培育这些核心竞争能力,需要以产品设计能力,制造工艺技术、加工设备等工程技术为保障;同时,不断完善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和优质服务制度,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一是要通过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信息化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开发质量和水平。二是要通过信息技术帮助企业实现集中管理。应用ERP企业资源计划和OA自动化管理系统,机械制造企业实现以流程为基础的规范化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能力。三是要通过协同产品开发、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帮助企业培育核心竞争能力,实现差异化的竞争战略。总之,机械制造企业只有明确自身的产品优势类型,采取有效的竞争战略对策,实施切实可行的竞争方案,通过信息化系统不断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坚持培育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才能使我国的机械制造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以上是我在学习中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中所获得信息,使我对我国当前的制造业发展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特别对于我们机制班的学生,熟悉制造业的发展前景对以后就业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我也会以此定下自己的人生目标,力争为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范文三:机械制造论文机械制造业发展趋势论文: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趋势的现状
机械制造论文机械制造业发展趋势论文:我国机械制造业发
展趋势的现状
【摘要】文章论述了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特点,六大前瞻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机械制造;前瞻性;发展趋势
1.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特点
我国机械制造业是由传统的制造技术发展起来的,如今已经迈向了新的发展阶段,不在限于制造本身,更多的涉及到其他内容,如:市场调研、产品的设计、加工制造等,这些内容已经结合成为了一个有机整体。先进的制造业更加注重的是实际效果,目标就是为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
2.六大前瞻性技术
2.1趋于技术创新与生产率
提升制造技术产业的生产力仍是至关重要的。有人认为制造业是独立发展的产业,他详细分析并批驳了这些错误观念,强调要不断发展生产力,提高效率,制造技术是推动生产发展的动力。所以制造技术的发展与变革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
2.2趋于智能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的融合
日本发那科长介绍,发那科公司开发了使用智能机器人
能长时间无人操作的机械加工系统,机器人单元可杨用搬运重量从4?,1200?的各种类型的发那科机器人,用智能机器人代替人来完成工件的上下料作业。并且,所开发现智能控制装置既具有控制机床的功能,也具有控制机器人的功能,以促进机床和机机器人的配合。因此,在未来,智能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的融合将成为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
2.3趋于绿色生态机床
同济大学教授张曙教授阐述了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除高速、高精度、多轴联动和复合加工外,绿色生态机床日益受到重视。前者着眼于数控机床性能的不断提高,后者关注数控机床与环境和人的关系。共同的目标是在大幅度提高机床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生产系统对环境的负荷以及对操作者健康的危害。
2.4趋于数控机床的智能化
当前的制造业、面临着产品的多样化、更新换代的加速、以及老龄化社会等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机床的智能化,使机床自身具备可替代高度热熟练技能者的智能化功能,减轻操作人员的负担,以弥补人才不足。日本山崎马扎克机床所具有的7项智能化功能,即:智能化主轴监控功能;智能化振动防止功能;智能化防止干涉功能;语言导航功能以及智
能系统检测功能。
2.5趋于高速高精密机床的测量和数控系统的发展
机床的精度以及测量系统的核心技术研发状况和发展方向,包括:第一,高效可靠且具有诊断功能的接口技术,第二,分辩率达到皮米级的光栅尺技术,第三,绝对式玻璃光栅尺技术,第四,绝对式钢带光栅尺技术,第五,高精密绝对式角度编码器技术等。
2.6数控机床人体工学设计理念
在期间,德马吉公司首次向世界展示了几款最新的机床设计,新设计基于功能性、、人体工学以及造型之间的交互,确定了超越机床行业的未来设计发展方向。德国吉迈集团董事会成员斯密特博士认为构想的驱动力是为客户增加价值。德马吉新一代机床的一个鲜明的元素就是加工区域更好的可视性,由于将安全玻璃制成的视窗扩大了40%,极大地提高了加工过程的透明度。
3.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现状
近几年来,各国之间在经济上的竞争主要是围绕制造技术,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生产能力占有重要的地位,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都与他们重视制造技术有关。信息科学与材料科学的发展也依赖于制造业的发展水平,要提高产品的竞争
力,首先要加强对制造技术的重视程度。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机械制造业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模式,成为一个新兴的技术工业。
3.2我国机械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机械制造业上已经采用了国内外的先进技术,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我国机械制造业在管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国的机械制造业经过了几年的努力,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技术,已经具备了规模。面临着国内外激烈的竞争局面,我国机械制造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方法都有待于提高,重点在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管理手段的转变。各国应广泛的采用计算机管理,重视生产模式的不断更新,有经验管理转化为网络化管理。
(2)我国目前的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能力及应变能力还不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市场信息瞬息万变,人们的需求多样化,对产品的规格、功能等都有不同的要求。鉴于生产计划控制的模式落后,因此,造成了库存和产品的大量积压,导致大量的流动资金被占用用,与现代化所需要的管理手段相距甚远。
(3)制造技术和设计手段是影响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
的重要因素。针对工业发达的国家来说,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以及微型机械和纳米技术来进行设计必将使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到另一个高度。对工业较为发达的国家来说,计算机集成制造业已经实现了智能化和集成化,我国在这一阶段还应加强。
4.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4.1全球化方向
由于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例如在机械制造业中,国内外已有不少企业,甚至是知名度很高的企业,在这种无情的竞争中纷纷落败,有的倒闭,有的被兼井。不少折时还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份额的企业,不得不扩展新的市场,此外,网络通迅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进一步激化了国际间市场的竞争。这两个原因的相互作用,已成为全球化制造业发展的动力,全球化制造的第一个技术基础是网络化,网络通迅技术使得制造业的全球化得以实现。
4.2网络化方向
网络通迅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企一的事生产和经营活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产品设计、物料选择、零件制造、市场开拓与产品销传都可以异地或跨国界进行。此外,网络通迅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技术信息的交流、加强产品
开发的合作和经营管理的学习,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
4.3自动化方向
自动化是一个动态概念,目前它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制造系统中的集成技术和系统技术、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制造单元技术、制造过程的计划和调度、柔性制造技术和适应现代化生产模式的制造环境等方面。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制造全球化、制造敏捷化、制造网络化、制造虚拟化、制造智能化和制造绿色化。
4.4虚拟化方向
制造过程中的虚拟技术是指面向产品生产过和的模拟和检验,检验产品的可加工性、加工方法和工艺的合理性,以优化产品的制造工艺、保证产品质量、生产周期和最低成本为目标,进行生产过程计划、组织管理、车间调度、供应链及物流设计的建模和仿真。虚拟化的核心是计算机仿真,通过仿真软件来模拟真实系统,以保证产品设计和产品工艺的合理性,保证产品制造的成功和生产周期,发现设计、生产中不可避免的缺陷和错误。
4.5绿色化方向
绿色制造则通过绝色生产过程,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设备、绿色工艺、绿色包装、绿色管理等生产出绿色产
品、产品使用完以后再通过绿色处理后加以回收利用。采用绿色制造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制造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使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在室最高。
5.结束语
我国机械制造业技术在未来将沿着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自动化以及绿色化方向发展,但是仅限于此还是不够的,我们要以六大前瞻技术发展趋势为目标,将机械制造业技术的发展放在战略地位,不断创新,不断缩短与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董双辉,吉典恺.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研究[j].科技资讯,2009,(11)(
,,,王玉.先进机械制造技术在我国的应用[j](机械管理开发,2009,(02)(
,,,梁训(世界机械制造技术与装备领域30年来的四大质变[j](航空制造技术,2009,(05)(
,,,马艳春,方超,张美娟,等(浅谈我国的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3,3(
范文四:浅谈机械制造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 浅谈机械制造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我国机械制造技术水平与工业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工业发达国家广泛采用计算机管理,重视组织和管理体制、生产模式的更新发展,推出了准时生产、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并行工程等新的管理思想和技术。而我国只有少数大型企业局部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管理。要实现械制造企业的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管理的信息化,必须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方法和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建立企业内外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
二、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我首先介绍了我国机械制造业与世界工业发达国家的比较,和在国民生产中的重要地位。论述了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及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不足,其次论述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并针对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不足给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三、 主要研究(设计)方法论述: 1.本文主要运用文字论述的方法。 2.通过查阅资料进行书写和论证
3.资料主要由指导老师提供及查阅参考书整理而成。
四、设计(论文)进度安排:
时间(迄止日期) 工 作 内 容
8.1,8.2 选题,查找,分析资料
完成开题报告 8.3,8.4
书写内容 8.5,8.7
进行论证 8.11,8.13
整体整编 8.14,8.17
完成初稿 8.18,8.25
完善初稿,交指导老师审阅 8.26,8.27
完成论文并定稿,答辩 8.27,8.30
五、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六、系部意见:
系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浅谈机械制造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第一章 前言 ......................................................... 1
1.1课题研究的背景 ............................................... 1
1.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第二章 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现状 ......................................... 3
2.1机械机床制造的现状 ........................................... 3
2.2机械制造刀具的发展现状 ....................................... 3
2.3机械制造业管理方面的现状 ..................................... 4 第三章 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不足 ......................................... 6
3.1机械制造技术的不足 ........................................... 6
3.2机械制造业管理的不足 ......................................... 6 第四章 用信息技术提高机械制业管理水平 ............................... 8 第五章 中国机械制造业的特点 ........................................ 10
5.1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 .......................................... 10
5.2机械制造业管理的特点 ........................................ 10
第六章 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 14
6.1机械制造的发展趋势 .......................................... 14
6.2机械制造管理方式的发展趋势 .................................. 15
6.2.1管理思想的发展 ........................................ 15
6.2系统性能的要求 .......................................... 16
6.3 软件开发平台的要求 ...................................... 17 第七章 结语 ........................................................ 18 答谢辞 ............................................................. 19 参考文献 ........................................................... 19
摘 要
制造业特别是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代制造业正在改变着
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营管理模式乃至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本文
仅就机械制造企业目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水平、
管理信息化的特点和技术发展趋势作一些研究,供机械制造企业制定信息化方
案时参考。
关键词:机械制造技术,特点,现状和趋势
State and Tendency of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Abstract:This per analyzes the position and task of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in the nation economy, summarizes its state and tendency in various fields, such as
Manmade-tool, Tool material and Cutting-tool, Precision process and Automation,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 etc, finally points out focal point of our work. Keywords: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State and Tendency
第一章 前言
1.1课题研究的背景
17世纪末随着蒸汽机的问世,机械制造业便开始形成,逐渐发展成为社会上一个独立的工业领域。
现在,机械制造业已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是一个比较古老的行业,但它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个国家、每届政府都非常重视它的现状、它的进步和发展。例如,日本政府在二次世界大战后恢复生产建设、振兴工业期间,首先颁布了”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其中选择了以工作母机为主的19类产品作为振兴对象,政府在加强规划指导的同时,以实物形式发放数亿美元低息设备更新贷款予以扶植,使日本机床工业在后来的十年内,其工业产值增长了10倍。进人80年代,日本机械工业产品在工业产值中的比例超过36%,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同样,美国前总统布什在1991年4月所公布的“美国关键技术计划”中,将制造技术划为6大关键技术之一(材料技术、制造技术、电子技术、生物工程和生命学、能源与环境、航空航天与地面交通)。我国在1949年以前工业十分落后,机械制造业尚未形成,仅有一些设备修理能力,在上海和东北地区只有一些机械制造小厂。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政府推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使我国的机械制造水平和规模发展十分迅速,到今天机械制造业已经涉及到各个行业和各个部门,已形成152大类5万多个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能力。
综合国内外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大工业生产必须优先发展机械工业,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部,是国民经济技术改造的基础,是经济起飞的先导部门。制造业特别是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代制造业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营管理模式乃至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由于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世界的制造业正在向中国转移,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制造大国。我国在家电等若干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但是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设计、先进制造工艺和装备及现代化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我们还不是制造强国。本文仅就机械制造企业目前管理
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水平、管理信息化的特点和技术发展趋势作一些研究,供机械制造企业制定信息化方案时参考。 1.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介绍目前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机械制造业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我们还不是制造强国。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设计、先进制造工艺和装备及现代化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2(阐述机械制造业的特点
特点主要有先进性,实用性,前沿性。
3(阐述机械制造业的未来发展
在制造方面朝全球化,网络信息化,虚拟化,自动化,绿色化发展;而在管理方面在管理思想,系统性能的要求,软件开发平台的要求上要有所改进。
第二章 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现状
2.1机械机床制造的现状
我国的机床制造业是在建国以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到目前为止已有机床厂300多个,工具厂126个,磨料磨具厂53个,机床附件配件厂118个,全国性专业研究所有5个(北京机床研究所、广州机床研究所、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成都工具研究所、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43年来共发展通用机床产品2000多种,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建设提供了300多万台机床设备。
我国的机床行业经历了由少量到批量,低层次到高层次,由少品种到品种齐全以至形成完善的机床行业这一过程。50年代我国仅能生产普通机床,60年代开始研制生产精密机床,70年代能够生产专用机床和自动线,80年代开始批量生产数控机床。在机床拥有量方面也是由少到多逐渐发展起来的.(见表2-1):
表2-1数控车床的年增表
年代 1949 1957 1965 1970 1975 1985 1990 台数(万) 9.5 27.4 65 110 191 272 317
目前我国机床拥有量占世界第一位,然而在我国300多万台机床中,高水平的机床还不多,其中达到世界80年代水平的只有10%多一点,数控机床23500台,占机床总数的0.74%;而美国拥有数控机床221101台,占机床总数的8%;日本数控机床115000台,占11.5%。可见,与西方先进工业国家比较,我国的机床工业还有很大的差距。
2.2机械制造刀具的发展现状
在金属切削加工中刀具材料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对金属切削加工的技术进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金属切削加工技术的发展、革新的历史就是刀具材料发展的历史。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刀具材料经历几次革命。20世纪前,切削刀具是以碳素钢作为刀具材料,由于其耐热温度低于200?,所允许的切削速度不超过10m /min;20世纪初出现了高速钢,耐热温度为500?-600?,可允许的切削速度
为30-40m/min;到了30年代,硬质合金开始使用,其耐热温度达到800?-1000?,其切削速度能达到每分钟一百到一几百米;随后,相继使用了陶瓷刀具、金刚石、立方氮化硼刀具,其耐热温度都在1000?以上,切削速度超过1000m/min。可见,由于新刀具材料出现和使用,在90多年时间内,以切削速度即机动时间计算,其生产率提高了100多倍。例如:高速钢钻头切削速度为15- 20m / min,而可转位硬质合金钻头速度可达250-300m / min,提高效率10-20倍。
正如国际生产工程研究学会(CIRP)曾在一项研究报告中指出:”由于刀具材料的改进,允许的切削速度每隔十年几乎提高一倍”。每一种新刀具材料的出现,都使切削加工能力和水平向前迈进一大步。因而世界各国都比较注重刀具材料的研究,每年都有一些新的材料和刀具出现。
我国在刀具材料研制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1978年我国研制成功了不含钻的高性能铝高速钢,其硬度达到HRC67,其性能可与美国M42高速钢相比美,而生产成本仅为它的1/3,其年产虽超过了5000t并已形成了产品系列。在硬质合金材料方面,除了传统硬质合金外,还开发了超细晶粒的硬质合金,碳化钦基硬质合金,含稀土元素硬质合金等。
与国外先进工业国家相比,我国的刀具和刀具材料技术水平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例如,我国硬质合金产值还只占刀具总产位的8%-10%,国外工业国家达到45%;可转位硬质合金刀片的使用比例,国外占50%-90%,而我国只占15%左右;我国的超硬刀具材料研制还刚刚开始,人造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的产量还远远比不上美国。
2.3机械制造业管理方面的现状
中国机械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经验。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由于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国外的技术、资金、产品大量涌入中国,中国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国内外激烈的竞争局面。竞争要求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快、产品质量高、价格低、交货及时、服务好。这些市场竞争的武器与企业管理的模式、管理方法、
管理手段、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密切相关。然而中国企业及人们的思想意识由
于受到30-40年计划经济的影响,上述竞争武器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第三章 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不足
3.1机械制造技术的不足
(1)设计方面。工业发达国家不断更新设计数据和准则,采用新的设计方法,广泛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CAM),大型企业已经开始了无图纸的设计和生产。我国的制造业CAD应用基本普及,重点骨干企业的70%已应用CAD技术”九五”期间50家示范企业的CAD应用普及率已达93%,主导产品CAD的出图率达98%。但CAD应用的深度仍有很大局限,相当一部分停留在出图,三维CAD,CAD/CAM,仿真设计等应用很少。
(2)制造工艺方面。工业发达国家较广泛地采用高精密加工、精细加工、微细加工、微型机械和微米/纳米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电磁加工技术、超塑加工技术以及复合加工技术等新型加工方法。我国普及率不高,尚在开发、探索之中。
(3)自动化技术方面。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及柔性制造单元、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实现了柔性自动化、知识智能化、集成化。我国尚处在单机自动化、刚性自动化阶段,柔性制造单元和系统仅在少数企业使用。
3.2机械制造业管理的不足
(1)生产计划控制的模式落后。尚未实施ERP的机械制造企业几乎100%采用台套计划的方式。即以产品最长生产周期作为构成产品各种物料的采购提前期和生产提前期。过分夸大的提前期是造成库存和在制品储备高,流动资金占用大的根本原因。生产计划与采购计划脱节,零件成套水平差,不能准时交货。或者用高储备来保交货期。距离现代管理方法物料需求计划MRP、准时生产JIT、供应商管库房VMI、同步生产相差甚远。
(2)企业应变能力差。今天的市场瞬息万变,需求多样化。按订单装配MTO,按订单制造MTO,按订单设计MTD,大规模定制MC。品种规格繁多,生产、采购异常复杂。从客户—销售—设计—生产—采购—财务—成本,需要
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管理,才能动态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适应千变万化市场和客户定制化的要求。
(3)成本计算不准确,成本控制差。人工成本核算一般只能计算产品成本,无法计算零部件成本。成本费用分摊很粗,大量成本数据采集是人工归集的,数据准确性很差,使得成本计算不准确。一般不进行标准成本的计算,也很少进行成本分析,因此成本控制差。
(4)信息分散、不及时、不准确、不共享。制造业产、供、销、人、财、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之间存在大量信息交换。然而人工管理信息分散、缺乏完善的基础数据,信息分散、不及时、不准确、不共享、大大影响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5)科层式的组织机构而不是面向业务流程的扁平化的组织,一般业务流程不合理,业务流程的管理和控制不规范,随意性大。
(6)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式化的管理,管理的优劣因人而异。尽管通过ISO9000制定了一系列的程序文件,执行的效果可因企业和管理者而异。
(7)管理工具落后,大部分企业仍处于手工分散管理或微机单项管理的阶段。有的企业也建立了全厂的计算机网络,但应用仍是分散的,没有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8)现代化管理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差。例如:敏捷制造AM、虚拟制造VM、准时生产JIT、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商业智能BI、电子商务EC、企业资源计划ERP等。
第四章 用信息技术提高机械制业管理水平
上述目前存在的问题严重地影响着企业管理水平、管理效率和企业的竞争能力。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方法和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实现机械制造企业的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摆在每个企业面前刻不容缓任务。所以建立联接厂内外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选择先进、成熟、适合企业管理需求的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商业智能BI、电子商务EC等软件系统,通过管理咨询和业务流程重组,优化设计企业的组织机构、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应用上述软件系统,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以克服目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管理效率和企业的竞争能力,是企业面对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做出的必然选择。系统建设的目标是:
(1)建成一个覆盖全公司的计算机网络化的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工作流的高度统一与并行运作,并通过Intranet、Internet 实现企业内、外部充分的信息交流及企业与外界的联系,形成有效的敏捷供需链系统。
(2)采用先进的生产计划控制方法。打破台套计划的方式,按各种物料的采购提前期和生产提前期编制物料需求计划。建立一个有效、灵活的由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和车间作业计划的三级计划所组成的生产计划管理体系,最大限度的缩短产品生产周期、采购周期、准时交货,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最大限度的降低库存和成本,提高售后服务水平。有条件的企业推行准时生产JIT、供应商管库房VMI、同步生产等先进管理方法。
(3)实现全公司基础数据(如物料数据、产品结构数据、产品设计工艺数据、生产能力数据等)统一生成、统一维护和统一管理,供经授权的各相关部门使用,真正做到数出一家、数据共享,避免冗余。通过ERP系统的建立和实施进一步理顺企业的管理程序,做到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4)针对目前各管理部门中信息分割的情况,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动态信息反馈和监控体系,实现对每项任务从合同签订、设计、生产、采购、成本核算到成品发货全过程的动态跟踪,使每项任务处于有效的监控之下。
(5)加强财务管理和健全成本核算功能。真正建立起二级成本核算体系,采用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较为准确地核算出零部件成本和产品成本,为销售报价和财务核算提供可靠依据。进行成本分析,找出降低成本的因素,有效降低成本。
(6)使用计算机加强质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充分利用质量检测数据,利用多种分析方法,进行深入的统计和分析。有力地监督和提高质量水平。
(7)通过计算机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将广大管理人员从繁琐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机会学习管理理论和提高管理技能,从本质上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第五章 中国机械制造业的特点
5.1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
(1)先进性:机械制造技术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优质、高效、低耗、洁净、灵活(柔性)五个万面。?优质:利用现代制造技术,使加工制造出的零部件或整机质量高,性能好;零部件尺寸精确,表面光洁,内部组织致密,无缺陷及杂质,使用性能好;整机的结构合理、色彩美观宜人,可靠性高。?高效:使用现代制造技术,不仅表现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大大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而且还表现在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提高了产品的开发效率和质量,缩短了生产准备时间。?低耗:采用现代制造技术,可以降低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及能源消耗。?洁净:生产过程不污染环境,使有害废弃物零排放或少排放。?灵活:能快速对市场变化及产品设计的更改作出反应,适应多品种柔性生产。
(2)实用性:机械制造技术是面向工业生产的实用技术,它具有量大面广和讲究实效的特点。因为机械制造技术内涵极其丰富,同时又是动态发展的,它具有多种不同的模式和层次,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机械工厂。
(3)前沿性:机械制造技术的前沿性主要表现在:机械制造技术是信息技术和其它高新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制造技术研究最为活跃的前沿领域。某些先进制造工艺和装备可能目前应用还不广泛,但是它们代表着一定的发展方向,可望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5.2机械制造业管理的特点
(1)机械制造业是典型的离散制造业,其管理软件根据企业的生产类型,生产批量,生产组织方式不同,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
这些制造类型的特征:
离散制造——不同的物料经过非连续的移动,通过不同路径,生产出不同的物料和产品。如汽车、机床、飞机、计算机、家电等。
流程工业——物料经过混合、分离、成型或者化学反应,物料大多连续地通过相同路径,生产出有价值的产品。它又分为连续生产、批量生产和混合制造几种类型。在管理上要求配方管理、副产品、联产品、多种计量单位,同一物品多个质量等级、批号跟踪、保质期等特点,一般用专业流程工业软件。
单件生产——产品按订单设计、按客户需求生产,产品很复杂。产品生产周期一般都很长。有时一个合同按部件多次交货。如三大动力厂(大电机、汽轮机、锅炉)重型机械、造船等。生产组织按工艺划分,设备是通用的。生产管理中除应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整套方法外,需增加网络计划(项目管理),关键资源排序。这里CRM就并不重要。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产品是标准的或选配的。需求可以是预测,或按订单生产,按订单装配。生产组织按工艺特征分车间、工段、班组,如铸、锻、铆、焊、车、铣、刨、磨、装配等。生产计划的特征是典型的MRPII加配置控制。他们也需要CRM,SCM等。
大批量生产——产品是标准或少数选配。需求主要靠预测,也考虑订单。生产设备是以物料(零件、部件)为对象组成一条条流水生产线。生产计划的特征是将传统MRPII与JIT混合制造,中长期计划和批量生产的零件采用物料需求计划MRP,执行计划采用JIT、看板(电子看板)、反冲库存、条码物料跟踪等计划。CRM,电子商务就很重要。
大规模定制——将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以满足不同客户个性需求和大批量生产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的优势相结合。生产组织仍是流水线,但产品配置是多种多样。在生产计划控制方面它需要结合MRP、JIT、配置控制等综合应用。是前两种的混合制造模式。
所以,企业生产类型不同,在选择ERP软件时要按这些不同的管理特征去寻找满足企业需求的软件。你是个年产10万辆汽车的生产厂,软件中没有JIT我看就不合适。你是个重型机械厂,他产品中没有项目管理,光主件质量跟踪,我看也不行。另外,不同的企业管理的重点也不尽相同,有的企业销售非常复杂,但生产简单。有的采购和生产制造非常复杂,但一年只有几个合同,销售管理并不重要。所以,一定要辩证施治、对症下药。
(2)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西方ERP系统在中国的应用问题。西方以”法”为重心的管理模式,所以西方ERP系统是根据以法为重的企业文化、政府的政策法令、规章制度、税收政策、设计开发的;比较重时间进度,重计划,以保证交货期为目标,以时间计划为主线,以标准化为基础,强调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物料按正确的量送到正确的地方。软件功能和逻辑符合所在国政府的政策法令、规章制度、税收政策。人们严格遵守合约,重计划、守纪律。应当说,ERP较好地解决了发达国家的制造企业的集成化管理问题。
东方以”情”为特质的管理哲理,这种管理由于偏重于人的作用和价值实现,却忽略制度效应和条例管理,从而表现出在强调人事关系方面理性精神表现得充分,而在强调任务和规则方面,理性精神表现得不充分。因此,法规制度的不严,人事关系过多,理性精神不足,正是中国式管理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其在管理上的表现,就是较多考虑”后果”。所谓的”主人翁”精神,否认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注重自己行为的价值标准,他们重承诺,轻合约;重调度,轻计划;重情感,轻制度;随意性强,守时性差。所以西方ERP在中国的应用必须注重对人的价值观的管理。所以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全面进行企业绩效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3)ERP这个现代制造业的管理工具,它有其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两个方面。就其自然属性而言,中外企业没有多大差别。它们都追求最大限度的缩短生产制造周期,降低成本,降低库存,准时交货,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因此ERP的普遍原理是中外适用的。但就其社会属性而言,企业管理受国家政策法令、规章制度、税收政策、市场环境的影响。因此ERP一定要考虑国情化。例如,ERP中的财务软件,它必须符合中国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准则和会计电算化的要求。在现阶段还要处理”三角债”;以物易物的“磨帐”处理;在成本核算中保留计划价逐步接转,差异分摊的方法;既有财务应收帐,还要记录销售应收帐;双重工时定额等。
(4)中国机械制造业的管理是最复杂的。机械制造业由于物料品种规格多,生产不连续,生产制造过程复杂,所以机械制造业的管理比其他制造业复杂。另外,中国机械制造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组织
模式,专业化分工没有像国外那样细,中国企业内部的管理相对国外要复杂,
所以中国机械制造业的管理是最复杂的。
第六章 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6.1机械制造的发展趋势
(1)全球化。一方面由于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少暂时还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份额的企业,不得不扩展新的市场;另一方面,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进一步激化了国际间市场的竞争。这两个原因的相互作用,已成为全球化制造业化得以实现。
(2)网络信息化。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产品设计、物料选择、零件制造、市场开拓与产品销售都可以异地或跨越国界进行。通过网络化应用服务中心进行产品及其制造工艺的模拟仿真与优化设计和协同制造,能够大大节省企业的投资并提高生产效率。此外,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技术信息的交流、加强产品开发的合作和经营管理的学习,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好突破口,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在恰当的时机做恰当的事,信息化才能成功。
(3)虚拟化。制造过程中的虚拟技术是指面向产品生产过程的模拟和检验检验产品的可加工性、加工方法和工艺的合理性,以优化产品的制造工艺、保证产品质量、生产周期和最低成本为目标,进行生产过程计划、组织管理、车间调度、供应链及物流设计的建模和仿真,虚拟化的核心是计算机仿真。由于虚拟制造技术在面对激烈市场竞争中显示出了巨大的技术优势。因此,目前已为各先进工业国家和公司所极度重视。我国在机械工业部门主持下,已于1998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虚拟制造技术研讨会”,以推进虚拟制造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虚拟技术应用及发展将会对未来制造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4)自动化。自动化是一个动态概念,目前它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制造系统中的集成技术和系统技术、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制造单元技术、制造过程的计划和调度、柔性制造技术和适应现化生产模式的制造环境等方面。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制造全球化、制造敏捷化、制造网络化、制造虚拟化、制造智能化和制造绿色化。
(5)绿色化。据统计,全世界制造业每年约产生55亿吨无害废物和7亿吨有害废物,占全球环境污染排放物的70%以上。绿色制造则要求有面向环境的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以及绿色维修及回收技术。其中拆卸与回收技术是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减少排放的关键技术。采用绿色制造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制造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使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达到最高。目前这一绿色加工工艺主要集中在不使用切削液上。在欧洲的大批量机械加工中,已有10%,15%的加工使用了干切削和准干切削。
6.2机械制造管理方式的发展趋势
6.2.1管理思想的发展
?在网络系统支持下,新的ERP系统将给世界带入这样一种境界:消费者或客户通过互联网络在电子商场了解产品性能、价格,通过电子商务给生产厂商下达订单;生产者通过ERP系统下达物料采购和生产制造指令,通过电子商务完成物料采购、支付活动;经过生产制造,最后将商品按时送交用户,在网上完成交易和结算。它使供应商、生产者、分销商、客户,通过供应链紧密集成,物料不间断的流动,达到减少库存,最大限度减少经营成本,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所以供应链管理SCM,电子商务EC将必不可少。
?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制造商要从过去的“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策略。客户关系管理CRM它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客户视角,赋予企业更完善的与客户交流的能力,是一种最大化客户收益率的方法。它在充分了解客户的特殊需求基础上,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提高客户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使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其目的在于建立一个系统,使企业在客户服务、市场竞争、销售及支持方面形成彼此协调的全新的关系。CRM既是技术,又是一种新型的管理哲理和机制。
?支持敏捷制造和虚拟制造。敏捷制造是使企业具有卓越的自适应能力,在多变的环境中占据竞争主导地位的总体战略。在经营管理范畴中其实现的技术手段包括:准时生产JIT,精良生产LP,并行工程CE,业务流程再造BPR,
虚拟制造VM等。通过快速建模工具和参考模型库,加快业务流程再造的过程。采用基于浏览器/服务的体系结构和软构件技术,通过标准虚拟专用网**技术,完全可以构建虚拟制造的环境,支持虚拟企业和虚拟制造的管理需求。
?企业绩效管理EPM(Enterprise Performance Management)。EPM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设置各个部门的目标,并将这些目标层层分解为每个员工的目标,通过ERP系统采集其执行情况,并与分配的目标进行比较,以确定员工的报酬和奖励。并对整个公司、部门和员工的绩效进行分析。EPM包括计划、管理和分析的全过程。以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促成公司目标的实现,提高企业的绩效。
?ERP要走专业化的道路。鉴于不同行业在管理细节上存在较大差异,需要针对不同的行业特点、运作机理,设置相应的业务流程、搭建相应的组织结构并设计相应的软件架构去实现。不能指望用一个通用解决方案去适用所有行业,特别是在涉及到生产、销售、采购和成本这样的企业业务细节时,必须拥有专注于某一行业的方案才能有效解决不同应用环境的信息化问题。另外专业化的ERP软件产品其开发周期短、升级换代快、实施容易、成本低等特点。 6.2.2系统性能的要求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ERP系统需要发展商务过程管(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和工作流管理,支持业务流程重组和企业动态建模。针对企业的不同需求,实现功能可裁剪、系统可配置、流程可重构、过程可管理。
?为了使广大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广大员工进入应用系统,ERP系统必须提供对内对外的可集成性和灵活性。对内ERP系统要与CIMS、OA、立体仓库、条形码,数据挖掘等系统紧密集成。对外与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的异构系统集成,充分实现信息共享;支持移动办公和无线接入。
?支持集团公司业务。支持多公司、多组织,跨地域的商业运作模式。
6.2.3 软件开发平台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管理功能和系统性能的要求,ERP软件开发平台必须采用以下技术:
? 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的多层体系结构。为了使用户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操作数据成为可能,大大拓展客户范围,将客户扩展到整个Internet网络上,采用J2EE或.NET开发平台,实现客户端的浏览器层、Web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库层的多层体系结构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实现模块之间的互通、互操作,管理构件的搭建与跨环境的部署和管理,都需要中间件的支撑。
?了使ERP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可集成性、互操作性,必须采用符合工业标准的开发语言、开发工具、通信协议和数据库系统。使应用软件真正做到独立于操作系统(NT,UNIX,Linux),独立于数据库(ORACLE,SQL SERVER,Sybase,DB2)自然也独立于硬件平台。
?了实现系统可配置、流程可重构,软件开发要采用软构件技术。
?支持分布式应用系统。新一代的管理软件系统是超大规模的,也可根据需要剪裁成中小型应用系统。它将不再是集中在同一局域网络服务器上的系统,因此支持分布式应用和分布式数据库是未来管理软件的一个特征。
第七章 结论
论述了机械制造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包括机械制造业的先进性、实用性及前沿性。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是朝着全球化、网络信息化、虚拟化、自动化及绿色化的方向发展的。本文还对中国机械制造业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一些可行性的科学建议,主要集中在机械制造业的管理方面。机械制造企业
的企业,目前管理中存在诸多的问题,非常不利于激烈的市场是管理非常复杂
竞争环境。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管理水平是不容置疑的。文章讲述了机械制造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特点,从管理思想、ERP系统性能要求和软件开发平台三个方面谈了技术发展趋势。供ERP软件供应商开发软件和机械制造企业制定信息化方案时参考。
答谢辞
历时一个月的毕业论文设计也接近尾声,在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很多人
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特别是~我不仅学到了科研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
何做人,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使我知道要认真对待每
一天。在此谨向两位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感谢!另外,对课题研究与写
作过程中曾给予我直接或间接帮助的其他指导老师,同学,表示真诚的谢意。
参考文献
?周立东.试论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中国科技信息,2007.
(23) ?杨英.机械制造技术的研究进展中华高新技术企业科技论坛.
?陈文华.论经济时代的中国机械制造业.北方经济,2007.(4)
?唐天秋,陈利平,高旭.机械制造业衰化的研究与实现。福建电脑,2005.(1)
?张克昌.当前中国机床制造的技术进步.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李如松.现代机床技术的发展动向.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1993.1,3—7.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
一、指导教师评分表(总分为70分)
序 号 考 核 项 目 满 分 评 分 1 工作态度与纪律 10 2 调研论证 10 3 外文翻译 5 4 设计(论文)报告文字质量 10 5 技术水平与实际能力 15 6 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成果价值 15 7 思想与方法创新 5
合计 70 指导教师综合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二、答辩小组评分表(总分为30分)
序 号 考 核 项 目 满 分 评 分 1 技术水平与实际能力 5 2 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成果价值 5 3 设计思想与实验方法创新 5 4 设计(论文)报告内容的讲述 5 5 回答问题的正确性 10
合计 30 答辩小组评价意见(建议等第):
答辩小组组长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三、系答辩委员会审定表
1( 审定意见
2(审定成绩(等第)_____ ___ 系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范文五:浅谈机械制造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第一章 前言 ......................................................... 1
1.1课题研究的背景 ............................................... 1 1.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第二章 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现状 ......................................... 3
2.1机械机床制造的现状 ........................................... 3 2.2机械制造刀具的发展现状 ....................................... 3 2.3机械制造业管理方面的现状 ..................................... 4 第三章 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不足 ......................................... 6
3.1机械制造技术的不足 ........................................... 6 3.2机械制造业管理的不足 ......................................... 6 第四章 用信息技术提高机械制业管理水平 ............................... 8 第五章 中国机械制造业的特点 ........................................ 10
5.1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 .......................................... 10
5.2机械制造业管理的特点 ........................................ 10 第六章 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 14
6.1机械制造的发展趋势 .......................................... 14 6.2机械制造管理方式的发展趋势 .................................. 15
6.2.1管理思想的发展 ........................................ 15 6.2系统性能的要求 .......................................... 16 6.3 软件开发平台的要求 ...................................... 17
第七章 结语 ........................................................ 18 答谢辞 ............................................................. 19 参考文献 ........................................................... 19
摘 要
制造业特别是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代制造业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营管理模式乃至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本文仅就机械制造企业目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水平、管理信息化的特点和技术发展趋势作一些研究,供机械制造企业制定信息化方案时参考。
关键词:机械制造技术,特点,现状和趋势
State and Tendency of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Abstract:This per analyzes the position and task of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in the nation economy, summarizes its state and tendency in various fields, such as Manmade-tool, Tool material and Cutting-tool, Precision process and Automation,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 etc, finally points out focal point of our work. Keywords: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State and Tendency
第一章 前言
1.1课题研究的背景
17世纪末随着蒸汽机的问世,机械制造业便开始形成,逐渐发展成为社会上一个独立的工业领域。
现在,机械制造业已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是一个比较古老的行业,但它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个国家、每届政府都非常重视它的现状、它的进步和发展。例如,日本政府在二次世界大战后恢复生产建设、振兴工业期间,首先颁布了”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其中选择了以工作母机为主的19类产品作为振兴对象,政府在加强规划指导的同时,以实物形式发放数亿美元低息设备更新贷款予以扶植,使日本机床工业在后来的十年内,其工业产值增长了10倍。进人80年代,日本机械工业产品在工业产值中的比例超过36%,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同样,美国前总统布什在1991年4月所公布的“美国关键技术计划”中,将制造技术划为6大关键技术之一(材料技术、制造技术、电子技术、生物工程和生命学、能源与环境、航空航天与地面交通)。我国在1949年以前工业十分落后,机械制造业尚未形成,仅有一些设备修理能力,在上海和东北地区只有一些机械制造小厂。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政府推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使我国的机械制造水平和规模发展十分迅速,到今天机械制造业已经涉及到各个行业和各个部门,已形成152大类5万多个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能力。
综合国内外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大工业生产必须优先发展机械工业,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部,是国民经济技术改造的基础,是经济起飞的先导部门。制造业特别是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代制造业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营管理模式乃至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由于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世界的制造业正在向中国转移,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制造大国。我国在家电等若干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但是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设计、先进制造工艺和装备及现代化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我们还不是制造强国。本文仅就机械制造企业目前管理
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水平、管理信息化的特点和技术发展趋势作一些研究,供机械制造企业制定信息化方案时参考。
1.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介绍目前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机械制造业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我们还不是制造强国。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设计、先进制造工艺和装备及现代化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2.阐述机械制造业的特点
特点主要有先进性,实用性,前沿性。 3.阐述机械制造业的未来发展
在制造方面朝全球化,网络信息化,虚拟化,自动化,绿色化发展;而在管理方面在管理思想,系统性能的要求,软件开发平台的要求上要有所改进。
第二章 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现状
2.1机械机床制造的现状
2.2机械制造刀具的发展现状
在金属切削加工中刀具材料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对金属切削加工的技术进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金属切削加工技术的发展、革新的历史就是刀具材料发展的历史。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刀具材料经历几次革命。20世纪前,切削刀具是以碳素钢作为刀具材料,由于其耐热温度低于200℃,所允许的切削速度不超过10m /min;20世纪初出现了高速钢,耐热温度为500℃-600℃,可允许的切削速度
为30-40m/min;到了30年代,硬质合金开始使用,其耐热温度达到800℃-1000℃,其切削速度能达到每分钟一百到一几百米;随后,相继使用了陶瓷刀具、金刚石、立方氮化硼刀具,其耐热温度都在1000℃以上,切削速度超过1000m/min。可见,由于新刀具材料出现和使用,在90多年时间内,以切削速度即机动时间计算,其生产率提高了100多倍。例如:高速钢钻头切削速度为15- 20m / min,而可转位硬质合金钻头速度可达250-300m / min,提高效率10-20倍。
正如国际生产工程研究学会(CIRP)曾在一项研究报告中指出:”由于刀具
材料的改进,允许的切削速度每隔十年几乎提高一倍”。每一种新刀具材料的出现,都使切削加工能力和水平向前迈进一大步。因而世界各国都比较注重刀具材料的研究,每年都有一些新的材料和刀具出现。
我国在刀具材料研制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1978年我国研制成功了不含钻的高性能铝高速钢,其硬度达到HRC67,其性能可与美国M42高速钢相比美,而生产成本仅为它的1/3,其年产虽超过了5000t并已形成了产品系列。在硬质合金材料方面,除了传统硬质合金外,还开发了超细晶粒的硬质合金,碳化钦基硬质合金,含稀土元素硬质合金等。
与国外先进工业国家相比,我国的刀具和刀具材料技术水平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例如,我国硬质合金产值还只占刀具总产位的8%-10%,国外工业国家达到45%;可转位硬质合金刀片的使用比例,国外占50%-90%,而我国只占15%左右;我国的超硬刀具材料研制还刚刚开始,人造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的产量还远远比不上美国。
2.3机械制造业管理方面的现状
中国机械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经验。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由于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国外的技术、资金、产品大量涌入中国,中国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国内外激烈的竞争局面。竞争要求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快、产品质量高、价格低、交货及时、服务好。这些市场竞争的武器与企业管理的模式、管理方法、
管理手段、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密切相关。然而中国企业及人们的思想意识由于受到30-40年计划经济的影响,上述竞争武器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第三章 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不足
3.1机械制造技术的不足
(1)设计方面。工业发达国家不断更新设计数据和准则,采用新的设计方法,广泛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CAM),大型企业已经开始了无图纸的设计和生产。我国的制造业CAD应用基本普及,重点骨干企业的70%已应用CAD技术”九五”期间50家示范企业的CAD应用普及率已达93%,主导产品CAD的出图率达98%。但CAD应用的深度仍有很大局限,相当一部分停留在出图,三维CAD,CAD/CAM,仿真设计等应用很少。
(2)制造工艺方面。工业发达国家较广泛地采用高精密加工、精细加工、微细加工、微型机械和微米/纳米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电磁加工技术、超塑加工技术以及复合加工技术等新型加工方法。我国普及率不高,尚在开发、探索之中。
(3)自动化技术方面。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及柔性制造单元、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实现了柔性自动化、知识智能化、集成化。我国尚处在单机自动化、刚性自动化阶段,柔性制造单元和系统仅在少数企业使用。
3.2机械制造业管理的不足 (1)生产计划控制的模式落后。尚未实施ERP的机械制造企业几乎100%采用台套计划的方式。即以产品最长生产周期作为构成产品各种物料的采购提前期和生产提前期。过分夸大的提前期是造成库存和在制品储备高,流动资金占用大的根本原因。生产计划与采购计划脱节,零件成套水平差,不能准时交货。或者用高储备来保交货期。距离现代管理方法物料需求计划MRP、准时生产JIT、供应商管库房VMI、同步生产相差甚远。
(2)企业应变能力差。今天的市场瞬息万变,需求多样化。按订单装配
MTO,按订单制造MTO,按订单设计MTD,大规模定制MC。品种规格繁多,生产、采购异常复杂。从客户—销售—设计—生产—采购—财务—成本,需要
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管理,才能动态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适应千变万化市场和客户定制化的要求。
(3)成本计算不准确,成本控制差。人工成本核算一般只能计算产品成本,无法计算零部件成本。成本费用分摊很粗,大量成本数据采集是人工归集的,数据准确性很差,使得成本计算不准确。一般不进行标准成本的计算,也很少进行成本分析,因此成本控制差。
(4)信息分散、不及时、不准确、不共享。制造业产、供、销、人、财、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之间存在大量信息交换。然而人工管理信息分散、缺乏完善的基础数据,信息分散、不及时、不准确、不共享、大大影响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5)科层式的组织机构而不是面向业务流程的扁平化的组织,一般业务流程不合理,业务流程的管理和控制不规范,随意性大。
(6)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式化的管理,管理的优劣因人而异。尽管通过ISO9000制定了一系列的程序文件,执行的效果可因企业和管理者而异。
(7)管理工具落后,大部分企业仍处于手工分散管理或微机单项管理的阶段。有的企业也建立了全厂的计算机网络,但应用仍是分散的,没有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8)现代化管理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差。例如:敏捷制造AM、虚拟制造VM、准时生产JIT、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商业智能BI、电子商务EC、企业资源计划ERP等。
第四章 用信息技术提高机械制业管理水平 上述目前存在的问题严重地影响着企业管理水平、管理效率和企业的竞争能力。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方法和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实现机械制造企业的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摆在每个企业面前刻不容缓任务。所以建立联接厂内外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选择先进、成熟、适合企业管理需求的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商业智能BI、电子商务EC等软件系统,通过管理咨询和业务流程重组,优化设计企业的组织机构、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应用上述软件系统,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以克服目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管理效率和企业的竞争能力,是企业面对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做出的必然选择。系统建设的目标是:
(1)建成一个覆盖全公司的计算机网络化的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工作流的高度统一与并行运作,并通过Intranet、Internet 实现企业内、外部充分的信息交流及企业与外界的联系,形成有效的敏捷供需链系统。
(2)采用先进的生产计划控制方法。打破台套计划的方式,按各种物料的采购提前期和生产提前期编制物料需求计划。建立一个有效、灵活的由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和车间作业计划的三级计划所组成的生产计划管理体系,最大限度的缩短产品生产周期、采购周期、准时交货,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最大限度的降低库存和成本,提高售后服务水平。有条件的企业推行准时生产JIT、供应商管库房VMI、同步生产等先进管理方法。
(3)实现全公司基础数据(如物料数据、产品结构数据、产品设计工艺数据、生产能力数据等)统一生成、统一维护和统一管理,供经授权的各相关部门使用,真正做到数出一家、数据共享,避免冗余。通过ERP系统的建立和实施进一步理顺企业的管理程序,做到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4)针对目前各管理部门中信息分割的情况,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动态信息反馈和监控体系,实现对每项任务从合同签订、设计、生产、采购、成本核算到成品发货全过程的动态跟踪,使每项任务处于有效的监控之下。
(5)加强财务管理和健全成本核算功能。真正建立起二级成本核算体系,采用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较为准确地核算出零部件成本和产品成本,为销售报价和财务核算提供可靠依据。进行成本分析,找出降低成本的因素,有效降低成本。
(6)使用计算机加强质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充分利用质量检测数据,利用多种分析方法,进行深入的统计和分析。有力地监督和提高质量水平。
(7)通过计算机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将广大管理人员从繁琐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机会学习管理理论和提高管理技能,从本质上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第五章 中国机械制造业的特点
5.1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
(1)先进性:机械制造技术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优质、高效、低耗、洁净、灵活(柔性)五个万面。①优质:利用现代制造技术,使加工制造出的零部件或整机质量高,性能好;零部件尺寸精确,表面光洁,内部组织致密,无缺陷及杂质,使用性能好;整机的结构合理、色彩美观宜人,可靠性高。②高效:使用现代制造技术,不仅表现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大大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而且还表现在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提高了产品的开发效率和质量,缩短了生产准备时间。③低耗:采用现代制造技术,可以降低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及能源消耗。④洁净:生产过程不污染环境,使有害废弃物零排放或少排放。⑤灵活:能快速对市场变化及产品设计的更改作出反应,适应多品种柔性生产。
(2)实用性:机械制造技术是面向工业生产的实用技术,它具有量大面广和讲究实效的特点。因为机械制造技术内涵极其丰富,同时又是动态发展的,它具有多种不同的模式和层次,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机械工厂。
(3)前沿性:机械制造技术的前沿性主要表现在:机械制造技术是信息技术和其它高新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制造技术研究最为活跃的前沿领域。某些先进制造工艺和装备可能目前应用还不广泛,但是它们代表着一定的发展方向,可望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5.2机械制造业管理的特点 (1)机械制造业是典型的离散制造业,其管理软件根据企业的生产类型,生产批量,生产组织方式不同,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
这些制造类型的特征:
离散制造——不同的物料经过非连续的移动,通过不同路径,生产出不同的物料和产品。如汽车、机床、飞机、计算机、家电等。
流程工业——物料经过混合、分离、成型或者化学反应,物料大多连续地通过相同路径,生产出有价值的产品。它又分为连续生产、批量生产和混合制造几种类型。在管理上要求配方管理、副产品、联产品、多种计量单位,同一物品多个质量等级、批号跟踪、保质期等特点,一般用专业流程工业软件。
单件生产——产品按订单设计、按客户需求生产,产品很复杂。产品生产周期一般都很长。有时一个合同按部件多次交货。如三大动力厂(大电机、汽轮机、锅炉)重型机械、造船等。生产组织按工艺划分,设备是通用的。生产管理中除应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整套方法外,需增加网络计划(项目管理),关键资源排序。这里CRM就并不重要。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产品是标准的或选配的。需求可以是预测,或按订单生产,按订单装配。生产组织按工艺特征分车间、工段、班组,如铸、锻、铆、焊、车、铣、刨、磨、装配等。生产计划的特征是典型的MRPII加配置控制。他们也需要CRM,SCM等。
大批量生产——产品是标准或少数选配。需求主要靠预测,也考虑订单。生产设备是以物料(零件、部件)为对象组成一条条流水生产线。生产计划的特征是将传统MRPII与JIT混合制造,中长期计划和批量生产的零件采用物料需求计划MRP,执行计划采用JIT、看板(电子看板)、反冲库存、条码物料跟踪等计划。CRM,电子商务就很重要。
大规模定制——将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以满足不同客户个性需求和大批量生产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的优势相结合。生产组织仍是流水线,但产品配置是多种多样。在生产计划控制方面它需要结合MRP、JIT、配置控制等综合应用。是前两种的混合制造模式。
所以,企业生产类型不同,在选择ERP软件时要按这些不同的管理特征去寻找满足企业需求的软件。你是个年产10万辆汽车的生产厂,软件中没有JIT我看就不合适。你是个重型机械厂,他产品中没有项目管理,光主件质量跟踪,我看也不行。另外,不同的企业管理的重点也不尽相同,有的企业销售非常复杂,但生产简单。有的采购和生产制造非常复杂,但一年只有几个合同,销售管理并不重要。所以,一定要辩证施治、对症下药。
(2)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西方ERP系统在中国的应用问题。西方以”法”为重心的管理模式,所以西方ERP系统是根据以法为重的企业文化、政府的政策法令、规章制度、税收政策、设计开发的;比较重时间进度,重计划,以保证交货期为目标,以时间计划为主线,以标准化为基础,强调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物料按正确的量送到正确的地方。软件功能和逻辑符合所在国政府的政策法令、规章制度、税收政策。人们严格遵守合约,重计划、守纪律。应当说,ERP较好地解决了发达国家的制造企业的集成化管理问题。
东方以”情”为特质的管理哲理,这种管理由于偏重于人的作用和价值实现,却忽略制度效应和条例管理,从而表现出在强调人事关系方面理性精神表现得充分,而在强调任务和规则方面,理性精神表现得不充分。因此,法规制度的不严,人事关系过多,理性精神不足,正是中国式管理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其在管理上的表现,就是较多考虑”后果”。所谓的”主人翁”精神,否认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注重自己行为的价值标准,他们重承诺,轻合约;重调度,轻计划;重情感,轻制度;随意性强,守时性差。所以西方ERP在中国的应用必须注重对人的价值观的管理。所以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全面进行企业绩效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3)ERP这个现代制造业的管理工具,它有其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两个方面。就其自然属性而言,中外企业没有多大差别。它们都追求最大限度的缩短生产制造周期,降低成本,降低库存,准时交货,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因此ERP的普遍原理是中外适用的。但就其社会属性而言,企业管理受国家政策法令、规章制度、税收政策、市场环境的影响。因此ERP一定要考虑国情化。例如,ERP中的财务软件,它必须符合中国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准则和会计电算化的要求。在现阶段还要处理”三角债”;以物易物的“磨帐”处理;在成本核算中保留计划价逐步接转,差异分摊的方法;既有财务应收帐,还要记录销售应收帐;双重工时定额等。
(4)中国机械制造业的管理是最复杂的。机械制造业由于物料品种规格多,生产不连续,生产制造过程复杂,所以机械制造业的管理比其他制造业复杂。另外,中国机械制造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组织
模式,专业化分工没有像国外那样细,中国企业内部的管理相对国外要复杂,所以中国机械制造业的管理是最复杂的。
第六章 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6.1机械制造的发展趋势
(1)全球化。一方面由于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少暂时还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份额的企业,不得不扩展新的市场;另一方面,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进一步激化了国际间市场的竞争。这两个原因的相互作用,已成为全球化制造业化得以实现。
(2)网络信息化。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产品设计、物料选择、零件制造、市场开拓与产品销售都可以异地或跨越国界进行。通过网络化应用服务中心进行产品及其制造工艺的模拟仿真与优化设计和协同制造,能够大大节省企业的投资并提高生产效率。此外,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技术信息的交流、加强产品开发的合作和经营管理的学习,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好突破口,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在恰当的时机做恰当的事,信息化才能成功。
(3)虚拟化。制造过程中的虚拟技术是指面向产品生产过程的模拟和检验检验产品的可加工性、加工方法和工艺的合理性,以优化产品的制造工艺、保证产品质量、生产周期和最低成本为目标,进行生产过程计划、组织管理、车间调度、供应链及物流设计的建模和仿真,虚拟化的核心是计算机仿真。由于虚拟制造技术在面对激烈市场竞争中显示出了巨大的技术优势。因此,目前已为各先进工业国家和公司所极度重视。我国在机械工业部门主持下,已于1998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虚拟制造技术研讨会”,以推进虚拟制造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虚拟技术应用及发展将会对未来制造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4)自动化。自动化是一个动态概念,目前它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制造系统中的集成技术和系统技术、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制造单元技术、制造过程的计划和调度、柔性制造技术和适应现化生产模式的制造环境等方面。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制造全球化、制造敏捷化、制造网络化、制造虚拟化、制造智能化和制造绿色化。
(5)绿色化。据统计,全世界制造业每年约产生55亿吨无害废物和7亿吨有害废物,占全球环境污染排放物的70%以上。绿色制造则要求有面向环境的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以及绿色维修及回收技术。其中拆卸与回收技术是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减少排放的关键技术。采用绿色制造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制造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使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达到最高。目前这一绿色加工工艺主要集中在不使用切削液上。在欧洲的大批量机械加工中,已有10%~15%的加工使用了干切削和准干切削。
6.2机械制造管理方式的发展趋势
6.2.1管理思想的发展 ①在网络系统支持下,新的ERP系统将给世界带入这样一种境界:消费者或客户通过互联网络在电子商场了解产品性能、价格,通过电子商务给生产厂商下达订单;生产者通过ERP系统下达物料采购和生产制造指令,通过电子商务完成物料采购、支付活动;经过生产制造,最后将商品按时送交用户,在网上完成交易和结算。它使供应商、生产者、分销商、客户,通过供应链紧密集成,物料不间断的流动,达到减少库存,最大限度减少经营成本,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所以供应链管理SCM,电子商务EC将必不可少。
②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制造商要从过去的“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策略。客户关系管理CRM它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客户视角,赋予企业更完善的与客户交流的能力,是一种最大化客户收益率的方法。它在充分了解客户的特殊需求基础上,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提高客户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使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其目的在于建立一个系统,使企业在客户服务、市场竞争、销售及支持方面形成彼此协调的全新的关系。CRM既是技术,又是一种新型的管理哲理和机制。
③支持敏捷制造和虚拟制造。敏捷制造是使企业具有卓越的自适应能力,在多变的环境中占据竞争主导地位的总体战略。在经营管理范畴中其实现的技术手段包括:准时生产JIT,精良生产LP,并行工程CE,业务流程再造BPR,
虚拟制造VM等。通过快速建模工具和参考模型库,加快业务流程再造的过程。采用基于浏览器/服务的体系结构和软构件技术,通过标准虚拟专用网**技术,完全可以构建虚拟制造的环境,支持虚拟企业和虚拟制造的管理需求。
④企业绩效管理EPM(Enterprise Performance Management)。EPM根据企
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设置各个部门的目标,并将这些目标层层分解为每个员工的目标,通过ERP系统采集其执行情况,并与分配的目标进行比较,以确定员工的报酬和奖励。并对整个公司、部门和员工的绩效进行分析。EPM包括计划、管理和分析的全过程。以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促成公司目标的实现,提高企业的绩效。
⑤ERP要走专业化的道路。鉴于不同行业在管理细节上存在较大差异,需
要针对不同的行业特点、运作机理,设置相应的业务流程、搭建相应的组织结构并设计相应的软件架构去实现。不能指望用一个通用解决方案去适用所有行业,特别是在涉及到生产、销售、采购和成本这样的企业业务细节时,必须拥有专注于某一行业的方案才能有效解决不同应用环境的信息化问题。另外专业化的ERP软件产品其开发周期短、升级换代快、实施容易、成本低等特点。 6.2.2系统性能的要求
①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ERP系统需要发展商务过程
管(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和工作流管理,支持业务流程重组和企业动态建模。针对企业的不同需求,实现功能可裁剪、系统可配置、流程可重构、过程可管理。
②为了使广大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广大员工进入应用系统,ERP系
统必须提供对内对外的可集成性和灵活性。对内ERP系统要与CIMS、OA、立体仓库、条形码,数据挖掘等系统紧密集成。对外与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的异构系统集成,充分实现信息共享;支持移动办公和无线接入。
③支持集团公司业务。支持多公司、多组织,跨地域的商业运作模式。
6.2.3 软件开发平台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管理功能和系统性能的要求,ERP软件开发平台必须采用以下技术:
① 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的多层体系结构。为了使用户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
操作数据成为可能,大大拓展客户范围,将客户扩展到整个Internet网络上,采用J2EE或.NET开发平台,实现客户端的浏览器层、Web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库层的多层体系结构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实现模块之间的互通、互操作,管理构件的搭建与跨环境的部署和管理,都需要中间件的支撑。
②了使ERP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可集成性、互操作性,必须采用符
合工业标准的开发语言、开发工具、通信协议和数据库系统。使应用软件真正做到独立于操作系统(NT,UNIX,Linux),独立于数据库(ORACLE,SQL SERVER,Sybase,DB2)自然也独立于硬件平台。
③了实现系统可配置、流程可重构,软件开发要采用软构件技术。 ④支持分布式应用系统。新一代的管理软件系统是超大规模的,也可根据需
要剪裁成中小型应用系统。它将不再是集中在同一局域网络服务器上的系统,因此支持分布式应用和分布式数据库是未来管理软件的一个特征。
第七章 结论
论述了机械制造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包括机械制造业的先进性、实用性及前沿性。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是朝着全球化、网络信息化、虚拟化、自动化及绿色化的方向发展的。本文还对中国机械制造业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一些可行性的科学建议,主要集中在机械制造业的管理方面。机械制造企业是管理非常复杂的企业,目前管理中存在诸多的问题,非常不利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管理水平是不容置疑的。文章讲述了机械制造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特点,从管理思想、ERP系统性能要求和软件开发平台三个方面谈了技术发展趋势。供ERP软件供应商开发软件和机械制造企业制定信息化方案时参考。
答谢辞
历时一个月的毕业论文设计也接近尾声,在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很多人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特别是!我不仅学到了科研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做人,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使我知道要认真对待每一天。在此谨向两位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感谢!另外,对课题研究与写作过程中曾给予我直接或间接帮助的其他指导老师,同学,表示真诚的谢意。
参考文献
⑴周立东.试论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中国科技信息,2007.
(23)
⑵杨英.机械制造技术的研究进展中华高新技术企业科技论坛. ⑶陈文华.论经济时代的中国机械制造业.北方经济,2007.(4) ⑷唐天秋,陈利平,高旭.机械制造业衰化的研究与实现。福建电脑,2005.(1) ⑸张克昌.当前中国机床制造的技术进步.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⑹李如松.现代机床技术的发展动向.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1993.1,3—7.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
一、指导教师评分表(总分为70分)
二、答辩小组评分表(总分为30分)
三、系答辩委员会审定表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