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006-唯物史观
006 唯物史观
【测试要求】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2.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表现有哪些?
4.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分别是什么?
5.人的价值的内涵是什么?怎样评价人的价值?
6.价值观导向作用的表现有哪些?
7. 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
8.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典型例题】
1.[2008] 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主要看
A. 他的社会地位 B. 他获得的劳动报酬
C. 他为社会和人民作出的贡献 D. 他是否有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
2.[2009] 25.**同志在北京2008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 A.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 B.社会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社会存在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判断: 3.[2009]青年是祖国的未来,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必须自觉站在 的立场上。
A.青少年学生 B.最广大人民 C.中国公民 D.集体利益 4.[2010] 在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凝聚信心”、“保八”、“扩大内需”等成为2009年我国社会流行的热词。这体现了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具有独立性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 5. [2010]判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6. [2011]判断: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7. [2012] “当代雷锋”郭明义30多年如一日,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传递爱心。如今,郭明义 爱心团队遍布全国,成员已达6万余人。这反映出
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决定作用 ③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8. [2013] 如果说“江南Style”是娱乐模仿秀的话,那么“航母Style”的走红,背后是祖国的日益强大和群众的自豪之情。这体现了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推动作用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9. [2013] “马路是我的作业本,老百姓是我的老师,我希望老师每天走在大街上,都会
1
说我的作业完成得不错。”十八大代表方丽日复一日、披星戴月做好保洁员工作,将简单的工作做得不简单。她的事迹启示我们
A.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起决定作用 B.人生价值主要体现为个人利益的实现 C.要在轰轰烈烈的事业中追求自身价值 D.要在奉献社会的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 10. [2013]判断: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因为人民群众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11. [2014]2013,你过得好吗?有人在网上将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概括为“喜大普奔”,作为人们的某种生活写照。可见,网络流行语根源于 A.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 C.价值追求 D.创新精神
12. [2014]江苏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决定.2014年全省财政再向民生倾斜,在省预算安排中把80% 左右的公共财政支出计划用到民生项目上。实施民生工程的哲学依据是
A.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B.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
13.[2014]97岁的胡佩兰是我国最年长的出诊医生,70岁退休后,她还到基层医疗机构坐诊,继续为病人服务,每周出诊6天,风雨无阻,一坚持就是20年。她的感人事迹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要
①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②努力提高技能实现自我价值 ③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④积极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14]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巩固训练】
一、判断题
1.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3.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4.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5.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二、单项选择题
6.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是建立在现代化基础上的和谐文化,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的和谐文化。上述对和谐文化的认识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C.发展具有普遍性 D.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7.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是指
①人的思想观念决定社会的发展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③社会意识的变化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④社会意识可能先于社会存在而出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随着网络的发展,网上的民意调查和公众测验越来越多,中国传媒越来越多刊登最新调查结果来证明自己的论断,之所以越来越重视人民群众的意见,是因为
A.人民群众的意见都是对的 B.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C.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D.人民群众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能通过观察抓住本质和规律
9.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标准举行听证会的公告发布后,社会反响强烈,共收到公众报名4982件。立法过程中之所以要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是因为
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劳动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0.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基本内容包括
①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②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③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⑤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
1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民族都必须树立节约意识,只有节约,才能使现有资源能够承载中华民族腾飞大业。从哲学上,这是因为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D.价值观促进社会存在发展 12.“权为民用,纵然是清风两袖,自当流芳百世传佳话;利为己谋,即便有豪宅千顷,也会遗臭万年殃后人。”这副对联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价值观指引
C.个人应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三、简析题
22.自2013年6月18日,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某市市委高度重视,要求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确保活动取得成效。为认真做好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该市市委将“作风建设年”活动有机融入其中,坚持领导示范、超前谋划、统筹推进,为实现教育实践活动高标准起步、高起点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民声、访民情、解民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坚持边查边改、边整边改,把解决问题贯穿活动全过程,干部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有效开展,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前预热、先行先试,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工作基础和制度基础。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成效的原因。
①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发挥了先进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
②将“作风建设年”活动有机融入其中,坚持领导示范、超前谋划、统筹推进,发挥了正确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重要驱动和导向作用。
③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民声、访民情、解民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坚持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④有效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前预热、先行先试,遵循了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民声、访民情、解民难,坚持边查边改、边整边改,把解决问题贯穿活动全过程,做到了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必然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作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
范文二: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
马克思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以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为实践,以德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注意和法国阶级斗争历史学派为理论前提,进行科学研究中形成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部社会从片面发展走向全面发展的历史,也是社会追求全面协调、和谐发展的过程。
马恩通过阐明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并对唯物史观的前提、实质和结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从而得出了:“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方式即各种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而且要追溯到它们产生的过程??这种历史观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 1实践是唯物史观的根基
黑格尔把自己的哲学比做黄昏起飞的猫头鹰,表示自己的哲学只用于解释和思辨,而不参与现实社会。马克思亲身的现实经历使他认识到黑格尔的体系看似完满,却有许多漏洞对现实毫无益处。于是,马克思将视野转向实践,并从具体的实践中解读和改造世界。马克思在1845年春写作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已经包含了唯物史观的萌芽。
《提纲》开篇第一节马克思写到:“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p1)这里,马克思十分明确强调了自己哲学的创新之处在于对“对象、现实、感性,”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即从人的实践去理解世界。“实践不仅是认识论和历史观的基础,更重要的,它是世界观的基础,是观察世界的基本的思维方式。”[3](p57)
2. 交往、劳动、分工等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详细分析了交往、劳动、分工等对于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的作用,考察了近代大工业到来以后生产与交往发展的特征,科学地预言了交往、分工发展对于人类历史持续影响的前景和方向。
在《形态》中,马克思首先考察了原始社会以来人类交往和分工发展的过程,充分肯定了交往和分工等活动对于人类历史的意义,指出“分工是迄今为止历史的主要力量之一”。同时,马克思更集中地分析考察了近代大工业诞生以来生产、交往、分工发展的特点及影响扩大的情况,提出随着工业革命和大机器生产的时代的到来,“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1]88。“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1]89马克思指出,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民族间交往的普遍化是促进历史愈益成为世界历史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和普遍交往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的相互作用是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动力。以大机器为标志的近代工业化的发展,是促进历史日益成为世界历史的最根本力量。
3.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的实质。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1]73的命题。马克思认为,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的生产者,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具有社会性,人的意识是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随着交往关系的发展而发展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谬误和幻想也是存在的反映。马克思关于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命题是社会存在决社会意识原理的最初的深刻表述,并且在进一步论证中揭示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的实质。这一基本原理是马克思恩格斯制定新世界观的出发点和归宿,全部唯物史观及其基本原理都是从这里展开叙述的。
4.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1843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提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命题,这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的胚芽。这里的" 市民社会" 主要指现实的经济生活。随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和对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批判,在1844年他和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中,市民社会概念进一步具体化了,已接近于" 生产关系" 概念。在1845~1846年他们合写的标志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形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概念,明确指出:市民社会" 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 。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起决定作用;上层建筑依赖于经济基础,又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建立的,但上层建筑不可能绝对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在同一社会内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处于量变状态。这种矛盾要求上层建筑不断地做出调整,以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当某种社会形态走向腐朽的时候,需要对经济基础进行变革。这时,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就会形成尖锐的对抗。在这种情况下,惟有从根本上变革上层建筑,才能解决这一矛盾。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对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政治体制属于上层建筑。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引起政治体制的改革。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改革对于保护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党的腐败问题。加强党的建设。
5.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从诸种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物质关系,从物质关系中划分出交往关系,这种交往关系在一定的所有制形式下,就是交往形式,即“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所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1]87-88。在进一步论述生产关系时,还同生产的分工和所有制联系起来,从而和历史的发展联系起来。《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的辩证的历史的分析时指出:人们只要进行生活的生产,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所以只有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才能从总体上把握社会,从而真正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1]80。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已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 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由于这些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1]124。这样,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在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而历史上各种矛盾冲突的解决,归根到底,是要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矛盾。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这一规律是是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一大二公”,“人民公社化运动”**,其失败表明忽视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可以发挥的作用,是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为此,我国必须进行改革,必须改变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关系和环节,从而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1978年底我国经济十分落后,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客观规律,1978年底,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完善。**南巡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加入世贸,进行金融体制改革,放开汇率,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三十年来的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历史性变化。
范文三:历史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
其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一下5个方面: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⑵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4、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只能通过社会主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对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而在如今这个时代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一方面是为了深入理解马克思的哲学理念,另一方面是为了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理念来面对当代的问题。这决定了重释历史唯物主义必须具有当代的历史与文化视野。这种当代视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批判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变化。马克思面对的是刚从封建社会中脱胎而出的资本主义社会,自由竞争构成了这一社会的重要特征。但在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社会经历了一次形态上的转变,即从自由竞争转向了组织化的社会阶段,以福特制为基础的现代大工业生产取得了主导性的地位。到20世纪6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又经历了新的转变,以电子技术为主导的后组织化生产阶段登上了历史舞台。在这三个不同的阶段,资本逻辑都体现出各自的一些特征。这意味着不可能简单地以历史唯物主义来面对当代历史。重释历史唯物主义就必须揭示当代社会的内在结构及其历史变迁。
回望过去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我们沉思片刻便可以用历史唯物史观来分析它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进步性:1、指导思想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人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现实和时代特征,孕育了**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握住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2、思想路线的先进性。党章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并提,要求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体现了我们党对思想路线认识的不断深化。
3、宗旨意识的先进性。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持同人民群众最密切的联系,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特征。党章要求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始终坚持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强调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关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
4、组织原则的先进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就是民主集中制,即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这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之一。
局限性:1、关于阶级斗争问题。八大认为,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基本解决后,“革命的暴风雨已经过去了”。继续存在的阶级斗争主在表现为:解放台湾;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最后消灭剥削制度;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这表明,八大对于新形势下的阶级斗争的范围、性质、特点及规律缺乏明确的认识。阶级斗争的实际状况远比八大的这种认识复杂得多。
2、关于经济建设问题。八届三中全会虽然否定了八大关于主要矛盾的论断,但并没有同时否定经济建设是党的主要任务,而且认为在取得了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以后,党的工作重点要转移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方面。**来说,他从来没有像在1958年那样全力以赴地抓经济建设。但是他对于经济建设的速度和方法却坚持自己的一套。八大前确定的反冒进方针,他是不满意的,但服从了政治局大多数同志的意见。经过反右派扩大化以后,他以所谓反冒进为右派进攻提供口实为由,重新提出发展速度问题,并在1958年初的南宁会议、成都会议上大批反冒进。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一年,是高举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伟大旗帜的九十一年,是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世界观、方法论运用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九十一年,是在实践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九十一年。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指导着我们党的伟大实践,我们党的伟大实践丰富着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增添着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光辉。这是历史,也是未来。
范文四:唯物史观综述
唯物史观综述
一、概论
历史者,过去诸事之集成也。史观,即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它是关于人类社会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规律等一般问题的观点和理论体系,乃是人类对本身相互交往活动的条件、过程和结果的反思,亦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扼要而言,即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它以社会现象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在历史上大致经过神学历史观、法学世界观、唯心史观、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等主要阶段,以及顾颉刚“层累造史说”、黄仁宇大历史观、吴思“血酬史观”等分支,分述如下:
二、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他们称它为“唯物主义历史理
①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被列宁、毛泽
东等所发展,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一)生产是历史一切社会进步的尺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
(二)与生产力一定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经济结构的现实基础,他规定着社会形态的主要特征。
(三)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的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上层建筑又积极服务和反作用与经济基础。
(四)一切社会制度,社会形态都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无穷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暂时阶段,没有永恒的社会制度和形态,社会制度的发迹是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社会关系要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从旧社会的基础中成熟,在它们的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社会形态是不会灭亡的。
(五)现实存在的具体社会形态都是复杂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既有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形态,又存在着其他社会形态的残余和萌芽。
(六)人类社会的一般总规律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此即斯大林所谓“社会发展五段论”)。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
(七)人类社会历史是不以研究者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人们研究历史,探索社会规律,必须要从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出发,详细的占有材料,分析他的各种发展形态,揭示其内在联系,得出相应的结果。
(八)人类社会及其构成成分均以总体的体系方式存在,要从研究的对象的整体出发,从研究对象内部的相互作用与矛盾和研究对象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研究。
(九)在客观历史过程中,一切社会历史因素都是相互作用的。
(十)人类社会是有规律运动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它显现为历史过程,构成历史过程的各种社会现象也是运动与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一切,用辩证法的观点去把握对象的本质联系与内部矛盾,又要把研究的对象提到一定的范围之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准确的把握对象。
(十一)社会历史事物的发展变化,有进化(改革)和革命两种方式。
(十二)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源是在于其种种复杂的内外部矛盾。
(十三)在客观历史进行中,环境创造人,人又创造环境。 ①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载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4—705页。
(十四)社会历史的研究,不是一个简单的消极的反映过程,而是主客体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过程。
简言之:
(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
(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三)社会历史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初源泉;
(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五)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六)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故又称阶级斗争史观、革命史观;
(七)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 特点:
(一)承认历史,尊重历史
(二)联系历史来观察和分析问题
(三)有选择地继承并发展历史
方法论:
(一)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但历史唯物主义所说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和离群索居状态的抽象的人,而是处于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现实的人无非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们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始终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只有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物质生活条件去考察人及其活动,才能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
(二)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问题的方法明确规定,它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以社会生活某一局部领域、某一个别方面为对象的各门具体社会科学不同,它着眼于从总体上、全局上研究社会的一般的结构和一般的发展规律。它的任务就是为各门具体的社会科学提供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批判:
正如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的历史在经济条件中有与其自我表白不一致的“隐秘历史”,历史唯物主义的真正内涵也无法从马克思的自我表白中获得。实际上,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乃是先知主义的精神——根植于马克思自己的存在及其种族之中的弥赛亚主义。在洛维特看来,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进程的阐释反映了犹太教—基督教解释历史的普遍图式,因而历史唯物主义不过是用经济学语言包装的朝向终极目标前进的救赎史。——[德]卡尔·洛维特: 《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李秋零、田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马克思在进行历史考量的时候把暴力因素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资本论》的逻辑起点本身不应该是“等价交换”,而是“暴力均衡”只有当人与人之间或者团体和团体之间的暴力达到了均衡,“等价交换”的逻辑才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若暴力水平间相差悬殊,则整个《资本论》的逻辑都不能达成,因为强者会无条件的吞并弱者。所以暴力是自主而不是被动的成为历史发展的力量,若不好好考量暴力集团的行为方式和生存逻辑,那么唯物史观的定然是有缺陷的。——吴思:《官家主义:一种历史分析框架》
范文五:唯物史观专题
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使马克思一生中两大科学发现之一, 第一次将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贯彻到社会历 史领域, 是人类思想发展史的伟大革命,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旧哲学本质区别。 新一届 领导集体十分重视唯物史观的学习, 中央政治局在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 了探讨。 中共中央****就唯物史观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 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等进行了阐述。
一、唯物史观的创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1. 历史唯物主义创立有其深厚的社会根源和阶级基础。
19世纪中叶,西欧的主要国家已经进入了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阶段,这是唯物史观创 立的深刻的物质根源, 在资本主义前, 受生产力水平限制,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各种矛盾未 充分暴露, 狭隘生产规模限制人们眼界, 使人们不能阐明社会发展规律, 社会化大生产迅速 发展使阶级关系简单化, 阶级斗争尖锐化, 使人们看到社会发展最终原因是经济原因, 是生 产方式,从而能够发现社会发展基本规律。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发展, 无产阶级迅速壮大, 10世纪 30年代、 40年代西欧社 会矛盾从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矛盾转变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 无产阶级成为独立政治 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它迫切要求一种新的理论指导其实现利益诉求, 历史唯物主义正是适应 无产阶级解放斗争产生。
2. 历史唯物主义产生有其理论前提
历史唯物主义产生以前,许多哲学家尤其是 18世纪以后哲学家探索历史发展方面有一 些有价值的思想,但是仍然在历史观上陷于唯心主义藩篱,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在反对 宗教神学斗争中提出 ?人是环境的产物? 命题,人依赖于社会环境,人性缺点你也是由环境 决定,由此得出改变人的缺点就要改变环境的革命结论。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也提出了 一些有代表性观点。如傅立叶意识到人类历史总是表现为不断从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 程,法国当时的?文明制度?也是从先前的?野蛮制度?发展而来,欧文对私有制作了尖锐 批判, 进一步从生产力角度认为现存社会制度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 需要对现存社会制度进 行巨大变革, 黑格尔把整个人类历史世界描述为一个过程, 肯定事物是普遍发展的, 把矛盾 看做运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其辩证法思想成为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 但其哲学的唯 心主义性质使其不能揭示历史的规律。 马恩在批判吸收前任成果基础上,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 展规律,实现了历史观的伟大变革。
二、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
1.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之前经历了一个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革命民主 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过程。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 —— 战斗的无神论和革命民主 主义精神
《莱茵报》期间:
※林木盗窃法、摩塞尔地区农民贫困状况调查 —— 通向唯物主义迈出了重要一步 ※奥格斯堡 《总汇报》 提出对共产主义论证必要性 —— 为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奠定最 初基础
《德法年鉴》 :
※《论犹太人问题》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此两篇文章标志转变完成。
2. 在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彻底转变的基础上,马克思开水了创立崭新世界观科学体系的 进程。
《 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 —— 新世界观的首次理论探索
《神圣家族》 —— 唯物史观新成的前夜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 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
《德意志意识形态》 —— 唯物史观的初步系统阐述, 标志马恩第一个伟大发现基本完成 三、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形态》 系统地阐述了新世界观的基本原理, 特别是第一次全面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 的基本原理, 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第一个伟大发现的基本完成。 以唯物史观的发现为核心内 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实现了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 他们不仅批判并超越了黑格尔 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思想, 也批判并超越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思想, 创立 了全新的哲学世界观。唯物史观的发现, 不仅对于哲学、 经济学, 而且对于一切历史科学都 是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它在哲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就哲学而言, 发现唯物史观的伟大意义在于: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 一元论的世界观, 克服了历史上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 以近乎完美的形式修补好了唯 物主义整个大厦的上层,从而将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避难所 —— 社会历史领域中驱逐出去。 (唯物主义一元论→历史唯物主义)
就政治经济学而言, 唯物史观的发现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奠定了牢固的历史 观和方法论的科学基础, 使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境界。 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的’ ? 。 《形态》中所 阐发的唯物史观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大意义,在他随后发表的《哲学的贫困》 等著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和方法为马克思彻底批判蒲鲁东的经济学思 想及其哲学基础, 探索和创立新的政治经济学科学理论基础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工具, 是他得 以奠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 正是在这部著作中, 马克思确立了科学的政治经济学 的研究对象, 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创立开辟了道路, 而且孕育了剩余价值论的思想, 从而 为完成第二个伟大发现奠定了基础。 从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创立的过程来看, 马克思对哲学 和经济学的探索是密不可分的。 如果没有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就不会有唯物史观的诞生, 反 过来说, 唯物史观的诞生又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领域的伟大革命变革开辟了道路, 这是一 个互为因果、 相互促进的过程。 这也正是马克思两个伟大科学发现密切相关, 是一个统一的 理论整体的原因之所在。
唯物史观的发现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有重大的革命性意义。在《形态》 中, 马恩在唯物史观基础上对共产主义的论证, 已经使他们关于阶级斗争、 无产阶级革命以 及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们从对社会基本矛盾即生 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运动的科学分析入手, 深刻揭示了生产力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 的尖锐对立, 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由此导致了阶级斗争的空前 激化, 这样社会革命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 这种科学认识使马恩与空想社会主义以及其他各 种资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潮划清了原则界限, 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迈 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 唯物史观和马克思的第二大伟大发现 —— 剩余价值理论一道奠定了科 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基础。
(二)现实意义
《形态》 创立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尤其对现阶段全面深化改 革的实践意义深远。
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观点是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的依据。 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基础之所以正确, 就是因为它们 都是以我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
体部署, 是从我国现在的社会存在出发的, 即从我国现在的社会物质条件的总和出发的, 也 就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的。
2. ?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对深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具有重要意 义。 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观察, 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 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 坚持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 不断适应经济基础 发展完善上层建筑。 我们提出进行全面深化改革, 就是要适应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变化 来推进社会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总是不断发展的, 所以调整生产关系、 完善上层建筑需要相 应地不断进行下去。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态度。
3. ?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观点对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具有重 要作用。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 最革命的要素。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 展社会生产力。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 我们要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 战略判断,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不 断向前发展, 推动实现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物质生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 定性因素,但上层建筑也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 筑之间有着作用和反作用的现实过程,并不是单线式的简单决定和被决定逻辑。我们提出 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是因为要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仅仅依靠单个领域、单 个层次的改革难以奏效,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 协同性。 只有既解决好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的问题, 又解决好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的问题, 这样 才能产生综合效应。 同时, 只有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来部署各方面改革, 以解放和发 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提供强大牵引, 才能更好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 相适应。
4.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要求我们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 人民是历史的 创造者。 要坚持把实现好、 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 脚点, 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唯有如此改革才能大有作为。 要处理好尊重客 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一张蓝图抓 到底,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同时,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勇 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断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