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语文"中考作文"最该怎么写?/教改论文
关注高考、中考作文多年,总觉得如今中学生应试作文程式化问题很严重,为文造情、装腔作势而内容空洞的文章越来越多,尤其是中考生的文章。不少被各类刊物或网上登出来的所谓“范文”,往往文字漂亮、空灵、玄妙,“风格”惊人的相似:文章开头来一段“题记”,再来三段或互不关联或似断似续的文字,这些文字从屈原、司马迁一路写到李杜、苏欧、郑板桥、王国维;从莎士比亚、歌德写到托尔斯泰、泰戈尔……读这些文章令我们想起戏剧舞台上那些有板有眼唱京剧、昆剧、越剧的童星,他们拿腔拿调扮成人的角色,可仔细看看仍不脱稚腔。但那是在演戏,我们写作文可不是演戏。
用大文化笔调写考试作文不恰当
批评中学生试图用漂亮的文字掩饰空洞、浅薄的内容或许是不公正的,但试图以漂亮文字取悦阅卷老师,其目的却是很明显的。但这能全怪我们的孩子吗,考试评价是个风向标,而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况且教科书中入选的一些所谓当代散文大师的作品也多这类风格。
用“空灵”的大文化的笔调去写考试作文是不恰当的。尤其对初中生来说就更不可取。初中生写作主要文体是记叙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写记叙文要做到内容具体”。所谓内容具体就需要有一定的人物和故事,通过人、事表达真情实感。
但是从笔者近年来两次参与的中考阅卷看,中考优秀文章能用朴实文笔写上感人故事的文章越来越少,代之而起的是“大文化”的“抒情”文章。当代有位作家说过:“记叙文写出个故事来,议论文讲出个道理来,就不知道抒情文抒出个什么东西来。”我很同意这句话,如果我们初中生写惯了夹叙夹议、抒情、空灵的文字,将来就既不会写具体生动的记叙文,也不会写说理透彻的议论文。近日笔者作为评委参加一次作文竞赛的评审,读了不少高中生的文章,也有这类过于追求辞藻而缺少实质内容的倾向。
让中考生们写些什么呢
我们应当怎样指导初中生写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鼓励孩子们写真话、实话、心里话,而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这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应该成为我们的评价标准。从小培养好的文风对做人是十分重要的。试想一个从小学会说假话、空话、套话,学会见风使舵,揣摩上(老师)意,目的只是为了骗取高分,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子呢,一个国家、民族的中小学生作文假话、空话连篇,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堪忧的。所以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朱自清等一贯强调:学作文其实也是在学做人。因此命题要返璞归真,引导学生写身边的人和事,要具体真实。这几年中考题目在这方面作了改进,但考试评价方面似乎仍需努力。
其次,应当落实到平时的指导中去。有人说老是让学生写父母、祖父母,写亲情题材太老了,我觉得这话不正确。文学作品中“战争、死亡、爱情”是永恒的主题,虽然一段时间有人不承认,但所有作品终究脱不了这个范围。那么我要说“家庭、亲情、师生情、同学情”也应该成为中考作文的“永恒主题”,应该成为中考作文的主旋律。其实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绝少不了新的题材。同样写爷爷奶奶,今日一批爷爷奶奶与二、三十年前就不一样。当年那些老人颤颤巍巍送孩子上学,如今他们可能潇洒地在公园打拳、跳舞。上世界八十年代时的那些家长们忙于补文凭、考外语、会计,如今的那些家长可能在忙于购车、股票、带领孩子上“奥数班”。如果以《荧屏前的争论》为题,想一想九十年代家庭里的论题和今天的家庭里的论题又不一样。可见只要留心观察,年年月月都有新东西写。
第三,老师、家长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材料的习惯,鼓励他们从生活中找素材,不要老是打开电脑找范文,去写李白、杜甫。叶圣陶先生在《拿起笔来之前》说:写文章难不难,决定于动笔之前的准备功夫怎么样。他提出要让学生养成三种习惯:一是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和仔细认识的习惯;二是在实际生活里养成推理下判断都有条有理的习惯;三是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这三条原则在我看来并未过时,也不会过时。具体地说:除了规定作文以外,教师、家长可以让孩子养成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的材料,这有三大好处:一是锻炼语言能力,二是积累写作材料,三是养成自律的习惯。无论在电脑上或用笔记本,每天写一点东西,日积月累,材料就多了,习惯也
就养成了。如今的孩子往往从初一起就盯着中考试卷,“夸父追日”般做习题,做那些使人一头雾水的“分析题”,挤掉了读书的时间,弄倒了学语文的胃口,让他们一读语文就有压迫感、屈辱感,怎么能让他们有兴趣做好作文,
最后,要让孩子们学会描写。描写是展示人物的最好办法,写记叙文最好少用直观评论,更不要用貌似深刻的哲理概括,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怎样学会描写,我建议读读鲁迅、丰子恺、冰心、叶圣陶的散文。正像鲁迅所说的:“好的作品告诉你应该怎么写。”这里说一下,埋头苦干“独学而无友”是永远写不出好文章来的。取法乎上,才能得益乎中。如果阅读的面仅仅限于教科书或网上片段的文字,永远不可能写出一篇结构完整、内容具体、形象生动的记叙文。所以泛读是写作的基础。“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如果书读得多了,文笔自然会流畅起来,否则捉襟见肘,下笔自然枯窘。
范文二:教改项目及论文选编
教改项目及论文选编
目录
一、教改项目统计表…………………………………………………....1 二、教改论文统计表……………………………………………………3
一、教改项目统计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姓名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教育部 教育部 教育部 教育部
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
建设部标准司 陕西省教育厅 陕西省教育厅 陕西省教育厅 陕西省教育厅 陕西省教育厅
起止时间 2007 2006 2006 2006 2007 2006 2007 2007 2007 2007 2006
郝际平 国家精品课程《钢结构》
梁兴文 国家精品课程《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 郝际平 影响博士研究生创新潜能发挥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郝际平 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白国良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李慧民 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课程教材建设
姚继涛 陕西省教育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省级教学团队建设 史庆轩 陕西省精品课程《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郝际平 陕西省精品课程《钢结构》 胡卫兵 陕西省精品课程《结构力学》 熊仲明 陕西省精品课程《砌体结构》
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韩晓雷 陕西省精品课程《土力学地基基础》 王社良 陕西省精品课程《抗震结构设计》 胡长明 陕西省精品课程《建筑工程施工》 梁兴文 陕西省精品课程《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 王社良
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混凝土结构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陕西省教育厅 陕西省教育厅 陕西省教育厅 陕西省教育厅 陕西省教育厅 陕西省教育厅 陕西省教育厅 陕西省教育厅 陕西省教育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6 2005 2005 2004 2005 2006 2006 2005 2003 2002 2003 2005 2006 2006
李慧民 中国冶金建设协冶金建设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 李峰 武乾 王社良
教学效果与激励机制关系之研究 研究生教育创新研究
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土木工程专业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校级重点项目—21世纪我校本科人才培养计划(方案)的研
史庆轩
究、制定及执行管理办法
校级重点项目—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
梁兴文
研究 赵平
建筑工程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实践
白国良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 王宗让 影响研究生创新潜能发挥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2
二、教改论文统计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姓名 徐雷 徐红 李睿 胡卫兵 蒋红妍 王社良 王社良 熊仲明 李睿 徐红 徐红
市场需求与教学模式改革 浅谈“快乐教学”
土木工程专业中的计算机语言课教学方法浅议 基于Web 的“结构力学”网上多媒体教学课件研究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的探讨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抓精品课程建设 促教学质量提高 抓精品课程建设,促教学质量提高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探讨 浅议习惯教育中的感激教育 浅谈德育中的习惯教育
论文题目
期刊名称
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 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 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 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
中国冶金教育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探索与实践——教育教学改革文集》
《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 《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
出版日期 2003.6.4 2003.6.1 2003.6.2 2004.06 2004.01 2004.11 2004.11.1 2004.11 2005.7.1 2005.6.1 2005.6.2
3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徐红 武乾 武乾 武乾 张倩
土木工程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 “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改革研究 对“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转变的思考 《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实践 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途径分析
《探索与实践——教育教学改革文集》
教育教学改革论文集 现代教育管理跨文化研究 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5.7.1 2005.9.1 2005.10.1 2005 2005.6
胡卫兵 王佳媛 王佳媛 徐红 王茹 王社良 赵歆冬 姚谦峰
现代结构理论的研究促进结构力学精品课程建设 《论职业教育于经济发展之辨正关系》 《独立学院办学效益理论研究》
一题多解,拓宽思路--浅议计算机语言课的题库建设 “双主双课件靶心式”网络教学方法研究 工程结构抗震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研究 加强试验课程建设,提高混凝土教学质量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探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中国建设教育
《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
《现代电子技术》 广州大学学报,2006专刊 广州大学学报,2006专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
25卷 3期
2006.1 2006.4 2006.11 2006年6月1日 2006年8月1日
2006 2006 2006.3
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郭成喜 郑山锁
王建平 苗吉 苗吉 苗吉 苗吉 李睿 蒋红妍 郭师虹 王茹
钢结构教学和教学管理环节的创新性实践 科教结合:指导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构建实践性设计竞赛平台 培养创新型人才 规模化培养条件下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构建结构设计竞赛平台 培养土建类创新人才 跨校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构建基于校园网的全文检索多媒体素材库 省属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建立土木专业图库的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科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高等建筑教育 文教资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冶金教育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高教探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科技信息
2006.6 2006.9
2007.3 2007.3 2007.1 2007.4 2007.4 2007.4 2007.8 2007.1 2007
5
范文三:论文、项目、课题的技术路线怎么写?
1、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即提出问题,阐述研究该课题的原因。研究背景包括理论背景和现实需要。还要综述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①人家在研究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②找出你想研究而别人还没有做的问题。③他人已做过,你认为做得不够(或有缺陷),提出完善的想法或措施。④别人已做过,你重做实验来验证。
2、目的意义
目的意义是指通过该课题研究将解决什么问题(或得到什么结论),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有什么意义。有时将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合二为一。
3、成员分工
成员分工应是指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所担负的具体职责,要人人有事干、个个担责任。组长负责协调、组织。
4、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是课题方案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时间安排等。研究内容是指可操作的东西,一般包括几个层次:⑴研究方向。⑵子课题(数目和标题)。⑶与研究方案有关的内容,即要通过什么、达到什么等等。研究方法要写明是文献研究还是实验、调查研究?若是调查研究是普调还是抽查?如果是实验研究,要注明有无对照实验和重复实验。实施计划要详细写出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地点、任务和目标、由谁负责。若外出调查,要列出调查者、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交通工具、调查工具等。如果是实验研究,要写出实验内容、实验地点、器材。实施计划越具体,则越容易操作。
5、可行性论证
可行性论证是指课题研究所需的条件,即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实验器材、研究经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及教师的指导能力。另外,还应提出该课题目前已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学校和老师帮助等等。
6、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预期成果一般是论文或调查(实验)报告等形式。成果表达方式是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和多媒体等形式来表现。
范文四:教改论文- 口腔医学院教改项目及教改论文统计表
教 改 论 文
1、口腔医学长学制教育之雏见. 丁一,第四届口腔医学教育学术研讨会 2、计算机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夏朝红,中国口腔医学信息2002:
11(2):39
3、构建新世纪口腔医学生临床知识体系成果简介.石冰
4、发展口腔医学七年制教育~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石冰, 2002.10, 第四届全
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5、两口腔院校关于七年制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毕业生调查报告. 冯海兰、
吴华、石冰, 2002.10, 第四届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6、口腔医学生临床知识体系的建立方法初探. 石冰, 2004.10, 第五届全国口腔
医学教育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7、巩固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口腔医学教育体系. 王大章, 2002.10, 第四
届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8、浅议在七年制学生培养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 唐洁、柳茜、谭静, 2002.10, 第
四届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9、当前口腔医学研究生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曾勤, 2004.10, 第五届全国口
腔医学教育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10、七年制口腔内科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吴亚菲, 2000.12, 华西医学教育 11、明尼苏达大学牙学院牙周病学课程的设置. 吴亚菲, 2000.11, 牙体牙髓牙
周病学杂志
12、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口腔内科学,.陈新梅, 2001.4 ,2002.5, 教育部、
四医大口腔医院
13、牙体牙髓病学的现代教学与课程建设成果总结.
14、浅谈病例诊断练习在牙体病科教学中的应用.陈新梅, 2002.10, 北京口腔医
学
15、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改革体会.刘磊, 2002, 北京口腔医学2002:10(3):
151
16、口腔医学专业双语教学的“双轨制”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石冰、郑谦、李
继遥、史宗道、王少安, 2004, 四川大学
17、开展《口腔临床药物学》教学和培训的体会.史宗道, 2004, 中国药师2004:
7,3,:214-216
18、我国口腔医学领域应用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的现状.史宗道、石冰, 2002,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2:7,6,:472-474
19、口腔修复学专业外语.王少安, 2002.11, 教研室
20、口腔技工质量控制与管理.万乾炳, 2002.4, 教研室
21、美国牙科技工学进展及启示. 万乾炳, 2002.1, 高等教育研究 22、口腔颌面部影像诊断学教学改革体会-运用PBL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科研思维
能力的培养.王虎, 2004.5, 高等教育研究
23、口腔颌面部影像诊断学教学改革体会.王虎, 2004.10, 第五届全国口腔医学
教育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24、开设口腔设备学,培养实用性人才. 张志君, 2002.6, 中国口腔医学信息 25、考试试题形式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剖析. 张杰魁 26、本科口腔材料学课程教案.刘小青, 2003.2, 校教务处(校园网) 27、浅谈专业英语及双语教学. 王少安
28、口腔护理四手操作技术视听教材成果总结.赵佛容
29、如何正确评价学生在口腔教学实验课中的学习水平.胡翔骅、周红梅、姚燕,
2002.10,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30、口腔内科本科生临床实习教学体会.赵寰, 2001.1, 华西医学教育 31、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郑谦, 2004, 32、关于教学生产实习的探索与思考.华成舸、潘剑, 2003.9, 四川大学
2002-2003本科教学实习交流文集
33、临床实习——理论和实践有机联系的重要途径.林映荷, 2003.9, 四川大学
2002-2003本科教学实习交流文集
34、口腔修复学实验指导.孟玉坤、朱智敏、巢永烈, 2002.8, 教研室 35、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口腔修复学临床实习质量.
36、关于提高口腔修复学临床教学质量的探讨.孙俊、朱智敏、万乾炳、王航,
2005.3, 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15,3,:333,334
37、口腔种植学实验课.宫苹, 2003-2004,
38、口腔材料学实验课教学中学生自我参与性探析.张杰魁等 39、四川大学口腔本科五年制口腔材料学实验课程的耗材、器械及设备计划.张
敏, 2002-2004, 教研室
40、四川大学拟建或改造的实验简介(口腔材料学).刘小青, 2003.7, 校教务处 41、四川大学本科口腔材料学实验课程的耗材、器械及设备明细表.刘小青,
2003.10, 校教务处
42、口腔材料学实验课程的耗材、器械及设备明细表(口腔技工学用).刘小青,
2003.2, 华西口腔
43、口腔材料学实验室改建方案.刘小青, 2003.12, 校教务处
44、关于绘制牙列图的感受和建议.杨晓娟、李晓箐, 2004.10, 45、求新、求实、求稳~建立新型口腔专业教学实验体系.柳茜、王敏、张志君,
2002.10, 第四届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46、如何建立口腔教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柳茜、石冰, 2004.10, 第五
届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47、如何建立现代化口腔仿头模专业训练实验室.柳茜、胡翔骅, 2004.10,第五
届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范文五:论文教改论文教改
2008年
一、教改论文
(一)教员
1. 何邦平,王小燕,林锦明,戴蔚荃,沈颂章,曹岩,殷海涛.开放性设计性化学实验教学的尝试与探索. 中华医学会医学化学 第十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山西:山西医科大学,2008:159~163
2. 何邦平,王小燕,林锦明,戴蔚荃,沈颂章,曹岩,殷海涛.开放性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上海地区高校―有机化学及实验‖精品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08:32~34
3. 何邦平,王小燕,林锦明,戴蔚荃,沈颂章,曹岩,殷海涛.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探索. 上海地区高校―有机化学及实验‖精品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08:48~51
4. 戴蔚荃,王小燕,曹岩,沈颂章,殷海涛,林锦明,何邦平.药学专业《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中华医学会医学化学第十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山西:山西医科大学,2008:174~176
5. 杨峰,张欣荣,李武宏,等. 以网络技术为依托,开展虚拟PBL课堂实践.中华医学会医学化学第十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200~201
6. 罗俊,张欣荣,等,信息化教学的方法与手段研究.中华医学会医学化学第十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 202-204
7. 李武宏,张欣荣,杨峰,等.关于设立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的思考.山西太原:中华医学会医学化学第十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194~195
8. 张大志.美日药化专业研究生教育基本做法的启示.药学教育.2008,26(3):222-223
(二)指导学员第二课堂发表论文
1. 张宁,何邦平,林锦明,王小燕(通讯作者).中药材中微量元素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08,25(3):58~60
2. 姜杰,郭美丽,王小燕,戴蔚荃,何邦平,林锦明(通讯作者).不同产地青葙子及其混淆品的差热分析法鉴别. 药学实践杂 志,2008,26(5):337~339
3. 尹笋君,张欣荣,杨峰. 结晶紫内酯的合成研究现状. 贵州化工,2008,133(5):20~21
4. 张宁,何邦平,王小燕(通信作者),林锦明,戴蔚荃.分光光度法测定柴胡中铜、铁、锌含量的研究.中华医学会医学化学第 十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山西:山西医科大学,2008:82~85
5. 谭潇,欧阳晨,任洪岩,何邦平,王小燕(通信作者),林锦明,沈颂章.黄连中提取盐酸小檗碱.中华医学会医学化学第十届全国 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山西:山西医科大学,2008:138~139
6. 翟光辉,何邦平,王小燕(通信作者),林锦明. 水葫芦危害及应用价值的研究进展. 中华医学会医学化学第十届全国学术 研讨会论文集.山西:山西医科大学,2008:139~142
7. 靳海潮,孙正军,高习清,王小燕,何邦平(通信作者),林锦明,沈颂章.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和含量测定.中华医学会医学化学 第十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山西:山西医科大学,2008:107~108
8. 黎春彤,王小宇,刘思衡,王小燕,何邦平(通信作者),林锦明,沈颂章.丹参中丹参酮IIA的提取鉴定.中华医学会医学化学第 十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山西:山西医科大学,2008:129~130
9. 谭潇,翟光辉,王小燕,何邦平(通信作者),林锦明,沈颂章.黄连的研究新进展. 中华医学会医学化学第十届全国学术研讨 会论文集.山西:山西医科大学,2008:134~137
10. 王胜正,何邦平,王小燕(通信作者),林锦明,沈颂章.甘草次酸结构修饰降低假醛固酮副作用的研究进展.上海地区高校―有机化学及实验‖精品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08:54~57
11. 王胜正,高翔,杨明,何邦平,王小燕(通信作者),林锦明,沈颂章. 甘草酸的应用与制备. 上海地区高校―有机化学及实验‖精品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08:58~60
12. 冯名海,陈琛,简强,王小燕,何邦平(通信作者),林锦明,沈颂章. 甲基橙制备两种实验方法的比较. 上海地区高校―有机化
学及实验‖精品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08:61~62
13. 陈楠烨,崔磊,魏亚东,王小燕,何邦平(通信作者),林锦明,沈颂章.肉桂酸乙酯的制备. 上海地区高校―有机化学及实验‖精
品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08:63~64
二、科研论文
1. Zhou You-jun, et al. Design, synthesis, and in vitro photodynamic activities of benzochloroporphyrin derivatives as tumor
photosensitizers.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2008, 18(1) :293~297
2. Zhou You-jun, et al. Synthesis and antitumor activity of novel 10-amino acids ester homocamptothecin analogues.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08,19(7):811~813
3. Zhou You-jun, et al. New Homocamptothecins: Synthesis, Antitumor activity and Molecular Modeling. Bio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2008,16(3):1493~1510
4. Zhou You-jun, et al.Complex Is Primarily Governed by ?-? Stacking Interactions. J. Phys. Chem. B,
2008,,112(31):9484~9489.
5. Xin-Gang Cui, et. Al.Two New Benzophenanthridine Alkaloids from Zanthoxylum nitidum. Helvetica Chimica Acta,2008,
91(1):155~158
6. Jin L, Chen HS, Jin YS, Liang S, Xiang ZB, Lu J.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Belamcanda chinensis. J Asian Nat Prod
Res,2008;10(1-2):89~94
7. Zhang Xinrong(2),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opper(II) and Zinc(II) Tricyanomethanide (tcm) Complexes with
Di(2-pyridyl)amine (dpyam) as Co-ligands: [Cu(dpyam)(tcm)2], [Cu(dpyam)(tcm)(OAc)] and Zn(dpyam)2(tcm)2. Chin. J. Chem, 2008, 26(5) 835~841
8. Zhang Xinrong(2),et al. catena-Poly[[(2,2’:6’,2’’-terpyridine-k3N,N’,N’’)(tricyanomethanido-kN)nickel(II)]-?-tricyanomethanido].
Acta Cryst, 2008, 64(2):322~323
9. Zhang Xinrong(通讯作者),et al.Syntheses, structures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wo copper(II) tricyanomethanide
complexes with 2,2’-bipyrimidine as bridging ligands. Inorg. Chim. Acta, 2008,53(4):212~215
10. Lou Ziyang,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constituents in Stellera chamaejasme L. by rapid-resolution liquid
chromatography-diode array detection and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Biomed Chromatogr, 2008 Jan;22(1):64~72
11. Yang Genjin(通讯作者),etal. Highly Efficient Condensation of Hydroxyl-terminated Polyethylene Oxide with
3-Mercaptopropionic Acid Catalyzed by Hafnium Salt. React Funct Polym, 2008,68(2):431~435
12. Zheng Hong, et al. Determination of oxymatrine and its metabolite matrine in rat blood and dermal microdialysates by high
throughput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2008,53(1):589~592
13. Luo Jun,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opper(II) and Zinc(II) Tricyanomethanide (tcm) Complexes with
Di(2-pyridyl)amine (dpyam) as Co-ligands: [Cu(dpyam)(tcm)2], [Cu(dpyam)(tcm)(OAc)] and Zn(dpyam)2(tcm)2.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2008, 26, 835~841
14. Luo Jun, et al. catena-Poly[[(2,2’:6’,2’’-terpyridine-k3N,N’,N’’)(tricyanomethanido-kN)nickel(II)]-?-tricyanomethanido].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E, 2008,64(10):1322~1323
15. Luo Jun, et al. Syntheses, structures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wo copper(II) tricyanomethanide complexes with
2,2’-bipyrimidine as bridging ligands. Inorganica Chimica Acta.2008,98(6):3871~3875
16. Fan Guo-rong(通讯作者),et al. Comparative Studies on Pharmacokinetic Fates of Tetrahydropalmatine Enantiomers in
Different Chemical Environments in Rats. Chirality, 2008,20(1):119~124
17. Fan Guo-rong(通讯作者),et al. High-throughput determination of fudosteine in human plasma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following protein precipitation in the 96-well plate format. J. Chromatogr.
B.,2008, 867(2):153~159
18. Fan Guo-rong(通讯作者),et al. Determination of ulifloxacin, the active metabolite of prulifloxacin, in human plasma by a
96-well format solid-phase extraction and 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 J. Chromatogr. B.,2008, 872(1):172~176
19. Fan Guo-rong(通讯作者),et al.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volatiles from Patrinia Villosa Juss
obtained by optimized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J. Pharm. Biomed. Anal, 2008,48(4):796~801
20. Fan Guo-rong(通讯作者),et al. Assessment of Intestinal Absorption of Vitexin-2''-O-Rhamnoside in Hawthorn Leaves
Flavonoids in Rat Using In Situ and In Vitro Absorption Models. rug Dev Ind Pharm, 2008,34(1):164~170
21. Qi Yun-peng, et al. Resolution of Two-Way Chromatographic Data of Schisandra chinensis Baill. Using Slice-Scan Method:
New Strategy for Directly Determining the Components of Interest in Overlapping Chromatographic Peaks. Analytical Sciences, 2008, 24(12):982~985
22. Wen Jun, et al. High-throughput determination of fudosteine in human plasma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following protein precipitation in the 96-well plate format.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
2008,867(1):153~159
23. Miao Zhen-yuan,et al. New Homocamptothecins: Synthesis, Antitumor activity and Molecular Modeling, Bio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2008,16(3):1493~1510
24. Shen Chun-quan, et al. New Homocamptothecins: Synthesis, Antitumor activity and Molecular Modeling, Bio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2008,16(3):1493~1510
25. Song Yun-long, et al. The Binding Orientation of a Norindenoisoquinoline in the Topoisomerase I-DNA Cleavage Complex
Is Primarily Governed by ?-? Stacking Interactions. J. Phys. Chem. B,2008, 112(31):9484~9489
26. Jin Yong-sheng, et al. Two New Benzophenanthridine Alkaloids from Zanthoxylum nitidum. Helvetica Chimica Acta,
2008,91(1): 155
27. Hu Hong-gang, Wu Qiu-ye(通讯作者),et al. Synthesis of mangiferin derivatives as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
inhibitors. Chemistry of natural compounds,2008, 43(6):663~666
28. Zhang Da-zhi(2),et al.. Ruthenium catalyzed biomimetic oxidation in organic synthesis inspired by cytochrome P-450.
Chem. Soc. Rev,2008, 37(8):1490
29. Zhang Da-zhi(通讯作者),et al. Synthesis and SAR studies of biaryloxy-substituted triazoles as antifungal agents.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8, 18(12): 3261~3265
30. Zhang Wei-dong(通讯作者),et al. Abiesanordines A–N: Fourteen New Norditerpenes from Abies georgei. Tetrahedron,
2008,64(18):4354~4362
31. Zhang Wei-dong(通讯作者),et al. A novel biflavanol with unique six connective hexacyclic rings isolated from Abies
georgei. Tetrahedron letters, 2008,49(12):3042~3044
32. Zhang Wei-dong(通讯作者),et al. Phytochem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tudies of Abies Species. chemistry & biodiversity,
2008,5(1):56~81
33. Zhang Wei-dong(通讯作者),et al.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tumor efforts of Abies georgei extracts. J. Pharmacy &
Pharmacolo, 2008, 60(7):937~941
34. Zhang Wei-dong(通讯作者),et al. Steroidal alkaloids from Veratrum schindleri and Veratrum maackii. Biochemical
Systematics and Ecology, 2008,36(2):430~433
35. Zhang Wei-dong(通讯作者),et al. Quality evaluation of Rhodiola genus: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en main
components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method. Journal of Liquid Chromatography & Related Technologies, 2008,31(9):1324~1336
36. Zhang Wei-dong(通讯作者),et al. Two new bis-coumarin glycosides from Daphne giraldii Nitsche. Chemical &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2008,56(4):589~591
37. Zhang Wei-dong(通讯作者),et al. Simultaneous analysis of flavonoids from Hypericum japonicum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iode array detector-electrospra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chemical Analysis, 2008,46(1):342~348
38. Zhang Wei-dong(通讯作者),et al. Biotransformation of Vermitaline by Cunninghamella echinulata. Helvetica Chimica
Acta, 2008, 91(3): 819~824
39. Zhang Wei-dong(通讯作者),et al. Two new steroidal alkaloids from Veratrum nigrum L. Helvetica Chimica Acta,
2008,91(2):244~248
40. Zhang Wei-dong(通讯作者),et al. Alkaloids from Corydalis saxicola and Their Anti-Hepatitis B Virus Activity. chemistry
& biodiversity , 2008,5(5):777~783
41. Zhang Wei-dong(通讯作者),et al. A new phenolic compound from Crinum asiaticum L.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08,19(2):447~449
42. Zhang Wei-dong(通讯作者),et al. Three novel dimeric sesquiterpene lactones from Ainsliaea macrocephala. Organic
Letters, 2008, 10(12): 2397~2400
43. Zhang Wei-dong(通讯作者),et al. A new aurone and other phenolic constituents from Veratrum schindleri. Biochemical
Systematics and Ecology, 2008,36(3):590~592
44. Zhang Wei-dong(通讯作者),et al. Three New Flavonoids from Daphne giraldii. 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 2008,10(6):547~550
45. Zhang Wei-dong(通讯作者),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three tubeimosides in Rhizoma Bolbostematis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ion and Electrospray Mass Spectrometric Detection. Natural Products Communications, 2008,3(5):683~688
46. Zhang Wei-dong(通讯作者),et al. Characteriz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riterpene saponins in crude extracts from three
Bupleurum species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ionization with multi-stage mass spectrometry. 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 2008,31(18):3190~3201
47. Zhang Wei-dong(通讯作者),et al. LC-MS/MS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ynandione A in rat plasma and tissues.
Biomedical Chromatography, 2008,22:1173~1179
48. Zhang Wei-dong(通讯作者),et al. Three new monoterpeoid indole alkaloids from Ervatamia flabellformis. Helvetica
Chimica Acta, 2008, 91(2): 239~243
49. Zhang Wei-dong(通讯作者),et al. Revision and validation of an LC-MS/MS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Icariin and its active metabolite Icariin II in human plasma. Chromatographia, 2008,68(2):245~250
50. Zhang Wei-dong(通讯作者),et al. A new ferulic acid ester and other constituents from Dracocephalum peregrinum.
Archibes of Pharmacal Research, 2008,31(10):1325~1329
51. Zhang Wei-dong(通讯作者),et al. Flavonoids from Daphne giraldii .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 2008, 22(15): 1355~1358
52. Li Hui-liang, et al. Alkaloids from Corydalis saxicola and their anti-hepatitis B virus activity. Chem Biodivers,
2008;5(5):777~83
53. 仲维清,Parkinson JA,唐文兵,等. 人血清脱金属铁传递蛋白裂解焦磷酸键的研究.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27(1):
71~75
54. 杨峰,等. 海水浸泡伤的伤情特点、细菌感染的特殊性与救治原则. 军事医学参考资料,2008,16(1):47
55. 殷萌,杨峰(通讯作者),张欣荣. 药物多晶型的研究现状.药学实践杂志,2008,26(3):163~165
56. 柴晓云,张晨曦,吴秋业(通讯作者). 6-[4-(取代胺基乙酰胺基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
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研究. 药学实践杂志,2008,26(6): 444~446,467
57. 路小娟,赵庆杰,吴秋业 (通讯作者). 1-(1H-1,2,4-三唑-1-基)-2-(2,4-二氟苯基)-3-(N-环丙基-N-取代氨基)
-2-丙醇的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29(11): 1380~1383
58. 张大志(通讯作者), 寡聚酰胺化学与生物学研究进展. 药学学报,2008,43(8),1089
59 金永生,刘超美,姚斌等,.金雀异黄素类似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8 39(2): 85~87
60. 董环文,刘超美,李科,等. 新型去甲斑蝥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29(12):
1470~1474
61. 范国荣(通讯作者),等. 西那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共存金属离子影响的研究.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8,28(11):2609~2614
62. 王陈,范国荣,吴玉田. 临床代谢组学的研究进展.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8,27(7): 531~537
63. 周欣,范国荣. 不同产地短瓣金莲花中黄酮苷的测定. 中草药,2008,39(11): 1735~1737
64. 亓云鹏(通讯作者),等. 代谢组学数据处理的研究.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08,25(9):1139~1142
65. 周有骏,等. 白色念珠菌N-肉豆蔻酰基转移酶中药物结合位点的MCSS分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8,29 (1): 117~123
66. 周有骏,等. 7-芳杂环高喜树碱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8,18(2): 105~108
67. 周有骏,等. BCL-2蛋白抑制剂结合腔的性质分析.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 29(3):591~595
68. 周有骏,等. 微管蛋白秋水仙碱位点抑制剂结合和结构模型的构建. 化学学报, 2008,66(14):1735~1736
69. 郑灿辉,周有骏,朱驹,等. Bcl-2蛋白抑制剂结合腔的性质分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29(3): 591~595
70. 盛春泉,朱杰,张万年,等. 白色念珠菌N-肉豆蔻酰基转移酶中药物结合位点的MCSS分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8,29(1): 117~123
71. 缪震元,张万年,游亮,等. 7-芳杂环高喜树碱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8,18(2): 105~108
72. 黄海强,李慧梁,汤健,等. 前列腺癌治疗新靶点——hedgehog通路. 药学实践杂志,2008,26(4): 249~251
73. 聂利月,汤建,李慧梁,等. 兴安藜芦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中国药学杂志,2008,43(13): 971~973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语文"中考作文"最该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