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苏教版四上古诗两首
3、古诗两首 望洞庭
一、谈话引入
1、激趣引题
诗歌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提起唐诗宋词,相信每个人都能背出几句,并说出头头是道的见解。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美不胜收。古时候,曾有许多文人墨客被那美景所陶醉,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句。
2、引题解题
刚才同学们背诵的诗,多数都是诗人漫游登临写下的见闻感受。一千多年前的一个秋天,有位诗人经过洞庭湖,洞庭湖的美景令他诗兴大发,也写下了这样一首千古传颂的诗歌佳作——《望洞庭》。(板题,解题)
2、资料交流
学生交流有关洞庭湖的资料。交流后师小结(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的附近,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古称“云梦泽”,号称“八百里洞庭湖”。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渔帆点点,芦叶青青,水天一色,鸥鹭翔飞。春秋四时之景不同,一日之中变化万千。)
3、介绍诗人
而远望洞庭美景的这位诗人便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板书)
你对刘禹锡了解多少?学生交流,师小结(多媒体课件出示)。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晚年自号庐山人。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期诗人,文学家,他能诗能文,擅长书法,现存诗800多首。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耳濡目染加上天资聪颖,敏而好学,从小就才学过人,气度非凡。十九岁游学长安,上书朝廷,二十岁考中进士,有“诗豪”之称。但他一生官途并不顺畅,多次被贬。《望洞庭》就是他在秋天转任途中,经过洞庭湖时,月夜之下遥望洞庭湖写下的。听!)
二、初读感悟
1、播放朗读录音。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做到正确、流利。
3、同桌互读,检验读的是否正确、流利。
4、谁来给同学们读一下,读出诗的感觉,读出美的感受。
5、“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么美的诗,我也想来试一试。(师范读,配乐)
6、再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配乐)
三、理解诗句
1、理解“湖光秋月两相和”。
找一找,哪句诗交代了作者写诗的时间?(生齐读,师板书)什么时间?(秋天的夜晚)
作者首先看到了什么景物?(湖水和月亮)晚上的湖水为什么会有光?(月光倒映在水中)从湖水中我们又能看到什么?(月亮)几种景物?(两种)秋夜,月
光如水,水中有月,两种景物融合在一起,非常——“和”,“和”怎么理解?(和谐,宁静)
能用你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吗?
月映湖水,水中有月,多么柔和的美啊!
2、理解“潭面无风镜未磨”。
古代的时候镜子都是铜制的,而铜镜在没打磨之前看起来就是这种朦胧的感觉,也就是下一句诗所说的——“镜未磨”(板书)“潭”指什么?(水,洞庭湖水)“潭面”?(水面,洞庭湖面)“无”?(没有)“潭面无风”?
作者前半句写“潭面无风”,后半句写“镜未磨”,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这是作者运用的比喻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
谁能用比喻句来说一说这句诗?(指导读前两句)
3、理解“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板书:白银盘里一青螺)作者在写洞庭湖之美,怎么提到了盘子和青螺?这个谜底在诗的第三句(齐读,师板书:遥望洞庭山水色)我们知道“望”是向远处看,那“遥望”呢?比“望”的程度更深更远了。作者远望什么?(洞庭山水)
这里作者又连续运用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
用比喻句说说这两句诗。(指导读)
4、齐读全诗,指名板前叙述在诗中所看到的景色。
5、作者写这首诗是要表达什么? (对洞庭山水的喜爱和赞美)
6、指名读,读出作者表达的情感。
7、三分钟,试着背诵。
四、拓展延伸
五、全课总结
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古诗,而它们其实只是我们中国浩瀚诗海中的一滴水,还有许许多多的名家名作等着我们去欣赏去品味。
3、古诗两首 《峨眉山月歌》教案
一.温习旧知,导入新课
通过复习学过的诗歌,引出本诗。
师: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许多古诗中都会有景色的描写,诗人寄情于景,借景抒情。老师这里有一幅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幻灯片)在这幅画中你都看到了什么?(李白、月亮、床·)
师:看到这些景物,可以让我们想到哪一首学习过的唐诗呢?(《静夜思》)(集体背诵) 师:在这首诗里你认为哪个字写得最好?(思)为什么呢?(“思”字点明了诗人想要表达
的感情,思念故乡)他是借什么来表达的这种感情呢?(月亮)
师:今天,我们再一起学习一首李白的与月亮有关的诗。 (板书:峨眉山月歌)
二.层层深入,学习新课
1、自读诗文,读准,读通。
师:想一想,在这首诗中,诗人会描写什么景色呢?(重点抓住“月”)请大家大声地朗读这首诗,要看准字音,字型,读通诗句。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该怎么办呢?(看课下的注释,问老师,问同桌,读三遍到五遍。
老师巡视,纠正要求认识的字词。
师:大家读得都非常好,老师也想读一读。(范读、男女生读、赛读)
2、再读课文,读懂诗句。
①整体感悟古诗。
师:诗人小时候随着他的父亲搬家到了四川,直到他二十五岁的时候才离开那里。这首《峨眉山月歌》就是年轻时的李白刚离开四川时的作品。
师:大家刚才背诵了《静夜思》,也多次朗读了《峨眉山月歌》,这两首诗有一些相似之处,大家看大屏幕,找一找在哪里?(思,月)
(板书)两首诗中都有一个“思”字,而且诗人都是借月亮表达了一种感情。
师:这两首诗虽然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例如,在《静夜思》里,诗人借月亮抒发感情,他是在哪里看的月亮?(床前)是在一个地方静静地看月亮。那么这首《峨眉山月歌》里,诗人还是在一个地方静静地看月亮吗?(不是)这首诗中,诗人的位置是变化的,并不是只在一个地方。请大家再读这首古诗,找出表示位置变化的字词。
入流发向下(结合诗句,解释这些词的意思)
师:诗人的位置是变化的,那么诗中提到了哪些地点呢?自读诗文,结合课文下的注释,用笔圈出你找到的地方。找完的同学举手示意。
找出地点的词:峨眉 平羌 清溪 三峡 渝州
②逐句理解古诗,解决难理解的字词。
师:诗人经过了这么多的地方,那他看到了什么景色呢?我们来继续欣赏。
师:齐读第一行诗,想一想诗人在这一句中写的是什么?(月,峨眉山月)它是什么样的呢?(半轮)
在这里“秋”是在什么意思呢?(秋季)谁能试着解释一下这一句吗?
师:第一行诗,诗人写出了一副青山吐月的美景,第二行写的什么什么呢?齐读第二行诗,看一看诗人在这一句里写的是什么。(影——指月影。流——流动,诗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这里的月亮是有感情的,月影倒映在江水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如果站住不动观察水中的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岿然不动的。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
(不理解“影”的再读一整句诗)这一句诗人写的是水中的月亮,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句诗的意思呢?
师:前两句都在写景,一行写山月,一行写水中的倒影,第三行要告诉我们什么呢?齐读第三行诗,读完之后找同学试着翻译一下。
师:诗人晚上出发,看到了这些景色会有什么心情呢?再读第四行诗,想一想诗人是在思念什么呢?(“君”)君有哪些意思呢?(先生,朋友·)在这里,君是指什么呢?(月亮) (不理解“君”的再读第一句)对,但是这里的君如果只是指月亮,那这一句为什么不用“思月不见”呢?(这里的月亮是一种寄托,诗人借月亮寄托了对故乡,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月亮时而被两岸的高山挡着,使诗人更增添了对亲友的思念)试着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在顺流而下到渝州的时候,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着,看不到了,使我更加地思念故乡亲友。)
⒊再整体感悟古诗
师:请大家通读全诗,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看能不能把它串起来。
师:大家说得都非常好,老师根据大家的理解,整理出了这首诗的意思,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看幻灯片)请大家齐声读一读。
师:我们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了诗人的思念之情,那么,你能不能读出诗人的这种心情呢? 师:现在,借助课本中的插图,假设我们自己是诗人,在这样的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晚,巍峨雄伟的峨眉山遮住了一些月亮,只露出了半轮明月。月影倒映在平羌江的江水之中,像一位好朋友那样,陪着我随着江水流动。我乘着小船,从清溪出发,往三峡的方向驶去。但是在顺流而下到渝州的时候,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着,让我看不到了,使我更加地思念故乡和亲友。看到了这样的景色,体会这样的心情,诗人是用什么语调吟出这样的一首诗的呢?
师:找几位同学分别来读一下,看一看哪一位更有感情,读的更好。(角色读)
师:大家一起试着读一下!(齐读)
三、巩固加深,理解背诵。
师:大家读的都非常好,对作者的心情也都有自己的体会。现在,有没有哪位同学,可以看图片背诵一下这首诗呢?(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背诵。)全班一起看图背诵一下。 师:大家背的不错,再读一遍,然后我们一起看着这些地点,再背一背。
师:找几位同学有感情的读一读,我们再试着看着这些表示位置变化的词背一下。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自己的心里默背一下。
师:再齐读诗文,刚才哪里背得不熟的地方,重点记忆一下,看一看哪一位同学能最先熟练的记忆。(集体背,不会背的同学可以看一下书本。会背的同学请举手,点人背。)
四、课外拓展
师:诗人李白是一个非常喜欢月亮的人,他的诗中经常会有月亮出现,用月亮表达不同的感
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首诗,它所抒发的感情和本诗一样吗? 《月下独酌》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范文二:四上古诗两首说课稿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一.说教材
(一) 说教材分析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题西林壁》记叙了诗人苏轼漫游庐山,在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处俯瞰和山下仰望等不同角度中展现了庐山的千姿百态,从而抒发了蕴含“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这一深刻哲理的游山感受。本单元的专题内容是“观察与发现”。专题学法是“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并学习他们的观察方法”。综合本单元的专题内容和学法要求,结合本篇课文的特点,这篇课文教学的核心价值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明白诗人的观察方法,并体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三维目标的综合性和整合性,特设置以下具体教学目标:
1. 会认、会写生字。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 理解诗句意思,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4. 体会诗人的心境,明白诗中蕴含的哲理。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教学难点:体会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
二.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教师可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体的情境,帮助学生缩短自身与文本的距离,体验理解文本。这就是本课所要采用的情景教学法。
在具体教学中,还将使用到以下一些教学方法:
1. 重点字词品味法。在《题西林壁》中,重点品味“横”、“侧”、“远”、“近”、“高”、“低”几个字,体会诗人观察的仔细和理解因观察点不同而产生不同观察结果的道理。
2.角色体验法。采用换位思维,将心比心,引导学生站在诗人的观察角度,设身处地地体验诗人的心境,从而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
(二)说学法
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一切教学的设置都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此,在教学古诗时,要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实现读中自学、自悟、自得,在朗读中品味感情,熟读成诵,积累了语言,形成语感。所以,本科将主要采用朗读法。
在具体学习过程中,还将采用以下一些学习方法:
1. 想象画面法。以《题西林壁》为例,想象如果是你站在庐山之中,从不同角度观赏到千姿百态的庐
山风貌,这时你会想些什么?悟出什么道理呢?
2. 联系生活法。结合已学过的篇目,联系生活实际,想想生活中何时也会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
身在此山中”的感慨?
三.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题西林壁》
(一)课件导入,活跃气氛
播放课件,展示祖国的秀丽河山。让学生畅谈自己游览过的风景名胜。那么,景色秀美、山峦起伏的庐山,你游览过了吗?(放映庐山录像)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样?(生畅谈感受)今天,我们就随着北宋诗人苏轼一同到庐山一游,看看诗人游完庐山又有怎样的感受呢?(板书诗题)
(古诗的教学,必须通过必要地途径,以展现诗中多姿多彩的形象世界、情感世界。为此,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既带来了形象性、直观性,又创设了良好情境,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落实了之前教法中所提及的情境教学法和形象直观法。)
(二)细读文本,理解诗意
1. 让学生自读。要求借助拼音要正确、流利地朗读。
2. 指名读,进行师生、生生评价,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3. 借助注释,理解诗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谈谈诗的内容。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先学生自愿起来朗读,而后全班朗读。
(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有利于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解析去了解诗人所表达的诗意。)
(三)赏析诗句,想象诗境
1.让学生再次朗读诗句一遍,思考“第一、二行诗写了些什么”生发言。(板书:庐山 。板书:千姿百态)
2. “作者是如何来描写庐山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重点引导学生从横、侧、远、近、高、低等字来理解作者的观察角度,从而得出了诗人观察仔细,和“观察的地点、角度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会不同”的道理。
3.针对这种现象,诗人接下来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呢?生齐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板书:所感)而后让全班再次朗读一遍这两句诗。
(体会诗境是古诗教学的一大重点。在这个环节中,通过赏析诗的前两行,自然地引出哲理诗句的意思,达到体会诗境的目的。)
(四)联系实际,品味诗情
1. “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呢?”针对诗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谈谈自己的理解,鼓励学生踊跃发言。
2. 回忆已学过的《画杨桃》,帮助学生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
3.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畅谈自己对这一哲理的认识。
(哲理句的理解是古诗教学的一大难点。结合已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在缩短文本与现实的距离中帮助学生理解本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使学生对哲理的体会更加深刻。)
(五)创设情景,朗读全诗
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庐山的美丽风景。教师引导学生:假设你就是苏轼,来到庐山你看到了庐山??生答: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师再问:那么,你看到了庐山的真面目了吗?为什么?生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同诗人苏轼一起从横、侧、远、近、高、低等角度观赏了庐山的不同风貌,体会了诗人多角度的观察方法,领悟了从不同角度观察所得结果也会有所不同的道理。
(六)布置作业
1. 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 预习陆游的《游山西村》。
四.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所见: 横、侧、远、近、高、低 千姿百态
↓原因?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感)
范文三:苏教版四(上)古诗两首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
20、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难点:
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1、师:现在已是初夏时节,我们来到尚湖公园,我们会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我们就会想到诗人杨万里《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说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到哪些诗句呢?
2、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3、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板书诗题:池上)相机顾名思义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4、学生齐读题目。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
(2)教师小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①读准后鼻音:撑、艇、萍;
②学习新词:浮萍,理解词义,练习书写。
(2)齐读诗歌。
(2)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
(一个小孩偷采白莲。)
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
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1)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小组逐句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1)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起学生对荷花池和娇嫩莲蓬的向往之情。)
(2)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
①学生畅谈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图。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莲蓬,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撑船去采池中莲蓬。 ②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样子。(让学生为“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
③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
(“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④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
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学生带着理解,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
3、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 ,巩固练习。
1、背诵课文。
2、默写《池上》。
3、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 配一幅画。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我们学习《古诗二首》的第二首诗。《小儿垂钓》。(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播放录音)
1、认读生字词: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借问、遥招手、不应人。(注意生字“蓬、稚、遥”的字音字形。)
2、教学生字“钓”,注意右边“勺”里面的“点”不要丢掉。
3、学生试读全诗。
三、释题介绍作者
读课题,思考:“小儿”指什么?“垂”在字典中怎么解释?用钓竿钓线部分,理解丝线的一头向下可以说成是垂下来的线。并引导学生理解:“垂钓”什么意思?“小儿垂钓”什么意思?
(看多媒体录像,作者简介。)
四、学习前两句
1、指名读第一句。思考:是什么样的小孩在钓鱼?从哪看出他年龄很小?理解“蓬头、稚子”。这个头发很乱的小孩在干什么?字典中“纶”什么意思?出示投影图,指图理解“学垂纶”就是学钓鱼的意思。
2、指名读第二句。思考:小孩儿学钓鱼是怎么坐的?什么是“侧坐”?坐在哪?投影出示插图帮助理解“苺苔”和“草映身”。
3、指导朗读。
小孩年龄这么小,却独自坐在草丛中模仿大人的样子学钓鱼,你觉得小孩怎么样?(板书:天真可爱)。这样的小孩你们喜欢吗?要读出对小孩的喜爱之情。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4、指名说前两句诗意。出示投影边听读边体会,想像诗中情景,加上想象再说这两句诗意。
五、学习后两句
1、齐读第三句。思考:小孩正急切地盼鱼儿上钩,出现了什么情景呢?一从哪看出路人在问路?“借问”什么意思?想象路人来问路的情景,并思考:路人可能问些什么?小孩是怎么做的?想象小孩是怎么招手的?思考:小孩招手是什么意思?“遥”是什么意思?
2、指名读第四句。思考:小孩为什么摆手?从哪看出怕把鱼吓跑?怕什么声音吓跑鱼呢?除怕路人脚步声、问话声还怕什么声音呢?读后半句,思考“应”什么意思?“不应人”呢?
3、小孩既怕路人脚步声、问话声吓跑鱼,又怕自己回答声吓跑鱼,他一门心思扑在钓鱼上,你觉得他钓鱼钓得怎么样?(板书:专心认真)
4、学生扮路人、小孩表演,体会小孩紧张心理和天真可爱的形象。
5、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小孩紧张的心理和活泼可爱的特点。
6、指名看图说后两句意思。
六、体会待的意境
学生观察图,边看课文朗读边体会,想像诗的意境。(播放媒体课文朗读)
指名到前面讲全诗的内容,要展开想像。
指导朗读,读出诗的意境美。
七、指导背诵全诗
八、总结
这首诗前两句写了小孩的样子和钓鱼的姿势,后两句描述了小孩专心致志学钓鱼的神态,把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描绘得活灵活现,用词准确,意境美而不俗,使人读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色。
范文四:语文四上 20_古诗两首教案
四上 20古诗四首(第一课时)
预设目标:
1.读懂《送元二使安西》 、 《送孟浩然之广陵》 ,理解重点字词及诗意,体会诗 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的意境。
2.能按照古诗词的韵味,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并背诵。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诗境,训练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两首古诗的异同。
课前准备:学生:①搜集有关王维、李白、孟浩然生平的材料。②搜集有关 这几则古诗的资料。③摘录课外的有关送别亲友的古诗。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预设:
一、创设情境,确定主题。
1.听音乐——《送别》 ,和朋友要分别了,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2. 柳永曾在 《雨霖铃》 中写道:“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 是的, 古人也是多情的, 写下了许多关于送别的名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两则, 去品读诗人当时的感受。
二、出示古诗,弄清题意。
1.出示两首古诗,轻声读读。
2.解题。说说“使” 、 “之”的意思。将课题补充完整。
3.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
1) 李白和孟浩然, 王维和元二是什么关系?随机请学生说说对 “故人” 的理解。
2)弄清渭城、阳关、安西的地理位置。弄清黄鹤楼与广陵(即扬州)的地理位 置。理解“西出” “西辞” 。
三、自主合作,理解诗意。
1.再自由读读这两首古诗,边读边想想意思。
2.小组合作,自学古诗。
自学要求:熟读古诗,借助字词典和课外收集的资料, 理解重要字词 , 翻 译诗句 ,做好讲解其中一首古诗的准备。
3.检查交流自学情况,讲解古诗。
教师注意指点:“朝雨” “浥” “客舍” “更尽” ; “烟花” “尽” “惟见” 。 其他同学可以做点笔记,也可对发言的小组提问、补充。
四、体会诗境,朗读回味。
1.齐读这两首古诗。体会这两首诗的异同。
预设——
板块 A 这两首诗要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些诗句体会到的? 都表达了诗人和朋友真挚深厚的友谊以及依依惜别的感情。前者更多一点对未 来的悲切,伤感;后者多一份祝贺和期盼。
(1)诗中“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最能表达诗人对老朋友的 依依惜别之情。 随着老朋友所乘的那只孤船越走越远, 最后消失在蓝天的尽头, 诗人却依然翘首远眺,目送老朋友,足以表达诗人对老朋友的一片深情。 教师点拨:
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
李白站在岸边, 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 心里会想些什么?写一写。 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2)为什么要“劝君更尽一杯酒”?你怎么理解“西出阳关无故人”?
“劝”和“更”衬托了主人(即诗人)的殷勤劝酒之意和留恋难舍之情。 老朋友相送饯别,心中依依不舍,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只能频频劝酒,再干一 杯吧,向西出了阳关,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以寻常话语表达了蕴藉无穷的感 情。
(3)同样是送别,你有没有读出诗人的不同感受?
补充阅读背景王维写诗的背景资料:
王维所处的年代,各种民族冲突加剧,唐王朝不断受到了来自西面吐蕃和 北方突厥的侵扰。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大逸战胜土蕃, 唐玄宗曾命王维以鉴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沿途他写下了《使至 塞上》 、 《出塞作》等边塞名篇。 《阳关曲》是王维晚年之作,其创作年代估计在 “安史之乱”以后。
了解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体会王维当时的心情。
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板块 B 这两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都描写了当时的景物。前者以景衬情,为送别创造了抒情的氛围;后者借景抒 情。
(1)“朝雨”与“柳色”除了写春色以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
诗人以景衬情,为送别创造了抒情的氛围,富于柔情之美,好像朝雨有意 为客洒扫拂尘似的,显得朝雨那么多情,但是,景色愈有情,愈加深不忍相别 的感情。“柳”既是写景补足朝雨,点明季节,又暗寓“留”之意。“柳”与 “留”谐音双关。(唐人离别常折柳相赠,这是当时习俗。)
(2)“烟花”、“长江”、“碧空”诗人有心情赏春吗?那为什么要写景物? ——借景抒情。
(3)同样是描写景物,你体会到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2.选择其中一首古诗,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意境。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我们还收集了一些友人送别的诗歌,交流体会诗人的感情。
2.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古诗的题目,制作了一个目录, 供同学们参考, 课外去阅 读。
范文五:四上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四上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篇一:四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四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这一周,我们又走进了第二单元,让孩子们来学习拥有一双发现美,发现世界,认真观察的眼睛,去学习作者们的观察方法。孩子们兴致勃勃,我们整体预习的效果非常好。
走进古诗,了解历史,走进作者,了解作诗背景,第5课,我用以一带一的方法完成了。 首先,这两首古诗都是孩子们通过早读已经耳熟能详的了,所以,这一节我想渗透的,想要教给孩子们的就是学习古诗的方法。
《题西林壁》我先板书,然后让孩子们借助课下注释,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孩子们反应迅速,马上说出了:在西林壁上书写。其实,这时我
想渗透的就是“解题意”,学会利用课下注释。接着我们走进了诗人苏轼,这不是我们第一次接触苏轼,孩子们马上想起了他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全班背诵后,我们又深入了解了作者,而这也就是“知诗人”。这首诗,整体来说诗句的表面意思非常简单,于是,我放手给孩子,让孩子们合作交流,四人为一组,讨论诗句的意思。很快,
篇二:四年级《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四年级《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四年级《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这一周,我们又走进了第二单元,让孩子们来学习拥有一双发现美,发现世界,认真观察的眼睛,去学习作者们的观察方法。孩子们兴致勃勃,我们整体预习的效果非常好。
走进古诗,了解历史,走进作者,了解作诗背景,第5课,我用以一带一的方法完成了。
首先,这两首古诗都是孩子们通过早读已经耳熟能详的了,所以,这一节我想渗透的,想要教给孩子们的就是学习古诗的方法。
《题西林壁》我先板书,然后让孩子们借助课下注释,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孩子们反应迅速,马上说出了:在西林壁上书写。其实,这时我想渗透的就是“解题意”,学会利用课下注释。接着我们走进了诗人苏轼,这不是我们第一次接触苏轼,孩子们马上想起了他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全班背诵后,我们又深入了解了作者,而这也就是“知诗人”。这首诗,整体来说诗句的表面意思非常简单,于是,我放手给孩子,让孩子们合作交流,四人为一组,讨论诗句的意思。很快,孩子们就能大体上说出诗意。为了加深孩子们的印象,我播放了庐山从不同角度上拍摄的图片,让孩子们能够领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而后两句的深意,我
本想自己来说,但是吴思梦却给了我惊喜,孩子通过自己的预习,明确的说出了诗句背后的意思,这让整节课都充满了亮点。这样“释诗句,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这两步也完成了。接下来,我带领孩子们回忆了学习古诗的过程,放手让孩子们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学第二首,孩子们很快的掌握并运用,《游山西村》就这样完成了。
利用剩下的时间,我又拓展了写景诗《惠崇春江晚景》,孩子们学的快乐,我教的轻松,孩子们上高段了,学习方法的渗透对他们来说更重要哦~
篇三: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古诗两首导学教案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