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五上语文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作者: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字:介甫。号:半山。代表作品:《梅花》。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注释:
泊:停船靠岸 数重:几层 绿:吹绿了 还:归、回。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里。 京口瓜洲一水间: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 钟山只隔数重山:京口到钟山也只隔着几座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秋思》作者:张籍。唐代诗人。字:文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对亲人无尽的思念。
注释:意万重: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 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 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洛阳城里见秋风:洛阳城里秋风乍起。
欲作家书意万重:想要给远在家乡的亲人写封信,可要表达的意思很多(一时间竟不知从何说起)。
复恐匆匆说不尽: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
行人临发又开封: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长相思》作者:纳兰性德 字:容若。被人誉为“清代第一词人”词集名为《纳兰词》。
注释:
程:道程、路程 山一程,水一程:山长水远 榆关:山海关 那畔: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一更大约两小时 风一更,雪一更:整夜风雪交加 聒:嘈杂扰人
故园:谓京师 此声:风雪交加的声音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晚,军帐内都点起了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不禁思念起家乡,再也睡不着了,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泊船瓜洲》作者: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字:介甫。号:半山。代表作品:《梅花》。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注释:
泊:停船靠岸 数重:几层 绿:吹绿了 还:归、回。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里。 京口瓜洲一水间: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 钟山只隔数重山:京口到钟山也只隔着几座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秋思》作者:张籍。唐代诗人。字:文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对亲人无尽的思念。
注释:
意万重: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 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 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洛阳城里见秋风:洛阳城里秋风乍起。
欲作家书意万重:想要给远在家乡的亲人写封信,可要表达的意思很多(一时间竟不知从何说起)。
复恐匆匆说不尽: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
行人临发又开封: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长相思》作者:纳兰性德 字:容若。被人誉为“清代第一词人”词集名为《纳兰词》。
注释:
程:道程、路程 山一程,水一程:山长水远 榆关:山海关 那畔: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一更大约两小时 风一更,雪一更:整夜风雪交加 聒:嘈杂扰人
故园:谓京师 此声:风雪交加的声音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晚,军帐内都点起了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不禁思念起家乡,再也睡不着了,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范文二:五上《古诗词三首》教案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重庆市万州区沙河小学 陈学应
课文精解与编排意图
《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词,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
《泊船瓜洲》一诗,据说是诗人应召自江宁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京口而作。末句感慨仕途多险,前途未测,表示的是再次赴京荣遇之际,对仕途没有足够信心之时,所有的乡情仕意。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抒情的思乡诗。
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小事往往成为绝句的常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长相思》是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它是一首写景叙事抒情的词。
王安石的乡愁是融于满目的春色之中,张籍的乡愁是肃杀的秋风引起,诗人纳兰性德所描写的关外将士的乡愁却是由北方的风雪勾起的。
选编这三首诗词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通过几首诗词的对比体会,揣摩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同时,积累古诗词,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厚实文化积淀。
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品味诗句,背诵,积累语言上。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思路一:三首古诗词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一样的,但是表达的方法各异,《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秋思》则是叙事抒情,《长相思》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基于这个特点,可以在初读课文、理解内容之后,把三首诗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在体会相同感情的同时,感受语言的各自特点,揣摩表达方法的不同。
思路二:按顺序一首一首地进行教学,要有导有放,以第一首诗为例,学习理解诗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二、三首诗则放手让学生自学,通过交流来理解诗意,通过讨论和教师的点拨来比较写法,通过诵读来积累语言。
教学目标
1.会读会写“洛、榆、畔、帐”,正确读写“洛阳、榆关、湖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等方法理解诗词意思。
4.在抓住景物、事例想象诗境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通过景物、事件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想诗境,悟诗情,背诵、默写,积累语言。
体会诗人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范文三:小学语文五上 古诗词三首
5、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1. 认识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2.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3.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课前准备: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
2.了解唐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的生平。
3.收集思乡的古诗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了解王安石的生平。
3.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感。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与“月”有关的诗词呢?
2.是呀,从古到今,月亮总是让人情不自禁思念家乡,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关于月亮的诗。
3.揭示课题: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交流资料,了解诗人
课前,你收集了诗人的哪些资料,请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
整体把握,初步感知
1.指名读诗,全班读,注意读准字音。
2.自己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3.四人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并说说你最欣赏诗中哪一
赏析诗句,感悟诗境
1.刚才同学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出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2.请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生机盎然的春天的样子。现在请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在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景色呢?畅所欲言。
4.同桌互读,练说。
5.指数名学生说。
6.小结:你们的回答真精彩!诗的魅力就在于能用简短的同一个语句在不同的人的脑海中勾勒出不同的画面。
7.请你用朗读把你脑海中勾勒的画面读出来。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8.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草长莺飞、满目新绿的春天,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还能让你有更深入的理解。
9.指名说,同学们理解得多丰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绿”读出来吧。男女生赛读。
10.关于“绿”字还有一个故事,引导阅读“资料袋”。了解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
11.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触呢?
12.小结: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一个字修改十多次,我们在习作中难道不该反复修改吗?记住:文章是改出来的。
品评诗句,升华情感
1.这么美的春色,谁不流连忘返呢?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其间了吗?
2.诗人想干什么?家乡在哪儿?引导学生从课题和诗句
一、二行处理解。
3.请你在教室的地图上找找它们的位置吧。再好好读古诗。
4.学生上台指地名,然后简介王安石把南京称为故乡的原因。
5.你从哪里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家乡呢?
6.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
二、回归整体,深化体验
1.漂泊在异乡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眷恋啊!让我们一起来感情朗读这首诗吧。
2.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2.了解唐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的生平。
一、 回顾内容,谈话入题
古诗《泊船瓜洲》让我们体会到了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的千般惆怅?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呢?
初读古诗,整体感受
1.读一读《秋思》和《长相思》,要求正确、流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弄清不懂的词。
2.指几名学生读,正音。
3.看看诗词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4.同样的思乡之情,但表达却不相同。和你的伙伴好好读诗,看看诗人们是怎么表达的?
5.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首读。
品读诗句,领悟感情
1.诗人那浓浓的乡情,藏在哪些诗句中呢:读,勾画。
2.指名答。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
懂了什么?
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5.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惆怅满怀的感觉。
6.诗中诗人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
7.小组内交流: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
8.引读“意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9.这一次又一次的想写信、封信、拆信的过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的挂念。
10.感情朗读。
11.王安石见月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那么,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藏于诗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
12.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13.全班交流,师引导体会“风一更??无此声”。 入情入境,深情朗诵
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也就不同。我们在朗读这些诗词时,一定要想象画面,要用心体会他们的感情。让我们再一起朗诵这感人的诗词吧。
找寻规律,识记生字
1.找出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
2.用你认为可行的办法去记忆。
3.学生练写。
板书设计: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又绿 思念故乡
何时
秋思
唐 张籍
见秋风 意万重
家书────思乡情 (叙事抒情)
说不尽 又开封
长 相 思
纳兰性德
身
在征途 心系故园——碎
爱
故园 爱祖国——重
教学反思: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古诗距离现在生活时代久远,语意、语法等都有很大变革,且内容少而空洞。常常会出现教师没动力教,学生没兴趣学,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古诗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广大的语文教师一直探索的问题。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巧用推想,不失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一种好方法。
在古诗教学中巧妙运用“推想”不仅能解决一些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使难点迎刃而解,还能体会诗歌主旨,升华主题。而且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古诗的兴趣,提高了自主学习古诗的能力。
社会在变革,知识在更新,时代在前进,新世纪赋予我们教师的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自主、发展的人。
范文四:人教版五上《古诗词三首》教案
《古诗词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读会写“洛、榆、畔、帐”,正确读写“洛阳、榆关、湖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等方法理解诗词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
在抓住景物、事例想象诗境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通过景物、事件表达感情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朗读中体会作者透过语言文字表达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想诗境,悟诗情,背诵、默写,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泊船瓜洲》
一、导入、板书课题
1、这节课我们学习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2、板书:《泊船瓜洲》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诗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试背诵。
三、出示学习指导
1、通过查资料、查字典等方法掌握生字词。
2、通过读古诗,同桌讨论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自学时间8分钟。
四、学生开始自学
五、检测学习情况
㈠、学生交流探讨学习收获:
1、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间(ji àn )、数(sh ù)重(ch óng )山、照我还(hu án )”
2、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学生多读。
3、指名答:
4、你最欣赏诗中哪句呢?(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师通过换词法,引导体味“绿”的妙用。
㈡理解吟诵,体会感情
1、学生通过注释、工具书、了解全诗的意思。
2、体会古诗思想感情,读诗、背诗:
3、引导学生从诗中的词、句中去体会思想感情。
㈢赏析诗句,感悟诗境
1、学生品味诗歌的意境。
2、学生交流自己的感悟。体会诗人情感的表达方法。
师:刚刚同学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师通过换词法,引导体味“绿”的妙用。
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说什么。
4、同桌之间互相读与练说。
5、指数名说。
6、小结:
你们的回答很精彩!原来短短一句诗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画面,文字的魅力真是无法想象。
7、那就用读把感受表达出来吧。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8、指名答:
(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树木、青山??)诗人放眼望去,看见了---
练习题: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绿色的词吗?
近处( )的小草( )的柳树,
远处( )的树林( )的高山。
学生口述。
9、小结:
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了一个字更改十多次,难道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不能做到吗? 这首诗正是因为这个故事,让人们更加赞赏。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你的赞叹吧。
六、当堂训练
背诵、背写古诗。
七、板书设计
远望钟山
泊船瓜洲 春绿江面 思乡浓
见月思归
第二课时《秋思》
一、导入、板书课题
1、这节课我们学习唐朝诗人张籍的《秋思》。
2、板书:《秋思》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诗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试背诵。
三、出示学习指导
1、通过查资料、查字典等方法掌握生字词。
2、通过读古诗,同桌讨论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自学时间8分钟。
四、学生开始自学
五、检测学习情况
㈠检测阅读、理解
1、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指名试读,指名评价,全班齐读。
3、再读全诗,结合注释理解每句诗的大意,把不懂的词句做上标记。
4、班级交流:
你读懂了哪些诗句?还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地方?
㈡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1、抓住重点词句导读:
体会“见”、“意万重”、“恐”、“又开封”等词的含义。
2、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和蕴含的故事,体味诗中的情感:
诗人这样做是因为什么?从他的行为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读完此诗,你被什么感动了?你最感动的是哪些词句?
4、感情朗读。
㈢总结:
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就不同。我们不可能到达诗人生活当中去,不可能看到那个朝代诗人面前真实的景色,但是,诗人们那份浓浓的思乡情,我想无论是谁都能感悟的到!因为诗中的字字句句无不包含着──(生答:对故乡的想念、对家乡的思念??)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么感人的诗吧。
六、当堂训练
1、把此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2、课外搜集、积累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
七、板书设计
秋思
见秋风
意万重
}思乡浓
说不尽
又开封
第三课《长相思》
一、导入、板书课题
1、这节课我们学习清朝词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2、板书:《长相思》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词的生字词。
2、理解诗词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词并试背诵。
三、出示学习指导
1、通过查资料、查字典等方法掌握生字词。
2、通过读古诗,同桌讨论古诗词的意思,体会古诗词表达的情感。
自学时间8分钟。
四、学生开始自学
五、检测学情
1、检测读词情况
要求:
⑴ 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
⑵ 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
2、教师指导学生读通词句:
注意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
3、学生反复读,边读教师边指导停顿。
4、初读后想象
⑴让学生说说词给自己什么印象?
⑵要求带着这种感觉我们再来读一读《长相思》,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
5、领悟词意
⑴、分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体会词意。
⑵、教师提两个关键的问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作者的“身”在那里?
作者的“心”在那里?
⑶、学生再谈体会。
⑷、练习有感情朗读,读出作者“身”与“心”分离的感受。
六、当堂训练
背诵本首词。
七、板书设计
长相思
山水--身已远
风雪--梦不成
(思乡浓)
课后反思:
范文五:五上语文3古诗词三首
5 古诗词三首(以文带文、读写联动)
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2、借助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的方法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并用自己的
话说出古诗的意思。
3、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任务评价:
一、检测目标1的达成,采用交流性、表现性评价。
1、引导学生通过个别读、齐读等方式,让学生读准确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2、学生自由背诗歌。
3、通过个别背、齐背等方式检查背诵。
4、通过同桌对该的方式检查默写。
二、检测目标2的达成,采用交流性、表现性评价。
1、引导学生通过借助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的方法让学生理解两首古诗
的大概意思。
2、通过点拨启发,使学生说出古诗的意境。
三、检测目标3的达成,采用交流性评价。
通过全班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说一说诗歌表达的情感,诗歌的表达方法。
学习过程:
课前积累: 《人日思归》
1、生自由朗读。 2、齐读。
3、生自由背诵。 4、镂空背诵。
一、导入:
远离家乡的游子在静静的夜晚,尤其在月圆之夜,常常会勾起他们对家乡
对亲人的思念!古往今来,许多诗人把这种思乡之情融进诗歌,成为千古绝唱!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也写过这样一首思乡诗。板书课题,齐读课
题。强调“泊”的读音。
二、 出示学习目标: 三、出示自学提示(一):
结合文中注音,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熟读《泊船瓜洲》。
1、指名读,正字音. 尤其注意“一水间(ji àn )数(shù)重山、照我还(hu ān )”
2、师范读,生标节奏。
3、男女生赛读、分角色读,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达成目标一)
四、出示自学提示(二):
1、自由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预设:
古今对比读:
师: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生: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师: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字换词对比读:
男生:春风又到江南岸 , 明月何时照我还。
女生:春风又绿江南岸 , 明月何时照我还。
男生 :春风又过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女生:春风又绿江南岸 , 明月何时照我还。
男生:春风又满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女生:春风又绿江南岸 , 明月何时照我还。
2、“绿 ”字还能换成哪些词?(到、过、入、满??) 你觉的“绿”字用的
好在哪?(它不仅突出了江南美景的颜色美,还突出了江南的动态美层次美。)
3、背诵诗歌。
(达成目标二部分)
五、总结学法:
1、初读古诗,读出节奏。
2、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3、诵读古诗,体味情感。
运用这种方法,自学《秋思》
六、总结写法:
这两首诗写法上的不同之处有: 《泊船瓜洲》采用了写景抒情的表达方法,
《秋思》则采用了叙事抒情的方法。
(目标三达成)
七、作业设计:
背诵《经典诵读》中《春夜洛城闻笛》
八、板书设计:
泊船瓜洲 秋思
绿 美景 洛阳-------见秋风
明月 思乡 家书-------意万重
复恐-------说不尽
临发------又开封
九、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标要求: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
2、借助注释、查阅资料。用自己的话说出词的意思。
3、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4、自由阅读《诗三首》,说一说这三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任务评价:
一、检测目标1的达成,采用交流性、表现性评价。
1、引导学生通过个别读、齐读等方式,让学生读准确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2、学生自由背诗歌。
3、通过个别背、齐背等方式检查背诵。
4、通过同桌对该的方式检查默写。
二、检测目标2的达成,采用交流性、表现性评价。
1、引导学生通过借助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的方法让学生理解两首古诗
的大概意思。
2、通过点拨启发,使学生说出古诗的意境。
三、检测目标3的达成,采用交流性评价。
通过全班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说一说诗歌表达的情感,诗歌的表达方法。
四、检测目标4的达成,采用交流性评价。
通过全班交流和师生承接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说说三首诗表达的情感。。
学习过程:
课前积累: 《中秋夜》
1、生自由朗读。 2、齐读。
3、生自由背诵。 4、镂空背诵。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第5课的前两首古诗,感受到了王安石和张籍那
浓浓思乡情。那么谁愿意给大家背诵一下古诗?请学生背诵。
2、复习词的资料:
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
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词又叫长短句,是配合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
的调子的名称,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词大致可分为三类:
⑴小令;⑵中调;⑶长调。常见的词牌名有:忆江南、渔歌子、沁园春、清平乐。
师生承接读:
师:词又叫什么?
生:词又叫长短句。
师:词一般分为哪两部分?
生:词一般分为两部分,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
师:我们见过的词牌名有哪些?
生:忆江南、渔歌子、沁园春、清平乐。
3、当“洛阳城里见秋风”的时候,张籍的内心涌动着“欲作家书意万重”的
思乡之情。那么,在风雪交加的夜晚,纳兰性德又将流露出一份怎样的思乡之情
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相思》。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出示自学提示(一)
结合文中注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熟读《长相思》。
1、指名读,正字音. 尤其注意“榆、聒碎”的读音
2、师范读
3、男女生赛读、分角色读出词的节奏。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达成目标一)
四、出示自学提示(二)
自由朗读词,借助注释、抓住重点词句、利用插图、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
说说诗句的意思。
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都点
起了灯。夜里,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
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
预设:
(创设情境读)
师:我看见了士兵们翻山越岭到山海关,外面风雪交加,士兵们躺在帐篷
里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在思念他的故乡。
生: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我看见了纳兰性德走出营帐,望着天上皎洁的明月,他思乡的情绪也
更加地重了起来。
生: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我还看到了山海关外,士兵们都翻来覆去睡不着,但是在他们的家乡
没有这样的声音,睡的很宁静。
生: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小结:在这里,没有皎洁的月光,没有在皎洁的月光下和妻子在一起的那份
温暖,那份幸福,在这里有的只是——(指名学生再读《长相思》)
3、背诵词
(目标2达成)
五、出示自学提示(三)
有感情读出《长相思》的韵味,说说这首词采用了什么表达方法来寄托作
者的思乡之情?
词人采用了夹抒情于叙事写景之中的方法来表达这种情感的。
(目标3达成) 六、拓展阅读《诗三首》。
1、自由朗读三首诗。
2、师范读。
3、指名感情朗读,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4、这三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达成目标四)
七、作业设计:
1、仿写。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小时候,乡愁是 长大后,乡愁是
对于王安石来说,乡愁是
对于张籍来说,乡愁是 对于纳兰性德来说,乡愁是2、默写《古诗词三首》
八、板书设计
身向榆关 (难)
长相思 心系祖国
心在故园 (苦)
九、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