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记雪月之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记雪月之观
作者:沈周
来源:《初中生世界 ·七年级》 2016年第 12期
丁未①之岁,冬暖无雪。戊申②正月之三日始作,五日始霁。风寒冱③而不消,至十日犹 故在也。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常。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楼临水, 下皆虚澄,又四囿于雪,若涂银,若泼汞,腾光照人,骨肉相莹。月映清波间,树影滉弄,又 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④可爱。寒浃肌肤,清入肺腑,因凭栏楯⑤上。
仰而茫然,俯而恍然;呀⑥而莫禁,眄而莫收;神与物融,人观两奇,盖天将致我于太素 之乡,殆不可以笔画追状,文字敷说,以传信于不能从者。顾所得不亦多矣!尚思天下名山川 宜大乎此也,其雪与月当有神矣。我思挟之以飞遨八表⑦,而返其怀。汗漫⑧虽未易平,然老 气衰飒,有不胜其冷者。乃浩歌下楼,夜已过二鼓矣。仍归窗间,兀坐若失。念平生此景亦不 屡遇,而健忘日,寻改数日,则又荒荒⑨不知其所云,因笔之。
(本文选自《沈石田先生诗文集》卷九,北京同文图书馆 1915年影印本)
【注释】
①丁未: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②戊申: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③冱
(hù):寒冷凝结。④离离然:历历分明的样子。⑤栏楯(shǔn):栏杆。纵为栏,横为楯。 ⑥呀(xiā):张大了口。⑦八表:谓八方之外,指极远的地方。⑧汗漫:没有边际的。⑨荒 荒:暗淡不明的样子。
鉴赏空间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 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 “ 明四家 ” 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记雪月之观》是一篇优美 的散文。作者以画家特有的眼光和诗人的气质,描绘了 “ 月与雪争烂 ”“ 明彻异常 ” 的雪景,营造 了一种 “ 骨肉相莹 ” 、清秀澄澈的境界,真实地表达了当时微妙的心境。
作者从大处落笔,抓住了瞬间的感受,把月夜雪景的清冷写到了极致。 “ 若涂银,若泼 汞,腾光照人,骨肉相莹 ” ,将月光、溪水和白雪融为一体,仿佛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 “ 月映清波间,树影滉弄,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可爱 ” ,将水面波光粼粼,溪边月影婆娑, 树影摇曳的场景写得充满动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文章刻画景物十分细致,比喻精当,动静结合,空灵华美,达到了物我交融、浑然一体的 至妙境界。
读有所思
范文二:记雪月之观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以下各题。 丁未之岁(1),冬暖无雪。戊申正月之三日始作(2),五日始霁。风寒冱而不消(3),至十日犹故在也,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尝。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楼临水,下皆虚澄,又四囿于雪,若涂银,若泼汞,腾光照人,骨肉相莹。月映清波间,树影滉弄,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可爱(4)。寒浃肌肤,清入肺腑,因凭栏楯上(5)。仰而茫然(6),俯而恍然(7);呀而莫禁(8),眄而莫收;神与物融,人观两奇,盖天将致我于太素之乡(9),殆不可以笔画追状,文字敷说,以传信于不能从者。顾所得不亦多矣!,尚思天下名山川宜大乎此也,其雪与月当有神矣。我思挟之以飞遨八表(10),而返其怀。汗漫虽未易平(11),然老气衰飒,有不胜其冷者。乃浩歌下楼,夜已过二鼓矣。仍归窗间,兀坐若失。念平生此景亦不屡遇,而健忘日,寻改数日,则又荒荒不知其所云(12),因笔之。
[注释]
(1)丁未: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2)戊申:明孝宗弘治元年。
(3)冱(hù)寒冷凝结。 (4)离离然:历历分明的样子。
(5)栏楯(shǔn):栏干。纵为栏,横为楯。 (6)茫然:迷濛不明。
(7)恍然:模糊不清。 (8)呀(xiā):张大了口。
(9)太素:素净。 (10)挟:依仗。八表:谓八方之外,指极远的地方。
(11)汗漫:没有边际的。 (20)荒荒:暗淡不明的样子。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五日始霁( ) (2)下皆虚澄( ) (3)楼临水( )
2.下列句中黑体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①因凭栏楯上 ②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B.① 则又荒荒不知其所云 ②其真无马邪?
C.①汗漫虽未易平 ②游人虽未盛
D.① 乃浩歌下楼,夜已过二鼓矣。②屠乃奔倚其下
3、关于本文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描写的月色皎洁、明亮,以致作者久久地凝视。
B、作者的精神与外物融为一体,自己也变成了一份神奇的景观。
C、本文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老体衰的无奈和晚年的凄苦心情。
D、作者平生并不多见这雪月景致,因害怕忘记而写下本文。
4.本文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试简要分析。
5.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寒浃肌肤,清入肺腑,因凭栏楯上。
(2)然老气衰飒,有不胜其冷者。乃浩歌下楼,夜已过二鼓矣。 答案: 1、(1)这里指雪停放晴。(2)空虚清澈。(3)靠近
2、B 3、C
4、描写月夜下的雪景之美妙和神奇,文章以画家特有的眼光,诗人的气质,生动地再现了月光照跃下的雪景。
5、(1)清冷的寒气透入肌骨,沁入肺腑,我扶着栏杆而上。
(2)可是因为年老身体衰落,我已禁不住寒冷的侵袭。于是便放声歌唱走下小楼,此时已过二更。
附原文翻译: 丁未这一年冬天,天气暖和未降雪。第二年(戊申年)正月初三开始下雪,正月初五天气放晴。但依然寒风肆虐,冰封雪冻,直到正月初十大地依然银装素裹。当晚,明月升天,雪月相映,我坐于纸窗之下,感到明亮无比。于是添加衣服出门,登上溪水西侧的小楼。小楼临着溪水,(溪水)清澈见底,四周覆盖着皑皑白雪,如同涂上了一层白银,又如同水银泼了一地,晶莹闪耀,人的肌肤也被映照得晶莹洁白。明月映照着寒冷的水波,树影在水中摇曳,如同镜子中映照着的头发,历历分明。清冷的寒气透入肌骨,沁入肺腑,我扶着栏杆而上。仰视,茫然无际;俯视,混沌一片。不觉间呀然惊叹不止,久久地凝视着不愿收回自己的目光。人的精神与外物融为一个整体,自己同周围的环境都变成了一份神奇的景观。上苍将我放置于宇宙之间,这份景致竟然无以用笔画来传达,也不便用文字来铺陈、传达于没有亲临这份情景的人。这样看来,自己得到的不也很多吗?同时我也想到,天下名山大川此刻应该比这里更为壮观,那里雪月辉映的景致应当更为神奇。我的思绪因之而驰骋于四面八方,很久才回过神来。茫无边际的思绪无法平抑,可是因为年老身体衰落,我已禁不住寒冷的侵袭。于是便放声歌唱走下小楼,此时已过二更。回到窗前,独自端坐。想到这辈子这样的景致并未多见,并且一天天地淡忘,一天天地被改变着,很多都已经茫然与模糊。于是我用笔记下了这次经历。
范文三:刘禹锡忆江南之观
刘禹锡《忆江南》
原词: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兰丛裛露似沾巾,独笑亦含嚬。
解读:哀而不伤,伤不断肠,似有无可奈何之境也,“谢”字婉转而柔情四洒,“疑”“似”皆含情而无所适,故有独之境也,虽笑而含嚬,其亦适心也。
细解:吾以为,春去之意,有伤春之嫌,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流水不还。孔夫子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伤春之人,不忍离别,佳人有别,亲人远去,朋友适走,。大有落幕之感,春去也,是人去也,是心伤也。
佳作所出,有春去而伤春,有春去而怀春,有春去而别春。春去伤春之人,流连之意,浓重于心。春去怀春之人,感念万物,虽逝而不伤,止纠结处,无语话凄凉,有无奈之感。春去别春之人,物皆有逝,作洒脱之状,无故飘零乱人心,故多流连山水以自适,而求自然纯真之生活之状。春去别春,无忧肠寸断,凄迷娇淫。
梦得之作忆江南,是春去怀春,有高格之人,是浸染温情,而无矫揉造作之断续。梦得去春而得情,无埋怨之感,咋天地之间,人飘浮如沧海之一粟,既有高格之拿捏者,不可不知。春去也!多谢洛城人,一“谢”妙万物,有言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此中之意,尔等待曼妙处,是人心所得,谢中有得,却无乐府旧作之《有所思》般决绝无情。
梦得婉谢旧人,回想旧景。知生民之所凄迷。得人潮之所未得,斗转笔锋,柳风交织,兰衣相伴。“疑”“似”二字,有踌躇无奈之举,欲罢还休之境也。终以独笑含嚬而归
终以“独”字而落幕,有流连之意,心有所属,而不堪离别之情景,故春去怀春,而与春去伤春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故适大道,以字化悲情,以情化生死。洒落之全新生活之境界,婉转而有深意,流连处有超越之境。气象即成!
范文四:反思之观课反思
观课,教学提高的关键一步
一、初始状态
观课,在最开始的时候对其概念的理解仅仅局限在就是听听别人怎么上课,顺便吸取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然后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中来。这就是最开始的对于观课的理解。感觉很简单啊,没有多么的复杂。
刚来到实习学校顶岗实习的时候,没几天的准备工作,领导就让我去真正地走上讲台去讲课了。在走上讲台之前,我得做好准备啊,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啊!于是,在我自己上课之前,就先去听同样教初二化学的实习学校的其他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课,然后再模仿着老教师的样子把课讲解给自己的学生。在刚到实习学校的前一个月,几乎都是这样过来的。
但是,后来慢慢地,我就发现:每次都去听课,可是结果呢?是,我能够把课顺畅地上下来了,但是,除了能够顺利地把所讲的知识告诉学生之外,好像也没有其他的收获啊?难道这就是观课的意义吗?这让我陷入了深深的迷惘之中,到底怎样才叫做观课呢?一直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到底哪错了呢?
二、提高过程
后来,实习学校组织了一次观课评课教研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才真正地明白自己哪错了。
观课的时候,每一位观课的教师坐到教室的后面,每人手中一本观课记录本。我看到,观课的教师并不是像我平时去“观课”的时候一样。我平时的时候,只是记录授课的教师是怎样讲解知识的,把他讲解理论知识的过程记录下来,然后自己再去模仿。但是,那次观课之后,才知道,原来我是方向错误了,理解太过于片面,以至于以偏概全。
我平常所做的“观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观课,平时我自认为的“观课”其实是“听课”,而“听课”和“观课”是不同的概念。“听课”是单纯的用耳朵去听,并且是坐在教室后面的;而“观课”中的“观”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在多种感官中,作为“心灵的窗户”的眼睛是很重要的,通过眼睛的观察,可以收集到很多课堂中的重要信息,还可以用到很多的感觉器官。除了语言和行动,课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都将成为感受的
对象,观课追求的是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而我之前所做的只是观课的一部分,自己却不知道,还以为自己做的不错,现在想想都有点不可思议了。
观课之后,进行了评课,我才真正的知道:观课,要观什么。观课并不是单单的只去听听授课的老师是怎样讲课的,也并不是单单的去听授课的老师是怎样把知识讲解给学生的。观课,主要的是观授课教师的方法、技巧以及肢体语言等。观课,并不是自己之前所认为的那么简单,观课的意义也是不容小觑的。
观课,并不是千方百计地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和批判别人的问题,而是把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所观的课堂中去,去寻找对自己有价值、有意义、有帮助的思路和做法,比如课堂管理、课堂氛围的调动、课堂环节的安排等等。通过观课,我们能够收获很多东西,我们能够从别人身上发现平时自己发现不了的自己所具备的缺陷,然后不断的弥补我们的缺陷,使我们的教学不断提高。把我们从中吸收到的有价值的东西应用到我们自己的教学中,可以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的提高,课堂效果也会有明显的不同的。
大学里的巡回指导老师来巡回指导的时候,我跟着到别的学校去观课了,观课之后,巡回指导老师又给我们比较深入地讲解了一些关于观课的知识,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总在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而我们观课的时候,所要做的就是这个“旁观者”,“旁观者”有利于冷静地对待课堂上的一切。我们在观课的时候所要做的工作,一是认真观察,注意搜集课堂上所能捕捉到的信息,特别是可视线索,如面部表情、手势、身体语言,因为这些现实中没有“重来”的机会;二是记录,对我们而言一般采用的是最简单的记录方式——笔录;三是要注重深入的分析思考,以比较高的视角俯视课堂,能够见人之未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三、感悟分享
通过各个指导老师的指导,我明白了,要想提高教学质量,观课是关键的一步。作为“旁观者”观课的时候,可以从别人身上获取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作为“当局者”的时候,别人会告诉我们自己的不足之处。无论是“旁观者”还是“当局者”,观课都是其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步。
实习生:付玉倩 学号:2011010329 专业:化学教育 所教学科:化学、生物 实习学校:海兴县第三中学 指导教师:李艳华
范文五:记雪月之观(明)沈周
丁未之岁[1],冬暖无雪。戊申正月之三日始作[2],五日始霁[3]。风寒冱而不消[4],至十日犹故在也,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尝。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楼临水,下皆虚澄[5],又四囿于雪,若涂银,若泼汞,腾光照人,骨肉相莹。月映清波间,树影滉弄,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可爱[6]。寒浃肌肤[7],清入肺腑,因凭栏楯上[8]。仰而茫然[9],俯而恍然[10];呀而莫禁[11],眄而莫收;神与物融,人观两奇,盖天将致我于太素之乡[12],殆不可以笔画追状,文字敷说[13],以传信于不能从者。顾所得不亦多矣!,尚思天下名山川宜大乎此也,其雪与月当有神矣。我思挟之以飞遨八表[14],而返其怀。汗漫虽未易平[15],然老气衰飒[16],有不胜其冷者。乃浩歌下楼,夜已过二鼓矣[17]。仍归窗间,兀坐若失[18]。念平生此景亦不屡遇,而健忘日,寻改数日[19],则又荒荒不知其所云[20],因笔之。 注释: [1]丁未: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2]戊申: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3]霁:这里谓雪停放晴。[4]冱(hù)寒冷凝结。[5]虚澄:空虚清彻。[6]离离然:历历分明的样子。[7]浃(jiā):透。[8]栏楯(shǔn):栏干。纵为栏,横为楯。[9]茫然:迷濛不明。[10]恍然:模糊不清。[11]呀(xiā):张大了口。[12]太素:素净。[13]敷:铺陈。[14]挟:依仗。八表:谓八方之外,指极远的地方。[15]汗漫:没有边际的。[16]衰飒:衰落。[17]二鼓:二更天。[18]兀坐:独自端坐。[19]改:更。[20]荒荒:暗淡不明的样子。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年十一,游南都,作百韵诗上巡抚侍郎崔恭,面试《凤凰台赋》,援笔立就。及长,郡守欲以贤良荐,周筮《易》,得循之九五,遂决意隐循。巡抚王恕、彭礼先后礼敬之,欲留幕下,并以母老辞。 沈周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书学黄庭坚;画擅山水,兼工花鸟,与文征明、唐寅、仇因合称“明四家”。其诗学白居易、苏轼、陆游,文学《左氏传》,并为世所重。诗文著作有《石田诗选》、《沈石田先生诗文集》。 本文选自《沈石田先生诗文集》卷九。文章作于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时作者六十二岁。吴地连下两天大雪,天气特冷,雪几天都没有融化,这在江南是少见的。文章以画家特有的眼光,诗人的气质,生动地再现了月光照跃下的雪景,如“若涂银,发泼汞,腾光照人,骨肉相莹”。好个“骨肉相莹”,把人都净化了。这是一篇很美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