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商贾将军田单:天才也需要激情
中国战国时候,有一齐国商族,姓田。乃齐国田氏王族,可惜只是旁支,掌不了权,当不了政。
田单,便是这田氏的一份子,他在齐国都城临淄当过小官,可惜没有出名。于是转而从商,这下他的才干有了发挥余地,田氏商贾成为天下大商,田单也成为田氏宗主。
后来燕国合纵攻齐,打得当时的齐王田地弃都而逃,齐国百姓背井离乡。田氏一族当然也不例外,举族出奔,逃至安平(今属河北)。田单的冷静沉着与统帅才能便在这时初现端倪,他命令族人将所乘之车上突出在外的车轴截断,并且给所有族人马车罩上了铁笼,当时族人都不明其意。
后燕军攻破安平,齐国百姓出逃,这一来,人多马多车多,互相争道,碰撞连连。不时有马车车轴断裂,甚至被撞坏,没有马车的人自然做了燕军刀下之鬼。唯有田氏因为之前截短了车轴,装上了不怕撞的铁笼,方能得以逃脱,平安到达了即墨,从此,田单之名天下闻。
此时燕国已经攻下了齐国全境,只剩下莒城和即墨了。燕军围攻即墨城,即墨守将出战,败死。这下齐国已是灭顶之灾了。即墨城中军士百姓齐推田单为首,说:“安平之战,田单族人因铁笼得保全,田单知兵有谋,请为将军。”田单于是守着即墨这五里之城,七里之郭,率领着数千破亡余卒,与燕国数十万大军相抗。
田单之行,可谓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要知道,当时的燕国上将军,乃是号称千古名将的乐毅,遍查当时七大战国,除了秦国白起之外,再无名将能与乐毅相抗。偏偏田单以商贾之身,领着数千残兵,和士卒同甘共苦,“坐则织蒉(草器),立则仗锸(锹)”,硬生生守了五年,斗智斗勇,让乐毅徒呼奈何。
为了除掉最强悍的敌人乐毅,田单派人入燕国行反间计,诈称:乐毅欲在齐国称王,故意缓攻即墨,若另派主将,则即墨指日可下。燕王果然中计,派骑劫取代乐毅。乐毅无奈投奔赵国。
骑劫强攻即墨不下,正在烦躁。田单又使一计,派间谍称: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坟墓。傻乎乎的骑劫果然上当,尽掘齐人坟墓,还把尸体都拖出来烧了一遍。即墨人从城上望见,无不心胆欲裂,誓与燕军决一死战。至此,田单反攻燕军的准备已经做好。
田单的第三计是:派人告诉骑劫,既然你烧了坟墓,只剩老弱妇孺的即墨准备投降了。燕军果然一心坐待齐人来降。
此时,田单准备了千余头牛,牛身绘五彩龙纹,牛角绑上利刃,牛尾扎浸油芦苇,并在城墙上预凿了数十通道。到了晚上,点燃牛尾火把,牛负痛,自通道冲出,狂奔燕军大营,即墨五千精锐勇士倾巢而出,紧随牛后,城内军民擂鼓助势,呐喊助威。一时火光遍地,杀声震天。燕军自梦中惊醒,将不见兵,兵不知将,仓皇失措,四散溃逃,可怜傻乎乎的骑劫在乱军中被杀。田单率齐军大举反攻,收复齐国七十余城,随后于临淄迎回王子田法章,继位齐襄王,田单受封为安平君。
至此,商贾将军的传奇达到了最辉煌的巅峰,后世虽有吕不韦以商贾之身开府为相,较
之田单复国救亡之功,亦不能及。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田单,做了安平君以后,率大军攻区区狄人,却是三月不能下,田单想起攻狄之前,鲁仲子曾对他说:“将军攻狄,不能下也。”田单当时很不高兴,说:“我以五里之城,七里之郭,破亡余卒,大破燕国几十万大军,你说我攻不下区区狄人,可能吗?”田单忙回去请教鲁仲子:“先生何以知我不能攻下狄人?”
鲁仲子说:“将军抗燕时,有必死之心,士卒当然无求生之意,闻将军言,莫不奋勇作战,此所以破燕也。现在将军食邑万户,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
田单恍然大悟,第二天作战,田单亲自立于危地,不避弓矢,为士卒擂鼓助威,果然一仗成功。
田单之成功,在天才也?在信念也?
若无领兵之才,田单自不能与乐毅相抗衡。然而同样一个天才,打败了数十万大军却攻不下区区小城,为什么呢?鲁仲子已经说得很明白:“必死之心”。
这里当然不是说,要成功就得做好死的准备。而是要成功就要有必定成功的信念,必定成功的信念产生“我一定要做到”的态度,“我一定要做到”态度激发和调动人的才能和天赋。田单若没有一定能打败燕军的信念和态度,他能频设奇谋,屡创奇迹,并打败强敌吗?得过且过的态度是做不成任何事情的。
没有强烈的成功信念来支撑的天赋才能是无头的苍蝇,不知该何去何从。相反,若有强烈的信念,那么信念会激发你的才能,你会做出连自己都吃惊的成绩来,纵然不能像田单那么惊天地,胆让自己惊讶是绰绰有余的。田单若无强烈的信念,他的军事才能只怕也无从发挥,无从展现了。
范文二:历来贸易发达、商贾云集的上海,也是名符其实的中华美食大观园,京、扬
历来贸易发达、商贾云集的上海,也是名符其实的中华美食大观园,京、扬、川、广、苏、锡、宁、杭各帮菜系及本帮菜在沪上争奇斗艳,各放异彩。上海本帮菜以浓油赤酱、咸淡适中、糖色重艳、醇厚鲜美为特色,早期口味较重,后为适应食客口味逐渐变为清淡爽口,改浓油赤酱为重原味、重烹调,保持菜肴的香、脆、鲜、嫩而不失营养成分。“德兴馆”就是一家历史悠久的著名本帮饭店。
德兴馆创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最早的店主姓万,铺面开设在十六铺洋行街(今阳朔路)附近。洋行街因靠近十六铺,南北洋商船带来了各种海味、南北货、腌腊、地货、药材等。德兴馆设在这一地段,采购菜肴原料、配料、调料等均十分方便。饭店最初只是供应一些咸肉豆腐汤、血汤、红烧肉等家常菜,档次不高,价格便宜,附近一些船夫扔下几个铜板便可在此沽酒吃菜。因生意不甚红火,原店主便将德兴馆转让给吴金泉经营。
吴金泉接手后,立即对饭店布局进行了重新安排,楼下供应大众菜点,楼上则设立专间雅座,供应精细菜肴。同时,制定了严格的选料标准,鸡鸭鱼肉务求鲜活肥嫩,蔬菜、豆制品、配料、调料都要精选上等货。为创饭店特色,又专门聘请有经验的掌勺大师傅,逐渐形成了味浓而不油腻,清鲜而不淡薄,酥烂脱骨而不失原形,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的本帮菜特色。顾客品尝后交口称赞,纷纷携眷呼友前来大快朵颐。于是,德兴馆名声日隆,门庭若市,被人们称为“本帮菜元祖”。
虾籽大乌参
德兴馆最有名的特色菜是“虾籽大乌参”。说起这道名菜,还有一段小故事,与饭店毗邻的洋行街有关。在20世纪20年代,洋行街已经是最热闹的商业中心之一,许多干货行、海味行经营的商品种类五花八门,其中也有不少连商家也不熟悉的品种。海味行经营的海参身价不菲,但因它的参皮坚硬,人们不知如何食用,故而销路不佳,乏人问津。正当不少商家为这批珍贵的海参行将“老死闺中”而发愁时,有一家海味行的老板忽然来了灵感:何不请人研究海参的食用方法,烧出美味佳肴,从而进行宣传推销。于是,他就与近邻德兴馆的老板商量,愿意无偿向饭店提供海参,请厨师试制菜肴,以作宣传。饭店老板同意了。于是义昌海味行和久丰海味行首先向德兴馆提供了一批大乌参。德兴馆的两位厨师杨和生与蔡福森对着这些从未试用过的大乌参反复琢磨、反复试验,终于摸索出它的烹饪方法。他们先将乌参用火烤焦,铲去硬壳,再用水发浸泡至软,沥干后用热油稍炸,然后加上笋片、白糖、味精、鲜浓汤、油卤进行烹制。烹成的这道“红烧大乌参”,乌参油光发亮、酥烂香鲜,食者无不拍案称绝。一时间,这道佳肴风靡了上海滩,其他饭店也纷纷仿制,海味行的海参自然成了抢手货。后来,厨师又加上干河虾籽作配料,与红烧肉的卤汁共同焖烧,味道更加鲜美,菜名也改为了“虾籽大乌参”。
“糟钵头”是德兴馆的另一道特色名菜。这道菜的原料全是肚、肠、肺、尾等猪下水,原是下等吃食,不登大雅之堂,不少饭店都是丢弃不用的。相传100多年前,德兴馆的一位厨师,见新鲜的猪内脏被丢弃实在可惜,于是他利用传统的方法,将这些内脏剪去脏膘,用盐擦捏清洗,再用水煮去除异味,然后用辛香重料同煮解腥,用小火焖烧过夜,待焖至酥烂后,已是浓香扑鼻,食之肥而不腻。他把烧好的菜肴放入钵头,再加上传统的香糟卤作助料,更是糟香浓郁、鲜美无比。名菜“糟钵头”便这样诞生了。上海闻人杜月笙曾是德兴馆的常客,他到这里用餐,必点“糟钵头”和另一个用猪下水为原料的菜——“生炒圈子”(猪大肠)。德兴馆厨师用下等料做上等菜的技艺由此可见一斑。
清炒鳝糊
德兴馆的本帮名菜还有清炒鳝糊、虾仁鱼唇、青鱼秃肺、鸡骨酱、大鱼头、肉丝黄豆汤、竹笋腌笃鲜等等。当时的国民党要人蒋经国、孙科、陈诚、杜聿明等,经常在德兴馆用餐、设宴;著名演员谭富英、俞振飞、童芷苓等也都曾慕名而来。建国以后,**、**、宋庆龄、陈毅、**、罗瑞卿等国家领导人也曾到德兴馆品尝过本帮特色菜。
改革开放后,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到这家百年老店寻访中华美食。美国华盛顿《时代报》国外报刊还专文介绍过德兴馆的特色名菜。上海本帮菜正以它独特的魅力名扬全球。
(树人摘自《上海热线》)
范文三:书画是雅事,一贪痴便成商贾
古来一直强调作书先做人。黄庭坚就说:“学术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要多读书,追高雅,去俗气。这种健康、大道的追求,无疑对人的身心有着良好的积极意义。
■王德志(中国书法协会会员)
提起写书法,许多人张口会说:好啊,写书法能使人长寿!这话并非空穴来风。据医学研究,在可使人长寿的20种职业中,书法家高居榜首。历史上善书之人享大寿者比比皆是:柳公权87岁,欧阳询84岁,虞世南80岁,文征明89岁,梁同书90岁,翁同龢85岁,而齐白石、黄宾虹、何香凝、章士钊均享90岁以上,更有朱屺瞻、苏局仙、孙墨佛等达百岁之多。统计表明,汉代至清代,国人的平均寿命为25-40岁,著名书家的平均寿命则为80岁;清末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国人的平均寿命为40-62岁,而著名书家的平均寿命为88岁;而到现当代,著名书家的平均寿命已超90大关。
当然,每行都有寿星,只不过书法行业稍微突出一些。究其原因,大约可归结为两点:一是身法。书法讲笔法、墨法、章法,也讲身法。书法的坐姿,讲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站姿讲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右脚踏前一步站稳,上身自然前倾,心情轻松,精神贯注。力发丹田,以腰为轴,运笔时以大臂带动小臂,通过肩、肘、臂、腕、指,直达笔尖。二是意念与精神愉悦的正能量。书法在挥运之际,大都要以意领气,以气成势。心无杂想,平心静气,神情专注于笔尖,浩然听之于心。其宣泄之能,正如韩愈所言“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伎。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其愉悦精神之乐,如同张之屏之言“苟得名贤宝翰数十种,扫庭一室,焚香展读,足以怡养精神,延年却病。”其散怀抱,专意念,寄情静心之能,前人述之良多。蔡邕提倡写书法要“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王羲之也要求书家“先干研墨,凝神静思”,意在笔前。
由此可见,书法学习与创作过程中,在身法与清心绝虑,意念高度集中,以意领气等方面,与太极拳、气功有着十分相似相通的原理。而且古来一直强调作书先做人。黄庭坚就说:“学术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要多读书,追高雅,去俗气。这种健康、大道的追求,无疑对人的身心有着良好的积极意义。这一点在绘画上叫做“烟云供养”,书法上可谓美文怡情。书家染翰之际,眼中是历代美文,思维里酝酿、展现着美好气象与意境,岂不乐哉!正如康熙皇帝所言:“志有所专,即是养生之道”。
于此看来,书法使人健康乃至长寿就不以为怪了。
那么,是否一天到晚用功练书法,就一定会健康长寿呢?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书法也不例外。练书法身法不得要领,劳逸不得结合,往往易得颈腰肩疾病,有的为此不得不“休书”数年,甚至引发其他疾病以至送上性命。这使笔者想起在备战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时,陕西一位青年书家为实现早日加入中国书协的心愿,在“封闭式练兵”的疲劳与焦虑中猝然身亡,被《书法》杂志推为年度新闻人物。这不能不说是当代书家名利心作祟的悲剧,最终“反害了卿卿性命”。《菜根谭》说得对:“山林是胜地,一营恋便成市朝;书画是雅事,一贪痴便成商贾。盖心无染著,欲境是仙都;心有系恋,乐境成苦海矣。”
范文四:战友谈雷锋:他活在当代也绝不是平庸之人(图)
我和雷锋照过相
张兴吉,庞春学,还有于泉洋。
在25位“雷锋班”班长中,只有这三任班长曾跟雷锋“亲密接触”了两年零八个月,都跟雷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却只有于泉洋与雷锋有单独的合影。为此,张兴吉、庞春学都留下了不小的遗憾。甚至在南充张兴吉家中,我们还看到了张老为自己和雷锋“PS”(拼接)了一张合影,以此来记录一段感情、一段历史……
在这方面,于泉洋没有遗憾。在这次全国寻访中,有不少“雷锋班”班长告诉我们:“只有于泉洋,才称得起雷锋最亲密的战友!”而在于老关于雷锋的讲述中,那份自信、那份真挚也在印证着这一点――
“没入伍,就知道雷锋这人”
还没入伍,于泉洋就知道雷锋是个“先进”。
“那时候,雷锋虽然年纪不大,可早就是当地的‘名人’了。”一谈起雷锋,于老的面部表情立刻变得生动起来。“1959年,我初中还没毕业,就到离家不远的辽阳市弓长岭选矿厂当工人。那时,雷锋从老家湖南来到鞍山钢铁公司,不久就到了鞍钢下属的弓长岭焦化厂当工人。于泉洋和雷锋各自所在的两家企业,相距不过五里路。农村不像城市,附近三里二屯有个什么事,大家很快也就都知道了。”
于泉洋和雷锋虽然不在同一个企业,之前也没见过面,但二人供职的两家企业属于同一个系统。“雷锋在鞍钢公司及弓长岭焦化厂工作期间,由于表现好,工作积极,多次被评为生产标兵、先进生产者、劳动模范,经常受到工会的通报表扬,我们也就知道他这个名字了。”于泉洋对雷锋的认识,此时还只限于“知其名,不识其人”。
“雷锋干什么都有一股劲!”
真正将雷锋的名字与本人对上号的,还是1959年底征兵的时候。
当时,弓长岭县武装部到工厂去宣传征兵,动员适龄青年入伍。雷锋知道后立刻就报了名。于泉洋家里困难,又没有父母,也报了名。于泉洋和雷锋的名字,就同时出现在应征青年的体检名单里。
回想起当年当兵体检时的一幕幕场景,于泉洋对雷锋依然佩服有加,他说:“雷锋能做到的,一般人做不到。”雷锋只有一米五几的个头,不到40公斤的体重,人们都在私下议论:“长得这么小,还想去当兵,可能吗?”结果体检第一关,雷锋就被刷下来。
“要是一般人,可能也就放弃了,可雷锋干什么都有一股劲――不达目的不罢休。”体检没通过,雷锋找到征兵办的负责人,表达了自己当兵报效祖国的决心和愿望。人家不答应,他又去找当地武装部的余政委,天天跟着余政委的屁股后面“磨”,打水、生炉子,什么活都帮着干。余政委没办法,只好找前去领兵的戴参谋商量,戴参谋也不同意。然而,雷锋还是不甘心,继续磨。人家不答应,他就不走。最后,部队首长了解了雷锋在工厂的表现,表了态:“这样的兵,我们要!”
直到新兵临走当天,雷锋才穿上军装,迈入了部队的大门。
“我和雷锋一张珍贵的合影!”
于泉洋老人家客厅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张放大的黑白照片。
“那是1961年4月的一个星期天,战士的棉衣还没有脱。”照片上只标明了年月,于老已经记不起具体是哪一天。当天,雷锋与于泉洋结伴到镇上的一家商店买牙膏,商店的隔壁是一个照相馆。买完牙膏,雷锋拉着于泉洋来到照相馆,说要一起照张相留念,等将来复员了,见面的机会就少了。于泉洋欣然应允。一星期后,他们又一起上街取出照片。“雷锋爱照相,可单独和他合过影的人屈指可数。”
“雷锋看问题一般人比不了!”
“雷锋,素质好,看问题角度新,我们一般人比不了。”
于老回忆说,在雷锋当班长期间,曾多次带领战士到抚顺瓢儿屯火车站,打扫卫生,维护秩序。刚开始,一些战士觉得不好意思,做起事犹犹豫豫。可雷锋就不这么想,他说,为群众做好事,是解放军战士的本职和应尽的义务,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大家应该直起腰杆,大大方方地去做。在雷锋老班长的影响下,到车站打扫卫生,帮旅客拎行李,成了全班战士“星期天的必修课”。
人们都说,是时代造就了雷锋,成就了他的伟大。于泉洋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假如雷锋活在当今,肯定也差不了。”现实中,好多人未必知道,雷锋在22岁的人生中,有过三次成功的“跳槽”。一次是从家乡到县城去当了一名拖拉机手,一次是从湖南来到鞍山钢铁公司当工人,一次是放弃每月三四十元的工资应征入伍。三次成功“跳槽”,完成了他人生中完美的转身。而且最令人称羡的是,这几次职业转换都是在他人生顺风顺水的时候,足见雷锋在那个时代的超前意识。
于泉洋语气肯定地说:“雷锋即使活在当代,也决不会是一个平庸之人。”
范文五:战友谈雷锋:他活在当代也绝不会是平庸之人
现实中,好多人未必知道,雷锋在22岁的人生中有过三次成功的“跳槽”:一次是当拖拉机手,一次是当工人,一次是应征入伍。三次成功“跳槽”,完成了他人生中完美的转身。
我和雷锋照过相
张兴吉,庞春学,还有于泉洋。
在25位“雷锋班”班长中,只有这三任班长曾跟雷锋“亲密接触”了两年零八个月,都跟雷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却只有于泉洋与雷锋有单独的合影。为此,张兴吉、庞春学都留下了不小的遗憾。甚至在南充张兴吉家中,我们还看到了张老为自己和雷锋“PS”(拼接)了一张合影,以此来记录一段感情、一段历史??
在这方面,于泉洋没有遗憾。在这次全国寻访中,有不少“雷锋班”班长告诉我们:“只有于泉洋,才称得起雷锋最亲密的战友~”而在于老关于雷锋的讲述中,那份自信、那份真挚也在印证着这一点――
“没入伍,就知道雷锋这人”
还没入伍,于泉洋就知道雷锋是个“先进”。
“那时候,雷锋虽然年纪不大,可早就是当地的‘名人’了。”一谈起雷锋,于老的面部表情立刻变得生动起来。“1959年,我初中还没毕业,就到离家不远的辽阳市弓长岭选矿厂当工人。那时,雷锋从老家湖南来到鞍山钢铁公司,不久就到了鞍钢下属的弓长岭焦化厂当工人。于泉洋和雷锋各自所在的两家企业,相距不过五里路。农村不像城市,附近三里二屯有个什么事,大家很快也就都知道了。”
于泉洋和雷锋虽然不在同一个企业,之前也没见过面,但二人供职的两家企业属于同一个系统。“雷锋在鞍钢公司及弓长岭焦化厂工作期间,由于表现好,工作积极,多次被评为生产标兵、先进生产者、劳动模范,经常受到工会的通报表扬,我们也就知道他这个名字了。”于泉洋对雷锋的认识,此时还只限于“知其名,不识其人”。
“雷锋干什么都有一股劲~”
真正将雷锋的名字与本人对上号的,还是1959年底征兵的时候。
当时,弓长岭县武装部到工厂去宣传征兵,动员适龄青年入伍。雷锋知道后立刻就报了名。于泉洋家里困难,又没有父母,也报了名。于泉洋和雷锋的名字,就同时出现在应征青年的体检名单里。
回想起当年当兵体检时的一幕幕场景,于泉洋对雷锋依然佩服有加,他说:“雷锋能做到的,一般人做不到。”雷锋只有一米五几的个头,不到40公斤的体重,人们都在私下议论:“长得这么小,还想去当兵,可能吗,”结果体检第一关,雷锋就被刷下来。
“要是一般人,可能也就放弃了,可雷锋干什么都有一股劲――不达目的不罢休。”体检没通过,雷锋找到征兵办的负责人,表达了自己当兵报效祖国的决心和愿望。人家不答应,他又去找当地武装部的余政委,天天跟着余政委的屁股后面“磨”,打水、生炉子,什么活都帮着干。余政委没办法,只好找前去领兵的戴参谋商量,戴参谋也不同意。然而,雷锋还是不甘心,继续磨。人家不答应,他就不走。最后,部队首长了解了雷锋在工厂的表现,表了态:“这样的兵,我们要~”
直到新兵临走当天,雷锋才穿上军装,迈入了部队的大门。
“我和雷锋一张珍贵的合影~”
于泉洋老人家客厅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张放大的黑白照片。
“那是1961年4月的一个星期天,战士的棉衣还没有脱。”照片上只标明了年月,于老已经记不起具体是哪一天。当天,雷锋与于泉洋结伴到镇上的一家商店买牙膏,商店的隔壁是一个照相馆。买完牙膏,雷锋拉着于泉洋来到照相馆,说要一起照张相留念,等将来复员了,见面的机会就少了。于泉洋欣然应允。一星期后,他们又一起上街取出照片。“雷锋爱照相,可单独和他合过影的人屈指可数。”
“雷锋素质好,看问题角度新。”
于老回忆说,在雷锋当班长期间,曾多次带领战士到抚顺瓢儿屯火车站,打扫卫生,维护秩序。刚开始,一些战士觉得不好意思,做起事犹犹豫豫。可雷锋就不这么想,他说,为群众做好事,是解放军战士的本职和应尽的义务,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大家应该直起腰杆,大大方方地去做。在雷锋老班长的影响下,到车站打扫卫生,帮旅客拎行李,成了全班战士“星期天的必修课”。
人们都说,是时代造就了雷锋,成就了他的伟大。于泉洋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假如雷锋活在当今,肯定也差不了。”现实中,好多人未必知道,雷锋在22岁的人生中,有过三次成功的“跳槽”。一次是从家乡到县城去当了一名拖拉机手,一次是从湖南来到鞍山钢铁公司当工人,一次是放弃每月三四十元的工资应征入伍。三次成功“跳槽”,完成了他人生中完美的转身。而且最令人称羡的是,这几次职业转换都是在他人生顺风顺水的时候,足见雷锋在那个时代的超前意识。
于泉洋语气肯定地说:“雷锋即使活在当代,也决不会是一个平庸之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商贾将军田单:天才也需要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