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康复护理的认识
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总的康复医疗计划下,为达到全面康复的目标,紧密配合康复专业人员,对残疾者、老年病、慢性病而伴有功能障碍者进行除基础护理以外的符合康复医学要求的专门护理和功能训练。随着社会的发展,康复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
康复护理技术是以康复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而设计,共包括康复护理工作入门、康复护理评定、康复基本护理技术及康复临床护理技术四个项目。重点介绍康复医学、康复护理的概念和康复护理程序等内容,旨在使学习者对康复护理工作形成初步认识。二是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评定,包括残疾评定、躯体功能评定、语言功能评定、认知心理评定和生活质量评定。三、重点阐述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障碍、心理康复、康复工程技术、中医疗法等康复基本护理技术。四、重点介绍脑卒中、颅脑外伤、脑性瘫痪、脊髓损伤、周围神经病损等神经科疾病的康复护理,骨关节病、颈肩腰腿痛、截肢等运动科疾病的康复护理,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癌症、糖尿病等内科疾病的康复护理技术。
康复护理与一般护理相同点
1)基础护理:康复护理首先应完成生活上的护理和有关基础医疗措施,即完成基础护理的内容。
2)执行医嘱:准确执行康复医嘱,这是完成康复医疗计划的保证。
3)观察病情: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和残疾的动态变化以及康复医疗的效果,及时向康复医生反映。
2康复护理与一般护理区别点
1)护理对象:康复医疗主要对象是残疾者和慢性病人,他们存在着各种动能障碍,这给护理工作提出了特殊的任务。要为患者多方面服务,尊重患者的人格,不论其残疾程度如何,均应一视同仁不能有任何岐视或厌恶。
2)护理目的:康复护理首先要完成与一般护理相同的目的,即使患者减轻病痛和促进健康。此外还要预防残疾,减轻残疾程度,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生活和活动能力,使病人早日回归社会。
3)护理内容:除一般护理内容外尚有:①观察患者的残疾情况以及康复训练过程中残疾程度的变化。并认真做好记录,向有关人员报告。康复训练是综合性的,如药物、理疗、针灸、运动按摩或推拿等。护士要与各有关人员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洞察和了解情况,提供信息,在综合治疗过程中起到协调作用,以便使整个康复过程得到统一。 以上就是我对康复护理的认识。
范文二:康复护理认识误区的调查分析
康复护理认识误区的调查分析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年,第19卷,第4期
ChineseJournal0,'RehabilitationMedwine,Apr.2004,Vo1.19,No.4301
与对照组比P>O.05;?与对照组比P>O.05;?与治疗前比P<0.05
表2两组康复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P<0.05
死的主要因素,而且其死亡率也上至继心血管病,癌症之后 跃居第三位.血糖水平的调节与高级神经中枢功能关系密 切.由于受到体内,外环境的不良刺激,可引起反复的精神紧 张和情绪波动,导致血糖升高,因此,针对糖尿病的复杂病 因,除配合合理药物治疗,并注意心理治疗,合理休息,运动 及饮食等常规护理外,还根据不同类型的个体化病人,来具 体化实施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近年随着我国实施整体护理 以来,国内兴起一门由护士为病人提供具体指导,帮助患者 增强自我保健服务,从中获得战胜疾病的教益.笔者认为对 于糖尿病实施健康教育还必须有糖尿病专科医生,营养师配 合糖尿病专科护士共同完成,必须在具体了解病人心理,生 活环境的基础上,分析其致病因素,结合病人的文化修养,受 教育程度及对致病危险因素的认识,制定适合各个病人的教 育计划,从I临床防治教育三方面内容人手具体实施这一计 划,通过回答病人提出的各项疑问,最终使患者获得防治糖 尿病的教益,达到充分发挥糖尿病患者配合医护人员战胜疾 病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向病人讲解,使病人对疾病知识有所 了解和掌握,既扩大了疾病知识宣传的覆盖面,也减轻了病 人住院期间的心理负担,并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促进了疾 病康复,凡经糖尿病教育的患者病情得到控制时间明显缩 短.本组资料结果表明健康教育+常规护理可以缩短糖尿病
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达到靶血糖时间,减轻低血糖发生率, 减少了治疗费用.这与国外报道相似,提示健康教育对糖尿 病患者的康复具有明显的效果嘲,本组资料仅就健康教育对2 型糖尿病康复的影响作了初步观察,两组血糖控制水平比较 无显着差异,可能与观察时间短有关,但相信深远的意义是 通过教育计划实施不仅对入院治疗的现有患者是一次实地, 有针对性,最容易接受,有的放矢的卫生宣传普及,这些患者 出院之后不仅今后他们自己会掌握如何预防,减少并发症发 生,而且也会自然地成为宣传种子在普及民众医疗卫生科普 文化知识上起到作用.
参考文献
[1】GojkaRoglic.糖尿病的流行情况叨.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 2002,22(6)347.
[2】JaakkoTuomilehto.社会经济因素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叨.国外 医学?内分泌分册,2002,22(6)348.
【3】金向涛主编.内科护理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7.117.
[4】杜益平.特别护理和一般护理质量的全程管理叨.中华护理杂志, 1994,29(3):165.
【5】沈宁,刘华平主编.内外科常见疾病护理诊断和计划[MI.第1版.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l996.67. f61BrownSA.Meda—analysisofdiabetespatienteducationresearch:
variationininterventioneffectsacrossstudies[J1.ResNutsHeal,
1992.16:189.
康复护理认识误区的调查分析
刘梅花
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
除医疗护理外,采用与日常生活活动有密切联系的运动治 疗,作业治疗的方法,帮助残疾者自理生活[1I.目前我国各省,
市,县等医院已逐步开展康复护理工作,为了解护士对康复 护理的认识及实施情况,自2000年对我省内二级以上医院 的100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96%护理人员对开 展康复护理存在不同程度的认识误区.因此,及时纠正认识 误区,提高康复护理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对康复护理工作 的开展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
康复护理?
200O年7月一2003年元月,选自山西省,省,市,县各级 医院的1000名护理人员,其中护理老师5名,护理部主任30 名,护士长180名,护理骨干785名,年龄为22—55岁,均未 参加过系统的康复护理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 1.2调查方法
本调查采用问卷及提问的方法.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 康复护理概念的认识;康复护理的基本理论;各科康复护理 的特点等15个问题.回收率92%.
1山西省运城市卫生学校,0440O0
作者简介:刘梅花,女,讲师
收稿日期:2003-04-28
302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年,第l9卷,第4期
ChineseJournalofRehabilitationMedicine,Apr.2004,Vo1.19,No.4
2结果
1000名护理人员的调查结果见表l.97%的人对康复护 理的基本概念认识不清;97.8%的人对康复护理的理念了解 不足;96.2%的人对康复护理的目的不明确;95%的人各科康 复护理的基本知识缺乏.
表1100o名护理人员康复护理认识的调查
3讨论
3.1康复护理是临床护理的发展与完善
康复护理以临床护理常规为基础,以康复护理技术为中 心.康复护理涉及护理与康复两个专业,因此康复护理不仅 要完成各科的临床护理,还要参与病人的各种功能训练及日 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训练.护理人员习惯于只注重"微笑 服务","高质量"完成I艋床护理工作,而对于病人出院后如何 独立生活却思考甚少.康复护理则在"高质量"的基础上最大 限度地发挥病人的各种潜能,使病人的功能得到改善,从而 提高病人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3.2康复护理与临床护理有不同的护理理念
临床护理的护理理念是"替代护理",即一切由护士代 劳,患者缺乏主动参与,ADL活动多由护士代替,影响了病人 的ADL能力的提高.而康复护理的护理理念是"自我护理", 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让病人参与ADL活动,而 护士则是最小量的帮助,使病人逐步实现自我照顾,独立生 活131.调查显示97.8%的护理人员不能更新观念,所以也就走 不出临床护理的圈子.
3.3功能恢复是康复护理的最终目的
临床治愈并不等于功能恢复.96.2%的护理人员认为配 合医生,使病人不出现并发症,达到临床治愈,就算完成使 命.这其中的误区是:有的存在一些潜在的并发症而未引起 重视,如:住院期间不运动引起的肌肉萎缩,骨质疏松;有的 虽然临床治愈,但却存在明显的功能障碍,给病人出院后的 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康复护理要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防止二次损伤和继发残疾,尽一切可能促进功能恢复. 3.4康复护理在不同病种中有不同的特点
3.4.1偏瘫的康复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偏瘫的异常模式缺
乏认识,把偏瘫弛缓期良肢位的摆放与功能位混为一谈;对 患侧肩关节的保护重视不够,人为地引起肩关节半脱位,严 重影响上肢的功能恢复;不能有效地维持关节活动度,使关 节活动度出现一定程度的障碍;在痉挛期,让病人手指抓握 及屈伸上肢,强化上肢的屈肌模式;在下肢不具备步行条件 下,强行进行步态训练,强化偏瘫的划圈步态,影响正常步态 的出现.
3.4.2脊髓损伤康复护理中存在的问题:96.4%的护理人员. 对体位性低血压的预防缺乏理性认识,不能很好地进行体位 变换的适应训练,使病人卧床时间过长,加重对各系统的不 良影响;对高位损伤病人的呼吸练习,没有足够的重视,使呼 吸系统的并发症出现率增高;对大小便的训练缺乏相应的知 识,不能指导病人建立排便规律;对病人残存肌力的训练缺 乏科学的指导,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
3.4.3脑瘫康复护理中存在的问题:93.8%的护理人员对脑 瘫各型的特点缺乏认识,在诸如患儿的卧位,抱姿及活动等 日常护理方面不能对家属进行系统的指导.
3.4.4骨折康复护理中存在的问题:96.7%的护理人员对骨 折固定期,未损伤肢体及损伤肢体的未固定关节运动的重要 性认识不足,不能督促患者积极地进行运动;不能指导患者, 对固定区域的肌肉进行静力的收缩,从而影响骨折的愈合速 度,并且使骨折愈合后,存在严重的肌肉萎缩,关节粘连及关 节功能障碍.
3.4.5阻塞性肺疾患康复护理中存在的问题:94.5%的护理 人员对腹式呼吸缺乏认识,不能帮助病人有效的建立生理性 的呼吸模式;对缩嘴呼气的作用认识不清,使呼气费力不能 改善,病人只能靠吸氧来改善缺氧.
4对策
4.1加强康复护理的培训力度
"康复护理技术"应作为在校护理专业的必修课,让护士 生毕业后作为新生力量,影响和带动在职的护理人员做好康 复护理工作.走出去:选送一批基础知识扎实,接受能力强的 护理人员,参加康复培训班的学习.请进来:请康复教师或康 复工作者给本院的护理人员进行康复医学讲座.
4.2加强康复护理的临床指导与督查
把培训过的护理人员分组,以跟班的形式与护士一起进 行工作.护理部选一些康复护理技术骨干,建立检查指导小 组,对各科的康复护理工作进行督导.
参考文献
[1】南登昆,缪鸿石主编.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8. [2】包家明,顾惠娟.对开展护理健康教育认识误区的调查分析田.中 华护理杂志,2001,36(6):448--450. [3】谭杰文,邓宝雯,罗志云.现代康复护理特点初探田.中国康复医学 杂志,2001,16(1):52.
范文三: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缩短康复时间的认识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缩短康复时间的认识 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缩短康复时间的认识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09)04-0215-02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快速康复是围手术期护理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具体体现。它的主要目标要靠麻醉、微创、手术操作及围手术期护理和心理干预四个环节来实现。
1 选择手术的术前胃肠道准备
1.1 术前禁食禁水:术前禁食禁水时间的选择是快速康复外科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往为防止Mendelson综合征的发生,而将术前准备的常规禁食12h、禁水4h作为围手术期术前准备的常规内容,然而长时间的禁食水会对患者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如口渴、饥饿、烦躁、头痛、脱水、血容量减少、低血糖等,手术创伤协同上述不利影响,导致机体消耗进一步增加,造成热量、蛋白质、维生素摄入不足,影响组织修复和伤口愈合,削弱了抗感染的能力。快速康复理念认为,术前2h进水或碳水化合物有利于患者的康复;缩短禁饮时间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减少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减轻术后呕吐,有研究表明,术前严格禁食与术前2h禁饮相比,两组间发生Mendelson综合征的几率无差别。
1.2 术前肠道准备: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不主张常规术前肠道准备。肠道准备,口服大量液体或泻药脱水,对患者是一种损伤,可引起生理环境的改变,增强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
2 围手术期限制液体入量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控制手术当天及术后液体输入是快速康复理念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有证据表明减少液体输入量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因此在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正常的情况下,应限制患者术后液体输入。
3 围手术期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维持术中及术后正常生命体征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中是另一个重要方面。如体温方面,低温可导致机体复温过程中产生应激反应,产生损害凝血机制以及白细胞功能,增加心血管负担等不良影响。体温下降1~3?,术后切口感染几率将增加2~3倍。保持术中及术后早期的体温,具有减少术中出血、术后感染、心脏并发症以及降低分解代谢的作用。输液加热装置、保暖床垫、腹腔冲洗液加热等都是预防术中低体温的有效方法。心率方面:心率过快导致血容量不足,心输出量减少,心肌受损;血压方面:血压过高血管脆性增加,影响伤口愈合,加重心血管负担。
4 术后早期活动及早期进食
4.1 术后早期活动及活动目标: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主张术后早期活动。患者术后长期卧床休息,会使肌肉强度降低,损害肺功能及组织氧化能力,加重静脉淤血及血栓形成。应增加患者术后活动,充分止痛是早期下床活动的重要前提保证。术后护理需要很好地计划与组织,制定护理计划表,确定每天的康复治疗目标。
4.2 术后早期膳食及合理营养搭配:术后尽早地恢复正常口服饮食是快速康复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研究表明,早期恢复口服饮食可以减少腹部手术后的感染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也有研究表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可以降低高分解代谢。通过有效地缓解术后恶心、呕吐及肠麻痹,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5 鼻胃管、引流管、导尿管的护理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主张,在腹部择期手术时不需要常规使用鼻胃管减压引流,胆囊切除、关节置换、结肠切除、甲状腺切除、子宫切除及胰腺切除中,常规使用引流管没有太多益处。乳腺切除术后放置的引流不应影响患者的出院,可以在院外进行观察治疗。结肠切除术
。 后24h不建议使用导尿管,除非是直肠低位前切除,一般需置放3~4d
各类导管的使用不但会增加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而且明显地影响患者术后的活动,增加患者术后的心理障碍,因此应选择性地使用各类导管,而不应作为常规使用。
6 围手术期护理及心理干预
心理护理是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中的组成部分。手术治疗造成机体创伤,甚至危及生命,患者会因此有所恐惧,担心手术是否成功,疼痛能否忍受,是否会有并发症、后遗症,导致了患者产生严重的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约有80.7%手术患者产生焦虑。68%手术患者产生抑郁[1],使患者不能很好地配合手术,增加手术过程中危险性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快速康复理念认为,适当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包括入院宣教、术前指导、术后指导及家属的配合与支持)对临床治疗可起到辅助和促进作用,有利于患者的恢复。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需求,针对具体病情,做出耐心细致的解释、安慰工作,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减轻生理反应,使患者平稳渡过围手术期。
康复外科理念是通过多模式控制围手术期的病理生理变化,很好的改善手术患者的预后。围手术其护理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中是不可缺少、至关重要的一环,围手术期护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快速康复。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实现非某一种方法的结果,只有多种优化方法的合理组合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慧芬,叶淑梅.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实用临床医学,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2002,3(1).
[收稿 2008-12-16]
范文四:肝癌的康复护理
发表时间:2009-01-19发表者:张青 (访问人次:846)
第一节?????? 临床特点
肝癌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是肝脏本身的恶性肿瘤,后者为转移性肿瘤。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早期缺乏典型症状,病人常有肝区持续性胀痛或钝痛,进行性肝肿大且常有不同程度压痛,晚期可出现黄疸及脾肿大、腹水等肝硬化的表现。患者还伴有全身进行性消瘦、发热、食欲不振、乏力、营养不良和恶病质。如发生肺、骨、胸等处的转移,可产生相应部位的症状。
第二节?????? 康复护理
1.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卫生,戒饮烈性酒。
2.积极防治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做好粮食保管、防霉去霉,保护水源,防止污染。对肝癌的预防有显著作用。霉变的花生、黄豆、玉米、油脂等粮、油食物中含有黄曲霉等。黄曲霉素在动物身上显示了很强的致癌力,据非洲和东南亚的调查表明,食品中的黄曲霉素与人群中的肝癌发病率有密切关系。因此,要特别注意,凡霉变的食品必须禁食,这对预防癌症是必要的。
3.同时要保证足够的营养,一般以高蛋白、高糖、高脂肪、高维生素为宜。宜多选用能保肝的食品,如甲鱼、蓟菜、香菇、金针菇、刀豆等。要保持大便通畅,每餐要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忌生冷不洁水果,以及粗纤维水果。例如:菠萝、核桃、栗子、杏仁等。如需食用,必须用水泡软或加工成细末再食。
4.辨证施食:肝脾肿大者,可选择海带、海龟、泥鳅、薏苡等;腹水者选用赤小豆、海带、鹌鹑、鲤鱼、鲫鱼、鸭肉等;黄疸者选用茭白、荸荠、鲤鱼、鲫鱼、蛤蜊、金针菜、甘薯等。
第三节???????????? 食物性质
1.主食的选择
选择易于消化的米、面。忌高粱米及豆类等不宜消化的面食,米面制品不宜油炸。
2.肉食的选择
海龟、乌龟、甲鱼、牡蛎等具有保肝作用。黑鱼、鲤鱼、鲫鱼对于肝癌腹水消除具有辅助作用。
3.蔬菜的选择
以下蔬菜具有益肝脾作用,香菇、蘑菇、刀豆、赤小豆、海带、裙带菜、紫菜、茭白、金针菜、黄瓜等。
4.水果的选择
宜经常食用富含维生素K及维生素C的水果:桑椹、李子、金橘、柿饼、杨梅、山楂等。
范文五:脑卒中的康复护理
脑卒中的康复护理
目录
1.脑卒中临床资料
2.脑卒中的体位护理
3.脑卒中康复护理环境
4.心里疏导
5.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
6.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
7.言语障碍的康复护理
8.其他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
9.并发症的预防
10.讨论
摘要:目的:探讨正确的体位护理,促进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防止褥疮、坠积性肺炎、预防痉挛模式的出现及继发性关节挛缩、畸形及肌萎缩,促进患者的康复。方法:根据病情、病程,采取不同的体位护理,同时配合按摩,通电针刺法等治疗。结果:50例脑卒中患者中无一例发生褥疮,其中一例发生坠积性肺炎。治疗后步行恢复率为85%。结论:正确的体位护理,配合按摩,通电针刺等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是安全有效的。
关键词:脑卒中;体位;康复护理
The Position Nursing for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Cerebral Apoplexy Patient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rrect position nursing, which can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patients of cerebral apoplexy by accelerating the recovery of limbs function, preventing bedsore, hypostatic pneumonia, avoiding the occurrence of spastic mode, secondary articular contracture deformity and amyotrophia. Method: Different position nursing was adopted according to the course of disease, patient’s condition, supplemented with massotherapy, electrified acupuncture. Result: There was no bedsore and just one hypostatic pneumonia occurring in 50 cases of cerebral apoplexy. Walking recovery rate after treatment was 85%. Conclusion: Correct position nursing, supplemented with massotherapy, electrified acupuncture, is safe and effective for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
Key words:Cerebral apoplexy; Positio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危害极大,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速和高血压患者的增多,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上升的趋势。因此,治疗及护理极为重要。而体位护理(良姿位摆放及被动体位变换),是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护理的重要内容,对患者预后有着重大影响,体位护理的目的,主要是防止褥疮、坠积性肺炎、预防痉挛模式的出现及继发性关节挛缩、畸形及肌萎缩。
1 临床资料
对我科2002年6月至2004年6月5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护理,经颅脑CT或 MRI检查确诊脑出血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脑梗塞46例;其中女12例,男38例,年龄52~88岁,平均为72岁;发病4~6h或半周内入院,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住院平均天数48d。
2 体位护理
2.1 仰卧位
2.1.1 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可抬高床头15~30°,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患肢由于长期卧床,局部受压,或因久病气血两虚,血行不畅,或因大便浸渍,很容易发生褥疮。故应做好褥疮的预防,要经常变换体位,每2~3h翻身一次,翻身时应注意勿使头部屈曲及过伸,在骨突处用红花酒精
按摩,并用气圈、海绵垫托扶,防止因压迫出现血瘀,而发生褥疮,要经常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当患者出现抽搐时,应立即使其平卧,头转向一侧,解开衣领,予氧气吸入,注意保持呼吸道畅通,发作时痰不易咳出,可轻拍背部,帮助咳出,或用吸痰器将咽部痰液吸净,为防止患者咬伤口舌,可用裹纱布的牙垫或压舌板垫入上下臼齿之间,医护人员应守护在患者身旁,防止碰伤、坠床。
2.1.2 脑卒中恢复期重点是防止肢体痉挛及软瘫。患者仰卧位时由于受紧张性颈反射和迷路反射的影响,异常反射活动较强,可加重异常痉挛模式,所以要尽量缩短仰卧位的时间。 头偏向患侧为宜;将肩甲置于外展、上旋位,下垫一小枕;肩关节置于外旋、外展位,腕、肘伸直,腋下可置一大枕头防上肢内收,肘后上方可垫一卷垫以保持肱三头肌腱受到一定压力刺激,前臂置于旋后或中立位,手指伸展或微屈,拇指外展,手心可握一毛巾卷或半球状物以防止手指屈曲。但在痉挛期要避免抓握硬质物体以防刺激掌心引起抓握反射。 髋侧后外侧部放一适当枕头,以避免骨盆向后倾斜,并防止大腿处于外展、外旋位,使髋关节微屈、内旋;窝后上方可放一小枕,使膝关节略屈,并避免小腿受压防止足屈加重;软瘫期仰卧时膝关节屈曲15°,平卧时可用护架支持被褥,防止压迫足背,预防足下垂[1]。发病两周以后,患者病情逐于稳定,患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逐渐恢复,痉挛出现,可能有联合反应。此期在被动活动肢体的同时,要加强运用按摩方法,主要是穴位按摩:患者取仰卧位,用揉法自患侧上臂内侧至前臂进行治疗,接着按揉迟泽、曲池、手三里、谷穴等穴位。
继之在患肢腕部、手掌和手指用揉、按摩的方法,同时配合患肢的肩、肘、腕关节的活动,手指可配合捻法。再用揉法作用于患侧下肢前外侧三阳经,接着运用拿法,以大腿内侧中部及膝部周围为重点,最后用搓法由上而下作用数次(每天一次,时间为20min),同时配合髋、膝、踝关节的被动活动。为了缓解患者肌肉痉挛,促进经络气血运行,达到治愈的目的,使用通电针刺法:常规取穴,标准深度,患者仰卧位,进针2.5~3寸,以局部有酸胀感或麻感为度,电流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且肢体有细微振颤为度(1.5~2.5A)每次持续刺激30min,每天1次,20d为一个疗程。
2.2 患侧卧位:最重要的卧位,可使瘫侧关节早期受到一定压力,增加本体感觉输入,有利于缓解痉挛、抑制痉挛模式。指导患者患侧在下,健侧在上。患侧上肢前伸时肩部向前,上臂前伸以避免肩关节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展,手指张开,掌心向上,健卧下肢屈髋屈膝,患侧髋关节微后伸,膝关节屈曲。健腿可放在患腿前面,自然屈髋屈膝,下面放一大枕头,这种体位可以使患髋伸直,而其它体位时患髋总是屈曲的,久之易使髋后伸受限。
2.3 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可将一枕头平放于胸前,使患侧肩部前伸,上臂伸展放于枕上,注意勿内旋,肘关节尽量伸展或微屈,手指伸直,注意勿屈指、垂腕。患者腿下亦放一枕头,使髋部处于内旋、屈曲位,膝自然屈曲,踝尽量背屈,头下可不放枕头或低枕为宜,目的是使躯干向健侧伸展,抑制紧张性颈反射。
2.4 半俯卧位:采用俯卧位可以预防髋、膝屈曲,避免挛缩 。
患者侧身体伏卧于一长枕上,头偏患侧,患侧上肢呈上举位,肩关节呈前屈、外展位,肘关节轻屈,腕关节微背屈,各指微屈,患侧髋、膝关节轻屈,踝关节保持中立位。此外视病情尚可以将上述体位稍加变更,变为健侧半仰卧位,患侧半仰卧位,俯卧位,上下肢各关节放置原则不变。
2.5 坐位:从康复的角度出发,如果患者发病时没有意识障碍、或者意识障碍极轻、生命体征稳定,从发病的2~3d起就可以开始进行坐位训练。开始时,可以利用折叠病床,取半坐位45°,每次坐5min。病情稍重者,为慎重起见,半坐位角度可以再小些30°,每次坐5min。训练应循序渐进,交叉增加坐位角度和坐起时间。角度一般以每次增加10°为宜,坐起时间以每次增加5~10min为宜[1]。除少数患者因体位性低血压需采取半卧位短时过度外,多数患者可直接从卧位进入坐位。坐位分床上坐位和轮椅坐位。床上坐位要求脊柱垂直床面,髋关节保持近于直角。双足分离,膝部垂直,双足平放于地板上。轮椅靠背可使脊柱屈曲过度,可在其背后置一硬板,以保持躯干直立、髋关节屈曲[3]。
2.6 站立:协助患者双足放平置于地面,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相应交叉尽量向前伸直,低头、弯腰、收腹、重心渐移向双下肢,护士可一手放在其患侧肩胛骨处,引导肩尽量前移,另一手放在其患膝上,当膝前移时沿着胫骨下压膝部,使足充分着地。患者将双手置于陪护者腰部,以利于轻松站住,但患者不要用力拉扯其衣服,以防跌倒。站立时应注意站势,教患者收腹、挺胸、抬头、放松肩、
颈部肌肉,不要耸肩,腹部伸直,伸髋,双下肢尽量伸直。
2.7 步行:指导患者先用健腿迈步,陪护者站在患者身后,稳定其双上臂。开始用患腿迈步可能有困难,可给予一定口令,让患者有节奏地行走,同时要观察分析患者的对线,找出问题,改善其行走的姿势,注意安全。
3.康复护理环境
(1)康复病区设施病房的大小要考虑到轮椅活动的空间,不设门槛、地面防滑;病床应低于普通床,并使用活动床栏,防止患者坠床。浴室应有洗澡凳,墙上安置扶手,淋浴旁安装单手拧毛巾器;便器以坐式为宜,坐便器周围或坐便器上有扶手以方便和保护病人。
(2)床与床头柜的放置由于偏瘫患者的面部经常偏向健侧而忽视患侧,因此,要从早期开始注意强化对患侧的刺激。床的位置要保证患者的瘫痪侧对向房门,有利于探视、查房、陪伴人员及护理操作在患者的瘫痪侧,床头柜、电视机等应安置在患侧,以引起患者重视,促使其将头转向偏瘫侧。此外,应鼓励患者转动头,用眼扫视环境,以适应视野缺损或单侧忽略。
(3)防止跌倒和坠床病床通常应低于普通床,并使用活动床栏,防止患者坠床,同时,由于脑卒中患者的认知、感觉、交流、肌力、平衡与协调性的改变,常有跌倒和损伤的危险,尤其在无帮助下上厕所时更易发生。因此,在护理中应注意:①提高患者活动能力,如平衡能力等;②注意环境因素,如灯光、地板的潮湿及光滑度等;③采用先进技术,如床头报警器等;④教育患者家属加强监护,教会患者
如何爬起。教给家属如何判断骨折及帮助患者爬起也很重要。当偏瘫患者跌倒时,往往会不知所措,又常因自救不当或等待他人帮助而长时间躺在地上造成进一步损伤,因此,防跌倒训练可以增加患者进行日常生活的信心及跌倒后减少损伤的可能性。
4.心理疏导与支持脑卒中患者一方面因失语、肢体瘫痪、大小便失控、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等而感到痛苦、焦虑、悲观或恐惧,他们除了有一般病人的心理变化外,还可产生严重的心理和情感障碍,尤其是对那些不能完全恢复而被迫接受后遗症(如偏瘫、失语)的事实时,患者常出现程度不同的抑郁,甚至有轻生念头。另一方面,由于患者大脑皮质功能紊乱,情绪不稳定,有轻微的刺激就会引起激动、哭泣、发脾气,或出现怨恨、态度生硬、拒绝合作等,也有部分恢复期患者对康复期望过高,急于求成,而现实需要较长的时间或事与愿违时,还会产生自卑或被遗弃感。这些心理变化和情感障碍必然会影响患者治疗的积极性,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对疾病的认识异常 患者往往在脑卒中早期表现出对疾病的否认和不理解,尤其是在患者有半身忽略式体象障碍时,患者自觉长时间能活动,完全否认有偏瘫。护士应该通过被动活动患侧,保持其关节活动范围,患侧卧位增加体位感觉刺激,使患者了解患肢的存在,不能操之过急,以免患者产生抑郁、失望等严重心理活动。抑郁状态 脑卒中急性期过后,由于躯体残废的挫折,对其后果的担心,不甘成为残废和依赖他人,工作和地位的丧失等等都可能造成患者抑郁反应。护理时重要的一点是把抑郁症和单纯丧失信心或伴有智能障碍的不稳定情绪区别开来,对持久的抑郁状
态要给予安慰劝说,诱导和支持,同时适当地给予抗抑郁药治疗有积极作用。
在康复治疗的最早几周,患者功能恢复的速度较快,而导致患者对康复寄予过高的期望,甚至会认为机体功能的丧失是暂时的。这种过高的期望往往使患者在康复中后期不愿意接受速度的减慢,更不愿接受康复过程中的平台期,即达到一定阶段的恢复后,很难在短期内再向前进步,此时,患者往往会千方百计地寻求各种治疗或情绪较烦燥,这种心理情绪的改变若不及时纠正,可能会造成不适当地选择治疗和乱投医用药的情况。所有的心理和情感问题都会严重影响中风患者的功能恢复,影响患者及家庭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因此,必须对中风患者的心理和情感障碍予以高度重视,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疏导做相关的健康教育,让患者认识偏瘫及其他功能障碍,了解偏瘫恢复的特点及康复治疗的流程,积极参与康复治疗,尽早达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因此,护理人员应予适当的心理安慰和支持,使患者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现实,鼓励患者主动训练,营造积极训练的氛围,并训练患者及其家属的自我护理技术和能力。争取最大限度地生活自理和回归社会。
(1)建立有效沟通护理人员应首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运用心理疏导,帮助患者从认识上进行重新调整。在与脑卒中患者谈话时,语速要慢,力求简练、通俗、易懂;对病人不能回答问题时,可用点头、摇头回答;病人听不懂时要耐心地指导;与病人谈话时要认真听,并及时点头反馈,以示鼓励,必要时可配合手势、实物或图片以促进
理解。对失语者,应鼓励患者开口讲话,积极参与交流。
(2)认知行为干预通过认知和行为来改变患者不良认知和功能失调性态度;对病人的需要给予理解和支持;鼓励患者通过各种方式倾诉内心痛苦体验,并给予安慰、激励、解释与积极暗示,以增强其心理应激能力。(3)教会减压技巧教会患者自我行为疗法,如转移注意力、想象、自我鼓励、放松训练等减压技巧,有助于减轻病人抑郁程度。此外,通过欣赏旋律优美、节奏舒适的轻音乐可引起病人的注意和兴趣,达到心理上的自我调整论文。
5.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除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康复环境和心理护理外,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各种康复治疗(如PT、PT、ST等)的开展,预防并发症和继发性损害的发生,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掌握脑卒中后肢体康复训练技术,以及实施自我健康管理的教育和指导工作。通常从康复护理的角度可将脑卒中肢体康复过程分为卧床期、坐位期、离床期、步行期和恢复期。肢体康复护理的目的主要是预防和抑制异常痉挛模式,提高偏瘫恢复质量,最终让患者能以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运动模式活动。
5.1早期 过去认为脑卒中后偏瘫一旦发生,大幅度的肢体被动运动可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现代康复医学认为:正确的床上体位对避免患者将来出现异常的痉挛模式是相当重要的。因此,被动的床上患肢姿势摆放和定时变换体位等护理工作就成为早期康复治疗的重要内容。护士在康复护理时要记住:绝不能完全排除患者自身的主动活动,无论做什么活动都应该给予患者足够
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主动配合进行,其疗效与完全被动训练相比大相径庭。
5.2软瘫期 对软瘫的患者要协助医师通过诱发患者的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促使患侧肌力、肌张力恢复,以增强患者的信心,但同时应注意软瘫期必须对痉挛进行预防性康复。应鼓励患者进行主动的床上运动,如床上翻身、起立训练、桥式运动,内收肌和内旋肌的夹腿运动和骨盆肌活动等,这些主动活动不仅可以使患者的肌力增强、防止痉挛的产生,而且更重要的是增强患者的信心,使他们意识到自己“能动了”这种功能能够恢复的信心给患者心理上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对今后的医务人员的进一步合作十分有益。
5.3痉挛期 本期的治疗是整个康复治疗的关键时期。痉挛必然出现,患者只要想运动,就会因痉挛而以异常的运动模式出现。护理关键是配合医师在坐位、站位、行走时要牢记任何帮助者都要不去用力牵拉患侧的上肢。因为患侧的上肢的恢复一般较下肢晚且困难,若将当处于瘫痪状态的维持肩关节紧张的肌肉拉伤,会给后来的恢复造成极大的障碍。让患者遵循医师规定的程序循序渐进地训练。在护理中要使患者始终对各种训练感兴趣,必须不断地让患者看到治疗的效果,从而逐渐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
6.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患者发生吞咽障碍时,易出现烦躁、易怒和抑郁情绪,甚至有拒食等。同时,吞咽功能障碍可造成水和营养成分摄入不足,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和窒息,从而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医护人员应给予理解和安慰,配合治疗师进行间接吞咽训练和进
食的训练,坚持每日训练至少2次。当病人神志清楚、认知正常、能交流、病情稳定,即可开始吞咽功能训练。吞咽功能的训练包括间接吞咽训练,即基础训练(针对吞咽活动有关器官的训练)和直接吞咽训练(进食的训练)。
7.言语障碍的康复护理护理人员应协助治疗师进行言语障碍的训练,如言语构音训练、语词表达训练、语句表达训练、阅读理解训练和书写训练等。在言语康复过程中要注意:①训练内容要激发患者的兴趣,采用患者熟悉的名称及术语。②训练的量和难度要适度,循序渐进,每次从已学会的项目开始,以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③当患者稍有进步时应及时予以表扬,并鼓励其自己纠正错误。④训练时要注意周围环境保持安静,避免他人围观,以保护患者的自尊心。⑤训练时间1次以30分钟为宜,每日可进行多次。此外,还包括非言语交流方式的利用和训练,如手势语、利用画图、交流板或交流手册来促进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交流论文。
脑卒中患者如果病变损伤了优势半球的言语中枢可引起言语功能的异常。临床表现为失语症、言语失用症和失写症,其中失语症最常见,分类也最复杂。失语对患者生理和心理上造成的不良影响极大,有时甚至超过运动功能障碍,因此,重建言语功能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2.1早期训练反复示范 一般讲,语言训练越早越好。第一步采用受损最小的交往渠道和病人建立感情联系,如病人不能讲话和阅读,可用一些病人能利用它表达要求的画片,以后可采用单词或短语卡片,每次训练都应耐心,反复示范。并尽可能采用相同的方式,必
须尽力避免因开始的几次失败而放弃训练,要使病人保持积极的态度,对交往产生持久的愿望。
2.2了解失语类型、分别对待 对不同类型的失语患者训练的侧重点亦不同。命名性失语主要为遗忘症,护理时应有意识地反复说出有关事物的名称,强化记忆。运动性失语主要是构音困难,护士应着重给患者示范口型,面对面地说教。
2.3语言训练与整体康复同时进行 脑卒中的大脑功能障碍是诸多方面,包括活动、言语、心理或情感的障碍,每种功能训练的成功可能对其它功能的恢复起积极作用,故言语训练也必须与其他整体康复训练同步进行,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8.其他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
9.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脑卒中后,一旦出现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可延迟和干扰康复治疗,使康复训练停滞,并严重影响功能的恢复,甚至留下残疾。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对并发症的预防应予以足够的重视。除了长期卧床的病人应防止出现压疮、泌尿系感染、肺炎等并发症外,还应注意防止因并发肩痛、半脱位和肩手综合征所致的肩部功能障碍
10讨论
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上或功能上具有重组能力和可塑性,在条件适宜时部分神经元可以再生。在进行康复期功能锻炼时,要采取近期与远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先缓后快,循序渐进。运
动功能康复包括被动按摩,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坐、站、走和生活活动训练。其中主动运动可提高神经系统紧张度,活跃各系统生理功能而很受重视[4]。在康复护理中,正确的体位护理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如:①利用姿势反射降低肌张力;②利用慢牵张反射降低痉挛,肌群的张力;③运用腱器官受强压时引起肌肉保护性松弛的生理特性;④有节奏的摆动躯干缓解肌张力增高;⑤早期负重利于正常肌力产生。50例患者在住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大小便失禁,在发病早期进行正确的体位护理,经平均48d的治疗,取得明显疗效:无1例发生褥疮,肢体运动功能明显提高,步行恢复率为85%(行走自如39例、需拐杖协助4例)。在临床中,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结合功能障碍的不同时期,采取适当的体位护理,被动运动,主动运动,配合按摩、针刺等疗法,提高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戴宝珍.实用症状护理学[M].护士进修杂志,2003,12:1060.
[2]王洪忠,许健鹏.实用中西医结合偏瘫康复学,1997,5:211.
[3]霍焱,张莉琴,张永文.脑卒中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3,12:944.
[4]刁利华.脑病变患者康复的研究及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3):177.
[5]陈可冀.中国传统康复医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