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马克思哲学异化思想的三大特点
马克思哲学异化思想的三大特点
近視雷射 http://dddd.com.tw/
【摘要】异化思想是马克思哲学三大部分间的理论中介。历史的、辩证的、整体的认识方法,才能准确揭示马克思哲学异化思想所具有的三大特点:以现实的、实践的人为主体对象;以劳动异化、物的异化、人的类本质异化与社会异化之间的关系为主要内容;以科学共产主义学说为异化思想的理论主旨。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异化思想;人的类本质;科学共产主义
引题:解读马克思哲学异化思想的特色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包括三大部分,即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共产主义学说,这一体系的核心原理是唯辩证法,主体内容是政治经济学,哲学旨归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而马克思哲学的异化思想是贯穿这三大体系的理论中介。
时下学界对马克思异化思想的理解虽成果不少,却也五花八门:或拘于马克思某一阶段的思想意思,或忽视异化的理论主体,或偏离马克思主旨原义,无法把握马克思哲学异化思想的特点与优势。
本文首次以历史的、辩证的、整体的认识方法,首次简要地揭示了马克思异化思想的主体对象、主要内容与理论主旨等三大特点,抛砖引玉,以冀对当代马克思哲学的建设及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历时地考察马克思哲学异化思想的主体对象
经词源演变考察,异化的德文entfremdung源于英文alienation,alienation又源于拉丁文alienatio,有脱离、转让、出卖、受异己力量统治,让别人支配等意。[1] 在经院哲学中,alienatio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人在默祷中精神脱离肉体,而与上帝合一;二是指圣灵在肉体化时,由于顾全人性而使神性丧失以及罪人与上帝疏远。[2]
异化理论是在文艺复兴以后的西方哲学里逐渐形成起来的。荷兰法学家胡果?格劳秀斯(Hugo Grotius,1583,1645)将拉丁文alienatio规定为一种损害个人权利的否定活动。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是第一个使用异化概念的哲学家,他的异化概念只是“转让”的意思,而且客体并不与主体相对立。其后,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提出人的社会活动及其产品变成异己的东西。文明使人背离自然,变成自己制造物的奴隶。他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两重关系上,深化了异化的内涵。卢梭的异化思想成为向德国古典哲学异化理论过渡的桥梁。
马丁?路德(MartinLuther,1483,1546)最先把希腊文圣经中表述异化思想的概念翻译成德文hat sich gesaussert
(自身丧失)。德国著名诗人、思想家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von Schiller,1759,1805)认为,由于劳动分工,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个别小部件上的人,本身也变成了部件。这是马克思劳动异化思想的先声。
在德国古典哲学中,首先提出异化思想的是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1762,1814年)。他虽然没有使用“异化”(entfremdung)概念,但他从哲学高度,通过“外化”(entausserung)这个概念揭示异化的重要含义。例如自我外化为非我,从而使原来与自我同一的东西变成异己的东西。非我就是自我的异化。
继费希特揭示人与自然的异化关系之后,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认为,人所制造的基督教变成了一种僵化的、反过来压迫人的异己力量。在他的
《精神现象学》中,作为世界本体的客观精神具有自我否定、自我异化的能动性。客观精神经历了漫长的否定和异化,达到自我实现,完成客观精神自己全部的发展过程。在黑格尔看来,异化不仅是绝对观念向自然和社会的外化,是思维的对象化或物化和客观化,而且还存在客体对主体的反作用,这集中体现了黑格尔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思想。黑格尔分析了本体的异化及本体的异化物――人的异化。但从马克思的哲学观来看,这仍属于思辨层次的异化观,是在现实的人的历史之上或之外。
费尔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1804,1872)从反对绝对的、否定人本的基督神学的思想出发,批判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异化观,建立了人本主义异化观。他认为,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上帝。上帝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虽然费尔巴哈革命性地将人作为哲学的主体,人是现实的人,但却缺乏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只有自然属性,因而人的本质仍是抽象的,不是实践的。
法国思想家傅立叶(Jean Baptiste Joseph Fourier,1768,1830)看到了工业中存在劳动异化,但没有做哲学上的探索。
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就是建立在对上述异化论,尤其是对费尔巴哈的人的异化观与傅立叶的劳动异化论扬弃的基础上的。马克思的异化思想与以往异化思想的最大区别是: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是以现实的、实践的人为主体的。这是对人的又一重大发现,即从现实的人类历史与人的实践的层面发现了人。这与古代西腊哲学从思辨的逻辑理性层面揭示人、中世纪从信仰的神学层面规定人及文艺复兴以来从抽象的个人理性的层面发现人是不同的。研究异化,首要的是研究人类历史的主体即现实的、实践的人的异化,而不仅是宗教的异化、人的权利的异化、所谓绝对精神的异化、抽象的人性的异化。“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露以后,揭露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3]
马克思把哲学建立在坚实的人类历史现实的基础上,为人类历史找到了真正的主体,使历史不再是抽象概念的运动。“现实的人”贯穿于整个学说的其它主要范畴和研究对象之中。如生产力、生产方式、社会关系、资本、货币、社会结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都是从某种角度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现实的关系进行抽象的结果。“现实的人”既是这些范畴形成和演进的原始起点,是这些范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现实中介,是马克思原典哲学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原典哲学的整个体系“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4]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即: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现实的主体为核心展开论证――以现实的人的解放为最终目的,从而开创了关于人与人类历史的现实的实践哲学。按照恩格斯的说法,马克思主义原典哲学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实践哲学。 二、辩证解读马克思哲学异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对一种思想理论的解读,除了作历史性纵的诠释外,还要用马克思哲学唯物辩证法,进行历史辩证地解读,才能展示思想的深度与广度,从而全面提示其思想内容。因此,对马克思哲学异化思想的解读,不能只局限于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两部原著,进行历史性纵向直解,还应该应用马克思哲学唯物辩证法原理对马克思的异化思想进行辩证地解读,这样,才能全面揭示马克思异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根据唯物辩证法,处于永恒运动中的一切事物都在相互联系中变化,在变化中发展;具体事物的变化与发展是有规律的;变化和发展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引起;而发展(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以变化为前提。具体事物的变化有三种形式:正向变化(进化)、异向变化(异化)与反向变化(退化)。处于复杂关系中的事物在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在内外部矛盾的交互作用下,常常会经历退化和异化。异化与退化,
它们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暂时的挫折。异化与退化是偶然的,进化是必然的,因为事物处于不断发展的趋势中。
从人类历史的现实来看,异化在主体上异化又可分为社会异化、人的异化与物的异化,其中,社会异化中私有制、劳动异化是人的异化的根源。而异化劳动使劳动的主体――人产生异化,也使劳动的结果――社会的物(产品)产生异化。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形成有一个过程。马克思最早看到异化概念的批判的、革命的意义。在1843年的《导言》中,他指出:宗教是一种颠倒的世界观,而这个社会之所以产生宗教,因为它本身是颠倒的世界。人受到社会关系的扭曲从而失去自己的本质;这样,马克思就把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批判发展为现实社会异化的批判。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人类历史的过程也是“自在自然”转化“人化自然”的这个“自然界的生成”过程。马克思提出了四重异化,即四重分离:A、劳动的异化――劳动者和自身劳动的分离。B、劳动产品(物)的异化――人和自己的产品的分离。C、人的本质的异化――人和自己的本质的分离。D、人和人关系(社会)的异化――人和人的分离,并最终使社会分裂为两大对抗阶级。
四重异化中,劳动的异化是原因,其它异化是结果。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对劳动者来说成为一种异己的东西与自身相对立。造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的根源在于异化劳动。异化劳动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只有消除劳动异化才能消灭私有制。
什么是人的异化,这就要认识或规定人的本质。马克思扬弃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抽象的类本质观,将人的本质规定为社会性,而非自然性,因而是现实的类本质。
在费尔巴哈看来,在现实的存在物当中,人和动物首先是作为个别事物来存在,但只有人能够通过自我意识超出自身个
体性,把自身也当作他人并把他人也当作自身。人既是个体的又是类的,从而具有了类本质。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继承了费尔巴哈关于人是一种类存在物以及人具有“类本质”的见解,但马克思是从人的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来规定类的内容的,扬弃了前者抽象的人性如爱、理性和意志力等内涵,使人的本质具有真正的现实与实践意义。因此,一个人即便在进行一种单个人的劳动,这种劳动也依然是社会性的劳动,他也依然是一种社会存在物。
如果人的类本质未能实现,或者说,如果人的存在仅仅体现为一种孤独的个体存在,那么,这样的“人”在马克思看来就失去了的人本质。
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产生后的产物,不是对人的类本质的实现,因而是对人的异化。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
后来,马克思放弃了“类”、“类本质”,取而代之的是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探索到劳动异化的原因――旧的分工是自发性,非自愿性的。马克思进一步揭示了 “私有制异化”,即作为国家形式的政治统治的异化以及劳动作为人的自身否定的社会活动的异化。异化是过去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从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和《资本论》等著作中,马克思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来阐明异化的本质。他在这些著作中扬弃了从社会契约论到黑格尔的异化理论,认为转让不过是从法律上表示简单的商品关系;外化则表示以货币形式对社会关系加以物化;异化才真正揭示了人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最一般的深刻的社会
关系,其实质在于表明人所创造的整个世界都变成了异己的、与人对立的东西。异化的产生和演变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三、整体解读马克思哲学的异化思想的主旨
整体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观点,也是主要的认识论角度。整体观不仅表现在历时态地整体视域,还表现在对理论发展与内在逻辑的整体把握。因此,除了认识马克思哲学的主体对象、主要内容外,还要认识异化理论的目的与宗旨。这样,主体对象、主要内容、主要宗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
马克思不只是为了研究异化现象而研究异化思想的。他明白:一切理论都要为人的发展服务,为以人为主体的历史发展服务。这就构成了异化思想的宗旨。马克思的这一宗旨是建立在对马克思对“粗陋的共产主义”和“政治形式的共产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的。他认为:“对私有财产的最初的积极的扬弃,即粗陋的共产主义,不过是想把自己作为积极的共同体确定下来的私有财产的卑鄙性的一种表现形式。”[5]马克思还对“政治形式的共产主义”思想进行了批评:管政治形式的“共产主义都已经把自己理解为人向自身的还原或复归,理解为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但是它还没有弄清楚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本质,也还不理解需要的人的本性,所以它还受私有财产的束缚和感染。”[6] 而人的发展,就是要人克服劳动产品的异化、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从而向自身、向健康的社会的人的本质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因而就一定要走向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科学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总结
异化思想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和哲学领域中进行理论探索的思想成果,贯穿了马克思哲学的整个体系,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中具有承前启后的桥梁
作用;正是在异化思想的基础上,马克思建立了科学共产主义学说。
通过历史的、辩证的、整体的考察,可以总结出马克思哲学异化思想的三大特点与优势,即马克思哲学的异化思想,通过对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哲学中异化思想的扬弃,是以现实的、实践的人为主体对象的,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马克思所说的异化分为社会异化、人的异化与物的异化,社会异化中私有制、劳动异化是人对其社会性的类本质异化的根源。异化是偶然,进化是必然;劳动异化导致物的异化、人的异化和社会异化,劳动异化,是人的异化的最终根源,这是马克思异化思想的主要内容;正是存在人与社会的异化,马克思才对人类的命运历史提出了科学共产主义学说,以消除人与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异化,这是马克思异化思想的主要宗旨。
必须指出:马克思在异化思想上仍存在没有解决的问题:其一,什么样的人或社会才是非异化的,其二,如果“自发的非自愿的”分工产生异化劳动和私有制,那么,什么样的劳动分工才能保持不出现异化劳动,其三,为什么说社会化的劳动代替异化劳动,就必然导致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因为社会化可能只是少数人的群体化(如资本主义股份公司),只是另一种私有制。
马克思以后,在西方,异化思想仍在发展,并从哲学、经济、政治领域扩展到道德、心理、病理科学、技术、文艺等等思想领域。尼采从唯意志论出发,把人的异化归结为放弃生存的意志。存在主义者从唯我主义出发,把异化及其克服归结为人的自我选择。新弗洛伊德主义者E?弗罗姆从感觉论的主观唯心主义出发,把异化说成是一种体验方式。总之,大都放弃了马克思对异化的主体作的现实性、社会性设定。因而,发展和完善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学者们的重要任务。
【
近視雷射
范文二:马克思哲学异化思想的三大特点[权威资料]
马克思哲学异化思想的三大特点
【摘要】异化思想是马克思哲学三大部分间的理论中介。历史的、辩证的、整体的认识方法,才能准确揭示马克思哲学异化思想所具有的三大特点:以现实的、实践的人为主体对象;以劳动异化、物的异化、人的类本质异化与社会异化之间的关系为主要内容;以科学共产主义学说为异化思想的理论主旨。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异化思想;人的类本质;科学共产主义
引题:解读马克思哲学异化思想的特色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包括三大部分,即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共产主义学说,这一体系的核心原理是唯辩证法,主体内容是政治经济学,哲学旨归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而马克思哲学的异化思想是贯穿这三大体系的理论中介。
时下学界对马克思异化思想的理解虽成果不少,却也五花八门:或拘于马克思某一阶段的思想意思,或忽视异化的理论主体,或偏离马克思主旨原义,无法把握马克思哲学异化思想的特点与优势。
本文首次以历史的、辩证的、整体的认识方法,首次简要地揭示了马克思异化思想的主体对象、主要内容与理论主旨等三大特点,抛砖引玉,以冀对当代马克思哲学的建设及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历时地考察马克思哲学异化思想的主体对象
经词源演变考察,异化的德文entfremdung源于英文alienation,alienation又源于拉丁文alienatio,有脱离、转让、出卖、受异己力量统治,让别人支配等意。[1] 在经院哲学中,alienatio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人在默祷
中精神脱离肉体,而与上帝合一;二是指圣灵在肉体化时,由于顾全人性而使神性丧失以及罪人与上帝疏远。[2]
异化理论是在文艺复兴以后的西方哲学里逐渐形成起来的。荷兰法学家胡果?格劳秀斯(Hugo Grotius,1583,1645)将拉丁文alienatio规定为一种损害个人权利的否定活动。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是第一个使用异化概念的哲学家,他的异化概念只是“转让”的意思,而且客体并不与主体相对立。其后,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提出人的社会活动及其产品变成异己的东西。文明使人背离自然,变成自己制造物的奴隶。他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两重关系上,深化了异化的内涵。卢梭的异化思想成为向德国古典哲学异化理论过渡的桥梁。
马丁?路德(MartinLuther,1483,1546)最先把希腊文圣经中表述异化思想的概念翻译成德文hat sich gesaussert(自身丧失)。德国著名诗人、思想家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von Schiller,1759,1805)认为,由于劳动分工,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个别小部件上的人,本身也变成了部件。这是马克思劳动异化思想的先声。
在德国古典哲学中,首先提出异化思想的是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1762,1814年)。他虽然没有使用“异化”(entfremdung)概念,但他从哲学高度,通过“外化”(entausserung)这个概念揭示异化的重要含义。例如自我外化为非我,从而使原来与自我同一的东西变成异己的东西。非我就是自我的异化。
继费希特揭示人与自然的异化关系之后,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认为,人所制造的基督教变成了一种僵化的、反过来压迫人的异己力量。在他的《精神现象学》中,作为世界本体的客观精神具有自我否定、自我异化的能动性。客观精神经历了漫长的否定和异化,达到自我实现,完成客观精神自己全部的发展过
程。在黑格尔看来,异化不仅是绝对观念向自然和社会的外化,是思维的对象化或物化和客观化,而且还存在客体对主体的反作用,这集中体现了黑格尔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思想。黑格尔分析了本体的异化及本体的异化物――人的异化。但从马克思的哲学观来看,这仍属于思辨层次的异化观,是在现实的人的历史之上或之外。
费尔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1804,1872)从反对绝对的、否定人本的基督神学的思想出发,批判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异化观,建立了人本主义异化观。他认为,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上帝。上帝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虽然费尔巴哈革命性地将人作为哲学的主体,人是现实的人,但却缺乏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只有自然属性,因而人的本质仍是抽象的,不是实践的。
法国思想家傅立叶(Jean Baptiste Joseph
Fourier,1768,1830)看到了工业中存在劳动异化,但没有做哲学上的探索。
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就是建立在对上述异化论,尤其是对费尔巴哈的人的异化观与傅立叶的劳动异化论扬弃的基础上的。马克思的异化思想与以往异化思想的最大区别是: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是以现实的、实践的人为主体的。这是对人的又一重大发现,即从现实的人类历史与人的实践的层面发现了人。这与古代西腊哲学从思辨的逻辑理性层面揭示人、中世纪从信仰的神学层面规定人及文艺复兴以来从抽象的个人理性的层面发现人是不同的。研究异化,首要的是研究人类历史的主体即现实的、实践的人的异化,而不仅是宗教的异化、人的权利的异化、所谓绝对精神的异化、抽象的人性的异化。“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露以后,揭露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3]
马克思把哲学建立在坚实的人类历史现实的基础上,为人类历史找到了真正的主体,使历史不再是抽象概念的运
动。“现实的人”贯穿于整个学说的其它主要范畴和研究对象之中。如生产力、生产方式、社会关系、资本、货币、社会结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都是从某种角度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现实的关系进行抽象的结果。“现实的人”既是这些范畴形成和演进的原始起点,是这些范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现实中介,是马克思原典哲学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原典哲学的整个体系“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4]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即: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现实的主体为核心展开论证――以现实的人的解放为最终目的,从而开创了关于人与人类历史的现实的实践哲学。按照恩格斯的说法,马克思主义原典哲学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实践哲学。 二、辩证解读马克思哲学异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对一种思想理论的解读,除了作历史性纵的诠释外,还要用马克思哲学唯物辩证法,进行历史辩证地解读,才能展示思想的深度与广度,从而全面提示其思想内容。因此,对马克思哲学异化思想的解读,不能只局限于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两部原著,进行历史性纵向直解,还应该应用马克思哲学唯物辩证法原理对马克思的异化思想进行辩证地解读,这样,才能全面揭示马克思异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根据唯物辩证法,处于永恒运动中的一切事物都在相互联系中变化,在变化中发展;具体事物的变化与发展是有规律的;变化和发展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引起;而发展(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以变化为前提。具体事物的变化有三种形式:正向变化(进化)、异向变化(异化)与反向变化(退化)。处于复杂关系中的事物在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在内外部矛盾的交互作用下,常常会经历退化和异化。异化与退化,它们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暂时的挫折。异化与退化是偶然的,进化是必然的,因为事物处于不断发展的趋势中。
从人类历史的现实来看,异化在主体上异化又可分为社会异化、人的异化与物的异化,其中,社会异化中私有制、劳动异化是人的异化的根源。而异化劳动使劳动的主体――人产生异化,也使劳动的结果――社会的物(产品)产生异化。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形成有一个过程。马克思最早看到异化概念的批判的、革命的意义。在1843年的《导言》中,他指出:宗教是一种颠倒的世界观,而这个社会之所以产生宗教,因为它本身是颠倒的世界。人受到社会关系的扭曲从而失去自己的本质;这样,马克思就把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批判发展为现实社会异化的批判。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人类历史的过程也是“自在自然”转化“人化自然”的这个“自然界的生成”过程。马克思提出了四重异化,即四重分离:A、劳动的异化――劳动者和自身劳动的分离。B、劳动产品(物)的异化――人和自己的产品的分离。C、人的本质的异化――人和自己的本质的分离。D、人和人关系(社会)的异化――人和人的分离,并最终使社会分裂为两大对抗阶级。
四重异化中,劳动的异化是原因,其它异化是结果。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对劳动者来说成为一种异己的东西与自身相对立。造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的根源在于异化劳动。异化劳动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只有消除劳动异化才能消灭私有制。
什么是人的异化,这就要认识或规定人的本质。马克思扬弃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抽象的类本质观,将人的本质规定为社会性,而非自然性,因而是现实的类本质。
在费尔巴哈看来,在现实的存在物当中,人和动物首先是作为个别事物来存在,但只有人能够通过自我意识超出自身个体性,把自身也当作他人并把他人也当作自身。人既是个体的又是类的,从而具有了类本质。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继承了费尔巴哈关于人是一种类存在物以及人具有“类本质”的见解,但马克思是从人的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来规定类的内容的,扬弃了前者抽象的人性如爱、理性和意志力等内涵,使人的本质具有真正的现实与实践意义。因此,一个人即便在进行一种单个人的劳动,这种劳动也依然是社会性的劳动,他也依然是一种社会存在物。
如果人的类本质未能实现,或者说,如果人的存在仅仅体现为一种孤独的个体存在,那么,这样的“人”在马克思看来就失去了的人本质。
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产生后的产物,不是对人的类本质的实现,因而是对人的异化。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
后来,马克思放弃了“类”、“类本质”,取而代之的是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探索到劳动异化的原因――旧的分工是自发性,非自愿性的。马克思进一步揭示了 “私有制异化”,即作为国家形式的政治统治的异化以及劳动作为人的自身否定的社会活动的异化。异化是过去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从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和《资本论》等著作中,马克思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来阐明异化的本质。他在这些著作中扬弃了从社会契约论到黑格尔的异化理论,认为转让不过是从法律上表示简单的商品关系;外化则表示以货币形式对社会关系加以物化;异化才真正揭示了人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最一般的深刻的社会关系,其实质在于表明人所创造的整个
世界都变成了异己的、与人对立的东西。异化的产生和演变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三、整体解读马克思哲学的异化思想的主旨
整体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观点,也是主要的认识论角度。整体观不仅表现在历时态地整体视域,还表现在对理论发展与内在逻辑的整体把握。因此,除了认识马克思哲学的主体对象、主要内容外,还要认识异化理论的目的与宗旨。这样,主体对象、主要内容、主要宗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
马克思不只是为了研究异化现象而研究异化思想的。他明白:一切理论都要为人的发展服务,为以人为主体的历史发展服务。这就构成了异化思想的宗旨。马克思的这一宗旨是建立在对马克思对“粗陋的共产主义”和“政治形式的共产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的。他认为:“对私有财产的最初的积极的扬弃,即粗陋的共产主义,不过是想把自己作为积极的共同体确定下来的私有财产的卑鄙性的一种表现形式。”[5]马克思还对“政治形式的共产主义”思想进行了批评:管政治形式的“共产主义都已经把自己理解为人向自身的还原或复归,理解为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但是它还没有弄清楚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本质,也还不理解需要的人的本性,所以它还受私有财产的束缚和感染。”[6] 而人的发展,就是要人克服劳动产品的异化、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从而向自身、向健康的社会的人的本质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因而就一定要走向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科学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异化思想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和哲学领域中进行理论探索的思想成果,贯穿了马克思哲学的整个体系,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中具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正是在异化思想的基础上,马克思建立了科学共产主义学说。
通过历史的、辩证的、整体的考察,可以总结出马克思哲学异化思想的三大特点与优势,即马克思哲学的异化思想,通过对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哲学中异化思想的扬弃,是以现实的、实践的人为主体对象的,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马克思所说的异化分为社会异化、人的异化与物的异化,社会异化中私有制、劳动异化是人对其社会性的类本质异化的根源。异化是偶然,进化是必然;劳动异化导致物的异化、人的异化和社会异化,劳动异化,是人的异化的最终根源,这是马克思异化思想的主要内容;正是存在人与社会的异化,马克思才对人类的命运历史提出了科学共产主义学说,以消除人与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异化,这是马克思异化思想的主要宗旨。
必须指出:马克思在异化思想上仍存在没有解决的问题:其一,什么样的人或社会才是非异化的,其二,如果“自发的非自愿的”分工产生异化劳动和私有制,那么,什么样的劳动分工才能保持不出现异化劳动,其三,为什么说社会化的劳动代替异化劳动,就必然导致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因为社会化可能只是少数人的群体化(如资本主义股份公司),只是另一种私有制。
马克思以后,在西方,异化思想仍在发展,并从哲学、经济、政治领域扩展到道德、心理、病理科学、技术、文艺等等思想领域。尼采从唯意志论出发,把人的异化归结为放弃生存的意志。存在主义者从唯我主义出发,把异化及其克服归结为人的自我选择。新弗洛伊德主义者E?弗罗姆从感觉论的主观唯心主义出发,把异化说成是一种体验方式。总之,大都放弃了马克思对异化的主体作的现实性、社会性设定。因而,发展和完善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学者们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张奎良.马克思的哲学历程[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54.
[2]柯佳伶,李杏津,陈永男.异化意涵之探究[J/OL].网络社会学通讯期刊,1998-11-1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2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40.
[5][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9,120.
文档资料:马克思哲学异化思想的三大特点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文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
阅读相关文档:马可.奥勒留《沉思录》中的斯多葛派哲学思想 服装效果图技法中手绘与电脑软件的融合 微信传播力探析 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师生关系探析 汉英人名命名及称谓语比较 看《活着》作为悲剧的面面观 电影《两小无猜》中的
翠翠的美丽与忧伤 农村经济管理中的财务管理现状与对策 如后现代主义特征
何表现声乐演唱的情感内涵 语义特征的动态变化 关于如何加强高职教育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思考 语言学发展历程 构建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体系促进有机化学教学 反思所有权观念 论智力的开发和创造力的培养 中职《税收基础》教学浅谈 基督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功能 高校应加强以国土安全为核心的国家安全教育 感谢你的阅读和下载
*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或者发站内信息。我将尽快删除。*
范文三:马克思哲学异化思想的三大特点.doc
马克思哲学异化思想的三大特点
马克思哲学异化思想的三大特点
【摘要】异化思想是马克思哲学三大部分间的理论中介。历史的、辩证的、整体的认识方法,才能准确揭示马克思哲学异化思想所具有的三大特点:以现实的、实践的人为主体对象;以劳动异化、物的异化、人的类本质异化与社会异化之间的关系为主要内容;以科学共产主义学说为异化思想的理论主旨。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异化思想;人的类本质;科学共产主义
引题:解读马克思哲学异化思想的特色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包括三大部分,即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共产主义学说,这一体系的核心原理是唯辩证法,主体内容是政治经济学,哲学旨归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而马克思哲学的异化思想是贯穿这三大体系的理论中介。
时下学界对马克思异化思想的理解虽成果不少,却也五花八门:或拘于马克思某一阶段的思想意思,或忽视异化的理论主体,或偏离马克思主旨原义,无法把握马克思哲学异化思想的特点与优势。
本文首次以历史的、辩证的、整体的认识方法,首次简要地揭示了马克思异化思想的主体对象、主要内容与理论主旨等三大特点,抛砖引玉,以冀对当代马克思哲学的建设及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历时地考察马克思哲学异化思想的主体对象
经词源演变考察,异化的德文entfremdung源于英文alienation,alienation又源于拉丁文alienatio,有脱离、转让、出卖、受异己力量统治,让别人支配等意。[1] 在经院哲学中,alienatio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人在默祷中精神脱离肉体,而与上帝合一;二是指圣灵在肉体化时,由于顾全人性而使神性丧失以及罪人与上帝疏远。[2]
异化理论是在文艺复兴以后的西方哲学里逐渐形成起来的。荷兰法学家胡果?格劳秀斯(Hugo Grotius,1583,1645)将拉丁文
alienatio规定为一种损害个人权利的否定活动。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是第一个使用异化概念的哲学家,他的异化概念只是“转让”的意思,而且客体并不与主体相对立。其后,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提出人的社会活动及其产品变成异己的东西。文明使人背离自然,变成自己制造物的奴隶。他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两重关系上,深化了异化的内涵。卢梭的异化思想成为向德国古典哲学异化理论过渡的桥梁。
马丁?路德(MartinLuther,1483,1546)最先把希腊文圣经中表述异化思想的概念翻译成德文hat sich gesaussert(自身丧失)。德国著名诗人、思想家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von
Schiller,1759,1805)认为,由于劳动分工,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个别小部件上的人,本身也变成了部件。这是马克思劳动异化思想的先声。
在德国古典哲学中,首先提出异化思想的是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1762,1814年)。他虽然没有使用“异化”(entfremdung)概念,但他从哲学高度,通过“外化”
(entausserung)这个概念揭示异化的重要含义。例如自我外化为非我,从而使原来与自我同一的东西变成异己的东西。非我就是自我的异化。
继费希特揭示人与自然的异化关系之后,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认为,人所制造的基督教变成了一种僵化的、反过来压迫人的异己力量。在他的《精神现象学》中,作为世界本体的客观精神具有自我否定、自我异化的能动性。客观精神经历了漫长的否定和异化,达到自我实现,完成客观精神自己全部的发展过程。在黑格尔看来,异化不仅是绝对观念向自然和社会的外化,是思维的对象化或物化和客观化,而且还存在客体对主体的反作用,这集中体现了黑格尔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思想。黑格尔分析了本体的异化及本体的异化物――人的异化。但从马克思的哲学观来看,这仍属于思辨层次的异化观,是在现实的人的历史之上或之外。
费尔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1804,1872)从反对绝对的、否定人本的基督神学的思想出发,批判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异
化观,建立了人本主义异化观。他认为,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上帝。上帝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虽然费尔巴哈革命性地将人作为哲学的主体,人是现实的人,但却缺乏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只有自然属性,因而人的本质仍是抽象的,不是实践的。
法国思想家傅立叶(Jean Baptiste Joseph Fourier,1768,1830)看到了工业中存在劳动异化,但没有做哲学上的探索。
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就是建立在对上述异化论,尤其是对费尔巴哈的人的异化观与傅立叶的劳动异化论扬弃的基础上的。马克思的异化思想与以往异化思想的最大区别是: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是以现实的、实践的人为主体的。这是对人的又一重大发现,即从现实的人类历史与人的实践的层面发现了人。这与古代西腊哲学从思辨的逻辑理性层面揭示人、中世纪从信仰的神学层面规定人及文艺复兴以来从抽象的个人理性的层面发现人是不同的。研究异化,首要的是研究人类历史的主体即现实的、实践的人的异化,而不仅是宗教的异化、人的权利的异化、所谓绝对精神的异化、抽象的人性的异化。“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露以后,揭露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3]
马克思把哲学建立在坚实的人类历史现实的基础上,为人类历史找到了真正的主体,使历史不再是抽象概念的运动。“现实的人”贯穿于整个学说的其它主要范畴和研究对象之中。如生产力、生产方式、社会关系、资本、货币、社会结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都是从某种角度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现实的关系进行抽象的结果。“现实的人”既是这些范畴形成和演进的原始起点,是这些范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现实中介,是马克思原典哲学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原典哲学的整个体系“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4]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即: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现实的主体为核心展开论证――以现实的人的解放为最终目的,从而开创了关于人与人类历史的现实的实践哲学。按照恩格斯的说法,马克思主义原典哲学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实践哲学。 二、辩证解读马克思哲学异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对一种思想理论的解读,除了作历史性纵的诠释外,还要用马克
思哲学唯物辩证法,进行历史辩证地解读,才能展示思想的深度与广度,从而全面提示其思想内容。因此,对马克思哲学异化思想的解读,不能只局限于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两部原著,进行历史性纵向直解,还应该应用马克思哲学唯物辩证法原理对马克思的异化思想进行辩证地解读,这样,才能全面揭示马克思异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根据唯物辩证法,处于永恒运动中的一切事物都在相互联系中变化,在变化中发展;具体事物的变化与发展是有规律的;变化和发展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引起;而发展(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以变化为前提。具体事物的变化有三种形式:正向变化(进化)、异向变化(异化)与反向变化(退化)。处于复杂关系中的事物在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在内外部矛盾的交互作用下,常常会经历退化和异化。异化与退化,它们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暂时的挫折。异化与退化是偶然的,进化是必然的,因为事物处于不断发展的趋势中。
从人类历史的现实来看,异化在主体上异化又可分为社会异化、人的异化与物的异化,其中,社会异化中私有制、劳动异化是人的异化的根源。而异化劳动使劳动的主体――人产生异化,也使劳动的结果――社会的物(产品)产生异化。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形成有一个过程。马克思最早看到异化概念的批判的、革命的意义。在1843年的《导言》中,他指出:宗教是一种颠倒的世界观,而这个社会之所以产生宗教,因为它本身是颠倒的世界。人受到社会关系的扭曲从而失去自己的本质;这样,马克思就把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批判发展为现实社会异化的批判。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人类历史的过程也是“自在自然”转化“人化自然”的这个“自然界的生成”过程。马克思提出了四重异化,即四重分离:A、劳动的异化――劳动者和自身劳动的分离。B、劳动产品(物)的异化――人和自己的产品的分离。C、人的本质的异化――人和自己的本质的分离。D、人和人关系(社会)的异化――人和人的分离,并最终使社会分裂为两大对抗阶级。
四重异化中,劳动的异化是原因,其它异化是结果。在资本主义
制度下,劳动对劳动者来说成为一种异己的东西与自身相对立。造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的根源在于异化劳动。异化劳动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只有消除劳动异化才能消灭私有制。
什么是人的异化,这就要认识或规定人的本质。马克思扬弃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抽象的类本质观,将人的本质规定为社会性,而非自然性,因而是现实的类本质。
在费尔巴哈看来,在现实的存在物当中,人和动物首先是作为个别事物来存在,但只有人能够通过自我意识超出自身个体性,把自身也当作他人并把他人也当作自身。人既是个体的又是类的,从而具有了类本质。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继承了费尔巴哈关于人是一种类存在物以及人具有“类本质”的见解,但马克思是从人的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来规定类的内容的,扬弃了前者抽象的人性如爱、理性和意志力等内涵,使人的本质具有真正的现实与实践意义。因此,一个人即便在进行一种单个人的劳动,这种劳动也依然是社会性的劳动,他也依然是一种社会存在物。
如果人的类本质未能实现,或者说,如果人的存在仅仅体现为一种孤独的个体存在,那么,这样的“人”在马克思看来就失去了的人本质。
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产生后的产物,不是对人的类本质的实现,因而是对人的异化。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
后来,马克思放弃了“类”、“类本质”,取而代之的是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探索到劳动异化的原因――旧的分工是自发性,非自愿性的。马克思进一步揭示了 “私有制异化”,即作为国家形式的政治统治的异化以及劳动作为人的自身否定的社会活动的异化。异化是过去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从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
和《资本论》等著作中,马克思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来阐明异化的本质。他在这些著作中扬弃了从社会契约论到黑格尔的异化理论,认为转让不过是从法律上表示简单的商品关系;外化则表示以货币形式对社会关系加以物化;异化才真正揭示了人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最一般的深刻的社会关系,其实质在于表明人所创造的整个世界都变成了异己的、与人对立的东西。异化的产生和演变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三、整体解读马克思哲学的异化思想的主旨
整体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观点,也是主要的认识论角度。整体观不仅表现在历时态地整体视域,还表现在对理论发展与内在逻辑的整体把握。因此,除了认识马克思哲学的主体对象、主要内容外,还要认识异化理论的目的与宗旨。这样,主体对象、主要内容、主要宗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
马克思不只是为了研究异化现象而研究异化思想的。他明白:一切理论都要为人的发展服务,为以人为主体的历史发展服务。这就构成了异化思想的宗旨。马克思的这一宗旨是建立在对马克思对“粗陋的共产主义”和“政治形式的共产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的。他认为:“对私有财产的最初的积极的扬弃,即粗陋的共产主义,不过是想把自己作为积极的共同体确定下来的私有财产的卑鄙性的一种表现形式。”[5]马克思还对“政治形式的共产主义”思想进行了批评:管政治形式的“共产主义都已经把自己理解为人向自身的还原或复归,理解为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但是它还没有弄清楚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本质,也还不理解需要的人的本性,所以它还受私有财产的束缚和感染。”[6] 而人的发展,就是要人克服劳动产品的异化、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从而向自身、向健康的社会的人的本质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因而就一定要走向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科学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总结
异化思想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和哲学领域中进行理论探索的思想成果,贯穿了马克思哲学的整个体系,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中具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正是在异化思想的基础上,马克思建立了科学共产主义学说。
通过历史的、辩证的、整体的考察,可以总结出马克思哲学异化思想的三大特点与优势,即马克思哲学的异化思想,通过对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哲学中异化思想的扬弃,是以现实的、实践的人为主体对象的,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马克思所说的异化分为社会异化、人的异化与物的异化,社会异化中私有制、劳动异化是人对其社会性的类本质异化的根源。异化是偶然,进化是必然;劳动异化导致物的异化、人的异化和社会异化,劳动异化,是人的异化的最终根源,这是马克思异化思想的主要内容;正是存在人与社会的异化,马克思才对人类的命运历史提出了科学共产主义学说,以消除人与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异化,这是马克思异化思想的主要宗旨。
必须指出:马克思在异化思想上仍存在没有解决的问题:其一,什么样的人或社会才是非异化的,其二,如果“自发的非自愿的”分工产生异化劳动和私有制,那么,什么样的劳动分工才能保持不出现异化劳动,其三,为什么说社会化的劳动代替异化劳动,就必然导致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因为社会化可能只是少数人的群体化(如资本主义股份公司),只是另一种私有制。
马克思以后,在西方,异化思想仍在发展,并从哲学、经济、政治领域扩展到道德、心理、病理科学、技术、文艺等等思想领域。尼采从唯意志论出发,把人的异化归结为放弃生存的意志。存在主义者从唯我主义出发,把异化及其克服归结为人的自我选择。新弗洛伊德主义者E?弗罗姆从感觉论的主观唯心主义出发,把异化说成是一种体验方式。总之,大都放弃了马克思对异化的主体作的现实性、社会性设定。因而,发展和完善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学者们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张奎良.马克思的哲学历程[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54.
[2]柯佳伶,李杏津,陈永男.异化意涵之探究[J/OL].网络社会学通讯期刊,1998-11-1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2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40.
[5][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9,120.
范文四:马克思思想转变 马克思思想的转变过程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马克思思想的转变过程”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com的支持!
马克思思想的转变过程
马克思是伟人,千年伟人,不仅在中国如此,在西方同样如此,不仅在哲学领域、在经济学领域、社会学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地位,我觉得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不仅有天才的思想,而且在对现实问题的阐述中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并且他的观点更容易让人理解,除此之外他之所以阐述这些思想,又具有着明确的目的,那就是改造世界,因此,既有深度又联系实际,又能有用处,想不流传都难,因此做学问也好,做别的也好,玄思冥想,脱离实际的思想是没有什么受众的,不怨别人,只能怪自己,试想如果连社会都认识不清楚,那这样的人又能阐述出怎样的思想,再者,如果联系了实际,但是指导思想错误,这样的人的思想更是没有价值,也不会有什么根基,因此做学问首先要有一个实在的指导思
1
想,然后能够认识现实,不要局限在某一个方面,经济学、政治学、各方面不懂得都要去学,都要去钻研,随随便便是不会有什么创造的,尤其是知识进化到了现在,具备了上面两点之后,还要务求自己思想的深邃,只要你有不明白,模棱两可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正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不能糊弄自己更不能糊弄一次然后一辈子。
马克思父亲是律师,家里并不穷,父亲使他了解了法国启蒙思想,进入柏林大学后学习法律,后来觉得法律不过瘾,在老师的影响下学习哲学和历史,在柏林大学良好的氛围里,加入了青年黑格尔派,坚持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但这时候的辩证法应该还是唯心主义的。此时的马克思希望做一名大学教授,讲授哲学但他的推荐人,因为批判神学被解雇.自己也就做不成教授了,在23岁的时候获得博士学位,估计也是一个不怎么样的大学的学位,因为他的博士论文并没什么名气,后来在别人的推荐下,做了莱茵报的编辑,这是一家激进报纸,十个月后成为主编,之后对家乡农民问题作了调查,在报纸上连写三篇文章,反映农民的贫困生活,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因为抨击沙皇,被逐出普鲁士,去了巴黎,开始与社会主义者联系,1844年创办《德法年鉴>,发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提出工人阶级应该掌握哲学这一批判的武器,标志着其立场站在无产阶级上,并向共产主义转变,但这时候的观点很多仍然是逻辑推论。同年8月与恩格斯相
2
会,恩格斯对经济问题比较有体会,使马克思弥补了对经济问题的不足,两人合写〈神圣家族〉表明物质决定意识,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与青年黑格尔划清界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提出了异化的概念,抨击私有制,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1845年被驱逐,去了比利时首都布鲁赛尔发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被称为“天才世界观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主要是提出了实践的观点,成为其理论的出发点,因为实践是唯物与唯心的综合,也是实证与人本主义的综合。之后与恩格斯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出生产和交往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在动态中认识社会。1846年,建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8年回德国参加欧洲革命,起草《共产党宣言》完整阐述无产阶级革命理论,1849年再次被逐,先到巴黎后到伦敦潜心经济问题,1859年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基础,1867年《资本论》阐述剩余价值理论,论证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70-80年代写资本论二三卷,1883年与世长辞。
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的思想经历了由哲学到经济学,经济学为哲学论证的过程,经历了由唯心到唯物的过程,经历了由学术到革命实践的过程,
即使伟人,也不能一蹴而就,关键的就是用心去做,就像广告里说的 ‘做事要出于心”。
3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
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4
范文五:马克思韦伯的思想
韦伯与马克思之间的“颠倒”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主要包含两个论点,一是首次论证了新教伦理在资本主义精神形成过程中所起关键作用,该书成为世界公认的经典著作之原因当是主要在此;二是据此提出了资本主义精神先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论点,该书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也与此有关。
韦伯于后者的论点在该书开首就鲜明表出:“较为天真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认为,这些观念是作为经济环境的反映或者上层建筑而产生的。……在这个问题上,唯物主义的观点恰恰把因果关系颠倒了。”(28页,彭强、黄晓京译本,北京三联,2002年2月版)尽管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规律”论在今天已经变得可疑露出破绽,但是至少就韦伯讨论所涉及的层面而言,我认为其“颠倒”之论本身不无颠倒之疑。
韦伯的主要论据在该书“导论”中开宗明义提出,他声称,“只需要提醒人们注意一个事实就足够”以证明历史唯物主义在因果关系上的“颠倒”,这个“事实”是——
在美国资本主义初期代表人物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出生地马萨诸塞州,资本主义精神“早在1632年”就出现了,而那时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一直很低”;因此“资本主义精神无疑在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出现以前就出现了”。(28页)
这里不妨肯定韦伯所提请注意的确是历史事实,问题在于韦伯叙述这一事实所预设的前提,他把唯物史观的“经济基础”狭隘化地理解为“发展程度较高的资本主义经济秩序”,从而实际上把唯物史观的因果关系观转而设定为“发展程度较高的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先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命题。韦伯的这一预设大有问题。
我们也可以举出一个相反例证以证明韦伯的例证至少并不“足够”。
众所周知,英国小说家丹尼尔·笛福写成于1719年的《鲁滨逊漂流记》可谓最早反映资本主义个体精神的代表作,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中多次谈论到该小说主人公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关系,其中一段这样分析鲁滨逊个体意识的形成原因:
“这是对十六世纪以来就进行准备,而在十八世纪大踏步走向成熟的?市民社会?的预感。在这个自由竞争的社会里,单个的人表现为摆脱了自然联系等等。这种十八世纪的个人,一方面是封建社会解体的产物,另一方面是十六世纪以来新兴生产力的产物。”(《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恩选集》第2卷,87页)
马克思这里所谓“成熟的市民社会”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在马克思看来,这一社会的“成熟”过程是在“十八世纪”以后才真正开始,而与之相适应的“个体意识”则早在前此两个世纪的“十六世纪以来就进行准备”。如果按韦伯的“发展程度较高”的尺度考究“先后”的话,那么鲁滨逊形象所代表的资本主义个体意识与十八世纪以后才走向成熟的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在这里确实似乎呈现出时间上的“颠倒”。然而马克思同时指出,“十六世纪以来就进行准备”的鲁滨逊式的个体意识新观念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十六世纪以来新兴生产力的产物”,表现出 “对十八世纪大踏步走向成熟的市民社会的预感”。显然,如果我们把韦伯批评的“经济基础”理解为包括萌芽时期的“新兴生产力”,而不仅仅是“发展程度较高的资本主义经济秩序”,那么韦伯的“颠倒”之说就失去依据。
其实,韦伯所举例的早在1632年就在美国出现的“资本主义精神”也并非超脱“经济基础”而产生,它至少可以追溯到二十多年前即1609年从欧洲进入美国的著名的“五月花”号船,该船满载的英国清教徒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批开拓者。清教起源于英国,而英国既是鲁滨逊的故乡,也是资本主义最早发展的国家。此外,被韦伯推为美国资本主义精神最早代表的本杰明·富兰克林生于1706年(据查,其父乔塞亚·富兰克林是于1682年携家进入美国),该年距清教徒乘“五月花”号进入美国的1609年晚约一个世纪,距《鲁滨逊漂流记》作者丹尼尔?笛福(他信奉新教教派之一的长老会教派)出生的1660年则晚约近半个世纪。据此,如果借鉴马克思对《鲁滨逊漂流记》中个体意识之产生原因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可以说富兰克林所代表并最初表述的美国资本主义精神,尽管是出现在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一直很低”的阶段,却表现出对后来成熟的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秩序的一种“预感”,这种预感的现实来源显然与一个世纪以前就在欧洲英国出现的“新兴生产力”相关。
上面的分析表明,韦伯所谓“唯物史观在因果关系上的颠倒”之说,是以他本人对唯物史观的颠倒理解为前提;换言之,他把“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一直很低”的、处于萌芽状态的“新兴生产力”排斥在“经济基础”之外,从而得出资本主
义精神先于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论断,而后以此评断唯物史观的“颠倒”。
不过从另一方面看,韦伯的“颠倒”不无其特殊理由。据韦伯夫人玛丽安妮?韦伯所撰《韦伯传》:
“韦伯极为钦佩卡尔?马克思的杰出工程,把探寻各种事件的经济与技术成因看作是富有成效、的确是特别具有新意的启发性原则,可以用来指导知识探索进入以往不为人知的全部领域。但是他反对把这些观念上升到世界观的高度,而且反对把物质因素绝对化、使之成为因果解释的公分母。”(《马克斯?韦伯传》第386页。玛丽安妮?韦伯著,阎克文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韦伯所生活的时代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开始流行的时代,也同时是它逐渐被滥用成“剪裁各种历史事实的现成公式”(恩格斯语)的时代。在这个背景下,韦伯对“上升到世界观”的“绝对化”的唯物史观持怀疑态度不仅合理,甚至可谓不无某种先见之明。
韦伯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关系的研究成果无疑具有原创性,如果说这一论域是以前包括马克思在内的关注资本主义问题的思想家们鲜有涉及甚至一般忽略的话,那么他的这项研究本身有助于说明其怀疑态度的客观效果。
然而问题还在于,如果把韦伯所颠倒理解的唯物史观作还原的理解,那么在韦伯的该书中可以在在看到印证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新颖思路。先看该书第一部“问题篇”所提相关问题:
“为什么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同时又特别倾向于一场教会的革命?”(4页)——这提示了潜在的经济变革对宗教变革的制约性;
“为什么那些经济上最先进的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新兴的资产阶级中产阶级,不仅没有抵抗这种史无前例的清教暴政,相反竟为护卫它而发展了某种英雄行为?”(6页)——这提示了清教伦理作为意识形态为“新兴资产阶级中产阶级”所特别需要的关系;
“为什么新教徒不论作为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不论作为多数派还是少数派,都表现出发展经济合理主义的特殊倾向?”(9页)——这提示了新教伦理与“新兴资产阶级中产阶级”的关系之实质在于经济上的“特殊倾向”。
“为什么新教生活方式与商业思维判断力的强烈发展之间具有密切联系?”(13页)——这又提示了新教思维方式竭力适应商业经济法则的关系。
再看新教伦理的具体内容。韦伯首先引录了富兰克林十多段语录(约占4整页),这些语录被他视为代表资本主义精神的“近乎经典的纯粹性”,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几乎每一段都有一个“钱”字,例如:
要记住,时间就是金钱。……
要记住,信用就是金钱。……
要记住,金钱具有孳生繁衍性。……
要记住这句俗话:善付钱者是别人钱袋的主人。……(19~22页)
不难看出,金钱是新教伦理思考的核心问题与判断是非的主要尺度,韦伯正确地评论道:“尽量地赚钱是这种伦理的至高之善”;它作为“资本主义的一项主导原则,是没有处在资本主义影响之下的一切民族所不具备的。”(25页)这两个评断完全符合马克思的经典唯物史观。
韦伯还根据他所掌握的实证资料说明,追求金钱的伦理观念“与以往任何时代的道德感情都是对立的”(47页),例如以前许多富豪在离开人世以前,总是要把大笔款项作为良心钱交付宗教机构,以摆脱自己内心对赚钱行为的负罪感,“惟有那些已经脱离了传统束缚的商业贵族才是另一种情形”。(49页)这一举证有力地说明奉赚钱为善德是出于
有效的商业活动的需要,因而这种史无前例的新观念才会最初起源于从事商业这一经济活动方式的阶层。
新教伦理这种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形成的独特性格还显示于其本身的发展轨迹中,韦伯的考察事实上注意并突出了这一相关性。
例如韦伯叙述道,最初新教改革者路德(1483-1546)的重大贡献是提出,世俗的职业劳动乃上帝赋予劳动者的“天职”,从而从事世俗劳动具有履行上帝使命的意义;这一观念的确立显然有助于具有世俗性质和赖职业分工才得以进行的资本主义生产(59页)。
韦伯继续叙述道,但是路德新教当时力图克服的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世俗世界受僧侣世界蔑视的困境,它尚未注意到世俗世界本身在资本主义进程中将会有的贫富分化,这种分化需要继续寻求宗教新伦理,后者由加尔文(1509-1564)完成。
加尔文教区别于路德教的重大之处在于,以“有效的信仰”替代“因信获救”:路德的“因信获救”观念向从事世俗职业的劳动者即“罪人”们许愿说,只要他们衷心忏悔,把自己托付给上帝,就会得到恩典并获救(93页);加尔文“有效的信仰”观念则断言,在从事世俗职业的人群中只有少数“上帝的选民”才可能蒙恩进入天堂。
于是我们看到——成为上帝选民的前提是“有效信仰”(96页),“有效信仰”的标志是在实践中作出“善行”(97页),而“善行”中“至高之善是尽量地赚钱”;因此必然的结论是只有能赚钱者才可能是具有“有效信仰者”,只有有钱者才可能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
根据韦伯的叙述,加尔文教义继路德后又完成了一种新转变,即把“上帝的选民”规定为少数人的特权,确切地说是富人的特权,并赋予这种特权以宗教教义的光辉形式。
显然,加尔文教义的这种转变与资本主义生产发展需要直接相关,前者为后者所必需和必然造成的贫富悬殊提供合法性。因为资本主义生产至少在其早期,必需并必然把大多数人变成除了自己劳动力之外的一无所有者,必需并必然造成社会普遍的贫富悬殊的差距乃至对立。
韦伯敏锐地看到这种相关性,他评论说:加尔文这一新教义“在尘世贵族与人类其余永世受弃者之间掘出了一条鸿沟”,“一条存在于一切社会关系中之中的严酷无情的鸿沟”,这条鸿沟比中世纪横亘在僧侣世界与世俗世界之间的鸿沟“更无法逾越”(105页)。不难看出,站在这条鸿沟两边的是少数富人与大多数穷人,“有效的信仰”以新教观念的神圣方式覆盖了这条贫富对立的鸿沟,韦伯对这条“鸿沟”的揭示颇为接近马克思的阶级分析。
韦伯不仅从加尔文的新教观念中透视到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贫富鸿沟,而且透视到与这条贫富鸿沟相应的情感:“与这条鸿沟同时产生了一种对待邻人罪孽的态度,它不是基于意识到一个人自身的弱点而生的同情理解,而是把他视为烙着永世受弃印记的上帝敌人而生的仇恨与轻蔑。这种感情可以达到相当强烈的程度。”(106页)我们看到,韦伯在这里与马克思的阶级论靠得更近了。
在韦伯看来,如果没有加尔文新教观念所提供的这种“合法性”,当时的资产者就不可能不带负罪感地对为他提供劳动力的贫穷者进行无情盘剥;而现在,韦伯叙述道:“令实业家宽慰并确信的是,现世物品的分配不平等,乃是神圣天道的一项特殊安排。” (171页)韦伯实际上告诉读者,加尔文的“新教”伦理居然能使早期资产者的负罪感转变为某种“替天行道”的新颖感觉。
最为裸露加尔文新教观念之真实意图与情感倾向的,是加尔文本人一句名言:“民众只有处于贫困之中,才会服从上帝。”韦伯指出,这句被大量引用的话后来进一步顺从资本主义生产法则而利润化,其意思成为——“只有在穷困的逼迫下,大众百姓才肯劳动。这种形式的资本主义经济主导思想后来进入流行低工资生产率理论。”(171页)至此,我们看到韦伯的分析完全符合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
韦伯事实上雄辩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新教伦理的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除了表现为后者是由于前者的发展需要而产生而进化而完善,还表现为与经济基础的不同层面和不同侧面的联系上。例如韦伯不断指出——
新教伦理使剥削合理化:“由于雇主的经营活动也被解释为一种天职,因此使剥削这种明确的劳动心愿成为合法行为。”(172页);
新教伦理“强调固定在某一职业中的重要作用,从伦理上证明了现代专业化劳动分工的正确性” (155页);
新教伦理“将谋利解释为天意,证明了商人的活动都是合乎道理的”(155页);
新教伦理“常同一种善于计算收入高低的严密经济头脑、以及能够极大提高工作成效的冷静自制和节俭结合在一起。这就为以赢利为目的和资本主义必需的把赢利视为天职的观念提供了有利的基础”(36页);
新教伦理提倡严格禁欲,而“强迫节省的禁欲导致了资本的积累”(165页);
总之,“在任何场合,那种新教观念波及之处,都产生了有利于合理的资产阶级经济生活发展的影响。……它是养育现代经济人的摇篮的护卫者。”(167页)
韦伯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生产法则需要之间的因果关系考察得如此方方面面、细致周全,以至我们有理由说,从马克思的经典唯物史观方法论看,韦伯的该项研究也足为一个经典范例。
韦伯毕竟是韦伯,他在该书开始时并没有自觉到这种实际的因果关系,如上所述,他在该书开首处甚至“颠倒”了他接下来实际论证的因果关系。韦伯对实际因果关系的认识是随着该书论证的展开而逐渐表露。从而,表露得最为凸显的是该书末章中的预测——
韦伯预测新教禁欲精神将会走向衰竭,而衰竭的原因则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达。他借一位早期新教领袖人物的话写道:“我担心,凡是在财富增加的地方,宗教的精神就以同样的比例减少。因为宗教必然同时产生勤奋和节俭,而这两者只能产生财富。不过随着财富的增加,骄傲、愤怒以及各种世俗之爱也将增加。……于是,纵然宗教的形式犹在,但其精神正在迅速消逝。”(168页)
新教伦理是为追求以金钱为标志的财富而制造推销,新教伦理又将因追求以金钱为标志的财富而腐败衰竭——韦伯已然认识到,历史的辩证法在这里是以基于经济制约性的因果律而呈现。(顺便指出,在当代美国的一些学者看来,韦伯一百年前的预测已然成为“后现代”社会的现实。参见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韦伯不是通过预设的观念而是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切实研究走近这一实际的因果关系的。因此之故,韦伯特别以评论两种相反的因果解释方法的文字作为该书的结尾:
“我的目的不是要用片面的唯心论代替同样片面的唯物论而对文化和历史做出因果解释。两种解释都同样能够做出,但是如果这种解释不是作为一项研究的准备工作,而是作为结论,则对于寻求历史真理而言,两者同样没有多少作用。”(178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马克思哲学异化思想的三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