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初一 生物知识点 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期末级级提级;上, 册
第一级元 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级级 2、生物能级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级生的级物体内
4、生物能级外界刺激做出反级 5、生物能生级和繁殖 6、由级胞成;病毒除外, 构
?级级的一般方法
步级,明级级目的、定级级级象、制定合理的级级方案、级级级级、级级级级果级行整理、撰级级级告 确确写
?生物的分级
按照形级级分,级物、植物、其他生物 构
按照生活级境分,级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级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级,大圈的底部,可级翔的级级、昆、级菌等 气虫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的水级 内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级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级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件,级级物级、光、空和水~适宜的度和一定的生条阳气温存空级
?级境级生物的影 响
非生物因素级生物的影,光、水分、度等 响温
?光级鼠级生活影的级级响P15
?探究的级程,1、提出级级 2、作出假级 3、制定级 划4、级施级 划5、得出级级 6、表和交流 达
?级照级级 P15
?生物因素级生物的影, 响
最常级的是捕食级系~级有级级系、合作级系 争
?生物级级境的适级和影 响
生物级级境的适级P19的例子
生物级级境的影,植物的蒸级作用级级空度、植物的枯枯枝腐级后可级级土壤肥力、级物级响气湿叶
便改良土壤、蚓松土 蚯
?生级系级的念,在一定地域~生物级境所形成的级一整叫生级系级。一片森林~一级级概内与体
田~一片草原~一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生级系级。 个个
?生级系级的级成,
生物部分,生级者、消级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光、水、空、度 阳气温
?如果生级系级中的每一级级中的所有生物分级重~在一般情下量做大的级级是生级者将个称况数。
?植物是生级系级中的生级者~级物是生级系级中的消级者~级菌和菌是生级系级中的分解者。 真
?食物级和食物, 网
食物级以生级者级起点~级点级消级者~且是不被其他级物捕食的“最高级”级物。
?物级和能量沿着食物级和食物流级的。 网
级级级越高~生物量越少~级级级越高~有毒物级沿食物级级累;富集,。 数
?生级系级具有一定的自级级级能力。 在一般情下~生级系级中生物的量和所占比例是相级级定的。但级级自级级级能力有一定限度~况数
超级级遭到破。 会坏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级草~级了防止级吃草~用把级级上~级果级级~的草的子籽网区罩网罩内叶
几虫网罩坏乎被吃光~而未加的地方~草反而生级良好。原因是,食物级被破而造成生级系级平衡失级。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级系级。人级活级级级境的影有级多是全球性的。 响
?生级系级的级型p29
森林生级系级、草原生级系级、级田生级系级、海洋生级系级、城市生级系级等 ?生物圈是一级一的整个体p30
? 注意DDT的例子 ;富集,级本26级。
? 级本27级1级33级生物圈2 号
? 生物的生存依级于级境~以各级方式适级级境~影级境。 响
第二级元 生物和级胞
? 级微级的级 构
级座,级定级身~
级柱,支持级柱以上的部分~
级臂,握级的部位~
级物台,放置片级本的地方。中央有玻两个体通光孔~旁各有一级片级~用于固定所级察的物。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级孔~叫光圈。每光圈都可以级个来准通光孔。用级级光级的强弱。 反光级,可以级级~使光级级级通光孔反射上。其面是不来两同的,光强级使用平面级~光弱级使用凹面级。
级筒,上端装装目级~下端有级级器~在级级器上有物级~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级级级级筒升降的幅度大~级准焦螺旋。
级级方向和升降方向的级系,级级级级级准焦螺旋~级筒下降~反之级上升 ?级微级的使用 P37-38 的级要掌握
?级察的物像与玻级级级像相反。注意片的移级方向和级野中物象的移级方向相反。 ?放大倍数=物级倍数X目级倍数
? 放在级微级下级察的生物级本~级级薄而透明~光级能透级~才能级察楚清玻。因此必级加工制成片级本。
?级察植物级胞,级级级程P43,44
?切片、片、片的级 涂装区P42
?植物级胞的基本级 构
级胞壁,支持、保级
级胞膜,控制物级的级出~
级胞级,液级的~可以流级的。级胞级里有液泡~液泡内内的液泡溶解着多级物级;如糖分, 级胞核,级存和级级级级信息
叶体级级,级行光合作用的级所~
液泡,级胞液
?级察口腔上皮级胞级级P47
?级物级胞的级 构
级胞膜,控制物级的级出
级胞核,级存和级级级级信息
级胞级,液级~可以流级
? 植物级胞级物级胞的相与同点,都有级胞膜、级胞级、级胞核
? 植物级胞级物级胞的不与没同点,植物级胞有级胞壁和液泡~级物级胞有。 ?级胞的生活需要物级和能量
? 级胞是成生物的级和构体构功能基本级位。
? 级胞是物级、能量、和信息的级一。级胞体通级分裂级生新级胞。 ?级胞中的物级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级,,糖级、脂级、蛋白级、核酸~级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氧,,水、无机物、等~级些都是小分子 ?级胞膜控制物级的级出~级物级有级级性~有用物级级入~级物排出。注意级本52级级叫什级
?级胞的能量级级内器,
叶体内氧碳并氧体级,级行光合作用~是级胞的把二化和水合成有机物~级生。级粒级,级行呼吸
作用~是级胞的“级力工”“级级内厂机”。
二者级系,都是级胞中的能量级级器
二者级,级光能级级成区叶体将学化级能级存在有机物中~
级粒体将学来分解有机物~有机物中级存的化能级放出供级胞利用。 ?级植物级胞都有级粒体。
?级胞核是级级信息级~级级信息存在于级胞核中
? 多莉羊的例子p55~
? 57级1级
?级胞核中的级级信息的级体——DNA
DNA的级构个像一螺旋形的梯子
?基因是DNA上的一具有特定级级个断信息的片
?DNA和蛋白级级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体数染色的形级、量完全不同
同级生物~个体体数染色在形级、量保持一定
?染色容易体碱被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数会量要保持恒定~否级有级重的级级病
?级胞的控制中心是级胞核
?级胞通级分裂级生新级胞
?生物的由小级大是由于,级胞的分裂和级胞的生级
?级胞的分裂
1、染色体级行级制
2、级胞核分成等同的级胞两个核
3、级胞级分成 两份
4、植物级胞,在原级胞中级形成新的级胞膜和级胞壁
级物级胞,级胞膜逐级内两个陷~便形成新级胞
?新生命的级端---受精卵
?级级胞分化形成的各级各级的级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级些形级级相构似、功能相
同的级胞聚集起所形成的级胞来群叫做级级。
?不同的级级按一定的次序级合在一起成构器官。
?级物和人的基本级级可以分级四级,上皮级级、级级级级、肌肉级级、神级级级。 四级级级按照一定的次序构并成~且以其中的一级级级级主~形成器官。 ? 能级共同完成一级或几个构级生理功能的多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级成在一起成系级。
?八大系级,级系级、消运内化系级、呼吸系级、循级系级、泌尿系级~神级系级、分泌系级、生殖系级。
?级物和人的基本级级构体体次;小到大,,级胞?级级?器官?系级?级物和人 ?植物级级构体次;小到大,,级胞?级级?器官?植物
?P65级3
第二级 植物的级级体构次
?级色级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级级器官,根、、 ~ 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级、级子
第三级 只有一级胞的生物 个体
?级级胞生物,草履虫虫虫、酵母菌、、衣藻、眼、级形
?草履虫级级本70级级~71级2级
?级级胞生物人级的级系,有与利也有害
第三级元 生物圈中的级色植物
? 蕨级植物出级根、、等茎叶器官的分化~而且级具有级级级级、机械级级~所以植株比级高大。 ?级子是一级生殖级胞。
?蕨级植物的级级意级在于,?有些可食用~?有些可供级~?有些可供级级~?有些可作级级良的级肥和级料~?古代的蕨级植物的级级级体漫级的年代~级成了煤。
?苔级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级~而苔级植物的和中有级级级级~不能级茎叶没运水分。所以苔级植物不能级水的级境。 脱离
?苔级植物密集生级~植株之级的级隙能级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级植物级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苔级植物级二氧气体厂很化硫等有毒十分敏感~在级染级重的城市和工附近级生存。人级利用级个当气特点~把苔级植物作级级空级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 藻级植物的主要特征,级级级~是级级胞构个体茎叶或多级胞~无根、、等器官的分化~级胞里有级级~能级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叶体
?藻级植物通级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级级的级料~放出的除供级级呼吸外~而且是大氧气气氧气来中的重要源。
? 藻级的级级意级,?海级、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藻从碘胶级植物中提取的、褐藻、级脂等可供工级、级上医使用
第四章 有级胞级的生物病毒 没构——
?病毒的级级
以寄主不同分,级物病毒、植物病毒、级菌病毒;菌, 噬体
?病毒级,构壳内蛋白级外和部的级级物级
级子植物
?级子的级 构
蚕叶豆级子,级皮、胚;胚芽、胚级、胚根,、子;2片,
玉米级子,果皮和级皮、胚、子;叶1片,、胚乳
?级子植物比苔级、蕨级更适级级地的生活~其中一重要的原因是能级生级子。 个
?级住常级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级本84级表和85级级~级本88级2级
?级子的萌级级境件,适宜的度、一定的水分、条温气充足的空
自身件,具有条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级休眠期。 ?级定级子的级芽率;级会算,和抽级级级
?级子萌级的级程
吸收水分级级物级级——运————茎叶胚根级育成根胚芽胚级级育成、~首先突破级皮的是胚根~食用
豆芽的白胖来部分是由胚级级育的
?植株的生级
根尖的级和各部分的构功能
?幼根的生级
生级最快的部位是,伸级 区
?根的生级一方面分生靠区数靠区体增加级胞的量~一方面要伸级级胞级的增大。
?枝是由条氮磷芽级育成的~植株生级需要的级级物级,、、级 ?花由花芽级育而 来
?花的级;级本构102,
?级粉和受精;级本103-104,
?果级和级子的形成
子房————果级 受精卵胚
胚珠——级子 子房壁----果皮;生活中果与区皮级,。 ?级本105级1级
?人工受粉
当级粉不足的级候可以人工级助受粉。
?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级子的萌级、植株的生级级育、级花、级果、衰老和死亡。
? 生物圈中的级色植物包括藻级、苔级、蕨级和级子植物。` ? 级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水分在植物的作用 体内
水分是级胞的级成成分
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级
水分是植物物级吸体内运收和级的溶级
水分植物的参与代级活级
?水影植物的分响布
?植物在不同级期需水量不同 P109
?水分级入植物的途 体内径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区~成熟有大量的根毛。 ?根的级 构
从外到里,级皮,级皮部;有级管,、形成级~木级部;有级管, ?级途 运径
级管,向上级送水分和无机级
级管,向下级送叶片光合作用级生的有机物
?级色植物生物圈的水参与循级
?片的级 叶构
表皮;分上下表皮,、叶叶脉气肉、、孔
?气构气气孔的级,保级级胞吸水膨级~孔级级~保级级胞失水收级~孔级级。
白天孔气气级级~级上孔级合。
?蒸级作用的意级,
可降低植物的度~温使植物不至于被灼级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级的体内运主要级力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级在级 体内运
可增加大度~气湿温降低级境度~提高降水量。促级生物圈水循级。
?级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级色植物通级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天竺葵的级级
暗级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级一夜~目的,级天竺葵在黑暗中把片中的叶运淀粉全部级和消耗。
级照级级,一片子的一将叶半的上下面用黑级片遮盖~目的,做级照级级~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级生淀粉。
脱几个叶脱叶叶色,小级后把片放级水中隔水加级~目的,色~溶解片中级素便于级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
级级,淀粉遇碘级级~可级光部分级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光合作用念,级概叶体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级中合成了并淀粉等有机物~级且把光能级级成化学个能~级存在有机物中~级级程叫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级级,级色植物通级级~叶体氧碳利用光能~把二化级和水级化成级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且级放出的级程。 并氧气
?光合作用意级,级色植物通级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级级足了自身生级、级育、繁殖的需要~而且级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氧气来来源、源、能量源。 ?级色植物级有机物的利用
用来构体建之物
级植物的生命活级提供能量
?呼吸作用的念,级胞概氧将氧碳并将利用~有机物分解成二化和水~且级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级放出~供级生来个命活级的需要~级级程叫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意级,呼吸作用级放出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级行各级生来命活级;如,级胞分裂、吸收无机级、级有运机物等,不可缺少的级力~一部分级级成级散级出去。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级和级系;级级本最后, 区
?光合作用;130级,和呼吸作用;125级,公式
?级色植物生物圈中的平衡 与碳—氧
级色植物通级光合作用~不消断气氧碳氧气碳氧耗大中的二化~级生~级持了生物圈中的平衡。
?呼吸作用生级生活的级系,中与气耕松土、及级排级都是级了使空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级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级存植物的级子或其他器官级~要级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减氧气氧碳度、少含水量、降低级度、增大二化级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生级生活级系,要与条保级级作物有效地级行光合作用的各级件~尤其是光。合理密植。使作物的片叶充分地接受光照。
?级级植被~级化祖国
?我主国要的植被级型
草原、荒漠、级级雨林、常级级林、叶叶叶落级林、级级林 叶
?我国植被面级的主要级级
植被覆盖率低~
森林级源和草原级源破级重 坏
?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
?我国每年3月12日级植级级
?级级雨林-----地球的肺~
?生物圈的“级色工”厂----级色植物。
?如果级比做制造有将叶厂它叶体氧碳机物的“工”~的机器是级~级力是光~原料是二化级和
水~级物是有机物和~件是光和级。级所是级~具部位是级级的级胞氧气条叶体叶体体叶体
范文二:人教版八下生物知识点
八年级(下)生物复习资料
1.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尝试植物的扦插或嫁接。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2.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3.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4.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5.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解释人的性别决定。认同优生优育。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
6.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7.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描述人体的兔疫功能。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兔疫和非特异性兔疫。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8.关注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关注癌症的危害。
9.说明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说明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拒绝毒品
10.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运用一些急救的方法。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1、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是否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一般来说,用种子繁殖后代的属于有性生殖,能开花的未必属于有性生殖;克隆是无性生殖
2、比较植物的生殖 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
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无 有
新个体的产生 由母体直接产生 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繁殖速度 快 慢
变异性大小 小,容易保持亲本性状 大,具有双亲遗传性
后代适应能力 弱 强
一 、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 . (1)嫁接(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才能成活,开花结果与接穗保持一致,如苹果,梨,桃,嫁接的仙人掌等)(2)扦插(如马铃薯的块茎繁殖,椒草的叶片繁殖,甘薯,菊,月季的栽培等) (3)压条(如葡萄等) 以上都需要提供适宜的条件。注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优点(周期短,成本低,可培育无病毒植株)
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扦插(花卉,如菊花、月季、甘薯、葡萄等)
嫁接(果树,如苹果、桃、梨)(关键:形成层紧密结合;接穗上果实的口味和原来一致) 组织培养(原理:无性生殖;要求:无菌操作 特点:繁殖快,无病毒感染)
二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2.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三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卵生,雄性青蛙会鸣叫,招引雌蛙进行抱对。青蛙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受精过程在水中进行。
四、鸟的生殖和发育
1.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2.特点:卵生 体内受精
3.鸟卵的结构:卵黄是主要营养成分,卵黄中的胚盘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鸟。卵细胞包括:卵黄、卵黄膜、胚盘三部分。其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起保护作用的是卵壳和卵壳膜。卵白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卵壳上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气孔,气室可贮存空气。受精的卵细胞胚盘色浓而略大,未受精的卵细胞胚盘色浅而略小。 9、鸡卵的结构
卵黄:主要营养物质
卵黄膜:卵细胞的细胞膜真正的卵细胞
胚盘:里面含细胞核
卵白:含有营养和大量水分,供胚胎发育需要
气室:供胚胎呼吸
系带:固定卵黄
卵壳:保护作用
卵壳膜:保护作用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一、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 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
2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 :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1、 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生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同种生物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为N,体细胞的则为2N,如人的染色体数目,在体细胞和受精卵中是23对(46条),在精子和卵细胞都是23条)
2、 D是控制显性的基因,d是控制隐性的基因,那么
3、 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子上一代患遗传病几率增加)
4、 性别决定及男女染色体的变化(性染色体决定性别,性染色体存在于所有的细胞) 男性精子有两种:22+Y(23条)、22+X(23条),女性卵细胞只有一种:22+X(23条) 因此受精卵也有两种:44+XY(46条)表现为男性,44+XX(46条)表现为女性。
男性精子 受精卵(条) 体细胞(条)
44+XY(男性) 44+XY(男性) 女性卵细胞:22+X(条) 44+XX(女性) 44+XX(女性)
5、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都是
50%)。
6、
生物的变异
遗传物质基础——可遗传变异,如血友病、白化病等由遗传物质(基因、DNA或染色体)引起的
环境——不可遗传变异,如皮肤晒黑,用眼不当引起的近视眼,劳动引起的皮肤粗糙等
7、 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高产奶牛——人工选择培育 太空椒——基因突变 杂交水稻——杂交(基因重组)
4.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
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
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
色体上。
?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三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 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
2. 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
3.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4. 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
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病的机会就会增加.
四 人的性别遗传
1. 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男:44+XY 女:44+XX)
2. 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
女性为XX.
五 生物的变异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因此有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突变)
六 遗传变异知识点
10,性状的遗传实质: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给子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经精子和卵细胞进行传递,在传递过程中亲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各有一半通过精卵细胞传给后代。(这一半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11、基因和染色体: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内有蛋白质和DNA。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每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个DNA分子,一个 DNA分子上包含多个基因。
12、1858~1865奥地利的孟德尔发现了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只有一种aa;表现为显性的有两种,即AA、Aa ,基因组成是Aa的,虽然a控制的隐性性状不表现,但a仍然会遗传下去。
13、控制性状的基因一般是成对存在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而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 ;
14、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如堂兄妹、表兄妹等。 15、1902年美国细胞学家麦克郎在男性细胞中发现一对染色体与其它染色体不一样,他把这对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
16、1905年美国细胞学家威尔逊和斯特蒂文特把男性性染色体称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女性细胞中同一对染色体是一样的,都是X染色体。
17、人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的染色体是单个存在的,只有体细胞中染色体的一半,如人的精子有23条染色体,其中性染色体1 条,常染色体22条;而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为23对。其中性染色体1 对,常染色体22对
18、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来决定的;.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
19、一对直发夫妇生了一个卷发的孩子,则直发由显性基因控制,卷发由隐性基因控制,若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卷发的可能性是 1/4 。
20、羊的毛色白色是显性(用B表示),黑色是隐性(用b表示)。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下的小羊多数是白羊,少数是黑羊,则双亲的基因组成是Bb。
21、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22、人的性别主要由性染色体决定,XY为男性,XX为女性。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23对,可写成:44+XY或44+XX ,则精子中的染色体可以写成 22+X或 22+Y
,卵细胞中
染色体的组成是22+X。即精子一般有两种,卵细胞只有一种。
第三章 生物的进化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
2.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3.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
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不同之处。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动物的进化次序: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注意顺序的先后)植物的进化顺序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三、生物进化的原因
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自然选择:生物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3.过程: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4.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25、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26、达尔文认为,现代长颈鹿的长颈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7、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在生物研究中常常用到比较的方法。 第八单元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一、传染病及其预防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例如:引起肺结核的结核杆菌,引起艾滋的艾滋病病毒,引起蛔虫病的蛔虫。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不同,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
二 免疫与计划免疫
1.人体的三道防线:
? 第一道:皮肤和黏膜 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 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6、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的作用特点是人生来就有的,它们不是只针对某一类 病原体 、而是对 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7、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其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2.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3.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
4.免疫:最初指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现指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健康.
5.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
6.计划免疫、意义: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
第二章 用药和急救
安全用药,处方药(RX):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药物。 非处方药(OTC):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说明服用药物。
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例如:牛黄解毒片可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疾病的治疗。新速效感冒片可用于伤风引起的鼻塞、咽喉痛、头痛发烧等疾病的治疗。
1. 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分析药品标签包含的信息。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
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
4.当遇到某人突然晕到或溺水等情况时,时间就是生命,一定要尽快拨打
5.如果病人在停止呼吸的同时心跳也停止,则应在进行人工呼吸的同时做人工胸外心脏挤压先做30次心脏按压,并保持气道通畅,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复进行。当病人出现自主呼吸, 颈动脉有搏动,并且脸色逐渐转为红润时,则证明抢救有效
7.出血和止血:外出血,内出血,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远心端止血)和动脉出血(近心端止血)。
18、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19、.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行为习惯,如饮食习惯、起居习惯、日常生活安排、娱乐方式和参与社会活动等等。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健康有密切关系。
20、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
第三章 了解自己 增进健康
一、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1.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2。保持愉快的心情: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二、调节自己的情绪
方法:转移注意力;选择合适的方式宣泄烦恼;自我安慰
二、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1.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低浓度的酒精(0。25%)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
3.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酗酒会全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引进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饮酒过多,还会有生命危险。
4.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烟草燃烧时,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对人体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降低,同时还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
5.毒品的危害: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范文三:人教版生物八下知识点
人教版生物八下知识点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
1. 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花
花蕊 雄蕊 雌蕊
一朵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花蕊 + 胚 果实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分:是否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应用:①嫁接 P4 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 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 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不同品种的植 物能在同一植株上同时存在,采用嫁接。) 类型:枝接、芽接 P4图
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 接穗成活。 优点:保持接穗的优良性状,利用砧木的特性, 增加抗寒、抗旱。抗病虫害的能力,同 时也加快繁殖速度。
② 概念:剪取植物体的一部分作为插条,在适当的条件下,插入水中或土中,
发育成新的植株。(“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插柳 扦插 指的是扦插) 类型:枝插(玫瑰)、叶插(落叶生根)、茎插(马铃薯:要带芽眼)、葡萄 P4—5 扦插材料的处理:紫背天葵的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保留2 个节。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的(有利于减少水分的散失)。茎段下 方的切口则是斜向的(表面积增大,增加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 于水分吸收)。上一个节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 叶柄处全部去掉(降低蒸腾作用)。 椒草 叶
P3 扦插 马铃薯块茎(变态茎)
竹 营养器官 新植物体 甘薯 块根
③压条:用于扦插难于成活的植物(生根过程可获取母体的营养)。如:茉莉、桂花、 柑橘、石榴
④分株:对有地下茎或丛生的植物采取的分开繁殖的方法。如:竹子、兰花、莲花等。 ⑤组织培养(P6~7)
原理:植物体的任何一个活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都有分化并发育成完整植物 体的能力,这种能力转为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器官、组织、细胞完整植株 过程:P7图
优点:繁殖速度快、受季节影响小,易诱导变异。
应用:a.进行植物的快速繁殖 b.培养脱毒植株 c.研制转基因植物 【易错点】不仅植物可进行无性生殖,动物、微生物也可以。 常见的无性生殖 分裂生殖(细菌、单细胞生物:眼虫、变形虫等) 出芽生殖(酵母菌、水螅):芽体长大后与母体形状一样,最后从母体上脱落 再生(如水螅、龙虾、蝾螈、海星) 孢子生殖(青霉、曲霉)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昆虫的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家蚕幼虫在化蛹前吐丝作茧,茧只是蛹的外壳,对蛹起到保护作用。蛹不吃不喝但身体结构发生着急剧的变化
P11练习1、2(昆虫蜕皮现象:昆虫幼体经过一定时间的生长,重新形成新表皮而将旧表皮脱去的过程)、3
附:蝉蜕——蝉的外壳(外骨骼)是坚硬的,不能随着蝉的生长而扩大,当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外骨骼限制了蝉的生长,蝉将原有的外骨骼脱去——蝉蜕。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
发育
1.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①生殖:有性生殖、体外受精
雄蛙鸣叫——招引异性、识别对方、进行抱对(雄蛙有鸣囊,雌蛙只靠声带发声,
抱对的意义——促进排卵、排精,提高受精率(注意:抱对并不是指在交配) ②发育:变态发育 概念:在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
注意:蛙的发育是变态发育,没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之说(只适于昆虫)。 成蛙 (重点看蛙的发育过程)
④特点:卵生。青蛙的生殖过程在水中进行,幼体的发育也在水中进行,经变态发育才能在 陆地上生活。受到了水环境的影响和限制。
2.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兼水陆两栖生活,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的动物。(误区:不要误认为两栖动物是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动物。) 其他的两栖动物:蟾蜍、大鲵、蝾螈等
3.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对环境的依赖性比较强,我们应注意保护它们的栖息地。 4.昆虫和两栖类的发育特点
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
1.鸟卵的结构
卵壳:位于最外面,坚硬,其上有气孔,是与外界气体交换的通道。
非细胞 作用:防止卵细胞损伤、减少水分蒸发,气孔利于气体交换 鸡卵的 结构 卵壳膜:保护鸟卵 结构 卵白:位于卵黄外面
气室:储存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系带:使卵细胞稳固地悬浮在整个鸟卵的中心位置
卵细胞 卵黄膜:紧包在在卵黄外面的膜,保护卵细胞
(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的主要结构) 胚盘:卵黄中央盘状的小白点,内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未受精的卵,胚胎色浅而小;受精的卵,色浓而略大。受精 卵的胚盘将发育成雏鸟 (注意:别写错成“胎盘”)
明确:一个鸟卵不是一个卵细胞。卵细胞是由卵黄膜(相当于细胞膜)、卵黄和胚盘所构成的整体 小结:起保护作用的结构——卵壳、卵白、卵壳膜、卵黄膜 与呼吸有关的结构——卵壳上的气孔、气室 提供营养的结构——卵黄、卵白
2.生殖发育的特点: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受精不需要水,摆脱了水的限制 3.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遗传:亲子间的相似性(亲:亲代;子:子代) 遗传和变异不是截然分开的,既存在 2.变异: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遗传,又存在变异。生物的遗传和变 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 3.性状:生物在形态结构、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的特征。 4. 两同 一不同 5.基因控制性状——“转基因鼠的启示”(重点看过程):传递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而不是性状本身。 6.转基因生物: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中,用这种方法培育出来的生物。要辩证看待:是一把双刃剑。 应用:①转基因食品:转基因大豆
②转基因生物:转基因抗冻番茄、抗虫棉(将细菌的抗虫基因转移到棉花体内培 育:如苏云金杆菌可以杀死棉铃虫)
③转基因药品:人胰岛素基因+大肠杆菌 胰岛素 ④乳房生物反应器
7.生物体的性状是遗传物质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控制 影响
基因性状 环境
环境因素是不遗传的。如长期户外活动晒黑的肤色,经常参加体力劳动磨出的老茧。但若因辐射等原因改变了基因,则可遗传。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先了解染色体、DNA和基因的概念
①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②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③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如右图,表示细胞、细胞核、基因、DNA、染色体的从属关系
染色体 蛋白质
DNA 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问:DNA上都有基因吗?
答:不是。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上还有一些片段不具遗传效应,不是基因。
2. 蛋白质 染色体
多种性状
3.成对存在数目不同。如正常人有23对染色体。黑猩猩24对,狗39对,玉米10对。 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单存在的
4. 基因位于DNA分子上,DNA和蛋白质构成了染色体,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因此基因也成对存在。
5.。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分裂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彼此分离,染色体各减少一半(不是任意一半),而是每对染色体各有一条进入了精子或卵细胞中,所以,其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 亲代的基因也随着染色体进入精子或卵细胞,子代中含有父母双方的基因。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既像父母,又存在着差异。(生殖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6.因为子代的每一对染色体均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后代个体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这样保持了染色体数量在亲子代间的稳定,才能保证生物性状的稳定遗传。这样更好地适应环境,因此高等生物是一般是有性生殖。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孟德尔德豌豆杂交实验:
(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例如,豌豆的高和矮,高是显性性状,矮是隐性性状,杂交的后代只表现高而不表现矮。
(2)在相对性状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只有dd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有DD和Dd两种。
2.禁止近亲结婚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因为同一个家族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可能性较大,如果近亲结婚后代的隐性致病基因结合的几率就大,出现遗传病的机会大大增加。
(1)、直系血亲:从自己算起,向上推数三代和向下推数三代。 (2)、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与祖父母(外祖父母)同源而生。 3. 基因型:指生物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组成。如AA、Aa、aa 表现型:指生物某种性状的表现特征。 表现型和基因型以及它们的关系: 性状的表现=基因型+环境
4. 遗传病: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致病基因可以通过精子和卵细胞遗传给下代 如:白化病、色盲、先天性愚型、血友病、苯丙酮尿症等。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1.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 染色体
(注意:做题时看清楚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是成单存在) 2.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均占50%的机率
原因:男性形成X和Y精子,女性只能形成X精子。卵子与X精子受精生女孩,与Y精子受精生男孩。 所以生男生女由精子的类型决定。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1.探究一种变异现象P41
先判断变异:是否是同种生物,是否表现在同种生物的亲代与子代或子代不同个体之间,是否为相对性状。
2.生物的性状差异首先是由自身的遗传物质基础决定的,同时环境的影响也会使同一种类的不同个体间产生差异。
遗传物质的改变,可遗传给后代——可遗传变异 引起变异的原因
环境引起的改变,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不可遗传变异 3.变异也可分为有利和不利变异(针对发生变异的生物而言的) 有利变异: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如:小麦中出现矮杆抗倒伏的小麦
不利变异: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如玉米有时会出现白化苗,这样的幼苗体内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而导致死亡。 4.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培养新品种
①人工选择育种:高产奶牛 ②杂交育种:高产抗倒伏小麦 属于可遗传变异 ③诱导基因突变:太空椒 ④诱导染色体变异:无籽西瓜
(:无籽番茄是用植物激素——生长素来刺激子房发育,这种变异是不可以遗传的。) 5.
第三章 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
研究生命起源的方法——科学推测:确凿的证据;严密的逻辑;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化学起源说:原始地球上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①米勒的模拟实验 P48 ②生命起源的条件
a.来源:原始地球从火山喷发出的气体
成分: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
b.能量条件:高温、紫外线、雷电等 c.环境条件(场所):原始海洋
右图是推测生命起源的过程
米勒的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原始大气成分,合成了多种氨基酸,说明了无机小分子物质转化为有机小分子物质。米勒为第一个阶段提供了证据。
(2)宇生说 ①基本观点:地球上的原始生命可能来自于其他星球
②证据:陨石中发现了并非来自地球的有机物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①研究方法:主要运用比较法
②最有力、最直接的证据证据:化石——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埋藏在地层里,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了化石。
化石的分布规律:a.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化石越多。 b.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越多。
(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说明了地球上的生物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也说明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③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苔藓植物 裸子植物 藻类植物 蕨类植物
原始生命 鸟类 单细胞生物 哺乳类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自然选择学说:指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 2、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①过度繁殖——前提
②生存斗争——手段(动力) ③遗传变异——基础 ④适者生存——结果
3、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4、生物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人工种植和养殖的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人工选择。(如右图)
第八单元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 1、传染病 特点:传染性,流行性
2、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3、传染病类型
(1)根据病原体种类,传染病分为:病毒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和寄生虫传染病。
(2)根据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传染病分为: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 4、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①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②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③ 易感人群: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5、预防措施:
①控制传染源:如隔离传染病患者、设立专门的传染病医院、封锁疫区等
②切断传播途径:如消毒、搞好个人卫生等 ③保护易感人群:如注射疫苗、加强体育锻炼等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组织、异型红细胞等都可以是抗原)
抗体:是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一定的抗体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3、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右图) 与非特异性免疫相比,特异性免疫的免疫力更强,更有利于人类适应环境。 4、计划免疫 ①概念 :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已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如:接种百日咳、白喉、百白破疫苗) ②原理:把疫苗接种于人体后,使人体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③实质:特异性免疫,计划免疫获得的抗体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有用
④意义: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健康,提高人口身体素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疫苗:用减毒或杀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6、免疫的功能:①消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②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发生;③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7、异常免疫反应
①过敏反应:防御保护功能过强,对某些物质(如花粉、青霉素等)过度敏感导致的免疫反应。
②自身免疫疾病:自身稳定的免疫功能过强,对正常的自身细胞发生反应引起的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
③恶性肿瘤:免疫监视功能过弱,肿瘤细胞大量繁殖。
第二章 用药和急救
1、用药:①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面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危害。
②处方药——是指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③非处方药(OTC)——是不需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
④安全用药的要求:使用药物前,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和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 2、急救
①“120”紧急呼救:告知姓名、病人症状、准确的事发地点等。
②人工呼吸:有人因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意外事故停止呼吸时。常用口对口吹气法,约15~20次/分
③胸外心脏挤压:适用心脏停止跳动。每做一次人工呼吸,需做4~5次心脏挤压。 ④出血和止血
第三章 了解自己 增进健康
1 2、保持心情愉快的方法:a.转移注意力 b.合理宣泄法 c.自我安慰法
3、现代文明病:又叫生活方式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酗酒、吸烟、吸毒等加速了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①吸烟对人体的健康可能造成的伤害:烟雾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对人体的神经系统会造成损害。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降低,同时还能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还有可能诱发肺癌。
②酗酒对人体的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酒精会损害人体的心脏和血管,酗酒会使脑处于兴奋或麻痹状态,进而引起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对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影响。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如果一次饮酒过多,还会导致人的死亡。
③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方面保证一日三餐的营养搭配,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作息习惯,不熬夜、不睡懒觉;坚持体育锻炼;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不吸烟、不酗酒、不吸毒等。
范文四:人教版八上生物知识点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1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一、动物的运动 重点:1.运动系统的组成。2.关节结构及各部分作用。 3. 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二、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重点:1.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举例说明行为的意义。 2.动物行为的成因。
三、社会行为 重点:1.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2.动物社会行为的特点。3.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之间的交流方式。 2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四章 广泛分布的细菌和真菌
一、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二、 细菌
三、真菌
1.真菌类型:木耳、蘑菇、灵芝、牛肝菌、青霉、曲霉、酵母菌(单细胞)等。
复习书中第76页酵母菌的观察特点,复习书中第77页蘑菇的结构图和青霉的结构图。
2.青霉和曲霉的比较
3.细菌和真菌的比较
3
第五章 病毒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4
动物分类一览表
5
范文五:人教版生物必修1知识点
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必记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走近细胞
一、相关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病毒(Virus )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 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 DNA 或 RNA ,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 或 RNA )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 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 DNA 病毒和 RNA 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 、 SARS 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 [引 起艾滋病(AIDS ) ]、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
→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 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 DNA 分 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 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 ;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 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 与蛋 白质结合而成) ;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只要是杆菌、球菌、螺旋菌都是原核生物.如:蓝藻、细 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 、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注意:蓝藻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光合作用,自养生物
细菌绝大多数是营腐生或寄生的异养生物(自养细菌:硫化细菌 硝化细菌)
原核生物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也没有染色体, 但有一个环状的 DNA 分子, 位于无明显 边界的区域,这个区域叫做拟核。只有核糖体,没有线粒体、叶绿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 (草履虫、变形虫 ) 、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 菌)等。
5、细胞学说:
揭示了:1)细胞统一性 2)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主要内容:
1) 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既有它自己的生命, 又对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 含量明显不同
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 20多种:
基本元素:C ;
细胞含量最多 4种元素:C 、 O 、 H 、 N ;
主要元素; C 、 O 、 H 、 N 、 S 、 P ;
大量元素:C 、 O 、 H 、 N 、 S 、 P 、 Ca 、 Mg 、 K 等;
微量元素:Fe 、 Mn 、 B 、 Zn 、 Cu 、 Mo ;
无机化合物:水 无机盐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糖类 脂质 蛋白质 核酸
三、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85%-90%) ;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7%-
10%) ;占细胞鲜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 O 、占细胞干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 C 。
有机物鉴定颜色实验:
还原糖 遇 斐林 产生 砖红色 脂肪 遇 苏丹 变 橘红 (III 橘黄色; IV 红色)
蛋白质 遇 双缩脲 产生 紫色 淀粉 遇 碘 变 蓝色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蛋白质
一、相关概念:
氨 基 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 20种。
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 NH 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 COOH )相连接,同时 失去一分子水。
肽 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 NH — CO — ) 。
二 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
多 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
肽 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二、氨基酸分子通式:
NH 2
︱
R — C H — COOH
三、 氨基酸结构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 NH 2)和一个羧基(— COOH ) ,并 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如:有 — NH 2和 — COOH 但不是连在同一个碳 原子上不叫氨基酸) ; R 基的不同导致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四、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空间结构千 变万化。
五、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
①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肌动蛋白;
② 催化作用:如酶;
③ 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④ 免疫作用:如抗体,抗原;
⑤ 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六、有关计算:
① 肽键数 = 脱去水分子数 = 氨基酸数目 — 肽链数
② 至少含有的羧基(— COOH )或氨基数(— NH 2) = 肽链数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失去的水分子数×18
=氨基酸数×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氨基酸数-肽链条数)×18
一个由 n 个氨基酸形成的含有 m 条肽链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 a, 则蛋白质的相对分 子质量=a ·n-18(n-m)。
第三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核酸
一、核酸的种类:脱氧核糖核酸(DNA )和核糖核酸(RNA )
二、 核 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对于生物的遗传、 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三、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DNA 为脱氧核糖、 RNA 为 核糖) 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 组成 DNA 的核苷酸叫做脱氧核苷酸, 组成 RNA 的核苷酸叫做核糖 核苷酸。
四、 DNA 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 ) 、鸟嘌呤(G )和胞嘧啶(C ) 、胸腺嘧啶(T )
RNA 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 ) 、鸟嘌呤(G )和胞嘧啶(C ) 、尿 嘧 啶(U )
五、核酸的分布:真核细胞的 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 DNA ; 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注:DNA (双链) , RNA (单链) ,甲基绿使 DNA 呈现绿色,吡罗红使 RNA 呈现红色
6、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
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
二糖:麦芽糖(2分子葡萄糖) 蔗糖(果糖 +葡萄糖) 乳糖(葡萄糖 +半乳糖)
多糖:淀粉(植物的储能物质) ,糖原(人和动物的储能物质) ,纤维素(植物细胞壁成分) 7、
脂肪: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缓冲和减压作用 保温
磷脂:构成生物膜的成分
固醇:胆固醇 ,性激素 ,维生素 D
8、水分
(1)含量:60%-95%
(2)存在形式
结合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
自由水: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溶剂,载体,反应物)
通常,自由水 /结合水的比例越高,新陈代谢越快。植物在相对恶劣的环境下,自由水的含量相对 降低以提高其抗性(抗旱、抗寒等) 。
9、无机盐:含量少 细胞内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作用: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非常重要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细胞膜 ------系统的边界
一、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约 50%)和蛋白质(约 40%) ,还有少量糖类(约 2%--10%)
二、细胞膜的功能:
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三、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其性质是全透性 的。
结构特点:流动性;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三、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 工)→囊泡→细胞膜→细胞外
四、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
第三节 细胞核 ----系统的控制中心
一、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二、细胞核的结构:
1、染色质: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 状态。
2、核 膜:双层膜 ,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3、核 仁:与某种 RNA 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核 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水分子(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
二、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1、 具有半透膜 (半透膜:指一类可以让小分子物质通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一类薄膜的总称。 )
2、膜两侧有浓度差
三、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当细胞质浓度 >外界溶液:细胞吸水膨胀
当细胞质浓度 <>
四、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 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失水 :细胞液浓度 <>
吸水 :细胞液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2. 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可拓展应用于:(指的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
①证明成熟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 ②证明细胞是否是活的;
③作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的方法; ④初步测定细胞液浓度的大小;
五 . 无机盐等其他物质
① 不同生物吸收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② 物质跨膜运输既有顺浓度梯度的,也有逆浓度梯度的。
六 . 选择透过性膜
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的膜。
生物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是严格的半透膜。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 要点
①磷脂双分子层 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但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它具有流动性。
②蛋白质 镶嵌、贯穿、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上,大多数蛋白质也是可以流动的。
③天然糖蛋白 蛋白质和糖类结合成天然糖蛋白,形成糖被具有保护、润滑和细胞识别等
2.成分:磷脂和蛋白质和糖类
结构:单位膜(三明治)→ 流动镶嵌模型
3. 细胞膜特性
结构特点:具有相对的流动性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对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具选择性)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相关概念:
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要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主动运输: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 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二、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
三、离子和小分子物质主要以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大分 子和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是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一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 酶——降低反应活化能
细胞代谢:活细胞内全部有序化学反应的总称。
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成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1、定义
酶是 活细胞 产生的具有 催化作用 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 蛋白质 ,少数是 RNA .
注:
①由活细胞产生(与核糖体有关)
②催化性质:A. 比无机催化剂更能减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B. 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数量没有变化。
③成分: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 RNA 。
2.特性
① 高效性:催化效率很高,使反应速度很快,是一般无机催化集的 107—— 1013倍。
② 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 多样性 。
③ 需要合适的条件(温度和 pH 值) → 温和性 → 易变性 。
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pH 值等,过酸、过碱、高温都会破坏酶分子结构,使每永久失活。 低温也会影响酶的活性,但不破坏酶的分子结构,活性可恢复。
注意:1. 在底物足够,其他因素固定的条件下,酶促反应的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
3. 在一定条件下, 每一种酶在某一 T 时活力最大, 称最适温度; 当 T 升高到一定限度时, 反应速率 反而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4. 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酶在某一 PH 时活力最大,称最适 PH ;过酸、过碱会降低酶的活性,甚至 使酶失活
5. 常见酶的生活环境
◎动物 T :35— 40℃ PH :6.5— 8.0
口腔:唾液淀粉酶, pH :6.8 胃 : 胃蛋白酶 , pH:1.5— 2.2
小肠 :小肠液中的肠肽酶和胰液中的各种酶 , pH:8— 9
第二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 ATP
◎ ATP是生物体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是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 它的水解与合成存在着能量的释放与贮存。 1.结构简式
A — P ~ P ~ P
A 代表腺苷, P 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代表普通化学键, T 代表 3个。
注意:ATP 的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中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 ATP 被称为高能化合物。这种高能化 合物化学性质不稳定,在水解时,由于高能磷酸键的断裂,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2. ATP 与 ADP 的转化 水解酶、放能
◎
能量
合成酶、吸能
注意: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 :
条件不同:水解酶与合成酶的不同
反应场所不同:ATP 合成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ATP水解在细胞各个需能的场所
能量来源和流向不同:ATP 的水解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内的化学能,释放后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ATP的合成能量来自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贮存在高能磷酸键中 ATP 在细胞中含量很少,但转化快;使 ATP 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ATP 的来源:
呼吸作用 (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光合作用(叶绿体) 3、 ATP 的利用
水解酶、放能
◎ 能量
用于:物质主动运输、兴奋传导、生物电(电能) 、肌肉收缩(机械能) 、细胞内各种吸能反应 ADP (每个活细胞 ) 合成代谢(化学能) ◎ 糖类—主要能源物质 脂肪—主要储能物质 ATP --直接能源
第三节、 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呼吸是通过呼吸运动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 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 释放出能量并 生成 ATP 的过程。分为: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一、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 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 ATP 的过程。
酶
反应式:C 6H 12O 6+6O22+6H2O+能量
二、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指细胞在无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不彻底的氧 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②丙酮酸不彻底分解
C 6H 12O 3H 6O 3(乳酸 )+少量能量 (马铃薯块茎,肌细胞,玉米胚,甜菜块根,乳酸菌) C 6H 12O 2H 5OH+2CO2+少量能量(大部分高等植物,酵母菌) 三、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1、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呼吸速率
应用:低温贮存蔬菜、水果,大棚栽培夜间适当降低温度、阴雨天适当降低温度以降低呼吸消 耗
2、氧气的浓度
在一定范围内,随 O 2浓度的增加,有氧呼吸速率增快(无氧呼吸受到抑制) ;当氧浓度达到一定
值时,呼吸速率不再增加。
应用:低氧贮存粮食 中耕松土 3、含水量
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强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强。 应用:种子贮存应先晒干
4、 CO 2:环境 CO 2浓度提高,将抑制细胞呼吸,可用此原理来贮藏水果和蔬菜。 第四节 能量之源 ----光与光合作用 一、相关概念:
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 叶绿体 ,利用 光能 ,把 二氧化碳 和 水 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 有机物 , 并释放出 氧气 的过程 总反应式:
二、光合色素(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
三、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①、 1648年海尔蒙脱 (
比利时 ) ,把一棵 2.3kg 的柳树苗种植在一桶 90.8kg 的土壤中,然后只用 雨水浇灌而不供给任何其他物质, 5年后柳树增重到 76.7kg ,而土壤只减轻了 57g 。指出:植物的 物质积累来自水
②、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 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容易窒息而死,证明:植物可以更 新空气 。
③、 1785年,由于空气组成的发现,人们明确了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气体是 氧气 ,吸收的是 二氧化 碳 。
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 光能 转换成 化学能 储存起来。
④、 1864年 , 德国科学家把绿叶放在暗处理的绿色叶片一半暴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 碘蒸气处理叶片, 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 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 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
⑤、 1880年,德国科学家思吉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 合作用的场所,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⑥、 20世纪 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第一组相植物提供 H 218O 和 CO 2,释放的是 18O 2;第二组提供 H 2 O和 C 18O ,释放的是 O 2。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 来水。
五.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2) . 联系:物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 ],在暗反应阶段用于还原 C3;
能量:光反应阶段生成的 ATP ,在暗反应阶段中将其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帮助 C3
形成糖类, ATP 中的化学能则转化为储存在糖类中的化学能。 六、影响光合作用作用的环境因素
(1)光照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逐渐增强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强度也随着加强;但光照增 强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就不再增加。 光的补偿点、饱和点 (2) 、温度:温度可以通过影响暗反应的酶促反应来影响光合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提高, 光合作用加强;温度过高时也会影响酶的活性,使光合作用强度减弱。 (3) 、 O2浓度: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适当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光 合作用加强。但浓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光合作用不再增强。
(4)水分:水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水分还能影响气孔的开闭, 间接影响 CO2进入植物体内。
(5)矿质元素:如 Mg 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 N 是光合酶的组成成分, P 是 ATP 分子的组成成分等 等 。
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主要吸收蓝紫光和
红光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七、化能合成作用 1、概念: 化能自养 2、举例:硝化细菌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一节 细胞增殖
一、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二、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分裂间期和 分裂期)
具有细胞周期的:根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动物的干细胞、精(卵)原细胞等具有连续分裂 能力的细胞 三、有丝分裂
1.限制细胞长大的因素
⑴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当细胞的体积(4πR 3
/3)由于生长而逐步增大时,其相对表面积 (4πR 2
)将变得越来越小,从而使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所需要的时间变长,不能满 足细胞新陈代谢的需求。
⑵细胞的核质之比。细胞核所控制的大小与核的大小要正常的比例。 2、分裂过程及特点
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二(核仁,核膜)失;一(纺锤体)形成
实质: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后,平均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意义: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 DNA ,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3、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
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线粒体等
4、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是特殊的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如蛙的红细胞分裂。 第二节 细胞分化、癌变、凋亡和衰老 一、细胞分化:
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 定性差异的过程。 (基因在特定时间,特定空间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关系
细胞分裂使细胞增多,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的“量变” ,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也 是细胞分化的基础;细胞分化则使细胞种类多样化,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的“质变” 。没有细胞分化, 生物体就不能正常发育。
细胞在分裂的过程中通常就有分化,在有些分化过程中也有细胞分裂。通常高度分化的细胞, 分裂能力较差或暂时失去分裂能力,如神经细胞等。也有的细胞终生保持较旺盛的分裂能力,如各 种干细胞。有些已经分化的细胞暂时失去了分裂能力,在特殊情况下可恢复其分裂能力,如部分黄 骨髓细胞。
生物的个体发育是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过程共同实现的。 3、细胞分化的本质
细胞分化是相同细胞产生不同后代细胞的过程, 其本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使相同细胞后代子 细胞中的化学物质出现差异,进而导致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差别。
细胞分化不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所以已分化的细胞仍有一套和受精卵形态的遗传物质,具 有全能性。
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变化,发生在整个生命进程中,但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不同,胚胎期达 到最大;在自然状态下,细胞分化是稳定的,不可逆转的。 脱分化是在人工条件下细胞分化的逆过程。 (植物的组织培养、体细胞杂交要经历脱分化) 4、细胞全能性:已经分化的细胞,由于各个体细胞内都含有完全相同的一整套该生物个体的 遗传信息,即具有完全相同的 DNA 。在特定的条件下,能恢复其分裂能力,脱分化,并进一步分化 形成一个完整的新个体,即已经高度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容易表达, 而动物和人体的体细胞的全能性较难表达, 但其细胞核仍然具有 全能性。
细胞全能性的大小: 受精卵最高,生殖细胞其次,体细胞再次。 体现细胞全能性的证据必须是经历从细胞到个体这一过程。
细胞的分化程度越低,分裂能力越高,全能性越高;反之,亦同。高度分化的细胞已失去全能性。 二、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1、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2、细胞衰老的特征 3、细胞衰老的原因 4、细胞凋亡:
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叫细胞编程性死亡 三、细胞的癌变 1、 癌细胞: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 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 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是畸形分化的细胞 2、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1)无限增殖 (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3)癌细胞的表面物质发生变化 3、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初一生物知识点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