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中国古代少数民族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演化历程
一:匈奴部分:以匈奴为代表
二:东胡部分:以鲜卑、契丹、蒙古为代表
三:突厥部分:以突厥为代表
四:通古斯部分:以满洲为代表
五:羌藏部分:羌族,吐蕃
中国历史上的所有少数民族都是由这五部分演化而来的
匈奴:主体在东汉时期被汉人消灭,剩余部分西逃至欧洲,与马扎尔人融合,构成今天的匈牙利人。
东胡:秦时被匈奴灭亡,之后分成两大部分:乌桓和鲜卑
乌桓:被曹魏消灭
鲜卑:主体被汉族同化,剩余的演化为柔然
柔然:被突厥击败,分化为室韦(蒙古)和契丹
契丹:主体被女真族和汉族同化,剩余的西逃到中亚,与当地人融合,成为中亚人的一部分。 蒙古:为先秦时东胡的一部分,由鲜卑演化而来,一直生存到现在
突厥:有可能是匈奴的一个分支,后灭亡了柔然,其自身的主体被回鹘人和汉族人所灭,剩余的向西逃窜,形成了今天的土耳其人。
回鹘:主体由丁零人构成,融入了铁勒和高车人的一部分,在唐朝时期,将突厥主体灭亡。回鹘生存到现在,即今天的维吾尔族。
女真:来自肃慎,后为女真,为满洲,一直生存到现在,即今天的满族人。 党项:羌族的一部分。后被蒙古人灭亡。
羌:一直生存到今天
氐:匈奴一部分,后被汉族融化。
吐蕃:也就是今天的藏族,是古代羌族的一部分
羯:匈奴的一部分,在公元4世纪被汉人冉闵一次性屠杀20万人,导致羯族灭种。
少数民族历史演变的基本特征
我国当代的少数民族在分布、人口数量、民族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在民族的起源、形成、历史、演变方面也都有各自的特点,但由于他们都共同生活在我国广阔的国土上,都受到汉民族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在历史演变的基本特征方面,仍有许多共同之处。 (一)在族源方面。
每一个当代的民族都是由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古老部族演变发展而来的,都可以追溯出自己的民族起源。不同民族的族源主要有以几种情况。
1.绝大多数民族都是来源于在国内土生土长的古代部族,但也有少部分民族的渊源产生在我国以外的地区,根据他们移入的不同情况,又可分出几种类型。
一是迁入前就已经完成了民族的转化过程,属于已经形成的民族共同体的一部分。迁入我国后,有的仍然保持着原来民族的独立性。如朝鲜族和俄罗斯族是分别形成于朝鲜半岛上和俄罗斯境内的民族,于十八世纪开始陆续迁入我国。也有一些民族迁入我国后,在发展的过程中又融合了国内其他一些民族,重新形成为一个新的民族。这些境外迁入的民族就成了新的民族的族源。如回族,就是以来自中亚和西亚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为主体而形成的。
1
二是从外部移入到我国境内不是已经形成的独立的民族,而是还处于民族形成前的部族或部落的联盟阶段。在我国境内逐渐演变并完成了民族的转化,形成为当代的一个少数民族。如柯尔克孜族,其族源就是唐代前苏联境内叶尼塞河上游地区被称为“黠戛斯”的人;撒拉族的先民,目前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在元代由中亚细亚的马尔汗经过长途跋涉到青海东部的循化地区定居下来的;乌孜别克族的先民也是很早以前就从中亚地区迁入新疆的。 2.族源产生于国内的各民族中,多数既可找出向当代民族转化的直接族源也可追溯出最早远祖先世,而且这些最早的祖源都是一些历史非常久远的古老部族。从目前的民族起源研究来看,各民族的远源在秦代以前基本上都已存在了。如满族的最早先民肃慎人早在舜时代就活动在黑龙江流域地区。其他如高原和西北部分地区诸民族的先民西戎、氏、羌,南方各民族的远源百越及以后分化出的骆越、瓯骆,苗、瑶的先民五溪蛮,土家族的先民巴人等,都是在先秦时就活动在各地的古老部族。
各民族起源的直接族源,出现时间普遍较晚些,但多数也都在唐代以前。如蒙古族源自室韦,维吾尔族源于回纥,哈萨克族起源于突厥,藏族源于吐蕃,彝族源于乌蛮,白族源于白蛮,壮族、黎族源于俚,侗族源于僚等,分别在汉代、南北朝和隋唐时就已经存在和形成了。直接族源在唐以后才出现的民族很少,满族的渊源女真是在宋辽时期才由(革末)吉人的一个分支演化而来的,是各直接族源中起源最晚的一个。这说明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很久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国家。这些古老的民族与汉族及其前身华夏族有着长期的交往和渗透,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大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3.作为民族起源的古代部族,与当代民族之间的渊源关系非常复杂。大体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一个历史上早期的部族经过长期的发展与演变,最终只形成当代的一个民族。如古代的室韦与蒙古族、吐蕃与藏族、巴人与土家族等,一个祖源只与当代的一个民族有历史的延续关系。
二是一个早期的部族,经过长期的演变与分化,最终形成了当代的多个民族。如当代的苗族、瑶族等属于苗瑶语族的各民族,最早的远祖先世都是五溪蛮;南方属于侗傣语族的壮、侗、布依、水傣、黎等民族,最早的远祖先世都与百越集团及其主要支分瓯骆和骆越有密切关系;西南地区属藏缅语族的哈尼、彝、白、纳西、拉祜等民族同属于古代的氐、羌系统;西北地区的维吾尔族和裕固族都是古代回纥演变而来的。
三是有的当代民族追溯不出一个在民族的形成过程中占重要地位的主体族源,他们一开始就是几个原始部族的混合体。如哈萨克族最早的远祖先世,就是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后四世纪期间活动在今新疆伊犁河谷和伊塞克湖周围地区的乌孙人,及更早些时候就住在这里的塞种人、月氏人;回族的起源民族虽然都信奉伊斯兰教,但却分属于阿拉伯人、波斯人、中亚人等不同的民族。
(二)在民族的形成发展方面。当代的民族都经历了非常曲折、漫长的演变过程。表现在: 1.当代的每一个民族,虽然形成的历史时期不同,但在民族形成以后的发展中,没有哪一个自起源到现在始终保持着当初的完整性和独立性,相反,都掺杂有其他民族的成分,先后融合、吸收、同化、渗入了许多其他民族成员。那些被同化或收入的民族,有的在历史上已经消失了,有的其分支又与他民族溶合后形成了另一个新的民族。
2.多数民族在形成初期都经历了由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转化的过程,首先是通过民族活动范围的大体确定,使民族共同体得到进一步地稳定与发展。但不同民族向地缘关系转化的方式也不一样。有的是通过建立独立的民族地方政权来实现的,是在先产生国家政权的基础上,逐步使部族之间在经济活动生活习惯、语言与意识等方面趋向一致,从而 完成民族的转化。如藏族、蒙古族、满族、白族、彝族等。
有些民族,从没有独立建立过国家政权,是通过中央政府设置行政机构的方式,使他们的地缘关系得到确定,而后逐步完成民族的转化。这样的民族较多,苗、瑶、侗、壮、土家、黎等民族都属于此种情况。
2
3.民族起源的远祖先民出现的时代相差非常悬殊,但完成民族的转化、形成为一个独立民族的时间却非常接近。当代民族的远祖先民,有的远在舜禹时就存在了,有的在商周时出现。藏族的先民室韦是南北朝时才出现的。最早的与最晚的相差二千多年。但民族形成的时间,绝大多数是在唐代至宋代期间。唐宋两代是我国当代少数民族最重要的形成时期。只有北方和西北地区的个别民族,由于流动性大,无稳定的活动地域,或由于其他原因,形成时间稍晚了些。如回族、哈萨克族形成于明代。最早的与最晚的相差只有五六百年。这是由于到唐代,封建中央政权更加巩固,封建经济高度发达,疆域不断扩大,行政区划逐渐稳定。这些对连续地区少数民族的转化与形成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在民族地理分布的演变方面。当代少数民族都经历了多次重新再分布的问题。历史上每一个民族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具有共同的地域范围。但是这些民族形成初期确定下来的共同地域,随着民族的兴衰和发展,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大体有三种情况。 1.有些民族,自形成以后其活动的地域范围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始终保持着当初的状况。南方多数民族基本上都属于这种类型。如藏族自七世纪吐蕃兴起时就活动在现在分布的高原大部分地区;彝族一开始形成时就居住在云南西部横断山区和以四川大、小凉山为中心的两个地区,直到现在仍然保持着这种分布格局;黎族的先民早在三千年前就居住海南岛上,以后虽然由于汉族的迁入,使他们的范围逐渐缩小到五指山及其以南地区,但从来没有扩大到海南岛以外地区。其他一些民族,如台湾岛上的高山族、湘鄂川黔交界处的土家族,以及广西的壮族、侗族等,现在的地理分布与民族形成初期的活动范围基本一致。 2.多数民族形成以后,由于政治历史和社会经济等原因,有的分布地域范围比原来的扩大许多,有的与原来的发祥地已毫无地域联系。满族和蒙古族,他们的发祥地分别在东北黑吉两省的白山黑水之间和蒙古高原东北部的草原地区,以后这两个民族都统一了全国,建立了中央王朝,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和统治全国的需要,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被推翻后虽然大部分已撤走了,但目前的分布范围仍然远远超出当初的东北和蒙古地区。发祥地在辽宁的锡伯族、发祥地在大兴安岭周围地区的达斡尔族、发祥地在新疆的维吾尔族,明清两代,由于军事征调,一部分离开了发祥地,锡伯族、达斡尔族到了新疆,维吾尔族到了湖南、云南等地。还有原新疆的哈萨克族,建国前因受反动军阀盛世才的迫害,一部分被迫流散到甘肃青海等,至今仍有一些哈萨克人居住在那里。
3.我国当代少数民族的地理分布中,还有一些跨国的现象。这也是在民族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属于这种类型的民族有:朝鲜族,是形成于朝鲜半岛而后迁移到我国来的,并一直保持着本民族的独立特征;蒙古族,由于历史政治的原因,一部分居住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哈萨克族,原来起源、形成和活动地区,都属于中国的领土,后来因为沙俄割占了我国大片土地,并推行“土归民随”的政策,使哈萨克族的相当一部分成了前苏联的国民;其他如南方的傣族、苗族等,发祥地都在我国境内,后由于迁移流动,一部分分布在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等邻国境内。
3
范文二: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王朝
鲜卑 大多数的古鲜卑人后裔都融入了汉族,还有少部分融入了契丹,更少的一部分演变为了锡伯族。
鲜卑分裂
在西晋时期鲜卑分为三大支部。
东鲜卑
东部有段部、慕容部、宇文部等。
北鲜卑
北部,有著名的拓跋部,以及与其多次交战的柔然。
西鲜卑
慕容皝的哥哥率部从东北迁到青海东部,称为吐谷浑。吐谷浑在鼎盛时期占据现青海、甘肃、新疆南部、四川西部。663年(唐龙朔三年),吐蕃攻占吐谷浑全境,吐谷浑灭亡。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部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政权,共历17帝,171年。云冈石窟 隋唐以后,作为民族的鲜卑不存在了。
契丹 中古出现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民族。自北魏开始,契丹族就开始在辽河上游一带活动,唐末建立了强大的地方政权,唐灭亡的907年建立契丹国,后改称辽,统治中国北
“澶渊之盟”后,双方长期维持了100多年的和平。辽末,女真族起
年为金所灭,其余部建立了西辽王国,延续了93年。 公元907“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47年定国号为“辽”,983年曾复更名“契丹”,1066年恢复国号“辽”,1125年为金国所灭。辽亡后,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楚河流域建立西辽,1218年被蒙古汗国所灭。
契丹族源于东胡后裔鲜卑的柔然部。
澶渊之盟
人物 宋真宗赵恒,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宋同平章事寇准
内容
一、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世以齿论。
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辽归还宋遂城及瀛、莫二州。)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盟约缔结后,宋、辽之间百余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因澶州又名澶渊,遂史称“澶渊之盟”。
影响
积极 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和发展,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弊端:澶渊之盟之后,宋朝统治集团“忘战去兵”,“武备皆废”,马知节、曹玮、王德用等武臣被排挤,文臣掌握了西府的支配权,内部斗争加剧,宋王室又重现一片歌舞
升平,不知居安思危。王钦若和陈尧叟深获宠幸,以至于导致庆历增币。“自此河湟百姓,几四十年不识干戈”。
西夏 西夏的历史根源可以一直追踪到唐初。这个时候党项族开始强大起来。其中拓跋赤辞投降唐,被赐姓李。宋初赵匡胤削藩镇的兵权,引起李氏的不满。后公元1038年10月11日,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
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其统治范围大致在今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以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其疆域方圆数千里,东尽黄河,西至 玉门,南界萧关(今宁夏同心南),北控大漠,幅员辽阔。
文化 西夏文,又称蕃书
敦煌莫高窟
西下建国后采取联辽抗宋的战略不断入侵宋边境。夏宋之间的战争一直到1044年才平息。宋承认夏的割据地位,夏对宋称臣。另外宋每年“赐”夏若干财物。但同年夏与辽之间又爆发了战争。夏取得了与宋,辽平等的地位。
1227年李睍投降蒙古。成吉思汗此时已死,但密不发丧,以免西夏反悔。李睍投降后按照成吉思汗遗嘱被杀,党项族也被灭族。西夏灭亡。
女真 女真(又名女贞和女直),亦作女真族。中国古代生活于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公元6至7世纪称“黑水靺鞨”,公元9世纪起始更名女真。直至17世纪初建州女真满洲部逐渐强大,其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至其子皇太极时期已基本统一女真各部,遂颁布谕旨改女真族号为满洲,女真一词就此停止使用,后来满洲人又融纳了蒙古、汉、朝鲜等民族,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满族。
女真族本来是散居于东北松花江流域和黑龙江一带的游牧民族,古为萧镇氏,隋唐时称为靺鞨,分为七部,五代时改称为女真。宋时又分为生女真和熟女真两部,熟女真受辽国统治,生女真却散居东北,不受辽管。北宋末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1115年统一女真各部,改国号为金,是为金太祖,并起兵反辽,又与宋合作,把辽消灭,称霸北方。1126年,金兵南下侵宋,首都汴京沦陷,宋室南迁继续抵抗。建立南宋,后来,金国不断地向南宋作出侵略、敲诈等行为,更多次侵略南宋。但後来金国开始衰落,被漠北的蒙古人反叛。
蒙古本臣服于金,而金国一直以分化的策略,煽动草原上各部互相攻伐,加上以减丁政策,对他们三年屠杀一次。终于,蒙古在成吉思汗领导下崛起,并联宋伐金,终至灭亡。
北宋首都汴梁、汴京、东京、开封,四个名称都可以指北宋首都,但它们是有不同含义的,并非划等号那么简单,在当时严格来讲是要分清使用场合的。
汴梁——这座城市的本名叫做汴梁。
汴京——这是汴梁的别称,突出了汴梁作为都城的意义。
东京——这里指的是京城的名称。北宋设有东京、西京、南京、北京四座京城,其中东京即为首都汴梁,后三座均为陪都,西京在今河南洛阳,南京在今河南商丘,北京在今河北大名。
开封——这是行政区划的名称。北宋在四京均设立府级行政区,分别是: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 金国灭亡后,女真人仍是散居于东北,分为建州、海西、野人等部,建州部到了努尔哈赤时强大,他吞并了女真各部,复用国号为金,是为後金,後皇太极又把女真族改名为满洲族,国号改为大清,是为清太宗。皇太极先假意与袁崇焕和谈,称机攻伐朝鲜。其後南侵,并且多次攻入山海关,对明朝产生了巨大冲击。1643年太宗崩,世祖福临幼年继位,由王叔多尔衮摄政。此时,大明由于天灾多发,民变四起,终被李自成所灭。1644年,吴三桂与李自成的农民军激战于山海关。吴三桂以“材帛”、“割地”为条件向后金求援,多尔衮率后金军入关参战,攻入北京,征服全国,开始了大清王朝近三百年的统治。
蒙古 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畔举行的忽里勒台(大聚会) 上被推举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国。蒙古国的建立,对蒙古族的形成具有很大意义。从此,中国北方第一次出现了统一各个部落而成的强大、稳定和不断发展的民族——蒙古族。
在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成吉思汗的率领下,从1219年到1260年,蒙古族三次西征,先后建立横跨欧亚的窝阔台、察合台、钦察、伊儿四大汗国。在西征的同时,又挥师南下。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历经70余年征战,统一了中国,建立元朝。其疆域北至今西伯利亚,南至南海,东北至今乌苏里江以东,西南包括云南,都纳入元朝国家的行省建置。
礼仪 敬茶 敬酒 敬神 待客 尊老爱幼 唱歌与劝酒 选猎狗 问候:赛拜努(同辈)他赛拜努(长辈)
宗教祭“腾格里”,蒙古语音译,意为“天”。蒙古族萨满教观念之一。
蒙古族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那达慕 马头琴 勒勒车
范文三: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大全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大全
一 匈奴之属
西戎
1. 义渠氏
2. 公孙氏
3. 鸟氏
匈奴
1. 挛鞮氏(虚连鞮氏)
2. 呼延氏(呼衍氏、胡掖氏、呼氏)
3. 须卜氏(卜氏)
4. 兰氏(乌洛兰氏)
5. 丘林氏(乔氏)
6. 隆氏
7. 唯徐氏
8. 仆氏
9. 范氏
10. 赵氏
11. 乘氏
12. 王氏
13. 郝氏
14. 高氏
15. 滹毒氏
16. 昆氏(浑氏)
17. 乌氏
18. 稠氏
19. 复氏
20. 伊氏
21. 次氏
22. 渠氏(沮渠氏,且渠氏、大且渠氏)
23. 董氏
24. 驹氏
25. 成氏
26. 先氏
27. 韩氏
28. 当于氏
29. 郎氏
30. 栗藉氏
31. 奥鞬氏
32. 尸逐氏
33. 贺赖氏(贺兰氏、贺氏)
34. 宇文氏
35. 张氏
36. 郭氏
37. 陈氏
38. 綦母氏
39. 靳氏
40. 都氏
41. 马氏
42. 李氏
43. 冯氏
44. 麻氏
45. 曹氏
46. 赫连氏(铁弗氏、铁伐氏、弗氏、杜氏)
47. 费连氏(费氏)
48. 破六韩氏(破落汗氏、破六汗氏、潘六奚氏、步六汗氏、韩氏)
49. 万俟氏
50. 薛氏
51. 诺护氏
52. 贺略氏
53. 何奈氏
屠各
1. 金氏
2. 梁氏(拔列兰氏)
3. 刘氏
4. 独孤氏(刘氏)
5. 路氏
6. 毕氏
7. 姚氏
8. 郁氏
9. 黄氏
10. 隗氏
稽胡
1. 贺遂氏(贺悦氏、忤城氏、贺术氏)
2. 伏氏
3. 卢水胡
4. 治氏
5. 封氏
6. 兰氏
7. 彭氏
8. 盖氏(盖楼氏)
9. 盂氏
二 鲜卑、乌桓、东裔之属
鲜卑
慕容部
1. 慕容氏
2. 慕舆氏
3. 豆卢氏(吐伏卢氏、卢氏)
4. 默容氏(怡氏)
5. 悦氏
6. 孙氏
7. 佟氏(冬氏)
8. 淑氏
9. 丁氏
10. 卫氏
11. 宿勤氏
12. 乙那楼氏(乙那娄氏、一那蒌氏、蒌氏)
13. 可足浑氏(可朱浑氏、渴烛浑氏、渴烛氏、朱氏)
14. 仇尼氏
15. 徒何氏
16. 若久氏
17. 晵氏
18. 谷会氏(会氏)
19. 攸氏
20. 市氏
21. 斛谷氏
22. 素和氏(和氏)
23. 莫那娄氏(末那娄、末那楼、莫氏)
乞伏部
1. 斯引氏
2. 出连氏
3. 武群氏(武都氏)
4. 密贵氏
5. 裕氏
6. 提氏
7. 莫侯氏
8. 边氏
9. 丑门氏
10. 越质氏
11. 匹氏(匹娄氏、娄氏)
12. 叠掘氏
13. 破多兰氏(破多罗氏、潘氏)
秃发部
1. 秃发氏(源氏)
2. 鍮勿氏
3. 婆衍氏
4. 伊力氏(悦力氏)
5. 折掘氏(折屈氏,折氏)
吐谷浑部
1. 吐谷浑氏(谷浑氏)
2. 白杨提氏(白氏)
3. 乞氏
4. 窟略氏
5. 可沓氏(可达氏)
6. 念氏
7. 时氏
8. 树洛干氏(树氏)
9. 乙弗氏(乙氏、羽弗氏、燕弗氏)
拓跋部
1. 托跋氏(拓跋氏、擒拔氏,元氏)
2. 娥氏
3. 纥骨氏(胡氏)
4. 普氏(普乃氏、周氏)
5. 拔拔氏(长孙氏)
6. 达奚氏(奚氏)
7. 伊娄氏(伊氏)
8. 丘敦氏(丘氏、丘乃敦氏)
9. 侯氏(亥氏)
10. 乙旃氏(叔孙氏)
11. 车焜氏(车氏)
12. 丘穆陵氏(穆氏)
13. 步六孤氏(陆氏、伏鹿孤氏、步鹿孤氏)
14. 贺赖氏(贺氏)
15. 独孤氏(刘氏)
16. 贺楼氏(楼氏)
17. 万忸于氏(万纽于氏、勿忸于氏、于氏)
18. 是连氏(连氏、是兰氏)
19. 仆阑氏(仆氏)
20. 若干氏(苟氏)
21. 拔列氏(梁氏)
22. 拨略氏(拔略氏、苏氏)
23. 若口引氏(寇氏)
24. 叱罗氏(罗氏)
25. 普陋茹氏(普六茹氏、茹氏、普录如氏)
26. 贺葛氏(葛氏)
27. 是贲氏(拾贲氏、封氏)
28. 阿伏干氏(阿氏)
29. 可地延氏(延氏)
30. 阿鹿桓氏(鹿氏)
31. 他骆拔氏(骆氏)
32. 薄奚氏(薄氏)
33. 乌丸氏(桓氏)
34. 素和氏(和氏)
35. 吐谷浑氏
36. 胡古口引氏(侯氏)
37. 贺若氏
38. 谷浑氏(谷会氏、浑氏,谷氏)
39. 匹娄氏(娄氏)
40. 俟力伐氏(鲍氏)
41. 吐伏卢氏(卢氏)
42. 牒云氏(云氏)
43. 是云氏(是氏)
44. 叱利氏(利氏、叱黎、叱列)
45. 副吕氏(副氏,富陵氏、富吕氏)
47. 如罗氏(如氏)
48. 乞扶氏(扶氏)
49. 可单氏(单氏)
50. 俟几氏(几氏)
51. 贺儿氏(儿氏)
52. 吐奚氏(古氏)
53. 出连氏(毕氏)
54. 庾氏
55. 贺拔氏(何氏)
56. 叱吕氏(吕氏)
57. 奠那娄氏(莫氏)
58. 奚斗卢氏(索卢氏)
59. 莫芦氏(芦氏)
60. 出大汗氏(韩氏)
61. 没路真氏(路氏)
62. 扈地干氏(扈氏)
63. 奠舆氏(舆氏)
64. 纥干氏(纥汗氏、干氏)
65. 俟伏斤氏(伏氏)
66. 是楼氏(高氏)
67. 屈突氏(屈氏)
68. 沓卢氏(昝卢氏、沓氏、咎氏)
69. 嗢石兰氏(乌石兰氏、石氏)
70. 解枇氏(解氏)
71. 奇斤氏(奇氏)
72. 须卜氏(卜氏)
73. 丘林氏(林氏)
74. 大奠干氏(邰氏)
75. 尔绵氏(绵氏)
76. 盖楼氏(盖氏)
77. 素黎氏(黎氏)
78. 壹斗眷氏(明氏)
79. 叱门氏(屈门氏、厍门氏、吐门氏、门氏)
80. 宿六斤氏(宿氏)
81. 馝邗氏(邗氏)
82. 唯难氏(山氏)
83. 屋引氏(房氏)
84. 树洛干氏(树氏)
85. 乙弗氏(乙氏)
86. 宇文氏
88. 茂眷氏(茂氏)
89. 宥连氏(云氏)
90. 纥豆陵氏(窦氏)
91. 侯莫陈氏(陈氏)
92. 大洛稽氏(稽氏)
93. 柯拔氏(柯氏)
94. 尉迟氏(尉氏)
95. 步鹿根氏(步氏)
96. 破多罗氏(潘氏)
97. 叱干氏(薛氏)
98. 俟奴氏(俟氏)
99. 辗迟氏(展氏)
100. 费连氏(费氏)
101. 綦连氏(綦氏)
102. 去斤氏(艾氏)
103. 渴侯氏(缑氏)
104. 叱卢氏(祝氏)
105. 和稽氏(缓氏)
106. 菟赖氏(就氏)
107. 嗢盆氏(温氏)
108. 达勃氏(褒氏)
109. 独孤浑氏(吐斤氏、杜氏)
110. 郁郁甄氏(郁筑鞬氏、甄氏)
111. 纥奚氏(嵇氏)
112. 越勒氏(越氏)
113. 叱奴氏(狼氏)
114. 渴烛浑氏(朱氏)
115. 库褥官氏(库氏)
116. 乌洛兰氏(兰氏)
117. 一那蒌氏(蒌氏)
118. 羽弗氏
119. 屈卢氏
120. 屈同氏
121. 屈男氏
122. 邢莫氏(刑莫氏、莫氏)
123. 缬那氏
124. 车成氏
125. 乌兰氏(乌氏)
126. 赤小豆氏(豆氏)
127. 俟玄氏(玄氏)
128. 薛孤氏(萨孤氏)
129. 鸟船罗氏
130. 谷会氏(谷氏)
131. 吐万氏(统万氏、吐万氏、万氏) 132. 譬历辰氏(辰氏)
133. 骨咄禄氏(禄氏)
134. 惟氏(祁氏)
135. 刹利氏
136. 剟赖氏
137. 刾门氏
138. 双氏
139. 受氏
140. 阿邱氏
141. 淮夷氏
142. 泥丘氏
143. 受酉氏(酉氏)
144. 呼卢氏
145. 东卢氏
146. 乙干氏
147. 大野氏(达野氏,达阇氏) 148. 库汗氏
149. 可那氏
150. 贺屯氏
151. 普屯氏
152. 可频氏
153. 那卢氏
154. 武罗氏
155. 武仲氏
156. 武成氏
157. 湛卢氏
158. 精娄氏
159. 折娄氏(折娄氏)
160. 冠军氏
161. 骆雷氏
162. 李兰氏
163. 何訾氏
164. 井强六斤氏
165. 卑氏(鲜卑氏)
166. 车非氏
167. 也蛭氏
168. 莫仁氏
乌 桓(丸)
1. 郝氏
2. 鲁氏
3. 王氏(乌丸氏、乌桓氏、乌氏)
4. 渐氏
5. 薄氏(薄奚氏)
6. 展氏(辗迟氏)
7. 库傉官氏 (库褥官氏、库褥管氏、库氏)
库莫奚
1. 屈突氏
2. 阿会氏
豆莫娄
1. 莫芦氏(芦氏、大莫芦氏、豆莫娄氏)
朝鲜
1. 王氏
2. 张氏
3. 韩氏
4. 苏氏
扶 余
1. 夫余氏(扶馀氏、凫腴氏、馀氏)
高句丽
1. 高氏
2. 马氏
3. 葛氏
4. 盂氏
5. 孙氏
6. 董氏
7. 冀氏
8. 似先氏(姒先氏、似氏)
10. 周氏
百 济
1. 冯氏
2. 糜氏
3. 于氏
4. 姐氏
5. 杨氏
6. 会氏
7. 沙氏
8. 赞氏
9. 解氏
10. 木氏(沐氏)
11. 燕氏
12. 刕氏
13. 贞氏
14. 国氏
15. 苗氏
16. 台氏
17. 慕氏
新 罗
1. 金氏
三 高车、柔然、突厥之属
丁零、高车
1. 鲜于氏(宣于氏、鲜氏)
2. 洛氏
3. 严氏
4. 杨氏
5. 狄氏(翟氏)
6. 袁纥氏(韦纥氏)
7. 斛律氏
8. 解批氏(解氏、契苾氏)
9. 护骨氏(纥骨氏、胡氏、元氏)
10. 异奇斤氏
11. 泣伏利氏(乞伏氏、乞佛氏、乞步氏、乞扶氏,扶氏)
12. 叱卢氏(叱洛氏、叱罗氏、叱雷氏)
13. 乙旃氏(乙干氏、叔孙氏)
14. 大连氏(地连氏、地伦氏)
15. 窟贺氏(窟贺伏氏)
16. 达薄干氏(达步干氏、达薄氏、达步氏、达勃氏、褒氏、裒氏)
17. 阿仑氏
18. 莫允氏
19. 俟分氏(俟斤氏、俟伏斤氏、奇斤氏)
20. 副伏罗氏(覆罗氏)
21. 乞袁氏
22. 右叔沛氏
23. 越勤氏(越勒氏、越氏)
24. 黜弗氏
25. 素古延等氏
26. 斛拔氏(贺拔氏、火拔氏、何氏、呼拔奚氏)
27. 乜列氏
28. 高车氏
29. 勑力氏(敕勒氏)
30. 易氏
31. 拔也氏(薄野氏)
32. 斛斯氏(斛粟氏、斛薛氏)
33. 屋引氏(房氏)
34. 纥奚氏(嵇氏)
35. 纥突邻氏(纥豆陵氏、窦氏)
36. 俟吕邻氏(叱吕勤氏、俟吕陵氏、叱吕引氏、叱闾神氏、俟吕氏、叱吕氏、吕氏)
37. 库若干氏
38. 吐突邻氏
39. 解如氏
柔然(蠕蠕)
1. 郁久闾氏(闾氏)
2. 尔绵氏(绵氏)
3. 阿伏干氏(阿氏、阿薄干氏)
4. 茹茹氏(茹氏)
5. 俟力伐氏(鲍氏)
6. 植黎氏202
突 厥
11
1. 阿史那氏(史氏)
四 蛮、越、溪、俚之属
南 蛮
1. 满氏(蛮氏、瞒氏)
2. 巴氏
3. 樊氏
4. 瞫氏(覃氏,潭氏、镡氏)
5. 相氏
6. 郑氏
7. 税氏
8. 雷氏
9. 许氏
10. 梅氏
11. 世氏
12. 成氏
13. 田氏
14. 法氏
15. 赵氏
16. 潘氏
17. 羊氏
18. 陈氏
19. 詹氏
20. 高氏
21. 黄氏
22. 文氏
23. 张氏
24. 鲁氏
25. 向氏
26. 冉氏
27. 卜氏
28. 石氏
29. 桓氏
30. 柳氏
31. 秦氏
32. 盘氏
33. 蒙氏
12
35. 孙氏
36. 楚氏
37. 李氏
东 越
1. 丁氏
2. 吕氏
3. 摇氏(徭氏)
4. 华氏
5. 革氏
6. 吴氏
7. 建氏
8. 多氏
9. 驺氏(邹氏)
10. 鄮氏
山 越
1. 祖氏
2. 金氏
3. 毛氏
4. 陈氏
5. 费氏
6. 周氏
7. 郎氏
8. 施氏
9. 潘氏
10. 随氏
11. 秦氏
12. 斯氏
13. 张氏
14. 詹氏
15. 何氏
16. 洪氏
17. 苑氏
18. 常氏
19. 尤氏
20. 彭氏
21. 董氏
13
23. 李氏
24. 路氏
25. 方氏
27. 谢氏
28. 林氏
29. 黄氏
溪 族
1. 陶氏
2. 胡氏
3. 熊氏
4. 陈氏
5. 余氏
6. 周氏
7. 侯氏
南 越
1. 史氏(揭阳氏)
2. 须氏
3. 都氏
4. 区氏(欧氏、瓯氏)
5. 居氏
6. 毕氏
7. 黄氏
8. 徵氏
9. 朱氏
10. 诗氏
11. 番氏
12. 赵氏
13. 范氏
14. 卢氏
15. 阮氏
俚 族
1. 张氏
2. 滕氏
3. 岑氏
14
5. 周氏
6. 李氏
7. 莫氏
8. 并氏
9. 洗氏
10. 冯氏
11. 钟氏
12. 蒋氏
13. 虞氏
14. 杜氏
15. 庞氏
16. 梁氏
17. 罗氏
18. 陈氏
19. 宁氏
20. 何氏
21. 陆氏
五 羌、氐、西南夷之属
羌 族
1. 无弋氏
2. 罕井氏
3. 研氏
4. 庞氏
5. 傅氏
6. 巩氏
7. 白氏
8. 甲氏
9. 羌氏
10. 西羌氏
11. 雷氏(累姐氏)
12. 姚氏
13. 同蹄氏(同氏、遆氏、铜鞮氏)
14. 钳耳氏(王氏)
15. 夫蒙氏(不蒙氏、凭氏)
16. 屈男氏(屈南氏)
17. 荔非氏(利非氏、丽飞氏) 15
18. 儁蒙氏
19. 俱氏
20. 虵蛭氏(虵氏、郅氏)
21. 敛氏
22. 党氏(瓽氏)
23. 金氏
24. 彭氏
25. 弥姐氏(弥且氏、集木且氏)
26. 梁氏
27. 窦氏
28. 纡氏
29. 奠折伊(莫者氏、莫遮氏)
30. 昌氏
31. 句岂氏
32. 输报氏
33. 邓若氏
34. 仇氏
35. 捌氏
36. 宋氏
37. 像氏(象氏)
38. 董氏
39. 吕氏
40. 钟氏
41. 东氏
42. 傍氏(旁氏)
43. 昨和氏
44. 蒲囿氏
45. 蒲城氏
46. 茄罗氏
47. 苏农氏
48. 鲁步氏
49. 蒲姑氏
50. 赵氏
氐 族
1. 由氏
2. 余氏
3. 垣氏
4. 杨氏
5. 齐氏
16
7. 隗氏
8. 李氏
9. 苟氏
10. 鱼氏
11. 赵氏
12. 徐氏
13. 梁氏
14. 潘氏
15. 费氏
16. 苏氏
17. 雷氏
18. 苻氏(蒲氏)
19. 伏氏
20. 强氏
21. 单氏(可单氏)
22. 张氏
23. 董氏
24. 石氏
25. 卫氏
26. 窦氏
27. 姜氏
28. 彭氏
29. 毛氏
30. 令狐氏
31. 啖氏
32. 吕氏
33. 屠氏
34. 王氏
35. 焦氏
36. 邵氏
37. 魏氏
38. 盖氏
六 西域之属
楼兰等国
1. 鄯氏(鄯善氏)
2. 龙氏
17
4. 且末氏
5. 悉居氏
6. 白氏(帛氏)
7. 刘氏
8. 于氏
9. 尉迟氏(尉氏、郁持氏)
10. 车氏
11. 那氏(破落那氏)
12. 支氏
13. 温氏(愠盆氏)
14. 吐火氏(吐和氏、吐贺氏)
支 胡
1. 月氏
2. 杆氏
3. 北宫氏
4. 五氏
羯 族
1. 石氏
2. 王氏
3. 张氏
4. 冀氏
5. 吴氏
6. 桃氏
7. 孙氏
8. 侯伏侯氏(侯氏、护佛侯氏)
契 胡
1. 尔朱氏
2. 乙速孤氏
昭武九国
1. 康氏
2. 邵氏
3. 何氏
4. 史氏
18
6. 穆氏
7. 米氏
8. 安氏
天 竺
1. 竺氏
2. 夔氏
3. 湿氏
4. 骨氏
5. 左氏
6. 阿逸多氏
7. 安黎人氏
注:以上内容来自网络。 19
范文四: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朝贡初探
第12卷第4期 2001年9月
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
NATIONA LITIES RESE ARCH IN QING HAI
(s ocial sciences )
VO L. 12 NO. 4
Sep. 2001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朝贡初探
黄木 吴克娅
(中南民族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摘要:本文探讨“朝贡”的兴衰历程及原因, 并着意于客观地评价这一历史现象。
关键词:少数民族; 朝贡
中图分类号:K 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81(2001) 04--03
A research into presenting minoriy Mu WU K e -ya
Abstract :In this a discussion of cause ,rise and fall with regard to present tribute to em peror ,and set objective value on it.
K ey w ords :minoriy nationality ;presenting tribute to em peror
中国古代很早就建立了有较大版图的奴隶制国家, 继而建立了封建制统一国家。在这个过程中, 统治民族地处中原, 长期处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领先地位, 各少数民族则发展相对滞后, 势力相对弱小, 但中华民族历来具有非凡的凝聚力, 中央王朝从未放弃过对少数民族的管理与统治, 少数民族也世世代代向中央王朝贡纳方物, 史称“朝贡”。本文审视“朝贡”的历史, 以期对这一历史现象的认识有所提高。
礼》, 当时设有“怀方氏”一职, 其职责是“:掌来远方之民, 致方贡, 致远物, 而送逆之, 达之以节, 治其委积、馆舍、饮食。”即接待这些邻国藩属的来朝者, 办理他们向周王朝纳贡的事务。由此可见, 当时虽未建立统一的中央王朝, 但弱小民族对强大民族的依赖性已初见端倪, 他们向中原王朝进献方物, 可以说是后来“朝贡”制度的雏形。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 中央王朝开始了真正意义的对少数民族统治与管理。西汉时, 在民族地区广泛推行“蛮夷君长”的统治制度, 各少数民族的首领在被中央王朝承认其“蛮夷君长”的统治地位以后, 他们就有了向朝廷效贡纳的义务。对此《汉书》, 中《淮南王列传》《、宣帝纪》皆有载述, 如文帝时“南海王上书献王上献璧帛皇帝”; 宣帝神爵元年诏日,
一、朝贡渊源及发展概况考略
在先秦时期, 各中原王朝都把与之发生接触的
异民族小国或部落看作是自己的藩属, 这些部落首领造访中原王朝, 被称为是来朝拜, 来进贡。据《周
收稿日期:2001-07-06
) , 男, 土家族, 中南民族学院法律系, 法学硕士; 吴克娅(1968—) , 女, 土家族, 中南民族学院法律系作者简介:黄木(1972—
副教授。
33
第12卷 黄木 吴克娅: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朝贡初探
军旅暴露, 转输烦劳, 其令“蛮夷王侯君长当朝二年者, 皆毋朝”《后汉书?; 明帝纪》亦谓, 永平十七年“西南夷哀牢、儋耳、僬侥、自狼、动粘诸种, 前后慕义贡献”。这意味着“:蛮夷君长”的统治地区纳入中央王朝的版图之内, 其与中央王朝存在着君臣隶属关系。真正意义上的“朝贡”制度由此而开端。
其后的历代中央王朝, 都采用了这一制度, 经过三国、魏、晋、南北朝的发展, 到了唐宋时期, 朝贡制度发展达到了顶峰, 宋王朝已经对入贡的物品、数量、人数、程序都有了一套具体的规定。首先, 荆湖溪洞诸蛮的贡物, 主要有矿物类:黄金、丹砂、水银、石英等; 器物类:铜鼓、金炉、酒杯等; 兵器类:彩牌等; 还有布帛、毛皮、药材类。西南诸夷主要有畜兽及其产品类:马匹、象牙、麝脐; 器布帛、毛织类、药物类等。其次, 所贡的数量也颇为可观, 以《宋会要辑
(番夷五之七八) 为证:大中祥符五年稿》“洛浦刺史来贡溪布三百匹”。再次, 进贡人数以百计者常见, 更有达千人以上者, 最多《宋史?, 蛮夷列传四》载:, , 咸丰五年“, 。最后, 对入贡方法, 也有一套具体规定:(1) 注籍。意即入贡首先须履行登记造册的手续。(2) 进京入贡需持驿券。旨在解决少数民族入朝进贡沿途食宿交通, 因入贡意味着民族首领对朝庭的“慕义、效忠”, 故贡使沿途受到“给赐”和“犒设”。(3) 贡使到达京城以后, 均能得到皇帝的亲自接见, 并赐以丰厚礼品, 贡使得到回赐后, 意味着入贡过程的结束。
元明清朝后, 由于改土归流, 入贡制度已有所衰微, 而且入贡方式也与前世有了很大的区别。据魏源《圣武记?雍正西南夷改流记上》卷七载“:凡土司贡赋, 或比年一贡, 或三年一贡, 各因其土产, 谷、米、牛、马、皮、布、皆折成以银, 而会计于户部”。在这里, 贡与赋已无多大区别(贡者一般都是限制其数量以防多贡, 而使中央王朝回赐不堪重负。而赋者一般规定数量以防止少纳) 。随着改土归流的结束, 土司等少数民族的政权形式被废除, 朝贡亦随之取消。据《大清会典事例》卷二六五, 雍正九年奏准“土司故绝及以罪削除者, 开除岁贡马匹”, 可为证。纵观少数民族朝贡史:它有一个由起到盛再到衰的完整过程, 其间绵延数千年。34
二、朝贡制度产生及发展的内在动力分析
“朝贡”是被历代中央王朝普遍采用的政策, 而且各少数民族的首领亦乐此不疲, 必定有其内在原因, 这可以从中央王朝与少数民族两方面来加以分析。
11中央王朝愿意少数民族前来朝贡 一方面他们把这看成是少数民族归附的标志, 入朝意味着少数民族为中央王朝的臣民, 他们居住地方是中央王朝的疆域, 表明了一种政治上的隶属关系, 故历代王朝都对入朝者论功行赏。据《旧唐书?西南蛮传》载:贞元七年二月“, 授其酋长赵主俗官, 以其岁初朝贡不绝, 褒之也”。若无故停止进贡, 则被视作是对朝廷怀有贰心, , 中央王朝往往会加
) 载以讨伐。“岭南
, 诸州奏称盎, 、岭数十州兵讨伐。”, 之举, 作为远德归款、太平盛世的象征, 作为一种向世人夸耀的资本。据《旧唐书》载“:贞观三年, 元深入朝, 冠乌熊皮冠, 若今之髦头, 以金银络额, 身披毛帔。中书待郎颜师古奏言‘:昔周武王时, 天下太平, 远国归款, 周史乃书其事为《王会篇》, 今万国来朝, 至于此辈章服, 实可图写, 今请撰为《王会图》’。从之。”在这里“, 万国”君长争相朝贡已成为中央王朝盛衰的标志之一。
21少数民族首领愿意前去朝贡 究其原因, 不外以下几点:首先, 在于少数民族首领贪图获得朝廷的物质犒赏, 入朝可得丰厚回赐, 据《明史?贵州土司列传》载, 洪武十七年,
奢番率所属来朝“, 帝悦, 赐珠翠, 袭衣, 金环”, 二十五年, 安的来朝“赐三品服并, 袭衣金带白金二百两。”故自是“每岁朝贡不绝”。其二, 进贡后可得中央王朝的封玺, 如唐王朝对朝贡的少数民族首领均封官职, 予以册命。据《册府元龟》载:天成二年, 宋朝化等刺史入朝, 各赐“等第官告”, 中央王朝对入贡的少数民族首领封官后还赐予印章, 官告和相应官品的冠、带等信物, 这就是赋予了他们统治本族的合法权利, 表明他们的统治得到了中央王朝首肯和支持, 自己的“王”、“汗”位就巩固了, 这实际上体现了少数民族对中央王朝的一种依赖心理。据《旧五代史?外国列传》所言“党项大姓之强者各自朝贡马……以为乐, 唐大臣皆患之, 数以为
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 2001年9月
言, 止其来朝, 而党项贪其所得, 来不可止。”这种状
况的出现也就不足为怪了。其三, 各少数民族按规定入朝献贡以后, 也可免受中央王朝的发兵征讨, 这在前已述及, 此处不再赘述。
总之, 朝贡是中央王朝与少数民族双方都能从中得到好处的事情, 正因为如此, 才有所谓中国古代的“朝贡封赏, 岁岁不绝”。
站68处, 负责接待来往使臣, 此道修成以后, 南北交
往越来越频繁, 平时, 道上贡使、商人络绎不绝, 到了每年年初朝贡正期的时候, 前往长安进贡, 经商的北方各族人民, 每队均以万千人计。这种交往无疑有利于发展少数民族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朝贡的消极意义莫过于劳民伤财, 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明, 首先, 贡品的准备是一种经济负担, 贡品均为方物(亦有贡人者) , 各地所产不同, 故贡品种类繁多, 而且数量可观。据《元史》载, 大德九年“东川路蛮官阿蔡以马二百五十匹, 金二百五十两及方物来献”, 这样繁多的贡物对本来就地域小, 势力薄的少数民族来说是一种十分沉重的经济负担。第二, 朝廷的回赐物品准备亦是一项极大的开支, 有时回赐实际多于贡品, 特别是对较衰败的王朝来说, 可以说是不堪重负, , 据《宋史?:。龙蕃贡方物, 龙, , 盖实贫陋, 所冀“竭金帛, , 缯絮以应其办法来“息公私之扰”。第三, 入贡途中消耗巨大。贡使在途中均受了优厚待遇。据《宋会要辑稿》蕃夷五之四四载, 徽宗政和七年诏黎人入贡“沿途券马,
请给, 可令所部监司守臣, 加等给赐, 所到州犒设, 务必丰备, 授衣月近, 赐钱五百贯, 令署寒衣, 候到畿甸, 务支帽子, 公服腰带给赐”, 这些纯属朝廷额外开支, 使臣更是沿途游山玩水, 据《新唐书?黠戛斯传》载, 使者到长安朝贡一次, 至少费时二百余天, 即是明证
。参考文献:
〔1〕张晋藩. 中国法制(清卷) [M].法律出版社, 2000.
〔2〕吴永章. 中国土司制度的源渊及发展史[M].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
〔3〕余和详. 规天矩地贵贱明[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1994.
(责任编辑 张 科)
三、朝贡的意义探析
朝贡不是简单的进献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土特产以获取中央王朝统治者的欢心, 更是一种政治活
动、经济活动、文化活动, 从今天的眼光看, 朝贡对中央王朝及少数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其消极意义也是明显的。朝贡的积极意义在于:一是它有力地维护了中央王朝的统一, 这是由于少数民族的朝贡, 传达了归附的意愿, 并通过封玺, 民族的首领对该地区实行有效管理相去甚远, , 怀柔”, 抚遏, 而且也是符合少数民族特征的, 可以说它是我国今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雏形。二是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朝贡方物均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特产, 有的还是少数民族精巧的工艺品。而中央王朝的回赐除官袍之类的东西以外, 更多的是少数民族稀有之物, 盐、币、钱等, 这些有力地促进了少数民族物资的丰富。另外, 由于少数民族多处塞外, 相去遥远, 为了方便少数民族庞大的纳贡队伍通行, 中央王朝往往修筑驿道。据《通典》卷三百记载, 贞观四年, 唐太宗收复了东突厥汗国领地, 国威远扬, 北方草原各游牧民族无不慑服, 他们纷纷入朝献贡, 并上奏唐太宗“今吾归于圣化, , 皆为臣民, 天可汗赏以官爵, 是杀身不能相报之恩, 但我们身处塞外, 相去遥远, 恳请于回纥以南, 突厥以北开一道, 呼为参天可汗道, 以便远人来京。”唐太宗当即令司徒长孙无忌办理此事。此道全长二千余里, 沿途设驿
35
范文五: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后裔
古代民族简介
一:匈奴部分:以匈奴为代表
二:东胡部分:以鲜卑、契丹、蒙古为代表
三:突厥部分:以突厥为代表
四:通古斯部分:以满洲为代表
五:羌藏部分:羌族,吐蕃
-------------------------------
中国历史上的所有少数民族都是由这五部分演化而来的
匈奴:主体在东汉时期被汉人消灭,剩余部分西逃至欧洲,与马扎尔人融合,构成今天的匈牙利人。
氐:匈奴一部分,后被汉族融化。
突厥:有可能是匈奴的一个分支,后灭亡了柔然,其自身的主体被回鹘人和汉族人所灭,剩余的向西逃窜,形成了今天的土耳其人。
-------------------------
东胡:秦时被匈奴灭亡,之后分成两大部分:乌桓和鲜卑。
乌桓:被曹魏消灭。
鲜卑:主体被汉族同化,剩余的演化为柔然。现在为锡伯族。
柔然:被突厥击败,分化为室韦(蒙古是室韦的一支)和契丹
契丹:主体被女真族和汉族同化,剩余的西逃到中亚,与当地人融合,成为中亚人的一部分。
蒙古:为先秦时东胡的一部分,由鲜卑演化而来,一直生存到现在
------------------------------------
羌:一直生存到今天
党项:羌族的一部分。后被蒙古人灭亡。
吐蕃:也就是今天的藏族,是古代羌族的一部分
-------------------------------------------
羯:匈奴的一部分,在公元4世纪被汉人冉闵一次性屠杀20万人,导致羯族灭种。
-------------------------------------------
回鹘:主体由丁零人构成,融入了铁勒和高车人的一部分,在唐朝时期,将突厥主体灭亡。回鹘生存到现在,即使今天的维吾尔族。
------------------------------------------
女真:来自肃慎,后为女真,为满洲,一直生存到现在,即今天的满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