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期末考察
班级:09级旅游管理(2)班 姓名:周海燕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培养健全人格的影响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典籍丰富,流光溢彩,
蔚为大观。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作为具有五千年灿烂历史文化和道德传统的中国,要想在二十一世纪
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
行为,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怎样培养具有现代
高素质的人才,是我们高等学校面临的又一个新问题.“以佛治心,以道
治身,以儒治世”的特征给了当代大学生很好的启迪。中国传统文化
经过千百年的演进、融合,超越时代局限性而被传承至今,其优秀内核
已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在引导、规范人们的思想意识、价
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 传统文化 大学生 健全 人格
中国传统文化历数千年变化与磨砺至今仍经久不衰,关键在于他的
兼容并蓄的胸襟和海纳百川的胸怀。《易经》中说:“地势坤,君子
以厚德载物。”人们要以大地般宽阔的胸襟承载万事万物,顺承天道。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不但要从民族内部文化中汲取积极的营养,还
要善于从外来文化中吸取可以滋养,健全我们人格的文明成果。“士
不可以不弘毅”,“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等,都是我们大学生应该
努力做到的。
除了儒家思想以外,道家思想给我们一种淡然处世的态度,还
有禅宗,让我们走进自然,走进自己的内心,看清自己,在纷繁复杂
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宁静之地。 怎样做人,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关注的一个问题,所谓:未做事,
先做人。
中国的传统文化指向内心的,注重人们思想境界的提高和道德素质的
培养。《大学》开篇也强调:“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又说:“格物致
知,正心诚意”;“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修身是为人、为事的根本,修身不成则一事无成。自己健康人格的塑
切记不能忽视自己思想素质的提高。大学生应该先学做人,再学做学
问。“德才兼备”应是每一个大学生的精神追求。
我们应当汲取的儒家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和为贵——和是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把天人合一看作一个整体,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和谐有序,为此建立
了以仁为核心,以德为基础,以礼为规范的德性思想体系,追求仁者
爱人,礼之用,和为贵。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孟子说:天时不如
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因此,最基本的和谐更应该是当代大学生应当
具备的礼仪之道。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胸怀浩然之气,昂扬奋发,
平治天下正,是对自己修养的重视,使得自强不息成为历代知识分子
的特色。正是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使得中华民族屡经患难
而不倒。我们国家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在国内需要进一步探索改革的思路,在国外需要我们去争取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我们面临的困难很大,大学生作为将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就应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于艰难困苦中奋发图强,逾挫逾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唯有如此方能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远屹立于世界之林。
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虽然看重生命,却绝不苟且偷生。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观点,提出了“舍生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儒家精神认为,当个体的生存与道德原则发生矛盾时,个体应舍弃生命来服从道德原则。这种为了仁义而不惜牺牲生命的死亡观,是宏大刚强的气概,是不可侵犯的凛然正气。而这种价值观也深刻地影响了我们每个人。
废寝忘食、乐而忘忧的学习态度——《论语》中孔子有关道德修养方面的论述涵盖多个方面。如在修身做人方面孔子教育他的弟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者。”意思是看见道德高尚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讲道德的人就应当自己从内心反省一下,看一看有没有跟他一样的错误。
他还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就是说品德不加以修养,学问不勤于研究,听到符合道义的事,不能竭力去做,自己有缺点不能勇于改正,这些都是我忧虑的啊!孔子还曾非常严厉地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就是说犯了错误不立即加以改正,这才是最大的错误!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格的培育非常注重“德”的教育,始终将德育放在首位。同时,亦重视“智”和“美”的教育。孔子说:“智者不惑”,“智者利仁”。孟子认为人之为人就在于有“德慧术智”。他们都将知识的获得同道德的完善统一起来。在中国古代教育家看来,“美”的培育也是构成完善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乐记》讲:“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文化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也,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惟君子为能知乐。”儒家的努力,在于将“乐”同“礼”、“仁”合为一体,进行系统的“乐教”、“诗教”。蔡元培在《美育与人生》中指出:人“当着重要关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甚至有‘杀身以成仁’,而不‘求生以害仁’的勇敢;这是完全不由于知识的计较,而由于感情的陶养,就是不源于智育,而源于养育。但也应该看到,中国古代人格教育中的不足之处,即它将道德的完善视为人格追求的旨要,一切均以造就圣人型的“完人”作为理想目标。这种文化中心主义和道德至上的人格塑造模式,在现代社会应该被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的人格塑造模式所代替。在人格培育中,道德的养育是重要的,但不是惟一的。应该克服人格取向上的片面性,不再重德轻才,重义轻利,重道轻器,重德性养成而不重物质财富的创造。要将青少年的人格塑造同市场经济的发展相结合,造就出能够给现代社会创造出无限发展的生机与活力的新型人才。另外,在人格塑造中,要克服人格权利上的单向性,不应该培养只是服从、屈从的具有奴性性格的人,而应该张扬人的权利。应该树立这样的信念:在现代社会,个人的完善和发展是群体完善发
展的基础,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只有将这种人格的平等性与自觉追求人格的完善发展相统一,才能造就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潮流的人才。
在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培育中,美育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可以说,没有德育的养成,智育的培育就没有了根基;没有美育的陶冶,德、智的教育就不充分,不完善。蔡元培先生认为:“美育之目的,在陶治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诗、书、画、乐等等,可用以培育青少年的审美意识及艺术情趣。在这个基础上,美育教育、智育教育才会将青少年的人格追求引向更高的境界,引向真、善、美的和谐发展之中。而人格的完善,人的全面发展也就蕴含在其中。 当代大学生应积极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成为自尊独立、自强不息、宽容大度、懂得生活、充满情趣而又能够适应激烈的竞争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当代大学生人格素养、人格精神的提高,是对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传承。以中华文化熏陶的健全、健康的人格将使当代大学生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终生受益。 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经坎坷、动荡而巍然屹立于当今世界,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集体主义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维护国家社会整体;孝敬父母、关爱兄弟是维护家庭整体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是重感性,重直觉,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深入骨子里的,中国人带着情感走进自然中去,和自然融
为一体,我们的古典诗词是最抒情的艺术,对于当代大学生陶冶情操,怡养性情是大有帮助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是重感性,重直觉,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深入骨子里的,中国人带着情感走进自然中去,和自然融为一体,我们的古典诗词是最抒情的艺术,对于当代大学生陶冶情操怡养性情是大有帮助的。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祖先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它不仅照亮了历史,照亮了人类,同时也为我们大学生的人格创造打下了基础,作为一个现代中国人,继承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健全我们的人格尊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
参考文献:《易经》、《论语、《大学》、、《乐记》《美育与人生》、《中国传统文化教科书》
范文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和谐社会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基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三重和谐统一,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笔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充分认识和全面把握传统文化的价值,并对其进行创新与发扬。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和谐社会 价值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向量和根本精神。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是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一笔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重大的战略决策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不能给我们提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成答案,但它却可以为我们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提供历史的智慧和现实的参照。
一、传统文化是和谐社会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基础
和谐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潜在精神和气质。从字源上来看,“和”就是“谐”,“谐”就是“和”,两字都是指音乐的协调、合拍,如《左传》中说:“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古人多用单字表意,“和”、“谐”、“中”等字都有“和谐”的意思。“和谐”一词则出现稍晚,如《晋书》上说:“施之金石,则音韵和谐。”后来,古人把音乐之“和谐”用于考察整个人类社会是否和谐的问题,从而有了社会和谐的思想与主张。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的思想博大精深,说其“博”,和谐理念作为一种普遍的精神特质,为儒家、道家等研究和论述,成为各家各派思想学说的灵魂;说其“深”,和谐理念跨越时空,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儒、墨、道、法、兵等主要思想学派对和谐思想都有深刻的阐发。儒家提倡“中和”,强调“礼之用,和为贵”,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道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倡遵道以行,率理而动,因势利导,合乎自然,虚静处下,海涵宽容,从而建立起自然和谐的治国秩序。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主张实现个体与社会的有序一体,道德与功利的和谐一致。法家主张对个人、社会、国家三者关系正确定位,在大一统的格局内,实现国家主导下的社会和谐。兵家讲求“令民与上同意”,强调“先和而造大事”,把“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作为治军经武的重要前提,视“和谐”为克敌制胜的根本保证。中华文化能够生生不息,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和谐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2007年6月25日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指出:我国历史上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并列举了孔子、墨子等人的有关主张。2008年4月,胡**访美期间,在耶鲁大学作演讲时,概括性地介绍了中华文明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并特别指出:“中华文明历来注重社会和谐,强调团结互助。[1]中国人早就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今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旨在实现物质和精神、民主和法治、公平和效率、活力和秩序的有机统一。”
二、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三重和谐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对和谐的理解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是一种大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
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和谐观。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反对破坏自然、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孔子提出“钓而不纲”,主张用鱼竿钓鱼, 反对用大网拦河捕鱼,以防止鱼资源的枯竭。 孟子主张在适宜的季节伐木, 以免妨害树木的正常生长。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更是直接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根本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而是天生平等的,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还说:“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这就是说,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理想的境界,但人与自然的和谐比人与人的和谐还要崇高与快乐。在《荀子·王制》中,荀子也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龟鱼鳖鱿鳝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吁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的“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是要人们尊重自然规律,不能“赶尽杀绝”,不能无度索取,这样人类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章句》意在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汉《淮南子》的作者明确反对“涸泽而鱼”、“焚林而猎”等等, 这些思想都表达了古人对待自然万物的和善友爱态度, 体现了古人维护生态平衡, 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贵品德。宋代张载在《正蒙》中首先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意即人类是我的同胞,天地万物是我的朋友,天与人、万物与人类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国古代哲人根据天人合一的观念,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善待鸟、兽、草、木,提出了丰富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天人合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这与西方主张征服自然的指导思想不同,它关系到人类发展的前途。以“天人合一”的思想来挽救人类面临危机,正是中国传统“和”文化化解人与自然冲突、创造和谐社会的体现。
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还落实到制度上。中国历朝历代,从夏商周起,就对环保有明确法律与禁令。可以说,中国古代在伦理哲学、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社会结构上都深深体现着生态智慧。难能可贵的是,古人还把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用于“王道政治”的需要。如孟子所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与自然和谐是生存发展与社会安危的基础,即所谓“王道之始”。“天人合一”的理念主张人类源于自然, 理应与自然融合, 但这并不是简单的回复, 不是受制于自然的主宰, 而是因势利导, 认识自然, 尊重自然规律, 积极主动地改造自然, 合理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 为人类造福。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人和谐。孔子所提出的理想人格是善于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这里,孔子区别了“和”与“同”两个概念,“和”是多样性的统一,“同”是一味地附和乃至结党营私。孟子也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还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还提出了仁、义、礼、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等一系列旨在实现“人和”,实现社会和谐的道德原则。这种道德准则能有效地避免过激或对抗行为,减少人际摩擦与社会耗,使人际关系带有浓厚的人情味,较为稳固持久,对社会具有良性功能。《礼记·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孟子所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更是把“人和”看
得高于一切。荀子说:“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又说:“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说:“人之生,不能无群”。群体对于个体来说是前提,无数个体只有结成群体才能战胜自然,求得生存。不仅如此,更进一步就是要“泛爱众”、“兼爱”。墨子说:“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最反对社会冲突,最希望实现社会的和谐。道家代表作《老子》说:“知和曰常。”在老子看来,整个天地是一个和谐。《老子》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己,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己。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言声之相和,前后之相随。”《老子》给人们描绘了一个人与人之间“无欲”、“无为”、“无争”,彼此和谐相处,宽大为怀,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社会。老子提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以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他主张人要效法天道,通过无争、去奢、知足,达到人与人的相对和谐。《大学》主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养成理想人格的方法在于使人们固有的美德得以显明,在于革除人们的旧习气,达到至善的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身和谐。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人之身心和谐,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正确处理理与欲的关系。儒家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肯定人的正当欲求。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但他又强调“欲而不贪”,反对放纵欲念。他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已衰,戒之在得。”也就是说,人们在追求情欲上,在喜怒哀乐上,在追求物质利益上,要掌握中和的原则,要保持平衡谦和的心态。不能贪得无厌,不能把物质利益作为人生的全部追求,更不能见利忘义。这种把对生命价值的关怀与对道义价值的弘扬有机结合起来的人生观对和谐社会人的自觉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导向价值。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但是,欲望对于人来说是生命的需要,不仅无法去除,而且还有益处。荀子认为,欲望是“知所必出也”。老子也主张人之形体与精神的合一,他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是说,具有和谐的人格,就能消除个我的固蔽,化除一切的封闭隔阂,超越于世俗偏狭的人伦关系局限,以开豁的心胸与无所偏的心境去看待一切人物。道家主张把个体的自然存在和精神自由置于一切外在的附加物之上,走出人生的困境,挣脱“物役”的束缚。在庄子看来,人生的第一要义就是自由,而现实社会中的仁义道德、世俗价值、功名利禄、政教礼法等都是束缚人、奴役人的藩篱。庄子为达到“圣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自由境界,明确提出“坐忘”、“守道”、“心斋”等修道方法,通过摒弃内在的心理干扰以及外在功名利禄等利害关系的束缚,以开阔、通达的心态面对现实人生,将阻碍和不利于个体达于静极状态的因素驱散、排除,使心灵澄明出一个纯净的天地,使人真正成为自由意志的人,而不是异己力量的奴婢,从而达到“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超越境界。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对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价值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和谐社会本身的发展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价值和意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生命,是一个民族保持自性和特性从而成为自己而不是其他民族的本质规定。保持自身的、必要的文化认同是实现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根本所在。 我们必须重新构建起中华传统文化,反对从整体上否定中华文明的民族自虐症与民族虚无主义,同时,应从更为广阔的角度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
认真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天人合一”把人和自然界看作一个互相对应的有机整体。“天地以生物为心”,人则“以天地生物之心为心”,从而能“为天地立心”。这说明人既是自然界的产物,又是这一整体的具体表现。人和自然界不是处在主客体的对立之中,而是处在完全统一的整体结构中,二者具有同构性,可以互相转换,是一个双向调节的系统。这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思维范式。
认真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为贵”的理念。和谐社会的核心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于社会关系的和谐。而社会关系的和谐是建立在道德规范上的。我们今天提倡建设和谐社会,就要充分汲取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资源,巩固和发展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努力形成文明、健康、和谐的社会风尚,不断提高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城乡文明程度,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蔚然成风。
认真汲取传统和谐思想中所提倡的包容性、平衡性、互补性。传统和谐思想中所提倡的包容性,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如何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增强全社会的活力具有启迪意义。传统和谐思想所主张的平衡性,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怎样协调好各阶层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也不无借鉴价值。传统和谐思想所强调的互补性,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如何在发扬民主的同时健全法制,完善社会管理体制,优化社会秩序的问题,有重要参考作用。
认真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和谐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和谐思想,其核心是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落实到具体的政治实践上就是要以民为本。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需要继承这些智慧的和谐理念。中国传统文化和谐理念贯穿于中国思想发展史的各个时期和各家各派之中,生生不息,历久弥新,不仅闪烁着东方式的哲学智慧,显示出独特的理论价值,而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N].人民日报,2006-4-23.
[2]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读本[M].学习出版社,2006:83.
范文三: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2期
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周 昌 松
日本是我国的东方近邻。据文献记载,从公元前一世纪的汉朝时侯起,中日两国就开始了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两千多年以来,中日两国的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但是在古代,基本上是中国文化影响了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学西方,欧美文化影响日本社会,日本文化又对中国文化产生了较大影响。
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源远流长。日本的语言文字、文学、宗教以及社会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无不深深打着中国文化的烙印。日本语言文字的构成,除少部分外来语以外,主要是汉字和利用汉字创造的假名。本来汉字也应该属于外来语,但是由于汉字使用的年代久远,日本人民已经不把汉字看作外来语,而是日语的组成部分了。中国文化作为日本文化的母体,传入扶桑后,被日本民族吸收、扬弃和发展,创造出了今日独特的日本文化。在古代,孤立于大陆之外的日本列岛,社会的进步是极其缓慢的。中国社会发展到秦汉时代,经济文化已经相当发达了,日本列岛还处于原始社会状态。那时侯,日本民族只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到了西汉初期,通过朝鲜半岛渡海进入日本的中国人,带去了中国古代的文明,带去了汉字。汉字的用法、词义及音韵之丰富,使当时的日本人感到惊异万分。日本人通过自己的智慧和不懈努力,吸收消化了汉字,把汉字的字音、字体、字训、用字法、表记法及词义与假名文字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了日本的语言文字。通过吸收中国的语言文化,使日语大大地丰富起来,从而使日本步入了文明社会。
在历史上,我国居民曾有五次大规模地迁往日本。第一次是日本弥生文化初期,不仅带去了汉字,而且带去了农耕技术和铁器制造等;第二次是东晋南北朝时期,相当于日本古坟时代中期,日本曾出土了大量这一时期大陆文化的马具、陶器和锻刀等,养蚕、造船、金属工艺、土木建筑等技术和儒教,也是这个时期传去的;第三次是六世纪,中国移民带去了纺织和佛教、法律知识等,成为大化革新的动力;第四次是奈良时代,人数少于前三次,大部分为僧侣;第五次是镰仓时代末期,即我国南宋末和元朝初的历史时期,大批禅僧去日。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大陆上的每一次移民都对日本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孔子,这位中国历史上卓越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华两千年。作为中国文明史上的圣人,他创立的儒家学派于公元四世纪传入日本后,对日本人的思想和信仰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日本的文学史上,出现了许多反映儒家劝善惩恶思想的作品。到江户时代,孔子作为“先圣”而被幕府尊崇,幕府将军吉纲所建的汤岛圣堂,实为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堂。吉纲倾倒于儒学,建成孔庙“大成殿”,并亲自在此讲解“论语”。现在,汤岛圣堂作为历史古迹,依然座落在东京都的御茶水。圣堂里有座孔子像,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孔子像。堂内学术机构斯文会,自明治至今,一直以圣堂为根据地,以继承和传
播儒教文化为宗旨,除教授汉语以外,还集中了日本当代汉学界的权威来此讲课。讲授内容广泛,从古到今,无所不有,如《论语素读》、《十八史略》、《史记讲读》、《易经讲义》以及中国古典音乐、水墨画、二胡、健康太极拳讲座等。可以说,汤岛圣堂堪称当代日本的中国文化传播基地。
佛教在两汉时期由印度传入中国,隋唐时代又由中国传入日本,经过归纳整理,形成了日本式佛教——日本天台宗。日本天台宗的创始人则是直到现在仍受人们敬仰的佛教大师——最澄。最澄大师曾留学唐朝,悉心钻研佛教经典,并受到桓武天皇的大力支持和庇护。他引进的中国天台宗,影响了日本上千年。有一位日本学者指出,影响日本文化的母体,不光有中国的儒家文化,还有来自最澄天台宗的文化成份。天台宗的各种宗教仪式,深入日本社会,佛教教义渗透到大多数日本人的心灵。日本人的思想观、生死观、天命观,受佛教的影响很大。1996年,日本天台宗座主率领佛教代表团出访中国天台宗的发源地——浙江省天台山,与中国天台宗大师汇聚一堂,并进行了法事大会。经过一千多年,中日两国同宗的佛教又得以互相切磋交流,成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大幸事。
圣德太子是日本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他以儒教和佛教为指导思想,致力于政治改革,仿效隋唐建立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重用有才能的人,制定宪法,派遣小野妹子为遣隋使,学习中国先进的制度和文化。他建造的法隆寺,现在还完整地保留在奈良县。其中的金堂和五重塔,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木造建筑物之一。
隋唐时期,日本大量派遣留学生和学问僧前来中国。特别是到了八世纪,日本和中国大陆的交往更加频繁,被视为日本汉文化的全盛期。这一时期,日本政府十几次派遣唐使前往中国大陆,有时一次超过五百人之多。由于受当时的造船航海技术所限,常常因暴风雨而航行失败。阿部仲麻吕就是因航行失败而不能归日,终生留在唐朝朝廷的。鉴真和尚东度日本,五次航行失败,最后一次终于成功。他在日本度过十年,大力传播唐朝文化,给日本文化以很大影响,成为中日友好交往史上的佳话。那时侯,日本在各方面都以唐文化为榜样,贵族的居住和服装等也是唐朝风格。平成京的建筑设计,完全是仿照长安的城市风格建成的。今天,西安和奈良则结成了姊妹城市。桓武天皇是儒学爱好者,他登基以后,锐意改革,一切模仿唐制,设天坛祭天,充实大学寮,奖励文学,在京都设立大学,在地方设立国学。汉字是朝廷律令制吏必要的修养,高级官僚必须具备汉文化修养。一时间,崇尚汉文化、学习汉文化蔚然成风。私立大学也应运而起。如左大臣藤原嗣设立的劝学院、嵯峨天皇皇后与其弟于承和年间设立的学馆院、在原业平设立的奖学院、恒良亲王设立的淳学院、弘法大师设立的综艺种智院等。这些私立大学设立的目的,当然是为了用汉文化培养贵族子弟。有的大学,如空海设立的综艺种智院,不但培养贵族子弟、僧侣,而且贫穷的寒家子弟也可以入学接受教育。所以,在这一时期,汉学大兴,人才辈出,汉诗汉文以及学者大量涌现。
同时,遣唐使中的留学生和学问僧,不仅直接带回唐朝的制度律令,而且带回大量佛教典籍和中国文化典籍。据《日本国见在书目录》记载,这个时期传到日本的中国书籍大约有一千五百余种,如《孝经》、《论语》、《史记》、《汉书》、《文选》、《颜氏家训》、《李商隐集》、《游仙窟》等。中国的诗人如李峤、王勃、杨炯、骆宾王、王维、王昌龄、李白、杜甫、刘禹锡等,都为日本人所熟知,他们的诗集大量传入日本,其中尤以白居易的诗影响最大。据历史记
载,《白氏文集》在公元845年传入日本并很快流行起来。一切有教养的人都把《白氏文集》做为必读书,著名汉诗人如嵯峨天皇、都良香、小野篁、空海、岛田忠臣、营原道真,女作家清少纳言、紫式部、和泉式部等,在创作上都受到白居易的深刻影响。
当时在平安朝廷,皇室贵族、王公大臣都以汉诗应诏、唱和、赠答和对策。嵯峨天皇即位后,汉诗文创作更加炽烈,模仿唐制更加风靡一世。他亲自下令敕撰三部汉诗文集,即《凌支新集》《文华秀丽集》和《经国集》。在日本历史上,象这样空前、持久、广泛的汉文化热,实在是前所未有的。
在如此密切的文化交流中,出现在中日两国文学作品中的相似处之多就是必然的了。例如《白氏文集》与《源氏物语》,《三国演义》与《平家物语》,《搜神记》与《今昔物语集》等,都有许多相似之处。日本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传奇物语作品《竹取物语》的某些素材来源于汉籍、佛典、其创作则深受白居易《长恨歌》的影响,甚至有人说,《竹取物语》就是日本版的《长恨歌》。鸭长明的《方丈记》是日本最优秀的三大随笔之一。作者十分敬佩白乐天,是当时学习白乐天的先行者。《搜神记》是东晋时期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品,对后代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日本《古事记》中的“速须左之男命斩蛇”和“沙本毗古王的叛乱”等故事,《搜神记》中都有类似的描述。许多流传于日本各地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例如香川等地的“羽衣说话”,福冈、新泻等地的《受伤的麻雀》故事,岩手、青森等地的《割舌雀》故事等,都与《搜神记》中描绘的情节相似相通。日本最古老的佛教故事集《日本灵异记》、《三宝绘词》、《今昔物语集》、《古本说话集》、《唐物语》以及《宝物集》等,都有《搜神记》里描绘的故事。形成于室町幕府初期的《太平记》,是日本战争小说中的“集大成”,描写的是镰仓幕府的灭亡和紧继其后的南北两朝的对立。据调查,《太平记》中详细引叙了具体内容的中国故事有62个,而其中的30个都可以在《史记》中找到出处。例如吴越传说、霸王别姬、荆轲刺秦王、韩信背水布阵、蔺相如完壁归赵、楚汉相争、屈原投汨罗江等,都是《史记》中记载的故事。
中国文化根深蒂固地繁衍于日本列岛。中国出版的各种书籍不但在古代大量传入日本,即使在现代,中国图书在日本也仍然倍受欢迎。今天的日本,书店多于米店,一般的书店、图书馆里,被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不胜枚举。日本人对中国古典名著十分钟情,喜爱程度丝毫不逊色其创作地。象《论语》、《孙子》、《孟子》这类名著,都十分畅销,经久不衰。许多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也被译成日文出版。许多畅销书,日文本接踵上市,其速度之快,让人咋舌。去年的《一九九五·闰八月》上架就很及时。书店里,《人民日报》(海外版)、《文汇报》、《信息报》、《舰船知识》、《航空知识》等报纸杂志,都可以看到。东京的书店街,有数家专营中国图书的书店,其规模之大、种类之全、布局之好,远甚于中国许多大城市的书店。 日本是世界上影视文化比较发达的国家,但是中国的影视作品在日本的影视市场中,不光占有一席之地,近年来还有扩大的趋势。许多店里都设有中国作品专柜,象《秦始皇》、《三国演义》、《水浒》、《成吉思汗》、《末代皇帝》这类波澜壮阔的历史作品应有尽有,光与慈禧太后有关的作品就不胜枚举。许多当代优秀作品也很受欢迎。最近有一本名为《中国电影一百年》的书,详细介绍了中国电影近百年的历史,在日本吸引了许多读者。
中国武术历史悠久,各种门派繁多,南拳北腿各异。日本的“中国武术”界,也与中国大同小异,各派高手云集。来自中国的武术大师言传身教,东瀛弟子舞枪弄棍的人很多。许
多日本徒弟小有成绩,在大陆的武术比赛中频频亮相。日本各地的武术团体,如“武术联盟”、“武功协会”、“太极拳教室”、“武术健康研究会”、“精武会”等频频出现。中国电影《少林寺》十多年前在日本上映时,盛况空前。在日本的“中国武术”市场上,介绍中国武术的书刊很多,大陆出版的《武林》等杂志随处可见。销售各种练功用品、名人实录的录相带及各种刀枪剑棍,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近年来,在一些国际比赛或中国大陆的武术比赛中,有一些日本高手就曾压倒中国好手,在太极拳等项目上夺得冠军。
中国的饮食文化在日本有着广泛的影响,“中华料理”店比比皆是。现在,不仅在横滨、神户、长崎这些华侨居住的“中华街”上,琳琅满目的中国菜馆吸引了无数的日本食客,其他各地的饮食街上也到处都有引人食欲的中国餐馆。日本人崇尚的医食同源的中国菜,更有一番独特的“大陆化”魅力,象饺子等中国饭菜,早已登上了日本的家庭饭桌。
在日本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挂着“汉方”招牌的药铺。中医传到日本,想必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江户时代,幕府实行“锁国政策”,严禁海外贸易,但从中国进口的生药仍然是合法贸易,可见其重要性。近年来,日本兴起“汉方”热,研究中医的机构及人员大量出现,举办了不少学术研讨会,出版了大量的专业刊物。日本著名的综合性医院,都开设“汉方门诊”,当然还有“汉方药局”即“中药店”。
两千多年以来,中国文化深深地影响着日本文化的发展。与此同时,日本文化也影响了中国文化。特别是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率先在亚洲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西方的利舰叩开扶桑四岛的同时,西方文化蜂拥而至,日本成为东西文化交融的前哨。于是,它便成为我国思想家们注视的一个重要场所。从改良主义者的康有为、梁启超,到革命民主主义者孙中山、章太炎,都充分重视了日本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们更是与日本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所敬仰的鲁迅、郭沫若、田汉、郁达夫、成仿吾……他们的文学活动和辉煌的业绩,都离不开他们在日本的学习和从事文学活动这一重要因素的,我们引以自豪的无产阶级文学,有相当部分是从日本转介过来,不少无产阶级文学名著首先译自日文。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曾留学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近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继续加强中日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对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1)《中日比较文学论集》(续集),于长敏 宿久高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
(2)《日本研究文集》,梁传宝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3)《日本概况》,姜三真编写,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
(4)《日本展望》1996年1~9期
(责任编辑 董剑平)
范文四:中国文化对泰国文化的影响
o ●o ●o ●_o’●<>●‘:' ●o' ●ec .2008一一一一一一。国际学术交流I N N O V A TI O N N o .6D a o o
中国文化对泰国文化的影响
(泰) 安阿农t ,(泰) 罗莎琳,,(译) 黄旺贵z
(1.广西东方外语职业学院泰语外教,广西南宁530006)
(2.广西东方外语职业学院学生,广西南宁530006)
【摘要】在中国与泰国建交30多年中,由于地理位置相近,两国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经济、社会、旅游、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中,泰国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I 关键词】中国文化;泰国文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G l l 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616(2008)06—0123-03
C hi nes e C ul t ur e I m pact s on T hai l and C ul t ur e
(Thail a nd)A N E —no ng(T hai l an d) L U O Sha-l i n(Trans l at i on) H U A N G W ang-gu i
A bs t r act :The est ab l i shm en t of di pl om at i c r el at i ons bet w e en C hi na and Thai l and i s m or e t han 30ye ar s .B e caus e of t h ei r geo-gr aphi cal pr ox i m i t y ,t he cu l t ur al exchanges be t w ee n t he t w o CO U ll t ri e8ha ve bec om e i ncr eas i ngl y f r eq uent .I n t he econo m i c ,soci al ,t ouri sm ,e duc at i on ,c om m uni cat i on ,T ha i l a nd cul t ur e i s i m p act ed by C h i n ese cul t ur e .
K ey w or ds :C hi ne se cul t ure ;Thai l a nd cul t ur e ;i m pact
察、研修。每次访问中国之后,她都将在中国的所见所
闻、经历与感受记录下来,编撰成书。已经出版了《踏访
“中泰两国地理相近、血缘相亲”,这是现任泰国国龙的国土》、《平沙万里行》、《雾里霜挂》、《云南白云王、泰国人民十分爱戴与尊敬的拉玛九世王普密蓬阿下》、《清清长江水》、《归还中华领土》等,在泰国引起巨杜德(B hum i bol A dul ya dej ) 在他的圣谕中强调的。国王大的反响,使许许多多的泰国读者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圣谕很充分地说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泰王国间的的兴趣,对帮助泰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认识中国、良好的关系。1975年7月1日,中泰两国建立了外交研究中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系,从此两围问的关系随着两国领导人的相互访问诗琳通公主对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唐诗、宋词特更加密切。普密蓬国王十分重视促进泰中两围友好关别爱好和精通。她将一百多首唐宋诗词翻译成泰文,其系的发展,对泰中友好关系的发展倾注了极大热忱,作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许多泰语专业学生所喜出了重要贡献。每逢中国领导人及中国重要代表团访爱的诗歌之一。出版译诗选集有《琢玉诗词》、《诗琳琅》问,普密蓬国王都要亲自会见,并十分关心中国的现代等。她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也有很高的造诣,曾翻译化建设。多年来,普密蓬国王虽没有出国访问,但为了出版了王蒙的小说集《蝴蝶》和方方的小说《行云流表达对中国的友好情谊,数次派王储玛哈哇集拉隆功水》,帮助泰围读者了解中国的现代政治和社会生活。(M a ha V aj i r al ongk013"1) 和诗琳通公主作为他的代表访问由于诗琳通公主对中国文化有透彻而深刻的理中国。在过去30年中,泰国皇室成员对中国的访问近解,1998年5月,泰国法政大学向诗琳通公主颁呈人50次,可见普密蓬国王及皇室与中国的深厚友谊。文学中文荣誉博士学位。2000年,鉴于诗琳通公主长
诗琳通公主,即玛哈峙L 克里诗琳通(m aha cha kri 年孜孜不倦地向泰国人民真实地介绍中国的历史和文si r i ndhor n) ,在两国关系发展中作出过重要贡献。早在化,为中泰文化交流和两围人民的友谊作出的巨大贡1977年,诗琳通公主即对中国文化发生了浓厚的兴献,中国教育部授予她“中国语言文化友谊奖”。2001趣。1981年。诗琳通公主首次访问中国,成为泰国王室年。中围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授予她“理解与友谊成员访华第一人。27年来,她已24次到中围访问、考国际文学奖”。诗琳通公主也成为“理解与友谊国际文
【收稿日期】2008—10—08
123o 八年第六期
范文五:英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The Influence That English Culture Brought to Chinese Culture
I. Introduction:
The English culture, which is abundant and influential, has giant impact on other cultures in the world, especially Chinese culture. Since the First Opium War, English culture has been influencing Chinese culture on various aspects like customs, language, festivals, etc. Without doubt, English culture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and variety of Chinese culture. However, it also produced lots of negative influences which are still harmful to Chinese culture.
II. The Positive Effects:
Firstly, the British expansion policy promoted the awakening of Chinese people. Before the First Opium War, the Chinese people were benighted and backward for they had been dominated by feudal society nearly two thousand years. Living in a miserable and autocratic world, they never owned their own thoughts and the right to pursue the full measure of their happiness. At that time, China was locked by the Qing dynasty and cut off from the outside world. However, the Opium War broke the closed door of China and brought the English advanced culture to China included capitalism thoughts and industrial technologies. After losing the First Opium War, more and more farsighted Chinese
intellectuals realized the backwardness of China and began to learn and propaganda the British advanced values. In addition to the advanced thoughts and, English missionaries and industrialists brought progressive technologies to China, which promoted the productivity of China. The advanced English culture urged Chinese average people to fight against the feudal rule and the fading of feudalism.
Secondly, after signing the Nanjing Treaty, the Qing government had to open the gate of China and then more and more English people arrived at China. Since then, some advanced English thoughts spread to China and accelerated the enlightenment of Chinese thoughts. For instance, the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theory raised by John Locke guided the Hundreds of day’s reform of China. At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 Y anFu, who was the famous bourgeois enlightenment thinker and educator of China, actively advocated the advanced British education in China. He also translated the Theory of Nature Selection into a Chinese book in which he expounded his opinions of saving China from extinction by introducing the theory of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At that time, the theories of English classical economics, politics, natural science and philosophy were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d to China, and the Chinese generation of that age benefited a lot from them. Moreover, since the 1870s, the economic theories of Adam Smith were introduced to China and generally accepted by national capitalists. Also his book Wealths of
Nations was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by YanFu. Adam’s economic theories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value that agriculture was important than commerce. Chinese people realized that the only way to make China cut of extinction and backwardness was developing commerce. In a word, many advanced English thoughts integrated into Chinese culture system and guided the improvement of China since 1850s.
Thirdly, the English language contributed to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outside world. As we all know, Chinese is a very difficult language for foreigners because of its writing and tone. But English is easy to learn and speak. So English provided a tool for Chinese to communicate with people nearly all over the world. With English Chinese people could learn advanced theories and technologies from the outside world and so did advocate Chinese cultur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more and more foreigners would come to China and lots of international meetings would be held in China. In this case, English can function as an intermediate language, if there does not exit a direct translation for two different languages. Also, English enriched Chinese culture for that there are so many English words in China society. With English, Chinese products could export to overseas and Chinese people could travel nearly around the world. English language brought many functional words like GDP to Chinese culture, which enriches the means of expression of Chinese. In short, English had positive impact on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outside world.
III. The Negative Effects:
Firstly, everything has two sides and so does the British expansion policy. Except advanced English thoughts, the expansion policy also brought serious disaster to the Chinese people and culture. After the First Opium War, the Qing government signed the Nanjing Treaty which provided that China must open its gate and compensated English millions of pounds and also lost the sovereignty of Hong Kong. Being short of money, the Qing government had to plus tax on average people, which heavily increased the people ’s burden. Losing the sovereignty of Hong Kong caused it separated from China for more than a hundred years. After the First Opium War, abundant of British industrial products were dumped in China, which led to bankruptcy of Chinese handicraftsmen. In addition, the Chinese culture suffered havoc. During the Second Opium War, the Ango-French Aied Forces invaded the Summer Palace of China and robbed nearly all of the invaluable assets in China’s history, which caused great loss to Chinese culture.
Secondly, the English festivals and holidays have threatened the statu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 and holidays. With British culture spreading to China, British Festivals and holidays also spread to China and accepted by Chinese people especially the young generation. For
instance, the New Y ear ’s Day, Saint V alentine's Day, Christmas Day, Ausaint’s Day,etc. were very popular in China. However, idolizing these British festivals and holidays caused some Chinese people to hate or even refuse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Today, most young Chinese enjoy Saint V alentine's Day but even do not know the traditional Tanabata Festival which is a historical Chinese romantic day. In the long run,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 festivals will be weakened. And the Chinese national identity will be declining if British festivals still blindly pursued by Chinese people.
Thirdly, the education of English has threatened the inheritance of Chinese. Since English is so popular around the world, it is called as the English Hegemony. The hegemony of English generates and reproduces a number of adverse effects, to the disadvantages of non-English-speaking people like Chinese. In most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English is used dominantly, preventing the use of Chinese, and representing the voices. Whenever English is used as a common language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the non-English-speakers become deaf and mute, unless they master English or interpreters translate for them. This phenomenon caused the ignorance of Chinese education and led to an illusion that English is important than Chinese. According to the existed Chinese education system, English is one of the major courses and tested in nearly all the important examinations. Some Chinese kids even learn English at
the age of two but never have interested in Chinese. As a result, they have high level English but awful Chinese. As we all know that a nation ’s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the inheritance of its culture. So the education of English in China today has threatened the inheritance of Chinese and Chinese culture.
IV . Conclusion:
In a word, English culture has brought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luence to China. The positive effects promoted the improvement and variety of Chinese culture. But the negative effects brought disasters and threaten to Chinese culture either. What the Chinese people need to do is absorbing the quintessence of the English culture and abandoning its dregs, and also trying their best to propagat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ords: 1290
Reference:http:www.baidu.com
The Influence That English Culture Brought to Chinese Culture
Class number:100802 Student number:1008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