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文言文的翻译
文言文的翻译
一、衡量译文好坏的标准
标准:信、达、雅。
信:就是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意思,也就是不“走样”。
达:就是要求译文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没有语病。 雅:就是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比较考究,文笔优美。
例:试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一下一个同学《庖丁解牛》开头一段的译文: 原文: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huā)然向(通“响”)然,奏刀騞(huō)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译文:一个厨师丁给文惠君杀牛。他用手按着牛头,用肩膀靠住牛脖子,用脚踩着牛肚子,用膝盖顶住牛身子,牛身上发出哗哗的响声,杀牛刀在前进,也发出哗哗的响声。这些声音,像音乐一样悦耳动听,合乎桑林的舞蹈,又合乎《经首》,传说中尧的乐曲的节奏。
这段译文,有的地方就不能算忠实于原文。如“杀”和“解”不是一个意思; 牛头、牛脖子、牛肚子之类为原文所无。这些地方都没做到“信”。还有的地方, 语意不清,令人费解,或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甚至不通。如“牛身上发出哗哗的 响声”太笼统,可译为“皮骨和肉分离时发出哗哗的响声”;“一个厨师丁”不合现 代汉语习惯,可改译为“一个叫丁的厨师”;“杀牛刀在前进”,不妥,可改译为“进 刀时”;“合乎桑林的舞蹈”,不通,可改为“合乎桑林舞的节投井下拍”;“传说中 尧的乐曲”是解释,夹在译文中反而不通顺,应删去。总的说,这些地方都不符合 “达”的要求。
有些同学翻译文言文,不像对待作文那样重视现代汉语的运用,以为大意差不 多就行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这样译出来的文字就很做到“信”和“达”了。 所以明确译文好坏的标准是必要的。
二、直译和意译
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 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则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很 不同的表达方法。
这两者虽有分别,却又是相辅相成的。一般说来,应以直译为主,在难以直译 时,辅以意译。
例:《张衡传》末段的译文:
永和初年,张衡被调离京城,做河间王(刘政)的相。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典章制度,(河间地区)又有很多豪门大户,同国王一起胡作非为。张衡一到任(“衡下车”),就树立威信,整顿法制,暗中探知奸党分子的姓名,把他们同时抓了起来。于是官民上下都很敬畏,称颂河间地区政治清明。张衡到职工作三年(“视事三年”),就向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乞骸骨”),朝廷却调他回京,任命为尚书。张衡活到六十二岁,在永和四年逝世。
这段话,绝大部分是直译,但有些词语,如“下车”“视事”“乞骸骨”等,则 是意译。这些词语不好照字面直译为“下了车子”“看事情”“乞求骨骼”之类,因 为表达不出原意,甚至无法理解。所以只能按这些词语所表达的意思,在现代汉语 中找一个相应的说法来译。总之,只要确切表达了原意,直译、意译都是可以的。
三、词语的翻译
文言词语的翻译,可分几种情况来讲。
第一种情况,一个词怎样解释就怎样翻译。文言中大多数普通词语都可如此。 一般说来,没什么疑难之处。如“商君佐之”“乃使蒙恬北筑长城”“争割地而赂秦”等句中的“佐”“筑”“赂”,可采用加字法,译成“辅佐”“修筑”“贿赂”。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句中的“爱”“致”“士”,可换用现代汉语中意思相同的“吝惜”“招揽”“人才”来译。
第二种情况,解释和翻译有相当的距离,不能简单把解释的话当作翻译。如“焚百家之言”中的“言”,当解释为言论、学说,但这样的解释不能作焚的宾语,应译为“记载言论的著作”。又如“履至尊而制六合”中的“六合”,当解释为天地四方(上下东西南北),但直接写进译句,很费解,可译为“整个天下”。这类情况,应按这一词在句中指的是什么来译。
第二种情况,要恰当处理一些修辞格。
比喻。如“金城千里”中的“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属修筑的城”,因现代汉语中没这样的说法。如保留比喻,可译为“坚固的城防”。又如“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中的“藩篱”,原意为篱笆墙,译起来就难保留比喻了,可译为“边防”之类。总之,还是以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为准。
借代。文言中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很多。如“布衣”代未做官之人,“缙绅”代官员,“三尺”代法律,“万钟”代高官厚禄,等等。这种说法,现代汉语中都没有。如解释,可讲清为什么这样代;作为翻译,只把所代的事物写出就可以了。
委婉说法。古人行文,或因有所顾忌,或由于谦恭,或为了求雅,往往不直言其事,而把要表达的意思拐着弯说出来,即所谓委婉的说法。如把国王(或王后)的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说成“填沟壑”,把出兵伐别人说成“会猎”,把上厕所说成“更衣”等等。凡遇到这种情况,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来译就可以了。
用典故。古人写文章,常用典故。如谭嗣同曾对梁启超说:“今南海(康有为)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其中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四个人名,如解释,必须说出有关故事和在文中的用意,但翻译无法把有关故事写进来,然而又要译出用意,所以是比较困难的。这就要适当译出典故的含义。可译为:“现在康先生是生是死还不知道,我要像杵臼、西乡那样,为维新变法这个理想而死,以报答皇上;您要像程婴、月照那样,为维新变法这个理想而出走,以图谋将来。”
第四种情况,各类专名词和各个领域中的习用语,译时也应注意。凡属专名,如人名、地名、官名、爵名、谥名、庙号、年号、书名,等等,可不译。各种领域中都有一系列的习用语,如官场中的“下车”“视事”“乞骸骨”“除”“拜”“迁”“出”,等等。可按现在的说法翻译。专名和习用语(术语),情况是相当复杂的,涉及古代文化知识的诸多方面。古代文化常识,也是必须掌握的。
四、句子的翻译。
文言中有些句子的结构,和现代汉语有较大区别,要注意。大致说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1、句中一些省略的成分,有时需补出。例如“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谁“不肯受”,谁“曰”,不补出主语,意思就不明确,应补出“侯嬴”或“他”。又如“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显然省了“威”之类,可补出,译为“你们看廉将军比秦王谁厉害?”又如“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同纳)”“不内”后省了宾语“樊哙”,可补出。介宾短语的宾语,也常省略,如“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句中的三个“以”字后,都省了代词“之”。“之”指代“苟粟多而财有余”这个假设的情况,译时要补出,可译为“这种情况”之类。此外,介词“于”也常常省略。如“果地震(于)陇西”“麾众拥豪民(于)马前”,等等。这些“于”字都要补译出来。
2、一些文言句子的语序,有时必须改变。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译时需要倒过来,译为:“你的不聪明,太过分了!”又如:“沛公安在?”这是在疑问句中,宾语是疑问代词须前置的现象,译时必须改变语序。又如:“古之人不余欺也!”这是在否定句中,宾语是代词须前置的现象,译时必须改变语序。又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这是定语后置的现象,按现代汉语习惯,译时也要改变过来,放在中心语前面。此外,由“于”“以”等组成的介宾短语,在原文中常作补语,译时可改为状语。如“赵尝五战于秦”“遮豪民于道”“饰以山龟鸟兽之形”“验之以事”等等,译时都应改变语序。
3、有些特殊句子,译时需要扩充或凝缩。如:“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这类句子言简意丰,如不多用些笔墨,难以把意思表达清楚。可扩充文字为:“使敌人降顺,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再如:“(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这类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现代汉语中很难找到四种不同的说法来译“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四个短语,可凝缩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补充:
一、文言文翻译题的基本类型有四:
1、全文翻译题,要求在阅读原文、领会大意的基础上,遵循行文顺序,从开头译到结尾。
2、择句翻译题,即根据考题要求,选取文言文中的某一句进行翻译。
3、重点翻译题,要求考生在读懂原文基础上,根据考题所指定的句子(或注释)进行翻译。
4、译文辨证题,这是近几年的考题类型。这类题不要求考生翻译,而是要求行政考生从命题人所列举的几种翻译中,对照原文,辨识正误,选取正确的翻译。从实质上看,它属于选择题型类。
二、翻译的具体方法有:
1、加字法。
即在单音节词前或之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例如:故予与同社诸
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重大意义),匹夫之有重(重 要作用)于社稷也。
2、解释法。
即对某个词怎样解释就怎样翻译。例如:而世之奇伟、瑰(珍贵)怪、非常之 观(景象),常在于险远??
3、区别法。
即对有些词的解释和翻译是不同的,不能把解释当作翻译,例如,今操得荆州, 奄(解释是“覆盖、包住”,而翻译应为“占有”)有其地。
4、转述法。
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述用了某种修辞的词语。例如:大阉之乱,缙 绅(古代大臣上朝将手板插在腰带里,借代用法,译为“做官的人”)而能不易其 志者??。再如:天下云(比喻用法,译为“像云一样地”)集响(比喻用法,译 为“像回声一样地”)应,赢粮而景(比喻用法,译为“像影子一样地”)从。 又如:元嘉草草,封狼居胥(用典故,译为“想要建立像汉朝霍去病抗击匈奴 至狼居胥山而还那样的功绩),赢得仓皇北顾。
5、保留法。
即文言文中的专名不必翻译。例如: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崤,获百里孟明视、 西乞术,白乙丙以归。
6、改写法。
即将文言文中的习用语改译为现代说法。例如: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县学)。
7、补充法。
即先补上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然后再翻译。例如:郑穆公使(人)视客馆, 则(其)束载、厉兵、秣马矣。
8、调序法。
即把文言的倒装句译成非倒装句。例如:何施之为?(译为“算是什么恩惠?”)
9、扩充法。
即对言简意赅的句子加以扩展。例如: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可 译为:“自从丈夫离家外出经商后,我便独自一个守着空船在江口盼等:船儿常在 明月照耀下的寒冷江面上漂来泊去。可哪有丈夫的踪影!
10、凝缩法。
即把用了繁笔的文句译为简笔。例如:(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可译为:秦国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范文二:文言文的翻译
文言文翻译
知识梳理
高考文言文翻译一般只是要求翻译文段中的句子。
一、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要求。
翻译文言文句子,要达到“信、达、雅”。
信,就是忠实于原文,准确的表达原文的意思;
达,就是要求译文通顺、畅达。
雅,就是要求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
比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译文:只求在乱世中苟全性命,不想飞黄腾达,把名声传播到诸侯当中。
分析:这种翻译只是做到了“信”。如果翻译为:只求在乱世中苟全性命,不想在诸侯中显身扬名。就表现出原文的语言特点,达到了“达”和“雅”的要求。
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原则。
翻译文言文句子,要掌握“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
直译,就是严格按照原文的字句逐一翻译,做到字字落实。意译就是按照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
比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直译为:燕子麻雀怎么知道大雁天鹅的志向呢?
意译为:见识短浅的人怎么知道有远大抱负的人的志向呢
比如: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左传》
直译为:我二十五岁了,再这样过二十五年才出嫁,就只好找木头去了。
意译为:我已经二十五岁了,再等这么多年才嫁人,就只好进棺材了。
分析:直译是翻译的主体,为了使文气更畅达,应该适当用意译。直译是意译的基础,意译是直译的补充,二者相辅相成。但应该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三、翻译文言文句子的方法。
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要通读全文(段)。在整体上把握文章(段)的内容和思路的基础上,把句子放在全段乃至全文中考察,然后再翻译成现代汉语。
翻译文言文句子的常用方法有:留、换、删、补、调。
1、 留
(1)保留古代的名号和称谓。如: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翻译时“庆历四年、滕子京、巴陵郡”要保留。
(2)保留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如:
天地,日月,风雨,哭笑等要保留。
2、 换
(1) 替换为现代汉语词语。如:
尔安敢轻吾射?翻译时“尔、安、敢、轻、吾、射”翻译为“你、怎么、能、轻视、我的、射箭本领”。
(2) 替换为另一种说发法。如:
履至尊而制六合。“六合”,是“天地四方”,就是“东西南北”,翻译时换个
说法,译为“天下”。全句译为:登上皇帝的宝座,控制着整个天下。
3、 删
(1) 删省只起陪衬作用的词。如:
死生,昼夜事也。“死生”是偏义复词,删除时删省“生”,留下“死”。
(2) 删省直起语法作用的词。如:
夫战,勇气也。翻译时将发语词“夫”删掉。
4、 补
(1) 补充被省略的成分。如:
欲呼张良与俱去。翻译为: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
(2) 补充被省略的意思。如: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翻译:但力量足够到达那里(却没有能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值得讥笑的,在自己看来是有悔恨的。
5、 调
(1) 调整倒装句的语序。如: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定语后置。翻译成:东边,有一块隆起的高地。
(2) 调整数量词的位置。古汉语中表示物体的数量词,常放在名词之后;表示
动作的数量词,常放在动词之前。翻译时要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作调整。如: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翻译为:秦国交战五次,失败两次,胜利三次。
(3) 合起来译与分开来译。如: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互文)
翻译为:燕赵韩魏齐楚的珍宝。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合说)翻译为:有人不知句读,向老师学习,有人不能解决疑难问题,倒不向老师学习。
范文三:文言文的翻译
文言翻译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修辞使文章富有文采,翻译时要努力保留原文中的辞格,即符合“雅”的要求,但必须忠于原文,表意明确,以“信”和“达”为前提。
下面我们分项举例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比喻
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句中运用了比喻修辞,若译为:“有像用席子卷东西一样夺取天下,像用包装东西一样攻取天下,像用口袋装东西一样占领天下的意愿,吞并八方的雄心。”虽然保留了原文的形象性,但很不精练。因此,不如译为:“有夺取天下、占据土地、控制四海的大志,兼并侵吞各国的雄心。”
再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过秦论》)前句应当将比喻手法译出,而后句要译出比喻方法就比较困难。
(二)引用
直接引用不可译成间接引用。例如:项王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不可译为:项王下令第二天犒劳士兵,替他打败沛公的军队。
用典可以使文章含蓄隽永,但翻译却很困难,在准确明了和含蓄隽永两方面难以兼顾。如果所用的典故是人们比较熟悉的,则不必翻译,如班门弄斧、夜郎自大、塞翁失马等成语,再如“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谏太宗十思疏》)等句子。而相对生僻的典故,可以加上补充说明,使句意明确。
例如:“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滕王阁序》 )
可译为:(今日的宴会)好比当年梁孝王聚贤饮酒赋诗的睢园竹林;在座的诗人文士,豪爽善饮的气概或许可以超过当年好酒的彭泽县令陶渊明……
还可以意译。例如:“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滕王阁序》)
《庄子·外物》中有鲋鱼在干涸的车辙中求活的寓言,应译为:在奄奄待毙的时候,仍然开朗乐观。
(三)借代
借代手法有局部代整体、特征代本体、形象代抽象等类型,翻译时要译出本体意义。如“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应将“低眉”译为“低头”;“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宜将“缙绅”译为“位居高位之人”或“士大夫们”。
但是有些以形象代抽象或以抽象代具体的借代,由于借体比较常见或为了保留原句强烈的修辞效果,可以保留借体,如“春秋”“岁月”(代指时间)。再如:“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中的“丝竹”,“顾以为身残处秽”中的“秽”。
(四)互文
互文手法使句子形式整齐、节奏鲜明,一般说来,译文要注意意思完整但不应损害句式特点,当然这主要是针对整句而言的。
例如:“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应该翻译成“东西南北栽着松柏,左右前后种上了梧桐”。
(五)摹状、反问、夸张等
摹状在翻译时要力争译出原文中所摹的形、声或色,以保留其形象生动的修辞效果。
例如:“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侧兮”(《诗经》),宜将“坎坎”翻译为“笃笃”之类的拟声词。
反问是一种表达强烈感情的修辞方法,有时为了增强语气,可以将反问语气翻译为感叹语气,但不可翻译为疑问或陈述语气。如“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等句子。
运用夸张、对偶、排比等手法的句子,在翻译时一般要保留修辞特点。此外,文言翻译还应该注意古汉语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情况,力争达到“信”“达”“雅”的要求。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实验中学)
范文四:翻译文言文的
翻译文言文的“妙方”
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
古文翻译口诀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范文五:谌某”将不讲逻辑的文言文, 移出语文教科书”的观点谬之甚矣 [一点资讯]
近日腾讯短史记发表了谌某的文章,谌某在文章中主张”将不讲逻辑的文言文,移出语文教科书”,对此,不敢苟同。通读谌某文章全文,谌某显然是以逻辑学的立场来解读文言文,如此解读中国历史经典文化,真是中国文化界一朵奇异的花儿。
我们并不否认逻辑学自有其有用的地方,但语言是与人沟通的艺术,需要逻辑,但并非只有逻辑。沟通是情绪的传递、思想的交流,能将思想观点传递给对方并为对方所接受的沟通就是成功的沟通。对于非常理性的人,逻辑分析会有帮助,但对于感性的人,情绪感情的传递更能让人接受。
中国古典的文言文,能够编著成书,编著者本身并非是以教读者如何学逻辑为目的,其根本目的是希望读者能够学习文中的思想精华,更多的是考虑其教化作用。而谌某却对此视而不见,只吹毛求疵的谈部分文言文逻辑存在的问题,其本质是抓住部分文言文中的小问题不放而否定其重点想要表达的思想精华。
在谌某的文章中提到了《庄子·秋水》篇中庄子与惠子的争论,其文如下: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谌某认为“全文除了不讲逻辑的诡辩,并无其他”,如此单从逻辑学角度理解或许有道理,但是拜托,这篇文章给后人的意义难道只有教人如何诡辩吗?显然不是,文中‘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已为后世广为传颂,何也?在于这句话道出了,每一个个体的不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句话可以警示我们:我们任何对他人想法的猜测都可能是不准确的。
谌某的文章中提到了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关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断,并以关羽放水淹七军的历史来表明,关羽利用天时战胜了于禁的地利,又以”清军入关,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的事例来否定人和的重要。的确,谌某举的例子确实可以用来否定孟子的论断,但是,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意义根本就不在于他的逻辑有多么脆弱,而在于他率先提出了“天时、地利、人和”三个供君主考虑的维度。世事变化,不同的时间点不同的地点,天时、地利、人和的重要程度或许会有差别,但这三个维度却是不得不考虑的。自孟子提出”天时、地利、人和”,诸多帝王将相以此为脉络思考治国平天下。孟子为帝王将相们提出了思考的方向,这方向的意义难道不是大于其逻辑的瑕疵吗?
谌某的文章中还提到了《塞翁失马》的故事,并以“’好事’还存在着走向“更好的事”、走向“没什么事”、……等多种可能性”来否定传统的辩证法,谌某认为“祸与福真的是’对立统一关系’吗,祸真的可以转化为福,福真的可以转化为祸吗?当然不是,当然不可以。”对祸福转换辩证关系的否定,充分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谌某对中国传统文化根本就没有入门。
一个根本没入门的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如此生硬的以逻辑来解读,危害甚大。首先,文言文学习本来就有难度,很多学生朋友本身可能就有不想学的心理,看了谌某的文章更加有了不学文言文的借口,甚至对中国古代文言文心生芥蒂,如此,很不利于中国未来的年轻人们学习中国古典文化精华。其次,一些古文积累不足的朋友,在谌某的文章引导下,可能会倾向于否定中国传统文化,长此以来,任由此类文章广为流传,有形成文化断层造成文化撕裂的隐患。
一个民族的存在,依赖于这个民族经过历史考验沉淀下来的文化,否定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否定一个民族的根基。
谌某若果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无知,则尚可原谅,因为无知,当属无心;若其对中国文化了解甚多,则此种贻误后人的言论其心可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