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高炉冶炼
西钢钒炼铁高级工晋级班复习题
一、 名词解释
1.冶炼强度
是指每昼夜每立方米高炉有效容积燃烧的焦炭量,即高炉一昼夜的焦炭消耗量与有效容积的比值。
2.炉渣的稳定性
指炉渣的化学成分或外界温度波动时对炉渣物理性能影响的程度
3.矿石的冶金性能
生产和研究中把含铁炉料(铁矿石、烧结矿、球团矿)在热态及还原条件下
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能:还原性;低温还原粉化;还原膨胀;荷重还原软化和熔滴性称为矿石的冶金性能
4.精料
是指原燃料进入高炉前,采取措施使它们的质量优化,成为满足高炉强化冶炼要求的炉料,在高炉冶炼使用精料后可获得优良的技术经济指标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5.高炉有效高度
高炉大钟下降位置的下缘到铁口中心线间的距离称为高炉有效高度;对于无钟炉顶为旋转溜槽最低位置的下缘到铁口中心线之间之间的距离。
6.上部调剂
根据高炉装料设备特点,按原燃料的物理性质及在高炉内分布特性,正确选择装料制度,保证高炉顺行,获得合理的煤气流分布,最大限度滴利用煤气的热能和化学能
7.风口理论燃烧温度
假定燃烧带内的燃烧为一个绝热过程,C 燃烧生成CO 所放出的热量扣除燃烧带内部耗热后全部用以加热形成的煤气产物所达到的温度。
8.送风制度
在一定的冶炼条件下选择合适的鼓风参数和风口进风状态,以形成一定深度的回旋区,达到原始煤气分布合理,炉缸圆周工作均匀活跃热量充足
9.还原剂
就高炉冶炼过程来说,还原剂就是从铁氧化物中夺取氧,使铁氧化物中的铁变为金属铁或铁的低价氧化物的物质。
10.高炉料柱的透气性
高炉料柱的透气性指煤气通过料柱时的阻力大小。煤气通过料柱时的阻力主
要决定于炉料的空隙度 (散料体总体积中空隙所占的比例叫空隙度) ,空隙度大,
则阻力小,炉料透气性好;空隙度小,则阻力大,炉料透气性坏。空隙度是反映
炉料透气性的主要参数
二、 选择题
1.影响炉缸和整个高炉内各种过程中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C ) 。
A .矿石的还原与熔化 B .炉料与煤气的运动 C .风口前焦炭的燃烧
2.高炉喷吹的煤种属于( C ) 。
A .炼焦煤 B .气煤 C .非炼焦煤 D .肥煤
3.根据高炉解剖研究表明:硅在炉腰或炉腹上部才开始还原,达到( C ) 时还
原出的硅含量达到最高值。
A .铁口 B .滴落带 C .风口 D .渣口
4.高压操作使炉内压差降低的原因是( C ) 。
A .冶炼强度较低 B .风压降低 C .煤气体积缩小 D .煤气分布合理5.要使
炉况稳定顺行,操作上必须做到“三稳定”,即( A ) 的稳定。
A .炉温、料批、煤气流、 B .炉温、煤气流、碱度
C .煤气流、炉温、料批 D .煤气流、料批、碱度
6.焦炭灰分的主要成份是( A ) 。
A .酸性氧化物 B .中性氧化物 C .碱性氧化物 D .其他氧化物
7.焦炭的反应性是指( A ) 的反应。
A .2C+CO2=2CO B .C+O2=CO2 C .2C+O2=2CO
8.衡量出铁口维护好坏的标准是( A ) 。
A .铁口合格率 B .铁口深度 C .渣铁出尽情况 D .铁口角度
9.含铁矿物按其矿物组成可分为: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和( A ) 。
A .菱铁矿 B .贫矿 C .精矿 D .富矿
10.高炉冶炼中焦炭在风口区燃烧产生的温度高达( A ) ℃。
A .1800~2100 B .1600~1800 C .1700~1900 D .1400~1600
1、高温物理化学反应的主要区域在( A ) 。
A .滴落带 B .炉缸渣铁贮存区 C .风口带 D .渣铁带
2.高炉中铁大约还原达到( B ) 。
A .90% B .99.5% C .95% D .100%
3.高炉中风口平面以上是( C ) 过程。
A .降硅 B .不一定 C .增硅 D .先增后减
4.高炉冶炼要求焦炭对CO2的反应性( D ) 。
A .强 B .中等 C .很差 D .差
5.高炉内型增大炉腹高度会使( A ) 。
A .炉料在炉腹区停留加长,减轻炉缸熔炼负荷B .不利于炉缸熔炼 C .燃
料消耗增加 D .燃料消耗减少
6.高炉内的( B ) 是热量的主要传递者。
A .矿石 B .煤气 C .焦炭 D .熔剂
7.高炉冷却水压低于正常( C ) 时应立即休风。
A .70% B .60% C .50% D .40%
8.高炉冶炼过程中,不能去除的有害元素是:( D ) 。
A .C B .Si C .S D .P
9.一般把实际含铁量占理论含铁量( A ) 以上的矿石称为富矿。
A .70% B .60% C .80% D .50%
10.风口小套主要是受到( B ) 而烧坏。
A .热风烧损 B .渣铁与风口小套的直接接触
C .喷吹煤粉的燃烧 D .炉内的高温气流
11.高炉冶炼条件下,下列氧化物最易还原的是( B ) 。
A .CaO B .FeO C .SiO 2 D .MnO
12.高炉内直接还原温度开始在( B ) 。
A .高于1100℃ B .800~1000℃ C .高于570℃ D .小于570℃
13.高炉内型是指高炉冶炼的空间轮廓,由炉缸、炉腹、炉腰和( B
五部分组成。
A .炉身及炉顶 B .炉身及炉喉C .炉身及炉基 D .炉基及炉顶
14.高炉内炉料下降的动力是( B ) 。
A .气压 B .重力 C .炉料与炉墙摩擦力 D .煤气的浮力
15.高炉煤气和部分焦炭夺取铁矿石中的氧,这一过程称作( D ) 。
A .氧化过程 B .还原过程 C .相互作用 D .物理反应
11.煤气利用最差的软熔带是:( C ) 。
A .倒V 形 B .W 形 C .V 形 D .平形 )
12.炉渣熔化后能自由流动的温度是炉渣的( D ) 。
A .熔化性 B .熔化温度 C .黏度 D .熔化性温度
13.高炉炉尘一般含铁30~50%,含碳在( A ) 经除尘回收后可作烧结原料
A .10~20% B .20~30% C .15~25% D .30~40%
14.高炉煤气中CO 的含量在( B ) 。
A .30%以上 B .20%以上 C .10~20% D .15~18%
15.高炉生产时,铁口主要受到( ABCD ) 等的破坏作用。
A .高温 B .机械冲刷 C .紊流冲刷 D .化学侵蚀
三、填空:
1.矿石的冶金性能包括( 还原性 )、( 低温还原粉化 )性能、还
原膨胀性能( 荷重还原软化 )性能和熔滴性能。
2.炼铁的还原剂主要有三种,即( 碳 )、(一氧化碳 )和( 氢 )。
3.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反应用通式表示为( MeO+B=BO+Me±Q )。
4.高炉内CO 不能全部转变成CO 2的原因是因为铁氧化物的( 间接还原 )需
要过量的CO 与生成物相平衡。
5.铁矿石还原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 煤气流 )和( 矿石 )的特性。
1.要使炉况稳定顺行,操作上必须做到三稳定,即( 炉温 )、( 煤气流 )、
( 料批 )。
2.限制喷煤量的因素主要是( 炉缸热状态 )、( 煤粉燃烧速率 )和( 流体力学 )
三个方面。
3.炉外脱硫常用的脱硫剂有( 电石CaC 2 )、( 苏打Na 2CO 3 ) 、( 石灰CaO )、
( 金属镁 )及以它们为主要成分的复合脱硫剂。
4.生铁一般分为三大类,即( 铸造铁 )、( 炼钢铁 )、(铁合金 )。
5.在钢材中引起热脆的元素是( Cu、S ),引起冷脆的元素是(P、As )。
6.高炉内碱金属的危害根源在于它们的( 循环和富集 )。
7.软熔带位置( 低 ),则上部气相还原的块状带较大,有助于煤气利用的
改善和( 直接还原度 )降低。
8.直接观察法的内容有:看风口、看出渣、( 看出铁或看铁水 )、用( 料
速和料尺 )判断炉况。
9.下部调剂是想尽方法维持合理的( 送风制度 ),以保证气流在炉缸初始
分布合理。
10.矿石中的Pb 是一种有害杂质,其含量一般不得超过( 0.1% )。
11.焦炭中的硫多以( 硫化物 )、( 硫酸盐 )和( 有机硫 )的形态
存在,其中以( 有机硫 )形态存在的占全部硫量的67%-75%。
12.钛渣稠化的主要原因一是( 炉温过高 ),二是炉渣在炉缸内停留的时间
太长。
13.影响高炉寿命的因素有筑炉材质、( 冷却设备和冷却制度 )、( 操作制度 )
和( 护炉与补炉 )措施。
14.风口损坏后出现断水应采取的措施有喷水、( 组织出铁 )以及( 减风
到需要水平 )。
15.开炉料的装入方法有( 炉缸填柴法 )、( 填焦法 )、( 半填柴法 )。
6.在Mn 的还原过程中,( 高温 )是其还原的首要条件,( 高碱度 )是一
个重要条件。
7.达到入炉料成分稳定的手段是( 混匀或中和 )。
8.炉况失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炉料与煤气运动 )失常,一类是( 炉缸工作 )
失常。
9.影响高炉寿命的关键部位是( 炉缸 )和( 炉身中部 )。
10.造渣制度应根据( 原燃料条件 )和( 生铁品种 )确定。
11.( 液泛 )现象是限制高炉强化的一个因素, 也是引起下部悬料的一个原因。
12.对均相的液态炉渣来说,决定其粘度的主要因素是其( 成分 )及( 温度 )
13.高炉内决定焦炭发生熔损反应因素是( 温度和焦炭反应性 )。
14.炉渣粘度是指液态炉渣流动速度不同的相邻液层间( 产生的内摩擦力 )系数。
15.炉渣含S 量与铁含S 量的比值称( 硫分配系数 )。
四、是非题:
1.软熔带位置较低时,其占据的空间高度相对也小,而块状带则相应扩大,即
增大了间接还原区。 ( √ )
2.大型高炉比小型高炉更易强化冶炼。 ( × )
3.H 2比CO 的扩散能力强。 ( √ )
4.炉料结构合理化不属精料内容。 ( × )
5.高炉脱硫效果优于转炉。 ( √ )
6.高炉中可脱除部分P 元素。 ( × )
7.高炉工作容积约占有效容积的85%左右。 ( √ )
8.高炉温的铁水比低炉温的铁水凝固慢一些。 ( × )
9、定期从炉内排放的渣、铁,空出的空间约占促使炉料下降的自由空间
的15%-20% ( √ )
10、在800℃-1100℃高炉温区没有直接还原。 (× )
1.炉料中的水分蒸发消耗的是炉顶煤气余热,因而对焦比及炉况没有影响。
( √ )
2.用CO 还原铁氧化物的反应都是可逆反应 ( × )
3.当<570℃,Fe 2O 3与CO 反应生成Fe 应是放热反应。 ( √ )
4.对理论燃烧温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风温和富氧率。 ( × )
5.金属氧化物的分解压越大,说明该氧化物越不稳。 ( √ )
6.高炉炉喉的作用是装料,与控制煤气流分布无关。 ( × )
7.降低炉温和炉渣碱度有利于排碱。 ( √ )
8.炉料下降的速度与炉料间摩擦力、煤气浮力无关。 ( × )
9.改善矿石的冶金性能,是提高技术经济指标的有效措施。 ( √ )
10、炉料粒度小于5mm 时,入炉易于还原,对生产有利。(× )
11、焦炭的粒度相对矿石可略大些,根据不同高炉,可将焦炭分为
40~60mm、25~40mm、15~25mm三级,分别分炉使用。( √ )
12、入炉料中所含水分对冶炼过程及燃料比不产生明显影响,仅对炉顶温度有降
低作用 ( × )
13、高炉内的析碳反应可以破坏炉衬,碎化炉料、产生粉末,但对冶炼影响不大。
( √ )
14、炉温高时,可以适当超冶强,但炉温低时是决对不能。( × )
15、炉缸煤气成分与焦炭成分无关,而受鼓风湿度和含氧影响比较大。
( √ )
16、炉渣Al 2O 3/CaO大于1时,随着Al 2O 3含量的增加,粘度也随之增大。
( × )
17、炉渣组分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有SiO 2、Al 2O 3、P 2O 5。( √ )
18、未燃煤粉在炉内的去向是还原、渗碳和随煤气逸出。( × )
19、高炉冶炼过程的能量主要来自焦炭、喷吹燃料和鼓风。 ( √ )
20、渣中MgO 主要作用是降低炉渣黏度,改善脱硫效果,改善流动性。( × )
11、现代技术水平所能提炼出铁,而且经济上合理的含铁岩石称为铁矿。( √ )
12、焦炭粒度大,炉内料柱透气性就越好。 ( × )
13、由于炉腰部位有炉渣形成粘稠的初生炉渣使这里的炉料透气性恶化。
( √ )
14、由动力学角度分析,标准生成自由能越大的氧化物越稳定,在氧势图上曲线
位置越低。 ( × )
15、高炉内直接还原反应是借助碳素溶解损失反应与间接还原反应叠加
而实现的。 ( √ )
16、高炉内锰的各级氧化物的还原都要比铁的级氧化物的还原困难,特别是MnO
比FeO 更难还原。 ( × )
17、软熔带下形成的液态铁水下降到风口水平时[Si]和[S]达到最大值。( √ )
18、.高炉内热贮备区煤气和炉料不进行热交换。 ( × )
19、含碱性脉石高的铁矿石,其品位应按扣除碱性氧化物含量后的铁量来评价。 ( √ )
20、MnO 对炉渣流动性的影响和FeO 完全不一样。 ( × )
五、简答题
1、炉前操作的任务是什么?
答:炉前操作的任务是:
(1)密切配合炉内操作,按时出净渣、铁,保证高炉顺行;
(2)维护好出铁口、出渣口、渣铁分离器及泥炮、堵渣机等炉前主要设备;
(3)在工长的组织指挥下,更换风口、渣口及其他冷却设备;
(4)保持风口平台、出铁场、渣铁罐停放线、高炉本体各平台的清洁卫生等。
2、高炉有哪几种基本操作制度?
答:高炉有四大基本操作制度:
(1)热制度,即炉缸应具有的温度与热量水平;
(2)造渣制度,即根据原料条件,产品的品种质量及冶炼对炉渣性能的要求,
选择合适的炉渣成分(重点是碱度)及软熔带结构和软熔造渣过程;
(3)送风制度,即在一定冶炼条件下选择适宜的鼓风参数;
(4)装料制度,即对装料顺序、料批大小和料线高低的合理规定。
3.焦炭在高炉冶炼中的作用是什么?
(1)燃烧时放热作发热剂;为高炉提供热源
(2)燃烧产生的CO 气体及焦炭中的碳素还原金属氧化物做还原剂;
(3)支撑料柱,其骨架作用;保证炉料的透气性
(4)生铁渗碳剂。作为生铁的成分
4、精料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1)熟料率高,矿石品位高。
(2)数量充足,物理化学性能稳定。
(3)粒度适当、均匀,含粉低,低温还原粉化率低。
(4)炉料强度高,有良好的还原性。
(5)有良好的高温冶炼性能,软熔温度高,软化区间窄。
5、高炉冶炼对炉渣性能的基本要求有那些?
①有良好的流动性,不给冶炼操作带来任何困难;
②有参与所希望的化学反应的充分能力;
③能满足允许煤气顺利通过及渣铁、渣气良好分离的力学条件;
④稳定性好,即不致因冶炼条件的改变炉渣性能急剧恶化。
六、简述题
1、高炉接受高风温的条件是什么?
答:凡是能降低炉缸燃烧温度和改善料柱透气性的措施,都有利于高炉接受高风温。
高炉接受高风温的条件是:
(1)改善原料条件。精料是高炉接受高风温的基本条件,只有原料强度好、粒度组成均匀、粉末少,才能在高温条件下保证高炉顺行。
(2)喷吹燃料。喷吹物在炉缸燃烧带的加热分解,需相应提高风温来补偿,这就为高炉接受高风温创造了条件。
(3)搞好上下部调剂,保证高炉顺行。如果高炉不顺,则不宜使用高风温。此时需正确运用上下部调剂手段,首先保证高炉顺行,方可提高风温。
2、如何对铁矿石进行评价?
答:①含铁品位:以质论价,基本上以含铁量划分;
②脉石成分及分布:酸性脉石愈少愈好,碱性稍高可用,AI2O3不应很高;有些贫矿的结晶颗粒较为粗大,易选可用,否则应慎重;
③有害元素含量:S 、P 、As 、Cu 易还原为元素进入生铁,对后来产品性能有害。碱金属B 、Zn 、Pb 和F 等虽不能进入生铁,但破坏炉衬或易于挥发,在炉内循环导致洁瘤或污染环境,降低了使用价值;
④有益元素:Cr 、N1、V 、Nb 等进入生铁,并对钢材有益,T1及稀土元素可分离提取有较高是宝贵的综合利用资源;
⑤矿石的还原性:还原性好可降低燃烧消耗;
⑥矿石的高温性能:主要是受热后强度下降不易过大,不易于破碎及软化熔融,温度不可过低。
3、高炉炼铁对选择造渣制度有什么要求?
答:选择造渣制度主要取决于原料条件和冶炼铁种,应尽量满足以下要求。
(1)在选择炉料结构时,应考虑让初渣生成较晚,软熔的温度区间较窄,这对炉料透气性有利,初渣中FeO 含量也少。
(2)炉渣在炉缸正常温度下应有良好的流动性,1400℃时黏度小于1.0Pa ·s ,1500℃时0.2~0.3 Pa·s ,黏度转折点不大于1300~1250℃。
(3)炉渣应具有较大的脱硫能力,L 硫应在30以上。
(4)当冶炼不同铁种时,炉渣应根据铁种的需要促进有益元素的还原,阻止有害元素进入生铁。
(5)当炉渣成分或温度发生波动(温度波动±25℃,碱度波动0.5)时,能够保持比较稳定的物理性能。
(6)炉渣中的MgO 含量有利于降低炉渣的黏度和脱硫。在Al 2O 3不高时,其含量应在7-10%,在Al 2O 3高时含量可提高到12%。
4、冶炼低硅生铁有哪些措施?
答:措施有
①增加烧结矿配比,提高烧结矿品位,提高软熔温度,改善烧结矿还原性,稳定
原料成分,烧结矿要整粒过筛;
②降低焦炭灰分,提高反应后强度;
③适当提高炉渣碱度,可抑制硅的还原,提高炉渣脱硫能力,降低渣中SiO2活度;
④提高炉顶压力;
⑤喷吹低灰分燃料,适当控制风口燃烧温度;
⑥增加铁水含锰量;
⑦适当降低炉温;
⑧搞好上下部调节,使炉缸工作均匀活跃,气流分布合理;⑨保证稳定顺行。
范文二:高炉冶炼
1.影响高炉软熔带形状的因素有哪些?
答:根据高炉解剖研究及矿石的软熔特性,软熔带形状与炉内等温线相适应,而等 温线又与煤气中 CO 2分布相适应。 在高炉操作中炉喉煤气 CO 2曲线形状主要靠改变布料 制度调节,其次是受送风制度影响。因此,软熔带的形状主要是受装料制度与送风制度 影响,前者属上部调剂,后者属下部调剂,对正装比例为主的高炉,一般都是接近倒 V 形软熔带; 对倒装为主或全倒装的高炉,基本上属 V 形状软熔带;对正、 倒装各占一定 比例的高炉,一般接近 W 形软熔带。
2.高炉冶炼过程中铁水含 P 、 Cu 能否控制?为什么?
答:在高炉的冶炼过程中不能控制铁水中的 P 、 Cu 。原因是根据化学热力学的基本 原理,通过查看多种氧化物的氧势图可知:Cu 极易被 CO 所还原,因此在高炉的条件 下 Cu 几乎 100%被还原为金属态,可溶入液态 Fe 中形成合金。而 P 在较高温度下可被 固体 C 还原,其还原反应的开始温度大约是 870oC ,所以, P 在高炉中几乎 100%还原。 3.高炉中降低 rd 的措施有哪些?
答:生产中采用降低 r d 的主要措施有:高压操作、高风温、富氧、喷吹燃料及加入 精料等。
压力对还原的影响是通过压力对反应 CO 2+C=2CO的影响体现的,压力的增加有利 于反应向左进行,有利于的 CO 2存在,这就有利于间接还原的进行。
富氧对间接还原发展有利的方面是炉缸煤气中 CO 浓度的提高与氮含量降低。 喷吹燃料以后, 改变了铁氧化物还原和碳气化的条件, 炉内温度变化使焦炭中的 碳与 CO 2发生反应的下部区温度降低, 而氧化铁间接还原的区域温度升高, 这样明显有 利于间接还原的发展和直接还原度的降低。
由于精料是使用高品位、低渣量、高还原性、低 FeO 的自熔性富矿,这有助于 间接反应的进行。
4.为什么高压操作的高炉有利于降低焦比和炉况顺行?
答:高炉采用高压操作后,使炉内煤气流速降低,从而减小煤气通过料柱的阻力可 使炉况顺行。
如果维持高压前煤气通过料柱的阻力, 则可获得增加产量的效果, 并且减少炉尘 吹出量,所以根据焦比的公式可知,高压操作可降低焦比。
5.为什么铁水含 [Si]可作为炉热状态的标志?
答:由于 Si 还原是强吸热反应,一般还原出 1kgSi 需热量约相当于从 FeO 中荒原 出 1kgFe 所需的热量的 8倍。所以生铁中含 Si 量愈高,炉温也升高,生产中常以生铁 含 Si 的高低来反应炉温变化。
6.影响焦比的因素有哪些?
答:焦比是指冶炼每吨生铁消耗的干焦(或综合焦炭)的千克数:
影响焦比的因素主要有入炉品位,精料的使用,直接还原度,以及利用煤气的热能 和化学能的状况; 高炉采用的改进操作制度, 如是否采用高压操作, 喷吹燃料, 高温风, 高富氧等技术在改变焦比方面有重要的影响。
7 .影响炉渣粘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对于均相的液态炉渣来说,决定其粘度的主要因素是成分及温度。而在非均相 状态下,固态悬浮物的性质和数量对粘度有重大影响。
温度降低到一定值后,粘度急剧上升称为 “ 短渣 ” ;随温度下降粘度上升缓慢者称为 “ 长渣 ” 。高炉渣多为短渣。
渣成分对粘度影响的一般规律是,酸性渣虽然熔点不高,但在过热度相当大的区间 内粘度都很大。随碱性物的加入粘度降低。
8 .影响 S 分配系数(L S )的因素有哪些?
答:由炉渣去硫的基本反应式:
[FeS]+(CaO)=(CaS)+(FeO)
得硫的分配系数 Ls 的表达式:
从上式可知:Ls 与温度、炉渣碱度、炉渣氧势以及铁液中硫的活度系数 有关。 当提高温度、炉渣碱度、 、或降低渣氧势,可提高硫的分配系数 Ls 。
9.炉缸热制度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1)原燃料性质变化
主要包括焦炭灰分、含硫量、焦炭强度、矿石品位、还原性、粒度、含粉率、熟料 率、熔剂量等的变化。
矿石品位提高 1%,焦比约降低 2%,产量提高 3%。
烧结矿中 FeO 含量增加 l %,焦比升高 l . 5%。
矿石粒度均匀有利于透气性改善和煤气利用率提高。
焦炭含硫增加 0. 1%,焦比升高 l . 2%~2. 0%;灰分增加 l %,焦比上升 2%左 右。随着高炉煤比的提高,还应充分考虑煤粉发热量、含硫量和灰分含量的波动对热制 度的影响。
(2)冶炼参数的变动
主要包括冶炼强度、 风温、 湿度、 富氧量、 炉顶压力、 炉顶煤气 CO 2含量等的变化。 调节风温可以很快改变炉缸热制度。喷吹燃料会改变炉缸煤气流分布。
风量的增减使料速发生变化,风量增加,煤气停留时间缩短,直接还原增加,会造 成炉温向凉。装料制度如批重和料线等对煤气分布、热交换和还原反应产生直接影响。 (3)设备故障及其他方面的变化
下雨等天气变化导致入炉原燃料含水量增加、入炉料称量误差等。
高炉炉顶设备故障,悬料、崩料和低料线时,炉料与煤气流分布受到破坏,大量未 经预热的炉料直接进入炉缸, 炉缸热量消耗的增加使炉缸温度降低, 炉温向凉甚至大凉。 冷却设备漏水,导致炉缸热量消耗的增加使炉缸温度降低,造成炉冷直至炉缸冻结。 10.炉渣中 Al 2O 3高时炉渣有何影响?如何解决?
答:随着高炉炼铁原料中外矿比例的增加,其 Al 2O 3的含量不断提高 , 炉渣中的含 Al 2O 3量也随之提高,引起炉渣粘度增加、使炉渣的流动性变差、脱硫能力下降。 为了使高 Al 2O 3含量条件下高炉冶炼能够顺利进行,应调整炉渣的碱度保持适度, 以确保在正常高炉操作条件下炉渣能够充分熔化,避免炉缸冻结事故的发生。
为了解决高 Al 2O 3含量渣系粘度大、脱硫能力低的问题,应着眼于调整炉渣的组 成。通过高 Al 2O 3含量炉渣中添加 MgO 的适宜渣系组成,
可以提高炉渣的脱硫能力,原因是由于 MgO 属于碱性物质,在熔融状态下将发生 如下离解反应:
上述反应的存在提高了熔渣中自由氧阴离子的浓度,有利于炉渣脱硫。根据 CaO?SiO 2?Al 2O 3?MgO 四元渣系的等粘度图,可以看出在碱度等一定的前提下,适当提 高渣中 MgO 含量有利于降低炉渣的粘度。
11 .炉墙结厚与炉渣是否有关?为什么?
答:有关。
高炉炉墙结厚主要是由于低料线作业时间长、炉内温度场失衡、原燃料质量波动、 炉渣碱度大幅度波动、 送风参数不合理、冷却制度不合理以及冷却设备漏水等因素引起 的,如对炉墙结厚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极易导致高炉结瘤,高炉结厚按部位可分为 上部结厚和下部结厚。 处理结厚的一般原则是上炸下洗, 运用综合调剂手段对炉墙结厚 进行处理。
造渣过程的稳定性十分重要。 无论是原燃料性质、 性能、 品种配比等的波动或变化, 还是操作制度的改变与调节失误,都会影响到成渣过程的变化, 轻则影响炉况的顺行和 煤气流的分布失常,重则造成炉况难行和下部崩悬料现象等发生。特别是高 FeO 和高 CaO 的初渣稳定性很差,当温度波动急剧升高时,使 FeO 急速被还原时,炉渣的融化 温度会急剧升高、已融化的初渣甚至会重新凝固,其粘于炉墙上就会形成局部结厚,甚 至结成炉瘤。
上部结厚的处理措施:(1)对结厚不严重的高炉重新匹配送风制度和装料制度, 减轻焦炭负荷,改善原燃料质量,尤其应降低粉末量,以保证高炉顺行为前提,进行处 理;(2)如炉况顺行被破坏,炉况经常出现难行、悬料、崩料,应采取果断措施,判 断好结厚部位,休风进行爆破,一般可采用吊炮进行处理;(3)对冷却系统进行彻底 检查,对漏水设备及时控制水量或做停水处理,增设炉外喷水设施;(4)处理后还应 根据炉况采取发展边缘的装料制度进行洗炉 2~3个周期;(5)视监测参数,决定是否 调整固定布料器或炉喉活动挡板;(6)必要时可适当降低高炉冶炼强度,对炉况进行 适应性调整。 ? 下部结厚的处理措施:(1)对下部结厚的原因进行排查,有针对性地 采取措施及时进行调剂;(2)调整炉顶设备,进行短期的偏析布料;(3)送风风口进 行相应的调整,综合使用长短风口、直斜风口;(4)调整相应的冷却设备,有目的的 控制冷却参数;(5)采用集中加焦,利用高温煤气流进行洗炉;(6)酌情加洗炉料进
行洗炉,处理炉缸堆积和炉墙结厚;(7)处理下部结厚期间应保证高炉炉况顺行,防 止热悬料、顶温居高不下,引发上部结厚,炉墙结厚区域进一步扩大;(8)处理结厚 应防止炉凉、高碱和其它炉况失常事故连锁出现。 ?
验证处理的效果:(1)瘤根是否被彻底清除;(2)炉况是否稳定顺行;(3)焦炭负 荷 是否有明显提升;(4)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是否有所改善等。 ?
12 .洗炉时的炉渣有何特点?
答:由于加入 CaF 2,粘度变小,流动性变好。
13 .风口前焦炭燃烧与煤粉燃烧各有何特点?有何区别?
答:煤粉燃烧特点:
(1)非常有限的燃烧空间和时间。煤粉的燃烧过程,燃烧空间和燃烧时间都是很 重要的条件。 燃烧空间和时间不足将导致燃料的不完全燃烧。高炉煤粉喷枪位于直吹管 的前段、离高炉风口回旋曲很近,一般经过 400~600mm ,煤粉就进入了高炉,直吹管 内径一般为 200mm ,风口则更小,这样连同回旋区在内的煤粉燃烧空间很小。另外直 吹管内的热风速度可达 100~150m/s, 所以煤粉的停留时间很有限, 一般认为只有 10ms 左右。
(2) 高加热速度和高温环境燃烧。 一般喷煤枪喷入直吹管的煤粉一般低于 80℃, , 被突然喷入 900~1200℃的热风,煤粉的加热速率可达到 103~106K/s,煤粉燃烧温度 可以达到 2000℃。
(3)高炉炉缸内燃烧反应与其它一般的燃烧反应不同,它是在充满焦炭且没有过 剩氧的条件下进行的,煤粉与鼓风中的氧气燃烧的最终产物是 CO 、 H2和 N2,并放出 一定的热量;
(4)煤煤粉要在风口前经过脱气、结焦和残焦燃烧三个过程;
(5)高炉煤粉是加压下的分解燃烧过程。高炉喷煤的煤粉燃烧是在高压高温条件 下进行的;
(6)粉脱气的碳氢化合物燃烧时,碳氧化成 CO 放出的热量,有部分被碳氢化合 物分解成为碳和氢的反应所吸收, 这种分解热随 H/C重量比的增大而增大。 因此, 随着 这一比例的增加,风口前燃料的热量也降低;
(7)煤粉与鼓风应尽可能完全和均匀地混合,以促进喷吹燃料的充分气化。随着 喷吹量的增加,完全气化的难度增加;
(8)风口前喷吹煤粉的燃烧速率是目前限制喷吹量的限制环节。影响燃烧速率的 因素有喷吹煤种、煤粉粒度、热风温度、热风富氧浓度以及鼓风流股与煤粉之间的相对 运动速度或混合程度以及煤粉本身结构等等。 鞍钢研究结果是含氧 21%的气氛中, 风温 由 800℃提高到 1000℃,煤粉的燃烧率提高近 30%。
14 .影响鼓风动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经验公式:许多高炉工作者对风速和鼓风动能与高炉炉容和炉缸直径的关系做 了研究,得出经验公式:,
适用于 级及其一下高炉。
(1)、冶炼强度与鼓风动能的关系。生产实践证明在相似的冶炼条件下,鼓风动 能随冶炼强度的提高而降低,并形成双曲线关系。这是因为随冶炼强度的提高,风量增 大, 风口前煤气的量加大, 回旋区扩大为维持适宜的回旋区长度以保持合理的煤气流分 布,并应扩大风口,降低风速和鼓风动能。
(2)、入炉原燃料质量与鼓风动能的关系。长期生产实践证明,原料含铁量高、 渣量少、粒度均匀、含粉率低,高温冶金性能好能适应较大的风速和鼓风动能。而且相
比之下, 含粉率高的不利影响更加明显,这是因含铁量低时需要增加单位生铁的焦炭消 耗量,焦炭的透气性好,可以减轻含铁量低渣量大对炉料透气性的不利影响。
(3)、喷吹燃料与鼓风性能的关系。高炉采用富氧鼓风时,由于风中含氧量提高, 同等冶炼强度所需要的空气体积减少(主要是氮气减少),使生成的煤气量减少,所以 要求富氧时的风速、鼓风动能比不富氧时高一些。
(4)、冶炼不同铁种与鼓风动能的关系。同一高炉在相似的条件下,由于冶炼不 同铁种, 单位生铁所生成的煤气量时不同的, 所以与之相适应的风速和鼓风动能也不同。 如冶炼铸造铁比冶炼炼钢铁的燃料比高,煤气量多、炉缸热度高。因此,冶炼铸造铁时 的风速和鼓风动能应低于冶炼炼钢铁。
(5)、风口长短与鼓风动能的关系。所谓风口长短,是指风口伸入炉缸内部的长 短。伸入炉缸内较长的风口,易使风口前的回旋区向炉缸中心推移,等于相对缩小炉缸 直径, 所以它比伸入炉缸内短的风口的风速和鼓风动能应小一些。一般长风口适用于低 冶炼强度或炉墙侵蚀严重、边缘煤气容易发展的高炉。
(6)、风口数目与鼓风动能的关系。在高炉容积、炉缸直径相似的情况下,一般 时风口数目越多,鼓风动能越低,但风速越高。
15 .煤气在炉内停留时间一般是多少?
答:一般 4~5秒,大小高炉有差异,和冶炼强度高低有差异。
16 .风口区理论燃烧温度如何计算?
答:理论燃烧温度是燃烧计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表示某种成分的燃料条件下 (即 一定的空气过剩系数、一定的燃料、空气温度等),燃烧产物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理 论燃烧温度是一理想化的而非实际的燃烧温度。
高炉冶炼中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 Tf ,是按风口区域热平衡计算的,其算式是:
这个公式是以冶炼 1t 生铁作计算基准的,式中的 、 、 分别为风口前碳素燃烧生 成 CO 放出的热量和鼓风、焦炭带入的物理热(kJ ); 、 是鼓风中湿分分解耗热和喷 吹燃料的分解耗热(kJ ); 、 是高炉炉缸煤气中 CO 或 N2(两者热容极为相近)和 H2的平均热容(kJ/(m3 )); VCO 、 VN2、 VH2是炉缸煤气中 CO 、 N2、 H2的数量 (m3)。
17 .影响炉顶和炉缸温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炉顶温度的因素:
根据热平衡和热交换原理,若炉料带入炉内的热量忽略不计,则可得出:
=+
则
由上式可知, (炉顶煤气温度)取决于 和 。当 一定时, 就只与 有关, 越大, 则 越低。运用上式对影响炉顶温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如下:
(1)焦比对炉顶温度的影响。焦比越低, 越小,则 越大,因此 越低,即炉顶煤 气温度随着焦比的降低而降低。
(2)风温对炉顶温度的影响。分文提高而焦比不变时,由于 不变,因而 也不变, 但在实际操作中风温提高后,焦比降低,因而 减小, 减小, 就会降低。
提高风温不但有利于降低炉顶煤气温度,而且由于 升高,使高温区和成渣带下移, 因而有利于扩大间接还原过程并维护炉况顺行。
(3)鼓风成分对炉顶温度的影响。当采用富氧鼓风和加温鼓风使,由于单位碳量 燃烧所产生的煤气量减少,因此 减少, 降低。
由于富氧鼓风也将使高温区和成渣带下移,有利于改善还原过程和炉况顺行。
(4)炉料和煤气的分布对炉顶温度的影响。若炉料与煤气的分布均匀而合理。由 于煤气的热量能被炉料很好地吸收,因而 将降低。相反当煤气分布失常,即边缘或中 心煤气流过分发展(尤其使前者)或者管道煤气流形成时,由于大量煤气从边缘、中心 和管道流走,煤气与炉料不能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因此 将升高。
(5)炉料中的水分对炉顶温度的影响。当炉料含水较多时,由于炉料中的水分蒸 发和水化物的分解需要消耗较多的热量,而使得高炉最上部的 较大,因而 较低;当使 用烧结矿和干燥的炉料时, 由于炉料在最上部吸收的热量较少, 因而在最上部吸收的热 量更少,即最上部的 更小,所以 就更高。
综上所述,使用低焦比、高风温、富氧、加温鼓风、冷矿入炉和炉料与煤气的合理 分布的操作,均可以降低炉顶温度。
影响炉缸温度的因素:
根据若平衡和热交换原理,可以推倒出高炉下部热交换区内炉缸温度与 比值的关 系:
式中 ?? 分别为炉缸内炉料(渣、铁)、空区和炉缸内的煤气温度。
由于空区 ,则
由上式可见,炉缸温度(炉渣和铁水的温度)取决于炉缸煤气温度和
比值,当风温提高而焦比等不变时,由于 升高,而 又不变,因此 将升高;当焦 比升高而风温等不变时,由于 增大,而 又不变,故 也将升高;如果在提高风温的同 时见地焦比,尽管 升高了,但 却减小,于是 不一定变化。
采用富氧鼓风时,由于对 升高比对 降低的影响更大,所以 将升高。
综上所述,炉缸拿过温度取决于焦比、风温、鼓风成分、炉况和炉缸直接还原等因 素。
18 .为什么喷吹燃料要求与高风温相配合?
答:高炉在喷煤时,由于煤粉受热分解而吸热,造成风口回旋区理论温度降低。为 了保证足够的炉缸温度和热量储备, 需要一定的热补偿, 可以采用提高热风温度的方法。 提高风温,可以提高理论燃烧温度,促进煤粉在风口的燃烧。高风温也是降低焦比和强 化冶炼的有效措施, 风温在 950~1350℃之间时, 每提高 100℃风温可降低焦比 8~20kg/t增产 2~3%。目前我国高炉平均风温为 1050℃左右,宝钢风温为 1245~1250℃,早在 1987年日本高炉平均风温已达到 1240℃,日本福山大分、君津、千叶厂等 8座高炉则 高达 1300~1350℃,在 1955~1979年日本高炉燃料比降低 253kg/t,其中提高风温占 31%,风温由 1000℃提高到 1250℃,焦比降低 22.50 kg/t,增产 12.5%。
19 .炉料下降过程中主要受哪几种阻力?
答:阻力包括炉料与炉墙间的摩擦力();不同速度的炉料之间的摩擦力()以 及上升煤气对炉料的浮力()。
20 .如何减少煤气阻力损失(A P)
答:(1)、煤气流速。静止状态下的试验结果表明, 与煤气流速的 1.8次方成正 比,因此,随着煤气流速的增加, 迅速增加。但在实际操作中因炉料处于松动状态, 通道截面的煤气量比静止时大得多,所以, 随煤气流速增加的幅度不会那么大,在正 常操作范围内, 大致与煤气流速的一次方成正比, 而当高炉冶炼强度提高到炉料接近流 态化状态时, 的增加就不那么明显了,这就是所谓松动强化理论的主要依据。
(2)、原料粒度和空隙度。粒度大则煤气通道的水力学当量直径大, 降低,有利 于顺行,但对还原不利。粒度均匀,则空隙度大, 降低,有利于顺行。因此,从有利 于还原和顺行的角度出发,要求高炉原料具有小而均匀的粒度。
(3)、煤气粘度和重度。降低煤气粘度和重度,能降低 。喷吹燃料时,由于煤气 中的氢含量增加,粘度和重度都降低,对顺行有力。
(4)、高炉操作因素。疏松边缘的装料制度,炉渣流动性良好,流量少和成渣带 薄,均能降低 ,对顺行有利。提高风温时,由于煤气体积和粘度增加, 升高,不利于 顺行。因此,要高风温操作,必须传造高炉接受高风温的条件。
21 .什么叫上部调节?主要包括哪些手段?
上部调节是指选择装料制度,控制煤气流分布的系列措施。也就是要根据装料设备 的特点和原燃料的物理性能,采用不同的方法方式入炉,达到煤气流合理分布,实现最 大限度利用煤气热能和化学能的目的。
22 .什么叫下部调节?主要包括哪些手段?
下部调节是指根据冶炼条件选择适宜的送风制度。也就是通过对鼓风动能,风口布 局等因素的调节,达到初使煤气流分布合理,炉缸工作均匀活跃,热量充足,炉况稳定 顺行,但必须在高炉休风时才能进行。
23 .正常炉况有哪些标志?
正常炉况的标志为:
(1)风口明亮、风口前焦炭活跃、圆周工作均匀,无生降,不挂渣,风口烧坏少。
(2)炉渣热量充沛,渣温合适,流动性良好,渣中不带铁,上、下渣温度相近,渣中 FeO 含量低于 0. 5%,渣口破损少。
(3)铁水温度合适,前后变化不大,流动性良好,化学成分相对稳定。
(4)风压、风量和透气性指数平稳,无锯齿状。
(5)高炉炉顶煤气压力曲线平稳,没有较大的上下尖峰。
(6)炉顶温度曲线呈规则的波浪形,炉顶煤气温度一般为 150~350℃,炉顶煤气四 点温度相差不大。
(7)炉喉、炉身温度各点接近,并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8)炉料下降均匀、 顺畅, 没有停滞和崩落的现象, 探尺记录倾角比较固定, 不偏料。
(9)炉喉煤气 CO2曲线呈对称的双峰型, 尖峰位置在第二点或第三点, 边缘 CO2与 中心相近或高一些;混合煤气中 CO2/CO的比值稳定,煤气利用良好。曲线无拐点。 24 .炉缸工作失常有哪些表现?
炉缸冻结,大凉,
炉缸堆积:(1)不易接受风量,风压偏高,透气指数偏低,只能维持较低的风压 操
(2)不易接受高压差操作,稍高出现管道行程
(3)出铁或放渣前风压升高,风量减少,料速减慢,出铁过程料速加快
25 .维护铁口有哪些指标?
1)保持正常的铁口深度生产中铁口深度是指从铁口保护板到红点 (与液态渣铁接触 的硬壳 ) 间的长度。根据铁口的构造,正常的铁口深度应稍大于铁口区炉衬的厚度。不 同炉容的高炉,要求的铁口正常深度范围见表 4?9
表 4?9 铁口深度
维持正常足够的铁口深度, 可促进高炉中心渣铁流动, 抑制渣铁对炉底周围的环 流侵蚀,起到保护炉底的效果。同时由于深度较深,铁口通道沿程阻力增加,铁 I=1前
泥包稳定,钻铁口时不易断裂。在高炉出铁口角度一定的条件下,铁口深度增长时,铁 口通道稳定,有利于出净渣铁,促进炉况稳定顺行。
2 ) 固定适宜的铁口角度铁口角度是指出铁时铁口孔道的中心线与水平面问的夹 角。在实际生产中,使用水平导向梁国产电动开铁口机,铁口角度的确定是把钻头伸进 铁口泥套尚未转动时钻杆与水平面的最初角度。对风动旋转冲击式开口机而言,铁口角 度由开口机导向梁的倾斜度来确定。
大型高炉固定铁口角度操作 t 分重要,现代高炉死铁层较深,出铁口由一套组合 砖砌筑, 铁口孔道固定不变, 如铁口角度改变, 必然破坏组合砖。 铁口角度应相对固定, 否则炉缸铁水环流会加重对炉缸砖衬的侵蚀。 现代旋转冲击式开铁口机由于自身的结构 特点,出铁口角度基本不变
3)保持正常的铁口直径铁口孔道直径变化直接影响到渣铁流速,孔径过大易造成 流量过大,引起渣铁溢出主沟 (非贮铁式主沟 ) 或下渣过铁等事故。另外由于过早的结束 出铁工序,造成下一次铁的时间间隔延长,也影响到炉况的稳定。开口机钻头可参考表 4?12选用。
表 4?12压、铁种选用开口机钻头直径
4)定期修补、 制作泥套 在铁口框架内距铁 l :3保护板 250~300mm 的空间内,用 泥套泥填实压紧的可容纳炮嘴的部分叫铁口泥套。只有在泥炮的炮嘴和泥套紧密吻合 时,才能使炮泥在堵 1:3时能顺利地将泥打人铁 15的孔道内。由于泥套不断受到高温 和渣铁水的冲刷侵蚀,很容易发生裂纹或大块脱落而失去其完整性,就会发生冒泥,甚 至堵不上铁口。所以应及时修补和更换泥套,保持其完整性。
5)控制好炉缸内安全渣铁量 高炉内生成的铁水和熔渣积存在炉缸内,如果不及时 排出,液面逐渐上升接近渣口或达到风口水平,不仅会产生炉况不顺,还会造成渣口或 风口烧穿事故。
当前国内 300m3高炉, 利用系数在 3. 0 t/(m3?d)以上, 应加强炉内渣铁量控制。 大型高炉铁口较多,几乎经常有一个铁口在出铁,出铁速度不大,炉缸内的渣铁液面趋 于某一水平,故炉缸内不易积存过多的渣铁量,相对比较安全。
26 .风口数目、角度、长短对高炉冶炼有何影响?
在一定风量条件下,风口面积和长度对风口的进风状态起决定性作用。冶炼强度必 须与合适的鼓风动能相配合。风口面积一定,增加风量,冶强提高,鼓风动能加大,促 使中心气流发展。为保持合理的气流分布,维持适宜的回旋区长度,必须相应扩大风口 面积,降低鼓风动能。使用长风口送风易使循环区向炉缸中心移动,有利于吹透中心和 保护炉墙。如高炉炉墙侵蚀严重或长期低冶炼强度生产时,可采用长风口操作。为提高 炉缸温度,风口角度可控制在 3°~5°。
27 .低料线对高炉冶炼有何影响?
高炉用料不能及时加入到炉内,致使高炉实际料线比正常料线低 0. 5m 或更低时, 即称低料线。低料线作业对高炉冶炼危害很大,它打乱了炉料在炉内的正常分布位置, 改变了煤气的正常分布,使炉料得不到充分的预热与还原,引起炉凉和炉况不顺,诱发 管道行程。严重时由于上部高温区的温度大幅波动,容易造成炉墙结厚或结瘤,顶温控 制不好还会烧坏炉顶设备。料面愈低,时间愈长,其危害性愈大。
1.低料线的原因
(1)上料设备及炉顶装料设备发生故障。
(2)原燃料无法正常供应。
3)崩料、坐料后的深料线。
2.低料线的危害
(1)破坏炉料的分布,恶化了炉料的透气性,导致炉况不顺。
(2)炉料分布被破坏,引起煤气流分布失常,煤气的热能和化学能利用变差,导致炉 凉。
(3)低料线过深,矿石得不到正常预热,为补足热量损失。势必降低焦炭负荷,使焦 比升高。
(4)炉缸热量受到影响,极易发生炉冷,风口灌渣等现象,严重时会造成炉缸冻结。
(5)炉顶温度升高,超过正常规定,烧坏炉顶设备。
(6)损坏高炉炉衬,剧烈的气流波动会引起炉墙结厚,甚至结瘤现象发生。
(7)低料线时,必然采取赶料线措施,使供料系统负担加重,操作紧张。
28 .坐料频繁对高炉冶炼有何影响?
影响高炉寿命,透气性,产量
29 .渣铁长期放不干净对高炉冶炼有何影响?
(1)影响炉缸料柱的透气性,造成压差升高,下料速度变慢,严重时还会导致崩料、 悬料以及风口灌渣事故。
(2)炉缸内积存的渣铁过多,造成渣中带铁,烧坏渣口甚至引起爆炸。
(3)上渣放不好,引起铁口工作失常。
(4)铁口维护不好,铁口长期过浅,不仅高炉不易出好铁,引起跑大流、漫铁道等炉 前事故, 直至烧坏炉缸冷却壁, 危及高炉的安全生产, 有的还会导致高炉长期休风检修, 损失惨重。
30 .如何改善炉渣的脱硫能力?
加大吨铁渣量,提高硫在渣铁间分配系数,提高温度,
(1)相同或相似的情况有相同或相似的解法;
(2)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会重复发生。
31.高炉铁水出现高「 Si 」和高「 S 」的原因?
答:高炉铁水出现高 [Si]的原因:
①炉内温度过高;
②高焦比操作或使用高灰份焦炭;
③喷吹高灰份煤粉;
④烧结矿碱度低;
⑤炉渣中 MgO 含量低, CaF2含量高;
⑥高炉顶压低,风压低等造成炉内 CO 分压 PCO 过低;
⑦铁水中 SiO2的活度 aSiO2较高。
高炉铁水出现高 [S]的原因:
①使用了高硫焦炭或高硫原矿,硫负荷高;
②温度低;
③炉渣碱度低;
④炉渣的氧势低;
⑤铁液中硫的活度较小。
32.炉喉煤气曲线的最佳形状?
答:对于原料等冶炼条件差的高炉,首先要保证高炉顺行,因而双峰式 CO2分布 曲线是合理的;而对于原料等冶炼条件好的高炉,高炉顺行有了保证,应强调提高煤气 的利用率和强化高炉冶炼,因此平峰式或中心开放式 CO2分布曲线是合理的。
33.观察风口能说明什么问题?
答:观察风口能判断高炉工作状况及是否发生异常变化:
①风口愈明亮,炉温愈高,炉况热行;愈暗红则炉温愈低,炉况向凉;
②风口见到生降(软融状态的矿石,在风口前呈黑色),表明气流分布和矿石的还 原不正常,炉温向凉;
③风口前有涌渣或挂渣现象, 表示大凉; 风口前焦炭跳动迟缓, 表明鼓风动能不足; ④风口前焦炭呆滞,表明炉况难行或悬料。
34.高炉在哪些条件下必须减风?
答:以下情况必须减风:
①炉温向凉料快时必须减风;
②管道行程出现明显的风压下降,风量上升,且下料缓慢的不正常现象,应及时减 风;
③由于原料供应不足,或装料系统设备故障产生低料线时必须减风;
④悬料高压转常压操作时减风操作。
35.高炉在哪些条件下可以加风?
答:以下情况可考虑加风:
①炉温向热料慢时,如风压平稳可加风;
②炉顶压力严重降低时可考虑加风。
36.一般出铁前为什么可能坐料?
答:一般出铁前炉内压受出铁口风压减小的影响而降低,有可能造成炉料非正常下 降或料柱下部受压减小而坐料。
37.炉热时有哪些征兆?如何处理?
答:炉温向热的征兆
①热风压力缓慢升高;
②冷风流量相应降低;
③透气性指数相对降低;
④探尺下料速度缓慢;
⑤风口明亮耀目;
⑥炉渣流动良好,断口发白,呈石头状;
⑦铁水明亮,火花减少。
炉热时首先分析向热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调节措施:
①向热料慢时,首先减煤 1~2t/h,如风压平稳可少量加风;
②减煤后炉料仍慢,富氧鼓风的高炉可增加氧量 0.5%~1%;
③炉温超规定水平,顺行欠佳时可降低风温 50~100℃;
④采取上述措施后,如风压平稳,可加风 50~100m3/min;
⑤料速正常后,炉温仍高于正常水平,可减焦 40~100kg/批,或加矿 100~300kg/批; ⑥如系原、燃料成分、数量波动,应根据波动量大小,相应调整焦炭负荷;
⑦原、燃料称量设备误差增大,应迅速调回到正常零点。
38.炉凉时有哪些征兆?如何处理?
答:炉温向凉征兆
①热风压力缓慢下降;
②冷风流量相应升高;
③透气性指数相对升高;
④探尺下料速度渐快;
⑤风口暗淡,时有升降;
⑥炉渣流动性恶化,断口变黑;
⑦铁水暗淡,火花增多。
炉温向凉首先分析向凉原因,然后采取相应得调节措施:
①向凉料块时,首先加煤 1~2t/h,减风 50~100m3/min;
②加煤后料速制止不住,富氧鼓风的高炉可减氧 0.5%~1%;
③如风温有余,顺行良好,可提高风温 50~100℃;
④采取上述措施,廖素仍然制止不住,可再减风 100~200m3/min;
⑤料速正常后,炉温仍低于正常水平,可加焦 40~100kg/批,或减矿 100~300kg/批; ⑥如原料铁分或焦炭(包括喷吹物)灰分、水分波动,应根据波动因素和数量调整 焦炭负荷;
⑦如原燃料称量误差,应迅速调回正常零点;
⑧如系风口漏水应及时更换,冷却设备漏水,可适当减少水量,严重时切换成高压 蒸汽。
39.高炉出现 “ 管道 ” 时为什么不能加风?
答:“ 管道 ” 是高炉横截面某一局部气流过分发展的表现。气流速度接近流态化的速 度时,料层极不稳定,气流会穿过料层形成局部通道而逸走,风压趋低,风量和透气性 指数相对增大,如果此时加风,当气流增大到流态化开始的速度时,散料就会被气流带 走,从而形成 “ 气力输送 ” 现象。
40.出铁口是否需要冷却风?为什么?
答:出铁口不需要冷却风。因为出铁操作时铁口区域与风口区域形成局部通道,从 而加快路况的恢复时间,而送冷却风有可能造成送风风口和铁口区域铁水冷凝而堵塞, 影响炉况。
41 .什么叫倒流休风,如何操作?
倒流休风阀的主要功能是在高炉休风时将炉缸、 热风总管内的残余煤气及热量快速 排出。过去,炼铁厂采用钟式倒流休风阀,整个放散过程约 90分钟。由于炉缸内的残 余煤气及热量不能及时排出, 使炉前风口作业无法在休风后马上展开, 复风时间也相应 延后。
42 .炉前如何看渣看铁?
(1)炉温偏低时,渣流中有许多细密的小火星跳跃,类似低炉温出铁时铁沟中的 “ 牛 毛 ” 火花。
(2)炉温充足, 放渣时从渣口往外喷火花, 从流嘴处也可看到渣流下面有铁滴细流和 火花。
(3)在不易做出判断时,可堵上渣口,观察渣沟内有无沉在沟底的铁水细流。 43 .炉内压力大小如何调节?
常压转高压操作程序如下:
1)通知燃气、鼓风机等单位,并发出转高压信号;
2)依次关闭 Φ750加压阀,使顶压逐渐达到指定水平;
3)将压力定值器调到指定位置,而后将 Φ400或 Φ750调节阀改为自动调节;
4)根据顺行情况,逐渐加风,保持略低于常压操作压差水平。
高压转常压操作程序如下:
1)通知燃气、鼓风机等单位,并发出转常压信号;
2)将 Φ400或 Φ750调节阀由自动改为手动;
3)适当减风,控制压差略高于常压操作压差水平;
4)依次打开 Φ750加压阀。
44 .混风阀安装在什么部位?起什么作用?
混风调节阀安装在冷风管道与热风管道的连接管上,它与一台切断阀(又叫冷风大 闸)配套使用,用来调节风温。在风温选择自动控制时,该阀由电动控制自动调节,它 的作用时保持风温稳定或降低风温时向热风管道内加入一定量的冷风, 以使送风温度保 持不变或必要降低。
45 .焦炭的 M40 , M10 代表什么含义?
M40代表抗碎能力; M10代表耐磨能力。
46 .降低炼铁成本的主要环节是什么?
炼铁厂把提高喷煤比,降低焦比作为降低炼铁成本的主要环节。
47 .高炉强化过程的 “ 五高一低 ” 包括哪些内容 ?
高风温、高顶压,高精料,高富氧喷煤、高冶炼强度、低硅
48 .高炉精料包括哪些内容?
高炉精料的内容是:高、稳、熟、匀、净。
高 ?? 品位、强度、冶金性能指标都高;
稳 ?? 成分稳定,波动范围小;
熟 ?? 熟料比例占 95%以上;
匀 ?? 粒度适宜并均匀(粒度大小的波动范围窄);
净 ?? 粉末筛除干净。
49 .高炉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实现高炉的高精度操作和管理;加强高炉操作技术的标准化和经验规则积累;防止 即使是最优秀操作者也难以避免的误判;可以方便、灵活地修改和补充知识系统。 50 .如何控制高炉炼铁的环境污染?
1)尽可能提高资料和能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和把污染物消除在生产 过程中;
2)利用余热余压,降低能耗,对 “ 三废 ” 采取综合治理和综合利用措施;
3)妥善处理和处置外排地 “ 三废 ” ,防止二次污染;
4)利用先进成熟地污染治理技术和设施,确保达标排放;
5)为满足总体设计要求,有选择地引进必要地环保技术和设备;
6)严格执行 “ 三同时 ” 和 “ 两同步 ” 地建设和生产原则。
范文三:迁钢2号高炉低强度冶炼实践
龚鑫,程洪全,张海滨,贾军民,龚卫民,马金芳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铁作业部,河北省迁安市,064404)
摘 ?要:2015年12月份,根据公司经营生产需要,首钢股份公司2号高炉日产由6150t/d降至5500t/d,限产约 10%。实践过程中,通过对高炉参数的界定及基本制度的调整,在限产的同时保持了足够的炉缸活跃度,高炉炉况顺稳,经济技术指标良好。
关键词:高炉;限产;风口面积;基本制度
1、迁钢 2 号限产经过
迁钢 2 号高炉有效容积 2650m 3 ,2007 年 1 月 4 日送风开炉,2012 年以后日产长期维持在 6150t/d的水平,2015 年 12 月份由于订单不足,高炉以销定产,日产 6150t/d 降至 5500t/d。
实践过程中通过对高炉参数及基本制度的调整,分两步限产,第一步 1 日—6 日按 5800t/d 限产,实际计算产量在 5900t/d 左右;第二步至 5500t/d,14 日完成限产目标,经济技术指标良好,如表 1所示。
2、高炉参数调整
为达到限产的目的,迁钢 2 号高炉采取了缩小风口面积、减氧、减风、降低顶压等措施;为保持一定的喷煤比,不考虑停氧;为避免长期慢风、低强度冶炼造成炉缸不活跃,适当提高炉温及风速。
2.1 氧气的控制
为降低产量,减氧是首选的措施。2 号高炉正常生产时氧气为 6000m 3 /h,限产后氧气减至 3000m 3 /h,减氧后产量有所降低,但还达不到限产的要求。由于迁钢 2 号高炉风温为 1180℃,如停氧理燃过低,无法维持 150kg/t 的喷煤比。因此在限产过程中,维持 3000 m 3 /h 的氧气,保持理燃不低于1950℃,如图 1 所示。
2.2 最低风量的界定
由于减氧达不到限产的目的,被迫减风,在最低风量的界定方面,根据首钢总工室提供的数据,参考国内其他 2500m3 级高炉的炉腹煤气指数及风容比,炉腹煤气指数在 52—55m 3 /min·m 2 ,高炉能够长期稳定生产,以炉腹煤气指数 52 为参考界定最低风量。
实践过程中由风量由 4650m 3 /min 逐步减至 4400m 3 /min,风容比 1.65—1.70,对应的炉腹煤气指数 52.1—55.9,风量及炉腹如图 2 所示。
2.3 缩小风口面积
由于限产可能是长期行为,因此在缩小风口面积时,为保持风口进风的均匀性,避免炉缸局部不活,不考虑长期堵单个风口;采取风口加套的方法,缩小风口面积。初始风口面积由 0.3882 m 2 ,分两次逐步降至 0.3582m 2 ,在减风、减氧的情况下,维持比正常生产略高的风速。
2.4 顶压的使用
采取减风、减氧、缩小风口面积的措施后,产量仍未达到预期,采取适当降低顶压的措施,顶压由 1.95kg/cm 2 降至 1.90 kg/cm 2 。降低顶压不仅对产量有影响,对边缘煤气也有影响 [1] ,实践中应适当保证足够的边缘开度,顶压及边缘温度使用如图 3 所示。
3、保持足够的炉缸活跃性
长期慢风、低强度冶炼容易造成炉缸不活跃,严重时造成炉缸堆积等事故。为了在限产的同时保持炉缸活跃性,迁钢 2 号高炉采取了适当提高炉温、风速的措施。
3.1 提高炉温水平
低强度冶炼期间,迁钢 2 号高炉铁温水平与正常水平相比都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弥补了减风、减氧、减产对炉缸活跃性的部分影响。12 月份平均二炉平均铁温 1500℃、炉温 0.46%,如图 4 所示。
3.2 适当提高风速水平
限产过程中,由于减风、减氧较多,风口回旋区缩小,为维持正常的初始煤气分布,风速应有所提高。迁钢 2 号高炉风速提高了约 10m/s,达到 250m/s 的水平,从实际的效果看,限产后炉况顺行良好,风口等冷却设备未有大量损坏。
4、煤气利用率与产量的平衡
在限产的过程中,由于氧气的减少,理论燃烧温度维持在 1950℃的水平,如果煤气利用率过低的话,会造成喷煤比的提高,导致理论燃烧温度更低,产生大量的未燃煤粉,高炉不能长期顺稳而且较低的煤气利用率也不利于提高铁水温度。维持较高的煤气利用率与低强度冶炼存在冲突。
实践中,迁钢 2 号高炉坚持维持一定的煤气利用率,对产量的控制通过降低顶压等措施了实现。实际生产中,随着产量的降低,料速的变慢及炉内参数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煤气分布也在变化之中,煤气利用率如图 6 所示。
5、低理燃对高炉冶炼的影响
迁钢 2 号高炉限产后,理燃长期维持 1950℃的水平,煤比保持在 160kg/t,高炉吨铁瓦斯灰含量随着理燃的降低略有升高趋势,但升高趋势并不明显;并且瓦斯灰中的含 C 量也没有明显的波动(如图 7 所示),说明理燃对煤粉燃烧有影响,但并不大,高炉长期保持 1950℃的理燃是可行的。
6、结语
(1)高炉通过基本减风、减氧、缩小风口面积、降低顶压等措施,达到了“限产、降耗”的目的,并且在产能降低后通过提高风速及炉温水平等手段,有效保持了炉缸活跃性,实现了高炉的长期顺稳。
(2)限产实践中,对高炉最低风量、理论燃烧温度等参数进行摸索。炉腹煤气指数可以作为界定最低风量的有效参考,1950℃的理燃可以支持 160kg/t 的煤比。
(3)目前钢铁企业面临淘汰过剩产能的严峻形势,高炉应在“限产、降耗”方面多做有益的探索,以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传典.高炉炼铁生产技术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来源:钢铁技术网
范文四:高炉节能减排指标与冶炼强度的讨论
2钢 铁 技 术 2013年第 1期 炼铁
高 炉 节 能 减 排 指 标 与 冶 炼 强 度 的 讨 论
项钟庸 1银 汉 2王筱留 3邹忠平 1
(1.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 401122;
2. 武汉中达制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武汉, 430081;
3.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
【摘 要】 我国 60年来,采用了冶炼强度作为高炉的考核指标,助长了高炉生产重产量、轻能耗、高燃料比;设备 能力积压等等弊端。 本文从冶炼强度的来源,对我国高炉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采用符合节能减排的新指标以克服冶炼 强度带来的负面影响,以满足节能减排、降低 C O 2排放和降低成本的时代要求。
【关键詞】 节能减排 炉腹煤气量指数 冶炼强度
在过去钢铁奇缺的历史条件下,千方百计地抓 产量是可以理解的,由此造成的能耗过高, CO 2排 放过多也是必然的。现在产能过剩,节能减排是主 旋律,再单纯地提高产量就没有必要了,因此必须 转变生产理念和生产模式。高炉炼铁生产重心相应 地应该从追求高产, 转变到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轨 道上来;应该从粗放型的生产转变到集约型、精细 化的生产的轨道上来。
1冶炼强度的由来及其影响
1. 1冶炼强度的由来 [1]
冶炼强度是由刊登在前苏联 1932年《苏维埃 冶金》第 7期,苏联国立冶金工厂设计院两 位 工 程 师 在《高炉和平炉的生产率技术参数》文章中提出来 的 [1]。
文章统计了 1929~1930年《Сталь》杂志上发 表 的 高 炉 年 平 均 数 据 。 年 平 均 焦 比 为 1014~ 1027kg/t, 高炉容积与冶炼强度和燃烧强度的关系。 文章认为冶炼强度 i 相对比较稳定,认为苏联 的 930m 3和 1000m 3标准设计高炉冶炼强度采用 0.9 t . (m3. d) 作为设计参数是合适的。由于 M.A. 巴甫洛 夫 Павлов院士指出:“冶炼强度的缺点是以焦炭的 消耗为转移”的问题 [3]。当时在实际生产中并没有 使用。
直到 20世纪 50年代初前苏联才开始, 把冶炼 强度作为高炉生产指标应用 [3]。 就在开始使用不久, 1954年前苏联奥斯特洛乌霍夫等人发现冶炼强度 不是越高越好,过高的冶炼强度导致焦比升高 [3]。 出现了冶炼强度 i 与焦比 K 的辩论。其中前苏联著 名学者 A.H. 拉姆 Pa мм教授根据统计结果,总结并 提出了在“中等”冶炼强度时,焦比存在最低值的 极值曲线。
1. 2我国开始应用及其对大炼钢铁的影响
在 1955年全国高炉会议上蔡博发表了《关于 强化鞍钢高炉生产的问题》的论文 [2]。蔡博在论文 中提出高炉强化需要降低焦比和提高冶炼强度并 重,特别要把措施放在降低焦比上。文章对降低焦 比和提高冶炼强度两种操作方法的利弊作了比较 [2]。 20世纪 50年代后期,随着冶炼强度的提高, 产量也得到提高,当时中国年产钢约 500万吨,急 需提高产量。因此蔡博这篇论文引发了长期的争 论。 在 “大炼钢铁” 期间, 中等冶炼强度受到批判, 采取不择手段来提高冶炼强度、提高生铁产量。进 一步扩大了高冶炼强度的负面影响,并且还提出 “有风就有铁”等错误口号,流传至今,也不足为 怪。
1. 3冶炼强度的争论及其负面影响
关 于 冶 炼 强 度 的 争 论 一 直 没 有 停 止 过 [18, 19, 20, 21, 22]。 从技术经济专业的角度,能够简便地考 核生产结果的指标就是好的指标,而不问是否符合
范文五:高炉冶炼学
1
答:根据高炉解剖研究及矿石的软熔特性,软熔带形状与炉内等温线相适应,而等
温线又与煤气中CO分布相适应。在高炉操作中炉喉煤气CO曲线形状主要靠改变布料22制度调节,其次是受送风制度影响。因此,软熔带的形状主要是受装料制度与送风制度
影响,前者属上部调剂,后者属下部调剂,对正装比例为主的高炉,一般都是接近倒V
形软熔带;对倒装为主或全倒装的高炉,基本上属V形状软熔带;对正、倒装各占一定
比例的高炉,一般接近W形软熔带。
2PCu
答:在高炉的冶炼过程中不能控制铁水中的P、Cu。原因是根据化学热力学的基本原理,通过查看多种氧化物的氧势图可知:Cu极易被CO所还原,因此在高炉的条件下Cu几乎100%被还原为金属态,可溶入液态Fe中形成合金。而P在较高温度下可被固体C还原,其还原反应的开始温度大约是870oC,所以,P在高炉中几乎100%还原。
3rd
答:生产中采用降低r的主要措施有:高压操作、高风温、富氧、喷吹燃料及加入d
精料等。
压力对还原的影响是通过压力对反应CO+C=2CO的影响体现的,压力的增加有利2
于反应向左进行,有利于的CO存在,这就有利于间接还原的进行。 2
富氧对间接还原发展有利的方面是炉缸煤气中CO浓度的提高与氮含量降低。
喷吹燃料以后,改变了铁氧化物还原和碳气化的条件,炉内温度变化使焦炭中的
碳与CO发生反应的下部区温度降低,而氧化铁间接还原的区域温度升高,这样明显有2
利于间接还原的发展和直接还原度的降低。
由于精料是使用高品位、低渣量、高还原性、低FeO的自熔性富矿,这有助于间接反应的进行。
4
答:高炉采用高压操作后,使炉内煤气流速降低,从而减小煤气通过料柱的阻力可
使炉况顺行。
如果维持高压前煤气通过料柱的阻力,则可获得增加产量的效果,并且减少炉尘
吹出量,所以根据焦比的公式可知,高压操作可降低焦比。
5[Si]
答:由于Si还原是强吸热反应,一般还原出1kgSi需热量约相当于从FeO中荒原
出1kgFe所需的热量的8倍。所以生铁中含Si量愈高,炉温也升高,生产中常以生铁
含Si的高低来反应炉温变化。
6
答:焦比是指冶炼每吨生铁消耗的干焦(或综合焦炭)的千克数:
影响焦比的因素主要有入炉品位,精料的使用,直接还原度,以及利用煤气的热能
和化学能的状况;高炉采用的改进操作制度,如是否采用高压操作,喷吹燃料,高温风,
高富氧等技术在改变焦比方面有重要的影响。
7
答:对于均相的液态炉渣来说,决定其粘度的主要因素是成分及温度。而在非均相
状态下,固态悬浮物的性质和数量对粘度有重大影响。
温度降低到一定值后,粘度急剧上升称为“短渣”;随温度下降粘度上升缓慢者称为“长渣”。高炉渣多为短渣。
渣成分对粘度影响的一般规律是,酸性渣虽然熔点不高,但在过热度相当大的区间
内粘度都很大。随碱性物的加入粘度降低。
S8 S L
答:由炉渣去硫的基本反应式:
[FeS]+(CaO)=(CaS)+(FeO)
得硫的分配系数Ls的表达式:
从上式可知:Ls与温度、炉渣碱度、炉渣氧势以及铁液中硫的活度系数 有关。
当提高温度、炉渣碱度、 、或降低渣氧势,可提高硫的分配系数Ls。
9
答:(1)原燃料性质变化
主要包括焦炭灰分、含硫量、焦炭强度、矿石品位、还原性、粒度、含粉率、熟料
率、熔剂量等的变化。
矿石品位提高1%,焦比约降低2%,产量提高3%。
烧结矿中FeO含量增加l%,焦比升高l.5%。
矿石粒度均匀有利于透气性改善和煤气利用率提高。
焦炭含硫增加0.1%,焦比升高l.2%~2.0%;灰分增加l%,焦比上升2%左右。随着高炉煤比的提高,还应充分考虑煤粉发热量、含硫量和灰分含量的波动对热制
度的影响。
(2)冶炼参数的变动
主要包括冶炼强度、风温、湿度、富氧量、炉顶压力、炉顶煤气CO含量等的变化。 2
调节风温可以很快改变炉缸热制度。喷吹燃料会改变炉缸煤气流分布。
风量的增减使料速发生变化,风量增加,煤气停留时间缩短,直接还原增加,会造
成炉温向凉。装料制度如批重和料线等对煤气分布、热交换和还原反应产生直接影响。
(3)设备故障及其他方面的变化
下雨等天气变化导致入炉原燃料含水量增加、入炉料称量误差等。
高炉炉顶设备故障,悬料、崩料和低料线时,炉料与煤气流分布受到破坏,大量未
经预热的炉料直接进入炉缸,炉缸热量消耗的增加使炉缸温度降低,炉温向凉甚至大凉。
冷却设备漏水,导致炉缸热量消耗的增加使炉缸温度降低,造成炉冷直至炉缸冻结。
O 2310Al
答:随着高炉炼铁原料中外矿比例的增加,其AlO的含量不断提高,炉渣中的含23
AlO量也随之提高,引起炉渣粘度增加、使炉渣的流动性变差、脱硫能力下降。 23
为了使高AlO含量条件下高炉冶炼能够顺利进行,应调整炉渣的碱度保持适度,23
以确保在正常高炉操作条件下炉渣能够充分熔化,避免炉缸冻结事故的发生。
为了解决高AlO含量渣系粘度大、脱硫能力低的问题,应着眼于调整炉渣的组23
成。通过高AlO含量炉渣中添加MgO的适宜渣系组成, 23
可以提高炉渣的脱硫能力,原因是由于MgO属于碱性物质,在熔融状态下将发生
如下离解反应:
上述反应的存在提高了熔渣中自由氧阴离子的浓度,有利于炉渣脱硫。根据
CaO?SiO?AlO?MgO四元渣系的等粘度图,可以看出在碱度等一定的前提下,适当提223
高渣中MgO含量有利于降低炉渣的粘度。
11
答:有关。
高炉炉墙结厚主要是由于低料线作业时间长、炉内温度场失衡、原燃料质量波动、
炉渣碱度大幅度波动、送风参数不合理、冷却制度不合理以及冷却设备漏水等因素引起
的,如对炉墙结厚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极易导致高炉结瘤,高炉结厚按部位可分为
上部结厚和下部结厚。处理结厚的一般原则是上炸下洗,运用综合调剂手段对炉墙结厚
进行处理。
造渣过程的稳定性十分重要。无论是原燃料性质、性能、品种配比等的波动或变化,
还是操作制度的改变与调节失误,都会影响到成渣过程的变化,轻则影响炉况的顺行和
煤气流的分布失常,重则造成炉况难行和下部崩悬料现象等发生。特别是高FeO和高CaO的初渣稳定性很差,当温度波动急剧升高时,使FeO急速被还原时,炉渣的融化温度会急剧升高、已融化的初渣甚至会重新凝固,其粘于炉墙上就会形成局部结厚,甚
至结成炉瘤。
上部结厚的处理措施:(1)对结厚不严重的高炉重新匹配送风制度和装料制度,
减轻焦炭负荷,改善原燃料质量,尤其应降低粉末量,以保证高炉顺行为前提,进行处
理;(2)如炉况顺行被破坏,炉况经常出现难行、悬料、崩料,应采取果断措施,判
断好结厚部位,休风进行爆破,一般可采用吊炮进行处理;(3)对冷却系统进行彻底检查,对漏水设备及时控制水量或做停水处理,增设炉外喷水设施;(4)处理后还应根据炉况采取发展边缘的装料制度进行洗炉2~3个周期;(5)视监测参数,决定是否调整固定布料器或炉喉活动挡板;(6)必要时可适当降低高炉冶炼强度,对炉况进行
适应性调整。? 下部结厚的处理措施:(1)对下部结厚的原因进行排查,有针对性地
采取措施及时进行调剂;(2)调整炉顶设备,进行短期的偏析布料;(3)送风风口进行相应的调整,综合使用长短风口、直斜风口;(4)调整相应的冷却设备,有目的的
控制冷却参数;(5)采用集中加焦,利用高温煤气流进行洗炉;(6)酌情加洗炉料进
行洗炉,处理炉缸堆积和炉墙结厚;(7)处理下部结厚期间应保证高炉炉况顺行,防
止热悬料、顶温居高不下,引发上部结厚,炉墙结厚区域进一步扩大;(8)处理结厚应防止炉凉、高碱和其它炉况失常事故连锁出现。?
验证处理的效果:(1)瘤根是否被彻底清除;(2)炉况是否稳定顺行;(3)焦炭负荷 是否有明显提升;(4)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是否有所改善等。?
12
,粘度变小,流动性变好。 2答:由于加入CaF
13
答:煤粉燃烧特点:
(1)非常有限的燃烧空间和时间。煤粉的燃烧过程,燃烧空间和燃烧时间都是很
重要的条件。燃烧空间和时间不足将导致燃料的不完全燃烧。高炉煤粉喷枪位于直吹管
的前段、离高炉风口回旋曲很近,一般经过400~600mm,煤粉就进入了高炉,直吹管
内径一般为200mm,风口则更小,这样连同回旋区在内的煤粉燃烧空间很小。另外直
吹管内的热风速度可达100~150m/s,所以煤粉的停留时间很有限,一般认为只有10ms左右。
(2)高加热速度和高温环境燃烧。一般喷煤枪喷入直吹管的煤粉一般低于80?,,被突然喷入900~1200?的热风,煤粉的加热速率可达到103~106K/s,煤粉燃烧温度可以达到2000?。
(3)高炉炉缸内燃烧反应与其它一般的燃烧反应不同,它是在充满焦炭且没有过
剩氧的条件下进行的,煤粉与鼓风中的氧气燃烧的最终产物是CO、H2和N2,并放出一定的热量;
(4)煤煤粉要在风口前经过脱气、结焦和残焦燃烧三个过程;
(5)高炉煤粉是加压下的分解燃烧过程。高炉喷煤的煤粉燃烧是在高压高温条件
下进行的;
(6)粉脱气的碳氢化合物燃烧时,碳氧化成CO放出的热量,有部分被碳氢化合物分解成为碳和氢的反应所吸收,这种分解热随H/C重量比的增大而增大。因此,随着这一比例的增加,风口前燃料的热量也降低;
(7)煤粉与鼓风应尽可能完全和均匀地混合,以促进喷吹燃料的充分气化。随着
喷吹量的增加,完全气化的难度增加;
(8)风口前喷吹煤粉的燃烧速率是目前限制喷吹量的限制环节。影响燃烧速率的
因素有喷吹煤种、煤粉粒度、热风温度、热风富氧浓度以及鼓风流股与煤粉之间的相对
运动速度或混合程度以及煤粉本身结构等等。鞍钢研究结果是含氧21%的气氛中,风温
由800?提高到1000?,煤粉的燃烧率提高近30%。
14
答:经验公式:许多高炉工作者对风速和鼓风动能与高炉炉容和炉缸直径的关系做
了研究,得出经验公式: ,
适用于 级及其一下高炉。
(1)、冶炼强度与鼓风动能的关系。生产实践证明在相似的冶炼条件下,鼓风动
能随冶炼强度的提高而降低,并形成双曲线关系。这是因为随冶炼强度的提高,风量增
大,风口前煤气的量加大,回旋区扩大为维持适宜的回旋区长度以保持合理的煤气流分
布,并应扩大风口,降低风速和鼓风动能。
(2)、入炉原燃料质量与鼓风动能的关系。长期生产实践证明,原料含铁量高、
渣量少、粒度均匀、含粉率低,高温冶金性能好能适应较大的风速和鼓风动能。而且相
比之下,含粉率高的不利影响更加明显,这是因含铁量低时需要增加单位生铁的焦炭消
耗量,焦炭的透气性好,可以减轻含铁量低渣量大对炉料透气性的不利影响。
(3)、喷吹燃料与鼓风性能的关系。高炉采用富氧鼓风时,由于风中含氧量提高,
同等冶炼强度所需要的空气体积减少(主要是氮气减少),使生成的煤气量减少,所以
要求富氧时的风速、鼓风动能比不富氧时高一些。
(4)、冶炼不同铁种与鼓风动能的关系。同一高炉在相似的条件下,由于冶炼不
同铁种,单位生铁所生成的煤气量时不同的,所以与之相适应的风速和鼓风动能也不同。
如冶炼铸造铁比冶炼炼钢铁的燃料比高,煤气量多、炉缸热度高。因此,冶炼铸造铁时
的风速和鼓风动能应低于冶炼炼钢铁。
(5)、风口长短与鼓风动能的关系。所谓风口长短,是指风口伸入炉缸内部的长
短。伸入炉缸内较长的风口,易使风口前的回旋区向炉缸中心推移,等于相对缩小炉缸
直径,所以它比伸入炉缸内短的风口的风速和鼓风动能应小一些。一般长风口适用于低
冶炼强度或炉墙侵蚀严重、边缘煤气容易发展的高炉。
(6)、风口数目与鼓风动能的关系。在高炉容积、炉缸直径相似的情况下,一般
时风口数目越多,鼓风动能越低,但风速越高。
15
答:一般4~5秒,大小高炉有差异,和冶炼强度高低有差异。
16
答:理论燃烧温度是燃烧计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表示某种成分的燃料条件下(即
一定的空气过剩系数、一定的燃料、空气温度等),燃烧产物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理
论燃烧温度是一理想化的而非实际的燃烧温度。
高炉冶炼中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Tf,是按风口区域热平衡计算的,其算式是:
这个公式是以冶炼1t生铁作计算基准的,式中的 、 、 分别为风口前碳素燃烧生
成CO放出的热量和鼓风、焦炭带入的物理热(kJ); 、 是鼓风中湿分分解耗热和喷
吹燃料的分解耗热(kJ); 、 是高炉炉缸煤气中CO或N2(两者热容极为相近)和
H2的平均热容(kJ/(m3 ));VCO、VN2、VH2是炉缸煤气中CO、N2、H2的数量(m3)。
17
答:影响炉顶温度的因素:
根据热平衡和热交换原理,若炉料带入炉内的热量忽略不计,则可得出:
= +
则
由上式可知, (炉顶煤气温度)取决于 和 。当 一定时, 就只与 有关, 越大,则 越低。运用上式对影响炉顶温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如下:
(1)焦比对炉顶温度的影响。焦比越低, 越小,则 越大,因此 越低,即炉顶煤气温度随着焦比的降低而降低。
(2)风温对炉顶温度的影响。分文提高而焦比不变时,由于 不变,因而 也不变,但在实际操作中风温提高后,焦比降低,因而 减小, 减小, 就会降低。
提高风温不但有利于降低炉顶煤气温度,而且由于 升高,使高温区和成渣带下移,
因而有利于扩大间接还原过程并维护炉况顺行。
(3)鼓风成分对炉顶温度的影响。当采用富氧鼓风和加温鼓风使,由于单位碳量
燃烧所产生的煤气量减少,因此 减少, 降低。
由于富氧鼓风也将使高温区和成渣带下移,有利于改善还原过程和炉况顺行。
(4)炉料和煤气的分布对炉顶温度的影响。若炉料与煤气的分布均匀而合理。由
于煤气的热量能被炉料很好地吸收,因而 将降低。相反当煤气分布失常,即边缘或中
心煤气流过分发展(尤其使前者)或者管道煤气流形成时,由于大量煤气从边缘、中心
和管道流走,煤气与炉料不能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因此 将升高。
(5)炉料中的水分对炉顶温度的影响。当炉料含水较多时,由于炉料中的水分蒸
发和水化物的分解需要消耗较多的热量,而使得高炉最上部的 较大,因而 较低;当使用烧结矿和干燥的炉料时,由于炉料在最上部吸收的热量较少,因而在最上部吸收的热
量更少,即最上部的 更小,所以 就更高。
综上所述,使用低焦比、高风温、富氧、加温鼓风、冷矿入炉和炉料与煤气的合理
分布的操作,均可以降低炉顶温度。
影响炉缸温度的因素:
根据若平衡和热交换原理,可以推倒出高炉下部热交换区内炉缸温度与 比值的关系:
式中 ??分别为炉缸内炉料(渣、铁)、空区和炉缸内的煤气温度。
由于空区 ,则
由上式可见,炉缸温度(炉渣和铁水的温度)取决于炉缸煤气温度和
比值,当风温提高而焦比等不变时,由于 升高,而 又不变,因此 将升高;当焦比升高而风温等不变时,由于 增大,而 又不变,故 也将升高;如果在提高风温的同
时见地焦比,尽管 升高了,但 却减小,于是 不一定变化。
采用富氧鼓风时,由于对 升高比对 降低的影响更大,所以 将升高。
综上所述,炉缸拿过温度取决于焦比、风温、鼓风成分、炉况和炉缸直接还原等因
素。
18
答:高炉在喷煤时,由于煤粉受热分解而吸热,造成风口回旋区理论温度降低。为
了保证足够的炉缸温度和热量储备,需要一定的热补偿,可以采用提高热风温度的方法。
提高风温,可以提高理论燃烧温度,促进煤粉在风口的燃烧。高风温也是降低焦比和强
化冶炼的有效措施,风温在950~1350?之间时,每提高100?风温可降低焦比8~20kg/t增产2~3%。目前我国高炉平均风温为1050?左右,宝钢风温为1245~1250?,早在1987年日本高炉平均风温已达到1240?,日本福山大分、君津、千叶厂等8座高炉则高达1300~1350?,在1955~1979年日本高炉燃料比降低253kg/t,其中提高风温占31%,风温由1000?提高到1250?,焦比降低22.50 kg/t,增产12.5%。
19
答:阻力包括炉料与炉墙间的摩擦力( );不同速度的炉料之间的摩擦力( )以及上升煤气对炉料的浮力( )。
20 A P
答:(1)、煤气流速。静止状态下的试验结果表明, 与煤气流速的1.8次方成正比,因此,随着煤气流速的增加, 迅速增加。但在实际操作中因炉料处于松动状态,
通道截面的煤气量比静止时大得多,所以, 随煤气流速增加的幅度不会那么大,在正
常操作范围内,大致与煤气流速的一次方成正比,而当高炉冶炼强度提高到炉料接近流
态化状态时, 的增加就不那么明显了,这就是所谓松动强化理论的主要依据。
(2)、原料粒度和空隙度。粒度大则煤气通道的水力学当量直径大, 降低,有利于顺行,但对还原不利。粒度均匀,则空隙度大, 降低,有利于顺行。因此,从有利
于还原和顺行的角度出发,要求高炉原料具有小而均匀的粒度。
(3)、煤气粘度和重度。降低煤气粘度和重度,能降低 。喷吹燃料时,由于煤气中的氢含量增加,粘度和重度都降低,对顺行有力。
(4)、高炉操作因素。疏松边缘的装料制度,炉渣流动性良好,流量少和成渣带
薄,均能降低 ,对顺行有利。提高风温时,由于煤气体积和粘度增加, 升高,不利于顺行。因此,要高风温操作,必须传造高炉接受高风温的条件。
21
上部调节是指选择装料制度,控制煤气流分布的系列措施。也就是要根据装料设备
的特点和原燃料的物理性能,采用不同的方法方式入炉,达到煤气流合理分布,实现最
大限度利用煤气热能和化学能的目的。
22
下部调节是指根据冶炼条件选择适宜的送风制度。也就是通过对鼓风动能,风口布
局等因素的调节,达到初使煤气流分布合理,炉缸工作均匀活跃,热量充足,炉况稳定
顺行,但必须在高炉休风时才能进行。
23
正常炉况的标志为:
(1)风口明亮、风口前焦炭活跃、圆周工作均匀,无生降,不挂渣,风口烧坏少。
(2)炉渣热量充沛,渣温合适,流动性良好,渣中不带铁,上、下渣温度相近,渣中
FeO含量低于0.5%,渣口破损少。
(3)铁水温度合适,前后变化不大,流动性良好,化学成分相对稳定。
(4)风压、风量和透气性指数平稳,无锯齿状。
(5)高炉炉顶煤气压力曲线平稳,没有较大的上下尖峰。
(6)炉顶温度曲线呈规则的波浪形,炉顶煤气温度一般为150~350?,炉顶煤气四点温度相差不大。
(7)炉喉、炉身温度各点接近,并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8)炉料下降均匀、顺畅,没有停滞和崩落的现象,探尺记录倾角比较固定,不偏料。
(9)炉喉煤气CO2曲线呈对称的双峰型,尖峰位置在第二点或第三点,边缘CO2与中心相近或高一些;混合煤气中CO2/CO的比值稳定,煤气利用良好。曲线无拐点。
24
炉缸冻结,大凉,
炉缸堆积:(1)不易接受风量,风压偏高,透气指数偏低,只能维持较低的风压
操
(2)不易接受高压差操作,稍高出现管道行程
(3)出铁或放渣前风压升高,风量减少,料速减慢,出铁过程料速加快
25
1)保持正常的铁口深度生产中铁口深度是指从铁口保护板到红点(与液态渣铁接触的硬壳)间的长度。根据铁口的构造,正常的铁口深度应稍大于铁口区炉衬的厚度。不
同炉容的高炉,要求的铁口正常深度范围见表4?9
表4?9 铁口深度
维持正常足够的铁口深度,可促进高炉中心渣铁流动,抑制渣铁对炉底周围的环
流侵蚀,起到保护炉底的效果。同时由于深度较深,铁口通道沿程阻力增加,铁I=1前
泥包稳定,钻铁口时不易断裂。在高炉出铁口角度一定的条件下,铁口深度增长时,铁
口通道稳定,有利于出净渣铁,促进炉况稳定顺行。
2 ) 固定适宜的铁口角度铁口角度是指出铁时铁口孔道的中心线与水平面问的夹
角。在实际生产中,使用水平导向梁国产电动开铁口机,铁口角度的确定是把钻头伸进
铁口泥套尚未转动时钻杆与水平面的最初角度。对风动旋转冲击式开口机而言,铁口角
度由开口机导向梁的倾斜度来确定。
大型高炉固定铁口角度操作t分重要,现代高炉死铁层较深,出铁口由一套组合
砖砌筑,铁口孔道固定不变,如铁口角度改变,必然破坏组合砖。铁口角度应相对固定,
否则炉缸铁水环流会加重对炉缸砖衬的侵蚀。现代旋转冲击式开铁口机由于自身的结构
特点,出铁口角度基本不变
3)保持正常的铁口直径铁口孔道直径变化直接影响到渣铁流速,孔径过大易造成
流量过大,引起渣铁溢出主沟(非贮铁式主沟)或下渣过铁等事故。另外由于过早的结束出铁工序,造成下一次铁的时间间隔延长,也影响到炉况的稳定。开口机钻头可参考表
4?12选用。
表4?12压、铁种选用开口机钻头直径
4)定期修补、制作泥套 在铁口框架内距铁l:3保护板250~300mm的空间内,用
泥套泥填实压紧的可容纳炮嘴的部分叫铁口泥套。只有在泥炮的炮嘴和泥套紧密吻合
时,才能使炮泥在堵1:3时能顺利地将泥打人铁15的孔道内。由于泥套不断受到高温和渣铁水的冲刷侵蚀,很容易发生裂纹或大块脱落而失去其完整性,就会发生冒泥,甚
至堵不上铁口。所以应及时修补和更换泥套,保持其完整性。
5)控制好炉缸内安全渣铁量 高炉内生成的铁水和熔渣积存在炉缸内,如果不及时
排出,液面逐渐上升接近渣口或达到风口水平,不仅会产生炉况不顺,还会造成渣口或
风口烧穿事故。
当前国内300m3高炉,利用系数在3.0 t/(m3?d)以上,应加强炉内渣铁量控制。大型高炉铁口较多,几乎经常有一个铁口在出铁,出铁速度不大,炉缸内的渣铁液面趋
于某一水平,故炉缸内不易积存过多的渣铁量,相对比较安全。
26
在一定风量条件下,风口面积和长度对风口的进风状态起决定性作用。冶炼强度必
须与合适的鼓风动能相配合。风口面积一定,增加风量,冶强提高,鼓风动能加大,促
使中心气流发展。为保持合理的气流分布,维持适宜的回旋区长度,必须相应扩大风口
面积,降低鼓风动能。使用长风口送风易使循环区向炉缸中心移动,有利于吹透中心和
保护炉墙。如高炉炉墙侵蚀严重或长期低冶炼强度生产时,可采用长风口操作。为提高
炉缸温度,风口角度可控制在3?~5?。
27
高炉用料不能及时加入到炉内,致使高炉实际料线比正常料线低0.5m或更低时,
即称低料线。低料线作业对高炉冶炼危害很大,它打乱了炉料在炉内的正常分布位置,
改变了煤气的正常分布,使炉料得不到充分的预热与还原,引起炉凉和炉况不顺,诱发
管道行程。严重时由于上部高温区的温度大幅波动,容易造成炉墙结厚或结瘤,顶温控
制不好还会烧坏炉顶设备。料面愈低,时间愈长,其危害性愈大。
1.低料线的原因
(1)上料设备及炉顶装料设备发生故障。
(2)原燃料无法正常供应。
3)崩料、坐料后的深料线。
2.低料线的危害
(1)破坏炉料的分布,恶化了炉料的透气性,导致炉况不顺。
(2)炉料分布被破坏,引起煤气流分布失常,煤气的热能和化学能利用变差,导致炉
凉。
(3)低料线过深,矿石得不到正常预热,为补足热量损失。势必降低焦炭负荷,使焦
比升高。
(4)炉缸热量受到影响,极易发生炉冷,风口灌渣等现象,严重时会造成炉缸冻结。
(5)炉顶温度升高,超过正常规定,烧坏炉顶设备。
(6)损坏高炉炉衬,剧烈的气流波动会引起炉墙结厚,甚至结瘤现象发生。
(7)低料线时,必然采取赶料线措施,使供料系统负担加重,操作紧张。
28
影响高炉寿命,透气性,产量
29
(1)影响炉缸料柱的透气性,造成压差升高,下料速度变慢,严重时还会导致崩料、
悬料以及风口灌渣事故。
(2)炉缸内积存的渣铁过多,造成渣中带铁,烧坏渣口甚至引起爆炸。
(3)上渣放不好,引起铁口工作失常。
(4)铁口维护不好,铁口长期过浅,不仅高炉不易出好铁,引起跑大流、漫铁道等炉
前事故,直至烧坏炉缸冷却壁,危及高炉的安全生产,有的还会导致高炉长期休风检修,
损失惨重。
30
加大吨铁渣量,提高硫在渣铁间分配系数,提高温度, (1)相同或相似的情况有相同或相似的解法; (2)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会重复发生。
31SiS 答:高炉铁水出现高[Si]的原因:
?炉内温度过高;
?高焦比操作或使用高灰份焦炭;
?喷吹高灰份煤粉;
?烧结矿碱度低;
?炉渣中MgO含量低,CaF2含量高;
?高炉顶压低,风压低等造成炉内CO分压PCO过低; ?铁水中SiO2的活度aSiO2较高。
高炉铁水出现高[S]的原因:
?使用了高硫焦炭或高硫原矿,硫负荷高;
?温度低;
?炉渣碱度低;
?炉渣的氧势低;
?铁液中硫的活度较小。
32
答:对于原料等冶炼条件差的高炉,首先要保证高炉顺行,因而双峰式CO2分布
曲线是合理的;而对于原料等冶炼条件好的高炉,高炉顺行有了保证,应强调提高煤气
的利用率和强化高炉冶炼,因此平峰式或中心开放式CO2分布曲线是合理的。
33
答:观察风口能判断高炉工作状况及是否发生异常变化: ?风口愈明亮,炉温愈高,炉况热行;愈暗红则炉温愈低,炉况向凉;
?风口见到生降(软融状态的矿石,在风口前呈黑色),表明气流分布和矿石的还
原不正常,炉温向凉;
?风口前有涌渣或挂渣现象,表示大凉;风口前焦炭跳动迟缓,表明鼓风动能不足;
?风口前焦炭呆滞,表明炉况难行或悬料。
34
答:以下情况必须减风:
?炉温向凉料快时必须减风;
?管道行程出现明显的风压下降,风量上升,且下料缓慢的不正常现象,应及时减
风;
?由于原料供应不足,或装料系统设备故障产生低料线时必须减风; ?悬料高压转常压操作时减风操作。
35
答:以下情况可考虑加风:
?炉温向热料慢时,如风压平稳可加风;
?炉顶压力严重降低时可考虑加风。
36
答:一般出铁前炉内压受出铁口风压减小的影响而降低,有可能造成炉料非正常下
降或料柱下部受压减小而坐料。
37
答:炉温向热的征兆
?热风压力缓慢升高;
?冷风流量相应降低;
?透气性指数相对降低;
?探尺下料速度缓慢;
?风口明亮耀目;
?炉渣流动良好,断口发白,呈石头状;
?铁水明亮,火花减少。
炉热时首先分析向热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调节措施: ?向热料慢时,首先减煤1~2t/h,如风压平稳可少量加风; ?减煤后炉料仍慢,富氧鼓风的高炉可增加氧量0.5%~1%; ?炉温超规定水平,顺行欠佳时可降低风温50~100?; ?采取上述措施后,如风压平稳,可加风50~100m3/min; ?料速正常后,炉温仍高于正常水平,可减焦40~100kg/批,或加矿100~300kg/批;
?如系原、燃料成分、数量波动,应根据波动量大小,相应调整焦炭负荷;
?原、燃料称量设备误差增大,应迅速调回到正常零点。 38
答:炉温向凉征兆
?热风压力缓慢下降;
?冷风流量相应升高;
?透气性指数相对升高;
?探尺下料速度渐快;
?风口暗淡,时有升降;
?炉渣流动性恶化,断口变黑;
?铁水暗淡,火花增多。
炉温向凉首先分析向凉原因,然后采取相应得调节措施:
?向凉料块时,首先加煤1~2t/h,减风50~100m3/min;
?加煤后料速制止不住,富氧鼓风的高炉可减氧0.5%~1%;
?如风温有余,顺行良好,可提高风温50~100?;
?采取上述措施,廖素仍然制止不住,可再减风100~200m3/min;
?料速正常后,炉温仍低于正常水平,可加焦40~100kg/批,或减矿100~300kg/批;
?如原料铁分或焦炭(包括喷吹物)灰分、水分波动,应根据波动因素和数量调整
焦炭负荷;
?如原燃料称量误差,应迅速调回正常零点;
?如系风口漏水应及时更换,冷却设备漏水,可适当减少水量,严重时切换成高压
蒸汽。
39“”
答:“管道”是高炉横截面某一局部气流过分发展的表现。气流速度接近流态化的速
度时,料层极不稳定,气流会穿过料层形成局部通道而逸走,风压趋低,风量和透气性
指数相对增大,如果此时加风,当气流增大到流态化开始的速度时,散料就会被气流带
走,从而形成“气力输送”现象。
40
答:出铁口不需要冷却风。因为出铁操作时铁口区域与风口区域形成局部通道,从
而加快路况的恢复时间,而送冷却风有可能造成送风风口和铁口区域铁水冷凝而堵塞,
影响炉况。
41
倒流休风阀的主要功能是在高炉休风时将炉缸、热风总管内的残余煤气及热量快速
排出。过去,炼铁厂采用钟式倒流休风阀,整个放散过程约90分钟。由于炉缸内的残余煤气及热量不能及时排出,使炉前风口作业无法在休风后马上展开,复风时间也相应
延后。
42
(1)炉温偏低时,渣流中有许多细密的小火星跳跃,类似低炉温出铁时铁沟中的“牛
毛”火花。
(2)炉温充足,放渣时从渣口往外喷火花,从流嘴处也可看到渣流下面有铁滴细流和
火花。
(3)在不易做出判断时,可堵上渣口,观察渣沟内有无沉在沟底的铁水细流。
43
常压转高压操作程序如下:
1)通知燃气、鼓风机等单位,并发出转高压信号;
2)依次关闭Φ750加压阀,使顶压逐渐达到指定水平;
3)将压力定值器调到指定位置,而后将Φ400或Φ750调节阀改为自动调节;
4)根据顺行情况,逐渐加风,保持略低于常压操作压差水平。
高压转常压操作程序如下:
1)通知燃气、鼓风机等单位,并发出转常压信号;
2)将Φ400或Φ750调节阀由自动改为手动; 3)适当减风,控制压差略高于常压操作压差水平; 4)依次打开Φ750加压阀。
44 混风调节阀安装在冷风管道与热风管道的连接管上,它与一台切断阀(又叫冷风大
闸)配套使用,用来调节风温。在风温选择自动控制时,该阀由电动控制自动调节,它
的作用时保持风温稳定或降低风温时向热风管道内加入一定量的冷风,以使送风温度保
持不变或必要降低。
45 M40 , M10
M40代表抗碎能力;M10代表耐磨能力。 46
炼铁厂把提高喷煤比,降低焦比作为降低炼铁成本的主要环节。
47 “”? 高风温、高顶压,高精料,高富氧喷煤、高冶炼强度、低硅 48
高炉精料的内容是:高、稳、熟、匀、净。 高 ?? 品位、强度、冶金性能指标都高;
稳 ?? 成分稳定,波动范围小;
熟 ?? 熟料比例占95%以上;
匀 ?? 粒度适宜并均匀(粒度大小的波动范围窄); 净 ?? 粉末筛除干净。
49
实现高炉的高精度操作和管理;加强高炉操作技术的标准化和经验规则积累;防止
即使是最优秀操作者也难以避免的误判;可以方便、灵活地修改和补充知识系统。
50
1)尽可能提高资料和能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和把污染物消除在生产
过程中;
2)利用余热余压,降低能耗,对“三废”采取综合治理和综合利用措施;
3)妥善处理和处置外排地“三废”,防止二次污染;
4)利用先进成熟地污染治理技术和设施,确保达标排放;
5)为满足总体设计要求,有选择地引进必要地环保技术和设备;
6)严格执行“三同时”和“两同步”地建设和生产原则。